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篇1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

中学生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2.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正如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就成了中学生的第二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活动。例如: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警句、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鲜花绿叶的点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会给学生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创设育人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口头上的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花坛内竖起木板并且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看了,就不再忍心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践踏草坪了。

2.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如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及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和谐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另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三、总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我们教师共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成长状况;关系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逐渐上升,通过该种教育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也不短增加,如果学校与教师不能给与学生正确的心理指导,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自杀事件。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不同的心理指导,使他们处理好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用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1人际交往能力教育

    要想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就要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缓解内心的孤独感,积极向他人倾诉自身的压力与问题,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法,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研究人员发现,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实现心理沟通,并通过自我完善来和他人辅导来调节心理状态,从而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单纯,交流对象比较单一,再加上自身生活经验不足,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给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出现心理疾病。通过人际交往教育,学生可以自觉寻找交流人群,减轻内心压抑与痛苦,积极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保持健康上升的生活心态。

    2心理健康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关系

    3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对策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一个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德育工程,是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根基。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独特作用,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为了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的育人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统一”,即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推进二者融合,以期达到育人目的,实现“中国工匠”培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想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需要教师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找准二者教学融合的共通点。首先,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者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教育目标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共通性,这也决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次,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又有所区别。德育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入手,德育政治性、社会较高,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所以二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在把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响应教育要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具有必要性,其必要性是影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推进二者融合的动力支撑。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增强中职生道德内化效果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融合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中职学校积极推进二者融合是响应教育发展、推动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能够顺应时展、满足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中职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从而从二者融合的角度增强中职德育内化效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心理基础准备

学生的道德形成、思想发展、行为选择,实际上都需要在心理上适应与过渡。在德育课堂上并没有丰富、专业且具体的内容说明这一切,这会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包括在接受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适应。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能够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将情绪把握、心理调适、心理引导等多个内容代入中职德育课堂,让学生具备心理接受基础,这样既能从侧面提高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够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丰富。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新的落实途径

德育实质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是个体把社会要求内化的过程。但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上,过分强调道德准则,过分要求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严重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在“灌输式”模式下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而推进二者融合,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的出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受教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道德知识,从而实现选择、分化、融合、顺应,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都能够顺利达到[1]。二者融合打破了原本单一的模式,它的融合方式多种多样,创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方式方法,能够重新激活课堂,实现教学创新。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职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半迷茫、半独立的特殊阶段,处于转折期的他们心理发展特点鲜明。第一,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表现明显。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但由于自制力、毅力相对薄弱,且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一旦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自卑、悲观、失望等。第二,他们的情绪复杂多变,发展剧烈。他们的情绪更为外露,有时热情有时绝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被称为“疾风怒涛”时期,很容易影响学生正确心理的形成。第三,他们缺乏正确的情绪认知,没有认识到自身情绪的错误,也没有掌握基本的情绪疏导方式,导致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堆积,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言行举动。

 (二)中职生道德素养发展现状

纵观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状况,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罗列。第一,大部分中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正确的道德意识,但不能有效将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对接,在行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德行为非常态化。第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们有越来越多的空间、渠道接触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学生们正面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学生们“误入歧途”,严重摧毁学生们的道德防线。学生们不具备信息剖析、筛选能力,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第三,大部分学生处于青春动荡期,很讨厌教师的说教、指导,这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高,道德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四、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策

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融合必要性。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道德素养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现状入手,探析有效举措,推进二者融合,升华教育效果。

(一)创设合适学校环境,环境育人,优化教育

1.转化教师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教师是推进二者融合的第一执行人,这也决定教师必须从专业素质方面做好教学准备,优化教育工作。这要求中职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深化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认识,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2]。且从教师层面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发展意识,要积极参与培训,认识二者关联,从而完善教学能力,支撑、推进、落实二者融合。2.营造和谐环境,润物无声引导教育。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主体文化的反映,具有直接的影响、熏陶、教育作用。中职学校要想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融合,就要在开展教育工作中从文化环境入手,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这样能够随时随地从环境层面感染、熏陶学生,融合教育的效果也会更突出。3.丰富教育内容,找准二者融合契机。上述我们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从内容层面关联、补充,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也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教化学生。如我校为了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重新进行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集中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深刻分析了二者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如情绪对行为的导向作用、负面心理的滋生与调控等。搜集了诸多生活案例做教学补充,从真实且立体的案例入手让学生也能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联。4.利用单独活动,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中职学生在学习、成长、生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且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中职学校教师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契机[3]。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这样的契机,抓住机会,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从心理抚慰、道德引导角度入手,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优化学生道德的形成、价值观的发展。

(二)创设合适家庭环境,家校共育,提升效果

家庭教育也是推进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拉近与家庭教育的距离,让家长愿意配合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多种途径沟通,寻求家长支持配合。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沟通途径出现在教师面前,中职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和家长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如利用微信、QQ、语音电话等,或利用钉钉、蓝墨云班课等。这都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校、在家中都沐浴在爱与温暖之下,从而实现心理良性发展,道德正面形成[4]。2.引导家长反馈,推进二者深度融合。中职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表现、展示、反馈的场所,可以通过建立家委会,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及时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家庭教育情况发表意见、及时分析,教师倾听、指导。这样能够从家长和学校教师相互配合的层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双向结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主体也会因此而丰富,效果提升。

 (三)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教育,补充教学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国工匠”的主阵地,学生更早接触企业、接触社会、接触工作。中职学校必须把握自身教育特点,在推进二者融合的行动中要科学利用社会资源,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让社会环境成为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补充。教师要充分认识,社会本身就是一本“活”的育人教材,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时,中职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带领学生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同时要及时跟进校企合作,将社会上的各种动向带入课堂。这样能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补充,能够推进二者融合达到教育目的[5]。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重要关联,将二者相互融合是教育发展新路径,也是育人新方法。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从积极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要明白融合的必要性,更要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道德素养发展现状出发,明方向,探路径,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这样的融合才有效,才科学,才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论中职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必要性[J].学周刊:下旬,2016(04).

 [2]杨永明.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学周刊,2020(29).

 [3]邹凯茵.新形势背景下中职生德育教育方法探究[J].启迪,2019(08).

[4]刘晓民.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1).

篇4

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针对小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所开展的教育工作总称。德育的目的是使小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对善恶美丑具有正确的评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使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小学德育教学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两者融合具有可行性,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最终归宿是为了达到育人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品质,都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大相径庭,如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宣传、班主任工作,等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了保障,而良好道德品质又促进了学生心理活动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策略

1.教学方法的融合

长期以来,大部分小学德育教学收效甚微,仍沿袭“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教育模式,小学生在“满堂灌”“说教式”的道德灌输下,参与性不容乐观。往往教师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就是不爱听,听不进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德育只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功能,过于强调社会规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社会范畴,甚至某些德育教学所讲授的内容照本宣科,这种“上下一般粗”“缺乏层次”的德育教学,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厌倦等情绪。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如教师在实施德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为目标,致力学生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实现,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平衡,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1]。

2.教育内容的融合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道德情感体验的空缺,“生硬说教”下的道德教学使学生很难理解道德情感的内涵,容易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的融合,就需要对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如在思想品德教学为主的德育活动中,引入心理健康知识,向学生讲解人与人如何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知识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融入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向学生普及性生理卫生、性心理卫生知识。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于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心理活动,可以渗透德育知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又如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学生,可以让其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道德为切入点,让其端正自我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篇5

一、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农村小学,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以后教育孩子的事情也就全部交给老师了。而且他们觉得,老师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所以,我们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该打打,该骂骂。”久而久之,做老师的就觉得对学生的惩罚是应该的。比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被罚站、被罚重新做若干遍;迟到的学生被罚在教室门口站着听课。甚至,对学生动辄用语言讽刺,“你怎么这么笨!”。师道尊严在农村小学里还占有一定的位置。

这样种种现象的存在给学生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学生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他们的成长中遇到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时无法被理解,偶尔犯了错误得不到宽容的对待。所有这些感到自卑、委屈、无助,开始不信任老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注重分数,忽视育人。有些教师仍然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什么都好,时刻表扬;学习成绩不好,那就一丑遮百俊,什么对不好。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片面的价值观,阻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不具备科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在农村小学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至于心理健康与否却很少关注。这些教师缺乏科学理论的引导,对于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没有理解和接受,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

2、教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知不准确。

一些教师虽然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但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事情。我深入农村学校调研时,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有些教学校长就说,这方面不归我抓,得问德育校长。有的老师就说,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都按规定上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了。

3、教师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他们发现一些问题和现象想要解决时,感到无能为力。甚至,有的学校设置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却讲不清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很多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似是而非,更有甚者从字面理解其含义,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4、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纵容了教师的行为。

农村学校地处边远,家长的文化素质整体上相对较低,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心理健康”、“心理障碍”这些名词。老百姓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老师如父母,是对学生好的,打两下没关系;老师没有错误的时候,无论怎么样对待学生都是应该的......很少有人能想到“打两下”“批评”“惩罚”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二、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育人观。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和宣传科学的育人理念,并通过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使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在学校形成一个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育人理念的教师团队。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了解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建立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教师队伍为骨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第三,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职工都应自觉地在各自工作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把适合不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每时每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教师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学会自我教育,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得到认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找到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误区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问题管理”。这种“亡羊补牢”的管理方式也同样出现在学校管理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并且落脚在“矫正心理问题”上,从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学校还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发现和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就看病式地针对某个病人、某一种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明确心理健康的任务,二是要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教育―发展”的模式。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化”

有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甚至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要有心理与行为问题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表明学生的素质差,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等同起来。

对策: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在理解心理健康时,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和鉴别情境性与特质性。由此,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化”

有些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了。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总把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在一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境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因此,我们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误区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责任化”

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现在很多学校都设有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因而,当学生一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都会把责任推给心理教师。

对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者和实施者。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类型的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班主任日常的工作之中。

误区五: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发展。而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通过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二者在学校工作中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界限不清,很容易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对策: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德育过程普遍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原则和公开原则相结合,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往往会作出立场鲜明的评述、教育及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循的是中立以及保密的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澄清事实,认清价值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使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

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折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等。

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生群体中存在大量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障碍、心理冲突或心理失衡所造成的问题。

篇7

一、双向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最终

“归宿”从实际出发,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可行的,而整合的最终“归宿”就是实现双向整合。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教学内容和可供借鉴的方法。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目标和内容之一。德育教育可以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例如,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来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测评,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心理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其次,德育教育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使用德育教育的思想方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是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各种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经过发展,慢慢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德性,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学科教学模式的整合,对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进行创新

学校开设有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等相关的德育教育课程。但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却是这些课程使用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使用,使得学校以分数的好坏来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程度,大大阻碍了学生的道德内化,使得学生形成了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灌输式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人认为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正确的,甚至有些人主张取消这种方式。但是,知识是人们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道德能力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就会严重阻碍道德能力的发展。而课程是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要想德育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改正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教育方式融入其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要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使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课程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道德教育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有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角色扮演法以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知识为依据,利用行为模仿和替代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过程,使得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加深自我认识,发挥道德能力作用,自我改变。而行为改变法则是以行为强化理论为基础,使用奖惩等强化方法进行学生行为的改变,消除学生某种不良行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示范、奖励和惩罚等手段,让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行为观。

三、活动训练模式的整合———养成性教育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是靠人际交往来延续的,而道德最为基础的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们的利益关系都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改变的,道德的概念也是在这些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交往,通过利益关系的改变,形成一个稳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而教学工作者可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养成性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有规定,有计划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并在其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利益取舍,形成团队利益优先的价值观,摒除自私自利的观念,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养成。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对人的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又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完成的。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结合高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现两者的有机交融,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邢严 单位: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卢志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北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41-42.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德育;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德育具有密切关系,脱离心理层面的德育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与德育相结合,才能做到自然渗透,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中职学生由于学业不理想,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需要从心理层面上进行疏导。因此,在德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有必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关性

(1)交叉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各有各的特点,研究角度和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其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着一定的交叉性。一方面,心理健康和德育的教育目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另一方面,两者的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德育问题往往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同时从德育层面和心理层面共同进行引导,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2)互补性。心理健康与德育的互补性体现于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手段,而德育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适用机会。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徒有其表,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没有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缺乏渗透途径,对学生直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产生“我有心理问题”的想法,从而激起学生的抵抗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只有将两者互补进行,才能同时实现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

二、当下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缺乏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让学生具备分辨是非、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基于这一特点,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在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普遍采取刚性约束措施,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硬性要求,并采取事后教育的方法,以较为严厉的惩处措施,避免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这种德育教育缺乏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在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一味地依靠条条框框进行约束,或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知识,难以使德育的内容真正融入学生思想,发挥出引导作用。(2)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因此从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或性格内向、自闭,或性格偏激、特立独行。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开展必须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但是,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普遍采取集体上课,或性教育活动等方式,德育工作人员在平时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缺少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交流,容易使德育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3)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不全面。目前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评价普遍是伴随着期中和期末考试进行,采取按项打分或评级的形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得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但这种评价方法难以真正做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尤其是缺乏对学生平时素质表现和学习行为的评价。而且评价内容简单,评价形式单一,得到评价结果后,也没有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教育方法的改进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目前实行的素质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没有发挥出素质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采取柔性教育。中职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柔性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思想和心理层面的引导,以此取代用制度进行硬性要求的刚性管理措施。德育工作者应给予学生基本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表现行为,从而分析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健康成长。一些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也可能是心理问题,德育工作者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准确判断。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对其进行疏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中职德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开展各项德育教育工作,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并重的思想,并在课程设计上得到体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疏导、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评价方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能力判别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加入情感评价标准和行为评价标注,切实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德育成长以及知识能力的成长同步进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3)提高中职德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德育工作者是中职学校开展各项德育工作的主体和具体执行者,其职业素养对德育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具备德育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将两者相互结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而且为人师表,自身必须做出表率,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发挥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学校应为德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理,能够在德育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4)将心理测评纳入素质教育评价的一部分。传统素质评价方式难以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素质评价中加入心理测评的内容,可以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成长和思想成长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开拓了途径,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应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的素质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和观察分析,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每名学生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平时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评价之中,使素质评价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阶段性的成长情况。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不可分的相关性,中职学校只有在德育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提升德育效果,使德育内容真正深入学生心中,帮助其解决心理和德育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职业,2015(27):125.

篇9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问题 方法 工作模式 探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写在前面

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124万,今后十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将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44万人,即平均每年将扩招2万研究生。同时,特别是研究生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仅以我们学院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硕士生155人,来自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所高校。由于来自于不同经济、社会和地域文化环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者对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显示,研究生群体中73%左右的同学基本具备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意识;大约27%左右的同学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有18%左右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与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1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违纪行为、个性孤僻与心理因素无关;30%的同学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沟通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由此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认识上存在较多问题和偏差。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系到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纠正这些问题和偏差的不二选择就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问题

近三年来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明显趋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也发现在工科研究生群体中存在诸多较难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关学校和学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这项工作在四所高校的开展还较为不平衡。有的高校或学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内容、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深入探究,导致教育过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视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认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素质之外,必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各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包括入学前或入学后的心理测试工作也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人格测试量表》阅卷结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视甚至束之高阁。还有的认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财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请专家开学术讲座上。而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个性表现,可以不接受治疗。上述种种看法和现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显忽视。

2.2 混淆了有关概念和定义

比如,片面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意识较浓,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意识则较淡,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适研究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较多,解决他们在学习、科研、经济、婚恋、交际、求职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无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事实,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持鄙视态度,更不要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2.3 单一了有关理论、手段和方法

表现在自上而下没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对研究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倾向从本科生时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学经历顺利,受到社会尊敬,易形成较强的优越感;研究生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的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讲求实效等等。

2.4 出现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偏颇的现象

当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老师侧重于德育工作者队伍,比较容易把本来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从而导致了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当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时,一些人又认为传统的德育已经过时,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传统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问题与心理问题划等号。有些人更过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

3 方法探幽

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偏差是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因而必须采取积极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工作方法予以解决,以期达到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巩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进交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更新设备。重视和加强对规模大、周期长、有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支持,保证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寻求适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广大高校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一步确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

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务就是培养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当前高校应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内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婚恋、求职、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会适应、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以及应付挫折、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以期实现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3.3 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互动和融合

首先,研究生德育应突破传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三结构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它组成部分互动和融合,以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四元模式。师生逐步认识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的优势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促进研究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借鉴和吸收心理学学科理论知识和心理技术不断探究研究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健全的新指向、新观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不断走向规范、科学、有序,更加具有实效。

3.4 重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五个方面重构其工作模式。第一,建立组织保障。制定契合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计划和管理规则。在各高校应配备专职的研究生心理辅导老师和稳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为做好相关工作夯实基础。第二,建立转变机制。采取措施使研究生院(部、处)老师、各学院分管领导、研究生辅导员实现在工作依据、重心、原则和习惯等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转化。第三,健全研究生新生“入口”审查和教育考核实施规范。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活动。第四,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和活动内容。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第五,强化导师负责制。高校和研究院所应定期对指导教师加强提高研究生指导能力培训和考核。指导教师应发挥好示范指导作用。研究生如遇心理问题等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指导教师要视情节被问责。

3.5 积极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力能力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渗透; 内化;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63-001

一、现实的思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不尽人意,一直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者。症结何在?除了德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外,当然也包括“应试教育”的因素,有社会、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的问题等等。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又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多数学生往往具有开拓进取、积极向上、敢想敢说、思想活跃等优点,其主流无疑是好的。但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精神,以自我为中心,骄气、娇气两气十足,环境与生存意识淡薄,劳动观念薄弱、自理能力差,更多的是高傲自大,性格脆弱等问题。过去我们时常把这些问题归结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试图通过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反复灌输、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往往被看成生理、思想、品质上的毛病,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收效甚微。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强调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旨在重视学生个体身心差异的基础上,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人的素质是多种素质和谐的整体结合,其中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发展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因此,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和关键。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巧,促进学生主动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和发展自我,从而达到心理品质的“内化”。近几年,吴江各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每年除了积极派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还非常重视学校教师心理工作的培训,目的是让教师把对学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德育内容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教育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与心理辅导老师为副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职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学习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商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研究学生中出现的典型心理情况,共同商讨行之有效的对策,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校十分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凡吴江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知识培训,我们都安排老师前去参加。学校现有多名年轻老师参加了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两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心理辅导师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书。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也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使之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运行机制

2.1营造适宜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良好环境。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心理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的心理变化是直接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优良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积极作用,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我们把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2.2整合、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种教育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活动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许多现象和效果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实践中倡导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接触,心理相容、心理疏导、抚慰,直到心灵碰撞等教育策略,通过师生间或同学间的沟通,相互的融洽等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心理刺激和影响,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能够享受到由此而带来的可贵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新型、平等。

三、成绩和效果

1.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做人

学生通过“认识”自己,对他们来说,自身的心理发展状况已不再是未知的领域了,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消除了自卑,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耐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增强,许多同学在遭到种种挫折的打击时,能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较好的心态,违纪现象大大减少。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促进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平时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注重兴趣,意志等因素的培养,学习心理的辅导,考前“焦虑症”的心理辅导等等,“轻负担”带来了“高质量”。已连续多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9获吴江市教学成果显著奖,深受家长的好评,社会反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