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1:4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相关热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0.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体育各方面内容的研究越来越多,体育公共管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社会领域逐渐分化成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在对体育事务的管理中,公共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远远超过了市场领域中的体育事务管理。体育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研究的对象是发表于各类报刊上的论文,隐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在所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研究学位论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论文选题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第一环节,并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研究对象,二是研究内容或研究领域,三是研究方法。选题的“三要素”构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也成为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尺度。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笔者査到2002?2012年间710篇有关体育管理的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占总数的71.4%;涉及市场管理的203篇,占总数的28.6%。
在本文中,笔者对涉及体育公共管理的507篇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性质和研究领域)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与分析,为体育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
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了高峰。从主观上看,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的学位论文数量也必然增加;二是体育公共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体育公共管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体育公共管理为内容的研究领域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竞技体育管理、大学生体育管理和社区体育管理,分别占论文总数的15.9%、14.5%和13.1%。由此可见,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都是学生能看到、接触到的体育事务。研究国外体育公共管理方面的论文,只有寥寥数篇,而且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是通过分析世锦赛、奥运会和其他大型比赛的数据得出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费较少,研究条件有限,很少接触到国外体育组织,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也很少能借鉴国外优秀科研成果。
在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中,中小学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管理也是硕士学位论文常常关注的内容,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1%和6.6%,这说明一部分研究生更愿意研究熟悉的学校教学环境。
目前,我国巳进人老龄化社会,但关于老年体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仅占总数的2.7%,这与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不相符,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体育行政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少,这方面论文只占论文总数的3.9%。文献综述类论文也很少涉及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加强。
3.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体育科研方法是研究体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⑴。因此,体育科研方法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论文中所包含的研究方法时,我们发现用到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占论文总数的89.2%、63.8%、56.6%和49.4%。搜集资料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德尔菲法,而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这507篇学位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论文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数理统计的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这些学生重视研究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更为科学和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说明我国体育管理研究在方法上所取得的进步。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体育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条件,综合研究巳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前,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能更加全面、客观、深人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体育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强调对客观现象和事实进行理论性探索或实证性分析,检验理论依据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虽然基础性研究没有强烈的应用目的,但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研究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性研究,新知识和新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以获取新思维和新知识的创造性研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并把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基础性研究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的基石,应用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开发性研究之间的桥梁,开发性研究是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这三种研究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缺一不可。我们对这507篇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应用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3.7%,基础性研究占的比例为19.2%,开发性研究占的比例为7.1%。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拥有的资料和科研条件有限,进行基础性研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主观上忽视基础性研究,而直接进行研究性研究;三是应用性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对基础性研究的关注不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体育公共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
5.1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通过对这507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把这些论文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群众体育类研究、学校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关注的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管理现象及管理问题。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体育公共管理的重视和关注。
在2002—2010年的9年中,这三类论文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0.3%;2005年到2006年间,三类研究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从2005年开始,竞技体育类研究开始下降,并略有起伏,但仍在20%左右;从2005年起,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异军突起,并开始占据首位。2002年到2004年间,竞技体育类研究是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而2006年以后,群众体育类研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体育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学校体育类研究所占比例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稳定。
在学校体育类的研究中,中小学体育研究和高校体育研究为两大研究热点,也是硕士学位论文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国家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的背景下,群众体育类研究和竞技体育类研究正在发生悄然转变,硕士学位论文关注的重点也从竞技体育转向了群众体育。目前,对群众体育类的研究已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硕士学位论文已开始关注群众体育。
5.2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
农村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农村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城市体育是以健身、娱乐为导向的在城市开展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展健身锻炼的地域不同。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性,体育观念、运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体育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
2002年到2012年的9年间,农村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不足25%;而城市体育研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达到87.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是扎根于城市文化而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因而很多的“体育问题”和“体育现象”都发生在城市体育中,这也成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时关注的热点;二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体育资源、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消费市场都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的体育热点“话题”要多于农村,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三是由于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多为在校学生,他们学习、生活在城市中,因而城市体育研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研究的话题。
6.结束语
篇2
目前杭州市的公共体育中心大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规范,缺乏专业的社区体育管理者和社区体育指导员,大多由居委会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兼任,导致没有专人引导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因为缺少专人指导而不能更好地进行健身器械的操作,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大大降低了居民锻炼的积极性。
2.经营管理模式
有的社区体育中心只对本小区的业主开放,针对非业主采取的是收费使用的操作方式。当前杭州市区还有不少的社区没有专门的体育设施供居民们使用,采取收费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让想参加锻炼的居民望而却步。社区采取经营模式来管理社区体育设施,想法上对准业主来说是非常好的,保护了准业主的切身利益,但同时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3.市场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杭州市在惠民政策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出台了让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居民开放的文件,并已经在逐步执行。2014年9月1日起,251所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面向市民开放,只要居民有市民卡,到所在社区去开通一下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功能,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所在辖区的中学或小学校园从事体育锻炼。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病在于外来务工人员没办法办理杭州市的市民卡,那就没办法参与进来了。
4.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1)因地制宜,构建多样化、自主发展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在体育设施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市中心地带,除了开放学校的锻炼场地,还可以借用附近的以经营为主的体育运动中心,让这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解决锻炼场地少的困境;通过互利活动获得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赞助。也可以发挥健身设施自身的广告宣传效应,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例:在健身设施旁边放置广告牌,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维护,以此来解决体育健身设施维护资金难的问题,力求自主发展。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运行机制以及具有高度社会开放性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不仅仅是针对本地市民开放,还应该面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开放,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车,载车之道也。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资本去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面向全民开放。
(3)完善自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居民科学锻炼,提高设施利用率。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参与者,没有参与的主体,都无法开展。参与者又因为年纪、性别、受教育程度而有所不同。加强科学管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有了处于重要地位的管理者和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使用体育器材,才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5.结论
篇3
关键词:现场安全管理;问题;措施;建议
一、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安全认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管理当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安全和法律的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谈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2 安全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责任不明确,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
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机制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且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如实的执行落实。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上常见的管理问题
(1)对于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的管理不够重视,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超高支模架和深基坑未进行专家会审,架体整体稳定性差,支撑垂直度差,个别还存在钢木混支现象,而纵横向水平支撑材未按要求设置;钢管扣件质量不符要求,违规拆模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存在违规大面积拆除支撑现象。基坑周边防护措施不得力或不周全,且未按规定对基坑及基坑周边进行全面和连续的监测。
(2)疏于管理“三宝四口五临边”的防护。造成架体首层立网没有进行全封闭;临边洞口和出入口防护棚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严,且未进行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部分电梯井口防护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安全网普遍存在材质较差;部分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部分工地存在对现场不戴安全帽的管理疏散现象。
(3)在用电上的管理,未采用TN-S系统,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且存在部分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没有落实三级配电三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部分仍违规使用木制开关箱;普遍存在专用保护零线末引至用电设备;还存在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现象。
(4)在井字架搭设方面,部分限位保险装置不到位;部分吊篮防护不到位;部分楼层卸料平台防护不严或不稳固,且有的未能独立搭设或完全独立搭设;架体与建筑结构未按规范要求刚性连结,且普遍存在违规超高搭设;个别井字架首层出人口兼作通道使用;”部分楼层防护门不到位或形同虚设。
二、关于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生产经营单位不仅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 对施工现场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进行规范性管理
对于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应该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惩钢木混支。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潜水泵用电等的安全规范操作。规范现场施工用电,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重视设备的防护,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重视按规定要求资料建档。规范井字架的搭设。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三、关于现场管理的建议
1 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
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
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四是加强安全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到预先有计划,投入有明细。
2 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
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住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总之,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 科学化、细节化管理,力图使每个管理环节数据化。
管理过程中要保证规章制度、措施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施工前要认真分析每道施工工序可能发生安全及质量事故的每一个细节,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和方案,按照预防措施和方案必须认真检查,每道施工工序是如何检查的、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整改、整改效果如何等细节问题必须要专人负责并有书面记录,以便后期检查和出现问题时查证核实,分清责任,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安全及质量事故的发生。
篇4
【关键词】电梯共振;固有频率;数学模型;邓克莱法
通常,评价电梯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是根据电梯的外观、电梯运行时的舒适感以及故障率的高低等决定。其中,用户用来衡量电梯厂家产品档次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电梯运行时给人的舒适感。在正常情况下,用户乘坐电梯的时间并不长,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电梯的振动幅值也比较小,用户也不会有明显的感官感受。但是,当电梯振动达到一定的幅值时,振动频率在人的敏感频带,此时,乘客就会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说,评价电梯整机性能质量的综合指标是电梯的振动。假如说评价电梯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电梯安全设施的可靠性,那么评价电梯质量的充分条件便是电梯的振动。
理论分析与建模。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结构系统会形成一个弹性系统,具有自身的固有振动频率。而曳引机为振源,在电梯运行时,会产生激振频率,当两者的频率相等或接近时,系统便会发生共振现象。电梯振动系统分为曳引机和承重梁系统以及轿厢和曳引绳(和承重梁)系统,其中任何一方的同有频率与曳引机的激振频率一致时,都会使电梯系统发生共振现象。
1.模型的假设
我们只讨论轿厢和曳引绳(和承重梁)系统造成的电梯振动,所以建立数学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合理的假设(对具体不同的模型根据需要会补充假设):
①假设所讨论电梯系统中机械和电器方面都处于理想状态,即这两方面不会引起电梯的振动。
②假设电梯处于匀速上升或下降状态中,不考虑启动加速和停止减速状态。
③假设电梯系统中一些电器和次要机械部件的质量忽略不计或等效在模型的其他结构质量上。
④假设采用某种电梯进行分析,由于电梯型号不同,分析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电梯运行系统实物模型如下图1所示:
2.不计承重梁的模型建立
轿厢由柔软的钢丝绳牵挂,组成一个做上下往复运动的弹性系统。补充假设:承重梁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形变弯曲,不发生振动现象。曳引绳系统可认为是弹簧,轿厢对系统可认为是惯性元件的振动体,如下图2所示:
由数值模拟可以看出,系统的固有频率ω0是随着曳引绳的长度L变化而变化的,不论是空载或是满载。我们已经得出,曳引机的激振频率ω=24.41Hz,当系统固有频率ω0在随绳长L变化接近或等于24.41Hz时,系统产生振动。
当轿厢空载时M=1150kg,轿厢距离楼顶(假设曳引机架设在楼顶)50-60米时,电梯系统产生共振,振动明显。
当轿厢满载时M=2150kg,轿厢距离楼顶25-35米时,电梯系统产生共振,振动明显。
假设轿厢及载重质量之和在1150-2150kg之间连续变化,则理论上在轿厢距离楼顶25-60米某处时,电梯系统都可能产生共振,振动感明显。
3.计承重梁(即轿厢、承重梁和曳引绳系统)
在模型1中,我们所建立的系统没有将承重梁考虑进去,但我们知道,承重梁在重力的作用下,承重梁产生静变形。承重梁相当于预应力作用下的静止弹簧,其静挠度相当于弹簧的静伸长。建立电梯振动模型如图4所示:
下面我们分析该模型振动的数学原理:
图4中,m1为承重梁质量和固定其上的曳引机质量之和(等效看作承重梁的质量),m2为轿厢和其上载重的质量(等效看作轿厢的质量),m3为对重的质量。结合承重梁的约束条件和受力情况,n根承重梁等效抗弯刚度设为k1:
上述方程(8)过于复杂,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简化,由于我们只需要得出系统固有频率ω与绳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不需要极为精确的结果,而且经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m1、m2、m3很相近,所以在此,令m1=m2=m=m,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由(11)得出了当电梯在运行(匀速)过程中,系统基频ω1与轿厢绳长L和对重绳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系统固有频率ω1 (L1,L2)函数值在随轿厢绳长和对重绳长(L1,L2 )变化过程中,落入外界激振频率ω=ω*,ω*∈[c1,c2]范围时,即可能与某一激振频率值ω*接近或相等,这时电梯系统将发生共振现在,电梯振动感明显。由于系统固有频率ω1(L1,L2)随轿厢绳长和对重绳长(L1,L2)变化,所以可以明显感到电梯振动(系统产生共振现象),是间断性的,并不是整过电梯运行过程都有。
系统固有频率ω1(L1,L2)与系统中所涉及的质量(m1承重梁质量和固定其上的曳引机质量之和,m2轿厢和其上载重的质量(等效看作轿厢的质量),m3对重的质量)有关。而且一般m1和m3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系统固有频率ω1(L1,L2)与系统中轿厢(及其载重)质量m2有关。即同一个电梯,在轿厢(及其载重)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电梯振动剧烈的楼层(位置)是固定的,轿厢(及其载重)质量变化时,振动的楼层(位置)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某一电梯从一楼上升,载重5个人300kg时,在4楼和8楼电梯发生共振;而载重8个人500kg时,电梯发生共振的位置不在是4楼和8楼,可能是其他楼层。
【参考文献】
[1]李海花.电梯变刚度非线性振动分析[D].广西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08.
[2]杨颂.电梯运行振动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5):85-87.
[3]许胜.浅析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J].民营科技,2014(4):58.
[4]吕康民.浅析电梯运行中的震动问题[J].科技资讯,2010(24):144.
[5]吴国强.探讨电梯振动现象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09(8):118.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09-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其范围广泛、规模巨大、内容烦琐,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许多问题。基于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必须创新管理思维,革新管理方法,并且要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详细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1何为建筑工程管理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是指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此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技术的正确使用,从而实现施工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1世纪是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新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够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此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够减少企业的经济投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企业必须对工程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2.1管理内容的复杂性
建筑工程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建设的始终,不仅包括项目投招标、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运营、项目评价等诸多环节,还涉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入、项目组织、合同拟定、信息管理等多个因素。
2.2管理目标的确定性
建筑工程对于工期、目标、质量、功能、限额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建筑工程的开展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来进行。
2.3管理责任的明确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承担着两个部分的责任。一方面,企业内部设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章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并且明确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必须遵循建筑工程建设合同,明确项目管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履行义务。
2.4管理方法的科学性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根据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对管理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合理确定管理目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
3.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大多减少管理方面的投入,包括财力、人力、设施等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处理建筑工程开展中的各种问题,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2管理理念落后
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对于管理工作往往不加重视,只是单纯加大技术以及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试图通过先进的施工工艺占据先机。这种不合理的资金分配必然导致企业“硬件”和“软件”的不平衡发展,虽然技术越来越强,但是,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却得不到保证,施工目标也无法正常实现。这些都是由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的。
3.3管理模式陈旧
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大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开展项目,对于项目的详细情况并没有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以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施工目标不能按时完成,施工计划一再调整。陈旧的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
4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4.1健全管理体制
首先,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确保这些法规的有效实施,为建筑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法律依据;其次,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职能和职责,相关机构对于工程管理还要定时检查和监督,以此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合法运行;最后,在工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阶段,招标单位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工作,对于投标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包括立项、施工、竣工等各个过程全程掌控和管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
4.2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考量企业管理工作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主要标准,直接决定建筑企业的命运。企业想要获得长久持续的新管理理念,就必须针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拟定详细合理的管理方案,包括经济投入、人员招聘、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应对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难题,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4.3革新管理技术
在工程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企业要引进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管理系统,对于很多材料要采取数据化的处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善于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这样就能大大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他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
4.4加大监督力度
建筑企业的工程监理人员应加强工程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此外,对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还要实时检查,包括技术操作、材料使用、设计规范等诸多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停止作业,并且要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乎到社会稳定以及生命安全的长久大计。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是决定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想要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就必须对工程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国家的管理经验,引进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进而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土建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土建工程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1.2土建工程管理概念
土建工程由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合并而来,是指运用适宜的建筑材料,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针对与水、土、文化有关的一切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的计划、建造、维修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房屋、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是土建工程当前涵盖的主要项目。
1.2土建工程管理内容
土建工程管理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建工程管理涵盖了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具体表现为施工前的招投标、合同拟定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施工中的质量、成本、资源配置、工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施工后的工程报验、工程缴费、原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后续管理工作。狭义的土建工程管理仅指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土建工程管理是一个集成本、安全、人员、进度、质量为一体的系统的工程管理,涉及到多方权利义务主体和多项工程建设指标。
2、土建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
土建工程管理,能够通过定期考核成本预算、资源优化设计材料监管、工期监督等手段以满足土建工程中对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指标的需求,对于合同的正确履行、土建工程的完成时效和质量都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从而确保各方主体利益。在保证利益主体共赢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土建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土建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管理理念和方法滞后于实践
土建工程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起点较低,因而,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还保留在对西方过去经验的借鉴和引进上,大体上还是由 1984年鲁布革水电站土建项目管理中进行提炼与发展的。相对缺乏适应我国现今土建工程实际情况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对于我国土建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偏弱。
3.2市场主体权责不明
土建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较单一,市场运行主体不明确。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对于现阶段我国土建工程投资的主体的影响依然存在,政企国企在投资主体中占了很大比重。工程项目的管理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投资渠道单一,土建项目管理中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制约了我国土建事业的长远发展。
3.3相关的监管制度建设缺位
关于土建工程管理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欠缺,土建市场秩序混乱。我国虽制定了关于招投标、合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缺乏针对具体操作过程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条例,使得实际施工中,频繁出现招投标暗、箱操作、转包、分包较为严重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使得权利义务主体混乱,工程的建设和监管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制约,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4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土建工程管理涉及范围较广,包含经济、机电、土建、结构等内容,是涉及多部门、多种人才的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但是管理机构结构松散,人员冗杂,分工不明,监督机制缺乏,致使对于与土建工程相关的建造师、安全工程师等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准入工作有很大疏漏,从而影响了土建工程的施工和监管质量。
3.5法律对于施工主体资格和行为约束不力
我国对于土建工程项目法人的资格限定不规范,只要能够支付建设资金便可进行土建工程施工。对法人缺乏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数额的相关要求的法规缺陷使得法人的民事偿还能力没有保障,金融机构的资本风险增加,从而在借款法人资金运转不灵的时候,不能继续贷款,造成工程建设资金断链,从而使得许多土建工程半路夭折,大大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
4、解决相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4.1加强政策对理念更新的导向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土建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了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合同管理、业主监督管理、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资料管理、成品保护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土建工程整个建设管理系统。因而,我国在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时,也应当从土建工程建设总体系统出发,不仅在政策管理范围上囊括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管理工作内容,而且,在每个阶段的具体管理上都有明确的权责规范和工作条例,并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和行为规范的落实到位,切实强化政策对于土建工程管理实践的理念创新的引导和创新行为的规范作用。
4.2明确相关主体权利与义务
明确项目市场运行主体,规范市场投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投资主体要成为真正的法人。规范施工部门、业主、监理单位、设备制造单位、土建构配件单位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保证这些主体的权责履行的程度和效果,力争引导土建工程管理真正迈入市场轨道中。
4.3落实监督机制
土建工程管理是涉及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全过程、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因而,要加强土建工程的监督管理也必须从工程管理的各环节着手,从设计之初就开始进行严密的监督管理,把握好施工的成本预算、工期预算、原材料初选、施工工艺等准备工作的工作质量。应当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敦促相关项目负责人学习和遵守相关法规,保证土建工程施工的合法有序进行。
4.4提高工程管理的人员素质
在对人员进行管理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考核,另一方面,要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对自身素质的有自愿提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设计、施工、监督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4.5加强安全监督力度
安全问题是所有工程中最为重要也最敏感的问题,因而,在进行土建工程的管理时,应对安全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因而,对于安全的监管应当从工程建设的源头抓起,在后续的工程建设和竣工检验也应当始终保持高度重视。
施工企业质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当从从任务承接和施工准备、材料采购、回访用户、工程调研、试验与检验、施工生产、施工交验、建筑产品的功能试验、保修这8个具体的环节改进和完善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结构。
土建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出现,比如,技术,材料,施工环境等等,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因而,加强土建工程的管理十分必要。对于土建工程的管理,除了从法律上应当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地方管理条例对主体的投资行为、施工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外,还应当有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保证主体对政策法规的落实。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重视人的因素,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对于工程管理的科学有效进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文秘;档案管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37-01
1 档案管理与文秘工作的关系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文书处理工作是接着机关工作活动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再根据它们的连锁反映来区分价值,反映历史真实面貌,为档案的保管和查考提供便利。档案工作同文书处理工作是鱼水关系,档案同档案工作不仅伴随着文书与文书处理工作出现而出现,而且是伴随着文书与文件处理工作的发展而发展。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从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中可以看到档案工作与文书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社会分工不同的两个专业,它们在工作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
2 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衔接的重要性
文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秘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首先,文档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文秘工作的性质在实践中凸显档案信息的重要,文秘工作必然涉及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要及时递呈领导批阅,然后催办、归档,会直接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够使单位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信息。使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可以说,文秘工作的优质服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基础档案管理为起点,规范运作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文秘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其次,搞好档案管理能够保证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重大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档案资料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全面性、可选性扩增。是文秘工作科学、准确、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对文秘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任务。
3 做好档案工作对文书处理工作的影响
(1)档案的利用推动了文书处理的再生工作。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解决处理问题的依据,具有指导考查、总结经验、发展生产、积累知识、提供信息等固有特点。而在实践工作中文书处理部门利用档案起草公文、总结经验、制定规章制度、为领导当参谋、准备讲稿、处理纠纷、落实政策等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因此,搞好档案管理不但有推进文书处理作用,而且还能直接为其提供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改革发展发挥特有的作用。
(2)在文件立卷归档过程中能发现文书工作质量的高低。
立卷归档是衔接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桥梁,也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经之路,所以说搞好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即是为给档案工作本身打基础,而且通过它可以进一步检查发现文书工作的水平,文件格式是否合格、名称是否贴切、文件在阅办中有无丢失泄密,这对改进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有极大促进作用。
(3)通过档案业务指导能促进文书处理工作的完善。
健全的归档制度是保证文件收集齐全完整,堵塞丢失文件和防止失泄密漏洞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文书处理文件立卷归档过程中,如若忽视档案工作对他们的监督指导作用,不仅会降低对文件立卷归档质量标准,而且对文件鉴定价值和文件之间内部的有机联系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们文档人员对每份文件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去审定,不能有文必档。要找出文件的六个特征,即问题、作者、名称、时间、发文机关地区和文件形成规律等找到文件的归宿。这个关口把握不好势必要影响案卷的质量,最好能将文、档两者之间的两项不同专业的工作能有机结合起来,健全两者之间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共同负责。使之规范化,这对档案的管理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4 如何实现文秘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1)强化“文档一体化”意识。
虽然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由于文书是档案的来源,档案是文书的归宿,所以,两者又是文档工作流程中紧密相关的工作环节。因此,我们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规范化的人口关,切实做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头脑中要有“今天的文件就是明天的档案”的观念,要深刻理解文秘工作不仅仅为当前工作服务,更要对历史负责,要了解文秘工作是“文档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按“文档一体化”的要求,规范办理好每一份公文。
(2)做好文件整理工作。
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公文处理程序,文件在阅办前首先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一般包括文件责任者、文号、标题、形成时间等内容,这与以“卷”为单位整理时抄写卷内目录的工作非常相似。我们可以把一个年度内的档案视为“一卷”。把文件登录作为这“一卷”的内目抄写工作。在保管期限属于永久或长期(保管期限属短期的单独处理)的文件左上角编号。从当年的第一份文件编起。考虑到随后要移交给综合档案室,件号应包括全宗号、文件所属年度和文件顺序号,顺序号应一年编一个流水号,编号后,按所编顺序号将文件正文扫描入计算机。这样,文件原件与计算机内保存的文件在内容上是相同的,并且是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将文件发出供部门阅办。每隔一段时间,将阅办完毕的文件全部收集起来,按件号先后顺序装人卷盒。在不改变原有件号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对机内文件进行分类,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目录条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的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进行打印。这样,整理工作就在平时的文件登录和次年年初的装订、装盒工作中完成了。
篇8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管理; 问题
Abstract: Industri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to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Ou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strengthen quality awareness, continuously in the practice of their training,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nd own quality, with knowledge of technology to arm oneself, make its own contribution for the cit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dustry and the civi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o make a brie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civi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1.1材料因素 把好材料质量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具备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随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按照合同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及时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1.2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是人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首先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首先是领导者的综合思想素质,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领导者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人的因素贯穿于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1.3 设备因素 机械化程度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代表着施工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建筑技术和设备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1.4 安全因素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制度,配备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员,文明施工;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经常检查监督,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只有抓住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才能稳定施工队伍,不影响工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1.5 环境因素 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不利的条件要考虑到,重在预防和防治,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物是指供人类生活、居住、学习、工作,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①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类型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②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等。③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化肥库、拖拉机站等。
2.1技术支持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
2.2 严格技术标准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2.3 严格检查隐蔽工程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3.1 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 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严格保证工程的进度。
3.2 要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工程的进度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按约定将自己所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运送到工程现场,并及时提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3 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工程款是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出现资金流转不畅,必然导致无钱购买建筑材料、工人罢工等现象,施工就难以进行。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四、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4.1 分项工程验收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
4.2 分部工程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4.3 单位工程验收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规范、标准相对照,最后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结束语
这是多年来的实际工地施工实践,对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谈的自己的看法。总之,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道关,要精心施工,才能打造更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
篇9
关键词:施工现场;问题与对策;质量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都是建筑行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这样就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竞争力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甚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市场竞争力的高低,所以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方面。为了使建筑的质量提升,我们列举了以下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混乱的操作顺序以及施工工序造成了工程质量的降低。由于在施工之前已经对每个工序进行了有序的排列,已经良好的安排好了施工时间,因此施工工序的紊乱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建筑企业要良好地安排好施工工序,要严格依据计划好的施工流程来安排工人,尽量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且由于某些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为了追求私利而降低对材料的要求,购买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甚至少用料,用差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其次,施工人员不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造成了施工工艺的降低,进而无法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的建筑施工中都存在此类现象。我国的建筑行业主要使用了钢筋混凝土这种强度较强的材料,因此只要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了,就会衍生一系列的建筑安全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在施工时要严格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这也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1】由于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在混凝土的工艺选择方面存在较大缺漏,导致了混凝土质量的大幅度降低,因此建筑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最后,建筑行业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建筑质量管理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但是在我国的相关行业制度中,缺乏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在实际管理上,通常以常年施工积累下来的经验为主,致使安全突发事故频发。建筑工程管理这种专业性强的工作无法仅仅依靠经验来施行,这种依靠经验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建筑质量,同时也拖延了工程进度,企业也由此蒙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对策
首先,实际施工必须要依照原先设计好的流程与工序,不折不扣地完成。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情况复杂多变,工程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多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工序上出现疏漏容易使整个工程的质量降低。有关人员要有看穿全局的眼光,避免由于验收单位不满意而出现工程返工的情况,这样就使企业蒙受大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对于此类事件,我们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疏忽进行检查,其中包括了材料的种类、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设备的选用等方面,只要在严格查处这些方面因素的有力保证下,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上级部门也要对施工人员施压,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其专业素养与操作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接下来的建筑工程施工;选购质量较高的施工材料,并且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来调配材料,有效地保证材料选用的正确性,尤其是在材料的购置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来购买,避免出现相关人员在其中谋取私利的情况出现,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完善施工技术,由于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项目给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瞬息万变的施工技术给施工方带来的不小挑战。施工企业要以精湛的施工技术来达到较高的工程质量,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选用质量较高的施工设备,品质较低的施工设备直接降低了工程质量。【2】在工地上配专人对工序质量进行监控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每一道工序都或多或少的导致了最终建筑物的质量,因此配备专人对工序质量进行检测,能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保证了每一道工序的高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注重以工程本身为主,工序鉴定不能盲目而缺乏方向。在施工过程中,要不定期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的范围涵盖有工序操作质量,以及产品的质量等方面,这种抽查可以是不定时的,也可以专门挑选时间进行,目的是测量实际操作与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更改,以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其次,施工要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考虑到混凝土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中应用的范围之广,相关部门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避免由于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建筑工程出现瑕疵。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涵盖了骨料质量高低、水泥的好坏以及添加剂的选用。要选用质量高的骨料,就要分品种、规格、产地对骨料进行抽样检测,对没有通过检测材料要坚决抛弃不用;结合到制造工艺来选用相应添加剂,并考虑到添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谨慎地选用添加剂的种类;在施工过程中,要以施工要求为基础,选取适合的浇筑方法与浇筑时间,并严格掌握好浇捣时间,避免混凝土成型出现错误,在其成型前择机进行两次压实,将内部的气泡排出。在最后进行验收时,模板拼接要仔细缜密,防止出现漏浆的情况。【3】
最后,完善健全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并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定下来的制度。由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复杂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只有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建筑物施工的质量。因此切实有效管理制度的出台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对企业的竞争力也有较大的加成,助力了企业的腾飞。
三、总结
改革开放正在进入关键阶段,社会经济的大踏步向前带来了更大的城市建设规模,在这样的浪潮中,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表面的繁荣下隐藏着我国落后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相信有了建筑企业的足够重视,施工单位的贯彻执行,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建筑能够拔地而起。
参考文献
[1] 李传保,郭显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篇10
一、档案利用工作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分析
1、档案信息真实性
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就是档案中内容与相关的社会活动的吻合度,要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必须要对其内容进行鉴定,鉴定内容不仅包括内容的真实性,也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档案,其本质特征就是记录性与原始性,一旦原始性遭受到破坏, 那么档案也会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意义与社会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档案的真实性也是档案最为重要的原则,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意识到不同类型档案的价值,认真遵循档案真实性与原始性的的原则,保证档案的性质可以得到全面的体现。
2、档案信息安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方面中,网络环境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虚拟性,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在网络环境之中,人们普遍存在着责任感缺失的情况,很多机构难以辨识行为主体的身份,这就导致档案信息伦理问题随之产生。网络系统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漏洞, 现阶段的防护措施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的,其中,对信息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便是黑客的攻击,黑一旦掌握了编程语言,就可以利用档案的漏洞来获取信息的访问权限,进入数据库中窃取到重要的信息,这就给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档案信息隐私权
档案信息的隐私权即档案管理机构中档案所有人不愿意让他人知晓的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查询档案时,必须要进行登记,并需要肩负对档案内容保密的义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档案所有人的隐私信息常常会受到侵犯。在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大多建立好了自己的网站,并利用网络来管理档案信息,但是,网络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会对档案所有人的隐私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档案的利用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尊重档案所有人的隐私权。
二、解决档案利用工作中信息伦理问题的对策
上文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综合的阐述。分析出目前档案信息伦理问题中主要存在的弊端,要想全面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治理。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档案信息伦理管理问题的有法所依。在加强档案管理问题中的伦理问题是现代建设管理中的当务之急。为此下文对具体的解决对策详细阐述。
1、 强化公民信息伦理教育
培育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的自律精神,提高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通过信息伦理教育, 可以培育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的自律精神, 从而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协调与调解功能。同时,还应加强档案信息道德主体的自身修养,提高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明确其有所为有所不能为的行为准则。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应该在了解其信息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估,并适时调控自己的行为。作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利用者, 如果能够在档案利用工作中自觉贯彻“自律”精神,按照伦理道德规范办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充实并丰富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内容,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公平与公正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充实并完善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容,即: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机密;律己厚人,公正服务。也就是说,档案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档案信息为所有合法的档案利用者服务,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耐心地向不懂网络技术的档案利用者介绍网上利用档案所需的具体步骤,并谨慎地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在档案利用工作中自觉地约束自己,严防以权谋私,热情耐心地对待每位档案利用者,绝不允许“近水楼台先得月”。
3、采取切实措施
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档案利用工作中,为了保证档案信息利用的公平与公正,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首先,要加强有关档案价值、作用及利用效果的宣传,使人们知道档案是什么, 档案与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档案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给公民带来哪些好处, 从而唤起人们对档案的重视,激发人们利用档案的愿望与热情,引导更多的人利用档案。 其次,要加强有关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宣传怎样利用档案,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从而引导人们用好档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