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风俗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风俗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风俗差异

篇1

关键词:冬至;风俗差异;南北

一、冬至的来源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冬至这一天,由于白天达到最短,黑夜达到最长,因此,国人认为此刻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即将回升。所谓“气始于冬至”就是这个意思,预示着阳气或者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过汉代以后,冬至成为一个官方的节日,《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顾贺。”在这一天,官员要放假去相互庆贺,又称为“贺冬”。过了冬至这天,各个地区就进入了最冷的一段时间,俗成“进九”。到了唐宋时代,冬至在节日中的地位与元旦近乎平起平坐,在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十一月冬至,警示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次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足可见冬至在民间的地位。到了明清时代,冬至的地位更上一层,皇帝要亲自祭天,百官要进表朝贺。《帝京景物略》中便记载了人们欢度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衡,一如元旦。”

二、南北方冬至的食物差异

南北方在纪念冬至这天所吃的食物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南方以汤圆为主,还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而北方主要以食饺子馄饨为主。

汤圆又名汤团,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清代的地方志记载,南方人用糯米饭包裹各种蔬菜,肉类作为馅料。既祭祖又赠送亲朋好友。有俗语“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相传,古代妇女在冬至这天的清晨就早起开始制作汤圆,然后全家人食汤圆为早餐来昭示太阳即将回归,白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除此之外,汤圆中圆又取团圆之意,冬至过后的大节就是春节了,因此又有团团圆圆相聚一堂的含义。现在,人们多用第二个来解释,即团圆之意。

而吃赤豆糯米饭是来自民间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

然而在北方,特别是在河南地区,不论家庭富裕或贫穷,都要食用饺子。在河南,人们在冬至吃饺子俗成“捏冻耳朵”由于冬至的来临意味着要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被冻掉,就食用长相类似耳朵的饺子予以保佑。更有民间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此,不论身处何方何地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保佑自己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度过这个冬天,迎来新的一年。而吃饺子的传说来源于南阳医圣张仲景,当他在长沙做官结束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置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因此形成“捏冻耳朵”这种习俗。

而吃馄饨的风俗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城的人家大多吃馄饨。南宋时,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格。而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打败越王,不仅获得金银财宝,更是获得心灵手巧的西施,再一次试吃了西施做的用面皮包裹着馅料的食物,大为赞叹,问西施是何物,西施想着这昏君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就说此物是馄饨(因与“混沌”发音相似,便取其意),此后馄饨便流入民间,吴王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便规定在冬至时吃馄饨以表纪念。此外,在许多古籍中记载,馄饨是中华民族的开天辟地者黄帝,因此吃馄饨是对黄帝或那些做过开天辟地之事的人的尊敬缅怀与祭祀。

南北方在冬至这天吃的食物不一样,也能用地理原因来解释。由于气候、地理地势的不同,南北方就逐渐形成了南米北面的局面。因此,在南方制作食物都偏向采用稻米,北方则用小麦制作面食。而共同点则体现在都采用肉食,这在于冬至后要进九,天气越来越寒冷,要多吃肉,能够强身健体。

三、差异原因及其冬至的意义

不论南方吃汤圆赤豆饭,还是北方食饺子馄饨,这些节俗活动的产生需要三种内动力。

一是自然崇拜。远古的先民以农业为本,农业的发展就是生存根本,因此,人们都对自然有着超凡的崇拜。希望自己的农作物有好收成。而冬至的确立就是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得出的历法来确定农事的发展。

二是灵魂崇拜。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就能来做解释。即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人死后只是肉体的消逝,灵魂依然存在。人们把岁时节日与神话故事联系起来。而在汉代以后,祭祀祖先成为定例。不论是统治者对祖先或天神的祭祀,还是大众食馄饨对黄帝等开天辟地者的纪念,都是对灵魂的崇拜。

三是节日习俗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就好比河南人吃饺子能治疗冻耳朵,现在饺子的制作并不像流传张仲景制作饺子的馅料那样,并没有治疗冻耳朵的功效,因此,吃饺子只是一种形式。

由此看来,冬至从形成到确定为官方的岁时节日直至流传至今,不仅与农业有密切的联系,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相关联。

神话传说的嵌入。岁时节日之所以能够形成,在于原始古人对自然能力的崇拜,冬至这一节气之所以能够被确立,在于人们对日月昼夜更替以及长短的观察记录形成一套较为标准的系统的历法。由于汉代是一个历史和传说相当活跃的时期,因此各种上古神话传说被广为流传,岁时节日也被赋予了神秘的神话色彩。就好似北方吃馄饨的习俗被赋予了纪念黄帝的神话故事。

上层统治这的参与和提倡。从冬至被确定为官方节日到最后地位上升至与元旦平起平坐,这就离不开统治者对冬至的重视与提倡。当朝统治者在冬至这天放假让官员互相庆贺的规定,以及明清时期,统治者要亲自祭拜天地,祭祀祖先的行为。这都大大的促使了冬至的发展。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南方居民在冬至这天食汤圆,取团圆之意,就是民众渴望家人团聚欢聚一堂在冬至此项节日风俗中的感情沉淀。对民众来说,冬至已经被赋予了团圆的含义。

冬至这一节气自从被确立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不仅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还具有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节俗的内容由单一性向复合型发展,呈现多样性。南北方的节俗差异使得文化现象的多样性,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了解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能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方,相互理解才能减少矛盾。虽然冬至现在仍然具有教化作用,但是教化的功能已经弱化,年轻的一代已经不在关注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我们传统的节日正在呈现消逝的现象。因此,我们现在仍然要关注节俗节日,发扬我们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第131页

篇2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工作 影响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翻译界出现了一个文化流派。他们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本质上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移植,与整个民族的背景知识、风俗习惯、文化因素等有很大关系。王佐良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民族的思想观念也呈多样化发展,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语言的表达上也不尽相同。翻译本质上是两个语言社会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工具,它可以很好地把一个作品中的现实世界及逻辑关系和艺术影响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通过此种方式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由于当前翻译过程中,中外文化表达上存在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和文字表达上难以看出文字内容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我们需要从文化背景上来分析中外文字对于同一事物表达上的不同,找准所表达的内涵。

三、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具体影响

1 历史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历史文化是历史发展进程定的社会遗产的沉淀,各民族及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特别是典故。典故其结构简单,但意义却非常深远,不能单纯地拿字面意思来进行翻译和理解。比如汉语典故“东施效颦”,若仅仅靠字面意思翻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XI Shih”。这样就完全没有体现出古代典故的含义,让西方人看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同样对于英语也有很多历史典故和习语在翻译时需要我们注意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理解,比如“Pandora's box”翻译为“潘多拉之盒”,没有一定的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这个典故的意思,它表述的意思是“灾难祸害的根源”。

2 宗教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同时也决定了两种语言表述存在差别。我国是一个信佛的国家,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佛的形象根深蒂固。但是放在西方国家他们就难以理解,不知道佛在中国人眼里代表着什么。而西方国家又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主宰一切,比如“Oh my God”长挂嘴边。在翻译“阿米陀佛”时被译为“God bless my soul”,这就让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极大削弱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说翻译者若缺少宗教文化的理解难免会出现翻译的失误。

3 地域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工作的影响

语言及文化的产生及发展都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的地域有着直接关系。地域的差异是指所处环境及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环境形成的差异文化。在我国大多数人的祖辈生活在陆地上,土地是我国人民的生存根本,但是在英国他们海岸线狭长,航海事业有名,他们的文化自然离不开海。比如英语中“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英语中是花钱如流水但在汉语中多翻译为挥金如土。同样汉语中的“东风送暖”,“送暖”的应是east wind,而在西方,东风是带来寒冷的风,west wind才能带来温暖。所有这些差异都因地域环境差异而产生,进而带了翻译上的难题。

4 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中西方的风俗习惯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拿节日来说,在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这三大传统节日。节日讲求团圆,家人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不能回家的家人则相互思念。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有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等。他们喜欢独来独往。在节日中他们接受别人礼物时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表示推辞,并不当面打开礼物。在西方国家猪、狗等作为宠物受到欢迎,常用来形容人可爱等,表示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但在中国用动物形容人常含贬义,如狐朋狗友等。

5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注重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讲求整体优先,而西方国家则喜欢分析思维,讲求部分优先。在语言表达上也有明显不同,排列顺序有明显差别,时间排列时,汉语为年、月、日,而西方则为日、月、年;地名排列时汉语一般是由大到小进行表述,西方国家则是由小到大排列。在翻译时就需要我们合理调整句子顺序和结构,增加关联词等。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中西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一、前言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相关的贸易摩擦问题必然会增多,于是就需要通过相应的商贸谈判来,进而完成相应的贸易活动。通常,商贸谈判最终的目标就是双方意见在一致前提下的共赢。可是不同国家的企业,由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在谈判时,这种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谈判障碍,而且这种文化上的障碍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在国际商贸谈判过程中,如果强化文化差异的管理,那么就能够有效提升谈判效率,使得谈判主体双方尽快达成相应协议。我国在加入WTO之后,相关企业的国际商贸谈判也开始增多。为此,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研究国际商务谈判特点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是我国企业在这种谈判事务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有效措施。

二、国际商贸谈判中中英文化差异表现(一)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方式的冲突

在谈判时,语言是双方沟通的关键要素,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对应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于是双方在交流时,就很容易出现语言理解的偏差,进而引起双方的不快。例如,西方文化环境中,13是一个不祥数字,在谈判时就需要避免使用。如果不注意应用,必然会使得对方不快,双方尴尬。而且,文化背景不同,一些非语言形态也有会所不同,尤其是在商贸谈判场合,当事人的各种肢体动作都会传递相应的信号,甚至是表情、体态等,因为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最为常见的一种肢体动作,如摇头和点头,在我国以及大部分国家,基本上表示的为“否”和“是”,但是,在南非一些国家,点头为非,摇头为是。而在谈判过程中,这类非语言形态时常都会呈现给对方,如果不加以注意,必然会导致谈判的障碍。

(二)风俗习惯冲突

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因为问题的严重性,谈判时间往往较长,这期间会伴随各种非正式的交流,比如座谈会,或者在宴会上进行互动等。在相关的社交领域,大家都深受各自的风俗习惯的影响。比如中西方的餐桌文化,就存在着显著差异。无论是餐具的应用,以及用餐的利益都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在差异的风俗习惯之下,如果不注重冲突的处理,那么必然会带来相应的谈判障碍。

(三)思维方式的冲突

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必然会让民众的思维模式出现差异。比如一些研究资料显示,西方国家由于自身文化因素,考虑问题都具有显著的理性化,只有符合逻辑才能够得到认可。但是我国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崇尚中庸之道,朴素辩证统一。这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在具体的谈判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所以,在开展商务谈判之前,就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促进谈判的成功。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解决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应用谈判语言及非语言形式

第一,充分尊重谈判对手,在基础上,了解对方语言特点,能够在谈判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优势。第二,为了能够确保谈判成功,并且占据主导地位,在谈判过程中,需要可以选择相对科学的谈判语言,比如尽可能的应用We或者我们这样的词汇来表达。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谈判的诚意。总之,在国际谈判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谈判对象以及相关的语境,灵活选择相关语言以及相应的非语言形式。

(二)培养文化差异的灵敏性

因地制宜,是人们长期总结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同样也可以应用这种策略。这就要谈判者增强自身文化差异捕捉能力,能够及时的在谈判时,规避这些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让自己成为推动谈判进程的重要主体。通常,本国文化会对谈判者带来显著影响,为了规避这种影响,在谈判前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差异研究工作,了解对方所处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然后分析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差异,然后将其谈判突破口。

(三)认识并尊重思维差异

思维,是组织人类活动的关键元素,在谈判时,思维活动会左右谈判进程。这意味着,思维对谈判而言极为关键。不过,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各自国家民众思维模式出现不同。为了确保谈判过程顺利,并达成最终目标,就需要谈判主体充分审视自身的思维特点,在谈判中有意识的规避思维差异,从而实现最终的谈判目标。另外,谈判双方需要对各自的思维差异给予正确的认识,理解对方的思路,彰显自身的诚意。只有充分理解对方的思维特点,尽可能规避思维上的差异,才能够有效提升谈判的成功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跨文化障碍在国际商贸谈判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要素,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等。为了能够提升谈判成功率,就需要充分规避文化障碍问题,充分尊重对方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以及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国际商贸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娟.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 

篇5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中西方文化;语言词汇

差异文化的载体是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有语言学家指出,语言是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的,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渊源很深。每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通过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来完成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语言得以呈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日常饮食、日常生活、民族礼仪等,这些都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语言词汇可以将这些差异呈现出来,是体现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同时,语言词汇本身也体现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且词汇本身是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的一种因素,语言中的一些特殊词汇,除了其本身的含义之外,往往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内涵,因此加强对语言词汇的分析,也可以加强对文化的窥探和了解。

一、语言词汇的作用

语言词汇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必须要使用的一种重要工具,语言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基本想法,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就是一种交流工具。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侧重点是语言的交际,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应该与交际的主旨相关。比如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是为了要商量一个确定的出行时间,因此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语言应该与之相关,要与出行的时间规划、出行的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关,从而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会对人们的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时候,不同的人所产生的语境是有冲突的,这些有冲突的语境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话语之间的矛盾。随着语言学的研究逐渐深入,有的学者开始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语言进行研究。关于语用学的研究,应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语言学基础上产生了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有语言学者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的语言包含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用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们实际使用的各种语言,这些语言必须要是真实情景中产生的句子,使用的是一些比较常用的语言内容。这些语言中产生的意思十分丰富,往往会有很多其他延伸的意思,语言的言外行为是语言学家关注的中心,而很多语言词汇本身含义之外的延伸意义,就是体现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主要指一个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等内容。概括地讲,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共享的一种产物,指的是一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语言则是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多个内容,具体来讲,语言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具体的话语和写出的具体内容。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决定了语言的内容,所以说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符号,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对这种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就能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三、中西方词汇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一)动植物词

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生物,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周围的动植物。在人和动植物相依共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有其表象的含义,还有很多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由于不同的语言受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宗教以及历史的影响,因此在动植物词汇的体现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汉语中,狗这个词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贬义,比如很多形容词都将狗的地位降低,如猪狗不如、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从这次词语中可以看出,狗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属于一种高贵的动物;但是在西方人看来,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喜欢用狗来表示忠诚、可靠、勇敢、聪明等品质,而且经常用狗来指代人,表示的是对人的良好品质的赞美。与中国人的文化相比而言,狗这个词语在英语中不仅没有贬义,反而是一个褒义词,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也会使语气比较风趣,比如“aluckydog”的意思是幸运儿、“atopdog”指的是优胜者。再比如猫这个词语,中国人是比较喜欢的,认为猫是一种比较高贵的动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示“可爱的精灵”的含义,比如“馋猫”这个词语就是一种比较亲昵的称呼,指的是人比较贪嘴。但是在英语文化中,猫是魔鬼的化身,经常用来比喻那些内心十分阴险的人,尤其是女人,比如“Sheisacat”就不能直译为她是一只猫,而表达的是她是一个阴险的女人。再如龙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表示的是一种尊贵的力量,但是在西方社会中却是一种邪恶的代表,是一种比较狰狞的怪兽,所以在很多西方人的眼中,如果将一个人形容成龙,则表示这个人的品行并不是很好。再比如bear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眼中,根据一些词汇的组合,给熊赋予一种窝囊的含义,比如“你看他那熊样”,表示的是一个人比较窝囊。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bear”对人是一种称赞,“Heisabearatmath.”这句话表示的是一个人是一个数学天才。除了一些动物词汇,有很多植物词汇也有差异,比如Rose这个单词,在中国其花语被理解成为爱情,到那时在英语中,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比如“undertherose”表示的是保守秘密和保持沉默,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含义。

(二)色彩词汇

色彩词汇本身的含义是表示颜色,但是除了表示颜色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含义。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色彩词汇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比如yellow这个词在中国代表的是一种皇族的颜色,古代的皇很喜欢黄色,所以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黄色表示的是吉利、好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黄道吉日”,同时,黄也表示一种失败,比如“黄粱美梦”“这桩生意黄了”等。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yellow表示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方面这个词语表示一种正义、坚定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示一种反叛和懦弱。与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比如“yellowdog”表示的是卑鄙的人,“yellowpaper”或“yellowbook”并不是直译为黄色书籍,而是表示一种征服报告,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内容。再比如red表示红色,在中国是一种喜庆的颜色,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都崇尚使用红色,新娘要穿红色衣物、家中要粘贴红色对联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一个贬义词,象征着一种凶残、危机,比如“redrevenge”表示的是血腥复仇、“aredbattle”表示的是血战。再比如在表示眼红某个人的时候,汉语中一般会使用眼红某人来表示,但是在英语中经常使用“greenwithenvy”来形容一个人的妒忌之心。由此可见,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表示同一个含义时使用的语言不相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风俗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因为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增多,中西方的民俗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从风俗文化的词语表达上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称呼的差异。称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使用到的一种语言,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十分常见,但是中西方国家之间的称呼差别很大。在汉语中,称呼的语言有很多种,根据职业、职位等方面的不同,称呼也不相同,比如王老师、李老板、赵医生等,从这些称呼中都可以看出被称呼人的身份。但是在西方国家中,称呼的词语比较少,比如对于张老师、赵医生,人们不会将其称呼为“TeacherWang”“DoctorZhao”,而一般将其成为“Mr××”“Mrs××”“Miss××”,根据其身份的属性加上一些基本的词汇表示尊敬。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称呼人的时候一般先称呼姓,再称呼名,但是西方人的称呼则是恰好相反的,在西方人的眼里,名比姓重要,所以会先称呼其名,再称呼其姓。第二,问候上的差异。问候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行为,中西方的文化词语也体现出文化上的差异。比如英语常用的问候语是“Hi/Hello”“Howareyou”“Goodmorning”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这种问候相对较少,中国人见面的时候常问“吃饭了吗”,这种问候在西方国家就很少见。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都是对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文化与语言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是语言产生的根本,不同的语言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人在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应该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以防交流过程中出现误会,从而促进双方之间的顺畅沟通。

参考文献

[1]付兰梅.对外汉语口语课程词汇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江晓悦.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英汉文化差异[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3]司彩玲.从动物词的文化内涵看英汉文化的异同[J].安康学院学报,2009(5).

[4]侍中.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说辩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1).

篇6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抬升,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大国的实力不断得到显现。在这样的一个国际背景之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既了解本国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善于吸收的借鉴外国文化精髓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任务。然而,纵观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过时的“语法+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了单词的解释和语法现象的分析上。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却在工作,生活中连最简单的日常英语都不能掌握,听不懂,不会说。造成典型中国式的“哑巴英语”或者“聋子英语”。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广大的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缺乏所学语言的相关文化背景,对国外的风土人情,西方人的社会价值观等等知道的少之又少。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强调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中西方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人是线性思维(linear thinking),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结为螺旋式思维(spiral thinking)。中国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总喜欢拐弯抹角,“是”的时候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的时候不说“不是”,总说“是”。相较之下,西方人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表达意思是总是令他们费解。比如在开会时,西方老板会在会议的开始直接告诉大家今天开会的主要议题有哪些,而按照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一些领导喜欢开场先寒暄几句,再泛泛的谈一些琐事,最后才谈到开会的主题。

语言交际

人们的交际方式与其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交际方式也便各不相同。典型的例子便是中西方人在对待赞美之词时的态度有着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尊敬对方,因此在接受赞美之词的时候往往谦虚谨慎,并以此为美德。相比之下,西方人则更加的自信,在接受赞美的时候,通常会面带微笑,回答道“thank you”。中国人觉得西方人过度骄傲,不懂礼让,而西方人则觉得中国人不诚实,不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如中国人在开始发言或者讲演时,大多要谦虚一番。他们通常会说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别人,说的不好的地方,请他人多多指教。而在西方,发言或演讲的开场和结束语中并没有这样的客套话,并且这样的话会让西方人觉得非常的反感,认为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发言,何必浪费大家的时间。

生活方式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其各自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走到哪里总是喜欢呼朋唤友,不亦乐乎。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更看重的是自己的私人时间。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并十分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感觉。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没有任何计划的,仅仅是为了陪伴而陪伴他们的话,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培养跨文化意识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得知,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课文背景知识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讲授,多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阅读有关文学作品。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西方文化常识,风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相关的文化差异问题。

2、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在课堂内完成对西方文化的传授。因此,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组织课余活动,如英语角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和文化有关的作品或报刊杂志,吸收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7

(一)语内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内迁移,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语言规则的相互转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容易将第二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对其规则进行错误运用或过度概括,将第二语言习得的使用规则或使用环境向母语靠近,甚至超出第二语言的语言结构范畴,创造出其他的语言结构,这都是第二语言内部转移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所带来的影响与干扰。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学会熟练的应用商务英语,就需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英美文化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清楚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将母语学习中的一些规则、习惯套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将给第二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第二语言的文化迁移。

(三)语际迁移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负迁移称为语际迁移。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点会产生这种迁移。

1.口音迁移

汉语作为母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词语声调;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英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语气和语调。汉语与英语在词语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英语教学者更好地区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气、语调、词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2.句法迁移

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中西方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国人对连接词语的运用没有过分依赖,而西方人对连接或过渡词语则过度依赖。中国人学习语言注重语法的运用、结构的整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通过不同的词语组合形成特定的句法;西方人学习语言注重词语的结合,通过语法、关联词等的不同结合,使语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英语学习、教学过程中,对于过渡词的应用,就存在着易于忽略的现象,导致语法不准确、语句的不通顺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结构中,通常有多个动词出现在一个语言句式中;在英语语言结构中,则只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并列关系的动词。在汉语语言结构中,没有主语的句式较为常见,通常都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以及语义来判断出主语;而英语语言结构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少,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固定的主语,且被动句式的出现频率则远高于汉语语言结构中出现的频率。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这种汉语负迁移现象,以免给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带来困扰。

3.词语迁移

受到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和英语语言在词语使用、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作为语句的基本元素,词语的学习和掌握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语言中,英语词语的最大特点是一词多义,正是由于一词多义也带来了各种词语的负迁移问题,主要表现在词语搭配与语意表达上。受此负迁移影响,学生在掌握词语含义方面将产生较大困难,简单的套用或处理使得学生很难学好英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含义,就需要从英语文化、风俗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词语。汉英词语文化不同的背景可以导致词语认知的不同,如:红色,在汉语语境中代表吉利、喜庆;而在英语语境中则代表着暴力、灾难。因此,对于词语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意文化、风俗等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英语迁移带来的影响。

二、商务英语教学策略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背景。英语教学者应该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自身要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母语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商务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第二语言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具体采取的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如下:

1.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将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语言迁移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迁移方面的教学及其商务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使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通过语言迁移理论方面的传授,并穿插真实的语料,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西方的称呼语、访问接待、告别、宴请以及介绍方式等商务交往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利用一些商务文化方面的经典案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语言迁移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全面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利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参与到商务英语的交际中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理解商务英语应用中的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语言迁移理论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通过不断地更新商务知识,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以及管理、商业等理念,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知识及其中西方差异等。

3.克服语言迁移问题在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汉语习惯迁移到英语学习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教学环节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充分认识到汉语与英语在词语、句式、语法等方面的不同,加强英语文化学习、注重语感培养、强化英语沟通与交流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克服汉语迁移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习惯。在教师指导和纠正这类错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因指导不当引起学生厌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结语

篇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旅游业在近些年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也引发了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需要,而翻译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一项重要手段[1]。翻译,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语际转换过程,也就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归根到底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旅游文本是人们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资料。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不同地方的旅游文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这就在翻译的过程中制造了巨大的困难。那么,就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实践当中,应当充分辩识旅游文本中所包含的中西文化差异,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类型因素和语篇结构,积极采取音译、释义、意译、直译、增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后还要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处理[2]。

一、旅游文本中的中西方文化

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尤其多见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错误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译者没有彻底的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对中西方旅游业所包括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做到清楚的认知和深层次的分析与理解。因此,从旅游文本中探索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然后将这些差异加以消化,最后融入到新的翻译当中。周而复始,既可以使旅游文本得以升华和优化,也能让使用这些文本的游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中国,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风土人情赋予了旅游文本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吸引旅游者,激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传播旅游文化。但是,能否做到用英语精确的传达全部的旅游信息,同时又使中国文化特色保持相对的完整绝对可以称作是旅游汉英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讲,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那么在双语转换中所遇到的文化障碍和不可译性也就越大,这些就是翻译工作者需要克服的困难。所以,只有在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有相当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利用自身优异的语言功底,将译文准确、完美的呈现在游客面前。

同样的,在西方国家,由于其发达的先进生产力,优越的生活水平以及西方国家的人们崇尚自由和信仰的影响,他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自然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文人骚客般的畅饮诗意,却多了几分对大自然创造的大千世界的无尽向往。从他们身上,流露出来更多的是对旅游的狂热的喜爱。那么,在这里,旅游翻译的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需要更加人性化的翻译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时的旅游文本翻译,不仅需要囊括所有的内容和细节,还需要大气而不失严谨;在游客阅读时汲取铺面而来的信息量的同时,还要给游客美的享受和尽可能广阔思想漫游的空间。

二、中西文化差异和旅游文本翻译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文化,因此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此文化区别于彼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的差异即是文化的个性,是某种文化在其特质和模式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导致文化差异性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层面来看,由于不同语言背景的民族其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上的差异,使各民族文化在具有普同性的同时,又体现出来强烈的异质性[3]。文化的普同性或者同构现象使得语言具有可译性,进而使翻译成为现实;而文化的异质性则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导致了不可译性的发生。但是不可译性既具是绝对的,又是相对性的。

旅游文本中的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语义(所指意义、实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的非对应。译者不仅需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系统知识,而且还要了解、熟悉其文化系统,并且要在旅游文本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相关性保持高度的意识和敏锐的嗅觉[4]。

旅游文本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由此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文化空缺而导致的语言空缺,即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从而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5]。他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词汇冲突。

另一方面,是由语篇层面上的行文习惯和修辞手法的差异所引起的。中外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等行文习惯的差异。中国人一贯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在书画、建筑和诗歌上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形成了简隽空灵的风格,反映在语言文学上就有了汉语行文所固有的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音韵和美,声律对仗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手法,还大量地运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四字词组。在这些方面,西方民族则不相同,西方哲学着重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客观物象关系上,更多的注重摹仿和再现 [6]。这种现象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体现了英语重形式、重理性、重写实的特点,形成了其所特有的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

以上的这些文化因素,既是从翻译中来,最终也要回到翻译中去。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知识的积累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在差异的文化因素下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篇9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婚礼;对比;差异;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婚礼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中西方婚礼的差异。

一、结婚仪式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也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而现代中国婚礼一般和婚宴结合在一起,通常新郎家会租用车队,迎娶新娘。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西方传统婚礼一般新娘挽着父亲手臂进入教堂,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牧师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祈祷,咏唱诗歌等。

二、婚礼服装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跑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属于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雍容华贵,因而逐渐演变成好梦闺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事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

三、婚礼地点不同

在中国,结婚是一件大事,其氛围要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在以前,人们会选择大型空旷的场地来举办婚礼,鞭炮声声,震耳欲聋,无论是新人还是双方的父母,还是前来祝贺的宾客。现在,风俗仍然没有改变,人们会选择比较高档的酒店举办婚礼,气氛同样热闹。

在西方,人们一般会选择教堂这个安静而神圣的地方,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隆重而神圣的完成婚礼仪式。

四、总结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深层诱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西方婚礼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了解中西方婚礼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跟有助于加强中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倪丽珠,浅谈中西方婚礼差异[J],文化园地,2008(2)

[2] 吴国华,蒲军,中西方婚礼服饰文化研究[J],美与时代,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