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德)舒尔茨指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散文诗歌中,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让学生理解景物所烘托的氛围,景物所渲染的意境目的何在。例如教学唐代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篇2
其症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旧的教育观念导致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自身与学生、应试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片面夸大自身教育的作用,习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命令、强迫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完成任务,否定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垄断了课堂的思想和话语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和异想天开式的灵性。另一方面,开放无度,放而不收,曲解新课程理念,对探究式学习的思考浅尝辄止,流于形式。看似课堂活跃,人人争抢话语权,其实是课堂的失控和低效。如果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教师不能用科学的思想管理课堂、合理操作教学,必将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危机。
对于教师垄断课堂,兜售“知识商品”的现象,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一人之思想万不可代替众人之思想,一人之眼界必狭窄于众人之眼界。教师的“出售”与学生的“需要”出现矛盾,供需不平衡,恰如“经济危机”的出现;如果“知识商品”质量不佳或相对过剩,学生则难以“各取所需”或“合理消费”。其结果则是语文教学在低效率状态下徘徊,教师困惑、迷惘,学生无所适从,学无所得。
如何走出以上所言的语文教学误区,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使学生在语文的自由天地中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露,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在此我们提出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化地“调控”课堂,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唯科学有效是举,唯学生利益最大化为旨,精细设计课堂,有效提升课堂管理的规范性、时效性。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合理准确定位
这是打破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垄断的前提,教师角色定位于指导者和引路人,确立合理有序的教学环节和流程,摒弃个人主导课堂的思想观念,使教学环节自然流淌。语文教师要自觉地阅读、钻研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的新动向,学习名师教学的成功经验,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课堂环节的设计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中,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相信学生发展、进步和创新的潜能。教师要不断反思,将自己的做法与新课程理念对照分析,静心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设计新思路。这样,我们的教学思想才如活水涌动,从而冲破语文课堂“话语垄断”的壁垒,给语文课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要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是顺利实施教学内容的流程,也是师生情感思想互动交流的过程,方法和手段需要有效有益,因此教师要依据科学的结构模式来改进语文教学,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打破常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努力探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使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再充斥课堂,而代之更丰富灵活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理。手段的多样化激发的是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本就是思想碰撞的战场,是情感交流的舞台,所以,教师在科学有序、移情换境的教学环节中,以自我学识和修养影响人,以科学规范引导人,学生势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平等地接受知识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师要具备“工匠精神”,细心研究,精雕细琢
篇3
【关键词】诱导艺术;情感激荡;成功设疑;恰当点拨;积极调动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笔者以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当如何诱导,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课堂教学要有情感的激荡 随着语文教育中文学功能的强调和突出,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把握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要有成功的设疑
2.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第三、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这是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2 控制好提问的频度。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这样的提问到头来启而不发,学生没有主见,只答不思,只听不悟,难以发展、激活思维,相反却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是如今有的教师借着“讨论式”的幌子在课堂上进行频繁提问,这种行为常常被人们容忍或忽视。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去备学生,考虑问什么,怎么问,真正做到提问要精妙,把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3 提问方式的启发性。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引而教”和“求而学”的原则和要求。“引而教”是指教师不把知识全部正面地从头到尾塞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掌握要领。“求而学”是指学生在教学语言的激发下产生出求知欲和主动性。目的明确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3.课堂教学要有恰到好处的点拨 孔子在《论语》上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不通说不清的时候,就不启发开导。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可使学生疑窦大开,智慧闪烁,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活力。如在授课《中国艺术表现力的虚与实》时,在讲到虚与实的时候,由于虚的内容较空较玄,于是我先给同学看了两幅画,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其中一幅只画了一个人骑着马,马蹄起落处,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另一幅则是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践踏花丛,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画的好差,图画非常直观,大家都能评出前者更优,在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学生难以一下子说清,我加以适当点拨,道出虚与实的关系。学生则能很明确的点出这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后者那幅画过于写实反而失去了美感,失去了趣味。接着在进一步讲到什么是虚的时候,我请同学绘制一副画,表达深山藏古寺的主题。大家非常踊跃,并且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非常形象地绘出了一条曲折蜿蜒山路,一个和尚沿着山路去汲水,很好的领悟了什么是艺术表现里的虚。如在讲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之时,我给学生首先设疑,文章内容写的是宴游西山的情况,为什么要加上“始得”二字,另外在文中有无与题目中“始得”相照应的语句。经过这样的设疑之后,学生赶紧阅读文章,很快从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内容,即“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于是还是扣住“始”字,让大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有关的写作背景来来探讨答案。由于有了设定的疑问,大家有明确的探寻目标,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的思考,首先由同学想到了西山之游给作者全新的感受和震撼,接着我再追问西山为何能给作者全新的观感,这样的一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后有同学讲出了是由于西山具有“怪特”的特点,而西山之“怪特”与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具有相似之处,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在我的点拨之下,同学们经历了了一个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享受了一个探寻答案的奇妙之旅,可以说这样的点拨让同学们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当中,让这节课堂沸腾起来。
4.课堂教学要有积极的调动
4.1 以表扬为主。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敬,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鼓励的、接纳的、关注的,学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认同教师所讲的内容,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评价中就要善于应用鼓励,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回答得很到位”等。
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要使学生感到难堪,要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4.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会碰到学生站起来说“不会”的情况,教师提问后,学生处于沉默状态。教师不应立即采取措施,而应耐心多等待3到5秒,给学生留够思考组织答案的时间。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即“第一等待时”,“第二等待时”。所谓“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所谓“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因为学生可能要补充、修改原来的答案。第一等待时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思考的时间,第二等待时保证学生能完整的做出答案,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
篇4
如一位初中教师上萧乾先生的《吆喝》一课,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分别模仿老北京各式各样的吆喝声上。学生先在小组吆喝,后在全班吆喝。这堂课很热闹,更有奇者,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的竟是乞丐的讨要声。一堂课在师生一阵阵吆喝声中过去了。听完这节课,我们首先思考的是语文课是这样的吗?即使本课定位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上也显牵强,因为表达的应是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模仿再好也属表演。
情景设置处理欠妥。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有形、有色、有声,在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方面,单纯的语言表达比起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来自然逊色很多。于是语文课堂上经常飘荡着多媒体下载的歌声,经常播放着美国的大片或国产的影视。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必放《好汉歌》,不管与、逼上梁山搭不搭调,语言文学课演变为音乐、舞蹈、美术、雕刻、影视综合艺术的博览会,“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往往被忽略。方便、直观、简单的声音、图片、动画充斥课堂。
新课标建议“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我们主张,语文课是语言文学课,它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它的特点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语文课除了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以外,还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特殊性。
语文的工具性和特殊性至少应体现在对语言特点的分析和运用上,即使是相同体裁、同一时代作者的笔下,语言的运用也是千差万别,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张面孔一样,让学生关注不同作者的不同语言风格,学会品味语言的意义和作用,乃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得不加强的重要方面。
如有的文章语言风格冷峻、凝重。鲁迅的《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临刑前生死画押,因其不识字而画圆圈代替。人之将死,其鸣也哀,阿Q全不这样,“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阿Q要画圆圈了,他手捏着笔却只是抖。”“阿Q伏下去,便尽了平生力气画圆圈。”“但这可恶的笔不但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抖一抖的几乎要和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里,鲁迅把人物置于生死关头写其表现,对阿Q愚昧无知的批判显得更加冷酷。因为阿Q“立志要画得圆”这一反常举动,正入木三分地表现了阿Q的愚昧和麻木。阿Q生平第一次捉笔,他的手才只是“抖”,这个“抖”字不是因为害怕恐惧而颤抖,而是一个平日只干粗活的人初次拿起细小笔时的一种紧张,给人以滑稽感。阿Q的可笑可憎之处还在于他“尽了平生的力气”干这件事。循着用力画圆这一轨迹,阿Q越是用力越相反,终于“抖一抖的几乎要和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作者通过阿Q画押时的心理活动、行为过程、最后结果一步一步地深刻揭批阿Q自身的劣根性,以警醒世人。词语的选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而作者冷峻的态度给人强烈的印象。这些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是多媒体无法充分表现出来的。
《纪念刘和珍君》中有对刘和珍、杨德群等被执政当局虐杀的叙写,枪弹的走向和棍棒猛击的部位被鲁迅先生似医生诊断病人伤情般地揭开给人看,使读者对刽子手的凶残感到震惊而愤慨!当作者这样毫不留情地叙写死者的枪伤棒迹给人看时,读者能不感到作者一脸的冷峻和凝重吗?
与冷峻凝重不同,有的文章语言风格机智幽默,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不时流淌着机智、幽默、风趣。如《围城》的导读中这样评价:“小说中的嘲弄与幽默,写人的心态与外貌,语言简洁明快,绝不滥情,但在调侃的自然延伸上,那种智慧和学识却一任展开,要说过瘾为止。”如写沈太太身上的味道:“这暖烘烘的味道,掺了脂粉香和花香,熏得方鸿渐要泛胃,又不好意思抽烟解秽。心里想这真是从法国新回来的女人,把巴黎大菜场的‘臭味交响曲’都带到中国来了。自己在巴黎从未见过她,今天偏避免不了,可见巴黎大而天下小。”“暖烘烘”“熏”“泛胃”写气味之浓烈,“搀”“大菜场”“交响曲”写气味之混杂,已让人印象深刻,加之“抽烟解秽”的机智,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对生活体察得细致入微。而“可见巴黎大而天下小”的调侃,写出方鸿渐对沈太太的厌恶。作者写人物仅此还不过瘾,于是在写了她的眼、唇之后再写其味道:“她身体动一下,那气味又添了新的一阵。鸿渐恨不能告诉她,话用嘴说就够了,小心别把身体扭两段。”扭动着身子说话本就形象生动,作者却把落笔点放在气味的散发上,让人称奇。身体动一下裹住了的气味就会跑出来。谁能想到这更深的一层呢!机智的联想比喻、反语的嘲弄讽刺,一读便知,这就是钱钟书!钱先生语言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此。
还有的文章语言风格细腻婉约,如李清照词、朱自清散文;有的则雄浑豪放,如苏轼、的诗文;有的雍容华丽,像《滕王阁序》《长恨歌》;有的朴素清新,如孙犁的文章等。
篇5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提问环境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教学实践表明,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态度和情趣呈正比例关系。在良好的气氛、情趣和心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快,由此可见,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本人深深体会到:首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其次是不在课堂上训斥和批评某个犯了错误的学生;再有就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都恰如其分的给予表扬,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情绪易受暗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影响学生地认知活动,影响提问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发自内心地把微笑和表扬带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学生,为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创设一个和谐、融洽、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预设好提问的内容,提问的难度、深度要恰当
提问的指向要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主要应指向上节课或本节课或本学时的重点、难点,要把问题尽量设计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处。问题的难易程度也要把握好,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大多数学生无从着手,无法回答,就会丧失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回题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从而使教学活动无法按照教师的计划正常进行;过易,答案就会显而易见,表面化,问题就没有了悬念,学生对提问的内容就不感兴趣,头脑思维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课堂中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而适度地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奥,或范围太广,作答时难度过大,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
三、选择好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往往是群体而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或摸仿教师和课本的叙述回答问题,没有机会也不敢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方式。而课堂中的学生向老师提问或学生之间的互相问答,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上能向老师提问或互问互答,表明他们在积极思考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兴趣,是一种探索精神的具体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意激发学生多向老师提问,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问和答,因为,学是基础,问才是提高,学生只有勤学善问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所以,选择好提问方式,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四、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情境教学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提问,缺少情景创设,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发现问题中所包含的正确规律,而无法用己具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长期以往,会扼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究其原因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在对学生情境学习指导和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入,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学徒制的模仿中,学生只是学到了知识的表象,而没有认知到知识的本质。所以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一、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种形式
1.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迫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
3.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
3.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语文的应用价值。
4.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来源于生活。
5.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性。
三、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1.情景教学方法的概念。情景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篇7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把握好前三分钟,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温故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语文课中不少课文之间或在题材、思想内容,或在写作体裁、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温故”是手段,导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在初三阶段,联系同一作家的两篇或多篇课文,或串联相关文章,这在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但是,每次以旧带新进行复习时,应有新意,不要“炒冷饭”。
二、故事导入法
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的魅力。教师可结合课文实际,从故事、趣事、轶事、寓言、典故等方面导入,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比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就可由学生熟知的《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引入。
三、诗词导入法
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就可以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大家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教师提问)如“日夕凉风至,闻蝉但愈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这些诗句由学生回答)这些诗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从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中体会出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多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必须注意所引诗文要短小精悍,浅显易懂,不要给学生增加新的难度,防止因引用诗词而转移教学目标。
四、情境导入法
有些文章含有很浓的感情因素,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可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动作,设置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联想或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感同身受,亲悟其意。如教学《听潮》一课就可创设如下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来导入。
那恬静平和的美妙音乐声,把我们引入风平浪静的大海边,去欣赏大海那种静谧的柔和美!那巨浪排空击岸的声响,又把我们带到惊涛拍岸的大海上,去领略大海发怒时的那种雄壮美和阳刚之气。
五、悬念导入法
语文课中的悬念,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称为“引人入胜的绝招”。在教读课文前,依据课文内容,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如教学《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王粲、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妄杀杨修呢?
导入设置的这个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但是设置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卖关子、设卡子,那样就失掉了悬念的意义,甚至把学生弄糊涂了。
六、文题导入法
文题导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接触新课时,抓住文题特点和它与课文的内容联系,通过对文题解释、加标点或改写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从而导入课文的一种方法。有些文题的含义,或艰深难懂,或另有所指,教师可以从提议题意导入,让学生循题识文。如贾谊的《过秦论》,鲁迅的有关文章,就需要从解释题意开始。
在学习《药》一文时,可先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加感叹号,侧重点为:多么令人震惊、颤栗的药啊!加上问号,侧重点为:疗救病态中国社会药在哪里!加冒号,侧重点为: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药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以此为契机,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
七、乐曲导入法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用音乐导入,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入或体会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教学《明湖居听书》时,就可这样导入:
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深入中非一个部落为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小夜曲感动得如痴如醉!19世纪末,当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放音乐)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鄂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
八、图画导入法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04-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受到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不懂到懂、从不喜欢到喜欢,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所受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1、做好充分的有效备课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想要做好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有效的备课是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备课,首先要对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以及教材有充分深刻的把握,可以说这是备好课的前提条件。在备课前,教师要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基准,围绕教材,参考教学参考,来构思备课。所以在备课时,需要教师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对教材的单元主题以及单元主题的意义都要充分了解,之后参考教学参考,围绕单元内容和训练重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难点、教法和学法等。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授和导入上面,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语言,设计好如何课前导入、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过度、如何导人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课后总结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更充分地吸取知识;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在课堂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上,要围绕教学的重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思考和学习;在课后作业上面,教师也要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真正达到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在作业设计上,不但要考虑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还要考虑学生负担。再次,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备课,还需要对学习的主体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学生的能力发展现状如朗读水平、理解能力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式,如创设音乐情境、创设影视情境、创设想象情境等,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学生能渐入佳境,兴趣大增,教学效果也随之提升。音乐情境创设,笔者在教授《黄河颂》等具有歌曲歌词性质的课文时,与学生分享笔者自身的对歌曲的情感体验,通过与学生分享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带人歌曲情境,是学生在情感体悟中欣赏作品,获取知识。影视情境,如在教授《节选》这篇课文中,从影视视觉角度,来分析课文,使学生进入一个影视情境,一方面学生深切地体悟到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对电视文学剧本有一定的了解。想象情境,笔者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就采用此种情境,通过作者父亲的背影,让学生回想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的背影,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然后将自己回忆想象中的父亲的背影或者母亲的背影记录下来,然后相互交流,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参与交流中,学会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能力。情境创设还有很多种,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语文属于基础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深入挖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教授《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为了继续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完成基本诗词知识教学以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探索。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常见的,在古典诗词中,我们经常见到诗人使用这一意象,通过这一个意象的分析,让学生从自己曾经所学的诗词中找出有“月亮”这一意象的诗词,然后将这些不同诗词或文章中的“月亮”这一意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处,之后对“月亮”这一意象进行初步概括总结。通过这种深入探究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月亮”这一意象有了深刻、系统的认识,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使深入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在停留在课堂上,而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本质上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久有效地得到提升。
4、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有时会出现冷场或者让学生尴尬的局面,如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思考不到位,在遇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一言不发,精神高度紧张,这种局面的出现,常常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学生情况,采取诸如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同时也使学生不会受到精神打击,此外要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状况,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共同合作、探讨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并勇于展现自我,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作性,使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效率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
篇9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注重形式,不讲实效,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初中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组织和引导,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新课程的语文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才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教学前,我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我预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对于语文学科学生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取得明显的学习收获,并在语文乃至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这就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内涵。而“兴趣”和“收获”,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依据。
二、改进教学方法
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提倡引导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受教,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导入的方法有形象导入、故事导入、悬念导入、情感导入等。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教师的教学方法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与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关。如果教师讲课的语言干瘪枯燥,缺乏感情,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同样,如果教师的用语艰深晦涩,学生听不明白也是无用的。因而,教师教学时应十分注意学生原有的语文程度,用语言感染、鼓舞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语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能全部从教师的讲解分析中获得,很多是通过他们在自身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渐提高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努力构建体现实践教育思想的语文课堂,既重视教学方式的活动性,更重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让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语文课堂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讨论、质疑、对话、演讲、表演等,还可以是读书报告会、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运用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方位的需要。而运用多媒体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的知识,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因此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多媒体也有一定缺点,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实际需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方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实效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求,获得成功的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1]小学生的知觉与感觉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其有意注意较不完善,上课时只有较短时间的连续注意力。为了适应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模式,借助趣味的活动、丰富的内容、清晰的板书以及生动的语言,尽量调动学生注意,使学生关注教学的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声像并茂等优点,其内容丰富的声像资料、不断变换且生动形象的画面、精美的图片等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愉悦以及兴奋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增加新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对低年级进行识字教学时,所学的生字不仅量大而且枯燥单调,教学时间较长将导致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与兴趣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编制一个识字测试的课件,让学生课前利用计算机对前几天学过的生字进行测试,测字的形式包括正误比较、选字填空、判别笔画、部件搭配、听音选字等。依据学生测试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如一朵大红花,一首优美乐曲,一句“挺不错,要加油”等,这样,能使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变得有趣。又如,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将烟台的海的美景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烟台的大海有所了解,印象深刻。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教学效率倍增。
2.运用多媒体扩大学习的信息容量
传统的黑板与粉笔相加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的信息容量有极大限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降低讲解难度,可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传授知识的目标。[2]例如,在对《长江之歌》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包含长江的中国地图,依据多媒体上的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份以及长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收集的有关长江的资料以及描写长江的诗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宋朝杨慎的《西江月》、杜甫的《登高》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长江的知识。
3.运用多媒体营造和谐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同时学习环境中情境需利于学生能对学习内容产生的意义建构。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完全融入情境之中,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激活探究性思维。
例如,在进行《狼和小羊》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来配合课文讲解。学生初读课文时,可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包含“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对小羊的三次找碴儿的对话”等。制作的课件要声情并茂,能展现出狼的“凶狠”和小羊的“善良”,由此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坏蛋要干坏事情,总会找到借口的。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喜欢上语文课。
4.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所掌握的理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此外,小学生还具有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片面等特征,而某些教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距离较远,因此,他们理解起来会存在难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声、光、色的形式,将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例如,进行《天鹅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时,绝大部分小学生没有见过天鹅,因此,对文章的理解会存在一些困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天鹅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在学生了解了天鹅的外观形象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对课文中具体语言文字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刻感悟天鹅勇敢顽强、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掌握了所学知识,情感又得到了升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增添学生的字词量和知识量,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作品或者音乐的鉴赏能力、文学素养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拘泥于课本的教学,还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江南》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江南》这首诗的朗诵,还可为其配上古典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中品味诗句,这种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感受美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选择与《江南》类似的诗词(如《江南好》)朗诵视频,让学生在体味“江南水乡”的美的过程中,提升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结束语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提升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及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将声乐与文学相结合,在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时为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矿山工程规范
-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