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制造业; 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引入,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已经成为现阶段我们值得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制造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已经逐渐被制造业的管理者所重视,因此加大对制造业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内部控制关键点细节的研究,会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促进制造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制造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明确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有利于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经营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

2.有利于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了在经营风险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制造企业不断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对制造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辨别,为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3.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制造企业资产使用的监督,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控制对企业资产的购买、使用、报废、处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避免出现购买大量闲置资产等问题,提高了制造企业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4.促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取得企业内部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各部门和各阶层之间的有效沟通,以便企业员工能够方便且准确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有时也会用来处理与社会外部有关的信息,因此内部控制可以促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

5.促进公司的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建设按照了企业整体经营的战略目标设置组织架构,按照企业战略目标、风险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等设置关键风险点的管控,并加强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以内部审计工作来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可以促进公司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1.预算控制

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部分是预算控制,其中包括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即筹资、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预算控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规划,是为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目标而编制的。一般来说企业不论是采用的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编制预算的方法,内部管理的最高层都应该掌握比较大的决策权,也就是说应该由最高管理层来进行指挥、协调和决策,并认真的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监督预算的执行则应该由制造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来负责。

2.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一般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因此为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不相岗位之间的相互分离,就需要在每一个步骤中设立单独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例如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和付款的过程中,应该将请购、选择供应商、询价、付款、验收等工作进行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在销售和收款的过程中,应该将销售、发货、收款、信用管理、记账等工作进行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在对预算进行控制当中,应该将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考核预算等工作进行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在开发项目工程的时候,应该将选择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作进行不相容的岗位分离。

3.授权批准控制

制造业内部控制中的授权批准控制是指每一个员工在处理相关业务的时候,为了对其进行更好的控制,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通常情r下授权批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般授权批准和特殊授权批准,其中一般授权批准是对在办理通常业务时的条件、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规定,特殊授权批准是对在办理例外业务时的条件、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规定,主要包括了授权批准的层次、范围、程序和责任。制造业建立批准授权体系的目的在于把发生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授权批准的范围之内,授权批准时效和层次要根据经济活动金额的大小和重要性来决定,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的各个员工身上,其中通常情况下一般授权批准控制的时间较长,特殊授权批准的时间较短。为了更好的分清授权批准的责任,应该对被授权者应该履行哪方面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这样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找出相关的责任人,同时为了避免违规、越级审批的情况发生,应该对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样就会保证授权审批在规定的程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如制造业在销售和收款的过程中,应该对经办人、审批人员的工作的范围和职责进行明确,没有经过授权的经办人和审批人一律不得从事关于销售和收款的相关业务;在采购和付款的过程中,应该对审批人员的权限进行明确,避免出现审批人员越权进行审批的现象发生,未经授权的相关人员不得从事相关的采购以及付款业务。

4.防范风险控制

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经营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即将发生的风险,就应该做出防范风险的控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对筹资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应该对以下事项做好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以及事后考核:资本结构的确定、筹资渠道的选择、筹资成本的估算、筹资偿还计划的制定等。

其次,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在投资各种股权和债权之前,应该通过市场调查来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审批权限要根据项目的金额大小和重要性来决定,并针对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出相关防范方案。

再次,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损失的问题,应该建立起关于客户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规定,实时跟踪客户的信用情况,对于规模较大的客户可以建立起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制造业在经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由于签订合同而发生一些法律纠纷,因此为了防范合同风险,制造业就必须建立起相关的程序来防范合同风险,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在起草、审批、签订、履行合同风险的发生。

5.职工素质控制

制造业内部控制水平可以受到职工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因此就要对职工素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正直、勤奋和忠诚,这样有利于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职工素质控制过程中要对招聘的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应聘的员工才能够达到相关岗位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考核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员工行为规范。对于制造业中比较重要岗位上的员工应该建立起职业信用保险制度,并实行定期轮换岗位的制度,这样就会在实际的工作中通过轮换岗位的方式来及时找出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

6.保全财产控制

由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实物资产较多,因此为了保证内部资产的安全性,制造业就应该对内部资产进行保全控制,只有经过严格的授权,相关人员才可以对企业财产物资进行处理或是接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制造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其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保护: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

7.内部报告控制

制造业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报告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可以得到全面客观的反映,及时准确的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通过建立内部报告体系,制造业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这是符合例外原则的基本要求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内部报告出现重复的地方,内部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尽量简单易懂,要根据管理的层次来对内部报告的内容和频率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内部报告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经营分析报告、资金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等。

四、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议

1.明确内部控制原则和方法

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前提是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重要性原则。虽然制造业中内部控制会涉及到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的范围性也比较广,但是内部控制也应该主要关注一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部分,这样有利于实现对关键环节的重点控制。

其次,制衡性原则。制造业在对内部控制关键点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的治理结构、职责范围、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制衡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对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再次,效益性原则。制造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点的时候,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无限制的增加成本,而是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权责利对等原则。制造业为了调动起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就应该坚持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实现对内部控制的实时控制。

同时,制造业在选择内部控制方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来选择:全面预算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实物保护控制、文件记录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

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在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制造业既要加大对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要配合好审计、财政、税务等监管部门进行工作,当监管部门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制造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及时纠正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外部监管对制造业的监督作用,同时政府也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的规范制造业内部控制的行为,避免企业发生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发生,有利于保证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进行。

同时,制造业也要认识到完善的内部审计可以对监督内部控制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审查,可以起到强化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规避制造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从实际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已经逐渐成为了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3.构建完善防范风险体系

制造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因此制造业可以从以下方法来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首先,建立基本的风险预警系统,检测分析地制造业的财务情况、风险管理情况、适用的法律法规等,这样有利于制造业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其次,建立适时的风险预警系统,对制造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定期的监测,主要监测负债能力、现金流量、应收账款等方面,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制造业存在的财务问题,第一时间发出风险警报,提醒单位领导做出防范风险的对策。

再次,建立跟踪的风险预警系统,制造业要对一些重大决策进行全程的控制和监测,由于一些重大决策对于制造业起到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这些重大决策进行跟踪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4.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水平

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人才是制造业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关键,因此制造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B高素质的内部控制人才,首先要提高对内部控制人才的录取要求,保证内部控制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制造业的管理者要注重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定期的聘请一些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来企业进行授课,不断更新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职业素质,并可以通过外派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实践能力;再次制造业的内部控制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

5.建立风险的评估、识别、分析、应对机制

企业要适时分析自身的优劣势,考虑自身的生存机遇,判明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存在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各种风险类型和程度。一是提高财务风险意识。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供需的变化,应对企业生产各环节可能产生的负而效应进行提早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单变量模式为主的财务预警模型,分别从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净收益三个方而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趋势来预测财务危机。

五、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可以对制造业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样才能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制造业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要调动起企业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瑞红.基于财务视角的制造业内部控制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04).

[2]程锐.道路运输业上市公司内控有效性的评价及建议[J].金融经济,2014(24).

[3]张荣.探析制造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24).

篇2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同时也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物流难上议事日程

中国的制造业还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影响制造业盈利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供应商管理、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市场准入、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等,哪一个似乎都比物流重要,因此,现阶段物流还很难成为制造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的重要话题。真正像海尔这样高层重视物流的公司还凤毛麟角,制造业还需要提高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2007年9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直接点燃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火种”,从此,中国制造业物流发展被提到国家层面。

物流外包“说”比“做”容易

物流外包是能让制造业和物流业都感到兴奋的口号,制造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业,能增加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这令物流业兴奋;制造业将物流业外包给物流业,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这令制造业兴奋。制造商对外包的好处再清楚不过了,但是,制造商在物流外包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定,物流外包困难重重。中国制造业物流外包调查表明,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5%以下,自营物流仍是主流。

供应链难协同

大家都知道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组成了供应链,供应链应该协同。在多数情况下,目前中国的供应链由制造商主宰,制造商过分强调博弈,较少考虑“双赢”或“多赢”,因此,供应链难以协同。目前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这不利于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制造商一味采取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由于客观上目前中国是“制造强,物流弱”,处于弱势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地降低报价以获得这些业务,导致运输价格、仓储价格不断走低,但同时供应链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并且供应链的合作与协同关系没有建立。为了更好地发展制造业物流,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篇3

关键词:制造业;重心时空;变动轨迹

本研究立足于制造业空间迁移,选取制造业5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尝试以地级市为单位分析制造业工业重心的迁移过程,并对其具体的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较小的基本空间单元工业布局的变动特征,有助于认识中国制造业工业空间格局演变的总体态势,可以为指导制造业相关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1.1重心计算方法

描述空间重心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有平均中心、分布重心(加权平均中心)、中值中心、标准偏差、标准距离、标准差椭圆、欧几里得距离和矩平重心法等。其中分布重心的测度是样本平均数在二维空间上的延伸,但与经典数理统计中样本平均数不同的是,这种计算方法能够通过坐标系统得到图像化的表达,准确刻画地区差异,凸显地区差异的空间表现。因此,选取分布重心的年际变动来衡量工业偏移,重心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假设一个区域由n 个次级区域构成,第i个次区域的中心城市坐标为(xi,yi),mi 为第i 个次区域某

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对于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如一个国家),计算其区域重心时,可以将(xi,yi, )取为各次级行政区域单元的首府坐标;mi可以为不同的属性值(如人口、产值、耕地等)。

1.2 解读重心变动情况的研究方法

确定重心位置后,可从移动方向和距离两方面来分析重心演变特征。偏离的方向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均衡程度。

二、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

1.重心变化结果

依据2012、2010、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中的二级行政区为研究单位,运用公式(1)分别计算了我国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和企业重心,结果显示2012年、2010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重心均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其中2006年的企业重心位于安徽省东北方位的宿州市 桥区,之后几年企业重心总体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制造业企业重心位于山东省西南方向的济宁市鱼台县,2012年制造业企业重心位于江苏省西北方的徐州市丰县。而2012年、2010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就业重心一直在山东和河北的交界处徘徊移动。其中2006年的制造业就业重心位于河南省与江苏省东北交界处的商丘市虞城县008乡道,而2010年制造业就业重心向北移动到了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到了2012年,制造业就业重心开始向东移动至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2.企业重心和就业重心的对比

为了直观而具体地研究工业重心迁移路径,首先计算人口重心和工业重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分析二者的变动方向的一致性及变动速率差异;然后在同一地图上进行迁移轨迹的综合比较,刻画工业重心在地理空间上的演变轨迹和变动程度的大小。

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性的缓解或加剧,在地理空间上可以通过企业重心的变动和迁移来体现,分别计算2006-2012年中国制造业就业重心和企业重心坐标,得到企业重心的变动范围为东经116.964°-116.448°,北纬33.720°3-5.026°;就业重心的变动范围为东经115.990°-116.351°(表1)

从移动方向来看,企业重心在2006-2010 年向西北方向有明显移动,2010-2012年向东北方向迁移,总的偏移方向为-37.534°(西北方向),整体呈西北方向的偏移趋势;2006-2010 年就业重心与企业重心偏移方向一致,向西北方向有明显移动,2010-2012年继续向西北偏移,偏移角度有所缓解,总的偏移方向为-88.504°,整体呈持续向西北偏移的趋势。

从移动距离来看,企业重心移动的总距离是47.790 km,移动速度较快,其中2006-2010移动了4.296km,2010-2012年移动了43.494km;就业重心移动的总距离是-88.504,在1994―1995 年移动距离最大(6.08km)。而就业重心的移动总距离为8.633km,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其中,2006-2010年移动了3.550km,2010-2012年移动距离为5.083km。企业重心移动的总距离是就业重心的近6倍,相比于就业人口迁移其变化要剧烈得多,在地区不平衡上体现出更大的变动性(表1)。

三、制造业工业布局变动的驱动机制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新的功能区域会促使自发形成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重构反过来又造成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从工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进行分析,多中心发展模式对工业布局产生引导作用,能够改善全国各个区域的生产和加工功能,促进制造业空间结构优化。结合上文中对制造业企业重心和就业重心的描述,分析促使我国制造业重心时空迁移的影响因素:

1.劳动力成本和素质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相对廉价,这促使国外很多国家选择将制造业中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转移到中国。而中国发展前期,由于国家发展程度有限,大部分制造业技术密集产业只集中在沿海部分城市,而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则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的部分城市,这就直接导致中国劳动力向沿海迁移。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愿意选择在本地发展,这促使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纷纷向西北部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发展。对于大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这促使这些产业忘沿海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移动。

2.政府政策

政府制度安排和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重心分布有直接影响。随着国内发达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 东部沿海地区谋划产业升级, 部分地区着重发展重化工业或者高端服务业, 而很多低端制造业也开始向中西部转移。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东北振兴计划的实施,国家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对这些地区给予倾斜, 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发展将会有更为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 四大板块” 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功部署, 我国制造业逐渐进入新一轮的空间调整, 国家战略与政策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区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产业集聚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但对资源密集型产业仍是重要区位因素。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业集聚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但对资源密集型产业仍是重要区位因素。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需求量大,必须在行业所需资源密集处发展。而随着这些行业的逐年发展,就业人数和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从而将促使就业和企业重心向这些行业所在地靠近。

参考文献:

[1]Thomas J.Holmes,John J.Stevens.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establishment scale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November 2002,84(4):682 - 690.

[2]S. David,S. Olivier. The concept of polycentricity in Europeanspatial planning:reflections on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planning[J].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2004,9(4):283 - 306.

[3]克劳兹・昆斯曼.多中心与空间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1)

篇4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设计;路径选择;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42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by questionnaire to 550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article understa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investment of personnel and fund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cost and benefit, the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etc.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path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that are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the resources and capacity of innovation, the guide bodies of the innov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designs the radical innovation paths that are radical and cumulative innovation path, independent, imitative 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ath, employee-led, entrepreneur-led and government-led innovation path. At last, the article presents advices about the innovation paths selection.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Design of path; Choice of path; Questionnaires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制造业发展和保障产业提升的基石。自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障碍。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创造大量财富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工艺创新尤其是绿色工艺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了解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总结、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是加快培育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体系重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

1 文献综述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由参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各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学习和信息交流促使制造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改良活动[1]。Utterback和Abernathy(1978)设计“A-U”模型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层面[2]。Thomas Cless和Klaus Rennings(1999)提出绿色工艺创新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管制[3]。Urmila Diwekar(2005)和Urmila M.Diwekar等(2010)认为绿色工艺设计包括化学和材料选择时期的决策和后期管理的决策[4、5]。毕克新和冯英浚(2002)提出绿色工艺创新是解决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6]。

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主要从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内涵、类型、模式、选择和评价等角度开展研究。Dosi(1982)从技术轨道的角度解释了技术创新路径,认为这是企业经过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权衡折衷[7]。Linsu Kim(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8]。吴晓波和许庆瑞(1995)通过对二次创新动态模型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路径的发展经历模仿创新、创作型模仿创新和改进型创新[9]。顾晓燕(2014)提出进行科技再创新的前提是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10]。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Hobday(1995)观察到对于新出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言每个国家都是初学者,发展中国家可能跳过过时的技术赶上发达国家[11]。杨志刚和吴贵生(2003)从路径依赖角度对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分析,认为保持技术能力提高途径的多样性是促进产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最好选择[12]。王卫红(2010)根据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方案[13]。姜红和陆晓芳(2010)测度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以此为标准将我国42个产业分为四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产业创新模式[14]。

综上,作为技术创新组成部分的工艺创新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从影响因素、重要性和时机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范畴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和微观内容较多,而中观层面较少。近年来学者们对部分地区某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将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模式通常作为同一问题分析和处理,并未进行严格区分。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基础,有文献认为取决于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产业创新规模和发展阶段等[14],尚没有文献根据行业创新特征对制造业创新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总之,尽管国内外已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路径展开研究,但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研究相对匮乏,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的研究更是基本空白。本研究拟调查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并提出路径选择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

本研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四川、贵州、湖北、天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制造业共550家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面谈、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从创新意识、成本、效益和困境等角度,设计了创新重视程度、目的、动机、人员和经费投入、成本和效益、困境和措施等共39道题,其中主观题8道、客观题31道,共128个选项。回收问卷中有效173份、无效21份,回收率为35.27%,涉及的行业有:医药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

2.1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视程度

这部分调查包括企业是否重视绿色工艺创新以及重视到何种程度,结果见图1。调查中所有大型企业和75.5%的中型制造企业均设有独立的研发部门,有专门人员从事绿色工艺研发。

2.2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和动机

本研究将创新动机分为被动和主动,将创新途径分为内部和外部。调查显示51.5%的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积极主动创新,48.5%是被动创新。73.34%的领先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保持市场地位,26.67%的领先者是被动创新;86.67%的追逐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跨越式前进,10.15%的追逐者是被动创新,3.33%的追逐者是避免市场淘汰。关于绿色工艺创新的开发方式和调查结果见图2。

2.3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员投入

人员投入调查包括企业看法、数量和质量三方面。企业看法通过“企业认为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如图3所示。数量方面通过各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人员占职工比重体现,如图4所示。质量方面通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体现,调查发现80%的企业要求绿色工艺创新人员为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由上述可知我国制造企业对技术人员能力开发比较重视,且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良好。

2.4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的调查主要包含企业对经费投入的看法、投入比重、投入方向和地区差异四方面。看法方面现状如图5所示。投入比重方面,43.3%的企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20%以下,30.4%占总收入的20%-40%,剩余26.3%占总收入的40%以上。投入方向的结果如图6所示。地区方面的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制造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重较小,而河北省以南(包括河北省)制造企业的投入占企业每年总收入的10%以上。

2.5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效益

关于绿色工艺创新成本,调查发现59.8%的企业认为创新增加了企业成本,其余40.2%则认为降低了企业成本。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关于其对企业发展重要性,调查发现50.2%认为非常重要,21.2%认为重要,11.5%认为不重要。本问卷利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三个指标反映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提高整体收益,体现其经济效益;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指标反映创新使企业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现其社会和环境效益;利用“降低废品率和节约资源”两个指标体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调查状况如图7所示。

2.6绿色工艺创新的困境和措施

问卷了解到我国制造业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如图8所示,其中较高风险、经费和人员短缺是创新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问题企业的主要措施如图9所示,其中最主要是对员工奖励,它对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目前制造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缺乏系统认识,由于短期看不到显著效益故缺乏全面开展的动机和积极性,尽管部分企业意识到绿色工艺创新重要性,但活动大多是零星、分散的。制造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比较明确,但企业所选择的创新开发方式均较为传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制造业已认识到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创新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但能力有待提高。经费投入有待于提高,且大多集中在技术和设备购买、对人员培训投入偏低;河北省以南地区投入较多。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并存,在环境改善方面仍需格外重视。

总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在实践方面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的途径和模式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仍需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制造业产业创新特征的创新路径。

3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基本路径设计

本文在调查中发现各制造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重点表征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三个方面的情况: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动机和重视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以及创新引导主体。而现有绿色工艺创新的途径和模式(即创新路径)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这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本文根据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这三个维度,总结归纳并设计出不同情景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八种基本路径。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0所示。

3.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本研究调查发现制造企业会根据自身状况选用不同创新程度的创新方式――局部累积型或者突破型,据此本文提出基于创新程度的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和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

(1)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根据Hermosila(2010)对渐进式创新的界定[15],本文认为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从制造工艺流程的局部入手,细化到每一个小的生产环节,持久地对工艺进行改进、完善,有利于降低创新难度和成本。它需要全员参与并且高度配合,使整个组织适应高频率的动态变化,不断累积创新成果。

(2)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相对于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本文认为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是创造全新的工艺流程、技术或设备,摆脱过去的工艺模仿或全部引进,在若干领域实现工艺水平的突破。该路径的特点为:首先,它多由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研究所合作开发,缩减了企业研发的时间和压力,提高工艺创新的整体效率;其次,它的研发人员对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从而降低了研发人员的工作难度;最后,它的创新程度较大,其突破性成果有助于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3.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根据傅家骥(1998)对技术创新的分类:自主、模仿和合作三种模式[16],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11.2%的制造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模式;31.1%的制造企业选择合作创新模式;37.7%的制造企业选择模仿创

新模式;20%的制造企业选择了其他的创新模式。因而本文总结提出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自主型、模仿型和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1)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在响应国家绿色生态的号召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工艺研发活动,摆脱从外部引进核心工艺技术和设备等的创新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的企业具备雄厚的创新实力与充分的资源和信息,具有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对团队中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技能要求高,能够对市场环境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在绿色战略制定方面具有前瞻性。

(2)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根据施培公(1999)对模仿创新的界定[17],本文认为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是企业通过模仿他人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或流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全模仿或者二次改良的创新活动。其中,完全模仿是对先进绿色工艺的仿造,而二次改良是在引入绿色工艺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符合企业特点。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专利制度的完善,要获得效益显著的模仿结果就很不容易。因此,该路径在运作时需有良好的研发团队,并积极与最早创新者进行沟通。

(3)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规避创新风险,联合同类型的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进行绿色工艺研发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达到共赢的创新活动。问卷中对“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主要是通过内部研究还是依靠外部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31.1%的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认为合作研究开发非常重要的企业达40%,重要的33.3%,一般重要的13.3%。可见该路径在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该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竞争和创新压力、节约时间,迅速获取更多创新资源,激发企业创新人员灵感。

3.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研究调查发现绿色工艺创新的引导主体有三类:员工、企业家和政府,本文据此设计以下路径。

(1)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Shalley和Gilson(2004)提出员工创新是员工针对组织的产品、实践、服务或程序产生新颖、有用的想法[18]。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指员工作为创新主体参与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制造企业以提高技术人员研发能力为主、开发其他员工的创新能力为辅,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实现全员协同创新[19]。该路径的成本较低,可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2)企业家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该路径强调企业家在创新战略制定中的强势地位,发挥企业家精神,由企业家决定绿色工艺创新的决策、方向和定位[20]。该路径对企业家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它具有冒险性,风险大小取决于企业家制订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及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因此,“绿色战略”和“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可以是该创新路径的重要体现。本次问卷调查了这两个因素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43.3%的企业认为绿色战略非常重要,33.3%的企业认为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可见该路径已得到部分企业注意。

(3)政府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绿色工艺创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创新效益未必马上出现,这就需要制造业外部“动力场”中的政府发挥动力机制[21]。调查发现51.5%的企业认为“国家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充分印证了政府在绿色工艺创新中的重要性。该路径是指政府运用制度、政策调控、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具体包括资金动力型支持,如拨款、专项贷款、减免税政策等;引导型支持,分为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护型支持,分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关税保护政策。与员工和企业家主导的创新不同,该路径对员工的创新意识要求不高,企业风险相对较小。

4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历时半年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3个省、市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根据现状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三个维度,总结并设计出基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的八种基本创新路径,针对各路径的选择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从前文阐述中发现,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适合于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的工艺创新。而对于时间和压力较大、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的工艺创新,适合选择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便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当企业创新资源较少、筹资较困难、技术人员短缺时,可选择模仿型创新路径,以节省创新时间和成本。当企业实力薄弱,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较困难,可选择合作型创新路径,与外部机构建立信息技术沟通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当制造企业实力较强,拥有优秀研发团队和充分资源、信息时,可选择自主型创新路径。

(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对创新人员投入相对较大或者员工创新能力较高的企业,适合选择员工主导的创新路径,通过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当企业领导具有很强的冒险和企业家精神、能够对市场进行精准预测,或者企业拥有良好绿色战略、绿色创新管理制度完备,可选择企业家主导的创新路径。对创新资金匮乏的中、小规模企业,或常常被动创新的企业,可依靠政府支持,选择政府主导的创新路径,为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开拓新的发展契机。

本文仍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由于工艺创新是制造企业的敏感话题,多涉及企业机密,加之对“绿色工艺创新”这一研究意义不甚了解,许多企业对调查持排斥态度,调研阻力异常巨大,导致问卷的低回收率,进而约束了研究理论的实用范围。第二,不同行业由于其发展背景、产品特点、工艺特征等决定其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绿色工艺创新的路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各制造行业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对制造业分类并研究其路径选择是我们后续研究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田红娜, 毕克新. 基于自组织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系统演化[J]. 科研管理, 2012, 33(2): 19-22.

[2]Abernathy, W. J., & Utterback, J. M..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view. Ariel[J], 1978, 64: 254-28.

[3]Cleff, T, & Rennings, K..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European Environment[J], 1999, 9(5): 191-201.

[4]Diwekar, U. . Green process design, industr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J], 2005, 44(3): 215-235.

[5]Diwekar, U. M., & Shastri, Y. N.. Green process design, green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J], 2010, 34(9): 1348-1355.

[6]毕克新, 冯英浚. 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测度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 科研管理, 2002, 23(6): 125-133.

[7]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J], 1982, 11(3): 147-162.

[8]Kim, L.. 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tion science[J], 1998, 9(4): 506-521.

[9]吴晓波, 许庆瑞. 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后发优势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1995, 9(1): 7-15.

[10]顾晓燕. 自主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 28(1): 11-14.

[11]Hobda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Singapore: A test case of leap frogging[J]. World Development, 1994, (30):123-134.

[12]杨志刚, 吴贵生. 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成长的路径依赖――以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 科研管理, 2003, (6):31-34.

[13]王卫红.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基于索洛剩余法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0, 26(5):20-25.

[14]姜红, 陆晓芳.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分类与选择模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9): 47-56.

[15]Carrillo-Hermosilla, J., Del Río, P., & K?nn?l?, T.. Diversity of eco-innovations: Reflections from selected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0, 18(10), 1073-1083.

[16]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7]施培公. 后发优势[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8]Shalley, C. E., Zhou, J., & Oldham, G. R..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on creativity: Where should we go from he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 933-958.

[19]谢章澍, 杨志蓉, 许庆瑞. 企业全员创新及其组织机制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7(5): 7-13.

篇5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先进制造业 高技术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因受生产成本和资源环境问题影响,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日本、韩国、中国等地转移,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国内经济重心转向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促成矛盾激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先后出台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促进法案》、《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和“新能源战略”等政策,以制造业为重点,高技术产品为核心,以实现经济复苏、巩固经济霸主地位、占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等目标。

一、美国“再工业化”的国内影响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近年来,作为美国制造业接收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之昂贵的运费,使美国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不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美元连续贬值和临近目标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使美国本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注意。在“再工业化”影响下,美国号召更多的制造业回流本土,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植力度,政府和私人对制造业的投资不断增加,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金融危机期间,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业相对于先进制造业衰退较快,所以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扩大;而金融危机过后,在“再工业化”的影响下上升指日可待。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且后续增长实力强。

2、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受“去工业化”政策的影响,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不断外流,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制造业开始复苏,就业形势开始好转。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扶植制造业及与其他国家制造成本差距缩小来看,先前大规模转移至国外且科技含量较高的交通设备、机械和计算机及电子通讯等行业将部分回流至美国生产,而这些行业恰恰在制造业就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为美国经济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为降低失业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3、对出口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出口就雄踞各行业出口的首位,但受“去工业化”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比例略有降低但始终未动摇其排名,足可见其对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计算机及电子通讯和机械制造业一直是美国制造业出口中的重要部门,对危机后的出口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美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以及日本也为“再工业化”战略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受整体经济情况影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值虽然在危机期间也经历了大幅下降,但其占制造业出口的比例却上升了,充分显示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4、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经济严重受挫,外国直接投资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情况的恶化以及自身实力的相对削弱,陆续从美国抽离。“再工业化”战略号召海外制造业回流,同时为国内制造业提供税收减免、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优待,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迅速吸引外国资金。

二、美国“再工业化”的国际影响

1、新一轮科技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在多个高技术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它们都充分的意识到掌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领导权。在美国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的同时,欧盟和日本也提出了类似的举措。日本建立逆向工厂,推广回收再利用,注重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欧盟2020战略”注重绿色产业技术优势,同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工程和建立高速数字网络。三者都充分认识到获取能源自的重要性,因此在战略上出现了较高的重叠性,一致指定能源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势必引发新一轮关于招募人才、专利研发、科研成果经济转换上的竞争。

2、贸易摩擦

目前,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尚处于初级阶段,所推行的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各大新兴产业仍处于开拓期,竞争优势尚未显现,加之许多国家出台了具有较高重叠性的战略,迫使美国不得不加强对新兴产业的保护力度。同时,“再工业化”战略倡导发展制造业,强调出口,力图扭转贸易逆差扩大的形势,需要强大市场需求相匹配。在海外市场,为扩大本国的出口,缩小贸易逆差,抢占高技术产业的垄断地位,通过多个贸易组织,加强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协定,扩大他国对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但在贸易协定的制定过程中,美国为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刻意将一些发展潜力较大、对本国贸易构成威胁的国家排除在外,使相关国家无法获得优惠条件,间接削弱他国优势。

3、产业转移

“再工业化”战略虽号召海外制造业回流,振兴国内制造业,但其发展重点是以高技术产品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号召回流的制造业针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产品核心部分的制造环节,并非大力扶植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成本有所上升,美国又具有临近市场等区位优势,但全球产业转移、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为开拓海外市场,美国不会大规模的从发展中国家撤回传统制造业加工、装配工厂;相反,在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成熟后,还会将部分非核心环节转移至海外。现阶段,美国为复苏国内经济,为制造业创造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吸引外资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考虑到市场区位以及人才因素,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选取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美国对先进制造业的吸引,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美国“再工业化”的前景分析

“再工业化”战略被美国政府给予较高期望,同时得到世界广泛关注。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再工业化”前景如何,能否实现其预定目标,本文在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1、人才储备

美国面对的竞争是高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核心是人才,因而“再工业化”投入大量资金培养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高技术工种。“再工业化”对高校的大规模投资增加了对国际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为美国人才储备增添了力量。虽然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过程,人才所能产生的“群体效应”和“马太效应”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美国的人才优势将成为“再工业化”成功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2、科技创新

当今科技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科技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但研发突破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推出“再工业化”战略,重视清洁能源,推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能否掌握科技革命的领导权,能否占据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有利地位,关键在于美国能否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不遗余力的为基础性研究提供资金,减免企业研发税收,加速实验室成果产业化,缩短专利申请审查时间,相关措施极大地刺激了科技创新热情。其实,早在7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国就开始研发新能源,经过多年努力,技术储备初步成熟,技术飞跃指日可待,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已初具雏形,这为美国大规模实施新能源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产业基础。由此推测,美国有极大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再塑经济腾飞的辉煌。

3、对外贸易

美国着重发展高技术产品以及制造业高端环节,加强自身对相关产业控制权,使许多国家被迫附于其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一旦美国率先取得新兴产业领域的科研突破,其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会迅速增加,一旦开始抢占市场,将对他国的贸易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使美国由一个石油进口国提升为一个清洁能源和技术的净出口国,美国必将优先制定技术标准,迫使他国在高价购买技术和缴纳类似碳关税的限制措施中抉择,也会改变以往由石油大国左右国际能源市场的格局,推动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确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等级结构。但是,在“再工业化”以期依靠新能源发展的同时,欧盟和日本都充分认识到获取能源自的重要性,因此在发展战略上出现了较高的重叠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主导新能源技术的风险。

四、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立自主品牌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号召制造业回归,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必须摆脱过度依赖国外发展的形势,掌握核心科技,扶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但不能完全摒弃国内原有竞争优势,盲目追赶,应在利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从加工装配向自主研发延伸。同时,低端制造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就算是先进制造业也有其低端制造环节,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推动经济增长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合理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绿色经济

与美国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新能源战略相比,中国新能源发展呈现高消耗、低附加值、依赖出口的趋势。为实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新能源树立正确的行业标准;加大研发与推广力度,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协作;积极培育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产品普及;加强碳排放监管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业能耗,发展绿色经济,同时获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产学研相结合,重视人才培养

“再工业化”实施中,美国建立了政府―产业―学术伙伴关系,为中国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提供了良好范本。政府科技部门、公司研发部门以及学校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通过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产学研中起主导作用,更好更快地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过程。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专项基金的扶植力度,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人才方面,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中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且缺乏国际经验。应借鉴美国“再工业化”经验,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面向社会需求,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同时注重吸引和利用国外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全球化的人才竞争。

4、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科技产业化与市场需求相辅相成,而我国制造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主要依赖于贴牌生产进入国际市场,且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和欧盟。虽然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渐下降,但是海关总署统计指出2012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仍有47%。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受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逐渐增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我国的贸易摩擦,不利于我国国际市场的开拓。相比之下,美国国内消费市场广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强劲,为“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国必须要扩大内需,同时注重提升产品的价值,通过提高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我国除提升产品的质量外,应效仿美国积极建立双边、多边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技术、标准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获得世界范围的话语权,保证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利益,促进贸易公平公正。

(注: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CGJ030);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CJL035)。)

【参考文献】

[1] 孟祺: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2(6).

[2] 田力华: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领导文萃,2012(3).

[3] 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产业,2010(4).

[4] 李拓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机械制造 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一系列规划、检查以及调整与控制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的合理性以及合规性,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性,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实现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管理,增强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机械制造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机械制造业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一些制造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有企业采取内部控制的措施,还成立了相关内部控制的机构,并且逐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作为企业工作人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作用,这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较好的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不能落实到企业实际管理业务中去。企业的制度也是一种形式和流程,为了业务的发展往往将内部控制建设置之度外是很多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此外,机械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管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外加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制造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二)风险应对措施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基本职能,但是一般的机械制造业并没有将其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导致企业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降低,不能很好的预防风险,甚至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备用的风险保险方案,当企业发生风险时,就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损失较多的情况下会使得企业业务出现全面瘫痪的可能。因此,企业需要改进对待风险的心态,不能等到企业经营业绩扩大时才认识到规避风险的重要性,要知道风险是不确定因素,随时有可能发生,所以防范风险也必须贯穿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始终。

(三)机械制造业内部的组织机构不合理

机械制造企业内部没有合理的组织架构,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岗位,企业中的某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相关负责人就会推卸责任,员工之间也是互相推卸责任,导致部门之间为承担责任而发生冲突,管理者却每次只能作为冲突的调节者。此外,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监督,部门与部门间没有相互制约,从而使得企业组织机构协调性降低。管理者只是一味的依靠一些地位特殊的管理人员来协调企业组织机构内部关系,长期以往,即使协调力度较大,也很难做到每一件事情都能够很好的进行管理。

二、加强机械制造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首先应该从企业的管理文化做起,通过对企业管理文化的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促进内部控制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此外,需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能力,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还要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优化内部管理结构,设置高效的管理组织结构,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最后,需要全面整合企业管理,结合企业内部流程和管理标准设置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机械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应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状况建立风险防范库,主要涵盖企业风险的种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风险的概率等。其次应该在风险防范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以风险防范为职责的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流程,并且结合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只有在企业正确的认识风险、评估风险以及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之后,才能够做出相关的风险报告,通过报告制定有关措施有效的应对风险,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机械制造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内部组织结构,从而制定明确的内部岗位责任制度,当企业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就能够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按照企业制度中规定的责任处理方案进行责任的落实,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部门之间的冲突。此外,机械制造企业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机制建设,能够让企业部门之间互相督促,依靠团体的力量完善企业管理。企业的岗位设备不能将不相容的岗位设置到一起,需要单独设置岗位区分,精简岗位管理人员,进一步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管理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机械制造企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结构以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式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确保企业能够切实执行内部控制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发展的竞争力,为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烙坐.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2]李芳.机械制造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33).

[3]顾秀春.试论机械制造业内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经贸,2014,(11).

[4]杨彬.浅议如何有效运用内部控制方法节约企业成本[J].价值工程,2014,(6).

篇7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核算;成本分摊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一、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为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制造业在保持常规产品低成本的基础上,开拓了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但由于受研发能力、行业整体科研水平、产品品质、技术、资源和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加之高附加值产品的空间有限,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同质化和产能过剩现象也将会非常严重。因此,以常规产品为主低成本战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制造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成本竞争战略,在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以不断开辟我国制造产品的新市场,只有这样,我国制造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降本增效仍是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我国制造企业必须了解整个价值链,从设计、采购、生产、营销乃至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的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使我国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都有利可图,实现成本管理上的共赢,保证我国制造企业的价值链竞争力,并最终形成我国制造企业持续低成本的长期竞争优势,价值链成本管理应运而生。

二、制造业的成本核算

制造业企业所生产的零件或产品的成本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即产品所消耗的所有直接材料的成本。

2.人工成本。指的是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使用到的直接工即流水线操作人员的成本。

3.固定费用。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以我们的工厂为例,如果把工厂作为一个独立核算主体来核算其产品的固定费用。第一个层面的固定费用也即狭义层面的固定费用,其包括生产车间除去直接操作工的其它间接工人(班长,组长,物流工人等)的费用;生产产品所需要用到的零星材料的费用;车间所使用的各种耗能的费用;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厂房的折旧或租金费用等等所有生产车间里的无法归集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里的费用。而第二个广义层面的固定费用除去第一层面的固定费用外还包括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产品的研发设计费用以及办公室所产生的各种杂项费用也即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全部包含在内。

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称为直接成本,属于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顾名思义,直接成本与产品本身是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的。也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联系,直接成本是相对比较容易归集到产品上的。同时直接成本也在人们思维力占据最大的一块份额,这种思维模式很多时候也会导致对固定成本费用的忽视。

三、如何正确的分摊

分摊固定成本费用,我们需要定义出两类要素,第一类要素是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也就是说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这样的驱动因素找的越多越好,驱动因素越多数据也就越精确但同时也就代表着复杂性也就越大。对于类似研发费用的分摊,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应的成本驱动因素来归集,再此就不再多做赘述。分摊固定成本的第一类要素是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问题,而第二类则是产能问题。产能问题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研究的一块,产能即生产能力,也就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会核算两套数据,一套是在当前业务量下企业的实际生产量,另一套则是企业的理论产能也即生产能力。产能的重要性在于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其固定成本费用在一定程度里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的,比如固定成本中占最大比例的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以及厂房办公室折旧或租金费用。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而言,固定费用的分摊是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固定费用涉及到的是企业所发生的所有无法直接分摊到单位产品的总成本费用。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模糊性和难以测量性,这也是分摊固定费用的难点所在,但是运用一定的科学的手段,还是可以相应的更加准确的对这块费用进行分摊。同时企业固定成本的特殊性也使得如何管理控制好固定费用成为管理层对整个企业管理的写照。固定费用分摊的不合理导致的成本虚高将会彻底使公司失去对于该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导致业务流失和客户的流失。而另一方面,对于高档产品而言不合理的固定成本分摊则会造成其承担成本过少。恰恰对于该类产品的采购方而言,一定范围内的成本高低并不是其最关心的问题,其最关心的更多时候是质量的优劣,材料的舒适性以及功能的配备等等。也就是说对于高档产品的采购方而言,其原意承担由于质量等要求所产生的更多的费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成本分摊的不合理造成的其成本过低的问题便会导致企业失去争取更高价格的动因从而最终吞噬企业的利润。由此可见,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固定成本的分摊不仅是对与错的问题,还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成本的核算与分摊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是了解自身成本情况重要且必须走的一步。如前文所述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固定费用的复杂性,我们在考虑分摊时很难做到百分之一百的精确。如果要达到百分之一百的精确那么企业为了成本核算问题需要投人的人力财力资源也是非常大的。对于制造业企业本身而言,面对如今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想要长治久安只有保持相应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精确的成本核算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发展关系深远,只有先做好成本核算才会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更会反向促进产品的生产与发展,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向成本要收益。企业只有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做出相应的改善,无论是一个产品的发展还是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须跨过混沌无知的阶段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杨.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基于市场环境下资源消耗会计的应用[J].商,2014,23:131+73.

篇8

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视度不高

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虽然有些已经进入信息化的轨道,但是仍然有大部分企业无法赶上时代的车轮,他们或者是资金不足,或者是知识不够,但是通通归为一点,还是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度不高,由于认识度不高,重视度不强,就不会加大财力物力进行信息化建设。虽然可能也知道信息化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还都只是纸上谈兵的状态,没有实际的动作和经验,就永远处于知道状态,在行为上远远落后于先进企业。这样会导致企业越来越落后,生产效率越来越低,甚至会导致领导在管理方面也会越来越泄气,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无法解决。

2、财务信息化基础建设比较薄弱

由于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所以导致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就存在很大漏洞。比如电脑设备比较老旧,系统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化速度较慢,系统出现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解决,系统数据化程序化都存在漏洞等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样导致使用者也无心利用现代化电脑继续工作,因为这样薄弱陈旧的信息系统不但不会加快工作运营速度,反而加大了工作的繁冗程度,所以,要想加快机械制造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就必须提供更高速的电脑设备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信息化财政系统的步伐。

3、新型综合性的财会人员短缺

机械制造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没能及时将人才与技术相连接,故此,就会出现人才断层,老一代的员工无法有效适应现代工作的模式,新员工又无法及时掌握本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这样就会延误很多生产工作。可见,整个机械制造业财务团队缺乏综合型的现代化人才,其核心原因还在于领导在选拔人员的时候没有将信息化人才列入选拔标准,在人才投资方面没有设立财政补贴,忽视了人才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综合型人才短缺,也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发展。

二、如何进行机械制造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加强全体员工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

一方面,需要领导层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全面衡量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财务信息化的建立列入企业发展首要目标。另一方面,需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宣传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比如悬挂条幅,参观其他兄弟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学习榜样的力量,逐渐培养员工对信息化的热忱,通过耳濡目染,在整个企业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企业管理高效有序进行。

2、健全财务信息化基础建设

财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就像建筑施中的地基一样,地基有多深,打得有多牢固,建筑就能盖多高。所以基础设施必须从质到量都逐一完善,怠慢不得。第一,为财政系统专门配置高性能的电脑,在电脑安全前必须严格检查每台电脑的属性是否完好;第二,进行软件研发,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财务软件的审计和升级,并实施专人专用原则,保证财务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第三,加强对电脑系统的维护管理。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电脑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立马及时解决,并且把问题填入到工作日志中,作为以后完善流程管理的依据。

3、培养综合性财会人才最终决定机械

制造业财务管理是否能够真正步入信息化殿堂的其实是人才的培养。因为即使拥有很完备的制度建设,拥有非常先进的电脑设备,拥有最好的财政软件系统,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来使用,那么其他的投入也都是零,如若在综合型人才上给予更多关注和投入,那么就会更有利于财政信息化的建立。这样,不仅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更能够带动我国产业从初级进入中高级,带领我国产业模式从低能走向高等。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人才选拔上也要开创先河,不要走老套路,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先进人才的加入,为机械制造业企业注入活力。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责任成本控制制度

针对目前机械制造业财务制度缺乏管理执行力度的现状,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科目,科学选择预算计量指标。通过建立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编制并存储预算数据,实时地对企业的财务成本情况进行监控,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使财务成本管理实时化,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行责任成本控制制度,建立责任成本中心,主要承担成本费用等责任,年初以各责任中心为单位编制预算,并以此为考核依据通过则务信息系统对各责任中心实行监控,最后形成考核的结果,编制责任报告并按业绩实施奖惩。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沈阳;装备;制造;绿色;发展

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最近几年工业增加值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78.66亿元上升为2007年的1368.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49%,其占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逐渐增加,由2003年的35.3%增长到43.6%,可见工业在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重要性。

1 沈阳装备制造业总体现状

1.1 沈阳装备制造业在辽宁装备制造业地位越来越重要

根据辽宁省和沈阳市统计年鉴,得到辽宁省和沈阳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沈阳装备制造业在辽宁装备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2005~2007年比重变化越来越大,2005年比重为39.6%,2006年升为40.3%,2007年更是高达43.5%,可见沈阳装备制造业在辽宁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沈阳装备制造业对沈阳市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沈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及GDP的比例基本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05~2014年期间,沈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分别在13.91%~25.76%。2014年沈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到了沈阳市GDP四分之一的水平,可见其比重之大。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例更是可人,2005年就到了36.86%的水平,占据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平,在2006~2014年的9年间,除了2008年和2012年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表现为持续上升的状态,由2005年36.9%一直增加到了2014年的56.67%,占据工业一般以上的水平,可见装备制造业在沈阳市工业中的发展是极其迅速。也说明装备制造业发展在沈阳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3 沈阳市四大类装备制造业是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军

根据国家分类标准,在装备制造业七大类中,沈阳市有四大类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始终居于前列,它们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于首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2007年增加值达182.5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26.7%,其后依次为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四类装备制造业总共占所有七大类装备制造业的79.9%,可见,四大类装备制造业在沈阳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很大。

2 沈阳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对策

2.1 科学布局、规划引领,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能

沈阳是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中心,结合沈阳新一轮城市区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东西南北四大空间工业布局,坚持特色谋划、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构建与新型产业体系相匹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合理进行产业的地理区分,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沈阳处于环渤海地区,与京津冀一体化一衣带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共同发展。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个重大机遇,着眼打造“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在原有的“东汽西重南高北新”的主体框架布局上,重点抓好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新松智慧产业园、航空零部件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建设,全力推进飞机整机总装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确定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为主体,以智能机器人产业和航空产业为两极的“一体两极”的产业集聚效能发展模式,从整体布局和空间布局上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2.2 合理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加强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根据沈阳实际,装备制造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因此加大沈鼓、沈阳机床等掌握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力度,使其保持国际领先。加大华晨宝马的自主研发等技术消化投入,掌握其核心原理和技术,逐步变成自主开发和自主创新,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引进技术型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型转变,进而走向自主创新型。东北三省是富油区域,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更应加强,最终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成套装备。

建立高效协调、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彻底改变原有的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被动局面,摆脱对外技术过度依存。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通用石化装备研制基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和研发基地、建设以特(超)高压输变电装备为标志的国家级输变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着力加强成套装备研制建设工程,以沈阳动力集团为核心,加快火电站主机、辅机等成套设备的研制。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高速增长。

2.3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

绿色发展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沈阳市要依托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沈阳盛世高中压阀门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集团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中科天道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风电装备、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节能环保产业。随着产业发展的转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和休闲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大并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装备、旅游和休闲保健产业的装备产业。

2.4 创新培育世界级机器人龙头企业,打造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

篇10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客观必然的趋势,有着内在的动力和一定的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逐步深化,我国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给予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跨界融合正在成为趋势

4月13日, 广州市副市长蔡朝林在“中国(广州)国际时尚周”系列活动之“2017全球原创设计(广州)圆桌会议”上表示,广州市政府将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方案》,进一步促进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而在上海,为进一步发挥创意与设计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今年2月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 《上海创意与设计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特别指出,上海要加快文化创意设计向相关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并预计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达到13%,其中创意与设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5%。

根据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要求,上海要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活动,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在制造方面,《规划》特别指出,上海要加强产品和关键性零部件的外观、材料、结构、功能和系统设计,推动 “传统制造”向 “智能型制造、服务型制造”高端方向发展。

国家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创意设计业作为文化系统“十二五”期间要发展的十一个重点行业门类之一;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出明确要求。

在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并且,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融合发展态势明显,“混业经营”“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势必将大力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突破“低端锁定”向价值链高度攀升、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驱动力

我国虽为制造大国,但长期以来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存在高污染、高能耗、技g水平低、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业发展当前正在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这是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驱动机制形成的背景。

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目前处于价值链底端,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的压力,尤其是,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主要依靠人力、财力、物力投入驱动经济增长,而较少依赖设计创新、品牌附加值效应的粗放式发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亟需要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加快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通过文化创意向装备制造及消费品工业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国创造”转变。因此,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我国制造业适应形势的需要。

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消费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和制造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设计、技术、质量和品牌要求。可以说,大众日益增加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是推动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力量。尤其是,随着全球能源紧缺日益加重,社会对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消费需求正逐步向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创意营销转变,这些转变主要依托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而制造企业通过融入文化创意要素将生产出少批量但多元化的产品,从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学者靳悦总结道:产业结构升级及制造企业的成长是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部驱动力;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加是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部推动力。

当然,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动态系统运行的机制,供应商、企业、客户、政府等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共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各层次的融合,创造出更多融合价值。因而,还可以从微观层面认识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驱动力。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体现“物的关系”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体现“人的关系”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相关学者指出,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拓展过程是:逐渐地从有形的物质生产要素扩大到无形的精神生产要素;从注重“物的关系”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逐步扩大到注重“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生产要素――技术、知识,再扩大到注重“人的关系”的生产要素――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是精神性生产要素,其本质是人的观念意识。被投入生产过程后,文化创意要素不会消耗和磨损,无论被重复使用多少次,都不会改变数量和质量,而且,文化创意的数量和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增加。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创意产业之父”厉无畏指出,若文化创意作为生产要素被制造业充分开发和利用,则必然会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文化创意要素还可对传统的诸如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替代,实现装备制造业及消费品工业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低碳、节能、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文化创意要素通过提高制造业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业运营效益。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教授韩坚就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很显著地在减少生产所必须的可变花费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推动企业规模化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整体生产和运行效率。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可以推动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靳悦也表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软件、网络及计算及服务可实现经营管理精细化和企业流程再造,进而降低总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如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支撑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全过程,在生产管理层面,通过软件信息服务,可以弥补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相关负责人可以掌握实时动态生产情况。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技术模块,可以对企业组织进行整合重构,实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设计研发敏捷化、经营管理精细化。总之,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企业组织效能能得到大幅提高,组织结构化繁为简,组织结构得到优化。

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包括制造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与相互重组等多种形式。

文化创意具有很强的粘合性,可以把不同的领域的技术粘合在一起,这推动了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创意和技术结合的共同作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跨行业、跨领域整合多种资源,以前看似无关的业务、行业开始发生关系,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行业融合越来越加速,新的商业系统得以建立。这使得企业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这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并使竞争对手更加难以模仿。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学者胡慧源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路径有三:借助专业设计手段融入制造业的研发;依托媒体平台提升消费品工业的营销服务;通过引致需求带动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通过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设计手段,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将符号、色彩、图案、形状等文化、创意甚至艺术元素作为中间投入品融入制造业的上游研发环节,丰富制造业产品的内在构架、外观设计与表现形式,增加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创新外观,提升工业产品的符号价值与风格品位,提高产品的特色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在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巨大市场效益的同时带来口碑、品牌、顾客忠诚度等产品附加价值的显著提高。

日本的有关调查表明,外观设计对于产品的差异化、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作用高达70%,美国的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每投入1美元用于产品设计,可以带来2500美元的销售收入

当然,文化创意并非是被简单的注入制造业产品之中就可以生产出新产品,还需要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和工艺做出与之配合的创新,才能够使得文化创意能够与制造业产品顺利结合,并充分体现文化创意在新产品上的预期效果。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径还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企业热衷于选择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社区论坛等文化创意媒介平台作为开发市场的重要载体。利用这些新媒体渠道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企业可以方便地与消费者之间展开交流与沟通,及时地获取与掌握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并将其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上述新媒体营销平台在提升消费者的体验价值的同时,收获消费者对企业以及产品的支持甚至是美誉,通过提高企业整体的客户价值,为企业带来持久的品牌资本。

在设计方面,企业采取创新手法,吸引未来的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例如小米公司在小米手机研发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微博等发动消费者参与到手机的设计中来,并通过互联网的优势与消费者积极互动和讨论,吸收消费者合理的意见和创新成果,这样使许多参与讨论的消费者成为小米手机未来的忠实客户。

在销售方面,注重加入文化创意元素。企业营销渠道越来越多地被赋予文化因素。许多企业将艺术展览馆、艺术活动等作为一种富有文化艺术感的营销渠道4。例如,蒂凡尼、迪奥、范思哲等国际名牌企业越来越多地参加各类艺术展、文化展、博物馆展览和各类文艺活动,这些文化艺术展会和活动的参与人员大多对具有文化品位的产品有较强的消费需求,收入水平也比较高。

通过引致需求带动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体现着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路径。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利用自身在创意、设计、内容、广告等方面的优势,为改造制造业生产方式以及提升制造业产品价值提供巨大帮助;制造业反过来也可以借助成熟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等服务的产品化与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进程在快速推动文化和创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将迂回生产方式引入文化创意生产环节。部分文化创意服务,譬如出版印刷、广播电视电影、摄影照相等,逐步加大了对印刷专用设备、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幻灯及投影设备、照相机及器材等文化专用设备的需求。在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作用下,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会拉动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这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文创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障碍及对策

当然,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目前也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四川大学商学院杨永忠等专家学者认为,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障碍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问题、政府管制与市场分割问题、理念转变与政策缺失问题。

在我国制造业的技术结构中,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形态技术占较大比重,设计、工艺、信息、能力、技巧等知R形态技术占较小比重;中等技术、初级技术和原始技术占很大比重,先进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占很小比重。而众所周知,后进型技术结构影响和决定着产业结构。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中,企业发展良莠不齐,走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前沿的示范企业屈指可数。

杨永忠等专家学者建言,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的服务功能,加强管理监督。行业协会应加强政策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提供信息和建议,大力推广标准化,协助做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晓鹏研究员指出,政府的宏观调控涉及各行各业,不同产业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产业间的融合与渗透能力,也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自然也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而举步维艰。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随着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转向更加注重服务的投入,专业化和“迂回生产”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一进程被称为“专业性裂变”,即工业企业利用外包给专家的方式来提供原本由企业提供的自己不太擅长的一些服务。而在我国,由于市场分割使一些没有完全脱离计划体制的大型国有企业竞争压力不够、创新动力不足,“专业性裂变”进程较慢,使本应分解外包的自己不太擅长的设计咨询和营销传播等环节仍由企业进行内部化处理,从而造成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脱节。

对此,河北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专家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要为产业融合创新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放松产业管制,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继续做好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从制度上、程序上减少并规范行政干预行为;同时,要着力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工作,注重对企业的分类指导。而杨永忠等专家学者建言,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也应加强,逐渐消除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带来的融合障碍,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