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足球入门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足球入门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园足球;体育教师;足球比赛;运动场地
校园足球是近年来我国提倡、扶持和实施的一项以校园为教育主体的足球运动推广政策,它以小学校园为起跑线,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出发点,将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和足球比赛引入校园,旨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多元兴趣,训练足球的后备力量,提高我国的足球运动水平。“校园足球运动体系”是贯彻政策号召的重要体现,其在深入学习政策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完善足球运动设施、培养师资力量、优化教学实施,重点突出了“足球运动”这一体系的构建,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足球兴趣,形成校园足球风尚,加强足球技能训练,为我国培养足球后备力量。本文对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诠释,探讨了打造“足球战略”的有效策略。
一、配备“标准化”足球设施
足球是一项场地运动,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对场地的要求都很高,其中包括足球场及其他足球运动配套设施。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构建有赖于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和设施,为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
其中包括:(1)场地尺寸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即长100~110米,宽64~75米;(2)场地标记应清晰全面,能够满足常规比赛需要;(3)球门区由两根距角旗杆等距离的垂直的柱子和连接其顶部的水平横梁组成,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为7.32米(8码),从横梁的下沿至地面的距离是2.44米(8英尺)。两根球门柱和横梁具有不超过12厘米(5英寸)的相同的宽度和厚度;(4)罚球区,距每个球门柱内侧约16.5米(18码),距球门柱之间等距离的中点11米(12码)处设置罚球点,距每个罚球点9.15米(10码)为半径画出弧顶;(5)旗杆不低于1.5米(5英尺),场地四角、中线两端和外线均设置旗杆。
标准化足球设施的设置是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基本硬件,只有让各项配套设施符合国际标准,才能体现校园足球的严肃正规,让学生感受足球比赛的严谨,从而在校园营造出足球运动的热烈氛围。
二、培养“正规化”师资力量
目前,由于我国运动员和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的薄弱,造成我国足球教练员的足球实战经验不足,理论和科研方面的研究都比较薄弱,由此也导致了“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由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其中,为满足构建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要求,必须要将“足球教练员”从“小学体育教师”群体中分离出来,设立专业的足球教练员岗位,让教练员的基本能力满足足球训练、比赛计划、组织、管理、调控、专项技能、教学能力、球队的控制能力、适应比赛生活环境的能力等专业要求。同时,足球教练员的特殊能力包括对足球运动员的选材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科研能力等,而这些都是校园足球必须具备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能力。此外,足球教练员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思想素养、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校应将培养正规化师资力量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体育与健康、终身体育结合起来,促进足球教学改革的进行。
三、优化足球教学实施和活动开展
在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依照小学生的身心、体能、认知等方面的特点,教师也要制订适宜他们练习和竞赛的方法,其中包括练习和竞赛的人数、时间、规则等等。例如,学校每学期应举行校内足球比赛(男、女),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与,举行小学低年级场地五人制,高年级场地七人制,同时开展与足球有关的各种足球游戏竞赛等等。竞赛的人数依据具体状况制订经过竞赛增强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要以树立校园足球文明、足球传统为目的,要淡化竞赛效果,让更多的足球赛事不计名次,以鼓舞更多的学生参与竞赛为核心,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足球兴趣,营造以足球运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此外,在足球教学训练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三个方面优化教学环节,强化基本功训练。
1.重复练习情节化、示范动作正规化。小学生的兴奋度与抑制力呈现不平衡状态,对传统的练习方法容易排斥,所以要注重练习内容的多样性和有趣性。在进行脚背的外侧运球教学时,在强调技能方面,要采用一些参与性更强的活动方式,如直线运球、“之”字运球、绕杆运球、看手势变向运球、运球接力赛或集中运球方式相结合的组合循环练习等等。
2.教学语言“儿童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多小学生具有对有趣的形象性语言领悟快、印象深刻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尽量将教学语言“儿童化”。如在进行射门教学时,采用“站稳、看准、脚快、脚狠”的顺口溜,方便学生熟悉足球的基本动作。
3.改革教学程序化。目前,对我国小学生足球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小学生的足球入门练习就只踢足球,浪费了课堂时间。此外,正确的本体感觉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实现,而单纯的踢是无法建立正确的本体感觉的。对此,要改革教学程序化,引入正规科学的训练方案,从根本上改变足球教学落后的面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校园足球运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校到班级,乃至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配合“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2
我校课题研究能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激发学生象棋兴趣方面有实效;在提高教师自身象棋素养方面有保证;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方面有落实。
一、激发学生参与象棋活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事物的原动力。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进行积极探知。因此,要让学生喜欢象棋、热爱象棋,激发他们对象棋的兴趣是刺激学生有效学习象棋的最佳形式。我们主要通过故事和游戏进行激发。
1.故事激趣法
对于农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他们共有的天性,象棋对他们而言,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静态的“楚河汉界”当然比不上动态的电脑、手机游戏。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象棋,恋上象棋,唯有从小学生共有的天性入手,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如在课题开展之前,我们在全校进行象棋知晓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象棋的了解少之又少。面对这个可预知的结果,课题组随即实施第二个方案:开展以“你了解象棋吗?”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比赛,在引导孩子们了解象棋的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象棋的兴趣。
2.游戏激趣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直观、形象的事物和活动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把象棋的规则教学寓于游戏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规则。
如我们在学校操场画一个大型的中国象棋棋盘,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同一棋子在棋盘上走位,老师根据中国象棋走法规则适时设置相应的障碍增加游戏难度,从而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并领悟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规则。
二、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象棋素养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流行于课改时期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象棋教学。作为课题实验老师,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性水”,才能在象棋教学和指导学生对弈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引领者。因此,努力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象棋素养,是决定课题能否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请进来和走出去。
1.聘请象棋名师进校指导
实验教师的象棋水平,直接影响到我校象棋普及的水平和学生的棋艺。因此,学校外骋象棋名师(教练员)每周一下午来校对实验老师进行专门辅导;成立以外聘名师(教练员)为组长的象棋教研组,抓好教师象棋培训,提升实验教师的象棋水平。
2.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和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使我们的课题实践少走弯路;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象棋友谊赛”,既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实战能力,无形中又提升教师的象棋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学校领导经常组织课题组老师外出交流与学习,有效提高实验教师的棋艺水平和指导能力,进而促进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知。中国象棋是一项集益智与竞技为一体的智力活动。竞技运动的特点决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象棋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学习者理论水平再高,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和实战的检验,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在开展《象棋》课题研究前期阶段,就狠抓象棋的启蒙和普及工作;课题实践期间,我们采取师生对弈、电教教学、人机对话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象棋水平,并在各级比赛中取得超出预想之外的成绩。
1.师生对弈训练
师生对弈训练主要在初始年级(一、二年级)实施。小学生刚刚入门,对象棋的走法规则和对弈原则还不太清楚,这时候他们急需老师(教练)的引领和点拨,老师(教练)即时的指导和提醒相比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简单说教,效果更为明显,甚至于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2.电教教学训练
电教教学训练就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象棋教学,它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电教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有的静动态结合、音频视觉冲击、信息转换迅速等功能,我们在教学训练中需要的对局片断、对弈回放、精彩点评,随时随地都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播放,从而在训练中让学生对象棋的体验从未知到了解、从了解到领悟、从领悟到应用,最后使其棋艺水平和实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人机对话训练
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及众多游戏软件平台的开放,也给我们的《象棋》课题研究带来诸多便利,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下棋的网站、软件和平台,我们课题组老师通过多方搜索和筛选,选择几家适合小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网上棋室和象棋软件,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上网下棋,通过人机对话提升自己的象棋水平。
篇3
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比赛等有主题的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运动教学计划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体育运动教学计划借鉴一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体育教与学方式改变;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4、认真完成这学期趣味体育节开展工作;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全面提高学生第八套广播操技术动作;
7、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1、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在芮校长的领导下,周老师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实行每周例会制,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及布置下周的工作任务。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部署实施体育工作的依据。特别是新教材的实施以后,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体育大纲精神,规范堂课质量,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如下: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提高堂课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继续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从进修、培训、理论学习和听课中不断汲取知识,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4、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各位老师教育好学生不能随便进入体育室,借了器材要及时归还,做到谁上课谁负责、谁借谁负责。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好体育教学计划,认真完成开学的一切准备工作。
2、协助有关科室做好学期前学生广播操的管理工作。
三月份:
1、组织田径队、足球队训练工作。
2、安排科组研修课互听课,深入进行课题研究。
3、完善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形式。
4、制定20——年华富小学第十五届体育节活动方案
四月份:
1、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及日常体育工作。
2、组织20——年华富小学第十五届体育节暨趣味运动会活动
五月份:
1、协助有关科室抓好学生两操管理。
六月份:
1、抓好各运动队的集训工作。
2、做好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工作及学期体育工作总结。
七月份~九月份:
1、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开学的一切准备工作。
2、积极开展学校的田径队、足球队组队及训练工作,争取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取得好的成绩。
3、认真抓好体育课的课堂常规教学。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
4、安排科组研修互听课。
5、做好参加福田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准备工作。
十月份:
1、继续进行学校各训练队的训练工作,举行对内比赛。以提高队员成绩。
2、积极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登记工作。确保学生体质素质登记和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3、继续加强组织学校大课间活动。
4、加强全校的广播操质量监督工作,提高做操质量。
十一月份:
1、组织参加福田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2、请区教研专家来校进行讲座,研讨,及课题研究。
十二月、一月份:
1、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汇总、上报及验收工作。
2、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与体育工作总结。
体育运动教学计划借鉴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增强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一些动作方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积极参与体质测试,争取优秀。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3.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以适应社会需求及体育课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为主要学习领域,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比赛等有主题的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主要内容
1.走和跑:
(1)能知道自然快速跑的动作方法。
(2)会做出两臂曲肘前后摆动的自然快跑及前脚掌着地沿直线进行快速跑动作。
2.跳跃:
(1)能了解在踏跳区内起跳的重要意义。
(2)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跳远基本动作;做到在踏跳区内准确起跳。
3.投掷:
(1)能知道投掷的正确动作方法。
(2)能掌握巩固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
4.技巧:
(1)知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2)能做出连续前滚翻的动作,几个前滚翻之间的连接紧密,方向正,翻滚动作正确。
5.韵律活动:
(1)知道节奏操的名称和动作方法。
(2)能随音乐节拍将全套操连贯起来练习。
6.体质测试:
(1)身高、体重
(2)坐位体前屈
三、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3.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7岁左右,对一切东西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运动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处于发展期,运动能力较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五、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备课时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确定训练项目找出练习点;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分散难点,分步教学方法。
4.练习上,精讲多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作逐步过渡,步步引课练;指定分组与自由结合组织形式,采用辅助与诱导,讲解示范与模仿练习;增强练习强度、密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和技能形成与提高。
5.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创新。有了合适的机会,才能充分让学生去创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体育运动教学计划借鉴三
在今秋时节,紧张而忙碌的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年的工作,争取更大了成绩,现制定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要求
- 下一篇: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