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历史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乡历史文化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乡历史文化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乡土史 研究性学习 幼师生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也是目前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都提出过要教给儿童乡土知识。德国的哈尔尼希是“乡土教育论”的代表,他提出课程以同心圆式的结构呈现,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使儿童从周围生活及直观的范围中去寻找知识的起点。美国的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了乡土历史探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密切学生与周边环境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将来担负培养儿童责任的幼师生在学习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统编教材中很少体现到的乡土史知识,利用好周边极其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去。因此在对幼师生的历史教学中,笔者加强了对乡土史教学资源的挖掘,在此就在引导幼师生开展乡土史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认识和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乡土史是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1.丰富的乡土史资源中有很多可供学生研究的课题

笔者所任教的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西北部的殷墟,为商代后期的都城,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都。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又是《易经》的发祥地,殷墟文明在3000年前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市区西北20公里处的古邺城,在战国时一度为魏文侯的都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做过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安阳这方沃土有着深厚的沉淀与积累,安阳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安阳山川物藏、人文风貌颇具特色,其乡土史资料亦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极好载体。

教师在乡土史教学过程中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有选择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就某个领域或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或研究家乡的一位名人,或研究家乡的一处古迹,或者研究城市的变迁、街道的历史,可供研究的资源可谓应有尽有。对学生而言探究性的研究首先注重的是过程,其次才是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只要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能迅速拓展,新的思想观点、新的创造成果就能逐步形成。

2.熟悉的乡土史材料可充分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身边的历史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熟悉的材料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自然乐于接受。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状况、发展前景等,总是特别关注、感情深厚。这些形象、生动、生活化、通俗化、本土化的材料比起课本上的资料来更适合学生的口味,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轻松掌握知识。

3.亲身参与的研究体验可以促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与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的培养相统一才会真正地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学生要学会从家乡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忠实地调查和探究,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在参观、参与考查工作的过程中学习专家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且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汇总知识的时候要从科学的认识论出发,学习科学的论证方法。总之,通过对地方历史的探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就定能进一步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试问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乡都毫无感情可言,又从何去爱国报国?

家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与现实,通过感性了解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进而产生一种永不消失的热爱之情,自然也会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了对家乡现状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心系家乡与祖国的命运,使他们树立将来建设美好家乡和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二、利用乡土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史教学资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可实践性等特征,本身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非常适合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在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课题,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研究过程。

利用乡土史开展研究性课程设计时可以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出土文物、风土民俗、土特产品等方面选择材料。比如在名胜古迹方面,学生可以调查安阳地区的名胜古迹的分布,也可以调查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现状,还可以提出保护、开发名胜古迹的建议、设计解说词、设计相互联系的旅游线路等。

利用乡土史资源可以选择许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下面举例说明:

1.活动案例一

主题:安阳历史一日游方案招标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历史的博大与宏伟,同时,通过调查、采访、小组活动、制作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1)搜集资料,学生5~6人一组,去图书馆、书店、旅行社、上网,充分利用资料,确定一日游要去的景点及路线。

(2)学生讨论,分工,模拟旅行社工作,起草一日游方案。

(3)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反复推敲,确定一日游的最佳方案,撰写各个景点的解说词,拍摄照片、录像,计算旅游经费,设计美化一日游方案设计书。

(4)模拟旅游竞标,同学们布置会场,聘请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审会,按小组分别介绍自己设计的“安阳历史一日游”方案,并散发自己设计的旅游宣传单。

(5)评审会对各个“旅行社”的线路确定、导游词撰写、价位安排、标书设计、方案介绍进行评审,最终评出“安阳历史一日游设计方案”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活动案例二

主题:安阳老字号研究

活动目的:了解安阳老字号的历史和现状,探索老字号盛衰的原因。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每3~5人为一组。

(2)确定研究题目,制订研究计划。

(3)收集历史资料,通过查阅地方志、走访知情老人、网上调查等方法。

(4)实地考察研究老字号的现状,制作一些图片资料。

(5)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交流,撰写调查报告。

篇2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小笼中的小鸟放在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欲使德育生活化,就必须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或德育资源”的观念,直面变化着的生活,积极开发和利用鲜活的德育资源。

乡土资源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最肥沃的土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有着特殊的亲切感,更有深入了解的强烈愿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能使德育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换,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利用乡土资源,创新德育方式

课堂教学案例:

寒假前,教师布置任务:常州正在火热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作为常州人应该也是必须了解常州历史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是我们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队、自由选择一项或几项作为活动的内容……

(一)节日风俗文化:收集、调查传统节日期间的饮食习惯、婚嫁礼节、宗祠拜祭习惯、各种娱乐形式;

(二)本地区历史文化遗迹的考察:主要调查本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现存祠堂、古乡镇村落、寺院、文物保护单位等内容;

(三)历史名人事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

(四)对本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

(五)其它自己认为可以活动的内容。

寒假后,学生成果展示:

PPT: 我所知道的圩墩遗址

手抄报——青果巷民居介绍

学生讲述恽姓由来的小故事

小品表演:我们的春节见闻

小论文:西夏墅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

……

教师:(趁热打铁)一方面补充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我们在开发乡土资源时,必须在立足用好乡土资源的基础上,为“用”而“开”。这就要求我们挖掘课堂生成资源。

比如说:在这次活动中,有一组学生撰写了《西夏墅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小论文,虽然有些偏题,但是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在之后的一节课中,展示了学生的这篇论文,并由撰写这篇论文的同学讲解,图文并茂,真正“激”起了学生为环保而忧的“情”,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后进一步去了解本地环保现状,深层次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尝试制定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最后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交流各自成果和心得,通过学生的辩论,进一步优化方案。虽然师生花费了不少精力,学生的成果可能也显得比较幼稚,但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容易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目标: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转变,从而为学生由“意”到“行”的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认为,德育过程不同于教学过程,德育过程是以活动和交往为基础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并且以各种方式呈现:可以是慷慨激昂的演讲;可以是规范实用的调查报告;可以是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黑板报;还可以是稚嫩的小品表演……实践活动以新颖的形式,浓郁的乡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品德践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情感再次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3.构建和谐的隐蔽德育,营造全面的、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策略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所谓隐蔽德育意图,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实现学校德育的终极目的。

学生通过对家乡环境的调研和各类学习活动,充分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动力。班级里的很多学生开始从自己周边的事做起:开空调时,尽量高开一度,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尽量不用一次性的筷子或餐盒……

篇3

从文化的传承角度说,鲁迅先生有名言: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基因被丢失、民族文化灵魂被异化、世界文化多元被消解的危险日趋严重。文化的渊源和成因往往就在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撇开家乡舍近求远地去追求他地文化,使人想起邯郸学步的故事,从自己家乡寻找文化之根,然后慢慢向外扩散,这才是积学储宝的不二法门。从学校层面来看,中职学校一般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学校不能脱离本地的文化特色,应立足本地乡土文化,与当地紧密结合,努力打造有个性的学校品牌。只有这样,办学才能办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特色有后劲的中职教育。乡土课程的开设实施,将会给学校带来很强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从学生方面说,中职生素质往往较低,对传统的课程和教材不太喜欢,而乡土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和力,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勘查、访问,可触摸、临摹描绘、感受体味,操作起来经济简便易行,容易激发兴趣。中职毕业生多是在当地就业创业,只有熟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才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工作和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应加强乡土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发挥乡土课程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真正培养出爱家更爱国的新型技能人才。

2具体实行步骤和措施

2.1学校首先应有一个科学的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教学指导方案。

诸城是一个文化浓厚的北方县城,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舜帝故里,恐龙之乡,苏轼超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乡土课程材料。我校深挖诸城的乡土材料,把乡土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把乡土文化作为育人一个目标,出台了乡土课程开发规划和指导方案。

2.2编写简明的《乡土教材》。

我校由校长主持编写的乡土教材《龙乡风情》,按历史、经济、政治、自然、名人、文学等类别编写。编写实践过程中,除了有本市文化专家作理论的指导外,由本校得力老师30多名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的学生与家长更是不胜枚举。大家有的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有的向年老的人请教,有的把自家老书甚至族谱都找出来。参考了《中国民俗》《诸城县志》《可爱的诸城》等的许多书目。这样,历经五载,三易其稿,对诸城的民风民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续集成册。成为全校师生甚至社会上的许多人认识诸城文化的重要书籍。

2.3乡土课程的贯彻实施要注意三大结合。

一是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结合。作为一门课安排专门老师系统讲授乡土教材,不定期聘请当地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报告;乡土课程的学习不能能只停留在书面和课堂上的探讨学习,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走出课堂,走到广阔的山川自然和社会生活当中。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师生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去考察学习,访问长者,探寻古旧村宅,记录名人轶事;学校和诸城的许多景点、企业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我市的北汽福田、新郎西装厂名企业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扩大学生认识乡土文化的途径和范围,促进乡土课程学习向纵深发展。二是将乡土课程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将乡土课程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探索了以恐龙文化、大舜文化和苏轼文化等为主题的多项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不但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而且对自己的将来的就业创业等有了新的启发。三是乡土课程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将乡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个人实践相结合。不能为了单纯的乡土教学而教学,要与学生的专业发展密切结合。旅游专业,就要把乡土课程中旅游元素专业结合起来,其它内容略学;建筑专业,就要抓住乡土课程中的人文古迹古代现代的建筑大做文章。机械专业,就要突出乡土课程中的现代企业经济的发展的篇章。总之要充分挖掘乡土课程的专业元素与现实的就业创业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3我校实施乡土课程教学的效果与思考效果:

3.1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就业创业信心和能力。

我们诸城有丰富的舜帝文化、恐龙文化、苏轼文化以及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品牌企业,在学习参观的过程中,一届又一届的毕生心灵得到陶冶,情趣得到提升,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通过参观调查诸城的名牌企业,学生们感到要学习企业家们迎难而上不达目不罢休的精神,有的暗立斗志,毕业后也要报效家乡。

3.2提升了办学声誉,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学生以良好的素质赢得了较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声誉。我校幼师专业学生年年抢购一空,其它专业就业率90%以上。我们的探索表明,加强对学生的乡土教育,是提升中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思考

篇4

关键词:苗族舞蹈 旅游景区 文化功能 保护 发展

引言:去年暑假,我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美丽的凤凰县旅游,在凤凰县的苗家寨观看了极具苗族特色的舞蹈“击鼓迎客”后,我随即对苗族舞蹈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深入苗寨了解后,我才知道苗族舞蹈之所以能踏着自己矫健的历史脚步,跨越数千年而走进今天的艺术世界,首先在于它有自己赖以生存和传承的艺术环境,只要我们揭开它那艺术生态环境的天窗,我们便会发现那个与苗族自给自足经济相适应,以幸福和光明为目标的文化追求意识,才是苗族舞蹈生命和特色的沃土。

一、传统文化中的苗族舞蹈

通过观看苗族舞蹈的表演,我们不难看出苗族舞蹈总体上的原始风貌是较为突出的,这首先与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态有关。原始崇拜和巫教文化在苗族舞蹈的外在形态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不仅仅体现在道具、服装等实物的身上,还体现在舞蹈本身的动作形态上,如果说具体的动作形态是地理环境、服装、劳作方式等直接影响形成的,那么舞蹈的原始气息则是更多的从整体风格与气氛中散发出来的。

二、苗族舞蹈文化保护的现状

苗族舞蹈,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最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性。是最古老的原汁原味原生态艺术。如今,苗族舞蹈伴随着时代步伐,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艺术走出湘西、走向全国、迈出国门,苗族舞蹈文化已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同时也得到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可。在2005年6月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举办的首届“德夯中国鼓文化节”,选出了全国第五代女鼓王、第二届猴儿鼓王,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而龙英棠作为苗族鼓舞传承人进入湘西州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苗族鼓舞”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4年取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身份。但是现在苗族舞蹈逐渐出现逆向发展的危机,比如说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的节日鼓社节,每逢这一天苗族上下都盛装出席,苗族舞蹈始终贯穿整个节庆活动,整个节庆场面热闹非凡。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之后,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自卑感,对家乡的民间艺术活动不热爱、不支持、不参与,所以出现不少村寨退出这一大型的节庆活动的现象。

三、如何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苗族舞蹈文化

苗族舞蹈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友人的介绍,我带着了解和学习苗族舞蹈的迫切心情走访了居住在苗族文化保护较好的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的龙洲长,在说明来意后,龙洲长很高兴的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告诉我,为了在山江保护这些珍贵的苗族民间艺术文化,近几年来他把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当成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广泛搜集,翻译,整理苗族历史,文化古籍等,并从民族经济,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把已经逐渐被汉化了的苗民召集在一起,规定大家穿苗服,说苗语,鼓励老一辈的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有效的保护了许多已经濒临失传的珍贵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对每年重大的节日庆典活动的保护更为重视。

苗族舞蹈生在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它只能以活生生的人作为它的文化载体,对于苗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认为可以在苗族旅游景区中,确立一些以形成苗族舞蹈文化为主的庞大民俗风情开发项目比如:设立苗族舞蹈的展厅,以苗族舞蹈介绍与苗族舞蹈表演为一体的音像制品的开发以及书刊的发行,对外开放性的培训都是可行的,这样无疑让那些对苗族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苦于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一个民族的理情精神是一个有机的和生长的文化形态,在某个时期起积极作用的因素。如果未能随历史变化而进行成功的自我调节,就可能在另外一个时期发挥不了作用,苗族舞蹈也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取其他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的苗族舞蹈文化,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精华的同时,必须既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也必须与世界接轨,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其艺术的民族性才更能发挥光彩。

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而使中华的文化特征显的博大精深,而中华各民族又组成了具有统一特征的中华民族,因此民族的概念本身就标志着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苗族舞蹈,既源于苗族家族生活又是苗族家族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发展速度不够快,推广面积不大,普及率不高。在我国现有的保护基础上,应采取更切实有效的抢救措施。如通过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利用,建立苗族文化博物馆等,让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到苗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民国]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3]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下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

[4]编写组.苗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

[5]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关键词:濒危剧种四平调保护发展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孕育了辉煌的传统文化。艺坛上独领近千年的中国传统戏曲(剧)艺术,在这里也有其深厚的积淀和文化渊源。历史上曾有几十个剧种在这里产生流行过,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很多剧种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主要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罗戏”“卷戏”“大弦戏”“怀梆”“怀调”“宛梆”;道光咸丰年间的“北调子”“二夹弦”“落腔”“道情”“花鼓戏”“咳子戏”;同治、光绪年间的“四股弦”“羊羔戏”;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四平调”等。这些剧种在河南都有过兴盛的历史,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这些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下面以“四平调”为例谈一下河南濒危剧种的保护与发展。

一、四平调剧种发展概况

四平调是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广大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由苏北花鼓演变而成,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四平调获得了很好的发展。1956年商丘市四平调剧团排演的《陈三两爬堂》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极大地增加了该剧种在豫、鲁、苏、皖的影响,短时期内四平调从一个剧团,发展成立了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的四平调剧团,该剧种的发展达到一个。“”时期四平调的发展落入低谷。以后,四平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商丘四平调剧团也被恢复,该剧团所演的《小包公》一剧,唱响了全国各地。1980年12月,由商丘市文化局倡导,在商丘市召开了首次“四平调唱腔音乐座谈会”。这个年轻的剧种的发展达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流行音乐和电视剧成为人们娱乐的新宠。包括四平调在内的很多戏曲剧种由于诸多原因而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濒危剧种。

二、四平调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四平调之所以成为了濒危剧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来观众群的流失。在四平调辉煌的年代,其流传地区的百姓文化生活可选择性较小,没有电视、网络等现代娱乐工具,没有歌厅、迪厅等娱乐场所,有的就是农闲时节村头的大戏,听戏就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了多种选择的今天,要想使濒危的四平调剧种得到好的保护与发展,首要的就是培养听众群,这比任何保护都有意义,因为保护仅仅是使它不消失,而一旦培养起了持续的听众,四平调就有了广阔的前景。

笔者认为,培养听众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由四平调主要流传地的商丘地方政府牵头,协调文化、宣传等部门,组织四平调剧团的演员排练优秀经典剧目,对全市人民进行义务演出,并到商丘所辖的各地包括每个乡镇进行巡回义演。充分利用商丘本地的媒体资源,对四平调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商丘全地区造就一个四平调戏曲的热潮。在此基础上,对四平调的经典剧目进行录制,并在商丘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播放,争取把一些原来的戏曲听众吸引到戏曲节目上来。其次,商丘四平调剧团还应组织创作班底加强新剧目的创作。因为原来的听众多为中老年听众,对老剧目较为熟悉,用经典的老剧目就可能把他们吸引回来,但对于中青年听众,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听众,他们对戏曲普遍不感兴趣,要把他们吸引到戏曲上来需要下大力气。比较有可能的就是四平调剧团创作人员要大胆创新,搞出一批有时代气息的、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剧目,把他们从网络、电影、电视剧中拉到戏剧舞台前。再次,培养听众群要从娃娃抓起,在商丘的幼儿园、小学掀起听、唱四平调戏曲的热潮。可以把四平调的经典剧目的故事做成卡通影片,让小朋友从小就熟悉家乡的剧目。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加进以四平调为主的乡土音乐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四平调的知识,进而喜爱四平调戏曲。这样,才能使四平调的听众群越来越多。

保护和发展四平调,除了培养听众以外还必须加强四平调的改革创新。就像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现在的现代化一样,很多的剧种就是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之下,其自身改革跟不上时代步伐而濒临灭绝。四平调主要流传地的豫、鲁、苏、皖四省接壤处,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商丘市为例,商丘原来只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现在商丘市发展成辖两区的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地级市。城市面貌、生活方式和80年代有了根本性改变,而四平调的改革和创新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加大四平调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剧目创新上,可以选择一些有时代气息的,反映现代商丘城市、农村生活的体裁进行创作。在唱法、唱腔创新上可以像当年创立四平调一样,更多地吸收其他剧种、其他唱法的经验,甚至可以借鉴一下美声唱法的气息和发声方法。

保护和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不能忽视高校的作用。因为高校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承文化。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一部分的四平调的发展同样应该重视高校的作用。在这方面商丘师范学院应该承担起传承四平调的重任,商丘师范学院是商丘地区唯一一所有音乐本科专业的高校,而且商丘师范学院培养的师范类学生主要满足商丘地区的中小学师资需求。可以在商丘师范学院音乐系成立四平调戏曲专业,同时对所有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系学生进行四平调戏曲的教学,让四平调戏曲课成为其必修课。这样,会使商丘师范学院的乡土音乐教学更加完善,同时使四平调有了更好的高校传承。

结语

河南濒危剧种虽有不完全相同的濒危原因,但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很多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民族工业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未来,传统戏剧没有创新和发展可能也没有未来。因此,加大濒危剧种的改革创新,培养戏剧听众,让濒危剧种进入高校,这些方式或许能使濒危剧种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区域性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开发

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课题是由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英语科组策划的一个本地区乡土文化资源调查方案,通过发动学生,让学生到南村镇内各村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图片、抄录文献资料、访问笔录或录音搜集口头资料等形式,来对南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形成专题调查报告,制作出图文并茂的英语专题手抄报,英语专题图片集等。通过学生的互动,来达到增强社区及村民爱护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进一步促进南村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同时向外推介和宣传南村作为历史名乡的风采。经过一整年三个阶段的开发,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英语科组老师们结合课程目标制作课件、收集文字资料、撰写学术论文等。目前项目执行完成的主要成果形式包括课件和网页制作,以及专题文字资料和论文等。

一、课题成果的意义

课题的成果是对番禺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项目课题“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因地制宜的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构建区域性文化体系一个补充,能提供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使用,或做资料素材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是作为向上一级英语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一个输送。通过开发和研究本土的资源,并将其应用到英语学科的教育中,将学和用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本土文化并将其与英语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以本土文化为荣,并在本土文化的背景中习惯用外语交际,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今后的对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对本土文化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也利于英语学科的教学,利用周边社会的大环境作为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英语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题成果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个教育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地区在发展区域性文化资源方面不遗余力,广州版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就是一套典型的地方版教材,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广州著名的景点,繁华的商业路段,广州经济发展及城市外观的变化等。本课题就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探索。课题开发后,南村各个时代的辉煌都跃然专题网页上。

三、课题成果的亮点所在

对《Success With English》英语教材结合比较好的是业已在学校教学平台使用的南村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专题课件。课件包括南村历史名乡,南村历史名人,南村古建筑,南村民俗工,文教史绩等十个专题,起始内容从时间上贯通古代,当今和将来南村的发展,内容囊括文化、民俗和美术的范畴。

课件制作从close to Nancun(走进南村)开始,着重介绍南村的地理位置,南村地区在广州总体概念规划中属都会区范围,处于珠江后航道发展带中,分属大石组团和大学城组团。南村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广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区,华南板块的核心地区,所以课件从便利交通,发达的地产业角度来描述。第二个课件是回顾南村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辖区内各个村落的发展,接着是对南村时展起重要作用的南村历史名人的介绍(The great names of Nancun);由名人的活动过渡到他们居住的建筑(Buildings in Nancun)。建筑是各种民俗活动举行的场所,所以接下来的课件就是介绍南村的民间习俗(civil customs of Nancun);而最能代表南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是员岗跷色(Piao se in Yuangang ); 最后两个课件是介绍在番禺地区抗日历史上有浓重一笔的植地庄抗日和期待在文教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南村教育(Nancun education)。

课件的文化内涵着重于文化教育的成就,如教育机构的介绍:古代罗边的培兰书院员岗书院,东山学社等,文化名人除了古代的状元和名人外,当代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和高奇峰都有所介绍。另外还有海云寺的相关人物,据说是天然和尚主持时,法众素质高超,社会影响大,其中有不少岭南杰出的诗僧,如屈大均、黎遂裘、梁佩兰等,从而形成了岭南一个文化胜地。

民俗工艺部分主要从建筑,民居习俗和民间手工来介绍南村。南村的民居总体上有广府文化的特色但也有因地区特征而形成的自身的特点。民间工艺则用如龙船的制作,广绣等来阐述南村独特的魅力。

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英语科组在该校平台上系统的使用课题成果,效果比较理想。课件能运用在不同的课型上。当我们课本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中提到关于广州的变迁等阅读文章时,适当增加一些关于本地南村的变化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提高了,课件还排除了古板的时间、地点人物的传统历史线索,而着重于故事情节和与学生相关的事物,并且语言尽量用到初中中考英语规定的词汇,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南村的人和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知去进行一定的猜想和联系实际去理解,借助对内容的熟悉,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结合南村文化资源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 在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课本教学《Success with English》中一些实例

(1)《Success with English》 2A 中 Unit 6 Asking the way 中结合课件close to Nancun(走进南村),进行讲授。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问路的知识,到了初中关键在应用。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必须用真实的场景去刺激学生。利用真实的地理概况进行交际应用,要求学生绘制南村周边的地图(简图就可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只要学生能够进行运用,几个问路的词组和句型就能很快掌握,

(2) 《Success with English》2A Unit 8 Holidays 这一单元的讲授时,可以在阅读材料中添加南村庆祝龙舟节的一些活动,如吃龙舟饭、探亲、吃粽子等,并把一些相关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兴致就高涨了,另外还可以列举一些官堂的康公诞这一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学生也是非常感兴趣的。由于是自己身边的事,学生收集材料容易,兴致也高,参与的积极性也高。

(3)《Success with English》 3A Unit 14现在完成时的教授时,更多地运用到了南村的本土文化资源。现在完成时主要是关于经验的谈论。我们用 Have you ever been to ……?这一句型,结合番禺比较有名的几个大地方,让学生进行句型的操练,并让学生收集资料,以自己作为travel agent 去推介南村的旅游线路和景点,介绍南村的美食。

(4)《Success with English》5A Unit 1 What will I do 中,按照课件The great names of Nancun(南村历史名人)加入龙头制作艺人梁镇洪、广绣艺术的最后传人陈少芳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意识到两门手工曾经的辉煌和两位艺人的奋斗历程,并借此鼓励学生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学好英语。同时让学生树立起对传统工艺的敬意,和对传统工艺日后发展的关注。吸引和激励更多的学生立志将来投入到继承和发扬民俗工艺的行列中。

五、在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语言教学其实是一个载体,必须有一定的内容才可以充实、有用。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工具,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的工具。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必须与各个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相联系,这样才能发挥英语的重要作用。利用英语传播本土的文化资源,既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绪,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承。

2.及时更新资料,保持信息沟,让学生保持兴趣

让学生保持兴趣,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利用词汇建立信息沟,让学生有陌生的词汇,但又可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很好地组织审阅好材料,设计好难度。

(2)对于新建设的这部分信息可以及时地进行更新,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情况,保持一定的信息沟,让学生有进行阅读的动力。

3.老师在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时,适时加上相关的内容

①内容要相关的;②长短和多少要适量。这两个要点要做得好,必须要求老师既要研究教材,又要对本土文化资源有相当得认识,这就要求老师教学意识和素质都要过硬,而且有不断学习更新的意识。

以上是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性文化资源时的一些感想和方法。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就能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篇7

【关键词】 侗绣;侗锦;剪纸;雕刻;银器;非物质文化

2005年0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

中国进入九十年代后已经步入“盛世收藏”时代。民族工艺品因其存品量丰富,受政策性影响风险小,是世界上公认的效益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把民族工艺品作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民族工艺品逐渐成一颗新星一个亟待开发的宝藏,社会各方力量来收藏民族工艺品也是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正是这样的条件和使命感之下,利用学院民族生多元化 、教师知识专业化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从自己家乡入手进行调查、收集各类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并把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加以传承保护。将柳州三江地区现有的民族工艺品进行了整理与分类,主要分为侗绣、侗锦、剪纸、雕刻、银器品类,并了解将它们目前的市场价格,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来保护和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一、侗绣

2008年,三江县申报的“侗族刺绣”入围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江的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制作工艺、审美特征、承载历史上都被视为民族文化的集体表现。侗绣具体包括鞋类、服装、娃崽被带等,因其独特的风格在刺绣家族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一件完整的侗绣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美国的弗兰兹・博厄斯博(人类学界泰斗人物,美国人类学和现代语言人类学的奠基人)说:“当工艺达到一定卓越的程度,经过加工过程能够产生某种特定的形式时,我们把这种工艺制作过程称之为艺术。”

目前,侗绣主要集中在三江县同乐乡并已得到市场的认可,当地县政府已重视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在恢复传统的文化习俗同时,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还建立刺绣产业,一大批专职的绣工在将这份民族产业逐步做大,这也成为同乐乡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手工制作的一双绣花鞋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价格在600-1000元之间。作品都基本上都是当地美好的传说故事,细腻的手法,强烈的色彩凝聚着她的心血。人们初赏绣品时,往往只是对作品的纹样、色彩略知一二,对技术深度知之甚少,特别要注意区分手工制作与机械制作之间的差别。从刺绣图案造型形上看,手工制作饱满、凹凸感较强,且图案疏密有致、生动活泼、线条流畅,花色搭配华而实――艳丽而不浮躁。机械制作的则造型生涩,比较呆板、线条走向规整统一、无变化,花色搭配浮躁但没有精神。因手工制作较灵活多变、绝不会有重复的物件,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别。

二、侗锦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域文化被社会关注、重视、认同,侗锦的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撩起,让世人开始注目,侗锦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流传极为广泛,在民族织锦中独树一格。它是在柳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下产生的,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侗族民间艺人在常年累月的劳动和创作中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物象织在锦面上。把复杂的自然之物如桃李、卷藤、枫叶、苍鹰、蝴蝶、青蛙等形象洗练成几何图案,重重叠叠,反反复复地排列组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显得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富有节奏感,给人们以一种稳定、均齐、愉快之感。三江地区的侗族织锦有彩锦、素锦之分。素锦,多为黑白二色经纬纱交织而成。这类侗锦保持了朴素大方、清晰醒目等特点之外,在大面积素色的基础上,加用一二种如土红、黄绿、深蓝、浅蓝等艳丽的纱线与之交织,特显典雅别致、古朴大方的气质。彩锦,一般是以黑、蓝等深色或白色为底色,提花常用色彩有:草绿、群青、湖蓝、洋红、粉绿大红等。锦面比较富丽,而且两色相接处交错使用,逐步温和过渡,因而不象壮锦、苗锦那样强烈。淡雅而鲜明色调中,显得很新颖。彩色侗锦总的特点是比较华丽,用色冷暖结合,富于节奏感。

三江侗族小孩逢年过节,如果谁的侗装上没有鲜亮的侗锦作为点缀,根本就不好意思出门,更别说是上鼓楼“多耶”,特别是正值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如果侗装上的色彩不够吸引人,那可是真正的丢人了,可谓,亮丽的侗锦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资本。

三、剪纸

提到刺绣不得不说剪纸,剪纸是刺绣之魂。与苏绣、湘绣等名绣的制作工艺不同,侗家人在正式刺绣前还要完成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剪纸,而侗绣的图案底稿却是直接用烟壳等硬纸剪出来,剪纸花样即是刺绣的图案,没有了剪纸花样侗族刺绣就失去了根基。

在北方的很多地区,剪纸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俗文化存在。三江地区的剪纸却被侗绣的绚丽色彩和丝线所淹没充当了幕后英雄。这也使得到目前为止剪纸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被社会所忽略,一旦剪纸消失了,三江刺绣也将消失。任何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能够完成一件不错的刺绣,但是,剪纸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掌握的一门艺术。它是由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剪刀在一张完整的纸上完成,不依托其他辅助工具,这要求剪纸艺人心灵手巧――不仅想象丰富,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将生活中的动植物幻化成一幅幅图案。

三江刺绣,根据剪纸的形状用不彩线把剪纸缠绕起来,最后成为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的侗绣,因此,一幅刺绣的品相既要看秀工的技艺,更要看剪纸的艺术美感。三江剪纸与其他地区剪纸有较大不同,它更注重线条美,整个剪纸就像一幅唯美的画卷,富有节奏感、地域特点浓烈,更为重要的是每件剪纸几乎都是孤品。从内容上看,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主要是当地动植物的抽象画,如当地流传的滚地龙、榕树、蜘蛛、狮子、金鸡、鸳鸯、蜜蜂、蝴蝶、等等。

剪纸是了解、学习、研究地域历史文化的活标本,收藏市场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学术价值就有市场价格。剪纸收藏在云南、贵州等地已经非常火爆,一套完整的剪纸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不等。北方地区,有名气的剪纸艺人的作品价格则更高。而我们本土优秀的剪纸,目前的市场价格仅仅是几十元上下,有的甚至更低,据笔者调查在三江地区能自由够剪出有意义的作品的人只剩下3至4人,且年龄都在65岁以上,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下较低的价格使年轻人失去学习的激情并且会使丰富内涵的作品趋于平庸,直至消失在我们眼前,这需要政府等职能部门重视,抓紧时间进行保护。

四、银器

银作为一种贵重金属,象征着财富,而且其化学成分还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被人们视为治病驱邪、延年益寿的灵妙之物。因此,在柳州三江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贫贱富贵,没有哪个家庭不拥有银器,没有那个成员不佩戴银器。三江银器使整个研究界眼前一亮的是它较早使用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使得饰品色彩斑斓、夺目耀眼。

银器品类主要有两大类:一为装饰品类,主要体现在帽、发、耳、颈、胸、腕、衣、裙、鞋以及摆饰物体的装饰等系列之上。二为实用品类,主要有餐具、文具、烟具、玩具、银药具、法器、祭器等。就三江民族银器的造型样式和用途而言,反映出浓厚的民族色彩,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民族特征。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所以,吉祥物、吉祥符号、吉祥图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借以传达心声的载体,成为了民间银器装饰纹样的主要内容。人们把保佑平安、吉祥如意、兴旺发达、长生不老以及对生命的延续、生育旺盛的企盼等意念寄托在银饰品上,如给小孩佩戴银项圈、长命锁,喻意锁住生命,不让流失,表达了人们乞求神灵保护孩子长命富贵的美好愿望。

此外,三江地区不是产银区,现有银器有相当部分在民国时期用银元打造的制作,材质较硬,色彩偏黄,在选择判断时要更注意与仿冒的白铜之间的区别。目前收藏市场普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金银器收藏是一个不断升值的市场。从目前市场价格看,一般整套的银器头饰要数千元,精美的甚至要上万元。

五、雕刻

勤劳的三江侗家人是天生的艺术大师,侗族雕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美术形式,是侗族综合性文化的承载者。它以本民族美术语言与外来文化对话并且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最终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雕刻作品形象。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千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它的民间雕刻艺术品几乎鲜为外人所知,只能默默蜷缩在古老侗寨一隅。改革开放以后,外界逐渐对侗族民间美术逐渐关注,并进行了挖掘和研究,侗族的雕刻工艺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木、角、牙、石雕和根雕的民族特点凸显,得到了其他民族和本民族的认同。民间雕刻家也有了展现自己才能的空间。

这些雕刻作品在他们日程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可能正沉睡在某个角落,等待着被唤醒重新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在他们木楼、家具、餐具、劳动工具、乐器上都有独到的表现,这些雕刻精美图的案内容丰富,造型生动。例如在建筑工匠的工具上,在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看这个工匠的工艺技术怎么样,先看他的劳动工具就知道他的水平了。因此,侗家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劳动用具,在其上面精雕细琢。它虽是从功利出发.通过民间艺术手段实现内心的意愿。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民族色彩浓厚的民间艺术品。

六、柳州三江地区的工艺品的价值

民族工艺品是农耕时代自然经济下的产物,在农耕文明日益衰竭,人类文化在无奈地趋向贫乏和单一的今天,优秀的民族艺术品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其传承、传播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研究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品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仅将三江地区的工艺品进行了一个比较粗略的归类,周边还有更多的区域,更有价值的民族工艺品值得我们去保护与研究。我们在享受民族艺术品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作为当地者更应重视和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为打造“柳州历史文化名城”贡献一些力量。这些民族艺术品除了具有收藏升值的经济价值以外还主要有:一,学术价值。“柳州气派”的民族艺术品中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在中国工艺史上实属罕见。收藏、发掘、抢救、保护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的工艺史提供鲜活的例证;二,文化价值。柳州地域特色的民族艺术品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柳州气派”的传统民族文化,培养自尊心、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实用价值。收藏、保护“柳州气派”的民族艺术品有利于丰富大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审美和生活素质。

参考文献

[1]宋金良.广西民族织锦的艺木特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1980.2

篇8

[关键词]课程资源;区域性文化资源;实施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新的课程价值观告诉我们: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目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三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校外的课程资源最为丰富。这里我们所要谈的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正属于此类。它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社区(一般是本市县范围内)的自然区域和文化生态方面可供课程开发利用的资源等。自然领域是指当地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气候、自然资源等,历史人文领域包括当地的社会历史变迁、社会文化(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民间文艺、名人遗迹等)、社会经济(经济、教育、旅游等)等内容。

目前,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缺乏推进经验。为了新课改的实施开展、深入推进,我们必须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价值、实施策略等相关问题上做有益的思考。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些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价值

我国课程研究专家对课程概念的阐述是: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探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价值也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整体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教师要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能教“教科书”,而要“用教科书教”,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进课堂,促使教师广泛阅读,关注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利用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同时通过研究开发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引导教师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积累操作经验,使教师不仅能用教材而且能编教材。

2.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价值。它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具有亲历性。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根植于乡土,也就是学生身边的现实世界,这些生活经验特别熟悉,明白其中各个事物特征或相互关系,利于学生掌握理解;二是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因为学生身处区域性文化中,他们进行观察访问、触摸描绘、感受体会等操作简便易行,因此,若用来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若用来设计探究题目,可以大面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同时又因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对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使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化,奠定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基础和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

3.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丰富课程及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增添教学活力

区域性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既有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资源,教材内容设计上具有可扩展的宽广空间,它和其他因素融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这样大量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生产和生活经验都进入了课程资源,直接融入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丰富而又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必然带动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增添教学活力,显示出其诱人的魅力。

二、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实施策略,它如同船和桥一般重要。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从课改的大背景和教育理念上认真研究策略、内化策略,以便让理论付诸实践。

1.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广大农村城镇学校实施新课程重要举措的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基础知识与技能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应试教育”严重扭曲了课程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人们心目中:课程等于教材(教学内容),即知识。同时扮演课程改革主要角色的广大教师原来学习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再则受传统角色的影响,认为教师就是教“书”,没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对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视而不见,甚至抵制,十分依赖于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这对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广大农村城镇教师对于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程中所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受到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更是给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因此,突破传统束缚,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明确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农村城镇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意义,是首要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加强理论学习和观念引导,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来引导教师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认识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

2.逐步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框架

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经历一个理论到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逐步推进、验证过程。

首先是让区域性文化资源走入课堂教学,以此来补充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收集区域内古今英雄人物,讲讲他们的事迹作为补充,让学生从身边鲜活的事例中汲取爱国的力量。

其次是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运用于研究性学习。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喜好、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业余爱好选择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材料。

再次是利用区域性文化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关注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利用,关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如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民居特点、饮食习惯、主要交通等等,使“综合性学习”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初衷。

最后是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编写有关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收集、运用区域性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一些优质的资源固定下来,深入研究,收集整理,编写有关的校本课程教材。

3.突破传统拘束,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好帮”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学生的身份、地位、背景也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学校的学生有的来自省外,有的来自区内各个乡镇,他们对各自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有着丰富和深刻的认识。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成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帮手,例如在课堂上让他们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川、气候、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等,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或成因,写有关的调查报告等。一方面,可以在这些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能力,从实践的效果去评价孩子。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发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时可以比较全国不同地区区域性资源的异同,借鉴参考;也可从区内各镇的学生中获取区域性文化资源第一手资料,借以丰富、充实课程资料。

4.发挥教师各自特长,团结协作,形成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合力

由于教师的专业限制,学会合作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学会合作的意义在于:(1)教师之间的交流、互补有利于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沟通信息;(2)有利于改善学校教学教研的环境,减少个体工作压力,激励个体大胆创新;(3)多次的讨论交流、沟通合作,可以增强教师抗干扰的能力。树立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信心和耐力,形成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合力。

教师进行合作的形式有:(1)同行之间合作。包括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如互相听课、研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2)师生合作。因为区域性文化是和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课内互动和课外综合活动去交流分享;(3)与教研人员、专家的合作。如课程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等;(4)和学校领导、家长及社区人员的合作。研究性学习往往要同社区的许多部门联系,如环保、图书、工商、医院等。

5.让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区域化”,实施共享

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与一般学校课程的开发有所不同:不再仅仅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打破学校课改各自为政的陈旧思路,可以由区域内的学校联合开发。如参与开发的教师是区辖各校中的骨干教师;开发所需的课程资源也是集体收集,然后按分工的需要分类整理;最后,课程开发的成果也将是在全区范围内共享,只有共享,其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共享可以是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果的共享、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的共享、样板学校资源与非样板学校资源的共享、物质资源共享、学校课程资源与社区课程资源的共享等。

篇9

[关键词] 考试改革;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090?02

如何更好发挥高校考试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高校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为例,从考试的功能角度入手,研究如何通过改革发挥考试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高校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当前的《纲要》课程考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一是引导功能不强。合理的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高校的《纲要》课程考核,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仅起到了知识学习导向的作用,学生只注意知识学习,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时则高度紧张;只关心考试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只习惯于课堂听讲,不擅于独立思考与质疑。

二是发展欠缺。《纲要》课程教育的目的除传授知识外,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面对生活与学习时应有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因此应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杠杆作用。然而,现行不少高校学生平时所写的论文与调查报告是从网上直接抄袭而来,教学目标中预想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论证观点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在考试题型方面,不少高校的考题多为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等客观题,即使是作为主观题的论述和分析类题目,出题者也在题目上给定了论述、分析所需要的原理,如要求学生“用××理论论述××的正确性”,让学生用书本的原理去“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考核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才能的发挥。

三是激励功能不足。合理的考试应该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思想、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但当前不少高校的《纲要》课程考试,教师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答案踩点给分,答案内容主要依据书本或课堂讲授内容。这种评分标准导致学生的创新观点不但得不到激励,甚至还会被认为是错误观点;在课堂讨论、课外学习与社会实践方面能主动质疑,参与课堂讨论、课外能自主学习并进行创新实践的学生在课程成绩方面也得不到反映与激励。这样的评价标准,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将会被扼杀。

四是考试的测评手段不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方面的能力,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高校《纲要》课程考试重点只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情况,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价值观判断方面的能力却很难得到反映;由于对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费时费力而且有一定难度,教师往往采取依据出勤率来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1],而课程成绩则以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为主要依据。这样的考核,学生只要根据教师上课的重点进行突击,就能轻松过关甚至

得到高分。而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的课程测评,偶然性和风险性都比较大,考核结果也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能力情况。

五是诊断反馈功能不全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通过考试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而且要通过考试了解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教学始终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但目前多数高校的考试被安排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2],不少教师把考试当做例行公事,课程考试结束之后只要登记成绩、填写考试分析后上交,课程教学便算终结。这样的考试仅起到评定分数的作用,失去了对教与学的检查、诊断的功能,学生甚至不知道答题的对与错,教师也无法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更无从谈起。

二、《纲要》考试改革的实践

针对《纲要》考试存在的以上问题,近年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挥考试的导向

在考试成绩总评上,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学生参与(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讨论、网络讨论),占15%;期中小论文,占20%;社会实践,占15%;期末考试占50%。在期末考试内容上,将自我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体会与收获列入考核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分数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外自主学习老师通过BB教学平台的参考书籍与文章,观看近现代突出创新人物视频,开展社会实践,从而丰富自身知识、学习创新品质、训练创新能力。

(二)发挥考试的发展,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如在课堂成绩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讲述下一专题讲座前,我们让学生针对专题内容提出问题,以此作为课堂成绩评定的一个依据。在课程论文写作方面,为了避免学生抄袭网络文章,我们引导学生将课程论文写作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相结合、要求学生以近现代地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变迁史作为课程论文的选题范围。在期末考试内容上,体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试题形式上,既有考学生学习过程收获的体会心得、也有材料分析题或小政论文型试题。通过以上做法考查与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发现问题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和观察力,创新思维能力、从微观的角度了解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力。

(三)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为此,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作业,我们允许学生选择观看老师指定的教学视频后写观后感,也可以回家乡进行“口述历史”式的访谈调研;可以选择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后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介绍参观后的体会与收获,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情景作文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历史事件,或者通过自拍自演的形式制作成一段情境短剧;在期末考试方面,采用必做题与选做题相结合。在作业完成形式方面,既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

(四)实行个性化考试

在课程论文方面,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籍贯的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提出不同的论文选题,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近代西方传教士在××的活动与作用评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近代××工人社会福利研究”等等一系列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祖籍与专业情况选择与自己家乡及本专业相关的选题作为论文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较好地避免学生通过网络抄袭论文的现象,使考试成绩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

(五)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如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和独到见解,对学生在课程考核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创意中的不成熟、不完善之处进行思路点拨,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将有创新观点的文章或试卷答卷上传到BB教学平台的“优秀学生作业与答卷”栏目给予表彰并供其他同学学习借鉴;在课堂讨论与期末考试方面,通过一些开放式题目,给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试卷答案上,不采用按标准答案踩点给分的评分办法,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有新见解、新思想的可以给优秀成绩甚至该题可以满分。鼓励学生以自己写的论文参加一年一度的学院的学术基金申请,其中优秀的课程论文教师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后鼓励学生向相关刊物投稿,并收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论文集》里集中出版。

(六)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

对平时作业与测验反映出来的问题与疑惑,及时通过课堂评讲进行分析与解答。对学生在考试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通过BB教学平台的“考试答案与结果分析”栏目反馈给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参考答案与考试分析及时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问题分析与解决、价值选择与判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对比分析中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伦敦市场;特色化发展模式;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59-(6)

1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空间的奇葩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风景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伦敦传统商业的重要载体,映射出最具英伦情调的文化,又是展现伦敦世界城市风貌的重要城市空间,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它们大多历史悠久,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经历了伦敦大规模的城市重建与城市更新,却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既立足于伦敦本土,又逐步享誉全球,可以说,伦敦市场带给伦敦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更大的社会与人文的效益。

1.1 伦敦市场是伦敦重要的经济空间载体

目前,伦敦大都市区拥有350多个市场,出售商品种类繁多。伦敦市场每年的营业总额4.3亿英镑,占全伦敦零售业总额的0.94%,并且提供7319个全职工作岗位。

伦敦市场凭借毗邻城镇中心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2010年关于伦敦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大部分在城镇中心购物的顾客都会同时逛逛附近的市场,顾客在城镇中心的商店里每花掉1.75镑,就会同时在附近市场里消费1镑。很难想象,没有了市场的城镇中心会是什么样子,调查显示近42% 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去没有市场的城镇中心,80%以上的旅游者都会到伦敦知名的市场逛逛。

同时,伦敦市场给低收入社会群体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伦敦市场十分鼓励新创业者的加入,并且积极为其提供更为便宜的创业场所,鼓励市场中小商店诞生以及新型商业体的存在。早在2005年11月,伦敦发展委员会开展的调查就已经表明消费者在市场里的每天消费3000-15000英镑,所有的商贩几乎都大力推崇市场的存在。

1.2 伦敦市场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伦敦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场所,是伦敦城中充满独特人文气息的城市市场。现今每一个伦敦市场,都是在伦敦的漫长演变中通过优胜劣汰而存活下来的,都充分地展现了伦敦这个全球城市多元文化的风采。在伦敦的市场里,人们既能体会到最本土的英伦文化,又能饱览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这里的传统文化是多元而独特的。

伦敦市场是伦敦人的“起居室”,人们在这里买菜,买衣服鞋子,与商贩讨价还价,在这里与家人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还有人在这里工作,创业,维持生计。同时,伦敦市场也是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必经圣地。人们慕名而来,感受最地道的本土文化, 在Camden Lock市场里体验着伦敦缤纷繁杂的商业特色,在Borough市场里购买伦敦高品质的生鲜食品,在Convent Garden市场里感受伦敦的创意产业,在Old Spitalfields 市场里品尝伦敦的各类风味美食。无论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特色市场,还是那些随处可见的小市场,在游人眼中,都是不平凡的。

可以说,伦敦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是伦敦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是构建大伦敦人文特色的中坚力量,是展现伦敦城市活力与多样性的重要构件,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其从“地方”走向“全球”的动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城市焕发活力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2 伦敦市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

2.1 伦敦市场的类型

伦敦市场是经过城市漫长演变发展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目前尚无对其准确的定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查询相关资料,暂且将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型零售店面、摊位,或者集聚在特定区域的小型零售店铺、摊位集聚区称为“市场”,它既有传统的集市概念,又有现代商业集聚区的含义。伦敦目前存在四种典型的市场类型,街道市场,各类专业市场,以及有“盖儿”市场。

街道市场(street market)是伦敦市场最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沿主要城市街道露天式布局。这类市场通常以零售为主,也会批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类市场通常是综合类市场,包括家居用品、服装与配饰、水果蔬菜等各类食品。例如女王市场(Queen’s Market)、Petticoat街巷市场、东街市场。

专业市场(specialist markets)是指专门售卖某类商品的市场,是英国的一大特色。这类市场通常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市场、服饰市场、旧物市场等,摊位摆放更为灵活,例如以售卖古董著名的Bermondsey 广场市场,格林威治的手工艺品市场,Queensmead 学院周边的大型的车后盖市场。此外,农产品市场(farmers’ market)也是专业市场中的一类,农民通常直接将其农产品拿此售卖,物美价廉,具有较高品质。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叫做专项食品市场(specialist food),例如法国食品市场、意大利食品市场。

有“盖儿”市场(covered market)是指非露天的市场,具有永久遮挡物。这个分类是从物质结构上考虑的,从销售内容上,与街道市场或者专业市场基本相同。这类市场通常是城市更新后的产物,多以店面集聚在一个或几个街区为主,形成小型零售店面集聚区。例如Old Spitalfields市场就是通过传统食品市场的改造,通过加建玻璃屋顶,增加商业店面,形成封闭围合有内庭广场的市场集聚区。

2.2 伦敦市场的空间分布特点

伦敦市场通常位于或者毗邻各区城镇中心,60%的市场,以及68%的街道市场位于伦敦内城,在伦敦郊区相对较少(图1)。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伦敦市场起源、郊区化有关。伦敦市场源自于欧洲中世纪城市,当时的城市空间是以街道为主体,商贩通常在城中心的重要街道两侧聚集,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出现,这样逐渐形成了街道市场,并且被保留至今。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了伦敦大规模的郊区化,伦敦郊区也形成了以超级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导的社区商业业态,其周边环绕着大面积的私家车停车场,因此,伦敦的传统市场是很少出现在郊区的。

但是,食品市场由于占地面积大,物流运输要求频繁,已经逐渐向伦敦迁移,目前四分之三食品市场形成了以伦敦中心区为核心圆周式分布在。但是农产品市场和与非食品类的专业市场在伦敦市郊之间却出现断层,尽管地方政府一直鼓励发展农产品市场与专业食品市场,但是私人经营者一直面临营业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零售形式日益广泛,另一方面还有来自于超级市场与打折商店的竞争压力。

3 伦敦市场成功经验总结

3.1 寻求特色化发展模式

每个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伦敦市场数以百计,完全实现错位发展几乎不太可能,大多数出色的市场都是善于多方面经营,在营造空间特色、区位特点、选择服务人群、销售产品类型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掘自身的独特要素,坚持自身的文化底蕴,运用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寻找亮点,构建特色。伦敦很多受欢迎的市场大多是特色化发展的成功典型(表1)。

伦敦Borough Market市场的特色是,专门售卖伦敦本土高质量的食品。它位于伦敦桥南部,有数百年历史,经历了几次搬迁,现在的市场始建于1851年,目前已经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食品市场,以批发为主,一周中只有两天半时间可以零售食品,尽管价格明显高于普通的食品超市,但是其优秀的食品质量依然吸引了很多伦敦本土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

位于伦敦北部的Camden Lock市场(图2),是伦敦知名度最高、吸引游客最多的复合型市场。它的主体由四个市场组成,包括以工艺品为主的Camden Lock Market市场,以时尚为主题的Camden Stables Market市场,以及出名很早的Camden Market市场等。这个市场地区不仅有各色的特色市场,还有很多的餐厅、酒吧、剧院与影院等。在周末,所有的店面全部营业,满大街人山人海,将整个Camden镇变成了娱乐的海洋。

此外,位于著名Convent Garden Jubilee Market Hall市场区的Apple Market市场,以伦敦本土的手工艺制品、草本护肤产品为主题,市场中有部分下沉广场,底层是各式冰饮、餐饮的集聚区。每逢周末,在下沉广场中央、广场入口增添各种表演成为市场的一大人文特色,促进了周边很多临时性工艺品集市的出现,很多外来游客都是为了买到便宜又最具伦敦特色的本土工艺品才来的。从伦敦最受欢迎的10个市场(表1)的经营特点可以看出,特色化、错位发展是关键。

3.2 包容多元文化发展

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鼓励与扶持。伦敦作为公认的全球城市,其在人口构成、、阶层构成等多个方面注定要多元化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种多元融合的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市场的发展演变上。伦敦市场通常位于老区,或者紧邻城镇中心,这类地区通常是人口构成、宗教文化最为复杂的地区,还是社会低收入者与大量外来移民维持生计的地方。市场的经营者,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私人业主都会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适度的税收政策、公平的申请程序搭建了门槛很低的创业平台,随时欢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型店面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饮食方式等。例如位于伦敦东区的Brick Lane 市场地区就是以孟加拉语言为主,混合了80多种语言的多元文化地区,很多外来移民都到这里寻找家乡特色。在这里,多元的文化不是靠作秀做出来的,也不是政府短时期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真正的市民生活支撑的。

随着伦敦全球化城市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复兴的大规模建设,很多伦敦市场都面临着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通常,“复兴”后的市场会带来价格的上涨、业态的同构,从而引发消费人口单一、文化吸引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很多社会问题。为此,很多市场利用价格杠杆和政府补贴的形式来维持经营的多样性,进而保持文化的多元发展。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在那些大名鼎鼎、享誉全球的典型伦敦市场里尤其常见。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强了这类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赢,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更新,避免了自身的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

3.3 灵活的经营时段

伦敦市场的经营时段是灵活多样的。通常,大多数常规的伦敦市场周一到周五是上午10:00-下午4:00,在周末会适当提前开张、延时关闭各1小时。此外,伦敦还有一些专门的周日市场(Sunday Markets)(图3),这类市场往往存在于一些大型市场中,有的具有专门的建筑空间,有的是露天形式的,多以专业市场形式为主。例如,位于伦敦东部著名的Brick Lane市场周边的Sunday Up市场就是一个只在周末开店的市场,人们在这里边喝啤酒边欢度周末,凝聚了当地市场的人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市场,通常是在周末占用其他的开敞空间,例如停车场、或者商业区的城市广场。这些灵活经营时段的利用离不开灵活的市场租金的管理,很多临时市场或周末市场的小型商贩只需缴纳经营时段的租金,降低了经营门槛,也保持了这类市场的可持续性。

3.4 多样化的产权管理模式

伦敦市场的产权形式与管理模式上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所有的,也有公私联合经营形式,而联合经营的数量很少。数据统计表明,伦敦大约一半的市场是由地方政府管辖的,并且大多遵循1990年制定的地方管理法规(以及1999年威斯敏斯特区行政管理规定),这类市场的经营管理缺乏灵活性。地方政府通常只是将市场看作是一系列独立商店的集聚联合体,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其统一规划管理的职能受到了限制,例如不能擅自移动摊贩的固定摊位,只能将营业执照发放给个人而不能发给企业,并且税收来源有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联合交通、环境、规划等其他职能部门公同协商解决,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伊灵顿区政府就在市场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它通过部门联合会议,定期举办个人创业培训班,来促进当地市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相反,私人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具有更强的弹性。他们对市场的空间布局具有更大的管理权限,可以根据具体商业氛围的变化,灵活的调配市场中摊位的空间布局。此外,他们还利用可观的税收收入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建、市场治安管理等。例如,伦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就拥有全市26个农产品市场中18个市场的管理经营权,通过为每个市场量身定做发展计划,选择更有商业价值的区位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5 “100个伦敦市场”计划

伦敦地方政府部门一直认为伦敦市场是繁荣商业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镇中心的活力和乡村经济。尽管25个伦敦市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市场的政策,但依然有很多市场面临城市再开发的威胁。2006年,伦敦市长提出的食品策略包括100个行动计划,覆盖了食品链条的8个阶段,其中三项行动计划涉及伦敦市场的发展,且主要关注批发市场而非零售市场。期间伦敦交通委员会也参与其中,包括增强步行空间、提供社区里的停车空间以及增加公共交通指示牌。但是伦敦市长与大伦敦政府依然认为这些措施还是不够充分,于是决定效仿伦敦市长于2002年7月提出的100个公共空间计划,制定100个伦敦市场计划,通过联合更多的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与地方代表(零售商与消费者),促进新市场的诞生,保护传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计划主要致力于三个层面,第一是完善政策,各区的地方政府大多制定了一套政策保护本地市场,帮助其避免再开发的威胁,在伦敦市层面制定促进城镇中心零售业与娱乐业的规划导则,将市场的发展融入城镇中心的发展;第二是鼓励市场中经济类型多样化,通过增加摊位与开展培训计划,不仅帮助原有私营业主更好的经营生意,也意在吸引新的零售摊贩加入市场,其中有的市场甚至鼓励临时经营者的加入;第三是增强市场安全性并且提高市场的吸引力,包括在建筑与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设施四大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100个伦敦市场计划不仅关注伦敦市民,还要关注其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从空间选择就能看出端倪,其中83个市场分布在伦敦内城,同时更多关注承办2012年奥运会的伦敦东部地区。

3.6 社区发展的粘结剂

伦敦市场是一种功能复合的社区空间,是社区中重要的社会交往场所,逐渐成为老年人、妇女,还有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周末的休闲场所。这里不仅有满足当地需求和口味的各类商品,同时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通常位于社区中心,这是其成功地成为社区交往空间的重要前提。此外,与社区互动良好的商贩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商贩与消费者的互动构成了社区关系的纽带,对于增强社区活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由于很多伦敦市场大多位于社区中心,往往毗邻城市公园、广场,抑或自身包含小型的公共广场,因此,市场往往在周末或者节庆假日扮演重要角色,社区居民在这里举行各种庆祝狂欢活动。很多伦敦市场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标识地区,具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再者,伦敦市场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场所,对于低收入的社区尤为重要。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健康食品,同时也是大量社区居民的工作场所,逐渐成为承载伦敦市非正式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4 后续的思考

不可否认,伦敦市场在伦敦繁纷的商业体系中所占份额甚小,但是对于伦敦在构建全球城市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体现社会包容性方面又绝对属于点睛之笔,可以说,伦敦用了极低的经济成本赚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世界了解“地方”伦敦的重要平台。伦敦市场的发展是从“地方”走向“全球”的过程,在保持地方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其海纳百川的文化潜力,是很值得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学习的。总结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中国规划师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值得关注的方面。

4.1 避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中产阶级化”

伦敦市场的良性发展与其在城市再开发中的成功博弈密切相关,这种传统城市空间在城市更新中面临消失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中尤其普遍。很多城市为了提升地区功能、升级产业,抬高了地区发展门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的、大众的东西摒弃在外。其实,传统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生活空间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滞后性,这也是其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原因,单纯的“中产阶级化”式的更新,只会给它们带来“拔苗助长”,直至毁灭。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渐进式、小规模更新的办法,增加新的元素,融入传统的空间,在保留原来的特色同时,逐渐演绎出新的生活内涵与城市空间。

4.2 鼓励“内生式”增长更新城市传统空间

作为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像伦敦市场那样的传统型城市空间,比如历史街区、传统市场,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广场等,但是对于这类城市空间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十分匮乏,尤其是如何“活化”这类传统城市空间,更是无计可施。尽管很多城市针对历史建筑与街区都有保护条例,但也只是侧重于物质结构维护与修缮,对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内生式”增长模式更新传统城市空间。首先要充分研究这类传统城市空间中的市民生活,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考察,明确维持这类城市空间存在中所必须包含的经济、社会、人口要素。其次,选择性注入新的催化剂,可以是新的经济形态,抑或新的人口类型,从而带来就业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加,进而对原来的城市空间提出更新的要求。这种有内而外的更新方式是符合城市有机生长规律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Cross, J. California:‘Informal politics: street vendors and the state in Mexico City’[M].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 张景秋. 北京的文化包容性与世界城市建设[J].北京规划建设,2010,(5):39-41

[3] 刘蕾,朱喜钢.城市蔓延语境下的街道空间包容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7):59-63.

[4] 董君.欧美城市理论在城市活力方面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2004,(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