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认识

篇1

关键词:会计文化 特征 功能

一、 会计文化的由来

对会计文化的认识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韦氏新大学词典》对文化的概念是:“文化是包括思想、言谈、行动和人工制品在内的人类行为的综合形式,并依存于人们学习知识和向世世代代传授的能力”。

我国学者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即通常所说的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而广义文化是指经济、政治等。

学者张汝伦对中外文化研究后认为,文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全部生活方式;(2)思想、感情、信仰的方式;(3)个人从别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4)积累起来的学习;(5)伦理道德、价值标准;(6)历史积淀;(7)行为方式;(8)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等。

劳秦汉在《会计文化学概论》中认为,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发端于1985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会计与文化专题研究会,而国内其他学者一般认为关于会计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举办的会计文化研讨会。国内学者刘开瑞于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在他的研究论文《会计文化初探》中提出了“会计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会计文化的研究,通过CNKI检索,至2012年11月底,以会计文化为主题的公开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已有600多篇,而在2005年以前不到90篇。会计文化的热度很高,但会计文化体系构建仍在探讨当中。

二、 会计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同样关于会计文化的定义也有多种,不同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解释,概括国内会计学者关于会计文化的界定,主要有:

刘开瑞(1990)概括了会计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它由三部分组成:(1)会计物质文化,即会计的产品、形象等,如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形象等;(2)会计制度文化,即会计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的准则;(3)会计精神文化,即会计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等。把源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并结合会计本身特点,适应会计需要而形成的会计文化,重新灌输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用来统一他们的行为,就能创造出一种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组织规范,使组织成员在相互作用下,发生同化,最终取得会计管理的良好效益。

毛伯林(1993)给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为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它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增进会计活力,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功能。

于玉林(1994)对会计文化的表述是“会计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关会计的物质和精神的背景文化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会计文化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

易玄(1997)将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应该是一种社会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多层面、多元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社会学、自然学、经济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它是具有历史性、国际性、规范性、综合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

黄东光(2001)提出:“所谓会计文化,即是为促进社会经济、社会人员等方面全面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环境、知识系统、价值体系、管理制度、教育方式等的总和。”

殷勤凡(2005)认为:“会计文化是在会计主管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员工共同认可、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由核心层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和显现观的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六个要素共同构成,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张云(2009)对会计文化的理解为:“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狭义的会计文化仅指会计的精神文化。”

劳秦汉(2010)将会计文化表述为人类社会会计领域所专有的历史凝结成的会计存在方式,是会计人的本质活动的对象化,即所从事的会计活动的自由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并能促进社会经济、人类历史与会计人自身进步发展的超自然的创造性成果。

三、 会计文化的特征

由于会计文化是会计领域所专有的,是会计人的创造活动和成果,没有会计人的会计活动,就没有会计文化,没有会计文化,就没有会计领域的形成,因而会计文化的形态表现有多种,表现形式也各异,但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的特点反映和体现出来的就是会计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动态性。文化是一种积累起来的学问,会计文化同样如此,后期的会计文化是在前期的会计文化成果的学习、吸收和改进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对会计文化对其所在环境有利的一面得到保存和巩固,而对不利或阻碍会计发展的文化则加以选择与淘汰。会计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持续更新和延伸,是个动态的过程。

(二)统一性。会计活动的运行是以会计法规制度、会计伦理道德为标准的,具有统一性,会计人也习惯性形成了遵守会计法规、会计道德的要求。试想如果会计人员在处理公司会计业务时不遵循会计规范,各行一套,那么不仅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混乱,造成资源分配不平衡和浪费,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危害社会,就此而言,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会计文化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三)广泛性。从会计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文化涉及范围之广,现代会计文化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会计研究的领域,拓展到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把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观念、社会心理都纳入会计文化研究的范围中。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会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随的会计文化也会随之延展,会计文化将更为广泛。

(四)差异性。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在漫长的会计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会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经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对应着不同的会计活动,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会计文化,因而不同的国家会计文化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纵然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也不能改变会计文化的这种差异性。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域会计文化也有着细微的区别,因为会计的规章制度只针对特定的企业,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会计环境的差别上,可以说会计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政治经济以及制度环境所引起的。

(五)群体性。会计文化是以会计人的群体形式实现的,不是个体性的表现,会计的内容很广泛,却不能将某一会计文化内容归为一个具体的个人所特有,会计文化是会计人群体的某种共同意识和行为活动。由此可见,一种被认为是会计文化的习惯、行为等必须得到会计人群体的共同认可并共享时,才能成为会计文化。会计文化使得会计人对已经认同的这种意识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这就使得会计人不知不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群体文化。

纵览会计文化研究的成果,会计文化特征除了以上概括的五条以外,还有诸如竞争性、国际性、规范性、创造性、时代性、自由性、连续性、民族性等特征。

四、 会计文化的功能

会计文化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总体表现在于促进会计人员的成长发展和协调社会的良好运行。在会计实践中,会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约束功能。正是由于会计文化的具有约束会计人的行为,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没有约束功能,会计文化的发展方向便失去了意义,会计工作也不能有序展开,因此会计文化的这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在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只要是通过会计规章制度发挥作用的,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相关法规,必须执行相关制度,如在我国由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具有法律效力,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强制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种会计制度文化的作用是为了使会计行为更加规范合理,提高了可比性,最终也促进了整个会计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导向功能。会计文化规定了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会计目标以及会计的规章体系,通过对会计文化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和制度规范对会计人员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在会计文化的影响下,使会计工作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会计文化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在会计组织通过对会计文化核心的共同价值观选出的带有代表性的先进成员榜样的力量,使得会计个体逐渐认同这种共同价值观,并以此为标准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其次会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硬性规定了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也反映了共同价值观的要求,会计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将这种硬性规定导向为主动顺应,发挥出会计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进而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三)激励功能。运用会计文化能够影响和改变会计人员在实践中对企业目标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从而使会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千方百计地在法律范围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而该层次又包括以下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会计文化也是将会计人员的自我实现作为最终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人的价值。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会激发会计人员为会计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促成良好氛围的形成。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的激励功能,会使会计组织能更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凝聚功能。会计文化的共同价值观使得会计人在实践活动中在心理素质、思维习惯、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上大致相同,由此产生一种对会计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凝聚力,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管理过程中也耳濡目染,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会计人员这种共同的价值准则、最终把每个会计个体融合到整个组织中来,协力同心,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去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会计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除以上主要功能以外,会计文化还具有辐射功能、拓展功能、调适功能、表率功能、应变功能等。

众所周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会计文化作为会计职业的文化,具有文化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国内学术界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了,研究会计文化是建立会计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会计文化体系的建立能够切实引导会计人的正确行为,从而有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Z

参考文献:

1.龙云飞.简论会计文化[J].工业技术经济,2001,(1).

2.殷勤凡.对会计文化的批判性思维[J].当代财经,2005,(5).

篇2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优秀遗产,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现在中国已经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也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率最高、批准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界也提出,中国民俗文化大复兴的年代来到了,从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到戏剧,还有其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要重新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珍藏多年的文化瑰宝抢救出来,包括那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文化。

事实证明,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民俗学科的“出路”

民俗文化连同研究它的民俗学在上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休眠时期”,所幸还有顾颉刚、常惠、容肇祖、江绍原、杨坤、杨成志和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不遗余力地扛起重建民俗学的大旗,也取得了众多具有奠基性的成果。但直到20世纪末,与其他相邻近的人文学科比较起来,在兴旺发达的社会学、民族学的映衬下,民俗学的客观影响依然微弱,学术地位照例偏低,它在社会学科全面发展的热烈氛围中依然遭受冷落。

本世纪初,从国际到国内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是民俗学真正复苏与崛起的升温热点。下一步,已经热起来的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人该如何用自身的“消耗功”,来实现把热量传给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过程,就成了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民俗学升温的切入点似乎应是加强应用研究,优先结合实际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丰富并完善高水平的“中国应用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最直接的学科任务就是尽快建立一整套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方法,丰富当代民俗学多样化的分支学科建设。

民俗学的思考是多角度的,民俗学的出路也是多方向、多轨道甚至是放射性的。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应指向这几个方面:第一是进行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这一工作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分布版图的重要调研活动,和民俗文化濒危状态的调研汇集到一起,将可被纳入作为国家文化战略决策依据的基本国情记忆库中;第二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非常密切的表现形式的采录挖掘;第三是进行各类民俗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第四是对民间传承人的传统传承机制如何保护做深入调查研究。

田野作业要讲究“入乡随俗”

田野作业过程中,民俗学研究特别强调入乡随俗,这其中有两个基本点值得注意,第一个就是民俗主体,即民俗对其拥有者、承载者自发养成的文化习俗惯制体系和民间智慧的传承体系,其主体就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在田野作业中,明确民俗主体要求去除研究者的本位偏见。因为民俗本位偏见会影响学术研究,使调查作业的观点偏离,事实可能会遭到歪曲,调查作业的评价难以准确,甚至还可能引出歧视性的后果。

第二就是要注重民俗对象。当深入到民俗环境之中时,民俗研究者是一个参与者也是观察者,这应该是自觉而不是自发的。在田野调查之前,要做好这样一个认知的准备,明确自己的双重角色。一个民俗学工作者必须要严格地控制自己,敦促自己入乡随俗。这种入乡随俗不是客串而是投入的,要让自己慢慢沉浸进去,把自己的角色转换,由客位变成主位,有了感情,才能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学研究不会被取代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举世公认的热潮,使几乎所有民俗学人都不仅亲眼目睹了这场文化热力运动的进程,而且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这项文化保护工程的实际工作,做出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民俗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契合点,但两者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来看,非遗保护工作选择了民俗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取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个比方:假定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拥有千万种货品的大超市,民俗文化遗产在这个超市里只是一部分特色货品的专柜。民俗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前,只能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程做选择。

篇3

政府要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

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不仅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且本身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应提高认识,长远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

加快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新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通过破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体制和文化产品运营机制,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新路子。要创新现有文化生产经营主体的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要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加强宣传,倡导文化消费新观念。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需求,它的消费价值和消费倾向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因此,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和引领文化消费新观念。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长期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动员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催生一批较为活跃的文化消费主体,引导居民自觉地进行文化消费,将潜在的文化消费变为现实的文化消费支出,促进文化消费增长,以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媒体、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倡导文化消费新观念,摒弃愚昧低俗的娱乐方式,使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成为社会时尚,成为激发社会消费的强大引领力量,形成需求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加大投入,打造文化消费新平台。文化产业本身多带有公益性质,政府的扶持是促进这一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打造文化消费新平台。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建设更多的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公园、文化广场、社区文化设施等,并依托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创造较好的文化消费环境。要特别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文化投入,做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阅览室,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证城乡居民公平享受文化资源。要加大对一些文化项目的补贴力度,如电影下乡,用项目把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文化产业的突破和扩张。

文化生产主体要多渠道开拓市场

要使文化消费火起来,文化生产主体应起主导作用,通过挖掘消费需求、提升消费结构、创造消费精品来开拓市场,引领消费潮流。

瞄准空白,发掘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在我国发展还很不均衡,文化生产主体要根据自身文化产品的特色细分市场,进一步开发空白市场和潜在市场。要大力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文化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农村市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市场的调研,发掘农民朋友在科技、信息、娱乐等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符合其消费习惯、审美情趣、认知能力的文化产品。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及产品极具民族特色,在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提升档次,升级文化消费结构。由于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人们的文化消费中,消遣型、娱乐型等较低层次的文化消费还占相当比重,这意味着文化生产主体在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档次上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要把握市场脉搏,跟踪社会心理的变化,注意文化消费市场的新动向,为危机下人们的困惑和迷茫把脉,生产出积极向上的音乐、书籍、影视等文化产品,慰藉心灵,振奋精神。要主打智力消费牌。不仅要服务于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更要满足成年人终身学习的需要,提供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软件和硬件,使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人格,把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创造时尚,引领文化消费潮流。在文化消费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取向往往取决于文化生产主体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开拓市场,文化生产主体就要善于创造时尚,引领消费潮流。要发展创意产业。近年来,数字娱乐业中的家庭影院、手机增值服务、网络游戏、动漫等受到追捧,这表明文化产品要与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联姻,使文化消费和娱乐以一种时髦的形式出现,让融入其中着感觉新潮,让潜在消费者羡慕,从而打开市场空间,刺激消费指数。要打造精品栏目。主流媒体作为文化生产主体的主阵地,要把提升素质的目的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精心设计精品栏目,以精品栏目为龙头,带动和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要强化包装宣传。对文化产品进行有创意的策划,通过明星代言、广告宣传等手段制造轰动效应,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从而促进文化消费。

三、消费者要提升文化消费意识

作为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其消费热情除了客观上受限于收入水平外,还受主观上文化消费意识的影响。要使文化消费火起来,消费者主动提升文化消费意识势在必行。

接受教育,提升文化层次。文化消费意识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文化水平越高,文化需求越多,消费意识越强。因此,消费者要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提升文化层次。要重视学校教育,珍惜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夯实文化基础。要从干好本职工作、做精业务出发,积极参加单位和上级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把专业学深,把知识面拓宽,不断做好知识升级与更新。要坚持终身学习,紧跟时代的节拍,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从中汲取营养,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把文化消费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篇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十以来的政策都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研究日程。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诗文教学首当其冲地成为研究的主体。基于近年来相关学者对古诗文选篇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发掘,本文将浅析长春市部分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以来,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作为民族精神之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古诗文以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亲缘性,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文传统化的重要阵地。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详细分析当下古诗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效用和功能。

一存在于教学一线的困境

2015年秋季,本研究小组在长春部分初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进一线教学现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这些调研的数据和记录直观地反映出长春市大部分初中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不适现象

本组的调研预设认为,学生对于古今差异大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是兴趣寥寥的状态,但实际调研结果却恰恰相反,大部分初中生不仅不排斥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数据显示近77.5%的学生对此抱有浓厚兴趣,其中又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元素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这个结果着实是喜人的,但走进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笔者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相较于现代文的教学课堂,古诗文的课堂明显沉闷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兴趣不高,即便教师将古诗文的内涵挖得很深,学生们的状态依旧很木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熟读成诵的目标都很难达到。综合分析,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浓厚兴趣,但对古诗文学习兴趣索然。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当前古诗文教学中表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不适应状态。

(二)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无奈选择

由于古今时空差异对古诗文学习的天然障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引导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能完成由教师教授到学生自学的理想转变。但是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却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问卷数据显示,近95%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古诗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的比重较大,相应地课时量也占有优势。但即便如此,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效果依旧不甚理想。有近70%的教师表示学生并不重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其中原因。一方面,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多为零基础,在理解文意上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缺乏较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很难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哲学内涵等意识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主张减负,缩减课时量,教师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中考的大环境和课标的指导下,这使古诗文教学更显得捉襟见肘,教师对此表示力不从心。

(三)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宏观导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求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话题迅速升温。这本来是件好事,又为何会陷学生和教师于如上尴尬境地?基于此,笔者回顾课程标准原文并发现其中虽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但未对其明确界定,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偏向传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这也引导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作为最终目的,相对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本身的理解。另外,从初高中学段衔接来看,这种“简单定义”的情感教学目标会造成日后的教学“疲累”。据长春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反映,初中这种只要求熟读成诵、停留于理解文章情感教育意义层面的古诗文教学,对于高中的古诗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过度重视情感而忽略知识和能力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中考内容对古诗文教学的客观限制

随着当下社会的浮躁之风步入校园,调研中笔者明显感受到中考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绝对导向作用。因此,“中考”更要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导向。分析近几年长春中考语文试卷,除名句默写占15分,课内外文言文占15分,还有文学常识题目共占35分左右,传统文化的考察比重并不小。但分析题目,笔者发现其中25分以上内容都是考查背诵能力,甚至连课内古文的理解题和名著题都是按照题库背好的。可见,中考中传统文化的考察题目存在模式化,形式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与“学”都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二对于现存问题的认识

根据问卷和访谈的调研结果,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突破口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此前的教学研究停留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完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文本中,二者有着血脉亲缘关系。传统文化知识并非文本分析的附属品。相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更为自主、高效的古诗文学习模式。在此笔者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效用概括为三个“点”:

(一)保持教与学“供需平衡”的平衡点

综合分析师生面临的困境,基本可以概括为“教”和“学”之间的供需不平。数据显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在被问及“学习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是否必要”的时候,88.9%的学生认为必要,但近70%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教师在不明确学情的情况下,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兴趣?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将古诗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授作为重难点,无形中打破了三维目标间微妙的制衡,形成了情感独大的教学态势。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最终流于“不懂”、“不理解”,不仅会阻碍其对课内选篇的把握,更会减弱其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见,寻找古诗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合理平衡点,势在必行。数据显示近半数学生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对古诗文感兴趣,即便不喜欢古诗文的学生仍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浓厚兴趣。故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主动搭起师生在古诗文“教”与“学”的桥梁,努力达成古诗文教学的供需平衡,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本为主体的古诗文教学生态。同时,重视古代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当中蕴含着古代语言运用的规律,是古诗文理解的基础。在初中的古诗文零基础教学中,重点是打好基础。故笔者认为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明确注释与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注重基础积累甚至可适当渗透训诂、音韵的基础知识。这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点

除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教材选篇多而不精。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出现大量给语加法的呼吁,其中增加古代经典的呼声最强烈。“有些人士恨不得把四库全书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才过瘾。相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非常强调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整合长春版教材的古诗文,笔者发现选篇存在数目多、难度大、分类杂等问题。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对于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程度并未显著提升。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常数,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主观压缩。而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将有些能力要求局限在特定年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没有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内化过程,更没有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留下暂时落后延迟发展的余地。”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影响后续教学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建议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为分类标准,结合学情变化整合古诗文选篇内容,整合优秀古诗文教学资源,增强古诗文学习的系统性和专题性。(2)教学导向视野狭窄。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标,其视野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故想要开阔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教学视野,势必要从课程标准和中考入手。就课程标准而言,近几年课程改革中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使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和发展。2011年版的课标前言中将“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表述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将语文的功能内涵扩大化,兼容了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征。另外,多元化的国际视野也落实在语文选篇中。如2011年版课标中新增了许多儒家经典之外的选篇,如《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等,一改以往“独尊儒术”的局面,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些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基于多元选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古代文化,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在对比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中考而言,在原有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对选文中涉及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化的产物的考查,并以考查能力主,形式灵活多变。这一方面督促教师深入发掘文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全面开发“教学空间”的拓展点

“要更好地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成为一个课外教学空间的良好拓展点。就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拓展古诗文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等适合该学段的古文,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又如利用课前演讲机会让学生交流讲述《世说新语》中趣味性的古文故事。学校也可举办诗歌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古诗文学习动力。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完成课上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资源的任务外,还能进一步完成学生的“自我”塑造。借此,师生可以共同构建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的交互式平台,以实现教学空间的充分拓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拓展。同时让学生在这种“自我实现”的激励下,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实现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从初中古诗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对问题的思考并给出建议。优秀传统文化是古诗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借助它建立起古代文字与现代教学之间的兴趣桥梁。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创新方法法教授古诗文,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笔者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应延续下去,在实践中检验教法、课标、考试制度的可行性,形成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作者:郑百艺 王彤 周燕妮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之际[J].中学语文教学,2012,04:9-13.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3]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 语言交流

文化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调节和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其中,包括语言行为。讲不同语言的人,其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而文化间的差异是语言交际中的一道屏障,使交际者不能沟通。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不能局限于语言知识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差异,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作一般性的阐述。

一、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问候语。在英美文化中,问候语的使用频率较高,一般是礼仪性的。问候的方式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正确理解礼貌用语或寒暄用语,在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两种语言的礼貌用语很少会完全相同,往往一种语言用作礼貌用语的话在另一种语言里却只有实实在在的指称意义。例如,问候对方的健康,在美国仅仅是礼貌用语,而在中国却真的是关心对方的健康状况。就语言而言,一个词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它的意义就越少。礼貌用语因为使用的频率高,几乎都只具有社交意义,但如果直接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很可能被人按其全部的指称意义来理解,以至于造成交际中的误会。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能够分辨礼貌用语和非礼貌用语。

2.感谢和表扬。在表达感谢和接受感谢的方式中文化差异极为明显。西方人从早到晚总是谢不离口,通常对一件无足轻重和极为普通的事情表示谢意。比如,在商店购物时对售货员要说“谢谢!”在餐馆进餐或在咖啡厅喝咖啡时对服务员也要说声“谢谢”;在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在接受感谢时,西方人往往正面接受别人的谢意。当说英语母语者对我们表示感谢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尴尬,有时甚至会说“不”来拒绝其谢意,然而在类似的情况下,说英语者却会说“I’m glad to hear it.”等话语来接受谢意。同样,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往往要谦虚一番,有时会觉得不知所措,不正面接受赞扬,表示谦逊,而西方人却会说“Thank you.”来给予肯定,以示尊重。

3.称呼语。在汉语中“同志”、“师傅”等称呼用得较广泛,无论是男性或女性,还是地位的高低。在类似的情况下,英语社会往往使用Mr.,Mrs.,Miss,Ms来称呼人。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间,亲属称谓所受到的文化制约最为明显。亲属称谓的外延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特征,即对陌生年长者尊称为“uncle,aunt,grandpa,granny”,例如,“Uncle Li”和“Granny Wang”等。而在说英语国家,除家族成员外,人们相互之间不能这样称呼。否则,他们会觉得迷惑不解。

4.颜色词汇。由于注意或认知重点的不同,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来指称。在任何一种语言里,同一个所指都可能有几个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对颜色注意的重点和感知的方式不同,所以往往会采用不同字面意义的颜色词汇来指称同样的对象。例如,英语中的brown coal,汉语叫“褐煤”,但brown bread汉语却称“黑面包”,而brown sugar汉语又叫“红糖”。汉语就茶水颜色而言称“红茶”,而英语却就茶叶颜色而言称black tea。

5.隐私和禁忌语。虽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隐私和禁忌语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仍有许多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背景,收入,等问题,西方人认为属于隐私范畴,显然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谈论这类话题是不受欢迎的。在美国,千万不要问别人的年龄,尤其是女性,否则,她们会感到不高兴;此外,去询问某人的收入和私有财产都被认为是失礼的。如果美国朋友给你看她刚买来的衣物,你可以说:“That’s a nice dress.”或“That is a lovely hat!”等赞美的话语,但不能打听它的价钱。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避免谈论上述话题。

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证明具备目的语文化知识使外语学习者能观察和分析本族语文化,同样,具备了本族语文化知识也能提高外语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不同文化赋予同一种对象的联想意义完全不同。在英语里,鸡、绵羊、山羊、奶牛分别有“胆小懦弱”、“驯服腼腆”、“好色”和“粗壮邋遢”的含义。而在汉语里,除了绵羊有懦弱之外,这些动物并无什么特别的联想意义。在西方,人们把猫和狗看作人类的宠物、朋友和伙伴,于是英语中就出现了a lucky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词语。然而,在汉语文化中,狗的含义通常是贬义的,汉语有“狗仗人势”、“狗头军师”等说法。这些例子中,不同联想意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由于文化,而不是由于动物的本性。因此,我们在传授外国语言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去讲解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由此看来,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结论

近年来,文化差异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总而言之,在语言交际中,能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违反了说话的规律和习惯,往往会造成误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误会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用词的错误,而是因为表达方式和方法的错误。一般来说,说本族语的人比较容忍对方在语言、语法方面的错误,但对于违背社会交往习惯的话语则不能理解。因此,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妨学学其文化,认识和了解语言文化差异,有利于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从而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6

企业文化建设是油田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新时期建设和谐企业、打造高素质油田队伍、搭建良好干群关系、促进各项油田业务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油田企业 文化建设 认识企业文化建设是油田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新时期建设和谐企业、打造高素质油田队伍、搭建良好干群关系、促进各项油田业务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暖人心。油田企业是国家的能源企业,担负着国家的油气生产,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各种挑战异常复杂。再加上厂规厂纪严格,使职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极重的心理负担,常常有头戴紧箍咒、身负高压线的感觉。所以,构建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培养职工文化情趣,娱乐职工业余生活,是释放紧张、疲劳的良好途经。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职工分解压力、愉悦心情、振作精神,保持好的精神状态。二是树立好作风。油田企业队伍应保持“蓬勃朝气”。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发扬并彰显时代主旋律。但我们不可置疑地要面对社会不良风气和历史陈旧遗毒的侵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用一些观点鲜明、主题突出的企业文化活动,给职工灌输一些先进的理念,高尚的思想,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树立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建立各类文化阵地,让广大职工相互促进,培养艰苦细致、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工作作风,让新时期油田精神发扬光大。三是凝聚人心。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如果只是突出具体的各项油田业务工作,或是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政治理论的灌输,我们的人心就不易凝聚。而油田文化工作具有同化作用和融合作用,能够有效地沟通职工的思想和感情,使职工对油田的性质、社会价值、职业道德产生认同感,继而树立为油田事业献身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在队伍中树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正气,激发广大职工献身油田工作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使我们的油田队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塑造石油魂。良好的油田形象是油田企业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而要树立油田形象就必须塑造良好的石油魂。一代代须眉男儿投身油田事业,不畏艰难困苦和流血,塑造了石油职工的良好形象,塑造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大无畏精神,可以说,先辈们的汗水和鲜血塑造的石油魂,是我们无尚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用与时俱进的油田文化发扬并充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这支队伍的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二、正确面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差距由于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到位,使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陈旧。纵观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无非是上行下效的政治思想工作,被动僵化的教育工作和任务式宣传报道,从观念上我们没有从性质、意义、题材等方面赋予时代的特色,一袭传统不求创新,甚至有些地方还刻意收束职工的思想,没有创造“百家争鸣”的氛围,观念陈旧、思想落后,行动上也是拖拖沓沓,腰来腿不来。二是载体单一。主要表现是对油田文化建设存在应付思想,所以在形式和载体上照搬照抄上级,甚至是对上应付走过场,对下简单草率完任务,没有立足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立足长远、周密筹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就拿丰富职工生活来说,要么举行场运动会了事,要么借助会议念几篇文章,而没有系统地从德、智、体、美、老等方面综合地去计划、落实,使企业文化建设简单枯燥,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三是落实不力。应该说落实问题是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我们往往是安排部署一大堆,落实起来走过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包括企业文化建设。每年从上到下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总是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当然这种安排部署不是具体的要求举行这样的活动,开展那样的比赛,而是从大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方面进行安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在落实上级要求时就打了折扣,简简单单地安排,草草率率地完事。另外在落实上也还有上级的具体安排部署,在落实时也大量注水,抓紧了做一做,放松了就撒手不做,应付成了惯用的工作方法。四是系统性不强。缺乏自己应有的完整的体系,导致油田文化建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队伍建设中占据不了主导地位,发挥不了作用,长此以往对油田文化建设失去了信心。

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创新形式,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社会在进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形势给企业文化带来很大冲击,职工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唱唱跳跳的娱乐方式,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当跟上形势、跟上潮流,适应广大职工求新、求乐、求知的需求,与时俱进。要在保持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赋予一些时代特征,比如利用互联网开拓视野、博闻天下事,比如利用“五小工程”建设完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比如鼓励有奖文学创作促进文化氛围等等。总之,只要是目的明确,就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就能够在新形势下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吸引职工积极参加,使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拴住职工的眼球和心神。二是寓教于乐,加强业务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展要借助某种形式,当然是某种正当的形式,要在娱乐的同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训等中心目的。要以苦练基本功为龙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活动,有效提升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要将油田常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贯穿融汇于各类活动、竞赛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建设好企业文化。三是干群互动,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同时也要在社会中形成主导和主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中中去,结合群众呼声,结合群众反响,干群互动,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内外结合,同时,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一方面促进交流,另一方面加强建设效果,让油田文化建设的成果为职工接受并共享,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四是加强宣传,扩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宣传阵地,并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油田文化建设中心,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充分体现油田职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好油田宣传喉舌、桥梁纽带、鼓手号角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整体保护

当提到“生态保护区”这一名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字眼,甚至还会想到茂密的丛林以及各种动植物。是的,“生态保护区”这个概念长期以来都是以这种形式被人们来认识的,但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而非“自然生态保护区”。同为保护区,二者一个侧重“自然”,一个侧重“文化”。

为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以及原生态保护原则,一些国家纷纷以“传统文化之乡”、“传统艺术之乡”、“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名义,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衷是想通过对某一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使该地区的优秀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也使这些地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是在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福建厦门召开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上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区域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关联,和谐相处。”①

2007年9月,文化部公布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其“规划纲要”中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②2008年10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中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又做了界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与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③

2010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区内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从这些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同时,我们还应该总结出这样一个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的区域。

在明确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以及其演变历程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的必要性。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的理论基础,是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整体保护原则。所不同的是,这一理论不但要求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的全方位保护。在这一理论中,它并没有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而是将它视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外在环境。所以,在这类项目中,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受到同等重要的保护。“整体保护原则”不仅是指要对某种遗产的技能、技艺及工序进行整体保护,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对遗产的生存环境所实施的整体性保护。因为任何一种遗产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只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而忽略其生存环境的做法屡见不鲜。举例来说,分布在济宁市长沟镇的运河夯歌是劳动人民群众在新筑或修复湖堤河堤,夯实地基时所唱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劳动号子。筑堤,大坝,修复塘堰尤其需要打牢基础,夯实土层,以防河水、湖水渗水透水,甚至决堤塌坝④。建筑房屋打地基的工具称为“夯”,而筑堤打地基用的夯具在长沟叫“石硪”。这种夯歌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反应,充分展示了劳动大众的智慧和才干,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有较好的价值。现在运河夯歌已经濒临消失,因为生活中已不再用人力“打夯”,“打硪”,所以也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目前,只有76岁的老人薛传琢等几位古稀老人会唱。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而只把这技艺做收集和整理,亦或是将传承人请到博物馆或者文化节做表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这种文化遗产创作出能生存下去的环境。有了活态的整体环境,才能使那些古老的技术与技艺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

那么,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或称其为保护者又是谁呢。首先,人民群众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最直接也是最活跃的力量。保护区是一个活态的存在与传承,所以该区域内的人民群众身担两种角色,他们既是保护对象又是保护主体。他们是该区域内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和传承发展者,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生态保护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他们也更该成为该保护区的最直接的建设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尊重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激发起群众参与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享受管理权益的同时更好的履行管理义务。其次,相关学术机构和专家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保护区建设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和概念,比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建立相应的名录体系等方面都离不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的支持。由他们牵头成立各地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专项调研、评估和申报文本论证等会让工作变得更顺畅。假如只有各级政府出面完成保护区建立及管理的话,那将会因缺少学术智力支持而出现保护区“误入歧途”的局面。所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机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各级政府是首当其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是对于此项工作最有力的执行者。各级政府应该在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协调下编制该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和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设立保护区专项基金,成立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实现保护区建设的总目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商界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商界的经济支持为保护区建设工作增加动力,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普及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建设工作更加顺畅。

有了保护主体,明确保护对象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保护区内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生态”⑤。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最核心内容。保护区的建设中要将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作为首要工作,做好名录项目保护的各项配套工作。其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紧密相连的,因此保护传承人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再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保护好文化保护区内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各项保护工作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生态环境友好的理想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中国文化报》―黄小驹、陈至立《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④―《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⑤―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论》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宋俊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0月.

篇8

【关键词】解放 发展 文化生产力

一、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1.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个体价值观

在社会发展中,个体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要素。对此赛缪尔亨廷顿有着以下精彩的描述:加纳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水平何其相似,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相等,30年后,韩国成了一个工业巨人,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却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14。发展快慢相差如此悬殊,能作何解释呢?无疑,这当中有多种要素,然而在我看来,文化应是一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价、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文化在起作用。文化通过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形成强大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个体的塑造上,文化的力量强大而稳定,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文化事实上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

2.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主体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在东西方的不同文化中,思维的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的思维基点在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东方思维强调集体主义,注重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近代的经济发展史上,日本和德国等具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思维强调个体责任和义务的国家迅速崛起,而盲目学习西方无视自身文化基础的拉美却陷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停滞期。在这方面,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西方学者在对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中,也发现文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中国的儒学文化着眼于集体和国家,认为人的个体价值体现于对自己的责任的履行,包括对家庭、集体、国家的责任,力求在现世中取得成就。而印度教文化由于其自身的信仰而着眼于来世的幸福,对现世重点在于修福,对现世的境遇的改变的欲望并不强烈。这两种文化性格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内驱力的强弱。

3.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

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另一要素——教育则决定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水平。文化价值决定了社会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当今世界各国,有一个普遍的结论: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基于对此的认识,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教的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力求在经济竞争上占得先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既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文化自身的各方面,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时代与帆船时代的人类思维是极不相同的。

4.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的和谐程度

文化是社会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文化通过道德、规范、法律等体现了文化自身的理念,同时也确保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和谐程度。东方儒学文明强调中和,注重社会个体的集体层面要素的体现;西方基督教文明强调友爱和忏悔。这些对社会的和谐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个体对幸福的体悟和自身的存在方式的选择。文化在社会个体利益的冲突中起着规范调节作用,扮演着剂的角色。

二、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现状

1.国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有待于增强

人们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

2.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

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我们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

3.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文化生产能力增长乏力

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和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其GDP的25%;美国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从1991年占职工工资总额的0.5%增加到目前的20%。而在我国,不少省份(如江苏) 要求对教育的投入不低于GDP的5%,但不少地方不但未达标,反而出现较为普遍的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公开承诺,在不少地方至今难以实现。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1.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在观念上有突破“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

今天,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扩大的发展。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首先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逐步纠正重物质资源开发、轻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要在本世纪中叶使我国成为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文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调查资料表明,在一些经济部门、一些生产企业甚至科研单位,对“文化生产力”的提法感到陌生,说不出子丑寅卯。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把工作重心真正移到“科教兴国”的轨道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浓烈氛围。

2.建立起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在机制上有所突破

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要靠政策来鼓励,要有好的制度作保证。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单靠依赖技术引进、设备引进,或是单纯地模仿和复制是没有多少出路的,必须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培养自己的高精尖人才,有自己的高新科技专利。一旦本国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获取或吸收他人知识的能力就越强,竞争能力也越强。但是我国目前的人事劳动制度滞后于社会发展,用人机制远远不适应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年我们培养的人才也不算少,为什么会出现“在国内开花到国外结果”的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在用人机制和创新体制上好好反思吗?如果不向用人制度上的顽疾开刀、不打破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思维定势,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就难以形成,优秀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成了空话。

3.加大教育、科技的投入,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有所突破

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即教育不发达,人才和知识不足。这已是国际社会的一条公论。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人力资源高素质化和经济活动的信息化,所以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已成为政府第一位的任务。我们再不能走过度开发物质资源的老路,从现在起就要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全力开通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新的发展道路。加快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就必须重视对知识的投入,使知识在财富增长中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要尽快实现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不能只满足于兴师动众的大兵团的“人海战术”,要充分发挥高科技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高效能作用,严格防止不计劳动成本、不计劳动生产率、不算经济账、重复投资、劳民伤财的现象。我国目前经济资源使用率和投资收益率都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呈现出我国在用知识代替物质资源投入上所具有的极大潜力。为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教育、科技事业,应成为我国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10.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异域文化;认知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异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激活异域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异域文化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幻灯片、教学光盘、影视资料,通过声音、图像的传递,使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情景、风俗习惯、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有效地领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视听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认知异域文化的能力,又提高了听力及学习语言的能力,在教学“TomSawyerPaintstheFence”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VCD片段,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可以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篇10

关键词:国学;校园;文化

近年来,虽着国学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国学精髓的深入思考,经典诵读活动已在中小学校掀起热潮,成为学校校本教育的特色内容。有自编国学教材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在诵读演绎经典中把国学化为行动的;有采用晨诵暮读的方式,在学校和家庭协同开展的;有通过主题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书声朗朗的校园更加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必将会培养一代少年成为谦谦君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然而国学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学校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让经典诵读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大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一、国学诵读经典为人格塑造奠基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国学中的思想以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必备教材。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孝敬长辈,懂礼貌,讲礼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经典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为人之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人格塑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可见” 的处事告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图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经典诵读的功效与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语言的敏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经典中的儒家人文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体现为儒家的仁爱、宽容、孝悌、诚信与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将伴随学生的吟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与精神风貌,直至塑造他们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

二、国学诵读经典为审美情趣奠基

中华古诗词,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源远流长,意义深刻隽永。春秋儒学、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传承着中华儿女正能量的优秀基因,其中许多经典国学语言之丰富,文字之精炼,思想之博大,意境之深远,感情之豪放,韵律之优美,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施政理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博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文明智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情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审美情趣……诵读这些经典,如同在与最优秀的哲学大师和智者对话,如同耳濡目染这些文化、思想、艺术大师的谆谆教诲,不断提高了诵读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目前,我认为由老师和家长选择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名篇、佳作来朗读和背诵是有必要的,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得文学的审美熏陶。

三、国学诵读经典为写作提升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