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常我们会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注重知识与事实相符合,它是一种求实求真,开拓进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决是否真假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更是整个科学范畴中的关键部分。而人文精神我们则往往定义为关于价值的知识,注重行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决美丑善恶等等问题,不但是促进个人拓展完善自身的关键,是我们正确确立目标,信念,正确建立三观的重中之重。
两种精神看似差别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是互补共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实际上也就是真与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最为关注的。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这两种精神,人类才有实践探索,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者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是科学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学。除此之外,国家所倡导的科学文化,也绝不仅仅具备单一的内涵,必然是科学化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化的科学知识。最后,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本身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科学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其中所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从开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补、交融,需要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分离是一个历史的现象,科学和人文发生分离存在着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被划归为神学,严重压制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的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十日谈》强烈的抒发了对人性解放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获得了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同样也经历了分离与融合的过程。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科学精神就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人类求实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人文精神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爱护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科学、艺术、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艺术、人文也逐渐的细化、专业化,这样就造成了科学、艺术、人文由原来的整体不断的分离。但是现在我们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完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理性、也有感性,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时一定要讲究辩证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统一的过程不是简单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部放在一起,而是分别取其中的精华,对两者的问题要予以摒弃,以此在发展中不断融合。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是时展的需、也是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样也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只依靠自然和社会科学社会发展难以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两者辩证统一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现今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科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科学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也在迅速扩大。科学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但是人文主义却渐渐落后于科学,致使科学与人文逐渐的分离。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的要求,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与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成只追求学术而对其他人文要求无所顾忌的畸形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如果没有了人文精神的协助,科学只能是盲目的;而如果只追求人文精神,忽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也只能是虚妄的,并且整个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实践活动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保障。除此之外,我们想要正确的认识世界,二者的结合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追求的价值和真理具有完整性。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进行实践活动或是认识活动,对于两种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坚持也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宸,吴健.论科学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
篇2
【关键词】 科技 科学精神 人文价值 体育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9] 徐弈宏.体育与科学技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40-42
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化学教育
在自然科学的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整个教育界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一位理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颁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能力,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发展,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化学教育,实现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现代化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 人文精神及人文教育
1.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诠释和诉求。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它要求关怀人的存在价值,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其实质就是以人文精神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它基本上蕴涵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首先,把培养、塑造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其次,要凸显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性化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人。
1.2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则旨在使人理解、体验并掌握人文知识,以期增进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与博爱精神,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1.3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提供幸福的物质条件,人文提供幸福的精神条件;科学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人文产生充实的精神生活;科学解决人的生理平衡问题,人文解决人的心理平衡问题;科学使人获得现实的利益,人文使人享受到理想的快乐;科学以实在的方式让人感受适意,人文以超越的方式使人体验怡然自得的意境;科学将有限的、具体的满足赐福于生活,人文将无限的、永恒的激情灌注于人生。所以,从未来的趋势看,科学与人文必然走向整合。如果说科学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人文主义就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具体到教育和教学方法而言,它必须同时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大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4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长期以来,科学教育缺乏态度、方法、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导致学生对学科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素养的缺乏,不仅难以应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现有的社会问题,而且可能因科技的负面作用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如资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整合,培养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素养的人才,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化学作为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化学也不断地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导致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自然观等方面发生变化,任何教育过程都可以看作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交往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必然会得到反映;另外,现代化学教学重视把化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习主体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体会形成科学认知的过程,把握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这为化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人为地将教书与育人剥离。“月考”、“单元考”接踵不断,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沦为了“解题机器”、“考试机器”,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和对科学家所应有的崇敬,缺少精神和信仰,没有激情和乐趣,厌学逃学等等。再反思社会上出现的信仰丧失、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行为失控、身心失调、犯罪低龄化、吸毒、沉迷网络和游手好闲等现象,不能不使我们感觉到教育的功利性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寻找失落的“人”,“先成人后成才”成为本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脊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树立“大化学”的理念,克服人文精神培养只能由人文学科来承担的陈旧思想,敢于超越学科界限,冲破单一化学知识教育的樊篱,主动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2 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也是一门丰富生动并具有斑斓色彩的人文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找到化学中的人文内涵。钠的化合物在教材中只有十三行,约三千个字符,而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开始时可以用富有激情地语言引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是我们非常崇拜的航天英雄,那么哪一位同学知道我们的航天英雄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是靠什么呼吸的呢?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处理的呢?”(讨论)“这与碱的一些特殊氧化物有关,如果没有这些神奇的氧化物,太空飞行的难度就加大了,那么我们现在就研究这些钠的特殊氧化物。”这样的设计迎合学生的心理,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哇!太空飞行还与我们的化学有关,有这样神气的氧化物?”这就诱发了学生急需去探究这“神奇”,使课堂教学迅速转入愉快,轻松地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又增加了自豪感。
在学习浓氨水和浓盐酸反应时,在小木块上插上一朵深色的鲜花,然后把小木块放在盛有5毫升浓盐酸的培养皿中,向另一只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尽量使烧杯壁润湿,然后把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中,一个“雾里看花”的景色出现了,待到“雾”散去,可以看到挺立于“白霜”中的鲜花。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部学习动机,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都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史或化学家的故事,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曾多次讲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如在学习放射性物质的时候,专门介绍居里夫人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物质上、精神上、身体上为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煎熬,最后成功提炼出1克镭,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有人愿意出资五万英镑的巨款购买她的1克镭,她拒绝了,她宁肯不取分文无私地将它献给人类。同时她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把提炼出来的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感染。教师还应注意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既勇于脱颖而出,又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学习科学家,从他们身上获取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情怀。
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只要我们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把人文精神的传承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用真善美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感情,砺炼高尚、纯洁的人格,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化学教学就一定能弘扬人文理想,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
[2]石新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在关联性探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2月.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用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7
1 前言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地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与大多数的学科教学一样,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偏重于知识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导致知识理论化,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强调在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对未来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个人在发展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追求自身的价值,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文精神还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维护自身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地理学科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构建地理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地理原理,提升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2 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应用的意义
人文精神的关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学习必修二系列人文地理知识中,会深切感受到当今紧张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暖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无不显示出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社会与自然带来的伤害,所以人类急需树立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调节人地关系,从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人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学生时代构建起来。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知识贯彻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爱好自身、爱护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发挥人文精神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发展,人地和谐发展。在学生人文精神构建的同时,学生对地理学科原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学习动力和应用地理能力也会提升,这样教师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3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人地和谐
在高中必修二的课程中,不管是人口、城市,还是工业、农业、交通等内容,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线索。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系统阐明: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要想长期的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这些都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材料。高中地理课堂上要树立人文精神,要实现人地协调,首先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能够保证地理环境良好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来越严重,它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严重时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主义观念。比如上世纪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国今年年初的雾霾事件,无不显示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教师在进行必修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构建学生人文素养,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在讲解环境资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怎么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是新型能源,这些新型能源又有什么优点等。学生通过学习讨论能够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等。
3.2 尊重世界文化地域性,建立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存在地域性,在人文地理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不管是人口分布,还是工农业的区位布局等都有典型的区域化烙印,所以地理文化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讲解地理知识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他们树立区域多元化意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树立地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所以地域上的差异也就逐步演变为文化上的差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与风俗。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教会学生认识到世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能够理解各地区域文化和发展的不同,建立科学地域观念,理解世界的发展是区域化、多元化的。建立了科学地域观念,对于提升地理学习效果将是非常有利的。
3.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高中地理课堂是一个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即便是地理学科的考试,也强调要考察学生运用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中国为什么主要是硫酸性的酸雨,学生就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主要能源为煤炭,它所排出的气体为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就会形成酸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环境化学实验,通过实践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中学生在学习地理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内心认同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4 人文精神构建对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构建,不仅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人文教育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4.1 让学生高度理解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
高中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科目,其中分为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部分建立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基础之上,人文地理也是自然地理的最终落脚点,而必修二就是这个落脚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高中地理,其中每个知识点都能结合起来,进而便于地理学科中人与自然的教育。只要能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和谐人地关系的深刻内涵,就能把握地理科学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去融会贯通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去实际解决各种地理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就会有了质的提高!
4.2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整合的能力
高中地理是一个系统的教学知识结构,课堂上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环境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成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学生也在学习和整理中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够有效整合学科知识体系,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4.3 让学生把握对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贯彻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将这种发展性转化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在课堂之上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象、总结地理原理的能力,使之最终获得对其未来发展有用的道理。例如人地关系的各阶段认识都是呈现不断实践进步的过程,真理是在实践中慢慢接近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这种发展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自身发展。
5 总结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蕴涵极为丰富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然而受教育功利思潮和教学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往往集中于对学生考试成绩或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程度上被忽视了。但教学要更有效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因此,作为当代的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用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精神与地理发展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者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地理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地理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促进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地理学教育中构建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地理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参考文献:
[1]朱小勇.中学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必要与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0,3(8):6-7.
[2]刘瑞栋.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10(5):29-30.
[3]张华兵.试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3):23-24.
篇5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国家,中国的古代文学对于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中国古代文学以其人文性对社会大众的人文精神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得我国社会文明得以不断进步。因此,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其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许多文学学者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所以,本文以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为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作用与其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方法。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人文精神;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利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的最为重要的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因此而被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已经成为了社会边缘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虽重视教育工作,但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意识已经很低。这就使得我国的教育者开始为社会大众的精神层面发展而担忧。中国古代文学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年风风雨雨,修正了世代中国的思想与观念。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对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进行研究,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的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影响着世人精神层次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最早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清代小说,这些得以流传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是其社会的缩影。也正是这些作品,使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传递,给予现代人正能量,引导其学习更好的人文精神。另外,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或者教育家,对于世代中国人民的思想发展起到了启蒙与引导的重要作用,使我国正确的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中国的人文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指导着中国古代文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当中所精忠报国的大义大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遍及经济、军事与政治等各个领域,成为了那一代人以及现代人前进的思想动力。现代社会当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与古代文学作品当中的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的人文精神是发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极多,其中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人文精神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1、民生为核心
所谓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当时的社会人对于所在社会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与描绘,对于更好的社会形态的探索与表达。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着明显的人文特色,对于人的主体地位的要求很是突出。这就使得中国的古代文学在民生层次的讨论与记载颇多。比如说民为邦本的民生思想,最先是在先秦时代提出的。在我国的孔子的儒家学说当中,“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而“仁”当中就强调一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足以说明我国古代的人文志士对于人民重要性的肯定与憧憬。中国有一句俗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文学观点在我国政治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民生人文精神对于我国古代君主以及现代的国家决策者的国家管理工作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忧患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国家的关注程度很高,他们关于将自己的政治观点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比如我们前文当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就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注与热爱,以国家为先,个人为后的精神,更彰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战争发生的频率较高,所以,要稳定一个国家与其子民,就要有对国家政治形势的评估与预测能力,正确分析国家的外忧与内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实现健康与和平的发展。目前,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我国的发展也相对和谐。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也应当具备相当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警惕心,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制定战备,使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有优势。其次,我国各行业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以忧患意识来提醒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加强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传播的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文精神方面的瑰宝,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探索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助于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
1、重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要想将中国古代文学当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就要从我国的学生开始抓起。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时,都应当有意将我国的古代文学当中的良好品德进行传输。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与领悟能力是很好的,所以,要让学生从小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性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在未来的道路当中,学生才可以自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落实正确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为社会奉献自己。
2、呼唤社会大众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学习
社会大众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传播的主体。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当中的传播力量十分强大,并且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我国古代人文精神之所以受到如此欢迎,除了其本身具有正确性之外,还因为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乏。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大力进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宣传工作,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学教育课堂的建设,使广大社会群众可以接受到我国的国学教育,更好地领悟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所蕴含的哲理与精神。另外,我国各大书店应当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宣传,使每一个社会大众有机会将眼光投放于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解它的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二者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推广中国古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对策。希望我国的相关部门可以重视起国学教育活动的举行,从学生与社会大众抓起,进行全民国学教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可以使社会文明程度再次升级,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党月异.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J].名作欣赏.2010(08)
篇6
关 键 词 :爱因斯坦 人文精神 工业设计教育
一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爱因斯坦是继伽利略和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他的科学成就,其实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曾说:“我从6岁开始拉小提琴……而真正懂得音乐还是在13岁左右,那是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这样一位酷爱音乐的科学家,悠扬的琴声伴随了他七十余载。难怪他常说:“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得到的。”
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音乐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就像一盏永恒的明灯照亮着他前进的道路。精神世界的丰富能给人们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和追求生活的最高理想即真、善、美。在科学上,大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理学的优美的图景,同样在艺术中,他也为我们奏出了动听的乐章。由此可见,一位科学大师除了具备数理知识之外,还需要深厚的人文精神。爱因斯坦拉琴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文精神虽然不能直接指引大师去解析数理奥秘,但是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却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感受,从而有助于他们成就辉煌的事业。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变革和开拓世界的无穷力量,同时也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为每一次科技的向前迈进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吞咽着苦果,如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情感淡漠等现象的出现。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工业设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最终价值。工业设计教育的作用就是,它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含义融会到产品之中,以期感染和启迪广大消费者,它引导设计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紧随时展步伐,置身于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背景,努力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
找回设计的人文精神,体现与时代平行的人文特征,创造丰富的设计文化,将成为今日设计界工业设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21世纪,站在竞争前沿的工业设计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其教育在授人以系统知识的同时,强化人文精神塑造。
二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重在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工业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然而,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以及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人类几千年积淀的文化是人类主体创造活动的结果和主体生命价值的展示。文化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内涵丰富、多维空间的基本图景。它的魅力在于其生成活力和蕴涵其间的感召性意义。工业设计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是设计文化内涵的体现,通过对大批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对产品功能的合理安排,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而物质生活恰恰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体现。工业设计在创造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过程。这种过程以不断改变着的、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也体现设计的目的——为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工业设计从技术层面上升为社会层面,从技术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可以说设计是实现人的价值和追求理想的最好中介。它一方面基于对自然的认识,通过人类的实践完成;另一方面基于对人类本身的认识,即人与物质的关系在精神上的作用。通过设计实现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机制,人类的文化多样性是通过对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过程而不断发展体现的,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是人类不断向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过程。用这样的视角来审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众所周知,自儿童时代开始乃至终身的不断修养,在使受教育者以自然人升华为文化人的过程中,唤醒一个人文化创造的主体意识,人文精神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尚未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天才也难有很大作为。所以教育界提出把人文精神与一切专业学科结合起来,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切实加强设计教育的互融性和交叉性,构建崭新的设计教育新体系。
工业设计教育是具有统一性的知识综合,又是不断向外扩散的动态体系,它需要有横向的多维关联,更要有纵向的时空延续。面对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我们眼前会是一个多彩的天地,人类的思维方式进入了非线性阶段。抽象与具象、理念与直觉、再现与表现、主体与客体、现代与传统、语言与意义、精神与物质……这些曾被视为对立的东西走向统一,人类文明史上一切闪光点都被现代人所容纳所接受,因为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同以往任何时代都大不相同,这将有力地推动工业设计向前发展,进而也影响着工业设计教育。
三
我们在探寻爱因斯坦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琴声在他的一生中是莫大的精神安慰和幸福源泉。大师认为,科学与艺术在目标追求和探索上是一致的:科学揭示外部物质世界的未知与和谐,艺术则是揭示内部精神世界的未知与和谐。工业设计在探索过程中,需要揭示外部物质世界,与科学为伴,是理性的,同样又需要揭示内部精神世界,与艺术产生共鸣,无疑又是感性的。
在爱因斯坦看来,艺术的最大价值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把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自身融为一体,去铸就人文精神。在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的眼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享受艺术需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当人们评价一件产品时,常用艺术的眼光来评价设计的优良与否。譬如,节奏和旋律是工业设计造型的形式美法则之一。设计的节奏和旋律体现原是用来比喻形式感觉,现在更多地称之为审美通感。运用通感进行联想和想象,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宽广的时空境界。设计师通过艺术感悟,在其设计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中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创造的灵感。
我们一直崇尚德国的工业设计,其产品在品质上堪称世界一流。从1907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德国工作联盟,提出艺术和工业技术相结合,到1919年在魏玛创建著名的“包豪斯”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再到1953年创建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倡系统设计理论。德国人的设计思想一直是主导世界设计的主流,德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为世界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德国工业设计师除了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支撑着的严谨思维方法之外,人文精神的浪漫气息的熏陶也是不可或缺的修养因素。
笔者以为,工业设计教育应该避免学生埋头读死书,重技能和对美的事物反应迟钝等现象的出现。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人文精神不仅能求真、引善、尚美,还能使人的品质净化,从真正意义上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因此,有许多杰出人物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塑造完善的人文精神。
四
今天,爱因斯坦的琴声渐行渐远,但是,琴声所留下的启示,让我们看到了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和人文融合的必然性。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是传授人文学科知识,使人获得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类自身内部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科学精神的培养则是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使人们掌握科学知识、方法和能力,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人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人自身的提高与发展,人应该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中体现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人文精神。二者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的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多种因素的满足,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仅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人的需要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科学教育只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则需要人文教育来担当。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和人文的融合。融合的前提是两者相通互补,相通可以融合,相异才能互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本途径是教育。
工业设计的课程结构体系,长期存在着为培养专才而专业课设置过窄的弊端。将本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封闭起来,势必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强调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化,将科学与人文融合在课程结构体系中是当今工业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融合还必须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应开设复合型学科知识课程,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使专业课程有血有肉,充满人情味。工业设计教育主张的教学模式应是以设计综合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崭新模式。这些综合能力包括设计逻辑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文化的洞察力、设计表达的驾驭能力等。从表面上看,它是由技能与观念的碰撞和融合而出,即感性与理性、技能与观念、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从本质上看,它表达了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民族、地域、文化、历史、技术诸多差异与共生中奔涌的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再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是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和中国文化底蕴的设计师。
教学方法的创新实施者——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设计人才能否走向成功。有位学者曾说过,21世纪的老师,不仅要面向所从事的本学科教学,而且还要面向与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
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一种境界。教育的提升,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工业设计教育同样面对的是最生动、鲜活的人的心灵。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世界的探索,没有对审美的敏感,没有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合格”地参与人类自身的教育活动。只有那些切入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因为发展的即时感受表现为“豁然开朗”,表现为心灵的共鸣、视野的敞亮和思维的共振。
广泛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佳途径。如邀请知识界、学术界及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为大学生开设各种人文讲座,凭借他们对学术前沿、尖端技术的把握,使学生启迪智慧,贯通知识,开阔视野,更上层楼。此外,引导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广泛参与,从活动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氛围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得到润泽与陶冶。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的数字化生存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类伟大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思考,人情的孤独,人性的失衡,说到底还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对困惑,我们对科学发展的人文思考更加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如龚育之先生所言:“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今日的工业设计不是简单地作为“物化”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参与到我们对世界的关系构成之中。工业设计发展的走向必然顺应时代要求,工业设计教育也必然积极应对。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工业设计教育也将随着认识深入走向更高的境界。笔者认为,工业设计教育的人文精神塑造,应该是在接受系统专业学科的同时,努力学好人文学科,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自觉地、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工业设计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创未来。
参考文献 :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38-02
21世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来势凶猛的从哲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唤起了人们对科学局限性和技术负效应的关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生态科学技术三大领域,提出了大量的人文社会问题: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基因移植、试管婴儿、人体试验、生物克隆等直接涉及到人的尊严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提出了诸如个人隐私、自由权利、财产、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这一切都向培养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设计合理的现代课程体系,使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有机结合,培养兼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为人类谋求生存发展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它以理性实践为基础,隐蔽于主体思想深处,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它一经形成,就成为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定向作用的思维模式及知识背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每个主体通过自身的生活和文化实践,能够适应并认同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特征,使自身和社会达到广泛深刻的联系,能够站在一定时代社会文化的起跑线上,在较高的起点获得发展。(2)每个主体在已习得的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对时代的人类生活状况和历史命运的关注,合理地建构起自身的社会特色及文化视野,并从中和谐系统地发展自身的全部个性特征。(3)每个主体的一切身心特征能够使自身作为显著主体性特征的个体与他人相区别,能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和生活活动,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目的性。人文精神的要旨是在任何发展中都要“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只能是人本身,决不能以“物”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2)自律性。人文精神强调只有经过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觉行为才是理智的行为,而受到外力强制性影响的行为,或者由于缺乏自我意识而产生的行为,则是与人文精神相悖的。(3)自由创造性。不断创造、不断超越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人文精神鼓励和保护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强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它不仅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着现实,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价值目标。(4)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体现为在任何层次上,人文精神都可被理解为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永恒价值。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其要点可以概括为:客观、求实精神,这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不断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继承的精神。此外团体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植根于科学理念,关注的是客观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人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属于对象意识。从科学视觉出发,人也是一种存在,一种自然生物的存在客体。科学追求的是精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面貌,实事求是地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然后加以利用。所以科学精神最崇尚的是探索、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努力。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两大领域。人类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认识自然,从而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即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萌发出最初的科技文化。人类为了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认识和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样,人类在萌发出科技文化的同时也萌发了最初的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所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融汇在一起的。这种融汇的含义,不是两者合二为一,不是用一种精神去消解另一种精神,或用一种精神去统率另一种精神。这里的融汇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在探索处理人世的文化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指引。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会工作者,都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既遵循科学精神从事活动,又要顾及其人文社会后果,用人文精神的指引来处理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种种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的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良好的人文修养,对培养想象力,培养直觉思维,培养非智力因素,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现代课程设计的追求方向
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效选择和重组是课程设计的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制约着课程设计:一是科学标准,课程设计必须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是价值标准,课程设计必须与一定的时代精神、道德伦理规范、文化准则等相一致。这样认识课程设计是有根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以两种方式把握世界的,即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前者是把握对象事实,寻求规律性,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有关认识对象的逻辑系统;后者所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一定的价值系统,用以表达主体的精神向往和规范主体的活动。上述两种认识方式是统一的。据此,课程设计也应以两种方式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一是根据知识经验自身固有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课程,力求使课程结构在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二是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使之能够集中、准确地反映和表达课程设计者的价值意图。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形成居于人类知识体系中较高层次的部分――课程。需要说明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是,这两种方式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偏重任何一种都是不当的。因此,不能把课程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或一般认识过程的压缩形式,而应从文化的角度,把它看做是对浩瀚如海的人类的科学成果――科学知识的一种选择,这也是一种文化选择。要实现这一点,就应设法使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课程设计中,要以人类深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体现出对现代社会生活现状和历史命运的最大程度的关注。课程设计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对人自身的关注,使之成为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被编纂到课程中的知识经验必须合理有序,能将人类在创造知识经验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受到一定理性训练的同时,也能感悟和体验到实践主体和课程设计者的价值观与思想感情。这也意味着课程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个体生存和发展价值。在这个视野下,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程应是包含意义和价值的文化。(2)课程应是需要“体察涵泳”的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课程应由双层结构构成:一是表层结构,这层结构主要由一定的逻辑关系、字词符号等规范性的知识信息所构造,严谨、规范、系统是其基本特征,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理性能力才能理解和把握。二是深层结构,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字词符号中,必然自觉不自觉地隐含着课程设计主体所赋予的特定价值取向,“非连续”性是其基本特点,需要学生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因此,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迅捷有效地“还原”人类的认识过程,从中体悟到科技发明过程中渗透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的,在课程设计中,既要顾及到学生的理性能力,也要顾及到建筑在理性能力基础上的非理性能力。
活动课程在塑造和培养人类精神中具有独特的功用,课程设计应努力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与传统课程的重要分水岭,活动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活动能力和感性与知性统一原则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作为圆心,以其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为半径,构成学生的认知域,也成为相应的课程范围。现代意义的活动课程一方面以传统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贬低理性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也以非经典认识为支柱,把生活世界纳入到课程领域,强调这一领域的价值多元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现代课程设计应使学科课程合理有效地融入活动课程体系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相统一的知识经验,认识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并使之得以升华到理性高度,成为与学生发展最为贴近的教育力量。
现代课程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科学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相关,使学生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沟通科学与人文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相关课程设计。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与发展,是人们倾注了无限精神企盼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过程。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是恪守人伦纲常,知书达礼,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人文素养始于用诗来感性,用礼来节制言行,用音乐来调节身心,进而达到“仁”的境界。“仁”作为我们民族人生和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代表我们民族基本精神的重要范畴。加强以此为内核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设计相关的课程,能够使学生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以群体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传统,获得良好的人文陶冶,从而将个人生存发展与民族、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的基质。
在沟通科学和人文的过程中,还应有计划、有层次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培养学生的内省反思能力的内容,使之拥有文化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价值,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设计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反思能力,这有助于其文化价值观、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要做到这点,现代课程设计一方面应充分顾及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设计综合课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体验,提高感受力。
诚然,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对塑造和培养人的精神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不能重此轻彼。但是,人文科学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是,不论是何种专业,都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就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课程,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为了取得最佳功能,课程设计应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按一定比例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综合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不同对不同学科适当侧重,不能偏废,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聂莉娜(1954-),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汉语语用学、人文文化与高等教育研究;周金声(1957-),男,浙江杭州人,教授,从事人文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美国教育;高等教育;人文精神;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70-01
美国整体发展历史短,又存在多民族融合的特殊情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的人文精神得到了长足发展,展现出自身发展的活力与魅力。多样的价值观念,多样的人文精神使得美国的大学教育更注重多元化的融合,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可以说美国先进的人文精神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人文精神
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更注重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尝试,对于办学模式也进行了定期更新与完善。美国最早的哈佛大学其实就是对英国剑桥大学的借鉴与学习,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美国大学在吸取德国大学的自由学术精神基础上,将学术自由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教育体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美国不仅善于向别国学习,其学习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并不是盲目的接受与学习。在经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在大力学习德国办学特色的同时,也通过国会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以生动的形式鼓励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农工学院。面向整个工农业发展实际,定向培养专门人员,对于欧洲大学的办学特色有所借鉴也有所舍弃,最重要的是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增地方式是其办理大学的主要方式。美国在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工农业社会的发展。美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趋向,其一流大学的拥有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教学质量上更是独具口碑,赢得了世界的肯定与在赞同。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美国高等教育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
二、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内涵
美国采用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教育下放到美国的五十个州中,而对五十个州的教育起统领作用的是联邦政府,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教育的总体设计方针与政策,采用多样的形式对各州的教育起到资助作用,而美国州对教育的控制相对减少,美国的教育呈现出极强的自由性。各州将教育下放在区,由区里的教育管理机构进行细化管理,学校自始至终都具有较大的自,这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没有较多的客观限制与束缚,在更多的层面体现着自由与民主精神。
三、普及及自由化的人文精神内涵
在经历了多次战争后的美国,其高等教育呈现着大众化发展的趋势,社区学院与初级学院就是大众教育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趋向。美国的课程改革别强调科技的作用,注重对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变高等教育的教学组织结构,强调大学生的社会服务功能,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的高等教育要明显滞后于欧洲,但是却充分挖掘继承了欧洲大学的办学特色与人文精神精髓,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获得飞速发展。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更注重对学生思维与创新的教育与培养,也可以说此时的美国教学人文精神是以创新与思维为主导的。
四、与政治相互独立,专注学术自由的人文精神
美国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国家与政治关系的分析,使得大学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地位,一方面服务于国家的各项建设,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受政府的支配与干涉,在的、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受政治影响的情况是少之又少,大学更追求学生的自由与思想的发散,自由之风在美国大学中已经根深蒂固。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学术自由是美国大学蓬勃发展的动力,学术自由又同时是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美国高等教育中更注重对学术自由人文精神的充分肯定。大学关注的是学术,而不是政治,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摆脱了国家与政治的限制与束缚。
五、与社会使命感相结合的人文精神内涵
美国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其承担一定的社会发展责任使命上。在1825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教兼政治学家主张州立大学成为各州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为州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提供智慧支持。1868年创办的康奈尔大学就是直接服务于农业与工业的大学。高等教育中的社会教育与职能教育成为美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折射,教育为社会服务,从而获取更多的研究对象,开辟出更多的研究领域与空间,同时其也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与扶助,使得自身的发展充满活力,彰显出其自由的人文精神内涵。
六、尊重个体生命与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美国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对生命个体及个体价值的重视,为生命的自由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美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总结说来,美国的人文精神是政治上的分庭抗礼,是学术上的自由中立,是办学上的兼容并包,是教学目标上的创新与思维发散。美国高等教育充分彰显了美国独特的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结束语:从美国的高等教育足以看出美国人文精神的内涵,美国高等教育就是美国人文精神的折射与反映。通过对美国人文精神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分析,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美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涵并以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发展的重要参考,更好的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并体现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本土;人文精神;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在尊重数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应该关注其特有的人文性。因为数学不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符号体系,而且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模式;数学不仅是一种演算技能,而且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技术;数学不仅是科学通用的语言,而且体现着人类普遍的认识范式;数学不仅是真理的化身,而且具有独特生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蕴。同时,数学应用中的实在、生动、鲜明的人性闪光点及其文化内涵赋予了人文精神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气质。
尽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和渠道,但是,两者如何有机地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其现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小学数学的科学性价值取向深信不疑,但对于人文价值普遍认识不足,这导致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对学习的鲜活情感和认知情趣逐渐消失;反复而单一的题海练习,让儿童的自由天性和潜在灵性逐渐丧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儿童的创造潜能和探索激情不断退化……从而使本应折射人文精神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本土人文精神与小学数学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个地区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精华;人文精神是一种思想与境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来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精神理想;人文精神以对人的关注为根本,以诉诸于人性、人本价值的实现为基本的目标追求。
本土人文精神是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是本地区人群共同具有并较为稳定的人文价值观及其规范。
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小学数学教育除了数学知识传授功能,还承担着对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人文素养积淀的重要任务。比如,数学学习中理性认识的积淀、思维习惯的积淀、道德信念的积淀、个性品格的积淀等。因而,小学数学教育理应成为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推崇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本土人文精神基于以下立场:①本土的历史文化不等于本土人文精神;②本土的名人轶事、历史记载不等于本土人文精神;③小学数学教学渗透人文精神不是讲历史上的本土,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本土人文精神,是儿童自身的情感、意志、心理、修养以及价值观等属性的综合体现,是儿童通过体验、感受乃至直觉、顿悟等形式对本土人文精神的反应,是体现于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动力、调节、维持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融本土人文精神于小学数学教育中,这需要教师具有主动意识与文化自觉,需要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一)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为前提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象征,也是道德的榜样。教师对儿童的影响远不只是数学知识,还包括在数学学习中人文意识的觉醒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虽然,本土固有的传统文化浸润、影响甚至构成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文化背景,但如何将其转化为日常的数学教学行为,这既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丰富的人文知识,又需要有文化自觉意识。
教师人文素养的不足是影响数学教育人文性的重要因素,因而,教师要在自觉补充、提高本土人文知识的前提上,具备本土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并转化为持续的有效的人文实践。
数学本身虽然也具有人文性,但一方面,它是内蕴的,需要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挖掘与利用。另一方面,除了数学自身的人文因素之外,数学教育还需要从本土人文精神中汲取精神养料。由于本土人文精神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超验的,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因而,数学学习中本土人文精神要作用于儿童,数学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必须先行。
(二)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内容的呈现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提醒我们,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已经注重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因素,需要我们去领会、体现。而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对课本的依赖应该转变为对课本的创造性使用。根据这种新的课程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可以根据本土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体现本土地域风格和特色。
鉴于小学数学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材渗透本土人文精神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利用教材内容作延伸;二是结合在各种教学内容中作渗透。
(1)教材内容的延伸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越来越显现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强调现代意识的同时不忽视传统文化,将时代性与生活气息紧密相连等等。这些特点使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更具有人文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数学知识的引入都具有现实背景,数学知识的应用大多具有现实性。因而,将本土的历史、本土的文化、本土的发展等这些本土的人文因素适时地融入其中,既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有效方式。如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你知道吗?”等板块,可直接与本土的历史和现状相结合。在长期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本土人文精神。
(2)有机地渗透在所有教学内容中
小学数学教材中毕竟很少有直接的人文知识或可以直接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因为本土人文精神是指人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意识,是一种思维活动,表现为人的一般心理状态。它不是可以记忆的知识,而是需要养成的人生的态度、观念和状态。而数学学习过程需要认知,也需要创造;需要智慧,也需要毅力;需要独立研究,也需要团结协作。这些学习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处处有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机会。
实际上,数学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营养,教师只要悉心组织就可以适时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比如,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踏踏实实,扎实掌握,精益求精,讲求实效;面对学习比较难的数学内容,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不后退,知难而进,体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毅力等等。
总之,数学教学内容中处处是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土壤,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本土人文精神渗透的因素和途径。
(三)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保障
数学并不是表面能感受到的没有任何感彩的符号游戏,其抽象理论中隐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但数学并不像人文科学直接透过文字就能感受到带给人们的美感、激情和享受。数学的人文内涵往往被其逻辑性、科学性所掩盖,需要教师透过这些学科形式去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和情感色彩。
本土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自觉性原则。教师应该强化教书育人意识,使在课堂中融入本土人文精神成为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渗透性原则。教师应努力挖掘小学数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把本土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内化到儿童的心灵深处。
经常性原则。教师在所有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人文教育行为,坚持不懈,使儿童最大限度地受到本土人文精神教育环境的熏陶。
1.建设课堂文化,渗透人文精神
本土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着力点是课堂文化的创建。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数学的逻辑严密等科学属性,留下了数学严肃、严格、严谨的印象,认为数学课堂就应该冷静、沉着、不拘言谈,学生学习数学就得是冥思苦想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公式、定理与解题的过程。这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多感受到的是枯燥、乏味、单调、紧张。其实,这既是对数学教育的误解,也是对小学数学学习者的误解,更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文性的误解。建设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数学课堂文化是消除这些问题的根本。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提醒我们,教师首先应该重视数学课堂中人文环境的建设,将平等的、民主的、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尊重的、友善的、信任的、理解的、关爱的、宽容的人际关系这些人文因素成为课堂的主流,营造出以接纳、支持、和谐为特征的数学课堂,使儿童在数学学习中时时感受到宽松、安全和愉悦。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才能绽放激情,形成独立、鲜明的个性。
其次,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既要看到知识获得、能力形成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又要看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因而,在教学中要多鼓励而非批评,多解放而非束缚。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独立的个性品质、大胆的探索精神,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
结合本土丰富的人文资源,教师既可以利用本土人文历史的故事与情景编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与浸润,获得激励与动力;也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去领略丰富的本土文化,感受数学的文化气息。启迪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历史、体会人文精神。
具有本土特色的、积极进取的课堂文化能为渗透本土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而这种课堂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本土人文精神的传承过程。
2.倡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本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习惯,权威主义的教育养成驯服而不是创造。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放开思想、敢于质疑,以本土人文精神的力量激励、唤起创新本能,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强化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性数学学习,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激情。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处理各种数学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分析事物的习惯。
呵护奇异的想法。数学教学承认学生的各种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儿童的发展创造合适的环境。尤其是当学生出现与常规相异的想法或行动时,教师更应该呵护这些即使是错误的思路。因为教师在呵护的可能是创造的意识与源泉。
赏识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是从已有的基础出发构建知识体系的,这可能导致不同学生采用不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方式虽然有优劣之分,有难易之别,但教师应该抱着赏识心态,而不是评判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成长,从而继承与发扬善于创新的本土人文精神。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协作能力
本土人文精神中既有追求卓越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更有海纳百川、包涵宽容的开放胸怀。作为学生学习交往、学习协作、学习共事的“社会环境”,数学课堂无疑承担着养成合作与包容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其中既要起到示范作用,展示合作与交流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间的协作。
教师要做真诚的倾听者,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做合作的引导者,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认识与感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质疑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既是科学精神的表现,更体现着互相尊重的人文精神。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学会表达与交流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的重要能力。
4.根据数学特点,体现渗透方式
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其从科学的角度培养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能以数学的特点有机渗透。
探索与执著: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是本土人文精神代表性的特征。而数学学习恰恰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专心、踏实,忌讳浮躁。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过程,学好数学需要不懈的追求、坚强的意志与持久的毅力。
敬业与责任:数学学习过程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这对于培养儿童求真务实的作风,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谨慎的学习习惯、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诚信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理智与自律:数学结论是一种在有限条件约束下形成的逻辑性结果,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守相应的数学规则,这能使学生形成尊重规律和对秩序、公德、法律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养成自律的意识。
欣赏与美育:数学是瑰丽的,有利于高尚情趣的熏陶。数学教学过程应该充分展示数学美,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进而达到激发儿童丰富想象、愉悦心情、涵养道德、热爱生活的目的。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高职;人文精神;培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大学》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高等院校的办学目的,即在于教人道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现实中,高职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实为严重。我们往往以社会适应性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尺度,否定了人的发展,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精神的完整建构。高职教育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的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缺少对人本身深入地关怀。强调知识,但没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的作用是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人文学科既非实用性又非赢利性,也非生产性,却可以造就健全的人格,为变革客观世界提供能量和内驱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具备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具备竞争和团队意识;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具备奋斗意识、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具备处理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具备效率意识;具备开拓意识,心胸开阔、乐于奉献意识。这样就能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培育的措施
(一)调整价值观念,以全面塑造和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引导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保持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高等院校有振兴经济、发展科技、适应社会之类的功利价值,同时又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等非功利价值。它主要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实现的。因此,在高等院校培育人文精神,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有的学者把高等院校的内容界定为三件:第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这是对高等院校价值的一个很好地概括,即大学当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但更为重要的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思维。
高等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它所培养的人才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是既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积累,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社会参与能力,又有理想追求意识;既敢于进行科学探索,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然,培养这样的社会有用人才的工作是艰难的,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这样的人才难以塑造和培养就降低我们教育的理想与追求。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努力培育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使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二)拓展师者内涵,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造就一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塑造人文精神的师资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职业定位,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引导者。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和提高其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热情,促使他们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自觉推行者。首先,要求教师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知识面,内化人文知识形成自己的人文知识结构;其次,要求教师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在专业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再次,要求教师对人、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对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怀有崇高的责任心。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强调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鼓励教师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努力成为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充满人格魅力的精神导师。
(三)以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向,构筑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精神源于认知,修养源于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的基础。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达到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注重在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专业课程的调整。调整的过程中要突破本科压缩饼干式的学科门类简单相加的模式,逐步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的方向转变,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不同的专业门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人文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各专业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辅修第二专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校内大力开辟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人文选修课程,例如,深受学生欢迎的“儒家文化精髓”、“论语心得”、“美学艺术篇”、“公共关系学”、“创造心理学”、“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让学生从全方位加以了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有益处。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等等。
再次,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实际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企业家创业历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自主创业等系列讲座,鼓励学生读人文书籍,支持学生开展人文学术活动,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基地,优化学生活动条件,为学生拓宽人文知识视野,陶冶高尚人文情操,感受高雅的人文空间。
(四)构建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积极塑造人文精神,将其融汇在教学、科研中,融汇在校园人文学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物质文化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研究环境、人文学术环境、文化艺术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环境。
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科研中。充分发动广大专业教师,自觉地把专业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教育是专业课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与教学科研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使专业教学课堂和实验场所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
努力形成浓郁的人文学术环境。树立“科学是立世之基”的观念,一切科学创新的本质是人文的过程,不断强化人文学术氛围。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环境。让学生体验美,产生美的升华。大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组织音乐会、舞蹈专场等多种活动,营造具有大学特色的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还是给学生以无形的熏陶的场所。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到处都是人文历史景观的大学无疑对学生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把人文精神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进行培育,促进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消极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人文”不仅仅局限在伦理层面,而应从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充分实现为目标来理解人文精神,市场经济的发育就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它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个性的丰富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催生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念,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其次,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规范、成熟,还有一个发育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人文精神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它需要接受时代精神的洗礼,充实新的内涵。因此,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只有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才能找到最佳“结合点”,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培养,才能具有时代的涵义。
(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可操作性措施,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制度(范文)保障
可操作性要求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不能停留在学院或者书斋深处的个人操守或道德律令上,而应该体现在投入交流的精神产品与知识成果的生产和创造中,因其根本目的在于关注人的身心全面的发展而具有不容质疑的精神上的价值。制订相关的可操作性措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从总体优化的思路看,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落实。继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基础性的位置来落实,通过建设人文教育基地和“两课”教育基地来促进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提高。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始终贯穿人文教育,才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肩负起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
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996.
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0.
张德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