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教育内容

篇1

关键词:心理教育;了解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途径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二)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三)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四)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篇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Schumpeter's innovation concept, works the particularity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 proposed the teacher innovation ability's basic connotation, elaborated contains the innovative ideology, the innovation personality, the innovative idea and the innovation skill teacher innovation ability basic content.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教师创新能力

key words: InnovationInnovation abilityTeacher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简介:李青青(198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被研究和运用是20世纪初的事,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技术发明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来的。在该书中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2]最初的创新概念作用的范围相当局限,随着发展,创新才逐渐被应用到了包含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其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创新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3]而教育中的创新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来体现。教师创新能力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求异、新颖、高效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复合体。具体而言就是接纳新的教学理念、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的能力。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折射,是对教师较高层次的要求,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

二、教师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

教师创新能力应包含教师创新意识、教师创新思维、教师创新人格、教师创新技能四个方面。四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有机结合。具体如下:

1.教师创新意识

教师创新意识即教师进行教育创新的兴趣和愿望以及通过教育改革达到教育创新的主观动机。

(1)创新愿望、兴趣。具体体现为:喜欢接触和尝试新鲜有趣的事情;愿意为自己的新想法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辩证看待权威理论,不唯书、不唯师,喜欢探究问题真实性。

(2)创新动机。具体体现为:工作中愿意主动承担有挑战性的教学、管理任务;对教改积极、主动、热情的参与;能将新的教育手段有机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对传统的教育手段也能根据课程需要创新性利用;主动寻求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最优化教学。

2.教师创新人格

教师创新人格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创新倾向和动力的心理品质总和。

(1)独立性和独特性。具体体现为:能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遇到问题不依赖外援的帮助,善于独自攻关。

(2)求知欲和好奇心。具体体现为:对教育前沿理念有强烈的兴趣,能对其进行合理性研究并尝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洞察时代变迁对学生的影响,本着爱学生的态度,从心灵深处走近学生,研究学生,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3)想象力和联想力。具体体现为: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合理的联想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瓶颈时会想到另辟蹊径解决问题。

(4)专注力和意志力。具体体现为:排除各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也坚决完成任务。

3.教师创新思维

教师创新思维即教师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运用和体现出来的思维特征。

(1)发散思维。具体体现为: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个切入点;不打击、不压制,并能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

(2)逆向思维。具体体现为:能突破正向思维的惯例,出奇制胜;问题解决过程中能通过合理预设事情结果来修改、完善解决方案;

(3)科学类比思维。具体体现为: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能参考多种教参资料,从中发现各自的特点并择其优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4.教师创新技能

教师创新技能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育创新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创新的手段和技巧,教师创新能力最终而且也是最显著的体现在创新技能上。

(1)课程教材创新技能。具体体现为:注意教材内容变化与社会现实之间联系,将这些联系创造性的整合进教学内容里。

(2)课堂教学创新技能。具体体现为: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调整教学难度,控制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照顾全体学生的接受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条件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手段,甚至教学地点,突破学校的时空限制;在把握教学进度和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使之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3)学生管理创新技能。具体体现为:对任课班级的特点、学生情况了解细致,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独特的管理思路;善于观察并及时发现学生身心变化,掌握发展动态和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教育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4)课外知识拓展技能。具体体现为:追踪学科前沿发展,并恰当地补充运用到教学之中;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能指导并帮助学生进行能力所及的科学研究;重视课外知识与校本课程的整合、研发工作,利用好当地资源,校本资源。

(5)教育教学研究技能。具体体现为:能对原有的教育理论认真研究,扬弃性的参考并进行创新性整合、加工;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理论表达技能;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及时积累并善于提炼、总结生成教育理论,再将其创造性地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服务于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5-266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2001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的这一特性要求担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教育者需明确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的探讨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自身的特点,有相关研究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心理学理论课程,它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体系,教学的重点也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定义和概念,它是一门集知识型、体验型和操作型于一体的课程。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有操作和体验环节,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大学生为主体,必须要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和安排教学内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实现自我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始终把握好以大学生为主体这一重要原则,要结合实际,重视大学生对这一课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现有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需求相对来说较为分散,他们认为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

1.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区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情绪认识与反应的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很多方面不够成熟,鉴于这种特点他们面对挫折时体验会更深刻、持久,心理上也就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

2.人际沟通与交往。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初入象牙塔的大学生对于人际沟通和交往的需求明显增长,普遍认识到了学习和掌握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对大学生活和今后成长的重要性。然而,长期的校园生活、单纯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和社会脱节比较严重,大学集体生活又使他们缺乏个人空间,不少大学生难以和他人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出现自卑、害羞、孤僻等情况,不能实现正常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甚至因此导致心理扭曲,继而引发严重行为问题。

3.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就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各个层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否实现良好的自我成长,与自我认识存在重要的关系。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突显出来。然而,大学生自我认识目前来看存在不少盲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我认识模糊不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容易出现自卑、盲目自负、个人目标不明确等情况。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对的压力也剧增。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阶段的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连续增加使得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大学学习压力以及随之大学生成长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前途压力令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种情况下,学习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和方法对大学生来讲显得极为需要。

5.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了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怎样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给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生活进行合理定位的必修课。

6.学习心理。虽然大学生告别了传统上以学习成绩为重的中学阶段,但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大学阶段学习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人生成长历程的关键。大学生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心理规律。一般来说,它包含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7.恋爱与性心理。随着高校环境的开放,大学生恋爱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高校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著或研究中。尽管如此,每年各高校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因为不能妥善处理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出现过激行为,直接影响了恋爱双方甚至周围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

8.生命教育。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伤害他人和危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报道中,这些现象引起了教育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劝解大学生不要戕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而应给予保护,继而探索生命的价值。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既突出讲课内容,又可以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动起来。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教学。

1.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定义、概念、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现状这些内容可以先采用课堂讲授法来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讲授中教学者应注重师生互动,可以穿插加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心理游戏或者心理测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单调的课堂讲授给学生造成枯燥无味的印象,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问卷调查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典型的特点是应用性很强,开设此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问卷调查法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已有的心理调查问卷或者结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他们的心理调查问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来发现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有效调动授课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讨论分析的内容可以根据授课的需要进行选择,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做到心理不适的自我调整。讨论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式讨论、典型案例讨论等。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案例分析法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灵活掌握相关心理学知识,运用相关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5.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并在实际的接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体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极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而且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启发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能够更深切地领会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安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1(2).

[2]刘学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篇4

关键词:教学内容;大专生;心理健康;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33-03

由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初、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尤其是近几年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五年制(初中毕业)大专学生的数量迅猛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表现出诸多与三年制(高中毕业)大专生不同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本研究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与运用,达到提高五年制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不仅能够填补国内大学体育课程研究的空缺,而且能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学生从事体育运动提供培养手段,这对于贯彻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工具本研究选择运用3份调查问卷: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1],该量表是由周步成教授修订的,有100条题目,分为8个分量表和测慌量表,该测验工具的折半信度在0.84~0.88之间,重测信度为0.667~0.863之间,效度大于0.71。2) 自编问卷调查表。3)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Th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2]是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综合评定的,它把锻炼强度分为3个主观负荷强度等级,即A(RPE7-10),运动后即刻感觉非常轻松或很轻松;B(RPE11-14),运动后即刻感觉尚轻松或稍累;C(RPE15-19),运动后即刻感觉累、很累或筋疲力尽。

1.2对象与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2003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学期初发放MHT量表232份,回收230份,剔除效度量表得分在7分以上的问卷,获取有效问卷227份,选取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的两个班,并随机确定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38人,男生10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17岁;对照组学生37人,男生8人,女生29人,平均年龄17岁,同时发放自编问卷232份,回收229份。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内容(表1)进行教学(简称传统教学),实验组采用实验教学内容(表2)进行教学(简称课改教学),两个组的教学由同一教师担任。经过一个学期的严格控制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晨练后,运用MHT量表和自编问卷对两个组进行复测,并且每次课后用RPE等级量表测试学生的主观体力感觉。所有测试数据均采用SPSS11.5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MHT量表学生问题的检出率被试在各内容量表上所得标准超过8分者,即视为该项目得分异常[1]。本文将内容量表上的异常者视为存在心理问题,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MHT各内容量表上前测和后测得分异常者检出率见表3。可以看出,37名对照组学生前测和后测有心理问题的分别为21和22人次,检出率分别为55.3%和59.4%,两者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38人中前测和后测有心理问题的分别为24人次和13人次,检出率分别为63.1%和34.2%两者有明显差异。这说明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教学后,实验组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同时还可以看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四个维度的初检出率较高,这些症状均可引起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个体不自在、自卑、人际交际范围狭窄、不合群,敌视成绩优异的同学等现象,常表现出对生活兴趣减退、学习效率降低,心情抑郁、苦闷等特征。他(她)们在体育教学中多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性竞争项目,只愿意袖手旁观,对运动技术的学习缺少兴趣,反应迟钝;即使是游戏性活动也缺乏激情,由此形成了身体素质差,上课态度差,学习成绩差的恶性循环。

2.2实验组与对照组MHT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情况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结果,总分和各分量表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其心理状况处在同一水平。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MHT总分和内容分量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四个维度P<0.05,呈显著性差异,而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得分很高的几个内容量表上的得分明显下降,说明课改教学对实验组心理品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表6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只有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P<0.05,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一学期的传统项目教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

表7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只有内容分量表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两个维度P>0.05,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其它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教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幅度比较大。

2.3自编问卷及RPE量表调查情况分析从表8可以看出,前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很轻松、轻松、累这三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主观感觉 比较一致。后测时,发现学生在很轻松、轻松这两个方面与对照组学生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教学后,实验组学生主观体力感觉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学生。

表9结果显示,不同运动负荷条件下,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主观体力感觉(RPE)呈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学生则没有明显变化。表10结果显示,不同运动项目条件下,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主观体力感觉(RPE)呈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学生则没有明显变化。从表9、10还可以看出,课改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因而学生能从体育锻炼中获得愉快导致主观体力感觉良好。在课改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拓展训练可以大力开展,因为它的开展不受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学习方式灵活多变,项目设计内容丰富,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自我效能感,而且学生的安全可得到充分的保障,因而拓展训练进入校园将有利于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对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一些新体育项目的学习也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锻炼视野,容易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使他们每次都能够以高度热情投入到运动学习中,体验运动所带来的无限快乐,调节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

图1结果显示,实验组喜欢体育的程度明显上升,对照组学生喜欢体育的程度变化不大。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对与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大大增加,对照组也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说明课改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健身健心的技能。

图2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差别不大,但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教学后,对照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程度变化不大,而实验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程度则有明显变化。说明实验组学生已经对体育锻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参加课余体育活动,这样就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课改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 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调节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紧张的情绪和情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建议体育教学要想取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就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筛选那些适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身体练习和理论知识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每一种教学内容的内涵,不仅要掌握它们,而且要善于从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角度去选择和整合它们,以便于发挥它们的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可以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调节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紧张情绪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山东:济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立.一种简易监测运动强度和评定运动能力的方法―RPE等级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1):41-45.

篇5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学科性质和特点。

2、学习心理,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心,它是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观点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3、群体心理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篇6

关键词:教学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研讨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16-02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条件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需求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被动的接收信息与知识、靠记忆获取知识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从教与学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教促学是信息化时代本科教学的需要。大学本科生毕业之后,帮你解决问题的是你思维,不是你记住多少,记住什么,而是你怎么想的,怎么解决问题。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文化继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这是信息时代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数字湖南”人才建设的需求

“四个湖南”即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其中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数字化是重要支撑。建设数字湖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四个湖南”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学生是“数字湖南”建设的潜在与贮备人才,是“数字湖南”建设的生力军。

(三)贯彻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需求

21世纪,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对新世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强国的战略把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质量体系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

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教学内容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显示的技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的存贮、管理和组织方式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本特征,了解国内外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数据结构组织,并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操作。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空间数据获取方式与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模型、两种常用空间数据结构和编码方式、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空间数据模型、两种常用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的原理。

(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问题的设计

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数字城市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设置4―6个研讨式的问题,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与讨论问题,教师引导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研讨式的问题的设置是关键,设置的问题需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结合信息化时代对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要求。以长沙市公交线路的空间分布、空间数据建模、空间数据编码与路径分析为例,设置5个研讨式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总结小组答案,组长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式教学方式

(一)小班模式

针对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研究GIS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方式,确保即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0人以下的小班,以5人为一个小组,6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与组长汇报解决方案,课后整理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共设置5个研讨式问题,3个问题在理论课堂解决,2个问题在实验课堂解决。

(二)大班模式

针对3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2个大组进行研讨式问题的设计,提供2组研讨式问题。每组研讨式问题列出5个研讨式问题,每个小组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讨论与组长汇报解决方案,课后整理总结。3个问题在实验课堂解决,2个问题在理论课堂解决。

四、《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效果

在2011级和2012级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行研讨式教学,课程总课时为32理论,16实验,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在3次理论和2次实验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测绘工程专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在2次理论和3次实验课堂中采用研讨式教学。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研讨式教学时教学进度比较慢,《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共48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多,受到课时的限制,研讨式教学的内容和研讨式教学的问题不应设置的太多,因此,研讨式问题的设置一定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研讨式教学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难点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张紫屏.课程改革的难题:凯洛夫教学模式的遗留[J].2013,311(6):25-38.

[2]袁维新.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批判[J].教育学报,2006,2(4):13-17.

The Discussion on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ZHAO Chun-yan,CHU Rong

(College of Scienc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篇7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内容;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87-02

一、内容选择与定位的普遍问题

1.一味追求内容的新、奇、怪,偏离幼儿认知经验与科学范畴。一些老师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忽略幼儿的认知经验与兴趣需要,一味求新、求奇、求怪,使一些活动内容甚至偏离了科学的范畴。

2.名称新颖,但内容中核心科学概念不清。如大班科学《我喜欢的声音》,活动探讨的重点在幼儿对各种声音的不同喜好上,这似乎是一个社会范畴的问题,没有突出声音主题下的核心科学问题。

3.内容下未梳理清核心科学概念及层次。一个主题内容下往往涉及好几个科学问题,一些老师并未梳理清这些问题,造成活动未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二、幼儿科学教育四大类内容分析

科学内容包罗万象,但梳理起来,无非是这样四大类,即:物质与材料;动物与植物;自然科学现象;科技与制作。厘清每块内容下涉及的具体科学内容与核心科学概念,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概念的定位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了。

三、集体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

1.幼儿感兴趣和需要的。科学活动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孩子们对科学学习就会充满好奇与主动性。但也并不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都值得作为集体科学活动内容组织探究学习,有些问题是孩子们目前年龄段难于理解的问题,或不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就可以通过其他学习途径来获得答案。

2.方便幼儿操作探索的。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的。材料是低成本或废旧材料不需要成本的,且操作简便,操作结果明显,幼儿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弄明白操作的方法与结论。

3.安全性有保障的。在幼儿园安全大于天,若安全方面没有把握的内容,建议以家庭亲子探究的方式进行。

4.内容容量适宜的。一个主题内容中往往涉及多个核心科学问题,而幼儿园一次集体科学活动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每次集体科学探索活动围绕1~2个核心科学问题进行有效探究学习。

根据以上集体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我们在《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及核心科学概念一览表》中以“*”标注出了适宜选择作为集体科学活动探究的内容,以供幼儿园老师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篇8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1.职业创新教育。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可能性,从两个方面加强创新教育:一是以教学创新启发专业技术技能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教法创新、内容整合创新、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器材创新等,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具有切实的创新启发作用。如结合最新的技术技能发展前沿,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开展创新活动。二是以体育方式创新启发学习方法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对相关的体育项目与学生日常运用的体育方式做出创新,如技能整合、技术程序的改变与器材运用方法的改变等,会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方法创新的启发,如见习性学习、模拟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让他们真正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具有切实作用的创新学习。

2.职业审美教育。体育是创造美、表现美与传扬美的一种形式,高职体育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之一。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主力军,其职业道德美、职业理想美与职业过程美,是可以通过体育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的。

首先,加强过程美教育。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高职学生在结合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把对职业工作的想象融入进来,把运动的过程美转化为职业过程美,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努力奉献的态度去开展体育技术技能学习和日常训练,随着自己健康提升和体质的提高去享受更多的人生过程美。其次,加强欣赏美教育。由于体育项目具有力量美、速度美、造型美、姿态美与氛围美,无论是学习还训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启发高职学生去发现专业技术美、技能美、工作过程美、职业环境美与工作关系和谐美,让学生从体育项目和学习中,预见和欣赏到未来的职业美,欣赏到更多的美。

3.职业挫折教育。随着高职学生的年龄增长和学业毕业,他们的职业和人生会逐渐统一,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这与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的感受具有一致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挫折教育:一是坚韧精神教育。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训练中,会造成各种身体负面感受让他们产生挫折感,如大负荷下运动造成的疲惫、胸闷、头晕、肌肉酸痛等,这与在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性劳累,以及其他问题造成的负面体验一样,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和身体机能优化,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成长,对未来产生积极的认识,对挫折的必然性、反复性与可战胜性,有清醒且理性的科学认识。二是拼搏精神教育。战胜挫折的办法是拼搏与智慧,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就是一个体育智慧运用和拼搏精神发挥的过程。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方式

1.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渗透。开发和开展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是把体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最佳路径之一。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展开方式:一是体育项目的正常教学中教师适当地渗透。即根据体育项目的单项技能动作等,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和职业可能性,教师着重强调某一个技能对未来职业健身的重要作用,如作为主要的健身方式,或作为某种情况下的调节方式等。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渗透是点滴性的、断断续续的与非系统性的,但由于学生出于关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呈现听者有心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开展专职的职业健身方式教学。既可以是专门的完整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专门的课堂环节教学,教师根据职业可能性,结合当前群众中体育爱好者和创新健身者的健身方式,开展专职的职业健身方式教学,让他们直接从运动中体验职业环境与培育健康的职业心理。

2.职业病防治渗透。对高职学生加强职业病防治渗透是立足他们未来发展,直面工作、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与工作负面结果的理性思考。在高职学生未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前,开展相关的体育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健康、职业寿命与职业发展具有前瞻的教育预防作用。首先,开展职业病教育渗透是指体育教师从个人的职业敏感、职业病体育学研究,以及其他的相关研究或思考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专业,简单介绍或运用教学环节,各种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及其症状,让其从体育科学与生理学的视角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形成自己内在的体育学习动力,树立体育意识、职业病防治意识。其次,开展职业病预防与治疗性体育方式教育渗透。

3.职业发展健康教育渗透。对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的健康发展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及其创新的支撑,更有健康身体的坚强支持,以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激情。首先,教师职业健康表率性教育渗透。

高职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努力、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师生关系、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以及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职业美享受与创造等,让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及其健康状态,有较为全面且清晰的预见性,既要有美好的前景展望,也要预见工作中的各种遭遇和不幸,明白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付出努力都会获得理想的职业及持续健康。其次,教师职业发展健康榜样性教育渗透指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成长、教科研能力的发展与个人综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让高职学生从教师的职业表现中挖掘与总结自己未来职业中需要的健康类型与健康精神等。尤其在教师的行为表率下,学生会找到自己职业的健康模式。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培育职业意识。职业意识作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基础之一,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挥着稳定性、方向性与动力内源性的作用。反之,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健康成长对其职业意识会产生丰富、不断改进与与时俱进提升的作用。首先,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高职学生而言,未来的职业都是需要在团队的相互合作中实现各个岗位的优势互补。高职体育教学项目大多都是群体性体育项目,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会在知识学习、技术技能学习和相互配合中,学会如何相互支持、理解、帮助与补位,以集体或单位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其次,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2.培育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对高职学生未来的人生和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且持续的体育意识、个性化的体育能力与职业化的健身方式研发等,在高职学生的职业人生中,为其职业理想、个人人生理想和单位发展奠定最为健康的身体物质基础。首先,把健康体质与职业发展统一起来。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生力军,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个人及其团队的职业发展水平,体育意识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健康,还会对周围的同事产生影响,如一个具有良好体育习惯的人会在自己的社区、单位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带动他人积极参与,实现群体性的健康水平“水涨船高”。其次,把健康追求与职业理想统一起来。体育是一个科学的持续性过程,需要人们在不断坚持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地获得。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非专业技术技能性的教育形式之一,需要高职体育教师积极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健身方式、社会体育方式与职业环境健身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职业病预防和创新体质支持等方面入手,使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在高职学生的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中更具强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黎华.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篇9

一、 新课标下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乡土地理学习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和建议:①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②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感情。③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虽然地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由于很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1.地理课程内容偏离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表现为乡土地理课程的“省、市中心”的城市化倾向突出,它更多地关注省情和市情,课程内容忽视学生实际情况,部分知识教学要求偏高。

2.乡土地理课程内容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老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及经验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居上风。

3.乡土地理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一纲多本”和“面向当地”的课程改革原则,各地都在探讨乡土地理教学和教材编写,但乡土教材的编写远落后于乡土地理教学,而且没有专人编写,鉴于时间、精力、财力所限,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1]。因此,新课标下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变得尤为重要。

二、 新课标下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

乡土地理泛指家乡的地理,但不同层次的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尺度。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范围,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一般选择县域。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基础环节,因此,新课标下选择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教科书内容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地的位置、面积、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人文、民俗风情和风景名胜都可以作为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但是,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补充,要紧密联系教科书[2]。因此,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引入和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联系教科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一节中“城市的不同等级”这一知识点时,首先指出,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城市人口的规模,引入学校(济源四中)所在地区的城市人口,进而指出济源市、郑州市的城市人口,引导学生根据标准对照划分城市的等级。在讲解“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知识点,引入济源市的区位条件:济源市地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地形复杂,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这样,自然地进入乡土地理内容,加深学生对城市等级的理解,学生会对济源市的发展过程和前途有较正确的认识。

2.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乡土地理中有许多属于传说、民间轶闻的内容,对于那些迷信的传说,在引入乡土地理内容时,要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分析批判。比如,本地民间有“天狗吃日”的传说,认为出现这一现象是妖魔鬼怪在兴风作浪,会天崩地裂,以此来扰乱人心。实际上,这个传说用地理知识来解释,不过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日食”现象。

3.乡土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要体现乡土性,使学生能够强烈地感觉是当地的,与自己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符合地理教学规律,具有系统性。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有把乡土性和系统性有机统一,才能较好地反映当地全面特征并突出特殊性。

4.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要适时适量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内容时机要恰当,内容要适量,必须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步。如:讲地形时,要以当地地形的发展变化说明地表形态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讲气候时,要和当地的气候特点、类型和成因联系起来,说明气候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讲河流时,要和当地河流联系起来,说明什么是河流水文和水文特征等等。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少则三五句,长则三五分钟;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经验,结合本节课所教授的地理知识自己总结。实践证明,中学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得恰当,时机把握得好,既能达到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又增加了学生对教材中地理知识的亲切感和可信度。

三、 新课标下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

“好的材料加上好的烹饪才有好的味道”,教学得法是新课标下进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新理念,恰如其分的教学内容加上巧妙、合理的组织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以下四点。

1.声像并茂,具体生动

研究表明,视听并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果[3]。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性最强,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如何将选择好的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有效组织传递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选备关于乡土地理知识的录音带,系列录像带,幻灯片,真正做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途径开展学校乡土地理活动课

首先,要把乡土地理活动教学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和学校教学计划之中,使之“有章可循”,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其次,要注重对乡土地理活动课的组织和安排,中学生兴趣高但往往意志不坚定,可能对地理活动课三分钟热度,因此,要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乡土地理活动课计划与实施细则。第三,重视对乡土地理活动课的管理和投入,提供地理活动课必备的简易仪器,增加活动经费等。当然,乡土地理活动课的形式和规模也要根据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而定。

3.重视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和参加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进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可以开展“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事先通过调查访问,准备演讲稿,然后,在班会上畅谈家乡的变化、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等;也可以通过举办地理手抄报展览的形式,将学生调查的家乡自然条件、企业发展、耕地变化等情况以图标、文章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于手抄报上;还可以开展乡土地理小论文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乡土地理教育校外基地,定期组织考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

4.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下,以乡土地理的素材为切入点,合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钻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题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到“乡土区”进行调查,然后,在课堂上汇总信息,交流讨论;以“城市与人口”为专题,为学生提供信息平台,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开展讨论。

参考文献

[1] 杨军谈.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原则.教学与管理,1997(7):59.

篇10

[摘要]:本文通过成都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网络已经与报纸、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特别是网络在财经证券类新闻上已经超越电视和报纸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新媒介的手机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媒介地位,媒介依赖程度全面超过广播;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依赖群体的构成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新媒介的依赖群体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传统媒介则相反;虽然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在本地新闻等方面还有优势,但构成群体与新媒介相比则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利的发展态势。

一、 问题提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7月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络新闻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一改此前数字娱乐应用在前十大网络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报告同时显示,有53.1%的网民非常同意或者同意“自己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的说法 [1]。手机方面,从2003年《新华手机报》诞生至今,我国已有手机报几百家,而规模最大的当属中国移动旗下的《新闻旱晚报》,用户已近3000万。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有手机用户5.47亿,理论上他们都是潜在的用户 [2]。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报纸、电视的媒介垄断,使得受众在媒介使用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来说,公众的媒介依赖也随之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新闻内容的获得由以前主要依赖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开始部分的转向网络、手机。但这种媒介依赖的内在变化特点究竟是怎么样的目前国内还没有实证研究探讨,基本停留在一些简单主观的泛泛论述层面上。

媒介依赖理论由传播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尔·洛基奇(Ball Rokeach)等人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公众一媒介一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3] 而DeFleur 和Ball Rokeach的后续研究提出了社会环境、媒介系统、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指出了影响个体媒介依赖的因素,即各种社会系统(政治、经济等)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个体潜在依赖媒介的程度。具体地说,社会环境中的威胁、歧义与媒介行为二者相互作用,并且同时影响人际传播。不同的个体有特定的目标需求,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满足了个体的目标需求,个体对媒介形成依赖 [4]。Ball-Rokeach等指出个体对媒介的依赖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了解依赖(understanding dependency),即个人依赖媒介了解自己与社会;第二种是导向依赖(orientation dependency),指个人需要媒介提供行动及互动的指引;第三种是游戏依赖(play dependency),指个人依赖媒介提供个人或与人互动时的游戏(逃避、娱乐、消遣等)活动。Ball-Rokeach等人认为,当个人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增加时,他们会选择有用的媒介讯息,赋予这些讯息较高的注意力,并会对讯息本身及传递这些讯息的媒介产生较高的情感。[5]

后续关于媒介依赖研究的文章,有不少将重点放在媒介依赖的影响因素上。比如William E. Loges在其研究中发现,媒介依赖的强度与感知的环境威胁成正相关关系。当个体感到自己的社会、自然环境受到威胁时,对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的依赖更为强烈。而威胁与依赖范围成反比 [6]。Wilson Lowrey考察了9.11事件后的媒介依赖状况。研究发现感知威胁的程度与年龄是总体媒介依赖的关键预测指标,而威胁是人际传播中尤为关键的。依赖程度是攻击发生后态度和行为转变的重要预测依据。与预想相反,社会经济地位等与依赖程度或者依赖产生的后续效应关系很小 [7]。这类相关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的“信息”出发,或者限于突发威胁性事件,来研究依赖的影响因素的。而信息本身并未作为一个变量来考察。受众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不同的渠道,或许有不同的依赖程度。另外,在没有突发威胁性事件的通常条件下,社会经济地位等人口特征是否会对信息依赖造成影响也不得而知。而本文则以成都调查数据为依据,试图在Ball-Rokeach所说的了解依赖层面(个体通过媒介了解社会)研究:

研究问题1:各种媒介在不同内容上的依赖情况。

研究问题2: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这三大媒介在接近性不同的新闻内容(分为本地、国内、国际新闻)上的媒介依赖情况比较。

研究问题3: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休闲型新闻(娱乐、体育类)上的媒介依赖比较。

研究问题4: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财经类新闻上的媒介依赖比较。

关于中国大陆的媒介依赖研究,Tao Sun, 喻国明等认为使用与依赖理论最好地揭示了为什么中国读者偏爱某种新闻,为什么党政机关媒体落后于更以市场为导向的媒体。文章试图找到新环境下媒介改革对于受众及其媒介使用的影响 [8]。Zixue Tai, Tao Sun考察了中国大陆受众在2003年SARS的媒介依赖情况。大部分的媒介依赖研究考察的是信息已经充分存在的条件下的依赖关系,而这项研究考察的是信息被高度控制,主流媒体缺乏报道的条件下的状况。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环境不利于信息自由流通条件下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危机,民众不仅积极寻求替代资源,如短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而且也自身作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参与创造其他信息渠道。期间互联网是一个特别的权力工具,让个人绕过官方控制,并挑战危机期间的官方声明。作者认为,在中国,随着受众与媒介关系的改变,受众不局限于官方媒体获得信息,而媒介与党的从属关系也在变化,而互联网加剧了这一趋势 。从此前学者的研究也可大致看出中国大陆媒介依赖的背景:党政机关仍控制媒介,信息被控制。互联网的出现使媒介依赖状况发生了改变,受众开始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满足需要。但具体来看我国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官方媒介如何在发生改变?新媒介如何产生影响的?进一步来说就是在哪些群体中最先开始发生变化?哪些群体已经变化?由此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5: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相比,媒介依赖群体的性别、年龄、学历构成上的比较。

二、研究方法

将新闻类别分为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股票新闻七大类,测量大众在获取每一类新闻上最主要依赖的一种媒介。

本次调查数据可以推论成都主城区14——70岁之间的、所有识字的长住与暂住居民。抽样方法采用近似于PPS入户方法。与pps方法比只是在最后一个入户环节有了改进,抽样从区——街道——居委会后,不再直接入户,二是采用定点访问,即在抽样点在规定时间按照访问员守则定点访问10——13个居民。这样就能够避免高档住宅楼或者新小区无法入户的缺陷。调查执行是由四川省社科院的六名新闻专业研究生作调查督导,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92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作访问员,调查时间是2008年10月18日。获得样本1012人份,有效样本857人份。

三、分析结果

1、不同新闻内容最依赖媒介情况

数据统计发现五点:一是报纸、电视、网络是三大依赖渠道,与广播和手机有明显差距。 二是报纸在本地新闻上的依赖程度最高,电视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体育、财经上的依赖程度最高,而网络在股票上的依赖程度最高。三是广播和手机的媒介依赖程度最低,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所考察的七类新闻上手机依赖程度都超过了广播。四是在获取娱乐、体育新闻上除了电视是最大依赖渠道外,网络在娱乐上还超过报纸。五是在财经类新闻上网络已经呈现出优势。在财经新闻上与电视的差距不像其他新闻类别那样大,同时还超过了报纸;在股票新闻上则完全超过了报纸与电视,成为最大的依赖渠道。具体参见下表:

在不同新闻内容上最依赖媒介的情况(%)

2、网络与报纸、电视在新闻接近性上的依赖比较

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依次有从近到远的地理关系。将新媒介的网络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在不同接近性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发现,本地新闻的依赖呈现接近性差异:越是距离远的新闻网络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报纸则相反,电视没有表现出新闻远近与依赖的关系。

3.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依赖上的影响因素比较

对每一类新闻的媒介依赖情况分别与性别(变为虚拟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年龄、学历、收入进行相关分析,数据结果可以发现:

首先,在与年龄、学历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上,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的结果基本上是完全相反的。

在年龄上,报纸依赖与电视依赖在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上都是正相关,也就是说依赖报纸、电视获取国际新闻与财经新闻的群体在越是高年龄段中的比例愈高;还有报纸依赖在本地新闻、国内新闻上与年龄也都是正相关,即依赖报纸获取本地新闻和国内新闻的读者群体在越是高年龄段中的比例越高。

而网络和手机依赖刚好与报纸、电视依赖相反,与年龄基本都是负相关。也就是依赖网络、手机获取本地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娱乐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的群体在愈是在低年龄段中的比例愈高。

其次,在学历上,报纸依赖、电视依赖在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以及电视依赖在本地新闻、娱乐新闻上都是负相关,即依赖报纸、电视获取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在低学历群体中的比例越是高;同时依赖电视获取本地新闻、娱乐新闻的观众构成也在越是低学历中的比例越高。

而网络、手机则在各个新闻类别上都呈现正相关。即依赖网络、手机获取国际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股票新闻的群体在越是高学历中占的比例越是高;同时依赖网络获取本地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的网名在越是高学历中的比例越是高。

第二、在性别、收入上面,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依赖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广播依赖则没有表现出差异。

在性别上只有报纸依赖在本地新闻、手机在国际新闻上呈现负相关。在收入上,手机依赖在本地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上是负相关,网络在股票新闻上是正相关。广播依赖在体育新闻上是负相关,报纸在本地新闻上是正相关,

结 语

从上面研究可以发现,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发展对受众的媒介依赖正在发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介已有的格局,并对目前的格局也正在发生着影响。

一、网络已经与报纸和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财经证券类新闻是网络最大的一个突破点,其中的股票新闻已经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财经新闻超过报纸成为了第二大依赖渠道。同时网络在娱乐新闻、国际新闻上也超过报纸,在体育新闻上与报纸很接近。

二、手机作为比网络更新的新媒介,已经确立自身的媒介地位。在所考察的主要七类新闻内容上,手机的依赖程度均超过了传统媒介的广播。这是媒介格局变化的一个最新数据。

三、网络依赖呈现一定的地理接近性差异,即越是远的国际新闻在网络上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越是近的本地新闻在网络上的依赖程度越低。而报纸则相反,在接近性强的本地新闻上的依赖程度最高。这是目前报纸所能占据的最大一块新闻阵地。

四、新媒介的网络、手机与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依赖群体的年龄、学历构成上有完全相反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媒介依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依赖新媒介获取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年轻人和高学历中的比例越是高;而传统媒介则相反,依赖传统媒介获取新闻的群体在越是年龄大和低学历群体中的比例越是高。这种差异会对新媒介和传统媒介下一步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依据目前这种态势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是新媒介会逐渐变得更大重要,而传统媒介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势。关键一点是这种变化在新闻内容上基本是全方面,从本地新闻到国内、国际新闻,从娱乐新闻到财经新闻。虽然报纸、电视目前在本地新闻等一些内容上似乎还是强势的,但受众群体正在老年化或者低学历化,这就会影响到传统媒介的下一步发展。而网络、手机则是低龄化和高学历化,越往后发展越有利。

本次研究是从新闻内容角度来考察不同渠道的依赖情况,由于国内在媒介依赖理论上没有相关实证研究,本次只是一次探索性研究,后续研究可以在此问题上进一步对媒介依赖理论进行学理探讨。

[注释]

[1]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24日。

[2] 参见李巨川:《带着体温的报纸——手机报的现状和未来》,《新闻战线》,2008年09期,第65页。

[3] 参见谢新洲等 :《“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18页。

[4] 参见S.J. Ball-Rokeach, The Origins of inpidual Media-system Dependenc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5; 12; 499

[5] 参见罗文辉、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媒介依赖与媒介使用对选举新闻可信度的影响:五种媒介的比较》,《新闻学研究》2003年1月(74期)

[6] William E. Loges, Canaries in the Coal Mine:Perceptions of Threat and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1, No. 1, 5-23 (1994)

[7] Wilson Lowrey, Media Dependency During a Large-Scale Social Disruption: The Case of September 1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7, Issue 3 July 2004 , pages 339 - 357

[8] Tao Sun ;Tsan-Kuo Chang ; Guoming Yu, Social Structure, Media System, and Audiences in China: Testing the 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4, Issue 2 May 2001 , pages 199 – 217

[9] Zixue Tai; Tao Sun, Media dependencies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 in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No. 6, 987-1009 (2007)

[参考文献]

1.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24日。

2.李巨川,《带着体温的报纸——手机报的现状和未来》,《新闻战线》,2008年09期。

3.羅文輝、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媒介依賴與媒介使用對選舉新聞可信度的影響:五種媒介的比較》,《新闻学研究》2003年1月(74期)

4.S.J. Ball-Rokeach, The Origins of inpidual Media-system Dependenc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5; 12

5.William E. Loges, Canaries in the Coal Mine:Perceptions of Threat and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1, No. 1, 5-23 (1994)

6.Wilson Lowrey, Media Dependency During a Large-Scale Social Disruption: The Case of September 11,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7, Issue 3 July 2004 , pages 339 - 357

7.Tao Sun ; Tsan-Kuo Chang ; Guoming Yu, Social Structure, Media System, and Audiences in China: Testing the Uses and Dependency Mode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ume 4, Issue 2 May 2001 , pages 199 – 217

8.Zixue Tai; Tao Sun, Media dependencies in a changing media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the 2003 SARS epidemic in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 Vol. 9, No. 6, 987-1009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