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活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生活的含义

篇1

这两种题型,各有各的基本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把握思路,做题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一、修辞句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参考答案: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篇2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大学生;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129-02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剧,几乎历届世界气候大会都在呼吁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而不是能力[1]。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要树立低碳生活意识,这既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也是对赖以生存的地球应尽的义务。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是党关于政治生态、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和绿色社会“五位一体”的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绿水青山既是生产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动力;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三是绿色发展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四是不仅当前甚至今后任何一个时期都将坚持绿色发展,因为这是为适应未来发展方式转变而提出的;五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人化自然”的思想,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将生态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融合的新的发展理念。

新时期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但由于其自身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局限,应在大学阶段就树立低碳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观念,立足眼下,展望未来。低碳生活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更是未来坚持和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调查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低碳生活观念就显得非要重要而且必要。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2017年3月中旬对成都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350分,回收问卷312分,回收率89.14%;对24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主要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大学生应如何进行低碳生活以及低碳意识应如何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听取了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

1.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意识有较强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非常了解,48.96%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了解不够深,1.04%的大学生不了解低碳生活。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认知度较高。

2.低碳生活对生活有利。从问卷调查结果看,100%的大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方式有利。显然,当代大学生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生活更加有利。

3.低碳生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你认为低碳生活在哪些方面可以采取行动”结果中,85.42%的学生认为从交通工具的选择入手,53.13%认为应注重家庭用水用电,42.71%认为应从餐饮方面着手,41.67%认为要采购环保的家庭用品,30.21%要注重废弃物的排放。总而言之,低碳生活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4.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践行有待提高。问卷结果显示,96.88%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未完全做到低碳生活,1.04%的学生完全做到低碳生活,只有2.08%的学生从未做到低碳生活。所以,低碳生活还需要加以行动和落实。

5.低碳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倡导。结合调查数据,71.88%的大学生认为低碳生活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积极倡导、个人自觉履行结合起来,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应从单方面来落实。

三、低碳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低碳生活含义的理解。宣扬低碳生活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的认识,增强节约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从意识上影响大学生,让正确的意识去指导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

2.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标准提高,更能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坚持低碳理念,践行“3R”[3](即削减碳排放Reduce、物品再利用Reuse、废品回收再利用Recycle)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践行低碳生活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价值观和世界观。

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打造绿色低碳社会积极奋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自己。

5.低碳生活方式能减轻大学生经济压力。低碳生活和节约有莫大的联系,在很多方面,低碳生活和节约几乎可以画等号,节俭的生活方式能降低大学生生活成本。总而言之,大学生坚持低碳生活理念,能减轻经济压力。

(二)负面影响

当然,低碳生活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给出行带来不便;低碳生活的践行对自身的日常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会提高生活的成本;对低碳生活的要求使得许多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减小规模,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可能会造成资源的闲置等。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负面影响都是可以克服和转化的。

四、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困境

第一,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参与度不高。学校、班级和社团经常有举行低碳生活倡议、团日活动等,但大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绝大多数学生有低碳环保的意识,但没有与切身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消息等关注较少,通过课堂和新闻被动了解较多,主动了解低碳环保知识较少。

第二,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践行力度不够。当前的大学生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应该说,大学生都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但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两张皮”,比如使用电脑后不立即关机,用水后不关水龙头,离开教室后不关灯,甚至少数同学完全没有节约意识。

第三,就餐依赖外卖,不仅造成精神颓废,更是低碳意识淡薄。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依赖“外卖”送货上门,不仅缺乏运动而造成精神愈发颓废,而且也增加了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些都是白色垃圾大量产生的源头。在食堂就餐也未做到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在平常人际交往中,聚餐聚会奢侈浪费,少有打包行为。

第四,当代大学生喜欢购物,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缺乏低碳意识。一是喜欢网购。根据2016年天猫对双11网购的全国高校统计报告显示,武汉6所高校的大学生总花费达1.1亿元,其中武汉大学达到3374万元[3]。网购会产生大量塑料袋和纸箱等垃圾。二是实体店购物。大学生购物总会购买一次性塑料口袋,少有同学自带环保购物布袋。三是促销活动购买大量不必要的商品,造成闲置浪费。

第五,交通工具的选择,缺乏环保意识。在选择出行交通工具时,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滴滴、优步或出租车出行,只有部分低碳意识较强的同学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校内上下课会选择校园巴士,少有学生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对教学楼有电梯的,很多同学倾向于乘坐电梯。

五、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对策及建议

(一)高校应帮助和教育大学生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低碳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普及低碳知识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教育大学生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1.大力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宣传党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我国环保的成就;举办低碳生活知识讲座,介绍低碳知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认清当今世界环保的严峻形势;举行团日活动、“光盘行动”等,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理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生活宣传教育活動,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培养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校园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隐性成分,建立低碳绿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前提。高校环境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悄然无息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应注重低碳绿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低碳、绿色、生态等多方面理念,从而使大学生在高校低碳绿色文化的氛围中养成低碳意识。

3.丰富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低碳生活理念的主要手段。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要倾向于实际操作。比如培养自觉节能习惯,提倡简约生活,做到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低碳生活的好处,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在低碳生活上的主动性,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最终使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二)学生应主动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1.交通出行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绿色出行并不是难事。但随着中国家庭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大多数家庭拥有私家车,家长接送变得普遍。同时,随着滴滴、优步等新型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对这类工具的使用量也陡然增加。这些交通工具不仅造成污染废气的排放、路况的拥堵,也增加大学生出行成本。现在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内交通工具,共享单车也进入了校园,自行车的使用变得格外简单。大学生应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等,即使选择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时,也可以选择顺风车或者拼车降低污染。

2.生活方面。对电器的使用。大学生应做到随时关闭电源,并拔掉插头。因为插头依旧会浪费电能,同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对垃圾处理而言,应将垃圾分类处理,一是减少环卫工人工作难度;二是能减少有害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风险;三是废物回收,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对用餐而言,当前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铺张浪费问题,应尽量在食堂就餐,并减少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以及塑料袋的使用,同时做到光盘行动。在用水方面,我国水资源极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受季节、地域的影响很大。大学生应该节约用水,必要情况下应进行水的多次利用。

3.购物方面。近年来,由于低碳经济的兴起,低碳之风在各大商家、商场兴起。作为消费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应当选择环保用品、低碳食品、绿色饮料、节能电器等物件,养成自备购物袋、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习惯。如今电商与网购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一个重要的购物方式。大学生在网购时应注意包装袋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美梅. “低碳生活”是一种责任和态度[N].通辽日报,2010-05-01.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宋兴怡,苏天照,姜峰,苏果云.在大学生中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与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篇3

一、信息类新词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多个领域,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络新词也随之出现。如: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等等。对上网的人群也有不同的称呼,如:网民、网友、黑客、网虫、网迷,等等。与网络有关的新词有:网站、网吧、网址、网聊、网剧、网络电话、网络经济等。

二、数字、字母类新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密集,音节过多的词语有碍信息的传递,用字母、数字来代替一般的词语就成为了时尚,如: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GO(首席沟通官)、Cl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WTO(世界贸易组织)、TV(电视、电视台)、CCTV(中央电视台)、CBA(中国职业篮球赛)、AA制(支付方式)、80后(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等等。

三、科技类新词

随着科技成果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科技新词开始由陌生、好奇渐渐变为熟悉和欣赏。如:纳米、克隆、基因组、基因芯片、转基因、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等。这些词语有的被普遍使用后,意思开始发生变化,如:“把昨天的语文课克隆一遍。”这里的“克隆”就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克隆”,而是“复述”的意思。

四、经济、生活类新词

在经济、生活领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是一日千里。特别是在火爆的股票市场,一些时尚词语就显得异常活跃,如:股民、大盘、盘升等。

倍受百姓关注的房地产业也是新词辈出,如:地价、期房、楼市、现房等。

此外,还有阳光经济、绿色消费、绿色通道、环保产品、酒吧、书吧、面的、摩的等。

五、文体类新词

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强盛的标志之一。短平快、临门一脚、黄牌、红牌等体育专业术语早已进入“普通话”的行列,并衍生出新的含义。后来,又出现了国脚、黑哨、边裁、盯防、反超、赛季、体能等时尚新词。

在教育、文化、艺术领域,新词也不断涌现,真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如差异性教育、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整合能力、探究能力、边缘科学、课程资源、大语文、炒作、劲歌、劲舞、肥皂剧、跳舞毯、贺岁片、商业片、卫视等。

六、其它类新词

篇4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各种新事物的涌现,我们的现代汉语也丰富了无数的词语。如:大锅饭、责任制、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克隆、纳米、网络族、网语、菜单、白领、蓝领等等。我们分析这些语词的产生条件及其它本身的内部规律,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和运用它们,有利于语言的规范。

这类词语的出现原因,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的改革,历史的进步

当我们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们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我们日常说话的语言也有许多旧的词语成为历史,而许多新的词语在大量涌现,成为我们日常交际的工具。如:大锅饭、铁饭碗、承包制、责任制、下海、下岗、经济知识、知识产权、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无限政府、有限政府等等,等等。

这些词语,有的代表一个历史的结束,有的代表新的时期的来临。这些词语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标志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采。

二、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运用

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科学发展时期,尤其在世纪转交前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发展和运用,新科技新事物的大量出现,而与这些新科技新事物有关的词语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自克隆多莉羊的诞生,“克隆”一词风靡我们的社会;到人们对研究生命基因的认识,“基因”一词也流行于我们生活;物理学科中纳米研究成果的公布于世,“纳米”一词又和我们的方方面面相联姻。尤其是电信业的发展、网络业的普及,大哥大、手机、入网、上网、网语、网虫、菜单、菜鸟、伊妹儿、美眉等,成了我们的网上交际语和生活用语。

三、思想的解放,世界的沟通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思想解放、没有封闭的又和世界沟通的历史时期。在我们的语言里,又融入了许许多多的外来新词语。如摇滚音乐、摇滚青年、锁定、卡拉ok、的士、的哥,以及进入网络时代的外语音译词:酷、伊妹儿、拜拜、麦当劳等等。

而且,在我们的汉语中并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TV(电视)、WTO(世贸组织)、CT(医用透视仪器)、DVD(影碟机)、UFO(不明飞行物)、X光、r射线、T恤衫、IC卡、AA制、B超、阿Q、S城等等。

四、边缘的交叉,时代的需要

我们这个时代还是个边缘时代,各种工作之间、各学科门类之间都是相辅相依,又交叉互补,相姻相存。而且我们的生活又是快节奏的,需要我们的语言符合这一特点。因而,在语言词语方面,就需要一些归纳简捷词语。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交往中,就出现了诸如“三讲”、“三个代表”、“严打”、“计生”、“婚检”、“移机”等之类的简缩语;和“前卫”、“先锋”、“一步到位”、“短平快”等体育词语的跨学科跨门类地广泛使用的移用词语。如:“这辆车改装风格非常前卫,……”中“前卫”一词,就用在汽车行业了。

五、传统的继承,词语的创新

我们这个国家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我们在继承先人文化的基础上,同时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文化,而创造出许多新鲜、生动、简捷、生命力极强的词语。如:车狼、会狐、贷虫、店鼠、等贬义词;也有宝宝秀、作家秀、家庭秀、生活秀之褒义词;还有反映上班族、追星族、打工族、炒股族、白领族、网络族等现代人生活的词语;更丰富的是表示我们进入市场经济的词语: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人才资产、知识资产及不良资产等等。

这些词语,在丰富着我们的语言,在反映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的出现,既有着历史、社会和生活的原因,也有着它们的本身自已的规律和它们极强的生命力的自身特点,也就是说它们本身的一种辞格魅力。如果认识它们本身的修辞方式,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去掌握它们、去运用它们以及去创造它们,并规范它们。

因此,我们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些流行时髦语所运用的修辞格式,从而看它们是如何丰富我们现代汉语的。

一、以比喻、借代方式来丰富词义

比喻、借代两种修辞方式,是时下流行语经常运用的。也是创造新义词语最生动最形象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方法。

比喻的最大特点是增强语言的形象,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人们也就常常使用这一方法来比喻其它事物或说明其它事理,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赋予新义而创造出新词语。如:“大锅饭”比喻计划经济时僵化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铁饭碗”比喻计划经济时固定工作。“下海”比喻搞活经济时人们从事经商活动。“下岗”来比喻某些人失去工作。“车狼”意指那些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抢劫东西人;“店鼠”指在商场进偷窃的人;“贷虫”指骗取银行贷款,恶意欠贷不还吞噬贷款的人,也都比喻的十分恰切。这样的词还有“网虫”、“菜鸟”、“搬砖”、“走穴”等等。

时下流行语中还运用借代手法创造新义词语的例子也很丰富。如“白领”代指具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生活比较安逸的工薪阶层人员;“粉领”、“银狐领”指时髦女性或准贵族女性;“蓝领”指普通的大众人群;“大檐帽”指那些执法人员等等,都是借代手法赋予这些词的特定含义。

借代用法的其它时髦词语,如:“绿色”、“绿色食品”、“方城”、“美眉”、“白大褂”等等。

二、以仿词格引申来创造新词语

仿词就是根据已有的词语,或反仿或类仿,而仿造出一个新词语。如由“自信力”仿造出“他信力”,“妇女”仿造出“妇男”。时下流行语中而多运用类仿创造时髦语,如由“白领”而仿造出“蓝领”、“粉领”、“银狐领”。再如“……族”式词语,由血统关系的“家族”“种族”,而引申为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人群,类仿出“上班族”、“打工族”、“追星族”、“白领族”、“炒股族”、“上网族”、“苦旅”一族等等。这样的造词方式,更多见于我们的各种产业和各学科及经商行业。

再如“绿色”一词,它象征着和平、安宁和生命。由于今天具有一致的理解是生命、节能与环保。因此,“绿色”就被广泛克隆,出现了许许多多带“绿色”的词语:绿色革命、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社区、绿色住宅、绿色装修、绿色厨房、绿色面包、绿色大米……以至于到了泛滥失控的地步,甚至出现了绿色商场、绿色洗衣机、绿色香烟、绿色公路、绿色汽车、绿色医院、绿色婚姻、绿色分娩,出生的孩子大有叫绿色宝宝了。

三、以摹声音译来增加新词语

正如我们的语言,有许多词语在外文中没有对译词,如“磕头”外化为kowtow、“婆婆”外化为popos一样,许多外语词语在我们的汉语中也没有对译词,也只好摹声音译过来而成为我们语言中的一部分。这一类词语,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丰富。它们有汉字化的:如“酷”、“猫”(调制解调器)、“伊妹儿”(指电子邮件)、“麦当劳”等;也有字母化的:如“卡拉OK”、“WTO”、“TV”、“CHAT”(指网络聊天室)等等。

四、将用于某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它事物中

这种移用手法,多是跨学科、跨门类的词语的运用。常见到的是将体育术语运用到行政事业、文学艺术等行业,前面我们曾举过一例。如:足球运动中的“前卫”、蓝球运动中的“先锋”、排球运动中的术语“短平快”分别用于“前卫作家”、“先锋诗人”和形容工作效率的快节奏说“短平快”。再有就是因某一事物的出名影响具大,而被时髦运用,广泛流行。如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而出名影响大,“尘埃落定”一词常常用来表示具有了某种结果或某种定论。此外,科学技术方面的“克隆”、“基因”、“纳米”等词语被移用被克隆,更是屡见不鲜,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

五、以增加限制和压缩简称丰富词语

这里指的是增加更换中心词的修饰语和压缩语句内容而简称,创造新的语词。我们来分开说:一、增换限制,就是在原有的词语上加上限制性的修饰语,而使其表意更准确,从而增加新词语。如政体改革中由计划经济的“无限政府”转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政府”,政府前面的修饰语不同其含义自然迥异。如此词语有:硬件、软件;军嫂、警嫂;生活秀、宝宝秀、作家秀、名星秀、母亲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良性资产、不良资产等等。二、内容的压缩简称,而增加词语的简捷,并创出新的词语。如: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电话用户住址搬迁而所用电话需要移动,被简称为“移机”;知识资本的融通和经营管理,简称叫“知融”,研究“知融”的就叫“知融学”等等。这类词语大量地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语言简练精粹。如企业方面的“解困”、“脱困”等;政治生活中“三讲”、“三个代表”等;计划生育的“计生”、“婚检”等;法律方面的“涉嫌”、“刑警”、“严打”等等。这些词语,使用起来准确简便,而包含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适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六、传统的组词方式及词语的活用来丰富词义

古文能帮助人用词简练、精到、生动。因为我国古汉语传统的组词方式是单音节组合,这样组的词所以精练、简捷。如:“倩男靓女”、“俊友”等。而根据现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车狼”、“会狐”、“贷虫”、“店鼠”等,就都是传统组词方式而造出来的。除组词之外,而通过文言活用也能使语言达到精到、简练的目的。现在流行的语句,如“你运气,运气了你”、“你家信息了吗”、“你彩票了吗”等等,也都是传统的名词活用,从而丰富了词义,活跃了现在汉语的句子。

再就是用典。一是将原有词语赋予新义。如“牛二”一词,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地痞流氓,欺压好人,坏事干尽的人。现代以“牛二”用指那些横行乡里、霸气十足、威风八面、好不气派的地方村霸、乡霸(包括某些干部、税官、法官、警察等)。二、直接用典并加以引申。如:“杀青”,原指将文字写在青竹皮上,在改定后再削去青皮书于竹白,叫杀青。后泛指书籍写定。现在常用于编定、结束或接近尾声。例句:电视剧《把一切献给党》经过二个月的艰苦拍摄,已于本月17日在江西景德镇杀青,正进入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阶段。报刊继承传统借典词语的运用其它的,如:解颐、翘楚、执牛耳、大快朵颐等等,不仅使语言典雅、含义丰富,更增添了报刊的文化品味、欣赏品味,提高了报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5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借鉴

一、民间美术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在远古时期,该地域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适宜,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为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人们开始在精神上有所追求,进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在社会底层的完整体现,反映了人们质朴的审美观念,寄托了各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当前,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已经较为完整,有了明确的定义:“民间美术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愉悦精神生活而创造的美术……是相对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的一个概念。劳动群众既是民间美术的创造者也是民间美术的使用者和喜爱者。”

(二)民间美术的分类对于民间美术的分类,说法众多。邓福星在《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依据功能学的原理,在充分考虑民间美术的艺术性、实用性、精神性的基础上把民间美术分为供奉类、宅居类、服饰类、器具类、帖饰类和游艺类。张道一将民间美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欣赏、装饰和点缀生活环境为主之品类;二是结合民间传统礼仪和岁时节令之品类;三是以日常生活为主之品类。上述的分类方式各有各的切入点,各有各的道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以上分类方式只是为了方便我们在学习中进行归类研究,品类之间的划分并不绝对。不管是哪种分类方式只是相对意义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分歧。

二、民间美术色彩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体现

(一)民俗趣味的装饰性民间美术色彩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色彩的装饰性。色彩的装饰性主要特点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画面的客观需要,在创作中表现出自由的画面效果。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至今延续着遵循内心感受进行创作的用色习惯,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认识、使用颜色。例如:河北年画中多运用大红、桃红、黄、绿、黑等色调,使用对比色、补色表现方法。在各种大面积色调的对比中形成了民间美术的装饰趣味,这种绘画的风格在日本浮世绘和日本现代绘画中都有体现。但是,这种传统的装饰性色彩并不被一些接受现代系统教育的画家所接受,甚至出现了排斥的现象。他们没有体会到正是这种不同于西方的设色方法,才能够体现东方独特色彩之美,是我们创作中的思想源泉。在现当代油画作品中,引用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作品很多。王克举是我国杰出的油画家,他是一位浪漫、朴实而又抒情的画家,他的作品给人感觉非常清新,多是走进大自然的深处了解、开拓艺术的表现空间。他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观念支配着他的创作思路,基于对中国油画、中国艺术当代形态的长期思考,使得他自觉地意识到中国油画不仅要向西方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社会现状面前,立足于本土,在中国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之上进行探讨。王克举的作品色彩亮丽、弱化空间,注重画面的机构和色彩的搭配。这种画面风格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装饰性的画面效果。在作品《峨庄秋色》(如图1)中装饰性被表现得非常充分:红色的屋顶、绿色的山坡和田地、蓝色的河流,屋顶规则的画面分割单纯而明快的色运用给画面带来装饰的美感。同样的感受在作品《崇礼秋韵》中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在装饰感十足的山林造型中,秋天绿色和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此,远处天空的蓝色和土地的黄色形成对比色的色彩效应,这种对比色的使用给画面带来了民族气息浓郁的装饰美感。

(二)别有趣味的夸张性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搭配有着独到的特点,而这种用色方式有别于西方的油画色彩的搭配。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喜欢用高纯度的色彩对比以产生夸张的画面效果。这种夸张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原色的基础上,增加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夸张色彩的原始面貌达到满足需求的效果;第二,通过色彩的对比,产生色彩相互加强的夸张效应。这两种方法给画面带来热闹、饱满、强烈的效果,这种强烈的画面效果传达给人一种特定的画面气氛。宫立龙是我国乡土艺术的杰出代表,提到他就会感受到其作品中浓郁东北民间气息扑面而来。宫立龙的油画作品主要以东北地区农民为主要题材之一,在绘画语言方面把古典与现代,敦实的雕塑感和夸张的民间美术色彩自然融合。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表现的农民生活,还有作者融合其中的感悟。例如,在作品《麦浪滚滚》中(如图2),借鉴了东北二人转的服饰特色,以鲜艳的红、黄、绿为主色调。浓艳的大红大绿在画面中夸张地展现,将东北民间的乡土意味融入其中,渗透出娇艳的艳俗之美。这位女士穿着红色的背心、绿色的裤子,拿着红色的手绢,系着红色的腰带,强烈的对比色的运用,表现了人们在迎接丰收时的喜悦心情,也给人以热烈、奔放的感觉。这种夸张色彩的表现应该和宫立龙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从小生活环境贫困、内心压抑,向往美好生活,这种内心的表达在他的绘画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强烈浓郁的对比性中国民间美术在色彩配置上独具特色,有别于西方的绘画配色特点。它多用纯度较高的颜色搭配,比如红、绿、蓝、橙等对比色进行搭配,使颜色之间对比强烈、劲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民间美术作品的绘画语言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不同对比色在作品中的组合看上去热闹非凡、欢快喜庆,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年画是我国传统民间绘画形式之一,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如图3)是木版年画的代表之一,作品颜色明亮,主色调围绕红、绿、蓝、黄,强烈的对比色使画面主题鲜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对比色的使用在中国油画创作中随处可见。费正是油画大师董希文先生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延续了中国油画“民族风”的绘画风格,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民间美术色彩语言进行表达。其中《包饺子》(如图4)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整幅作品表现的是北方农民过年包饺子的场景。画面利用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进行表达,对比色的使用在画面中产生了热烈、喜庆的画面气氛,这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配色特点之一。画面中以红、绿对比为主,强烈的色彩对比产生了夺目的视觉冲击力,渲染了画面的气氛,形成了一种浓浓的年味儿,强化了主题。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巧妙的色彩组合,把不同大小块面的对比色块分散在画面不同位置,给人一种绚烂的色彩感受。夸张的色彩、紧凑性、形式感以及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场景都凝聚在《包饺子》之中。

(四)与众不同的象征性中国民间美术是属于社会底层的广大老百姓的美术,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它不仅是物理学中的色彩,还与自然界的事物相连,延伸并拓展了其内在的含义,使每种色彩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和指代,赋予色彩表达人们的情感诉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能力,希望来年可以风调雨顺、谷物满仓、生活美满、人丁兴旺。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配色口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配黄,喜煞娘”等。可以看出鲜艳、浓郁、强烈是民间美术的色彩风格,吉祥幸福、红红火火是民间美术遵从的色彩品质,顺应了这些品质才是吉祥的、喜庆的。这种象征性色彩的表现,能直观地表达作品想传递给观赏者的含义,在油画创作中正确地使用象征性颜色,可以使我们的色彩回归原始性,增加当代油画的易读性,并通过画面的色彩来理解作者的表达意愿。提到王沂东,我们就会想到他画面中的中国红。他是我国古典油画代表画家之一,写实人物创作是他作品中的主要题材。王沂东对农村过年、婚嫁等场景印象深刻,这种喜庆的场面都少不了代表吉祥的红色。红色对于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含义,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红色的嫁妆都象征着美好的寓意。王沂东在作品创作中不仅把红色作为一种画面效果的体现,更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中国红在画面中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及人们积极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在作品《待嫁的女孩》(如图5)画面中,充满了丰富象征意味的中国红,红色的衣服、红花的被面,背景舞台式的处理方式,大面积的红黑对比,带来强烈的装饰感和民俗趣味。他表达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农村生活场景,而是当前农村人们的一种思想状态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乔晓光在1985年创作的油画《玉米地》(如图6),可谓是借鉴民间美术元素中色彩象征性的典范。画面中描绘了金黄色的玉米地、红色的瓦房、质朴的农民还有辛勤耕地的大黄牛,无论是从描绘对象的造型还是色彩,一眼就能看到民间美术色彩元素的特性。用鲜亮的金黄色描绘饱满的玉米,充满了大丰收的气氛,也象征着广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望。

(五)自由奔放的原始性色彩的原始性是中国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类型美术的主要特征。民间美术是人们发自内心、不带任何杂质表达内心想法和愿望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色彩在最初选择时,就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本能的、主观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一种生活愿望的寄托。旧社会的中国农民处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山村。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他们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生活在自己的小范围里。因此他们的作品是一种本能自发的、以愉悦自己身心为主要目的艺术表达。罗中立的《父亲》,是一幅让他可以载入史册的作品,在那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年代罗中立一夜走红。但是之后的一系列有着同样创作手法的作品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促使他对作品风格不断探索。大巴山的农民生活始终是他坚持的创作主题,这个主题的选择本身就具有原始性。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谈他的题材选择,从他作品的色彩语言进行分析。罗中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变化,在作品《惊雷》中可以看出,(如图7)这一时期的罗中立已经完成了作品风格的转变,作品中主观的色彩、强烈的轮廓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和装饰性。通过民间美术色彩的原始性,烘托出人们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原始性敬畏。画面本身不再单纯表现农民本身,而是借助这一题材和用色技巧表现远离世俗喧嚣的原始之美。

三、如何借鉴中国民间美术色彩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间美术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在历史发展中对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乃至欧美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犹如一股清流时刻浸染着我们的艺术家,使大家在创作时能时刻感受到新鲜的气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逐渐为世界所认识,世界上有些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借鉴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元素。例如,乔晓光在作品《玉米地》中的色彩借鉴,在王焕青的作品《贡家台的集日》中都可以找到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踪迹。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我们要融入其中。实地的感受民间的百姓生活,体会是什么样的环境创造了民间美术。在感受中进行理性的分析,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以怎样的生活状态造就了如此的艺术形态。再把这种艺术形态放到我们的造型体系、色彩体系、艺术体系中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理解这种状态产生的原由及基本关系。有了切身的感受,还要了解艺术的原由,使我们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理性对待,深刻体会其中内涵。这是一门综合复杂的学科,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把握,它会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艺术的全新高度。

(二)深入其中、抓住实质。民间美术最引人入胜的是绚烂夺目的色彩,我们在学习时要理性科学地去学习,透过强烈的色彩、淳朴的造型去发现。为什么如此简练的线条、强烈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巨大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心灵触动。应透过表面的现象去探知他的制作方法、形式及背后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等外在因素。中国的民间美术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来源于我们的神话传说,来源于民间艺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能力。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民间美术的根源。对待民间美术,我们要选择其中适合我们创作思路的因素,为自己的创作之路注入新的血液。

(三)取其精华、深刻感悟。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我们首先要透彻了解其本质,能够设身处地去感受民间美术的奥秘。在惊叹前人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理解并吸收其中精华,如何把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感悟,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去思考。

篇6

生活不会直接告诉你什么的美丑,什么事善恶,它会处处引导你,让你自己去发现,自己来品味。生活如禅,茶禅一味。憧憬无限美好,就像闻茶香,沁人心脾;当下有点累,如新茶在口,味稍苦;细细品味,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在匆忙、紧张、劳碌中早已忘却了享受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卸下旅途中的包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进而享受禅意人生。所谓“禅茶一味”,茶可以清心。茶道,也是禅的一种修行方式,是“禅”的延续。杭州――“中国茶都”,大大小小700多家茶馆遍布杭州街头,已成为杭城的特色和个性,就好像上海应该是一个咖啡或酒吧的城市。多元化的生活态度决定着多样化的茶馆类型,正是由于人们不同的爱好和不同的需求,促进茶馆种类多元化发展,也丰富楼关于喝茶的设计,杭州茶馆是禅意生活的绝好载体。

1.禅意生活的理解和引申

禅是什么?禅是淡然、是豁达、是智慧。说起“禅”,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宁静的庙宇和静坐的僧徒,然而禅并不总是那么深奥,心灵深处真诚的自我对话,寻找真实的自己,激发潜在的能量,提高生活的品质,在喧嚣的生活中慰藉心灵,只要放慢生活步调,一切都显得豁达明朗,时间很短,天涯很长。今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安静的去走完。这就是我们常人的“禅意生活”,一种富有审美意味的生命形式。

当前社会是一个“数字”与“物质”的时代,在我们周围充斥着太多的压力、生活粗糙、缺少关怀,仅有少数人还保有快乐人生的心态。人们开始意识到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开始去放慢生活节奏,放慢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保持和谐,于细节处发现生活的大美,让生命获得诗意的充实和丰盈。

2. 禅意生活设计

因为禅意的设计艺术,始终表现出一种自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描绘出一个极静的空灵意境,艺术家们只有内心与外物合一,才能体会到空寂的禅意,方能步入禅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

随着禅意生活的理念被慢慢普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禅意生活的产品设计。其实,禅意生活的设计无处不在。禅意不同于欧美风格的奢华张扬,不同于田园风格的自然清新,比起中式风格的硬朗,它更偏重于追求一种悠闲、随意的生活意境。“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就像是走进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时间缓慢下来,停止思考过去,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当下。凭借对设计和生活的热爱,可以将将竹子、鹅卵石等自然材质巧妙运用,让设计不仅拥有自然的拙朴,还有禅意的清雅。通过精巧的改良、个性的创意,呈现一个清新脱俗、悠然淡定禅意生活设计。

禅意设计与花草茶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

花草茶的定义相当之广。草本类植物因其香味、刺激性或其他好处而将整株或部分干燥后利用,包括了根、茎、皮、花、枝、果实、种籽、叶等,都可以称为花草茶,它的成长期较木本植物来得短,且方便取用,用途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大部分是用在医疗、食物调味、美容及染色等方面。温和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更成为人们日常饮料的极佳选择。所以古人有“上品饮茶,极品饮花”之说。而现代亦有“男人品茶,女人饮花”之词。近几年由于世界性饮茶、食花热潮的流行,以品尝纯天然野生花草或少量种植花草植物的茶需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悄然兴起。

在崇尚绿色、环保的今天,花草茶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享受健康”的好茶,它带给人们另一种不含咖啡因,茶碱的天然草本饮品,同时也带给人们另一种纯净自然的禅意生活方式。

花草茶品牌禅意设计衍生

花草茶自身所具备的禅意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被发掘、利用,成为了一种精神的物化产品,具备了包含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内的双重文化价值。花草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花草茶销售的发展与兴盛,也推动了花草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如何准确地运用这些优秀的传统禅意文化与现代茶叶视觉形象设计当中,更好地提升花草茶自身价值和文化品味,推广禅意特色的花草茶,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以清新脱俗、悠然淡定禅意生活理念为设计切入点,以“自然、空灵、沉静、朴素”的禅意美学观为基础,追求“禅”中的优美与宁静,来丰富设计语言表现的感染力,开阔花草茶视觉形象设计角度的视野。将禅意美学思想和理念融汇到花草茶艺术中来。

设计就是设计生活,反映生活,创造生活。

篇7

“绿色设计”是一个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设计理念,其含义的界定和生态理念研究、环境设计、生命周期研究以及环保意识等概念都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共同点都致力于强调生产和消费环节对环境达到最小化影响的一种设计理念,因此它们的涵义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互通的。其含义最终表述是“绿色设计理念”是现今社会的绿色环境话题,是有关自然、社会、人文和生态关系之间问题的思索在产品构成、生产以及不断流通的重要体现。如果从狭义上对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和判断,其主要涵盖的意义是以绿色生产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业产品设计理念。如果对绿色产品从广义上进行延伸,其涵盖的领域将大大增加,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一直延伸到和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密切联系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以及销售等各个不同的环节,并且能从社会的环保意识以及绿色产业服务的水平上进行产品意识的延伸,在全社会上范围内形成量良好的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产品的价值导向。如果仅仅从表层意义上理解“绿色”是具体的,但是与此同时,其又是抽象的统一体。“健康、环保、自然”是大众对绿色的“刻板印象”,但是在从室内设计的专业角度来看的话,绿色具有的含义更加宽广,包含的内容更加广阔。室内设计的设计师们对“绿色”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广度和深度上地设计,这种设计的具象含义完全是根据每个设计师的理解和不同生活经历而彰显不同的内涵。和传统意义上的绿色指向的无甲醛、采光、通风等硬性指标不同,现代意义上的绿色更多彰显的是健康的价值理念,舒适的生活环境,甚至是最细微的人性关怀和最显性的情怀理念。

二、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在信息呈现爆炸式几何增长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遇到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短缺、雾霾严重、PM2.5的骚扰等多种不同的挑战,世界上的国家都积极探索人类环境的出路,都在尽可能地构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美丽家园,确保人类的未来生活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根据多项数据表明,很多人漫长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的各种场所中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重视,对室内设计的整体表现力以及室内装潢的审美价值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生态学科、社会学科等交叉性的发展,室内设计的绿色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凸显愈加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开始讲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优美环境,清新空气的室内设计要求上。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世纪,是生态文明全面推向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绿色设计在室内的设立理念中占据尤为重要的位置。

1.绿色设计理念有利于能源损耗的降低

21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社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领域开始逐渐向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多种形式的建筑装饰用品,多样化的创意方式和手段展示出了更加赏心悦目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这种设计形式的设计理念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高能耗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牺牲自然、战胜自然”的层面上。毋庸置疑,20世纪室内设计在得到了充分地的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中,因建筑行业的发展而造成的污染达到了总体份额的34%。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在整个世界资源消耗中占据着一半以上的比重,更加骇人听闻的是,建筑行业消耗的资源基本上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中,很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消耗都是因为室内装修材料的使用而造成的,室内装修消耗的材料的比重,资源的消耗更新等都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现代社会产生的室内设计资源消耗问题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一种设计理念上的滞后,是一种不可持续性发展的延续,其将会对构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造成伤害。人类是依靠自然的养分生存,亲近自然,憧憬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的本性。

2.绿色设计理念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说,最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应该是依赖大自然,享受自然的健康舒适环境的生存状态。过分依赖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去违反自然本身的发展速度反而是一种有悖于生存法则和生命逻辑的理念,从长远上来讲是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要求室内设计师要将绿色设计的理念充分地融入到室内环境的设计当中,将生态学和传统美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学科交叉间的良性发展,实现人类生活方式的过渡。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思品课;绿色生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5-01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大多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学生通过被动地接受来学习什么是行为规范、什么是道德情操和高尚精神,这样虽然能让学生遵守守则,但是他们仍然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含义以及这么做的目,因而其思品课的实践行为就显得较为机械。因此,小学思品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将教学视作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教师要为学生打造鲜活的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温馨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受到环境的感染,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并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将自身的被动行为变为主动的意愿,为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注入动力。构建绿色生态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帮助学生加深对思品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积极挖掘资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冲破课本内容的局限;最后还要注重实践,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以人为本,打造绿色生态教学模式的主旋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以人为本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秉持这种理念,以学生为本,并传授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和价值,打造绿色生态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例如,在讲解“巧手扮家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家园,然后再整合学生的观点,向学生讲解不仅我们的家是家园,我们的社区、学校还有我们生活的地球都是家园,这样就能让学生初步感知绿色生态的观念;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构想: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加美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尊重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力,将以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并在合适的时机引入“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为学生播放一些表达生态和谐理念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自身所喜爱的事物中受到触动和感染。

二、结合课外资源,贯彻绿色生态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而应积极挖掘课外资源,这样可以促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使教学能围绕中心思想向四面八方辐射,让学生能在不同的体验中感知学习的中心点,从而可以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进而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例如,教师在讲解“你们辛苦了”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公益电影或宣传片,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学生,清洁工、消防员、医生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他们用自己勤劳的汗水为我们创造了安全的环境、整洁的家园。另外,教师还要学会结合时事及时抓住引入外资源的时机。例如,今年是胜利80周年,那么教师就可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讲一讲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此要好好珍惜,并且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来践行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信念,如不浪费粮食、不乱扔垃圾等。这样的方式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促使学生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实现素质教育。

三、实践体验,促使绿色生态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实践是学习的目的,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品质道德的培养,更应当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授“我当小管家”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实践,利用一周的时间来做家庭的小主人,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家庭生活周计划,包括这一周内要做的家务、全家人的饮食、日常的身体锻炼以及周末的户外活动等,不仅要做到健康充实,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确保计划的落实。教师在一周后再请学生汇报成果。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又能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此过程中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促进绿色生态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篇9

所谓“绿色”数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数学学习充满勃勃生机,体现出一种自然的、亲切的数学美,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真实乐趣。具体表现在:(1)自由学生要自由。只有学生自由的存在,学生的灵性和个性才能在课堂中飞扬。只有学习者思维的灵动,才会有思维的碰撞和优化。(2)互动师生、生生要实现多元沟通。对于有的教材要放手让学生来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互助。别以为学生离开了教师就不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学科之间的交互和共振,会创造出很多的有价值的知识。(3)时尚联系学生的实际就要关注生活的变化。教师应拥有一份数学的敏感,对数学教师来讲。生活的本身是数字化的。要从生活中捕捉更真实鲜活的素材,充实教材对生活的缺位。

一、焕发生活的绿色――关注学习的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

1.构思情境化的学习主题

我先引导他们回顾生活中购物的场景,得出关于称重的付款情况单价x数量=总价。接着看例题:(1)苹果每千克3.2元,买7千克多少元?(2)梨每千克2.56元,买1.2元梨多少元?第2题2.56xl.2=3.072,我说实际购物时收款员会收你多少钱?这下倒好,一石激起干层浪。

生1:应收3.07元,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就是这个小数的百分位,3.072千分位是2,四舍五入就不算了,所以是3.07元。(这个是标准答案,此时我那个高兴呀,但我不动声色,继续让其他同学说说。)

生2:3.1元。超市好像都计算到角,分币没有。

这到是实情,前一段时间有老师在教一年级元角分时让学生找硬币,学生很多找不到分币。

我接话:这样结帐作为顾客是否愿意?

生3:3.1元,多收啦。收3元最合适。零头不要了。

生4:3.08元。

怎么办?怎样才能统一认识呢?让大家讨论一下哪个更合情合理?

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3.05元呀!我当时就傻啦。

我说,你们所说的这些近似值在生活中都会有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是必要的。其实分币在很多时侯和场合还在应用,如银行在结算时,一般情况要用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即保留两位小数。3.072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学生齐说3.07。

我揭示课题,出示例题。后来的学习还在顺利,练习作业都很好。我暗暗舒了一口气。

2.构建趣味化的数学游戏

8:50,我走进了教室。孩子们立刻围过来,问今天讲什么?我说玩数学。孩子一脸茫然。上课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学游戏”四个字,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次数学游戏吧。接着我介绍道,这个游戏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风靡世界。二十世纪40年代前后,美国的叙拉古地方流传着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不久便被传到欧洲。后来,有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这种游戏带到亚洲。在日本那是让男女老少废寝忘食的,人们对这个游戏痴迷的不得了,人们把这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叫做“角谷猜想”。(我写下“角谷猜想”。)角谷猜想的内容是:任意给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双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它是单数就把它乘以3再加l……经过运算后它的结果吗,先不告诉你。我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个双数60、一个单数13。先示范60,第一次将60除以2得30,第二次是30,以后我和学生一起回答,15,46,23,70,35,106,53,160,80,40,20,10,5,16,8,4,2,1。看,经过5步乘3加1运算,14步除2运算,共19步计算,结果是l。学生交谈起来,“快看我的”,“真的结果回到l”。我接着说,人们看到数忽大忽小的但结果总是一,好像冰雹在空中上下跳动最后落到地面上一样。于是就把它形象的称为冰雹猜想。曾有人用电子计算机对l~7万亿的所有数,进行了验算,结果都完全符合角谷猜想。但这一猜想,还未获得数学上的证明,仍是当今世界上需要人们包括你们去解决的一个数学之谜。同学们相视而笑。

我说,刚才在游戏中,我们练了一些口算。口算是我们要加强练习的。接着我带着大家练了一些口算题。

3.模拟社会化的现实场景

请看我们班同学在学了“统计”这一节课后写下的统计报告。我们一组四人在一天的7点、10点、3点、5点在百官路十字路口各用十五分钟统计了来往的汽车,发现:

(1)南北向和东西向的绿灯时间之比是3:1。而车流量之比却是4:1。

(2)南北向绿灯亮60秒,平均有56辆车子通过,每辆车占用时间为1.07秒;东西向绿灯亮20秒,平均有14辆车子通过,每辆车占用时间为1.42秒。南北向每辆车的通过时间比东西向每辆车的通过时间要少0.35秒。

(3)为了使东西向每辆车通过所占用的时间与南北向的车辆相同,应当给南北向的每辆车子增加0.35秒的通过时间。

所以,南北向的绿灯亮的时间每次应增加20秒(56 .35)。

二、分享和谐的绿色――关注教材的人文内涵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伊始,我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和那轮永恒的明月,让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有关知识;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和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实F了书本知识与人类文化历史沟通。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了一组图片,有中国的天安门、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蝴蝶等等,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些美妙的图片带来的震憾,惊于生活的美好,已经完全被它们的这种独特的美所震惊了,接下来我出示了经修改后的天安门、艾菲尔铁塔,学生们就有反应了,不够雄伟,不够壮观,在学生们愤悱诧异时,我让他们观察这两组图片的异同。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了美,进而鉴赏了美,许多同学也从中悟出了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人生也是美好的,只是没有去发现,没有去珍惜。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加强数学与艺术的联系,介绍一些工艺品设计与数学的关系(图案与面积);加强数学与音乐的联系,学习分数后介绍五线谱(音符、节拍与分数的关系;加强数学与美学的联系,学习比例后介绍“黄金分割”等;加强数学与体育的联系,体育成绩的表示及科学的的训练方法等。我们的数学知识,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让学生在与古代数学大师的对话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三、营造幸福的绿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感受。当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行”的教育,而不是贬低、压抑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不行”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利用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明明是个10岁的孩子,有一天,他给了妈妈一份帐单。说母亲欠下了以下款项:为家里买醋,2元;给家里拖地5次,10元;洗碗3次,6元;我单元考试第1名,20元;我一向听话,没给父母惹麻烦,20元;共计58元。妈妈看了帐单,什么也没说,就给了儿子58元。没多久,妈妈也给了儿子一份帐单:为明明在家生活10年的生活费,0元;为他10年的幸福生活,0元;为他父母给了他生命,0元,为他有病时的护理,0元。共计0元。这时,儿子感到很惭愧,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把58元钱又放进了妈妈的口袋里。虽说这是慈母育儿技巧中的一个实例,让学生结合例子,解决以下2个问题:(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估算一下明明到底欠了母亲多少钱?并说说这结果是怎样得到的?(2)母亲为什么说儿子欠她0元呢?0的含义是“没有”。既然没有,那孩子就不欠母亲的钱,为什么母亲还要列出那份帐单呢?

篇10

【摘要】综合材料是一幅油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油画的综合材料是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宣泄自身情感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在那些富有表现性的油画作品里面。画家通过熟练地使用和搭配油画的综合材料,可以极大地增强一幅油画作品的表现力,可以传神地感染到观看这幅油画的参观者。油画的综合材料还可以通过巧妙的搭配,向参观者倾诉作者内心的声音。

【关键词】综合材料;油画创作;情感特征;绘画内涵

一、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现状

在早期人类社会对综合材料的应用过程中,人们虽然已经初步懵懂的解综合材料的不同类别,但是究竟如何通过综合材料的特性来进行搭配,表达出一系列的含义,仍然是早期人类社会所不能够完成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类智慧的不断进化,人类社会对于综合材料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人类社会对于某一种特定材料背后所蕴含的含义的了解也正在逐步加深。随着人类社会对不同综合材料的理解,不同的含义纷纷赋予到特定的材料之上,作为一种通过综合材料的汇集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油画的最根本内涵就是画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搭配使用,倾诉自己的内心情感,引发参观者的内心共鸣。人类社会对材料使用逐步加深,彻底改变了早期人类社会对单一材料的使用,赋予了绘画这门艺术更持久的生命力,也给予了绘画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各式各样的不同综合材料的搭配风格,不同形式风格的画派应运而生。例如:在近代西方国家陆续出现的印象流派、后印象流派、野兽流派等等,这些流派的综合材料与情感的契合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流派的大师都拥有着出神入化的画技和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形式,使得他们的画作传承百年而不失韵味。

从综合材料在油画之中的应用来说,油画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也有着新的表现形式。截至目前,随着计数机合成技术的不断提升,人类已经可以通过使用精确的计算机合成技术,搭配出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绚丽多彩的综合材料组合,这是否意味着画家的综合材料搭配技术已经被历史所淘汰,计算机合成技术是否能和传统的画技相结合,也成了当今综合材料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综合来看,如何更好地利用现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借用现在世界艺术高度交流的便利条件,更好地将情感和综合材料契合在一起,将是现代综合材料运用的主旋律。

二、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的内涵

作为一名油画画家,要深谙各种材料所能够带给参观者的视觉感受。比如:红色可以带给人似火的激情,绿色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材料用巧妙的手段杂糅在一起,生成一幅让参观者如痴如醉的画面。由于每一种材料在油画画家眼里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在画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之中,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色彩的组合巧妙地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幅画作就不再简简单单的是色彩的有机组合,也不再是各种材料之间的随机搭配,而是蕴含着作者人生情感和哲学情怀的艺术作品。当然,画家实现情感宣泄的过程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参观者也难以在接触的第一眼就发现蕴含在画作背后的深厚内涵,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人的思维去进行深度的思考,去分析蕴含在色彩搭配背后的深层次涵义,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一幅油画作品背后的真实内涵。

三、如何通过综合材料展现出油画的情感特征

(一)综合材料与自然情感的共性

充满神秘材料的大自然向来是画家进行创作灵感的源泉,在历史的长廊中,无数的画家都通过对大自然的欣赏,迸发出自己内心灵感的火花。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无论是蓝天碧水,还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原,都拥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综合材料,画家在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象之后,会情不自禁的动用手中的画笔,把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情感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大自然拥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综合材料,例如:绿油油的小草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画家通过使用绿色的素材可以体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希望,让参观者感受到综合材料背后的生机与活力;天空的湛蓝色让人有一种空旷的感觉,画家通过手中的画笔将它体现在画作之上,可以抒发出画家心中空灵的感觉,也可以让参观者体会到灵动的感觉,给予参观者心灵的洗涤。自然拥有着和谐之美,古往今来无数的画家都是在观摩自然的同时迸发出灵感,从而创作出一幅幅传世的佳作,而综合材料又是大自然的属性之一,每一种美轮美奂的自然风景都拥有着其独特的综合材料,例如九寨沟的风景就是各种不同材料的搭配,使无数的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综合来看,综合材料具有与自然同在的共性,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综合材料都通过其独特的特点,触动画家的心灵,进而诞生了一幅幅优秀的画作。

(二)综合材料与社会情感的共性

综合材料不仅仅是大自然所拥有的独特属性,还是人类所处的社会的根本属性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不同的综合材料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人类对于某种综合材料的狂热,也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综合材料的认知越来越透彻,对于综合材料产生的原理也更加了然,根据各种综合材料产生的原理的不同,人类社会也赋予了各种综合材料不同的特点。其中,可见光之中,红色具有较高的能量,太阳在人类的视觉之中也呈现的是红色,因此,在人类社会环境中,红色象征着活力与激情。除此之外,综合材料中的黄色则拥有着和最为贵重的金属——黄金相同的材料,这也就导致在人类社会中,黄色成为了地位尊贵的象征,与此同时,由于黄色象征着财富,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隐藏在金钱的巨大罪恶下同时又赋予了黄色奢靡暴力的象征。综合材料的社会性特征赋予了综合材料很多背后的内涵,优秀的画家可以运用综合材料背后的不同含义、使用不同材料的搭配和对综合材料浓淡的应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创作出一幅饱含自己的感情的作品。

(三)综合材料的情感特性

所谓综合材料的情感特性指的就是不同的群体对于综合材料的认知程度和引发的内心情感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材料的情感特性,而引发了不同的画家所创作的画作其蕴含的内涵,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够被看清,这也是很多著名的油画作品在沉寂多年之后,突然拍出天价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不同参观者对于画作的观看也有着自己不同的认识,这也是画作的独特魅力所在。

(四)综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创作者面前体现出的情感特性

在对综合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创作者的选择造成重大的影响。例如:有些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使用最多的是黄色,黄色代表暴力与奢靡,这是因为他一直生存在纸醉金迷的城市贵族生活环境之下,产生了本能的对金钱的抵制。但是,在一些田园派画家里面,金黄色的材料代表秋天的丰收,也代表了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与城市画家笔下所表现的内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幅优秀的油画里面,恰到好处的材料搭配和丰富的情感倾诉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只有实现了情感和素材的完美搭配,才会造就出一幅传世的经典佳作。

参考文献:

[1] 邓福星,李广元.素材艺术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12:135.

[2] 吴玉宽.素材与情感的契合——浅析素材与情感在梵高创作中的体现[J].安康学院学报,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