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及防护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及防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及防护

篇1

关键词:自我安全防护;艾滋病检验;检验人员

据相关资料统计,艾滋病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其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重点关注的疾病类型。对艾滋病检验科医护人员来说,因为其每天都会接触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或者血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感染危险[1]。所以,切实增强艾滋病检验工作中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宣教指导非常有必要。本文选取我区42例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区从事艾滋病检验工作的42例检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n=21)和实验组(n=21)。参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5±3.5)岁,工龄1~30年,平均工龄(12.6±2.3)年;实验组男12例,女9例,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8.2±3.1)岁,工龄2~32年,平均工龄(11.6±2.5)年。两组检验人员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工龄)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较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未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实验组进行安全防护教育,主要内容为:向其介绍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帮助其明确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及日常工作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其了解检验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与发生职业暴露后应该及时采取的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单位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两组检验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常识、常见传播途径、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常用预防策略、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对症处理方法、防护态度与措施等。评分越低,表示检验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越差。另外,对两组艾滋病检验工作中国暴露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22.0分析所得数据,采用(x±s)描述相关知识评分和自我保护意识评分,并予以t检验,采用(%)表示暴露率,进行χ2检验,将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自我保护意识评分 两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自我保护意识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艾滋病检验中暴露率 实验组与参照组艾滋病检验中暴露率分别为19.0%、76.2%,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参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

3 讨论

艾滋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艾滋病死亡率较高,就目前而言,临床尚未寻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艾滋病检验人员因为与艾滋病患者体液、血液频繁接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较大。据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艾滋病检验工作的人员都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艾滋病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是临床必须严格落实的工作项目。制定严格的艾滋病预防准则,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可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以降低艾滋病感染率,保证检验人员生命安全[3-4]。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在艾滋病检验工作中加强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教育,有利于降低暴露率,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增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翠玲.探析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30(5):32-33.

[2]张志霞.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医学信息,2015,09(24):341.

篇2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流程

医学检验人员长期接触的生物危险性血液、体液等各种标本,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因此,检验科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和制度,坚持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抓,避免医学实验室感染,在诊断治疗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传染。

一、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1.1加强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及危险教育:有资料显示,在现有的医护人员中,对有关防护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仅占10.8%,而我们有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但却不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这正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学科建设理念上重要的差距之一。由于我们医学教育的缺陷、教育理念的落后及知识来源的匮乏,部分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常识和危险性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特别是临床实习、进修人员对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的不熟悉以及清洁工人医学知识最少,其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严重缺乏,但是他们又是临床接触医疗感染物机会最多,所以是最易受伤害的人,应将培训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要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强调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让实验室人员和了解生物安全知识,熟知各种可能的危害。

1.2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实验室要制定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让医务人员掌握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熟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如生物安全柜、隔离衣、防护服的使用等。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并合格后才能上岗,形成普遍预防的观念。

1.3加强技能培养。在形成防护意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广大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成为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合格专业人才。清洁工人和临床实习、进修人员是最关键的人群,要采取现场培训,对口培训。如在收集运送过程中,要防止锐器的刺伤和污染,教育他们锐器一定要放到利器盒内,收集人员收集垃圾时一定要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这样培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免遭生物危害提供保障。因此,要建立实验室各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建立好实验室相关安全档案。

2.1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清洁与消毒是保障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正常到位的清洁与消毒才能保证在安全环境下安全工作。在实验室设计中、在购置仪器设备时,要首先考虑生物安全的问题,与后勤部门协作,共同设计保障安全的实验室,提供合理的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警示标志、带盖的医疗垃圾筒、感应式水龙头等一些细微的改变,来改善实验室的整体面貌。

2.2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如人员培训制度、登记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消毒灭菌与废弃物处置制度等。还要有详细的进行安全防护流程操作手册以及应急处理一系列机制,为了不让制度、流程架空,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督查,对结果进行合理强硬的奖罚,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真正做到管理到位是硬前提,工作落实是硬道理。

2.3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对一项检验项目的操作应有明确的操作流程规定。流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完善。针对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及时实施协调管理,与相关部门共协商,杜绝遗漏。

血液、体液标本是实验室的主要标本,也是实验室潜在危害的主要物质,血液体液检验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是乙肝感染和发病的大国,近年来,爱滋病的发现与流行对每天与血液、体液打交道的检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时,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尽量减少检验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标本的可能。应使用与仪器匹配的真空采血管及一次性试管。减少检验人员在体液收集、采血、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血液、体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定期注射不同的疫苗,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体质。全面克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要加强普遍性预防的理念,使用安全可靠的检验用品。

三、强化法制观念,做到依法防护

生物安全管理不仅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生物安全管理已初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实验室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通知、条例。注重法律法规学习,是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的基础。加强与重视生物安全管理的理念,增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确保自己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确保环境安全,是我们医学检验界广大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2

篇3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血源性疾病;新护士;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59-01

我院为全军唯一一所传染病医院,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我国是病毒性肝炎乙型的高发区,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血源性疾病的危害。我院CSSD于2010年开始实施集中管理模式,负责所有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供应,因此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的集中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院的快速发展,CSSD吸收了大批新毕业护士,新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淡薄,为了提高新护士的防护意识,保护其身心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我院针对血源性疾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感染原及感染途径

1.1 血源性病原体 最常见及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在传染病医院此类患者占院总患者的85%以上,CSSD回收的器械不可避免的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它分泌物所污染。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1]。

1.2 感染途径 锐器伤结合病原微生物侵入,是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重要途径。CSSD护士在对污染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装配及包装过程中,有可能被针头、刀片、锐利器械等损伤皮肤或粘膜致感染而造成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

2 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分析

2.1 新护士的角色转变不到位 新护士刚从学校毕业,还不能马上适应由学生的身份到医院护士身份的转变。

2.2 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 新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学校不注重CSSD的实习阶段,安排时间短,甚至不安排。

2.3 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新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自我防护认识不足,还有部分人员虽然能认识污染器械损伤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心存侥幸,认为一次、二次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图省事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按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2.4 缺乏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程序 缺乏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不能及时给予相关支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致使感染发生率增加。

2.5 工作压力大,心里素质差 面临新的环境,工作量大,害怕不能胜任份内工作,情绪紧张,不能很好的按照工作流程要求操作,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3 职业防护措施

3.1 加强实习阶段的学习 学校及医院应重视实习护士在CSSD的学习,延长在CSSD的实习时间。使其在实习期间对CSSD的工作熟练,掌握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带教老师应给予实习生防护指导,检查实习生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医疗锐器的使用和处置的方法是否正确。

3.2 加强岗前培训 培训教育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2]。新毕业护士初到医院,必须经过医院规范的职业防护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和实操。培训内容: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有哪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3.3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常见血源性疾病传播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按要求穿戴手套、口罩、防护眼罩、防水隔离衣、面罩、防水鞋等防护用具。如:接触污染器械时必须配戴乳胶手套,穿戴隔离衣、口罩;用镊子夹取污染针头、刀片和锐利物,并放入锐器盒。

3.4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组织新护士学习培训标准预防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树立标准预防观念,自觉执行相关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预防是针对经血传播疾病的最有效防护措施。

3.5 制定锐器损伤应急预案 如果发生锐器损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出血,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行伤口的局部按压;冲洗完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眼部粘膜,应使用洗眼装置清洗干净。并上报护理部,需进行药物阻断的应在24小时内执行。

3.6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医院在新护士入科前应进行查体,建立健康档案,注射乙肝疫苗以防感染,并定期体检。

CSSD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源性职业暴露是CSSD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加强对新护士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加强职业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其身心健康,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供应室是医院内部多种无菌用品的供应单位,其职责主要是对各种医疗器材予以清洗、包装、消毒以及供应[1]。供应室护理人员需要承担多种污染医疗器械的回收处理工作,在整个操作过程可能会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形成威胁,因此需要为供应室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本次研究中选取院内70名供应室护理人员为对象,对其工作期间的职业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进行全面调查,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院内在2015年开始逐步实施职业危害管理,为此特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70名供应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70名护理人员中: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5.3)岁;学历:中专29名,大专31名,本科10名;职称:护士47名,护师20名,主管护师3名。纳入标准:所有护理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经离职护理人员。

1.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2.1健康教育 利用培训的方式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职业危害知识与防护措施教育,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各项在供应室工作期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讲解,同时针对各项工作环节的任务进行危害因素细化,加强护理人员的掌握[2]。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可采用专家讲座形式或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专家讲座是请相关护理学专家对供应室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职业危害知识与防护措施进行理论讲述;实际案例分析是请供应室专业护理人员结合发生过的职业危害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与讲述,针对实际案例展开职业危害相关知识培训。健康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可针对供应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

1.2.2安全防护措施

1.2.2.1生物学危害 针对污染后的医疗物品与各项手术器械进行回收处理过程中,需要佩戴安全防护手套与口罩及必要的防护用具。一旦发生器械刺伤,立即对伤口进行挤压,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反复冲洗,最后消毒处理[3]。

1.2.2.2化学性危害 护理人员需明确各项化学消毒剂的成分、药性、毒副作用等,在消毒剂配制过程中需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确保做好自我保?o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剂,一旦化学试剂损伤到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化学消毒剂用过之后需要做好保存工作,每次使用完需要进行洗手与消毒。

1.2.2.3物理学危害 在消毒间内部给予必要的消音处理,对各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保养,避免在使用期间发生危险。

1.3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的职位危害知识以及护理措施掌握评分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

2 结果

经实施职业危害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水平有显著提升,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3.1.1物理因素 供应室物理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紫外线、噪音、高温、锐器损伤等。其中紫外线作用于皮肤表层可能造成护理人员光照性皮炎,甚至引发皮肤癌性,作用于眼部则可能引起结膜炎;噪音主要来自真空杀菌或清洗剂工作期间,护理人员长期置于噪音环境中,可能形成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耳鸣等问题;高温主要来自高压蒸汽灭菌器散发的大量热量,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可能发生中暑、烫伤等问题。

3.1.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指在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该过程需要护理人员配制化学消毒剂,而配制过程中则可能受到化学试剂的损伤。

3.1.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细菌感染等危险因素,供应室工作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而回收的医疗设备均是污染后的,包括手术所用设备等,回收的医疗器械残留着一定的病原菌,可能黏附血液,其危险因素包括乙肝、艾滋病原等。护理人员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洗过程中会接触污染物,受到尖锐物刺伤,进而引发感染。

3.2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自物理、化学、生物三方面,以上危害因素的统一特点是接触性危害,因此在提升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回收的医疗设备与化学消毒剂等,降低风险。另外在物理性危害因素中噪音与粉尘等也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供应室进行消音处理,同时控制供应室的空气质量。

3.3调查结果分析

篇5

【关键词】 医疗废物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159-02

doi:10.14033/ki.cfmr.2016.9.089

医疗废物即医疗机构在开展各类活动时产生的具有毒性、感染性等废弃物,医疗废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国外,医疗废物被称之为“致命杀手”,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也将医疗废物列为最为危险的废弃物。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院中从事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并不高,并未接触过系统、全面的培训,缺乏完善的自我防护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也仅仅是按照医院要求来运输、销毁医疗废物。由于医院的科室非常多,产生的医疗废物量也非常大,工作人员为了快速处理好医疗废物,往往忽视了感染的预防。为了避免医疗废物的处理给工作人员带来不良影响,必须要对其感染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身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有医疗废物专职人员62名,其中男38名,女24名,年龄38~57岁,平均(46.3±5.1)岁,于2014年3月实施系统的感染防护措施,对比实施前后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2 实施措施

1.2.1 做好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各个医院需要根据医疗废物专职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疾病的传染途径与防范措施,提升每一位专职人员的防护意识,对于所有的医疗废物要严格对待,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关于《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流程,注意感染防护,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避免院内感染出现蔓延。在日常工作中,防护人员也需要定期收集相关的防护知识,加强学习,做好工作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防护能力[1]。

1.2.2 提升职业防护意识 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穿戴防护服,戴好手套、帽子以及口罩,这样,即便是发生意外,也可以将感染率降到最低,若发现这些物品出现破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对于运输医疗废物的车辆,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在配置消毒剂的过程中,需要多通风换气,穿戴好防护靴以及防护帽,避免消毒剂给自己的皮肤和黏膜带来损伤。在使用消毒剂时,必须要佩戴好口罩,使用完毕后及时将盖子盖上。在进行紫外线照射工作时,要尽量避免灯体直射,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在更换灯管时必须要按照要求佩戴好墨镜,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化学因素与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损害。

1.2.3 注重洗手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来洗手,将卫生管理制度深刻的落实到实处,而医院则需要为医疗废物专职人员配备好卫生设施,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专职人员掌握更多的卫生知识。让他们意识到,洗手是降低感染率的最有效措施,充分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细菌,在完成各项操作之后,都需要使用流动水仔细洗手2 min,洗手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方法,同时,还要避免受到二次污染[2]。

1.2.4 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 医疗废物处理专职工作人员必须维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为此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一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建立意外伤害的报告制度,建立登记手册,及时分析伤害原因,以减少伤害的重复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管理措施实施后,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结果显示,管理模式实施后,医疗废物专职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由几个原因引起。

3.1 工作人员因素

医疗废物专职人员自身因素对于感染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职业结构的影响下,我国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人员综合水平并不高,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接受短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不了解医院感染的深层次知识,缺乏系统的职业感染防控知识水平,自我防护意识差[3]。部分工作人员还简单的认为,其工作只是将医疗废物简单的收集和处理,不了解怎样用护具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为了方便工作还会随意改变工作流程,以上因素都可能给他们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

3.2 化学因素

在处理污染医疗器械时,往往需要使用含氯消毒剂以及戊二醛,这些试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挥发性以及腐蚀性,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常常需要使用这些试剂,必定会吸入这些消毒剂,很容易损伤他们的黏膜。此外,这些试剂在挥发到空气中后,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出现支气管炎等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眼睛也有着一定的刺激性[4]。

3.3 生物因素

在医疗废物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属于感染性废物,这些是由于手术、血液等因素产生的病理性废物,其中残留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处理这些废弃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接触患者的引流液、血液和体液,还会接触到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很多病毒会通过这些器械传染给人体,这不仅是导致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感染的高危因素,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3.4 物理因素

在采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时,如果人体皮肤或者眼睛接触到,很可能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皮肤红斑以及过敏性皮炎[5]。在进行操作时,污染医疗废弃物都会导致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手部与皮肤位置细菌数量增加,如果稍不注意,手与皮肤就会成为细菌的传播媒介,引发一系列的感染。

3.5 工作环境影响

患者体液、尿液与血液在扩散到空气中后,很容易形成气溶胶,污染了回收间的环境,此外空气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长期在受到污染的场所中工作,医疗废物专职人员也会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防护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医疗废物专职人员的生活质量[6]。

总之,医疗废物的管理部门涉及到院办、医务部、护理部、后保部、感染办、保洁公司等。人员涉及到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保洁员等,院感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协调相关部门,督导各级人员落实医疗废物的各项制度措施,考验着院感专职人员的智慧[7-8]。按要求掌握国家关于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日常监管中,既讲原则,又要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阳英,穆燕红,孟哲,等.护士处理医疗废物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32-334.

[2]李海峰,王志刚,卓晓,等.医院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851.

[3] Raboud J,Saskin R K,Moore C,et al.Patterns of handwashing behavior and visits to patients on a general medical ward of healthcare worker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4,25(3):198-202.

[4] Pitout J,Laupland K.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an emerging public-health concern[J].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08,8(3):159-166.

[5]许敬锦.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职业暴露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60.

[6]刘盛强.浅议如何做好基层医院临床检验科质量控制的管理工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284.

[7] Elbakosh M M,Arafa A K,Ghenghesh K S.Hepatitis B virus and hepatitis C virus in medical waste handlers in Tripoli,Libya[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9,72(3):258-261.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影响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内镜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隐患,制定内镜清洗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结果:选择正确的内镜清洗消毒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由此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要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内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感染原因 预防控制措施

消化内镜是内镜诊断与治疗这门新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作为一项侵入性诊疗技术,已成为诊治消化道疾病的重要临床手段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初纤维内镜传入我国后,接受胃镜、肠镜及十二指肠镜诊疗的人数日渐增多。但是在消化内镜使用频繁同时,也加大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因为消化内镜直接接触病人的粘膜、分泌物、体液及无菌组织,在受到污染时可直接把病原菌带入病人体内,直接造成医源性感染的传播,同时由于内镜构造精细、制作材料特殊,现有的内镜均不耐热,无法进行高温消毒;而且内镜价格昂贵,医院采购数量有限,每条内镜需重复使用,检查多名病人,所以消化内镜感染与控制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1 消化内镜导致的交叉感染。内镜相关的交叉感染包括细菌、病毒两部分,细菌在病人间的相互传播临床上极难确诊,最常见的细菌为假单胞菌属,容易定植于内镜或自动内镜洗消机中;内镜相关的病毒叉感染主要指病人间的病毒传播,清洗消毒不充分的内镜可检测到HBV、HCV的核酸;同时内镜还可以造成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传播,尤其是Hp的传播[1]。

2 导致消化内镜感染的原因

2.1 内镜室规章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内镜室的《内镜感染管理制度》、《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等规章制度不全或有制度但流于形式;许多内镜诊室设置不合理,房间面积狭小,分区不明确,内镜清洗消毒室基本设施配置不全,通风不足导致室内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有较多的致病微生物。

2.2 工作人员知识缺乏、重视不够。由于接受内镜诊治的对象多为门诊或住院时间较短的病人,即使发生医院感染也不易被发现,因此医护人员对其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工作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每条内镜单位时间内检查病人过多,内镜数量与本院内镜检查人数不一致,使内镜清洗消毒时间不足,质量不达标,内镜附件不能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附件。

2.3 消化内镜的污染。进入人体腔道直接接触粘膜的内镜表面及腔道内常常附带着大量的不易清洗的干净的粘液,使用后的内镜如不及时清洗或长期清洗不彻底,腔道内就可能形成生物膜。造成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细菌形成的生物膜降低了消毒效果,生物膜粘附于内镜镜腔内,内镜清洗消毒的目的就是减少生物膜的形成[2]。

2.4 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不彻底。内镜属于高精密度仪器,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导致其不耐高温和腐蚀,也给内镜的清洗消毒带来困难。内镜的清洗消毒不彻底常见于内镜自身结构如内镜管腔系统、屈曲部位及连接交界处均难以清洗,送水/气管腔太细无法刷洗;消毒液的使用方面,如消毒液未每日监测有效浓度、使用期过长降低消毒效果;清洗消毒时未按规范操作,如内镜消毒前未彻底清洗干净内镜表面和管腔内有残留粘液血液等,导致蛋白凝固影响消毒剂消毒质量,未使用流动水清洗等;清洗时未用多酶清洗液或多酶液没有做到一用一换;仍采用五长条清洗槽清洗处置内镜,使内镜不能全浸泡;内镜洗消设备不全,如没有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等导致内镜不能彻底清洗、干燥;清洗刷不能一用一消毒等。

3 消化内镜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3.1 加强管理,完善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保障,亦是保障内镜工作质量的生命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高度重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管理规章制度,成立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和科内质控小组,认真监督执行,才能使内镜的感染控制得到保障。

3.2 加强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要加强对各类医务人员尤其是内镜从业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以及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内镜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消毒灭菌工作是其重要控制措施。定期进行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个人防护知识、国家关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防护规定、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程序、内镜的构造及保养知识、疾病的传播知识、安全工作环境的维护、高水平消毒剂的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内容,内镜消毒知识培训和系统训练的目的,是使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都可以进行标准的清洗,这样浸泡消毒后的内镜就可以达到高水平消毒的要求。

3.3 医护人员执行标准的防护措施。文献报道,Chu等的研究手工清洗使结肠镜吸引孔道内的细菌数量减少为原来的1/105.5,镜身表面的细菌数量减少为原来的1/10,但清洗后细菌的种类分布发生了变化,肠道正常菌数减少,医院环境内的细菌数量增多[3],因此,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当患者的体液、分泌物发生飞溅或被医疗用品的锐器刺伤,可能造成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工作别要注意手的卫生,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规范的洗手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3.4 加强对内镜消毒效果的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科内质控小组要加强对内镜消毒灭菌每月监测, 强调清洁与清洗、消毒与灭菌、干燥与保存、监测与监督等诸环节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监督内镜的手工清洗环节,因为这一步是最易因人为因素而造成忽视,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彻底的手工清洗和多酶清洗液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清洗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内镜消毒灭菌的效果.

4 小结

目前内镜的消毒技术日趋成熟,我国也制定了内镜消毒规范和指南,使我国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最近卫生部又准备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所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好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许国铭,李兆申。上消化内镜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60~61

篇7

【关键词】 氚;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安全

3H,即氚,是组成生物机体的基本元素氢的同位素。由于氚不仅具有适宜的核物理性质,并且价廉、毒性较低、比活度较高和放射自显影良好等优点,所以,氚及其标记化合物在军事、工业、农业、医学以及各个科学研究领域里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的许多研究工作中,氚标记化合物则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例如,酶的作用机理和分析、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受体结合研究、放射免疫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等,都离不开氚标记化合物。我院的氚实验室是开放性实验室,不仅承担着本院师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还承担着许多外单位研究人员的科研任务。由于放射性实验室不同于普通实验室,放射性物质对人身及环境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操作人员安全使用氚实验室,因此,了解氚的性质、氚的防护、氚污染的处理以及氚废物的处理等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 氚的性质

氚,纯β射线,半衰期为12.33 a,比活度为2.62×108 Bq/μg。其β射线能量很低,其平均能量为5.72 keV,最大能量仅为18.61 keV,其射程很短,在铝中的最大射程仅为0.6 mg/cm2,在水中的最大射程为6 μm,平均射程为0.68 μm。

氚能与水和生物机体中的氢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而存在于空气、水、食物及一切生物体中。氚水及其水蒸汽能通过食入、呼吸道吸入以及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并与细胞中的DNA和RNA结合,直接产生辐照作用,可诱发染色体畸变。

氚的性质较活泼,氚具有很强的亲合、吸附和渗透能力。棉布和天然橡胶对氚的亲合力最大,而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对氚的亲合力最小。氚水易被硅胶、活性氧和分子筛等吸附剂吸附。硅胶对氚水的最大吸附容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常用来除去气体中的氚水及检测环境空气中的氚。温度对分子筛吸附氚水的影响较小,适合从高温水中除去氚水。

2 氚的防护

氚属于低毒性核素,氚的β衰变只会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因此,不会对人体构成外照射,主要考虑内照射的防护。实验中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氚通过各种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渗透等)进入人体。使用少量氚时,防护用的手套、口罩、工作服采用棉制品,利用其本身的交换作用和吸收作用阻止氚水蒸气。防止同皮肤接触。操作大量活性氚应在密闭、负压、手套箱内操作,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做好监测工作。口罩采用高效滤材制作,可滤掉部分氚水蒸气。医用乳胶手套及一次性塑料手套不能满足防护要求,应采用渗透率很低的橡胶手套或防渗塑料新产品制作的手套。实验前也可在手及前臂涂凡士林等油脂类物品,减少皮肤的吸收[1]。

3 氚污染的处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发生人体表面和其他物体表面受到污染的现象,不但影响操作者本身的健康,也会污染周围的环境。若发生污染,应立刻向主管老师报告,及早采取相应的去污措施。切忌私自处理,隐瞒不报。

体表沾染、伤口沾染或体内污染氚,处理应及时,争取时间,尽量避免放射性物质被吸收。①皮肤被放射性污染时,应尽早用肥皂水擦洗,或用大量水冲洗。除污时应尽量避免污染面积扩大,严防皮肤擦伤,忌用促进放射性核素吸收的酸性制剂。当去污效果不佳时,选用5%EDTA二钠盐,5%偏磷酸钠溶液,酒精等。②眼、鼻、口腔受到污染时,应尽快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普通洁净水进行冲洗。伤口受到污染,一般先在伤口上部适当加压,再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污染严重,清洗效果又差时,进行外科扩创术。③体内污染氚时,因氚和水的生物转运相同,可大量饮水可加速体内氚的排除;使用利尿剂如双氢克脲噻和2%的茶水,也可加速体内氚的排出[2]。

实验室除污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清除污染越早越好。在污染早期,同位素与物体表面结合不太牢固,很容易除污。实验室表面污染后,应根据表面材料的性质及污染情况,选用适当的清洗方法。一般先用水及去污粉或肥皂刷洗,若污染严重则考虑用稀盐酸或柠檬酸溶液冲洗,或刮去表面或更换材料。②有次序清污,避免低污染区污染加重。清理由低活性污染区开始,然后到高活性污染区,严防高活性污染区的物质带到低活性污染区,加重低活性污染区的污染程度。③去污时严防扩大污染面积,清污尽量局限在污染区。④污染物品分类处理,避免低污染物品污染加重。⑤去污后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利用擦拭法,用液体闪烁计数仪监测去污效果。

4 氚废物的处理

①严格区分氚废物与普通非放射性废物。一般在实验操作中既产生放射性废物,也产生非放射性废物,我们要求实验人员必须将两种废物严格区分,不可混同收集和处理,放射性废物不可随意丢入垃圾桶或者倒入下水道。②实验室的水槽有两种,一种连接普通下水道,一种连接放射性贮蓄池,严防混用。严禁在普通水槽清洗污染用品,增加环境水的污染;禁止在放射性水槽清洗未污染用品,增加废物量。③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分开存放。实验过程中沾污的滤纸、滤膜、手套、塑料吸头、培养板、培养皿、空的同位素瓶、注射器等固体废物放在专门的放射性垃圾桶内。沾污的细胞培养液、洗脱液、闪烁液等液体废物专门收集在液体废物罐内。实验完毕将废物放置在专门的放射性废物库里,废物收集容器上要贴好氚标签、氚活度、贮存时间、存放人姓名等信息。

总之,使用氚的每位操作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氚的相关知识,遵守氚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及实验室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篇8

热点问题是指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考纲中的热点问题一般指的就是与高中生物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卷,热点问题的身影无处不在,如埃博拉病毒、HIV、诺贝尔奖等等。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热点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资料适时的穿去。这样,既达到了考纲要求,又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了起来,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就对与高中生物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浅析。

1.埃博拉病毒等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体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2014年非洲爆发此病毒疫情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乙肝、艾滋、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H1N1病毒、埃博拉等等,生物进化史上总少不了这些流行病的爆发。导致与之相关的习题层出不穷。

例题:(15年重庆卷)7、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治疗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病毒的_____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_____,阻止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________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此题以埃博拉病毒为切入点,考察了必修3的免疫相关知识和选修3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6年的北京卷29题依然考察了埃博拉病毒。此外,近3年如14年北京卷31题、15年北京卷第1题,15年天津卷第2题,15年浙江卷第1题等等,均涉及到了相关疾病的病原体的考察。

这些考察如果追根溯源,考察的是课本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在讲病毒这一章节时,介绍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等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病毒的相关知识,比如它们的遗传物质是RNA,营寄生生活,组成成分均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在中心法则这一章节,介绍这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在免疫这一章节时,介绍病毒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的免疫过程,涉及到的免疫细胞等;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这一节,介绍制备对付相应病毒的单抗的方法。

2.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颁发是国人以及全世界均很是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一些基础学科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成为考察的热点。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在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7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30分)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和兰迪-W.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

例题:(14年重庆卷)6、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这题的诺贝尔奖仅仅作为素材,解题需要学生用神经冲动的传递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去解决。囊泡运输在高中生物的知识树上,横向联系会比较多,物质运输的方式这一章节,介绍囊泡(膜泡)运输是耗能的,不穿膜;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这一章节介绍囊泡的来源和去路,导致的相关膜面积的变化;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中总结哪些物质的运输需要用到囊泡等等。

2015年的12月10日傍晚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以奖励她在用于抗疟疾治疗的药物青蒿素的提取上的重大贡献。这必将成为新一轮的考察热点。我们可以在生物多样性这里介绍青蒿素的作用及其体现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讲细胞结构这一章节时介绍疟原虫的相关知识;在基因表达这一章节可以以青蒿素的代谢途径为素材挖掘相关基础知识。

3.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将外源基因(此种生物本身没有的基因)与合适的载体在体外构建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从诞生之日起,关于它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议从未停止过。除此之外的其它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和伦理观念带来了不少的冲击,比如设计试管婴儿、克隆人以及2015年英国成立立法生效允许培育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

例题:(14年重庆卷)2、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篇9

职业安全防护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减少核医学科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害,本文通过对其危害因素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将暴露后的风险降到最低。正确地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制度和防护措施,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和辐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采血护士的安全。

职业暴露因素

生物因素:①空气:核医学科一般在一楼或地下室,环境比较阴暗、潮湿,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与滋生。室内通风受到限制,导致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含量增加,通过飞沫传播疾病。空气消毒后采样合格率为98.64%,而在治疗操作中的空气采样合格率为75.10%[1]。由于建筑设计不利于空气对流,通风不良,静态与动态下的空气监测有差异,增加感染的潜在危险。②手卫生:有报道,护士通过手传播病原菌造成交叉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2]。采血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能或不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个别洗手不规范或洗手后二次污染(如在工作服上擦干手),对接触不同患者间的洗手意义认识不足。③接触感染性血液:国内外相关性研究显示,护士接触血源性病原体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为52.0%~89.4%,国内为8.06%~93.30%[3]。④针刺伤:工作量大且繁忙,在穿刺、拔针、毁型处理等环节中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处理利器时违规操作;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对针刺伤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在接触血液等物质和处理医疗废物时未采取任何措施;采血时患者不配合;科室布局不合理,工作环境狭小,锐器随意摆放,在传递或穿刺时避让相互碰撞;投入不准导致针头反弹现象。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核医学科采血护士的辐射损伤来自工作中接触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各种射线,主要是外照射,对人体的影响是远期效应。131I易挥发,在治疗或诊断性食入(如甲状腺摄碘率测定)131I后,随呼吸、唾液、汗液排出造成空气污染;采血室离放射性源库较近;治疗性核素操作人员防护服表面污染,穿防护服出操作区的辐射;核素治疗后的复查采血。

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指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为职业及工作本身,护患之间关系压力。

防护措施

完善消毒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采血室安装空气消毒机,独立的通风换气系统,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紫外线每日消毒1次,照射时间60分钟,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室内物品表面(桌、椅子、门、窗、台面、门把手、地面)擦拭1次。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加强护士手卫生规范培训和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操作台放置快速洗手液便于操作,水池上方张贴七步洗手法,采用挤压式洗手液,自动洗手设备,一次性纸巾擦手,定期监测护士手带菌情况,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加强标准预防培训:健康信念的形成以四个因素为核心,即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知觉到后果的严重度,知觉到行动的益处和障碍。在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中,这四个因素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4]。通过讲课,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强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患者的血液不慎被溅入眼睛,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污染工作服应立即更换。如标本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所造成的污染,应立即采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30~60分钟,清理污染物的拖把用后需用上述消毒液浸泡60分钟[5]。

预防针刺伤:防护意识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6]。加强对采血护士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作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重视护士的人力配备,科室根据不同时间段工作量合理安排值班人员,避免工作忙乱状态。科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具,规范锐器伤防护流程、上报、监测、随访。

辐射防护:掌握射线的知识和防护措施,严格岗前放射培训,了解放射源的特性,从时间、距离、屏蔽物质三方面减少外照射;采血室远离源库并采用屏蔽物质阻断射线;合理安排检查顺序,采血后再食入诊断性131I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核素操作人员进出源库要穿脱防护服,禁止穿防护服在源库及操作间外走动,防止污染,减少职业照射;合理的人员配置,不同时间段的岗位轮换及完善休假制度。

减轻工作压力:医院和护理行政管理部门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工作,丰富娱乐活动,减轻精神压力。

讨 论

核医学科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的危险性而成为高危人群。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规程,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医院管理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地完善布局,增添必要的保护设施及防护用品,每年健康体检2次,接种疫苗,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应调离岗位。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检测系统和防护措施,使采血护士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核医学科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莉萍.工作状态下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护理行为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92-2994.

2 冯,周涛春,孙立英.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278.

3 毛秀英,吴欣娟,徐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4 曹何琼,陈小凤,邓春梅.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07-2309.

篇10

【关键词】病房紫外线消毒、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factors of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in ward, and 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cidental burns caused by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in July 2015 July 2014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no UV radiation accident occurred.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nhanc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 reduce adverse events,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Keywords: ward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and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48-01

紫外线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后细胞死亡和(或)再生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作为一种效果可靠,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残留毒性的空气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及临床感染科病房消毒,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但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和皮炎,本科室2014年7月―2015年7月共发生紫外线灼伤事件3例,分析、总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科室病房紫外线消毒致患者及家属眼部及面部皮肤灼伤3例,其中1例是护士消毒病房时未关窗户致患者翻窗进入正在紫外线消毒的病房,致患者及家属灼伤,2例是护士来消毒病房时未挂消毒警示牌致患者进入正在消毒的病房致眼部及面部皮肤照伤。

3例均是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后立即关闭紫外线开关,查看患者情况并询问患者症状后立即报告当班医生,经询问查看,1例患者及家属患者眼部发红、畏光、流泪、双眼胀痛、有异物感,面部皮肤发红、有被太阳晒伤后的灼热感,医生诊断为紫外线眼炎,紫外线皮炎,给予羟苄唑滴眼液滴眼,3天后眼部症状消失。2例是患者患者面部皮肤发红、有被太阳晒伤后的灼热感、晚上眼睛干,有刺痛感。经全程跟踪随访,3例紫外线灼伤患者及家属均无其他不良反应,面部及眼部症状消失。

2.原因分析

2.1护理人员消毒时未严格遵守我科病房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未关闭门窗,门上未挂消毒警示牌。

2.2护理人员巡视病房不及时,中午消毒时护理人员较少,护理工作繁忙,操作集中,巡视病房次数相对减少,未及时发现。

2.3责任护士宣教告知不到位,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未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房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患者更换家属后,责任护士未与新家属宣教告知,家属与家属之间未进行交接告知,不知道病房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

2.4患者及家属对紫外线消毒知识缺乏,对紫外线消毒知识不了解,对紫外线照射有害一无所知,对病房设施不了解,只认为是电灯亮,不知道是紫外线灯。

3.防范对策

3.1护理人员消毒时严格遵守科室病房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关闭门窗,门上挂消毒警示牌,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

3.2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病房,若发现患者及家属进入正在紫外线消毒的病房时,及时制止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及紫外线灯照射的危害,防止意外发生。

3.3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紫外线消毒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病房内设备,若灯呈紫色时,请严禁进入病房,更换家属时做好交接,责任护士做好宣教告知,卧床患者用黑布伞遮住暴露皮肤及双眼。

4.小结: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高护理安全知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病房紫外线消毒的相关知识宣教,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