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逻辑性思维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培养逻辑性思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培养逻辑性思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的小学数学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快速、持续和全面发展作为基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遵循知识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立足实际,将学校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对其应用和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与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同时,在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思维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其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和措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方式

2.1 分类法和比较法。分类法是加工整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对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之间进行对比,确定其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比较是人们开展思维能力和发挥想象力的基础。分类法和比较法贯穿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难之中。

2.2 演绎法与归纳法。这两种都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推理方法。对于推理法而言,其主要是由个别、特殊的数学知识向普通的规律逐渐类推和延展,实践中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概念、性质以及定律等,均是通过推理归纳将其概括出来。

2.3 抽象与概括法。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2.4 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法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对象综合起来对其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事物的本质加以认识和了解。分析法是指将研究对象分成多个部分进行研究,进而获取对象本质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三、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具有多种多样性和广泛性,对事物的好奇欲望、想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与小学培养思维能力和数学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如果缺少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基于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有目的的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予以培养,这是当前小学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其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通过具体演示与操作,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实践中,虽然其并不能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在讲解学习方法时,教师若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则可在培养学生穿线思维能力方面见到很大的效果。

四、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措施

4.1 联系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数学课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若想有效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尤其要注意对每节课堂、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关注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和有趣。作为教师,应用旧知识来培养孩子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进而获取发展和成功,对事物的探究乐趣。

4.2 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小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对知识内容展开想象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究解题技巧。在此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解题模式进行耐心的讲解,由于解题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数学本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依靠局限的解题方式或者逻辑思维应用在教学中,而是在保证正常思路的情况下,积极探析新的解题技巧。

4.3 把握数学练习题设计之难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原本是基础教学的内容,习题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来适当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其思维,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乐意去学习数学,乐意去思考数学中的难题。

4.4 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都是通过问题引发出来的,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数学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的一个过程。如果想把这门课程教好,则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篇2

1 通过对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化学实验的原理是给化学实验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化学实验的成败。在分析化学实验原理时,我们可以从反应实质、反应条件、反应物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分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在实验室制备CO2气体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那么在选择的原料中应包含什么元素;它们分别可以由哪一类物质提供?用什么反应制取?学生思考后提出了很多能生成CO2的反应:如(1)C+ O2CO2(2)CaCO3 CaO+CO2(3)H2CO3=H2O+CO2

这些反应能用于实验室制CO2吗?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认识到以上反应都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气体,从而引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反应原理,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来制取CO2。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室制备CO2气体的反应原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类问题的启发指导,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通常是由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性质决定的。当这些条件相似甚至完全相同时,有时一套装置可适用于多种气体的制备。如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可用于制备甲烷和氧气。制氢气的装置也适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可制备氢气,也可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甚至我们还可以利用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简易装置。又如广口瓶,可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容器,也可以装配成洗气装置,所以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通过对实验操作的处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实验的操作步骤。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操作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怎样操作是最简便的?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万一出了问题,应如何处理?特别是在具体操作时发现了问题,更要求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这就需要思维的敏捷性。

4 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导学案 逻辑性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90

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性很强,是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也是学生培养和锻炼自己数学性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课本中往往都是基础性的内容,“加、减、乘、除”这一类内容看起来简单,其实对老师来说,如何能讲好、讲透、讲明白是个难题。于是就有了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往往是课本内容的总结和综合,条理性极强,不仅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同时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导学案对教师的教学有指引作用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习的工具,这里的学习不仅是对于学生,同时也是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尤其是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往往对课程内容的讲解顺序和方式存在疑虑和困惑,导学案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课本内容,有条理地安排出每一知识点的顺序,引导老师进行讲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教材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图画,比如在讲加法的时候,课本中的例题往往都是“三只小兔子+两只小兔子”这种形式,内容显得有些杂乱,使得老师对课程内容把握不准,翻来覆去课本中讲的还是同一个内容,对课程内容的条理性产生疑问。然而导学案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是将课本内容进行浓缩后的文字版课堂内容,这样一来,老师更容易抓住课程的重点,梳理出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公式,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老师对课堂内容一定要进行充分地准备,利用导学案,减少图片插画的数量、减少老师在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失误,都会起到一定的提高课堂效率和集中精神的作用。

另外,老师在上课之前需要进行备课,导学案往往是老师备课最有用的工具,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结合课本,对导学案进行熟悉,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事先想好如何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在导学案中可以标出课程的重点、疑点和难点,有侧重性和针对性地讲解课程内容。总之,导学案是课堂内容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在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导学案,建立起较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以导学案为引导,在课堂中积极创新、随机应变,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二、导学案对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作用

小学数学由于其逻辑性较强,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心智还未成熟,思维还未经开发,往往不具备梳理和归纳知识点的能力,数学课本由于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插画较多,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注意力有可能会集中到插画中的小动物身上,而不在于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然而导学案的设置往往可以改善这一缺点,因其内容的总结归纳性,为小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

导学案往往是由课前内容的引入,课堂内容的探究,课后问题与作业三部分组成,即可以理解成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三部分。老师在课堂之前往往会布置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如果以课本为预习对象的话,小学生的预习效率往往较低,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也往往不够准确,然而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作出相关预习的话,学生的预习效率往往就会高很多。

同时,课堂学习部分,有时候学生会因为老师的讲解速度过快等问题跟不上节奏,落下的课程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弥补,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数学成绩下降,基础不牢固等问题。而导学案对知识点的总结往往较为条理,学生在课上可以根据导学案听课,及时课堂中有内容没有听到,课后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自学。课后作业部分的题目设置往往具有阶梯性,即难度由简单到困难不等,学生在做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听课内容进行补充,不会的题就翻看前面的课堂学习部分,找一找重点的公式,遇到较难的题目,学生还可以充分开动脑筋,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除此之外,导学案的使用可以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老师可以通过课后布置作业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照葫芦画瓢”,按照导学案设计出自己认为的知识大纲,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习惯。这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数学这一门学科,往往还可以应用大许多其他学科中,同时,归纳总结的习惯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总之,导学案由于其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强,往往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性思维产生良性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的建立。

三、导学案可以辅助家长监督学生

很多家长都知道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小学数学是他们日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家长们往往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数学成绩。

然而就目前来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都是干着急,觉得自己摸不清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又觉得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不够中肯,也有的家长开始每晚帮助孩子预习课程,甚至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往往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怎么理解,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

篇4

知识与能力常常被分开来讨论,在课程改革之前,生物学科的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更多的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如果学生能够利用记忆复述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便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复述得越多,常常认为该学生越聪明。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三维目标中首列知识目标,后列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能力目标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旨在引起人们对能力的重视。但其却不经意间引发了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分裂,从而也使得本轮课程改革在理论建构上留下了一个被批评的依据。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以为更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达成(这意味着不能完全拘泥于某些理论),应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的研究,去思考能力达成的基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隶属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两个次级主题。之所以将这一关系列出来,就是为了让同行认识到,任何一个生物知识的教学,都要放到一个系统当中去观察,这样才能发现知识在一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才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系统性。系统性实际上本身就是能力的结果,正是因为生物知识发展自身的逻辑,正是因为教材编写者的智力付出,才使得复杂无比的生物知识之间有了一条明显的为一线,有了一个清晰的网络。而教学本身就是将人类已有成果系统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当是零碎的,而应当是系统的。因为系统,所以学生的思维便具有了一种前后联系的动力,思维才能活跃,能力生成才成为可能。

二、认知的逻辑性,是能力达成的途径

如果说知识的系统性为能力达成提供了可能的话,那这种可能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学生的认知逻辑作为基础。众所周知,能力达成其实只是一种经验性的表述,真正的能力达成其实是指向学生的认知的,只有认知能力尤其是认知能力中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才意味着能力达成有了一个科学的途径。因此,能力培养与达成,某种程度上就是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达成。生物知识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思维也是强调逻辑性的(即所谓的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本文暂且不谈),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内容当中,通过梳理便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这样的逻辑关系:首先,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是两个大的逻辑关系;其次,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场所(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与蒸腾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气孔的作用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气孔的开闭关系与逻辑中的辩证关系等,均存在着明晰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才是教学中的能力重点,也就是说这些知识本身是具有系统性的,基于系统性而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是能力培养的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的分配情况来引入课题,以让学生思考植物吸收的水分去哪里了,水分是从哪儿散失的。然后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叶的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此后有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就是让学生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通过画图的方式认识保卫细胞的开关,认识细胞壁的厚度,进而重点讨论气孔的开闭机制。此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于课件来使生硬的知识形象化。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体现出知识之间的逻辑性,教学实施体现出教学本身的逻辑性,在这样的逻辑情境当中,学生的思维也常常具有逻辑的特征,只要学生能够基于逻辑进行推理,那能力的达成就会成为现实。

三、知识的迁移性,是能力达成的目标

在能力形成之后,必须具有体现这种能力的情境,这也是能力由内隐变为外显的几乎唯一重要的途径。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能否变成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能够利用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而这也就是知识的迁移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是内在的驱动力,而解决问题的工具却是知识本身。比如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过程设计“如何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操作性问题;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实验,设计“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回顾性问题;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一种类似于DIY的问题。

四、结语

篇5

一、知识的系统性,是能力达成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常常被分开来讨论,在课程改革之前,生物学科的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更多的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如果学生能够利用记忆复述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便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复述得越多,常常认为该学生越聪明。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三维目标中首列知识目标,后列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能力目标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旨在引起人们对能力的重视。但其却不经意间引发了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分裂,从而也使得本轮课程改革在理论建构上留下了一个被批评的依据。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以为更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达成(这意味着不能完全拘泥于某些理论),应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的研究,去思考能力达成的基础。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也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隶属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两个次级主题。之所以将这一关系列出来,就是为了让同行认识到,任何一个生物知识的教学,都要放到一个系统当中去观察,这样才能发现知识在一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才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系统性。

系统性实际上本身就是能力的结果,正是因为生物知识发展自身的逻辑,正是因为教材编写者的智力付出,才使得复杂无比的生物知识之间有了一条明显的为一线,有了一个清晰的网络。而教学本身就是将人类已有成果系统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当是零碎的,而应当是系统的。因为系统,所以学生的思维便具有了一种前后联系的动力,思维才能活跃,能力生成才成为可能。

二、认知的逻辑性,是能力达成的途径

如果说知识的系统性为能力达成提供了可能的话,那这种可能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学生的认知逻辑作为基础。众所周知,能力达成其实只是一种经验性的表述,真正的能力达成其实是指向学生的认知的,只有认知能力尤其是认知能力中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才意味着能力达成有了一个科学的途径。因此,能力培养与达成,某种程度上就是指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达成。

生物知识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思维也是强调逻辑性的(即所谓的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本文暂且不谈),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内容当中,通过梳理便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这样的逻辑关系:首先,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是两个大的逻辑关系;其次,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场所(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与蒸腾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气孔的作用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气孔的开闭关系与逻辑中的辩证关系等,均存在着明晰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才是教学中的能力重点,也就是说这些知识本身是具有系统性的,基于系统性而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的分配情况来引入课题,以让学生思考植物吸收的水分去哪里了,水分是从哪儿散失的。然后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叶的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方式。此后有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就是让学生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通过画图的方式认识保卫细胞的开关,认识细胞壁的厚度,进而重点讨论气孔的开闭机制。此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于课件来使生硬的知识形象化。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体现出知识之间的逻辑性,教学实施体现出教学本身的逻辑性,在这样的逻辑情境当中,学生的思维也常常具有逻辑的特征,只要学生能够基于逻辑进行推理,那能力的达成就会成为现实。

三、知识的迁移性,是能力达成的目标

在能力形成之后,必须具有体现这种能力的情境,这也是能力由内隐变为外显的几乎唯一重要的途径。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能否变成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能够利用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而这也就是知识的迁移性。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是内在的驱动力,而解决问题的工具却是知识本身。比如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过程设计“如何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操作性问题;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实验,设计“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回顾性问题;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一种类似于DIY的问题。

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趣味教学;数学思维培养;怀疑精神

当今时代,数学已成为一门逻辑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从实用角度上看,数学几乎渗透了所有的科技领域,所以,学好数学对一个人在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另一方面,由于数学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变得愈加精深而丰富。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学生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相比之前明显上升了一个阶段。不管是内容的复杂程度还是难度,都很容易让高中生望而却步,失去信心。所以,如何让学生重拾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就需要结合良好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一、趣味教学

众所周知,数学一直被不少学生冠以“枯燥”“难学”的评价。在许多学生当中,数学一直都是令他们头疼不已的软肋。可是,数学真的是既枯燥又难学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趣味性,造成数学这一局面的原因正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加上数学本身理论性太强,所有内容都靠一些基本的代数、几何概念演绎推论而成,所以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脱离生活,认为数学用处不大。针对这一现状,我想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人类的求知始于对世界的好奇心。数学作为一门传承了几千年的学科,自然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科学家以及一些历史伟人。可见,数学本身是有魅力的。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首要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而不是上来就讲,讲完后直接布置习题,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会有厌烦之感。要改变学生们对数学的态度,我认为需要充分发掘数学本身的趣味和意义。作为一门历史性科学,数学中每一定理的发现都是由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完成的。如“几何之父”欧几里得、集合论创造者康拖,以及牛顿、莱布尼茨、欧拉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与历史结合起来,向学生们展示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如何发现了他们的定理,自然会调动学生对数学的数学兴趣。同时,也可以向学生讲述每一数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在这门学科上的好奇心,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对人类历史及生活所起到的作用。

此外,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对于数学概念教学,如果只是讲解定义,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比较抽象。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概念;对于定理、法则教学,要重视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的热隋;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讲解,教师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如何推理、如何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等。

二、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及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就要充分把握这点,针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作为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展示每一数学定理推论过程中的逻辑内涵,而不是生硬地进行记忆。只要认识到这点,在今后的学习中,才可以轻易的做到举一反三,可以能让学生快速地对新的概念进行认识与理解。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培养。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具有数学思维的必要元素。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如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如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最短与垂直。然后,启发学生思索在两条异面直线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两点,它们间的距离是最短的?如果存在,应当有什么特征?于是经过共同探索,得出如果这两点的连线段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则其长是最短的,并通过实物模型演示确认这样的线段存在,在此基础上,自然地给出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概括能力的训练,还尝到了数学发现的滋味,认识到距离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篇7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乃至多向交流的过程,交流自然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提出如果缺乏逻辑性,学生将会陷入迷茫困惑的境地,课堂效率也将大打折扣。正因为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逻辑性对文本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就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具有逻辑性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粗浅地谈谈看法。

有时候,教师自以为教学提问设计得很有逻辑性、系统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一节课中不停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对于整篇课文精髓的领悟却被硬生生地切割成了片段,这不能不说是课堂教学提问的悲剧。对于“阅读教学提问逻辑性”的问题,我在前后两次执教了鲁迅的《社戏》后,有了一定的反思。

在第一次执教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迅哥儿在平桥村的快乐之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性格分别是在怎样的。”

“这篇课文的景物描写语言也很美。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看看迅哥儿对这次看社戏的经历感悟是什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那一夜舞台上演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那夜吃的豆就一定比第二天六一公公送的豆好吃吗?”

“既然那夜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那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连连说好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学生对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很顺利的,但在最后一个主题性问题解答的时候却迷茫了。这时我提示学生:联系我们之前分析过的问题来想一想。过了两三分钟,才有一两个同学举手,而其他同学却仍然一脸迷茫。于是,我懵了:在我的设计中,前几个问题的探讨是为最后的主题性问题做铺垫的,但在顺利解决了前几个问题后,学生却没能水到渠成地解决最后的问题,前面的铺垫都成了无用功。没办法,只能将这个问题放到了下一节课再讨论,这样本来这节课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课后,我开始反思教学问题设计,却无果而终。

直到有一天阅读了广东张老师执教的《社戏》,才恍然大悟。一堂课完不成原本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应有的反应,课堂气氛不好,其实与自己教学提问的设计安排缺乏逻辑性和不够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张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迅哥儿小住平桥村跟小伙伴一起看社戏的经历,文中有一段集中体现了‘我’对这次经历的感悟,是哪一段?”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那一夜舞台上演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那夜吃的豆就一定比第二天六一公公送的豆好吃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迅哥儿为什么却独独钟情于那夜的戏和豆呢?”

上课伊始,张老师就提出上述问题。很明显,学生并不能回答。不过没关系,张老师这样设计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能产生问题意识,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文。

正当学生皱眉思索的时候,张老师继续提问:

“既然戏并不好看,豆也很一般,迅哥儿之所以念念不忘,我想肯定平桥村有些事、有些人给迅哥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从文中找一找让他快乐、让他感兴趣的人和事吧!”

这个问题并不难,张老师发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基本都能概括出平桥村的乐事,感受到人物美好的品质。这时,她板书总结道:平桥村情美,人更美!

趁热打铁,张老师又进一步提出问题:

“这里除了情美、人美之外,还有什么也是非常美的?――文中用了大段的文字描写了这种美。”

学生很容易得出:景也很美。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朗读、品析课文相关片段,以加深他们对平桥村美景的认识和感受,最后得出“景美、情美、人更美”的结论。在这之后,张老师话锋一转,回到了开头的问题上来:

“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却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到底是什么好呢?”

至此,学生已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解释,都豁然开朗了。

最后,张老师又补充了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表达同样情怀的一段文字,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忆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也时时反顾。”

张老师这样的课堂设计,以作者的怀念为抓手,引导学生演绎开去:快乐地划船、刺激地偷豆、能干的伙伴、淳朴热情的民风、优美的夜景,这正是作者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核心。而这些都是“我”的城市生活中所没有的,因此由衷发出感叹,用“真的”“一直到现在”“实在”“再没有”等词语来强调“我”对记忆中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怀念。

显然,张老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将所有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一两个能拎起全文的主问题,主问题下面再衍生出分问题,并且保证主问题和分问题之间有很明显的逻辑性,过渡自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也才会有助于他们对全文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余志平在《从〈斑羚飞渡〉浅谈语文课堂设问的逻辑性》一文中说:“一堂好课或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都符合逻辑――或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或设疑解疑,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而不好的课或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往往缺乏逻辑:或失之过深,或失之过浅,或前言不搭后语,板块化、碎片化,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最佳注意。好的课重在引导学生,启示学生;不好的课则重在表演自己,完成任务。”这正是最好的总结。

有了《社戏》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愈发感受到了提问逻辑性带来的教学优势和课堂效率。比如《孔乙己》一文,在备课时我采用了这样的课堂构思――围绕“看”来分析孔乙己的命运,探讨他悲剧命运的根源。问题设计如下:

1.你们预习之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符合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的逻辑,也符合学生思维由易到难的逻辑。学生都能用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或自己的概括回答,很多同学都踊跃举手发言。“喜欢读书的”、“喜欢喝酒的”“爱面子的”“偷东西的”“满口之乎者也的”“能写一手好字的”“穿长衫站着喝酒的”,等等。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后,我继续提问。

2.刚刚是同学们眼中的孔乙己,文中还有一些人物,如酒客、掌柜、丁举人,他们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我把它设计成教学的主问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本环节,学生通过对“嚷”“吊着打”等词语的揣摩,边品边读,边读边品,品读结合,合作探究,精彩研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众酒客的戏弄嘲笑、掌柜的自私冷漠、小伙计为生计的“无情”形象都跃然纸上,顺利完成了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教学目标。良好的互动之余,我顺势衍生出了下一个问题。

3.鲁迅的“看”和文中众人的“看”一样吗?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小声地讨论了起来。“知人论世”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思想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鲁迅《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作家作品的介绍一定要为解读文本服务,一定要和教学融为一体。本环节设计的问题,学生无法迅速回答,这段话的补充是教学需要的。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把本节课整个问题串联起来,把一个个的知识点串成一个珠链,使教学环节的衔接更加自然。对分析鲁迅的“看”,深入解读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家作品的介绍也符合逻辑,“该出手时再出手”,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酒客的讽刺、掌柜的嘲笑让孔乙己自尊已经丧失,精神已经懈怠,连小伙计也变得麻木不仁,可见整个社会的冷漠。自然,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过渡到了关注整个社会环境。“在中国,尤其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的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于高兴的尽有――《南腔北调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麻木的中国,看到了麻木的中国人。作者心系整个社会,从孔乙己到整个中国,从古到今,“看客”文化日益盛行,有增无减。

4.观看视频“小月月事件”,拓展延伸“看客”文化如何触动你的灵魂。

到此为止,我相信学生基本上已经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综观整堂课,在问题设计时,我遵循了逻辑性的原则。一是找准切入点。一堂好课,应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备课时,我反复地读课文,目的就是要找准切入点,设置好第一个问题。“看”就是全文的一个切入点。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如果脑中逻辑思维较强,只要切入点选准了,整堂课自然就“活”起来了。二是第一个问题要做到“易”而“丰”――既要比较容易回答,又要埋下许多“伏笔”。“学生眼中的孔乙己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既容易回答,又为后面“酒客的看”“掌柜的看”以及“作者的看”埋下“伏笔”。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思维逻辑由点到面,由关注人物到关注整个社会。三是整堂课要有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就是整堂课的主线。四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要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篇8

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往,联络的重要工具。儿童的语言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儿童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而且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呢?

一、对数学语言的认识

所谓数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题意、说数理、说关系、说想法、说过程等一系列语言表达,而这些训练要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朗读题目,复述题意,讲图意,重复结语,说明计算过程,完整回答,正确表述,逐步提高要求,能做到用准确、简明的数学语言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讨论争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可见数学语言的启蒙教育不容忽视。

用现代数学的观点看,数学应用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将纷繁的现实情景用简约的数学语言表示出来,表达能力是培养应用能力的关键之一。同时,数学语言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世界通用语言。以准确、简明、抽象著称的数学语言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号和降水概率通过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各种统计图表、比例、分数等符号频繁见诸于报端等。因此,数学语言正逐步走向生活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语言是学生由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过渡的桥梁,是师生开展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同时,有声的数学语言表达是实现学生数学语言内化不可缺少的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尝试着教小朋友学会用简洁、清楚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刚起步的学生把想清楚了的问题说清楚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1、教师的准确示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而不准确的。但是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得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教师的数学语言,用准确、简明、前后、逻辑性强的教师语言让学生模仿。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数学名词。它们的名字有的是数学家经过一定的科学依据来命名的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名称。有的是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了的说法,如“加数”、“被减数”等。这些数学名词在使用时都要求非常准确。因此,在第一次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就必须准确的告诉学生这些数学名词的名称,并要求学生准确的复述。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准确使用,给学生起一个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准确使用这些数学名词。

2、教学应用题,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创造性”。

第一,启发开导,规范数学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数学本身具有缜密的逻辑性。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回答问题,心中明白而不知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组织自己的语言;在学生表达不到位时,应及时地启发开导,使学生把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形成过程一般按“形成表象――语言内化――抽象概括”的思维程序进行。当学生能把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相当于解决了整个问题的一半。

第二、鼓励诱导,培养数学语言表达的创造性。

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认识到:应用题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创造性不可忽视的训练方式。学生为了能使他人理解自己思路,往往会竭尽所能地采用各种表达方式。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创造性,也不是局限于应用题教学。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由于知识水平、能力状况的差异,导致对同一素材所产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思维结果均有不同。教师应善于鼓励诱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自己的答案,部机械重复别人的话,以此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创造性。

3、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

1)、从模仿中进行叙述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导师。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2)、让学生借助算式进行叙述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理解其意,从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和计算能力。又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篇9

策略一:提倡教师创新,引发学生探真

教育创新的主体是学生创新,但学生创新的火种,却需要通过教师创新来点燃,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建有趣的实际背景

任何数学理念的提出,都不是凭空出现、强加于人的,刘绍学教授指出“数学是自然的”,“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还很有人情味。”细细品味之下,笔者认为通过问题、活动、游戏、典故结合声光图象等多种形式,“自然”和有“人情味”地构建新的有趣背景或展现其原有历史风貌,将可较好地将学生引入数学殿堂,使其自然地接受和消化新知。

2.开发新颖的例题习题

传统的例题习题优势在于逻辑性强,结构完整且严谨,但缺点同样明显,缺乏一定的时代气息,过于保守,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若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颖、现代的题目,将是对原有题型的完美补充和拓展。

3.优化知识的生活链接

学生最大的困惑并不是如何学好数学,而是不知道学了数学究竟有什么用?其实,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若能将生活问题引入数学课堂,并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这将起到以“生活”点燃课堂“活力”的良效。

4.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主体特征,能把一些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实物情境,这有助于辅助学生记忆思考,发展学生智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实践反思:教师创新,应大力提倡,但在创新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形式化的怪圈:过于注重生活,却忽略了数学本质,过于依赖多媒体,却疏忽了学生思维的开发。须知,数学源于生活,却也需要应用于生活,才能相得益彰;多媒体确能提供帮助,却不能盲目夸大其功效,甚至勤于多媒体运作,而轻于教学思想的把握。只有分清主次,找准联系,以生活为依据,以信息为辅助,以数学为核心,创新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策略二:鼓励学生创造,开发学生潜能

著名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此话笔者深有感触,往往教师正在实施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时,突然,有学生现场生成了教师预设外的观点、方法,此时,教师该何去何从呢?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于摇篮?还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仰或是鼓励、支持和赞赏?笔者认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将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不吝赞美、张弛有度

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但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表扬,会严整戳伤学生的积极性,但赞美的过火,却反而显得浮夸、泛滥。因此,恰到好处地拿捏个中分寸,使学生自信、自豪,但不自傲,甚为关键。

2.鼓励创造、兼重逻辑

不能片面地强调创造,也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有人认为:“创造就是要摒弃逻辑的枷锁,让思维在自由的天空翱翔。”此观点我认为不妥,创造和逻辑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看似独立,其实却血脉相连,思维的逻辑性既是创造性爆发的导火索,也是对创造果实进行检验的准则,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与逻辑并重,让“思维的天马”插上“逻辑的翅膀”,学生才能越飞越高。

教学实践反思: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潜能突发的外在表现,因此,教师一定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尤其是课堂上一些精彩的现场生成,更应大力支持、给予赞赏,但创造要鼓励,证明更要严谨,只有经过严格论证的“创造”,才是真正的学生智慧的闪光。

策略三:感悟编者创意,培养学生思维

审视近几年的高考数学,不难发现,命题专家们正致力于研制一系列新颖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考题,例如:探索题、开放题、信息迁移题、组合题等。高考数学试题正经历着一个从“知识立意”到“问题立意”再发展为以“能力立意”的过程,目的是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并发掘学生潜能,以符合新时代的人才要求,但千变万变,本质不变,如何教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突破层层表象的封锁,抓住隐含的数学本质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就是要感悟编者的创意,转变学生的理念,再结合教师的细化点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感悟创意、转变理念

在新理念的指导方针下,新题型难度并不大,只是年龄和心态决定了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新概念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畏惧,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感悟编者的创意,转变学生的理念,排除学生对新事物的恐惧,树立他们战胜新题型的信心。

2.细化点拨、培养思维

新题型由于“新”,就注定数学的本质隐藏的更深些,学生的主体探究也就容易陷入困境,此时,借助教师适宜的点拨,通过暗示、诱导、逆向启发等多种手段,将可破除阻碍,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学习方法 发展

高中数学的难度大大提升,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应,不能很好的开展数学的学习,使数学成绩一落千丈。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要加强学习方式的创新,明确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性思维,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一、 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良好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切的思考,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使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的提高。让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创新思维方式,使得数学成绩能够得到进步,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 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前提

1. 创新教学思想

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断的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抑制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创新教学思想,才能使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不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2. 创新教学手段

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必须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实施创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不断的发挥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很好的进行学习。

3. 了解课程需求

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最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是使教师和学生明确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的知识充分的理解,对课程相关的理论能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需求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和学习。

4. 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的学习中,要想更好的开展数学学习,学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明确高中数学与之前数学学习的不同之处,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不断的进行思维创造,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学会逆向思维,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 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1. 发展数学的逻辑性

随着高中数学的难度加深,使数学知识更加的抽象而富有逻辑性,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才能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培养逻辑性,锻炼了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开展数学的学习、进行知识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高中,由于数学难度的加深,而课堂时间的有限,使学生或多或少的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完全的理解知识点。这时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3. 建立数学体系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数学知识点建立其数学体系,由于数学知识点的分散性,建立起完整的数学体系,使前后的知识更加的连贯,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连贯的进行分析学习,更好地进行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建立持续性,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

4. 要坚持数学的练习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只有坚持不断地进行数学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只有反复的进行练习,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能够对学习有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大大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

6. 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

只有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对接下来知识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后续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的提高,促进学习的更好地进行。

7. 加强知识点的及时训练

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跟踪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的掌握能力,又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对后续知的求知欲望,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结束语

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使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更广泛的进行运用,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教育,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高中数学与之前数学之间的差别,改变思维方式,运用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更好的发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百军.数学常规课和创新课教学设计[M].宁波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