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管理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校提出“和谐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促使人们过分关注分数,“唯分是图”,这种畸形的教育价值取向导致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进而引发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校长、学校和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关系不和谐;要消除这种教育不和谐因素,就得重建学校的教育价值标准,而新的教育价值标准的建立,它应该服务于我们理想的“和谐教育”。就现阶段而言,在教育系统内,“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要素,在校园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教师与教师关系的和谐,还有就是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和谐,说到底,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校园外,就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和谐相处。
在校园内部诸多关系中,要抓住“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这一主要矛盾。而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教学和教育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学校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种状态:“以学论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的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人格的感召。师生间的和谐教育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的关系。这种融合关系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挚友,而非慈母;是忘年交,而不是一般的长者和幼者的关系,真正形成民主、平等、宽松、友爱的氛围。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对话式”的沟通、交流。这种对话区别于居高临下的“训话”,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只有在这样和谐教育的理念下,和谐教育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学校还应该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师与教师关系来促进和谐教育。他说:要让教师关系达到和谐,重中之重就是要创建一种良好的团队精神,因为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正如我们所崇尚的一句广告词――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而团队精神的建立依靠的是校长的引领,这也体现了领导和教师关系的和谐,主要是校长凭借自己的高尚道德、专业素养、人格魅力、业务能力感染老师们,那么老师自然就会敬佩你,你就有一种自然的威信,这时候,校长就可以将教师们不同的价值取向融合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而上升为团队精神。有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谐教育是必然的过程和结果。
在还不够成熟的今天,还无法到达“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比如说对老师的评价,怎么评价呢?学校采用的是团队的评价,就是对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实施整体“捆绑”式评价。比如说对备课组的评价,不是单个评价备课组的每一个老师,看的是整体,看的是这个整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度、发展的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就意味着办学低效益,将失去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因而,学校常常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工作,审视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审视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步骤。
篇2
关键词: 生本管理 职业教育 教师角色
“以生为本”“生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究竟何为生,何为本,生本管理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把握“生”与“本”的真正内涵?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生本管理”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的教育管理理念。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落实生本管理理念?
一、生本管理的实质
“生本管理”的实质是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就是完整全面地认识管理中的学生,把学生当做鲜活的个体来认识,掌握学生“人性”的实质,以学生为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1.生本管理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个体,身心发展不成熟,其成长过程更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变化过程,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认知水平能力上均尚未定型,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行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要以生为本,努力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生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2.生本管理的主体是以学生为核心。职业教育中的“生本管理”就是要凸显“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做好服务者。在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管理和服务中因材施教,春风化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认识到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服务他们,真正让学生主动地以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的角色管理好自身,推动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中加强对人性的认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生本管理的内容是创建生本管理的校园育人环境。优良的学校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成就了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识。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建筑布局,重视生活娱乐设施的建设;加强教学设备的系统配置和软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定期开办不同专题的讲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努力塑造品质形象。
二、职业教育发展背景及特点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从封闭的校园中走出来,直接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经济文化生产。教育由传统社会的奢侈品转变为消费品。这一变化,对过去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对现实中的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职业教育教师更是无法回避。
1.科学技术转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科学与经济生产的有效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加速社会财富的创造,已成为全社会的工作。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家的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所综合的国家“软实力”。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职业教育则成为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科技应用于经济生产、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者――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者。
科技发展与经济生产需要,预见未来社会前进需要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两大主题。职业教育必须在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构成、经济结构、社会分工需要相结合,这正是在科技与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功能、新趋势。这样的社会就要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新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之间有机结合。
2.未来经济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大量的各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在较广的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各种专门的、有技术潜能的劳动者。因而职业教育必须按照社会需要制定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科学合理地配置、培养师资队伍,适应我国产业转化的需要;通过压缩长线专业,增设短线专业,扩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渗透而实现社会经济转轨迅速发展所提出的更多、更快的培养各类急需专门人才的要求目标。
职业教育,因其教育的专业性、技能性、层面性的特殊要求,更加着重以适应未来职业需要为目的,以符合未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所以在与时代前进步伐的结合中,职业性、前瞻性、持续性就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特征。这一新特征也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新的观念和角色要求。
三、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新认识
由于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对职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愈来愈大,职业教育在体制、模式、内容、目标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堪称一次教育的革命。它触及的是人们思想认识层面的转变,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及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识。
1.教师知识技能要求多样化。现代科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使职业教育在专业与学科及课程种类方面不断调整与更新,使各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及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出现,引起了教育内容的不断改变。
职教教师对现代教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整合,必须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文理分科明确、单科内容传输,过于强调专业性等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教育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育观。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与时展同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教师的职责得以履行。
2.教师教学方法需要创新。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能力不再以体力和简单操作为主,而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和主动适应能力,才能符合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的不断变化。
在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下,教学手段在不断进步,虚拟、仿真实验等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教师自我提高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以单纯的培养专业能力和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方式必然被打破;以未来职业适应性为教学目的,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博学精深、手段先进、不断发展的教师角色观必然被接受和确立。
3.教师角色意识需要变革。教育在社会的推动下不断变革和发展,教师这个教育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在其角色认定和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上也发生着变化。传统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中不可改变的规定。现代社会,人们认识世界、接受文明的方式由师承、书本而获得。现代社会步入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信息时代,人类认识世界已走向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辩证思维方式,而且今天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判断,通过各种媒介的信息接收,已使知识的学习、观念的培养更加提前化、个性化。
教师在知识的接受上已和学生处在同时空阶段。教师以过来人、成熟者等身份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以无知者、空白者的思想状态顺从接受,只能产生误导、偏差,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日益多元的时代式微。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对知识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在教育构成中教师是主体、为主导,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学生的知识获得只能是局限于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范围内,并继承教师的观点和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形势和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无法合拍的。教育目标的调整促使在教育结构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实际过程中,应由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引导者、启迪者,在大量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中,教师更具有更为深厚的知识底蕴,更为精专和勤奋的学习态度,成为正确的掌握者,达到在与学生同步接触、学习时给以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和启发。
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现代社会构成中,教师作为一种特定的重要的职业,由于它对社会进步所担负和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教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特定职业岗位出发,对教师工作有重新的认识,并明确和掌握教师角色的基本实质。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有崭新的视角,从思想和观念上转变对这个职业的认识,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并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1.教师教育的科学性。在传统社会中教师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对道的承继和传授上,运用现代的语言说也就是科学,道统性也就相当于现在科学知识上的真理性。因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原则就是严谨的科学性。在传统意义上对道的聆听,就是在对经典典籍的记诵和体悟上领略人对道的认识。现代社会要求在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中,形式和手段实现科学真理性的艺术化的表达,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真理性的科学知识,而且在教育方式、教学方式上实现艺术化表达,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愉悦。
2.教师工作的创新性。将对以往人类文明最精练正确的继承与对现代成果和未来发展的学习掌握相结合,将对已有知识的分析了解与实践发展的创造相结合,将质疑与启迪相统一。
3.教师的思想性。明确现代教育、学习的持续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未来社会和职业要求的预见,是现代教师正确从事工作的思想灵魂。
教师对自身的素养要求必须在融于时代潮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和调整。现代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阔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发展潜力,较强的社会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分析的兴趣取向,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学科综合能力、知识渗透能力。
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及师生关系的认识,要有重新的思考,使自己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与时代相符。教师在每一堂课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引导、组织、参与、分析,进而达到师生的同舟共济,协调一致,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专业思想必须依据未来发展的需要而调整,确立正确的专业理念和专业发展的拓展观,将传统教师角色的传道、授业、解惑,提升为现代教育者塑造的新的教师角色,以生为本,树立明确的角色观,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而竭心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思想与社会编委会.教育与现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篇3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篇4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教育 心理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既人本管理,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探索人本管理
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另外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以保证教师物质需要的基础性。
2.建立完善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发展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3.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公平通常使人心情舒畅,工作积极、热情,而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工资所得相对较低,部分教师心理内感不公平所导致的。在把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人本管理
1.以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与责任投身高职教育事业
首先,课堂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合理选择。其次,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有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转贴于 2.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将先进企业文化融入素质教育创造职业素质教育特色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其共同的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坚持顾客至上、消费者为先的原则,实现企业与顾客双方利益都得以实现的“双赢”目标。三是坚持企业利益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统一的原则,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原则,企业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训练、学习先进企业文化是学生上岗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的重要内容,选作基地的企业应管理规范、科学,具有成熟、先进的企业文化,并且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力量。为了保证学生实训学到的是先进工艺,接触的是先进设备,基地选择必须是中等规模以上、技术和设备先进的企业,优先选择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另外,企业有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工匠能聘作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能够为学生实训提供轮岗条件。
4.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创造规律深化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就必须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
首先,教学方法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坚持以实践为本。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其次,由于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要求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需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四是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5.大力加强科技开发、社会服务营造竞争、创新的成才环境
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一是教、学、研、产是一个既有各自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做到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二是既做到教、学、研、产的统一协调,又能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必须做到“六个对准”,实现“五业贯通”,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坚持“以销定产”;对准岗位设课程,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对准技能建基地,搞好产学研结合“双基地”建设;对准产业搞科研,建立创新研发中心;对准教学抓师资,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的“五贯通”。三是根据区域特点、学校实际、专业要求选择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验实践,并在实践中求异、创新,不断总结出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人本主义;学生管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分水岭,与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考取理想高中的学子们相比,中职学生是被高中以及再教育拒之门外的群体。他们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进入中职院校后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中职院校学生面临困境
中职院校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学生角色定位偏差,校园环境过早地社会化,学习风气普遍差,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浪费了教育投资资源、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二、现状形成原因分析
1.个体发展的阶段遗留问题
(1)成长背景不同,“三观”的引导不够。中职院校学生成长背景迥异,来自不同的社会圈层,受不同的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家庭教育、初中学校教育影响,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塑造定性,对于成长理想、信念教育和向何处去处于迷茫和从众状态,性格上会出现偏见扭曲等心理,这个阶段需要家庭学校给予正确健康的人生规划方向性的引导和信念意识的培养。如攀比心理、依附心理、不平衡心理、拜金心理,破罐子破摔心理等。功利欲望强烈、过分自我等。
(2)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知识论英雄的学生时代,知识积累的长期欠缺,弱化了他们成长中的自信心,与其他相对优秀的学生存在许多实际的和隐形的差距。在教育的道路上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
2.教师教育引导缺陷。中职院校部分教师思维定势,立足岗位却不尽职尽责,对于学生群体一概贴上后进生标签,没有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具体个性,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而是从表面现象明显分出优异等级,认为“朽木不可雕者”听之任之,单纯对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培养,伤害了学生自尊心,降低主体的存在感,诱发学生心理不平衡,加重逆反心理,形成两级分化局面,甚至差者心理扭曲以负面影响正能量环境。
另一面,简化了教育的本意,狭隘地认为只是单纯的管理,而非从长远的人的发展角度出发。
3.社会环境监管不力,不良影响因素潜滋暗长。
(1)网络影响:无处不在的网络,网站、网页、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时刻影响着青少年,他们不是通过网络途径拓展视野查询资料发挥其实用性和功能性,而是沉溺于网络的娱乐性和隐蔽性强的信息迷失自我,控制力不强,意志薄弱,和对网络内容辨识度不够导致他们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意识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引发青少年违反常规冲动行事甚至步入犯罪深渊。
(2)赢利场所:如赌场、狂欢店等不适合青少年加入的环境,由于中职生群聚盲从的习惯,追求刺激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无视学校的制度,擅自外出,抽烟喝酒意气用事,甚至采取过激或违法行为。
三、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
唯物辩证观点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实现。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需求、理解人心理、尊重人态度、关注人命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来实现管理目的。落实到学生管理上,就是以学生根本利益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教”与“学”双蠃,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基于此,既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又当作服务主体,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自由成长健康成长规律,除了管学习、管纪律外,更要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疏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习生活需求,鼓励其发展前途命运等问题。
四、人本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学生管理的对策
1.教育管理新思想。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将以人为本理念根植于中职学生管理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责绝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应该从社会责任感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未来人生长远发展命运,切实改观中职学生的萎靡不振的态度、不良的学习风气、扭曲的心理状态等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束人、服务暖人、环境养人,全方位创新引导,一视同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分门别类对学生的档案背景个性等加以理解,充分沟通学生各自的需求,如物质缺乏、精神空虚、心理问题等问题,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便于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互动。
课堂学习以轻松多元创新互动方式讲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制订方案勉励学生读书、认知,社会实践,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部分学生先情理引导借力多方进行劝说直至其回心转意,纠正方向,凝聚人心。对于物质匮乏的部分学生,发动力量捐助,并激发大家自强自立。坚持平等、尊重、合作、发展思想,平等发言和发展机会,深入研究其心理、情绪、态度、意志、观念等,更深入地交流沟通,人性化管理。
2.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考国内外知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引导学生从盲目迷茫中走出,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综合时代职业分工分析权衡后,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避免以后走弯路,规范塑造其价值取向。
3.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民主参与集体事物管理机制,激发个人潜力,人尽其才,同时鼓励为大多数人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培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树立模范代表。
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学生心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文学艺术美术音乐等陶冶情操。
5.构建和谐校园。以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内容和现代博爱自由平等信任等思想灌输学生,常规组织活动寓教于乐,树立真善美风气,纯净校风,构建和谐校园。
五、结语
人本主义理念的教育理念模式,需要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占主导,先进有思想有魄力的学生队伍为枢纽,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建立机制和活动载体,改变个体影响风气良华和谐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樊香芝.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中职学生管理[J].河南农业,2010,(14):17.
篇6
一、当前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的理论性太强
大部分的授课老师通常都是以课本上的案例为主进行讲授,成本会计的课程案例基本上又都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安排来进行设置,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多、计算量大、课后练习多,在课本中的实际案例很少,有的也是理论性太强,不容易理解。例如,在很多关于外购动力费用的案例中,每月收电费是比较常见的举例。在关于成本会计机构设置的内容中,这块是最容易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可以展开进行说明。但是那些教学经验不多,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就只能按课本上的内容读案例,书上通常就说企业总部可以按组织分工,也可以按职能分工,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等等,把这些当案例来授课,学生不仅不容易接受,还会认为课程枯燥乏味,从而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二)案例教学的手段单一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大致相同,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讲台下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能很好地把教学案例应用在成本会计课堂上,也只是教师说,学生在座位上听。案例教学进行得再好一些,教师会在案例讲完后设计几个关于案例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讨论,但是没有办法保证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而且,在问题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学生的配合度也不会很高,经常出现课堂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问题,甚至冷场的情况。虽然近年来,教学的设施和手段日益多样化,教室里增加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案例手段匮乏的情况。
(三)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案例法教学在很多课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应用的,现在国内大部分的MBA课程教学中也都普遍采用此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真实案例的讨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性认识和深入理解。有效的方式是授课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然后总结,将课程的知识点与案例巧妙结合,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要始终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灵活提问,使案例的问题没有与课程脱节。而且要环环相扣,向课程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的思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讲案例,学生在下面听过后并没有进行讨论,或者是由老师在讲完案例后进行提问,学生能主动提问的很少。这些都体现了案例设计的不合理,没有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建议
(一)案例的选择
1、趣味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要枯燥一些。因此授课教师要想办法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趣味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案例达到这个目的。趣味性强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性案例紧紧围绕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给学生以启示。两者相结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实践性与生活环境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且和同学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样的案例,情景真实,没有包含主观臆断的因素在里面,能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成本应用的真实性,并且典型性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样的案例最好是发生在学生的生活环境里,这样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就会比较透彻。例如:在解释成本的定义时,可以把学生日常的生活开支引入成本概念的理解当中,那么课堂的气氛就会马上活跃起来,大家都会把自己日常的花费列出来,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这样成本的定义就由原来的抽象概念很形象地变成了同学们的日常开支。3、综合性与导入性相结合的案例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在兼顾综合性的同时,导入性也必须加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案例,必须能够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展开提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案例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常会遇到教师讲述一个案例后进行提问,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的情况,这就说明案例的导入性不够。学生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案例无法理解,就无法针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因此在成本会计教学案例的选用上,案例的导入性是与综合性并重的因素。
(二)改进案例教学的手段
在原有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强调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放在辅助的地位上。在案例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经验,例如:讲述成本核算管理案例,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要求提出问题,在班上大家一起讨论;教师全程监控整个讨论的过程,遇到有不同意见时,要适时进行因势利导;在最后的案例分析中,要进行简单总结,可以给出案例的实际解决方案,但是也要允许学生有其他结论和方法,锻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甚者,可以把这个案例分析延展到学生的课外范畴,通过课后的案例分析报告,课外的案例讨论,甚至是学生社团的辩论分析会,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思考,使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改进教学案例的设计
成本会计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要围绕成本会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对于选定的案例,如果没有合适的实际案例,那么授课教师就要本着以知识点的掌握廖敏:改进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案例的思考为出发点,合理编写案例。在案例的提问环节,要设计一些有导向性、针对性、学生容易思考理解的问题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想问题,最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案例的关注度。在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结论,让案例的讨论始终在学生之间进行。在案例的总结环节,要指出每个观点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让学生在增强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上,不直接参与案例的讨论,但是讨论的整个进程,每个提问,每个环节都能体现教师对案例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四)提高授课教师的水平
篇7
关键词:人本理念 高校教育 管理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找到了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全国各省市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虽然人本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时间较短,但是以人本理念构建的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却非常显著。以人为本理念不仅体现了我国教育管理的人性化转变,还表现出了我国社会正向着精神文明社会发展,融合了人本理念的高校管理机制是顺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的影响意义重大。
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1.人本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阶段,政府、企业、学校等团体机构在管理科学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高校在社会团体组织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组织群体,其教育管理影响着我国人才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机构和输送基地,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观念,符合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2.提高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已逐渐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很高,所以高校学生对尊重和人权的解读会更为深刻。高校要想提高教育培养效果和质量,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谋求未来发展。高校为培养迎合现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顺应教育改革,制定人本管理机制使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
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了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高校教育的人本理念在其管理机制中的体现最为明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
一个正确、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核心思想,所以应将人本理念和学校的管理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深化二者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管理者要为相关教职人员制定管理目标,在校内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使管理理念能够很好的融合日常管理工作中;②坚持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在人本管理理念中的重要性,通过人本理念的渗透,达到协调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目的;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和管理机制,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都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育建设
高校的管理机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组织,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很多,每个部门都分管着不同的管理任务。所以要想在高校管理中体现人本理念,必须将各管理体系的管理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同一体系下建立管理制度,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教职人员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管理,以保证学校教育和管理紧密的关联性;②在教职人员的应聘问题上采用竞争机制,行之有效的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人本管理机制中;③学生的人格和知识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育建设中应主动寻找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的契合点,让学生自主服从管理,自发学习。
3.教育管理机制
监察机制是高校人本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和教职人员领导在管理上两者的关系应处在平等地位,这种双向管理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人本理念在高校日常管理中的落实程度,体现人性化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在校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教育。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师发展创新性教育的积极性,使人本理念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施展。
4.文化与环境建设
高校人本管理思想其主要管理目标在于构建一个公平和自由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文化能够影响每个学生,实现通过管理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同时,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让学生在一个欢快、轻松的文化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三、结论:
通过对上文分析可知,在高校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掌控学校的管理权,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发展动向。这种管理机制可以真正体现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实现高校管理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科.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之我见[J].大学教育,2013,13(12):114-126
[2]李敏.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探索,2011,12(22):190-192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高校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是所培育人才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也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而教学质量管理则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并进而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正本清源: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界定
教学质量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因为在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指导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原则和方法,从而引起教学质量管理行为上的混乱。
质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价值观的反映,质量评价的好坏是人们对产品或服务做出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而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把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可区分的特征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或“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而广义的质量则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等。
教学质量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效果价值观的反映,是和人们对教学活动的需要及其期望相关联的概念。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总体结构中的核心结构,是一个有特色的、质的、规定性的有机整体,是教学中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素质提高的水平。教学质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系统,是学校办学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成果。教学质量的本质就是学校教育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适应并自觉服务于社会需求并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其基础在于人才个体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充实和丰富自我的总体素质的程度。
通常而言,教学质量管理包含宏观教学质量管理和微观教学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所谓宏观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的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规格的需求,为学校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方面的质量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结构和水平的基本要求,提供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为确保教学基本要求和规范所必需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主管部门所制定的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要求,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等教学资源,以及所给予的相关政策,对学校各项具体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更具体而言,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过程。宏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属于目标管理,而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则属于过程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本文所研究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专指微观的教学质量管理。
二、以人为本:教学质量管理观念的转变
(一)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主体性教育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中,人是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主体性教学质量管理观表现在管理内容上,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表现在管理目标上,着眼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肯定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立足于多样化和科学化,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表现在管理制度上,倾向于灵活性和有效性,激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有效参与,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只有不断强化主体性认识,把管理活动真正定位于一切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效能。
(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
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是系统论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与反映。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整体的观念,主张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可概括为“三全”管理模式,即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工作环节、岗位都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全过程管理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预定的目标,重视预防的积极意义,而非仅重视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的作用;全员参与管理体现了教学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特点,强调对全体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强调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而且是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关心并且积极参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出努力。
(三)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
传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其质量标志是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符合性程度,是一种静态的管理。现代教学质量管理强调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其质量标准是人才培养适应于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需求变化的适用性程度,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动态教学质量管理反映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追求没有止境的现实,否则就不能自立于高校之林,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活动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改进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制定与执行新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质量因素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即使是质量标准,稳定也是相对的,而变化和发展是绝对的。因此,要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体系的评审制度,对教学质量体系要素、质量体系的运行状态等进行评审,并不断地完善与改进质量体系,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高的需要。
(四)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
教学质量管理的多元性是指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组织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构建不同的管理格局,同一学校在不同的阶段和发展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重点。这种教学质量管理观主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构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模式与格局,在各自的层面上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多元性教学质量管理观,一方面是由实现教学过程的客观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就人的因素而言,校际之间,教师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素质不一样、管理人员的层次不一样,管理水平自然不同;就物的因素而言,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多,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先进,较之不发达地区经费投入较少的学校,在管理的内涵与形式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质量目标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的核心是强调管理活动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提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管理过程中要因校而异确立不同的评价定位,主张不同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三、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及尺度,也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没有教学质量标准,人们无法根据具体的质量标准去开展工作,管理者也无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有效地指导、监督和调控。实施教学质量管理,首先应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并使之细化为可观察、便于操作的质量要求。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教学过程相应阶段质量,即设计质量、准备质量、培养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机综合。因此,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质量管理标准的确立,要体现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课程为本、立项建设、经费保证、队伍立足、教材到位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组织指导教学各环节,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就具体质量标准的属性而言,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一般可分为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以及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等三类。
教学条件质量标准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达到一定教学质量结果所必备的条件尺度。对人而言,它是指从事某类工作,履行一定职责必备的素质要求;对物而言,则是指开展教学活动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教学活动过程质量标准是指为了更好地控制教学质量赖以产生的教学过程,而对教学活动过程提出的质量要求,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常规标准,以及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规范等。教学活动结果质量标准则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活动、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的学业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但是,学业质量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实现的,各学科的教学也有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不同活动主体也有各活动主体最终结果的质量标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者的管理质量是不同主体活动结果的标尺。因此,教学活动结果的质量标准不仅应分学科制定,而且还应分主体制定。
四、科学有效: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约束机制
高校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还应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新时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使之形成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又要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律,更要符合新形势下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从观念上和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和管理观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教学质量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遵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教学事故分析和处理规范;建立健全职称申报与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申报制度等。
(二)加大监督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员和教师组成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督队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听课评课活动,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规范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例行教学检查和听课评课;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学督导员的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教师同行的相互听课评课;教学观摩课和公开课;教学质量投诉等。
(三)加强教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保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条件和数学资源的系列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能确保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建设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价;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基地建设与教学实习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等。
(四)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和监督教学质量状况,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必须建设起信息畅通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有关信息。也只有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认真改进教学工作,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馈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建立课堂教学质量与反馈制度;建立课程考核成绩统计分析与反馈制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学校、院(系)和教研室定期教学质量总结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等。
(五)制定激励措施,完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
篇9
[关键词] 人力资源成本 薪酬 对成本 动生产率
廉价的劳动力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制造业的优势,是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标志着政府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的加强,居高不下的CPI指数让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加薪压力,“民工荒”让企业不得不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条件和工作环境,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持续增长。新形势下,如何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成为了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成本,又称人工成本,其概念的提出源自1966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的定义,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2004)30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共计七项。
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逐步深入认识,人们也开始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最早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会计学家赫曼森(G.Hermanson)在1964年的《人力资源会计》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人力资源会计(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的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主要分两个方而:一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计量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主要计量人工成本。现在许多学者开始采用人力资源会计学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定义。美国会计学者弗兰霍尔茨将人力资源成本定义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此后的研究者们突破了弗兰霍尔茨建立的人力资源成本结构的框架,将人力资源的工资部分作为使用成本也纳入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范围。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做了重新的确认,新准则中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这种规定使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统计口径上得到了统一,研究人工成本有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和对比性,在企业管理中研究人工成本的问题就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 新形势下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长因素分析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它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使用、开发和部分重置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长主要是源于职工薪酬的增长。
1.《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甚至多年得不到增长”(据全国总工会代表纪明波2006年在两会的发言),不给员工买社会保险、不支付加班工资、克扣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廉价的劳动成本优势建立在完全漠视和偏离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人性的需要,对劳动者无情剥夺和压制的基础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旨在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程序,并规定了违反国家劳动标准,如最低工时制、社会保险、加班工资等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社会保险金、加班工资、最低工资的监管力度,使得企业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金、不支付加班工资等违法行为难以为继,导致人工成本的大幅增长。以社会保险金为例,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都要求“五险合一”,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统一购买,总金额大约是职工工资的22%,日本通商白皮书认为,亚洲国家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比例为4%,中国在3.5%左右。因此,社会保险金的支出约占总成本的0.8%。加班工资的支付另一项导致企业人工成本的大幅增长的因素,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07年开展的全国第六次职工调查数据显示,企业65%以上的职工工作时间超过“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规定,而且少付或干脆不付加班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企业的工资支付成本增加。
因此,据有关方面测算,《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比较规范的企业,人工成本一次性增长的幅度大致在5%~10%左右,但对违规的企业,则可能带来更大幅度的成本增加。
2.劳动力市场变化
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已延续五年,并在全国蔓延,“民工荒”的出现标志着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终结,导致“民工荒”的原因很多,但薪资过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面对用工荒,企业不得不调高薪资,2008年春节过后,在东莞厚街招聘会上,各个行业工种薪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像家具行业和制鞋业,工资普遍上调10%。浙江不少企业开出的工资“筹码”已比去年增加了两成,但招工紧张状况依然一时难以缓解。 与企业降低门槛招工相一致的是,萧山企业今年招工的待遇普遍提高。“一般来说,在萧山,缝纫工2007年上半年每月的底薪在1200元左右,我们今年提高到了1500元左右,还是招不满人,” 萧山区一纺织企业负责人刘建民表示,带农民工参观工厂、免费接送……很多企业都是铆足了劲在招工,工资待遇等更是比往年都有所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遭遇的不只是一线生产员工的用工短缺,更面临着中高端人才的短缺。中高层人员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居高不下的流动率偏高以及人才供需矛盾的加剧,使企业为了留住和吸引中高级人才必须大幅提高薪资福利待遇。德国埃德瓦机械设备公司负责人理华尔先生表示,2000年前,公司在华雇佣一名有经验的经理人,月薪为5000元左右,到2006年已经涨到最低1.5万元。
3.CPI的持续走高
由于薪酬水平与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货币薪酬水平不变,或变动幅度小于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会导致员工实际薪酬水平下降;反之,会引起员工实际薪酬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在生活必须品价格普遍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加薪,以保证员工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2007年以来,CPI(ConsumerPrice Index 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2008年2月CPI创下自1996年5月以来的新高,涨幅达8.7%。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短期内恐难回落,中央政府年初提出的要将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目标实现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各项生活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而且涨幅不小,加薪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2008年7月2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国有经济单位13800元,同比增长17.0%;城镇集体经济单位7789元,增长18.9%;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12610元,增长19.2%。
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新视角――控制人力资源的相对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即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总量;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的产出,降低人力资源的相对成本。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就是要对构成人力资源成本的各项支出进行控制,薪酬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尽可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支出,尤其是薪酬支出是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奉行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管理思路。通过对当前形式下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增长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基于人为的压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的成本控制策略已经无法持续。
国际经验显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源的劳动生产率。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空间非常大。以印刷业员工的产出为例,2006年美国的人均产值15.71万美元、日本31.25万美元,中国1.45万美元,中国印刷工人的人均生产率只有美国的9.2%,日本的4.6%。因此,当前形势下企业应该调整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策略,转向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资源的相对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源的数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质量,该理论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包含在一个个体劳动者中的工作劳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开发并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回报的。尽管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出于成本、培训后人才可能流失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我国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投入十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培训的内容、师资,以及组织方面不够合理、科学,导致培训的效率低下。因此,企业一方面应该加强培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培训的投资收益率。
2.优化组织结构,建立精干的员工队伍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对利润没有贡献的无效的工作越来越多。企业应改变传统的官僚组织结构,减少中间层,避免部门设置的重叠性和无效性,推行扁平化组织。对各岗位职责描述清晰、明确,对任职者能力要求恰当合理,对任职者的挑选、考核科学公平。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效,各岗位之间分工明确,尽量减少人才的内耗,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3.加强员工的流动管理,保持员工的合理流动
员工流动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员工流动可以更替不合格的员工,给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员工流动也可能导致工作绩效、人力成本的损失,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削弱员工士气。有序的员工流动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无序的员工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员工的流动管理首先要控制流动规模,向外的过度流动会增加企业的培训与开发费用,影响生产的进度,掌握员工流动的规律,提前做好新旧交替的工作,防止流动的过程中青黄不接;其次要采用差别性的控制原则,不同的岗位员工流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关键员工,应事先做好维护、防范工作,将流失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4.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生产工具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员工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的先进性主要体现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可以取代人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创新,更新和改造设备,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大幅度减少员工的雇佣数量,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G.弗兰霍尔菠:《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第3页,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版
[2]:《2008人工成本涨多少》,载《职业》,2008年第13期
[3]直击珠三角民工荒普遍涨薪10%招工还是难,info.finance.省略/2008/02/251114100705.shtml
[4]浙江面临“技工荒” 部分农民工工资上涨两成,info.finance.省略/18080899917.shtml
篇10
高职语文是面向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课,作为高职院校最具综合性、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适应当前高职院校迅速打破以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程体系,积极构建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课程体系背景下的深层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在对当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职语文教学的考核目标和评价功能,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实行以语言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构成元素
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基本功能是诊断与定位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并服务于课程目标。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是有机的统一体,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教学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和方法等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考试内容和方式引导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是未来教学方向的导航,考试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测定学生学习成绩,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是高职语文考核整体化的三个互为支撑的元素,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调整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应符合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语文课作为基础性、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知识、情感、审美、道德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文学欣赏和语言表达训练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拓宽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交际、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判断是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未来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基于此,我们应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不够重视;从评价主体上看,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够重视;从评价功能上看,强调评价的等次评定功能,忽视评价的激励促进功能;从评价内容上看,重视对知识与技能再现性评价,忽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从评价的方法上看,重视书面考试,忽略对学生活动性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无论是目的、功能或是内容、方法都不适应新的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
(1)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统一规划的教材具有权威性和普适性,但是从应用的角度讲,相对缺乏实效性和特殊性,本身编写、出版、发行的周期无法完全适应时展速度。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的考试内容仍依附于教材,以教师、教材、课堂为命题中心,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范围狭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引起学生的心理惰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殊性和高职语文教学现实状况要求教师必须突破固定教材程式,充实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考试和评价内容及方法上进行突破,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充实新内容、吸纳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2)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现行评价方式往往以标准化考试为主,标准化命题考试尽管能简化考核的程序和环节,保障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但由于教师命题时并不能完全达到科学化的要求,有的只流于题型的标准化。这造成命题只限于个别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的考察,弱化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重知识考核,轻实践运用能力考核。当前高职语文考试内容过分依赖于教材,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常常用百分制表示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采用很少。其结果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评价方式是最低标准评价,即合格评价,而不是激励评价,没有将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四、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观
职业院校的教师作为教学评价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重新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评价观念上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在评价功能上。要从过分强调评价的区分功能转向激励、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语文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理论性考试,将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上。从侧重区别功能转向发挥激励,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建立新的 语文学习态度。
(2)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单纯重视一元化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能力评价转变。高职语文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因此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评价,不仅要关注语文知识素养,而且要关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获得这种能力的过程与方法。
(3)在评价方式上。要从侧重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评价、过程性评价,从单一的笔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应倡导多视角,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实行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个别化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①可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档案,通过制作课程记录卡,详细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帮助学生及时反思学习过程;通过建立个人作品档案袋,将学生学习心得、日记、文学习作、哲思短语、小论文、他人评价结论、自我评价结果等进行收集,由校外人士、教师、辅导员、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评价,写出评语,并提出建议。②通过专题作业评价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园新闻采访、信息报道、参与校园文学社活动、撰写小论文、辩论赛、演讲大赛、作文赛、诗歌朗诵比赛、现场设计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作业评出奖励等级,建立激励机制,将优秀专题作业在板报、校报上发表。③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内外、校内外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识应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这将有效促进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与进步。④通过问卷法了解学生的各方面信息。教师可以将需要了解的信息编制成试卷,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观点与建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家、作品、阅读视野、文学热点现象的关心程度、态度立场、价值取向等。⑤丰富考试形式,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特点与要求,选择适宜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调研报告、论文、读书笔记等方式,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着眼点,以提高高职语文考试的实效性。
(4)在评价主体上。应努力实现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的转变。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要求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单向评价学生转变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自觉地把握学习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变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总之,高职语文教学评价必须以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建立并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卢锦明.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