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2 23: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1422
国内刊号:44-1145/G4
邮发代号:46-29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接收到的信息量已经远远大于父母和老师,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自尊思维已经与长辈们形成不对称的局面。一般说来,现在的孩子都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接纳能力。
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赖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出现不足。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关注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情感,已经成为家庭、学校教育的重点。
卢家楣教授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体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有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不仅包括情绪,也包括审美、道德、认知、劳动、自我情感等等。情感和认知是人的心理发展和教育的不可分割和作用的两个方面。
情感教学与认知教学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着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进行着传递知识与训练交际能力的认知活动,而且也进行着各种情感交流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感染力,能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以情言情,以情感人,用真挚的情感、赤诚的爱心唤醒学生的情感。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把握师生情感交融的原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和人格特质,而教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的个体,一个小小的课堂上,能够和谐愉快的完成整个课堂,是师生沟通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1.多一点体谅,少一点责备
在同一个课堂中,班级学生存在的不同的能力上的差异,授课教师如用同一种评价标准来对待不同特质的学生,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例如:有的同学在你的课堂上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如果这位老师以斥责的语气训学生一通,固然会最快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也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的学习气氛,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多一点体谅,少一点责备”采用换位思考原则,不是以斥责的口气,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体谅学生,将这种同甘共苦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也经历过高中,这确实很累……”效果会更好,这样和谐的课堂更有利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对学生“多一点原谅,少一点责备的换位思考原则”可以化解师生课堂上的矛盾,春风化雨,其乐融融。
2.多一点微笑,少一点严肃的鼓励原则
由于认知能力的基本差异对学科兴趣差异,以及客观存在对知识能力运用的差异,一个班级里总有“怎么学也学不好”的学生,当他们付出与其他学生相同的甚至更多的努力,但仍差距不小的时候,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会放弃这个学科,甚至放弃这个课堂,此时教师的一点微笑可能会改变学生的整个人生。
学生的自信自强离不开教师的微笑,微笑时课堂教学中一种美好的沟通方式,教育是微笑的事业,用微笑关爱每一位学生,他们的心田需要阳光和雨露。
3.多一点准备,少一点隔阂的共鸣原则
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已经基本定型,他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特征。他们不像小学生或初中生那样对教师授课有较高的认同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逆向思维。
教师的课前准备不仅仅是按教学内容备课,更要查阅资料,使书本上的授课内容变为与学生生活相关事物,甚至要跨越学科的限制,这就是为了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了情感上的呼应,教师的课堂才能一呼百应,教学过程才能事半功倍。
4.丰富一点,活跃一点的愉悦原则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懂得更多一些,让我们的课堂丰富一点,让我们课堂丰富一点,让我们的课堂气氛更活跃一点,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这些教师更多的付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在家庭生活和职业中磨砺成长,我们的成熟在学生看来就是落伍,我们的严肃在学生看来就是僵化,我们的认真在学生看来就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总之,我们与学生之间有一道鸿沟――由年龄和阅历造成的代沟。
年龄和阅历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包袱,而是我们沉甸甸的收获,是我们不同于或高于高中生的财富。但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这需要情感上的愉悦原则作用,在课堂上丰富自我,不仅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教授考试的心得,更应让学生了解阅历才是财富。
二、情感教育对高中生课堂学习的影响
现代情感心理学表明,情感的动力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人的体力上的影响而且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和减力的效能,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情感和动力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的情景,引起学生积极性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放大”内驱力的作用。
(1)化难入简,化理入情
以情为纽带,以师之情去波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课本,虽然教材选材很广,篇目与学生的知情空间距离较大,但是只要把学生带入教材的情境中,使教材的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教师的主观感受,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主观感受,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教材的基调,选择合适的手段(运用表演、音乐、电影等)来创造情境,还可以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并以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不断沟通结合,情境才不至于虚设,从而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2)亲其师,信其道情感信任的试金石
师生之间有一种移情现象,良好的师爱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上来――这是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反之在师生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情况下,老师看不起学生,学生对老师抱有意见,学生就有可能讨厌他所任教的课程,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注意研究学生,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信任会使原本不出色的学生成为飞出鸡窝的凤凰,也会使原本是佼佼者的天之骄子放弃学业。高中生不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成熟,教师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相信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加相信我们。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高中武术教学 问题的提出 实践与探索 效果与结论
Research on the senior wushu education
Sun Bicui
【Abstract】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ccumulating for a long time makes wushu teaching lag obviously, the reason for which is omnifarious. At pres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that health is first and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mbine teaching of wushu new teaching material, the writer has made a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nior wushu teaching and also brough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answering measures. In addition, som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is made on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series of skills and trick which is suitable for senior students’ character.
【Keywords】Senior Wushu teaching Asked ques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Effect and conclusion
长期的传统体育教学积淀,致使武术教学明显滞后,原因有多方面。单从教学分析,目前武术教学一直沿袭旧教材的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气息;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等过于简单陈旧,缺乏创意;教学中没有紧扣“武术的特点”这一特色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使武术成了没有攻防含义的武舞和武操,从而丢失了该项目独有的“攻与防”的民族特色。当今,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为配合武术新教材的教学,本文对高中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实效的应对措施,在使用适合高中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套路教学步骤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作业探索。
1.问题的提出。新教材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从形式到内容上均比老教材有了质的突破,它不再是在传统体育教学框架内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的局部改革,而是从教学理念,到教材内容、方法,直至评价体系的整体改革。新教材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立了“民主合作型”的新型师生关系;教材内容强调了灵活性、选择性;组织和教法的运用也向着娱乐身心,创造师生、生生双边、多边互动的“快乐型”新形式;教学模式也出现了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多种模式。
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内容的创新非常适合当今中国学校体育的学情,为什么要选择此内容作为高中体育的必选教材呢?这是因为:①武术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健身、技击(攻防动作)的实用价值,成为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②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武术不仅有各种徒手的拳术套路,而且有刀、枪、剑、棍等器械练习。它可以有效地发展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和满足青少年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要求,对培养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的精神和优良的武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练拳习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特别是武术内容丰富,不受季节、场地、年龄的限制,学会几套拳术,可以成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健身手段,作为终身体育的一种方法。④武术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正逐步走向世界,已拟定成为奥运会竞赛项目之一。则通过的奥运会会徽中同时也蕴涵着了中国人的习武情怀。
在高中武术教学的过程别是西部的一些地区受地理及风气的影响,武术教学的开展、普及要落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高中,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匮乏,武术在校园几乎难于立足;现高中段的武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教学手段陈旧,缺乏兴趣培养。目前高中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没有积极寻找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自始至终都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的单一方法循环重复,形式枯燥。由于单一的被强迫性练习,导致了学生的强烈反感,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极少讲述生动的武术攻防解析和实战练习,对单个动作或基本动作的练习也缺乏趣味性、娱乐性。
1.2 学时短,容量大,教学内容累积灌输。如此,教学和复习时间都比较紧张,学生在没有消化完所学知识的情况下又开始接受新的教学内容,丧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埋没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1.3 缺少基本动作、组合动作练习方式,直接学习套路。学生未能掌握武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在此情况下学习套路不仅费时,也费力,往往要在教套路的过程中繁琐地对学生强调身型、步型、手型、手法等。另外,学生对套路中的动作规律缺乏认识,对手、眼、身法、步法及器械的使用方法、身械配合等技术缺少协调性的训练,如此就直接进入套路教学不但花费时间多,掌握技术动作慢,而且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2.实践与探索。
2.1 抓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产生愉快学习情绪。针对某些学生提出的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用游戏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2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武术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以说是一个共性问题,怎样解决学习时间少,教学容量大的问题呢?第一,可以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的练习,因为武术的很多基本动作都具有发展柔韧性、爆发力的一般特性,比如:武术基本功的“正踢腿”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的柔韧性,也锻炼了腿部和腰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样,既可使准备活动更加充分,也巩固了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为进入正式的教学奠定根基。第二,若学生对武术较为热爱和投入,那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早锻炼时间或其他空余间隙,强化巩固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以此弥补课堂内教学时间的不足,一举多得。
2.3 处理好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
2.3.1 武术基本功是套路学习的基础。俗语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很多正式体育项目如果少了基本功的训练都将无法长期存在,更不用说具有普及和推广的价值,武术更是如此。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是以入为主,开门见山,直接学习武术套路,很少侧重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此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学习周期短,在很少的时间内就可掌握一段套路,迎合了不少学生的心理,但这样的教学只是短期行为,学生往往在掌握了(其实不是掌握,只是会比划动作路线而已)一套拳术后,就以为自己学会了武术,觉得武术的轮廓仅此而已,甚至对武术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因为对照标准动作后(如教师示范,观看多媒体欣赏等),学生觉得自己的动作很蹩脚、很难看,自己一时又无法改进自己的动作定型,所以会产生一些厌学的反弹。
专业武术队在训练中一般很强调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由于长期的磨练,形成了固定的动作定型,自然,套路中的每一招式都很到位和规范,且韵律、节奏感十足,使人看了不仅赏心悦目,而且给人跃跃欲试的愿望。但对于高中生来说,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第一是时间不允许,第二是基本功训练是一项非常艰苦和枯燥的过程。如果不顾学生个性的伸展而一味地以基本功教学为主,必将导致学生习武的兴致下降。因此,高中生的武术教学应以套路教学为主,结合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辅,适当介绍一些中国武术的传统练功方法,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组合的打底,学起套路来也事半功倍,学生习武的兴致也结伴而生。
2.3.2 遵循套路教学的几个步骤。针对高中生,新教材编排了三年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以套路学习为主,比如高一年级学习“形神拳”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少年拳第三套”;高二年级,男子学习刀术,女子学习剑术;高三年级学习“太极拳十二动”。三个学年的套路教学有一定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同样,教学中应该遵循套路教学步骤,笔者认为,主要的步骤有以下几点:
①首先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这一步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慢速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弄清和掌握动作方向路线的曲折迂回、来龙去脉。对于势式、步型可作一般要求,不必太低、太工整。
②在以上基础上,掌握动作势式、步型的准确和工整。这一步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已经弄清了动作方向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动作势式的准确与工整。这时教师的示范、领作要把前一步骤采用的慢速示范变为正常速度的示范。手、眼、身、步必须做到准确工整。但是,动作的示范、领作速度相对变快,不等于就是动作的贯串完整。如果某些动作在第一步骤里运用的是分解教法,在这里还是要分割开来,不必贯串成完整动作。因为,要求势式、步型的工整,不仅要求静止时架式、步型的准确与工整,同时还要求动态活动过程中手、眼、身、步变化部位的准确与工整。所以,先不要求动作的贯串完整,目的在于,利用分解教法去解决动态活动动作的准确与工整。
③完整贯串动作。这一步,使学生掌握动作的完整性。教师的示范、领作必须是快速的、正确的、连贯的、完整的。带领学生把分解的动作连贯起来做。不但要求势式连贯、完整,而且要求用力须达、恰当。
④分析、加强动作的劲力、节奏、精神、眼法等技巧。使学生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了解武术神形兼备的要求。教师要向学生分析动作的性质、作用、意向、节奏,并使学生体会这方面的技巧,逐步地使形体动作和心志意向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达到武术神形兼备的风格。
2.3.3 武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2.3.3.1 语言的运用:正确运用语言,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加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既定的水平,故使用语言尽可能的简练,让出多一些的时间给学生练习:①讲解:动作的规格和标准应讲清、讲透。②口令和口哨运用,动作与动作过渡时间短的练习可用响亮、短促口号,拖音不要长。③口头表扬和口头汇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3.3.2 直观表象性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看多媒体、利用助力或阻力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技术动作的印象。示范位置的选择以学生能看清教师的准确动作为准;示范面最好以镜面示范为好,当然一些正面示范也必不可少,同时,示范要和讲解合理搭配。当示范不能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程、关键与细节时(如空中动作、高难度动作等),可采用图片、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再者,用借助外力的帮助,使学生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辨别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也可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高中二年级女子剑术第11个动作“翻身弓步反劈”到第12个动作“仆步反手下穿”,整个技术动作的幅度很大,学生一时不得要领,教师可手把手指导,强迫性牵引其手臂和剑做出正确的运动轨迹,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动作。
篇4
“十五”以来,我县在全面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经济建设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把高中阶段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县现有国家级重点职高1所,省级示范高中1所,市级示范高中4所,普通高中1所,一般职中1所。高中阶段入学率由XX年的71.4%递升到XX年的81.8%,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农村县级单位之首。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为县域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形成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被省厅领导誉为“霍山现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随着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迫切需要造就一批乡土型、实用型、开拓型人才,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最现实的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实行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人才优先录用、教育政策优先兑现的发展举措,着力解决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规模不大、师资素质不强、办学条件滞后、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县乡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旺盛,“高中毕业是进厂务工的基本条件”成为霍山企业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高中阶段毕业生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进厂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现象相当普遍,群众对发展教育有着深刻而朴素的理解,“培养一个高中生,消灭一个贫困户”、“种粮食需要长知识,育木材更要育人才”是山区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生动比喻和形象量化。这样,在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广大群众心理需求、价值取向以及企业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在本质上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获得各个方面的赞许和支持,为教育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县教育主管部门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上来。
二、加强领导,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一是建立教育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班子成员配合抓。始终坚持"五项制度",即为教育办实事制度,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教育制度,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县人大、县政协视察调研教育工作制度。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党组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联系学校制度,加强督查指导,为学校排忧解难。二是把为教育办实事落在实处。1999年上土市中学教学楼建设、XX年磨子潭中学教学楼建设,均被列为当年县人代会三件议案之一。XX年霍山中学扩建工程、XX年霍山职高教学楼建设工程,均被列为当年政府十件实事。XX年霍山中学争创省示范高中、XX年霍山职高争创国家级重点,县政府均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组,亲自指挥,亲自协调,积极为学校解决争创中遇到的困难,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征地拆迁上给予支持。县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争创指导组,对学校的办学规模、校园规划和建设、教师选聘、教学条件改善、教育科研、档案资料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相关部门全力配合。近几年随着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张,征地、拆迁、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矛盾单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无法解决的,县土地、建设、公安等部门和乡镇政府积极介入,帮助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对学校工程建设中的相关手续和费用,土地、建设等部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能免则免,能减则减。
三、加大投入,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口,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已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最需要的是资金,最紧缺的也是资金。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我们采取"三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大力争取政府投入。经县教育主管部门精心谋划,在XX年2月召开的霍山县第十四次人代会上,县教育人大代表联络各届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实行一费制后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议案",被列为一号议案,引起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自XX年起,全县城镇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全额用于教育,主要投入到完中。义务教育阶段维修费足额列入预算,均由县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调配使用。县财政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依法确保"三个增长",对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给予经费支持。仅霍山中学扩建,政府就投入500万元,贴息贷款900万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XX年以来,向上争取用于高中阶段学校建设资金1276万元,有效缓解了经费不足的矛盾。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各高中阶段学校一方面开源节流,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一方面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用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累计吸收社会资金近5000万元。佛子岭中学依托紧邻迎驾集团的优势,走校企联姻、公办企助之路,获得捐助资金1000多万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由一所薄弱学校跨入市示范高中行列。
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严格管理,积极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校长队伍。调整充实高中、职中校长队伍,把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能力棒、素质高、富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同志推上领导岗位,督促他们参加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同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名校取得联系,选派校长前去挂职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和管理能力。开展争做合格校长活动,要求校长做到"五个一",即制订一个目标、教好一门课程、奉献一片爱心、练就一种好品格、管理好一所学校。实行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县教育主管部门与校长签订《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开展优秀校长评选活动,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二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展争做新时期合格教师活动,做到抓老年,任务驱动,加强培训,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抓青年,活动驱动,开展大赛,推出一批教坛新星;抓中年,目标驱动,强化激励,培养一批教学骨干。严把进人关,杜绝人情风,对进入高中、职中的教师一律通过考试,公开选拔,择优录用。争取政府支持,每年选聘一批应届师范本科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三是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各高中、职中的教学视导、质量监测,抓好、上课、作业批改、测试、辅导五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对高中毕业班工作的组织领导,突出备考的针对性,促进高考成绩的稳步提升。四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招生环境。为杜绝生源大战,整顿高中阶段招生秩序,规范招生行为,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把好"五道关":首先是领导组织关,成立高中招生工作领导组,召开招生工作专项会议,出台《关于规范高中招生工作秩序的意见》,对各高中招生范围进行合理划分。其次是任务分解关,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将高中阶段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并与各初中签订目标责任书。第三是招生宣传关,招生宣传材料由县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把关,统一印发到各初中,严禁各招生学校擅自进入初中宣传,擅自在报纸、电视上刊登、播放招生广告,杜绝虚假宣传。第四是志愿预填关,组织学生预填志愿,及时汇总,适当微调,保持均衡。第五是检查督促关,填报志愿期间,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深入联系片学校,加强对招生工作的指导、督促。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全面完成招生任务的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XX年县教育局拿出30万元奖励输送生源的各初中,有效节约了招生经费。在此,我们诚恳建议市教育局进一步规范省示范学校的招生秩序,认真调研,根据各县实际,合理确定招生数,绝不能放任不管,否则矛盾会更突出。
五、整体推进,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只有高质量的办好更多的学校,才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我们一方面积极打造名校。霍山中学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具备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我们重点督促其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知名度。霍山职高作为国家级重点职高,已形成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毕业生就业体系,我们要求其在招生上取得新的突破,立足霍山,面向全市,以进一步扩大规模。一方面大力扶持弱校。对地处农村的普中、职中,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并以霍山中学为龙头,开展高中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学开放周、送教上门、互动培训等形式,做到资源共享、名师共享、教育共享,促进整体提高。经过努力,我县的五所农村高中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已有四所跻身市示范高中行列。鼓励各校因校制宜,培育特色,诸佛庵中学、佛子岭中学发挥师资、设施上的优势,在艺体教学上求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土市中学充分挖掘丰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优良的学风,并在管理上进一步加强,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从今年起,我们把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作为全年教育工作四项活动之一,制定措施,落实任务,做到省示范一带三,市示范一带二,县示范一带一,以强带弱,以强促弱,共同提高。在促进均衡发展的同时,积极做好高中布局调整规划,并向大城关集中。
篇5
【关键词】成功教学法;高中地理;优越性
成功教育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教师通过因材施教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合适可以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诸行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些引导,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鼓励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地理学科知识一个辅助学科,不在高考的考核大纲中,因此一些学生与家长忽视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积极性较低,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汲取知识,这样一定程度的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缺少,是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的分散,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而且在传统教学中,大多学生都把最后的高考作为学习主要目的,这样的目标忽略了教学的真正理念。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学生只能片面的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丰富量得不到提高。
二、成功教学法的优越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而且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成功教学法,是教学富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赋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一章节课时,如果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围绕课本让学生理解种植业的地域类型,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够专注,使对地域类型之前的区别记忆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做题时错误的发生。如果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关农业种植的地域类型进行介绍,在然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讨论中去,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具备着哪种潜能,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所以很难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压抑了自身能力的发掘。通过成功教育法可以在取得一些成就感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但这过程中不能缺少教师这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某些长处,并及时加以引导,在学生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就之后,要及时点醒学生需要谦虚,不要仅仅满足于现在小小的成就,需要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试下你自己的价值,学生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有效地放大自身的长处,从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能。
三、提高成功教育法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的有效性
如何将成功教育法有效地应用在高中地理课堂,是每个地理教师索要面对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需要在教案设计使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灵活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课时,如果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听课的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竞答关于世界面积比较大的沙漠,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的,可以使一些分心的学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不能仅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这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荒漠化的图片及荒漠中的绿洲的相关图片,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效率的提高。成功教育法的关键就在于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即使是微笑的成就,学生在取得成就时,最需要的就是教师与家长肯定的目光,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肯定,首先学生会变得更有自信心,从而有更充足的动力应对接下来的挑战。即使学生在经过努力后还是失败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即使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的过程,并引导他们勇于吸取失败的经验,教师与家长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从气馁中振作起来,鼓足勇气实现自己的成功。
四、结语
成功教育法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传统地理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肯定学生所获得的成功,即使是一个肯定的目光或者微笑,都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答题中,学生的回答即使与答案有所偏差,但教师不要责怪学生,可以给予学生肯定的话语,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热情的提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发现学生所隐藏的长处,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通过不断地努力是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当然,成功教育法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深入探究改进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篇6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两级分化非常严重.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各个层面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
一、学生要分层
要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非常了解,这样才能准确分组.可以通过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分组,这里三组或四组较好,组别过多不好进行调度,组别过少又不能体现分组的意义,所以要适中.当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伤寒,在这方面得让学生感觉是为了他们学习成绩好,千万不能刺激到学生,对心理上有想法的学生要多说教,也可以做出微调.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要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了解差异,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学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好)、B(中)、C(滞后)3个层次,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真正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可在这部分知识上超出课本最基本的要求,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
二、授课要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在提问过程当中要有层次、有针对的进行提问,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备课要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组别不同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
四、作业要分层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对学生实施分层上课后对作业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难度和量上要有所不同,不能一个模式,更不能学生做不了就鄙视、打击学生,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组别进行调整,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
五、辅导要分层
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是听了就懂,懂了就会,会了就对,所以课下对学生的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可以让学生成绩好的辅导成绩差的,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到竞争意识,又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以此来提高各层次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教师自己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检测和帮扶,让学生感到危机和负担.分层测验。
六、测试要分层
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可以采用试题分类的试卷,供学生自己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若能做出更高层次的题目,则就是一种突破,要好好表扬其进步.
七、评价要分层
篇7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2l世纪以来,人类生命意识凸显,生命教育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使生命茁壮成长,是现代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1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1.1当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本就是面对生命、提升生命的事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现代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潜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个性,不断提升其价值与地位,最终形成敢于尝试、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活生生的个体。
1.2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一个真实的生命体,都是成长在具体的情景中。不管是面对外来的威胁,还是偶然的际遇,生命总是倾向于借助外界来实现自我的更新和提高。只有通过外界环境的支持和积极介入,学生的生命才会获得鲜活的成长,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要依托于生命教育。
近年来,部分青少年面对学习、生活及情感等方面的压力,由于自身欠缺经验和抵御挫折的能力,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内生命教育的较为滞后,导致部分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由此产生的青少年自残,杀害他人的极端案例也与日俱增。我校也曾发生过高二学生与教师稍有冲突就跳楼、学生在校外打架打死人和被打死的事件。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1.3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客观要求。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森林破坏等。这些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关系着个体的生命健康。我们邯郸峰峰有诸多重工业,污染严重,又是滏阳河的源头,水量水质的变化学生是有目共睹的。为树立学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增强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生存能力和技能,利用各学科优势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是必要的。
2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2.1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学科特色相适应。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新课程标准摈弃了传统教学中只重知识的目标,设计了三维目标,确定把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这实质就是关注人类的生存和个体的生命。
2.2高中地理的学科内容为生命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地理学科各部分内容和模块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思想和素材,以人地关系为主轴,探讨了影响人类生存及生活的环境,探讨了各种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载体。例如:在宇宙之中只有地球是唯一的一颗繁衍出生命的星球吗?是什么原因使得地球如此幸运。通过学习研究认识到,地球的确是一颗非同寻常的星球,而它所环绕的太阳也是一颗很好的恒星。两个特殊的天体再加上特殊的日地关系,才使得生命的萌生和发展得以进行。只要教师精心处理,各章节内容可为生命教育的素材比比皆是。
3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地理教师应当承担起使命,在教学中自觉融入生命教育,培养活生生的富有激情的生命体。
3.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要形成完整的地理课堂教学生命教育目标体系。生命教育从生命现象到生存能力到生命价值,无一不涉及。我们应该将这些生命教育的内容与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逐点研究。只要符合生命教育思想的,在教学目标设计时都应该加以考虑。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和人口与环境两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可谓浓墨重笔。地球生命的诞生、生物的进化、人口的自身生产、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人们的生育观念……详细地刻画了生命现象。通过这些教学内容,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物质性,生老病死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定要珍重生命、善待生命。众多的地理问题蕴涵着生存能力的教育目标。在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环节,可以设置去沙漠旅游时,我们应携带哪些生活用品,注意哪些问题?请说明理由。对问题的解决进行评价,必将大大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3.2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与地理学科融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地理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组织活动探究、观看影像资料,开展课外活动。这些方式,都应基于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让生命体自主参与,相互协作,共同成长。普通高中地理教材许多教学内容都以活动为载体呈现,几乎每节新授课中都有探究型活动的安排。如:针对当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收集本地区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以生为本,尊重生命是科学确定这些探究型活动的核心思想。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知识,其生命的成长更具意义。
篇8
关键词: 微积分; 高中数学; 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68-01
微积分在中学数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很广的,有时候的作用往往是以简驭繁,如求切线方程、极值、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证明不等式、解方程、求弧长、面积和体积等问题,使用微积分的方法,可使解法简化,并使问题得以深化和拓广。下面我们看看几个简单的应用:
1 代数方程根的讨论(实根的存在性)
定理1[1] 若e>0,则存在实数x,使x2=α
证明:设f(x)=x2因为■f(x)=+∞,所以存在实数c,使f(c)>α于是有f(0)
定理2[1] 若n是奇数,则方程xn+an-1xn-1+…+a1x+a0=0,至少有一个实根.
证明:令f(x)=xn+an-1xn-1+…+a1x+a0又n是奇数,得
xn(1+an-1 +…+a1■+a0■)=+∞,
■f(x)=-∞
又极限的保号性,存在δ>0,使f(δ)>0,f(-δ)
定理3[1] 若n为偶数,且f(x)=xn+an-1xn-1+…+a0,则必存在y,使对任意实数x,有f(y)≤f(x).
证明:设M=max{1,2na■,…,2na0},则对一切x≥M,有
■≤■≤■ (k=1,2,…,n)
于是
■+■+…+■≤■+■+…+■=■,
-■≤■+■+…+■≤■,
■≤1+■+■+…+■,
■≤xn(1+■+■+…+■)=f(x)
令b>0,且满足bn>2f(0)和b>M(实数的性质,满足上述条件的正数b,一定存在),则当x≥b时,有f(x)≥■≥■≥f(0).
同样,若x≤-b,有f(x)≥■≥■=■≥f(0).
即当x不属于[-b,b]时,都有f(x)≥f(0).
因为函数f(x)在[-b,b]连续,由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必存在y∈[-b,b],使对任何的x∈[-b,b],有f(y)≤f(x),也就是f(y)≤f(0),所以对任意的x∈R,有f(x)≥f(y).
当n为偶数时,方程f(x)=xn+an-1xn-1+…+a0实根的存在性.因为可以把a0写为a0=a′0-a″0,即方程xn+an-1xn-1+…+a′0=a″0是与原方程同解的,所以,只需要研究xn+an-1xn-1+…+a1x+a0=0就可以.
定理4[1] 若n是偶数,则存在m∈R,使当c≥m时,方程xn+an-1xn-1+…+a1x+a0=c有实根,当c
证明:设f(x)=xn+an-1xn-1+…+a0,由定理3可知,存在数y,使对任意的x∈R,有f(y)≤f(x).
令m=f(y),当c0方程xn+an-1
xn-1+…+a1x+a0=c无解.
若c=m,则y即为方程的解;若c>m,设b为满足b>y和f(b)>0的一个数,则f(y)=m
2 不等式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初等数学常用的方法是恒等变形、数学归纳法、利用二次型、使用重要不等式,其中,进行巧妙的恒等变形,形成非负的项或者凑成可利用重要不等式等。
[例一][1] 若x∈(0,■)则
(1)1>■>■.
(2)■>■
证明:(1)设f(x)=■,x∈(0,■),
则f(x)=■,
由sinx
(2)设f(x)=x-sinx(cosx) ,则由(cosx)2-1
所以有f ′(x)
[例二] 证明loga(a+b)>loga+c(a+b+c)(b>0,c>0)对一切a>1都成立.
证明:设f(x)=logx(x+b),x∈(1,+∞),则
f(x)=■-■
f ′(x)=[■-■]/(lnx)2
由此f ′(x)的符号由■-■决定.又有x>1,b>0所以f ′(x)0,所以af(a+c),即loga(a+b)>loga+c(a+b+c).
推广:在这里当b=1,c=1时就有log23>log34>log45>log56>log67>…
[例三] 若a、b、c>0,且a+b+c=0,则有
(a+■)3+(b+■)3+(c+■)3≥■
证明:设f(x)=(x+■)3(x>0),则f ″(x)=6(x+■)(x+■)>0由此可以知道f(x)为凹函数,所以f(a)+f(b)+f(c)≥3f(■),即有(a+■)3+(b+■)3+(c+■)3≥3(■+■)3= 3(■+3)3=■
数学是被公认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很重要的。但数学也是社会上了解最少、误解最多、最被忽视的科目。学校育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求学生学得的知识,这包括知识的实用性。所以我们要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对其他科目发展的影响。在近几年我国的中学数学中也加入了简单的数理逻辑、微积分和概率论等新的知识。一方面体现了微积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微积分在中学数学里面的广泛应用。
篇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许多大学教育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探析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并肯定其当代意义,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以培养能力为主,从实践教育、评价标准、校园文化建设、人格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自然教育;大学教育;自由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现代大学生教育的要求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早在18世纪的法国,卢梭就倡导顺应自然、遵循人类天性的新教育思想,这种自然教育思想在当时以其独特的见解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自然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笔者就其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张的教育是“回归自然,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发展个性,培养平等、独立、互助互爱等良好品质以及能够适应时展的新人或自然人”。在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讲了一个孩子的培育过程,儿童作为自然教育的最初对象,经过成长到其青年阶段,贯穿始终的是解除人为束缚,切忌将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儿童身上,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其自由地成长。因为卢梭认为人类生来就被赋予了自由、理性和良心,这正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是一个含义。卢梭极其反对成人对孩子一味的知识灌输,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超出自身的负荷。倡导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让他们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学习,获得经验和知识。真正的教育不是用各种各样的规范加以束缚,而是顺其自然,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智水平来进行[1]。自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善良有爱的人,自由发展个性,不受欲望和偏见的控制,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能够很好地、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快乐[2]。
二、我国当前大学教育的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选择性。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这就说明学生除了要掌握本专业设定的必修课程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心意的选修课程,可现状却是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而对选修课的关注度过低,甚至有的学校还规定,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关联不大的选修课学生不能选上,没有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对选修课不重视的情况,无疑制约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阻碍了其自由全面地发展。
2.教育方式仍须转变。目前许多大学的教育方式仍然是以教师冗长地讲述为主,重视的依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很少与学生互动,唱着独角戏。这就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学习效率,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再者,“重理论轻实践”是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把知识等同于书本和课堂等。教师只重视给学生传播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实践的关注过少,这样就造成学生的“死读书”现象,使学生无法将那些硬生生的文字与生活中的实事联系起来,导致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知识得不到应用。
3.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精神核心所在。许多大学对于校园文化不够重视,配套设施匮乏,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大学应有的风采,有特长、有爱好、有热情的学生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同时能力得不到提升,有所禁锢。
4.评价标准依旧是分数。我国大学的教育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核形式单一,“以成绩优异数英雄,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和认可,只是看分数。恐怕这样培养的“人才”,是要加上引号的。
5.人格培养有所忽略。有些学生上了大学,以为这就“成功”了,放纵自己,在生活日渐舒适、奢侈之风流行的时代,尽情享受挥霍,展现人性的堕落,逃避上课,沉迷于网络等,最后思想匮乏导致无力从中突围,只剩下在那些物欲化、技术化的环境里沉沦,消逝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虽然“自由”一些,但是老师仍需要关心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这个年龄有他们良好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追求。
三、思考与启示
当今社会,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知识只是我们培养能力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思考,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教育启示。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和开发其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其一种精神需求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使更多的教学内容渗透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之中;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小组讨论、读书报告、实验、社会调查等[3]。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只要有了学习的热情,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
2.构建非书本上的学习活动。在课程方面,大学教育着重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实验课,让书本知识“鲜活”起来,更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参与科研项目。在专业实习方面,学校可与企业等联系,定期开展一次咨询和交流活动;大四的时候,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工厂、企业等实习[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习,氛围是栩栩如生的,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学习。这样既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又使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为本”,缩小必修课所占的比例,将选修课的比例相应加大。选修课重在学生可以“选”,那么就不要再多加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在大学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无关乎其他客观因素,只因为自己喜欢,真正体会“爱我所选,选我所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也可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学不仅仅是上课学习的地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内在修养的摇篮。学校应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图书馆的建设,馆藏资源富裕,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其次大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增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给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开展和参加社团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宣传,其内容丰富多样,可涉及学术、娱乐、体育、公益等方面,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模拟法庭、书画展、摄影展等。这样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5.以自然重建德与行。我们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那么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以自身的道德行为与魅力,去引导学生开启自我认识,服从内在良心的指引,摒弃那些现代浮华生活方式带来的人性堕落,寻找生命的活力,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4]。目的是让学生做一个充满沛然生气与爱、有道德、有个性、幸福、满足、人格健全的人。
6.考试形式多面且自由。一门课的课程成绩必须改变一刀切的形式,应该由考试成绩、平时测验成绩、课后作业、课上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实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构成。考试还可以采用带回家的开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接受学生中出现“另类”,因为只有当我们给予学生“精神上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才能想他人不敢想,做旁人不敢做,发挥其探索精神[5]。
总之,教育要体现顺其自然,以人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符合人成长路线的教育。因此,大学的教育,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有能力、有感情、有个性、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人。教师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选用合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天性,使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作者:李黎星 单位:武警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尚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6):12-19.
[2]金艳.简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学术园地,2010,(3):26-27.
[3]李晟,杨喜生,等.国外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6-7,9.
篇10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历史;素质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行情感教学,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情感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从教材的内涵出发,深入挖掘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那么,具体又该怎样进行情感教学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工作经验,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情感
历史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历史教材,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挖掘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材中的人和物, 不管对历史的发展是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他们的情感对历史的发展都会起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一节时,针对林则徐,可以从林则徐着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这一节时,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教材的内涵除了勿忘国耻之外,还要求现在的青少年能够培养起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教学:“林则徐是个民族英雄,他当时时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应该学到什么东西?”这时通过学生的思考,就会认识到林则徐的情感是对国家、民族的那种无私的爱。正是因为有这种情感,他才会站出来进行,大胆的与民族败类作斗争。从这样的事件中,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对中华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是十分伟大的,这种民族气概是人民前进的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学习林则徐的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爱祖国、爱人民、不怕困难、勇敢前进。
二、利用形象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教师就要学会利用形象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作为历史教师,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首先要对历史科学充满热爱和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的情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那些历史故事好像在眼前上演,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教师的真情流露,不由自主的参与到情感学习中来。例如:当教师在讲到无数的民族英雄献身祖国时,要真情流露,对他们充满敬意,倾注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现代人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就能功能更容易的理解那种爱国情感。当教师在讲课时,讲到那种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民族的奸佞小人时,要表达出自己那种义愤填膺的情感,将自己对民族败类的厌恶、鄙视、仇恨等情感淋漓尽致的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两种人的情感的强烈反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感悟到历史中各式各样的情感,在激发对历史科学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实施情感教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自古以来,教师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示范带动效应,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态度、观点等,学生都会模仿和推崇。因此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自然属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利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例如: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为学生讲一些自己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奋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我们小时候,条件十分艰苦,不像你们现在这样能够吃饱穿暖,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心无旁骛的读书。但是,我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好好读书,明白求学的不易和艰辛。而你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有些学生都不知道珍惜,你们这样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吗?”通过这样的情感教育,很多平时不努力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辛苦培育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也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情感教学也就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情感,利用形象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等方面出发,从多渠道、多角度的培养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芳,隋良南.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