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券市场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证券市场基本原则

篇1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基本原则;思考

1引言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除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和培养总体目标的确定外,教材建设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体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一本好教材的问世意味着一门好课程的出现,也预示着一批优秀学生的成长.为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现状,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做一思考。

2经济管理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业教材建设是院校正常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深入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教学建设要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实际,深入研究高校学科特点,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通俗适用的原则

证券投资学起源于西方,不少概念和理论都是从国外教科书中引进,教材编写者对于涉及的比较专业的术语、概念和理论,要尽量通俗的表述,让学生能够领会和贯通。同时,教材编写必须考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侧重点要合理,应适应各院校确定的教学时数和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字数规模要适应学制、学时的需要。

2.2整体性原则

教材的体系结构要完整和成系统,一般地说,证券投资学教材要至少能够涵盖六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方法与交易技巧、证券投资风险防范与管理。这些内容缺一不可。

2.3新颖性原则

教材建设一定要体现编、著相结合,不断纳入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同时要不断的结合我国金融行业、证券行业改革的实际,总结提炼出一些能上升为理论成果的东西编入教材中,增强教材的创新性,使学生既能够了解该学科知识前沿,又能够紧跟改革时代潮流,不断增进知识。

3目前高校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校证券投资学教材一经编定成型,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较快,教材建设如何与之适应,适时修订推出新版与变化了的实际相匹配,成为教材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新的实践、产生一些新生事物,例如优先股的重启、个股期权制度的实施等等。经济实践和改革需要理论指导,同时又需要把新兴实践提炼和上升为理论。此外,我国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轨道,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要吸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好的机制、制度、模式和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就使得教材建设以及教材的再版修订要不间断的吐故纳新。解决这一问题,要求高校教师和教材建设者们,一是要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的进程,必要时实地进行一些考察和调研,增进认识;二是要不断总结与思考,提炼出或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融入教材建设中,使教材不断更新,知识更加前瞻,体系更加全面。

4目前经管类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4.1教材编著要强化宏观基本面分析方面的内容

证券投资学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涉及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经济发展总是受制于宏观基本面的变化,因此,在教材建设中,强化宏观基本面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宏观基本面分析当然首先要完整介绍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的方法,如总量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及对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其次,要进行产业分析、行业分析,领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现状;再次,要进行微观基本面——公司的分析,包括公司的财务分析、价值分析。目前出版的教材,有的对宏观基本面分析编著内容不够充分和深入,比如,缺乏行业分析、板块分析、热点分析,有的对微观基本面诸如公司价值分析很不细致,使得教材内容体系不尽完整。

4.2证券投资学教材要精简投资模型和量化分析方面的内容

证券投资学教材中,一些诸如马科维茨选择资产组合方法、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以及量化分析交易等内容,对于金融、投资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必要的,这毕竟是他们的核心专业课程,应该也必须掌握这些现资组合与分析理论。但是,对于一般经贸和管理类专业,证券投资学不是其专业核心课,开设这门课程目的只是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金融证券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一定的投资水平,而不是执业能力。因此,没有必要大量介绍一些西方投资学中的看似高端的模型分析和量化分析理论,这些较为复杂的投资理论,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一般不易学懂,如果学得似懂非懂,反而难以正确指导其投资理财活动。

4.3教材建设应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内容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沪港通、深港通、熔断机制等新事物。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两地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或者联交所参与者,通过上交所或者联交所在对方所在地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共享两地经济发展成果;促进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和改革,进一步学习借鉴香港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后于2016年1月8日暂停。熔断机制虽然目前不适合我国国情,没有坚持下去,但是它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功能还是值得肯定。对于这些新兴知识和内容,教材应该予以介绍,一般可以有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增加教材附录,通过附录加以介绍;二是在相关章节增加专栏,介绍这些内容。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增强适应证券市场活动的能力。

4.4增加案例分析方面的篇幅

案例是指对某一具体现象的描述、总结和分析。一般可以在投资、管理实践和教学中运用。案例有真实性;典型性;有效性;完整性;可读性五大原则,案例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具有指导作用、借鉴作用和经验积累作用。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为了使学习者增进投资分析能力和投资活动的实践能力,教材编写中适当增加案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投资学教材内容体系中,产业与行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K线、均线、技术指标等技术分析章节以及风险防范和组合管理等章节均可以编附案例,通过案例及其分析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已近出版的教材,案例方面的内容不太多,再编时,适当增加案例篇幅很有必要。总之,在改革深入推进,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追求教材建设的高质量,已经成为当今证券投资学教材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教师既要教书育人,更要地做好教材建设工作,使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系统、新颖的理论知识,并由此提升应用技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2〕9号.

[2]曾贵,王超.应用型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学院学报,2015(2).

[3]孙兆明.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9).

篇2

关键词: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监管现状;完善措施

一、会计监管对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

会计监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是一种纯技术上的监管,是经济监管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的目标服从和服务于证券市场的目标,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保证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及效率等原则的实现,同时还要满足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这样一种目标的实现,是对证券市场原则和规则的遵循,是对证券市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其交易安全的一种有效保护。

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有利于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证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上市公司内部信息的不透明,使得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等公开资料投资者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某一企业的营利能力和长远发展情况,这种情况下,专业的会计解读对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营利能力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该种会计监管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投资隐患,能够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带来有利的引导。

从证券市场原则的遵守与维护角度讲,会计监管能够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实现及效率原则的保证。会计监管通过对于企业会计报表、账簿、数据等的专业化分析提高了证券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使得交易双方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完成交易。同时,会计监管还能及时发现企业间的关联交易等不合法行为,及时有效的制止损害证券交易市场规则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的维护证券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

从宏观角度讲,会计监管保证证券市场的交易安全,从而实现资金的自由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资金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现状及问题

虽然会计监管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较短,加之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和会计监管自身存有的一些问题造成了该种监管效果难以保证。在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管体系。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特点,使得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分工和责任的承担存有交叉和混合,这些都给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监管主体相互推卸责任扯皮等。对于监管的客体而而言也存在有客体不明确,监管内容过简单化等问题。如对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文本的监管很难发现企业报表背后隐藏的行为,而这些都可能对证券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欠缺给证券市场的监管带来不利影响。上市公司诚信水平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上,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与会计师合伙制作假账目以实现上市融资的行为并不鲜见,这样一种勾结行为破坏证券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侵害。

最后,我国会计监管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对于证券市场监管法律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加,但对于会计行为监管的法律只限于少有的几个法律准则,这样一种法律的缺失给监管带来了法理依据的缺失,并且法律中惩罚机制的不完善和惩罚力度较轻,都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违法成本,导致了违背证券市场规则行为的屡禁不止。

三、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完善方向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实现自我调节的同时还需要政府有力的宏观调控的保证,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而言,在充分尊重其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在我国以政府监管为主导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

1、从监管的主体而言,明确证券市场监管主体及各自权责划分。在证券市场上,监管主体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专业机构的监督和单位会计监督,为保证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明确每个监管主体特别是单位会计和专业机构的监管职责,通过交易环节或者各监管主体自身特点进行分工,实现各主体即各司其职又能实现有力的配合,最终实现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目标。

2、明确监管客体和监管内容。监管的客体是监管行为的直接承受者,监管客体和监管内容的明确对于监管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监管客体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因此,我们要明确会计师事务所既可能作为专业机构成为监管主体也可能作为提供上市服务的辅助者而成为监管对象。对于会计监管内容是证券市场上的会计行为而非简单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会计监管应该透过报表看到其背后的行为,保证该份报表的真实可靠性,从而保证交易的真实和安全。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上市公司及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对于证券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4、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法律作为最后一道保障体系,其自身的完善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安全屏障,也为证券市场行为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则。通过证券市场监管法的完善和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保证证券市场会计监管行为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违法成本的提高来减少会计监管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的保证证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篇3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进一步指出,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资金雄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稳定社会、促进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后,为了增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力,除继续采取国家财政增加拨款等方式,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6月24日,受此利好消息推动,沉寂多时的中国股市突然爆发井喷行情,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报收1707.3点,上涨144.59点;深圳市场综合指数报收512.38点,上涨42.54点。涨幅均超过9%,两市成交量合计达817亿元,为中国股票交易史上少有的天量。

篇4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现状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形式为媒介的资本在运行过程中实现的证券发行、证券投资、证券流通的国际

化。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国际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证券发行,指外国政府、企业、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外国及国际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发行;二是国际证券投资,指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三是证券业务国际化,指一国法律允许外国证券业经营者进出本国证券业和本国经营者向国外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的4829家公司中就有429家外国公司,纽约交易所上市的2592家公司中有405家外国公司,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交易所一直在寻求联盟,纳斯达克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香港。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也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加入WTO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面对市场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快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

二、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因素

(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首先,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中国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其次,中国上市公司规模偏小。1994年日本、瑞士、瑞典的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分别为16.8、11.9、11.4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再次,中国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衡量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是资本证券化率,1999年我国资本证券化率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计算,比例仅为10%,而美国的比例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

(二)证券市场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照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根据企业发行股票的对象和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股,不仅股票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股票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资金不自由、货币不自由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高,资源配置效率低。

(三)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够规范。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其法律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还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的财务会计、审计制度与国际标准不相统一,资产评估缺乏合理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政府缺乏管理经验和行为规范,对资本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进行不必要的干预。例如,我国公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迄今实行的是额度分配和审批制度,这种以行政手段分配资本市场资源的制度,导致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齐,增加了证券市场的风险;还有部分机构投资者人为地操纵市场,四处散布虚假信息,造成争购或者争售某种股票等违法行为;有一些证券中介机构自律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对策建议

(一)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逐步向WTO靠拢。证券市场规范化的范围涉及市场的各个方面,包括证券交易所运行的规范化、证券商行为的规范化、上市公司行业的规范化、证券市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行为的规范化、投资人行为的规范化。比如,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和资产评估制度,加快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使其符合国际标准,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的资产评估制度,为证券市场的开放提供有利条件。

篇5

我国目前的证券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是国家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是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的计划建议进行综合平衡,编制证券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和归口管理证券机构,同时报证券委备案;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由当地政府归口管理,由证监会实施监督。这种管理体制在实践中至少存在如下弊端:

1、组织结构和职能的分散性

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建立了统一的监管组织体系,多头管理体制越来越被实践证明不适应资本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而我国作为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的主管机构———证券委,却不论是对证券的发行、上市,还是对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都没有绝对的管理权。而被管理的市场主体面对一个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只可能是采取混水摸鱼,避重就轻的对策。事实上,对于一个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管理机构,由于其责任是难以明确的,社会公众和最高决策层难以对其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会提高市场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收益。

2、股票发行和上市的“计划性”

计划性原则是我国证券发行与交易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股票的发行和上市环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每年国家都有一个股票发行额度,另一个是计委每年要把上市额度再层层分配到各地区及各部委。国家制定这个计划也是为了调节社会资金的总供求,有效实施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我们不是反对“计划”,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这种“计划”仍然是计划经济中的那一套,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3、证券交易所定位的模糊性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幅射程度可以被分为地区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三类。我国现已建成的两家证交所中,从上市公司的地区结构来看,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深圳和上海两个地区。深沪上市公司共15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413家的38%。而东北地区(黑、吉、辽)上市公司仅39家,占总数9%,华北地区(京、津、冀、晋、内蒙)五省市仅为29家,占总数6%。另外我国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上市公司比重更低。目前,两家证交所都是地方政府管辖,而两市本地上市公司1996年中期收益都略低两市上市公司平均值(深市平均值为0.1384元,沪市为0.1333元),也就是说,两市本地上市公司多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绩优公司。所以,我们认为沪、深两市并没有发挥对全国的“辐射”作用,而是更多地在为本地区服务。

4、市场运行的“单向性”

证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作用就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绩优公司通过资本营运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而绩劣公司通过资源的流出而最终被逐出市场。我国法律上最重要的标准是“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才会被取消上市资格,这个标准在实践中是很难把握的。一家公司上市后,如果出现连续亏损,公司的地方政府或者是主管部门为了保住这个珍贵的“壳资源”,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包括不良资产的剥离,财政、信贷资金的注入,税收的减免等等。使用这些外部手段往往无助于解决企业由于内部原因而亏损的问题,而且使企业继续无效占用甚至浪费大量的资源。

5、法规建设中的“矛盾性”

我国目前仍没有完整的《证券法》或《证券交易法》来指导和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对证券市场管理的法规主要由《公司法》及证券委、证监会、中央和地方政府颂布各项法规、条例组成。不但是法出多门,而且相互不乏矛盾之处,另外,对于法律的解释权、司法权也分散在各部门。

二、改革我国证券管理体制的思路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证券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管理效果仍然是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我们对证券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是基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的效率与秩序协调发展及提高管理的收益/成本比等原则上,适应世界潮流,建立起管理与自律相结合的动态管理系统。

1、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体系。

具体地说,①应尽快取消现行的由中央和地方两级主管部门构成的双重管理体系,赋予证监会独立统一的管辖权,地方政府退出管理体系以减少或避免地方主义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不合理干预。②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的职能交叉部分尤其是对证券商审批和管理上,在最大限度内实现管理权的统一。③在证券交易中心和证券交易所建立中国证监会的地区性分支机构。④将现在的地方性监管部门并入到集中统一的全国性管理体系中,接受证监会的单独领导。⑤建立独立的、专一的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来全面管理证券市场,在法律上明确证券委和证监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责,将现有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管理证券市场的职能全部收归证券委。

2、建立规范的上市公司“进入———退出”机制。

①取消上市额度分配制度,建立统一的上市标准,企业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证监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确定上市规模,并根据市场的变化有权作相机修改。②深沪两地交易所管理权收归证券委,两地证交所只接受资本规模在一定数量以上、接受了特定评级机构评级、信用等级在一定标准以上的企业的上市申请。同时,建立一批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可以由地方政府和证监会共同管理,主要为本地区服务,接受虽然达不到全国性证交所的上市要求,但仍具备一定实力和发展潜力公司的上市申请。③证券交易所有权取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股价持续大幅下跌的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由全国性证交所转移到地方性证交所继续流通,否则直接逐出流通市场。

3、加快法规建设。

应尽早出台成熟完善的《证券交易法》,并将司法权集中于证券委,使管理当局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4、完善证券业的自律管理。

篇6

证券市场本外币监测和监管现状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涉及跨境资本流动的现行机制稳步发展。相关机制主要包括QFII、QDII、RQFII、RQDII、沪港通/深港通和熊猫债等。截至2017年3月29日,家外汇管理局共新批280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902.64亿美元,批准132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额度899.93亿美元,批准182家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5414.04亿元人民币。此外,截至2015年底,熊猫债的发行总额达到了110亿元人民币,发行数量为11支;而截至2016年10月17日,熊猫债的发行总额就已达到1137.2亿元人民币,发行数量为62支。

但中国证券市场项下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仍较小。以2015年为例,QFII、QDII以及沪港通项下跨境资本流动占资本与金融项下跨境收支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61%、1.03%与1.98%,结售汇占相应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82%、2.76%与1.43%。而RQFII及港股通项下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占资本与金融项下本外币跨境收支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3.43%与2.42%,结售汇占相应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78%与3.37%。

证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统计监测一直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均按主体进行监管,而外汇局承担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外汇收支、外汇账户和资金汇兑等交易行为的监管职责。由于目标存在差异,三会在制定监管标准时往往不会把外汇监测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外汇局作为跨境资金的监测主体,只能被动适应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制度,这大大增加了证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难度和监测成本。

人民银行和外汇局本外币监测系统相互独立,协调配合尚待完善。人民银行通过RCPMIS系统统计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情况,而外汇局依托各外汇监测系统统计全口径的跨境收支情况,两者均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但由于监管目标存在差异,即人民银行对本币跨境收支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局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导致两者在统计方法和口径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本外币一体化监测效果。

对证券市场项下本外币一体化监测的思考

当前中国对证券市场项下人民币和外币的跨境资本流动实行独立监管,缺乏统一的管理原则和有效的政策组合。因此,加强证券市场项下本外币一体化监测十分必要。我们认为,证券市场项下本外币一体化监测,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是应当开展完备的系统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监管系统,全面整合外汇局和人民银行系统的数据,形成完备的数据库,消除不同系统间的监测盲点、重合点以及数据在统计口径和方法上的差异。

二是需要有完善的数据统计体系。可以根据监管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有效的数据监测指标,对于数据监测的结果应当能够做到全面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三是数据监测系统应当做到多层次和多元化。随着人民币和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未来证券市场项下的跨境资本流动一定会呈现出大量级、复杂化的特点,一体化监测系统应当能够实现对资本跨境流动的多维度监测,并且能够及时向市场公布数据报告。

四是监测系统应当能对证券跨境交易数据形成深度分析和事前预警。根据监测结果对不同的主体实施分类监管,并且及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的趋势和潜在风险。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对本外币跨境资本监管形成有效引导。

完善证券市场本外币协同监管的政策思路

考虑到中国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汇率弹性不够,若不对证券市场项下跨境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管理,很容易引发外部资金对本国货币的投机性冲击,进而危害到国家金融安全。因此,中国证券市场项下本外币协同监管框架应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建立完善的跨境资金监测系统,利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并辅以必要的资本管制,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相机抉择式的调节。对证券市场本外币协同监管,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向予以完善。

一是平衡内外资本回报预期。现行对证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框架,更多是对量进行把控,并没有解决资本回报价差的问题。考虑到任何资本回报预期的变化,都可以转化为数量的解读和管控,可以考虑通过QDII份额配售国内证券份额,以及QFII份额配售国内证券打新额度,促进境内外资本之间一定程度的关联,以平衡资本回报预期。

二是完善对资本流动渠道和载体的监测和监管。首先,针对逐渐扩大的证券市场项下本外币资本跨境流动渠道,有针对性地对证券经纪人和托管人等金融中介以及银行和企业等投资机构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数据统计。其次,在资本项目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框架下,增强企业基础信息查询。目前企业端的基础信息填报和监测,由各自领域的监管部门负责,容易造成监测和监管的盲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企业基础信息填报过程中,应在数据综合统计、监测和预警方面拓展监测分析的角度和广度,增强一体化监测和协同监管。

篇7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营业算起,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历经了10余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10年里,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以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在中国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上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证券市场,并为将来的市场化、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但在整个“奠基阶段”里,由于我们采用的一些方法手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从而直接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制度架构中带有较为浓厚的非市场特征,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直接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了使我国的证券市场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迎接国际化挑战的能力,我们需要在“奠基阶段”之后的“市场化阶段”中通过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大力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以消除过去形成的种种非市场化色彩,这一阶段大约要持续5年左右时间。

只有在基本完成市场化进程之后,我们的证券市场将步入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才能更好地进入“国际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证券市场将与国际资本市场充分接轨。只有完成了这一国际化进程之后,我们的证券市场才真正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伴随中国加入WTO组织法律程序的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将大大提前,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在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之下开始,这对我们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的十年奠基阶段,我们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

(1)初步构建了以《公司法》、《证券法》

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制度架构。

(2)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截至2001年10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包括A、B股)达1152家,市价总值为43742.14亿元,流通市值为14560.16亿元,这一市场规模表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3)培育了一支规模较大、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队伍。截至2001年10月底,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经达到6577.05万户,有44只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部分商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于股市,开放式基金已经推出。虽然投资者队伍还需进一步发展,并有待成熟,但是不可否认,整个社会的金融投资意识已经大大加强。

(4)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相对独立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公正、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建立公正市场秩序的内在要求。经过十年努力,信息披露规则已经建立。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都能在这个规则框架内及时披露其相关信息,从而使交易市场具有一个基本的规范。

(5)建立了一个科技含量较高、富有效率的证券交易体系。沪、深证券交易所从起步阶段就注重发挥后发优势,整个交易、清算、登记、过户系统是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交易体系之一。经过10年的不断改进,我国的证券交易体系运行稳定、效率较高。

(6)证券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对风险的防范、控制水平显著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是市场规范发展、防范风险的前提。只有监管的理念、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创新化的市场行为才不会成为新的“风险源”。

在充分肯定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总的说来,这个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市场的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只有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尚未建立,风险投资制度也不完善。(2)现有的主板市场容量小,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机构投资者比重小,市场投机氛围浓厚。(3)市场监管落后,不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配合及开放条件下的市场监管经验极为缺乏。(4)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5)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如国有股、法人股的不可流通问题,A、B市场的分割势态等,这些遗留问题都为市场的未来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证券市场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整个金融市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的成熟和发展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需要持以高度谨慎态度。

加入WTO对证券市场的挑战

我国证券市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我们刚完成市场的“奠基阶段”,正在进行“市场化阶段”;二是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开放我国的证券市场将使我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数量庞大的国际资本流动,其投机性和迅捷的流动性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严重的话还可能干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人们清醒地看清楚了过快开放本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虽然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因而享有开放市场的很多缓冲手段,但是随着缓冲期的结束,国内证券市场必然将更加开放。因而加入WTO将给我国这样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WTO的22个协定中,涉及金融业开放最主要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该协定共有29个条款和8个附件,其中两个是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阐明了定义、范围等,与正文一样具有法定约束力。此外,1997年12月13日WTO成员国在日内瓦达成了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并于1999年3月1日起生效。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逐步自由化原则。其中前三项原则为一般性原则,各缔约方在所有服务贸易领域都必须遵守。而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和逐步自由化原则属于特定义务,需要各缔约方经过谈判达成具体承诺并加以执行。在三条可协商的原则中,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开放所持的立场是:

(1)对于逐步自由化原则,中国坚持金融部门的开放必须循序渐进,在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前,外资全面进入的可能性不大。但最终会全面开放市场,使得外资能从事中国证券市场中的一切业务。

(2)对于证券市场准入原则,我国所做的承诺主要有:确保在华外资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取得证券服务方面享有最惠国待遇;允许外国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华设立机构并有开业权;确保外资证券服务提供者在我境内提供本国暂缺的任何形式的新金融服务。

(3)对于证券市场的国民待遇原则,我国所作的承诺主要有:外国证券服务提供者在取得我境内证券组织成员资格,进入任何形式的证券市场享有与本国证券服务提供者相同的待遇,包括投资品种、投资数量、投资比例等方面。就证券市场的透明度来说,除紧急情况之外,每一缔约方必须将其余证券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及所有的其它决定、规定以及习惯做法,最迟在生效之前予以公布,以便给国内外市场主体有充分的时间予以了解和掌握,尽量使得市场环境变得可以预见,并进而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

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证券市场的开放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1)对各缔约方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

(2)允许缔约国在国内建立证券服务公司并按公平竞争原则运行;

(3)缔约国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

(4)取消跨境服务的限制;

(5)允许缔约国资本在国内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超过50%。

上面这些要求,尤其是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实际上将所有缔约国的金融市场都连成一体,伴随着未来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进程,中国完全开放证券市场是必然趋势。但我们要注意到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现实基础,不成熟、不完善、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发展起来市场的过快开放必将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和民族证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表现在:

首先,国际资本的流动将给我国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在证券市场完全开放后,如果国内外资产的价格存在明显的差异,或者本国市场存在明显的盈利空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将不可避免。频繁而大量的资本流动将可能严重地干扰本国金融市场正常发展,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本国市场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市场的流动性也不充分,那么一定规模的外资流入或流出都会十分明显地影响本国市场的价格走势,加剧市场的波动。我国证券市场产生的时间短,发展水平低,尤其是市场规模小,很容易被大资金所控制。到2001年10月底我国资本市场流通市值仅14560.16亿元,而国外一只大的基金管理的资产即有上千亿美元。中国证券市场的个股规模就显得更为袖珍。从资金量上来说,操纵和控制中国股市易如反掌,这将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与本国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的竞争将给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会有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出现更多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甚至外国独资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市场占有率、技术、金融服务、人才等方面开展激烈的竞争。这些金融机构大多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经历了多次考验,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非常严密、成熟的业务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竞争策略、竞争手段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国际信誉,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软硬件设备先进,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都很庞大,资产质量优良,不仅金融技术手段先进、发达,服务品种多样化,而且创新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非常强,产品的科技化程度较高,服务品种多而且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非常高。外资金融机构这种整体上的竞争优势,将在短期内对国内证券业的业务经营活动形成较大的冲击,打破我国金融体系原有的均衡,使中资机构的经营环境恶化,生存空间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导致其部分业务和客户的丧失,市场份额的下降,对于那些目前经营状况已经不佳的机构的冲击就更大,甚至有可能引起这些机构出现动荡和危机,以至于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

以资本规模上的比较为例,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的时间都不长,资本积累尚很不充分。《证券法》实施后虽然出现了新一轮增资扩股,但目前最大的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也不过45亿元,总资产只有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客户账户的资金),所有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加起来还不到2000亿人民币,而目前仅仅一个美林证券的总资产就超过3280亿美元,并且其总资产尚不包括客户账户上的资金,就客户账户的资金而言,1997年美林证券客户账户的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两者相比较,规模与实力相差实在太远。资本规模太小限制了我国券商扩大规模、发展核心竞争力,使整个行业处在低水平过度竞争状态,抗风险能力较低,根本无法参与国际竞争。更为重要的是1999年11月美国正式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可以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

最后,证券市场的开放将给我国的市场监管带来巨大挑战。证券市场的开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身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金融监管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无法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那就可能使证券市场的风险越积越多,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开放,一方面使得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就对国际监管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中这种国际性的监管还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本国监管当局无法有效监管外国金融机构在母国的业务,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也无法对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

篇8

五十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创了价值投资理念,其思想内涵至今已经深入了整个金融界的骨髓,并影响了几乎每一个从事证券投资行业的人。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更是凭着对这一理念炉火纯青的把握,纵横股海几十年,成为富可敌国的财富英雄。

可是,十年忽如一梦,股指一下回落到了十年前。想起了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并凭着对这一理念的独到把握而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不禁想问一个问题:价值投资的理念适用于中国吗?

巴菲特如何回答,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无法近距离的采访到他。而同样对价值投资颇有研究的珍妮特·洛尔的回答则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这应该算是一个偏肯定性的答案。

珍妮特·洛尔是谁?她是格雷厄姆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领域的研究专家,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当代权威。她近期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让价值投资更容易》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格雷厄姆的机会”(沃伦·巴菲特语),她也在书中告诉了大家价值投资的精神内涵:永远不可能有完美有效的证券市场,总在无数缝隙中,留下了许多真实价值被低估的企业。而练就识别并把握住这样的企业的能力,就像找到了开启阿里巴巴财富大门的咒语。

以下为本刊通过E—mail采访珍妮特·洛尔的对话整理,希望能给投资者以启迪。

《卓越理财》:您眼中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

珍妮特·洛尔:由于各种原因,全球金融市场现处于动荡之中。我们迅速地步入了互联网以及全球经济时代,在最初的兴奇之后,我们开始了实际的调整。市场现在正在清理那些没用和多余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个农夫,他在生长期后修剪他的果树使它们在将来可能会产出更多果实。此外,全球化需要国际金融市场更智能更有效地监管。除非投资者信任市场的流程,否则市场不会有效地运转。

《卓越理财》:您的新书《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重在阐述“让价值投资变得更容易”,那您能否概括谈一下您心中的价值投资?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显示了适用于任何市场形势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基于一个概念,即股票代表企业,并且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方式有多种。此类估值随后被转移到股价的估值。

《卓越理财》:为什么坚持“价值投资”很难?以至于导致价值投资者一直只是少数派?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能够有效准确地运作是因为只有少数的投资者使用这些原则。就如同沃伦巴菲特经常解释到的,当其他投资者还在担心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已经在为自己发现了廉价品而感到兴奋。当其他投资者正支付高昂的价钱时,价值投资者则持谨慎态度。价值投资依靠调查研究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但是许多投资者喜欢跟风,去响应那些谣传和推测。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是否真能适应中国股市?您觉得是否有需要修订的地方?

珍妮特·洛尔:这样的实践可能需要依据中国股市规则和习惯做法进行调整,但是基本原则同样适用。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地市场的上市要求和其他规则将会变得更统一。与此同时,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书中的第九章——特殊情况会很有用。

《卓越理财》:价值投资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应该如何操作?

珍妮特·洛尔:本杰叫·格雷厄姆发展了能在每种市场条件下有效运用的价值投资原则。事实上,价值投资暂往往倾向于在弱势的市场凝聚力量,在复苏的市场发挥最大的力量。当市场估价过高,价值投资者又会缩小投资,因为没有低价股供他们选择。在书中,我用了整整一章来阐释这个问题。

《卓越理财》:采取价值投资有哪些风险是需要面对的?如何规避?

珍妮特·洛尔:价值投资为评估风险和预防风险提供了原则。最困难的决定是确认确切的买入和卖出时间。有时,投资者会在一个逆转之前连续的推动价格超过过高估价。相反的,一个估价过低的股票可能会一直在谷底徘徊,并且可能需要徘徊的时间会比预计的时间更久,因为投资者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你可能会不时的在市场达到最高价之前卖掉股票,或者在股票位于最低价之前候买入。这可能会让您感到沮丧。但即使如此,为了把风险最小化,价值投资者不应该试图预期股市阶段而是应该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证券的价值上。

篇9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维权工程。该制度有助于恢复股权平等原则的真意,提升在实力、持股比例、表决力和信息占有等方面处于弱势群体的流通股股东的地位,从制度上可以有效预防资本多数决的传统公司法原则与“一股独大”的股权现实结构导致的资本多数决滥用现象,从而避免股东大会演变为“大股东会”。这不但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公众股东共益权的关怀,也体现了对社会公众股东自益权的维护。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规范工程。该制度有利于规范股东大会运作程序和非流通股股东的表决力行为、控制行为。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发展工程。证券市场是一个信心市场。实践证明,证券市场只有规范,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各类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从而推动证券投资基金业乃至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稳定工程。该制度有利于平衡社会公众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人心。需要指出的是,该制度仅是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纠偏机制和补充机制,因而既不是完全剥夺流通股东的表决权,也不同于利害关系股东回避表决制度。这就有助于避免矫枉过正之嫌,有助于预防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运作实践中存在的捣乱股东的消极现象。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诚信工程。该制度有助于引入社会公众股东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制股东、非流通股 股东的监督和制衡力度,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控制股东、非流通股股东的诚信度。

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工程。该制度有助于提高广大中小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维权意识和维权知识,有助于鼓励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股东大会;也有助于增强该制度对有滥用表决力之嫌的控制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和内部控制人的威慑作用。

关于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合法性

一些对分类表决制度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作为部门规章的《若干规定》如果在行

政部门主导下付诸实施,其核心“分类表决”就形成了对上位法规《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挑战,在程序和实体上违法,在实践中必将造成混乱。笔者认为,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符合《公司法》的精神,是对《公司法》基本原则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首先,该制度符合《公司法》中的股东平等原则。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股东平等原则,但设有不少体现股东平等原则的法律条款,如同股同权和同股同利(第一百三十条第一款)、一股一表决权(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按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剩余财产(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款)等。既然是“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此处“利”字泛指“利益”,不限于“股利”一词),从反面解释就意味着“不同股则不同权、不同利”。当前社会公众股东和非流通股东恰恰在股权取得的价款、再融资和分红等方面存在着不完全相同的待遇。只有凸显社会公众股东的表决力,才能实现社会公众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实质平等,弘扬《公司法》中股东平等原则的主流价值观。

其次,该制度的建立也是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积累。1993 年《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1994 年8月27日《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中均提出了类别股东的概念;2002 年7月中国证监会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更是明确提出了社会公众股东表决票单独计票的要求。因此,社会公众股东单独表决制度的建立并非空穴来风,而有着制度建设的长期积累。

篇10

1.市场结构的划分和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按照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差异度、进入障碍大小等标准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各个不同的市场具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有极多的买主和卖主,二者之间不必固定买卖关系。第二,单个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交易量同市场全部交易量比起来都很小。第三,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服务都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第四,不存在不确定性和行业秘密。第五,不存在进出障碍。

尽管上述苛刻的要求导致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但其作为一个理想的市场有其自身的意义,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复杂的演绎推论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配置效率的市场类型,竞争导致了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2.证券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市场,既是理想前提假设下的市场,更是经济学家心中理想达到的市场。高效充满活力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证券市场就是实际生活中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证券市场是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自由竞争是维护证券市场活力的根本。它很大程度上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参与者角度看,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自律性组织、证券监管机构等主体共同构成了证券市场,大量的证券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符合极多买方和卖方的条件;同时,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上,不存在哪个人甚至哪个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时国家能),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最终证券市场形成了统一的价格。

二、证券市场的作用和竞争性保持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是必然的,经济发展的大浪淘沙决定了公司制是现代社会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从股份公司到股票再到经纪人最后到证券交易所,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繁荣的证券市场。它肩负着融通资金、资本定价、资本配置、转换机制、分散风险、宏观调控等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竞争性是一个市场繁荣活力的根基,证券市场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它的完全竞争性,即通过竞争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具备三个条件:

1.较低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低是保持一个市场竞争性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足不出户的交易已经成为现实,较低的收费和合理的税率有利于保持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似乎不是难以实现的问题。

2.公开的信息获得

高效的竞争市场要求信息的公开透明,只有公开才能公正。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3.大量的交易者,供求决定价格

竞争性市场需要大量的交易者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对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价格完全由供求决定,没有哪一个交易者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法律保护

经济和法律的交集在于公平与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为了效率,我们必须保证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了公平,我们必须保护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长远看,公平的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归根结底还是提高了效率。

证券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些规则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经历了从自发到规范的过程,形成了政府干预、法律规范的成熟市场。

前文指出证券市场,竞争性是需要维护的重点,很多法律规范都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证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就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的竞争性,特别是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要具备可识别性、可信赖性和可持续性,并遵守法定方式,这都有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

证券法律规定了证券发行要依法核准,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并履行特定程序,这就筛选了相对优良的发行人进入市场,严格的考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证券法相关规定有助于是二级市场即证券的交易市场形成竞争的氛围,比如对参与证券交易的主体限定不允许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层等特定群体自由交易证券,这是为了保障参与人的公平,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参与人应该拥有相等的知识和相同的信息,而这些特殊群体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超额利润,妨害自由竞争,所以证券法律对此加以限制;另外,严格收购程序,防止恶意收购,这样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有利于市场竞争性的保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法律惩罚恶意操纵股价的行为,认为制造行情,抬高、压低或稳定某种证券价格以谋求私利是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行为,操纵行为虚拟供求破坏自然价格形成机制,诱发过度投机,设置投资陷阱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还可能造成垄断,总之,法律严厉控制这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保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

四、一个问题——对规则制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