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财的主要任务

篇1

[关键词]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3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65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欧洲的艺术设计光芒四射,人才济济,这与其“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密不可分。“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起源于欧洲,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通过具体的工作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重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完成专业能力训练,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

当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开始逐步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在美术、工业设计等领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萌芽状态。

二、投资专业引入“理财工作室制”的原因

(一)投资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投资专业是侧重学科交叉和实用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税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有较强的综合理财能力。这意味着投资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或者分析具体投资案例,不深入实际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了解人们的具体生活现状,所设计的投资理财方案如同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缈。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投资专业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有:聘请企业专家来院校辅导;带领学生赴企业实地调研;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受广大职业院校推崇。原因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学生深入一线岗位,参加具体的实践工作,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管理及具体岗位的技能需求等等。

但是根据笔者对投资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所做的统计分析得出:近80%以上的学生反映,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他们并未能掌握真正的投资理财技能。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本院投资理财专业教师深入各对口实习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笔者发现高职投资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进入银行、保险公司实习主要从事理财产品、信用卡的销售,进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实习主要从事证券的经纪业务,即俗称的拉客户。这些工作岗位为何不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投资技能,原因在哪里?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本专业的教师化身客户对一些正在实习的学生进行详细咨询,很多学生对模拟客户咨询的具体理财产品、保险分红方式等问题回答的模棱两可,实在回答不出来就让客户详情咨询客户经理。这意味着该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公司实习真的只是在做销售,而他们的专业特长根本无用武之地,所以专业技能同样得不到提升。实习公司的反馈是具体的业务工作涉及大量客户重要资料、产品设计、公司资本运作、直接牵扯到货币资金等诸多问题,不可能也不愿意让一个非正式员工接触。

调查的结果表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用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深入实现实践教学必须探索其他更可行的教学路径。

(二)投资理财与艺术设计的相似之处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所以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包豪斯认为虽然艺术是教不会的,不过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教得会的。在艺术设计工作室中学生将与老师或有经验的前辈进行合作制作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所需要的艺术设计方法和艺术设计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投资理财同样如此,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产品设计的非标准性,理财规划的时代性,这些都注定了它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也不仅是抽象的理论活动,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虽然投资的艺术是教不会的,不过在理财工作室中教师可以灌输给学生投资理财的理念与思想,指导学生将抽象的投资理财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际工作,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投资技巧趋于娴熟,经过长期的熏陶,学生投资理财的意识,投资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理财工作室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一些设计院校成功的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对投资专业能否设立、如何设立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法对设立“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深度分析。

(一)内部优势(S)

校内设立“理财工作室”优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客户资源的丰富多样化。在校内成立理财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教学、科研服务,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提高全院师生的生活水平。学校理财工作室的进入不设置财富门槛,对于年薪几十万的教授,工作室人员可以为其设计理财方案,让其财富更上一个层次,生活更富裕。对于一个月几百元生活费的普通大学生,工作室人员同样会为他量身定做适合他的理财方式,让其生活资金运用更合理,生活无后顾之忧。同时工作室工作人员主要来自金融、投资专业的师生,给客户产生强烈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是理财工作室的创建具备一定的基础。虽然设立“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比较少,但是各高职院校投资专业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方式,配套了相关的师资和教学软件,这些为“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内部劣势(W)

基于实践教学目的成立的理财工作室与社会上的金融机构理财部门并不完全一致,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这种依托学校成立的服务于教学的理财工作室目前社会上并不多,所以从组织机构设置到工作室运行、管理等既没有既成的路径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

此外,就如何设立理财工作室,在初期阶段除了没有经验之外,还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引入合作金融机构。当然这里的不能引入合作金融机构并非指实践教学中不能引入企业合作,而是指建立理财工作室不能引入合作金融机构。为了理财工作室的长远规划,在初期阶段不能引进金融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工作室在初创期基本没有知名度,同样也就没有话语权。金融机构的引入势必会导致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偏离原先的发展规划,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二,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的理财服务是一种顾问式的销售服务,根据客户的现实资产状况,制定理财计划,销售理财产品。鉴于金融机构最终的工作是要落实销售任务,所以理财工作人员更多地倾向于介绍自有的理财产品,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投资理财涉及储蓄、投资、保障、税筹等诸多方面,通过“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求能够根据客户的财务现状放眼整个理财市场,不拘泥于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某一家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动态地为客户合理优化配置资源。

第三,“理财工作室”是依托学校创建的,因此它带有一定公益服务的性质。而金融机构是企业,追求的是盈利,比如几乎没有金融机构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服务于一个月仅有500元生活费的大学生。

(三)外部机遇(0)

首先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为“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的比重。

其次是国民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但投资技能、时间的缺乏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需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的迅速增长,很多中高产阶级应运而生。同时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大大增加,例如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体制方面的改革,迫使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步发生变化,从被动理财变成主动需求理财。

最后是投资理财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扩大。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根据前程无忧()无忧指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6月金融/投资/证券行业的全国网上职位数,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增长势头均很喜人:3月和4月的环比增幅均超过了10%,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30%以上。

这些为理财工作室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外部威胁(T)

目前,在高职院校投资专业建立“理财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行业的不规范。虽然此行业前景广阔,但是现阶段的真实状况是投资理财顾问人才稀缺,服务缺乏个性化;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业务难以展开。其次是人们的理财意识、财商教育都跟不上人们财富的增长。与国外理财市场不同,国人并没有非要理财不可的意识,所以很多国人习惯性地把资产配置在房产和现金这两大部分,储蓄率相当高,机会成本太大。

四、设立“理财工作室”的发展策略

鉴于以上SWOT分析,理财工作室就如何设立,运用于实践教学、运行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此,本文提出了一定的发展策略。初步构想理财工作室的成立分三阶段走。

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打响理财工作室的品牌,性质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团组织。在此阶段理财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向全校师生宣传理财产品,普及金融理财知识;设置虚拟项目,培养投资专业学生理财技能;实行“双证”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理财规划师”课程,保证理财工作室学生的理论知识充足。

篇2

关键词: 消费习惯 理财意识 理财技能

根据长沙民政学院357名学生大学生理财现状调研结果,我结合自己多年理财教育经验,对大学生理财技能培养做探究。

一、大学生理财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一)月消费较高且相对集中。

大学生年龄较小,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月均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占2.9%,500~800元的占18.9%,800~1200元的占65.1%,1200元以上的占13.1%。根据测算,平均月消费1000元左右,消费金额较高,且相对集中。

(二)消费费用主要来自父母给的生活费用。

根据调查,九成以上的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一般情况下,父母每个月会给固定的生活费,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合理规划这笔生活费。生活费有盈余固然是好事,而当生活费不够的时候,学生大多选择向父母再要适当的生活费,父母也大多愿意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很有弹性,学生可以综合评估自己的消费能力,对生活资金进行合理理财。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本应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及各种考证)为主,而伙食费又是重中之重。而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一个月用于谈恋爱的费用占到20%左右,女生用于化妆、追求时髦的开销也在20%以上,并且部分男生还出现了“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现象。

(四)理财意识淡薄,理财技能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日常记账习惯,对日常消费也没有预算,即使有计划,也执行得不到位。导致每月花销基本上没有结余,部分出现透支现象,透支解决途径是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有结余的学生,大部分也选择休闲娱乐,很少给自己充值。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明显偏高,且没有好的理财习惯。而走入社会后,竞争压力加大,收入水平又不高,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失业,生存压力很大。

二、大学生理财现状成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高、理财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由于没有经验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更高,更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普通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二)学校问题。

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则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有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三)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干扰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它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受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用父母的钱摆阔,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许多学生都想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容易在途中迷失方向。

(四)自身原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出他们理财能力的缺乏。

三、大学生理财意识技能培养的措施

(一)国家重视理财教育。

英美等国的中学里就开设了必修的理财技能课程。而在我国,很多大学都缺乏必要的理财教育,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财商”的培养同样重要,应该把对青少年“财商”、“智商”、“情商”的培养放在同一高度,三手一起抓,且三手都要硬。

(二)学校开展理财教育。

大学可以增加适当的理财教育课程,开展一些理财讲座,或者比赛,如“大学生创业理财大赛”、“大学生如何科学理财辩论赛”等,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三)家庭传统理财观念应改变。

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财方面的经验。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财,对于刚跨入大学的孩子,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理财能力。若孩子控制力较强,则可以一次性给足一学期的费用;若孩子用钱没计划,就只能一次给一个月的费用,待孩子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后再一次多给一些,让其进行合理规划。

(四)学生自身努力培养理财技能。

1.培养成熟的理财观念

理财涉及开源节流两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应培养自立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大学生就会早点行动起来挣钱来弥补资金的不足,慢慢地就会感到不好意思跟家里要钱,就会越奋发地赚钱。自然,自身能力提高了,父母的负担也就减轻了。其次,培养节流意识,不懂得节流,支出大于收入必定导致“金融危机”。这样对自己不利,也会给家里带来负担。

2.增加收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菲尔德对于美国大学生理财规划提出的“1+1+1”模式,即学会贷款、学会兼职、学会投资,同样适合中国大学生。寻找机会,争做兼职,家教是最常规的赚钱方式。既可以增长收入,又可以丰富社会工作经验。

3.学会花钱

钱要花在刀刃上,也就是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提倡合理消费,消除不良消费,不攀比、不奢侈。学会记账和拟定用钱计划。编制消费预算,根据总额分配各个方面的消费比例;分类记账,保留消费单据,以便过后可以看看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通过计划慢慢调整、改进,渐渐地就会养成好的习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省钱方法。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对手中闲置的资金进行管理与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由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较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成为了当前商业银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想实现银行业务的综合性发展,就必须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和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之路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各大银行也都加大了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务发展的新热点,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明显下降,风险也随之上升。所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人民多元化的理财需求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的,将资金根据产品的合同约定投入到相关金融市场并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种投资产品。

(一)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理财收益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在其中所产生的任何风险都由银行自行承担,换言之,就是银行按照相关的约定和条件保证客户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进行理性分配,同时,对此部分收益共同承担其风险。非保证理财收益产品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前者是指商业银行保证客户的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后者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相关约定和实际收益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的本金安全,存在一定程度风险性。

(二)货币型、债券型、贷款型理财产品

货币型理财产品是指在货币市场运行中的理财产品,债券型产品是指以国债、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贷款类银行信托产品是指由于投资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所拥有的资金交由信托投资公司进行管理与理财,然后由信托投资公司按照投资者的意愿和想法,以其名义为受益人管理、运用和处置的理财产品。

(三)新股收购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

新股收购类理财产品是指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收购新股的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等固定收益与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理财产品。

(四)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双币理财产品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不断发展,为外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外币理财产品是指用美元、港币等非人民币购买的理财产品,目前的外币市场前景良好,其收益率也有明显的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用人民购买的理财产品,而双币理财产品是指既能够用人民币购买,又能够用外币购买的理财产品,随着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广泛应用,使得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了行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繁荣。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策略

(一)客户至上原则

银行理财产品需要给客户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投资环境,以确保客户最基本的安全质量保障,这是吸引客户的基础,也是取得客户信任的关键,同时,也是进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商业银行在办理投资业务时,要综合考虑到办理人员、客户、业务甚至活动场所等基本因素,并对理财环境进行合理优化创新,建立起功能齐全,环境舒适、安全至上的服务中心,重点突出客户的地位,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能够感受到周到而细腻的服务,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

(二)培养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专业性的人才团队是提高该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构建专业性的人才团队首先需要对人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如组织员工定期参加一些专业性的课程和技能培训,重点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理财素质,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要给员工制造一些对外交流的机会,不断借鉴和吸收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升级。同时,人才的引入是构建专业性人才团队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理财产品竞争力的重点之一,所以,要适当的聘用优秀人才,从而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质量。

(三)创新理财业务和业务品质

目前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在本着客户至上的基础上,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这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去调查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合适的创新理财产品,同时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和收益上的需求,达到吸引更多客户的目的。

(四)使银行理财产品透明化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只有做到公开透明,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吸引客户购买。然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透明度低,而且没有明确标明资金的运作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导致客户获取的信息相对有限,这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投资,所以,要不遗余力的加大信息透明度,取得客户的信任,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五)降低投资风险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增多,适当的推销成为了银行的业务手段之一,然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导致投资者承担很大的潜在风险,这也不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所以,要做好充分的风险预估,降低投资风险,尽量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三、结语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投资的一种新渠道,并且也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不论是在经营模式、投资模式还是盈利模式上都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和创新,这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产品的收益,同时还满足了人民在理财方面的多层次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查奇芬,郭鑫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3:9397

[2]吕乐千.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金融,2013,01:6669

[3]肖敏.罚责相当: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制度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3,13:188190

篇4

法宝一:量入为出

谁都想住得大一点,穿得好一点,过得富一点,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超过自己承受力的“负翁”一族。但,青青和老公都坚持“有多大能力,就享受怎么样的生活”的态度。

在住房上,青青和老公住的是一套不到80平方米的二手房。2007年,他们本有机会买一套带阁楼的12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38万。但家里只能凑出115万左右。如果买下这套房,不仅把他们和父母的积蓄都掏空了,每月还要还1000多元的贷款。为了不影响父母的养老以及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最终放弃了这套大房。

在衣服、化妆品等方面,青青充分发挥“家庭主妇”的智慧和能力,坚持少而优的精品路线,对衣服进行精细保养和爱护,不仅让自己和家人的穿着保持品位,还减少了浪费。

法宝二:巧用信用卡

青青的工资卡和信用卡都是同一个银行的,信用卡可与工资卡绑定方便还款,刷卡还可以获得积分和折扣。青青一家只办了一张信用卡,青青使用主卡,老公使用副卡,这样就可以一起积分,得到更多的换购和打折。

此外,青青还给工资卡办理了一个短期的理财项目,只要存钱一周就会有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息。在离信用卡还款还有10天的时候,再解除这个理财项目,把工资卡转成活期,到还款日自动还款。这样做虽然麻烦,但每月都能收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利息,一年下来能攒个几百上千。

法宝三:合理搭配理财品种

青青是保守型的理财者。现在家里的理财方式只有储蓄、基金、保险和集资四种。其中,储蓄占70%左右,集资20%,基金7%,保险2%(保险才买了1年,接下来准备每年投入1.5万元左右)。

由于在事业单位,单位集资比较有保障,10万元起存,年利率5%,青青和老公商量后存了10万,至今已经拿回三期利息,单位还每两年多给500元奖励。基金方面,青青没有选择定投,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看盘。从2008年大盘大约4000点的时候开始,只要大盘低于3000点就买入,盈利达30%就出,大盘低于3000点再进。当初投资的2万元钱,现在已经翻了一番。

专家建议

每个家庭都应有本流水账

作为主妇,青青已经是很会理财的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对每月的支出做个流水账,并加以分类汇总,在此基础上再测算一下每月家庭的各项必须开支,以及理财和积蓄的需要,并留下灵活的空间。

给家庭准备一笔紧急备用金

一般情况下,给家庭预留至少3-6个月固定开支,以应付突发的紧急事件。这笔钱,可以用流动性高的工具配备,比如存款现金或者货币基金等。其他的钱就可以拿去做更高收益的投资和规划。

人寿保险必须配备

如果是单薪家庭,妻子是全职家庭主妇,完全依赖丈夫的收入,家庭支柱面临的任何风险都将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所以丈夫的保险保障是优先和必须的。可以从意外健康疾病等着手,然后再考虑配备足够寿险。在丈夫保障配置好之后,再为自己进行安排,最后再考虑孩子。

基金定投是很好的理财工具

主妇可以将每月节省的资金,用基金投资的方式,利用专家理财的优势成就自己的稳健收益,如果是基金定额定投,效果更好。教育金和退休养老金是未来家庭理财最大的需求点,而基金定额定投也是最适合主妇们轻松理财的工具。

理财计划多让全家参与

虽然家里的事情是由主妇们来操办,但是可以经常让全家甚至孩子参与,努力发掘和实现大家的人生目标。理财的成功可以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聪明的家庭主妇要好好利用口袋里的钱精打细算。在专注家庭的同时,也要多修炼理财内功和金融财经知识,在不断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稳定增值,逐渐为家庭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

张怡筠博士建议:真正的“财女”要积累幸福感

如果说,投资家的主要任务是积累财富,那么,真正的理财家,应该要不断地积累幸福感。

永远要多想获得

我自己也投资。早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开始定投基金。我在投资上也吃过亏,有一些经验,也有一些心得。

第一是永远要多想获得,而不去想失去。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有个教授跟我们说,某只股票如何如何好,涨了很多。当时我觉得,他是教授,对上市公司研究多,他说的一定没错,就跟着买了。结果,那只股票狂跌,最后只剩10%左右。虽然当时也懊恼过,但是清醒过来之后,觉得这是生活给我的一份大礼物。至少我知道,以后不能再做类似的蠢事了。

第二,有句话说得好:手中有股票,心中无股价。内地的股票前两年涨得很好,那个时候,连我的理发师、足疗师都天天在看股票。但是我知道,其实她们并不懂股票。我提醒自己,这其实是一种糟糕的情况,我到现在也没在内地买股票,一方面是我是台湾人,碍于政策所限,不方便参与,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内地的个股和公司都不了解。我觉得自己不懂的话,就不要买。但我还要想投资,那就找专业的人帮我做这个事情,我就去买基金。

第三,投资要给自己设个止损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又不必每天花时间去看市场。我自己的做法是固定一段时间去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就能比较安心了。

成功的投资要增加幸福感

我之前回台湾,和朋友吃饭,其中有一个是基金经理,而且是近几年在台湾比较有名气的。

在吃饭的时候,我留意到,他每隔几分钟,头就向左边转一下。我觉得很好笑,就问他,他上班的时候,电脑荧屏是不是在他的左边。他也笑了,说是的。

他的工作就是帮人赚钱,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也变得很紧张了。

我觉得,人们对财富的定义是有偏差的,其实财富不仅是指金钱的增长,还要包括幸福感的增加。所以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在积累金钱的同时,增加幸福感。

我在美国当商学院教授的时候,曾经做过理财情商的研究。我们当时的研究发现,幸福感并不总是跟随金钱的增加而增长的。事实上,有很多人在赚钱的过程中,往往会赔上他们的幸福感。

前两年,内地股市很火的时候,我就发现身边有一些人,虽然股票涨了,但是情绪还是很紧张,每天都担心什么时候会跌。

要维持同样的快乐感受,每个人需要做不同的投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投资之前,问自己到底能承受多少风险。

最理想的情况,是要在金钱增加和幸福感提升两条直线中,找到一个最佳点。

用自己的方式定义财富

我们不能否定金钱的重要性,我们努力靠近它,但不能粘着它。作为女性,我们要跟金钱保持一个优雅的距离。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成功的女性,她们在生活当中并不过分追求财富的增长,而更在乎自我发展。这些女性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她们往往站在高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生活。这是女性的一个特征和优势。如果说,男性由于社会角色定位,对金钱的积累更加在意,女性则幸运地在这方面可以松懈一些,她们拥有更多时间追求生活的丰富和个人的成长。

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定义财富,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财富状况来定义自己的价值。财富只是我们自我形象的一个部分,绝不是全部。

如果女性学会用自己的心情来定义财富,常常能保持开心、乐观、自在,我想,这样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何况,这样的财富观,还能帮助我们保持青春和健康。

篇5

关键词:会计人 学习 要求 观念 方法

一、会计人员面临的新形势

2011年9月9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会[2011]19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总结“十一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纲要性文件,会计工作的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作为会计人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新机遇,接受新挑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针对新要求,树立新观念,利用新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才能做到依法管理会计工作,有效规范会计行为。

二、新形势下会计人学习的新要求新观念和新方法

(一)学习要有“新要求”

1、学习要精益求精,切忌粗枝大叶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目前推行精细理财过程中的会计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广大监狱会计人员在日常学习中千万不能半明半白,半知半懂,要有一种不弄懂不收兵的决心和勇气,能够认真、仔细地推敲每一个知识点,重视小知识、小技能,经过日积月累,从而达到积小知为大知的目的。

2、学习要注重实效,切忌贪大求洋

学习不能盲目去学,必须要有重点、有方向、有目标、有效果,但要想做到重点明、方向准、目标清、效果好,就必须对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查漏补缺,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学什么,同时在学习时一定要注重实效,力争价值的最大化,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

(二)学习要有“新观念”

1、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完善和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和会计手段已经飞速发展,会计人员以前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会计人员如果不及时“更新”就存在被经济大潮淘汰出局的可能,因此,广大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充电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快实现从“阶段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已成为新形势下一种必须的选择。学习不仅是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基础和前提,更应该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当今世界,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日新月异,报纸上、因特网上,每天都有大量未知信息,在工作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在不断涌现,不坚持学习,思想就会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节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广大会计人员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职业要求和生存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会计理论体系,牢固树立依法理财和科学理财的观念,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2、从“面授学习”向“网络学习”转变

学习就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按照传统的思维,学习主要就是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也就是面授,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将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地球村”,就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而言,面授学习逐渐向网络学习转变,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网络自学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形成。财务工作在理财制度、理财方式、理财手段等方面也正在逐步实现从“有纸化”向“无纸化”、从“单个局域网络”向“多个局域网络”、从“会计电算化”向“财务信息化”转变,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理财已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掌握必要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提高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3、从“专业学习”向“全面学习”转变

会计工作就是管理工作,会计人员就是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广大会计人员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树立“大学习”的思想观念,去学习与从事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但要学习会计和财务知识,而且要学习财政、金融、税收、审计、投资、统计、计算机、英语、写作、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做一名有知识、会算账、懂管理的新型会计人员。

(三)学习要有“新方法”

1、要善于向实践学习

会计人员学到的知识不论是理性知识,还是感性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笔者倡导广大会计人员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将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分析、总结、提炼、升华成一种理性认识,用来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会计人员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实践中不断创新,要大力创新财会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

2、要善于向基层学习

会计人员向基层学习是做好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课,向基层学习就是要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体察民意、蹲点指导、体验生活等方法来发现、了解、摸索和掌握基层工作中带普通性、规律性、前瞻性的东西,从而用来指导我们的会计工作。

3、要善于向群众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广大会计人员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要甘当小学生,做群众的朋友和贴心人,要善于从群众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要尊重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既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又不能表现出自己是一名管理者,要做到权力为群众所用,感情为群众所系,利益为群众所谋,以群众为亲,以群众为师。

篇6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4、在职能转变上要有新突破。财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已任,充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手段扶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决不能重回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老路上,也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少数企业实行减税让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转变财政支持和服务经济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自我发展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搭建有利于创业和发展的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通过财政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凝聚、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调控经济结构和布局。为此,财政必须着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调控工具向组合采用多种调控工具的转变,努力学会并善于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活动,协调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并将政策的实施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将政策扶持与财源再造结合起来;将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加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5、在依法理财上要有新突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理财,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为此,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理财思路,调整服务重点,把政府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促进政府工作尤其是财政工作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加快财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财政性资金重前期审批、轻后续管理的状况;围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增收节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解决财政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和推行财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完善财政系统的行政复议制度,健全财政执法监督体系;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使之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同步;着力构建高素质财政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当家理财本领,促进财政工作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篇7

中国零售银行发展呈现新特征

零售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发展重点,在银行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收入结构方面,随着银行收入的多元化推进,零售银行收入占比显著提升。2011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利润中的占比为20.12%。从增长情况来看,零售银行收入的增长要高于利润的增速。2011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26.29%,而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增速达到45.96%。

在蓬勃发展中,中国零售银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是经济转型为零售银行发展指明方向。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导向为消费信贷、信用卡等零售银行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的创业投资,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会使创投贷款、个人结算、理财业务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二是传统零售业务焕发新活力。其一,个人贷款逐步从个人住房信贷向个人汽车、个人综合、个人住房装修、个人信用、助学贷款等个人消费领域全方位拓展。国内零售银行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个人贷款业务在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强创新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贷款需求。其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零售银行在不断将柜面产品搬到电子渠道,不断开发B2B、B2C等电子渠道特色产品。3G、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一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电子银行渠道的扩展,产品更加丰富完善,服务更趋交互式、个性化。

三是理财业务实现爆发性增长。2011年,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出现了高风险市场的大幅缩水和CPI持续高涨下的存款负利率化,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大行其道。与当初外币为主的理财格局不同,人民币理财成为市场主体,挂钩股票的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需求主体,取而代之的则是信贷类为基础的综合性理财产品。由于门槛不高,所涉及的投资者也大幅增加,根据央行2011年第三季度投资者统计调查,有21.3%的储户倾向于投资“基金理财产品”类,这其中仍然是银行理财为主。截止到2011年半年末,理财产品余额已经发展到了3.3万亿。

四是高净值人群涌现引发零售银行分层拓展。根据贝恩的咨询报告,2010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人民币。其中,规模50万人的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15 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超过2 万人的超高净值人群个人财富总量达到3.4 万亿人民币。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理念日趋成熟,财富目标更加多元化,财富管理渠道向使用专业财富管理机构转变。商业银行加大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私人财富管理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渗透率正在逐步上升。

五是零售银行组织架构创新。2011年5月,银监会相关文件提出,把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视同零售贷款处理。该政策出台之前,有商业银行已经在调整零售条线的组织架构。如建行在今年初便已将小企业业务由对公业务条线纳入零售业务条线管理,并提出以社区金融为切入点,转变小企业业务营销模式。这被业内认为是零售银行组织架构的创新;民生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商贷通”业务本就归属零售银行部管理;光大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也归属零售业务部管理。

中国零售银行在压力下前行

一是市场反复波动,使零售业务难度加大。2012年,国内外宏观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振荡,大宗商品高位徘徊,使理财业务难度加大。美元汇率波动剧烈,个人结算业务面临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是零售银行业务面临的具体挑战。

二是理财产品面临监管和稳定的考验。银行理财定位尚未完全理清,监管措施依然尚未形成体系。目前仅有成文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等寥寥几部,其他的有关理财产品的监管均是以通知、甚至窗口指导的方式来进行的。

2011年末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着重指出“要加强对发行期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监管”,而后监管层在多个场合指出,要严格执行贷存比指标日均考核,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进行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原则上不再批准发行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对于银行所发行的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并没有太大影响,但理财业务总体面临的政策风险加大。

此外,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提供交易和保值的产品较多,提供增值的产品很少而且很不成熟,一旦资本市场回暖,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无疑面临冲击。

三是第三方支付兴起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支付脱媒的挑战。2011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翘首以盼的支付牌照终于落地,40家非金融机构分两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合法化。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已覆盖B2B、B2C、C2C以及跨行转账、信用卡还款、网络融资和公共事业缴费等众多领域。

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已形成相对独立、与银行功能类似的结算账户体系,直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已然对银行的结算、收付等中间业务造成了明显的挤占。第三方支付平台已开始将资源优势延伸至线下,通过铺设POS网络和代收付费系统开展线下收单、医保支付等业务,对银行形成了新的竞争。

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形成了替代。用户注册第三方支付账户后,即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支付,其中收付款管理、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网上缴费、网上基金、网上保险等与银行网银的功能并无明显差异,用户无需注册银行网银就能便利地实现大部分支付要求,使部分电子银行客户出现分流。

中国零售银行酝酿突破

中国银行业最大的发展机遇在零售银行。中国零售银行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银行同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各家银行业务模式趋同,仍然处于低层次竞争。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风险伴随高收益的高端客户市场上,与在全球配置资产、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在更为顶尖的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而国内金融机构大多处于以存款为主的货币理财阶段。

如何进一步把握零售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如何优化零售业务的盈利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已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场“集体突围战”。

一是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新年伊始,中国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落幕,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为后危机时代金融发展战略指明方向。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迈向新一轮周期的起点,面临从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大转换。

商务部日前公布《“十二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具体指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15%左右,2015年达32万亿元。“扩大内需”目标首次有了量化指标。

与之相适应的是应为消费可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中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推动个人贷款业务经营转型,一方面,不断完善已有的消费信贷产品,加强个人客户资产管理项目发展,让现有消费信贷产品更加贴近居民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深入挖掘客户与市场需求。

二是加快向高端业务转型。商业银行应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填补高端产品空白。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地求变,增加产品差异性。一是产品设计基础资产的差异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基础资产由原来的金融债、央行票据拓展到企业短期融资券、一般性金融债等,利用目前境外代客理财的政策放宽契机,将资产组台的基础资产延伸到境外股票和结构性产品等等;二是期限多样化.合理配比收益率,实现多样化的流动性选择基础上的期限收益最佳搭配;三是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结合,引入外币理财产品,实现本外币产品联动。在不同的风险水平上打破固定收益的管理实现收益浮动化和产品系列化。

三是丰富电子支付产品功能。目前,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领域主要提供标准化的电子支付产品,包括B2C支付、B2B支付、C2C支付及在线签约代扣等。为顺应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借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功经验,开发个性化的增值功能,增强电子商务流的运转效率。一是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快手机支付、电话支付、在线分期付款等产品的创新实践,增强客户黏性,巩固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二是要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流程特点,将现有标准化的支付产品向两端进行功能延伸,为航空、铁路、旅游、保险、公共事业等不同的垂直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三是可以在电子支付流程中提供资金监管、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以保障买卖双方交易资金的安全性,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链信用等级的提升;四是可以充分利用央行最新推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通过“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等功能的一站式网上支付管理新平台。

篇8

关键词:财商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40

1 高职学生财商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并不差,但体现在综合素质上的财商欠缺,情商不高,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眼高手低,职业目标不太切合实际,“一切向钱看”,频繁换岗,就业不顺利,自主创业不成功。高职教育是技能和就业教育,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财商FQ决定财富,所以情商不高,技能得不到很好发挥,财商欠缺,职业生涯不顺利。

为了较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财商现状,我们在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问卷650份,回收有效卷545份。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从不做消费预算或计划,近65%的学生在大学前没有接触过理财;可见,大多数高职学生消费不够理性,理财意识淡薄,理财知识较为贫乏。但多数人对理财教育的欲望十分强烈,近90%的高职生对于财商培养表现兴趣浓厚,认为财商与智商、情商同等重要,迫切希望通过相关学习提高理财意识,增强理财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 高职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2.1 财商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正确的财富观和科学的消费观

目前,有部分学生认为“金钱至上”,“前途就是有钱就图”,“理想就是有利就想”,存在享乐主义人生观,以财富多少作为幸福的衡量标准,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严重的拜金思想和奢侈的消费观念异化了大学生的精神道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所以,有效的财商教育要让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正确对待财富。

2.2 财商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

据统计,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急需解决就业的城镇居民劳动力达25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之一,但自助创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很高,要求具备一定的市场运作、投资理财和法律法规等创业知识和能力,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财商教育。

2.3 财商教育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离不开经济人才的培养和公民经济素养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如果能在关注智商、情商的同时,也重视财商培养,唤醒他们的财商意识,增强理财技能,对于本来就拥有职业专长的高职学生,诸如财会专业学生们将如虎添翼,在增加自己财富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主体保证,以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3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如何开展财商教育

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来重视财商教育,将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财商应由四个方面知识构成:一是会计,财务会计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投资,即钱生钱的科学;三是了解市场,是供给与需求的科学,要求了解受感情驱动的市场的“技术面”及其“基本面”,即投资的经济意义;四是法律,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运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和公司法律的人能比雇员和小业主更快致富。

广厦学院建筑财会专业,财商教育贯穿其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结合学院的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分新生阶段、稳定学习阶段和实习阶段三个阶段来培养高职学生财商素质。

3.1 加强校园理财文化活动的建设

加强校园理财文化的建设,将财商教育渗透到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中。首先,新生入学即进行“四想四对照”主题教育活动。从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切入点着手,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家长对孩子成才期望,结合就业难的现状,提出了极有针对性的“四想四对照”主题教育内容,各班级都制订了各自的学习计划,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教育”、“如何感恩”、“算一算经济账”、“提出奋斗目标”等主题鲜明的班会,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强化其道德观念及财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活动已经成为广厦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的一个品牌。其次,将财商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大赛”等教育活动相结合,定期邀请专家结合现实的经济热点组织专题讲座、财商素质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增强理财信心,坚定理财信念。再次,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校内传媒,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如:《穷爸爸、富爸爸》、东方卫视《波士堂》等,让学生在能够形象地获取创新创业、投资理财和企业运作管理等方面知识,营造健康、科学、合理的理财氛围,培养高职学生浓厚的理财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3.2 人才培养方案财商教育体系化

3.2.1 新生阶段的财商教育

经调查,新生阶段的大学生经常是上半月滋润,下半月拮据,有时还找同学借钱,拆东墙补西墙,不少人感慨“钱到用时方恨少”,钱不够花在当今大学校园是一种普遍感觉,不是特殊现象,此现象在大一新生面前表现尤其突出。

针对这项现象,我们建筑财会专业在第一学期《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管理自身财务开始。身为消费者,高职学生每天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与金钱打交道,要求学生对自己每月生活费支出做一个统计,明白资金流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具有操作性的预算。比如一月有1000元收入,要将固定和非固定的费用做好预算,50%的钱用来吃饭;10%的钱读书;10%的钱用来交际活动;20%的钱用来作为临时备用;最后,10%的存款将会使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从现在开始投资。制定完预算以后的关键是执行,而且还要注意监督自己,控制住自己。多数学生以记账的形式对自己的消费作出计划、记录和分析,对非理性消费部分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每月底做一个自己的财务报表。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大学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提高理财技能。

3.2.2 稳定学习阶段的财商教育

这一阶段高职学生已经步入正常的轨道,对会计和投资有了初步的学习和探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理财投资和公司运营方面的模拟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财商素质。我们专业开设《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课程,学生通过如模拟公司经营实践,从CFO的角度去审视企业的运营、财务、管理、涉税等多项企业活动,从而在模拟企业实操中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项财商技能和素质;通过模拟股市、模拟银行、模拟税务和劳动力及生产资料市场等,来体验职业活动,熟悉公司营运流程,有条件的可以在熟悉流程和理财市场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可承受范围进行适当的投资活动,让自己更早地接触商业和市场,培养敏锐的商业嗅觉,为将来的投资理财活动奠定基础。

3.2.3 实习阶段的财商教育

这一阶段高职学生就要面临就业。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要加强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心理准备、知识技能准备和情感准备等;要培养学生角色转换能力,迅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要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创业,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和提供就业岗位,也是实现财富梦想、体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通道。财商素质高者,可以让创业过程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要鼓励学生开产品实体店和淘宝店,后创办公司,在实际商业运作中体会点滴,收获成功。

无论是股市投资还是其他证券投资,或者实业投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生活更幸福、快乐和充实,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会赚钱,更要学会如何理财,培养良好的财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投资的目的,享受快乐人生。

4 高职院校开展财商教育的启示

现阶段,财商教育多采用集中训练的模式,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经验,在高职院校受到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较多。

目前,已有院校筹建金融教学资源库,但此类资源库一般不会是公开和免费的,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财商教育或者相关课程教学时,只能依靠专业教师自身完成,财商教育资源不足,造成财商教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造成财商教育课程之间无法有效衔接,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财商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普及的基本素养,也是财会专业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因此,应不断强化财商教育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使之成为核心能力,同时围绕财商教育,要广泛收集和建设财商教育资源,规划好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财商师资力量,建设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创立综合的实践平台,才能使高职学生的财商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华春.高职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李檀.谈怎样做好高职学生情商教育[J].教育科研,2012,(2).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引言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于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它反映着现代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价值方面。就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而言,管理者的意志只能通过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和协调来体现,管理目的也只有通过管理方式对管理对象的作用来实现。现代企业的资金运动是通过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的依次进行来实现的。这种资金运动是通过资金不断周转来实现的,而资金不断周转的实现是以资金循环为基础的。现代企业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主要是以企业为中心所形成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其他企业、企业与职工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与现代企业目标一致,而且要更加具体。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财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既反映了利润取得的时间,也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受风险大小的影响。

在现代企业中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股东作为出资者,为保证其利益目标的实现,直接或间接通过各种形式来参与管理。董事会和总经理行使直接经营权,必须全面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这在财务上就形成了最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行为。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和管理落实到企业内部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头上,他们行使的是决策事项的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如协助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这就构成了中层财务管理行为。在基层,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则是按照已制定的预算和计划标准开展具体工作,保证上层决策实施到位。由此可见,各级管理层次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所有者最大的要求就是投资收益最大化,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也就是在保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理财目标不明确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2.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时代的不适应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与内容已不适用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3.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4.财务人员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算会计的普及,财务人员的管理手段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财务管理是当前会计管理的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许多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较低,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财务管理,这就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财务人员要对计算机能力进行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财务人员管理的要求。

三、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完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强化财务管理,就是适应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应付和机械算账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的预算管理体制,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样使现有财务管理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在企业内部形成控制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点联动,使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2.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投入/产出比

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强化财务管理,应把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活动的主攻方向,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宣传,强化全员成本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每个职工深刻认识到抓住降低成本就抓住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难、求得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破口。其次,实施成本控制,加大考核力度。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促进成本不断降低。

3.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财务管理要把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放在首位,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与此同时,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应该注意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要求做到:第一,增加人力资源投资,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质量;第二,推行财务分层管理和全员财务管理,实行民主和参与式财务管理,提高员工对财务的参与意识;第三,加大软资源投资力度,为培育企业文化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环境。

4.强化风险管理,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播和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大,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及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加之在新的世纪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使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膨胀。这些都使得风险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和应对的能力,加强风险理财观念,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结语

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必须尽快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要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为重点,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传印.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4).

[2]贾伟.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

[3]周向春. 以资金管理为基础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

篇10

关键词:财会教学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对财会人员来说职业素质的高低尤其是道德素质的高低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教育规律的措施,对新一代的素质按照现代化的需要,进行开发挖掘,提高,完善和再发现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贯彻国家“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一名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经济中新旧产业和新旧技术的不断交替变化,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上的要求和能力上的具备,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会计规范体系的统一、会计计量理论的重塑、会计组织机构的健全、会计市场的开放对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落实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多能力的财会人员。如何在传统财会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立足财会专业特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不仅要求广大职工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而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财政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更是关系到国家资金财产物资能否安全完整、能否正确使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违纪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判断、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正确做法;可以从坚持原则出发,列举一些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案例,从正面引导学生。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关系到我国的兴旺发达,决定着我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形式多变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创新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悬疑设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推陈出新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进而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设想、新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担任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意味着学生素质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模拟实习无疑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地位。因为通过模拟实习,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工作中,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从事本职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让学生获得规范、准确的技能动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就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提高就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渗透理财观念,培养理财能力。作为财会人员,不仅仅是要做好账,更要善于理财,成为厂长经理的得力助手。为此,教师就有义务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确立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衡等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如在讲投资时,引进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告诉学生如果自身面临高风险,就必须要要有高收益,否则就不能投资。同时为了实现风险吸纳效应,以提高收益,弱化风险,还要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然后列举某企业对外投资可购买股票债券,提供与购买股票和债券有关的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分析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理财的关键所在,成为一个真正的管家。

三、在教学目的上,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启发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只有使学生“会学”,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学为不学”的目的。至于学法指导的形式可以渗入课堂教学,如将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可引导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编成短语或顺口溜 “溢减折加” 以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也可采用其他形式,比如: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搞讲座、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个别指导等。

四、更新财会教学内容,增加培养的时代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