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跨栏训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SAQ训练法;足球运动员;综合能力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间歇性,高强度的反复冲刺跑以及在剧烈的拼抢中频繁进行攻防转换的混合型运动项目。足球比赛中的高强度激烈对抗,在快节奏中完成技、战术的要求,在稍纵即逝中完成射门得分的结果,均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快速往返跑冲刺能力、争夺制空权的弹跳能力、凶猛逼抢冲撞能力,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足球运动员的的跑动距离和次数对比赛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能力是以运动员的灵敏、协调以及柔韧性为基础的。可见,抓好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和柔韧性训练十分重要。本文浅析国外目前正在兴起的SAQ训练法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意义。
speed(速度);agility(灵敏性);quickness(灵活性,快速反应,爆发性反应)用3个字母前第一个字母组成了SAQ训练,SAQ的基本内容⑴速度,SAQ在速度上强调的主要是位移速度。⑵灵敏,SAQ认为,灵敏是指在不破环身体平衡、力量和控制力的情况下改变方向的能力。⑶快速起动,SAQ所指的快速起动,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爆发力。
青少年时期运动员崇拜明星、热爱足球、急于创新、渴望冒险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征,此阶段孩子身体协调性较好,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求知欲强,愿意进行较长时间训练。他们虽然较容易学到技术,并通过模仿偶像提高技术,但总的来说,孩子们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最好让少儿在训练中尽可能创造一些简单、即兴的训练和竞赛来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理解技术及培养相关的足球意识。此阶段训练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并充满趣味 ,目的是让孩子们体验多变的足球运动。同时青少年时期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时间,也是发展和提高协调性的最佳阶段,应该在训练过程,针对孩子们身体发育不同时期,安排其训练内容。强度和方式,进行科学训练和指导,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能。
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训练中身体训练的比例所占的较小,其中主要原因是教练在教学训练中不太注重对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而且身体训练大多数依然是沿用过去基本训练模式,容易引起足球运动员对身体训练的厌烦心理,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运动员认为现阶段的训练方法陈旧,感觉枯燥,只有12%的运动员喜欢现有的训练方法。这说明我们在足球中的身体训练方法需要更新。被调查的运动员反映:希望身体训练中能涉及灵活性,快速反应身体素质训练,这样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跑和跳。足球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十分密切, 足球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快速变向、变速跑、急停和转身等)和专项身体训练(运球、停球、传球、抢截铲球、射门倒钩、头球、运球突破等)。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的统一关系。在发展某一素质的同时,另一素质也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变化。身体训练中只重视一般身体训练,忽视专项身体训练,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只进行专项身体训练,不重视一般身体训练,运动员就很难得到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
艾伦・皮尔逊(Allen・Pearson)指出, SAQ计划将速度分解为速度、灵敏和快速起动3个方面。尽管这3个方面十分相似,但在如何训练、发展和结合比赛却非常不同。将这些技术成功组合,并配以专门的SAQ练习器械,就会为教练员提供训练一名出色队员的工具。所以说, SAQ就是指以提高运动员速度、敏捷和快速反应能力的训练,或者说SAQ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速度、敏捷和快速反应能力所实施的训练总称。
SAQ的训练方法和种类有很多,大多数训练都是在玩耍和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它能提高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兴奋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另外它还可以提高青少年儿童的速度力量及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此外它还可以提高身体直线、侧向和多方向移动的灵活性,并且提高身体反应时间。速度长期以来仅仅被认为是一个统一体,即某个物体从A点移动到B点有多快。SAQ主张改进跑动中的姿势;以4种不同的理解来训练灵敏,分别是:平衡、协调、程序化灵敏和随机灵敏,快速方面非常提倡对爆发力的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运动员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最终使得足球专门性的多方位爆发力(不同方向)和速度等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下面介绍几种SAQ的训练方法
SAQ的跑动技术训练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手臂动作、抬腿动作、身体姿势、减速动作、跳跃技术。
SAQ足球跑动形式训练的器械比较简单,主要是大小型栏架和一些锥形物或者用软梯。多数练习采用6-8个栏架,栏架中间间隔2步,在栏架两端各放一个锥形物,以标明练习的终点和起点或在软梯空格处进行1小步跑快速通过。2高抬腿快速通过。3侧向交叉步快速通过。4背对前进方向交叉步快速通过。5双腿跳跃快速通过。6单腿跳跃快速通过。7侧方向小步跑+高抬腿快速通过等等。在练习的组数和次数上,通常采用3组×6次,间歇1分钟的方式。
SAQ爆发力训练主要有无阻力、抗阻力两种形式。无阻力训练是运动员观察教练员给出视觉信号利用各种跑动形式通过大小栏架或者软梯。抗阻力训练是通过使用牵拉皮带或者阻力伞来发展队员的起跳能力和多方位加速跑动能力。手臂动作通过利用实心球和牵拉皮带,进行练习发展摆臂速度。
根据足球运动特点我们可以模拟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所做一系列动作,设计具有连续性、综合的SAQ训练。例如:直线跑-跨越障碍-绕杆跑-侧向跑-后退跑-冲刺跑(无球);直线运球-“之”字形运球-虚晃变相运球-快速运球射门;直线跑-侧向交叉步-蛇形跑-快速高抬腿过低障碍-冲刺(无球); 单腿跨栏跑-依次进行快速跑动云梯-蛇形短距离突然转向-双脚并拢跳跃通过云梯- “之”子形跑动-长距离突然转向跑-侧步通过云梯-双脚并拢跳跃栏架-倒退跑回起点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SAQ训练理念,对运动员的速度-灵敏-快速起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在一定范围、短时间和高强度下的综合运动能力,同时也激发了运动员的兴趣。
SAQ练习是做为基础练习部分来考虑的。它己经成为训练运动员的一个普遍手段,任何一名队员都可以通过速度、灵敏、快速反应训练得到益处。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得少年儿童在他们的幼年成长时期就缺少在自然界中的游戏的机会,从而丧失了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灵敏、平衡、柔韧、互动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SAQ的出现正好替代了这一阶段的自然训练,它以合理的跑动、正确的跳跃动作、依靠人类本身运动的训练姿势,促成了人与运动之间的和谐。
SAQ训练法在国外己经相当普及了,它适合于任何年龄、级别的运动员。但在国内这种训练方法很少被运动队所运用,其重要原因还是SAQ这种训练理念尚未被广大青少年教练员所认识和掌握,。本研究认为,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及专项能力训练中,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在基本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很有必要引入SAQ训练理念, SAQ训练可弥补传统训练中对跳跃、转身和“之”形跑动速度重视不够的缺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值得在我国足球训练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SAQ训练联盟.日本陆上体育竞技部.
[2]艾伦.皮尔逊.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杨一民等.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 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 田径运动
1.引言
运动为青少年提供许多潜在的好处,比如他们可用运动来进行社交,并增强体质,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青少年愈早进行锻炼所受益处就愈大。对他们来说,这种锻炼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挑战性、亢奋性、趣味性和效益性。运动无疑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树立将伴随他们走入成年。因为对体育教师而言,要正确引导到赛场参加比赛或到操场进行锻炼的青少年。下面我将说明青少年在接受某田径项目的训练时,普通存在着运动量过大;太早进行专门训练等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对多培养优秀运动员发挥积极作用。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永春二中田径队的青少年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
3.结果与分析
3.1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在训练中,当使所需要的肌肉纤维组织得到恢复(指放松),由大脑和脊髓传送到肌肉的信息必须激起尽可能多的运动肌,而训练协调身体的趣味活动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而设计的。根据神经肌肉信息的有效性,这些趣味活动便教会了参与者在运动中要保持平衡。如果有一参与者大部分时间用占优势的那只脚进行训练,其神经和肌肉系统将出现失衡,最终出现力量上的不平衡,从而引起损伤,或者说更易出现损伤。
协调要视以下两个基本因素而定:青少年与生就来的体格特点和运动潜力;他们如何发展、激发这些生来就有的东西。只有当肌肉或神经系统的发展受到破坏时才会引起协调系统发展的缺陷。事实上,如果协调尚未发展起来,那么要掌握技术将更难。在青少年及成年运动员成长过程中,训练的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基层大多数少年在其童年时代通常都在玩球。如果一个小孩在上中学之前不知道球是什么样子的,便很难让他们喜欢上足球或篮球,不管他们的水平如何。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要注意青少年经历有所不同,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让他们接触一些东西。
就经验而言,我曾在永春二中担任短跑和跨栏教练,学生大都是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中一部分人缺乏协调感,因而甚至连短跑训练中的高抬腿练习都没法完成,充其量只是在原地乱跳;跨栏练习时较个别者反复出现同手同脚现象。经过调查,这一部分学生都是平时很少活动的人。实践证明:那些活动最多样、最广泛的学生也是学得最快的学生。以上的例子说明,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平衡感和协调感是非常重要的。
3.2影响田径运动的社会因素
一般而言,青少年在15―16岁之间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率都不高。这就有必要弄清青少年为什么会失去参加田径运动的动力。同时也应寻求一种教学途径,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人们总是推崇冠军,但那些要求青少年在年纪尚轻时就能做一项特殊项目是错误的,尽管他们可能对某一领域有相当惊人的潜能,但他们要达到最高水平有很大困难。原因如下:
(1)缺乏扎实的技术基础;(2)过早强化训练可导致对运动的厌倦,从而引起技术状态停滞不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训练手段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而不要太早地背负上运动的压力。
教师必须有一种团体的使命感。但他们目前要把青少年训练成为某一项目有所成就的运动员,还存在一定困难。有些青少年,他们中的有些成为学校的冠军,踌躇满志,然而问题或许就从这里开始。过早的专门化训练常常会因超负荷而带来伤痛,另外还伴随着其他一些生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如果14―15岁的青少年都是专业化的运动员,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达到参赛年龄时,便没有多少提高的余地了。轻松的训练方法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增长。而过度训练则会使正在增长的骨格的软骨组织负荷过大而受损。运动员不宜过早进行专门化训练,也不宜常参加竞争性剧烈的比赛,因为经常是运动超负荷的原因。
3.3教练应该怎样工作
对一个第一次和十五、六岁左右的青年人打交道的教练员而言,发展并培养他们的技能、技巧、协调感和节奏感都应列在教学工作日程表上,在给青少年上运动课时,作为重点来抓,这方面的教练技术极为缺乏。因而得到重视,大多数学生进步都很快,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极强,而且没什么心理障碍。
有许多取得学校冠军的青少年都没法成功地成为更高层次的运动员,其中一个原因是教练员没能让年轻的运动员取得平稳的进步。由于年轻运动员的生理限制,他们不应进行太密集的训练。有些未成年运动员跑得很快,这只不过是他们天赋好而已,因为他们并没有受到专门的系统的训练。随着他们的主要生理机制的成熟,他们便可专修某一项目,这也是不宜太早进行专项训练的一个原因。因此,要向他们介绍有氧运动(如稳步慢跑)和容易恢复体力的短跑。此外,还要把肌肉和关节灵活性锻炼纳入青少年运动员的锻炼计划内,作为每日热身和放松运动的一部分。
要让青少年尽量避免乳酸训练。乳酸训练(即速度持久)对青年人分解糖原和产生乳酸的能力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前任法国国家队中长跑教练乔斯・马拉伊奥在谈此问题时透露:他们发现年轻运动员缺乏足够的磷酸二酯酶,而这种酶有助于乳酸的产生。
在法国,这一观点受到极大重视,因而在法国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都不参与400米跑和400米栏的专业化训练。这主要是因为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成绩,必须严重依赖乳酸训练。
3.4集中训练与家庭生活
如果青少年运动员过着积极、活跃的生活,他们就会相应地积极地进行锻炼。有一点应注意:训练太频繁是不适宜的。对12―14岁的少年而言,一周2次训练便足够了;对15―17岁的,一周3―4次便足够了。有些运动员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反而造成不良的效果,比如引起身心失调导致失眠和神经衰弱。
教练员应使运动员的父母积极参与,但参与的态度应该是:不对运动员提过高要求而是尽力支持,关心他们,这样运动员便不会有压感,而且能从家庭中得到鼓励。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和教练员、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只有采用适合的方法,创造有利因素,挖掘潜能,才能成才。
篇3
关键词:功能性动作测试;意义;比较
FMS 测试被普遍运用于美国职业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评估、康复、体能训练,是检测人体基本动作模式阻碍或者不足的一种方法手段。使用 FMS 对运动员进行检测,通过采用标准化的动作姿态,我们可以了解运动员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
一、FMS测试的概况
功能动作测试(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是美国矫形训练专家Gray Cook和训练专家Lee Burton等设计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项测试于1998年改进完善后广泛应用于美国职业运动员运动能力评估,它可以简易、快速地识别个体的功能限制和不对称。
功能性活动有以下 7 种重要动作:蹲、跨、弓箭步、伸、举,以及躯干的前后倾和旋转。而 FMS 测试的 7 个基本测试动作正是模仿并检测这 7 种重要的动作,它包括深蹲、上跨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其中深蹲、躯干稳定俯卧撑是对称性动作,而上跨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和旋转稳定性 5 个动作测试分为非对称性动作,需要左右测试,每一项的测试得分为0~3分,总分为21分。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附有 3 个伤病排查动作。测试目的和功能是了解人对身体掌握和运用基础身体动作的能力及动作结构进行测试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和设计纠正动作的练习手段,达到有效规避由于错误动作而造成的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动作的工作效率及合理性。
二、FMS测试的意义
目前许多教练员在训练中刻意追求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负荷,却忽视了一些伤病的隐患,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这些小的伤病就成为限制运动员成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成绩优异的运动员都有伤病困扰,这些伤病为运动员赛场上的正常发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如:中国的跨栏名将刘翔――亚洲第一位打破短距离项目世界记录的运动员,他的跟腱伤却成为阻止他前进的拦路虎,使他无法驰骋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留下来的只有令人神伤的背影和全国人民的惋惜;中国篮球骄子姚明,也是因为伤病满身,不得不在 30 岁退出篮坛,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这一现象就暴露了体育训练中的致命弱点,因此,科学的训练不但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还应在训练中规范动作技术,预防损伤的发生。FMS 测试在国外职业竞技体育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欧洲以各足球队为主,在美国四大联盟(NBA、NHL、NFL、MLB)的一线队几乎都在应用 FMS 的测试和训练,FMS 测试是作为对传统测试训练方法的一个补充,以此作为检测运动员潜在伤病并进行伤病预防训练的依据,用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延长运动寿命。
三、FMS测试与体能测试的比较
1、FMS测试
FMS测试的七个测试动作中,深蹲、上跨步和直线弓箭步这三个动作是主要身体全部参与的整体动作,因此需要身体各部份系统协作,任何一个或几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动作效果。深蹲测试说明被试的髋部、膝部及脚踝部还有肩肘关节的活动能力、柔韧性以及各关节的协调能力。上跨步动作主要测试髋部与躯干在完成跨步动作时具有腿站位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及脚踝和膝关节组织是否有产生外展动作补偿。直线弓箭步动作主要是反应髋关节稳定性和收缩肌力量以及膝、踝关节的稳定能力。肩部灵活性和直腿主动上抬测试主要针对的是身体最灵活地两个地方采取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测试,这里特指地灵活性是整个肩部组织、腿部组织及这些部位整体互相协作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躯干我的俯卧撑测试和旋转稳定性测试,是体现身体稳定性地测试,反应的是一种反射性躯干核心部位的掌控。但这两个检测项目的反应点有明显的区别。躯干稳定俯卧撑测试主要是反应躯干在矢状面地反射稳态属于静态传递,该项测试倾向于力量成分较大一些,需要有良好的躯干稳定性的能力。而旋转稳定性测试主要是反应稳定性和重心移动的能力,力量参与的成分很小,这个检测动作,其实也可作为核心区力量练习动作,是比较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FMS测试适用于任何人,包括伤病患者、普通人群和运动员,也可以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跟踪和监测,在损伤之前发现危险的弱链,以减少训练和运动损伤。
2、体能测试
传统体能测试基于传统身体素质的测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五大身体素质,是对人体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价。主要测试的对象是运动员,甚至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很多测试方法普通人是无法完成的。传统体能测试方法依身体素质而定,每种身体素质测试都有多种方法,每种测试方法并不能适应于每个项目,不同的项目需要选取不同的测试方法。传统体能测试方法侧重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所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能够完成测试或者在多次测试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就侧重于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忽视了训练过程中的代偿动作,从而留下了运动损伤的隐患。
FMS测试可作为身体检查的一部分,以确定个体是否存在灵活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功能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在进行传统医学检查和运动测试评价时很难发现。早发现、早矫正这些功能性问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并最终提高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摇协调能力训练
一、协调能力及其重要价值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练习动作或技术活动的能力。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要求机体的各个方面都被动员起来一起参与。几乎所有的运动技术,都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块肌肉去独立地完成。机体在运动时的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
1.供能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肌肉系统工作的协同;
2.感知觉系统与运动系统工作的协同;
3.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工作的协同;
4.不同肢体、不同肌群(肉)工作的协同。
上述各种协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完成的运动活动的水平与质量。
在传统的训练理论中,常常把协调能力视为与力量、速度、耐力并列的运动素质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协调能力给予新的理解。如果说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水平集中地反映着他们体能的高低,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那么,协调能力则更多地体现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运动时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状态。因此,运动素质与协调能力应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应该是并列的两类运动能力。
协调能力的好坏,对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
1.迅速而高质量地掌握多种复杂的运动技巧(技术与战术);
2.更好地发挥运动员已具备的体能、智能及心理能力;
3.更好地适应运动时的外部环境(包括对手、场地、气候等等);
4.完成同样的练习时能更节省使用能量;
5.减少产生运动损伤的可能。
二、一般协调能力与专项协调能力
依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其专项运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将其分为一般协调能力与专项协调能力两大类。
1.一般协调能力。指运动员完成各种运动活动时的协调能力,它是运动员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技巧,参加多种运动活动的重要基础。一般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反应能力、时间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适应调整能力,以及协同动员能力这样五个方面的能力。
2.专项协调能力。特指运动员完成专项运动时所需要的协调能力,其构成一般来说同样包括一般协调能力构成的各个方面,但依专项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乒乓球选手的专项协调能力,更多地表现在反应能力及适应能力两方面;体操运动员的专项协调能力,则主要表现在时间及空间的感知能力等方面;集体比赛项目选手的专项协调能力,则必须包括与同伴协同工作的能力。
三、决定运动员协调能力水平的因素
1.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可塑性。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越高,可塑性越大,其协调能力就越强,能够更好地组
织协同工作、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并能迅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神经系统中已经建立的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的数量。运动员掌握的运动技能数量越多,也就是说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中,已有的动力定型越多,就越容易建立起更为广泛而多向的神经联系。能够有效地调节不同系统、不同器官之间的配合工作,其协调能力也就越强。
3.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活泼型心理特征的运动员,思维敏捷,学习欲望强烈,可塑性高,掌握动作快,协调能力则好。
4.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强弱,对认识对象的理解能力的高低,显然都会对其协调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等素质水平的发展状况对其协调能力有明显的影响。速度快、力量强的选手比较容易掌握新的技术和战术技巧。
四、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
1.配合练习法。有目的地组织专门的练习去培养某两个系统或两个部位或两个肌群之间的协同功能的练习方法。例如乒乓球运动员望左打右的滑板练习等等。还同时专门组织非常规动作的配合练习。如同侧上下肢一顺的走步或跑步;双臂下摆的纵跳等等。
2.变换练习法。训练中经常变换练习的方式、方向、节奏、速率、力量以及其他要求,可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例如,交替用左右手投篮、运球,或交替用左右脚踢球;交替在快速跑进或慢速跑动中跨过栏架;用不同旋转速度完成鞍马全旋;与不同人数的同伴或对手同场练习等等。
3.渐进练习法。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内容,逐步提高练习的复杂程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例如,先做简单反应练习,后做选择反应练习;先做团身前滚翻练习,再做团身前滚翻接团身后滚翻练习等等。优秀运动员由单个动作逐步发展到组合动作的练习等等,都可以明显地促进协调能力的提高。
4.加难练习法。加大练习的难度,让练习者在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困难的条件下练习,也是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跨栏运动员跨越高度不一的栏架;篮球选手饶过场地上设置的模拟防守者运球突破;下场地足球练习等。
五、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注意事项
1.发展运动员的一般协调能力要从小抓起,要充分利用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及运动器官具有较强可塑性的优势,提高运动协调能力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三个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社会和家庭都把重心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因此,处在身心发展迅速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1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表现及原因
1.1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良情绪,并伴有忧虑、烦脑、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根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学生中学习焦虑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焦虑状况越加严重。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的学生跑的能力不行,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就害怕跑步;跳的能力低的学生对跳容易产生焦虑。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每一节体育课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些学生身体素质不错,平时体育课表现也很好,但是体育测试却感到焦虑不安。
1.2自卑心理。
学生的身体素质大不相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强,因此对教师教授的技术动作很快就能够掌握;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或者在学习动作时接受和掌握动作的能力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同学相比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他的同学,从而自暴自弃,没有信心,结果导致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
2.3人际关系紧张。
主要表现为交际范围较窄,缺少和别人合作的意识,沉默寡言,愁眉苦脸,对人冷漠,参加体育练习时不愿练,大部分时间看着同学练,游离于集体之外。
2.4急躁。
有些学生一旦不能完成技术动作或技术动作完成得不好,参加比赛时没有得到自己预想到的成绩,以及碰到种种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时,往往会发脾气,情绪波动很大,有时候甚至有过激行为发生。
2 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1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特点、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技术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使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中学男女生在生理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健康理论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知道自己这个年龄阶段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学会相关的处理方法。
2.2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改善学生心理。
体育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教育和身体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的效能。例如跳远项目,不少女生害怕跳不进沙坑,即使勉强跳进去样子也很狼狈,还弄得满身是沙子,结果更没有学生愿意跳了。教师首先要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先进行动作分解练习,再以小组比赛形式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就会提高,而且能获得成功。又如跑类项目,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耐久跑很反感,有抵触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抵触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2.3强调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
体育教学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形式,但体育活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集体性的教学活动方式最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同时也明白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的责任义务。如拔河、集体大跳绳、开火车等活动,能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优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验到快乐,而被帮助的学生因为得到帮助,不但在学习上能有所提高,而且内心上有种被爱护、没有被遗弃的感觉,对运动会更感兴趣,这种合作非常有助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4利用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急躁的心理。
法国心理学家伯恩海认为,暗示就是受暗示者把别人所暗示的观念接受过来,并在动作中加以实现。例如著名长跑教练马俊仁带领队员做长跑训练时,他会像个导游那样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向左看,这草坪多棒!”“向右看,大海!”“现在往前看,新建的别墅,漂亮吧,今后你家比那更漂亮!”到最后冲刺时,他和队员一起喊:“不成功,便成仁。”从心理学上讲,马导的训练方法就是“评议暗示法”。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这样,通过心理暗示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克服焦虑。
2.5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及身体素质,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性格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安排篮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学生可安排球类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安排武术、体操等;对急躁、易怒的学生适宜安排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安排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安排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这些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达到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能力。
总之,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2004,(04):112-114.
[2]常言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108):59-60.
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具;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97-02
1 前言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体育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锻炼身体以外,还要重视教具的运用,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在兴趣中加强身体锻炼,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下面结合农村体育教学实际,谈一谈利用教具和开发教具的重要意义。
2 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具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兴趣教学,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具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提高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有利于教师进行示范 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很强,需要教师示范一些技术性动作帮助学生掌握。一方面,如果仅凭口头讲解,学生不易理解;而借助教具,则有利于学生在示范动作中领会。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刺激,如果教师的讲解拖泥带水,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利用教具,则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掌握重点,快速理解,从而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兴趣教学。把教具应用于教学中,既能使学生通过教具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从而提高兴趣,达到体育的锻炼目标,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 农村体育教学中几种常用教具的应用方法
录音机的应用 录音机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具。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1)在活动准备时应用。体育课之前,一般都需要做准备活动,目的是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在这个环节中,可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等一些雄壮的音乐,或一些欢快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以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2)在中间环节中应用。音乐具有韵律性,这个特点有利于训练学生对各部分肢体的控制力,从而使学生和着节奏,迅速做出反应,改变运动形式,增强活动的节奏感。例
如: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可播放电视《中国功夫》中的音乐来配乐动作的要求;在教学篮球中的“拍球”时,可选用经典儿歌《两只老虎》,让学生在歌唱中边唱边拍。
3)在课堂结尾时应用。在课堂结束时,可播放一些轻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课堂。
4)应用时注意的几个问题。录音机的主要作用只是用来调节教学气氛,在应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便使其作用的发挥更加有效。
①音乐的内容要符合动作的内容。如在教学“各种姿势的自然走”时,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可以选择一年级音乐教材中《动物说话》这首歌,给学生一种亲切而又新鲜之感,以激l兴趣。
②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要与动作的节奏和速度相一致。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以选用慢三拍的音乐,以利于学生呼气和吸气,消除学生身体的疲劳。
③音乐的风格要与动作的风格相吻合。如在教学篮球等内容时,可选用《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节奏强劲的音乐,给学生以激情和力量。
图画的运用 图画也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具,图文并茂、画面清晰,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技术要领的理解,促使学生尽快掌握。
1)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生热衷于追星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体育明星的图画来诱导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榜样。例如:在教学篮球时,可展示姚明等篮球巨星的照片;在教学跨栏时,可展示刘翔比赛时的一些图片等。
2)利用图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有利于杜绝以前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新知时,可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对动作技术有个大概了解后再进行示范。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教师可先把鱼跃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鱼跃前滚翻的姿势,以及身体下落时两臂主动向前下方撑地的动作;等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整个动作的流程表象后,再进行示范动作,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对于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教师在示范讲解以后,可发给学生一份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着练习。对于跳高、跳远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教师可重点辅导学困生,让学生观看教师瞬间在空中完成的动作后,再对照图画自主练习。
3)利用图画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图画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欣赏中认识美和感受美。例如:引入运动员的图画,有利于学生感受力量美;让学生欣赏舞蹈图片,有利于学生感受动作的美;让学生欣赏健美操图画,有利于感受形体美等。学生通过欣赏,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兴趣,而且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羡慕之情,从而提高认识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利用图画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图画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优势。如在选编地方文化特色课程时,可利用图画,把花样跳绳、球类游戏、踩高跷、舞龙灯等一些民间体育文化项目以图画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5)利用简笔画突破重点和难点。简笔画具有形象简单、重点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观察中抓住动作技术的特征。如在“行进间单手上篮”教学中,上篮的动作技术是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利用简笔画,在小黑板上边讲边画,然后挂在篮板上,让学生边看边练习。再如在教学“排球传球”时,手型及传球时全身协调用力是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此时教师可利用简笔画,讲解手型的动作及全身协调用力的分解图,让学生明确协调用力时的顺序,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6)图画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体育教师虽不是美术教师,但平时也要熟练掌握图画的绘画技巧,做到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而又快速,以避免绘画时由于不正确而给学生错误的引导。②要注意与讲解和示范结合,做到边画边讲解,边讲解边示范。③根据教学课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合理恰当地运用,恰到好处。
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交往互动、动静结合,有利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一般应用于阴雨刮风天气,进行室内体育教学。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明星在赛场上的风采,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了解他们的动作要领,为以后的练习提供借鉴和警示,又能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教学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时,可利用多媒体的移动、旋转、定格来演示\动的轨迹,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演示中掌握动作要点,正确理解动作的概念。
4 自制教具的开发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为此,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积极开发体育教学资源,自制教具,是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自主设计或合作开发的,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巩固。
2)在自制教具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需要动脑子、想办法,动手设计,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有些教具一人不容易完成,需要教师或同学帮助,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有利于弥补教具的不足。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具,数量一般不是很充足,种类也不是很齐全,导致有些运动项目的教学不能有效开展,使学生对这些活动的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表面。自制教具可根据教学需要弥补这些不足,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4)自制教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自制教具的出发点,首先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去获取新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①要注意科学性。在自制教具时,要充分考虑教具是否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保证自制的教具有利于学生学得有兴趣,不易受场地的限制,课内课外都容易开展。
②要注意符合新课标精神,即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③要注意卫生安全。自制教具是对废旧材料的二次开发,因而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对于那些不卫生、不安全的材料,坚决不能用。
④要注意趣味性。自制教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因而趣味性非常重要。如在体育活动课时,利用废旧报纸折叠飞机进行玩飞机的游戏,非常符合学生爱玩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玩得开心和舒心。
⑤要注意经济性。自制教具时要就地取材,废旧利用,如用破布和沙子制作沙包,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帆布制作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