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贵州土家族民居建筑概况
我国的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集聚的省份,而这其中,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是以印江、沿河、德江、思南,有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占1 969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4.2%;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2476平方公里,总人口5O万,其中土家族占到总人口的54%。贵州的土家族的建筑文化是与贵州其他民族有其是汉族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比如,同为少数民族的苗族的建筑的吊脚楼虽然也是依山而建,但是在建筑形式和内容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侗族的建筑中的风鼓楼也是与土家族的艺术风格也是不同的。土家族的建筑大多数的分布在深山之中,常常是在山水环抱之中而建造。贵州省的土家族的建筑主要是集中在铜仁地区和印江县的村寨里,早期的贵州土家族的民族的大多数建筑是呈现出比如马头墙等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的特征的。后来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土家族人们共同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成为了该地区建筑的主导的形式。分析起来,贵州的土家族建筑的民居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依山而建的干栏式的吊脚楼,其次是形成了街巷,主要的文化特征还是以徽派建筑结合汉族传斗结合抬梁式的建筑样式。土家族民居建筑及雕饰组成沿河、印江土家建筑主要有土司衙署建筑、土家吊脚楼建筑、土汉文化结合的封合桶子建筑等。
1.屋顶及脊饰
中国古代的传统的建筑平面并不丰富,而传统的屋顶样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而在传统的建筑文化中,不同的屋顶样式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屋顶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古代建筑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的形式,包括
悬山、硬山、歇山、庑殿、卷棚和攒尖式样的屋顶。一般情况下,宫殿和庙宇以及皇家的最高级的建筑如陵墓的享堂等采用庑殿顶,以及歇山顶。而民居中则是以悬山和硬山为主,而民居常常最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国的南方气候温润,潮湿多雨,因此南方的建筑为了防雨,南方的民居屋顶常常伸出屋顶,形成悬山顶,而北方的气候干燥且风沙大,为了防风和防火,北方的民居屋顶大多是呈现出硬山的形式。而且为了防火如徽派的建筑常常伸出马头墙,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式。而贵州的土家族的吊脚楼的屋顶形式是以南方常见的悬山顶为主,而土家族和汉族相结合的民宅则以硬山和风火山墙的形式为主要形式。这是两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庑殿顶是由五条屋脊组成的,歇山顶是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的。而卷棚和攒尖没有正脊而只有垂脊。中国的屋脊的装饰是有实用和装饰两种用途的。首先,实用功能是利用屋脊的重量压住瓦片和对屋脊进行收口的作用,另一个是装饰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屋脊来体现建筑本身的身份与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是从屋脊的装饰来有效的反应了人民的价值和审美观的。屋脊的装饰的造型是从古代的图腾转变而来的,有渔纹,鸟纹,龙纹以及蛇纹等等。有古代的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崇拜,而鸟兽龙等是屋脊装饰的重要题材。汉代的人民就已经将瓦当做成起翘的形状了。表现为出屋脊的审美。而后世渐渐的把神兽作为一种象征表现在屋脊的装饰上,比如凤鸟在屋顶上以表示防火,鸱吻消灾,降雨等等祈福。《清箱杂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压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与屋脊,以压火灾,即今世鸱吻是也。”
2.门窗、柱子及雕饰
关于门窗的形制,中国的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形式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把木头柱子立在平整过的场地上,在木头上设置连接木头柱子的方木,这些构件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基本的形式。从而组合而形成主要的建筑结构。其次,在构架上铺设瓦片,在架设好的结构上添设门窗,在地面上铺设砖或者地板等等,还有的梁枋上面有装饰性的雕刻,在宋代,是将这些具有结构作用或者大件的木头的加工叫做大木作的,而室外的门窗、隔墙等等则被称作小木作。在各类的门窗中,常见的就是隔扇,又叫做隔扇,指的是带有木格门窗,这种基本形式是用木头组成木框,然后用楞条组成格子,用纸或者纱来进行粘接。而土家族的建筑中门扇一般也是双数,通常窗户是槛窗,在两根柱子之间的下半部分是砖墙,上半部分安装隔扇,这种形式在中原的明清是比较常见的形式。雕饰内容:古人常把忠、孝、仁、义作为道德标准;把福、土家民居门窗禄、寿、喜、招财进宝、喜庆吉祥作为理想追求,土家族建筑装饰上同样少不了表达这些内容的图舞等。但是由于建筑形式与建筑形体本身的限制,形状大小也得服从构件的原状,通常采用象征或者比喻的手法,来表现人民的理念与意志。龙和风常常象征的高贵与权力,而狮子象征着力量与门第,还有蝙蝠和鹿等等象征的财富。竹子和莲花等等则象征着高洁。而土家族的建筑的装饰图案则更多的表现了生产和生活的画面。艺术史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这样的装饰题材反应了那个地区的生活和意识形态。在土家族的门窗上,常常看到的是瓜果和花朵,藤蔓等等雕刻,他们并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而是一种形式美,反应了一种自然主义的情趣,和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土家族的吊脚楼的窗花的雕刻是反应建筑工艺高低水平的主要标志,乌江土坨峡首土家山寨鲤鱼脚楼是土家吊脚楼的典型代表,其窗花运用了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容彩。门窗构件木雕中浮透相间,多为“麒麟送子”、“蝙蝠绕梁”、“仙猴嬉树”、“喜鹊闹梅”如等祈福纳祥的图案,雕工精细,独具风格。这些雕饰有的象征着地位,有的象征着吉祥有的象征的农耕,有的反应生活和教育还有的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民风,这些飞禽走兽和花鸟鱼虫等一般的塑造的栩栩如生,寓意深刻,而又变化多端,是土家族建筑的主要特征。这些雕刻图案精美,做工细致,形态祥和和朴素,与建筑的构件相得益彰,建筑的受力构件与装饰构件结合的很完美,尤其是土家族吊脚楼中变化丰富的窗花,这些由于历史的积淀,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不仅仅体现了土家族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审美意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民居的精髓。镂空的窗花使得这些民居在空间上更加的通透也使得室内的光环境更加良好,既起到了隔断的作用,又有装饰的作用。
在视觉上也开阔,舒服,凸显民居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的土家族风俗特点。土家民居窗花内容丰富,多达上百种,是南方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窗花内容中有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植物花藤,也有与生产劳作和悠闲雅致生活为线索的画面反映。更多的则是人们将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于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异兽和“福、禄、寿、喜”图案。窗花的雕刻技法结合了镂空、浮雕、圆雕、多层雕等艺术形式,使得整个窗花剔透、丰富。在沿河的刘家桶子,是一字缕花木门,门额上留下的区委会的门牌清晰醒目。院子里的石雕、木雕,工艺也十分讲究。雕有“麒麟送书”“犀牛望月”图案的花磉礅,工艺精湛,构图新颖,连地脚石也过了细钻,装修设计相当细腻。尤其是天井中的两个石花礅,很有特色:高60余厘米,下四方,中八角,相接处为帘状雕饰,有的天井中石花礅,呈瓜状花雕,工艺精良。
3.雕饰形式
土家族的建筑上的雕刻的图案大约有一百多种,而雕塑的美感就是来源于千姿百态的具体形式,这些内容都与土家族的生产劳动和民族信仰有关,土家族的人民常常以乐观的心态把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都镌刻在自己常年居住的建筑中,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意识。这些雕塑的整体布局是十分和谐的,而且注重实用,门栅、门栏多雕饰花鸟鱼虫等图案,这些图案与土家人的生活习俗、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他们对外交流的一种介质。
4.雕饰色彩
一般在进行雕饰之后,都会在其上施以色彩,这样不仅仅使得雕饰更加的鲜活也使得主人的富贵与财富能够得到体现,但是土家族的建筑常常会采用木头的原色调,这样更体现了自然、朴实的民族风格。这样的无色雕饰现出几分天然、几分稚拙,给人一种干净、清新的舒适感觉,体现了土家人生活简朴,追求素净、简洁。雕饰少涂色彩也更能体现今天提倡的环保、低碳理念,土家先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简洁其实就是一种美。
总结
土家族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山区,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这也确证了“巢居”是南方史前建筑的基本形态。
史书记载:“穴居多在高处,土层较厚,多在北方;巢居多在低处,地面湿润,多在南方。”巢居是干栏建筑的早期形态,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由于气候湿热,森林植被资源丰富,居住在这里的土家族先民们为了防湿热和避开野兽虫蛇,选择了干栏式建筑作栖居之巢。从地形上看,吊脚楼往往占据地形不利之处,如坡地、陡坎、溪沟等,而主体部分则位于平整的基地上。若从吊脚楼与主体的结合方式看,分别有一侧吊脚楼、左右不对称吊脚楼、左右对称吊脚楼三种,其中以一侧吊脚楼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土家族还有一种不做挑廊的吊脚楼,其正屋主体部分与厢房吊脚楼直角相连,似乎已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通透的支柱、轻灵的翘角反而成为了视觉的焦点。
篇2
今天的吊脚楼依然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式样。无论是从营造的思想、建筑的色彩、装饰的特色还是从生态艺术价值的体现,都对以后建筑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传承意义。
吊脚楼乡土建筑生态艺术传承
1. 乡土色彩
鄂西现代的吊脚楼乡土色彩以雅致柔和的灰色调为主,同一种建筑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并相互协调。吊脚楼房屋的主体颜色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屋顶依然保持着现有的风格盖小青瓦和黑瓦,墙和屋顶用木材颜色或青蓝色基本上维持现状。最忌讳用红色、黄色、白色三种颜色为主体颜色。
吊脚楼建筑最基本的形式是砖和瓦屋顶,利用灰色调以及灰白为主的外墙材料,打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的建筑形态及开埠时期、陪都时期和抗战时期的建筑。为此,新规划项目凡体量和高度符合传统建筑特征的,规定其风格按土家本地传统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和审批。从用材上来讲,运用当地天然材料资源开展建造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
2. 乡土形态
吊脚楼的形态是在自然浸染中的人工再创造,其中有物质因素,更有人文因素。它所传承的人文思想,从根本上赋予了它独特的民族神韵,体现出了土家人的生活意蕴、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向世人昭示着土家人高超的艺术水平。土家族勤劳的生产作风,淳朴的生活习惯,执着的信仰追求,独特的风土人情,使民间建筑的优秀手法能够在今天的建筑中有所延伸。
对鄂西土家族地区来讲,外来文化、异域建筑由于具有文化的异质性特点,与区域环境、区域文化非常不和谐。在这里,吊脚楼作为土生土长的民居形式,已经在演变过程中完善了多种适应性。但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当地古老的吊脚楼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功能要求,在这种形式下,挖掘吊脚楼乡土文化,为开发建设现代乡土建筑寻找设计元素与灵感显得尤为迫切。
鄂西地区的乡土建筑开发实践中,将吊脚楼外观展翅高飞、腾空欲奔的的乡土形象做了最广泛的传承,表现在新农村民宅、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服务设施等方向上都有反应。
3. 乡土材料
从用材上来看,运用当地天然材料资源开展建造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人们在有限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就地取材,使建筑特色具有明显的乡土特征,从而成为一种能唤起人们情感的物质载体。以前的吊脚楼用材一般采用茅草或杉树的树皮作为房屋的盖顶,有时候也会用石板作为房屋的盖顶。如今鄂西土家族的城镇发展建设倡导用本土材料和品质优良的现代材料,比如石材、瓷砖等。青砖灰墙建筑材料很少使用如白色、粉红、黄颜色的瓷砖。
此外在鄂西民居的配套环境中,也提倡广泛使用地方材料,这样不即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能做到循环使用,即生态又环保。现代的土家人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培育各种果树。乡土植被的栽植有利于植被成活,也减少了购买种苗和养护成本,使绿化景观体现出地道的乡土气息。
吊脚楼山地建筑生态艺术传承
1. 依山就势生态艺术传承
吊脚楼通常是依山而建,利用山区和河岸陡坎陡坡的复杂地形创造出柱脚下吊廊台上挑屋宇重叠因险凭高的建筑形式。这是土家人想象出的最适应环境和最经济合理的居住方式。它的建筑方法是将房子部分搭在夯土整平后的平台上,部分以木架撑高悬挑于坡地之上,这样就形成上下两级屋基。从外形来看,吊脚楼较多分为九柱落地横梁对穿、楼台悬空、分上下两层,只有绕楼的曲廊上有一排柱高悬于空中,整幢楼象人吊着一只脚站着,大概吊脚楼便是由此而得名的。吊脚楼无论是在结构、装饰还是布局上,都能不同程度地适应土家人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等。在远古时代,自然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土家先祖正是在与自然的适应和抗争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2. 通风防潮生态艺术传承
土家吊脚楼一般都有两层,上层是居室,通风、干燥、防潮;底层是猪牛栏圈,或是用来堆放肥料柴草等。
悬空实际上是解决谷物的存放和使建筑物通风防潮的问题而不是如现在很多人认为的避免野兽害虫的问题。楼下养畜并不是人们刻意追求的,它是建筑的派生品。
3. 节约资源生态艺术传承
如今,受到人口激增、城镇不断扩展、新建造技术出现、木材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吊脚楼建筑只有延续和传承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要。
吊脚楼除了建筑形式富有层次感以外,还能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要保证我们的耕地面积,就不能因为城市的扩大,而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农耕土地。当代建筑应当适应地形地貌, 尽可能地保持原地貌状态。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就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建于斜度较大的山坡上。这些山坡地势较陡峭,土质情况很差,不适合于耕种。
结 语
篇3
关键词:张家界市;旅游商品;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17-02
引言
张家界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发旅游以来,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飞速发展,1989年旅游人次只有56万,旅游收入只有2 491万元,2006年,张家界旅游人次已达1 762万,旅游收入达793 814万元。然而分析其旅游收入的构成却发现,旅游购物收入不尽人意,根据《张家界统计年鉴2007》提供的资料计算所得,进入新世纪以来,张家界市的旅游购物收入虽呈现平稳趋势,但其比重却在13%~14%间徘徊且有下降的走向[1]。
一、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学方法
(一)实地调查法
到张家界市,就应该对两区两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历史风貌、地方县志,对物产、特产进行挖掘,这样开发的商品才有针对性,也可避免产品的雷同。如慈利县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旅游食品、方便食品,以水晶、金属、仿玉为主的工艺品,永定区以张家界风光为背景和民族风情为主的砂石画、砂岩画、多维立体画、玻璃雕花、微缩美术工艺品,桑植县以野生资源为原料的特制竹筒酒、山野菜、仿生魔芋等“绿色食品”和根雕奇石工艺品,武陵源以生物化石、活树盆景、饰品为主的艺术品等。
(二)文献法
文献法是进行文化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通过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资料,掌握文化学研究材料的方法。如查阅张家界市地方县志、历年年鉴,找到相关物产的文献记载,以挖掘生产特色产品,以增加购物品的民族性、地方性,如酒类中的张家界酒的记载资料。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文化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文化学中的比较法,是将文化素材、文化现象,在不同层次上、不同范围内,进行比较、概括、分类的研究方法。比较的目的在于发现和了解各种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和相同的条件和因素,发现和了解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之间的和某种文化现象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各种文化现象的普遍本质和特殊本质,了解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如张家界市的砂石画的比较与联系,酒类的比较与联系。
(四)分析法
分析法,即逻辑分析方法,它也是文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文化学的研究中,分析,是把复杂的文化现象分解为各组成要素,单独进行考察,找出它们的特点,剖析每个要素的性质和特征。具体到张家界市的旅游商品开发就要分析游客的购物心理、购物需求,分析张家界市地方特产的销路,并不是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就一定开发,还要分析其需求性,特色性强不强等问题[2]。
二、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学原则
(一)民族性和地方性原则
旅游商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记录、储存,认知、助识,传播、交流等功能。因而在开发旅游商品时必须遵循民族性和地方性原则。尤其是张家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个民族的特产都可通过旅游商品这个载体的开发、销售让他人认识张家界。 因而在张家界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要发挥资源优势,利用本地的材质,挖掘、开发成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旅游商品。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商品更有竞争力。
(二)特色性原则
文化学中的特色性,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或民族都有自己国家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异同处,特色越明显就越有吸引力。旅游商品作为一国、一个地区或民族展示特色的载体,要提高其魅力,就必须挖掘其特色。特色即差异,也就是说必须开发出其他旅游地所没有的旅游商品。因而在对区域旅游商品资源进行开发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与旅游商品开发题材、材料、工艺等有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可以转化为其所用的有形资源和以民族节事、传统活动为重点的无形资源等,以此形成独特的旅游商品。
三、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学理念
(一)文化性整合理念
区域旅游商品开发就是围绕旅游地文化主题、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并把它物化成旅游商品的这一过程。但并非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就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只有将旅游资源丰富无形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以一种独特的,直观的、可感的形式使其丰富无形的内涵外显出来,才能实现其价值,因而它特别要求旅游开发者具备一定的文化创新能力。
(二)创新性整合理念
区域旅游商品在整合开发过程中,要发挥创新思维,并要应用到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表现在:区域旅游商品开发与区域旅游开发结合方式创新;旅游商品规划设计理念和经营理念创新;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新,即在对区域原有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弘扬,不仅体现在旅游商品文化品味上,而且体现在旅游商品设施文化品位上和服务质量的个性与特色上;科技创新,即在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宣传营销、经营管理等环节中尽量注入高新科技的含量。
四、张家界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基本思路
张家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 161.45 万,土家族人口101.56 万,土家族占62.9%,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土家文化区”。
(一)建筑文化
土家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凭桩可观景,可晾晒衣物。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屋脊与屋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可将这些建筑按比例微缩制成可拆装的木制模型。游客既可以欣赏到精湛的建筑艺术,留下美好回忆,同时还能体验到参与的乐趣。
(二)茶文化
茶文化是土家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家族的茶道也别具一格。既可体验古老的饮茶乐趣,又有迷人风味。头道称为“亲亲热热”,即用滚沸的开水冲泡的一碗云雾茶,清淡素雅,意在热气腾腾待客;二道称为“香香喷喷”,即茶叶放有腊肉碎丁,其香无比;三道称为“甜甜蜜蜜”,即以鸡蛋代茶,意在良好的祝愿。张家界现有葛根茶、龙虾花茶、茅坪毛尖、青岩茗翠、茅岩莓茶、云雾茶等。在设计包装时,应针对不同产地,注明茶的功能,如有神话或传说不妨也在包装表明。一来游客可品茗茶,二来也了解到该种的神奇故事。
(三)酒文化
酒在土家族人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有“茶三酒四烟八杆”的说法。现张家界市有张家界酒、土家包谷烧、土家贡酒、杜仲酒、灯笼果酒、土家竹筒酒等,企业主要有圣帝酒业、张家界惊梦酒业食品有限公司。因此,可以开发酒文化系列旅游商品,如将杜仲酒、灯笼果酒、土家包谷烧经过精美的包装作为旅游商品出售,还可以让游客在酒瓶上注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日期,待第二年,再邀亲朋前来品尝,或寄送到游客手中,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趣,甚至盛酒的酒具都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
(四)服饰文化
土家族服饰主要有妇女服饰、男人服饰和小孩服饰,妇女服饰有围裙、头包、大襟、银钩、三股筋、结婚衣、女鞋及鞋垫;男人服饰有青丝帕或青布、“琵琶襟”、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对胸衣和高粱面白底鞋;小孩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帽沿正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这些精巧的服饰,可说是土家人的智慧,是民族服饰的珍品。
服饰历来是土家族人民追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民族服饰千姿百态,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荟萃了民族工艺的精华,记载着民族的历史、图腾崇拜和传说故事,这些对旅游者特别是海外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五)民间歌舞文化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传统歌曲舞蹈种类丰富,光歌曲就有梯玛神歌、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叙事歌、山歌、情歌、丧歌、寿歌、摇篮歌、宗教祭祀歌、上梁歌、哭嫁歌及各种民间小调等。尤以情歌传播最广。舞蹈有茅古斯舞、仗鼓舞、八宝铜铃舞、傩愿戏,乐器有打镏子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光碟、唱片等旅游纪念品的良好素材。
(六)民间工艺及其他
土家族有着许多独特而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如龟纹石雕、土家根雕、武陵宝石工艺品、土家烟斗、土家织锦、土家银饰以及其他小饰品等。这些都可开发成旅游纪念品或旅游礼品。
此外,淳朴原始、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的村寨、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是明信片、挂历、书签、图册的很好内容,但必须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较高的艺术品位和独特的设计形式。
(七)医药文化
据《大庸县卫生志》记载:“大庸民间医药,源远流长。在中西医尚未兴起的长河中,先民防病治病,主要依赖于民间医药。即使在医药卫生事业发达的今天,民间医药对解除群众的疾病痛苦,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保健食品有乌鸡天麻汤,医药用物有杜仲、杜仲皮、葛根凉茶、葛根袋泡茶和杜仲袋泡茶等可以考虑开发几种优势中草药品牌,通过深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畅销旅游商品。
(八)其他饮食文化
有张家界“四宝”的野葛、杜仲、猕猴桃、魔芋,有土家“八珍”的野生岩耳、野枞菌、黑木耳、野花菇、野山椒、蕨菜、山竹笋、香椿,酸鱼肉、乌鸡天麻汤、猪血稀饭等。它们既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食的精品,也是游客购物中的必选物。对它们进行精心包装设计就成了自用或馈赠的旅游礼品[3]。
参考文献:
[1] 张家界统计局.张家界统计年鉴2007[K].
[2] 杨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2006中国(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高峰论坛.资料整理所得.
[4] 石美玉.旅游者购物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5,(5):70-75.
篇4
近些年来,人们模仿生物设计了许多新颖的建筑结构,于是建筑仿生学便运应而生。笔者在对吊脚楼的研究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结合变色龙的生理特征,为吊脚设计新的仿生体系。利用现代高科技把新建筑材料融入传统建筑中。通过对建筑外观及室内空间的再设计,使自然、建筑外观、室内空间相互调节,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调节的体系。
关键词:吊脚楼仿生学环保节能 自我调节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eople imitate biological designed many nove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bionics born then shipped should. The author in DiaoJiaoLou research, to put forward questions,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Combining the chameleon'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DiaoJiao design for new bionic system. Use modern high-tech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nto traditional buildings. Based on the building exterior and interior space again design, make nature, building exterior, interior space mutual adjustment, mutual penetration. Form a separate self adjusting system
Keywords:DiaoJiaoLou bionic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 self adjusting
绪论
1.1调查土家吊脚楼的背景
土家吊脚楼地处位于湖南湘西一带,吊角楼也叫“转角楼”为土家族传统民居,多依山就势而建,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现在在比较落后的山区还有很多保留完好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空置的,由于落后的经济,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留下一些老人和小孩在家。那里的人们还是保持着原始生活,近年来用电才稍微改善。
1.2研究土家吊脚楼结合变色龙特征的设计目的
经过对吊脚楼的研究再结合变色龙的生理特征,为吊脚楼设计新的仿生体系。主要通过对建筑外观的设计。使自然、建筑外观、室内空间相互调节,相互渗透。变色龙能通过对外界的阳光、温度、心情的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改变自身的颜色;在不同的温度下自我调节体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个均衡的温度;在情绪的波动或遇到敌人的时候改变颜色来伪装自己。利用变色龙的这一生理特性结合吊脚楼的建筑结构特点和自然环境,为吊脚楼设计了新的建筑外观和室内空间,利用现代科技的建筑材料融入进传统建筑中。整个吊脚楼会在不同的日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改变颜色,建筑的外部中的材料可以吸收太阳能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里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室内达到一个均衡的舒适度,室内的照明和电器都是利用外观储存的太阳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供电体系。从而解决了在山区的供电不便的问题。和节能环保问题。夏天的时候会打开使凉风送入室内解决了当地的湿热导致室内的空气不流通。
1.3研究土家吊脚楼结合变色龙特征设计的意义
吊脚楼都是在偏远的乡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只有一些老人留在家里,现在有很多空置在那,因为是木结构的,很多地方都损坏严重。对于现代化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连他的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盖了洋楼,觉得即气派又实用。但由于吊脚楼很适合当地的居住条件,有很多老人回来养老都会重修吊脚楼居住,可是还是保留着最传统的建造方法,对原始的生活状态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善。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现在大家都开始注重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维修或是在现代的建筑中加入一些传统的设计元素,却没有真正去理解它里面所含括的丰富文化精神。 传统民居都是在于它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历史的高度和谐,因地域的地形、气候、物产和民俗等孕育出最适合当地的建筑,它总是在选择中经过历史的洗涤而升华为更适合当代的审美形态,是一种民居的延续性。可是民居文化与现代的新文化在形态上的距离越拉越大。通过把现在还在被人们居住或废弃的吊脚楼融入新的元素,使它也随着时间不断延续出新的民居风格。
我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土家吊脚楼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营造方式和气候情况的了解,吸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再对本地现今的情况彻底研究,同时又对变色龙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利用,用仿生学把两者相结合。把从传统中吸取的精华与现代的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成为有传统精神的现代化民居设计。更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居住地环境。
土家吊脚楼的现状分析
2.1土家吊脚楼的分布情况和现状
土家族的古建筑较少受官式建筑做法的约束,更多地表现出地方的、民族的建筑特点,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面貌。吊脚楼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犹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除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湖南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桑植、古丈、张家界等县。
土家族古代属于“南蛮”的一支,与进入湘西地区的巴人有渊源关系,过着刀耕火种和渔猎山伐的原始生活。最初的吊脚楼仅仅是为了适应南方的地理环境而建造的,因而结构简单、条件简陋、只能起遮风,避雨防晒御寒,避虫御兽等作用,谈不上什么审美功能。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注重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它的审美功能。每栋吊脚楼从构思,设计到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都表现出土家匠师们较深的艺术造诣和别具匠心的创作精神,塑造出具有浓郁地方民族风格的造型。并将之与建筑本身的功用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之既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又具有完美的艺术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
土家族聚居地多属丘陵山地,村落大小不一,均依据地形自由灵活布置分为两种:1依水而建。(图2.1)2以石砌小道或踏级蜿蜒串联,掩映于碧幛之中。(图2.2)
图2.1图2.2
地势的多样化和险恶导致交通特别的落后,运输工具大部分还停留在拖拉机等低级的车辆,一般都是步行,家用的水和柴火都得去很远的地方挑回来。(图2.3、2.4)
图2.3图2.4
地势的原因使得土家族人与外界很少联系,有很多居民还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只有在每周双日的赶集大家才会拿出各家多余的储备出来买卖,同时买些家里需要的必备品。(图 2.5、2.6)
图2.5图2.6
交通的落后很自然也就导致那里的生活极其落后,通电就更是难了,我调研的几个地方很多都还用着煤油灯或桐油灯,虽说有的也通电了,可是山路太崎岖电压很低,稍有自然灾害也就常年处于断电中。土家族聚集处均盛木材,所以民居均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吊脚楼的结构是运用中国传统的插接形式修建的,就像一个笼子一样,很难倒塌。但是年久了会向一侧歪曲变形。又因为全部的材料都是木材,木材没有透光性,因此即使是白天室内的光线都很弱。(图2.7、2.8)
图2.7图2.8
2.2土家吊脚楼的结构分析
土家族民居最早只是“结草为庐,以遮风雨”。起初的居室极为简陋,这些居室大多用三根圆木作支架,用野藤或竹条系之,一面敞开当门,另一面用茅草树枝全部封盖,形成一个三棱锥式的居室。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吊脚楼木构架做法:
土家吊脚楼木构架常见形式有“三柱四瓜”、“五柱四瓜”和“五柱八瓜”。“三柱四瓜”,采用5.6分水;与若是“五柱四瓜”,则是5.7分水;若是“五柱八瓜”,则采用5.8分水。(图2.9)
制作法一穿――三穿枋分左右两截从檐柱向脊柱穿进而成;四穿――顶穿枋则各为整枋由脊柱穿进而成。(资料来源:永顺县列夕乡老木匠董祖文师傅提供)(图2.10)
图2.9木构架结构做法图2.10木构架样式
图2.9 实例 图2.10 实例
吊脚楼的修建工艺很复杂,有很多讲究如笼子:由吊脚支承楼板、垂柱支承走、并盖上“思檐”的厢房,土家人称为“笼子”。“笼”在土家读qian,使小楼阁的雅称。不过少数有钱人家会作“美人靠”笼子是土家民居的共同标志,是一望而知。是区别其他民族住宅的明显“符号”,但也有强烈的个性――人们很难找到两个同样的笼子,它也则是土家吊脚楼的精华所在。(图 2.11)
图2.11
2. 3变色龙的特性分析
变色龙学名“避役”是产自非洲有名的变色爬行动物,本身没有什么防卫能力,它依靠身体颜色改变而隐蔽身体,求得保护。
变色龙在白天日光曝晒时体色变深,如用一小型遮光板将皮肤与光线隔开,皮肤上很快出现一个小型遮光板同样大小形状的浅色部分。将深色避役放在绿叶之间,不到5分钟,避役既变成绿色,难和绿叶分辨。变色龙的色变主要是靠神经调的。皮肤上感觉细胞和视网膜接受外来刺激,通过脊髓和脑,而使真皮内的色素细胞随时伸缩,变化体色。变色龙的皮下有三种色素组织,绿色、蓝色和灰色。变色龙变色取决于皮肤三层色素细胞。与其他爬行类动物不同的是,变色龙能够变换体色完全取决于皮肤表层内的色素细胞,在这些色素细胞中充满着不同颜色的色素。纽约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安德森对变色龙的“变色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变色龙皮肤有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是由载黑素细胞构成,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安德森说,“基于神经学调控机制,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背景、温度的的变化和心情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胁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
变色能躲避天敌,传情达意,类似人类语言 。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吊脚楼的仿生学研究
3.1吊脚楼的空间分析
3.1.1吊脚楼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分析
吊脚楼从整体布局看,可以称为不规则弹性组群,房屋布局自由灵活,无一定规划,完全顺应自然地形地物,或分阶而筑,临坎吊脚,或悬崖构屋,陡壁悬挑,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形条件,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都能与之相适应,因此,这种土家山寨的吊脚楼,有的依山顺势,层叠而上;有的绕弯淄脊,错落有致;有的背山占崖,居高临下;有的沿沟环谷,生动活泼;有的雄踞山巅,气势壮观。虽是静物,确使人感到极强的动感。加之这些吊脚楼多依山而建,山势的蜿蜓起伏常常使人领略到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从而获得变幻的视觉效果,这与我国园林建筑中"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寨内的道路曲折,宛如道道小溪在屋宇间流淌,这也增加了流动的视觉效果。
3.1.2土家吊脚楼室内空间布局及功能分析
为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采用三段式功能分布,一层一般不作正式房间,或为谷仓,或为柴房,或养牲畜,有的干脆架在溪流之上,泉水从房底流过,三层作为粮食储藏层。为了使储物不致霉变,以及在温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不致使脊下木构件因潮湿而朽坏,因此,在装修一,三层时四周均不封闭,以确保良好的通风效果;二层为生活起居层,除堂屋和火塘间外,多为闺房、卧室、书斋,或为织锦、绩麻、打花带的场所,有的完全空壁作阳台。全家人的主要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因此都装有板壁,这与一、三层比较起来,较为封闭,所以就产生了实的感觉。
土家吊脚楼在空间处理上弹性非常大,各幢吊脚楼构架内部空间处理不一样,它是随户主的理想追求和意愿去处理的,同时也是随户主的经济条件逐一完成房屋的整体装修的。所以,土家山寨中的吊脚楼呈现一种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景象,当你远眺近览时,便产生了动感。
3.1.3土家吊脚楼室内家具分析
土家吊脚楼室内家具不多但每一种都很独特。最让人难解的是许多人家都有类似于清朝皇宫的雕花家居,所用木材多为楠木、梨木,无论是滴水床、花柜、碗柜、梳妆柜、洗脸架、茶几、椅子、圆桌、方桌、衣帽架都精雕细刻,由浅浮雕、镂空雕等技法,图案由花草鱼虫、戏剧故事、传说人物,仅椅子的样式就达到十几种。(图3.1)最为珍贵的是雕花滴水床。床的上部构造像木屋的屋檐一样,一层为一滴水,二层二滴水,以此类推。层次多,则一层比一层高,每层都精雕细刻,所雕的主要是花草,栩栩如生。床前有两台阶踏板,便于上床。两边有翼起的花板城呈八字形。床头上方有首饰和食品盒,前边的花板是用于避邪,床前侧面放有衣帽架。同时层数的多少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图3.1各种家具样式图
3.2 仿生学研究及实例分析
建筑仿生学已经成为一种新时代潮流,也是建筑文化的新课题。为了启发建筑合理创新,以及使城市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建筑仿生学是一种重要手段。建筑仿生学是根据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规律,并结合建筑科学技术特点而进行综合应用的科学。建筑仿生学的表现与应用方法,归纳大致有4个方面:城市环境仿生,使用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组织结构仿生整体。
1. 城市环境仿生。比较有时代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在巴黎的改建规划中明显看到。早在1853年时,巴黎塞纳区行政长官欧思(G.E.Haussmann)为了执行法国皇室拿破仑第三的巴黎建设计划,曾对巴黎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他不仅表示对帝国首都的赞美,而且要在城市结构功能上进行改善,使城市交通,环境绿化,居住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在巴黎改建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模拟了人的生态系统而进行规划设计的。
2建筑形式仿生:应用也很普通,不过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善于应用类推的方法,就可以从自然界中吸取无穷的灵魂,使建筑的空间布局更具有新意。
例如:有人模仿鸡蛋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抗震房屋:外壳使用钢铁制造的,“蛋白”用耐高温玻璃、石棉等制造的,人则住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这种房屋能抵抗强烈的地震,即使震翻了,也能自动复原。屋内蓄有氧气、水和食物,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7个人能活一个星期。也有人按照鸡蛋的构造原理和形状,建造了“气泡屋”作为学校校舍(图 3.3)
图3.3 气泡屋
3建筑使用功能方面的仿生。应用也很普遍,不过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善于应用类推的方法就可以从自然界中吸取无穷的灵魂,使建筑的空间布局更具有新意。
4组织结构仿生。有机体在生存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阳光照射、温度和湿度,然而气候条件有时往往是不太理想的,这就需要有机根体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进行自身的调节。这些调节方法,可以启示人们去改善建筑设计。
新土家族吊脚楼空间设计
设计背景
图4.1现存吊脚楼
吊脚楼存在的问题:
地势的多样化和险恶造成交通特别的不便
楼后导致通电难
窗户开的高且小,室内采光不足
房屋结构时间长了易变形
冬天只有一处可以取暖,屋内太冷
样式陈旧
变色龙的生理特征:
变色龙会随着不同的温度 湿度阳光心情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图4.2变色龙皮肤变化分析图
内部自动调节: 情绪 防御
因外界影响:环境 湿度温度阳光
4.2设计的概念
图4.3 概念分析图
4.2设计导出
图4.3 概念分析图
吊脚楼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古老、陈旧的老房子。运用它的独特的建筑形式赋予它生命力,生命空间的概念由变色龙引申而来,变色龙可以通过对环境,光线的感知和心情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体色,实现对身体内部的调节。运用这种方式赋予土家吊脚楼表面更多的功能,同时也使吊脚楼拥有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吊脚楼可以像变色龙皮肤一样感知着外界环境、气候、光线的变化,一方面吊脚楼的外表对室内空间做出相应的调节,并通过不同的色彩传达到室内,让人们感受到室外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吊脚楼的表面将这些信息以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状态反映在建筑的表层。
图4.3 室外空间对室内的影响
这些表现吊脚楼生命力的外表就像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一样,随着气候冷暖的变化改变着形态和色彩,让吊脚楼拥有犹如情绪一般的精彩表现,同时吊脚楼也会随着阳光的强弱的变化慢慢生长或消失。
图4.6同一空间中的多种变化
使室内形成多变的视觉空间效果;也让建筑本身呈现出一种从“虚”空间到“实”空间的过程;体现着室内与室外的互动。让身处吊脚楼中的人们感受到空间的生命力。使内部的人们和吊脚楼更好的融合在自然中。
图4.6新吊脚楼概念图
4.5总结
视觉化的外观、传统概念的内部、生态质量、能源保存等这些方面,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建筑很少体现出来。有的都是一味的照搬外国的建筑,而拥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建筑却随之被人们给丢弃、淡忘。文化的建筑在这个模式的见解中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象一台机器似地为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活动服务。认为它本身并不反馈给人们什么精神或意识。这就是近代建筑语言中的致命弱点。如何现代化传统建筑,这个问题是很多中国建筑师也都开始尝试着探索设计。我们只有先对本土的传统建筑有所研究,对构成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影响设计因素的事物有所认识,才可能继承与传承这种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 [挪威]诺伯格 舒尔兹著尹培桐 译. 存在空间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崔世昌. 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3] 黄柏权. 悠悠洗车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4] 杨缜初.湖南传统建筑.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8
[5] 沈福煦.人与建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12
[6] 张良李玉祥. 老房子――吊脚楼.江苏.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7] 魏学元. 动物器官及行为趣谈.四川.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1832
[8] 曾中平欧阳金. 仿生学 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9] 徐庆文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概论.山东. 山东教育出版社
致谢
篇5
传统建筑工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是构成当地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对于研究当地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研究官式实例,民间建筑研究偏少,而传统建筑设计均由师徒相授、世代相传,由于是口授心传,缺少系统的理论文献,加上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地方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在我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的实物在不断减少,具有传统营造技术与经验的工匠年岁渐老,历史已经将他们推到了边缘,不少工匠带着几千年人类初始文明积累传承的工艺和经验在各个角落悄然谢幕,无声无息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大量营造技术濒于失传、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的当今,对其进行抢救性研究和保护是维系历史文脉、守住历史记忆的需要,对探究社会变迁中地方性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亦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作为当代建筑历史学人,搜集、保护和研究这些宝贵信息是对祖先和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筑沙龙将推出系列论坛,通过论坛寻找末代建筑工匠、记录地域性传统建筑与传统建筑工艺、通过守住这些珍贵历史记忆来告诉世人我们曾有的智慧与精彩;通过论坛引进科学精神,继承发展民族建筑文化,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传统建筑技术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之薪火相传;通过论坛从旧有建筑文化中感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并探求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沙龙将邀请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有遗产保护专家、建筑历史工作者、民俗研究工作者、旅游部门人员、民间木匠等等。本次沙龙以专家视角为主,邀请著名遗产保护专家朱光亚教授、数位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博士生,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就传统建筑工艺保护的话题各抒己见或“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痛惜每天都在消逝的遗产;或“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唤醒人们珍重遗产之意识;或“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以经世致用之态度探讨积极的对策。
说到传统工艺,不由想到了《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故事,那篇妙文不妨看成是对传统工艺登峰造极部分的描写,一把尖刀在庖丁手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依,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哗哗作响,飞刀进出),莫不中音(莫不合乎音律)……每至于族(每遇筋骨交错处)……动刀甚微(小心切入,慢慢剖解),(言桀)然已解最终哗啦一声,肉骨分开,如土委地(如泥土散落)”。在匠人手中的工具极简单,不过一把刀,工作的对象或日材料是一头杀过的牛,产品则是剖解后的牛肉。核心的技艺是庖丁数十年练出来的剖解牛的那一套“依乎天理(依牛天然结构),批大却(插入筋骨缝隙),导大(穴款)(页空隙进刀),因其固然(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的超级剖解技艺。这里就已经有了传统工艺的最简单的概念:大量使用人力,也使用工具但倚重人的技巧,是古代人工制作产品的各种过程。传统工艺的基本要素是:材料、工具和工匠智慧与技艺。
要说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佳实例莫过于烹调了。君不见随着商业大潮,不仅四大和菜系名扬海内外,还发掘出“孔府家宴”,“御膳”,“红楼宴”之类的系统佳肴。考古新发现的元明酒窖一眨眼就上了广告,让某种酒的历史一下子上去了五百年。可饮食男女们只知道享用这鲁菜、湘菜、淮扬菜,又有谁知道在产生这些菜系同时产生过的那些鲁系、湘系、淮扬系的古代建筑系统的真味何在和命运何在呢?
或谓建筑怎能和须臾不可断绝的吃饭相提并论,人是铁饭是钢,中国人吃起来讲究的就是味道,房子却是现代的好,传统建筑工艺怎能比得过现代工艺,留它何用呢其实不然,吃饱饭的人讲究的还多着呐。传统建筑工艺的遗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麻烦。2006年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设计了一个叫宋画斋的庭院,贝先生心目中的建筑是一个体现了宋代优雅气度的草亭,亭的图画出来了,却找不到会做草顶的工人,因为苏州和整个苏南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都不盖草房子了,直到最后从依然相对贫困的苏北找到一些老人才算对付过去了。2004年义乌和江南几处新建的古典建筑发生过多起的屋面整体滑落事故,巨大损失之外严重威胁游人。对义乌事故检查结果是施工单位已经不知道传统屋盖上的钉帽中有钉子,这钉子是要钉进屋面木基层中的,他们将截取的钢筋取代钉子插在灰背中,同时因传统苫背做法的失传,为防水加铺表面涂铝箔的防水卷材,在夏天的暴晒和暴雨的骤冷骤热的胀缩变形中屋面瓦作整移滑下。更严峻的是古代建筑遗产的修缮,由于古代工艺的失传,大量的彩画、壁画等已难以修复和重绘,2007年深圳的国保单位大鹏所城修缮,面对着古代极普通的夯土墙,在深圳却找不到会夯土和会打土坯的施工单位。
随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新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日益强调保护好地方上的建筑遗存,日益强调保存地方建筑中的地域特征,并将保存其原生的工艺特色看成是保存文化基因,看成是延续地域文化自明性的基本前提条件,由此引入国际上保存其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人们也认识到,延续性保护而不是冷冻式保护对于木构体系尤为重要,只要传统的建筑工艺延续在世间,地方建筑遗产的修复就有希望,地方建筑的特色和原真性的保存在实践中就不再是空话。如果说传统建筑遗存是传统文化物质产品和物质载体,那么传统建筑工艺就是产生这一有形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保存民族地区的文化基因对于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延续形式意义深远的。
传统建筑工艺中人的经验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它的研究就必然与寻访工匠,记录工匠工作过程相关联。工匠的技艺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一个地区的工匠技巧仍然有着共同的部分,显示其地区特色。对老工匠的访谈记录工作,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有相当成果。我国大陆则是在近年才较为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的。传统工艺又不是凝结在一个时间段一处狭小地区一成不变。传统工艺的变迁史,就是技术发展史。因而即使某地某些工艺因工匠的消失而灭绝也不应就此绝望,古代有“礼失而求诸野”的传统,工艺亦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通过他处相近的工匠访谈依然可以获得启发。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体系是经验体系,传统建筑工艺
虽然包含着世代匠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些科学性精髓至今我们还未及认清,需要深入解析,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无瑕疵的和在延续性使用时都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作到的仅仅是在认清它们的基础上决定新的取舍。
《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从根本上认识积淀在传统工艺中的文化意味,努力抢救整理,保存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当代圣贤仁智之事也。
片段的历史遗存――谈福建传统建筑匠艺研究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中的木作雕刻、泥塑、油作、漆作、彩绘等工艺也与整个传统营造运作机制相同地面临社会变迁的无奈处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艺消亡危机。其中冲击最小的要算是木作雕刻了,很大的原因是材料与工具的稳定性,并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审美观的改变,雕刻工种的施作量似乎较传统社会中提高,但匠师的技术以及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却逐渐与昔日的匠艺形成差异了。另外通过调研发现整个福建地区的雕作技艺也具有区系特征,这又影响了油饰的效果,因此新的问题是,随交通的方便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区系匠派,给各地工匠带来了竞争的冲击,因此对此工艺的研究应关注各区技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与图案题材的搜集。
冲击较大的则是油作与彩绘作的技艺,原料和工具的变化促使这两种极度需要对原料技术高度掌握的技艺猝然地与传统脱了节,加上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审美观的变化 等,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传统的技艺做法,尤其是传统的彩绘技艺,几乎要随老一辈匠人而消亡了。传统的营造体系中,非但大木作没有图纸,就连雕刻作和彩绘作都是不留画稿的,关键在于每一场施作的尺寸、预算和题材内容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无法复制。福建地区高温高湿又有蚁蛀之患,昔日的彩绘无法保持太久,一旦剥落殆尽,已无能力进行修缮工作了。因此,关于这两作的技艺研究有几方面要点:一是对传统技术的研究、对题材内容与图案的研究与搜集,二是对每一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建档,三是提出培养匠艺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福建地区的建筑彩绘甚有特色,几处文保点遗留的彩绘皆十分可贵,例如国保级建筑的莆田宋构――玄妙观,以及明代的东岳殿;省保单位如闽北绍武明代的宝严寺大殿、福州文庙、漳州文庙、泉州文庙、安溪文庙等……。这些遗留的建筑彩绘皆面临着保护的难题。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几乎没有足够的技艺进行修缮或完善的保护。除了文保单位之外,许多民间的祠堂、民居与丛林寺庙遗留的彩绘亦十分丰富,它们表现出福建南方地域的彩绘风格,与北方或苏式、徽式彩绘十分不同的特点,同时福建各区的彩绘亦各有特色,其中闽南地区的彩绘技艺有可能较接近宋元时代的古法,这一地区也是当前营造活动中较重视彩绘工种的地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漳泉市区的彩绘匠师已经不完全了解上一代的技艺了;材料与工具的改变是最致命的影响,这也与油漆作的材料变化相联系的 其次是现代社会要求效率与降低成本,皆促使传统彩绘匠艺随老匠师的凋零而一去不复返 。在福建的最南端,与广东接壤的漳州诏安地区可能还能访求到懂传统彩绘技艺的匠师。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的调查、研究和传统建筑的研究很不相同,它涉及太多的人文因素,除了工匠的寻访需要靠各地文物部门的推介与协助之外,工匠自身的凋零技术的变迁、社会的变迁……种种,莫不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当我们对昔时的营造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时,会发现原来传统匠艺是这般整体的一种体系,但现在它以及它与人互动的一切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建筑、工匠与社会)。又发觉目前文物修缮、保护至下一阶层的利用问题等等,皆存在着种种问题:人的问题、主事者的问题、工匠技术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推大范围为整体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无法逆转的事情,因为时代有它的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另一个新世纪,不再与传统的文化世界相接续,物质型态、精神型态全转换了,不再回到过去历史记载中的世界里……。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因此最终人只能到博物馆去认识自己的过往,最终所有的工艺只是片段的历史遗存,而最终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之中 。
2006年5月,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传统建筑工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为多年前提出的“将传统建筑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想成为现实而欣慰,同时又遗憾其混于89项传统手工技艺中,数量不多,地位不显。
传统建筑工艺不同于制造一般实用或赏玩器具的手工技艺,它生产了人类的栖身之所――建筑和城市,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城市,外化为建筑遗产的形式,内化为建筑遗产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工艺也不同于偶然的创作和短暂的实验,它是经过时间检验而世代相传(传)的,适合特定地域的带普遍性的(统)建筑技术及其过程。这种稳定和统一的建筑工艺造就了地方建筑风格,并进而构成了城市传统风貌的基调。
因其无以伦比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成本,传统建筑工艺无以伦比地“给现存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如现在大多数的传统手工艺一样为了作秀而被圈养保护。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应该和其生产对象――建筑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解放前从业的传统建筑匠师们已至风烛残年,即将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多种原因,大多数地区的传统建造活动和师徒传承早已断裂,传统建筑工艺濒临失传,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后继之人。
另一方面,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工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民工化和技术趋同倾向。
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大多由专家带领当地工匠亲自参加施工,但我国目前甚至连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维修施工也主要由农民工完成,专家只是偶到现场指导。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工都没有传统的师承,其技术来自学校或施工单位培训用的一些通用施工教材,除了粗略的区分南方、北方做法外,很少关注地方做法的特殊性。
而现实的建筑遗产大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设计单位的研究设计图纸即使巨细无遗也不能保证可以在施工中得以实现。2003年国家出台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后,拥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数量减少,往往出现跨市甚至跨省的施工作业,地方做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风格如何在保护修缮中得以延续更加让人担忧。
地方建筑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传统建筑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生产性保护的契机,而后者为前者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首先对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匠师登记造册,实行属地管理,允
许其独立或联合开业。本地建筑遗产修缮优先由本地匠师施工,或者采取本地匠师和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增加传统匠师收入,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招徒授艺,并对其传统建筑工艺进行记录整理。其次,在政策上允许和鼓励历史街区和村镇居民聘用传统匠师以传统建筑工艺进行住宅的小规模自我更新,不仅对历史街区(村镇)的风貌保护有利,更可以恢复传统的建造活动,实现传统建筑遗产和传统建筑工艺同步的、可持续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保护对象亦逐渐由有形的物质实体(建筑本体)拓展到无形的非物质要素(建筑工艺)。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518项,民间美术分类51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关联较大者有7项,传统手工技艺分类89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6项。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及首批中国民间文化166名杰出传承人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16人。由此可见,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己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和前提框架下,如何对列人名录及更多名录之外的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种类繁多,涵盖木、石、瓦、泥、彩画、砖、窑、雕等诸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工艺面临着认识不足、研究缺乏或滞后、市场及效益不好、老匠师后继无人、人亡艺绝、传承断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体可概括为二:一为保护,二为传承。当前形势下迫切要做的就是为传统建筑工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确保其生命力和延续力,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和传承中永续发展。对此,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政府在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的我国,传统建筑工艺保护和传承尚处于启动和起步阶段,社会力量还有待进一步成长,需要有效确立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人才及社会宣传等举措来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为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社会基础。
2、寻找、保护老匠师和培养新传承人。传统建筑工艺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其传承即匠师的传承是最重要和最具实质性的,留住了人,就留住了工艺,留住了传统。对此,需要抓紧时间调查、寻找尚健在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扶持和保护,建立传统建筑工艺匠师资料库,记录、整理有关工艺资料和口述史料,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匠师,建立师徒传承为主、学校培养、古建企业自身培养和社会培养为辅的有效传承机制。
3、加强传统建筑工艺普查确认、归类建档、整理研究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政府主导优势,组织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工艺匠师和社会志愿者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建筑工艺普查调查、整理研究和建库存档,并根据分析研究和价值评定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尤其需要加快对那些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工艺进行抢救性收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同时,还应将传统建筑工艺积极应用到建筑遗产保护维修实践中,在实践中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培养出一批称职合格的新一代匠师。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的生命力传承了更多的人类记忆。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计518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了时代的福音。
“西兰卡普”,美丽的土家族织锦,就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工艺中的奇葩。
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性格朴实刚烈,传统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锦,就是土家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族工艺品。2006年7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湖南省龙山县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荣誉称号。(图1)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四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姑娘,她叫西兰卡普。后来,遭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门风,于是唆使其哥,对她残忍迫害而死。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西兰卡普。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篇6
关键词:木结构 代换 工程对策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59
吊脚楼木建筑(图1)是黔东南、湘西、渝东、鄂西北及桂西的土家、苗、侗、壮族聚居区一种具有民族人文特色及民族建筑内蕴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建筑依山傍水而建,建筑群与自然完美协调,优雅的建筑氛围及舒适居住环境引起国内外广泛注目。采用以砼代木结构形式,既能继承、保护中华民建筑倩苑中这一奇葩,也是促进地域民生工程的科学进步的需要。吊脚楼典型屋架结构形式(图2)有从横向悬挑吊脚部分的、也有从山墙悬挑吊脚部分的,从实际结构抽象的模型如图3。
对于吊脚楼的研究,一般均策重于建筑学方面[1][2][3][4]。出于传承民族建筑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防火减灾目的,采用仿木混凝土代换木结构体系,成为西南民族聚居地区农房建设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吊脚楼群的防火减灾现状:
较典型的原木结构建筑如图4。因建筑环境的限制,消防设施缺乏,火患一但发生,瞬间即蔓蔓延成灾,建筑群落毁于一旦。据统计[5],1991年至2006年间,贵州省黔东南州共发生农村火灾1459起,烧死261人,直接经济损失9484.87万元,其中重大火灾114起,特大火灾69起。黔东南每年发生火灾357起,烧死53人,直接经济损失千万元,相当于每年烧毁1-2个贫困县的财政收入。仅2007_2008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黔东南全州共发生农村火灾39起,烧死5人,直接经济损失247.21万元。2007年11月2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溪乡团结村发生村寨火灾,导致69栋民房被烧毁,82户327人受灾。12月1日,黎平700多年的堂安侗寨发生火灾,21栋48间房屋被烧毁。2007年11月9日,台江县南宫乡拥党村发生一起寨火,大火烧毁村民居住的木质房屋100多栋,导致近90户村民受灾,图5为受灾后现场。2001.1.21湖南永顺发生吊脚楼群火灾,烧毁民房13间,经济损失22.4万元;2001.8.10,湖南怀化的一场吊脚楼群大火,烧毁民居建筑31座,至使7死1伤。通过对实地考察统计资料的分析,可得出火患的主要原因:
耐火级限:按现行规范[6]要求,木结构民用建筑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为:防火墙梁难燃烧体,3h;梁、柱、承重墙:难燃烧体1h;房间隔墙:难燃烧体0.5h;室内吊顶难燃烧体0.25h。根据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既有吊脚楼木结构建筑整体耐火限显然难于达到民用建筑四级的规范要求。
防火间距:村落无合理规划,主要矛盾是建筑物间距不满足规范限值()据我们的大量调查,即使按外墙的门窗洞口面积外墙面积10%时,村寨的部分房屋间距也难于满足6m的最低间距要求。
建筑功能分区:按民俗,吊脚楼建筑底层用作牛圈,柴草堆房,厨房,用火区与其他房间之间无防火墙分隔,无排烟通道,每年春节期间,各户熏制腊肉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消防设施:现存部分村落尚无给水公用工程建设,村民用水靠收集雨水解决。整体建筑群缺乏必要的消防供水设施,火患一但发生,瞬间即成曼延之势。
1.2 耐久性现状
木结构民居建筑的正常使用年限远低于国家规定的50年正常使用年限,其主要原因有:
原材防腐、防虫及预干燥处理工序不规范。据我们对雷山一苗族聚居村的调查,民间一般采用在木构件上刷桐油防腐,难于按规范[7]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大部分建筑用材含水率,因木榫松驰引起的结构变形严重,导致房屋倾斜占全村民房40%,严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有的建筑甚至倒塌。
按民间工技制作的连接构造与规范要求存在差异,造成多数结点强度及刚度不高。
1.3生态及环保现状
黔东南地处珠江的西江水系源,林木复盖率达80%,出于民生需求及千百年来传统建筑习俗影响,阀木建房屡禁不止,自然生态环境遭破环现象在所难免,据粗略估计,每幢100木结构建筑耗木材约20―30,按建筑更新周期50年计,西部民族聚居区每年耗木材至少在数万立方米。
1.4、结构体系现状
据我们对大量吊脚楼屋架进行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及对其主要构件强度、刚度验算结果,按民间工技建造结构体系存在的影响可靠度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些薄弱部位组合设计内力超限。西南地区常用的建筑用材有:马尾松,材质强度等级TC13、西南云TC15。按顺纹抗压强度fc=12Mpa、fv=1.5Mpa顺纹抗剪强度计算[6],原结构主要构件的受弯抗力、偏压抗力、部份结点的斜纹抗压力及受压构件的纵向稳定均难于完全满足规范强度要求,虽然超限构件比率仅5%―15%,但对结构的长期正常使用势必产生不利效应。
因三角屋架未设置斜腹杆(图2),制约结构体系几何可变的约束数量相对较少,结构变形主要靠结点的转动刚度承担,但按民间习惯结点连接构造存在与规范方法[7]差异,难于保证构件间刚结要求,导至整体结构刚度、尤其是抗侧刚度较弱。
构造坡屋面的屋架之间缺乏必要的上弦横向支撑,且边柱顶及屋架的纵向的系杆较弱,是造成屋架整体纵向及横向抗侧刚度较弱的原因。
二、科学发展、保护民族建筑文化,传承民族建筑特色
针对既有建筑前述不利特征,我们认为:在这类民族聚居区农房建设中,采用耐火等级高的混凝土材料代换,并结合合理规划、完善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是杜绝火灾、有效提高这类建筑可靠度指标的根本途径。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2.1保护、继承、发扬民俗建筑文化遗产,遵遁新建如旧的理念。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农房改造中提出了众多单体建筑的方案,但出于对上千年传统建筑形式的依念,众多新颖建筑方案难于为村民接受。新建建筑应遵遁新建如旧的设计理念。包括结构形式、建筑平面布置、仿木外装饰、美人靠等构造与原建筑的一致性。图6为按民俗设计的典型平面之一。
图 6 典型建筑平面
2.2 砼结构体系的工厂化生产
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有效提高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不仅使建造成本显著降低,且便于现场安装,目前这一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拟采用离心成型空心砼柱等成熟技术,为确保结点及构件的刚度,关键技术主要通过在预制砼构件上预埋钢连接件现场焊接;局部拉杆采用钢杆的方式处理。
2.3现场易行安装的可行性
设计充分考虑到吊脚楼结构的建造场地均为崎岖山地,不便大型吊装机械进场,且一般无需正规施工队伍实施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屋架立柱上预埋的吊装滑轮挂钩,结构构件兼有吊装巴杆作用,由民工队伍即可施工,施工工期短。
2.4 适应民情的建筑设计改进
在不影响建筑物整体外形及民间习俗的平面功能分区原则下,建筑设计应策重消防要求,如设置底层用火间、柴草间的防火墙的耐火级限至少应达到1.5h,用火间应设置排烟通道。如图6所示。
2.5结合地方民俗的科学规划
设计应结合吊脚楼建筑群地形错落不平,高差大的特点,充分考虑地域风水、民俗习惯,科学合理规划[8][9][10]。对既有村寨改造及新建村寨规划应尽可能配套完善公用工程设施,按规范[10]做好区域性详规。突出防火、收集天然降水等方面规划特征。
2.6 结构设计改进
对吊脚楼这一民族建筑的保护、传承工作应赋予科学发展设计理念。在注重建新如旧的同时,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例如:为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性能,克服三角屋架无斜杆而至的侧移刚度较低的问题;采用砼代木结构后应作重这类结构的钢构结点构造,确保结点具有足够的转动刚度;至少在一个跨间设置屋架上弦的纵向斜撑;改变原柱脚无任何约束的铰支模式,采用原岩凿杯,细石混凝土嵌固形式。有关砼代木结构的设计计算及构造,虽然已做了一些工作,但大量更充分的研究尚待深入,有关吊脚楼砼代木结构的设计措施将在后续论文中发表。
参考文献:
[1]王炎松 袁静:鄂西宣思土家族吊脚楼民居特征及其保护研究 [J]华中建筑,2005(81)
[2]龙江 李莉萍 土家族吊脚楼结构解读[J] 华中建筑, 2008.(2):195-198
[3]王磊 吊脚楼设计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J]2007.1
[4]陈纲伦 颜利克 鄂西干栏民居空间形态研究 [J] 建筑学报 1999.9:46-50
[5]人民公安 [J]2001.24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S] GB50016-2006
[7]木结构设计规范 [S] GBJ5-88
[8]王红 刘建浩 李杰 利用弹性理论进行建筑生态环境空间预测分析 城市规划[J] 2005.12
[9]李杰 王红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的生态边缘区域规划研究 《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年
[10]村镇规划标准[S]GB50188-93
篇7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建筑设计
以云、贵、川、渝四省市为主的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十分广泛,地形条件复杂且少数民族各具特色。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艺术的宝贵财富,唯有保护和弘扬,才能使我国建筑文化大家族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才能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
1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在创造与发展、自然与社会和谐建构过程中,展现了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南地区,地质地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复杂,少数民族建筑也独放异彩。
1.1竹楼
竹楼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绿色环保,贴近自然。这些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竹楼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傣家竹楼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架空,上层住人。底层一般用来饲养家畜。人们居住在上层,上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房屋内部主要分为卧室和堂屋两部分,堂屋非常宽敞,外部设有走廊和阳台,摆放傣家人的水罐、竹筒等打水工具。整个竹楼的墙、柱、梁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成的,且每一个部分意义都不同,与傣族的有重要的关系。
1.2吊脚楼
吊脚楼为苗族、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普通人家房屋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为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为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吊脚楼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
1.3蘑菇房
蘑菇房形如其名,外形酷似蘑菇。墙基用砖块或石料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蘑菇房”的建筑与设计融入了哈尼先人的勤劳与智慧,他们把土基墙砌得整齐、笔直,把屋架搭得稳当结实,把屋顶铺得滴水不漏,使座座“蘑菇房”玲珑美观,独树一帜。哈尼“蘑菇房”因其特别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冬暖夏凉。“蘑菇房”内部分为三层:底层主要用来关马圈牛,堆放谷船、犁耙等农具;顶层用来放柴草和粮食等;而中间楼层就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了,做饭、休息、会客均在此层。中间层正中央有长方形火塘,象征着哈尼人火一样的性格,待人火一样的热情以及民族的兴旺发达。
1.4木楞房
摩梭人喜欢把房屋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房屋全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木楞房四壁用的是圆木,圆木经过削皮处理,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铺盖的是木板,再压上石块。整个房屋没有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因为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1.5碉房
传统藏族民居俗称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底层为畜圈及杂用,二层为居室和卧室,三层为佛堂和晒台。四周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内部有楼梯以通上下,易守难攻,类似碉堡且防御性极强。
2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创作来源。保护和发扬传统民族建筑艺术风格,对于我国保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1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种类繁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自然人文条件具有不同建筑艺术和环境艺术风格。例如,傣家的竹楼、土家族的吊脚楼、哈尼族的蘑菇房等,它们的建筑设计皆源于各自民族的特点、生活居住环境、人文风貌以及等因素。民族地区的建筑设计应该将所在地民族传统建筑特点融于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充分展示所在地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2.2独特的建筑外形
竹楼和吊脚楼是在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趋利避害的产物,底层架空可以有效地隔绝湿热,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热带地区的蚊虫蛇蚁进入室内。它们是干阑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并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有,在国际范围内都是传统建筑的一大类型。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和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中都有干阑式建筑元素的体现。比如,勒•柯布西耶1928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底层透空,下设立柱,把地面留给行人,与傣家竹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提出现代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理论,他的作品“草原住宅”中,就有局部底层架空的设计。从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重要途径。
2.3天然的建筑材料
建筑中注意使用天然材料,以达到与大自然的协调,这一点是弗兰克•赖特重要的设计理念。在推崇绿色设计、环保设计的今天,天然的建筑材料显得尤其重要。西南少数民族典型建筑类型,无一例外使用天然建筑材料,在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摒弃了现代材料给人带来的没有人文关怀的冷冰冰的视觉感受,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
2.4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是将本民族的自然居住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其建筑大多数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在进行建筑选址和设计时,选择有山、有水、有河流的地方,房屋的建筑基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在不破坏大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房屋的设计与建筑。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都是注重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典范,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统一,使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无论是蘑菇房,还是碉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融为一体,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有益的启示。
2.5特色鲜明的建筑装饰
风格西南少数民族的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各异,不同的民族建筑内的装饰也是各不相同。西南少数民族各异,很多建筑装饰里面都结合了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如门窗和墙面普遍应用彩绘,用木头、石头或者泥巴雕刻和塑造一些建筑装饰置于建筑内。其建筑装饰很好地将大自然的产物应用到建筑当中,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今,民族风格的室内装饰和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将少数民族建筑装饰元素进行提取、再造,营造特色鲜明的建筑装饰风格,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的一大趋势。
3结语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地域特色明显,是我国建筑设计的宝贵财富,并对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延伸与发展。将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融于建筑设计之中,使得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对于我国保护文化多样性、开展可持续性的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兰柳.浅析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4):135-139.
[2]…降波.浅谈我国传统民居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J].美术界,2015,07(10):11-13
篇8
【关键词】川盐古道;文化;初探
“川盐古道”起源于西南,贯穿了整个中原大部分地区。它兴起于盐运业的产生,对今天湖北、湖南和贵州交汇地区产生了不可言语的影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今天各种宽阔马路的修筑各种先进运输工具的出现,这条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古道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各种历史资料对这条古道的记载也是模糊不清,在这千百年来的历史中,这条古道无形之中就积淀了无数宝藏,让我们对其仰望,为其叹服。
一、“川盐古道”的由来和分布范围
我国井盐的生产晚于池盐和海盐,其产生的历史从战国晚期李冰凿穿广都盐井开始,到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以剑南道东川和西川最多。
1、“川盐古道”的由来
我们今天吃的食盐,在很多时候都是叫的“盐巴”,但是盐巴的由来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概因最早是在巴国生产,由巴人加工而来。古巴国境内分布着众多盐泉,如渝东的巫山盐泉,开县的温汤井盐泉,忠县的井溪盐泉等,盐巴在巴国生产,也远销境外,巴人也因此而富裕起来,巴国也由此而兴盛。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因为盐而达到“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的地步。因为盐巴不易变质和腐烂,而且还便于携带和保存,而对于那些居住在大山中的不会自己产盐的山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介物。而最早的盐巴交易也开始了。
透过历史的缝隙,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盐巴巴国兴盛了,但是其没有保护盐巴这一兴盛更本的实力,多以它的兴盛是短暂的,不会长久。因此巴国饱受战乱之苦,而巴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在克服长江水路的自然天险的同时,形成了一条连接巫溪、元阳。贯通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区的,掩藏在深山中的由巴人控制的古盐道。这条深藏在崇山之中的千年古道,已有上千年历史,鹿城也有上千里,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族人的重要经济命脉也是靠其连接,并承载着其文化的传承。
2、“川盐古道”的分布路线
“川盐古道”可分为纵向陆路和横向水路。陆路北起云安、大宁,西起渝东的酉、秀、钱、彭,过长江,翻越大巴山、巫山,进入武陵山区,史书上称为“关盐大道”。而水路由北向南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起于云阳、奉节、巫山,沿长江而下,过巴东、兴山、宜昌直入湖北;第二条起于忠县、万县、利川,经清江,过长阳入湖北,汇入长江水道;第三条是以酉水流域为起点,入沅江,经常德进入洞庭湖。这些盐路的开凿,就是为了把巴盐销往中原大地。在古代,由于人们只能用肩挑背扛马驮驴驾,每日行程不过60里左右,因此在路途上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集市,后来渐渐扩大,变成村镇。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镇的雏形。这些盐道大致通过湖北西部的利川、恩施、来风,往东到湖北的江汉平原,再从南进入湘西,再经由龙山、凤凰,东进洞庭湖流域,南入贵州,曾今远及云南。在这沿途之上,名城古镇众多,各族文化繁华交融,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盐文化之路,也被历史学者称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
二、川盐古道上的古镇
“川盐古道”上的聚落形成,有着零零种种的原由,大概可以分为是自然灾害、地理环境、商业价值、行政迁徙等几种原因。而在其中也就“产盐”和“贩盐”两类与盐联系密切,因为其成因的不同,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意思形态差异。
1、因“产盐”而兴的古镇
因为产盐为兴起的古镇,就属四川到重庆一线的长江沿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现如今保留有大遗迹的地区主要有巫山大宁盐泉、万县长滩盐泉、鄂西清江流域的盐泉等。而在古代时期,如果一个盐镇的盐年产一千吨以上,那么它可容纳工人就能达到五千到一万人左右,这还不算与之相配套的设施服务以及因此而产生和带动的其他产业,为这些多需要的人口是不计其数的,这些古镇也因此渐渐的兴盛起来,并且日益繁荣。位于云阳的云安古镇,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产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意义可以代表三峡库区的盐文化,在其人口高峰时期曾一度达到6万余人。小镇之上,宫殿云集,素有“九宫十八殿”之称。在长江边上发掘出的大溪古镇,距今约有6000年历史了,是大溪古镇文化的典范。被人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有学者称其为“由清江溯源入大溪在进入长江三峡的这条转进水道,是当年巴人与中原大国进行盐贸易的主要通道”。从这个遗迹中发掘的一些文物中可以发现,在人类文明之初,就已经成在了关于盐的贸易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以及长江水位的上升,这个遗迹也将被淹没在河水中,乃至历史的角落。
这些因为产“盐”而兴起的古镇,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1、他们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者其支流沿岸附近。这些地方水利条件便宜,交通方便,以及一些井盐形成的特殊地理条件;2、因为产盐,许多的外地的盐商涌入,修建了许多的亭台楼阁,宗庙祠堂,以便其祭祀之用;3、许多的废井和作坊遗迹任被保留下来,成为这些古镇的特色和旅游资源;4、而许许多多的与盐有关的神话风俗也被保留了下来,代代相传;5、与过去的辉煌相比,现在的产盐古镇已经衰落,因为盐井枯竭了。
2、因“贩盐”而兴的古镇
贩盐是高利润行业,远远高于产盐的利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跳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最初的贩盐业开始兴起了,而盐商也随之产生了。在古代,由于交通运输业的不发达,所以在路途上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集市大集镇以及水运码头,这样就是得一些农民得以解脱出来,彻底脱离了农业生产,专门从事与贩盐有关的职业,或作盐商,或作苦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城市只有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材形成起来。长江边上的西沱古镇,距今约有1900年地历史了,站在长江边上望去,显得古朴而静谧,而它正是因为盐商运输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镇内有一条“天梯街”,它建于秦汉时期,长约2公里,因其有1124步石阶,弯弯曲曲,层层叠叠,状如云梯,因而又得名“云梯街”。两旁错落有致的坐落着极具巴渝风情的土家民居,而西沱古镇就是当年“川盐济楚”的起点。
许许多多因为贩盐有关的古镇,随着产盐地的枯竭,以及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迅速的衰落下来,走访当地,居民们不无叹息生不逢时,曾今迅速发展的经济嘎然而止。也正是由于这个突然地停滞不前,使得古镇的许多建筑文化得以保存下来,二面与现代社会的同化。在湘西、鄂西的一些地区,有着许多的古镇村落,他们与盐结下密切联系,但是由于山高林密,经济落后,与世隔绝,只有靠古道得以生存,也是因为与世隔绝,也使得当地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遗迹。
在这些因为贩盐而兴起的古镇中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1、村镇大多成带状辐射延伸,以老商业街为中心;2、许许多村镇的街道还是用盐道名来命名的,也保存了一些古盐店;3、古镇周边因为贩盐而留下了许多石板路,人们也把它们叫着“三尺路”;4、由于两次“川盐济楚”,使得不同地方的建筑技术在这些古镇中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式样的建筑群落;5、走访一些村中的老人,他们人记得自己在码头做工的经历。
这些古镇或遗迹、或古石刻、或河口渡口等地的发现,星星点点,各分东西,好像没有联系,但细细分析,却发现他们都是“川盐古道”上的各个节点。根据这些古镇遗迹的指引,依托便利的交通,先进的科技,我们不难把这些古镇串联起来,从而发掘出纳堙没在历史尘埃中及山野间的古道遗迹。
三、研究“川盐古道”的意义
这些古镇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名族文化和风俗,通过“川盐古道”,我们就能进入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1、“川盐古道’’的历史贯穿着该地区的人类发展史
特殊的地质变化,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大量的盐井和盐泉,也正是由于这些盐井盐泉的存在,使得这些地区很早就出现了人类的足迹。据考古发现,在重庆巫山县的龙骨坡遗址发现了距今约201-204万年的巫山人化石,比元谋人还要早30年,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被誉为“亚洲金牌”而在重庆忠县的中坝商代遗迹中,出土了大量的与盐有关的器皿。2005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水成和美国学者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联名公布中坝商代遗址的考古报道,认为该遗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盐场。关于这一地区的记载,在秦汉以后就更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史书,川盐历史的恒古与持久才得以展现在今人眼前。
2、“川盐古道”连接着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
“川盐古道”有着跨度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在两次“川盐济楚”时期,其销售网络遍布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人类的最基本的生活物资离不开盐,缺盐会引起很多的身体病变,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盐道的形成比你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来说,更具有重大意义,茶和丝绸仅仅是人类所追求的奢侈品。古镇就像是古代的驿站一样,串联起来所用的那根线就是那条“川盐古道”。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建筑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96-02
建筑是时代的标志,特别是现代建筑更是见证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迪拜“帆船”造型的七星级大酒店象征着石油国经济的富有,而我国的金茂大厦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从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高层建筑来看,建筑风格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但其建筑文化却是多元性的。无论建筑造型多么新奇,但都会深深烙上各国民族文化的印记。建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它一方面具有功能上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还通过特定的造型与装饰的手段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氛围。这种极具综合性,独特性的建筑艺术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它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反映出综合国力,揭示出民族的精神面貌。
一、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
民俗活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特殊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艺术的产生与民俗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民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此可见,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都有不同的民俗,尽管各地各民族的生命习惯和民俗表现形式不同,但是,由民俗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精神的延伸,并传递出其坚定的信仰和文化的内涵。且这种民俗经过一代代人传承使其家喻户晓,甚至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标志。如楚国百姓以吃棕子,划龙舟的形式去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从而创建了端午节,这种民俗活动最终被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可见,民俗活动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中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民俗节在中国还有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至于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则因其民族的习俗不同有很多的不同类型,如侗族的斗牛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赶火节,白族的三月节等。
民俗具有强大的幅射力,民俗一经产生就会在本民族内漫延开来,并成为本民族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民俗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由于它植根于民间,具有广博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表现形式。民俗是民间艺术发展的源泉,它为民间艺术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民俗还使民间艺术产生许多表现形式。
当然,受民俗心理的影响,人们往往会以吉祥如意,喜庆热烈,祈求丰收等寓意去拟定表现内容与形式,以寄托人们的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憧憬。民俗活动的丰富多彩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大,社会环境的多元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使不同的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地域性,反映了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在民俗活动中,无论是哪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都民俗活动的物化体现,它以独特的审美形式给人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中它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我们极大的启迪。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建筑造型中,由于地理跨度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因而建筑的形态各具特色。因为建筑特征往往要体现建筑文化,因而建筑及其文化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内蒙古的蒙古包建筑,江南水乡的建筑,羌族的碉楼,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建筑,湖南恩施土家族的吊脚楼建筑,贵州千户苗寨的建筑等等。可见,地域、地理、民族的不同,建筑的造型、结构、材质、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实际上,对这些建筑造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隐藏在其中的民族民俗文化。每个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生活情趣也不同,其生活方式和质量自然是不一样的。从民俗文化中得到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的建筑都按传承下来的民俗格式去营造,因而在不同民族的建筑中都能感受到民俗的艺术魅力。
在各地的古民居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元素与建筑结构的配合不仅非常巧妙,且运用得非常成功。即使以现代建筑学的理论去分析也会感到无懈可击,确实是精妙之极。
将民俗文化运用于建筑之中,与中国的传统哲学观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轴线的,它贯穿阴阳、八卦、五行系统。所谓阴阳就是指自然界的对立和统一,八卦则是指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知和概括。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是以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等隐喻和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身心之和的环境追求。皖南古民居的村落布局暗合此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和布局,极具人性化,既考虑到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而且满足了个人私密性的需求,其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在建筑的屋脊上绘制阴阳鱼状的太极图,体现了古人的宇宙哲学观。在民间老百姓将八卦图用在建筑上则是为了镇宅,驱邪和免灾,这在湖南湘西苗族民居建筑中是一种普通现象。
建筑中体现民俗文化的更多的是在建筑装饰上。在建筑装饰中可以通过象征手法去表达意境,体现一种传统的生存观。例如在民俗观念中成双成对寓意幸福美满,好事成双。因而在建筑装饰中的造型格局往往巧妙地将二个形象对置在空间中,使其舒展自如,相互衬托且相映成趣,在视觉上极其协调又充满运动感,体现“喜相逢”的寓意。当然,还有采用隐喻的手法去表现吉祥观和人生观的。如在安徽黟县的古民民中,院墙的石雕图案由扇形,叶子造型构成,这是隐喻手法,即借谐音表达“出门见善”“落叶归根”的象征喻意。
其实,借助室内陈设同样也可以表达民俗中的吉祥寓意,往往以物寓意,意赋物中。如安徽徽州古民居的厅堂供桌正中间陈列钟,而东西两侧分别放置瓶和镜,其寓意为“终(钟)生平(瓶)静。由此可见,室内陈列的即使是很平凡的东西,但当人们赋予它一定的寓意后,就会有新的解读。
三、民俗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价值
不言而喻,现代建筑的造型愈来愈新颖,甚至使人感到光怪游离,不可思议而惊叹不已。有人认为现代建筑的主流是国际性、时代性,传统建筑形式已不符合现代潮流了。其实,评价建筑的标准是以时空向后穿越为标志的,经典的建筑总是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永存于世。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的无可争议的价值与西方建筑,阿拉伯建筑成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全球建筑建造数量最多的国家。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着来自全球的一流建筑设计师,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使他们有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和空间。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使建筑既有现代性又具有个性、民族性是现代建筑设计师要研究探讨的命题。如果一味去追求国际性,以体量硕大,充斥几何形的理性建筑形态为模式就会形成建筑风格雷同化,所有城市的建筑几乎大同小异。不仅建筑本身没有文化,城市同样也显现不出城市文化。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一定要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收养料,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宝藏。
在现代建筑中将民俗文化与建筑设计巧妙融合于一体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上海金茂大厦就是民俗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成功应用的经典,极具代表性。从造型上讲,金茂大厦的外形造型的创意源自于中国宝塔的造型。金茂大厦的造型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设计师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建筑造型意境极其深远,阐释了民俗文化深刻的内涵。无论是从外部造型还是从内部结构来讲,它是一座现代经典建筑,同时,它又极具民族性。
从自然界的动物造型中得到启示的设计被称为仿生学设计。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动物形象往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深刻的含义。如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丹顶鹤,是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与精神的体现。例如武汉火车站的造型取意于黄鹤楼经典,彰显湖北地域文化特色,其整体造型象征千年鹤归。整体又暗隐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建筑造型很好地与城市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正因如此,武汉火车站建筑设计在由美国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从全球精选的诸多建筑中脱颖而出,荣获2012年全球最美建筑奖。
在现代建筑造型与内部空间装饰上,民俗文化元素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为建筑注入了新的内涵。成功的设计范例很多,在此未必赘言。
总之,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中国民俗文化极大的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赋予建筑以生命。而建筑的造型也会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绝不能以牺牲文化为代价去换取建筑的表面繁荣,如果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人们认为现代建筑是垃圾,那就是建筑设计的悲剧。
篇10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地区,除具有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外,还具有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
一、金坑红瑶概况
(一)村寨概况
金坑红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之一,隶属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位于和平乡东北部,因地下金矿多和地形酷似一个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离桂林市约100km,距龙胜县城30.6km,东经103°26′,北纬103°26′。村土地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有水田746亩,旱地425亩,林地3656亩。大寨地处桂北高寒山区,境内山体陡峭,地势险峻,属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且森林覆盖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冷热分明,干湿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543毫米[2]。
(二)旅游开发现状
金坑梯田的开发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旅游开发前金坑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最贫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开通了双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大寨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如今,全村共有农家旅馆52家,床位达1500多张。结合“文明卫生屯”创建工作的开展,到2005年底,大寨村已有180多户完成了“五改一建设工程”,全村的卫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达3000多米,寨底建有能停80辆汽车的停车场。如今大寨村共设有三个旅游景点,以石阶铺级而上。有“千层天梯”景观、“西山韶乐”景观、“金佛顶”景观等。站在观景台,游客可以尽享梯田美景,领略瑶族风情。据统计,2007年,到金坑梯田观光的中外游客已经达到了15万人,日游客量达180人,黄金周每天更是高达2000多人。随着游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000元。
二、旅游开发中金坑红瑶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物质文化变迁
1.建筑文化变迁。旅游开发前,金坑红瑶建筑为全木结构的半边房,以杉木为材料,采用几何原理搭建而成,一层是用作关猪、牛、羊、鸡、鸭,堆放材料、安置厕所,煮猪食炉灶、砌房等。二层用来住人,中堂作香火神龛,左间为火塘,用来取暖、进餐,其余为卧室。三层则做储藏室,堆放粮食和杂物。随着旅游业的到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红瑶建筑无论是在结构、功能、还是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往日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服饰文化变迁。服饰文化可谓是红瑶文化的亮点,也是红瑶得名的原因。旅游开发前红瑶,女性几乎都着民族服饰,以红衣为主,绣有春牛、龙凤、狮子、麒麟、鹿、山羊、蝴蝶、鸡、鸭、鹅、鱼、竹木、花草、八角等图案,特别是衣背正中挑绣的一对老虎印最为醒目。关于这对貌似官印的老虎印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有一天皇帝上山打猎遇险,差一点被老虎吃了,是一个红瑶女救了他,为了答谢救命之恩,皇帝砍下虎爪,蘸上虎血,像印章一样印在瑶女的衣背上,传旨以后面君不用下跪。回家以后,这个瑶女在她所有的衣服上都用丝线绣上了虎爪印,就这样一代传一代,至今你还能够看到这虎爪印。旅游开发后,为吸引游客,节省成本和时间,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更愿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用机子织布,摈弃了原来从种桑到制丝,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
(二)制度文化变迁
红瑶自古以来都有选族长、定族规的习俗。凡较大的寨子也都有以寨子为单位的寨老组织,成年男女不拘姓氏、职业、贫富均可加入。对寨老的称呼,有的地方叫“寨老”,有的地方叫头人或“乖人”。寨老一般是自然形成的,由那些为人正直,聪明能干,热心公益,能说会道的中年男子担任,对内处理寨内村民纠纷,制定寨规,对外代表本寨与邻寨寨同处理如破坏公共水利,越界毁林开荒等公共事宜。寨老如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劳动,没有报酬。如今,族长和寨老早已被村长和村支书这样的名称所取代,当笔者在大寨村问及族长和寨老的事情时,只有年纪稍大者能够说出先前寨老的名字,形成过程,原因以及权利和责任,年纪在20岁左右的几乎一无所知或半知半解。
(三)精神文化变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瑶不仅在其显性的精神文化,如、语言及文艺方面发生了变化,其隐性的精神文化——传统价值关更是受到了消极的影响。
红瑶的传统价值观念,是红瑶民族人民内在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在态度、行为上以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民族的个性特征。它记载着红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轨迹,是红瑶民族人民在改造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传统优良道德。
诚实善良、淳朴厚道是红瑶人民的普遍心理和品格。红瑶民族人民从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养成了整个民族尊老爱幼、克制忍让、互帮互助的性格特征。金坑红瑶寨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经济来源方式,以及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增多,对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村民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其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村民之间的利益争端上。在与金坑红瑶寨村民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搞旅游后村民之间早已不再是互帮互助,不计报酬了。由于经济利益的争夺,竞争的存在,村民之间因相互拉客、压价,进而导致反目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游客的增多使村民经常性的接触素不相识的人,由于这种人与人之间偶然短暂的接触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村民传统的好客习俗就大打折扣。于是旅游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带路、穿民族服饰照相、与文物古迹合影都被索要金钱的现象。
三、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
(一)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1.要提高红瑶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鼓励旅游地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要提高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的人文素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并维护和保持其完整性,使之真正能承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2.建立民族文化管理机构,成立一支专业性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保护队伍。要保障民间艺人的生活和保护其知识产权,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乐于传承民间文化,保证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3.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进行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评估。首先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对景观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把传统建筑保护下来,保持红瑶原生态文化环境。最后是要对资源进行补偿。在资源的开发中同时要发展资源,开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做到既要满足当代人开发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开发的需要。
(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条件。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水与舟的关系:“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1.要实现红瑶地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根据开发旅游,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方面集思广益,制定与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确保旅游开发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从财政上支持红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维护、修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民间艺人给予奖励。
2.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旅游管理部门应当适当将景区门票收入用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并借助于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旅游业发展这一特点,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红瑶民族人民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深入挖掘、整理、更新和提高传统民族文化的品位,如此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
(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要消除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的“隔离”现象。充分顾及红瑶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消除村民之间因参与旅游程度不同而带来的贫富差距,使人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2.要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促进居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文化交流,学会与不同地区人交往,增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是非分辨能力,增加展示当地历史与文化的机会。
四、结语
金坑红瑶寨作为全国15个经典少数民族村寨之一,其旅游开发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变迁尴尬对整个社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和启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中,如何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保存、发展,如何使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所依托的人文环境得以保持,如何可持续健康的开发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合理引导,正确执行,方能保护民族文化,达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宏,昊忠军.乡村民俗旅游原生态型开发的限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J].市场论坛,2006,(8).
[2]梁振然,程道品,任爽.龙胜金坑红瑶文化的挖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7).
[3]周丹.民族旅游与村寨文化变迁——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D].中国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4]曾红.生态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初探——以滇西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