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思维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论文尝试性地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MTI 英语口笔译二年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 PACTE 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为参考,选取语言外子能力中的百科知识以及心理生理因素中的认知因素(工作记忆、快速命名和逻辑推理)为自变量,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 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探究工作记忆、快速命名、逻辑推理和百科知识对笔译能力的影响程度。论文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框架,为本篇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切入点。第三章为实验,首先说明了研究问题,然后阐述了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即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实验对象、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程序,最后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第四章为实验结果,主要是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第五章为结果分析及讨论,主要是针对第三章提出的研究问题并结合第四章的实验结果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讨论。第五章为结语,总结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提出研究结果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能力体系构建研究回顾
对翻译能力界定的分歧和争议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对翻译能力的构成研究也各执一词。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构成的研究,可以发现人们对翻译能力的认识逐渐从模糊走向成熟,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因素阶段。在该阶段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语言能力是决定翻译能力的唯一因素,对翻译能力的认识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例如:Harris(1977:96-144)认为,只要语言能力够强,任何一个双语者都可以成为“自然译者”。Toury(1995:241-258)也认为双语者具备“天生的翻译能力”(innate predisposition for translating),双语能力和天生的翻译能力是共同存在的。第二阶段为多因素阶段,该阶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研究视角渐趋多元化。学者们也逐渐达成共识,认为翻译能力不仅局限于语言能力,而是由多项子能力共同决定的。例如:肖维青(2012:109-112)对多元素翻译能力模式与翻译测试的构念进行了阐述,认为指导翻译教学的理论应是多元素翻译能力模式,而单一元素的翻译能力则十分不利于翻译教学。
2.2 认知因素和百科知识对翻译能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在认知因素对翻译能力影响的理论研究中,探讨逻辑推理对翻译能力(多指笔译)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多,其中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逻辑推理能力在翻译模式、翻译教学、科技翻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模式领域研究中,胡玉辉(2008:118-122)综合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之长,在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一个语码—逆推模式的推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涉及演绎、归纳等多种逻辑推理策略的“翻译语码—逆推”模式,并结合例子简要描述了翻译过程的内部推理机制。在翻译教学领域研究中,齐惠荣,赵月娥(2001:108)强调在英汉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句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翻译水平。在科技翻译领域研究中,逻辑推理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切入点。例如:王平(2010:1-4)强调指出人们常常忽略逻辑推理能力在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例说明了科技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三种逻辑活动,即逻辑分析、逻辑判断及逻辑验证。杨洁(2012:16-17)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科技文本中深层逻辑语义关系对等的重要性。
第 3 章 实验 ..................12
3.1 研究问题 .................................... 12
3.2 研究方法 ...................... 12
第 4 章 实验结果.....................15
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 15
4.2 相关分析结果 ........................... 15
4.3 回归分析结果 ......................... 17
第 5 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21
5.1 认知因素总体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 21
5.2 工作记忆/快速命名/逻辑推理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 22
第 5 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认知因素总体对笔译能力的影响
另外,对于认知因素对口译能力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对笔译能力的贡献率的原因也并不难理解。与笔译相比,口译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语言的转换,因此口译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而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反应速度、工作记忆等认知因素层面,因此,口译对译者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比笔译更高的要求。
篇2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客观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论文的结论与问题相呼应,与摘要一样,可以为读者和二级文学作者提供依据。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成果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通过判断、归纳和推理的过程,从正文的全部内容和导言的部分内容中获得的一种新的概观。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研究结论、不足、后续研究或建议。
1、 论文总体内容概述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导论对毕业论文进行了延伸,如研究背景和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核心结论是从主体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即本文的基本结论。这项研究的结论解释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规律
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研究结论必须明确阐述本文的观点、理论背景和实践指导意义。如果用数字来解释,效果不好,说服力最强。你不能含糊不清。避免让人觉得似是而非,从而怀疑纸张的真正价值。
2、 补充研究不足
研究不足是指硕士论文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总结出的问题,即论文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以反映在研究假设、数据收集或研究方法的缺陷上。通过指出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改进方向。
3、 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篇3
电视记者和文字记者采访报道的一大区别是电视记者要有“画面感”,也就是说,要用形象思维去观察新闻事件现场发生的一切,并将这种形象思维贯穿于采访、摄像、编辑、制作过程的始终。就前期拍摄阶段来说,画面的形象思维要求电视摄像在新闻现场明确自己的拍摄目的,即拍什么、怎么拍。例如,公安部门侦破刑事案件题材的新闻,除了少数能够和公安人员一道去同期拍摄破案的全过程以外,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在案件破获以后去拍的。有形象思维的电视摄像一般会拍摄凶器的特写、赃物的特写、案发现场空镜头、审讯的镜头等。观众通过画外音,结合画面能比较清楚地了解案件的情况。
画面逻辑思维是指记者运用逻辑思维对各个镜头进行有机的分列组合,使之更好地展现新闻事件全貌,表达主观情感。这种能力对摄像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部片子的镜头组合是以单个镜头为依据来进行的。摄像所拍摄的每一个镜头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来处理,就可以保证后期画面剪接的有序进行。如在拍摄山林被盗伐时,摄像就要形成这样一种逻辑思维:林场大——人砍树——林木毁坏情况——造成了哪些危害。然后再根据这种思维逻辑,拍摄山林的全景、当地农民乱砍滥伐,接下来拍摄被盗林木现场(树木被砍后留下的树桩),最后拍摄水土流失情况和运木头的汽车。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去拍摄画面,就能比较连贯和完整地表现整个新闻事件。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就是镜头意识,即摄像对画面构成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镜头比人眼更具有主观性和空间局限性,任何客观空间一旦转变为镜头空间,首先必须经过人的主观选择。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视点的取舍,一些摄像在现场漫无目的的推拉摇移是视点不明或无视点的具体表现。因此,拍摄画面时应始终将视点落在新闻事件主体及其相关环境上,任何与主体无关的镜头都会引起观众误解而产生岐义。因此,强化电视新闻镜头意识的主要方面就是要在镜头中突出主体,即所拍的画面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要为报道、烘托新闻主体服务。此外,对于电视新闻的镜头来说,应当避免使用艺术片常用的手法。这是因为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是抱着一种接收信息的心理。简洁流畅的报道形式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画面进行逻辑思维,因此,摄像应该力求使自己的逻辑思维合乎一般观众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新闻事件才能准确、完整地为观众所接受。
另外,每个镜头的画面形象都能表达某种意义。这是因为客观现实的对象一旦进入画框之内,它就具有了某种符号的意义,或者说是象征意义。正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有着良好业务素质的摄像面对新闻事件的现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观察和抓取最富有代表性、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来传达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关键性的形象。
例如在《话说运河》中,表现绍兴的风土人情,摄像就抓住了富有特色的酒坛子。普通人家把酒坛子当床架、桌子腿,船上、巷道里堆着一排排酒坛子;航空拍摄一些酒厂堆得像金字塔一样的酒坛子。《食堂关了,农民笑了》是一个反映廉政问题的新闻专题。关掉村级食堂是抚州市金溪县为了刹住干部下乡吃喝风,推进村级政务改革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拍摄这个片子时,摄像捕捉了这样一些镜头:已被关掉食堂的外景,久未开火的灶台,蒙了一层灰的桌椅,屋角堆放的空酒瓶、发了芽的蒜头、锈迹斑斑的锅盆铲子……这些细节镜头的拍摄,都围绕着一个“关”字。关食堂是不是落在了实处?通过拍摄生锈的锅、盆、铲、铺了一层灰的桌椅、久未开火的灶台等特写,让观众在印象中有了这个食堂很长时间没有开过火的感觉。而屋角空酒瓶的画面,很容易使人想象出往日食堂红火时,干部们推杯换盏、大吃大喝的景象。尽管这些镜头拍的只是一些静止的事物,但它们富含信息量,给人联想空间,既交代了食堂关闭情况,又反映出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
篇4
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中的金融交易形式日益复杂,金融领域日益发展成熟,金融体系逐渐确立,其中融入了很多数学方法,这些数学方法对金融体系的确立有重要影响,数学方法的使用引导人们探索到金融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应用数学方法产生了很多典型的金融理论。
二、在金融领域应用数学方法的必要性
1.金融研究对象具有可计量性
金融领域的研究重在研究金融活动中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金融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可计量性的。在金融领域中各种各样的金融活动都有量的规定,质的指标,所以在金融领域中应用数学是合理且能有效帮助金融领域体系构建的。在金融领域的活动中存在庞大的数据,比如证券交易额,期货买进卖出等,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是一个数据。这些数据就是金融行业构建的基础。在我们在构建金融体系,确立金融理论时,就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通过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更精确的理论成果。
2.数学具有高精度和严密逻辑
数学学科本身是一个抽象的学科,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十分严密的逻辑思维。金融本身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数字的集合,所以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合理的。
金融领域的各种数量关系错综复杂,数学在这样的关系中可以很好的描述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在金融领域中延展其严密的逻辑性,对金融理论进行科学分析推理,使金融领域中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数学直观的展现出来。
三、在金融领域应用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非经济因素影响
金融领域是一个复杂的行业,不仅仅包含单纯的数量关系,金钱往来等可以被量化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很多政治、心理、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其中。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存在,就决定了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存在局限性的。在金融领域中如果在一个理论建立中掺杂进了政治影响因素、人文社科因素、或者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就会使数学对其评估的精准度下降。因为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也就是因此,我们会发现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会有计算不到的意外,比如次贷危机爆发就是很好的例证。
2.数学方法应用目的不明确
在金融领域中应用数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解决金融问题,完善金融理论,但在应用中也要意识到数学自身的局限性,在应用过程中找准应用数学方法的目的,不能盲目的使用数学方法。
因为数学自身是一种语言,其相较于其他语言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某些内容以更简洁精炼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也有很多事物是无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在金融领域中应用数学方法时,我们就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意识到使用数学方法不能让问题更简练,我们就要考虑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数学方法,这样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会误入歧途。
四、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典型
1.资产估价理论
资产估价理论是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一个应用典型。资金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不同时间节点的现金流是无法直接进行比较的。针对这一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资产的当前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和的观点。这一观点为资产估价理论奠定了基础,通过数学方法进行了计算,通过数学公式的形式进行了表达。
2.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金融领域的发展是存在很大的不?_定性的。人们在金融市场中进行金融交易是,其收益与投资在时间上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的。正是这种滞后性给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带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其收益可能超过预期,也可能存在亏损的现象。
这个风险程度就是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移程度,在金融领域人们通过数学方法对这一偏离程度进行研究。在金融理论中股票的未来价格被看做一个随机变量,因为不同时期股票价格无法比较,所以人们就将价格的序列通过一定方式转化成可以比较的收益序列,这样更有利于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即用方差或标准差这样一个可以无限趋近的值来表现风险程度。
3.期权价值理论
期权价值理论是看涨期权的顶架公式。这个公式最大限度的屏除一切人为因素影响,引导投资者走进风险中性世界。所谓风险中性世界即无风险利率作为投资报酬率。期权价值理论在金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产品价格制定,也是开发新产品的有效工具。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矛盾分析;解决策略
1.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意义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相互配合之间完成对应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良好规范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态度;对于实验的结果可以共同总结分享交流经验。这种分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对于这一要点进行相互勉励共同学习。分组实验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还是提升学生自我的思维逻辑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补充作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学习实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老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2.分组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矛盾
2.1教师的侧重点与教材的侧重点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很多时候对于实验教学有着难以言说的无奈,这种无奈来源于实验太费时间,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很多时候教师会选择把实验教学的时间大大缩短甚至直接从分组实验转变成演示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说是一件不太理想的事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的就是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转换能力,然而有效地物理分组实验恰好能够弥补学生在这方面学习的空白,但是对于实验层面的不重视,导致与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从而使得学生在这两者之间变得迷茫,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在逐渐减弱。2.2学生的好奇心与设备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每一个初中生对于做实验这项活动都是情有独钟比较向往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学校实验室的器材老旧或不足导致学生强烈的探索热情被生生的扼杀在摇篮之中,这种设备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骤减从而使得对于物理学习的自主性下滑,导致物理教学的无效性或者说效果打折。通常在进行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时,设备的局限性、课堂实验时间都会成为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的阻碍和绊脚石,这种矛盾无论是从学习的层面来看还是教育的层面来看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学生的求知欲被封锁,导致学生对于此学科的学习动力也被局限了起来。2.3学生个性化与实验教学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在很多时候,学生做实验时更喜欢脱离教师的管理独自探索,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懂得操作步骤、损坏实验器材等往往要求学生进行统一操作,不能够擅自行动。这种硬性要求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探究无限问题的可能或者说局限了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对于思辨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统一操作实验不能够让其在实验中淋漓尽致的探索心底的疑问,无法充分发挥的体验成为了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一种遗憾,这种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实际表现。学生都有释放自我的个性,而要求实验教学的一体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阻碍和原由。
3.解决分组实验教学矛盾的策略
3.1提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想要在分组实验教学上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分组实验能够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感受并体验其中的奥妙,领悟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观念的改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得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再也不会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负担。对于初中生来说,更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打开学习思路,通过多次实验实现空间想象转换的概念,从而能够在长期探究中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成长。3.2完善优化实验设备器材。实验室设备的完善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来获取到想要学习的知识,从而在实践中满足求知欲,这不仅仅是设备完善实验室优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环境的一种变相升级和学习方式的改良。学校应注重实验室设备的配置,同时加强对于实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让每一个学生有着高质量的实验探究体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实验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把注意力从关注其它方面拉回到实验设备上面,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并理解问题的本质,促进教师短时高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能力。3.3建立创新开放式实验室。很多学生对于实验有着情有独钟的热爱,这种热爱来源于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理论实践化的新奇。所以为了满足学生这种热烈的学习欲望,要求学校建立开放式实验室,这种开放式实验室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探究,没有课堂教学当中的各种约束以及规则,只需要学生带有一颗探究之心便可以自由的在实验的天空中翱翔,这不仅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一个质的转变,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将更积极主动投入到寻找问题的答案中来,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普及、应用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都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同时,认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深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其能力;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与扩展,教育也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认清信息化为社会文化、科技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达到将信息技术课程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的目的;三是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科技革命,社会各个行业也意识到了创新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生命力,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满足社会对信息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教学要以引导为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散思维的锻炼至关重要。发散思维作为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教学手段从单方面的传授与接受知识向以引导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转变。在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中,主要通过对问题深入分析,从各个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得到独创性结论。学生得到的结论具有独创性正是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这是传统“填鸭式”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因为传统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缺少重视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教学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并通过适当提示使学生得到结论,也可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讨并各抒己见,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对知识进行探索的乐趣以及获得正确结论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锻炼学生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创新能力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锻炼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素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需要展开联想的事物或问题正确把握。通过联想思维的锻炼,学生能够将知识与面对的问题快速建立关系并找到正确结论。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具备的优势之一。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具有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在锻炼学生联想思维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多媒体网络的使用。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需要留给学生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如在FLASH和视频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未完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发挥的完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寻找一个制作视频的元素或主题,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力独立完成或者在课堂中阐述对所选主题的认识与看法,达到锻炼联想思维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其局限性。首先,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构成及思考快速发现问题,同时对联想与设想结果进行筛选与排除,也能在得到结论后对结论进行正确评价与纠正。但是逻辑思维也可能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一些思维定式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缺少创新意识,导致错误结论的出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认识到思维定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阻碍,通过了解学生思考的过程来指导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避免逻辑思维的局限。
(四)提高创新意识以及教学硬件与教师素质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应当努力营造重视创新的校风与氛围,鼓励学生创新,举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活动以及宣传,使学生感受到创新对自我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增强创新意识。其次,教学硬件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高校要以扩展学生知识量、深化学生知识层次为目的不断对信息技术硬件与网络进行完善,为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创新精神建立设施保障。再次,应注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主导和表率作用,所以不仅高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反省与评测。
参考文献:
[1]夏德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
篇7
数学 教学 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可以说数学的所有结论都是思维的结果。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这表明,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一)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生了“飞跃”或“质变”。具体地说,10―11岁学生开始能逐步分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能初步掌握比较科学的定义,能领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能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分析,并进行间接的推理(即由几个判断推出新的判断)。因此可以说,这一阶段正是发展学生形式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既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1、精心设计练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的。在课堂练习中要努力创造活跃思维的条件,材料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能引发学生去思考,所以在练习中要给学生创造灵活解题的情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向,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防止单调重复。解答问题时不要死盯着一处想,一处不通另找一处,这方面不行另找一方面,否则习惯于从单一方向思考问题就会导致思想僵化,丧失变通的机敏性。
设计练习题是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的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这些练习题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2、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狠抓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进行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裁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必须通过合乎逻辑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
篇8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催动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书本知识,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 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例如,笔者教学四年级的《图形旋转》一课。在备课中,笔者就发现对于空间位置、空间几何这类抽象知识,学生总是掌握得不够理想,甚至有些学生一看到这类题就出现惧怕心理。那么,应该如何去突破这个难点呢?这时,笔者回忆起孩提时代所玩的游戏“俄罗斯方块”。在这个游戏中,有很多图形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变化才能完成。于是,笔者根据这个游戏再结合课堂的重难点做成了课件。当这个课件一展示出来,学生异常兴奋,没想到自己经常玩的游戏也渗透着数学知识,而且是那么形象、直观。这节课很自然地突破了重难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自疑问开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如教学相交与垂直时,笔者就借助计算机展示了学校门口的十字路口,然后提问:“谁能从刚才的画面中说一说两条马路的位置情况?”因为有了直观展示,学生很快就将两条马路相交说了出来。最后,笔者再利用学生对相交的认识,引出了垂直的概念。正因为有了直观的感知,学生们对分辨相交和垂直问题也就不困难了。
创设应用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柜子,然后提问:“如果老师要你们帮忙设计一个衣柜,你会怎样设计?”学生汇报时,笔者再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说明。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由于计算机演示具有“复原”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强化。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笔者在教学“米和厘米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建立两个单位的空间观念,笔者在课件中放映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物体,有几厘米长的橡皮擦、小刀、铅笔、文具盒,有几米长的黑板、讲台、睡床,还有几米高的大树、旗杆、人的身高等。让学生们感知,区分厘米和米的长短,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其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只有善于发现和思考的人,才能挖掘出来。
展现过程,拓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演示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以及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学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用CAI演示,先把一个圆两等分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样通过计算机的过程展示,既较好地解决了“曲变直”的认知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而且还顺利地渗透了极限思想。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形象地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如学习“平行线”时,可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两平行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直到尽头,让学生结合直观发挥想象,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这样,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思维;另一方面,动态演示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更牢固。
利用动态,提高技能
模拟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它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先将量角器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着色、移动的方法介绍量角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再显示可活动的角,学习看量角器上的度数;最后指导学生学习量角和画角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使用中的难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加大容量,提高学生练习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以致上课时,往往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而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CAI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由上可见,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体现在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深刻性与艺术性上。教师使用CAI,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如同“力气要用在刀刃上”。然而,在实际制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但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笔者曾准备过这样一堂课,前后共设计有好几个动画片断,结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其实,在一节课中,动画的使用一般根据需要来定,不宜过多,并且一定要有利于解决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另一种是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比如说,进行几何形体的分割、搭拼练习,就应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图进行分、移、拼、旋转演示出来;而进行填数计算等练习,则运用投影就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减少书写空间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合理有效地组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篇9
论基础劳动创造了人,也是人与自然界分离的标志。从此,人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主导,对人自身和人性的认识,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及其评判与标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理解和诠释便成为社会实践和政治致思的永恒主题。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它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则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人“成神似的自恋”,成了“万物之灵”,成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克服有限局限,为自己构建充满理想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现实社会,达到道德至善、价值完美、理性无限。这种完美主义播下了的恰恰是不宽容意识,培育了政治不宽容的土壤。的人性论认为,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宽容”作为一种社会属性,与人的两重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共存有密切的关系。再三重申: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的人而言,“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他们的需要表现为他们的本性。”需要是人类自身客观存在的内在必然性。“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可见,需要是人的内在特性,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方式,首先需要的是满足生存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哪怕是世俗的需求,其次才是寻求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精神需求以及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人源自于自然,这一点注定了人永远不可能摆脱“自然性”。恩格斯晚年在《反杜林论》中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自然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之一,“七情六欲”是对人的自然性的高度概括。因此,物质利益的需求,感性的欲望、利己的动机,都是人性不可抹杀的题中之意。
第一,人有一定的物质需求。这是人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的衣、食、住、行就无法进行,更谈不上发展了,因而,社会中的人对物质的追求是客观的,也是必需的。这是人的自然性的最根本表现。
第二,人有感性的欲望。人的种种需要、欲望,在社会历史长河中,是普遍的、绝对的与永恒的。马斯洛将人类的基本需要按顺序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高级需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当某种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会对更高层次的需要产生动力。
第三,人有利己的动机。人是从生物进化而来的,是生物中的一员,生物的基本特性在人身上起着作用。生物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复制、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趋利避害的反应本性。这种反应本性对外的反应就表现为利己的反应。只要人还是生物界的一员,人的这一利己本性就不会改变。承认人的自然性,就需要我们用一颗宽容之心,去真正地体谅和理解别人。对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个人不屑一顾,或者对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嗤之以鼻,这种做法都是不够宽容的,因为,私人利益不是耻辱,更不是罪孽,而是每个人须臾不可缺少的起码的生活权利。无论富裕贫穷,无论高低贵贱,都拥有同样的追求私人利益的自由。我们宽容人的正当的尘世欲望和需要,就是尊重每一生命个体最基本的生命权利。人是不完善的,我们不能以“完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不能动辄就给别人扣上自私的帽子。人的自然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审视他人,要把他们放到平凡人的位置上,宽容他们的不完美。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发生联系,单独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原始社会就是最好的明证。在原始社会里,残酷的自然环境,使人们聚集在了一起。在对付凶猛的野兽和获取维持生命的食物的过程中,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效法,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作着斗争。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为了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彼此宽容和合作,进行相互交往。如果有人不能宽容,而要离开这个集体,结果不是饿死就是被野兽吃掉。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自己的发展”。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要靠别人提供。任何人都有不同的需要,既有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要,又有求知、娱乐、自尊和成就等精神方面的需要。尽管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水平与层次不尽一致。但是,最基本的需要从来都要靠别人的帮助才能满足。尤其是当人类走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以后,几乎任何消费品都具有合作的性质,都是社会的产物。而生产社会化的实现,更使得人们越来越依靠别人的劳动成果实现自己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所以,对待他人,我们应该持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因为我们自身的发展有赖于他人得到同样的发展,对他人宽容也就是对我们自己宽容。虽然人们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需要,都是在自己的利益驱动下活动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利益上就必然有互相排斥、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一面,这就可能会导致不宽容态度的产生。但是,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就意识到了个人利益实现的非独立性,意识到了个人利益对他人利益的依赖性,这就使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又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一面。这种利益的共同性使人们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必须相互合作、相互宽容。
二、政治宽容的认识
论基础政治宽容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所谓理性,常被看作是人类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是指人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受这种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克制的、自觉的能力和存在属性。理性使政治宽容成为了可能,理智、克制和自觉这些“理性品质”使人们可以冷静而审慎地看待这个世界而不至于陷入盲目、迷信与狂热之中,从而为宽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政治宽容正是对“人是有理性的”这一命题的认可。人是理性的,这不仅表明人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思考,而且可以基于自身的利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权衡利弊,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样就有必要给每个人留下自我选择和活动的空间。然而,理性的合理内核和功能含义如何界定?这一直成为人们探讨和深究的话题。迄今为止,理性几经嬗变,因其概念泛化,仍难被人们表述清楚,乃至众说纷纭,歧义百出。综而观之,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概述理性的功能含义即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方法理性。但是,理性的这些功能含义却暗含着另一种危险,即对理的无限夸大和盲目崇拜,又会陷入理性主义的泥潭。理性使宽容成为可能,而盲目夸大人类理和作用的理性主义,又会导致人类走向宽容的反面———不宽容。特别是近代以降,随着自然科学的显著发展,人们对自身理性能力的自负达到了极致。尤其是西方启蒙哲学家们不仅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先天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试图从一个确定无疑的逻辑起点,经过理性的演绎、归纳和推理,架构起逻辑上自成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取某种预设的、具有确定性的结果,并以此用以分析对象、认识事物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我思故我在”正是笛卡尔为理性主义辩护的最好回应,而且经过康德对“理性”的偏执,特别是黑格尔的过分偏爱,“理性”最终被推到了终极真理的高度。理性成为最高裁判者,除此之外,一切皆被置于理性天平的审视之下。如是,理性便生成为一种主宰本体的决定性因素。它是道德至善、人性完美、绝对真理的坚强支柱,也是政治实践、政治致思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阻碍了人们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可能,探索真理的过程成了符合论,是一种向本原复归的过程。人类在消除神秘虚幻的宗教外衣,挣脱宗教神权的控制,从漫长的神学崇拜中解脱出来之后,却又掉入自我设计的理性主义的陷阱之中,一切任由理性裁断其存在的合理性,并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威,进而伸延至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走向绝对理性,导向政治神话,产生因过分夸大理性的作用而引发政治不宽容的悲剧。从政治宽容的角度审视,反思政治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人们在承认理性的功能和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理性的局限性、过错性和相对性。理性常常与主体的抽象思维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主体可以通过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概念、判断、分析、推理获得对客体抽象形式的认识。倘若这种抽象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形式,人类为此也就获取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科学知识、绝对真理和永恒价值标准。其实不然,抽象思维能力之所以被重视,恰恰是因为人类理性是相对的和有限的,它自始至终受到人的有限理性的局限和制约,所谓的“全知论”者是不存在的。基于人类理性认识的有限性,认识主体才需要通过各种抽象思维形式来分析、判断、认识客观事物,得出对客物事物的最可能正确的认识,即相对真理和科学知识。“人的有限理性对抽象思维的制约表现在抽象思维并不总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形式,而且所把握到的本质形式也总是具有历史相对性。”
篇10
关键词:教育 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24-01
近年来,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在逐渐兴起,在全国的很多初级院校中,教师开始不断地重视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掌握每一个知识难点,这也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通过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其数学解题方法和思维能力,才能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1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方面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基础的重要自然十分重要。就小学数学的教育而言,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根本手段,而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上述几方面予以重视并逐一进行改善是提高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包括传统的数学能力和新型的思维要求。前者包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几何能力,后者包括思维方面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1]。然而,由于数学本身存在空泛等局限性,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十分高,在传统的教学任务中本身就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小学生数学素养难以得到转变性提升的主要原因。
2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方法
2.1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也是向初中教育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小学生是一群刚刚进入学校门槛且心智能力尚幼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开阔但尚未成形,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他们对于各学科的学习通常以兴趣为优先考虑因素,因此对这样的特殊群体进行学科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乐趣,才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2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小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以及其他理科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其对数学的逻辑思维十分必要。虽然小学数学所教授的内容较为初级,并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材,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还需要教师从中发挥作用。在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教材上规定内容的教学,应透过传授的内容重视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逻辑和思想,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不能只是会解题和运算,还要懂得运用[2]。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上课将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将小学数学的所有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对每一个知识点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考虑清楚,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加以实例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该知识点,并能养成习惯性的数学逻辑思维,对类似的题型案例能够举一反三。
2.3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掌握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可以从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提高运算能力:讲求运算能力的深刻性。一方面始终坚持数学的基础问题,熟记一般的基础规则、定理定律等,再通过引导推算,积极主动的发现各项规律、定理的来由,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规律、定理进行有效的变形。另一方面,通过变形,实现知识的拓展,养成小学生勤思考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巩固基础,而且通过定理的变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深度。
其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逻辑原理各方面有条理、有依据的简化,再应用已知条件、公式等,进行初步的解答。其中问题的简化是关键,而这样的关键,还是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提高空间能力:空间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完整的电脑动画,来全方位的展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或者通过开展设计几何图形的活动,提高学生们对于几何的热情,在提高几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其思维深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的分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并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 下一篇:债券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