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如何处理解决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诈骗如何处理解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诈骗如何处理解决

篇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法律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25-01

培养法律意识是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范畴,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识记知识内容的同时能真正的理解法律,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思想品德这一课程中,教师主要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维护祖国等崇尚的思想品德。而考试这些只是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媒介,并不完全是教师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故教师在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下面我对如何增加学生的法律意思提出几点策略。

1.选取时事进行分析

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以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为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识记所讲的知识点,在做题时能正确的运用知识点解题,从而忽略了开设思想品德这一科目的真正含义。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一些合理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通过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可以对这些事情进行一个分析,让学生知道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应该如何防备,如何处理,如何运用正当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还能给学生提醒,避免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列举一个最近发生在XX市的一件网络诈骗事件,一名初中生小明在网络上做网络兼职刷单时,轻信于他人,被骗取钱财。针对这一件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分析小明为什么会被骗,然后再对于这种事情学生应该如何防范,当事情发生时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通过教师对事情的分析,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当学生遇到此类事情时也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解事情。

2.举办辩论会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在讲解完知识点之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在班级中举办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会中不但验证自身的观点,从而增加学生对法律的运用能力。当然,教师在举行辩论会之前应该注意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布置论题并且分好组确定哪些同学是正方,哪些同学是反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辩论证据,增加辩论会的丰富程度。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这样的辩论主题"中国社会是更需要法治还是更需要德治",辩论正方为:中国社会需要法治,辩论反方为:中国社会需要德治。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观点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一个星期之后举行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会中增加对法律的了解。

3.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模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身体会一些教学案例,理解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合理运用法律知识。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故事情境,让学生自己在故事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印象,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个抢劫学生的主题,然后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编导一个以抢劫学生的小情景剧,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将其演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自己编情景剧时便会自主的去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先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中国合理的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对知识的理解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分析时事、举办辩论会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合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年龄特征对教学策略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整,让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最合适的教学环境,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其特征是教学时间短、内容简要、主题突出、针对性强。通过微课,还可以方便学生利用平时的零散时间,有针对地性地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尽管尚属新生事物,但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的实践推进,微课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备受瞩目,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但就目前而言,法学类的微课却并不多见,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或许是法学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难以采用生动、活泼的叙事方法讲授知识点,也不像理工科那样能够展示出严密精确的推导过程。但我们在经过充分研究后认为,法学理论课程也可以采取微课方式清楚、明白地讲授复杂难懂的知识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制作并建设法学微课大有可为。具体而言,在制作法学类微课时,设计思路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重点

 

受自身特点的限制,微课中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因而重点和难点不应设置太多。一般而言,一个微课设定一到两个目标即可,尽量具体化、可操作、可测量,不要设计抽象模糊、大而空泛的目标。过长的视频非但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此外,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也应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不应做过长的铺垫或多余的介绍,以免造成课程内容的拖沓。

 

微课的选题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学习价值高。当前,司法考试可谓是法学学子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就业与发展问题,得到了高校、教师与同学们的广泛重视,而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已经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当前的法学教学中,却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司法考试知识点脱节的现象。因此,在微课主题的选择上,可着重选择日常教学中涉及不多,却是司法考试重要考点的知识点。淡化该知识点的理论介绍与观点梳理,强调其应用性与可操作性。

 

(二)适合视频传播。复杂的理论分析与逻辑推理在原则上应被排除于微课的选题之外,而与行为步骤、操作流程、空间展示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则非常适合被制作成微课。例如:在讲授刑事诉讼的庭审流程时,教师完全可以先以图片方式展示出法庭的基本布局与机构、各诉讼参与人的角色,并以截取视频的方式简短地放映出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宣判等环节的基本内容。这样一来,整个庭审过程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三)内容相对独立,信息量不大。教师应有效地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绝不能把一章或一节的内容制作成一个微课,而应该“就事论事”,针对具有独立性、代表性、典型性的小知识点展开讨论。例如: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等知识点,都符合这一特征。

 

二、结合社会热点

 

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社会事件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就为我们的微课选题与设计提供了最新、最具生命价值的素材。而法律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上的不少热点、焦点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如果在制作微课时能够紧密结合这些热点问题,就能赋予微课以较强的生命力,更易于推广适用。例如:在讨论婚前财产的认定与离婚的财产分配问题时,可以婚房作为切入点,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婚房的归属与补偿问题。多数大学生都将在不久的将来迈入婚姻的殿堂,购买婚房直接关系到其切身利益。并且,购房款绝非小数,在考虑购买与支付方式时也往往需要整个家庭深思熟虑。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也便于理解与记忆。针对这部分内容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微课,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为后续深入、全面的理论讲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如,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购物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网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法律问题,如商品质量问题、网络欺诈问题、网购维权问题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学生因网购与经营者发生纠纷,甚至蒙受了不小的财产损失。网络购物的法律知识涉及到民法、经济法与刑法等多个部门法,内容丰富,且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共鸣。因此,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以一次网络购物的具体流程为视角制作微课,简洁、形象地给学生传递相关信息,不失为事半功倍的教学手段。

 

三、灵活使用案例

 

微课的最高境界是使人“秒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使学生直观、清晰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发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教学实践也证明,与真实情景相关的学习内容更易引起学生关注,注意力的维持时间较长。所以,在微课中使用案例分析的策略能够有效吸引大家的关注力,而法学显然是最适合进行微课教学的学科之一,绝大多数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现实的法律规定与司法制度为基础的,只要精心思考、用心设计,就不难找到教学内容映射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挑选出合适的案例类型。通常用作微课的案例有以下几大类:第一,导入型案例,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讲授做好铺垫;第二,启发型案例,主要价值在于能够引发学生对法律规范背后价值的思考,更深入地了解法条规定;第三,实践型案例,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思考的载体,常用于课堂讨论,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演绎掌握该类案例的处理过程和要点。对第一类案例而言,应注重选择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具有鲜明特点的案例,具体情境完全可以由教师虚构。例如,在讲授刑法中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之前,教师完全可以虚构这么一个小案例:假设你的女朋友和母亲同时掉到水中,她们都不会游泳,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应当先救谁呢?从而引发学生们的讨论兴趣。对第二类案例,可以选择几组虽有相似之处,但具有本质差异的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突出其处理结论的差别,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拐卖妇女行为可以包括妇女自愿被拐卖、以介绍婚姻为借口出卖妇女并索取高额费用、行为人与妇女串通以“仙人跳”方式诈骗他人财物等多种类型的案例。对于第三类案例,则应尽可能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真实案例。由于时间与容量的限制,案情不应过于复杂,要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

 

四、善于吸引眼球

 

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以便迅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使其觉得有兴趣听下去、深入学下去。在课程开始的一两分钟内,如果没有亮点能引发兴趣,学生可能就会选择放弃观看。因此,微课教学必须首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微课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在于把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数据图示化、复杂的关系可视化、静态的信息动态化。因此,微课传达信息的方式应当侧重于图表、声音、动画等生动、直观的表达方式,而不宜使用大量的文字。试想,如果微课视频的屏幕上充斥着长篇累牍的文字,学生一定会觉得看起来很疲劳,甚至感到厌烦。以进口商品价格所包含的税收为例,倘若单纯用文字叙述出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税率,可能会因为单调枯燥而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转变思维,以饼状图的方式代表商品的价格,每介绍一个税种就按照税率切掉相应的部分,显然要直观得多,更方便学生的记忆。

 

此外,一个精妙的标题能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教学内容达到更佳的效果。微课的标题不能过于学术化,在长度上也应当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在这一方面,新闻报道的标题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例如:讲授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时婚姻关系如何处理的内容,如果使用“宣告死亡的夫妻关系如何处理”作为微课标题,则显得过于平淡。但采用“亡夫归来”作为标题,则可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再如“旅游过程中的维权问题”与“人在囧途”、“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认定”与“山寨商品的法律思考”、“冒领他人快递的法律责任认定”与“谁动了我的快递”等,无疑是后者更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当然,微课制作的根本目标还是为教学服务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如果过分注重微课的表达方式与制作技巧,甚至通过微课进行“炫技”,忽视了对课程思路的设计与知识点的讲解,无疑会偏离微课的制作初衷。因此,应当在准确传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版面设计、视频选择、内容选取与标题拟定等方式起到锦上添花、吸引眼球的效果,但不能将“吸引眼球”作为微课制作的根本任务。

 

综上所述,只要经过精心设计,法学教学也完全可以采用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法学类微课的内容更精炼、表达更生动、效果更突出,且与生活案例紧密结合,必将成为今后法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行为法经济学;法律除偏;消费者法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31-04

在以法制化为根本保障的现代市场经济下,经济行为的有序进行仰仗其所依据的各项法律规则。法律是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时至今日,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款问题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一跃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加强对金融产品、金融行为和金融创新的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的多项轰轰烈烈的法律改革相比,我国的消费者法暂且处于“静默”状态。在尚未出台相关单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国消费者法主要是指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由于《消法》调整范围及对“消费者”、“经营者”的概念界定尚存在争议,相关罚则适用的适格行政主体范围尚不明确,使得金融管理部门难以依据《消法》对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消法》中惩罚性赔偿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适用问题也成为一大难点。加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易中的金融消费纠纷是否能够适用《消法》的相关规定也亟待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1月13日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金融机构行为规范以及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各项保障机制。《意见》首次从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的层级明确了“金融消费者”的提法,肯定了金融消费者所享有的多项基本权利,落实了各金融管理部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的基本职责。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见》是在我国现有《消法》基础上,针对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的补充和完善。《意见》的出台表明,我国消费者法已经扩展到了金融消费领域。今后无论是采用综合立法的模式还是单独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单行立法的模式,金融消费者保护都必须纳入到“消费者法”范畴中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理顺一般消费领域和金融消费领域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消费者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如何完善?哪方面需要完善?如何处理消费者法中的特殊规定与现有法律原则和惯例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这些都需要有理论层面的论证和支撑。特别是在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问题时,由于金融消费与一般日常消费存在根本区别,更需要结合客观经济发展需要和相关金融理论进行法理分析。由美国学者克里斯廷・乔尔斯2提出的以“法律除偏”为核心要义的“行为法经济学”,为完善我国消费者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完善路径。

一、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

一种新的理论的产生,总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从既有成熟理论研究的基础出发,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从一个新的切入点进行批判,进而形成属于其自身所特有的理论逻辑,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这种发展轨迹在经济学研究上尤为明显。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普遍认为目前用于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主流理论为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许多原本只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抽象化和概念化,并尝试总结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对一些普遍的经济现象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被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所接受,因而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意义上也被认为是“标准经济学”。但社会政治经济活动总是纷繁复杂而又充满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学常常无法解释一些经济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时,就催生了经济学家对理论工具进行深入研究。正是新古典经济学发展所遭遇的瓶颈,为经济学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行为经济学就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究其本质,行为经济学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其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完全自控和自利性)提出了挑战。与此不同,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虽然经济主体做出的决策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但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衡量之间,“非完全自控”使经济主体的决策与他们的长期利益背道而驰。同时,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自利性是不足的,因为他们的偏好常常考虑了社会因素。行为经济学提出的行为模型为解释一些背离传统经济学模型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乔尔斯教授在对行为经济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行为法经济学”的概念。乔尔斯认为,“行为法经济学包括法和经济学在行为学视角下的发展与融合,这些行为学视角来源于心理学的广阔领域”3。行为法经济学所关注的焦点在于“通过法律规则的结构来消除个体偏见……”。通过‘法律除偏’手段,行为法经济学在法学与经济学领域之间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一方面,我们依然可以不懈地坚持传统的经济假设;另一方面,在人们必然会偏离传统经济假设的假设基础上,广泛地构建或重构法律制度。”4可以认为,行为法经济学是法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它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法律规则的内容和可能的实施效果进行解释和预测,从法学研究和法律制度构建上看,是一种全新的进路。

二、行为法经济学的禀赋效应与三种偏离

(一)行为法经济学中的禀赋效应

乔尔斯教授认为,在科斯定理5能够成立的情况下,该定理界定了法律规则规范分析的范畴――在此范畴内,无论规则A更好还是规则B更好,法律规则的规范分析实际上是相同的。6换句话说,在科斯定理能够成立的情况下,规则A和规则B的实施效果是相同的。例如,在合同法中,无论是规定购买方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规则A),还是规定出卖方不得使用强买强卖等有损公平交易的方法出卖商品(规则B),二者的实施效果是相同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交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各方可以在任何法律制度下用讨价还价的方法来达到高效率的结果。

但卡尼曼等人发现了“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人们拒绝放弃个人初始拥有的权利,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初始权利,也不愿意付钱去获得这项权利。这一发现表明科斯定理中的预测不再成立,该结论对法律规则的设计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体现在,当权利处于初始分配阶段时,对法律规范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判断哪种法律规则应该得以适用。

禀赋效应在法律规则设计上体现的价值是――对初始权利进行分配的法律规则设计应当考虑经济主体的偏好性问题,即法律规则的设计迎合或避免了某种偏好。例如,在金融产品销售中,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法律一般会经营者必须获得金融消费者的授权才可以查询其个人信用记录。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在银行卡领用协议中,经营者获得授权是默认条款,而不同意授权者必须明确选择退出(规则A),与消费者不同意授权是默认条款,而同意授权者必须明确选择加入(规则B)在实施效用上是一致的。但在禀赋效应存在的情况下,“授权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正处于权利的初始分配阶段,消费者会存在“在初始分配时会拒绝放弃个人初始拥有的权利”这种行为偏好。换句话说,因为消费者行为偏好的不确定性,规则A会使消费者更多地认为授权经营者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是必要且合理的,但规则B会使消费者更为警惕自己的授权行为将产生的影响。如果经过仔细思量,消费者认为对经营者进行授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时,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同意授权。所以结论是,因为禀赋效应的存在,相比规则B,采用规则A将使经营者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授权。换句话说,若想让消费者更为谨慎地考虑是否应当给予授权,采用规则B则更为合适。我们同样可以在Sunstein and Thaler (2003, pp.1190-1191)对美国雇员储蓄计划的默认条款方面的研究中得出相同的实证结果。

禀赋效应提示立法者在考量法律规则设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时,要更多地将偏好不确定性纳入考量的范围内。在难以衡量规则A和规则B 孰优孰劣时,行为法经济学提供的思考进路是“当权利的价值取决于权利的初始分配时,一个可行的规范分析方法是,不把各方的共同财富和福利直接作为选择法律政策的基础,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把竞争规则的第三方效应作为选择法律政策的基础――因为何种规则能够使共同的财富和福利最大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初始规则的选择。”7

(二)行为法经济学中的三种偏离

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理性”基本假设不同,行为法经济学证实了有限理性、非完全自控和自利性不足这三种与标准经济学偏离的情况。

根据乔尔斯的总结,在有限理性中,有三种类型的判断失误在行为法经济学中受到持续的关注:一是乐观偏见(optimism bias),即人们由于过分自信,认为自己遇到糟糕结果的概率比实际要低。换句话说,即是低估了负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对自己预测的乐观结果抱有更多的信心。二是自利偏见(self-serving bias),即当一个应有双方或多方决定的问题存在争议时,人们会朝着利己的方向去理解信息。例如在对存在歧义的格式条款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合同一方倾向于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读合同条款。三是后见之明偏见(hindsight bias),即人们通常会高估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发生概率。受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影响,人们很难排除固有观念的影响,完全公正地对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出初始判断。例如受“吸烟容易导致肺癌”这一固有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会高估某个具体的个人因吸烟患上肺癌的概率。

上述有限理性与法律规则显著相关,因为法律规则的设计往往要预判行为主体在行为时的可能性和可预见性。如果按照一般民法规定中对于“完全行为能力人”的理解,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只要具备全部生效要件合同即为生效。但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考虑到投保人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是有限的,投保人往往会因为过于相信自己对合同的解读能力而草率签署保险合同。所以我国保险法设定了“犹豫期”制度,保证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销。同样,在自利偏见的影响下,法律规则设计同样要考虑到如何平衡格式合同相对方的经济地位和实力,这点可以解释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消法》第二十六条对消费者做出的倾斜性保护规定。

在非完全自控方面,对于法律规则设计的影响则在于法律规则在衡量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根据主体的行为偏好进行“法律除偏”。例如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人们更容易被短期利益所惑。众所周知,保本型理财产品相比较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而言,更适合厌恶风险的投资人,但有些风险承受能力小的投资人往往因为看到非保本理财产品可能会获得的高收益(短期利益),而忽视自身资产的稳定性(长期利益)。当非保本理财产品发生亏损时,极大地影响了自己身的财务状况。因此,立法在设计相关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规则时,对于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披露规则应该做出不同的规定,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应该更为详尽和全面。

在自利性不足方面,由于人们的偏好往往也考虑了社会因素,这种偏好对当局制定指引性的政策有借鉴意义。例如消费者往往更愿意信赖负有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机构,更愿意选择这些机构销售的金融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指引性政策可以更多地让金融机构意识到这一点,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金融消费者教育、防金融诈骗、反洗钱及普惠金融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中来。

三、行为法经济学对完善我国消费者法的启示

行为法经济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法律除偏”(debiasing trouth law),即通过法和经济学在行为学视角下的发展与融合,评估法律规则设立的实际效用,通过法律规则的结构设计来消除个体行为偏差。消费者法的核心要义是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此相关的法律规则应通过行为法经济学分析,对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有所掌握,再通过法律规则的结构设计进行倾斜性补偿,最终达到平衡市场主体利益、维护市场正常运转的目的。消费者法作为对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初始利益的分配,行为经济学上的禀赋效应必定存在,这也需要我们重视包括禀赋效应和三种偏离在内的经济主体行为偏差,使法律的实施效果不会因为有限理性、非完全自控或有限自利而打了折扣。法律除偏主要通过法律规则的设计以降低行为人的偏见程度,具体而言包括实体法除偏和程序法除偏两种方式。

学者Babcock、Issacharoff和Loewenstein概括出了法律除偏策略的一般类型:

由于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消费者法的完善,所以更多地将论述重点放在实体法除偏之上。我国消费者法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消费者法应当设置经营者信息披露的必备内容和表达形式。如必须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编写、字体要足够大等。并且由于消费者有限理性的存在,信息披露也并非是越详尽越好,有时候过于详尽的信息披露反而会将重点淹没。在规则设计时,应当以列举的方式要求经营者重点披露的重要信息,如收费标准、投诉程序和赔偿机制等。二是对经营者误导销售的规定。在规则设计时,应当考虑到经营者在销售合同中掌握产品信息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在金融消费领域,在金融消费者主张误导销售时,经营者有义务对已方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进行举证,通过举证责任分配的设置来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平衡。三是冷静期的扩张使用。考虑到交易成本和效率问题,冷静期不适宜用于一般消费领域,但对于具有极强专业性的金融消费领域,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应该考虑设置允许消费者反悔和退出合约的冷静期条款。四是增设客户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对于一些与人身紧密相关或具有经济价值的客户档案资料,消费者法应当明确经营者保管档案的时间期限及消费者获得访问档案的权限及收费标准。五是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应当要制定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网络交易的规则,特别是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等的大量使用,消费者法应当明确经营者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并明确消费者个人金融数据被泄露后的举证责任分配和追责机制。六是消费者法应丰富消费纠纷的非诉讼争端解决,在立法中明确诉(仲)调对接机制,以减少司法负担、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总而言之,我国的消费者法的完善,必须要充分考虑金融消费领域中日益凸显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无论是采取统一立法的模式还是单行立法的模式,上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消费者法给予明确的指引。在探索如何完善消费者法的进路中,用行为法经济学分析法律规则设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极有价值的,这将会是一种客观、实证地考量立法效果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廷・乔尔斯.行为法经济学,载[美]彼得・戴蒙德,汉努・瓦蒂艾宁编著,贺京同等译: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朱崇实、卢炯星.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五年研究综述(2002-2006),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3]赵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角下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4,(3):26-28.

[4]刘娇.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规制问题探究[J].经济视野,2013,(16):55-60.

[5]董安生.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以《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建设为中心[J].商业时代,2012,(26):102-103.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Law and Economics: the New Way to Perfect China’s Law on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LI Jing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