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质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素质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素质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及外延至今还缺乏统一的理解。

国内外词典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有多种。《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的英文含义通常有两个:一是Diathesis,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二是Quality,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本文研究中采用的定义即素质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本文在综合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素质的“Quality”的含义,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1 国内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是从2种角度进行界定。部分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素质概括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等几个要素。另一种观点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知识构成及心理特征等特点进行描述。

1.1 基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我国学者自2000年以来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陈泽龙(2008),林瑞(2008),魏登才(2004),房国忠、王晓钧(2007),王凤科、周祖城(2004)、周敦文(2002)等都从该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因为这些作者分属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学科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对以上4个维度达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各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见表1),导致概念尚未统一界定。这是从该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素质方法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建立二级指标。

本文将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选取主要指标,得出从该角度进行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指标体系(见表2)。

1.2 基于个体特征分析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国内从个性特征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是从事教育实践及管理工作的领导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2006)、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2006)、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6)、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2005)、原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2010)、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2000)、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郑婧,等。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张信刚及钟秉林从教育管理岗位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了智商这一维度,朱清时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兴趣品味和洞察力等。

此外,山东大学的邢媛媛(2008)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如下素质和品格: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严格、严肃、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的廖志豪(2010)指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知识更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热情、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将以上学者提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因素列表分析,可知博专结合的基础知识储备、创新思维与知识转化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认真专注的态度、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见表3)。

2 国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与人才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定义和比较。其中心理学家往往注重于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则着重从各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2.1 国外心理学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具有6种共同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詹森贝蒂根据历明家的资料总结出发明家在人格上的十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于1980年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人格特征概括为10个方面,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9)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美国学者托兰斯(1993)研究得到12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语,斯坦、林奇曼和戴维斯等人(1999)研究总结出10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汇和短语(见表4)。

以上7位心理学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特征从22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经过梳理分析,得出5种主要特质:充满好奇心、意志坚定勤奋努力、性格独立、有理想有抱负且兴趣广泛。

2.2

国外其他领域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罗尔菲尔德,斯图亚特大学教授科恩・杰弗里(2008),达西和伦依(1998),汤姆・卡梅拉(2001),索尔・卡普兰(2009),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2009),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罗伯逊(1991),希拉・亨德森(2004),加州大学的约翰教授(1969),麦金农,朱利安・斯坦利(1997),艾伯特(1992)L,约瑟夫・梅森(1977),马来西亚学者伦纳德(1994),费尔德・胡森(1986),马丁・戴尔(1989)等16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构成创新型人才素质的30多种特征,包括: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流畅性、独创性、分析判别力、抽象想象力、综合认知能力、善于说服、利用资源、容忍模糊、自我、拒绝实用主义、喜爱冒险、偏爱无序、延迟满足、坚定不移、专注、具有勇气、良好的胜任力、自律、崇尚自由、自信、有野心、合作、专业知识、质疑、精力充沛、实验、兴趣广泛、好奇心。将其研究内容梳理归纳,得到以下被广泛认知的5个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喜爱冒险、坚定不移专注、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独创性(见表5)。

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心理学家更强调个性特质,

其他领域的学者更强调能力特质,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包含了“坚定的意志”这一要素。

3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梳理比较可知,目前就该问题在学界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基于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对每一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统一清晰的界定,例如某些特征有时被归入创新思维的范畴,有时被归为创新意识的范畴。此外,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关注不够。与此相对应的国外研究更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理念之中。但是国外学者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围绕创造型思维、创造型人格等概念开展研究。

本文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就是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商包括7个方面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是指人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商数,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自身情绪认知能力、自身情绪调整能力、动机及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逆商(AQ Adversity Quotient)也称逆境商数,一般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包括4个方面的能力:控制、主动承担责任、排除外界不利影响、忍耐力持久力。

对上述文献总结可知,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界定的大部分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基础、思维活跃、具有好奇心、认真专注、善于合作。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所需素质达成的共识更多是从情商和逆商的角度来界定的,主要包括:好奇心、坚定的意志、独立、有理想有抱负、兴趣广泛、喜爱冒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沟通协作以及坚持独创。我们不难发现,中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要素的界定中都包含了“好奇心”这一要素。本文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的11种代表性特征,按照智商、情商、逆商的范畴进行分类,作为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见图1)。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素质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明确其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针对国内学者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及个体特征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2个角度的分析,总结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5个主要特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则主要从心理学研究和非心理学研究2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比较,经过总结概括得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7个主要特征。最后,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得出的主要特征严格按照智商、情商和逆商的范畴进行归类,提出了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从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既包含了国内学者所重视的智商维度,也包含了国外学者所提倡的情商和逆商维度。

参考文献

[1]陈泽龙,试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05-107。

[2]林瑞,论创新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2008(10):28-29。

[3]魏登才,论创新人才的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98-100。

[4]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6-109。

[5]王风科,周祖城,创新人才素质测评[J],经济与管理,2002(1):20-21。

[6]周敦文,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4-56。

[7]蒙梓,高海涛,创新与服务:大学的新课题――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神州学人,2006(8):2-5。

[8]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14。

[9]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11]彭坤明,论创新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1-7。

[12]郑婧,安建增,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构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4):24-26。

[13]邢媛媛浅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2-04。

[14]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107-111。

[J5]黄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5。

[16]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2-45。

[17]徐春玉,李绍敏,以创造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252-58。

[18]Guilford JP, Traits of creahvlty[M],New York:Harper&Pub-lisher,1959:142-161。

[19]Rocom,Creative personalities about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science[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y,1993,37(1):27-36.

[20]Feist GJ,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artistic and scientificereatlvtty[C]//Stemberg RJ,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York:Cumbridge Press,1999:273-96。

篇2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篇3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创新型人才评价、管理与服务研究”(2013KRZ20)。

摘要: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及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文章根据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和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前成熟期和后成熟期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各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成长阶段 素质 培养思路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结合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是对其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可以使培养工作更有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针对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为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定义,第一种认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如高宝立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拥有创造性思维,同时具备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第二种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做出成果或贡献,如郝克明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本文认为创新型人才必定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是这些素质的外在显示,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相应知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动机等素质的人才,创新成果是其具备这些素质的标志。

2.素质的概念

素质的含义通常有两个:一种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一种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教育学一般将素质定义为:人们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品质特征。可见现有研究中的素质含义大多包含先天的特质和后天习得的能力,其中廖志豪的定义颇具代表性:素质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凭其而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在特征或特点。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

许多学者对人才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人才成长过程的阶段划分。孙婳在对本校部分成才校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人才成长历程为准备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和成才阶段四个阶段。罗青兰等人依据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高层次人才成长经过学习期、成长期、立业期和维持期四个阶段。林崇德教授通过对我国数十名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深度访谈,发现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

以上关于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研究存在阶段划分模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指导性不强的缺点。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考虑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其中高等教育包括本专科(年龄大致为18—21岁)和研究生教育(年龄大致为22—30岁左右),其中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文将其单独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另外赵红洲将历代杰出科学家重大科学成果按其发现那年的年龄,做成统计曲线,指出人才最佳创造年龄区在25—45岁之间,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这项研究成果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其中,最佳峰值年龄是多数创新型人才做出最大创新成果时的年龄,可以用此年龄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点。本文主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角度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只对最佳创造年龄区及之前的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最佳创造年龄区的末端45岁也是本文对创新型人才成长阶段划分的一个分界年龄。

因而根据我国教育的阶段性以及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规律”,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孕育期,大致处于21岁之前,包括大学以及之前的教育阶段,这个时期是创新型人才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还没有做出比较突出的成就,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时期,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大学阶段;成长期,大致包括22岁到30岁之间的时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经过前期的学习,创新型人才一般都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且已进入研究领域,开始取得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前成熟期,大致处于31岁至37岁之间,此阶段末期为创新型人才最佳创新年龄,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后成熟期,创新型人才年龄位于37岁至最佳创造年龄区末端45岁,各项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创新成果产出的黄金期,此阶段末期创新成果产出逐渐减少,开始进入衰退过程。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特征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以西安、武汉、杭州等地重点大学的优秀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优秀青年教师以及企业、研究机构优秀科研骨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调查,另一部分参考李克特量表,让调查对象采用五分制评分法对各项素质要素分别进行自我评分和重要性评分,素质要素包括与知识相关的素质要素8项、与思维相关的素质要素6项、与能力相关的素质要素14项、与个性动机品德相关的素质要素26项共四类54项素质要素。通过实地发放和网上发放的形式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回收率71%。

(3)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IBMspss.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因子,并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

2.研究结果

(1)因子分析结果。根据调查数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素划分为12个素质因子,依据各素质因子包含的素质要素含义对其进行命名:F1(即素质因子1,下同)命名为变革素质因子;F2命名为思维素质因子;F3命名为人际素质因子;F4命名为成熟素质因子;F5命名为研究知识素质因子;F6命名为基础知识素质因子;F7命名为灵活素质因子;F8命名为抗压素质因子;F9命名为自控素质因子;F10命名为发散素质因子;F11命名为道德素质因子;F12命名为洞察实践素质因子。

(2)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和重要性评价对比分析。如果创新型人才认为某项素质很重要,而对自身该素质的评价较低,那么可以认为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高该素质,基于这个思路,将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素质因子自评得分均值和重要性得分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来分析其各成长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如图2所示。

可以看到F3人际素质和F12洞察实践素质在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都需要重点培养;孕育期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成长期(硕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是F6基础知识素质;成长期(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有F1变革素质、F5研究知识素质、F6基础知识素质、F7灵活素质以及F9自控素质;前成熟期需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9自控素质;后成熟期需要重点培养F5研究知识素质和F7灵活素质。

四、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素质特征以及培养思路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各成长阶段创新型人才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这为各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素质开发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方向。

1.孕育期

处于孕育期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人际素质以及洞察实践素质。孕育期在本文中对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大学本科阶段,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正处于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也处于心智成熟期,是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创新意识、批判精神,自控能力等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要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其创新意识、质疑批判以及挑战自我等个性动机类素质的培养;在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条件下将其引入研究领域进行研究;注重通过第二课堂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等培养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试讲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2.成长期

主要包括创新型人才的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基础知识素质、研究知识素质、变革素质、自控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实践素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已经进入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研究人员,其研究知识、团队对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成为此阶段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大多在以导师为领导的科研团队中进行项目或课题研究,在科研团队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其各项素质和能力,需要注意发挥导师对创新型人才治学态度、科研方法方向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此阶段,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仍要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而博士研究生偏重于前沿知识、交叉知识的学习。

3.前成熟期

此阶段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自控素质、人际素质和洞察素质。处于前成熟期的创新型人才多已参加工作,开始进入创新成果产生的黄金时期,此阶段创新型人才非常在意自身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注意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机会,如果将其成长进步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提高此阶段创新型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4.后成熟期

此阶段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重点提升的素质包括研究知识素质、灵活素质、人际素质和动产实践素质,这一阶段也正是创新型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阶段,逐渐被公认为本领域比较具有权威的人物,但在此阶段创新型人才求知欲、好奇心等品质在逐渐消退。在这个阶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本领域的领导阶层往往能为大家指出正确的方向,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环境,增强其工作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注重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并且充分发挥其科研经验足、科研团队管理能力强的优势,注重其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作用。

综上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其成长规律进行。本文先对创新型人才成长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到创新型人才成长各阶段所需重点培养的素质,并据此提出创新型人才各成长阶段的素质特征及培养思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促使创新型人才快速成长、延长其最佳创造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宝立.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3(4):1-4

[2]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5-9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

[4]廖志豪.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构建研究——基于对87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149-152

[5]孙婳.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2011

[6]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

[7]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篇4

2.氛围策略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斗争、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决心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工整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受到热嘲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创造思维习作改为探究性创造思维习作后,自然地创设了失声平等交流,探究问题和创新学习氛围;另外对讨论开放式习作教学的指导,设计指导方案等都是创设情景氛围的好方法之一。

3.方式策略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

化学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化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根据我们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化学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 营造良好氛围,创造创新环境

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另外讨论开放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等都是创设创新氛围的好方法。

3. 探索科学方法,是创新的最佳途径

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

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时间和空间“集装箱”式的程式化,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抹煞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运用大脑风暴法、力行法等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解决等。如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后的学生,在学习高一化学时,制取NO的实验设计方案多达20多种。

4. 积蓄知识,为创新打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基点,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策略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求学生既要勤奋学习基础知识,又要注意掌握创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归纳和综合,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引导学生把高中生物、地理、化学、化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当地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其对策。这样以知识为载体,从“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样的学生才不是“仓库型”人才,才能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

5. 培养自主能力,是创新的保障

篇6

1. 情感策略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化学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 氛围策略 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教师要加强对预习学案的检查和评估, 特别要注重过程评价。教师可以口头评价, 也可以书面评价。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评价, 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使其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保持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到预习是和书面作业同等重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依据预习学案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估。如;

(1)建立学习小组, 组内互查。教师在设计预习学案时, 可以明确学习小组内的互查方式, 如朗读过关, 默写过关等。

(2)课堂提问, 教师抽查。有些预习作业, 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反映出来。教师的课堂提问, 本身就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因此,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兼顾到全班同学, 尽量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老师特别重视学生预习作业,这样, 便可促使学生更加重视预习, 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3)加强学生预习过程的自我反思, 提高预习效果。在设置预习学案时, 让学生写下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反馈给教师, 以便教师在课堂上得以有目的地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反思预习的过程, 也是促进自己预习水平提高的过程。如在预习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觉得哪些做得比较好?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有无必要向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 学习什么等。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篇7

一、情感策略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创新的人格。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物理史的介绍,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氛围策略

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后,自然地创设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创新学习氛围;另外讨论开放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等都是创设创新氛围的好方法。 三、方法策略

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

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时间和空间“集装箱”式的程式化,使师生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抹煞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运用大脑风暴法、力行法等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解决等。如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后的学生,在学习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有10多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 课堂教学 素质结构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教师素质

“素质”一词它既是哲学中的一个术语,也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本文所研究的教师素质指的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特殊群体―高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的心理品质。

1.2教师的素质结构

(1)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分为“师道”和“师德”,师道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总体道德要求,具有外在性、统一性和一定的强制性特征,不以教师的个体意志为转移,师德是已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特性特征。”

(2)知识

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背景性知识是指除特定的学科知识以外的交叉学科、相邻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知识及条件性知识。

(3)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一般能力是指人完成某项活动应该有的基本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研究的意义

2.1实践意义

(1)通过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2)通过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为高校教师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提供理论帮助。

2.2理论意义

研究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关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理论提供依据。

3.国内外研究概况

关于对大学教师的素质研究主要集在大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未来教师的理想风格,当代教师的理想形象,未来教师素质的理想模式,大学教师良好的素质表现等等。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道德素质、创新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道德素质表现在: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热爱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创新素质表现在:教师的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教师的业务素质表现在: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奋发向上的理想,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饱满的教学热情,严谨的治学风格,对学生热爱尊重,乐观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助人为乐,心胸博大,心境愉快,情绪丰富,兴趣广泛。良好的教师素质有助于教师威信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及优秀教师、理想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多见于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及对中小学分科教师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另外还有人提出了未来教师素质的理想模式是全能型教师,指出全能型教师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永恒价值的基础能力。第二、具有发展价值的扩展能力。第三、具有高效价值的创造能力。第四、具有职业特点的“临床”实践能力。还有人围绕“让问题学生喜欢教师”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不真实的预言引起的心理效应理论,提出了要使“问题学生”喜欢教师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用情感来感化学生。

对学生喜欢不同学科教师的研究,目前研究的对象为中小学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特征表现。

在教育史上,中外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对理想教师的分析,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学生家长的调查,提出过不少有关教师素质的见解。

古罗马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昆体良对教师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他提出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叩言即行的人。其次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应该是公认有学问的人。他提出了教学应适度的原则。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分量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以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他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以历史上或该时代的哲人为榜样,提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标准:(1)要有日尔曼人之气魄;(2)要有赫别尔(1760―1826)之快活;(3)要有莱辛(1729―1781,德国著名诗人、批评家)之锐才;(4)要有斐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著名教育家)之热忱。(5)要有奇尔利希(1780―1811)之明晰;(6)要有萨尔兹曼(1744―1811)之能辩;(7)要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之学识;(8)要有苏格拉底(B.C.469―399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之智慧;(9)要有耶酥基督(B.C.4―A.D.32,救世主)之博爱。

美国教育家克伯莱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7种品质:(1)健全的知识;(2)专业的准备;(3)强健的身体;(4)健全的人格;(5)生活的经验;(6)社会的了解;(7)正确的教育哲学。

关于教师的心理品质方面的研究,国外有研究(PAUL D.EGGEN,DONALD P.KAUCHAK,1988)认为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以形成教师的代表性特征,并且研究教师群体在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研究数据(卡宁哈姆,1975,亨特,1974)表明,不同类型的教师的教学在同一类型的学生身上所取得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学生期待的教师形象的研究,前苏联乌克兰心理科学院教学心理实验室曾对学生要求教师应具有的重要品质进行调查,学生提倡最多的是善于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讲课;对待学生公正和客观;渊博的知识;组织才能;善于维持纪律;平易近人,善于了解学生;热爱事业;遇事沉着,与人为善;彬彬有礼;待人诚恳,关心别人;有自我批评精神;乐观、认真、机智、信任、坚定。

4.理论建构

本研究在综观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素质及素质结构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连大学3550名大学生关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吸收和借鉴叶澜教授对教师素质的划分方法,提出关于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的素质理论建构。由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素质比教师素质内涵小,内容范围更集中,因此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教师的素质结构分为:师德、知识和能力。

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本研究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测教师,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为衡量标准的,因此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的每个维度反映的内容应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具有个体性的特征。而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它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性特征。”它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来。而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师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结构的三个维度(师德、知识和能力)中的一个维度从内容逻辑上比教育观念更合理。而结构是事物的组合方式或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教师知识的组合方式和能力的组合方式,因此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不同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都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从对教师课堂教学发生作用的角度考虑,知识和能力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含义更确切。

归纳起来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素质结构主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结构本身的逻辑性、二是结构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三是反映结构维度的变量的可操作性。

5.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

前面已经介绍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设想是在借鉴和吸收国内著名学者叶澜教授对教师素质结构的划分观点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角度即:结构本身的逻辑性,结构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及反映结构特征变量的可操作性方面对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站在大学生的角度,目标集中在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由此形成了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高校教师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本研究由于所取的样本是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是否能较好的反映其它高校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同时本研究并不否认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说法,应该说,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的很多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只是构成素质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考虑问题的对象、范围等制约因素不同而已。本研究只是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素质方面对教师素质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冠生 《素质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50页

篇9

1. 在环境中激发创新兴趣

幼儿的特点是: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很强。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没有分辨能力,往往是见坏样学坏样,见好样学好样。因此,幼儿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想方设法的为他们创造一个适于成长的良好环境。如教室内按一年四季设置了四个专栏,并把四季里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张贴上去,孩子们看看、问问、摸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对画册里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植物说出来,或剪或画,贴到对应的四季专栏中。贴对的孩子高兴个不得了,没贴对的孩子问个不休。没有剪、画的孩子积极的翻啊、画啊!由此可见,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依据教育孩子的规律,为幼儿创设一个科学、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使幼儿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促进幼儿创新兴趣的激发是多么的重要啊。

2. 在求异中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是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教培养的是求同思维,既: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题目,统一的答案。它最大的不足就是约束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所以,我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要求幼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

如,我在教幼儿认识数字“6”时,让幼儿用六根小棒摆图,并鼓励幼儿看谁是“聪明宝宝”,既摆的多又摆的好,结果幼儿摆出了十几种不同的图形。有的摆出了电视机,有的摆出了小房子,幼儿在摆图形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了“图形变了,小棒的数量不变”,有利于形成“数量守恒”的观念,同时在构思图形的时候,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在游戏中促进创新能力

幼儿们心理特征也是因人而异的。他们有喜好游戏的,有好奇的,有好模仿的。有喜欢野外生活的,有喜欢成功的,有喜欢别人赞许的。但是游戏是绝大多数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游戏项目,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游戏,快乐学习,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儿童的创新能力。

4. 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技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手脚并用时,大脑受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到发展,变得聪明,脑使手的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变得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操作,常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形象的问题。

篇10

1.教学体系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和择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对教学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应抓住招生、教学、就业三个环节,努力搞好教学体系创新,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适应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学体系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是教育目标的一大飞跃。衡量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标准是综合能力加专业技能。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仅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通过专业教学,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宽阔的知识平台。

1.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是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基本动力和制胜法宝。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拥有高技能、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各类人才做支撑。要办好一个企业,有太多的新问题出现,而要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不行的。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把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抓紧抓好。

2.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高职学生除需要在学校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需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和培养,掌握应付社会竞争的智慧和思维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三、职业教学体系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职业教学体系创新,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创新,高职院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就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而要搞好教学体系的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高职院校教师要强化竞争意识,真正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教学生做人之道、治学方法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教学相长、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实践与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注重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应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

3.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锻炼培养出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丰富多彩的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搞好技能训练,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设必要的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力度,通过技能训练,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为一体。缩短教与学、学与用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与拓展。

4.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那些直接影响实践活动效率,使实践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能力不等于知识与技术,能力与知识、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地了解能力与知识、技术的辩证关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知识是通过学习在人脑形成的经验系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它以某种学习方式为人所掌握;技术是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它以操作训练的方式为人所掌握;而能力则具有有效完成某种活动主观条件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以长期训练的方式为人所掌握。能力与知识、技术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术的前提,而掌握知识、技术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也取决于能力的高低及其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知识技术的掌握,又可以促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因此,职业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术,而是要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下功夫。在整个教学创新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让其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职业教学体系创新的关键。

总之,职业教学体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只有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并把创新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搞好职业教学体系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戚业国.“现代社会需要人持续社会化的能力”.上海教育科研,1999,2.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换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刘静.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教育,1996,4.

[4]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5.

[5]杨启辉.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学习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