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经济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经济概念

篇1

以前最不喜欢一个人发呆

总是让你陪着我去干这,去干那

现在,我已经长大,学会独处了

不能在耍小性子,小脾气

因为我知道,没有人会像你似得一直让着我。

亲情

妈妈的脸上布满了错落有致的皱纹,爸爸的腰也不如以前那么笔直挺拔了

妈妈有白头发了,

爸爸说话有时会变得有气无力的

父母一直在为我们奔波

你们赔上年华,等我们长大

我们长成了参天大树

为你们遮挡严寒酷暑

妈妈爸爸

我爱你们

爱情

我想,我已经用心了

如果你拒绝我,请彼此珍重

如果有一天携手到老,会相敬如宾

至少,你曾经来过我的世界

初中

那可能会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了

第一次遇见你

我们一起对着镜子做鬼脸

我们一起谈天说地

无论我们走在哪里

我们彼此不相忘

我们形影不离,有我们的地方总是笑声四溢

那些单纯,会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养料

高中

这是我一直梦想的地方

梦想中,有特别好的铁哥们

有特别多的知心朋友

有一个我爱的人

尽管有成堆的作业

大学

大学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虽然每天都很轻松

但是却很迷茫

站在十字路口,仰望星空

我看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

生活

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丰富多彩

周末就只有上下

进空间看着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悲

一遍一遍翻着分组里的人

就是不知道,还有谁能说几句话

对于曾经

我一直都缅怀曾经,讨厌改变,总是怀念过去

到最后,还是像枯了的落叶,一片片凋落

美好变成了碎片,拼凑在回忆里

对于现在

既来之则安之

我承认我没有上进心,我只是不喜欢改变

只是不喜欢,周围的人都在为学习奋斗,然后感情变成了陪衬

对于未来

那是个不可预知的空间

想带着家人去好多好多地方游玩,然后哈哈的像个孩子一样大笑

看无聊的肥皂剧,哭的眼泪遍布全脸

对于曾经的铁哥们

虽然现在我们天各一方

但是我们彼此的友谊没有变过

偶尔一个短信,一句嘘寒问暖的温心话

都能感动的掉下眼泪

这一别

即使距离变得遥远

可是心的距离

却是很近

对于自己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

不会像以前那么傻

不会为了某人伤害自己

我会一直对我自己好

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备课有效性; 教辅; 阅读

关键词: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14-001

备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更是教师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教师在上课前,都会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辅资料,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模式及恰当的教辅手段,精心编写教案。其中,教辅资料为历史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让历史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与课文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史料。

但过分依赖教辅资料,会使我们历史教师缺少自我阅读的真实体验,导致在备课中跳不出别人理解的圈子,在教学中迷失自我,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我们能不能尝试放下教辅资料,自己用心去体验课本,完全独立地备一备课呢?

一、遵循阅读的认知规律,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备课时,教师把身份置换成学生,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初读课文,感知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理出历史事件的结构条理;再读课文,批注有所理解的地方,圈出历史事件的重点表述,标出历史事件表述中的可疑之处,让自己先读懂课文所表述的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理解。

比如说,在准备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时,我从学生的角度阅读课文中的信息,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概念。初读时,感觉专业概念较多较难,比如“刀耕火种”、“集体劳作”、“精耕细作”、“垄作法”、“代田法”、“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这些概念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很远;同时,课文的线索也显得比较多,有耕作技术的发展,有耕作形式的发展,有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基本模式的分析。显然,学生单从这一课文内容中,是不容易把握此课所要体现的线索和结构的。我再次阅读课文,确定本课的专业概念重点在于“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自然经济”,重点线索在于铁犁牛耕出现前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理解课文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自己的理解变成学生的理解才是教学备课的关键。最好的理解方法当然是把专业概念置于历史线索的发展中体现出来,通过把握历史线索,对历史概念的认知才会自然,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误区。当我们抓住铁犁牛耕出现前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重点线索后,“刀耕火种”的现象之存在于原始社会就显得顺理成章了,生产工具的简陋导致了生产力的低下;而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个人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使个人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有了实现的可能与必要,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起来了,“小农经济”其实就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

二、捕捉课文的信息点,找准教学的切入口

课文需要思考、点拨之处会很多,如何设计好教学的流程,让教师的点拨成为启航学生学习欲求的灯塔呢?放下教辅资料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备课中,针对自己的班情、学情,撇开教辅资料的现成思路,整合课文中的知识点,甚至于重新组合,凸显课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找到适于自己教学的切入口。

岳麓版必修二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表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目“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二目“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第三目“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但我在阅读课文时,感到课文子目的表述并不能凸显课文的主题线索,联系松散,无从下手解读课文。我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调整课文的内容安排,改为第一目“体系形成的背景”、第二目“体系的内容”和第三目“体系形成后的影响”,给学生一个最明显的学习线索,减少学生对历史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让学生明了本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点。

三、揣摩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理解事件的情境

只有自己认真阅读,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搭建怎样的阶梯;只有从学生角度去认知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才能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怎样的引导。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理解事件的情境,为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提供帮助。

篇3

以文明史观审视古代东西方文明,可以分别梳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一、梳理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

1.古代物质文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主要概述了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涉及一个专题,包含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两个重要概念,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在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之后产生。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是当时手工业的主要特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古代政治文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两个专题,包含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和民主政治三个重要概念。贵族政治就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就是政府权力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政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随意掠夺普通公民自由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即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是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三条重要线索。中央官制主要包括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等;地方制度主要涉及秦朝的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主要涉及汉朝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是被奉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代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法,汇成《民法大全》,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影响广泛的法律体系。

3.古代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涉及三个专题。以儒学为主流的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还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明和发现,领先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时代风貌。

古代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二、把握内在联系

古代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定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并在自身传承中得以发展,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耒耜农业发展到铁犁牛耕农业阶段,适应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而形成的。此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成为了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保证,成就了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灿烂的文明成果。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的强化,是传统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与外来文明因素摩擦的结果。

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明清时期为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界里反映出来。当时的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制度下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致使近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科技与经济发达繁荣的中国。

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在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篇4

上述八种观点,笔者认为都没有能完整、科学地反映和表述出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原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的方面,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马克思这里提出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概念,指的是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通过长期的研究,认为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比之以后的各种社会形态,各种所有制关系都“崇高得多”。因此,未来的社会应该是重建、恢复原始所有制下的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但是,这不是简单地恢复,而是在原来意义上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是重新建立一种崭新的个人所有制,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本文把三大形态下的主要所有制列成下面的简表,从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点,看出这种否定之否定地过程和实质。(见表1)。

从表一可见,这种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除保留有原始自然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人始终是生产的目的、人的发展呈现着圆满境界等特点外,还克服了原始自然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的不足,加进了新的内容,也就是说。这种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比之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自由人联合体所有;二是劳动力自由个人所有;三是产品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四是劳动自由个人所有;五是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在这五项内容里,第一项内容是基础和前提;第二、三、四项内容是第一项内容的引申、展开和结果。由于生产资料是自由人联合体所有的,所以劳动者自由个人能够既对自己的劳动力又能对自己的劳动有所有权和占有权。

从表一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劳动力个人所有是三大形态里的主要所有制的共同点。在原始自然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里,劳动力是自由个人所有;在交换关系形态下的资本主义所有制里,劳动力仍然是个人所有。资本主义所有制将原始所有制的其他方面、其他特点都彻底地完全地否定了,而唯独保留了劳动力个人所有这一条没有被否定。自由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否定了资本家所有制,它否定了资本家所有制的其他特点、其他方面,而劳动力自由个人所有这一点也仍然被保留下来。不仅如此,在自由经济形态下的“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里还将发展劳动力的自由个人所有制,使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更加完善。这说明,劳动力个人所有是三大经济形态的共同点,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保证和动力。因此,它也是马克思“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另外,资本家所有制在否定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时,将劳动个人所有这一条也否定了,用劳动归资本家所有来代替它,从而使劳动力自由个人所有只有形式而无内容。因为,当工人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后,劳动者在出卖的时间(为资本家工作的时间内)实际上也就不能支配、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了。自由经济关系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否定了资本家所有制下的劳动归资本家所有这一条,重新恢复劳动自由个人所有,从而使劳动力个人所有重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

“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五项内容中的最后一项内容即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它是“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是“重建个人所有制”内涵中的最高层次,也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征。在原始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里,原始人的劳动力和劳动都是归自由劳动者个人所有,而由于劳动力和劳动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都是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所以在原始人那里,人的发展能呈现“圆满”的境界;虽然是有限的“丰富”和有限的“圆满”,但毕竟是“圆满”和“丰富”的;在交换关系形态下的资本家所有制里,由于生产资料是资本家所有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本家所有,从而劳动者的劳动也归资本家所有。因此,人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发展;在自由经济关系形态下的“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里,由于生产资料归自由人联合体共同所有,产品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劳动者的自由劳动力和劳动重新得到了结合,都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因而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成为可能。在原始自然经济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里,无论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共同所有,还是劳动力和劳动归个人所有,这些都不是原始所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存在的目的;原始的自然共同体存在的目的,只是原始人的再生产和发展。在自由经济关系形态下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里,和原始所有制下一样,无论是生产资料和产品所有,还是劳动力和劳动个人所有,这些也都不是“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的目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中介”,唯有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才是自由经济关系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的目的。

因此,如果我们要对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下个定义的话,笔者以为,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本质特征的正确的定义,应该是表述为,所谓“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即是重建(重新恢复)一个生产资料和产品由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基础上的,劳动者的劳动力和劳动都归自由个人所有。从而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所有制。

正确地理解和探讨马克思的所有权(所有制)理论,既要重视马克思关于所有制概念及其内合,更要重视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把握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所有权(所有制)理论。毫无疑问,马克思的所有制(所有权)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5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二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

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

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

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最后,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实质上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联系,并且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走以工厂为企业组织典型形式、以机器大工业为基本特征的近代工业化之路,还是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走以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它们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我们今天走市场导向、产业系列、农工商一体化、经济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还是过去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实际上都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

篇6

关键词:林地  林地特性  林地重要地位  

        0 引言

        林地管理直接研究的对象是森林里森里资源。林地的概念各有其说,通常人们把树木成林的土地称作林地,这只是最简单的概念。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者所称林地,不仅是有林地,而且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地),统称为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小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些学者和林业专家认为,从生态观点而言,林地是由一个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所组成的林地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为林地是活立木的载体,是林木和森林生长的基础条件,是构成森林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部分。

        1 林地的特性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1.1 林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 一些生产资料,多半是劳动的产物,而林地这种生产资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在土地上营造人工林。从森林在生态效益上发挥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这类林地具有改变土地种类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

        1.2 林地的有限性 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积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程度,从而使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3 林地的永久性 人类往往使用一些生产资料过程中,常常至陈旧、直到报废。但林地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当,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相反,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变成荒山秃岭。因此,必须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对林地资源合理规划,合理经营,使林业建设保持继续发展。

        1.4 林地位子的固定性 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移动,而林地则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森林结构,持续发展林业事业。

        1.5 林地的可变性 林地经自然或人为破坏,而形成迹地,由于自然环境或人类不干预,而形成“不毛之地”,则就不成为林地。相反,土地具有适宜自然环境空间或人类干预,则它又可恢复成为林地。因此,要掌握林地的可变性,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力作用,将对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林地的重要地位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重点课题。保护好林地和森林资源与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生产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业化生产,高投入高产出,先污染后治理、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森林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林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林地与木材供需,林地与农业的建设,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当代林地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1 林地与木材供需的关系 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及间接林产品,都依赖于林地的供给。因此,人类对林地的依存关系,将日益增强。我国是少林国家,林地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林区,包括山区,林地数量不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有所增加。非林区域在国家整体规划下,大力营造人工林、防护林,以增加森林覆盖率,从而生产各类木材和林产品,以缓解木材供需的矛盾,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篇7

关键词:经济人;合理内核;借鉴

Abstract: Though the assumption of economic man criticized by different schools, it’s basic core is still reasonable. If we can overcome the assumption’s some limitations and make it perfect, it will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Chinese economics.

Key words: Economic man; the reasoned core; use for reference

“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尽管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种种批评,但其基本内核仍然是合理的,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和发展

“经济人”概念并不是近代才提出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一些思想家就明确指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孔子指出,人具有追求富贵、逃避贫贱的心理倾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1荀况对人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一些基本命题:(1)人性是先天生就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2)人性是人所共有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3)人的本性是恶的:“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2墨子、商鞅、韩非也认为,追求名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管子》对“经济人”的论述更为全面:人的本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3可见,《管子》已把追求经济利益视为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性的论述,是“经济人”概念的雏形。但奴隶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简单明了的,没有产生经济学的社会基础。因此,这种“经济人”概念不可能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孟德维尔是近代较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作家。他在《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每个人自由地进行利己的活动,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全社会的繁荣,而且其效果要比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大得多。他指出:在蜜蜂的社会里,如果(被认为的)劣行和奢侈风行,那么这个社会就繁荣昌盛;如果代之以(被认为的)道德和简朴,那么这个社会就冷落衰退。他还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社会动物,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之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殷情厚意,而是他那最卑鄙和最可恶的本性,这本性是使他能够适合于这个最大的、世俗地说也就是最幸福和最繁荣的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

但《蜜蜂寓言》毕竟不是一本严格的经济学著作。最初把“经济人”假设引入经济学,并使之成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他指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需要同胞的协助,想要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如果他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不论是谁,如果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4但是,按自利原则行事,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做有悖于常理的事情。为了使经济学有别于精神分析学或精神病理学,还必须假定“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斯密的时代,理性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假定隐含在所有经济行为的描述中。“经济人”的每一种行动,不是出于任意的想象或盲目的冲动,而是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或者说,是可以从利害得失的比较中推导出来的行动。在斯密那里,理性表现为对得失和盈亏的正确计算。5在斯密看来,自利原则不仅是个人经济行为的原始动因,而且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增进全社会的利益。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每个人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是,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不如说必然会引导他将资源运用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因此,埃奇沃思把人的行为受自身利益的驱使称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

西尼尔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经济学的基础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一般的理论前提,这些理论前提是公认的公理,用不着加以证明。从这些前提可以推演出各种经济学理论。他把这些理论前提归纳为四个:(1)每个人都企图用尽可能少的牺牲求取最大限度的财富。(2)人口的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3)劳动者借助于机器进行劳动,能够生产出剩余的纯产品。(4)农业受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6其中的第一个前提,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经济人”概念。

约翰穆勒发挥了西尼尔第一个理论前提所包含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人”的术语,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和内涵做了详细的论述。他于1944年出版了《经济学上若干未解决的问题》的经济学论文集。在该书中,他把“经济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并不是论述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它所关注的人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他占有财富的愿望,而且他赋有达到这种目的的能力,它将其他每一种人类或动机完全抽象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取得和消耗财富,这并不是说人类生活真正是这样组成的,而是因为这是科学要前进而必须采取的方式。政治经济学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其他欲望的阻碍,这种欲望所产生的行为是什么。因此,穆勒“经济人”概念的内涵,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财富最大化的动机,这种动机要受有限的收入和对闲暇的喜爱的制约。穆勒所说的“经济人”,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的人。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经济人”概念也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边际学派把注意力从对经济世界的一般描述转向市场本身更复杂的模型。它强调个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希望与欲望的满足。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效用的计算支配着个人的理性选择,并引起价格调整过程。这个调整过程是走向均衡的理想条件。在均衡状态下,所有资源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以便更好满足需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从家户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得出家户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函数和对各种要素的供给函数,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出发,得出厂商对各种产品的供给函数和对各种要素的需求函数,并把各种商品(产品和要素)的供给和需求都看作所有商品价格的函数。以此为基础,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和效率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至此,“经济人”的概念始终与经济行为的动机联系在一起。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进入经济学。这种实证主义认为,无需关心“经济人”的心理假定是否正确,只要他的行为与预测的结果相一致就可以了。受这种哲学观的影响,“经济人”的概念日益具有行为主义的色彩,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偏好的可传递性公理。其含义是:如果你认为A优于B,B优于C,那么你一定认为A优于C。可传递性公理使经济学家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个人行为。20世纪50年代,“经济人”理性行为由莫里斯阿莱斯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并为西方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他指出,按照科学的逻辑,如果一个人被看成理性的,那么:(1)他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3)他使用的手段与他追求的目标相适应。所谓目标的相互一致,其含义和偏好的可传递性相同,即一个人不能认为A优于B,B优于C,而又认为C优于A。手段与目标相一致是指,手段正好是达到目标所必要的条件,即不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当个人行为出现上述两种不一致时,这种行为就视为非理性的。但主流经济学假定,在市场上活动的各交易当事人,其行为都符合理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阿罗和德布鲁运用数学上的不动点定理,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论证。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获得了许多发展,但这种发展大多是枝节性的。

篇8

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一、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教学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实施,为“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标明确”。二是“重视学法指导”。三是“自主探讨、合作交流”。

为保证“小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开展,应做好如下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小组规模。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2)安排活动空间。(3)明确小组长的职责。(4)建立小组学习档案。各班建立分组学习跟踪册,依靠课代表和小组长,采用测验、作业检查等手段加以监管。

比如我对《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寓意深刻。我设计的案例是: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俩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回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去讨论、评判、感悟:法官会判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怎么解决托勒密.凯撒“罗马籍”问题?这个案例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逐渐变“灌”为“导”。在这样的教学中,“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为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学生逐渐养成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也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场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和实践,告诉了我一个正在尝试的真理:历史课堂只有焕发活力,才能成为生命教育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中注意精讲解、多联想

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比如:讲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图示来显示其关系:前――(政治――经济)完全行使――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中国丧失了大量――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学们看这个图示象什么呀?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数学的交集。对,交集。政治和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理解要抛弃两种错误观点:①中国社会变成一半是半殖民地一半是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变成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不能把他们截然地分开。同学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情绪活跃。

三、改变课程结构,体会艺术的魅力

《音乐与美术》一课,教材是以时间顺序将音乐与美术两方面的知识糅合在一起来呈现的,这固然有助于对理性概念的体会,但无助与音乐与美术各自线索脉络的把握与艺术特征效果的总体领悟,学生在品悟音乐与美术特征时容易混杂。鉴于此,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大胆地改变了授课程序,将音乐与美术截成前后两个板块分开叙述。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印象派音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我播放了典型篇章让学生欣赏与品味;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和现代派美术的精品,则制成课件让学生鉴赏与品味;台上老师的激情表达,台下学生的心神领会,台上与台下交流互动、随意对话、各抒己见、彼此呼应,质疑与点拨恰如其分,雅俗兼得,无非也想使学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也能真正得到提高。师生在如此欢愉轻快的氛围中,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永恒的魅力,正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宗旨,事实证明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拟人或比喻的形式

篇9

关键词:森林 生态作用 可持续 经验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特别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和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倾泄废弃物,形成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最重大、也最关键。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1.可持续林业

可持续发展最终有赖于各产业部门的具体实践。而各产业部门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肩负的具体使命和任务是有差异的。林业既是一项经济产业又是一项社会事业,是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特殊行业。事实上,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森林价值观的转变和对森林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上所发挥的不同主导作用的认识。森林毁坏后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已经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林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再也不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成为农业问题、水利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终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当代林业实质上已是包含自然环境、物质基础、社会条件等综合要素在内的一个极其特殊的产业部门。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巳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求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人类关于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

可持续林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在林业部门的具体体现。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就不会有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基础,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2.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人与森林的和谐共存,就要对森林进行可持续经营。而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经营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经营目的。但是,森林经营目标的确立,则取决于人们对森林功能与作用的正确认识。森林的功能是由自然、社会条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的特征所决定的。森林的某些功能取决于特有的周期性因素,因而,又是间断的,甚至不表现出来。按照森林功能影响范围,可分为地方性的、区域性或地带性的、全球性的。由于影响范围不同,森林功能亦表现不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森林的所有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相互制约的。相对而言,森林的作用则完全受制于森林功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意义。森林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而森林的作用离开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是没有意义的。依照森林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可区分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于形成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其社会经济作用则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提供多种林产品及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森林的作用决定了森林的特定效能,即决定了特定区域人们利用森林的目的,并且这个目的是一预期的结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要求采取相应的经营制度、措施体系。

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先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英国学者波尔的定义是:用前后一贯的、深思熟虑的、持续而且灵活的方式来维持森林的产品和服务,使之处于平衡状态,并用它来增加森林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在1993年召开的欧洲森林保护部长级会议,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速率管理并利用森林和林地,在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森林的生产力、保持其更新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确保在当地、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满足人类当代和未来世代对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需要的潜力,并且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任何损害。”国际热带木材组织对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经营永久性林地的过程以达到一个或多个明确定义的管理目标,连续生产所需要的林产品和服务,不降低其内部价值和森林的未来生产力,并且没有对物理和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呢?从森林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关系来看,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3.森林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篇10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1.1林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一些生产资料,多半是劳动的产物,而林地这种生产资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在土地上营造人工林。从森林在生态效益上发挥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这类林地具有改变土地种类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

1.2林地的有限性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积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程度,从而使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3林地的永久性人类往往使用一些生产资料过程中,常常至陈旧、直到报废。但林地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当,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相反,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变成荒山秃岭。因此,必须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对林地资源合理规划,合理经营,使林业建设保持继续发展。

1.4林地位子的固定性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移动,而林地则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森林结构,持续发展林业事业。

1.5林地的可变性林地经自然或人为破坏,而形成迹地,由于自然环境或人类不干预,而形成“不毛之地”,则就不成为林地。相反,土地具有适宜自然环境空间或人类干预,则它又可恢复成为林地。因此,要掌握林地的可变性,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力作用,将对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林地的重要地位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重点课题。保护好林地和森林资源与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生产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业化生产,高投入高产出,先污染后治理、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森林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林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林地与木材供需,林地与农业的建设,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当代林地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2.1林地与木材供需的关系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及间接林产品,都依赖于林地的供给。因此,人类对林地的依存关系,将日益增强。我国是少林国家,林地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林区,包括山区,林地数量不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有所增加。非林区域在国家整体规划下,大力营造人工林、防护林,以增加森林覆盖率,从而生产各类木材和林产品,以缓解木材供需的矛盾,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2.2林地与农业等建设的关系林地对农业等各项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林地是森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轻洪涝灾害等功能。保护好林地和森林资源,对农业丰产增收和国民经济各项建设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正效应。森林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安身和立命之本,更是农业和农村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及农村再生能源的短缺,导致对林木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植被的严重破环,加剧了山地农田的严重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地肥力衰弱、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忽视,只有加强林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建设完整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和资源合理利用,使农业环境与社会经济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3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林地概念出发,林地本身也是环境,是一个林地生态系统。土壤、森林等都是林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林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是指林地生产力的保护和破坏对其他环条件的影响。林地与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着互为作用的关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来体现的。物质和能量流从外界环境如大气、太阳能和动物遗迹等向土壤不断输入,并通过土体内迁移转化,引起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从而促进林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同时,物质和能量流从土壤向环境输出,导致环境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从而使不断改善。林地和环境条件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各类森林的结构和生长发育不断加速。但是,当物质和能量流的循环系统的某一环节,受到自然因素或认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时,则循环系统的自净作用将受到破坏,使林地的生产力受到破坏,进而生产环境受到污染。因此,要合理利用林地,保护林地生产力是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关键。为此,要加强林地的管理,严禁盲目的毁林开荒,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森林和青山,保持林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为林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新年.林业生产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胡继平,杨君临.当前林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