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程序教学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原则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在于以帮助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为基点,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五方面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课程体系对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性原则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决定。作为一种在职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再提高、再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使其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此外,基础教育新课程给予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个人才华的自由空间,为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大可能。新课程期待教师的发展,新课程需要教师的发展,以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为己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将发展性作为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发展性原则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首先,人的发展表现为认知水平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重认知轻人格的不良倾向,在强调知识技能等的同时,重视情感意志方面的课程开发。其次,制定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认真研究他们已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及学习特点等,从现有水平出发,以确定合理且弹性化的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保证课程的发展。此外,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群体在关注点、专业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和社会化水平以及综合发展程度上的差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从而针对要求,有所侧重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最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和随意缩略,在选择与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形态等时要切实以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发展需求为依据。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课程体系要突出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只有人的最本质属性得到发展,人才可能是发展的人,而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发展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基础教育新课程将人的发展作为核心目的,将人的主体性置于突出地位的时候,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问题才真正凸显出来。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突出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当注意以下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广大中小学教师不光是继续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继续教育课程不能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甚至灌输而忽视学员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毕竟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主体对客体主动的意义建构,学习是无意义的。故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多为他们创造发挥自主能动性、凸显主体性的机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和吸引他们参与课程建设,使他们以切身感受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其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周密设计的同时还应当为学员发挥主体性留有一定的空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的选择要着眼于唤醒与强化学员的自我主体意识,倡导学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得学习真正成为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促使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三、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强调课程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即不能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看作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安排,也不应该是在正式教学活动发生之前已经编好的、固定了的教学的内容和对象。人处于持续的发展中,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是人的根本特点,立足于人的教育应当充分肯定这一点。就传统的课程而言,大多都先于学习活动而出现,其典型的预成性企图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控制在预设的轨道上与范围内。但是,就学习者的主体性而盲,这种预设性的课程,它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预设性课程力图确定化与完成性的倾向势必会将许多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此种课程所创设的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其对学习主体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同样令人质疑。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当突出生成性原则。首先,要树立动态的课程观。人的发展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教育必然无法对人的发展需求做到完全预料。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不可能是完全预设、固定不变的,它的构建必然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应当有意识地加大生成性因素的比重。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因此加大课程目标的生成性是保证课程体系遵循生成性原则的首要因素。制定课程目标不能仅着眼于易于控制与把握的诸如知识获得、技能提高等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难以具体量化、但对个体发展更有意义的诸如思想、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变化程度。在课程形态结构等方面要加大活动课程、专题课程等生成性课程的比重。此外,对于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或者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与发现的一些新课题与新内容应当给予积极肯定,并灵活地将其纳入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弥补预设性课程忽视非预期性因素和学员发展需求的不足,使课程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成熟。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保守封闭性而提出的。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居统治地位,其特点在于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排斥学科以外的其他因素,使得整个课程体系呈封闭性倾向且愈来愈严重。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全方位地互相开放与渗透的背景下,如果学校课程系统始终独守一隅、自我封闭,不及时主动地从其他社会系统获取有利于自身建设的新鲜元素,其必然走向发展的边缘。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才可能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要素,才可能及时反映和满足社会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课程的目标取向才可能真正达成。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程体系自身要具备开放性的特质,随时做好接纳和吸收新元素的准备;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理论以及学员新的工作情境提出的新问题等都要求课程体系在开放动态的状态中不断构建、不断完善。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要呈现出最大的开放性。要尽可能及时捕捉中小学教师以及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需求,尽可能汲取任何一切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养分,从而使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更能贴近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五、体验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是指课程要为学习者提供在自己的探索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和机会。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往往忽视感性经验对于学习的特殊作用与意义,使得学习者因缺乏一些必要的亲身感受与体验而难以对知识进行完全的意义建构,从而无法实现客观知识的个体化,学习对于学习个体的价值无法彰显。就中小学教师来说,.当前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快实现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优化与提升,以全新的角色走入新课程。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在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些当前正遭到广泛质疑甚至批判的教育教学方式早巳成为他们的定势行为,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及时实现自身转型的难度。而且有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在表示认可新理论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仍然坚持原有的行为方式。这就表明,中小学教师很有可能因缺乏相关的亲身体验,难以对新理论、新观念产生真正的价值认同。因此,要使得中小学教师知行统一,成为素质教育理论的真正践行者,必须保证他们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达成对新理论的真正认可。故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遵循体验性原则。
篇2
下面来谈一谈在选项教学中运用“程序教学法”的感受。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级中学为了贯彻《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方案,在进行体育选项教学时,采用在一个年级中,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来分班进行教学。在选择项目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考试,没有对各个项目定出达标线(学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进入班级学习)。完全从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出发。因此,学生之间在技术及能力上出现了差异。例如,在篮球选项班级中,技术好的学生已经掌握篮球的各项基本技术,并能在比赛中应用。技术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无人防守情况下,进行行进间投篮时,还没有把握将球投进篮筐。在排球选项班级中,有的学生已经掌握排球的发球、传球、垫球和扣球技术。而有的学生只掌握了简单发球、垫球技术。面对上述的实际情况,如何来上好选项课,并且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兴趣的进行学习,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树立对体育学习的信心,为学生今后能够终身进行体育运动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能按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程序教学法”,按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进行教学。
二、举例说明“程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既然是学生自己选择的项目,从学生本身来说,在基础上、在自我感觉等纵向各方面应该是最好的,是最喜欢的。学生渴望通过该运动项目的学习,在该运动项目的技术掌握上、对该运动项目的认识和理解上能进一步提高。但是,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之间的差距。作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相互之间有差距而放弃部分学生的教学,对他们不管不问。而是应该站在学生位置考虑问题,与学生沟通,分析每位学生现状和可以提升的空间,设计出“教学程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程序进行学习,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在他们基础差、能力差,自学有一定困难时,教师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排球垫球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根据每位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小步子原则,把学习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许多具体练习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不感到费力,并且少犯错误,能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常采用直线式或分支式两种形式并进。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可采用直线式,将练习分为五步:第一步,原地徒手做垫球动作。第二步,原地垫固定球。第三步,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抛球人应将球抛准到位)。第四步,两人一组左右抛球,要求学生在移动中垫球。第五步,两人一组对垫球。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直线式,让他们一步一步去做每一个动作,在动作做熟练后再进入下一步。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采用分支式,大步子带小步子。让他们直接进入第三步,然后再做第四步、第五步。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动作时,那就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去找解决办法,如,当学生在练习中多次出现两臂不能同时触球时,应去练习第二步。在对垫球时,学生出现手脚配合不协调时,应去练习第四步。这样按照其自身规律和要求,按其步骤进行练习,就能使每位学生扎实掌握垫球技术。
三、程序教学法的优点
1. 程序教学法是根据罗辑学的顺序原则选择教材,并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严格控制教学过程,任务具体明确,有利于区别对待。
2、 程序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宜的速度进行,掌握快的学生可提前进入下一步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3、程序教学法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学习速度,灵活进行学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通过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重复学习,教师辅导和开展相互讨论、帮助等形式得以解决,这样能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同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活动求得新知识、新技能。由于这种迁移作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积极学习的情绪,能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4、程序教学法要求学生对程序教材的每一个小框面(步子)所提示的问题或练习逐次作出解答或技术评定,在确认解答正确或技术评定合格以后,再转入下一框面学习。这样通过一步步积累而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根据程序,从这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学习,实际上是起着不断强化学习的效果,所以说运用程序教学法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5、分组教学时,在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本人条件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运用“程序教学法”时的注意点
篇3
关键词: 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语言教学
1.引言
彭聃龄指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系统的论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行为特征,解释有机体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什么(2004:476)。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在研究学习本质的过程中对学习提出了不同解释,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学习理论的主导地位,直至受到以后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冲击,但是由于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及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学习理论对于语言教学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针对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种是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而另一种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叫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强化的作用,强化决定有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因而要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就必须合理控制强化。
由于斯金纳特别重视强化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假说。
2.1强化与强化类型
强化物是指任何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刺激,而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行为概率的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根据强化的性质,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通过反应后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而负强化则是通过减少或阻止反应后出现的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可通过赞扬、奖品对学习者的进步进行正强化,也可通过收回批评、停止惩罚,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负强化。还有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惩罚,与负强化不同,惩罚导致反应概率的降低,而不是增加。一般说来,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也有效果,但不如强化的效果好,而且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条件地施以惩罚,教给学习者正确的做法以取代错误的行为,这样才可使学习者获得真正的进步。
2.2强化程式
强化程式指利用强化原理进行操作条件作用实验时,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上做出不同的安排,由此得出个体正确反应出现的频率与强化物呈现方式的关系。斯金纳根据间隔时间和频次特征将强化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间隔强化又可再分为固定比例强化与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与变化时间强化。
在教学中,斯金纳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安排强化类型的程式。不同的强化程式会造成行为的习得速度、反应速度和消退速度的不同,贺新宇和黄宇春(2009)指出,建立某一反应的最佳训练组合可能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然后是固定时间强化,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这值得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借鉴使用。
2.3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对一种目标行为进行的渐进式培养,即把目标分为小步,对正在接近目标行为的各种过渡反应进行强化,直至培养出所需要的目标行为。渐进式接近是行为塑造的重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有效。学习者可为自己每次设定一个语言学习的小目标,当达到小目标时就奖励自我、予以强化。这样通过一步步的强化,最终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链式塑造技术在语言教学中同样有效,教育者首先确定语言学习的终点目标,并了解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将终点目标划分成一系列阶梯式的小步子,步子大小以学习者能力而定,每当学习者完成一步时就及时予以反馈和强化,直至终点语言目标实现,目标行为就成功实施。
2.4评价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他的学习理论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忽视了人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他的行为主义方法包含许多合理部分,在教学别是语言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备受推崇的先驱(朱纯,2007:23)。
3.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教学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语言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物做出的正确反应。在语言教学领域,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与影响主要体现在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以及盛行一时的听说教学法。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它们在语言教学的应用。
3.1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学习理论很好的体现与应用。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将知识分解成一系列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前后相接,逐渐加深,然后使学习者按顺序逐个学习每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反馈和强化,最终学习者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程序教学观的基本要点如下。
(1)小步骤。每次向学习者展现少量的信息和知识,然后从一个知识项目有序地向下一个发展。
(2)及时反馈。对于学习者的反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者正确的反应得到强化,错误的反应得到纠正。
(3)自定步调。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这有利于缓解班级学习中因学习速度不一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法有许多优点,在语言教学中有指导意义,如在外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将所教内容细分成多个小单元,并按小单元的逻辑顺序依次编排,形成由易至难的多个层次,前一个层次的学习是下一层次的基础,这也恰好体现了渐进式接近的原理,有助于学习者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
关于程序教学法的效果问题,施拉姆在回顾36项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7项研究表明程序教学法更有效,18项研究表明这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相同,只有一项表明传统教学方式更有效,于是,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程序教学是有效的。但是其中的原因和本质尚未知晓,这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赫根汉、奥尔森,2011:99)。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是在行为主义学习观,特别是程序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呈现知识和练习来帮助学习者学习的。通常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即使没有老师的监督和评价,学习者也可从错误中和反馈中学到很多知识,但是朱翠英等人(2005:66―67)也指出,通过CAI掌握的知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虽然具有节省时间精力的优点,但从最终学习教学水平来看,达不到传统面授的效果。
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合理使用计算机技术为语言教学服务,目前CAI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即把课本、图像、音频等多渠道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学习程序。相信这种教学模式会弥补传统课堂的一些不足,对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2听说教学法与模仿强化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的教授和学习深受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影响,听说教学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而心理学依据便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而习惯需要反复的“刺激―反应”才能形成,所以听说法的核心内容是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等概念。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听说法的教学原则体现以下几点。
(1)反复练习形成习惯的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学说认为,语言习惯的形成需要靠反复练习,所以在语言学习中,教师用大量的外语授课和录音等作为刺激手段,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2)限制使用母语原则。外语学习是一种习惯,只有通过外语本身进行大量句型操练才可以有效形成,所以在外语课堂中不提倡用母语和翻译。
(3)及时反馈纠正错误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掉,所以在语言学习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对于错误及时纠正,以免错误的语言习惯导致语言僵化现象的产生。
当然,听说法也有不足,它将语言看成习惯形成,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重视句型的机械操练,忽视语法规则的指导作用和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无法解释人类习得语言的潜能和语言发展,无法解释语言抽象问题和语义,就对其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受到了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批判。
但是,对于外语教学来讲,行为主义的许多理论仍是科学的,尤其是强化和模仿,它们是外语学习中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董燕萍(2009:183―184)指出,强化不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等于说强化不起作用,而模仿虽不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但模仿对语言习得有一定作用。而且,强化和模仿对外语学习的效率和时间长短有影响。她认为,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强化和模仿不是外语学习中第一重要的,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思想,但有选择的强化和模仿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她特别提出三条注意:强化不是机械主义的强化,而是在某一时间内多次接触同一语言项目或同一话题;模仿不是鹦鹉学舌似的一字一句地模仿,而是对语音的模仿,对规则的模仿;所有的强化和模仿都是基于意义的,而不是基于形式的。
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来说,要想在相对较短时间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较多的内容,就要采取一定的强化和模仿训练方式,所以听说法的“强化刺激,反复练习”的原则值得我们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借鉴使用,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4.结语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对于语言教学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利用。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分析程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和听说教学法的优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相信如果我们恰当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并且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就能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著.郭本禹,崔光辉等译.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贺新宇,黄宇春.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数字化课程;课程建设
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但它并非仅仅通过计算机技术就能解决,而更多地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教育学理论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能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方法或途径。但教育学理论不是死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扬弃过时的部分,生发新的内容”[1],哪怕是最新的教育实践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过去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往往存在技术研发与教育内涵脱节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教与学,发挥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笔者在参与《课堂内外》杂志社“电子书包”的研发实践中,发现教育学理论中有不少观念、学说、原理和模型对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诸多启示,能够为教育数字出版编辑在数字化课程的程序设计、内容制作、编辑流程等方面提供颇有价值的指导。
1教育发展观树立开发理念
1.1教育现代化观念明确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包括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渗透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和公平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从中得到的启示分别是:内容建设应该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完善终身学习的条件;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丰富教育资源,依托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络,减小因资源分配不均形成的教育水平地域差异。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核心。数字化课程既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又是现代化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载体。因而,数字化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就构成了课程现代化的工具层面”[2]。首先,它要求课程结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它需要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一方面,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生产,从“课程即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生产供师生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萨缪•鲍尔斯(SamuelBowles)和赫伯特•金蒂斯(Her-bertGintis)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而数字化课程就也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直接引发了传统教育方法、手段和设备的革新。因此,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承担着课程现代化的任务,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规模和速度。
1.2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观念证明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社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方式,多媒体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探索空间。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的经济,它必将对教育的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网络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综合学科教育和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可能[3]。此外,教育还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例如近年来网络幕课、视频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数字化课程开发与传播的目标和价值之一,是它通过教育的数字产品引发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人们合理使用媒介和网络,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习惯,提高数字化学习的效率。数字教育的继续发展,必然使得教育和学习超越时空限制,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促进全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课程论和教学论揭示开发方法
2.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
拉尔夫•泰勒(RalphW.Tyler)经过8年的研究(1934-1942),最终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一书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4]。泰勒原理的编制过程可以简约为如下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启示是按照怎样的步骤遴选课程内容。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内容的收集,科学设计内容的组织构架方式,最后检验内容的效用。泰勒原理旨在促使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确立目标、根据目标选材、为实现目标进行编排、检验是否实现目标。这正如传播学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重视对“反馈”和“传播效果”的考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提倡碎片化,学习者接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精细化的。“课堂内外电子书包”所设计的“同步学习”板块,把学科同步课程全部打散细化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既方便数据库管理与信息调用,也方便学习者各个击破地学习知识。这种内容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编辑人员如何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合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利用泰勒原理加以思考,编辑人员的思路就会明朗起来。因此,在正式进行内容开发之前,编辑和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由教育工作者给出专业的目标和编排意见,指导编辑人员编制出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逻辑。
2.2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解决课程内容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J.F.Herbart)从目的与手段出发构建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关于教学的解释框架,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的弟子席勒(TurskenZiller)、赖因(WilhelmRein)等人补充和修正,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五段教学法后来风靡世界,尽管现在称之为传统教学法,但它“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一般规律,便于教师编制教案,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5]。因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非常值得在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开发中作为基本参照步骤,指导编辑人员按图索骥。在形式上,“课堂内外电子书包”中的“同步学习”板块主要通过文字来呈现课程,同时在必要位置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该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摆在编辑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呈现已经圈定的教学内容。如果参考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我们就可以把所选的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即: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然后将5类内容依次排列或呈现。从教学过程来看,这个数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3程序教学模式解决程序设计基本原则的问题
程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斯金纳(B.F.Skinner)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程序教学中,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或解答问题,对系统呈现的问题或表述做出操作,程序在每一个操作之后及时反馈,学生马上得知学习的结果,然后依次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所有阶段的课程。程序教学原本就是通过教学机器来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之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变[6]。程序教学模式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课程提供思路支持。对于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而言,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即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原则,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性指导。小步子,要求数字化课程的最小单元必须碎片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小步骤进行;积极反应,要求程序在学习者进行操作之后,立刻向用户显示反应———这一原则特别适用于UI设计,用户操作行为之后程序是否有所反馈和如何反馈,直接影响用户后续的操作和对程序使用的黏度;及时强化,要求课程内容讲练结合,做到同步测评;自定步调,要求设计程序时多采用非线性方式,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有权限地选择性学习———这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低错误率,要求评价反馈(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或偏低,让学习者保持程序学习的信心。
2.4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讲-练内容关系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数字化课程的内容开发中,编辑人员对讲授内容的呈现与提供测评内容的关系上常常存在疑惑,即:讲授内容和测评内容在比例上如何设计,在组合上如何安排。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要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标准[7]。因此,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而保障学生达到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评价———形成性测验。按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数字化课程每呈现一个最小单元的知识点,就应该配套提供测评内容。编辑人员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并针对每个单元按照目标编制简短的形成性测验,以诊断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学习者每学习一部分内容,就可以及时获得测评机会。如果评价良好,说明掌握了知识,学习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果评价不合格,则说明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者就应在本阶段继续学习。学习进度的晋级与保持,由系统根据测评分数控制。形成性测验可以使学习者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达标,以便明确努力方向,及时矫正。开发者可以借鉴游戏通关升级的方式来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推进程序,这样符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理论的要求。
2.5“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与知识同步训练问题
杜威(JohnDewey)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出发,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过去的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缺乏“做中学”环节,其原因不排除受到教学条件限制,仅仅基于教室中的黑板、桌椅和书本,确实难以过多地开展“做中学”。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化课程为广泛开展“做中学”教学提供了可能。“做中学”后来发展出“动手做”。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尔帕(G.Charpak)倡导的“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在法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可见,现代化课程的研发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既包括操作技能,也包括知识、思维、素养和能力。做中所学,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通过技能的操作,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判断能力。数字化课程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交互式设计,并将知识融入技能当中。实际上,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的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在强调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9]。例如,中小学实验性课程“科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当中的实验课程,都非常适宜借鉴“做中学”理论,利用程序引导学习者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因此,课程编辑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研究如何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做”的每个环节。
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师生关系当中,关于教师的作用,我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弥补了教师或学生中心论、主客二元对立论思维的不足。当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后,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境下和在用户中心论的影响下,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可以被弱化,教师可以被教学机器、教学程序和数字化课程所代替。正如早期有学者认为借助自动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或调节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功能被加以编码,以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被移走或被延伸,并根据需要加以复制。的确,教育技术的最初理念之一是替代教师,然而,我们今天知道,替代教师这件事不会发生[10]。教育学理论中的教师作用论告诉我们,在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编辑人员决不能试图通过信息技术或智能媒体去替代教师。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扮演着为学生提供外部学习资源的角色。一切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预习资料、学习资料、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料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因需调取———甚至这些资料都已经按照既定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样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例如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用“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引导性材料),灵活地收集学生的反馈并适当迁移等。学生自主地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学习,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目标”[11]。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设计时,需要为教师利用数字化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强调用户体验,注重交互效果,倡导以用户为中心,很容易确认学习者是中心,而忽视了教学媒体以外的教师。在数字化学习当中,教与学的双方同时构成用户主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姬建峰.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103-107.
[2]陈旭远.论课程现代化的四个层面与时序模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6-10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2.
[6]钟晓流,宋述强,胡敏,等.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M].远程教育杂志,2015(4):34-40.
[7]徐继存,赵昌本.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
[8]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4.
[9]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
[10]加涅RM,韦杰WW,戈勒斯KC,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篇5
一、造型程序:主要任务是解决造型问题。
造型程序分两个步骤:
1.构思,要求学生作小构图练习,反复推敲,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按小构图来操作。在本阶段要对构图上的对比和均衡、物体的主次、色块之间的安排等问题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笔先。起稿,用铅笔或炭笔把物体的形体轮廓、比例、结构、透视变化等概括地画出来,起稿时只需勾出大的轮廓,不必拘泥于细节。
2.单色定稿,要求画出写生对象的素描关系,目的是强化造型在水粉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画面的色调,用单色把物体的形体关系、大体明暗关系概括地肯定地画出来。单色定稿地作用是修改形体、加强明暗关系和底色地作用,它有效地控制了个别学生急躁求快的情绪,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现有的造型水平,为下一步色彩操作奠定了基础。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
二、色彩程序:主要任务是掌握色彩知识与水粉操作的技巧。
色彩程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直观性教学特点。
面对写生静物与学生的单色作业,传授色彩知识,讲解色彩原理,分析色彩关系,介绍水粉画特点和技法。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色彩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讲授的知识具有针对性,具体明确,学生便于理解。
第二阶段是讲方法按步骤进行操作训练。
色彩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为了收到预期效果,操作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①入门训练。要求不宜过高,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调色盘上下功夫”,熟悉色彩性能,掌握基本技法。初学色彩的学生“颜色很穷”,为了扩犬学生的色域,可做色彩填空练习,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具体的对象,只作色彩填涂,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看谁画出的颜色最丰富。此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摆脱塑造,注意力都集中到调色上,在调动颜色的过程中,熟悉了颜色的特性,扩大了学生的色域,为进一步的静物写生打下基础。②深度训练。要求褐学生要在观察、分析、表现上狠下工夫,全面控制色彩复杂性。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色彩的明度变化和纯度变化,这是水粉画教学的重点。例如:可布置明度训练操作练习,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对象,然后逐渐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又如:可引进“印象派”画家的优秀作品来分析色彩的变化,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管是物休的受光部或背光部,色彩的纯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色彩纯度高的画面效果强烈,有色彩冲击力,反之,则有用色彩画素描的感觉。水粉画中提高或减弱色彩的明度纯度主要借助白色和水同其他颜色进行调配,但是用水过多会使水粉色混浊灰涩,缺少应有的鲜明度,颜色干后会大幅度的变淡,用粉过多或到处用白色容易造成粉气,并且使画面色彩苍白。在画物体的暗部和纯度高的地方要尽量少用白色,画暗部色彩可以用桶黄、土黄、湖蓝等浅色调和。③难度训练。它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训练,主要任务是研究色彩的冷暖关系,深化学生对冷暖色彩的感知能力。色彩的冷暖问题是水粉画的根本问题,很微妙,如果没有理性知识做指导,仅凭直观是不易发现的。色彩的冷暖关系通常是由天光、环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等要素决定的,一般来讲物体的受光部偏暖,背光部则偏冷,受光部偏冷,背光部则偏暖。
篇6
[关键词]高校 排球教学 教学方法 选择 优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十年中,出现了大批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改革研究成果,这些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于实现体育课程五领域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各有优势与不足,本文以高校排球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排球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以提高高校排球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高校排球课程主要教学方法分析
1.突出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
突出知识传授功能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实现体育课程的基础知识与技术技能目标,实践中以程序教学法、系统教学法等为代表。程序教学法是基于“控制论”思想指导体育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对课的内容与组织方法进行科学分解,且对之实施以及时有效的反馈与控制,从而达到更好更快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最优控制过程教学方法。运用程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与组织方法,将课程教学程序化,学生根据课堂设计按既定程序学习,并要求建立及时高校的评价与反馈系统,学生能根据实时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学习。
2.突出获得能力的教学方法
突出获得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运动技术技能的能力,实践中以指导发现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等为代表。
指导发现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上通过大量的可供观察和分析的直观感性材料,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发现问题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易于形成系统的知识表象,缩短技术技能形成时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动。
探究教学法着眼于学生探究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在倡导学生主动构建、实施差异教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探究学习与自主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在排球课程教学中,扣球技术是教学重难点之一,起跳扣球时机和扣球中的鞭打动作更是扣球技术的关键环节与动作,在扣球技术教学中使用探究教学法,针对扣球中容易出现的“动作迁移”现象提出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动作的反复比较,集体学习与探讨,从而找出扣球中的鞭打与投掷标枪动作的相连共性及特点,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法通过整合传统教学中的部分动作要点,激励学生探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优化了知识学习过程,且锻炼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满足需要和兴趣的教学方法
突出满足需要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完成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身体与情感的满足。这是一种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以快乐体育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成功体育教学法等为代表。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引入或者创设一个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该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和情感认同,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快乐体育教学法和成功体育教学法重在通过体育学习带给学生情感上的满足,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4.突出社会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突出社会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发挥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以合作学习教学法、竞争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等为代表。合作学习基于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学生分组—小组学习活动—学习结果的评价”为主线,能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排球课垫球内容的学习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完成教学过程,将学生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人数相当的练习小组,组间互帮互助,加大了对墙垫球、自垫球的练习密度,改进了动作的精确程度。小组内的交流、互助、沟通、合作,小组间的竞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
二、高校排球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1.选择排球教学方法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要在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下选择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体育教学观指导,对照体育教学方法提供的流程和策略来组织教学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的体育教学观是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前提。其次是有针对性原则,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由此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最佳适用范围。排球教学中,有些教学模式适用范围广,有些只适用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针对教学条件、学生特征、教学内容等选择。没有相应的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教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第三是整体性原则。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上把握;排球教学目标也是多元的,也需要不同功能的教学方法共同作用来完成,在选择用排球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时也需要从整体上把握。
2.排球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教学方法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不管自觉与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以系统教学法、程序教学法为代表的突出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历来是排球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阶段。以快乐体育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成功体育教学法等为代表突出满足需要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是高校排球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编各种排球小游戏来激发学习积极性,使体验到排球运动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带来的快乐与成功的学生,实现由喜欢这次体育课到喜欢体育运动的转变。以指导发现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等为代表的突出获得能力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技战术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当基本技术的教学进入更高层次时, 可选用发现教学模式, 如: 发球落点于左、右两半场、场内5个位置垫球至3号位目标区、扣球的直斜线路等。
篇7
关键词:游戏教学;ARCS动机模型;Scratch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79-03
一、引言
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在关于2010年全国教育技术计划的讲话中提到,“游戏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交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学生在21世纪竞争所必备的能力。”正是因为游戏对教育有如此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众多学者、教师不断探索教学与游戏的结合,随之产生了许多融合的观点,可以从两方面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理论上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开发技术的应用。就理论上的融合来说,有文献[1]中对Flow理论中“挑战-技能”的平衡关系对中学生玩家技能影响进行分析,文献[2]中阐述了认知发展理论对Flash教学中游戏设计原则的指导,文献[3]中论述了马斯需要层次理论对设置游戏激励机制体系的启发,文献[4]中介绍了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对探究式教学游戏设计的分析等。就开发技术来说,有Flash、增强现实以及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Unity3D开发工具等。
通过对教学游戏的简要分析可知,不论是理论上的融合还是技术手段上的应用,教学游戏都呈现着稳步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学习者本身动机出发对教学游戏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而动机模型中的ARCS动机模型中的四方面要素: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正是教学游戏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机模型ARCS与游戏教学的相关分析,利用Scratch程序开发工具,进行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程序开发的教学游戏探索。
二、ARCS模型与游戏教学
(一)ARCS模型内涵
ARCS动机模型[5]是由John・M・Keller教授在研究如何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时提出的,该模型主要基于Tolman和Lewin的期望价值理论。该理论推测,人们更希望去学习有价值的知识,或者学习之后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的知识。ARCS动机模型包括四要素: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满足(Satisfaction)。许多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而且高效的教学过程,然而,这些理论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而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本质。Keller教授认为该模型中注意力和相关性是模型的重要方面,也是后两者存在的基础。
“注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对象产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根据三种不同的策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一种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习者视觉上的冲击,可以从教学情境的设定以及教学材料的加工上实现,第二种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三种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变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相关”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列举的事例应该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与“注意”相同,“相关”也分为三方面:教学目标的选定、教学动机的匹配、学习者经验水平的相似度。“自信”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积极期望和信心。由于自信度的高低经常与学习动机和付出努力的多少相关,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预测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满意”是指学习结果符合学习者的期望并且产生积极的作用,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图1 ARCS动机模型
(二)ARCS模型与游戏教学
1.以游戏为中心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首先,充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善于创设使学生能参与问题解决的教学情境,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很用心地学习该门课程。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能最大化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
本文以一个Scratch简单的游戏设计为例,介绍如何以游戏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Scratch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小游戏的工具,程序本身提供了大量的程序化模块,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和实践。这里给出一个简单的游戏介绍:通过箭头控制虫子吃水果,虫子走过的位置画有蓝色痕迹,痕迹有交叉时,游戏结束。先让学生玩一玩这个简单的游戏,并告诉他们自己动手也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游戏内容的设定与相关
当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和目标呈现出某种联系并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时,就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学习动机自然就会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熟悉性”也是相关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们更喜欢自己相信或感兴趣的事,用“已知”来解决“未知”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之前设计的游戏十分简单,没有难度更缺乏挑战性,学生在试玩后,提出改进要求和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水果总量显示功能,增加了吃水果的时间限制,增加了清除蓝色画笔功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游戏呈现,一个相对丰富的游戏就诞生,继续让学生试玩,体验不同的感觉。
3.关卡设定与自信
针对小学生的程序学习,目标设定不宜太高,程序设计的学习跟大多数课程的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统一的学习目标可能会让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可控性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详细而明确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游戏结束后的满足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并通过努力获得满足感,通常会更加奋进,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也是学生获得满足感的重要来源。这些激励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满足。教师给予每个学生的鼓励应是基于学生原有基础上的成长和进步。
中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有对事业的热诚和对帮助学生学习的热诚。只有用心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才能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方式。试玩自己制作的小游戏,再进一步增加具体的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简单小游戏。
三、教学游戏的实现
(一)开发工具的介绍
中小学程序设计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程序思维,在程序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繁琐、枯燥的编程工具。Scratch[7]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实现程序的编写,不需要填写任何代码,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实现游戏功能,简单的操作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学生在程序学习中的自信心。
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开发的一款简易的编程工具,无需任何编程基础,易于孩子的使用,并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让孩子获得创作的乐趣。Scratch程序是专门为八岁以上的儿童设计,它改变了传统编程软件那样逐行地敲代码方式,而是通过拖拽已设定好的程序模块,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实现程序的编写。
(二)教学案例简介
“盘中虫”是一款可在Windows平台运行的基于Scratch实现的游戏,多个终端的参与者通过游戏测试、游戏体验、游戏增强,共同完成游戏设计的活动。
先由教师(游戏管理者)设置好相关的难度等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游戏。由于游戏的难度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编程水平进行的,必须在做好学习者分析的前提下精心安排每次的制作难度。当然,在后续的游戏中,可以根据难度的不同,改变对学生的要求,可先通过试玩、建议、模仿、增强的顺序来。图2为游戏案例流程图。
图2 游戏案例流程图
四、结论
本文在对ARCS动机模型的理解上,分别从ARCS的四个要素出发,讨论了其在游戏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作为典型的动机模型,ARCS不仅关注动机的激发,更重视动机的维持。在ARCS模型视角下,游戏教学本身就体现了动机模型中的注意性,而在游戏教学中游戏模块的设定以及关卡的设立都应该体现模型中的相关和自信,游戏教学的最后还应该设置检验学习者绩效水平的模块,这样有利于形成长效的动机机制,促进学习的迁移。总之,ARCS模型视角下的教学游戏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这四大组成要素。
参考文献:
[1] 马颖峰,隋志华.基于Flow理论的教育游戏沉浸性设计策略研究 ――教育游戏活动难度动态调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 (03):54-57,62.
[2] 王燕.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Flash教育游戏设计模型构建[J].中国 电化教育,2012,(08):92-96.
[3] 安福杰.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教育游戏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电 化教育,2013,(03):96-100.
[4] 李海峰,王炜.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从 EGEC框架构建到“环卫斗士”游戏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化 教育,2015,(05):50-57.
[5] Sangeeta, M. Effectiveness of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to Overcome Non Completion Rate of Stud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J].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5.(16):56-68.
篇8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多媒体CAI课件;电子讲义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74-03
作者简介:魏威(1978-),男,甘肃榆中人,硕士,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的迅速普及,促使高校的各专业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这也让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头兼顾的新形势下,各高校集中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设计与制作了符合本校特点的各学科的CAI教学课件,以便用CAI教学课件进行现场教学和放在网络教室的远程教学模式下让学生自学。
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制作CAI课件必须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本学科教材中有所选择地挑选蓝本,应用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成优质高效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媒体CAI课件。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多媒体CAI课件中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 CAI)起源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并迅速发展,上世纪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渐渐发展起来。由于受到计算机和投影仪设备价格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高校CAI的普及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在本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对于现代计算机,从当初只能表现文字、图形和声音信息到现在还能包括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计算机都可以称作为多媒体计算机。它能同时获取、编辑、处理、存储、展示这些多样化的信息,使得我们对多媒体信息的组合、编辑和运用变得得心应手。
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信息容量大,重现力度强,使古板的黑板粉笔式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所以能极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而且能营造一种多样性、丰富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故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媒体CAI课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能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习者能力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我们在看见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那么应怎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减少它的副作用呢?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①学习的基本单位是条件反射刺激得到的反应,即学习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②人类学习的起源是外界对人产生的刺激,使人产生反应,加强这种刺激,就会使人记忆深刻。因此,只要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结果;③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链;④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
从应用方面看,CAI实质上是对行为主义程序教学的继承,它应用了程序教学中的以下6种基本思想:①教学分成很多基本部分及教学单元;②在以问题检验学生学习的知识后,即可任其继续往下学习;③通过呈现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作及时的强化;④程序的编制必须遵循一种学习模式并能探索每个学生知识的数量和保持知识的时间;⑤根据学生的错误反应提供补充材料;⑥程序必须尽可能接近学生的言语,必须有一个学生与机器之间的接口(界面)。其教学的整个过程,又可用以下4个步骤逐步进行:①用课件呈现教学内容 ;②用课件引导学习 ;③学习者进行独立思考与练习;④学习效果评估。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考虑到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应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系列规律与计算机的各种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以符合大学生行为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完成学习。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完成整个课件的具体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内容设计
一个课件包括课程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媒体内容,它们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内容设计是在综合分析学习者的身心特征后,按照主要使用者的特征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内容特征,以系统科学、现代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及学科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众多的教学内容设计得简单、明了、条理化,并考虑到系统科学信息论中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进行的课件内容的设计。其中尤以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导核心。
2.1.1 规则学习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提供给学习者关于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以及基本应用。主要是一些陈述性质的概念、理论、技术与应用。针对课程知识点,应用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原则,以及控制论中的信息变换和反馈控制原理,秉承现代教育思想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结合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课程学科教学理论,对课件制作与应用进行指导。
基于课程的特点,我们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斯金纳的直线型程序教学模式为主导。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是没有教师而直接交互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等特点。他把学习素材形成的帧组成一个线性序列,要求所有学生按同一路径进行学习,而且帧和顺序是预先设计好的,以便让一个帧变换到下一个帧是简单的且包含尽量少的附加信息。因为学习步骤中的第一步都很简单,所以学习者很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熟悉教材内容。
这种直线程序教学模式符合教材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要求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我们考虑到对规则学习部分用多媒体编辑软件PowerPoint编辑多媒体电子讲义。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电子讲义时,最主要的操作是进行选定、链接、复制和粘贴,不像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熟悉语法并使用大量的函数或命令。它可以轻松地对多种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编辑与处理。所以,多媒体编辑软件PowerPoint是编制多媒体电子讲义的首选软件。
通过PowerPoint的设计制作,完全可编辑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电子讲义。但是,我们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并解决以下4个问题:
(1)运用课件在现场教学中,应该把教师的口头讲授和多种媒体演示有机结合起来,两者都至关重要,不能因为有了媒体的演示而忽略了教师的口头讲授。所以,在设计与编辑多媒体电子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师讲解和媒体演示在时间上的合理搭配,科学地安排讲解与演示互相切换的时机 。
(2)必须使演示所使用的辅助工具 (如文字图片的进场与出场的动画效果 )能帮助突出重点,但又不能让学生完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各种特殊效果上。频繁而过多地使用辅助工具,会使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顾此失彼,违背了当初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初衷。
(3)音乐、动画和视频等媒体的运用必须遵循内容第一的原则,过多而不切题地使用音乐和视频反而会使主题黯然失色。
(4)文字和图形等传统媒体要与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现代媒体恰当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
2.1.2 实例演示部分
学习部分的内容是以大量的文本和图表呈现出课程的主要概念、规则、理论、方法和说教式的实例讲解。但单凭这种抽象的纯文本和图表的概念形式,只能使学生对知识留下抽象的印象,不能把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事务中去。比如在这一部分中可选用互联网上下载的教学演示软件和几个自编的小系统的演示实例。
为了使学习者能掌握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实例演示部分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满足学生视觉感受上的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些直接经验,指导学生逐渐发展学习抽象规律的方法,然后自然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概念、规则、理论和方法应用。
2.1.3练习部分
在练习部分,针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急切想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和检测自己在学习后的成果的特点,以及要求在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让学生强化知识的特点,我们可用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的知识对象中的Quiz测试题模板来制作试题测试部分。
用Quiz知识对象创建CAI程序的实例:Authorware包含很多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对象,其中Quiz测试题模板知识对象是测试的一个基本外壳,它为各种题型的练习测试设置全程变量,以便进行教学和管理。它支持CAI中常用的题型,如单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匹配排序题等,利用Quiz测试题模板我们可以制作出十分专业的CAI测试程序题集。
使用知识对象能够以可视化方式组织程序模块 ,有利于CAI的大规模开发,大大缩短CAI软件开发周期,降低软件成本。
2.2 结构设计
根据内容设计中的知识内容,考虑到大学生自觉和目的性强、认知准确、注意持续性长、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性强的特点,在设计课件结构中贯穿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结构清晰、明了和简单,不易引起学习者的迷航,所以课件的总体结构采用发散树状结构。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有选择地学习各模块、子模块和基本单元,跳过已掌握和不感兴趣的各模块、子模块和基本单元,其中的跳转操作完全由学习者自己随意控制。
整个课件通过PowerPoint的超级连接主要可分为3大部分:基本知识学习模块、演示学习模块和练习操作模块。在不同模块中还有其子模块,子模块还有一些基本组成单元,各基本单元还可能与其它模块中的基本组成单元之间有关联,这些链接可以通过按钮、图标、热文本等方式进行跳转,实现超媒体的链接,但这些链接的路径和方式较简单,不会形成复杂的网络状结构。这样的结构方法既满足学习者的身心要求,符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规律,且提供给学习者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表现教学内容。
2.3 界面设计
所谓界面设计,就是如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图片或模型,设计制作不同的热点以及背景,并将它们有机地安排在一起 ,成为一幅主题明确、内容醒目、画面和谐优美的屏幕布局。
考虑到当代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个性和使用计算机较熟练的特点,CAI用户界面要有很强的交互性、可控性和简洁性,使之更加适合他们的心理特征。界面设计整体风格要趋向简单明快、和谐优美。界面设计的构思从5个方面来考虑。
(1)简洁明快。使用CAI课件的初衷是便于教师授课,方便学生使用与学习,这样就要求它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堆砌。学习界面友好且简洁明快主要体现在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的简便上。每门课程都拥有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关键在如何合理地输出。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帧每一屏的内容,且要避免拖沓冗余、机械堆砌。要经过缜密的设计和不断的改进,使CAI课件中不但要体现精练简洁的课程精髓,还要把一些抽象的难点形象化。在界面的设计风格上以稳重不失活泼、沉着而不枯燥、简洁不失重点和色彩明快而不夺目作为课件设计的主调。
(2)一致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课件的界面必须具备统一的风格。所谓统一的风格就是在背景的处理、字体的颜色、按钮的形式和动画的切换等各方面要一致。比如同级文字采用同样的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图标;再比如整个PowerPoint的图表尽可能采用多种质感,颜色的变换要有规律,而不是随意去设置,等等。
(3)导航具备交互性和可控性。友好的用户界面必须具备高度的交互性和可控性。在不破坏课程完整性的前提下 ,应允许使用者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自由选择不同的分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都可按照自己的进度,改变学习策略和学习路径。课件每一章节的访问和退出等都由使用者控制,要充分体现优良界面的可控性和交互性。
“继续”、“返回”等按钮必须风格一致。统一的布局可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也使人感到和谐优美。
(4)清晰可靠。清晰可靠是界面优良的重要因素。用户界面必然涉及到输入输出。所有界面提供的指令及信息要求准确、清晰、可靠、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使用者看懂设计者的用意和内容安排。相反,界面信息含糊不清会导致使用者误操作而迷失方向,既未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在界面设计时文字信息力求精练,意义明确、易读易懂,PowerPoint的本质在于可视化,就是要把原来看不见、摸不着和晦涩难懂的抽象文字转换为由图表、图像、动画及声音所构成的生动场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以求通俗易懂、栩栩如生。
(5)艺术美感。实践证明,通过对界面的精巧设计和完美的艺术构思,完全可以将教材中那些较为抽象、枯燥的内容依托计算机的特性转化为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欣赏价值的多媒体内容,使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具备艺术品直观、生动、形象的特征,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最终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在界面构图上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体对象的基本构造和空间布局的平衡,符合美学构图的基本原则。力求做到主题突出、内容简洁、视觉明确、观察点集中。
2.4 交互设计
在整个交互设计中,注重的是交互的简单和友好。由于大学生都能灵活地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但不能进行过于复杂的操作,所以在这一课件的交互设计中对于每一界面中的按钮、热文本的操作都是采用简单的单击鼠标左键来完成,而鼠标处于热文本时,设计了鼠标的形状变形给学习者很好的提示。所有图形按钮都配有汉字说明来表明按钮的功能,这样设计使按钮的功能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3 结束语
多媒体CAI课件在内容、结构、界面和交互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教学中的“教”,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的对象的心理特征,根据相匹配的学习理论和与之对应的教学原理,让教学对象的个体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和美观性,合理运用现阶段各种成熟的软硬件技术手段。只有这样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评价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的标准是主题明确、交互性强,又便于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习者的不仅是组织完善的讲解,更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应用练习与自我检测机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网络;格式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课程观
近年来,网络课程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授课。课程的内容可以以图形、文字、动画、视频及音频的方式呈现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上,它的交互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职业培训领域开发网络课程是我们探讨的课题。当前,职业培训网络课程开发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使职业培训网络课程的开发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必要对指导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作一探讨。
一、格式塔理论
(一)格式塔理论的适用性
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时,主要运用它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和封闭性等知觉定律.接近性是指我们倾向于将那些相互靠得很近且离其他相似物体较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实验表明,接近性通常指“空间上接近”,而非指视网膜上的接近性。相似性指我们将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征 (如颜色、运动、方向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运动的物体时,我们会把它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连续性定律指我们倾向于把中断的线段看成是被某个物体遮挡一部分的连续直线。封闭性是说,如果一条线形成了封闭的或几乎封闭的图形,那么我们就倾向于把它看成是被一条线包围起来的图形表面,而不仅仅是一条线。
格式塔理论还有一个称为“简洁”的普遍原理,它可以近似地被译为“优良性”。意思是视觉系统对输入的视觉信息作出最简洁、最规则和具有对称性的解释。大脑如何判断哪个解释“最简单”呢?现代观点认为,最好的解释往往只需要很少的信息进行描述,而坏的解释往往需要更多的信息。换句话说,大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奇特的解释。这就意味着,这种解释不因观察点的微小变化而发生根本改变。
视觉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图形背景分离。要识别的物体称为“图形”,其周围环境称为“背景”。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准确判断“图形”和“背景”至关重要。否则,它就很难发现有用的知识,他必须能把图形和背景分离开来而剔除伪装物。所谓的伪装物就是试图混淆事物、破坏其表面的连续性,并产生一个易于混淆的轮廓,从而使真实的轮廓伪装起来的事物或背景。
(二)格式塔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
1.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确保背景不影响主体信息的清晰度。合理应用格式塔理论的屏幕设计原理,背景与主体部分的反差应该鲜明,使学习者能轻松地破译出文字和图形。
2.使用简化图形引入较复杂的概念时,应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3. 在设计屏幕布局时,应把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这样,学习者就能很容易地辨认出同一类信息。例如,将文字讲解放在一起。
4.在重要内容之处可运用色彩、动画等手段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
5. 在设计时,图形和文字本身应尽量简洁,不要让学习者花大量时间去揣测他们的意思。例如,在引入一个新问题时,应使用普通术语,而少用行话。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适用性
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演进过程。斯金纳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把物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学的进化论结合起来,构建了被称之为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认为,教学的结果是要引起人们行为的变化,并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原理批评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他的倡导下,20世纪5n年代末60年代初,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便在美国风行起来并遍及全世界。程序教学其要义主要表现为“小步骤,及时反馈”;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传统的CAI课件制作模式。早期的计算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以指导和操练为主,具有程序教学的直线式或分支式结构特征。其初衷是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例行工作中摆脱出来,由计算机来部分地代替教师的工作。但因其忽视社会语言文化刺激对人影响的复杂性,把源于动物学习的规律搬到人类学习活动中来而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行为主义往往忽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抹杀人类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别,这是该理论的重要缺陷所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一些基本技能培训的网络课程的开发还是具有指导作用的。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在设计学习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进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建构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现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即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这就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另外,真实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标准。同时,建构主义还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建构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非常正确,有的则完全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与他人交流看法,通过交流,个体可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认识是否一致或兼容,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处理同类问题,就是说个体必须在社会环境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更符合客观规律。由此可知,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合作学习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流派纷呈,但这些派别之间有着共同之处,即认为个体应以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表现出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学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也成为网络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意义
1.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情境,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职业环境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建构的机会。网络教学可以通过使用模拟来增加这种机会。
2.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例如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以及一套对学生可能作出的各种回答进行评估的程序。
3,创设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这主要通过设立 BBS或留言板以及聊天室来提供。
4,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尽可能模拟直接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围绕学习内容向学生布置可供选择的问题。
三、能力本位课程观
(一)能力本位课程观的适用性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课程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够,只能说刚刚起步,目前还只是一般课程理论的应用,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当前关于职教课程的说法很多,目前最流行的是能力本位课程观,即在课程设计中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要求为基本原则,强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就业环境而不是教育专家的观点方面来开发课程。这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方向。但是,对能力的不同理解将会导致不同的能力标准,能力标准不同,相应的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机制也就各异。我们可以大致将能力总结为以下三种:第一,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它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主张以一系列具体、孤立的行为来界定能力,而这些行为又往往是与一项项被细致地分解的工作任务相联系的。在这种能力观基础上开发出的课程就是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包。这种以具体任务来分解能力的能力观是有缺陷的,它忽视了团队合作对于个体操作行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忽视了真实的职业情境的影响。第二,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这种能力观注重普适性的一般素质,而对所应用的具体工作情境缺乏考虑。近年来在培训中所提倡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是建立在这种能力观的基础之上的。他的缺陷是:①一般能力是否存在,以及一般能力是否具有迁移性都还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②依据这种能力观而鉴别出来的一般素质对于为特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并无多大帮助。③同任务本位的能力观一样,它也是在脱离真实的职业情境来评价学习者的一般素质。第三,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力图克服前两种能力观的局限性,它强调需要将一般素质与应用这种素质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曾构建了一个能力模型,较准确地表达了整合能力观的思想。能力结构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具体情境的理解力;一方面是一般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两者缺一不可。这种能力观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且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二)能力本位课程观下的网络课程
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整合网络教育,发展适合能力本位思想的网络课程十分必要,我们设计的网络课程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我们的网络课程系统一般分为学生资料管理单元、题库及试卷设计单元、教材设计单元、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虚拟实验室、在线交流单元。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材设计单元、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虚拟实验室,在设计这些单元时应注意:①在教材设计时要首先概括出本课程的一般能力目录,然后根据此目录设计出相应模块尤其是核心模块,同时应设计出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情境,将模块放置于此情境中供学生学习,以达到一般能力与具体情境的完美结合。②依据能力本位特性,学习者必须经过学习单元中各个模块任务的考核,以确保达到标准后,方可以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因此,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③实践性是职业培训课程内容的最主要特点,同时通过实践,也可以将0S力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因此,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必不可少,而且也是关键环节之一。网络虚拟实验室就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虚拟实验或实习。它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局限,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地进入其中进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基础上设计网络课程的点滴看法。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发日益增大,因此建构主义职业教育课程观应运而生,它对职业教育课程及教学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是:以实践为先导,以任务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摈弃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三段式教学;将各人的、经验的知识明确纳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中去,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作用;允许课程目标有一定弹性,而不像其他职业教育课程观,要求学生严格达到某一目标;教学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提供并鼓励对学习内容的多重观点和表征;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技能主动建构,加强自我意识等。由于此课程观与目前所推崇的网络课程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理由相信,相同的根基将能导致两者的完美结合。目前在此课程观下的课程模式研究尚不充分,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目前职业培训网络课程的开发还只是普通课程的移植或克隆,未形成自己的特点,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摈弃三段式课程模式,大力提倡网络实践课程,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网络教学,这是重中之重。而虚拟技术及仿真技术的使用尤其关键,应用该技术可以建立虚拟的网络实验或实习基地,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且对于某些昂贵的或高危险度的培训课程的开发更为方便,当然我们并不是将网络虚拟替代真实的现实。
以上我们对基于职业培训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广大职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行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网络课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 健.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BEVERLYABBEY,丁兴富,等.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祝智庭,等,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6]徐国庆.激进建构主义与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8):51-55,
[7]车浩阳,余胜泉,何克抗.构建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J].教育技术通讯,2000,(3).
[8]嘉格伦,万小器,等.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张友辉,江西南昌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6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48-04
行为主义开始于十九世纪20年代,兴盛于60年代,现在已在人们的责备声中,渐渐地势微。接踵而来的是建构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究其个中缘由,主要是行为主义在课程中注重控制本位,强调对学生的控制,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压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解放,自由、全面发展,与现代的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相对而言,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建构自己有意义的世界。人本主义则主张以人为本,在尊重学生独立个体,完全生命体的前提下,对课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充分体现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从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事实上,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诸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理念大多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号倡导中和理论研究上,还没有多少真正地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特别是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领域。反观行为主义,尽管它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非议,但其经典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仍被运用于职业教育各领域,体现其价值所在。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要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刺激与反应之间新关系建立的历程,所谓学习是个体处于某些条件限制(指引起反应的刺激情景下)所产生的反应。同时,将个体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而所谓某一刺激原本不能引起个体某种固定的反应,但经条件作用后,它就能在该刺激出现时做出该固定的反应。
(一)联结学习
桑代克通过猫解决疑难笼问题的著名试验,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后来,他和同事们又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提出了三条基本学习定律。
1.准备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随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个体在准备反应状态下任其反应,将会因反应而获满足,有过满足的经验,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自然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3.效果律。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削弱。
(二)刺激――反应学说
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下,提出了刺激一反应学说。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以刺激与反应的术语进行解释的,至于个体的内部状态,认为这一部分是“黑箱”。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他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
1.频因律。能解决问题的动作在每次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这种S―R刺激联结建立的次数越多,联结越牢固。
2.近因律。让尝试与错误过程最后的成功动作,总是前一次练习中的最后一个动作,于是,在下一次练习中,这一动作必获得较早发现。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由于人的行动多半是各种各样的操作,因此操作行为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人的学习情境。他把重点放在结果控制下的操作学习上。
斯金纳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他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他认为,强化所增加的不仅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且更是使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即发生的概率。对个体偶然出现的某一动作,若能立即给以强化,则该动作复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若强化多次.这个动作就能得以保持。他认为,练习不只能提高速率.更能为进一步的强化提供机会。所以,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斯金纳还认为,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强化的程序,采取连续接近的方法去塑造行为,即把动作分成许多小步子,当个体往所需的动作接近一步,就给该步骤以强化,直到最后达到所需要的所有动作。他认为,倘若采取这样的方法,无论操作离所设想的目标多么遥远,或者所设想的行为多么复杂,只要一直稳步前进,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斯金纳把他的理论运用到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中去,在教学上影响较大。
(四)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它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进行简单的模仿;二是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却不需要模仿所观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应方式;三是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者通过观察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因而,观察学习不一定是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也不等于简单的模仿,模仿只不过是观察学习的一小部分,但模仿使人们能够甚至在他们尝试某一特定行动之前,就可以通过向范例学习到他们应做些什么、从而减少直接尝试错误学习的负担和风险。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应包含四个子过程即注意、保持、动作重复以及动机。观察学习在动作学习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一切动作的学习是从观察和模仿开始的。
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
根据以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义阐述,行为主义突出的特点在于预期行为的达成,强调通过刺激与反应联结、观察、模仿、训练以及强化的方式,让人的行为发生具体的变化,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强化就能较为顺利完成一个由生手到熟手再到巧手的过程。这与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目标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为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而此类人才的关键就是要有熟练的工作岗位技能。要想获得熟练的工作岗位技能,不经过目标明确,反复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对职业院校而言,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通过实训、实习和实验课,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于工作岗位的动作技能,这也是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之所在。可见,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课程目标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目标主张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特定的、外显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阐明学生应该做什么,需达到什么程度。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目标具体、明确,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用泰勒的话来说,“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并指导教学”。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院校实训课可采取任务分析的方法,把职业的业务活动,先分成几个相应的职责,再把每种职责又细分为几个相应任务,最后每个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能按顺序的有梯度地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观察、模仿,进行练习、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准确地进行评价,就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地教育督导,与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
(二)课程组织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组织主张程序教学原理编制教材。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在编制教材时,将知识、技能按照工作岗位内在的逻辑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技能项目(或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技能项目组合成一套前后衔接、逐步加深的训练程序。让学生按照这个程序循序渐进地逐个学习每个知识、技能项目。在伴随每个知识、技能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还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和矫正补救的机会,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项目,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教材组织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是实施程序教学的关键所在。此外,按照程序教学原理,在编制职业院校实训课教材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小步子原则,教材中的知识、技能项目不宜过大,而应该划分成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之间在难度和深度上差异不宜过大,便于学生有条不紊地展开学习;二是积极反应原则,在教授每个知识、技能项目之后,都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解答);三是及时强化原则,在学生做出反应后,必须使学生立即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给出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强化,对学生知识或技能错误的反应提供纠正补救的机会;四是低错误律原则,程序教材的编写要尽量减少学生出现错误反应的可能性。错误的反应得到的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因此,过多的错误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速度,对于学习缺乏信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更是如此。无错误或少错误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学习的动机。总之,强调职业院校实训课教材的逻辑结构的序列应该说是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实训、实践活动的。
(三)课程实施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实施主张强调观察、模仿、训练和强化。在职业院校注重实训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根据动作学习理论,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学习者外部动作行为在外部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动作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快速、准确的动作行为习惯。这种学习效果取决于动作反应行为的次数与质量。动作技能形成后用于完成新的任务,就是行为习惯的泛化(见图1)。运用时的动作任务与学习时的动作任务越相似,运用起来就越容易,越有效。因此,在实训课时,学生务必要仔细地观察、悉心揣摩。力争由开始的直接观察、简单模仿,做到最后能创造性的观察、建设性模仿。把外在的、简单的技能操作,综合、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由一个技能门外汉转变为行家里手。当然,在这个艰辛的锐化过程中,只是观察、模仿还是不够的,还要辅助大量的训练和强化。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个体任何一项联结的获得都是刺激和反应反复作用的结果,重复练习时联结的形成十分必要。正如桑代克所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练习可以加强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所以,必要的练习是实施实训课程的基本方法。
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行为主义者所倡导的练习,大多是重复性的机械练习,这种练习对于一般动作技能简单学习很有效。但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复杂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不够的,况且一味的重复单调的练习容易形成定势,所以必须进行策略性的变式练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还认为,对个体来说,任何练习都是乏味的,这就必须要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强化也就成了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实训课这一种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的强化机会应该是成千上万的。在强化过程中,应更多的偏向于正强化和断续强化,这比起负强化和连续强化,将更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
(四)课程评价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评价主张科学―实证评价。一方面,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因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导致的外在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刺激并自动地受练习和强化影响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外显的、可观察的,应该通过测量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来证明他们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是基于职业院校的特点。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要实行良好就业就需以社会需求为最高标准,也就是说职业院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而现在用人单位用人的原则是就业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度过工作适应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熟练的操作技能。这些指标是外显的、具体的、可测量的。例如,要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测评人员可以通过该该生制作某件产品的速度和质量来衡量。这种外显、可测量的评定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让人信服,相对而言,那些内在的、难以测量的人文―自然的评价方式却难以让人信服。“是骡子是马只有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行为主义心理学还尤为推崇客观性测验。所谓客观性测验,其主要特征是测验者首先制定一套明确的、标准化的评分规则。然后,用此规则去评价被测试的学生,评价严格按照评分规则进行。当然,在客观性测验中,评分标准往往是由行业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测验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技能。这样可以经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对课程的评价应该偏重的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因为课程的实施是整个课程的环节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地课程实施,学生知识、技能得不到提高,那么再好的课程计划也只不过是空中的楼阁,水中的月。所以,笔者主张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是科学―实证评价,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评价更是如此。
三、总结
行为主义课程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学生的行为,并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克服了传统课程目标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抽象性,使课程从目标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尽管在一阵阵新型课程理念的“浪潮”声中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似乎逐渐“销声匿迹”,但实际上它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潜流”,并深深地“浸透”到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之中。可以说,行为主义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现今的课程中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和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的潜在影响,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机械性。具体体现在:不太重视行为的内在原因,较少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人格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对自主学习活动重视不够,将学生常置于被动发展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对行为主义课程观还是客观地看待为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中有机地融入行为主义的观点是合理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出版社,2002.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黄克孝著.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德恩著.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