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时间:2023-11-22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建国六十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问题;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区域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等。而其中大多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来解决。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本身就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高等教育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确立和坚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以及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因此,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调整,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调整高等教育供给结构,给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对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生存和发展关切。
所以,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以赋予人受教育机会为本,以教育公平为本,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1]。其次,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继续和持续发展,不改革就不可能发展。但高等教育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调整往往会引起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包括不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城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不同类型和形式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不同教育需求群体之间的矛盾等等[2]。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面临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这些方面的矛盾如果处置不当或者改革超过了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没有稳定,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建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和谐关系,使高等教育在和谐的环境和关系中发展。最后,必须坚持着眼于全面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以书为本、以知识为本,真正转向以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为本,以广大的青年学生为本,以造福人民为本,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本[3]。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根本目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自身科学发展的硬道理,作为检验自身发展成效的硬指标,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硬任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
(一)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进一步打通学科专业壁垒,逐步构建起以实践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为平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5]。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各类高校均需要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形成一个“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网状管理体系,建立具有高灵敏度的信息搜集、反馈系统,使人才培养过程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向着确定的培养目标有序运行[6]。
(三)建立规范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通过落实激励竞争机制、合理的绩效评价和学生评价机制,以及岗位培训机制等一系列管理与评价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各类高校需要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强调对学生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关注,强调从德智体各方面去评价学生。学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7]。
(五)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各类高校需坚持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以课堂教学秩序与质量检查为切入点,以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8]。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
高校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机构,更应是区域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但现实中我国各类高校的服务理念均略显滞后,服务功能也还很薄弱[9]。因此如何推动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语境下显得尤为紧迫。
(一)我国高校应积极走近社会文化
高校的主旨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服务、科研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因此高校的办学模式在强调高深学问、重视自由自治的同时,还应倾向于强调社会服务和现实服务[10]。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三动”。第一,态度得主动。各类高校上至党政领导下到广大教工,要明确服务社会是大学的责任。第二,关键是行动。各类高校要调查了解区域社会,根据其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任课教师,开设对口课程,让大学生成为有德之人、有用之才。第三,成效求感动。各类高校与社会应当确立一种良性的对话机制和互动关系,要用自己服务社会的诚意和努力打动社会。如果社会真正被大学的服务真情打动,那么,高校就很容易与社会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走出自我封闭,走近社会文化。
(二)我国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区域社会文化
在我国大片的非中心城市地带,区域社会的研究力量非常薄弱,迫切需要各类高校的智力支持。各类高校研究地方文化,领域广泛,资源丰富,既可从事人文研究,从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源泉,为地方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为解决地方社会的前沿和重大问题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作用;还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帮助解决城乡生态环境和各种需要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帮助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类高校应建立强有力的区域社会文化研究机构,努力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建成下联地方区域社会,上联更高研究机构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定期科研项目,组织力量联合攻关,为区域社会文化决策服务,为研究区域社会文化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三)我国高校应辩证地扬弃社会文化
区域社会是各类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方面,各类高校需要走近区域社会文化,能够下得去;另一方面,各类高校也要跳出区域社会文化,能够出得来。正是因为下得去,所以高校对区域社会文化建设感之肺腑,了解透彻;因为出得来,所以高校对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瞻远瞩,明辨大势。作为区域社会文化研究的发展载体,各类高校要传承社会文化,但决不是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批判[11]。对于其中不符合和谐社会,不符合科学发展,不符合高等教育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各类高校既不能钻在象牙塔里不闻不问,也不能趋炎附势沦为历史错误惯性的随从,而要鼓起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坚守独立的精神,严格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目标,勇敢地、辩证地扬弃历史文化[12]。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各类高校的根本使命。
(四)我国高校应努力引领社会文化
各类高校是知识分子的集中场所,更应该是知识创新的渊薮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但从实际的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成效看,要肩负起“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我国各类高校还面临着或多或少的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我国各类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引下,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寻找融入社会文化的切入点,提炼自己的精神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提升各类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将自己塑造为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高端品牌。
篇2
传统高校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急需改革,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以及伴随高校功能扩展而出现的各种不适应,这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利用。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政治化、功利化、产业化等各种不良现象与问题,本出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问题,从多个视角着眼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最后就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基础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从客观角度而言,自建国以来,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了发展最快、最繁荣、最稳定的时期。其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且历史性的发展特征明显,这在其教育体制的调整、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思想的自主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然而,一些不得不引起人注意的问题及现象依然存在。
就如福斯特曾经所说的,不愿有真正的教育相关联是当代教育管理理论中一个较大的失误。商业管理和公司理论是其理论的主要来源。以上我们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产业化、功利化、政治化等问题展开了探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仅关注管理的普遍性和理论的“普适性”,而忽视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特点,致使其判断与决策出现错误是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及本质做到精准的把握是对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的首要任务。
一、求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
1.学术性组织是高等教育组织的本质,它是一种“独特的专业组织”,其围绕学术这一中心活动。高等教育组织的一个特征是对科学知识及方法进行储存和传播。高等教育组织对取得成就获得认可的知识进行整合,将其纳入到教科书中,专门知识在大学所有的知识中,占据着重要的支配地位,而而大学组织则是以专门知识为中心而后动的。
学术工作简单而言就是对知识的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及应用。就整体而言,与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及大部分非赢利性机构不同,创新学问、培养人才及传递文化是高等教育组织所承担的主要责任。人才、文化、学问这些概念都与学术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高等教育组织中“学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2.求真是学术追求的目标。
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进行的探寻和印证即为求真求真。我们可以从两方面都求真的“真”进行理解,其一强调认识的真,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事实进行澄清,对错误进行纠正。
人类所有的认识活动都是从怀疑开始,力求坚持理性,以批判的视角来最终达到求真的目标的。它的开展需要有宽容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自由地探索,同时又需要有公平的制度,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质疑的态度、独立的人格、求真的意识及宽容的心态。
其二强调态度和精神的真,具体而言就是坚持科学的信念,并且是一种伴随学术发展始终的信念。因此,求真不但是惟一能够实现对世界做到科学把握的方法,同时也是科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坚持的精神与态度。在对真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及面对真理时,人们需做到将自己完全忘记的地步,不管面对怎样的真理,都要接受它,并做到热爱。这些是追求真理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从事科学工作的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二、推动人性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所在
以主体活动作为依附载体是所有具体管理活动的性质,同样高等教育管理也是这样,它主要为高等教育提供服务。因此,对教育的本质做到明确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做到掌握的前提条件。
1.教育以育人为本质。
教育是从直接生产的过程中独立而出来的,从此之后,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育一直高举的旗帜,并且一直将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作为自身的责任,将推动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高尚的历史使命。我们可以坚定的说,推动人类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教育永久的历史使命。教育这种崇高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对教育进行精准的定位做下了可靠的铺垫。同时它也决定了教育必定是一项永久而神圣的育人事业。
2.引导建构和发展完备人性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
为人性塑造提供服务是高等教育管理必须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从人性的视角来看,教育则是培养新人人性的活动,塑造人性应该被作为教育的天职,而对教育成败与否进行衡量的根本标尺则是人性。因为以主体活动作为依附载体是所有具体管理活动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人性的养成是教育管理的惟一目的。
有效的实现教育人性养成的目的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而实现对人的培养、教育和改造则是对人性做到正确认识,并以人性的要求而实施高等教育管理力图实现的最终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教育人性养成目的的实现。因此,对人的潜能的发挥、价值的发现及引导构建和发展完备的人性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的本性所在。
三、进行高等教育管理所需的人性基础
对于人性的不同理解是对各种管理形态进行区分的标准。商业管理以赢利为目的,行政管理以追求效率和民主为宗旨,而高等教育管理与这二者均不同,显而易见这都是源于对于自身所辖范围内人性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不同的管理形态源于对人性的不同假设。那么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怎样的人性基础呢?其前提是必须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与本质相符。
经济人、政治人、工具人与高等教育管理求真的目标不相符,与教育的本质育人也不相符,更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引导建构与发展完备人性不相符。因此,知识人的概念被提出,它与政治人、经济人和工具人是并列存在的关系,它的任务即是对知识的传播、应用及创新,而目的则是发展学术,追求真理;它的发展潜能很大,并且具有可塑性,以完善自身为追求追求,最终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引导构建和发展完备人性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而知识人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大胆的做出了猜想,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合理人性基础的是知识人。
篇3
【关键词】民族院校;学生培养;质量
民族院校是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院校也承担着直接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民族院校想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使其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民族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现状
(一)师生供需矛盾突出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才培养自始至终都是大学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跃进式发展,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比,大学教育已出现相对过剩现象,无序的竞争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师生供需矛盾正在集聚。
(二)获取其他资源不便
民族院校定位是服务民族,培养的人才很多是要回到民族地区去的。因此要想培养出真正的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就必须要有较多、较好的资源(如硬件设施等),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并加以掌握应用,才能使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现有民族院校15所,其中中央直属6所,地方院校9所,除中央民族大学位于北京,大连民族学院处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外,其余高校分布在四川、甘肃、宁夏、湖北、内蒙、广西、云南等中西部民族地区,获取各种资源均面临经济上或交通上的不便。
(三)学生创新动力不足
民族院校学生的培养应该着眼于学科前沿,旨在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精专的创新人才,但就业压力的加重使得很多学生对文凭的追求大于对创新能力的追求,导致创新研究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急功近利,很难潜心搞学问做研究。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基本属于零淘汰的培养模式,因此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就如同进入“保险箱”,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功利观念严重。
二、提升民族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路径
(一)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民族院校培养学生要取得好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批科研教学能力都比较强的教师队伍,而不是仅仅把学校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学校规模的扩建上。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给学生以启迪,才能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软实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应不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监督系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考核监督,建立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多角度规范师生关系。
(二)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对民族院校现有资源的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办学地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办出学校特色。如果说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特色”更是地方高校的“发展线”。民族院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才能谋得自身的发展。二是联合本地区的企业,实行产学研合作,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促进学校研究生质量的提高,也使学校自身得到发展。
(三)不断优化学生素质结构
民族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所培养的学生的社会影响力。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的动力,是学校打响知名度的主要资源。如果说教师和硬件设施是民族院校学生教育质量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学生自身将是民族院校教育质量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只有通过内部条件才能起作用,教师和硬件设施只有积极地作用于学生这个内因,才能使其质量得到飞跃。因此,一批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学生将是民族院校打响知名度的关键所在。对此可以考虑建立有条件的学生培养淘汰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西部 高等教育 发展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除少数国家直接拨款的重点大学外,西部大多数高校资金普遍紧张,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融资、投资机制还不健全,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各高校除上级拨款和国家扶贫基金外,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无法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不合理,优势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1)学科门类少,专业结构与西部的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的许多高校专业设置陈旧,新兴交叉边缘学科较少,无法为当地的经济服务。从普通高校的类型来看,西部地区以师范院校为主,理工和职业技术院校发展不足。除由于民族地区基本集中在西部,因此民族院校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类型的比重基本低于全国水平。西部要把资源潜力、劳动力价廉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这就需要懂工程技术、管理和经济的人才。这些已经充分说明了西部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当地的经济不适应。
(2)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由于地方财政的投入不足和国家投入的不到位,致使西部的先导学科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只要国家进一步扶持,完全可以建成国内的一流的特色学科。一些西部的高校没有利用好自己周边的环境办学促进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
3.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与东部发达地区悬殊较大,一些全国知名的学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的骨干都留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知名重点院校,不愿来西部。而西部原有的骨干教师也纷纷流向东部沿海或本省收入较高的行业。此外,一部分青年教师公费读完硕士、博士以后就远走高飞,造成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西部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的现状也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4.总体规模小,与当地经济发展不适应
西部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整体和大部分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2002年,西北地区(12个省、区、市)拥有高校331所,占全国的23.71%,其中综合性大学25所,占全国的22.32%;西北地区高校拥有在校生占全国的21.39%,比其人口总量比重低7.21个百分点;每万人口高校在校生,西部53人,比东部低40人,比中部低15人,西部仅是东部的56%,其中最高的北京(278人)市最低的贵州和西藏(32人)的8.7倍;西部高校招生数仅占全国的21.55%,研究生招生35548人,占全国的18.57%。这些数据表明西部高校数量偏少,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较小,这些都与西部大开发,快速发展西部的经济需求不相适应。
5.科技活动能力弱,对经济支撑不强
首先,从西部和东部的矿产资源水平、知识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看,西部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上约是东部的4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东部的41%,而综合知识发展相当于35%,东、西发展在知识上的差距较大。其次,其科技项目、科技论文、课题、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都远远的低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再者,学校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试验的基地,缺乏校办高科技产业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二、改革西部高等教育,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
1.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以国家办学为主,中央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对西部高等教育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其办学实力。也可以在西部建立高等教育特区,给予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校来西部投资高等教育。
2.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发展地方院校
政府应该对东西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财政支付政策调整东西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同时东部高校的发展也要反哺和支援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应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发挥传统产业的同时,因时因地设置一些为西部开发服务的短缺专业。还要加强地方院校的发展,为西部地区培养安心本地、安心本职、开拓本地资源的各类专门人才。西部地区还可以利用自身独有的位置特点,加快向西部的开放,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与文化、科技的交流。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倾斜也是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3.构筑良好平台,聚集高层次及专业人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引进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但对于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需要构筑良好的事业平台、优化用人环境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聚集人才,就要努力在事业上、感情上留人,待遇上下功夫,通过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优厚的报酬,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一流的科技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提高教学和科研实力,同时要建几所重点大学,使其为西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
4.扩大总体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改善必须以自立为主,以引进为辅。高等人才的大量培育也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虽然高考面向西部招生的名额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但依然无法保证人才的回流。一方面是本地区对高等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本地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及速度均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和大部分省区高等教育规模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5.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想使高校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前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90%以上在中东部,今后一些与西部地域特色和当地工农业相关发展研究需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开发实验室建设,应尽量放在西部高校。
参考文献
[1]杜瑛. 西部建设一流大学的体制性障碍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篇5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改革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国都曾先后致力于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包括投资体制的改革、管理体制的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办学力度弱,政府管制强度大,高等教育市场化不充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流于传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为了从本质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强调的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主导力量,高等院校根据社会需要自主地培养各种人才。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征是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一宏观调控下,充分调动高校、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主动性,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下的今天,相对于政府而言,企业和社会组织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人才的需求没有精准测算,所以国家每年的招生计划与现实社会中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失衡。
所以,高等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由以前面向政府转变为面向市场,学会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布局、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在此宗旨下,高校一方面要创新观念,树立产业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另一方面创新体制,实现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配置和培养方式,应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结合区域特色,发展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发挥高校办学优势,积极适应市场竞争和社会需求,积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与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地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自治是很重要的。在它起源的时候这个特征很明显,在它成长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在它成熟后这个特征就被抹杀了。中国的高校应该做到真正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依法充分行使办学自。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自治方面已经有了改革的探索。“北约”、“华约”自主招生是改革的初探,虽然只是一小步的探索,只能影响到很少的学生,但它对整个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人们看到了它体现出的良好动机。完全由政府垄断招生的状况被打破了,高校责权统一,高校责任更加明晰,招生制度趋于合理。当然,作为探索性的一步,目前只有个别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教育的公平性没有得到体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在被验证了这种自主招生制度能够促进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之后,它应该被广泛普遍的实行起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理想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方面日本大学改革的经验可供借鉴。日本多所大学最初也试用政府支持办学的模式,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日本的大学意识到政府治理大学的逻辑与大学自己治理大学的逻辑是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探索的失败反而对日本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
三、改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
教育是国家大事,也是人民的大事。政府投资教育是其职责,而且是为了公共目的而用公共财政投入到公共事业上。政府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监督者和平衡者,监督高校自主办学的主方向和具体规范,平衡那些发展速度慢、无人投资、但是社会有需要的小学校。
转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能要从体制下手。要转变过去政府机关直接干预、包办一切的管理体制,取而代之以法律、经济、监督、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具体来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包括:审批办学资格、考察硬件设施、运用法律法规监督办学。正如伯顿・克拉克教授所说:“只要政府把重点放在制订发展规划等大方向上,同时注重维持专业人员的质量,并通过权力重心层层下移的协调形式――即权力重心按层次的不同依次从政府向教师偏移的管理模式来监督这个系统,政府的引导最终将发挥效力。”
四、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自主型的管理,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考试形式的选择、实践教学的实施,都建立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基础上,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要提供知识传授与品质培养并重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抹去“学习是负担”的潜在想法,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要有效的避免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导学生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要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切实有效的转变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在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受教育的学生。通过使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智商培养与情商塑造相结合,有效改变学生学的被动、教师教的枯燥的现象。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6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就业
民办本科院校,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本科意识,研究、把握并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的情况下,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使更多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已经成为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民办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一、民办本科院校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可以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性三大类。民办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别或类型,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标,而研究型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职业性的高职高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且与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具有开拓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则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形式。
二、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办在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其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职业化倾向,在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本科院校虽然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其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内容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许多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未能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内容未能打破学科逻辑关系,实行模块化设计。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每门课程都详尽规定了教学内容、课程学时等,虽然保证了教育教学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但是也产生了不讲自由、不善鼓励等消极影响,导致教育气氛沉闷。
2.教育方式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教学方法上,未能做到学用结合。教育培养目标单一,课程结构单一,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缺少将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感,销蚀学生勇于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3.教学环节上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的教育计划,将主要学习时间用于灌输书本知识,而不重视在业务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造发明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等。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三、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1.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管理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大多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主渠道以外的一个附属部分,例如利用创业计划比赛、讲座等活动方式来推行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纳入正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为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课堂教育模式,搭建专业创业平台;二是构建专业化课程体系,采用“导师制”。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大学个性化教育
“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本科教育新理念,是贯穿于民办本科院校创新教育体系的灵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大学个性化教育试图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生长点,并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充分发展。一是要确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坚持创新教育原则;二是要发挥学生创造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3.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强化学生创新实践
民办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科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优秀的硬件支撑,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其创新能力。第一,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推动技术型创业发展;第二,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第三,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第四,推行科学考核标准,建立健全新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总之, 创新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民办本科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民办本科院校新的价值取向,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解决好这一问题,就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拓展就业领域,减轻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使学校更快发展;就会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就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民办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民办本科院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手,建立植根于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怡.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6):8-10.
[2] 曹胜利.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7-28.
[3] 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2-15.
篇7
紧跟时代步伐是高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一个大学能够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发展这个主题,让这个主题永远传承不息的根本途径就是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多重任务,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坚实后盾,那么在这个信息和能源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时代的主人不能闭关自守,不能高枕无忧,应该接受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积极顺应时展和时代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要想顺应时代要求,融入国际大舞台,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教育观念相对保守,教育质量相对偏低的现状。我国高等学校不少,办学规模较大,能容纳的学生也很多,但近些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许多严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办学模式雷同,大多数高校是“你有我有全都有”,没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专业设置陈旧,学科设置不合理,没有及时调整和更新,不注重吸纳新鲜知识,如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等等。而大多数高校的办学观念依旧是知识传授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保守,还停留理论知识讲述层面,不太注重实践活动,学生创新意识欠缺,动手能力不强。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容乐观,与国外名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在国际化的教育舞台上是很难适应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刻不容缓,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本科教育,对真正进行科研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要强化研究生培养,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真正培养出创新性和研究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每个高校都应积极培养一批骨干科研团队,在大学这个科研基地上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存之基,发展之本。高等教育要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价值,培养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才,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传承力量。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转变陈旧观念,及时更新和改革学科设置和教学观念,并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教育舞台上立于不败、闪闪发光,真正的走上教育国际化的道路。
二、明确国际化重点,鼓励教育创新和科研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被社会所接纳的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和不少高校已经在积极改革创新,找寻出路。针对经济全球化形势,国家教育部门重新研讨教育内容,摒弃那些陈旧的与社会脱节的课程,增加社会性较强和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和课程,并加强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提高学科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达到社会需要的专业精通、知识渊博的新型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准。这需要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增设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和专业,积极寻找社会资源或努力创造可能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理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外语是国际交流活动中重要的也是基本的工具,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流,让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大舞台。在高校应大力提倡“双语”教学,鼓励师生共同学习英语,尽可能让学生研读英文杂志和文章,培养英语语感。总之,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教育创新,用各种新颖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的创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大学教育应该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将我国的高等教育置身于世界教育的大环境中,要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思想和教育方式,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将中国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支持科研方面的大胆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水平,培养研究型和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
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教育之路
1.积极学习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
教育国际化是每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尽快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中。主动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取长补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教育之路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如英国实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着重要启示。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1)实行课程国际化,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先进的国际化的内容。开展新兴专业,如国际商务、国际旅游等热门专业。(2)加大留学生招生力度,近年来英国一方面加大境外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政府教育部门大幅提高了留学生的奖学金,吸引国外更多高层次的学生到他们的大学去留学。
2.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通过学习这些先进的教育经验,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该逐步实现国际化课程的设置,在大学普及双语教学,聘请外教进行英语教学。其次,也要加大境外宣传力度吸引留学生,并引进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还有就是大学管理层应该实现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工具加强国际化的管理,可以制作英文网页网站,大力宣传我国的文化和教育。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更多的国外教育资源来促进我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总之,我们应该汲取这些先进的国外教育经验,促进我国的教育国际化顺利高效快速进行。
3.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国际教育大环境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大胆改革开放本国的教育平台,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置于世界教育的大熔炉,广泛汲取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主动汲取他们的先进科技文化成果和教育经验,在与国际的竞争和交流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国际环境充满竞争,而竞争已从过去的战争转变成了当今的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大学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国际性人才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必须坚持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发,进行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教育大环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傲然挺立。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人口多,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现状。在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摆脱日益陈旧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与国际教育接轨,培养世界通用性人才。
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前沿科学都是国际化的,都是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多与国际交流,比如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组织和承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等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也可以选派高校教师和学生到其他高校或国外进行访学交流,为他们提供吸取先进知识的机会,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想。除此之外,可以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人才,聘请国外的教授来任教,也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了解先进科学知识的机会。我国的高等院校也应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让国外的学生来中国学习,大力培养交换生,这样可以加强彼此的合作,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一直以来,我国有很多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深造,但由于受国外的优越条件和优厚待遇的吸引,很多人结束学业后都选择留在当地工作,这样一来,国家就流失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我们应该想办法召回那些精英,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采用各种形式、创造有利条件、改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海归”派人士,以便用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渊博知识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科学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经济、信息和能源全球化等让交流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都应做出积极努力,让世界发展更加和谐。高等教育作为经济时代的重要引导,走国际化道路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势在必行,但由于中西文化和地域的差异,我们的教育国际化道路不能盲目进行,要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走出一条适合我们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光明日报,2004-10-28.
篇8
关键词 古代书院 办学特色 启示
书院被喻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中国近代特定的政治社会条件,中国大学并未继承书院传统而是效仿西方模式发展起来。从书院中可窥见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所以书院制度同样可以为现代大学所借鉴,同时这也是继承发扬文化传统创办中国特色大学的必由之路。
1 书院的起源和兴衰
书院是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名称始于唐朝,但当时主要为藏书、校书场所,并非真正的教育机构。自唐朝萌芽后迅速发展至宋朝书院正式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北宋初书院制度已有相当发展,南宋达到书院发展极盛时期。清代全祖望的有言“四家之徒遍天下,则又南宋之四大书院。”这里的四大书院便指南宋名扬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元朝书院一大特点是官学化,明代书院可谓几度兴衰,至清朝书院官学化达到顶点。书院在其千年发展中随着统治者的支持和反对而时兴时衰。直至1905年废科举,改书院为新式学堂,书院发展走向尽头。曾感慨“书院之废,实在是吾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着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①
2 书院办学特色及其对现代大学的启示
2.1 学术交流方面:百家争鸣的“讲会”制度
“讲会”是书院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书院讲会自南宋延续到清代并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中主讲教师欢迎别人质疑问难,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学术探讨气氛十分浓厚。讲学人不限于本院教职,可慕名聘请名师讲学,听者也不限本院师生,外地士子也可来听。同时书院还重视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辩论交流,例如有名的“朱张会讲”便是指1167年朱熹携弟子赴岳麓书院与张栻进行学术讨论一事。其实,现今我国大学也经常举办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但实际效果大多差强人意,许多甚至流于形式:教授在上面讲,下面学生各“忙”各的,缺乏讨论气氛,根本谈不上学术交流。因此,大学在积极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时,也应鼓励引导广大师生共同致力于校园学术氛围构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此外,借鉴书院门户开放、自由讲学、自由听课政策,各高校可打破相互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在不同性质高校间灵活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此举也可减缓一次性高考压力,弥补大学招生的限制,促进高校教育竞争,扩大学术社会化程度。
2.2 教学方法方面:“问难论辩式”素质教育
书院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身践行,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书院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只是为了应考科举,更为社会培养不同专业和层次的人才,这一点与当今大学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不谋而合。但是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社会急遽变化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滑坡。市场作用下,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更关注自己,把高等教育当作在社会中向上爬的阶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独立学习能力,缺少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走出上述危机,可以借鉴书院制度中两点经验:第一、在教育中德兴与学问并重,用今天素质教育的话来说,就是重视德育而不仅单纯传授知识。现在许多大学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做人,必须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第二、书院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自修,特别强调学生要作读书笔记。事实上,书院学生在记录读书心得和疑惑时,已进行了一定学术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在大学里,许多学生不能尽快适应相对宽松的环境,缺乏自制力,最终耽误学业。所以“指导学生自修”应受到足够重视。
2.3 办学经费方面:“学田制”保证经费自主
回顾书院的发展史,经费自主是其组织管理的一大特色。元朝政府设置书院学田,保证书院发展,同时通过控制书院经济命脉加深了书院的官学化程度。书院拥有的田产中,凡是可用来出租经营以补校用的,均被泛成为学田。书院把学田出租给佃户,岁入租税以作为办学经费。虽然学田仅适应于农业经济时代,现已失去现实价值,但其历史意义仍在。学田是书院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样,稳定足够的教研经费对大学也尤为重要。虽然我国近年来一直增加教育科研投入,但是教育投入难以满足教育需求的问题仍十分严峻。高等教育领域投入不足,使得许多高校依靠高学费、高负债维持运行,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经费瓶颈。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经费需要膨胀的现实下,多渠道筹资融资便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元朝政府在设书院学田同时也鼓励民间士绅为书院捐资。所以深入拓展教育捐赠,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容忽略。此外,我们也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高校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实现二者良性互动,让发达的市场为高校投资融资提高广阔空间,从而保证充足的教育经费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校 必要性
一、在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就业岗位更加丰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也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就业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另一方面,由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就业竞争力加大,刚刚走上社会的学生首先要面对的是严峻的就业压力。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将有一定的帮助。
2.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伴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投资由国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使得教育投资的资本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中、高等教育投资者的变化表明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传统计划的模式已经被打破,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就业机制已经建立,这种变化促使高等教育本身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是考察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能力的最公正的杠杆。一个学校的毕业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高,必然会受到就业市场和广大用人单位的青睐,学生的就业率越高,学生在广阔的就业市场上越受欢迎,学校的声誉也就越高。因此,开展好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前了解社会,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多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教育投资效益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新闻学专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1.改变教育方式方法。职业教育由于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应用来学习,因而更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等方法,其教学重点主要要教会学生“怎样做”,边教边干,注重结果。而普通高等教育更多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索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高等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做”,还要教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既要知道结果,更要探究原因。在教学中比较重视教授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一把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解决各种问题的大门。他们很单纯,大多都是从校门走进校门,缺乏社会经验,更没有实践经验,大多没踏进过工厂大门。然而,本、专科学生中大部分人将来的研究、设计都要依赖企业,因此对他们的教学要向实践侧重。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大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中 “美丽母语”一节,配合“品读模块”必要基础理论知识的解读,设计技能模块“美丽母语知多少”、“普通话和我的方言比较”等调查问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近母语、了解母语甚至捍卫母语。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记忆,又联系了实际,加强了感性认识,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自信心。
2.加强教学内容。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是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操作技能方面的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操作现场。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侧重培养工程和技术型人才,即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和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的思考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笔者经历了这两种教学实践,有切身感受,有些认识和思考提出来,希共同商榷。
1.本、专科教学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是不直接的,还有一部分内容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复。这些课程占用了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以学会方法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因此,一方面应适当减少基础课和那些在以后很少用得到的专业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应加大专业课的深度和难度。
对于被精简下来的学习内容,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目,或者在毕业后让那些有兴趣的人自学。只要受教育者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技能,自学是不成问题的。
2.改革教学方式,理论结合实际。例如在工科学生上专业课之前,先参观工厂,参观零件的加工过程,或观看零件的加T过程录像带,让学生先有个感性认识,了解金属原材料如何一步步变成我们机器上可以使用的零件,认识一些设备、熟悉一些术语,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
3.与大型企业建立长远的实训基地。大型企业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管理理念。我们有些教材上的设备、工艺等教学案例甚至都落后于企业装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这类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操作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把所学理论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的应用能力,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10
一、学校领导班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共识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校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实现了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校的发展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学校领导班子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我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对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1.发展是第一要务,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化 最新成果武装党员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认真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 务,把学校的发展建设放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放在未来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新目标、新使命中加以谋划,进一步研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样两个根本性问题,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从新的战 略高度,思考和设计实现发展目标的路径和举措,使学校在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牢牢站稳脚跟并取得新的发展。
2.强化办学特色,要不断彰显学校在教育学科和全方位引领服务基础教育方面的优势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作为一所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及服务基础教 育是我校在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可谓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尤其要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的优势,把进一步促进教师教 育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摆在核心的战略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把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教师当作首要任务。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我校职前职后一 体化的教师教育职能的优势,在引领和服务全省基础教育方面切实发挥作用,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形成良性互动,使为基础教育服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互相促 进,从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大学职能的充分发挥,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3.提高办学质量,要切实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主旋律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提高办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辽宁作为高等教育大 省,近几年来毛入学率不断提高,而教育适龄人口却逐年下降,这就意味着辽宁高校的生源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所学校的质量、水平和声誉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 展,在某种意义上还会影响学校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必须把坚持科学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主旋律,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 仅仅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个主题,大力实施和推进专业、学科、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基础教育能力、队伍、大学制度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加快实现学校的发 展建设目标。
4.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学校要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优化 学校发展环境。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使用和凝聚高层次人才作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战略任务,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广大师生员 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继承、创新大学文化。师范大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使命,广大
教师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 导教师重点在更新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研究的各项工作,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党 的十七大闭幕后,我们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深入学习讨论,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确 定了专业、学科、科研、队伍建设、服务基础教育、制度与文化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与措施,谋划好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科学 发展观在我校已深入人心,为学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此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与探索,我们认识到:学校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学校领导班子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推进学校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我们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以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还不够深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和未来走向的把握还不深刻和全面,对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问题还没有吃透,导致一些工作的开展还主要基于经验和感性认识,在确立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统领性工作方面,思路还不够清晰。
有些工作虽出台了相关改革举措,但涉及权利调整和划分时会遇到阻力,导致进展缓慢。还有的工作总体谋划不够,往往是某项单项工作的改革措施出台了,但一些具有关联关系的相关工作却没有及时处理好。
2.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办学优势与特色需进一步凝炼
根据《沈阳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我校已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即:“到20__年,将沈阳师范大学办成以教育学科和全方位服务、引领基础教育为主要办学特色,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部分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达到相当规模,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学校发展建设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进一步明确 学校发展建设各方面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以现有办学资源为基础,切实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同类别、同层次 院校中走在全国前列,仍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3.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需进一步提升
经过几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 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与规模的 发展相比,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对于进入师大行列较晚的沈阳师范大学而言,质量、内涵的提升更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 过去的六年里,我们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使我校在全国32所省属师范大学中,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本科 专业和硕士点数量、本专科生和研究生规模等方面基本排进了中游,有的指标甚至在上游,但在办学质量、办学层次等反映学校质量和水平的指标上,我们的排名并 不理想。学校要实现既定的“国内知名、省属一流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所以,当前如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是我校面临的最为紧迫 也是最为严峻的任务。
4.教育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的办学理念,不断突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特别是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教学工作的理念和举 措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教学改革研究持续深入,教学管理实效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我校的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教学 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进一步转变,教风、学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我 校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由于中小学用人制度改革,使师范生就业面临新的问题,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率下降。一些非师范专业,由 于举办历史较短,优势不明显,特色不突出,就业指向不明确,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考生报考数量减少,录取分数线降低,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 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5.学科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距离引领、促进学校不断发展、提升层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科 建设方面,顶层设计不够,院系之间存在学科壁垒,学科群建设薄弱,力量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学科交叉集成能力亟需提高,促进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保 障机制不够完善。
在科研工作方面,学校面向国家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不强。科研创新能力需要提升,科研的协同攻关和整体竞争 力不够强,国内外影响力不够,重大成果还比较少,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还比较薄弱,学校高层次领军人物还比较少,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支撑人才 成长的基础性条件还比较薄弱,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激励制度尚不完善。反对学术浮躁、崇尚求真务实的举措不够。学科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 制高点,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办学水平的标志。而科研创新能力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科 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都是至关重要的。
6.现代大学制度及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大学制度和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的标志之一,几年来,我校在大学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在大学制度建设方 面,学校办学自需要进一步落实,同时学校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理顺学术权力与
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 督反馈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级学术组织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重心向院系一级下移还不到位,院系自主 权还不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制约。 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贯彻落实“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切实促进师生发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还与师生员工的期望和要求有一定差距。主动关注学生的需要、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还不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提供 的条件保障不足。管理部门服务师生的意识还不够强,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
三、领导班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1.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意识还不强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思想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有时班子成员陷于具体事 务,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把握还不够全面,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的认识 和研究还不够,对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还不深;学校领导班子尽管在学校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上有共识,但抓落实还不够,在贯彻过程中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思 想不够解放,创新思路还有欠缺。
2.在全面规划与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很注重抓好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多数成员都结合分管工作攻读博士学位,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从理 论到实践还有一个过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积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 发展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对于跨入师范大学行列不久的沈阳师范大学来说,学校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形势,结 合学校实际,集中精力抓好大事,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统筹学校发展全局,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还显得力不从心。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主动性还不够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断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着力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但在具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主动性还不够,比如,如何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师聘任工作委员会等等学术组织的作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方面工作力度还不够,这样便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工作作风还缺乏沟通和深入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注重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到基层调研等方式,听取群众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但总的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还不够,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等方面,离师生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是往往在学校层面想得多、做得多,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意见、解决问题做得少,导致对某些问题把握得还不够及时和准确,影响了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学校发展主要思路和解决突出问题的对策
学校领导班子要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学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明确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确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下一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总体思路
刚刚闭幕的我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未来几年发展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把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主旋律,并紧紧围绕培育和提高 学校核心竞争力这个主题,规划了推进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大学制度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等七项战略任 务。
这次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对沈师大的发展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组织全校广大党员和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科学发 展观的相关文件和论述,着重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围绕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加大工作力度,解决突出问题,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 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此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重点是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解决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学校研究,我们考虑要围绕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加以破解,相关举措如下。
1.在解放思想方面下功夫,为学校改革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我校组织此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破除思想障碍,要通 过学习研讨,重点在对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的理解和认识上下功夫,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围绕人才观、质量 观、教育观,联系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对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2.在明确目标与定位方面下功夫,促进学校及各学院实现科学发展
对于办学目标与定位学校已有设计,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进一步引导各院系解决好专业、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对自身的学科、专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搞好调研和论证,找好坐标,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3.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从研究学生的就业情况入手,认真研究人才培养问题。要以“出口”引导“入口”,以就业引导培养,通过研究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的问题,同时要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促进就业。在师范生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要发挥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优势,在学生的从教能 力、师德养成等方面强化培养,实现与基础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做好北票基础教育服务区工作,要以当地教师素质提升为重点,加强当地教师 和中小学校长培训,从而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我校师范生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促进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非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 面,要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明晰就业指向,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重点建设适应社会需要,就业指向明确,学生、家长、社 会欢迎的支柱专业。
4.以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为核心,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关系到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对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推进学校事业的发 展。所以,我校借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主要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修订和完善沈阳师范大学章程,进一步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建立 具有学校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系统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推动依法治校进程;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在学校层面上要进 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师聘任工作委员会制度,在
学院一级要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教 授委员会制度,搞好教授研究室制度;再次要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要逐步向学院下放权力,把学院建设成办学与管理的实体,逐步相对独立地承担起本学院教 学、科研、人事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第四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扩大师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要认真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与建 议,要推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5.在整合教育学科资源方面下功夫,探索运行新的体制与机制
我校要打造以教育学科和全方位服务基础教育为优势和特色,教育学科进一步提升质量,提升水平确实面临着新的问题。现在教育类学科分散在全校六个单位,不利于 发挥优势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把这个学科和队伍很好地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使其上质量上水平,这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结合此次学习 实践活动,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和思考,提出了组建教育学部。学部是大学质量、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大学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是强化学术权力的载体, 是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教育学部为介于学校与学院之间的教学科研组织管理机构,受学校委托组织、指导和协调学校教育类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我校组建教育学部,能够推动教育学科资源和学术力量整合,挖掘潜能,形成发展优势,彰显我校办学特色。目前初步方案 已经形成,待进一步征求意见完善后,便可实施执行。
6.在进一步树立大学精神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 崇尚学术、尊重人才”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表现,因为大学的本质属性在于学术性,学校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广大教师是知识创新、 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的承载者,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着中坚和骨干作用。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在全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把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 要相信人才、依靠人才、关心人才,承认人才的劳动成果,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发扬“自强不息、 创业创新”的沈师精神,进一步巩固“以人为本、关怀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炼“博学厚德、尚美健行”的校训精神,从而不断构建具有沈师特色的大学文 化。
7.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抓好以博士为主体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教师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是学校中心工作运行的主体,队伍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队伍建设中,学校要做好人才队伍规划,加大培养力度,特 别是要重视我校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这是我校发展建设的未来与希望。学校要重视这支队伍的作用,提供其为学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的有效途径, 要组建沈阳师范大学博士联谊会,通过博士论坛、主题沙龙、风采展示、学术咨询、培育骨干等形式,促进博士之间交流教学体会、分享创新成果、引领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博士队伍的智囊团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管理水平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高校领导要成为“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促进班子成员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做贡献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
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班子的理论学习,按照构建学习型领导集体的目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现代大学办学规律,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着重在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形成了重视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2.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充分发挥集体领导和决策作用
学校党委要把增强团结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积极维护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班子成员之间的 团结与和谐,确保党委和行政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制度,在决策前坚持广泛调研和论证,充分听取各方 面意见。在集体讨论决定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搞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确保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和决策结果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