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一、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国际知识管理专家艾隶顿对创新的定义是:创新是“新思想行动”,首先是能产生新思想。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和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要使学生在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并把这一能力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想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即使有了好的想法和点子,如果不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其功能,就无法判定它的正确率和有效性。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追求真理精神的体现,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由于我国现存教育体制的弊端,现在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习惯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早已变得懒惰僵化,考前死记硬背,考后所有淡忘的过程。除了上课,他们很多时间在网吧的电脑前虚度,长时间的电脑游戏,网络聊天和视频观看,使他们学习的思维反应能力更加迟钝,兴趣也缺乏。作业不是摘抄网上,就是其他同学的,没有消化吸收的空间和时间。他们懒于思考,疏于总结经验教训,只要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创新意识淡薄,更不用说实践能力了,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成为各大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实践是课本知识和实际运用的必然过程。而实践能力就是真正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在自己专业研究领域内有没有更新的认识更突出的成绩的过程。实践是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每个大学生对于未来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蓝图。要实现美好的梦想,没有脚踏实地的勤学苦练,单凭投机取巧,侥幸心理是不会出成果的。而实践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授课和自学过以后,去真正接触知识运用知识,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效应,发挥作用,有的可以转化为经验财富,有的可能转换为体验阅历。但这一切都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有些学生家教形式的兼职,认识到学以致用的,有些学生服务生的兼职了解到挣钱的艰辛和交际的复杂性。总之他们明白了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付出和一定知识的积累是不行的。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其实践能力对现代就业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缓解当前严重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受到所处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着这种创造力的发展。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大为同志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发言,说:“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就业,更关系到一代青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应确立正确的方向和原则,指导大学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当前,农村地区有很多创业机会,而且成本低,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从事蔬菜、花卉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发展庭院经济,充实城市“菜篮子”;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运销,搞活城乡流通或承包、租赁、合资、领办、新办乡镇幼儿园、学校,提高乡镇教育水平。与此同时,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城市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创业。如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所需服务的小企业、小公司,都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新门路。
(二)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一不能适应现代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将书本教学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学习能力和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件,并成为一个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拔尖的群体,对知识运用的能力非常出众。如果说相关专业知识是当今大学生的“拳头产品”的话,那么社会实践能力则是当今大学生的“贫血学科”。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低下。这样,就必然导致新一代能人综合素质的打折。未来,人们在社会、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工作本身。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锻炼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习能力与学习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结语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总计达到8.8万余人,比往年大幅度增长。一批依托大学科技园的“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也相继建立。相信得到各级部门重视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会高涨,这既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为祖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人才保障。相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加强更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毕应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前言
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和优势,促进商业价值链的良好发展。在“互联网+”时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将取得显著的成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意义
1.“互联网+”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活动对创业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求较高。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有信息技术提供支持。“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互联网+”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同样需要有完善、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基础。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能够有效提升活动创设的整体成果。在现代社会之中,“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使多种通信软件逐一问世。这些软件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通信软件的使用范围较广,学生有效利用此类软件,能够更加便捷、及时地掌握相关的市场信息。
三、“互联网+”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方式和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在“互联网+”中的引导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风气的良好形成,将能够引导社会创业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积极发挥政府“互联网+”的引导作用,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全面分析和研究政府相关的工作报告和政策法,为自身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促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高校还应重视“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有效的指导,主要是在项目审核、培训和经费支持方面。
2.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互联网+”教育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对当前的教育活动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联系在逐渐增强。在教学中,高校可以加大“互联网+”的应用力度,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互联网+”进行有效融合。高校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工作,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选用一些关于网上营销平台的成功案例进行讲解,针对这些网络营销案例的运作流程和销售情况进行说明,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网络平台对于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另外,高校还可以专门划拨资金,让学生亲自体验网络平台营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与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教学合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一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互联网+”领域的教育合作,可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实践合作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四、结语
“互联网+”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这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创新创业教学中,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互联网+”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政府在“互联网+”中的引导作用,与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开展教学合作,这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5):59-63.
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50-02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任务,更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政治任务。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将创新创业的意识、素质、技能和能力等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充分融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内涵基础上演化的一种新概念,它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表达着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创新”和“创业”两者都强调“创”,即都强调一种开始,内在都蕴含着开创精神,都突出强调创造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共同目标和追求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将“创新”的理念渗透、融入到创业教育中,从“知行统一观”的角度着眼,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推进,已经是经济增长方式和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
就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是指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基础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727万,201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达749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社会职位供应不平衡,加上求职者意向和现实需要的差距,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即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基础,高校改革的方向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动力。因此,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由从业型向创新创业型的转变是大势所趋。
(二)电子商务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从原先的应用型技术扩展到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服务型应用,我国很多传统企业也开始纷纷向电商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就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棘手更高的要求。由于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服务型应用,因此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相应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创新需求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实践需求,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延伸到以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因此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加强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
三、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自然也少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和实施。高校应积极整合企业和社会各方的资源构建完善开放式多元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与活动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实习实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科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全过程实训。根据创新创业实践的特点,文章把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认知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思考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拟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三个部分:
(一)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的认知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认知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掌握、实地调研和企业体验,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
1.依托创新创业知识结构,系统性的开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系列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通识类实践课程、学科交叉类实践课程、提升与研究类实践课程,即入门、应用、研究三个阶段的实践课程[2]。高校应针对自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中,构建与创新型人才相匹配、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相融合、具有独自特色立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2.加大学生参加电子商务行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类教学活动力度,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实践,了解社会及企业现状与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能力。
篇4
1.1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含义是什么呢?1991年在东京举办的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定义,它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开创性个性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具有基本业务素质、创新思想境界和开创性个性的人才的过程,是一种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除了在校生的教育外,创新创业教育也面向全社会,主要针对一些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实践的教育,为一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或已经成功创业的个人或集体提供系统、科学的教育指导。
1.2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措施。这是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之所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各级政府积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各项工作坚持扎实基础、搭建平台、注重引导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要求高等学校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上到下着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体、系统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3创新创业教育作用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决策力、组织力、领导力、协调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认识环境、把握机会、明确风险,在实践过程中按照所学的商业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因此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够不断提高创新人才的质量。
2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2.1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
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需要而发展起来。它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向学生提供文献资料、情报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广泛的学习,充实扩展课堂学习内容,达到扩大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的目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与高职教育的需要相适应,就需从它的服务目的与对象、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及综合发展方向上与之相适应。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培养面向社会基层、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2.2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图书馆具备文献信息的资源优势,它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大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即主动地向他们提供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树立“想创业、敢创业、争创业”的思想,使他们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创新创业问题。图书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整体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外期刊和电子资源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职教特色,重点收藏大量有关基础、专业性职业教育和其他一些综合性的书籍。这些大量的数据以纸质文本、光盘、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利用因特网、电脑终端、电子邮件等方法和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服务于广大师生,成为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良师益友。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实现了高职教育中学校课堂教学同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渗透,将从过去依赖课堂教学的灌输,转向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寻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图书馆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提供了一种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成了广大学生经常汇集的场所,在这里整齐有序地摆放各种文献资料,整个环境清洁明亮,安静幽雅,相比于课堂,这里更多了些读书的环境和良好的气氛,而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种有形无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人们会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吸引他们到知识的海洋去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寻找人生的真谛,提高综合素质,全身心开展创新创业。
3图书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3.1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纸介、电子的资源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图书馆应严格把关采书环节,应聘任各专业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教授、教学能手以及学生代表担任选书顾问,由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所需书目。另外,采编部门应制定科学的选书制度和规范的选书程序,加强纸质文献资源的收藏。在采购的过程当中应注重提高文献资源的质量,使馆藏纸质文献的结构更趋科学、系统、合理,增加延续性。高职图书馆工作的一项新的内涵,就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创新创业成功实例和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就应加快自动化、数字化进程,进而对馆藏资源进行适时调整,将采集力度转到电子信息资源上,认真采集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等非纸质资源,从而建立起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彼此融合的巨大信息资源库,为创新创业教育准备充足的文献资源。
3.2提高馆员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作为高职图书馆馆员,工作的重点是激活其创新创业欲望。有了这种想创业的想法,学生们才会有行动,图书馆应通过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图书馆要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贡献力量,重点就是要建设一支能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队伍。这就要求高职图书馆在稳定和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和图书馆专业队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馆员的竞争意识,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要加强馆员思想作风建设,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馆员,才能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活力。应该解决原本课堂教育讲授的传统知识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创业需求的问题,就要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为学生提供了完全开放、自由的空间,在这里学生自觉学习,引导他们抛开课堂形式和课堂纪律的约束,依照各自爱好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各类文献资源,进行自我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教育。
3.3帮助高职生培养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态式的双赢结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前沿信息的获取能力、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还包括综合利用各方面知识能力、辨别吸收能力和消化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馆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先进的网络检索设备、对信息进行检索加工等优势,准确及时地将最新的资源、技术与各专业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也可通过组织系列讲座、图书活动周等活动,不仅教给高职学生查询、存储、组织、传递、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创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很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3.4加大宣传力度
收集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利用图书馆平台大力宣传。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馆藏既要强调专业性,更要注重实践性。因此,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培养学生“较强实践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将各届毕业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及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收藏起来,开辟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馆藏室,展示成功的作品,以形成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相一致的实训仿真职业环境,学生通过这些实物作品及真实案例,可以获得比文献资料更形象、更直观、更真实的信息,这对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结语
篇5
关键词:角色理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角色适应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在新时期担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角色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下,辅导员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必须厘清辅导员的角色状况才能使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坚实迈进。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角度,重新定位和认识辅导员的角色都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这种双重身份的定位包含了辅导员工作的全部内容,肯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和工作性质,力图更科学地界定辅导员的属性。这种界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辅导员指明了工作的路径,使辅导员的地位有了提升,强调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对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实现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双创指导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与时俱进,增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本领,并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今后的课堂中,去实践、去尝试、去应用,力争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二是辅导员要加强与专业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需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辅导员应该主动配合和辅助任课教师,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及时反映给专业教师,做好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
三是实现教师教授课程与指导比赛相结合。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引导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重留意学生的兴趣及志向,善于发掘对创新创业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对于经常主动报名参加学校学科竞赛和创新比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将这些志同道合的学生组织起来创建团队,形成“以老带新”创建团队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四是实现学生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创客项目等创办企业店面,多出成果。
五是实现创新创业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能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将励志成才教育融入创新教育,运用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对于大二学生,组织其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模拟实训;对于大三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发展相结合,主要进行创业教育和指导。辅导员在所带学生毕业时应该建立后续联系机制,如加入班级QQ 群等,关注学生毕业后的事业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往届学生中创业成功的典型回校,为在校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知识讲座,让在校生明白创新创业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辛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为今后的创新创业之路明确努力方向。
高校辅导员应该认清形势、直面困难、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努力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⒖嘉南祝
[1][ZK(]朱金花.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教育,2016(2).[ZK)]
[2][ZK(]高健.浅谈高校辅导员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J].活力,2016(3).[ZK)]
[3][ZK(]史蓉蓉.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做好辅导员工作[J].江西教育,2009(12).[ZK)]
篇6
关键词 众创时代 应用型本科 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16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the Era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ZHANG Qun, XU Weiwei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till exists in the current incentive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incomplete guidance and education theory problems, a social background at all, given the grasp of national public business, the innovation of the call and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buil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tform,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hree reform measures in terms of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continue to improve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innovation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to cultivate the public record ag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tudents'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 era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创业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对各种创新性创业的需求不断拓展,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社会进入全民创业的浪潮。大学生作为青年创业的主力军,随着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增大,常规的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在众创时代需要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促进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充分实践国家创新驱动战略。①创新创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下不断完善和成熟,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②在众创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少丰富成熟的实践资料,整个教育体系处于摸索之中,为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水平,③④⑤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1 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
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市场为创业提供较低的门槛和较多的机会,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的主要基地,通过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性创业教育,在多元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积极响应号召,促进教育水平发展。在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重大,重要性不言而喻。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意义是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性创业人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教育的经验和教育实践方面不足。
通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平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培养和实践操,使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系统性和严谨性,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实用型教育,需要深挖“校社共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创新创业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缺乏,实践配套缺失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当前还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完善、创业氛围缺乏、实践操作平台不完备和指导性教育理论不足等问题,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和不足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政府的配套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持,需要在资金融资、贷款和赋税等方面给与倾向性的优惠配套政策,而当前我国的政府政策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氛围比较缺乏,导致创新创业资源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备。
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氛围。虽然国家推出创新驱动战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契机,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质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氛围比较缺乏,导致发展的成果难以体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
三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不足。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新创业资源不足问题,在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的倾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等方面还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的发展。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向及方法
针对当前在众创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众创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把握国家给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和契机,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在教育支撑体系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三大改革措施,通过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培养众创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路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从政府的支持力度、财政扶持力度和政策配套完善力度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市场经济氛围和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氛围等。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习训练基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撑政策的出台,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完善。从硬件配套和软件支持上营造众创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建设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教育培养中找准定位,形成政策合力,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程度,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合力。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水平,提高学生对创业的时间能力,需要通过政策的激励力度和行动上的落实,引进企业作为指导,提高政校相互配合的力度,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的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带动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创新创业需要实战经验,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需要通过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平台,积极靠亲身实践和在活动平台中的相互交流,形成创新创业的时间经验,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四是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从完善教育课程配套体系和加大师资力量方面下功夫。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借助校企合作方式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培养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通过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培养众创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五是在社会激励方面,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从金融支持和财税减免方面鼓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拓宽创业渠道,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通过深化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扶持学生创新创业,引导社会资金向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流入。另外,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活动,在校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在师资力量投入方面,按照“三师”型(能讲授知识、能动手实践、能创新创造)教师建设标准,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的选拔,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创业人才。
4 结束语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众创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在教育支撑体系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三大改革措施,通过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培养众创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深化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创业人才,通过改革,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徐州工程学院2016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众创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探索”,课题编号: YGJ1605
注释
① 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② 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③ 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大量的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佳途径就是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能从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获得成就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如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内涵的完善实现人才素质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创新型的人才是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性问题。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当下就业形势要求学校进行创新教育理念
目前高等学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场所,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并且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活动也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长时间以来我国大学生处于分配工作的状态,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也被忽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逐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下凸显出来[2]。目前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不能准确定位,对自身需求和社会要求不明确,无法在符合自我就业目标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紧缩期,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整体就业环境处于比较尴尬被动的局面。并且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沿用传统的重理论教育,忽略综合实践的教育模式,造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处于劣势,大学生需要的实践能力无法在学校得到提升,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大学生自身并为从实际出发,造成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脱节。在目前紧迫的就业形势推动下,转变传统的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突破口,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3],成为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
2.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内涵。推进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解放,同时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能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倡导创业精神,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将大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创业实践中,在创业实践中形成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是市鼍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参与,只有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力参与和支持才能促进经济高速、高质量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能促进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并且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形成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企业的生产劳动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影响
1.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最佳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能提升大学生的结业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能从深入改变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消除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障碍因素。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积极性和进取心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大学生的能力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通过自身的实践实现创业的理想,实现自身的抱负。创新创业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的就业障碍。
2.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提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地将自己在校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能真正地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在校学习。同时创新创业实践能有效地提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积极地了解社会就业发展动向,为今后就业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能够增加学生专业及实践水平
研究者提出就业工作者需要七种基础专业技能,包括了基础技能、基本能力技能、沟通技能、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群体交往能力、影响技能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际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创业实践活动中,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用人需求,了解单位、企业用人需求,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我的沟通技能和群体交往技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能在社会中创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事业,而这方面的能力正是目前大学生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所需要的。现阶段的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因此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能充分弥补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的缺陷,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体验、竞赛科研、创业辅导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1.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的主动性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率。因此首先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就业需求,了解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业方面的知识,提升就业的主动性。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封闭的环境中,对外界社会的变化不能及时掌控,作为就业主体,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实际就业环境,体会当代经济发展的强烈竞争氛围,才能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自身的能力,促进自我发展使之与市场发展相吻合。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此目标作为教育的具体目标,也要以此作为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在就业选择和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生的发展长期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制约,在创造性方面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现阶段仍然有许多的高等院校没有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也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造成教学方法上的单一和枯燥,学生长期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兴趣逐渐消失,出现懈怠的现象,甚至长期呈现出被动学习的局面。高校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同时中国的教育也正在历经深刻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无论是从课堂教学方式上还是从课外探究的方式上,将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高等院校还应打开校门,广泛吸收其他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学校本身的创业环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大量的模拟实践或体验式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对创业意识的理解,激发创业的热情。
3.通过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实践方式,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高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能有效地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就业整体情况有所了解,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大学在校期间,大学生很少关心学校外界发生的事情,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的趋势没有整体性的概念,因此导致在就业时出现手足错乱的状态[4]。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从世界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局面为学生做出详细的就业发展计划,分析创新创业的热点项目,促进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新的认知。
4.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意识、观念和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摒弃原有的学生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思想观念,同时要改善学生由于升学而产生的压力,以及对就业认识的不充分呈现出来的被动就业的状态。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在就业和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积极主动性,主动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地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我位置。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提升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为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新A,周 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50.
[2]陈 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篇8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已初步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为“大众教育”阶段,然而,国家在建设“创业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却越来越弱。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开始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1]。本文根据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各项测定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状况,建立既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能融入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同时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一、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根据专家访谈及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本文假设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涉及到以下影响因素,包括:大学生创业意愿(BW)、创新创业影响因素(AF)、创新创业重视程度(AD)、创新创业资源配置(RD)、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式(IW)及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EP)[23]。我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以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各因素的可测指标。见表1。
(二)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的设计一共有三种类型: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在校生),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毕业生),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教师)。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我们根据侧重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通过参考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研究文献以及国外相关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经验,分别对三种类型的调查问卷进行研究设计,咨询多位专家,汇总专家的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使问卷更加符合调查实际,从而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准确度。
针对在校生、毕业生和教师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均包括创业意愿、影响因素、重视程度、资源配置、实施方式、激励扶持六个统计调查维度,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在具体问题设置上有所区别。针对在校生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问卷中,创业意愿的调查包括是否有过创业方面的意愿,是否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如果有较好的工作机会时您是否会选择创业,创业的想法的主要来源;影响因素的调查包括创业目的,部门扶持,学校帮助,阻碍创业的因素,大学生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重视程度的调查包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性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定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评价,高校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态度;资源配置的调查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评价,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内容,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内容,高校最欠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实施方式的调查包括高校应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方式,创业实践的最主要形式,希望获得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形式,希望高校开设怎样的创业课程,希望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人员;激励扶持的调查包括高校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议,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针对毕业生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问卷中,创业意愿的调查包括自主创业的时间,自主创业的原因,自主创业的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调查包括创业的技术获取模式,创业者最主要的创业技能获取来源,创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大学生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放弃创业的最主要原因,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评价,曾经就读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评价,大学学习期间是否选修过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重视程度的调查包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范围,高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方式,高校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帮助的内容,高校最欠缺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资源配置的调查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应包含的内容形式,最希望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人员,高校最应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类型,最感兴趣的创业实践类课程类型;实施方式的调查包括高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高校促进创新教育发展的内容;激励扶持的调查包括高校采取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学校扶持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的政策,最希望政府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内容。
针对教师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问卷中,创业意愿的调查包括大学生最适合的创业开始阶段,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学校和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包括大学生创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最主要的创业技能获取途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重要性的比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创业重要性的评价,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重视程度的调查包括高校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所在高校的创新创业相关组织,所在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所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所在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支持内容,高校应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主要提供的帮助内容;资源配置的调查包括所在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创新创业教育应包含的内容形式;实施方式的调查包括学校聘请来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人员,高校最应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的类型,创业实践的主要形式;激励扶持的调查包括高校应该采取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高校应该采取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方面。
二、问卷统计与结果分析
(一)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8所研究型大学(主要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等)作为样本,主要的调查对象包括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相关的教师,调查对象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包括管理学、医学、工学、理学、文学、法学以及农学等各学科专业,实施范围和调查层次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忽略调查对象的年龄层次及创业的规模与性质。同时,为了避免调查样本的单一性,造成人为因素导致的抽样误差,针对被调查高校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为了提高调查对象的广度,我们在进行纸质问卷发放的同时,也采取了电子邮件调查方式,同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归类整理。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经筛选后,有效问卷一共457份,占91.4%。其中,在校生问卷有221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比例为48.36%;毕业生问卷有107份,占23.41%;教师问卷有129份,占28.23%,调查在校生的专业类别的分布情况受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影响,如一般高校中农业类和医学类专业设置较少,因此这两个专业门类的调查对象就偏少。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且得出了样本的结构分布。见表2。
(二)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1.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可以理解为问题的真实方差与实际测得的方差的比例情况。本文采用的是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Cronbach alpha系数检验法,通过对量表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来考察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水平。一般认为,量表信度越高,则说明测量结果越稳定,而且,公认的可接受的信度量表值为0.7。检验结果,见表3。
根据所测的结果可看出,三份问卷的六个维度的信度均高于0.7,说明问卷的可靠性与一致性均较高,问卷设计较为理想。
2.问卷效度分析。效度是测量量表能否真实反映出所需要结果的一个依据,用来表征测量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一般而言,只有当各项载荷系数均大于0.5,并且统计值KMO≥0.5,Bartlett≤0.01时,才能运用因子分析将问卷中各题的选项合并为一个因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项KMO系数均大于0.5,所有载荷均大于0.5,而且均通过Bartlett检验,这说明所有选项均有较好的区分度,同时,各项解释量均在60%以上,说明结构合理,基本符合要求。
三、 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假设与验证
本模型运用LISREL8.3进行分析,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式必须要求样本数达到一定规模。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数为486>100,满足要求。在运用LISREL8.3进行分析之前,先通过SPSS计算出各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二)模型评价与修正
通常情况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包括三个方面,即绝对拟合度、增值拟合度以及简约拟合度。
经过结构方程分析软件LISREL的运算,得出验证结果,见表4。
四、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测量指标的结论及对策
调查结果,从大学生、研究型大学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找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大学自身的影响因素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受教主体,很多大学生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缺乏良好的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必要的创业心理辅导,导致了其仅仅只是想想而已,没有进行尝试和试验。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业资金或场地,缺少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导致创业初期实际困难和心理负担过大,从而放弃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多选择合作或模仿创新模式,因此,创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据调查,现在很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专业的指导机构和管理部门,缺少实践和见习基地,导致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缺乏,影响其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得创业项目的市场存活率较低,导致创业失败。
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关系也是影响其是否参与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而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很好的社会关系,这给自主创业带来一定困难。由于高校的创业基金安排不足和政府的融资政策不合理,给自主创业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启动资金的缺乏导致很多大学生放弃自主创业的梦想而选择就业[5]。
(二)来自研究型大学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很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基地和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受实践锻炼,甚至缺乏对创新创业的基本了解,而激励机制方面的不足也使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动力。
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认为所在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够,无法满足需要,而且较少根据专业和学生需求,聘请相关的从事创新研究的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交流指导。
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是其设置却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仍然由本校教师课堂教授,没有突出创新创业的特色。很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合理,使得一些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市场化,这也给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带来一定的困惑[6]。
(三)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保障。调查分析表明,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在创业园建设和创业扶持基金的投入上还有很大缺口,相关资助政策也没有到位;大部分企业则认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无法给自己带来可观的利益,因而对创新创业资金提供或技术支持的积极性不高;而社会舆论,尤其是亲朋好友认为自主创新创业需很大资金投入,风险高,故对其支持热情也不是很高,这些都给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带来了很大困难,极大地影响了自主创新创业的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重点,社会广泛参与,家庭全力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通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社会民间力量的广泛介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使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有力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毛 雨.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湖湘论坛,2006(1):2023.
[2] 曹昌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11):17.
[3] 雷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8791.
[4] 胡巨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刍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3):6770.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国内外高校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尤其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长达半个世纪,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培养了很多知名的企业家,为其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就业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也日渐成熟,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模式,也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而高职院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在探索发展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深刻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改革太肤浅,照抄照搬的现象很多,没有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没有根据本学校的特点和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模式。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开展课程,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贯穿高等教育始终,过于形式化。
(二)课程实施过于形式化
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就业前的指导,照本宣科,学校在资金、技术方面没有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实施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成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所以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体系性、科学性,创新性。
(三)师资缺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基本都没有创业经验,师资安排也是各专业老师兼职,没有实现创业教育专业化,学校没有统一配置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弊端就是知识传授过程比较死板,不生动,学生兴趣不大,接受效果不佳。更加没有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结合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只是简单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虽然关于创新创业品质,创新创业精神,管理等等的课程均开设,但是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的相关专业,没有挖掘所学专业中,可以进行创新创业的部分,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以及对本专业的兴趣。没有把本专业的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很好的结合,形成体系。
(五)与企业联系不强,缺乏实践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地域原因,无法联系到成功的创业者为学生做讲座,鼓励创新创业。又有的院校即使有成功创业者为学生做创业指导,也是很单一,人员数量很少。创业经历不能多样化。政府,企业支持资金不足,无法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无法实现创业计划。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加强政府和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持
政府应增加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应重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聘请知名企业管理者和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制定当中,并能周期性的进行授课。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信心。
(二) 增强师资
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进行统一分配管理,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尽量多聘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人员,这样能使学生更加信服,并且有动力去创新创业,增强自信。树立创新创业品质。
(三)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学生自觉性不高,文化基础差,所以不能单单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建立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多开展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并把成绩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四)加强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薄弱,对于纯理论的知识,不太容易接受消化,多举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带领学生去企业实习。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三、总结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相对国外来讲就已经起步很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落后很多,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由于学校的名气,学历本身就处于劣势状态,这更显得进行自主创新创业的重要性,那么在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
篇10
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凸显。因此,抓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多种融合模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新驱动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创新管理,培育创业人才就特别具有创新和实践价值。
方案设想
笔者根据目前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认为其平台的构建需要环境平台和运行平台两方面。
环境平台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造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相关支持。该平台拟由创意创新咖啡屋、创意漏斗工作室、投融资工作室、创业孵化工作室4个区域构成,重点强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创新作为创业的先导,以创业孵化促进创新成果落地,涵盖创新创业的全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创意创新咖啡屋,其面向所有学生开放,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自由联想的氛围,在此互相结识、互相交流。创意创新咖啡屋鼓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充分交流思想,通过“头脑风暴”等开放式思维方法产生丰富多彩的创意,有利于隐形知识的外化、融合,促进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在此基础上形成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
本区域将成为学生交流新思想、建立新友谊、达成新协议、促成新事业的重要场所,促进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与协同创新,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共享。同时也可用于实践教学,例如“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商业模式”等课程的实训可以在此区域开展。此外,也可用于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公开课、主题沙龙,以及创业导师咨询指导等,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第二,创意漏斗工作室,其由方案呈现区、专家评审区、软件评价区构成。学生在创意创新咖啡屋中产生的创意,可形成文案,投入“创意漏斗”,定期组织创意者进行方案呈现,陈述自己的创意,由专家通过德尔菲法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方案,可进入投融资工作室进行融资,对评审未通过的方案提出调整、修改的建议。
本区域也可用于实践教学,例如“创业项目选择与实施”等课程,可以在此区域进行模拟实训。
第三,投融资工作室,由方案呈现区、财务分析区、洽谈区、签约区构成。在创意漏斗工作室通过评审的项目,由创意者编写创业计划书,进入投融资工作室寻求投资,在方案呈现区中陈述自己的创业计划,投资人在财务分析区进行评估,投融资双方在洽谈区进行洽谈,对达成投融资协议的项目,在签约区签署合同。
本区域可清晰模拟招投标流程,开展实践教学,例如“创业融资”、“创业投资与风险管理”等课程的模拟实训可以在此区域内进行。
第四,创业孵化工作室,其参照小微企业真实情况设计办公环境,大约可容纳3-5家企业,建立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的孵化机制,为通过创意漏斗筛选、融资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包括办公场所和设备、培训、业务指导、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实现由创业计划到开办企业的转化,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
可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从社会各界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校友,以及投资人,建立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机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
同时可以用于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对大赛中的优秀商业计划,可直接在此区域进行评估、投融资洽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与其他院校、企业、政府部门的交流、合作。
运行平台包含创新创业虚拟仿真软件平台的设计、实训课程的设计,以及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建设。
本平台的构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服务,使辽宁省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系统性的熏陶和磨练,强化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端正创业心态,积累创业经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尽快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预期效果
丰富实践教学平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具有系统的实训功能,除开展相关课程之外,“创业综合模拟实训”、“中小企业创业经营实战”等综合性的集中实训课程,也可在本中心进行,真正实现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提高辽宁省创新创业类大赛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功能完整,工作流程清晰,是举办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大赛的良好平台,如有机会承办高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则有利于形成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品牌辐射效应,提高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