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服务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服务体系

篇1

财产保险公司

摘要:保险公司有一句名言:“成于价格,败于服务”。客户服务是一个涉及公司员工素质、企业文化、工作流程等多方位的工作。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保险公司的兴衰存亡。本文探讨其在体制、人事、制度及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其客户服务质量的改革措施。

保险客户服务是指保险人在与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接触的阶段,通过畅通有效的服务渠道,为客户提品信息、品质保证、合同义务履行、客户保全、纠纷处理等项目的服务及基于客户的特殊要求和对客户的特别关注而提供的附加服务内容,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1]售前服务是为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各种有关保险行业、保险产品的信息、资讯及咨询,免费举办讲座,协助客户进行风险规划、为客户量身设计保险等服务。售中服务即保险买卖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协助投保人填投保单、保险条款的准确解释、带客户体检、送达保单、为客户办理自动交费手续等。售后服务即客户签单后为客户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免费咨询热线、客户回访、生存金给付、保险赔付、投诉处理、保全办理等。

保险属特殊服务行业,它较一般的商品其服务性更强。保险表面上买卖的是一纸合同,其实质交易的却是一种服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主要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贯穿于整个保险活动中,是保险的生命。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保险公司的兴衰存亡。要客户购买保险就必须要他信任保险公司,要他信任公司就必须要他先感受到公司全面贴心的专业服务。目前,广大消费者对保险的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保险知识的普及也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人对保险还在抱观望态度,再加上各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大同小异,服务也就成为客户投保时的首选,因而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投保客户从一个公司转向另一个公司的原因,70%是服务质量问题;对客户服务不好,会造成94%的客户离去;没有解决客户的问题,会造成89%的客户离去;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亲友叙述其不愉快的经验,其亲友友会向别的人谈起,因而怠慢一位顾客,至少会影响40位潜在客户;而一个满意客户则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其中至少会有一笔成交,且其成本是吸引一个新客户的1/6。[2]可见,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增加客户对保险的了解和认识,缩短保险公司与客户的距离,增强客户的信任感,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树立保险公司的良好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好的客户服务使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要,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降低公司经营成本,为保险公司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所以,优质的服务,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客户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失去客户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都是先上规模,后上管理,服务跟不上的。双流支公司作为其下属公司也不例外,其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其体制、制度方面,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服务,就必须从人事、制度、管理、文化、体制等这些根源抓起。

篇2

关键词:辽宁;农村保险;新农保;保险互助社

中图分类号: F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辽宁作为我国发达的沿海经济省份,2011年人均GDP为790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如何让辽宁1658万农村人口实现富裕对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我省更加明确了加快农村保险制度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村保险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政府的个体行为,更需要商业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互助组织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强化他们在农村保险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一、辽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2011年辽宁省原保费收入为376.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用收入的2.6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134.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为214.2亿元,意外险保费收入为7.4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0亿元。我省保险密度为136.5美元,保险深度为1.71%。

我省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各项经济指标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然而,就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来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保险密度已达2000-3000美元。相比之下,我省的保险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正处在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度期,人均GDP在5000美元到2万美元的上升区间中,是保险业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这段历史。中国人均GDP刚达到5000美元水平,老百姓有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保险需求可能爆发增长。可以预见,保险业在中国将迎来最迅猛的发展时期。

就目前而言,我省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村保险发展层次和水平偏低。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仍不适应;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规模仍然较小;保险功能作用得到发挥,但仍有差距;农村保险创新初步尝试,但成效仍然不高。

二是农村保险发展空间仍然巨大。种植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蕴蓄大量保险需求;规模化养殖业加快发展,蕴藏巨大保险需求;农民医疗及养老保障不足,蕴含较大的健康及养老保险需求;农村意外伤害事故较多,急需保险机制进行风险分担。

三是农村保险发展的环境依存度依然较高。政策支持和政府推动在农村保险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性保险基本依赖财政生存,基层政府的支持能够大大推进农村保险的快速发展。

二、制约辽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

就现阶段我省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以及所呈现的特点而言,制约我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保险意识淡薄

2011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97元,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地区差异较大,导致缴费能力有限。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居民的意识形态、消费习惯影响依然很大,形成了养儿防老、自担风险的习惯,农民较少考虑购买保险。

(二)农村保险“政策市”的特性较重,商业保险公司难以介入

辽宁省是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区,也是重灾区。灾害频发加上保险标的大规模连带性,投保人缴费能力普遍有限,导致商业保险公司在承保农业保险上都是入不敷出,所以一般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在农村的推广更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目前也仅有中国人寿、平安、中国人保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在发达乡镇拥有网点,或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依托开展业务,大多数还是传统的人销售模式。

(三)保险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目前实施的保险险种还比较单一,保险公司普遍没有针对广大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农村情况并为农民普遍接受的农村保险品种,而是简单地把按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制度的保险品种直接投放到农村市场。由于险种不合时宜,导致广大农民对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四)政府财政有限,新农合面临发展瓶颈

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资源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缺乏长效可行的筹资机制,新农合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经办机构管理能力比较薄弱。

(五)“新农保”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

新农保不具备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社会性差,基本上就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内的钱,与城镇职工和公务员养老保险相比相差殊远;新农保制度不统一。各地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办法和标准都不一样。由于各类保险的办法和水平都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撕裂了作为整体的社会保险制度;新农保统筹层次低。新农保主要是县级统筹,基金运用空间小、收益低,管理失范现象严重。由于缺乏严密、系统的制度设计,新农保的很多政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前瞻性与连续性,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制度定性不明,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新农保的费率水平和国家标准很低,福利也是初级的,月养老金才55元,难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相对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差距悬殊。

(六)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农村保险营销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队伍稳定性差,宣传服务工作不足,直接影响到群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同时农村保险宣传、保险咨询、代收保费总是在固定地点进行,其他保险服务的提供少之又少。在农村业务量大面广极度分散且以小额赔付居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从报案处理到查勘理赔再到支付保费,服务难以及时到位,使农村保户在出险后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从而对保险失去信心。

三、构建辽宁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对策和建议

(一)以政府为主体的体系构建

1.新农保的构建

(1)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农保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基层一线,广泛宣传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组建市、县两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市、县两级要建立健全新农保经办机构,乡镇要在社会保障工作站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村要指定新农保代办员。切实保障新农保经办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配备,保证新农保实施过程中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经办。实现应保尽保,尽快享受普惠式的养老金。

(2)完善制度机制,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农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开放兼容、综合统一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逐步靠拢,相互衔接,逐步统合。建立与各种现存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衔接,以利于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要在制度政策吸引的同时,加强制度的强制性。

(3)完善账户基金信息管理,探索统一统筹模式。积极探索和完善账户设置。建议完善个人账户,设立个人实缴账户和过渡性个人账户。完善基金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4)完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的衔接。加快“旧农保”与“新农保”的衔接,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新农保与其它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篇3

【关键词】 航运金融;航运衍生品;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1 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的战略意义

航运金融服务作为航运业和金融业的交叉性和枢纽,在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关系紧密,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建设需要航运业作为重要产业平台,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建设同样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2]世界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无不同时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中心意见》),正式对上海航运和金融“两个中心”建设进行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3] 在航运金融领域,国务院就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加快发展航运保险业务、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和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等方面作了重要战略规划。因此,当前上海在推进航运和金融“两个心”建设过程中,航运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 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2.1 航运金融服务行业机构的发展

2.1.1 主要银行组建了航运金融专业服务机构

目前,上海有关航运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不断组建成立。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等中资银行都成立了航运金融部或航运金融服务中心,重点加强对国际航运业务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并向航运相关企业提供账户管理、结算服务、融资授信等系列金融服务方案。另外,汇丰、渣打等外资金融机构也开始在上海进行航运金融服务的探索,打造专业化的航运金融服务。

2.1.2 航运金融租赁业务企业成立并发展迅速

2010年,中国银监会制定的《关于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船舶金融租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制度基础。交银金融租赁公司和招银金融租赁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并分别获得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单船SPV金融租赁业务的资格。截至2011年底,以上两家公司在上海综合保税区内共设立8家单机单船融资租赁项目公司,其中涉及船舶租赁的金额为2.06亿元人民币。

此外,其他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船舶金融租赁业务也发展迅速,金融租赁公司在上海不断集聚。2011年,农银金融租赁公司正积极筹备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资格;中国银监会2011年10月批准筹建浦银金融租赁公司,上海已经成为全国金融租赁公司最多的地区,为打造高端船舶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1.3 大型保险公司设立专业航运保险机构

航运保险服务体系是航运金融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中介等各类型主体机构。保险公司提供各类航运保险服务,再保险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相关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为投保人和保险人提供各类经纪和服务。[4]

截至2011年底,上海保险市场共有40家财产保险公司从事航运保险直保业务,经营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其中,中资财产保险公司29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11家。从经营险种看,经营船舶保险的公司29家,经营货物运输保险的公司39家,经营出口信用保险的公司1家。尤其在航运保险专业机构发展方面,201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获批在上海试点设立“航运保险运营中心”。2011年,平安保险集团在沪设立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运保险营业中心。

再保险公司方面,截至2011年底,上海保险市场共有3家再保险公司从事航运相关再保业务,其中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为中资公司,另有2家为外资再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方面,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10家,其中保险机构146家(其中分支机构32家)、保险经纪机构99家(其中分支机构42家)、保险公估机构65家(其中分支机构24家)。

2.1.4 建立上海航运产业基金

航运基金作为航运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航运相关产业聚集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1年,在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推动下,负责航运产业基金募集、管理和运营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由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中海集团投资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虹口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4家企业,按3.5∶3∶2.5∶1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该公司挂牌成立后,将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并将资金投向船舶、港口、航运服务等航运领域,为航运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

2.1.5 航运衍生品交易服务机构成立

2011年3月,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开始推行上海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运作。2011年6月,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开市交易,推出集装箱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产品——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衍生品交易,据此,中国的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开始运作探索。2011年12月,国内干散货指数——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正式,中国沿海煤炭运价衍生品交易也同步推出。

2.2 航运金融服务业务发展状况

篇4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 保险

Abstrac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is the lack of enterprise credit. The insurance mechanism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it faces fewer obstacles in development,it can be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small businesses financing difficulties,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significance,patterns and problems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loan insurance,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is type of loan insurance.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financing,insurance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3-0042-05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目前小微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其他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税收负担重,融资难,经营环境不规范,自身能力不足等等。其中,融资难问题被认为是影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在信贷支持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匮乏等方面。调查显示,80%的小微企业认为,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地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一)融资门槛高

1. 信用评级参与度低。由于小微企业一般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差、抗风险能力弱、生命周期短,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被银行列为高风险业务。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浙江省小微企业中,只有 21.8%的企业参与了信用等级评定,其中,AAA 级企业比例为 7.7%,AA 级企业比例为 8.9%,A 级企业比例为5.2%。大多数企业未参加银行认可的信用评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2. 抵押担保难。小微企业要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往往要提供有效担保,但小微企业很少能提供银行需要的担保或抵押。最新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能获得的贷款依靠第三方担保的占 26.9%,以企业非现金资产进行抵押的占 22.8%,个人资产抵押的占 19.3%。无有效资产抵押是融资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比例为19.8%;其次是没有合适的担保人,比例为14.4%。

(二)融资成本高

1. 贷款利率高。小微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贷款实际利率远远高于基准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上浮20%—30%;股份制银行一般上浮30%—40%;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的 3—4 倍,民间融资成本则更高。据浙江省的调查,向民间融资的小微企业中,51.8%的企业贷款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1—2 倍,19.1%的企业为 2—3 倍,9.6%的企业为3倍以上。只有 19.5%的企业融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2. 相关费用多。小微企业融资的收费项目繁多,包括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银行收取的相关费用。有的商业银行还实行存贷款挂钩、提前扣除利息、搭购相关理财产品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二、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的必要性

小微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信用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为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募集各类担保资金,解决了部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但实践中,多数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担保能力有限,担保期限短。此外,担保机构对反担保财产的规定也将许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由于许多担保机构保值增值能力较差,而且在与银行的协作中,担保机构往往处于劣势,承担了过多的贷款风险;加上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缺位,使得风险始终滞留在担保机构内部,限制了担保机构的代偿能力,也限制了担保机构作用的发挥。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需要建立健全直接融资渠道,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及中小企业融资中间服务体系。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金融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上述融资体系很难在短期内建立和完善。引入保险机制则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保险机制介入小微企业融资具有以下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

目前,小微企业普遍信用等级低,银行对其“惜贷”现象严重。需要一种能提高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保障放贷资金安全的机制,以确保金融交易能够顺利进行。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具有信用增级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可以提高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使其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能力,从而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授信的可能性。

(二)有利于增强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保险机制介入小微企业融资,能有效降低银行放贷资金的风险。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介入,可弱化放贷银行与融资小微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银行共同防范并化解由此引起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后,承担替代性还款的责任,将主动参与融资项目论证和资金使用监督,以保障资金的安全,避免为其代偿,使贷款银行多了一个风险承担者,相对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增大了资金安全系数。因此,保险公司的参与,可增强贷款银行的信心,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规模。

(三)有利于拓展保险公司的业务领域

保险公司介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升其融资能力,不仅可以拓展自身的业务空间,带来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也提高了小微企业的保险需求,为将来销售其他保险产品奠定良好基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有利于完善信用担保制度

保险公司介入小微企业融资,其功能同信用担保机构一样,其保障标的都是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都是为了弥补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不足,提升其融资能力。在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介入,是对现有信贷担保的一种有益补充。由于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低,使信用担保业面临较高风险。在我国担保机构内部消化风险的能力较弱、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缺位的情况下,保险机制与信用担保相结合,共同承担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即在信用担保制度之上添加信用保险制度,共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信用增级服务,是对信用担保制度的深化。

三、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的主要模式

(一)银保模式

目前,银行信贷是小微企业贷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银保合作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这种合作的可行模式主要是贷款保证保险,由小微企业购买贷款履约保险,当不能按期偿还本息时由保险公司负责向银行赔偿。目前,部分省市已开展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试点。

(二)保担模式

在小微企业与担保机构签订贷款担保协议后,由担保机构向保险公司购买信用保险,双方共担风险。 若小微企业无力还款,担保机构先代其偿还,然后由担保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予保险赔偿,并享有代位求偿权。该模式是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基础上构建信用保险机制, 降低担保机构运营风险,扩大担保杠杆率,降低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担保的难度。

(三)保贸模式

这种融资模式主要是指出口型小微企业可向银行申请办理信保项下贸易融资,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权益为标的, 由保险公司为小微企业的贸易信用承保,当投保人的买家发生破产或账款拖欠时,按保险合同约定赔偿客户损失。一般无需提供抵押、质押或担保即可获得融资。同时,由于信用保险的保证基础,在卖方为应收账款投保后,卖方可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 银行在参考保单金额后向小微企业提供贸易贷款融资,从而产生类似于“担保”的作用。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建立起专业的第三方监督和管理风险的控制机制。利用信用保险机构专业的信息技术优势和风险管理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信用分析与风险管理工作,正确选择贸易伙伴,动态控制贸易风险,降低企业因自身进行风险管理而需付出的运营成本。

(四)保租模式

融资租赁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新途径,但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不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难以独立承担融资租赁项目风险,需要一种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保险与租赁融合,可以促进租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引进设备、加快技术更新创造有利条件。出租人与小微企业(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协议后,以承租人信用或租赁物财产为标的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保险公司在承租人无力支付租金或租赁设备发生损坏时, 向出租人赔偿损失。通过这一模式,可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同时,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租赁信用保险的引入,能够使租赁公司在向银行贷款时享有更优惠的贷款利率,进而可推动融资租赁业务顺利开展。

四、保险机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浙江实践

目前浙江省开展此类保险的主要是中国人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太保以及股份制的浙商保险、长安责任险、安邦保险。

2011年,长安责任险在浙江省推出的“保易贷”融资产品,成为浙江省首个由银行、保险、担保公司三方分担风险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该产品先由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公司为贷款提供担保,再由保险公司为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提供保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补偿。一旦有贷款发生风险,首先由担保公司向银行代偿,其代偿损失再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责任进行理赔。该项目试点区域为嘉兴市,试点期限为两年。

2012年,安邦保险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企业信贷履约保证保险,安邦保险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由企业投保,凭借安邦保险在银行获得的高信用度,浦发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其目标客户锁定在能源行业、汽车行业及房地产行业,投保条件较为苛刻。

2012年,浙商财险与杭州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准事业部模式的项目组,专门负责试点项目的推动实施和风险管理,并率先在杭州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试点。

2012年6月,太保财险浙江分公司与工商银行联合推出“易保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费率为贷款额的2%。中小企业单户最高贷款额度为500万元,农户最高为50万元,城乡创业者最高100万元。工商银行累计将提供50亿元以上的授信额度,全省至少有1600家小微企业受益。试运行的两个月时间里,共收到业务需求64件,批复同意42件。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发放贷款12265万元,太保财险浙江分公司承担风险金额9092.48万元。该产品在杭州较受欢迎,已有多家中小企业因此获得了贷款。

在省政府的推动下,浙江省逐步铺开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省11个地级市选择1至2个市、县开展试点。目前参与试点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省农村信用联社及浙商银行。银行或相关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浙商保险等省内保险分支机构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合作贷款机构的类别,推出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及小额贷款公司与保险机构合作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保险机构对贷款本息承担保证保险责任,小额借款人则须履行诚信守约义务,按期还本付息。一旦小额借款人连续欠息达3个月以上或贷款到期后1个月内未偿还本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催收未果的,可向保险机构提出索赔,同时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要及时向保险机构提供出险、追偿情况及相关抵押物追缴、处置情况,保险机构按照约定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赔偿。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与保险机构按比例分摊贷款本息损失风险。

五、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费率厘定

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是一种市场化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思路,其顺利推广,除了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外,还有赖于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影响。根据保险的大数法则,要求投保的小微企业达到一定数量。承保数量不足,保险经营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就失去积极性。费率厘定应符合市场规律和小微企业的承受能力。费率过高,会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保意愿;费率过低,保险公司难以连续承保,对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带来损害。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顺利分保,才能有效分散风险,避免系统性、周期性倒闭潮带来的集中赔付风险。

(二)利益相关方的认识

目前,为贷款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寿险公司以贷款人为标的、以贷款人的身故为保险责任的保险,这类产品适合消费信贷如房贷、车贷等;另一类是财险公司以贷款为保险标的的贷款信用保险。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是后一类产品。从调查的情况看,银行对此类保险持欢迎态度,可以帮助其分散贷款风险。小微企业主由于对保险产品不了解,投保的意愿不强烈。而保险公司对开展此类业务动力也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国信用调查评估、商账追收等服务相对滞后,增加了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和追偿成本。为了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保险业改革创新,2009年,浙江省保监局推出了《保险业创新试点项目管理办法》,但截至目前,主动参与试点工作的保险公司仍较少。

(三)道德风险

若非贷款必要条件,小微企业不会主动选择购买融资保险;只有当资质存在瑕疵时,企业才有购买保险增加信用的意愿。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经营波动大,存在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才认为有必要通过保险转移信用风险, 而且企业信用资质越差,各方对融资保险的需求会越强烈,这就形成逆向选择。同时,有了融资保险作为贷款护身符,小微企业很可能放松对贷款资金运用的管理, 降低还本付息的紧迫感;对于银行、担保机构或交易对手而言,有融资保险后,可能会忽视债务人的信用等级,对本不具备资格的客户进行融资担保,形成道德风险。但从宁波试点的情况看,只要防范措施到位,小微企业贷款保险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在试点的两年半时间里,宁波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不良贷款率为3.6‰,这一比率并不算高。

(四)社会环境

受承保数量不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负面因素影响,现阶段小微企业融资保险业务有一定的风险,作为非政策性险种,其商业经营思路需要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不足,承接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规模有限。此外,我国缺乏与小微企业保险相关的风险分摊和最后风险承担人制度设计,政府在其中承担的责任有限,一旦出现类似金融危机的大规模风险,将引发不同金融领域间的风险传递,形成连锁反应。

六、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大、涉及面广,必须在能够有效识别、分担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整合金融监管、财税、公安、司法、宣传等部门资源形成支持合力,共同探索保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模式。一是争取财税优惠政策。由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划拨专项资金,对购买贷款保证保险或贷款责任保险的小微企业、担保机构给予保费补贴,尤其是要建立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超赔风险补偿基金,对超过保费收入或银行贷款一定比例以上的损失给予全额补助。二是构建工作协调机制。由于小微企业贷款保险涉及多个部门和主体,应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在风险识别、监测和处置方面整合资源,建立完善贷款追偿机制与法人失信惩戒机制。三是完善信用体系。整合小微企业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信用信息和贷款使用信息,及时与试点金融机构沟通共享。人民银行应当为开办小微企业贷款保险的保险公司开放相关的征信系统查询权限,实现资源共享。

(二)创新产品服务,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应有效合作,加强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共同确定抵(质)押物或担保物的范围和额度,科学厘定保险产品费率、相关贷款利率,将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办理贷款业务和理赔服务时应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减少有关各方的等待时间。小微企业分散于城乡之间,银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仅仅依赖少数分支机构是不够的,需要构建立体的客户服务体系,要有专职的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提供专职服务,发挥网点优势提供就近服务,充分借助电子渠道来发展电子银行业务,通过网络和电话银行提供远程服务。

(三)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除融资服务体系、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服务体系外,还包括技术支持体系、信息咨询体系、市场拓展体系、人才开发体系等。融资保险服务是小微企业政策的一个方面,它不是孤立的,必须有其他方面政策相配套。它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政府要多管齐下,支持各项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事业,以此提升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帮助改进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协助增强其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增强其产品的市场扩散能力等。只有小微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升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才会增强,保险机制植入融资业务才会更安全。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信用保证保险涉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和专业,技术性较强,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流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保险开办时间很短,缺乏大量具有从业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保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琼骁,易士佳. 小微企业融资保险机制初探[J]. 武汉金融,2012,(1).

[2]廖新年.保险机制介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9,(9).

篇5

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几乎已经深覆盖了美国的整个卫生系统,绝大多数的全科医生为了寻求市场而不得不与管理式的医疗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美国最大的两个管理化卫生保健组织———健康维护组织(HMO)和优先提供者组织(PPO)有1.85亿个成员,覆盖了美国73.6%的医疗保险入保者,占美国总人口的63.3%[2]。以HMO为例,保险公司通过与医生签订合同,并且有周期限制,有的是一年或者二年不等。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上,病人的医生时保险机构特派或分配的,只能对口看病。在医生的医疗服务提供环节,医生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按照合约规定用医用药。所以,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是受雇这并且也是被监督者,同时也是医疗服务价格的协商者。这样就用医疗服务相关决定权就决定在效率相对较高的医疗保险公司手中。

二、我国新农合的发展现状

1.农民医疗费用开支剧增。自新农合实施以来,从2004—2013年近十年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农村人均医疗费用支出3061.41元,2013年达到1274.44元。农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一方面会促进农民参合,加大新农合覆盖面,但另一方面还会给国家带来财政支出压力。新农合的每一位参保农民都有国家的财政补助,合作性降低。而且新农合的制度效应还会促使医疗费用的畸形增长,制度负面效应往往会造成农民的道德风险和过度医疗发生。再加上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原则,专员报销比例远远高于门诊,这就会使得农民更加倾向于住院二轻视疾病预防,这样又会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床位价格。

2.费用支付方式低效率。新农合推行初期,几乎都是实行按照服务项目收费的方式,这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我国的新农合制度并没有第三方参与,商业保险公司很少涉足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按服务项目支付,首先会促进农村居民重视治疗、忽略预防保健的健康理念;其次会诱发参合农民的道德风险,知道自己患有医疗服务报销范围的病人会倾向于参保和滥用药,不符合者则不愿参保,这样还会诱发新农合制度范围内的逆向选择;最后会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医疗水平和设施本身就很高的医疗机构会得到更多的医疗保障资源,能够提供较小范围或者较少服务项目的村、乡级医疗服务机构则会越来越不受欢迎。

3.制度服务理念落伍。新农合的实施的原则是大病统筹原则,而且医疗报销比例不合理,门诊低,住院高。在新农合制度设计之初就没有把医疗保健这一重要环节注入制度中,参合农民只想到患病就医用药可以有补助,但不注重如果不患病就不会有费用支出这一理念。在参合农民享受到一定的住院补偿后的受益幻觉将会影响病人们对制度效应的评价。整个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是脱节的,医疗资源的配置范围和标准远远落后于管理式医疗保健。制度的缺陷会诱导农民错误健康理念的形成,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当农民的医疗费用支出不断膨胀,农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时,反而会影响新农合制度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4.体制监控能力低。新农合制度的监管只涉及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医生)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政府)。作为权益当事人———参合者(农民),以及更具保险管理、费用测算的保险公司却被拒之门外。由于农民与以医生之间存在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主动权掌握在单一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生手里,不利于最合理的医疗服务方式的形成。新农合是国办医疗,保险公司没有国家的允许和扶持也不可能进入农民的基本医疗健康保障中。这样就会给新农合的经办机构很大的自,在其药品选择,筹资机制,费用支付比例,受益范围和资格等环节可谓一人说了算。这样不但没有效率,还会增造成药品价格上升,服务质量下降的负面影响。

三、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障对再塑新农合的启示

1.转变费用支付方式。由于医疗保障不同诸如养老、工伤等其他项目,在保障服务和保障需求之间存在着医院这一特殊机构。在保险经办与需求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保障通过不同的费用支付方式来约束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管理式医疗保障模式下,保险公司是经办方,通过与参保者签订协议的方式来决定不同的病人要使用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例如在对签约医生的待遇支付方面就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来激励医生提高其看病效率和数量。另外,通过对病人的费用支付提取一定比例的方式来约束医生对医疗资源的节约。医疗费用留有结余则给医生提成的就多,反之亦然。在新农合推广的村、乡级卫生服务提供者可以考虑实施按人头付费和按比例付费并存的方式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医生的看病积极性。对住院者采取预付费来约束过度医疗也是好方法。

2.建立农村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最底层次一般是限定在乡镇卫生所。村级的卫生诊所逐渐减少,能够纳入到新农合范围的更少。在美国管理式医疗保障模式下,全科医生“守门人”制度值得借鉴。参合病人没有自己固定的医生,新农合定点医院又没有制定农民的健康档案,这样就会造成病人盲目寻医,重复就医现象发生。农村医疗服务可以向美国那样逐步引入双向转诊制度,建议一个从一般疾病到专科疾病;从门诊到住院,从村级卫生站到乡镇卫生所再到县市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治疗扩大到预防和康复,加快县、想、存、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形成体系。完善的转诊制度可以节约病人多额看病时间,节约卫生资源,从而降低农村的医疗卫生费用。

3.转变新农合办医理念。在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保障实施之后,美国的医疗费用膨胀得到一定的控制。保险公司作为盈利性的商业组织机构,在竞争的市场中总会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健康保险公司在对参保者除了限制其寻医用药的选择权外,还会通过定期检查或安排体检的方式来构建参保者的预防保健体系。这样病人患病先防后治在住院的过程符合正常的医疗康复程序。而我国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住院报销比例高于门诊的做法肯定会诱发道德风险和过度医疗,从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把病人的健康体检列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

篇6

关键词:商业健康险;医疗保障体系;医院管理

1国际经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商业健康险是一个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原因,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巨大差异。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商业健康险为绝对支柱,其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都以私营体系为主导;与之相反,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则以政府基本医保为绝对支柱,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都以公立体系为主导。笔者曾在2016年赴德国进行专题考察时发现,在医疗和医保领域,如果说美国和中国目前的制度体系是私立和公立的两个典型代表,那么德国则是两者的平衡,或许对于中国医疗、医保的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

1.1德国医疗保障体系概览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口8230万,2015年GDP为3.36万亿美元,GDP增速1.4%。德国是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六的市场,2014年总保费收入达2546.44亿美元,占世界总份额的5.33%。2014年,德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1870亿欧元,其中健康险保费360亿欧元,占比约19%。德国实行社会强制性医疗保险(SHI)和商业医疗保险(PHI)相结合的双轨制度。政府针对所有工作人群(除去公务员体系和自由职业者以外)都有法定的健康保险缴纳义务,从公司工资中固定扣除,由参保人及其雇主联合承担。法定缴纳义务仅与收入水平挂钩,与承保风险无关。缴纳费率也会根据支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偿标准是在州一级由各个自主利益集团(例如医师协会)通过复杂的社会协商来决定。所有就业公民以及其他(如领取养老金)月收入低于4350欧元的居民和他们的家属都被免费覆盖入SHI;政府公务员保险则由政府税收支付。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开始实行法定的长期护理险体系,要求除特定人群以外的所有工作人群都缴纳长期护理险。与此同时,政府也规定超过一定收入的人群有权选择纯市场化的商业健康险和商业护理险,为自己获取更高的保障。在德国,对有较高收入的年轻人来说PHI更具有吸引力,因为PHI保险可以以低廉的保费换取更广泛的保险服务,比如PHI内可以涵盖使受保人员使用更好的设施或者涵盖一些牙科护理的附加费用。因此很多德国人选择用SHI覆盖一些常规的或主要的健康保险,然后根据自身需求使用PHI加以补充。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德国的商业健康险市场获得了稳步的发展,业务规模占总体保险市场的20%左右。德国商业性健康保险产品主要包括商业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护理保险三大类。

1.1.1商业医疗保险

2014年,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257.75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70.96%,覆盖人群约883.44万人。商业医疗保险是作为法定医疗保险并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安排。在德国总体人口中,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人口89%,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1%。覆盖人群主要是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高收入人士、自由职业者等人群。商业医疗保险涵盖了住院和门诊的检查费、诊断费、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康复费、住院津贴、海外治疗和急救、牙科和眼科治疗,甚至健康体检和验光配镜等。保障范围和水平不得低于法定医疗保险,但参保客户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如可自行选择医院、提供牙科保障等。

1.1.2补充医疗保险

2014年,补充医疗保险保费收入77.66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21.38%,覆盖人群约2434.24万人。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减少国家和雇主责任,增加个人责任,个人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之后的负担主要包括:购买处方药费用、住院治疗时日支付费用、康复治疗日支付费用、医疗辅助设备费用、牙科费用等。因此,德国约26%的人既参加法定医疗保险,又投保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主要是为法定医疗保险参保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既有终生保障的产品,也有短期保障的产品,能提供单间病床、镶牙、选择性治疗方法、心理疾病的治疗等。从险种来看,可分为门诊补贴、非急需医院服务补贴、牙科补贴、按日疾病补偿金等。

1.1.3商业护理保险

2014年,商业护理保险保费收入20.13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5.54%,覆盖人群约947.27万人。德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并遵循“护理保险遵从医疗保险”原则。医疗保险和法定护理保险的覆盖面超过总人口的90%,所有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必须同时购买商业护理保险。另外,约76万人在法定护理保险的基础上又购买补充护理保险。商业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不得低于法定护理保险,还包含支付更高比例或全部的私人护理费用、更高的家庭护理费用、更高的住院费用等保障。

1.2德国医疗保险管理主体及运作机制

在德国,政府的法定保险体系由不同的法定医疗保险基金负责运作和管理,全国有上百支类似基金。这些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相对独立运营,同时国家层面建立一定的统筹体系。政府作为监管者并不直接负责基金的运作,其作用体现在框架设计、合同关系设计和指导建立联合管理体系。联邦联合委员会(JointFederalCommittee)是最高的决策机构,该机构成员不仅包括各个层级的医疗保险基金,还包括医院、医生、药房等医疗服务的提供方。通过建立联合自制的体系,该委员会负责建立临床指南,对新的治疗技术进行审批以及确定不同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通过联合自制的制度设计和各保险基金的相对独立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医疗赔付成本,更有助于提升医疗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效率。同时,这些基础体系的建设也为商业健康险体系的运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德国《保险监督法》规定,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必须分业经营。专业健康险公司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经营健康保险。除去大型保险集团下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多数商业健康险公司独立运作。即使隶属于大型保险集团,商业健康险公司也完全独立运作。在德国,健康保险公司包括两种法律形式:股份制保险公司和互助制保险公司。德国有50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其中股份制31家,互助制19家;前五大德国商业健康险公司占有超过50%市场份额。商业健康保险与法定医疗保险按照法律规定各有自己的领地,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补充,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客观存在,主要在于法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有个交叉地带,根据法律规定,高收入雇员可以选择加入商业健康保险,也可以选择法定医疗保险,因此,高收入雇员成了两者共同争取的目标。因此,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者也建立了相对市场化的体系,以吸引客户。例如德国BIG是一家法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他们也非常重视客户体验,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为特定人群提供优质服务来提升吸引力并实现更优的财务表现,在探索数字化潜力方面也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1.3德国医疗服务体系

在医疗服务的供给端,德国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是以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并存的格局。2014年,德国医院数量接近2000家,其中公立医院和慈善机制运营的医院数量占比接近65%,私立医院的占比约为35%;从床位数来看,私立医院占比为18%左右。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中,私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都显著提升,1992年,私立医院的数量占比仅有15%,而在2014年已经上升至35%;与此相对应,公立医院的数量在这20年间大幅缩减。从医保基金的用途来看,在政府医保基金中,35%用于公立医院,医生和牙医分别占比为17%和7%,药品占比为17%,其余用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例如急救中心等)。德国目前有三大私立医疗集团,分别是:Fresenius、Asklepios和Sana。其中Fresenius从2005年开始进入医院业务领域,先后通过若干收购成为德国目前最大的私立医疗服务集团。2015年收入约为56亿欧元。商业性医疗保险是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支付来源。在德国,即使是公立医院,也可以建立专门的业务体系,为商业健康险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优质医疗服务的供给与商业健康险业务构成了完整的闭环,使得商业健康险体系得以运转。

1.4德国医疗保障体系借鉴意义

从德国医疗体系来看,目前无论是在支付端还是在服务端都形成了较为均衡的格局:支付端以政府医保体系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为有机补充;服务端以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慈善机制运行)为主导,以私立医疗机构为有机补充。同时,无论是政府医保基金和商业医保基金,还是公立医疗体系和私立医疗体系之间,不仅有机补充,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这也促进了两个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了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运行,也催生了商业健康保险产业和私立医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2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前景

2.1我国医疗保障及服务体系现状

与德国等发达市场的体系相比,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呈现出以下三个典型特征:第一,绝对公立主导的格局。从医疗保障体系来看,政府医保基金占据了总体医疗费用总支出的绝对主导,商业性健康保险占总体医疗费用总支出的比例不足2%;从医疗服务体系来看,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主导,私立医疗机构无论是数量和床位数占比都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二,参与主体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机制不足。在德国,即使是政府医保基金的管理者也采用独立公司化管理和运作的模式,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与之相对应,我国的政府医保基金完全以政府为管理主体,运作机制行政化。尽管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的力量管理医保基金,但是总体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和专业化。第三,商业化保险和私立医疗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从商业保险市场来看,我国目前的专业化健康险公司数量有限,而且业务规模很小,在整个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很小。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传统意识转变难,老百姓习惯了几十年的公费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大家普遍接受需要自己付费的商业性保险;二是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几乎观察不到医院、患者的行为,导致我国健康保险在开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三是患者就医行为的随意性,使得商业健康保险费用无限上涨,多年亏损状态让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四是医保改革迟缓,政策落地的执行力度较弱以及保障措施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商业健康险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医疗服务市场来看,私立医疗机构普遍规模偏小、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在整个医疗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差异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差异化服务需求与有限的优质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缺乏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支付体系的支持,仅仅依靠病人自付并非可持续的筹资来源渠道。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下,商业性健康险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2.2商业健康保险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凸显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健康险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从国内来看,健康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保持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5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410.5亿元,同比增长51.9%,全国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商业性健康险市场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国家积极的政策支持,尽管国家已经推出了税优政策,但是在实际推行中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性不高,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商业性保险机构也需要提高健康险业务的专业化能力。相比传统的寿险等保险产品,健康险定价基础更为复杂,道德风险更为突出,风险测算难度更高,产品开发、精算定价、经营模式、核保理赔、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与一般寿险、财产险都有很大不同,唯有专业化才能保证稳健经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各类市场化机构的努力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5~10年内,商业健康险市场将获得飞速的发展,这也将为私立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筹资来源,推动私立医疗服务运营机构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变化将深刻改变医疗服务行业的运行机制,带来巨大的机会和行业变革。

3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对于现代医院管理的挑战

从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发展经验来看,在保险、医院、患者的“铁三角”模型中,作为支付方的医疗保险运营主体与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医院之间,存在天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而且前者往往在双方彼此的较量中处于强势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医保体系下,政府医保基金是主要的支付方,伴随着医保基金压力的持续提升,医保控费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主题。医保控费力度的加强已经给不少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对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国家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支付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医疗卫生筹资中,居民自费比例将逐渐下降,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比例快速上升,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买方影响力将逐渐提高,医疗机构竞相与保险经办机构合作将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满足保险支付方的管理需求。具体而言:

3.1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管理

商业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医疗保险方可以有效影响并控制医疗行为,从而达到合理控制医疗支出和赔付成本,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我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一大障碍就在于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医疗行为,进而无法控制合理的赔付,导致商业健康险机构“做的越多、亏的越多”。未来商业保险的发展,必然要求商业保险机构具备控制和影响医疗行为的能力。目前,商业保险机构正在基于政府医保经办业务逐渐培养和提升医保控费的能力,未来无论是政府医保经办方还是独立的商业保险运营方必然将控费作为首要任务,并且逐渐将控费延伸至医生和医疗行为本身,这要求医院建立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管理机制。

3.2更高水平的医院精细化管理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除了要求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外,随着保险产品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医院将面临更大的成本管理压力,通过服务项目管控、医疗流程改进、运营绩效优化来降低服务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在成本控制、精细化运营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但是这些距离可以对接商业健康保险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将要求更加精细化的医院成本核算和医院绩效管理。这也会对医院的运行机制产生重大的影响。

3.3更加严格的医师资质管理

出于保险控费和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医疗费用的给付将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结果质量(包括危急重症诊疗和长期健康管理),这就要求医师诊疗手段更精准有效,传统粗放式诊疗方式必然会因医疗成本的上升而被抛弃。所以,在保险支付的杠杆作用影响下,医院只有通过更加严格的医师资质管理,确保医师具有符合要求的能力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4更现代化的医院信息化管理

篇7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网络”不断更新和延伸。2006年底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到2008年底已达100家;2007年3月挂牌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到2008年底已达37000个,已成为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络。

我国农村金融呈现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国家正极力促成在农村地区形成“九龙治水”的局面。“九龙治水”,就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营业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九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为“三农”服务。此外,民间金融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力图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之中。

但是,“九龙”在全国各省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省份“九龙”是不健全的。以地处安徽省西北部的“农业大市”阜阳为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正在压缩对“三农”的业务,呈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趋势;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能力弱,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和农户贷款的要求;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在阜阳尚未组建。据有关部门测算:2008年,阜阳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的贷款需求量约为180亿元,而金融部门仅提供了近35亿元的贷款,占19,4%,农利资金供求失衡状况严重。2008年末,阜阳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40,8亿元,其中对农业方面的贷款仅占24%。而且在这“24%”的债款中,用于粮、棉、油的收购贷款又占很大比例,真正用于农村企业和农民创业的贷款很少。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中国银监会2007年6月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了以下几个农村金融现状:一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数仅1,26个;二是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三是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信社或邮政储蓄机构,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四是人均贷款水平差距极大。近两年来,虽然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情况逐步好转,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最新的统计显示,在农村网点布局方面,我国还存在2826个“零金融机构乡镇”。从阜阳市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情况看,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网点数也仅仅只有1,33个,阜阳市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乡镇布点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广大农村和农户持续发展的金融需求很难满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范围有限。1998年3月,国务院对农发行的职能做了重大调整,将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以及粮棉油企业加工和附营业务贷款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农发行成了专著于粮棉油流通领域的政策性银行。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国农发行的业务急剧萎缩,2002年全行系统累放粮棉油贷款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亿元,其中粮食贷款减少62亿元,农发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极为有限。

(三)农业银行追求商业化经营,涉农业务萎缩。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欠佳,农业产出效益不高的特点。为了增收节支,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逐步放弃了一些乡镇网点,分流精简员工,撤并低效网点,即使留下来的网点也更大程度体现出吸储功能,基本没有放贷的功能。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向优质客户、大客户倾斜的同时,逐渐远离了农村中小客户,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从对阜阳市的调查看,2008年全市的涉农贷款是呈下降趋势的。

(四)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有限,难担服务“三农”重任。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业务的退出和农业银行农村业务的收缩,农村信用社承担起支持“三农”的重任。但因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目前已“重病缠身”:①合作化没有实质性恢复。“官办”也没有根本性改变,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②经营状况不佳。全国农村信用社2001年底不良贷款5290亿元,占比已达44%;有58%的信用社资不抵债,资不抵债的金额为161亿元。到2008年底,这些问题均未得到解决。③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陈旧,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④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因此,农村信用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农村保险覆盖面窄,农村经济补偿机制未健全。资料表明:1996年以后,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化,加上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全国的农业保险开始大面积萎缩:2000年农险保费收入仅为3.87亿元,2001年继续减少为3.31亿元,只占总保费的0,6%,农民户均保费只有2元多一点,农险品种也由高峰时期的60多种下降到目前的不到30种。这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背道而驰。2007年以来,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精神,各地纷纷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推动手段,利用保险这一“外壳”,注入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农民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但目前试点的范围和险种还较窄,规模较小,不能够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流。

(六)金融创新和服务滞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在信贷、结算、、信息咨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业务创新。但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产品服务创新,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多层次的普惠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普惠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强化支农职能,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二是扩大邮政储蓄的功能,发挥其在农村乡镇网点

多的优势。从2008年的情况看,邮政储蓄银行的放贷业务还没有真正展开,应加速建立邮政储蓄的支农机制。三是在保留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其政策性支农领域,把农业开发、扶贫贴息等政策性业务转给农业发展银行使其信贷重点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由产品贷款转向产业贷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在抓好农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克服其偏离农村的倾向,强调其服务对象是涉农企业,要为农村和农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五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实现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建立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和破产保护制度,强化民间金融市场的退出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制度,保护中小贷款人的利益,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发展壮大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更具有普惠性质。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由于更贴近农户、个体生产者和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小额融资需求,对支持农业发展、引导民间融资以及创造一种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环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商业可持续小额信贷是解决农村生产经营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农村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定位应当是:农村小额贷款组织是不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依靠资本金面向“三农”发放贷款的企业法人。2008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缺失的问题。同时《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最大的区别是,村镇银行既能放贷,又能吸收存款,因此资本金数额也比较大。而中国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将是村镇银行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壮大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保险营销;保险行业

1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产生,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仍不十分成熟,造成人们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受到蒙蔽甚至欺骗,直接造成客户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不成熟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保险行业要想克服互联网的弊端,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就必须做好保险行业的营销工作,在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新平台的情况下,转劣势为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保险行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销售的发展现状分析

保险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多样化,消费方式也从被动式消费转变成主动选择消费。得益于积极的消费环境,众多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并且销售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平台直销、专业互联网公司、第三方平台销售及手机进行投保。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好处,比如成本低、推广难度小、销售便利。表1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与2013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的变化,数据从业务公司数量、保险保额以及投保客户人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A.保险营销缺乏创新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保险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营销策略相对比较闭塞和落后。因为营销策略缺乏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保险营销中,一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都是照抄照搬,不能分析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营销策略。因此,保险营销欠缺创新能力。

B.保险行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进步,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销售观念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显得比较落后。一直以来,保险行业的市场销售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营销理念及营销手段。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先进,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及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保险营销工作的开展。

C.保险产品与服务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附加值较低而且容易销售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保险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实现,而保险公司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附加值,只有充分发挥附加值的作用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由于传统保险业营销模式的局限使得这一服务标准大打折扣。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一般在网上进行投保,虽然在投保方面方便了客户,但实际理赔却无法在互联网上实现,一般还是需要到保险公司才能解决相关后续问题。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客户不能真正享受到精准化的专业服务。

D.保险行业营销模式不能与互联网融合,营销风险较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行业主要通过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虽然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控制权,而要保险企业自建互联网销售平台,投入费用及维护费用都较高,没有真正做到保险营销模式和互联网保险相匹配。而保险公司未能针对网络营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网络营销风险较大,已经成为阻碍保险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解决路径

A.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保险行业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进程不断开展创新营销活动。这些营销创新必须基于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第二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搭建营销平台,专人负责平台运转,为潜在客户解答问题,为老客户做好售后服务,为新客户介绍产品等相关服务。以上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必将成为保险业营销创新实现的最主要渠道。

B.更新保险行业营销理念,增强创建品牌意识。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保险行业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更新营销理念,树立品牌观念,这样才能满足保险行业的营销要求。第一步,从事保险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市场充分调研,并立足市场实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营销理念。第二步,对保险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保险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保险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有助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第三步,保险行业要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与保险企业的互动,从增强客户体验和利益保障入手,为保险行业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保险行业的品牌是行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保险行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树立创建品牌的观念。保险行业树立品牌的过程,要坚持以客户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大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C.实现产品定制性,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保险客户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为保险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大数据时代,可以对客户的行为特征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定制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以此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针对性定制。在实现针对的前提下,再加以人性化的服务,这样客户群体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购买体验,进而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客户越来越重视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保险公司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需要保险行业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移动终端、语音服务、社交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用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客户,打动客户。

D.营销模式与互联网实现对接,加强风险控制。针对网联网金融,保险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商业务部门,将产品转移至互联网大环境中,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与互联网充分对接。保险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规避风险,实现保险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方面给保险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保险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更新行业营销理念,创建行业品牌,加强风险预估及多方面管理,确保保险行业稳定前行并获得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论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趋势下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4-57.

[2]唐勇.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面临的问题及机遇[J].经贸实践,2016,(04):164.

篇9

农险作用凸显但面临多重挑战

今年,安徽省枞阳县汤沟镇共赢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少农田遭受水灾,但最终收入损失不太多,因为社里2800多亩地中有1900多亩都买了保险。“特别是绝收的那400亩地都在保险内,社员心里松了一口气。”理事长吴叶胜说,保险公司已经查勘了,会补回一部分损失。今年收入肯定会少一些,但不影响明年生产,“争取明年所有农田都上保险”。

像吴叶胜一样在大灾之年从农业保险受益的农户不是个案。在今年南方洪水灾区,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业保险成了政府和农民之间救灾减损的重要屏障,遇灾找保险正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

农险救灾减损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覆盖面逐渐扩大,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在东北一些县市,一亩水稻的最高保障已达1000元,基本达到生产成本,南方部分省份的小麦保险保障也在逐步提高。此外,在农业保险发挥作用过程中,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凸显。以黑龙江为例,201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在这里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约21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60亿元左右,财政补贴资金放大效应32倍。今年省财政还专门拿出1亿元,为28个贫困县开展巨灾指数保险。

不仅黑龙江,在发展政策性农险过程中,安徽、江西等地的财政杠杆作用也愈加凸显。近年来,安徽农业保险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补贴险种已经从最初的不足10余种增加到近60种。江西省财政已经连续10年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保费补贴预算从最初的1000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亿元。

不过,随着农民参保意识增强,农险业务量逐渐增加,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地方财力不足、经办公司承载能力弱等不利因素成为农险继续提标扩面的新挑战。

地方财力不足无力配套

笔者在各地调查中发现,保险赔付金额偏低成为受访农户反映的主要问题,持此观点的占73.3%。而另一方面,农业保险需求大的地区,往往地方财政较为薄弱,县级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广东省信宜市东镇镇英地坡村村民吴盛龙已经养了8年猪,今年养了200多头,其中母猪30多头。前段时间被大水冲走了110多头猪,近200平方米的猪舍全被冲垮了。这次损失20万元左右,但保险公司只赔付了两万元,赔的比例还是太少。“重建猪舍每平方米要花费350元,现在正发愁。”

农业保险需求大的地区,往往财政较为薄弱,县级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较为突出。笔者在东北一些粮食主产县市采访了解到,有的县市财政收入才两亿元,想要继续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配套“有心无力”。江西等地一些干部介绍,由于农险品种大幅增加,基层政府特别是农业大市、大县的财政配套压力也随之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因配套压力缺少积极性。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农业局副局长张厚武等介绍,包括蔬菜保险在内的一些新险种大都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由省级、县级财政配套,对于不少农业大县来说,财政压力很大。地方财力有限,不少县市连传统保险都配套不齐,更无力配套价格保险,“都是吃饭财政,粥还没喝饱,咋能想着吃馒头”!

当前,由于财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拖欠保险公司保费。东北一保险公司负责人介绍,有的县甚至连续拖欠好几年,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积极性。广东一家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有的地方拖欠该公司保费的情况比较常见,往往是年初应交的保费拖到年底给,下半年应交的保费拖到第二年给。

保险公司基层承接能力不足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一个基层县支公司往往最多只有十几个人,面对动辄100多万亩农作物的承保理赔任务,实现精细化管理是不现实的。

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安乡支公司经理王世刚说,公司在湖南省安乡县有10多个人,其中从事农业保险的只有5个人,“下几天暴雨就有人报灾,支公司这几个人根本看不过来,我们去只能看大户,散户由乡镇村协保员去做,勘灾要实现即时、全覆盖,至少需要200人”。

在江西、广东、黑龙江等地,基层承接能力不足问题普遍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不容忽视。黑龙江省一家农业保险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3S技术应用和影像系统上线,基层农险人员验标、地号标注、影像资料留存工作量大,与目前的人员配备存在一定的矛盾。一些地方的农险承保户次绝对数量大,人手不足,业务管理不到位,甚至存在合规风险隐患。

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局粮油处处长杨闲冬说,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保险经办机构基层服务网络与农业保险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难以称职地履行承办主体职责。虚假土地流转协议、清单等资料屡见不鲜,保险腐败有了可乘之机。

市场需求条块分割制约保险公司经营

有保险公司反映,农险业务已连续多年亏损,重要原因就是覆盖规模不够“吃不饱”。如何通过合理、有序的竞争促进农险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负责人说,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适度竞争,有利于促M经办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这已成为共识。但太多也不利,特别是在农险发展初期,达到一定规模才有利于风险分散。黑龙江省某保险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农险业务已连续多年亏损,重要原因就是覆盖规模不够“吃不饱”。

如何通过合理、有序竞争促进农险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广东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说,广东能繁母猪保险基本只有一家公司能做,这是2007年国家开始试点能繁母猪保险时,有关部门专门发文确定的,至今未废除,其他保险公司很难参与进去。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负责人说,公司从2007年开办能繁母猪保险,总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目前已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加以应对,争取达到盈亏平衡。广东能繁母猪总量有限,多家保险主体一起参与可能导致无序竞争,更不利于风险控制,会加剧经营亏损,最终把这个市场做砸了,不利于能繁母猪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各级财政补贴的针对性

针对当前农业保险领域存在的三大矛盾和挑战,部分地方干群建议,要针对不同性质农产品增强各级财政补贴的针对性,提高保险公司基层承接能力,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引入竞争,促进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

一是针对不同农产品属性区别对待,逐步提高战略性和地方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层级。部分基层干部建议,可对农产品进行分类,例如粮食、油料、糖料列入家战略农产品类别,保费补贴由国家财政承担大部分,省级财政承担小部分,免除市县政府的财政配套。对大宗作物保险,各级财政都加大补贴力度,做到应保尽保。

进一步完善保费补贴制度。人保财险黑龙江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沈国良等人介绍,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财政弱省,省内大部分县(市、区)属于“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或无法承担过多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这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主要瓶颈。为此,他建议提高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县(市、区)和农民自付保费承担比例,以调动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投保积极性,放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应。

二是提高保险公司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准入门槛,健全农险市场体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有关人士建议,将基层网络体系作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基础性条件,引导保险公司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解决农业保险“最后一公里”服务瓶颈,逐步提高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能力,包括人力物力投入。

三是完善基层保险协办员制度,确保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完备。一些地方干部建议,在明确单位农田内保险公司经办人员数量和承办能力同时,完善基层协办员备案制度。并明确资金待遇和责任要求,权责统一,确保遇到灾情查勘理赔时,协办员能够认真辅助开展保险业务。出现问题严厉追责。

四是在充分论证和精算基础上,推进农业保险市场化竞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刘银刚等专家建议,在市场有需求、管理跟得上、风险可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引进市场主体,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效率。探索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分险种、分区域引入多家经营主体,使农业保险主体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篇10

【关键词】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内涵;功能;探析

中国保监会提出“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十二个字是保险业通过长期实践及理性思考所形成的关于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全面浓缩多年来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是中国保险业全面转型发展和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对科学推动保险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

一、“守信用”是保险业经营的基本准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其基本含义是指当事人在市场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并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保险是一种基于信用的契约行为,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承诺。保险业的这个特质决定了保险业首先必须比其他行业更强调、更刚性地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但是,由于过去某些行业主体或从业人员在经营中违背了诚信原则,致使整个保险业陷入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因此,加强诚信建设、重拾职业道德是当前保险业提升地位、改变形象的首要任务。

“守信用”作为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被列为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之首,在保险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新保险法》对诚信原则也作了法律的界定和要求,除“总则”新增条款将其确定为基本原则外,还体现在对投保诚信原则、承保经营诚信原则、索赔诚信原则、理赔诚信原则和对违背诚信原则的惩治等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确保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担风险”是保险业的本质属性

保险必须有风险存在,无风险则无保险。建立保险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付特定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担风险”是保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要通过科学专业的制度安排,为经济社会分担风险损失,提供风险保障,参与社会管理,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作用。

“风险保障”是保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立业之本,也是保险业能够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消费者购买保险,从根本上说,也是需要购买保险公司专业可靠的保险保障和服务。以车险为例,车主真正关心的是如果车辆出险,能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到现场的查勘救助,以及后续的理赔服务是否高效便捷。因此,保险业只有找准在社会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这一准确定位,才能真正回归保险本源,符合保险业发展的根本规律,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行业发展活动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三、“重服务”是实现保险价值的根本途径

保险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应当围绕如何提升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来展开,这是保险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和共同目标。保险公司应当破除以前的战略目标先于价值理念的思想误区,用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中的“重服务”要求来指引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实践。也就是说,保险业或企业的愿景目标,必须集中体现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中“重服务”这个基本因素,这个愿景目标应当是一个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承诺。以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引导战略目标,以正确的战略目标引领行业企业发展,确保企业发展路径正确、目标科学,是当前保险业和各保险主体转变经营思路的当务之急。以前那种没有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指导和规范而制定的目标战略,往往急功近利,只关注发展或效益指标,一味地向客户索取,而忽视了服务水平的提升,最终导致客户和社会普遍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感。重塑行业形象,只能从重视并做好服务开始。

四、“合规范”是保险业竞争的法规底线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运行机制。竞争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其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市场竞争的正当与不正当两种竞争形式,是从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来划分的,这就是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中“合规范”的概念。

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险市场开放,保险市场上的主体急剧增多。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保险公司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行为愈演愈烈,部分保险公司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效益,采取重规模、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的“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粗放,管理基础薄弱,盈利水平低下,导致保险公司没有更多的资源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保险保障能力,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保险公司自身也积累的大量风险隐患,长期价格战致使全行业面临亏损,致使保险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减弱,保险功能弱化,行业形象和地位降低。长此以往,保险业的生存发展都将受到严峻挑战,历史的教训惨痛而深刻。

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提供根本的标准遵循,为保险经营提供最终价值依托,必将有利于引导行业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每一个保险主体和从业人员都应当主动践行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将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指引前进的方向,不断开创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