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4 23:4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610
国内刊号:43-1358/G4
邮发代号:42-1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文学教育,特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这个命题的提出也许遭到质疑或者不屑。质疑者也许认为,大学是进行高深的专门学术知识教学和高层次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机构,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很强的,既然如此,那么,各个互不相同的专业怎么都一样的需要加强文学教育呢?而不屑者则会认为,大学本来就应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之内,再提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不是多此一举吗?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说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大学是什么?翻阅了许多辞书,包括《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能够找到大学的定义。全国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张楚廷教授告诉我,大学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与解说。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有人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样,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大学”。这样看来,大学的定义是难于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表述了。然而,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却应当是比较明白与确定的。追根溯源,查阅史料就不难清楚大学设置的初衷。远的姑且不论,就从近的说起。1911年以后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将当时的高等教育分为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类,并且分别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而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专门学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大学则相当于今天的本科。但是,无论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现在看来,当年如此,当下亦如此,百年承传,一以贯之。从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专门人才”或者“硕学闳才”必然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人才。理所当然,这些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当掌握高深的专门学术,而且应当养成厚实的人文素养。这些厚实的人文素养从何而来?大学的教育与培养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他提出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认为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二类五种教育不可偏废,而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2]的教育思想与其后的大学教育实践,促成了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修炼。倡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呼应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人世沧桑,时空跨越,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超越时空,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过往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透过何种管道得以实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何以圆满达成?还得倚重文学教育。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其二,文学教育的方针。大学文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爱语、爱国的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中小学语文教育就要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养成理解(听、读)和运用(说、写)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说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那么,工具性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应当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而大学文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学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温儒敏教授的一席话,也可以看作是大学文学教育的方针。当然,大学语文不等于大学文学教育,前者讲的是一门具体的课程,后者指的则是一种教育范畴。而文学教育恰恰是大学语文的核心或者说灵魂。一门好的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一种出色的大学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应当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只有以作品为主,多读作品,才能使学生激发兴趣,博采百家,建立感性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基础。只有兼顾作家与作品,才能衡文品人,知人论世,使教学具有力度与厚度。只有史论并举,既有文学史的概述,又有古今文论的点拨,才能使文学教育规避零碎与肤浅,走向系统与深化。只有赏析结合,才能使鉴赏与分析并举,体验与认知同步,整体提高包括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在内的人文素养。只有上述四者的综合运用,有机统一,才能稳妥地解决大学文学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科学地建构大学文学教育的行为范式。
其三,文学教育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点: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第一点是怡情养性,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学习者来说,大学文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怡其情,养其性,陶冶情意,濡染性灵。第二点是培植素养,指的是课程,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要培植并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的人文素养。第三点是化育闳才,从整体上来说,大学教育培养的是硕学闳才,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理所当然是教化与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以上三点,从个体到课程,从局部到整体,从首要目标到基本目标到终极目标,呈现一种教育目标的梯度;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形成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系统。总而言之,大学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文学教育使学习者怡情养性,培植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民族教化与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层次、高品位的硕学闳才。
其四,文学教育的属性。一言以蔽之曰:主流的泛文学教育。先说主流文学教育。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大学教育是造就高品位人才的高层次教育。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时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主流教育。与此相适应,大学文学教育也必然是一种主流文学教育。秉承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和兼收并蓄的开放理念,既要坚持主流文学教育,又不排斥非主流文学形态,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再说泛文学教育。大学文学教育,不是那种狭义的纯文学教育,而是一种广义的泛文学教育,举凡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野史杂钞,都属文学之列。广览博采,含英咀华,才能使文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让莘莘学子的学习受益良多,才能使大学文学教育永远充盈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21世纪的大学怎样开展文学教育
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应当怎样开展?答曰: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创新文学教育课程是根本,营造人文熏陶环境是关键。
———更新大学教育理念是前提。21世纪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那些教学研究型以上高层次大学本科教育,应当改变过时的专科专才教育的狭隘观念,树立起大时代办大教育、强化通识、培养通才的教育新理念。这是21世纪搞好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前提。让我们好生读一读最近总理《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有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的,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4]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吗?
———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是保证。过往的大学教育长期受制于专科专才教育理念的支配,只谈专才,不讲通才,讲究专深,忽视综合,注重专业教学,不抓通识教育,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理工农医类专门大学,综合性大学不多,以文科见长者更少;而且,存在着实际上的“重理轻文”倾向,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来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体制陈旧,别说文学教育,就是文科教育也实在说不上重视,有几所大学比得上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那样文理渗透的综合性?9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有了好转,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大学教学体制,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到教材建设,到教学方法,到考核评估,到教学管理,乃至于教师素养与师资配置等等,都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速度。只有这样,大学文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得到保证。
篇3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强化国民知识结构,使国民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推动我国不断前行。基于此,应当要求大学教育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对大学教育合理的改革,更好的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使大学生无论是在校阶段还是进入社会,都注重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整体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国家。本文将以分析终身教育为切入点,就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及其改革予以探讨,希望可以真正提高大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
终身教育;大学教育;改革
1前言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此种形势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就业结构逐渐变化,人们的职场生活越加复杂。当代大学生要想在复杂的社会中打下一片天,需要注意强化自身知识水平。当然,大学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让大学生认识到教育是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使大学生注重学习,终身学习。为了达到此目的,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积极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终身教育的简单概述
终身教育,即为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的形成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岁月发展而来的。“终身教育”一词源于1965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法国著名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专门负责成人教育工作的保罗?朗格朗所做的“终身教育”学术报告。自此之后,“终身教育”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掀起“终身教育”思潮。当时,人们将“终身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后来,随着终身教育的广泛应用,人们将“终身教育”思想引用到职业教育中,并扩展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最终将终身教育视为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政治的修养[1]。“终身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引领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念,贯穿于终身教育和非终身教育之中。不仅改变了教育机构及教育制度,还使得社会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得到优化、改善,使得通过正规教育或非正规教育的学习者都能够深受影响,积极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来,获得知识。
3基于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的分析
21世纪教育改革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从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开始并持续终身教育的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积极的遵循“终身教育”思想,进行大学教育改革,使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推动力,如此可以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使之成为国家栋梁。当然,要想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改革大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大学教育,再提出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革。
3.1现代大学的功能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学,确定大学所具有的功能主要有:(1)通过高水平的研究拓展新的知识领域;(2)通过教学把知识一代代传承下去。按照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来划分,大学自然属于正规教育。在正规教育系统中,每一教育层次上,都有适当的级差和选择系统。而大学属于正规教育系统的最高层,与其他教育机构自然有很明显的差异,所以目前大学主要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而终身教育的适用范围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但是,目前大学与成人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大学几乎不承办成人教育,只有在特殊环境之下才会承办。这种情况,国内外均存在[2]。就国内大学来说,近些年我国诸多高校承办成人教育,但承办的目的不同,像研究生教育是为显示水平,本科生教育是为立足,而成人教育则是为了补充财政。深入分析当下一些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成人教育力度不大、成人教育水平不高,自然会影响终身教育的推行。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说,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强,不利于更好的推进终身教育。
3.2教育民主化的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而大学历来争议不断,不平等显现屡见不鲜,如追求精英主义、入学机会不平等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热情。而终身教育则重视每一个个体成员,希望通过维护个体的权益,使个体在民主教育中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发展。所以,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看,大学民主化程度低,不利于更好的推进终身教育。
3.3教学资源的配置分析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系下开办的大学,其公共性特征被分割给多个部门,使得大学在条块分割、高度集中部门所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难以真正实现公共化,而是备受限制。这就意味着大学的教学资源也备受限制,不能结合实际需求,合理的分配利用。终身教育的实施,目的之一是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的利用每一个教学机会,积极的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知识水平。由此看来,大学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情况,难以满足终身教育发展需要。
4基于终身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改革的探究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见当下的大学教育难以有效的推行终身教育。基于此,笔者的建议是:
4.1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找准自身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为了使终身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中,更好的促进大学教育发展,应当在大学教育改革之际,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大学教育,使得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融合,将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课程、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当中,使终身教育影响学生及教学活动,以便培养优秀的人才。当然,要想在大学教育中正确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应当对终身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教育实际情况,明确大学教育革新的观念及观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引用终身教育理念,如此可以使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提高大学教育层次。
4.2重视来自社会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大学生在大学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更好的发展。为了使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应当在接受大学教育之际,能够适当的了解社会,并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在改革大学教育之际,应当注重了解社会需求,关注产业结构、职位结构,积极的与企业、政府产生联系或构成合作关系,扩大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能力、意识等,使学生与成人水平相当,提高学生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5结语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来审视当前大学教育,主要存在大学功能少、民主化程度低、教学资源配置有限等缺陷,不利于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基于此,应当积极进行大学教育改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调整大学教育等,使终身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中,提高大学教育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紧随时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丁杰.加快深层次推进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生态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19~21.
篇4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SJB226),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YKJ201439)的阶段性成果。【摘要】生命议题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在当今我国大学校园之内,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回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能够避免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通过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问题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通过鼓励大学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优化大学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策略,来努力提高当下我国大学生命教育之成效。
【关键词】
大学本质;生命教育人的培育
前言
自人类诞生以来,关于人类生命的议题就困惑着整个人类,人们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而目前为止,人类就这些问题仍没有找到看似完美的答案。虽然我们亦已认识到生命议题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性,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并将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战略主题之一。然而,审视社会现实,我们的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特别是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当代大学生与普通人相比理应更有智慧,但在涉及一些生命议题时,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困惑,更有甚者也会走入极端,诸如此前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黄洋事件”等事件无不警示我们大学的生命教育成效欠佳。诚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很多的原因。当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丰富的。但审视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从具体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找原因,而并没有深入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会误导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样,有很多应用程序,比如QQ、迅雷等,但除了这些具体的应用程序之外,电脑还有一套支持这些应用程序运行的基础程序——Windows。某个软件出问题了,可能是应用程序本生的问题,亦有可能是Windows的原因。所以,本文试图回到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去思考,希望能为我们找到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礼记》的《大学》篇中有我国最早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教导大家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致达到真善美的完人境界。此外,朱熹也对《大学》做过一个非常精要的诠释,他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同样地,在西方,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也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教化机构,其使命是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大学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教育教他们如何去适应别人,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如何去影响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谅解,如何宽容别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大学显然比过去的大学有不少进步之处,但大学育人的本质并不应该发生变化。大学虽然也教授各种各样的专门知识,但其最核心的精神仍应是让学生成为朱熹所讲的“大人”,亦或是纽曼所说的“绅士”。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如何不负此生》的演讲中所谈到的,他认为大学“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教育仍应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侧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即人的培育,而并非单纯的人才培育。然而,现实并没有理想那般美好,我国大部分大学的领导者并没有将大学教育的本质落到实处。反而是让“就业主义”与“应试教育”的遗毒继续绑架,听任大学背离其本质而自我异化。冯建军教授就曾指出,“我国的教育一向强调依据社会要求塑造人,人因此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人之自身,社会要求成为教育的风向标,尤其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离生命本身”。对此,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教育的本质被掩盖了,教育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发展,衍变为功利主义教育”。并且伴随科技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体系化,知识单纯成为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而将非科学的人文价值、情感和生活经验排除在外,“知识形态的课程进一步蜕变为科学知识的课程,…知识课程把学习的结果指向认知,培养‘知识人’,忽视了人的发展的情感要素,掩盖了生命的完整性”。青年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习成长,不仅难以达致“大人”或“绅士”的完人境界,而且有可能受其负面影响,成为人生的迷途羔羊,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其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成为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由此可知,大学若只关注“人才培育”,而忽视“人的培育”,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或许会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很难成为技能与内涵修养皆佳的完人,甚至有的还会成为害人害己的危险分子。例如,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黄洋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害人害己的负面案例。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严肃的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本质,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什么是“大人”、“绅士”的理想,并从这样的反思中去探寻教育改革的路线。基于上述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的培育”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但多年来潜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仍会在不知不觉中诱使人们将注意力只放在“人才培育”上,而忽视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人的培养”。大学教育应是人的培育,不仅仅是人才培育,应该是一种“全人”培育。忽视对“人”的教育,或许是导致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命教育的策略
了解了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学忽视对人的培育,那么如何扭转这种“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所”的自我异化现象并寻找“人才培育”与“人的培育”之间的平衡,进而推动大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使其获得较高成效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大学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的创造发展;二是知识与技能的分享传承入手。具体到生命教育来说,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学问”,大学应以持续且深入的方式强化关于生命学问的研究,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孕育更加丰富多元的观点。有了学术研究推动生命教育内涵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生命教育的传承与分享,如此才能找到更加适合我们的道路。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大学及其行政管理机构应鼓励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
如今,我们的学者大都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专家,而生命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课题,涉及宗教、哲学、伦理、生物和医学等多个学科,既需要在细节上精确与深入,也需要在整体上宏观与把握,如若不能展开生命教育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那么我们将难以获得完整有机的整体知识,进而难以构建系统有效的课程内容。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孙效智教授的“三跨”概念,即跨宗教、跨学科与跨立场,希望我们的学者能够抛弃成见,对话沟通,丰富彼此,并为人类构建更为完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职场,因此,大学生命教育的伦理课程部分除了思考一般的伦理议题之外,也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强化各种职场伦理的思考训练及价值观的内化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当代大学生都能够皆具专业技术与内涵修养。
(二)大学应优化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
社会的整体文化背景对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文化是特定历史社会背景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化各不相同。同样,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会产生不同影响。比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比较忌讳谈论有关于“死”的话题,以至于很多人缺乏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过去,我们宣扬绝对的集体主义观念,强调先集体后个人,特别是当集体利益遭受侵害时,鼓励个人舍生取义。现如今,我们拨乱反正,强调以人为本,要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记得在幼年时期,我被教育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同这些行为作斗争。可如今,我们也越来越理性,告诉孩子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想到报警求救,而不是逞一时之勇。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文化变化对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所以,我们应该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以丰富和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使人们获致有意义的人生。
(三)大学应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学里,大学教师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如果教师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智慧与灵性修养,那么其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成效便可想而知。教师本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近年来,高校教师由于生活、科研等各方面的压力,采取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屡有耳闻,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生命教育不是只靠个别的一些课程就能成就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肩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才能将学生的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四)大学应承担更多生命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对生命教育的推动,不应该只将关注点停留在自身,还应该拓展视野,走入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命教育。大学或许可以通过与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命教育资源,使生命教育可以与社会实践更充分的结合,反过来,这也会更好地推动大学自身生命教育的发展。
结语
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单项投入很难解决,需要多方努力,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这几个粗浅的策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项策略的具体落实中也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希望全国关心大学生命教育的有识之士可以一起努力,合作共进,唤醒世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作者:原成成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沈祖尧.如何不负此生[OB\EL]./20160128/n436265786.shtml.
[3]冯建军.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9):90.
篇5
早在20多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教育改革困扰时曾尖锐指出:“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的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还特别提到:“经验证明,内部改革之所以没有成效,或造成人才和精力的巨大浪费,这通常是因为上面的管理与下面的行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不好。这样便使得那些具有创造性、富于想象力的改革家们孤立起来了。”20年过去了,我们大学的教育状况如何呢?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进步,但这些进步主要是量的增长,或者是一些添枝加叶的修饰工程。从根本上来说,教育观念仍是陈旧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学方法是死板的。旧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很明显,它们是与现代教育的开放型、创造型、思辩型与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相悖的。我们大学的改革,之所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一方面是没有摆脱旧教育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新的教育观念。美国学者C·W·莫里斯曾形象地比喻:“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而观念是来自有思想、能说善写的人。”〔2〕这就是说,观念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既可以阻止社会的变革,又可以把社会推向前进。
去年,在国内某重点大学里,一个已毕业而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一纸状子把母校推上了法庭。事情的起因是,该生的学位论文通过了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和系学位评审委员会的表决,但在校学位评审委员会审查和表决时,却以一票之差而末获通过。在反复申诉未果的情况下,该生才行使了法律诉讼权,法院受理了。经过调查和辩论,一审判原告胜诉。对此,议论纷纷,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乏其人。很显然,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制度。这种由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校评审委员会,看似科学,其实并不科学;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看似民主,其实并不民主。这件诉讼,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教育的“三性”保守观念。然而,对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的评审制度,年复一年,校校如此,竟没有人提出质疑,更无人敢于去改革一下。
从教育模式看,我国大学的教学仍深深地陷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模式的巢臼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今日的大学。这种模式和制度的保守性在于:以教师为中心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维护教师的绝对权威,这与当代教育自由平等的原则是相悖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弊端在于满堂灌,使教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特别是脱离了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以课本为中心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妨碍了学生广泛阅读、深刻思考,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中心”的教学制度,最早始于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分班教学”。他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教师是一个稽查长”,“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的功绩在于,他是第一个企图发现教育规律性并根据人的本性来组织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针对中世纪经院式的死寂空气,改革传统的个别施教为分班教学,使教育发展为全民的事业成为可能。因此,夸美纽斯受到教育界的尊重,他本人被尊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3〕。但是,夸美纽斯毕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不能要求他预测到今天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不能把他创立的“三中心”教学制度原封不动继续沿用。然遗憾的是,300多年以来,我们先后所进行的一些改革都丝毫没有触动到这些制度,依然把它们视为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致使我们的大学教育与时代精神格格不人。为了使大学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我们必须对陈旧的教育模式和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我们可以预见,一场教育观念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场改革将是全面的、深刻的和连锁式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次巨大的变革,将会涌现出适应这种变革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并将最终产生出当代教育的“哥白尼”。
(二)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有句名言:“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4〕这话虽然是两干多年以前讲的,但现在听起来仍然令人振聋发馈。这句话的重大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人的自我设计思想,这是每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什么?这好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完全明白它的真谛。据查,在文献中,给教育下定义的表述多达65种,可谓见仁见智。不过从根本上说,把教育定义为:“是设计和塑造成功人的实践历程”是符合现代精神的。如果这一观点得到认同的话,那么设计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模式就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过去的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设计不正确,塑造的模具不适用,教育的模式太保守。
那么,21世纪的大学教育模式应当是什么样的呢?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时代,也将是揭开众多的科学奥秘的时代。很显然,适应这一时代需要的人,只能是那些具有创造力的超越型的人才,而他们也唯有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设计大学创造教育模式,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说:“教育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改得几乎面目全非。”〔’〕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大无畏的改革精神,不破除旧的教育模式,那么新的创造教育模式就立不起来。因此,设计新的大学创造教育模式,也就是教育再发明。为此,我们必须以21世纪为坐标,以人生的最大价值为目标,以成功人的各项优良素质为参照系。唯有如此,才能设计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新的教育模式。
其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国内大学开展创造教育的做法是,在某些大学开设了创造学、创造技法或创造教育学选修课,以传授创造学的基本知识。应该说,这种做法是有益的,对推行创造教育是一个进步。但是,它丝毫没有触动到旧的教育模式,在总教学计划中,仅仅起到点缀作用。然而,新构建的创造教育模式不仅要传授创造学的知识,而且要带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不仅要启迪创造思维方法,而且还要催生发明创造成果。再次,新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可推广性。教育模式是由一定教育观念抽象出来的标准教育形态或可以让人们照样子去做的标准教育方案。因此,设计一种教育模式不是为模式而模式,而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需要。一个模式的正确与否,唯一的是要经过实践检验;它能否推广,主要不是靠行政的干预,而是靠模式本身的实效,靠它所代表的新生力量。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构想出了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一种模式,我把它称作“SSR模式”。第一个S是英文词组“Studyindependendy”的缩写,可译为自学或独立的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完成学习的一种方式。第二个S是英文单字seminar的缩写,指大学生在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一种形式,有时也指讨论式的课程。R是Researeh的缩写,意思是研究、探索。它是由字冠Re和词根seareh组成的,因此也可译为再寻找、再探索。自学既是一种古老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最值得提倡和推行的学习方法。我们说它古老,是因为自孔子始到现代的许多著名大学者,无一不是靠自学成才的,他们的知识也主要是靠自学而获得的。在面向21世纪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困因此,自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光适用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人,也包括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一切人,特别是大学生、研究生都要普遍采用自学的方法来学习。
早在19世纪,在德国的大学里,开始使用课堂讨论方法。英文单词seminar是从拉丁语seman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种子”。这个词意很有意思,因为在讨论中形成的灵感或新观点犹如种子,通过讨论能起播撒种子的作用。然而,把课堂讨论正式纳人教学计划,作为一种补充教学方法,还是美国哈佛大学于1904年首创的。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外十分流行,形式也多种多样。把科学研究引人到大学中,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09年倡导的。他认为,大学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于各种科学的统一性有相当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应当是对学生从事研究的一种引导,学生的任务应当是独立研究。自20世纪初,美国引进了德国的“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新体制,造就了一批世界闻名的研究型大学,既出了成果又出了人才。
ssR为什么能成为一种创造教育模式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SSR代表了世界古今教育之精华,特别是经过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它们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的教学方法。第二,这三种教挚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创造,是与“三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法根本不同的。自学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是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学习方法。课堂讨论是双向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达到激励灵感和产生新思想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它不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第三,SSR既反映了教学内在的联系又符合认识规律。自学是基础,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学中提出的有代表性、启发性问题,依靠集体智慧,展开自由讨论,以达到既解决问题又训练思维方法的目的。科学研究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既有研究价值又具备研究条件的难点和疑点,深人进行研究,以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总之,SSR分别代表三种学习的方法,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同时,SSR又代表三个学习的阶段,由初级到高级,一环扣一环,一步比一步深人。sSR分别作为单个的学习方法,本早已有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组合思维方法,把它作为大学的创造教育模式,以挑战“三中心”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并希望由此而引起大学教学领域里一场全面的、深刻的革命。
(三)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学科,任何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必须能够付诸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时,我们方可以说某个教育理论或模式是正确的。同样地,提出“SSR创造教育模式”,尽管有其依据,但它也有待实践的检验,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认定“SSR创造教育模式”推广的价值。“SSR模式”是一个普遍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重点大学也可在普通大学推广;不仅适用于文科学生也可在理科学生中试行;不仅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采用;不仅适用于专业课也可以拓展到基础课。尽管如此,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实施“SSR创造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阻力。我们要像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为它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1)转变观念,排除思想障碍。经验反复表明,任何一个重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时,都会遇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挠,有时甚至是拼死的反抗。同样地,推行“SSR创造教育模式”,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思想障碍主要有三:即在自学上的依赖性、在课堂讨论中的泛式性和对待科学研究的神秘性。人们大多认为,自学是个好办法,但是真正采用自学成才的人却只有极少数。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中,推行自学更是困难重重。难在何处呢?依我看,自学的阻力既来自于学生也来自教师,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法定的讲授制度。就学生而言,主要是怕艰苦,对教师有依赖思想。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受讲授制度的束缚,不明白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他们能够给予学生最大的贡献,乃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助。妨碍自学的主要借口是学生看不懂,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对此,有一个很有力的例子,说明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据报导,16岁的安徽学生赵梅生,于1996年高考时,居然以634分的优异成绩考人了中国科技大学,可他却是一个农村穷学生,他自小学四年级一直坚持自学,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他的体会是:“自学是靠自己提出问题,又由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再难的问题都由自己去解决。”赵梅生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自学是一个普遍的学习方法,一个仅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学而获得成功,难道大学生和研究生们还不能够自学吗?
鉴于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爱提问题,怕争辩,因而课堂讨论的效果都不大好。有的开会不发言,有的仅仅提一些知识性问题,难于就一些实质性问题开展思想交锋,更不敢提出独特的见解,不能发挥讨论课对启发思路和激励灵感的作用。我所说的泛式性,就是指在课堂讨论中的形式主义,泛泛而论的习气。为了克服这些不良的学风,须花大力气,否则推行“SSR模式”就会落空。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批评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是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关键是要破除对科学研究的迷信,打破人为存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之间的鸿沟。科学研究是探索求知,而未知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那么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有所发现或发明。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高斯、天文学家伽利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化学家鲍林等,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研究,并在相关领域里作出了重大的发现或发明。他们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大学生开展科研是可行的,每个大学生都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2)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的素质。美国教育家里欧·巴士卡里雅曾说:“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成功,因为我们从不帮助老师们撕下教师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从来不使他们认识到老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9〕这段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偏激,但却点到了问题的要害,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讲授课程,而学校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又多半是从教师出发,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选定的。教师讲授课程的特点,倾向于重复过去,并且容易导致形式化、公式化、标准化。这种“讲说章句”式的教学,严重地背离了时代精神,改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按照“SSR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基本上将被学生的自学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被取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少的,只不过他们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同时,由于网络学习(E一Leaming)的兴起,也促使教师职能的转变,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未来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就大多数教师而言,目前要担负起新的职能还是有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本身接受了知识面很窄的专业化教育,仅仅担当教学单一的角色。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主要是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学会做科学研究工作。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推行新的教育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6
【关键词】大学教育;阅读理念;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大学教育同时担负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责任。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约定与人文教育的成功程度,阅读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眼前的阅读物也在呈爆炸式的增长。面对越来越多的阅读材料,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却变得越来越有限。所以大学教育需要突破原有的阅读观念,探索新的阅读理念对于知识结构。
一、重新认识教科书和参考书在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获取专业知识的直接来源就是教科书和参考书,他们包含了大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推进大学生的阅读活动,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材和参考书在教育中的作用,它们并不是死板的、教条的专业知识的集合,也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们通过考试大门、修的学位的“敲门砖”,它们还是指引大学生阅读方向的指南针。
二、宽口径学习与“越读”
在教科书和参考的指引下,大学可以开展宽口径学习与“越读”,其学习和“越读”的方向还是以专业学习为主的,但是却带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既有认知和思维方式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甚至阅读一些临界专业或者跨专业的书籍,而不是拘泥于教科书和参考书。
但是许多人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开始因为各种原因开始重新读书。在这种读书需求下,自然很难享受到读书的价值,也不能体会“越阅”的价值,也没有“越读”的基础。在“越读”中存在“往前跨”和“往旁跨”的问题。所谓“往前跨”就是在原来就感兴趣的阅读领域,继续往那深奥的方向前进;“往旁跨”就是以原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味基础,向旁边的,先前不是特别有兴趣的领域跨进。“越读”有助于大学生的思想拓展,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解放。
三、“轻松地”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的方式、工具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它们能帮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阅读。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有更多的机会利用网络、广播、校报、电视等进行“轻松”阅读。新颖的阅读材料、生动的读书心得、有声的广播以及报纸文字、电视画面,都可以让大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潜移默化中受到启示,以达到辅导读者,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品位、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的目的。在校内组织一些读书会、读书社团,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轻松地”阅读。
四、课余阅读时间的安排
由于受到课业压力、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的影响,大学生们往往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学习,阅读专业相关的学术性书籍。专业书籍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宽徐盛的知识面,开拓思路,巩固教材知识,对学生的专业前途有重大意义。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学术书籍的阅读占用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们在阅读经典名著、休闲读物、时尚或流行读物的机会很少。经典名著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通过阅读传统经典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身修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休闲读物、时尚流行杂志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时尚资讯,为学生提供时尚消费指导,具有使用需求,可以帮助大学生们获得身份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很多学生虽然渴望读经典名著、休闲读物、时尚流行杂志,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目标。
五、阅读的收益是“零存整取”
阅读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任务,也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体来说阅读的收益是“零存整取”,大学生们在学习、上网、游戏之外,每天都至少保留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最好能实现多种介质、多种语言的阅读。阅读地点可以按照个人爱好选择,书房、图书馆、书店、咖啡屋等,甚至旧书摊都是阅读的好去处。
六、购书、淘书与藏书
每个读书人都会有很多机会进行购书、淘书和藏书。在购书、淘书和藏书的活动中,我们同时要兼顾感性与理性。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另一方面要注意阅读的多元性和均衡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科书、经典名著、百科全书、历史典籍、小说漫画都应该是大学生购书、淘书和藏书对象。
七、图书馆员的指导与推荐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给予学生们合理的推荐和引导是图书馆员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员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图书馆,通过开展文献检索一类的课程,教会学生们如何利用图书检索。定期举办各种书评、书展、专家座谈等活动,做好阅读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
八、结语
当今的大学生们生活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面对着以往从未有过的知识信息高速更新。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学校、老师、图书馆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祖勤.在推动大学生阅读中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
篇7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教育;礼仪课程;中华美德
一、前言
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个体成长全过程,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重智轻德现象普遍存在,而大学生礼仪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阶段,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学生学习压力相对降低,是开设礼仪课程、强化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吸收、践行礼仪知识上也更加有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对学生个人发展、学校整体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进步,都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当前,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多元性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良好的礼仪可以让人和人之间更好地交往,也能在无形之中传播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但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大学都忽视了礼仪课程的设置,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礼仪教育功能定位不准、高校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具体功能。第二,大学礼仪教育的开展缺少社会支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弱。第三,大学礼仪教育的实施渠道单一、方法简单、内容枯燥,教学效果较差[1]。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由上可知,礼仪教育并没有得到大学的足够重视,很多大学都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今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国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责任。而在中华美德中,传统礼仪文化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强化和落实是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2]。(二)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礼仪素养、礼仪知识的掌握是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素质的根本方式。在当今校园中,经常会出现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现象,要从根本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要落实、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比如,恭敬、谨慎、勇敢、直率这些优良品质,都是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懂正确的礼仪,就无法做到上述内容。(三)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试作用。在礼仪教育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礼仪教育会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试作用。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都会出现心理上的变化,但是如果可以掌握礼仪知识,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和自我言行,就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提高自信心,降低挫折感,避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四)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教育的基础,礼仪教育的落实可以充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带动其他教育发展,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五)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很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会出现不同的不适应情况,而在大学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而礼仪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社会场合,有着良好礼仪素质修养的大学生可以更加顺畅地融入其中[3]。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根本途径
(一)开设礼仪课程。礼仪课程是礼仪教育的根本,开设礼仪课程,可以充分发挥课程驾驭的主渠道作用,让礼仪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得到真正的传播。开设礼仪课程可以让礼仪教育得到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同时也能表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大学生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开发、设计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总体上进行考虑,在设立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在其他课程科目中落实礼仪教育,让礼仪教育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播。高校要认识到礼仪课程作为专业系统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科学的建设,但同时渗透性的礼仪教育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礼仪文化素质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二)重塑教师形象。在落实、开设礼仪课程的同时,还要重塑教师形象,各学科教师的礼仪素质都要提高,教育的过程就是互相影响的课程,教师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礼仪意识、礼仪行为。因此,高校教师自身都要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引领学生完成正确的角色定位,强化礼仪素质的培养。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教师的形象不能忽视。当然,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礼仪文化的一种,通过学科课程间接地开展礼仪教育也是一种途径,这也是一种理想境界。高校也要精心设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约束,以此持续性、渐进性地落实礼仪教育。(三)加强礼仪实践设计、加强、落实礼仪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强化礼仪教育的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礼仪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礼仪教育形态。高校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落实礼仪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比如,百色学院开展“以礼仪文化打造和谐校园”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校庆80周年献礼项目,每年科技文化艺术节都举办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东盟礼仪大赛等大型礼仪类竞赛等,让大学生走向社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礼仪实践活动进行参与。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礼仪实践,可以让学生的礼仪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巩固,让礼仪实践更富有教育意义。(四)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在大学教育中落实礼仪教育除了要开设礼仪课程、重塑教师形象、加强礼仪实践之外,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礼仪氛围,为礼仪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优良的礼仪教育环境,在无形之中也会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礼仪氛围包括课堂秩序、学习风气、校园文化等。礼仪氛围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强化隐性因素,以促进学生礼仪素质发展形成。比如:对教学楼走廊的墙壁、校园道路上的井盖、教室活动室的墙壁等进行装饰,绘制具有礼仪文化的壁绘,建立具有礼仪文化背景的雕塑,让每个区域都具有独有的特色,并且通过标语牌、名人名言、杰出人物画像等方式展示礼仪故事,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情趣。不仅如此,还利用院校制度,通过科学的组织领导方式、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和礼仪精神,以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实际调查表明,民主环境下,学生对礼仪规范的亲和度较高,而且学校的管理文化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因此高校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学校管理制度、组织运行制度。(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礼仪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是社会个体化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和个体之间的连接纽带。作为礼仪教育最关键的基础,家长必须要认识到家庭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家礼、家规、家训,在日常礼仪规范教育的基础上,传播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落实修身励志的规范教育。同时,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日常生活规范教育。在家庭礼仪教育中,要由浅入深、由低及高、循序渐进地开展礼仪教育,从而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而懂得在社会中的立身道理。比如,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大学生这一阶段,正处于心理敏感期,家长要尽可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及时疏导、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协同家长在全校范围内以“勤、礼、孝”为主线,拟定具体“家规”,以此实现家庭礼仪教育规范化。(六)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现如今一些大学在进行礼仪教育时,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礼仪文化,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礼仪教育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十分广泛,包括待人接客、书信交流、人情往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这些内容早已有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礼仪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会让大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礼仪意识。比如,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开展礼仪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还可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在这种特定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教育感染力也会得到大幅度增强,充分发挥其中的礼仪教育作用,还需要政府、社会、媒体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宣传力度,让礼仪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比如,大学可以和地方政府合作,在重阳节期间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活动,并且邀请当地的电视台等媒体,记录活动过程,以弘扬重阳文化,传承家风家训,倡导孝敬老人,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给老人跪拜、献寿桃、登高拜祭、上香祈福、撞钟贺寿等多项传统民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和礼仪习俗,同时也让传统节日文化得到传承。(七)开设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战略目标,作为社会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上述六点之外,还要积极开设礼仪教育的“第二课堂”。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打造礼仪教育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不同的礼仪教育学习渠道。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备物品,落实网络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有效性,扩大礼仪教育的覆盖范围。比如,某高校开设了礼仪教育公众号,定期礼仪文化短视频,同时打造特色化的礼仪网络社区,利用校官方微博、校管网、官方公众号等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并且安排信息管理人员和礼仪教师对这一社区进行管理和建设。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的礼仪文化社区,并且根据社会发展时事定期变更主题,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将这一网络社区打造成了礼仪文化宣传窗口,成为礼仪思想教育的主要平台阵地。以河北大学为例,该校创建的礼仪文化网站被评为全国十佳思政教育类网站,在引导该校大学生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加强道德修养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篇8
关键词:自然教育;大学教育;自由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42-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现代大学生教育的要求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早在18世纪的法国,卢梭就倡导顺应自然、遵循人类天性的新教育思想,这种自然教育思想在当时以其独特的见解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自然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笔者就其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主张的教育是“回归自然,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发展个性,培养平等、独立、互助互爱等良好品质以及能够适应时展的新人或自然人”。在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讲了一个孩子的培育过程,儿童作为自然教育的最初对象,经过成长到其青年阶段,贯穿始终的是解除人为束缚,切忌将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儿童身上,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其自由地成长。因为卢梭认为人类生来就被赋予了自由、理性和良心,这正如《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是一个含义。卢梭极其反对成人对孩子一味的知识灌输,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超出自身的负荷。倡导我们教育孩子是要让他们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学习,获得经验和知识。真正的教育不是用各种各样的规范加以束缚,而是顺其自然,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智水平来进行[1]。自然教育的最K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善良有爱的人,自由发展个性,不受欲望和偏见的控制,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能够很好地、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快乐[2]。
二、我国当前大学教育的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选择性。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这就说明学生除了要掌握本专业设定的必修课程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心意的选修课程,可现状却是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而对选修课的关注度过低,甚至有的学校还规定,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关联不大的选修课学生不能选上,没有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对选修课不重视的情况,无疑制约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阻碍了其自由全面地发展。
2.教育方式仍须转变。目前许多大学的教育方式仍然是以教师冗长地讲述为主,重视的依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很少与学生互动,唱着独角戏。这就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对知识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学习效率,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再者,“重理论轻实践”是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把知识等同于书本和课堂等。教师只重视给学生传播枯燥的理论知识,对实践的关注过少,这样就造成学生的“死读书”现象,使学生无法将那些硬生生的文字与生活中的实事联系起来,导致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知识得不到应用。
3.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精神核心所在。许多大学对于校园文化不够重视,配套设施匮乏,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大学应有的风采,有特长、有爱好、有热情的学生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同时能力得不到提升,有所禁锢。
4.评价标准依旧是分数。我国大学的教育模式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核形式单一,“以成绩优异数英雄,以分数高低论成败”,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和认可,只是看分数。恐怕这样培养的“人才”,是要加上引号的。
5.人格培养有所忽略。有些学生上了大学,以为这就“成功”了,放纵自己,在生活日渐舒适、奢侈之风流行的时代,尽情享受挥霍,展现人性的堕落,逃避上课,沉迷于网络等,最后思想匮乏导致无力从中突围,只剩下在那些物欲化、技术化的环境里沉沦,消逝生命的活力与激情。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虽然“自由”一些,但是老师仍需要关心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这个年龄有他们良好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追求。
三、思考与启示
当今社会,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知识只是我们培养能力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思考,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教育启示。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和开发其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其一种精神需求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使更多的教学内容渗透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之中;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小组讨论、读书报告、实验、社会调查等[3]。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只要有了学习的热情,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
2.构建非书本上的学习活动。在课程方面,大学教育着重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实验课,让书本知识“鲜活”起来,更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参与科研项目。在专业实习方面,学校可与企业等联系,定期开展一次咨询和交流活动;大四的时候,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去工厂、企业等实习[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习,氛围是栩栩如生的,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学习。这样既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又使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为本”,缩小必修课所占的比例,将选修课的比例相应加大。选修课重在学生可以“选”,那么就不要再多加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在大学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无关乎其他客观因素,只因为自己喜欢,真正体会“爱我所选,选我所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也可以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4.加强校园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学不仅仅是上课学习的地方,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和内在修养的摇篮。学校应加强建设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图书馆的建设,馆藏资源富裕,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其次大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增建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给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开展和参加社团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宣传,其内容丰富多样,可涉及学术、娱乐、体育、公益等方面,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模拟法庭、书画展、摄影展等。这样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如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5.以自然重建德与行。我们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那么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以自身的道德行为与魅力,去引导学生开启自我认识,服从内在良心的指引,摒弃那些现代浮华生活方式带来的人性堕落,寻找生命的活力,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4]。目的是让学生做一个充满沛然生气与爱、有道德、有个性、幸福、满足、人格健全的人。
6.考试形式多面且自由。一门课的课程成绩必须改变一刀切的形式,应该由考试成绩、平时测验成绩、课后作业、课上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实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构成。考试还可以采用带回家的开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接受学生中出现“另类”,因为只有当我们给予学生“精神上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才能想他人不敢想,做旁人不敢做,发挥其探索精神[5]。
总之,教育要体现顺其自然,以人特定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符合人成长路线的教育。因此,大学的教育,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有能力、有感情、有个性、有灵魂、有精神追求的人。教师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选用合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天性,使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6):12-19.
[2]金艳.简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学术园地,2010,(3):26-27.
[3]李晟,杨喜生,等.国外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6-7,9.
篇9
现实数学教育教育目标灵活应用一、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
弗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主张数学与现实应密切结合,并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创立了数学现实论。他没有把数学简单地看作是被传递的对象,而是认为数学是一种人类的活动。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指导性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再创造数学。他将数学教育归结为五个特征:情景问题是数学的平台;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这些特征可以用现实、数学化、再创造三个词加以概括。何为现实数学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数学现实”。数学现实是学生从客观现实中抽象、整理出来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的总和。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这也就是弗赖登塔尔常说的“数学教育即是现实的数学教育”。什么是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做数学化。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这是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弗赖登塔尔说的:“再创造”,其核心是数学过程的再现。要求教师设想你当时已经有了现在的知识,你将是怎样发现那些成果的。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二、大学数学教育与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目前,扩招形式下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型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大学数学是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不仅为各类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而且综合培养各专业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大学数学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为各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必须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可以用三个转变来概括,一是教学对象的转变。让所有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数学课程必需对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生活有意义。因此,又要关注个性的发展,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于他从事的专业所必需的教学技能。二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不能再坚持传统的“输式”教学。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学生要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向主动学习的设计者、主持者、参与者。三是教学现实的转变。数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一方面,数学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现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强调情境材料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与大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三、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思想
高等数学是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开设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以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一种理性的思维和轻松驾驭错综复杂局面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但学生升入大学后,普遍反映高等数学难学,把学习高等数学看成是学习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抽象的理论、枯燥的计算、繁多的符号令人乏味,好多学生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造成教学现状的原因是学生不清楚高等数学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和专业学习中有何用处。因此将高等数学知识现实化是势在必行的。
将数学知识专业化,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实现,选择实例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目标明确,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要具有代表性,是学生耳闻目睹的,但又了解不深的普遍问题。三是要有趣味性,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要有真实性和使用性。许多数学概念的产生都是有其实际背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以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以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导数的概念起源于求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和变速直线的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为解决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引入定积分的概念。教师也可以再举一些与这个概念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引出数学概念。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讲解古典概率的计算时可引进概率理论起源的一些经典问题,在讲解数学期望时引进“合理分配赌本问题”,同时增加与经济生活贴近的案例,如库存与收益问题、有关彩票中奖率问题。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著.刘意竹等译.数学教育再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孙晓天.现实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其实践.学科教育,1995.
[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史炳星.现实数学教育中模型的运用.数学通报,2002.
篇10
从大学田径教学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上不难看出,大学师生应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并依据田径运动和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大学田径教学,笔者在下文中将探讨新时期大学田径教育改革的对应举措。
1.1、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发展为教学核心,并建构田径教学系统
当前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长短跑、起跑技术的教授,应将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性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田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探究性教学和情景式教学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1.2、大学田径教学中应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构建田径课程的考评系统
大学田径教学的考评内容不但牵涉到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指标元素,还要照顾到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田径项目时的心理素质的考评,在实际的考评工作中应运用直接考评和间接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在有关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运用上,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考评模式,融合其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大学田径教学实际状况的先进元素,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规范性设计。
1.3、从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准以及身体发展状况来对田径课程进行优化
大学田径教学课程的策划和设立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准和智力水准的高低———尤其是各类身体素质的实际状况,在此前提下对传统的田径课程进行规范化改良,以适应新时期的田径教学纲要和时展的需求。
1.4、课程设计多元化、灵活化
第一,田径课程在国外所有的大学中都是选修课,与其它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项目。虽然田径运动对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塑造价值,但这类运动并非完全适合所有学生。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田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极大助益的,因此,应改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第二,在设计田径课程教案时,应使其多元化和灵活化,只有让学生体验到田径课程的魅力,他们才会去认真学习,并养成长期运动的良好习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学生唯有坚持一个或若干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才能全面提升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田径项目的设立上不应无目的性的删减某些“危险”运动,例如:撑杆跳、110(100)米栏、铁饼、标枪、长距离障碍跑等等,因为这些运动在大学生中也有拥护者,而其本身亦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美国大学有专业的撑杆跳高“校队”,有许多崇尚冒险的学生将撑杆跳作为自己的常规训练项目。这些所谓的“高危”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且,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运动技能以及教练对运动项目进行规划后,其危险性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畴内。因此,我国大学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开展这些“高危”项目。
1.5、课程内容标准化、正式化
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对田径运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开展合作性学习是可行的,但是对田径运动进行游戏化则不符合田径运动发展的潮流。而国外在初中或小学不设立田径课的原因是:中小学的运动场地、老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使其无法设立标准化的田径训练课程。而非标准化、休闲化的田径运动则无法体现田径运动的真谛。田径运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也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发展到如今,田径运动应该更加标准化和正规化,而教练也应将正统的田径技术和战术传授给大学生。我国大学里的田径课程,其思想和精神都是严谨的,它有一套独特的系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适应现代的大学生。而这一论点对我国大学的田径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1.6、课程交流国际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正式形成田径技术交流圈,这使得欧洲的前卫技术和美国高校的商业化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令欧美在田径教育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国际间的田径经验交流是极重要的。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但是中国目前与其它国家的田径经验交流还未形成一个交流圈,这也正是大学田径项目发展受阻的其中一个原因。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有所增多,但直接的课程交流还很少。
1.7、教学、训练一体化
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教学是以田径技术为而核心展开的,其运动观念的树立,可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学习到“最正宗”的田径技战术。而正宗的田径技术一方面来源于生物力学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解析。而研究结果表明:与田径运动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人特征相符合的技术就是“最正宗”的技术。所以,田径教学不应过于呆板、枯燥或墨守成规,而应使学生了解其物理学原理,激励学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说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研讨。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采取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在体验、领悟田径运动并提升田径成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田径运动的真髓。该类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即是说,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动作方法不进行强制要求。在新历史时期,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已由一些专家率先提出。而在当今社会,只有会学习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提倡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型要求。田径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一体化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教学形式,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是未来田径发展的大势所趋。
1.8、遵循田径课程的内在规律,调整部分课程的讲授顺序,发挥技能迁移的功用
因为田径教学学时数的减少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田径项目的开展在大学中遇到了阻碍。为了保障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实施田径教学的改革时,应依据田径项目的内在规律,调整教学课程的教授程序,将所有的田径项目分为走、跑、跳、投等四个教学版块。这样可以使同一环节的同一技术不再重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