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性思维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篇1

1.数学教育的特征

(1)抽象性:数学学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抽象性,数学中的所有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2)简约性:数学的简单性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这是数学的抽象形式。(3)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数学中所应用到的形式符号体系,一般在数学中,都是采用形式语言,对数学思维过程中所有能表述出来的事物都用符号表示,包括一系列的推理、公理和定理等。(4)逻辑性:这是数学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内涵及特征

思维创新的主体是人,而除去创新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就构成了创新客体,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的认知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创新思维的几点特征:(1)主动性:思维主体的主动性对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主动性缺乏,那么就难以保证良好创新性效果的形成。(2)独创性:创新思维的独创性也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3)求异性:求异性是创新思维最为本质的特征,它需要以创造性思维的主题与现有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4)发散性:主要是指在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思维客体的一些相关因素。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创新意识,那么就无法保证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问题意识

(1)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直接照搬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需要灵活地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如公式、定理等,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通过此种形式,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问题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扎根,这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2)注重数学问题的再创造,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创新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保证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要以问题再创造的形式增强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探究精神和质疑意识,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才能逐渐形成。

3.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兴趣是思维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驱动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需要将这些数学知识以趣味性的形式灌输给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4.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探讨

一、引言

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也是今后发展趋势。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人才的贡献,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人才。同志曾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前积极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得到广大群众及相关部门的共识。而所谓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只光光具有高学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中转站,该时期培养的创新性思维能够为今后的大学或职业教育深造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死记硬背、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刻板僵化、唯书唯师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切实落实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就有必要先了解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数学创新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性的思维,人们通过这种思维不仅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思维。数学创新性思维是指能主动的、独创地提出新的观点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而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数学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数学创新性思维发挥着大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及下意识活动能力,完整地把握真数与形的关联,数学创新性思维不仅具有创新的特点而且具有数学思维的特点,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的相关特征如下阐述所示:数学创新性思维具有创建性、新颖性的标志;积极地创造性想象与现实统一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基本模式;专注与灵感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点。

三、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针对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

(一)适当时机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内容教学到一定阶段后,有必要进行统摄思维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及能力。统摄训练是对学过的数学相关的概念、定理、单元章节等进行系统的复习,并且进行技巧性的总结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的脉络,编织良好的知识网络。采用统摄培训教学方法主要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发挥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恰当地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对自我解题思路的冷静分析,对解题结果的重新审核。在数学解题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就能够不断对解题的思路及结果进行完善,不断找到新方法、新思路。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的审核,而且能够科学的分析教师教学的一切,打破唯书唯师论,学生经过自己对问题或者解题思路进行系统的考量,更能够进一步的接受所学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不少机会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适当出一些改错题或判断题等题型来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不时地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直觉思维是建立在对客观数学知识掌握及熟悉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平时数学知识的积累与沉淀的一种良好反应,表现在数学问题上就是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没有进行理论推导时就能够感觉到问题的结论。直觉思维越过中间环节,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与推理等中间环节,就像英语学习中所谓的“语感”。在数学考试中,需要强烈的这种直觉思维,因为有着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不但准确率高,而且节约考试宝贵的时间,体现解题的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应该不时地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体会到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直觉思维的题目,在学生毫无准备下突问学生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最后,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直觉思维。

(四)针对性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兵法上强调迂回,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亦如此。当一个问题在正面难以找到突破口时,就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下手,冲破思维定视,间接求解,利用正难则反的思维。数学中存在着不少的证明题,就可以利用这一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逆向思维的题目,引导学生灵活地转换观察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充分看到逆向思维的功能。

(五)有机地进行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集中与发散思维训练,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个问题进行发散,对于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创新性思维基本成分包括集中性与发散性思维,所谓集中性思维就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按照一般的单一模式,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联想到更多的解决问题方案,这些方案不一定都具有价值,需要评判、筛选、提炼、升华。集中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能够单单从集中性思维或者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而应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陈奇峰.试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03).

[2]李晓龙.也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园地,2009.

[3] 陈实.创新思维——数学教育的核心[N];学知报;2011年.

篇3

[关键词]创新性高端人才;概念创造力;创造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05-06

用创造性测量得分的方式来界定和筛选高创造力人员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创造力测验上显示的高得分与实际的创造力之间,可能存在许多中间因素,二者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也可能存在本质的区别。就目前创造力研究领域积累的资料而言,还缺乏充分证据来证明创造力测量上高得分是未来实际创造才能的有效预测源。为此,林崇德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中,启动了一种反向的研究路线,不是通过创造性测量预测未来创造力,而是选择具有被社会公认的创造性成就的高端创新人才,通过回顾性地研究他们代表性的实际创造成就及思维、个性与个人成长历程,揭示具有实际高端创造成就和才能人群的特点,从而找到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有效实施创造力培养的可靠切入点。

一、高端创造群体的选择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高端创造对象

高端创造群体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34位具有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部分是38位具有突出创造性成就的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杰出人士。

1.创造性院士科学家

建国以来,我国科学界在各个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进展与一些科学家的创造性贡献是分不开的。本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命5个学科,先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的青年科学家,每个学科各100人,共500人作为候选人,再匿名列出其代表性成果,通过专业评定其成果的新颖性和适用性(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释事物的能力、预言发展的能力),选出107位候选者,并最终确定可以参与研究的34位被试。34位被访科学家的具体情况见图1。

2.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被试选择

人文社会、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有学术性与社会性之分,前者主要指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研究,并在其领域取得了独创性成果的人员;后者主要指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有为人所瞩目的原创性作品和成就的人员,比如从事艺术创造的画家、书法家、导演、舞蹈家、音乐家等。对学术性创造性人才,主要以他们研究成果的原创性、独创性来判断他们创造性所达到的水平;而对于社会性创造性人才,则是以其作品的创新性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社会认可程度和领域知名度为标准。经过同样的专业人士对有关候选人代表性作品的创造性和领域创造水平及影响力的评定程序,最终有38位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人才进入本研究,与科学创造性人才数量基本对应。38位被访人文社会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二)深度访谈及资料分析

对于科学创造者的访谈主体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让被访者讲述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过程,反思哪些特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让被访者谈对他们的成长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具有影响的重要生活事件,说明这些事件对创造活动的意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才被试进行的访谈,主导结构与对科学创造者进行的深度访谈法相近,但在过程中也使用了针对该群体特征的不同程序,同时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艺术创造的个体特性,对个体的创造过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访谈1~2小时。为保证访谈的质量和访谈过程本身的一致性,访谈工作全部由负责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研究的张景焕博士和负责社会科学创造者分课题的王静博士完成。

访谈前最主要的准备工作是访谈提纲的设计。根据本研究的具体目标,结合文献资料和已有的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在和小组成员多次商讨之后,拟定了一个半开放式的访谈提纲,并通过4次预访谈进一步修正之后,最终形成正式的访谈提纲。

访谈的录音资料全部逐字转录成了文本,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行的微观分析,以产生初步的类别。微观分析实质是开放编码的过程,以发现并界定资料中所隐含的概念及其属性。具体做法是,在访谈资料中划出被辨别为某一特定心理特征的句子或(一系列)陈述,将它们编为一个独立的码号。阅读中每遇到一个新的特征就进行一次登录,重复出现的特征也进行登录,并在编码器上记录下这些特征的内容及出现频次。

归纳微观分析结果,可进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axial coding)是关联类别与次类别的过程。因为编码围绕某一类别进行,并在概念层面上连接各个类别,因此称为“主轴”。具体做法是,列出上述分析得到的所有码号及每一码号的内容,从理论上分析每一个心理特征的含义,从访谈资料中发现每个心理特征实际的、具体的内容,从而发现各个心理特征的关联及重复的成分,将在内容上有较多重复、理论含义相同的码号合并到出现频次较多的码号上来。根据微观分析和主轴编码,建立初步的编码索引体系,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编码工具,形成对编码主题的描述,在有了初步的编码类别与编码主题样例之后,再建立完善编码索引与编码词典,并据此进行编码,最后找到科学及人文创造者的思维与关联心理特征。

二、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

科学创造者的心理特征分析是根据前述详细的编码过程获得的编码结果进行的。对有关结果进行了编码信度和评分稳定性检验,证明结果可靠。按照某一特征的出现频次不少于总人数的25%,即不少于9次(34×25%=8.5≈9),共有26项心理特征符合这一标准(见表1)。

对获得的评分结果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x2=495.626,df=496,p<0.0001)。在比较了各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并进行方差最大旋转。载荷量的碎石图表明,可以抽取5个主成分。5个主成分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5 1.647%。根据每个主成分所包含的心理特征,这5个主成分可以命名为内部驱动的动机、问题导向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以及强基础智力,解释贡献率分别为17.32%、12.15%、8.32%、7.62%和6.24%。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创造者综合性动机包括内在兴趣(内部动机)、理想抱负和积极情绪体验三种成分。艾曼贝尔(T.M.Amabile)认为,内部

动机的作用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机制。艾森伯格(R.Eisenberger)认为,奖赏作为一种外部动机,其起作用的方式是:对新异表现的奖赏提高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对常规表现的奖赏降低内部动机以及创造力。艾曼贝尔认为,外部奖赏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控制和信息。奖赏提供的信息是鼓励求新的信息,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奖赏所激发出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及创造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在激发因素使个体感觉受到控制,这种类型的外部影响与内部动机是不相容的,因而不利于创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88.24%的科学创造者认为内在兴趣对他们的创造性工作非常重要,但仅有内在动机对于长期的创造性工作是不充分的,还需要具有远景驱动效应的外部动机共同发挥作用,以明确的社会经济的形式奖赏、鼓励创造力能够强化创造动机,不能一概否认外部动机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取得高创造成就的研究者大多具有多学科背景,广博而又交叉的跨学科的知识组合以及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使得科学家不断用新的方式去理解、体会正在研究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路与观点,有时则是其他学科方法的直接移植或借用取得了另辟蹊径、曲径通幽的意外收获。多学科的学术基础可以培养不同的思维模式,能够融不同思维模式于一体并互相启发,当面对具体课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创造。

在性格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就科学创造而言,自主牵引的性格特征包括勤奋努力、坚持有毅力、独立自主、冒险、自信以及乐于交流与合作。这一特征与兰克(J.Rank)和弗里斯(MFrese)等人提出的个体主动性的研究结论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研究认为,个体主动性包括自我发动(self-starting)、积极行为(proactive)和坚持(persistent be-havoir)三部分,其具体特征包括,对自己工作质,量的要求超过工作的一般标准,在工作中花更多的精力,积极战胜困难和障碍等。有研究表明,积极行动的人格预示着未来的创造。

在思维风格方面,本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的思维富于开放性,思维独特新颖、灵活变通,并且善于洞察和进行系统研究。与斯腾伯格(R.J.Stem-berg)的观点不同,本研究认为洞察力属于思维风格,斯腾伯格等人将洞察力视为智力特征的重要部分。对洞察力的科学心理学解释见于斯腾伯格等人的论述,他们认为洞察力是选择性比较、选择性组合、选择性编码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洞察力不是一般的心理历程,而是选择性的智力过程。既然是选择性的过程,个人特色以及知识积累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就可以看作是体现个人风格的心理过程,在这里被称为思维风格。

研究发现,科学创造者都具有较高水平的一般智力:理解正确、思路清晰、学习新知识快。此外,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

根据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深度访谈的文本资料进行的分析,主轴编码上形成的概念词有21个。有关概念词在被试文本资料出现,该被试就在此概念词上得分“1”,重复出现都计为“1”。表2(见第8页)所示是38位被试在21个概念词上的频次结果。

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中,有28位自愿在访谈之后参加与领域新手的对比研究。领域新手来自于某大学大一到硕士三年级的学生,为了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相对应,研究者只选择了社科和艺术两学科的学生。

创造者和新手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3(见第8页)。

本研究选取的比较指标来自于词汇联想测验的思维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等四个方面。相关特征的操作性定义如下:思维敏捷性,指被试在特定时间内联想到的词汇的个数;思维灵活性,指被试所有联想到的词汇依照思维灵活性编码方法获得的类别;思维深刻性,本研究中思维的深刻性体现为被试自由联想到的词汇体现的深度;思维独创性,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特的和新颖的智力品质。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特性都由同行的稳定性评定获得。

对比研究发现,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者与同行新手相比较,在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特性两方面差异显著。创造者要明显优于同行大学生新手。

创造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思维的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批判性、对比性、类比迁移能力等为被试尤其强调的特点,对于创造性成果的最终实现,都具有使得整体创作思维过程得以完成的重要作用。

思维的综合性是所有思维特点中被提及率最高的,28位参加这一部分研究的创造者中,高达24位被试(约为86%)提及思维综合性这个思维特征。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都和创造力相关,往往精通两种专业的人较为富有创造力。本研究中也发现,思维的综合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的重要条件。被试强调,“理科思维”“多学科角度看问题”,是能够很好帮助自己思考的方法。在这里,思维的综合性除了指学科间的综合外,还包含其他多重综合形式,包括与前人研究的综合、个人积累等。正如被试所强调的“学术积累延伸”“继承基础上的推进”“看读中的发现”“你越做你越有经验,这也是你的积累”。

超过82%(23人)的创造者被试提及创造过程中思维连续性也是创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特点。在这里,创造性思考是一个不间断且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协同活动的过程。在一个问题没有达到一种心理预期之前,思维总是处于激活或者待激活状态,随时可能被激发。创造者认为,没有绝对创造性的作品,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前面作品的延续。

分领域对38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的思维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人文社会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综合性、批判性、对比性、目标性、求新求变、激发性、精确性、多向思维、敏锐性、聚合思维等特点,这是由其创造工作需要的系统思维特性决定的;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更强调思维的系统性、类比迁移、连续性、想象、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具体思维等特性,使得有关的思维过程需要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创造过程不同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创造者显示出显著的思维批判性优势,而艺术创造者则显示出思维类比迁移能力的显著优势。因此,人文社会领域创造性成就的取得更加需要思维中的批判性品质,而艺术创造则更需要有优势的思维类比迁移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在思维独特性上也显著优于新手群体,这从另一个侧面反证了我们在创造者被试群体选择时对创造者所作的界定,因为创造者群体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出独特、新颖创造性产品的能力并实际完成了产品的创造过程。

分析访谈资料可以发现,高成就的创造者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使得思维的速度减慢(创造者

的平均年龄比领域新手的平均年龄大43岁),而对于领域新手,其思维灵活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单一。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信息环境的迅速变化,即便是新手,其思维方式也开始呈现多方向、多角度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创造者还是领域新手,学科的不同没有给人们带来思维特征的本质差异,这正好说明从创造性思维特征人手整体研究创造者特点的可行性。虽然不同学科联想到的词汇可能不同,但是思考的方向、思考的维度、思考的深度不会因为学科而有差异。高创造性的人才,无论其从事的学科如何,都会在某些创造性思维特征上表现出自己的优势。

四、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揭示其之所以成为高创造者的原因,并为在教育实践中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创造力的基本结构――敢想敢为

根据上述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关联心理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科学创造者认为,创造者既有知识广博、内在兴趣、发现问题、洞察力、思维新颖和灵活等特点带来的概念创造力,又有独立、坚持、勤奋和愿意尝试的创造执行力,并且有抱负,有进取心,从而使复杂和艰难的创造过程终于成功转化为物化产品。概括而言,顺利完成具有独创性的高水平创造成就,需要两种基本心理条件,即产生或提出具有突破性创新观念的能力(概念创造力)和将创新概念付诸实施并物化为创造产品的能力(创造执行力)。创造执行力又与为创造的实现持续投入心理能量的使命感和坚持性紧密关联。用日常语言简单表述创造者的基本特征,就是敢想(概念创造力)敢为(创造执行力)。

长期以来,创造力结构研究方面始终存在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二分研究,一直不能很好地统一,二者对创造性实际成就的影响和贡献也不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解释。笔者通过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或“敢想敢为”模型,很好地将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统一到了一个整体的创造力概念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领域创造者对创造人格特质评定的同样倾向也证明了这一点(限于篇幅,创新性高端人才人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的研究结果另文发表)。

任何创造力成分,如果脱离了实际创造作品的生产,都不具有实际意义。而概念创造力一创造执行力模型,正好对应了创造产品生产过程的创意产生能力和将创意物化为产品的能力。概念创造力是个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其产品就是创意,是创造性产品的开端。而创造执行力是创造性个性的功能,它提供了创造者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动力和执行机制,并使创造者最终完成创造产品,使之成为事实。纵观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创造者都既是创意的提出者,同时又是创意的践行者。

(二)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对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启示

上述以对创新性高端人才的系统研究为基础而概括总结出来的创造力“敢想敢为”的基本结构,对于促进国家创新目标的实现和实质提升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偏向于平衡发展的适应性人才,如希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而对突破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虽有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人才需求,但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条件,还缺乏深刻的了解,更缺少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通过对72位创新性高端人才的思维及其关联特征的纵深研究,在两个层面可以直接被用于教育实践,明确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方向,提供促进创造性人才产生的教育环境,引领我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实践。

第一,在教育实践中创造让孩子“敢想敢为”的空间。根据本研究结果,要提升我国青少年创造力,必须培育适宜于创造性人才的教育和社会氛围,推动青少年“敢想敢为”,提升其概念创造力,并同时在性格培养和技能训练上提升其创造执行力。大量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普遍存在鼓励依从的倾向。金盛华曾明确提出:“中国儿童性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的深层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充满过度保护、过度引导和压力。过度的保护使他们丧失了许多机会,不能经历本该由自己经验的事情,而且学会了依赖;过度引导使他们丧失了接受挑战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学会了被动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思考的习惯;压力限制了他们经验的范围和心灵的自由,限制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他们丧失了太多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并使自己的理智得到发展的机会,性格的软弱和思维的贫乏,是这种发展历程的自然结果。”显然,我国教育需要学会把青少年的“敢想敢为”当成一种能力来培养,这才是真正创造力培养的开端和本质。

篇4

关键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7-03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要旨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核心,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共识。作为农学专业的教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特征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模式、方法等相关问题,并努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不断提高农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有关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刘宝存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阳浙江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人才中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实施了创新行为且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人。王亚斌等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造性、创新积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其必须具有创新积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吕钦等综合教育界、学界的观点,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一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卢宏明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李俊卿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视野开阔、对问题高度敏锐、思维活跃、认识新颖、实践能力强。郑其绪等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徐恩芹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丰富的创造性、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佟庆伟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5项基本特征: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阎玉科等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意识。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健康的人格、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合作精神、开阔的思维能力、执着的追求信念、很强的实践能力。

2.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特征。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设置于1951年,是国家二类特色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名。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本专业办学定位是: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产学研结合,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生产与经营、研究开发与教学、技术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结合前人有关创新型人才的观点与农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扎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特征,其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与过硬的政治素质等三个方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包括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极强的事业心与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力与受挫力。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创新型人才走正确道路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加上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保证人才不会成为“危险品”。(2)扎实的创新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基础包括人文素质、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两个方面。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文理兼备的人才,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结合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功的重要基础。(3)强烈的创新意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基于其对农业生产与科研的兴趣。创新意识亦即创新动机、创新欲望。只有时刻心怀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念头,这是创新型人才创造创新成果的第一步。(4)敏锐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有关,是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而创新思维则与分析问题有关,是科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重要保证。(5)很强的创新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

二、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1.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志也多次谈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其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其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而农业领域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创新与广泛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土壤改良与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纵观当前人才市场,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纷纷开出了一个条件——“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显然,这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得好好想想,为什么用人单位会强调工作经验呢?笔者认为这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是应对当前大学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偏低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无奈之举。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要再让学生们无奈,也不要再让用人单位无奈。当前,很多农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培养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农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

前文已述,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创新思维、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农业及相关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教学、推广与服务、管理与决策领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创新型成果的取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创新基础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产生了创新“点子”(即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即分析问题),最后应用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新成果(即解决问题)。因此,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内涵。

1.创新基础培养。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和农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以积累更大的创新潜能。

从学校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加强校园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图书馆与图书资料建设,等等。其次,必须设置完备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以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为适应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本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理论课体系与实践课体系两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理论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强化主体课程教学、删减传统老化课程、增加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增设讲座式讨论式前瞻性课程等方面开展改革;关于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应完善课程实验体系、课程实习体系和综合性实习体系。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郝树凤认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创新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利于各种新思想火花的迸发。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新想法、新观点,鼓励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多开设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讲授—讨论—总结”的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勤思、善问的基本素质。

3.创新思维培养。很多人在谈创新型才培养时,往往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混为一谈,笔者认为,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如前所述,创新意识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创新成果。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即应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课程内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戒刻板、僵化、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

4.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实施创新活动,并能开发出新产品、取得新突破的能力。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此处所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本校农学专业的实际来看,其实践教学环节是比较完善的。其主要特点是:秉承“六边综合实习”传统,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四年不断线,即大学四年都开设有专业实践课程;所谓“六边综合实习”,即边学习、边实习、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但是,从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包括增设专业课程实习环节、强化科研环节、采用一贯制导师制、开设创新实验班、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本文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0):106-107.

[3]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2(2):9-12.

[4]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5]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18-320.

[6]吕钦,鄢平.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3):23-24.

[7]李俊卿,胡甲刚.创新型人才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1,(11):9.

[8]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9]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2005,(9):9-10.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5-18,37.

[11]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2):87-89.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13]郝树凤.教育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5,38.

[14]尹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探[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70-72.

[15]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19-121.

篇5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教学法;创新思维;内涵;特征;作用;培养

G424.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一个人从小说话起,就会不断地提问,那就是思考。即使成为一个大科学家,他的知识也只是整个知识海洋中的几个小贝壳,仍需不断地思考。可为什么偏偏在我们的学校里这样的问题和思考少了,甚至是没有了呢?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不需要问了呢?当然不是。是我们的学生不会问了!这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看到许多数学老师是这样上课的:首先由老师直接给出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性质,并给予证明或验证;然后老师解题示范;最后由学生模仿解题,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训练,这就逐渐形成了当前的“题海战术”。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的问号被一个个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没有问题的句号或是感叹号,学生变得不会问也不会思考了,这就是问题意识的消失。“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问题意识,那么他的思维将停止,从而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就随之丧失了。可以说,问题的消失是教学的失败。可见,“问题”与“创新”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二、“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问题教学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动脑分析、探索、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获得新知;第二,由学生对所学内容发问,师生共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在这当中,教师只是问题讨论的组织者和诱导者,也可以是“平等中的首席”。可见,“问题教学法”得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R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征:

1.民主性。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或者学生提问,师生讨论,建立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关系,学生敢想、敢说,勇于标新立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从而充满自信与自尊。

而在传统教学中,采取的方法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坐上九年、十二年,不但培养不出其创新思维,就连原始的创新欲望也终被扼杀。

2.探索性。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探索未知领域,成为发现者,从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培养了探索精神,学会了探索方法。

而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学只重视罗辑思维,偏重演绎推理,过分强调严密论证,这势必抑制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再创性思维”。如笛卡尔坐标、费尔马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公式等等,它们都不是演绎推理的产物,而是通过观察、类比、试验、顿悟、突发灵感发现的。

3.开放性。在“问题教学法”中,所谓开放性,一方面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和问题讨论中保持着开放状态,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师生间多方的群体交流的开放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思维活动得到充分暴露,通过合作讨论,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创新欲望、行为方式受到尊重,进而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探索。

而在传统教学中,提问仅限于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式的单一的课堂提问,提问的次数即使再多,也只不过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只是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整体上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就会低下,学生的思维层次也不高,当然创新思维也就无法培养了。

三、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创新思维指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直觉、类比、联想、猜想去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的东西,属于人的高级智能层次,它强调独立思考。就中学生而言,其创新思维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新颖性。当学生研究或探索问题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因此在这当中往往会产生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思想,这就是创新思维的新颖性,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标志。

2.敏锐性。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尚未所知的新东西,这种思维特性称为创新思维的新颖性。

3.发散性。依据一定的知识求得某一个问题的多种解答的思维,称为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当发散思维达到“独特”而发生质的飞跃时,创新就出现了。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向着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是从已知信息中衍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而新颖的信息的思维。

4.集中性。在思维发散性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就是思维的集中性。

四、“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1.从问题的提出来看,问题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新总是在应对不同的困境或问题时产生的,若没有各种可供解决的问题存在,或没有解决问题的行为产生,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同时,问题又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的发展标志着数学创新,而数学创新又始于数学问题的提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数学问题的提出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2.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每一步都需要创新。由于问题具有非常规性,重复过去的老路,沿用陈旧的手段和方法,往往很难成功,所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性步骤才能求得问题的解决。从思维过程看,都是运用观察、试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现有的知识和信息不断进行新的组合并最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与创新思维的一般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

3.从问题解决的结果看,问题解决的结果表现为数学问题的解答,这个结果同时又会成为解决一个新问题的基础。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又会伴随着新的数学问题的出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创造新问题的过程。人们正是在解决问题与创新的不断交替中推动数学不断向前发展的。

五、怎样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引申。

1.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中,创新的载体是好的数学问题,问题来自教师与学生的提问。

(1)关于教师提问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深入钻研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设计成一个个相关的数学问题,问题尽可能地选在学生认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展现给学生,学生每想出一个问题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其兴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随着他们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的满足,兴趣就进入了最佳状态,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他们主动地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积极的创新性思维。

(2)关于学生提问

学生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朱体,同时也应成为提出问题的主体。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采取“先学后教”、“先做后讲”的方法,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前解题后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这就构成一种立体交叉,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解放思想,进行创新思维。

2.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当问题提出后,在学生充分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定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暴露师生思维的过程,教师的思维过程主要靠讲授来展示,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怎样来展示呢?在教学中,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形:

(1)当学生得出正确解答时,教师应抓住关键步骤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因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对问题的每一步每一环节都追问,所以要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步骤,取得思维过程展示的突破。

(2)当学生的解答发生错误时,教师应注意在学生尚未意识到错误以前,抓住发生错误的步骤或环节问学生是怎么想的,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错误首先是思维过程发生错误所导致的,而思维过程发生的错误,通常又具有普遍性。因此,显示造成错误的思维过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当学生解答不出时,教师可通过问“你的思路卡在什么地方?”这样的问题来显示思维活动所发生的困难。在课堂上学生解答不出来不等于学生没有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他们的思维活动发生了困难,而这种困难又往往具有普遍性。因此将这种思维活动的困难显示出来,并进一步显示如何解决和克服这些困难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从不会到会,从想不出到想得出,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创新思维;思维习惯;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非逻辑思维

墨子在《耕柱》中说:“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这是墨之教育思想永恒之所在。墨之已矣,而他的诛古善扬今善启后善的思想仍似玉佩激扬、空谷回音。当今、中印问题、钓岛问题、中俄历史问题、利比亚撤侨损资问题、超光速粒子运动速度问题无不警示国人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去浮躁功利重创新思维。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创新思维的几点基础及相关的学习方式。创新思维具有非逻辑性、求异性和发散性的特点。学生具有了这三特点,也就具有了创新思维的品质。

1 创新思维的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习惯包含创新意识、推理意识和解决问题意识的习惯。创意意识越明确,越能激发产生新的假设和构想,多思维多智慧,提出的假设和构想必然就越多,因而出现领新标异的理念设计就越多。古之学者牛顿、近之学者爱因斯、现之学者乔布斯、比尔 盖茨,英国美国因为有了他们的思维而领跑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教会学生解几道题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更重要呢?我们物理老师如果能多讲讲牛顿、爱因斯坦、乔布斯、盖茨的成长过程和精神魅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定会涌动,创新理念定会萌芽,因为这些大匠巨擘的成长历程确能鼓舞学生,他们洒向人类的智慧确能激励学生,为此,我常拿这些人的事来作为上课的佐料:牛顿说:“我成功的秘诀是我一直在想,想……”;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牛顿和爱因斯坦小时候的那些事儿也能使学生把自己的能力与卓越的创新思维连起来:牛顿曾经把院墙挖了一大一小的两个洞,说是大狗走大洞小狗走小洞。爱因斯坦四岁时才开始说话,小时候钉小桌子的作业中,全班就小爱因斯坦不能完成,但后来他和他却成了牛顿和爱因斯坦 。乔布斯说忠告年轻人:“我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苹果带着这句话把地球都砸得动了一下。我们的学生听到这些后,创新意识和信念还不会油然而生吗?

推理意识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组成,创新思维活动要求不能只是就某一个事物孤立地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应该把各种事物,哪怕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综合思考,因此推理意识就成了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推理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推理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善于把大量的事实进行组织、整理并概括、总结的习惯。

解决问题的意识主要表现为信息转化的意识,恩格斯曾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转化运动归结为三条一般的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人类在认识自然、社会中,信息转化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未知变已知、已知变未知再变书籍的过程;由否定变肯定、由肯定变否定再变肯定的过程;由不可能变可能、由可能变不可能再变可能的过程。因此创新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思考、理解、解决问题。科学巨匠丁肇中先生,他自己说找J粒子,就象是在一场大雨中找一颗带色的雨滴。这样的例子教育学生通过多次往复,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片面向全面转化,最后才能使艰苦化为发展,化为精神、物质和力量。

2 创新思维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即对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然后从多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

发散性思维具有两个特征:变通性和多端性。

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它反映发散思维有发散、迁移、升华的特点。变通性的培养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从八年级开始学习物理时,我就留意一些物理单位发散、迁移、升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勿求毕其功于一役。

发散性思维的多端性: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征。要求思维者多向观察、多维策略、横向比较。如何使这一特点要教学中得到体现呢?首先,可以由老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在老师的启发下,获得新知识,锻炼亲思维:如在学习杠杆的知识后,给学生出示一老虎钳,让同学们指出这把老虎钳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及用途,并激发和鼓励同学竭尽所能,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其次:可以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不成熟性,或者说是不固定性,让他们设计出多方案,如教室里日光灯坏了,请学生列出可能的原因,并由我当堂实施修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端性,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和敏捷的特质,还让学生经历了多向观察、多维策略、横向比较的认知过程。

3 创新思维的求异性思维

求异思维表现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依据原有的事实,原理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方案,从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求异思维具有独特、立异的主要特点。

独特,即在解决问题或认识世界的时候,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而能应用与众不同的原理、方法和原则,使问题合理地解决。立异,即不满足于已知的结论,而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在“立异”这一创新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我举过这样的众所周知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敢于“立”:亚里士多德断言“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速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一理论在古老的欧洲大陆横行了二千多年,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却认为这个结论是错的,他通过比萨斜塔实验了亚里士多德错误的理论,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4 创新思维的非逻辑性思维

强调遵循思维规则,对事实材料时行分析,通过一步一步地推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逻辑性思维。创新活动是需要逻辑思维的,但善于逻辑思维的人,不一定长于创新,在创新活动的关键阶段,非逻辑思维甚至起着主要作用,思维的非逻辑性包括直觉和灵感。

直觉:又叫直觉思维,指的是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它不象逻辑思维那样是有意识地按照推理规则进行,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思维的中间环节被忽略了。直觉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创新中作预见,引导人们敢于进行非逻辑性思维。

灵感:灵感是指人们以全副精力解决问题时豁然出现新思维的顿悟现象。它通常与创新思维活动中那些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联系着。灵感是长期思维积累的结果,只有经过专心忘我的思考过程才有可能产生顿悟。

孙子有云:“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头寡,形名是也。”只要教育工作者始终立足创新思维的培养,善于创新的学生就会涌现,善于创新的民族将永远屹立,善于创新的国家将有解决一切问题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英杰主编.《比较教育》.

篇7

2.氛围策略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一句话就是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斗争、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创新决心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工整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受到热嘲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创造思维习作改为探究性创造思维习作后,自然地创设了失声平等交流,探究问题和创新学习氛围;另外对讨论开放式习作教学的指导,设计指导方案等都是创设情景氛围的好方法之一。

3.方式策略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方法策略就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这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创新思维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和发散性。批判性就是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创造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就是批判。思维的发散性,就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是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选择和自由;统一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个性;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更不允许批判思维;过分依赖演绎的教学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等等。因此在创新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材结构和体系,加强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思维模式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征

据文献报道,[2]“互联网+”具有“跨界”、“创新”、“重塑”、“开放”、“互联”、“以人为本”六大特征,因此,“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跨界融合。“互联网+”下的教育将改变传统的模式,它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的跨界融合。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无所不能“+”,而每一种“+”,都是原有教育层次的一次飞跃。(二)创新驱动。“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的整体及部分创新,使教育发生了质的变革。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高校,应抓住“互联网+”这一难得的机遇,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新方法、尝试新手段,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三)重塑结构。在“互联网+”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使教师、学生、教学组织、教学媒介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重塑结构成为了教育创新的源泉,只有科学的教育结构,才可以让教育走得更持久。(四)开放生态。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化、多样化、质变等。“互联网+教育”使得教育的上述特性更为突出、更具有操作性。通过信息技术与人的融合,实施适应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促进了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生态特征。(五)连接一切。互联网的目标就是连接一切,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把整个世界推向了全民互联网时代,我们终于可以借助个人智能设备来实现教学组织、教学媒介的多样化,互联网把学校、教师、学生连接在了一起。并且,“互联网+教育”使得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了地区、国家,将全球连成了一片,从而真正实现了全连接时代。(六)以学生为本。在“互联网+”的社会大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表现,“互联网+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细微化,而教师则更侧重为学生的指导者以及学生人生的启迪者。

二、“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结合其所具备的六大特征,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跨界思维”、“创新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用户思维”六种思维模式,以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化需求。(一)跨界思维模式。跨界思维的本质是一种融合思维,互联网的发展在方便信息传播的同时,也给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还需加强自身的理论认识,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学、法律、职业指导等领域的内容,培养跨界思维,增强对学生工作的把控能力,用知识的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常与班主任、代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交流,并将工作扩展到学生学习、实习、生活、就业等各个领域,用跨界思维的方式,以综合的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二)创新思维模式。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强调关注产品的创新。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追求极致的创新思维模式,找准大学生成长的“强需求”,在教育情景的营造、教育内容的构思和教育载体的选择方面,不断突破惯性思维,大胆创新。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将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以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的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将学生管理工作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中。(三)社会化思维模式。互联网的社会化思维模式的核心是网,人与人关联交互,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形成的一种“印记式”的互联网形态。这样的社会变革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具备社会化的思维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单靠一方的力量无法完成,需要学校的多方参与配合。就校内而言,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处理好与教务处、后勤集团、保卫处等各部门的关系,通过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就校外而言,辅导员更要与家长、校友做好沟通,与社会机构、用人单位广泛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搭建平台,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四)平台思维。现如今,平台思维脍炙人口,通过平台的建立及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互赢。智能互联网时代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而互联网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其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便捷性能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和收集信息,学生通过自行下载浏览并完成相应的任务,使得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只需通过一个网络平台即可完成,正如校园网的出现已经逐渐取代校园内的信息公告牌。此外,各种网络工具的更新和出现,丰富了高校管理工作者的方法和手段。目前青年大学生都习惯于使用电子邮箱、微博及各种聊天工具,高校通过利用这些网络工具,可实现与学生随时随地的交流和沟通。这些新媒体与学生管理模式的结合,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革和拓展,提高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向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通过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与资源共享,介入学生的网络领域,了解学生在网络社群中娱乐、学习方式,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五)大数据思维。大数据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组织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网上学生们通过海量的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大数据思维,紧跟时代步伐,迅速改变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当下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及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意见、分析相关数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的思路,实现个性化辅导。(六)用户思维。互联网用户思维对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启示在于要求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深入了解学生、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在“互联网+”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指挥长,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合作者,因此,师生应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把成长的舞台留给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改变以往单向刻板的教育方式为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动地等着学生有问题来找自己,而应更积极主动地去联系关爱学生;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四难(学习、经济、心理、思想)学生给予重点关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社会大背景下,结合“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以学生为本”六大特征,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跨界思维”、“创新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用户思维”六种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特征,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韦璇,王金枝,吴蒙.高校职院“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6(27):225-226.

篇9

[关键字]:素质教育 氛围 合作学习 兴趣 思维训练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是继续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进步,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在数学中如何突破“思维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呢?下面我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几点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发展的空间

现代教学论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二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两者密不可分。因而:(1)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会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激情;(2)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有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3)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要有激励性的语言,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营造平等、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传统的数学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不顾学生的心理作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学生每天疲于应付高数量的题目,只来得及做,而没有时间思考与总结。教师要切实做好的工作是“唤醒”学生创造热情,而不是压制和打击,故在教学上应大胆突破,在教与学观念上也有所更新,要改变过去那种唯师为尊的思想和作法。师生之间不妨多探讨少命令,创造一些民主气氛,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学生乐于听数学课,为今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准备了开启的钥匙。

二、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作意识、良好的协作能力是未来现代化建设者的必备素质,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互相了解各自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协作,接受他人的点拨与意见,诱发、拓展个人的思路,引发创新的火花,实现人人能创新、创新能成功的愉悦。因此,合作学习是学生人人能创新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学生合作研讨时,教师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重在传授方法,学生贵在得法,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进行及时点评的能力;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接下来就让学生进行探索。(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做观察记录。A.在计算器上任意拨出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B.换数字的排列排序,拨出新的两位数;C.判断新的两位数能不能被3整除;D.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陈述。即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交换数字的排列顺序,得到的数也能被3整除。(2)小组合作进一步实验:观察本组拨出的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分别计算出它们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试归纳出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的特征。(3)分组检验:能被3整除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4)最后让学生进行归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学生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经历了“做中学”的过程。

三、加强思维训练,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一是要训练敏锐的力。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起步器。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根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寻找独特的解题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重视想象力的训练。“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加强数学问题形象化、直观化的训练,诱导学生联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观察;想象力;实践

谈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对创造性思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创新思维比模仿思维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来讲,以模仿思维为主的常规思维方式,比较适合已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人们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在模仿以前的成熟经验或他人的成功方法,这种做法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思考摸索的时间和精力,少走弯路,从提高思维效率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一旦进入未知的世界,由于人们没有可参照的模仿对象,它就不再适用,这时候人们就需要启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陌生的环境,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创新思维。

艺术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所有艺术工作者所经常谈论与研究的课题。当然,摄影人也不例外。从当前摄影艺术教育现状来看,要想今后培养的摄影专业人才能够适应未来摄影艺术发展趋势,最关键的还是必须从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开始。若想成为一个称职的摄影艺术家,只具备专业技术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审美的高度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艺术领域、如果缺乏了创造性,基本上就无法创作出脍炙人口、独具匠心的作品!

随着摄影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现代摄影教学已由以往单一的技术性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意识等富有创新性能力的台阶上去。摄影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照相机的原理和结构的认知等技术性的指导,应以“摄影”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立足于“创新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造就创造能力,善于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各种事物。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不仅仅满足于摄影技术的传授,而对摄影艺术的形式、本质和特征;对摄影艺术的构成、组合和表现手法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因此,如今的摄影教学除了教授基本的摄影技术外,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摄影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必须建筑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这一点正好体现在各高校纯艺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上,为使摄影教学活动卓有成效,需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改变教师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摄影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教师除了讲授一般的摄影理论和技巧外,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非常大,需要他们全方位综合运用自身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爱护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支持大胆拍摄,学中拍、拍中学,逐步总结提高。

现在就结合摄影实践谈谈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学会观察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罗丹的名言说明艺术家具有感受认识客观事物的洞察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进行拍摄,拍摄时尽量多接触拍摄主体,用各种感官去认识、辨别拍摄主体的特征,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使学生对拍摄主体的认识能够逐渐由感性上升至理性,这样学生在拍摄时才会觉得有事可拍,有感可发。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必须克服“一叶障目”的观察习惯。任何一个观察对象的本质都不是外露的,往往比较隐蔽。事物各部分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有紧密的内存联系,观察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又要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区别和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全面而又深入的观察,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深入性和全面性,洞察事物之细微,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所谓深入观察,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观察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从而进一步挖掘出表象里所包含的意义。关键还要在于从比较中观察。事物的特点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不同类型的事物可以进行比较,同类型的事物也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特征就出来了,事情也就容易把握了。

2 发挥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点明了想象力是一切思想的原动力,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奇妙丰富的想象过程。人们总在不断探索和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而想象力永远都是创新与创造的原动力,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冲破束缚,扩展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很多新的想法和形象都是在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当中自觉潜移默化,再通过联想、异想等脑部思维活动达到飞跃,形成与众不同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开发作用,它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拍摄主体进行生动形象的表现。创新的思维方式使摄影在表现形式上产生了新的创造性和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找出了新的突破口。从而造就了全新的思想和审美。创造性想象不是对现成形象的描述,而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要培养这种想象力,一方面要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另一方面要养成对知识进行形象加工,形成表象的习惯。

摄影艺术创作中,突破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当摄影人接触到被摄体的时候,其创作思维应尽可能地向外扩展。在许多相同的场景里如何才能独具匠心,不进行一些扩展想象是不行的。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赋予其新的创意和内涵,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才会表现出作者独到的艺术见地。一幅摄影作品,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否新颖独特,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是否有所突破。突破的含义是多面的,包括一般性思维的常规突破,对陈旧观念和陈旧理论的局限性突破,对事物反映角度的突破,对光运用的突破等等。而这些突破性思维是扎根在知识与经验上的想象。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这就要求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的人具有各方各面的知识,学生知识面可以加入更多的人类历史、考古、各国的神话传说、动植物学、自然科学、医学、等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会为为今后创作作品时头脑中的联想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是摄影在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情绪极为高涨,想象极为丰富而又明晰,思维极为准确而又神速。发挥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因此,只有具备丰富知识,增加日常积累和生活体验,才能为想象力的自由驰骋打下基础。

3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

上述观察力、想象力是属于认识层面的创意能力,而实践活动则属于行为层面的创意能力。缺乏任何一个层面,都不能保证创意的成功。可以说,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思维的载体,是训练的基地,是创造的摇篮。摄影创作就是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让他们提高在思维上去把握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做到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呢?我认为首先应学会学习和思考,只知学习而不思考,我们只是储备知识的机器;只知思考而不学习知识,我们最终会走进思维死角。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我们才会迸发新的灵感,为创新思维奠定基础;其次是课堂和课外互补。课堂学习的时间与内容都很有限,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课本,只学习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通过课外自学,既可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也可提高我们的个人修养;然后要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作为大学生,我们既要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知识,做到精通,也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做到全面。不同方面的知识在一起往往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最后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摄影实践。在了解一定知识及形成相关理论后,我们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检验我们的创新思维成果。如果空有理论而不在实践中检验,那么创新思维只能止于口头和书面,当然,我们也需要用实践成果来验证我们理论的可行性,检查其中的漏洞并修改,以使其符合实际。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改变以往只有想法,不敢付诸行动的情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才能找到自己作品中的缺点,并在今后的摄影中加以改进。

摄影艺术是一片广阔的艺术天地,摄影活动并不局限于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摄影教学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融入到摄影教学当中。才能创作出更新的作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不断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学习、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巧妙运用视觉艺术语言,不断地探索、才能开阔摄影人的艺术视野,赋予作品新的创意和内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创新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摄影作品,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

[2] 尹秋颖.浅析摄影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