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有效进行,我们在设计阶段要对图纸及计算过程进行优化,保证图纸的质量,力求做到经济合理,要满足抗震要求及防火要求等,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应与工艺及相关专业密切配合,促进其对工艺内容的不断深化,以满足目前阶段的各个工序环节的协调,促进其质量标准的提升,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为了实现钢结构的在工业建筑中的有效应用,我们要对钢结构工程的整体刚度的提升,确保其受力合理,特别的在纵向力及水平力环节的优化,确保其杆件的挠度、变形及稳定性能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厂房的结构型式,进行吊车的有效设置,合理布置厂房宽度、跨度及高度设计环节的优化,保证温度区的长度的有效控制,确保其支撑系统的不断完善,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根据最新的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工业大气环境中的的钢结构构件,包括桁架、柱、主梁等重要受力构件不应采用格构式构件和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构件应采用实腹式或闭口截面。故我们要进行工业建筑钢结构设计的时候,应优先考虑采用H型钢或者T型钢或者钢管构件。特别的设计桁架的弦杆和斜撑时,不应采用双槽钢或者双角钢,而桁架、柱及主梁等重要构件和闭口截面构件的焊缝,也应采用连续焊缝,角焊缝的焊角尺寸不应小于8mm。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对钢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设计的优化,促进其钢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考虑结构的抗震等级及要求,合理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特别的梁柱布置的合理性和整体稳定性,应考虑在地震作用下或者想风荷载的作用下要满足规范的要求,确保钢结构的受力性能的提升,保证其变形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受到水平地震力或风力的影响,钢柱底的剪力往往比较大,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柱底设抗剪键,设抗剪键来抵抗水平力对基础的影响,保证工程的整体稳定,满足抗震的要求。我们在设计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时候,还应考虑钢结构的防火要求,因为钢结构的耐火能力是很差的,当钢材受热在10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抗拉强度降低,塑性增大;温度在250℃左右时,钢材抗拉强度略有提高,而塑性却降低,出现蓝脆现象;当温度超过250℃时钢材出现徐变现象;当温度达500℃时,钢材强度降至很低,以致钢结构塌落。因此,在设计钢结构工业建筑时,必须做隔热及防火设计。选用良好的耐火材料,保证防火层的厚度及质量,从而满足防火要求。钢结构在工业建筑的应用的优点的相对明显的,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我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促进钢结构的不段发展,在这里我们只对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因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为了提高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稳定性,我们首先要进行地脚螺栓环节的坚固性的提升,促进其地脚螺栓环节的精度有效控制,确保其钢结构的有效应用。在地脚螺栓的埋设过程中,我们要促进其精度的提升,促进其下序环节稳定运行。我们要做好钢柱的地脚螺栓安装的准备工作,促进其平面控制网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其螺栓的安装精度的提升,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柱脚的底板的十字线弹出,地脚螺栓的中心线弹出,柱脚剪力孔清理干净,待钢柱就位后,调整标高,把螺母紧固。在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施工环节中,我们要进行梁柱安装环节及其柱间支撑环节精度的有效控制,促进其空间刚度单元的稳定性,以保证其安装环节的协调。我们要进行垫板环节的有效应用,促进其定位线的精确性,促进其整体运作系统的有效优化。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者焊缝连接时,均匀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结构在竖向和横向的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的要求。为了促进结构构件的有效安装,我们要进行构件的储存工作的健全,促进其构件设备的有效应用,满足实际工作环节的需要。我们要按照相关的堆放规范,进行构件管理,确保该环节的有效运作。存放场地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并按供货要求和供货清单进行清点,资料存档.构件堆放时H型构件应立放,不得平放.每个构件的支点不得少于两个,支点的位置宜在构件端部七分之一跨处,叠放时不得超过三层并用木方正确的分层垫好垫平,支点应上下对齐。
钢结构工业建筑的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其内部设计环节及其施工环节的优化,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措施的应用,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本文作者:汪少中单位: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篇2
为了推动创优活动,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一些企业在创优活动中所创造的施工经验,谈谈创优管理的体会。
1、创优要做好四个结合
(1)与QC小组攻关活动相结合
一个优质工程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通病存在。目前工程施工中手工作业多,人为的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太大,对由于人、机、料、法、环(4M1E)而产生质量通病,要积极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实施全员、全过程、全企业(三全)管理,要改变过去质量管理“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现象;在QC小组攻关活动中,充分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充分调动每一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曾经要求,每一个重点工程,必须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克服工程中的质量通病。通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大幅度地减少了质量通病,把质量通病消除在萌芽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创优工程要向科技要效益,要质量。建设部提出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工效、提高效益、提高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在施工中,我们要提倡机械化(工厂化)作业,减少手工作业;要提倡干作业,减少湿作业;要提倡地面作业,减少高空作业。创优工程要有科技含量,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来减少质量通病,如采用新模板技术等,我们提倡电子控制搅拌混凝土,就是要减少由于人为的因素而产生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3)与创建文明施工相结合
质量和安全虽然涵义不同,但有内在联系。一个施工现场如果没有可靠的施工安全作保障,没有一个文明、整洁的施工环境,不可能创出优质工程的。我们公司曾经规定,凡施工过程中发生四级(含四级)以上的伤亡事故,均不得参加优质工程的评审。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权。安全生产如果不与创优挂钩,那么伤亡事故的数量是无法降下来的。创建文明施工活动,就是希望工人能在良好的、文明的施工环境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愉快的心情生产出质量优异的产品。我们要求施工现场要做到六化:“门前亮化、地面硬化、标牌规范化、材料堆放规格化、办公场地整洁化、职工宿舍军事化”。
(4)与检查及措施相结合
对施工的每一个过程都要设立质量控制点,如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就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内在质量如强度;外在质量如几何尺寸,有无漏浆、涨模、蜂窝、麻面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举一反三,防止再发生。对工程的每个分项、分部都应该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以往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常见病、多发病,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关键是要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做好了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桥板侧面的预埋筋绑扎位置都在一条线上,向外拉伸角度都是一致的。
2、创优要抓好三个过程的控制
(1)事前预防的控制
要按照全面质量管理(TQC)和ISO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对有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要事前预防,做到防患与未然。如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和预防性。针对现在由于一些设计人员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图纸质量存在缺陷,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图组织审查,避免由于设计质量问题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针对新工人上岗素质不高,应加强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为提高质量水平,企业应制订高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针对国家已取消了施工规范,企业应尽快制订符合企业发展的、适用的、先进的施工规范,要将创优的工艺编入规范中。如我们公司的工人在桥板外表面拉毛过程中,除拉毛外,还要求方向一致,深浅一样。
(2)施工过程的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值得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如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停电怎么办?混凝土养护时停水了怎么办?以及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如何控制等等。强调施工过程的控制,就是要把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降到最底限度。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操作者、检查者姓名、检查的偏差数字写在构件上,很实用,也便于监督检查。
(3)事后改进的控制
对工程质量采取事后改进,防止同类质量问题在其他工程中再次发生,这是贯标的要求。一个工程毕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会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施工企业应认真总结经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质量目标难以实现,是人的因素,还是材料问题,是工期太紧,还是工艺原因,等等,找出了问题,其本身就是一个收获,一个提高,这便于企业在下一个工程中予以改进、完善。
3、创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目标管理和效益的关系
我们提倡创优要一次成功,一次成优,创优工程不能搞“优不优靠装修”,应该从工程中标以后,就进行创优的立项,列入质量计划,纳入企业创优目标管理中,从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到成品保护、回访保修等一系列环节中实施创优计划,并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包括激励措施来保证这些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主体施工时,就应该严格控制轴线尺寸和标高,因为这些尺寸如果有偏差,就会影响到面砖或地砖的施工质量。面砖或地砖的施工应尽量少破砖或不破砖,这些尺寸的控制与材料的模数有关,与设计、施工和材料的选择都有关系。如果靠修修补补、整整改改,是创不出优质工程的。有的企业认为,创优质工程费时、费工、费料,会影响企业效益。我认为,恰恰相反。表面上看,创优质工程要费时、费工,但一旦工程做好了,一次成优,就不存在返工,也不会再浪费材料和工时。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一个优质工程产生的效益往往是无形的,建设单位常常会指定已获得鲁班奖、省优工程的企业和项目经理来参加他们的工程投标,这种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可见,树优质工程是会给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创优质工程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
(2)进度和配合的关系
国家定额工期在一定时期反映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地追求高速度、赶工期,搞“节日工程”、“献礼工程”是会受到历史惩罚的。合理的工期是创优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装饰装修阶段,更要精工细作,“粗粮细做”;如果墙体还没有干透就马上粉刷、上涂料,今后的墙面不是裂缝,就是脱皮。我们有一些地区的工程由于赶工期、搞“献礼项目”,结果在工程验收前,工地一片混乱,工种间配合不好,相互打架;成品保护差,造成多次污染,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材料,更影响进度,损失严重,造成前功后弃,得不偿失。所以创优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工期还要求施工过程中木工和混凝土工之间的配合、瓦工与抹灰工之间的配合、木工与油漆工之间的配合等等,要严格按照“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制度。“三检制”是一种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质量检验方法,是企业质量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在“三检制”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以便于质量的跟踪检查,查找责任人。
篇3
关键字: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伴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来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的不均衡,造成了房地产业的繁华,也就因为这样,导致了建筑企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过多关注经济效益,而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合格的管理,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政府的号召积极响应,把握好施工技术管理,让管理程序化与标准化,对其不断完善及发展。同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为建筑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那么就可以大大地增强施工作业的效率,减少施工的成本,还能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提升。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意义
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对于企业质量方面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实际中,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内容及环境的特殊性,譬如说建筑的种类与设计多样化,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建筑规模水准,同时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大;同时复杂工程的多样化实行重叠的施工、需要对各项施工技术的交叉应用,可见施工的复杂性及技术的交叉性均要求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可以有序正常地施行。可见,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应当强化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使得其在管理中得到标准化的提升,在标准化提升过程中对技术不断进行优化管理,保证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不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引起各种问题缺少健全有效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措施为当前不少建筑企业的问题,目前不少的建筑企业均未设立严谨的施工管理方案,总的来说就是“重建不重管”。此外,我国缺少对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前期、技术管理过程中、及技术管理的后续服务等进行评估的相关机构,同时也并未成立整体的建筑施工人员的控制管理方案与资源调配的措施,这就让建筑施工中的不少工作环节譬如工程管理、图纸设计、技术和人员的配置、材料供应与选择等滞后于工程管理需求的发展,从而导致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不能协调的合作,造成职责不明,从而使得建筑施工的资源难以最大化的利用,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第二,我国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健全。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于迅速,让各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实力也良莠不齐。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软硬件制度并不匹配,在我国目前的总分包体制下,所谓的施工技术管理也即是建筑的总包企业进行的技术管理,经由分包合同为联系节点所设立的分包建筑企业与总包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方面的联通,此种方式的联通具有较差的紧密型,总包单位通常会受到实力较弱的分包单位的软硬件条件的约束,同时难以执行贯彻原有的施工技术,原材料的存放、采购、堆砌难以依照原有的施工计划而推行,从而耽误了施工的工期,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增高了其管理的成本,让企业与企业在工程交接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纰漏。
第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存在问题。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未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譬如:操作规范及技术标准没有与一些国际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标准相符合,在人员的配备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技术岗位进行很好的衔接,抑或是在企业之中并未依照岗位进行施工技术责任的分类,常常会有一个技术管理流程无人负责或者多人一起负责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忽略《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并未创建任何的施工制度组织,抑或是一直使用具有较大缺陷的组织制度。管理人员较少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没有对防护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
三、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化措施
首先,建立及完善相关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制度。要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制度进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在对建筑开发商的需求与总包方和分包方的声誉机制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按照实际需求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第二,在分配相关任务时,应当考虑到具体技术员工的岗位及水平,做到人尽其才。第三,要定期强化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动性及合理的调配好一线的施工人员。
其次,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优化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依照建筑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建立符合该企业发展政策与管理政策的制度制定。第二,管理人员要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规程或者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操作随时进行纠正,对施工的技术、环境、设备维护等一切施工的必要条件重点关注。只有经由不断的施行考核的检查方式,方可以促进从业施工人员得以不断的提高本身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工程质量与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强化施工技术的内部考核与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最后,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阶段技术的优化管理。要加强对施工阶段技术的优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建筑施工的启动阶段,对建筑工程的地理特征、结构特征、气候变化以及工程进度等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并且做出科学的统计,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在施工时提高质量和效率。二是依照建筑预期投入的金额来确定与之符合的建筑施工方式。三是建筑施工要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制定相应方案,编撰建筑图纸也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编写和操作。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背景下,优化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占据有利市场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建立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也要对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强化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进而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思伟.试论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 科技资讯. 2013(04)
篇4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
引言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同样必须正视竞争的压力。当然,市场竞争是具备双面性的,我们在认识到竞争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竞争带来的机遇。新时期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企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完善、创新工作思路及工作模式,其中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必须重视的问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中具体十分积极的作用,也是保证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石,本文就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行探讨。
一、新时期强化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施工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强化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更有效地发挥其在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的生命线作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企业发展形势的要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消除职工中的思想障碍,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和整体素质,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全面实现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上来。三是构建和谐企业,营造企业和谐发展氛围,维护企业稳定的需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企业政治工作,不断化解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努力营造简单、轻松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人员规模大
以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为例,截止2012年年底,公司现有员工2200余人,人员规模大势必会有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差异化的问题。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如此大的人员规模下很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是一个严峻又复杂的工程。加上新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房价与物价的攀升,职业发展与职业压力的增加,使得每一个社会人的生存压力都数倍增加。很多职工思想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私享主义所侵蚀,职工思想价值观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无法体现其价值。
2、人员分散性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投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遍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外也有在4个国家开展工作。项目部的分散造成了企业职工的分散性,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这种分散性是无法避免的。人员的分散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利影响有:①不利于对职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培训;②不同地区项目部人员由于受当地环境、文化背景等的影响,产生的问题复杂化,思想政治工作无法统一开展,增加了开展难度;③不利于对职工思想的问题的具体了解和及时解决;④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效检查和监督。
3、生产流动性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产品具有体积庞大、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一般施工机构随着建筑物或构建物坐落位置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由于在转移的过程中,政工干部可能并不是由原来的人员负责,这就导致了对于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思想政治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加上大多数的项目部的施工环境偏僻,远离闹市区,施工条件艰苦,施工人员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四处奔波,身心疲惫,容易使职工的思想产生波动,给企业的生产、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施工项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繁琐,责任重大,必须深入职工队伍中深入了解职工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等,对容易出现思想问题的施工第一线,做好稳定职工情绪、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工作。
三、新时期强化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造成的不利因素,在新时期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党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
1、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人员规模大,要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不是几个人就能办好的事情,所以企业就必须积极提高职工队伍的建设以及队伍的素质教育,创新工作方式和技能,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加大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投入力度。如何在新时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职工的需求,使广大职工认可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必须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从活动内容上来看,新时期思政工作的开展,应该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将这项工作的开展与项目的深化管理、职工薪酬制度的改革等内容结合起来,把活动与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增加活动个吸引力和认同力。加强对职工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引导,让职工意识到当前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鼓励他们加强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抓住改革的机遇,实现自我超越与发展。
2、主动出击,务实工作
施工企业人员分散,不便于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在项目部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政工队伍,首先必须提高项目政工队伍的素质及工作水平,而且项目各部门要配合建筑施工企业政工部门的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各方的积极性,团结一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普及。对于思政工作,不能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去解决,还必须有预防意识,对于项目部所在区域的环境、经济、文化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可能导致职工出现问题的因素提前妥善解决,无法避免的因素就提前对职工开展教育活动,主动出击,防范于未然。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坚持务实的工作态度,对于思政工作的方法及成果经常做好总结和分析,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偏移生产实际,不损害职工根本利益。
3、创新思想观念,拓展工作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的思政工作,其开展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一些偏远项目施工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员少而且流动性强,在这些项目部开展思想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克服这个难题,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企业各个方面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解决人员流动带来的思想政治工作难题,同时还需要树立和强化开拓创新意识,树立服务观念和科技观念。
另外企业必须在真正“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拓展工作手段。积极了解职工的需求,将职工的冷暖真正的放在心上,为困家庭送温暖,送爱心,尤其要关心最需要帮助的职工和“弱势群体”家庭,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对于职工思想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予以处理,不仅要讲道理,更是要动之以情。另外,企业可以树立精品工程意识,利用各种精品工程的打造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员工思想压力的缓解,更好的实现各项工程项目的施工。
篇5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以建筑结构的预制化作为技术基础,产业住址的集成化作为产业基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建筑产业结构的分化、整合速度明显加快。然而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和发达地区相比较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建筑工业化的内涵
建筑工业化即用大工业规模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成品,也就是住宅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工业化,组织管理科学化。是建筑业从手工操作的小生产方式逐渐的发展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房屋分别采用统一的结构形式和标准的结构构件,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先进工艺,集中在工厂进行大批量生产,最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化安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带给了建筑业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贯穿于建筑业施工的整个过程,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水平和工程的建筑质量,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建筑工企业的管理。
二、建筑工业化的特征
1. 房屋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目的,也是做基本的前提条件,房屋设计时整个建筑工程的第一步,设计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后续工程的进行,建筑工业化,由于是以技术为先导,采用的都是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使房屋的设计更加的标准化。
2. 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生产工厂化,可以将相关构件成批生产,这样一来,生产的各个环节将更加清晰明了,有效的缓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更加易于管理。
3. 施工机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减少了建筑成本的花费,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各环节的生产更加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避免了手工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众多误差。
4. 管理科学化,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使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缓慢,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发生频繁,给管理人员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很难将整个企业的各部门协调管理。
5. 墙体的改革,就是对普通的实体砖心墙加以改正,将墙体的材料改为轻质材料。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自重,节约建筑用地。
三、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提升经营效率
对于建筑业的评价是消耗巨大,收益甚微,虽然建筑业的规模足够的大,却很难以体现出巨大规模应该有的效益。同行业的恶性竞争,让房建产业深陷危机。建筑工厂化生产,使施
工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保证了个构配件的质量要求,工人的技术更加熟练,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指数,施工效率和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样便可以有效的脱离恶性竞争的困境,以超脱寻常的质量优势,在竞争中能够取得最佳优势。
2. 缓解劳动紧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工作的各项要求都逐渐提高,尤其是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加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建筑企业对廉价劳动里的寻找将越来越困难,多数建筑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即使建筑业的施工薪酬在不断的上涨,可还是难以招到足够多的工作人员,建筑行业的劳动精确程度可见一斑。建筑工业化的兴起,使得现场施工主要采取机械化操作,对于人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劳动力紧缺的现象。
3. 促进节约资源
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超级耗能的建筑企业成为重点变革的对象。传统的建筑方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很好的实现了建筑工程节水、节材、节能、节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完全符合时展的要求,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保障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取得更大业绩
建筑工业化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建筑成本,而且建筑工程的质量比传统的建筑质量更甚一筹,这样就使得建筑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可以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回报,取得更加丰厚的业绩收入,促进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发展。
5. 改善质量,保证安全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限产更加的自动化、机械化。从而使建筑施工的过程更加趋于规范化、精准化,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认为带来的误差,不仅是施工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无误差的施工带来的是更好的质量和更多的安全感。另外,由于机械化的兴起,就减少了大量的人力,那么,也就简化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只需要相关人员操作好相关的机械就可以了。
四、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1. 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建筑工业化建筑还处于寻初级阶段,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其经济效益必然比较低下。经济效益低下,必然导致投资不足,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搞相关技术的研发,不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大量推广。再者,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不断重复的手工业操作反而要比机械化的技术成本要便宜,使很多的施工产业不愿意改变目前手工作业的现状。但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重,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紧缺的现象,手工作业的现象必然会被社会淘汰。最后,我国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这样一来,就对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建筑工业化建筑材料可以有木材、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材料。木材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我国建筑业对木材的需求;钢材的建筑成本相对较高,防火处理较为复杂,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主体抗震结构可以现场浇筑,附属构件可以通过工厂预制,这样通过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整个项目的施工时间。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3. 民众对建筑工业化的认识偏见严重
我国建筑工业化主要专控结构组合的多孔预制板,在几次强震中由于砖混结构的自身缺陷和施工质量的问题,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使得人们对建筑工业化进行全盘的否定。但是现代建筑工业化和之前的建筑工业化生产有着质的区别使用的都是高质量,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砖混制板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众的认知度得不到提高,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障碍。
4. 范畴狭隘
建筑工业化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只要是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施工,并且能够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的条件就属于建筑工业化的范畴,但是,传统的建筑工业化生产,仅限于建筑工厂化,认为只要提高构件预制的效率就达到了建筑工业化的要求,这无疑会使得建筑工业化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五、结语
建筑工业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各种矛盾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要努力克服阻碍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将建筑工业化生产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
篇6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4年,据初步统计,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筑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苏建筑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住建部明确江苏省为建筑工业化试点省,江苏以此为契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建筑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总体设计。江苏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2007年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细则》,成为全国第个在省级层面上进行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2011年《关于城乡发展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促进建设生产的节约实效。建造过程中低碳环保,将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衡量建筑企业资信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并由省政府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小组对全省进行指导。
分步实施。江苏明确了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建筑工业化为手段、住宅工业化为重点的实现路径,并根据省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主要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技术和质量等体系框架。第二步推广发展期( 2018~2020年),主要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全部省辖市。第三步普及应用期( 2021~2025年),即到2025年来,也就是用10年左右时间,使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有序推进。在住建部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各级政府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对全省建筑工业化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防止像光伏企业一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文件,如扬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全市规划投资2~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业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金螳螂在2014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这种做法,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来推动建筑工业化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江苏省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南集团的框架体系、大地集团的世构体系、镇江威信模块的钢混体系、苏州皇家木结构体系等。但江苏建筑企业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6个城市在建地铁600公里,市场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强制度创新。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现在是怎么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的问题。有些企业已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人才培养。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住建部实施新资质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10月份,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各市县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加大对建筑工业化基地扶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
加大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知度。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的引导
加强技术指导。省住建厅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篇7
【关键词】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
一、引言
所谓建筑工业化,指的就是根据大工业的生产模式,对建筑业进行改造,使它从原来的纯手工业生产逐渐转变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模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包括: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产业化、施工过程全机械化以及组织管理规范化等,并将上述各种途径融入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得劳动生产率明显得以提高,加速建设进程,加快工程成本水平下降,以及提高建筑工程的|量与实际效用。对于当前因为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较高而导致的工业化建筑难以广泛普及的现状,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愈来愈全面地普及工业化建筑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二、国内外工业化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1.国内工业化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规模建设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建筑方式建设所耗时间较短、效率高,是当前时期下建筑工程建设的一个全新的建造模式。但是,国内工业化发展遇到了瓶颈期,成本方面面临着居高不下的态势,各种工业化体系成本增加量显著上升,对于不同的工业化体系而言,它们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与传统现浇体系相比,工业化体系平均成本要增多200至500元每平方米,成本差距这么大,使得很多开发商望而却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业化建筑难以全面普及与推广。本研究认为,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综合效益非常显著,然而人们只看到的是工业化建筑的成本高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很少看到工业化建筑的服役年限问题,综合成本观念并未形成。人们并未对市场对工业化的优势性能以及品质给予清晰地认识,对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增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目光不够长远。
2.国外工业化建筑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筑而言,其发展主要是取决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发挥其主导地位,政府可以不断的将资金与技术进行集中,实施大规模的生产,使得传统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建设模式完全被工厂化建设所替代。以美国为例,在工业化实际发展历程中,颁布各项法律法规,并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业化建筑补偿机制,使得工业化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畅通、规范、有序。对于工业化建筑成本而言,对于不同生产方式以及属性的成本,如基础成本、改造宅基地成本以及土地开发利用成本E,均完全一致,由工业化而造成的成本不同点一般主要集中于建筑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方面,其中工期变短而造成的人工成本以及资金使用率等指标的下降,恰恰弥补了工业化导致的成本增量。对于欧美这样的国家而言,其国内人力成本保持较高的水平,通过工业化生产模式的实施,工人在现场工作或者操作的时间显著减少,加快了劳务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劳动力成本水平下降,从而很好地控制了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
三、影响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的相关因素分析
1.材料费用增量
工业化建筑建造需要增加某些材料来确保构配件正常的安装以及建筑等方面的功能,主要内容包括:预埋件、PE胶条以及防水胶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预埋件主要有吊环、套筒以及调节件等方面的内容。吊环以及调节件是组成构件安装中的辅材料,构件拆分设计对套筒的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防水胶以及PE胶条则能够很好地对建筑节点防水方面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使用量则受到工业化结构体系的选型以及节点做法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材料增加费同工业化建筑体系技术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存在较好的关联性。
2.构件生产费用的增量
对于工业化建筑构件而言,一般需要在工厂之中按照严格的生产工序和流畅开展生产活动(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根据如下图1所示的生产工序及流产图可以看出,工业化建筑构件在工厂内的生产需要经历台模加工及安装、钢筋及注浆管加工、钢筋骨架及网片绑扎、注浆管以及安装预埋预留、侧模安装、工序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脱模以及成品堆放等10道工序。模具的类别与周转频率均会对构件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生产成本增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模具类别与工业化的前期拆分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对建筑整体预制部位的把握对预制体系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的模具数量也随之而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之中不同类别的预制构件的数量越多,构件的类型也就随之而增多和变得更加复杂,那么模具的成本也就会随之而变高。
3.业化建筑的运输费用增量
工业化的建筑构件需从工厂运输到达项目建设地,增加的运输构件所需要的费用与运输效率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工业化建筑构件的运输效率受到构件运输距离与构件重量以及大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工业化构件设计初期,需要着重考虑构件的大小及其重量,在常规的设计过程之中,一般控制构件的重量约为5t之内,其长度均控制在5米之内(按照实际工业化建筑项目之中的经验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确保工业化建筑构件可以高效地运输至施工工地之中。除此之外,工业化建筑构件生产的厂址选取与项目所在地之间的距离关系也显得非常重要,距离效率越高,其成本增量则越低。下表1中所示的为某个区域十字型标准楼型测算的运输费用增量表:
4.现场施工费用的增量
工业化现场施工的费用增量主要包括机械费、人工安装费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机械费用控制主要体现在塔吊的布局以及选型的经济性上面。合理的塔吊选型需要与工业化构件的设计过程相结合,构件的数量与重量对吊装的效率存在较大的影响,构件设计得过多吊装效率显著降低,若构件重量设计过大,那么远端构件可能不能很好地被起吊,这均会对工业化建筑的施工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在构件拆分设计过程中,应该将构件的数量以及重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上面。建筑工业化的节点施工与传统的现浇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常常也需借助其他工具来辅助工程项目施工,新的施工操作方式使得工业化施工部分的人工成本也随之而显著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建筑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工业化建筑就是最近几年新型的一种全新的概念。然而,工业化建筑的普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出现了瓶颈,根源在于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较传统的建筑成本要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工业化建筑建造成本相关因素,旨在为工业化建筑的普及率的提高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篇8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住宅工业化;相关问题;实施建议
装配式住宅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应对住宅建筑需求的一个主要措施,在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成为当前的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方式。装配式住宅具有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所不及的诸多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各个建筑企业的青睐,为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助益。本文从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这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谈论了通过建设装配式住宅以推动住宅工业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对相关的住宅建设人员有所启示。
一、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为了应对人们急遽增长的住宅需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慢慢着手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建设。而到2010年为止,装配式住宅作为住宅工业化发展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事物,开始在国家建筑行业工作中确立起来。
装配式住宅是作为住宅工业化的建设产物和关键环节而存在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辅以木结构和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结构等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而这种装配式住宅从含义上来讲,就是指以这些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作为基本的建筑构件而建造的一种住宅。而且,这种住宅中的非受力建筑构建以及建筑配件,诸如内、外墙板以及室内的厨卫设备等,都是提前在工厂中生产,建设人员只需要在施工现场将这些部位进行组装,便可建造出一栋完整的住宅建筑。
而住宅工业化则是作为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而存在的一项工作,它与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住宅生产经营的一体化、住宅构件生产的工厂化及住宅协作服务的社会化四个方面一同构成住宅的产业化。建筑企业通过对住宅建筑实施工业化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住宅建设的装修工作的精细程度,从而推动住宅建筑精装修的发展。可以说,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对住宅的产业化发展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建设在装配式住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我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建设方式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粗放型的建设及经营管理状态中,为建筑行业造成了极高的能源消耗,并产生了诸多的建设垃圾,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而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建设则能够推动住宅建设的精细化发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实现建筑行业建设效益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些工业化建设效益的实现还都需要依赖于装配式的住宅建筑的建设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以推动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同时提高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建设程度。
二、装配式住宅和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住宅工业化建设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而装配式住宅建设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当前时期我国的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致力于实施装配式的住宅建设工作,力求通过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但是,目前我国的装配式住宅建设以及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实现二者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本文下面就谈论几点推动住宅工业化建设以及装配式住宅发展的建议:
1、调动政府在此项工作中导向作用的发挥
我国的住宅的工业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还直接影响着全体人们的居住需求,这项工作的实施甚至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的方式造成彻底的变革。因此,要实现装配式住宅的有效建设,并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建设进程,就必须调动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我国政府中相关的建设部门要对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的住宅建造需求,以及住宅建设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地系统分析。然后,国家还要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住宅工业化的技术以及经济政策,并针对装配式住宅的建造工作来开展建筑构建以及其他部品的统一的专业化的生产、管理及安装,推动建造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行状态的实现。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强对于技术、人才以及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等的投入,为我国实施住宅工业化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等的支持。
2、调动建筑行业对于此项工作的全面参与
装配式住房以及住宅的工业化建设需要各个建筑企业对于不同建设部件的高效率的协调生产,我国的大、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及建设企业通过协调资金的流通以及合理配置各项生产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推动工业化生产的完成。而在我国诸如万科集团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毕竟占少数,要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发展,还必须积极地调动中小企业对于此项工作的参与力度,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行业对于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全行业的参与。国家要推动中小企业在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建设中的参与,就必须通过实施优惠措施以带动中小企业与其他大型建筑企业之间的链接。比如,国家可以对中小型的建筑企业实施必要的银行贷款以及土地优惠政策,并为其减免税费、调整审批程序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构筑系统高效的住宅工业化建设产业链
装配式住宅的建设主要依靠于不同建筑构建的生产,这就要求国家在推动住宅的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建筑企业作为建设的核心,帮助建筑企业构建一条系统高效的产业链,使建筑企业能够实现建设研究、建筑设计、构建预制以及具体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工作模式的实现,推动我国建筑全行业由传统的建筑建设向现代化的工业化住宅建设的转型。而且,国家还可以在建筑行业内大规模地推行此种产业链的生产模式,为国家住宅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一批高效的专业的建筑企业。此外,国家还应该着力强化产业链中的技术研发工作,调动房地产开发单位以及各级科研院校和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对于建筑建设工作的技术研发,争取为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提供高性能的建筑构件,使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建设水平实现切实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当前时期,推动我国的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扭转的一种趋势,而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变革。因此,我国的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建筑企业对于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全行业参与。而且,国家各建筑企业也应该主动地致力于推动装配式住宅的建设,力争通过推动住宅建筑全面高效的工业化建设以达到对建设效益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广秀,马晓蕊,张卫琴,孙林. 建造装配式住宅推进住宅建设工业化[J]. 住宅科技, 2010(12)
[2]沈定亮. 保障性住房中推广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可行性[J]. 上海建材, 2010(04)
[3]涂虎强,刘景园,陈康. 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住宅产业化[J]. 科技资讯, 2011(04)
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业化;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良好状态,这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大力发展,而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的前景发展是广阔的。这种背景和形势下建筑企业需要需要继续抓住时机,不断创新,把建筑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创造建筑企业发展的新契机,在笔者看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迎接建筑企业的良好前景。
首先,建筑企业要把吸收优质人才作为发展重点。对于每一个市场主体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就必须有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建筑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上却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别是一些中小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各建筑企业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工人,处于基层的工人流动性非常大,往往出现青黄不接和招工难的现象,尤其是最近几年更为明显。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应该立足长远,改革传统的用工制度,当前我国的建筑工人大都是农民工,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他们的职位固定化,增强工人的归属感。而且目前建筑企业的人员大都是散兵式的,很多人并没有接受到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也需要加强技能的培训。所以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可以和高校通力合作,设立筑技术培训班,把那些没有技术、经验的工人训练成为有技术、合格的、有经验、稳定的建筑工人,大力引进一些年轻的技术新锐,为我国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高校可以起到良好的人才引进作用,但是建筑企业并不能完全依靠高校,因为很多高精尖的人才往往会将企业作为暂时的翘板,而且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化较为浓厚,还有周期长、实践能力差的弱点。建筑企业如租赁场、建材厂、构件厂必须要严格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培养自己的人才,这种“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筑企业自身的优势。既要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建筑企业的人员中不乏体力劳动者,却缺少必要的监督人才,一个优质的质量人才队伍,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保障其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其次,要紧紧抓住改善工艺、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等这根发展的主线。实现工业化生产是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传统的建筑工地现场加工,会造成浪费,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样的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产品可能都不需要在车间而会在预制生产工厂或车间完成,按照相应的标准生产出预制品,然后便可以直接在建筑工地上使用,这样既可以有利于建筑产品的维护维修,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还可以促进建筑材料产品标准化的发展,拥有很多的益处。目前建筑过程中,建筑企业也存在着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一般而言非标准件产品,都需要进行订购,销售者根据建筑企业的图纸进行生产。标准件可以在市场直接购买,甚至有些企业都可以自行生产。所以在建筑标准化进程已经加快脚步的情况下,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也要牢牢抓住建筑工业化这个基本的方向,通过工艺完善、人为因素影响降低,一定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方向。
最后,有人认为没有建筑的工业化就没有我国的工业化,这也从侧面折射了建筑的工业化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建筑企业工业化会带来多方面的优点。一个工厂设备齐全的良好建筑企业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把人为因素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高效发展。有人还认为建筑企业工业化能够缩短工期20-30%,而工期的缩短又能够减低建筑成本,所以这个影响力都是巨大的。
建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仅需要减低成本和工期,更要提高效益,一个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效益,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建筑企业通过工作化生产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以促使建筑构件大规模的生产。比如建筑企业使用最多的钢筋材料弯制工作,就可以通过数控机床来实现,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建筑材料自动化来完成,自动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反过来,自动化也会促进工业化。而且很多建筑企业如建材厂、构件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一定的劳动力,工业化生产后需要大批机器,就会对机械工业化产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就业率。同时因为建筑一线人员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所以很难招工,通过机械化和工业化可以降低建筑企业一线职业的劳动强度,改变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建筑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功铁编著.建筑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0-57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 the research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for 14 years,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nergy conservation,reduce costs, to enhance the residential quality, improvelabor productivity advantage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only way, and as a core to promote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hain,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formation of a unique busines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4年,成立于1953年的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改制,民营企业的新鲜血液流进了这家老牌国有企业的血管,改革、创新、转型,大地建设集团焕然一新,投融资、新型建材、外经外贸和建筑施工“四大板块”齐头并进。建筑工业化这条红线,串起“四大板块”,形成了具有大地特色的现代建筑产业链。
为中国住宅工业产品化、商品化、标准化、规模化趟出一条路
九十年代后期,集团组织人员对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建设领域进行了学习考察,了解到国外实行了半个多世纪、技术与市场相对成熟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及其建造技术,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对比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的住宅生产方式还存在着建设成本偏高、资源消耗大、建筑质量通病难以克服和使用年限短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将改变中国百姓住房紧张、购房成本偏高的现状。
大地建设集团决心第一个吃螃蟹,为中国的住宅工业产品化、商品化、标准化、规模化趟出一条路。1998年,集团抽调30多名技术骨干,由我本人亲任组长,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刘亚非为副组长,与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世构体系新技术课题研究组。在投入2000多万元科研经费后,又另花了2000多万元从法国引进世构体系成果,通过消化、吸收,不断创新成果。
为了检验结构性能,14年里,我们对自己创立的本土化世构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性能试验:通过72个试件的叠合面抗剪试验和上千次疲劳试验,验证了世构体系叠合板的预制与现浇部分能够整体工作,叠合面粘结良好。
2002年至2009年,又多次委托东南大学进行世构体系键槽节点拟静力试验,验证世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键槽节点的滞回曲线饱满,功比指数较大,试件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节点延性系数大于4,完全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抗震要求。
为进一步检验世构体系构建的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他们制作了1:2缩尺框架模型,先后多次在东南大学房屋抗震实验室进行抗震试验。在43种工况的振动台试验中,他们创立的世构体系表现优异,大震下破坏轻微,仅在部分柱端及梁端出现弯曲裂缝,楼板无裂缝产生,框架结构仍保持较好的整体性,完全能够保证在强震下不倒塌。
14年来,经过300余万平方米各类建筑的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最终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设计软件、技术规程、图集和施工工法等),并在抗震设计、节点构造、施工安装等方面取得9项国家专利,形成了该框架结构体系设计、生产及施工成套技术。
2011年10月,大地建设集团主编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技术规程》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已正式在全国推广实施。
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相当于一年为南京新增3.5座紫金山植被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大地建设集团以高技术为依托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生产的优点非常明显:
首先能够全面提升住宅的综合品质。采用这种结构技术,结构产品都为工厂式预制生产,每个工程项目施工都由技艺娴熟的职业工人操作实施。现场装配化施工,准确无误,实现了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佳的质量控制。基本消除了传统施工常见的渗漏、开裂、空鼓、房间尺寸偏差等质量通病,实现了主体结构精度偏差以毫米计算。
二是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较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工期。大量的建筑工人由“露天作业”向“工厂制作”为主的产业工人转变。以大地集团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设的某幢楼为例,一般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同等规模的工程,平均需要劳动工人约140人左右,平均7天完成一层楼,而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只需要工人70人左右,平均5天一层楼(包括外装饰),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据统计,2010年南京市各类房屋施工面积约5500万平方米,仅楼板一项,如果全部采用大地建设集团研发的建筑工业化技术,仅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相当于3.5座紫金山植被的吸收量,节能减排效益相当可观。
四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文明施工。采用房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将大量的现场施工转移到工厂,相对传统的施工方式,减少了传统建筑现场搭设脚手架等材料和费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有害气体及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场施工更加文明。
五是减低建造成本,经济效益明显。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装配率可以达到了85%以上,现场模板用量减少80%,支撑减少50%以上,节约钢材20%,节约人工50%,节水30%以上,耗材节约40%,节省工期30%,管理费用节约50%,项目综合造价大约节省15%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大地建设集团建筑工业化的显著优点,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开发商。从南京大地豪庭小高层住宅群,到苏州万科金域缇香26层高层住宅群;从金盛国际家居广场,到新加坡榜鹅西C17工程……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有30至40万平方米的各类房屋建筑采用大地建设集团的建筑工业化技术施工。
未来5年内,大地建设集团将在国内再开办10家工厂。目前,国内外已有30多家大型企业要求与大地建设集团合作利用这一技术。
房屋建筑工业化,牵起大地“四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目前,建筑工业化这条红线,已串起大地“四大板块”,形成了具有大地特色的现代建筑产业链。
一是以房地产、股权投资、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房地产投融资板块。近10年来,以大地豪庭、大地伊丽雅特湾为代表的数百万平方米商品房已经上市,另外还拥有近3000亩存量的土地资源。公司采用参股的形式,直接持有交通银行、中珠置业、沪宁高速、格力空调等大企业的股权,以较高的收益回报,为公司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二是以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的系列建材产品为主的新型建材工业板块。摸索建筑工业化之初,大地建设集团就成立了南京大地建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并在江宁区开发区购置土地兴建大地建设工业园,形成了集预制房屋构件、地铁盾构管片、市政管网构配件、混凝土构件、文化艺术石、预拌混凝土及干拌砂浆等新型建材生产于一体的建筑工业化基地。
三是以海外投资、产品外销及海外工程总承包为主的外经贸板块。公司凭借多年承接海外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先后在法国、日本、阿尔及利亚及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大量的经援、BT工程、总承包建筑等外经工作。2009年公司在柬埔寨日月湾购置土地100公顷建设旅游度假村,公司外经贸业务以此为开端向土地投资与旅游、酒店业拓展。
四是以房建、市政施工、机电安装为主的传统建筑施工板块。大地建设作为一个大型建筑企业和国家第一批房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有多项技术指标处于行业前列。在传统建筑施工项目上,大地建设坚持走品牌化道路,积极提升工程质量和对外形象,先后获得10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南京地区应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的装配式房屋,绝大多数是由大地建设集团总承包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