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

篇1

一、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

1.从教学目的看

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对语文教学全新的规定。特别要注意的“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它是对语文学习功能、目的、方式的重新定位,它不同于以前的“语文能力”。“能力”是在短期强化训练中形成,而“素养”则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熏陶感染而养成的。课程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出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养上,这为学生进入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从教学内容上看

从新课程标准中看,无论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课文,始终贯穿着“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吸收中华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一主题。在这一主题指下,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能力培养,而是运用中华民族的丰厚的文明遗产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来熏陶人的感情、性格,培养人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这些都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3.从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来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教师不再是传道、受业、解惑者,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另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际是就是鼓舞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应不求划一,崇尚自然。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

4.从教学评价上看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时“对学生应多加激励”,“从正面加以引导”,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评价要求,无一不体现了课程标准尊重人的人的人本主义思想。

5.从教学资源上看

课程标准建议的教学资源大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的生活话题”。特别是把“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的生活话题”引入教学,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课程标准中始终贯穿了人本主义思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做呢?

二、人本主义思想下的语文教师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是好领导,同理,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特别是在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就应该做受学生欢迎,为学生服务的好语文教师。

为学生服务,首先就应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采取的是奴化教育,把教师“神化”,称什么“天地君亲师”,还说什么“传道授业解惑”,把教师的权威绝对化,学生对老师所传的“道”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奴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在创新教育的历史时期,作为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塑造他们”。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来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在架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把桥的一端架在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上,使学生通过桥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彼岸”。

为学生服务还应防止产生“包办”的现象。“包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特别是与高考有关的知识一点一滴地都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接受能力。这种做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创新教育的今天,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种做法是千万要不得的。

2.课堂教学要民主化

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心灵沟通,这就必然要求课堂教学要民主化。

教育的本质是造就人,学校应该成为人才的摇篮。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构成的教学全过程中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课堂教学的中心也就明确了。这时,教师就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不再扮演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而是以平等的面貌出现学生中间:组织教学过程,指导学习方法,讨论疑难问题,提供有关知识。教师不仅是走下讲台,应该把这块“圣地”交给学生,实现民主化教学。

实行民主化教学,首先要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自己重要,知道你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们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等于告诉学生,你赞赏他们。因为没有比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显得更容易和更难于治愈的。教师要是能使学生感到他的存在十分重要,他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能量,课堂气氛也就必然会推向。

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要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上,教师应由课堂的“主演”变成课堂的“导演”,把说话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己读书,自己发表见解。教师“要善于观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环境变化,并且以相应的方式采取行动”,适时拨亮学生的眼睛,触发起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培养。

新的时代需要的是新型语文教师,而不是教书匠。面对新世纪的创新教育,面对课程标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民主引进课堂,这样我们才能在课改的大潮中自由游弋。

篇2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中可知,在新课标中,人文主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加强人文主义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内涵已由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立足个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它强调的主要内容有: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权利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有关怀、慈爱之心。为此,人文教育不同于重在培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教育,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滋养人的内在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只有人文素养高的人,才能将人与自然、社会、个人的得失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一、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强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学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流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的个性的发展,绝不单单指人的知识水平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漠视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把成绩当着取得社会认可,学生把成绩当着成就学业的手段,历史学科变成一门纯功利的学科。长此下去,人的素质与时代对人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远。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时代,人的自身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每个人的发展与完善程度还取决于他自己有没有学会发展,换言之即是否具备发展的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旨在获取高分数,忽视个性张扬、主体意识的培养,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历史是一门融政治、经济、文学、哲学、艺术、伦理、地理等知识为一炉的综合性学科,人文性极强,是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极好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从知识的、方法的、情感的、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施以影响,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熏陶,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

二、从全面实施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历史学科教学中需要加强人文主义教学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人文主义的内涵十分吻合。纵观历史新课标,从教育观念、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程标准等无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准绳。新的历史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这些理念的提出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历史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与人文主义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1.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教化功能。历史课程中蕴涵极其丰富的育人教化内容,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知识;有辉映千古的民族文化;有深厚民族底蕴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的民族胸怀,学生在为此而感到自豪的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具备开放的心态,要有吸纳包容所有其他社会文明的胸怀,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与世界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强大,也才能有个人的立足之地。

2.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包括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点等。历史学科教学要求学生会学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自觉将个人的前途与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

3.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外,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也是两个不可缺少的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历史素材,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诸如黑板报、小论文、演讲赛、辩论赛、参观访问、观看历史影片、表演历史短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以及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理解他人,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三、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历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主义教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实用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人的心灵,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篇3

《奥赛罗》写的是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悲剧爱情故事,在这部剧里,莎士比亚充分发挥了人文主义者对待爱情和自由的态度。他将奥赛罗设计成充满冒险精神的勇士形象,面对爱情,奥赛罗勇敢果断而豪迈,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而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也是一往情深,照奥赛罗所说,苔丝狄蒙娜对他抱有同情,她为他的勇敢而感动。这样的爱情体现出了新时期的爱情观,那就是爱情要建立在互信互爱的基础之上,彼此都要互相理解,这样的爱情观与自古以来的门第观念完全不同,这种完全抛弃了种族、门第与社会地位的爱情观念也是人文主义者全新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态度。由于完全背离了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必然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容,这样的爱情必然会遭到阻拦和破坏。在《奥赛罗》中,这对恋人在相爱之后首先遭到的打击就是来自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她的父亲极力反对这对恋人的相爱,更因为奥赛罗黑人的身份而不允许他们结婚,加上狡猾而奸诈的伊阿古从中挑拨离间,最终导致了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在这出戏剧当中,虽然伊阿古令人憎恨,但是从整体情节发展来看,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两人的性格特征也直接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毁灭。男主人公奥赛罗容易轻信别人,同时又有很强的嫉妒心,他轻易就相信了他卑鄙的手下伊阿古,并且对苔丝狄蒙娜产生了怀疑。而苔丝狄蒙娜性格也有缺陷,她粗心大意,由于她的疏忽丢了自己的手帕,让奥赛罗误以为自己的妻子不忠,从而促使了悲剧的爆发。这种情节设置实际上是代表了莎士比亚的美学思想,以及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理想,虽然这部剧简单地看来就是因为手帕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但是它绝对不是一部简单的恶作剧,而是具有十分复杂的美学特征,作者将这样的情节设置在文艺复兴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典型意义,剧中的激烈矛盾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十分复杂和丰富。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碰撞与对立,正如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所说的,文艺复兴是产生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充满了思维能力,饱含热情,学识渊博而多才多艺,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异常残酷的时代,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实,新兴的人文主义者虽然具有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愿望,但在罪恶的资本主义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却感到寡不敌众,理想得不到实现,面对这种困境,莎士比亚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思考,他此时创作的《奥赛罗》就是蕴含了深厚的悲剧意蕴,体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刻意将主人公奥赛罗化作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在这部戏剧里,他勇敢坚强,慷慨无私,心中充满着追求至善至美的崇高理想。奥赛罗代表了戏剧美好的一面,与他相对应的是伊阿古和勃拉班修之流的人,在莎士比亚笔下,这类人具有极端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伊阿古,身上兼具了封建主义的凶狠残暴,同时还有资本主义的狡猾与伪善,他们是邪恶与丑陋现实的化身。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奥赛罗与伊阿古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美好与丑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虽然在世人看来,理想是美好,令人热切期盼,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产生在孱弱的人文主义者身上,本身就具有了悲剧意义,人文主义者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面对黑暗现实的时候是那么不堪一击。从主人公奥赛罗身上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幼稚表现暴露无遗,奥赛罗并不理解自己所要追求的自由爱情是平等而伟大的,他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人文倾向。也就是说,他对于这种追求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完全无意识的,所以在面对艰难的时候他非常困惑,这种性格特征就给了伊阿古可乘之机,伊阿古对奥赛罗说同阶级、同肤色的人向苔丝狄蒙娜求婚她都置之不理的行为违反常理,面对伊阿古这样的说法,奥赛罗并没有表示反对,更没有对于自己所要追求的爱情以坚定、有力地回击。相反的是,他反而对于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疑惑,并且一度怀疑苔丝狄蒙娜。此时的奥赛罗已经忘记了自己与苔丝狄蒙娜的牢固基础,也忘记了自己对于美好爱情与理想的追求,这样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不断怀疑苔丝狄蒙娜,最终不再信任苔丝狄蒙娜,亲手将自己的爱情葬送了,与其说奥赛罗是对于苔丝狄蒙娜产生了怀疑,实际上是他对于理想与美产生了动摇。

虽然从表面看来是由于奥赛罗自身性格特点,以及伊阿古等人造成了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份爱情本身就会是悲剧结局。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是因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不管阶级地位还是种族肤色都是相距甚远,这违反了封建传统道德,也必然会导致封建势力的极力反对与扼杀。例如,反对的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勃拉班修,这位老封建将相貌与财势视作婚姻的必要前提,认为苔丝狄蒙娜这样貌美的姑娘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与黑种人结婚的,对于他们的结合,勃拉班修表示出极度的不理解,认为这完全不合常理。这种封建思想一直被勃拉班修所信奉,并且始终禁锢着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直到勃拉班修死了,他都不同意这对恋人的婚事。而伊阿古成了这份爱情的主要破坏者,由于伊阿古集封建势力的顽固守旧与资本主义的狡猾奸诈于一身,所以对于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来说,伊阿古的威胁更大,尤其是伊阿古身上表现出的资本主义的阴险与狡诈对于男、女主公的爱情来说是致命的一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伊阿古不择手段,不断去破坏奥赛罗对苔丝狄蒙娜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下圈套以蚕食他的意志力。面对这样的恶势力,奥赛罗难以招架,要抵御这样的困难,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简直是太难了,对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来说,虽然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初具形态,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还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所以人文主义者还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所以,在面对黑暗势力的时候他们无力抵抗,只能陷于困惑与不解,即使是无比愤怒也只能空做哀叹。从这方面来说,人文主义者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牺牲品。《奥赛罗》绝不是单纯的描写爱情悲剧,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作品里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美好愿望,以及理想得不到实现之后的毁灭性悲剧意蕴,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虽然《奥赛罗》是充满时代悲剧与社会悲剧的作品,但是它的美学意义还不止如此,正如我们所知,悲剧的美学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悲剧意蕴,同时还体现在隐藏在悲剧之下的积极的精神实质。悲剧美学范畴包括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剧中的主人公死去后,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各种美好的品质已经幻化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激励着世人不断进步,他们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心灵指引着人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虽败犹荣,这样的牺牲反而更能激发起人们的赞美与同情。另一方面,虽然一般在各种悲剧冲突中,邪恶一方的势力总是压倒正义的一方,但是在这个矛盾冲突的过程当中反而暴露了丑陋一方的渺小与空虚,他们身上的腐朽更能够激发起人们的愤恨与憎恶,并由此认识到了正义的美好,人们会相信,虽然邪恶一方暂时是占优势地位,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走向灭亡。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倾注了自己大量的精力,他把自己作为人文主义战士的美好理想与愿望全都寄托在剧本中。莎士比亚本人就是乐观主义者,所以他的很多戏剧虽然是悲剧形式,但是其中充满了启迪,让读者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进步意义,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美好意愿。虽然在这部剧里表面上恶势力战胜了新势力,但是善、恶只是指向行为,并不代表善与恶本身,恶势力想尽各种方法镇压新势力,处处孤立分裂新势力,虽然最后悲剧结束,但悲剧的背后是真、善、美得到了永恒的胜利,相比之下,恶势力则走向了永久的毁灭。

篇4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文艺复兴三杰;引言

文艺复兴运动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时期,教会对于人们思想进行着黑暗的禁锢和残酷的专制统治:当时的基督教会是整个欧洲社会的绝对权威和统治。它宣扬上帝是不能质疑的权威,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遵循基督教的教义。人性应当完全屈从于神性。在整个中世纪里,无论生产力还是文化,欧洲都处于停滞不前的黑暗状态。文艺复兴运动于十四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各个城市,然后逐渐蔓延到西欧各国,并于16世纪达到顶峰。它表面是回归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化,但实质上却是新兴资产阶级所创新的一种文化运动。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们应当回归到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热爱,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以人为中心。“它不仅仅表现为对人之价值的肯定,更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人文主义涵盖诸多领域,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哲学上,它表现为人本主义;在文学上,它表现为古典主义;在艺术上,它表现为现实主义;在伦理上,它表现为反禁欲主义;在政治上,它则表现为民族主义。总之,人文主义突破了中世纪的神权主义与宿命论,宣告了现代意识的全方位觉醒。”[1]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回顾和其中体现的人文思想

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时,意大利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开始兴盛,发展迅速,成为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芽。与欧洲内部的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相对应的是,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扩大。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海上航线。这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持续发展更为有利,它让生产资源和商品的全球流通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当时的欧洲的其它各个方面也都为资产阶级和文艺复兴创造了成熟的背景条件,比如教育,科学,甚至包括教会内部的变革等。首先从中世纪开始,教育开始在欧洲得到了本质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大学正是在中世纪时期诞生于欧洲。到1500年左右,欧洲拥有了大约80所大学。大学促进了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也更快更多的培养了受过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必需且充足的人才和思想根基。而随着教育的发展进步,科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从中世纪开始,科学逐渐呈现出独立宗教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趋势。伴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手段的提高,人们对于宇宙,天体等了解的越来越深入,并相应的推动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鼓励了人们对上帝和宗教进行更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这些推进了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又进一步从思想上为文艺复兴扫清了障碍和负担。

而文艺复兴最终发生的契机在1453年。那一年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被掠夺带走至欧洲。它让欧洲人有机会接触并重新认识到被忽略多年的希腊文明和文化。此时此刻的欧洲人惊讶的发现,早在几千年前的希腊和罗马,人们就已经创造了丰富辉煌的精神文明。那时的人们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更高的认识,肯定和尊重,也更好的享受了精神上的自由,富足和快乐。这些对于在黑暗和压抑的中世纪被束缚太久的欧洲人重新带来了希望和努力追寻的目标。至此,文艺复兴从各个方面都最终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它以蓬勃的生机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开始蔓延生长。“文艺复兴是一个席卷欧洲的文化潮流,首先出现于意大利,时间在14世纪,然后波及法国和西班牙,抵达英国则是15世纪以后的事了。”[2]

文艺复兴的发生发展过程本身即是人文思想在欧洲的萌芽过程和发展过程。人文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特质就是尊重人和人性。它反对以神为中心,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它提倡尊重人性,尊重人的自然需求,追求现世的幸福和物质享受。对于爱情自由的渴望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项重要体现。人们开始渴望自由恋爱,不希望自己的个人生活再受到教会和社会所施加的种种条件的束缚。

它强调人是宇宙的精华。它肯定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人文主义者针对世界末日论,强调人的辉煌的未来;针对人的渺小与有罪论,强调人的伟大与业绩;不重来世,而重今世;认为人诚然是不完美的,但可以努力向完美靠拢。”[3]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大任务。“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世俗享受,反对禁欲苦修,在西欧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4]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大量极其出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比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乔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乔尔乔内,提香,马基雅维里,康帕内拉等等。其中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们三位都是杰出的文学巨匠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其作品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时至今时今日仍然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宝藏。

篇5

关键词:人文主义 高职教育 培养质量

课 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5-615)的研究成果。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等稳定社会发展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几年,随着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的激增、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突出职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学习几乎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德育、创业指导、形势政策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但量显得很少,而且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德育工作,一般都是说起来很重视,做起来却容易被架空。高职教育,只有切实认识并贯彻落实以德兴教、以教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本质,适时引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才能找到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深厚泉源。

一、“人文主义”一词的由来

人文主义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期的古老教育。当时的教育除了哲学、史学、戏剧等文明教育外,主要强调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学科。这几门学科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Liberal 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生用studia humanitatis表示这些学科,英文为the humanities,我国译为“人文学”。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成“人文主义”,有学者认为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此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先进成果。人文主义教育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教育。个人的人文涵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体现,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有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内涵。在当前人才大战、人本主义管理与教育思潮之下,重视人文教育与当前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这几年,我国高职连年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也已经居世界首位。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专门部署。

2.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无不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展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甚至于不到课。学生对上课的消极态度和学校的殷殷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高职教育忽略“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弱化了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有别于普通的“培训”,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偏离教育的实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出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才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和进步。

从以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更需要关爱、启发、激励和引导。而人文主义恰恰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人性的拓展,激发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引入并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高教现状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育应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其他原因

1.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道德素养培植是“教”的本质要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中正、和谐是“育”的内涵所在。教和育两个方面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基础。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只有夯实仁德根基,继而以“文”化之,才能实现以“技”长之。

2.高职院校学生的潜能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

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力水平并不低于社会上默认的“优秀生”。这些孩子的思维亮点,曾被家长、学校认为是“不务正业”。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评判着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们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和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将以“分数”论高低变换为以“技能”论英雄。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关爱学生。

3.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社会应有的正知正见有待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或者由于成绩差,自信心长期受挫,有自卑的心理倾向;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情感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认同感,性格孤僻;或者由于一些偶然事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有偏见。步入高职院校,实在是出于无奈,主动要学习技术的很少。这些经历和遭遇都会给原本青春靓丽的高职学生蒙上一些心理阴影,使得这些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协调发展。

在这种情境之下,高职院校只有引入人文理念,用人文精神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关注,寄予厚望。只有让他们充满自信,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才能让他们爱一行、专一行,有信心、有决心学好技术,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1.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可见,国家层面的高层设置也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2.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

人文主义教育中的美育欣赏课程,通过对优美事物,如优美的书法、舞蹈、音乐、建筑、语言等的欣赏,让同学们去感受美,体会美,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着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每个人都渴望支持。作为青春成长期的高职学生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经常赞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从中会获得自信,并进而保持被赞扬的这句话、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此而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增强,形成自身素质。所以,积极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增加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责任心,学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我价值和学会包容别人,才能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

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在教学中主张要了解学生的性情,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反对羞辱和体罚学生;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为前提,向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重视智慧潜能开发,发展健全体魄的教育,逐渐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文主义要求教学人员用爱心去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把课堂当成一种工作或任务。高职院校的人首先要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文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让这种理念来指引高职教学的各项工作。

具体而言,人文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是国外优秀文化。这种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切入点。人文主义教育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或名人传记,我们只能用其中的摘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这样的语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读其中的一两句、一两段,然后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这些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进而导引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正己、爱生”。只有以完全正能量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对学生施以人文陶冶。教师的品德要堪为师表,教师的学识要堪为楷模,教师的言行要堪为榜样。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和谐融洽、文明上进的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学院积极的人文环境。

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有了良好的人文教师队伍和环境,我们还可以从课堂内外的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彰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风采,增强学生自信,重塑自我认识。

二是创建多种形式的院校社团,丰富院校生活,营造一种有别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多彩校园,释放压力,启迪动力。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绘画等开启学生智慧心灵的审美选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择优的标准,也不单纯以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作为就业推荐的唯一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社会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理论体现着极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无论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人本身而谈其他。职教会议也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基础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正是通过认可并进而挖掘人的无穷潜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帮助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要爬上“质量坡”、越过“结构坎”,整体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人文主义教育不可忽视。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君子的谦谦风范,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通过“诗、书、礼、乐”的外在学习而不断熏陶才能养成和建立。中华民族历来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十分注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人文主义教育的魅力恰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菅振行.教学研究[M].北京:燕山大学出版社,2010(10).

[2]肖媛.论科学精神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核心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14(3).

篇6

关键词:人物性格;悲剧;宗教;人文主义

一、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1)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595年,早于《哈姆莱特》。这是一部爱情悲剧,不过它完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对人生还满怀希望,他主要写作浪漫喜剧,描画出一幅幅快乐的人生图景。剧中一对青年恋人的死亡给了两个家族血的教训,他们幡然悔悟,消弭宿怨,言归于好。爱情的力量终究战胜了封建的偏见,这同莎士比亚“爱战胜一切”的喜剧精神总体上是一致的,反映了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理想。

剧别使人感动的是两位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他们炽热的相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对方,面对着封建的篱藩、家族的世仇、世俗的偏见,他们却毫无顾忌地冲破了这些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他们的爱是那么大胆、那么热烈、那么真诚,他们不但以身相许,而且心心相印,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任何世俗的考虑和自私的图谋,他们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颂歌。

(2)分析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归纳而言是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两家的家长,包括提伯尔特在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顽固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他们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狭隘保守的旧道德、旧观念。其主人公的不幸结局都是由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盲目轻信。估计一些人在此基础上会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家长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我们从剧本中可以得到一些社会教训。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形成

(一)家族间的仇恨

罗、朱的悲剧源于两大家族之间的世俗仇恨: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门地相当的巨族,他们一直存在矛盾,这注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得不到两大家族的支持。本以为可以借助毒药的力量,这对恋人可以在生死的边缘结合而得以幸福。然而,天公不作美,劳伦斯神父派师弟约翰去给罗密欧带信,可是在带信的途中耽误了时间,因此,罗、朱的悲剧产生了,他们的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给悲剧带来的影响

1、宗教改革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的不同。而“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体现”[3] 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其悲剧“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英勇的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 。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他们反对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反对封建主和僧侣的特权,反对封建割据,关心民族的统一和商道的通畅。这样,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就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就是这场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由此涉及到宗教,文学的各个领域。

2、人文主义的影响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文艺复兴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得到发掘和重视,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是如火如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强烈地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和理想观。

(三)造成悲剧的其他原因

由于帕里斯的介入 ,加剧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的形成。而约翰延误了送信的时间,最终促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在感情上依赖对方的非自主性人物。尤其是朱丽叶,把自己的整个命运完全交托给别人,让别人充当自己的主人。这是典型的奴隶意识,这种观念,在今天看来,无论如何值得批判,同时也是女性自我哀怜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三、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悲剧艺术之美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充分体现了悲剧的艺术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仿佛有一种荡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们一代代咀嚼着这幕悲剧的深邃内涵和艺术魅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首先体现在情节的曲折性。从课文书选部分来看,当人们正在为帕里斯和罗密欧两个热血青年相继死去而痛惜时,莎翁偏偏让朱丽叶醒来,让人们惋惜罗密欧为什么那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他再迟来一会儿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面对强大的封建观念和世俗观念,他们只有以死来捍卫爱情,别无选择。痛定思痛,人们不能不为那个扼杀人性的时代而愤怒。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还体现在主人公面对死亡昂扬无畏的态度上。朱丽叶是那般美貌,虽然已失去了呼吸,躺在墓中,她的手臂、她的眼睛、她的嘴唇还是那么迷人。她是一点“娇红”,她的墓是一座“芳坟”。帕里斯和罗密欧为朱丽叶天使般的美艳而折服,他们为朱丽叶去死像是一种挑战和享受。尤其是罗密欧的大段独白充分表达了他对朱丽叶忠贞不渝的爱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还在于悲剧的最终胜利。罗密欧与朱丽叶生命的陨落,最终换来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的和解,惯于拼杀的两只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几千年的封建观念对拥有封建观念的人做出了惩罚,他们的和解让我们看到了人文主义胜利的一丝曙光。

正如罗密欧所说,他们的坟墓将是一座灯塔,为后人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 余雅萍 死亡的关照与超越-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感

篇7

【关键词】人文主义 方法论 教育研究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色彩;线条;心语;艺术;绘画;人文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了人的欲望的迅速膨胀,人在拥有了金钱和获得了利益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对于人类来说很宝贵的东西,如道德的缺失、素质的低劣、精神的空虚等,这些说到底都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即人心出了问题。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以艺术为武器,挖掘绘画里的人文内涵,发挥美育的巨大作用,以唤起人类道德的回归、思想的纯净和心灵的纯洁。色彩与线条是绘画的重要元素,是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画家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对象的明暗、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艺术地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精神理念。色彩与线条的心语其实是画家的心语。

一、美术家的心语都是一种人文精神

在绘画史上,人文精神是一种传统。绘画对人类心灵的关照由来已久。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艺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遗存的绘画作品上来看,数量多,内容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绘画作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画家关注现世生活,饱含热情地描绘现实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挚爱;叶浅予的《快乐的哆嗦》中少数民族女孩翩翩起舞,快乐得淋漓尽致,快乐得忘乎所以。快乐是什么?这就是答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另一幅画马蒂斯的《舞蹈》,这是充满了原始野性、充满了活力、无比奔放自由的舞蹈,这种欢乐从骨子里透出来,舞者情动,观者心动;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从沉睡中醒来的海港晨曦,画家不仅很敏锐的捕捉住了海港早晨的形与色,还将新的一天带给人的希望、带给人的喜悦表现出来了,给人视觉上强烈的感受、心灵上轻柔的抚摸,这就是《日出.印象》给我的印象,这就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用一颗心去画画,在画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和热情,读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被深深的感染和陶醉,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人也变得高雅起来。由此看来,艺术家的心语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精神。

二、原始绘画是人文精神最原始的体现

绘画艺术从史前时期就已萌生,原始绘画想要传达些什么呢?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是距今二至四万年前的洞穴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他们画一头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或者是表达猎取野牛后的喜悦。这样看来,原始岩画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它同时还是巫术或宗教活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一种交流信息的交际活动,甚至还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但是它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表达了他们的心情、愿望、寄托等心理,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它起始于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的内心,这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最原始的体现。

三、文艺复兴和人文精神的张扬

论西方绘画的繁荣期,当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显。该时期吸取古代文化中热爱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正常欲望,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创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的精髓就是人文精神。由此看来,文艺复兴就是借助文艺的形式复兴人的精神,唤醒人的心灵,即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形式,解放人的思想,拯救当代人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当时的艺术家乐于用神的题材表现人,如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创作的作品中就有大量这样的题材,下面,举几例为证。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拉斐尔一生创作了许多美丽的圣母形象,他笔下的圣母是美丽的世俗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贵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拉斐尔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米开朗基罗塑造了许多英雄的形象,他笔下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在他的艺术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1]。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美术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宗教题材被他们改造了,通过这些题材表达的主题已不是对神和天国的礼赞,而是对人和人性的讴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许多用人的题材表现人之美的佳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家通过蒙娜.丽莎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及她那神秘的微笑,表现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还将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表现出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女性的自由与快乐,展示出人生的美好和人性的丰富。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另一个题材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从这些题材中他们找到了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人文主义主题的材料。的维纳斯在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纳等人的画笔下散发着人世的温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充满柔情的诗意,尽情表达了画家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提香的《天上与人间的爱》如诗一般的画面,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乔尔乔纳的《田园合奏》则是一曲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幸福人生的赞歌。总之,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人文精神在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大放异彩。

四、分析艺术中的“美”和“丑”理解人文精神

人们经常会谈到生活中的美与丑,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绘画作品里的美和丑问题。我们通常理解的美是指悦目,在艺术领域,形式的美是美的表层,内涵的美才是美的实质。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艺术美中的“丑”和丑形象中的“艺术美”,这将有利于理解绘画中的人文精神。艺术的题材并非只限于美丽、惬意或人生闪亮的一面,艺术也可以包含并有助于我们理解黑暗的一面,诸如丑陋的、令人痛苦的甚至是悲剧的事情。《教皇英诺森十世像》通过对教皇外貌、神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仅展示了他的外貌特征、神态表情,还揭示出他阴冷、毒辣、狡诈的本质。西方评论家曾评价这幅肖像:在欧洲,所有大师的肖像画都是出色的画,惟独委拉斯开兹的这幅不是肖像画,而是教皇本人。该作品揭示了华丽的外衣下一颗不太美的心灵。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不是表现女性的人体美,而是在探索写实之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创了立体派,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语言,体现的是立体之美、创新之美和探索之美。蒙克的《呐喊》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赏心悦目的美,以画家在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内心的恐惧不安。在绘画作品中,不论是艺术美中的“丑”形象或是丑形象中的艺术美,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生活的烙印、心灵的烙印,展现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艺术是对我们存在本质的揭示。

五、从中西艺术的差异中透析人文精神

中国和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传统在西方古典油画与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对比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传统的艺术,以真与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强调摹仿自然与和谐、秩序、比例、平衡的形式美,形成了一种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米勒的《晚钟》、《拾穗者》,都在真实生活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画家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和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艺术则把“传神”放在首位,重视意境的创造,强调抒情达意而把“形似”放在次要的位置,因而形成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中国水墨写意画则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以抽象的笔墨的皴擦点染摄取对象的整体风神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替外形的写实,创造出一个诗情与画意交融的境界,[2]这些从张大千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另外,中国古代画家常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象,是因为这象本身所具有的品质正符合画家所要表达的意———高尚、纯洁、虚心、正直的人格。如郑板桥的竹就是他苦难人生的写照,竹代表了他的人格,与他的精神合二为一。再如,清代著名画家朱耷的代表作《荷花水鸟图》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的蹭在石头上,冷漠孤僻,表达了艺术家孤独、冷漠、高傲的性情。无怪乎郑板桥评他的画时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作品构图突兀奇特,意境空灵清新,那不完整的荷叶及掩映的荷花极具画外之意,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宜,并富有层次感。荷花是朱耷一生钟爱的绘画题材,有不少画荷的精品传世,大多残荷片叶笔简墨酣,留下大片空白,耐人寻味。谈了这么多,大家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笔者想和读者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的作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过去了仍然光芒不减,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和观众呢?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向日葵》等。你认为,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一幅世界级名画,除了拥有炉火纯青的技法外,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才是它成功的秘密武器。一幅没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是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一个不具有人文精神的画家,是难以画出流传千古的佳作的。正如《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一书中强调的:艺术,原来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通过艺术培养和陶冶一个人的人文精神,通过艺术不断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美国教育家阿穆海恩说:“美术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职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美术教育与生俱来所带有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总之,绘画的熏陶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水平,引导观者解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心灵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找到一个理想的家园,时时徜徉于这里,心灵会得到抚慰,思想会得到净化,精神会得到升华,你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有生活品位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9

荒”实质须从劳动力供需双方去考察,结论是粗放的用工模式与新生代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鉴于我国仍须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解决办法是向人文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此,政府应为建设人文密集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以人性化管理来建设人文密集型企业。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人文密集型;转型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云计算物联网在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jk2012041);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b05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1日

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的用工瓶颈分析

自2004年以来,“用工荒”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政府和企业面对的难题。珠三角、长三角是如此,浙东南、闽东南等也是如此。每年开春,有大量企业不少生产线因为招不到工人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矛盾体现。

 

1、劳动力供给方的三个变化

首先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同时,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说明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改变,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而中青年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进一步的影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从事劳动密集型价值链环节的企业可雇用中青年劳动力数量也在下降。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根据其《统计年鉴》,2011年以后四川新增劳动力将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十二五”时期农村新增劳动力将从2011年的116万人逐年减少至2015年的94.5万人,呈明显递减趋势,年均递减速度为4.5%。中国劳动力供给正在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

 

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出来打工的农民已逐渐让位给“80后”或 “90后”的农民工。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相对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而不再满足于简单体力劳动,而且与当年进城打工的父辈们相比,他们有了更多的诉求。第一,与父辈们挣钱后会回家发展不同,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农村后会有意识融入城市;第二,父辈们只要求支付工资即获得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则还要求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金;第三,父辈们只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局限于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要求分享企业成长乃至城市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后是沿海地区对内地劳动力吸引力的变化。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增强,国家有意识地对全国区域经济进行重点规划或帮扶,近年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刺激了内地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内地劳动密集型行业也随之崛起,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区域更广,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在工资、福利、生活成本、乡土情怀比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更具综合优势的内地就业。

 

2、企业长期形成的功利型的粗放用工模式。从需求方考察,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维持功利型的粗放用工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以丰富的劳动禀赋参与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或者嵌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组装基地。中低端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同质性和替代性也较强;同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由于政府在早期对劳动法关注不高,劳动者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这类企业给农民工的报酬一贯是低工资、低福利、低权益保障等,以牺牲工人利益来换取企业高利润。许多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工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只有生产线,而与生产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更谈不上给予员工职业发展培训或规划,企业内上下级关系冷漠,难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有效吸引力。这样,可以看出,企业功利型的粗放用工模式与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变化之间的矛盾使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的用工瓶颈将成为常态。

 

3、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文献思考。针对“用工荒”问题,学术界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如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成过程,消除二元户籍制度;通过适当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和机制,把丰富但无技能、低素质的劳动人口转换为具有现实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淘汰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和权益,等等。这些建议均有其合理处,但还没触及根源,由于我国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宏观经济需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必须有许多企业从事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环节,仍必须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并具有稳定的国际竞争力。中西部地区由于高物流成本的制约,很难发展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所以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可以存在,但用工模式必须转型,本文认为要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人文密集型企业转型,即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

 

二、人文及人文密集型企业探讨

1、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其管理方式。劳动密集型企业也称为劳动集约型企业,是相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的,一般指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较低,使得其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即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总劳动比重较大的企业。

 

传统观念中,当人们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相比较,前者总属于较低层次的粗放的产业经营形态,与较为落后的生产力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相联系,同时又是以低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为前提条件。故在中国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往往是一种粗放模式,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这些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时都没用到很多专业的技巧,大多数管理者认为只要有钱给这些工人发工资就可以了,认为管理员工就是要严格管理,即以高压政策或刚性为主。这种管理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员工是被动的工作而不是主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绩效自然欠佳。这种以高压或刚性为主的管理已和时代不相匹配,在西方及未来,管理方式都倡导柔性的即人性化管理,也可以说,企业只有实施人性化管理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这个最终目标。所以,在此用人文密集型来指称以人性化管理方式为基础的企业。

2、人文的涵义及延伸。人文,亦即人文主义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二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作为专业术语的人文主义“是一个研究大纲,旨在通过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和伦理学来取代

中世纪经院哲学所推崇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广义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研究文艺复兴历史的著名学者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之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关注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蔑视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弘扬人的力量和智慧;二是主张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反对把“天堂”和“来世”作为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应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他们否定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提倡个人应自由、个性应解放;三是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只有在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问、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总之,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认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而是生活的主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后来,由“人文”一词引申出“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等,具体应用到管理领域,本质上即管理者应尊重被管理者的本性,重视被管理者应有的权利。

 

3、人文密集型企业的理解。关于人文密集型及人文密集型企业的提法,属于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如何理解此概念,就要从要素禀赋理论谈起。赫克歇尔与俄林在1919年和1933年为了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度和要素密集度两个概念。其中,要素密集度是为了区分两个不同产品,根据其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的不同投入,可以区分出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个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设两产品a、b,若同样生产一单位,产品a的劳动/资本大于产品b的劳动/资本,则前者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后者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后来被广泛应用,在产业类型领域,可以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类型领域,根据资本有机构成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技术的贡献及所起作用越来越大,技术也单独作为生产要素可用来区分某一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或某一企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这时,使用技术密集型来判断某一产业或某一企业的类型,则很难简单地从投入的比例来定量确定,而只是以其作用或贡献从定性的角度来判定。那么,这里使用人文密集型企业这个概念,也是借鉴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界定方法,指与粗放高压的用工模式相反的、在各种管理活动中处处体现了一种以人文思想为指引的氛围,或者说彰显着人性化管理的企业。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强调人的作用,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现代企业所称的人性化管理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对员工的情感进行有效管理;第二,让员工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管理;第三,鼓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第四,借助于文化管理来凝聚人心。

 

三、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的思考

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人文密集型企业,需要长久的阵痛,因为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但唯有这样的转型,才谈得上企业价值链的升级。考虑到当前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转型是一项社会工程。首先,对政府来说,应该为建设人文密集型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优化社会环境,打造整洁、健康、平安、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摈弃户籍歧视,保障企业工作人员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三是加大劳动监察,以国际劳工标准(简称ils)来规范社会的用工环境。这里不予赘述。针对企业,有如下建议:

 

1、重视员工的情感管理。现实中,许多企业热衷于发展具有优势的专长与技术,却对员工实行一种高压的刚性管理,忽略了和员工的情感沟通,给员工冷冰冰的感觉,从而导致了管理效率低下,企业效益下降。所以,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人性化的情感管理模式显得愈发重要。情感管理的实质是充分尊重员工,使员工怀着满意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可采取这些措施:一是及时送温暖。员工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大事小情,都送上关怀,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形成亲和力;二是倡导互相尊重、诚信沟通的行为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共同活动等与员工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三是倡导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用美国企业家的话说就是:“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四是实施走动式管理。各级管理者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员工工作或生活中的困难,协调上下左右的关系,及时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

 

2、鼓励员工参与和自主管理。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需鼓励员工参与和自主管理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一是让员工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管理。这是一种和员工分享权力的境界,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去发挥内在的潜能;二是创造条件,让员工进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一种自律、自觉和自为的管理方式,即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定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如果没有自主管理,单靠外部人为监督,就不可能有人性的解放。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积极为员工进行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以提升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如组织培训、经验交流等,并培养员工自主管理的组织风气等;三是实施弹性工作制。即在工作时间长度固定的前提下,员工对工作时间有自主权,可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能按个人意愿和价值取向,更好地协调家庭生活、业余爱好和工作时间的关系,使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3、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应为员工制定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最大程度地开发其潜能。一是要求管理者有“成人之美”的气度和“容人”的品质,像关心自己的前途一样关心每一个员工的未来;二是要制定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锚。企业应从工作能力、职业倾向、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员工做出全面评估,帮助员工了解自我,确定职业发展道路,并针对员工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鼓励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三是要为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创造学习、培训、晋升的机会。企业应该为员工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培训氛围,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可行性。对通过培训后成长起来的优秀员工,要安排其担任更具挑战性的岗位或晋升职位等,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需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作为支撑。一是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人性化的管理,形成人性化的观念;而这种人性化的意识一旦形成,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二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对于员工来说,从事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报酬,而且是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情感

需要。在同事关系中,上下级关系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具有极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员工的直接主管是友好的、善解人意的,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对好的绩效提供表扬,对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能够包容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会提高。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努力协调各种同事关系,使企业从上到下互相尊重,彼此信赖、融洽,以促进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三是努力创造一种文明而舒适的工作环境。研究证明,工作环境与员工的工作情绪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干净整齐的生产车间、舒适的办公室、协调的颜色搭配、轻快悦耳的音乐等,会给员工带来愉悦的工作激情;而高分贝的噪音、昏暗的光线、杂乱无章的工作间等,会给员工带来低落的工作情绪。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动员工开展美化工作环境,创建整洁“窗口”等活动,很有积极意义。

 

5、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培育人文密集型企业,还要注意:人性化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综观国内外人性化管理成功的著名企业,均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美国微软、麦当劳、可口可乐是如此,日本索尼、丰田也是如此。比如,麦当劳一切食品加工及储存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精确的工作程序,就连烹饪时间都有具体的规定,员工的一切行动也都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海尔集团是我国人性化管理的楷模,其同样有诸如“员工走路需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需将椅子推进桌洞里”等这样严格的规章制度。由此可见,“人性化”与“制度化”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真正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化管理必须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我国是一个注重血缘、亲情、面子和人情传统的社会,如果不用科学理性的尺度去丈量、规范管理者的行为,企业管理难免会缺少公正、公平,员工就会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人情人性感化人,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艳洁.中国人口政策已到调整期[n].中国经营报,2011.a12.

[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关于“用工荒”的形势判断及应对策略[j].农村经济,2010.5.

[3]杨晓天.“民工荒”成因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

[4]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

篇10

【关键词】中国体育 人文价值 历史作用

在我国,对于体育的认识主要是科学主义体育传统下形成的体质论、技术论、功能论等。二十世纪前后,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化中,体育军事训练化严重,形成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潮,也曾经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发展。现代社会中所形成的体育理论,往往也是一些功能学派,从体育的生物、社会、经济效果上认识体育,体育工具理性主义盛行。但是,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发展却越来越不好确定,体育的异化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问题。体育技术化、标准化无法解决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价值期望和情感体验,也解决不了兴奋剂问题,体育科学不是万能的。在席卷世界的现代体育中,人们看不到体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体育怎样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近些年来,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讨论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科学主义体育的得与失,并且试图从体育人文观的构建中,修补和弥合科学主义体育带来的弊端。这种探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使人们更加重视人在体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并促使人们从更加广阔的领域探讨体育存在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解析

在不同的时代,由于理解各异而产生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对人本质的理解才是体育人文价值观念产生的根本,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推衍产生的。在西方体育价值观念中,对人的身体和灵魂之间的关系讨论根深蒂固。故而,一切体育价值观都是从人出发这一点在西方的体育观念发展史中表现得很明显,实质上,这些服务都是围绕人类的发展进行的。体育人文精神一直贯穿整个西方体育的观念发展史,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塑造人的手段和形式往往通过身体运动来体现。而这一过程中,人类通过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能量,并用行动来证明本身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科学的认识也逐步让人类能够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体育世界也不例外,科学主义体育传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体育科学体系。事实上,只有技术才具有实用价值,体育技术化、标准化才能让社会发展和进步,光空谈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与它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当体育人文价值观念被遮蔽和淹没的时候,体育科学精神已经变质为工具理性主义至上。在近现代历史上,助力反人文一面的事情也曾发生过,比如说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潮就利用了科学主义的思想。

中华体育价值观受西方传统思想影响的表现

人类体育发展的普遍价值观中,往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人的利益出发。当体育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一点始终不变。而所谓的“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并不存在。近代以来,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主要体现在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价值的展现,这也是体育科学精神的明证。要不然,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价值主体就无法进行说明,也就没有了目标和存在的意义。人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价值体,任何价值活动都离不开人。当体育科学化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超越,这种创造性本质虽然是体育人文精神,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体育人文精神可以用这种精神来代替。在不同时代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念中,体现了体育科学精神在人文精神母体中的孕育和发展。

现代社会体育名目繁多,面对众多的选择,科学主义体育价值观并不能为人们的体育行为提供全面的标准和依据。要想合理地解释和解决体育实践领域内的所有问题,光靠认识到体育无限的科学化和技术化是远远不够的。体育人文精神并不是现在提出的新精神,而是体育科学精神的母体,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文精神的滋养。体育人文精神的本真在发展中不断失去,现在需要让它重新返朴归真,投入体育人文精神的怀抱。

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两把不同的尺度,前者是隐性的,后者就是显性的,两者代表不同向度的实践发展。科学尺度往往是容易理解和具有直观效果的,而人文尺度是核心,往往需要植根于体育发展的深层发展中,要想提升和挖掘,则需要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

追求人类生命本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人既有能动性、创造性,当然,另外一方面也会有一种受动性和享受性。人不光可以现实,同样也可以超越。人不仅可以有经验,同样可以实现经验的超越。人在进行价值构建的时候,始终离不开这两重本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以互相代替。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会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所以如果单纯实行信仰主义,就有可能拒斥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体育科学精神并非一定归属于人文精神,当然,两者也不能割裂开进行理解,因为这样做就会失去对体育人性的批评尺度,而且对于科学技术的无限创造力也会造成影响。要从人的生命本质去认识现代体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区分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差异,从而保证人类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继而树立体育人文价值的观念。这个理论也是重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前提。

丰富的物质财富往往需要人的理性来获得,而获得的过程也是人的巨大创造力释放的过程,西方现代社会已经在人文指导下做到了这一点。费洛姆曾经提出,当现代人感到心神不安并且困惑不解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征服自然。但是如果陷入这些方法的网罗中,那么往往人类自己就会失去生命赋予的崇高的意义。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蜕化成了机器的奴隶,而这些机器却来源于人类的创造。虽然在物质上实现了占有,却在精神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很好地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而这个问题却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

可事实上“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本质”这类问题已经逐步被忽略。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认为,“人是谁”这个难题是人处境的产物。人生在世,一种困惑结束,随之而来另外一种困惑,总是在解决之中。忘记人的处境就忘记了人自身。他认为应该从人的处境去研究人、看待人。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哈贝马斯提出“合理性”哲学,他认为在人的后天发展中,理性需要进行开发培养和锻炼,激发潜能。在构成现实的人的理智中,理性是不可缺少的。人要想做出明智的判断与选择,那么就要克服自己的情感进行理性的分析。主张把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反对理性操纵和决定一切。从非理性到合理性是西方现代人文主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