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生物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生物的免疫、基因、敏感等方面的特点为基础,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具有检测功能的试剂进行制作,进而检测食品的安全性就是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原理。在食品检测工作中,生物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例如速度快、范围广以及准确度高等。一般而言,主要的生物检测技术有免疫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技术等。为了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得到提升和发展,我们就需积极对生物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并加大开发力度,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食品检测中主要的生物检测技术
2.1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已得到了有效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简称为PCR,PCR技术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即变性、复性以及延伸。对DNA模板进行建立,将寡核苷酸作为引物,通过聚合酶作用,沿DNA模板顺序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延伸而完成DNA分子复制就是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依靠多次的增容以及扩展以后,PCR会变成符合食品检测需求的检测物。该技术由于具备诸多应用优势,因此之后也被合理运用到了各大领域中,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上,该技术已显示出了较好的运用前景。但与此同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食品中假若有已死亡的细菌存在,那么便会显示为假阳性,针对制毒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该技术也无法进行全面检测。
2.2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对生物传感器分子识别原件进行选取时,需使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和待测物的特异性进行结合以后,依靠对应的信号转换器,分子识别原件所产生的光、热等复合物可促使其进行转化,变为能够输出的的电信号以及光信号,并可将其进行放大然后输出,最后得到检测结果。一般而言,生物传感器具有许多优越性,例如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反应速度快等,相比于传统性质的食品检测方法,此种检测方法更具科学合理性。另外,运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使安全可靠的食品检测系统得到建立完善。运用此技术,可使检测所用时间得到缩短。倘若要对牛奶以及热狗等食品中的葡萄糖球菌肠毒素进行检测,就可促使其灵敏度得到明显提高,并有效地控制好检查时间。但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受计算机技术、生物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食品检测方面,生物传感器的商业化程度仍旧不高。
2.3酶技术在对食品中的残余农药以及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时,我们主要可运用到酶检测方法,而这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类食品检测方法。与此同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里,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技术对酶学以及免疫方法进行了结合,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灵敏性。在对蔬菜和水果当中的菌剂噻菌灵进行检测时,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已显示出了较好的敏感性。当前,美国化学会已将此方法纳入到了农药残留检测法当中,而在我国,该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4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贸易的加强,进出口食品也在不断增多。所以,为了对进出口食品进行有效检测,就需运用到高质量、高安全的食品检测技术以及安全监控体系。作为一类高新生物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已得到了有效运用。该技术主要对光导原位合成进行了运用,可将大量的生物大分子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固化。针对已经通过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该技术可对其中靶分子进行杂交,并运用特定设备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检测,在对检测仪器进行选取时,可优先选用电荷偶联摄影像机,或是运用激光共聚焦完成扫描,进而统计出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针对食品的安全状态,运用生物芯片技术,我们可进行深入了解。另外,在进出口食品监管管理工作中,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预警系统的建立完善都离不开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2.5免疫法当前,在食品生物检测技术中,免疫法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另外,该技术还具有容易操作、再现性好、科学可靠等优点,并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免疫法可对蛋白质进行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差别较小,而运用免疫法则可进行有效区分。
2.6基因探针技术当前,基因探针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即同相杂交以及异相杂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时,大肠杆菌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大肠杆菌进行分析可知,其具有p一葡糖苷酸酶的特性,在进行检测时,可对以B一葡糖苷酸酶为目标的DNA探针进行制作,使食品检测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并对传统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3.食品检测生物技术的具体运用
3.1检测食品的品质和成分针对食品的成分以及品质,生物感应器是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在早期,所使用的生物感应器主要为葡萄糖感应器,可对食品的含糖量进行有效检测,并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在对鱼类新鲜度进行检测时,日本已使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商品化。另外,针对食品中含有的香味物质,在进行检测时还可运用到生物技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蛋白和需进行检测的某种气味进行结合,使其成为敏感材料。对于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转基因食品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就变得尤为重要。当前,主要的检测技术有蛋白质检测、酶活性检测以及有酸检测三种。
3.2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科学有效的食品检测技术进行运用,可使微生物的传播得到较好控制。对于人类健康,食品中的微生物会带来一定危害,并严重降低食品质量。因具有诸多优势,在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中,生物检测技术已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在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时,常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3.3检测食品中的残余农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对食品中的残余农药进行有效检测和分析已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倘若食品中残留农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危害。当前,在食品残余农药检测方面,主要运用的生物技术有酶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食品分析 生物技术 应用分析
食品分析是食物营养评价和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食物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与销售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食品走向世界的关税壁垒将逐渐被技术壁垒所取代,一方面,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对食品品质的控制则要求能实现现场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而对分析精度和检测限的要求则相对较低。因此,食品分析技术正向着省时、省力、廉价、减少溶剂、减少环境污染、微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1 生物检测技术种类
1.1 生物酶技术。基于生物酶的食品安全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技术是非常常用的生物检测技术,能够从代建样本中成功检测出残留农药和毒性微生物的准确含量。不仅如此,该技术还可跟其他技术相结合产生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将该技术跟免检测技术,由于其优异的特性,已在食品安全领域检测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准确度和敏感度都非常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检测技术对蔬菜和瓜果类食品样本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限为0,对奶制品中各种除草剂残留的检测限为0。所以,世界粮农组织(FAO)已经向许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大力推广该技术,美国的食品安全部门也将基于酶联免疫分析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检测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
1.2 PCR技术。PCR(Polymemse Chain Reaction)的中文意思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该技术最初的应用领域为基因克隆领域和转基因检测领域。但是,由于该技术具有众多优点,比如具有微量性、精确性等,使得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其他领域。特别是随着对食品中微生物性质的了解,该技术在主要食品安全检测中显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是在1992年,而应用于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则要更晚,也就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直到2002年国内才见相关技术应用干食品检测的文献报道。通过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检测体系,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肉类、奶类和水产类食品中容易感染的致病性小肠耶尔森氏菌进行了检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研究人员进行不断改进,希望通过将基于PCR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跟其他方法相结合,找到一种全新的更加有效地食品检测方法。
1.3 生物芯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对进出口食品的卫生检疫已经成为各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壁垒。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相继开展了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技术采用光导原位等方法,能够将检测样本中的生物大分子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进而构成密集的分子排列,然后与已经过标记的待测样品中的靶分子进行杂交,最后通过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分析,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准确地对待测样品中的中靶分子数量进行判断,因此可说,基于生物芯片的食品检测技术是现有检验、检疫领域中速度最快、适用范围最广的高新技术。所以,基于该技术的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的安全状态有一个科学、快速的了解。
1.4 生物传感器。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是通过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生物材料对各种有毒分子进行识别,当待检测样品中的毒性物质分子与识别材料结合后,把所产生的复合物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光电信号后输出,进而得到对检测样品的检验结果。该项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各种要求。因此,该项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和病原菌检测等众多领域。当然,基于该项技术的食品检测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和检测稳定性还不尽如人意,使得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的制约。
2 具体应用实例的分析
2.1 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检测。对于食品中残留的药物成分对人体的危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而对农产品中残留药物成分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在农产品中成功应用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是生物酶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用生物技术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的方式出现的更早,早在1989年,人们就开始用电流式生物传感器来测定检测样本中的有机磷杀虫剂,其中使用的就是人造酶,该技术可以对样本中的硝基酚和二乙基酚进行有效检测,且时间较短。
2.2 有害微生物的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所以,采用快速有效地检测方法是限制有害微生物扩大传播的有效途径。生物检测技术在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一些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奶制品样本中的沙门氏菌进行了成功检测,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3 转基因食品检测。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和普及,以及各种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能对各类转墓因产品进行有效检测技术也随之出现,现在,应用于该检测领域的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酸检测方法、酶活性检测方法以及蛋白质检测方法等。
2.4 样本成分和品质的检测。最早应用于食品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生物检测方法,是基于生物传感器的食品检测技术,只不过开始的检测种类较少,如最早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主要是葡萄糖传感器,只针对食品样本中的含糖量进行检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用于对样本成分和品质检测的技术也越来越多。
3 结束语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的品质评价、食品的质量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食品科学研究等,尤其是它能够对许多过去难于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还不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篇3
食品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食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事物短缺,改良了食品的质量,增加了食品来源。食品生物技术将成为现代食品加工业的核心竞争要素。鉴于此,我国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有生物技术课程。但是,就目前而言,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还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当前,中职院校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创新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缺少情景教学,还是只注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强理论性的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部分的内容理论抽象、难懂,传统的黑板教学的模式并不能达到目的。为教师授课还是中规中矩,按照课本的知识给学生进行大满灌式的上课模式,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对于当前中职院校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还是凭一张试卷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对于本课程的学习以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重点的复习考试以后就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除此之外,中职院校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和督促学生的学习,并且不能够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本门课的学习上。
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国内而言,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对于一些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仪器或设备相对较少。这就对于本来很抽象的食品生物技术学科来说,一些抽象的生物技术表述在传统的教学课本中很难使学生完全明白,教学创新遇到很大的阻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很少能获得最新的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这就制约了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创新改革的脚步。
中职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的措施
完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不同教育类型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本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别。对于中职教育中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来讲;大满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它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无法让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因此,中职教师需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食品生物技术不光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完善教学形式,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使学习更加接近于生产实践,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使他们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加强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有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是中职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开展不同教学内容的有力保障。中职食品生物技术学科的评价机制可以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机制,其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取作业布置、沟通、实例分析等评价方法进行,让其占总成绩的65%;终结性评价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占35%。食品生物技术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增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学习中的运用。综合考核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能力。
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生动的教学。对于食品生物技术学科来说,它是一个抽象、复杂、牵扯多学科知识交融的一门学科,对于中职教育学习来说,可以增加一些基础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增加教师讲授的全面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模拟不同的教学场景,例如在讲到发酵工程的知识点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发酵的过程中的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学习方式,能够融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尤其对于食品生物技术来说,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将生物技术中需要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展示。
篇4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百姓议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常常会听到哪个地方的食物又有问题,哪个地方的百姓因食物中毒住院等一系列关系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因此,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逐渐手受到了大家重视。但是,传统的食品检测措施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生物技术的出现让食品检测走向了新的起点,目前食品检测中常用的生物技术有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探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
1.生物技术的基础概念
这里所说的生物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利用生物有机体或相应部位组织来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也可以说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开发的技术理念。食品领域中的生物技术主要就是运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2.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2.1.PCR技术
经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理解,可以把PCR检测技术大致分为以下几步。2.1.1通过运用化学的方式来对目标单位进行DNA取样。2.1.2.根据检测需要设计并合成引物。2.1.3.开展PCR检测扩增。2.1.4.克隆并筛选PCR的产物,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染色和电泳,让其可以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清晰看到扩增产物的特别区域DNA缎带,并以此来鉴定DNA,并逐渐对DNA的序列进行分析。PCR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的识破当中,检测食品当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和异常DNA。
2.2.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综合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技术,是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在传统的食品检测过程当中,常用的食品毒理研究必须经过长时间、大量的动物研究才能进行模糊的判断,这在毒理研究特性和毒物代谢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效果。但是,这种检测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动物,而且还比较费时间。此外,在以往的动物实验过程中,部分毒物剂量也远远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水平,所以,这种检测实验方式并不能反映出食品毒性的真正情况。而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推动食品毒理研究走向了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一场学术上的革命。生物芯片技术能同时对数以万计各基因进行全面的分析,还可以向新型食品的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技术参数。通过对单个或多个混合物体的有害成分进行深度的分析,能确定该化学物质在低剂量条件的下的毒理特性,从而在此基础上推断出最低的化学限量。
2.3.基因探针法
基因探针法是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检测技术。核酸杂交就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依据,其原理就是两条碱基互补的DNA链在适当的环境下按照比例形成配对,并最终合成杂交的DNA分子。目前,基因探针技术作为现代分子技术的一种技术方式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当中,能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来弥补传统检测工作中的漏洞。基因探针技术在克服了传统检测难题的同时,其操作的便捷性和高灵活性,可以让食品检测的结果更加精确。
2.4.生物传感技术
目前,生物传感技术作为最新型的食品检测技术之一,是一种把生活新单元作为敏感元件,并结合转换性元件,对食品物质进行高度的选择,其自身的优势、高速反应和低廉的成本让该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当中占了主要地位。生物传感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食品中的污染物,并可以进行当场检测,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和说服力。例如,对食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测,使用生物传感技术可以让评价角度从主观变为客观,其定性主要由扩展性为基础。
2.5.免疫学检测
食品免疫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从学术的角度来分,可以把免疫学检测分为三种类型,即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此外,这三种免疫学技术已逐渐运用到食品检测领域当中。通过在食品检测领域中运用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准确检测出食品当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各种毒素的含量,另外,对食品的蛋白质、激素和药物残留量也能精确的检测,检测的速度不但快速而且操作流程非常简便,并且还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3.结语
篇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蔬菜、食品和饮品不断丰富我们的餐桌,满足我们的胃口,而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据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数据,80%的疾病为肠道传染疾病,偶尔各种典型的流行性染病如伤寒、疟疾、霍乱等地方性疾病的暴发,大多数都与被污染的水源和食品有关系,为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蔬菜,一些农民无节制的使用化肥和农药,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茄子比原来的长,西瓜比原来的大,产量当然比原来多的多。再如我们今天吃的各种肉类,据有关资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6年,中国人每年人均消费量36公斤,到了现在已增加到60公斤,如果按照正常养猪方法,一头150斤重的猪12个月出栏,那么人均60公斤猪肉是不够的,那么为什么能出来这么多肉呢?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养猪方法改变了,一头猪4个月就可以长到200斤,这么快就出栏的猪肉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没有最后的定论,但多数人体没有影响是不科学的。但有证据的是2000年发生在河南省的有毒大米事件和2013年7月,肯德基被曝冰块细菌严重超标,脏过马桶水等。因此通过以上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以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解决的是食品检验的问题,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检验方法也不断提升,近几年生物技术用于食品检验呈现出更快的发展势头,因为采用生物技术对食品进行检验既准确又快速,将逐步成为有效控制有毒害食品锐利武器。
2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近几年,生物技术用于食品检验发展很快,方法很多,常用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生物芯片等检验方法。
2.1分离培养法
分离培养法是食品检验非常传统的检验方法,但很有效。它主要是针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如食品中含有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进行分析的方法。其检验的过程为:通过对有毒有害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得到目的培养的微生物,在经过形态学、生物特征进行鉴别,最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确认。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专业性强,耗时长,部分目的微生物培养、分离困难。但其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很大的设备成本,检验结果直观明确,很受检验人员的喜欢。
2.2免疫学方法
是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特性来实现食品中污染物的检验方法。由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因此免疫学方法具有专一性,即:抗杂质干扰的能力强,灵敏度高。目前国内采用免疫方法对食品检验的种类很多,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有:免疫凝集、沉淀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等。免疫法主要检验食品中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如生物毒性等,还可以检验化学污染物如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的残留等。
2.3分子生物技术对食品的检验
分子生物技术用于食品检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核酸分子的杂交技术、PCR技术、和重组DNA技术等。其中核酸分子的杂交技术和PCR技术主要检验中的生物性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是现代食品安全检测发展最快的一种食品检验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2.4生物传感器技术对食品的检验
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识别元件、信号转换器和检测器组成。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系统所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有:酶、微生物、动植物组织、细胞器、抗原/抗体和核算等,根据所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类,可将生物传感器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免疫传感器、核酸生物传感器等。其工作原理是生物识别元件中的生物材料(如抗体)特异性的识别待检测的物质,产生相应的信号,转换器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转换器进行分析,电信号的大小和待检测物质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根据电信号大小可以定量检测出待检物质的含量及浓度。
2.5生物芯片技术用于食品检验
生物芯片技术,也叫微阵列技术,它是针对生命科学研究中所涉及的许多分析步骤,利用微电子、微机械、化学和物理学技术,使样品检验、分析过程实现连续化集成化、微型化。所以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多元化、高通量、检测时间短,样品用量少和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
3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食品跨国界和跨地区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使食品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随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体系要逐步进行完善,同时也促进了食品检验技术不断提高,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食品检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3.1对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快速要求越来越高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食品的各项安全指标,这对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是很实际和很现实的。
3.2对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的物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一些食品内所含的污染物在低极限浓度对人体的危害日益显露,因此要求食品检测仪器的灵敏度不断提高。
3.3对食品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要求越来越高
所提到的特异性指的是检测方法抗杂质干扰的能力,这与前两种方法快速和灵敏有着密切的关系。
3.4一次实验同时分析多种污染物的含量
篇6
PCR-ELISA技术,也叫免疫-PCR技术,是将上述两种技术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主要原理是将DNA分子作为标记物,在对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的同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常用生物素作为连接分子,可形成抗原-抗体-亲和素-生物素-DNA复合物,然后加入PCR扩增后的标记DNA[8]。此法极大提高了检测抗原的灵敏度,部分研究中显示是ELISA的10万倍左右。Malomy等[9]用此法检测沙门氏菌,添加扩增内标后,当沙门氏菌浓度为104CFU/mL时,可检测出100%的阳性样品。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一致性为100%。
2.IAC技术
免疫亲和色谱技术(immnuoaffnitychromatography,IAC)是一种固相萃取技术。将抗体与惰性微珠共价结合形成免疫亲和柱,让含抗原的溶液流过柱子,抗原与固定了的抗体结合被截留,而其他物质则沿柱子流下,再洗脱抗原,得到纯化的抗原,通常能一次性达到1000-10000倍的提纯效率[10]。IAC技术已成为食品等检测中一种重要的前处理方法。这项技术在兽药残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应用IAC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爱比菌素,回收率80%~86%[11]。2000年李俊锁等[12]在猪肉中添加l0~100ug/kg的磺胺药物时,回收率在70.8~94.1%。
3.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biochips)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和基因资讯等原理设计而成,进行高通量快速运算的集成芯片。常在小型基片上有序地点阵排列一系列位置固定的识别分子,将待测样品加入其中进行杂交反应,反应强度利用化学发光法、同位素法或酶标法等显示,进而用CCD摄像技术或精密扫描仪纪录,最后利用软件来处理、综合并分析待测样品信息[13]。生物芯片与传统的PCR相比,具有高通量、快速、精确、低成本等优势。目前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主要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3.1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genechips,DNAmicro-arrays)的探针是大量DNA或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基片上,经过标记的样本的若干靶核苷酸序列通过与芯片特定位置上的探针杂交,根据碱基互补匹配原则,可确定样本核苷酸的序列。通过处理和分析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图像,对样品中的大量基因信息进行分析。该技术优点为灵敏和高效等。Hardy等[14]利用该技术对缺失型DMD患者进行了检测。Borucki等[15]建立了混合基因组微阵列的方法,能准确鉴别出各种近缘单核增多李斯特菌分离物。Gabig-Ciminska等[16]采用该方法,4h内检出细菌细胞或芽孢。
3.2蛋白芯片
蛋白质芯片(ProteinArray)是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的芯片技术。对固相载体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再将已知序列的蛋白探针(酶、受体、配体、抗原、抗体等)固定在基片上,根据蛋白质的相互结合作用,如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等,捕获待测蛋白。常用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测等,并可快速、大量的对食品样本进行检测。左鹏等[17]用该技术快速测定了食品中的氯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郭志红等[18]对猪和鸡的组织样品中的克仑特罗、链霉素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芯片试剂盒与ELISA试剂盒检测效率相当,且与确证方法保持很强的一致性。
篇7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
2、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2、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
(三)胶体溶液
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
(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1、了解: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pH标度;②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③盐类水解的本质。
2、掌握: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②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三)缓冲溶液
1、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2、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
2、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
2、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3、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电极电势
1、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
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判断因沉淀生成、配合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1、能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能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完成程度;
2、能运用元素电位图判断处于中间价态物质能否发生歧化。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
2、理解掌握电子运动的特点、轨道概念,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概念;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屏蔽效应、穿透效应,掌握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等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能运用上述规则写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了解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能级组、能级、轨道等概念;
2、理解掌握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四)离子键
1、了解离子键的本质和离子键特征;
2、理解掌握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的变化规律;
3、运用离子半径、离子电荷解释离子型化合物的高熔、沸点等性质。
(五)共价键
1、了解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特性;
2、理解掌握σ键和π键,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和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
(六)分子间力
1、了解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理解掌握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的形成及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
3、能运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说明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
(一)配位化合物概念
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二)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了解配位键的本质、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2、掌握外轨型配键和内轨型配键的形成。
(三)配位离解平衡
1、了解稳定常数的物理意义;
2、理解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并运用配位离解平衡进行简单计算。
(四)螯合物
1、了解螯合物概念
2、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螯合剂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掌握误差来源及减免,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
2、了解提高分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根据滴定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摩尔基本单元。
4、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第八章:酸碱滴定法
1、重点掌握溶液pH值的计算、强碱滴定强酸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指示剂选择的原则;
2、能根据测定要求的准确度,考虑能否滴定。
第九章:配位滴定法
1、重点掌握酸效应系数以及控制溶液pH值的重要意义,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判断配位滴定的可能性,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因素。
2、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滴定条件以使配位反应进行更完全;
3、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性及如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第十章:其他滴定分析法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重点掌握银量法的滴定原理、滴定条件及适用范围。
第十一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1、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吸收光谱和溶液的颜色关系,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
2、了解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及仪器。
三、试卷题型
1、选择题(50分) 2、是非判断题(20分)
3、填空题(50分) 4、计算题(30分)
四、考试用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宁开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二、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
第一章 绪言
1.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2.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3.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章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
1.掌握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原界的特点。
2.掌握细菌的形状和大小。
3.掌握细菌的细胞构造(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质粒;特殊构造:鞭毛、芽孢、荚膜)及其功能。
4.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
5.了解常用的细菌类群。
6.掌握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形态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1.掌握真菌的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
2.掌握真菌的形态。
3.了解真菌的细胞结构。
4.了解真菌的生活史。
5.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6.了解真菌的常见类型。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
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2.掌握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掌握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胞的概念。
4.了解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5.了解溶源性细胞的特点。
6.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掌握微生物的不同营养类型。掌握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的概念。
2.掌握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原则。
3.了解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4.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5.了解微生物发酵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概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1.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2.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
3.了解测定微生物数量和生长量的方法。
4.掌握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5.掌握主要灭菌方法。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1.了解从自然界筛选菌种和菌种保藏的基本知识。
2.了解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接合;转化;转导的概念。
4.掌握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掌握防止菌种衰退及复壮的方法。
5.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1.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掌握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
1.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
2.掌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原界系统)
了解种的概念。
3.了解细菌的分类系统。
4.了解真菌的分类系统。
三、考试用书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四、考试题型
1.填空题 30%
2.选择题 30%
3.名词解释 30%
4.问答题 60%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与参考书
《有机化学》,李贵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二、题型与分数分配:
1、命名及写结构式(20分)
2、单项选择(45分)
3、完成反应式(30分)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20分)
5、推断结构(15分)
6、合成(转化)题(20分)
各题型说明:
1)命名及写结构式:掌握系统命名命名法及正确地书写构造式;
2)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机物基本性质的理解;
3)完成反应式:主要考核在不同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通过官能团与具有反应迅速、特征现象明显的试剂的应用鉴别(定)出对应的有机物。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它们一、一分开或提纯得到较纯物质。
5)推断结构: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式,再根据所给定特征化学反应及断键后降解的小分子,推断该特定化合物的结构式。
6)合成(转化)题:设计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步骤、实现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实现这些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分类)掌握主要官能团 , , -X ,-OH ,-O- ,-CHO , ,-COOH,-COOR,-NH2 , -CONH-, -NO2, -N=N-, -SO3H等及对应化合物,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及类脂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组成。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则,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 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1)在掌握好物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各种杂化状态,共价键的键参数。
(2)理解芳香性的概念,掌握苯系芳香烃和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3)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扼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法(透视式、Fisher、Newmen投影)式。
(5)理解有机化合物的顺反(Z,E)异构。
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比旋光度等,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化合物的沸点、熔点和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利用物理性质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学反应
(1)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基本化学性质。
(2)掌握有机物的取代反应:
A. 饱和碳原子的卤代反应
B.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3)掌握有机物的加成反应:
A .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Markovnikov规则,共扼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
B.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加成-消除反应。
(4)掌握有机物的消除反应: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和醇的消除反应,反应条件和产物选择规律。
(5)其它重要反应:
A. 掌握烯烃、芳香烃母系及侧链、醇和醛的氧化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反应。
B. 掌握不饱和烃、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和其它还原反应。
C. 掌握羟醛缩合、酯缩合反应、重氮化反应和重氮基的取代反应。掌握Gringnard试剂同羰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的反应及应用。
D.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及定位规律。
5. 杂环化合物
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化学性质
6.重要的天然有机物
(1)多糖:掌握单糖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开链和环状互变异构及变旋光现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糖苷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二糖及多糖的性质。
(2)蛋白质:掌握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两性和等电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肽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蛋白质的形成、次级结构、两性和等电点。
(3)油脂与类脂:了解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组成、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磷脂、甾醇、蜡酯、萜类化合物等组成与性质。
四、本课程各章节要求
§ 1 绪论
本章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法;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构造异构-碳链、位置、官能团异构。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
3.了解共价键的属性(参数):(键角、键能、键的极性、键的极化作用);
4.了解共价键断裂和反应的类型;
5.理解酸碱的电子理论一路易斯酸碱;
6.理解分子间力:定向力、色散力、氢键;
7.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8.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饱和脂肪烃:
本章重点: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详细介绍卤代反应的游离基取代反应;环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
1.了解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2.掌握烷烃的命名(10、20、30、40碳和伯、仲、叔氢原子);各种烷基;
3.掌握烷烃的命名法(①习惯命名法、②衍生物命名法、③系统命名法);
4.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同系物规律;
5.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氧化、卤代反应。
6.了解烷烃的来源。
§3、不饱和烃
本章重点:介绍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规律、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阐明加成反应的规律。
1.了解乙烯分子的平面形结构—SP2杂化轨道;
2. 掌握烯烃的顺反异构的命名法,次序规则;
3. 掌握烯烃不饱和性:(1)兀键断裂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及反应历程,马氏规则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关系。②氧化反应、③聚合反应。(2)σ键断裂:α-氢原子的反应:自由基型取代、氧化反应;
4.理解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
5.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乙炔的加成、氧化、聚合,炔氢反应;
7.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8.理解1,3-丁二烯分子的结构—共轭兀键和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与有机物种的稳定性;
9.掌握共轭二烯烃的1.2-成和1.4-加成,双烯加成、聚合和橡胶。
§4 碳环烃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阐明环的张力学说,无张力环的结构和构象,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阐明苯分子的结构及大π键的概念,苯环的稳定性,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及历程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1.了解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2.了解脂环烃物理性质,理解脂环烃化学性质(氢解、卤解、酸解一小环不稳定性);
3.理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取代环已烷的构象;
4.了解苯分子中的碳的SP2杂化轨道成键;
5.掌握单环芳烃的命名;
6.掌握苯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①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②加成:加氢、加氯、③氧化,侧链α-H的卤化和氧化;
7.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分类.
8.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9.了解稠环芳烃的种类和命名,萘的化学性质;
10.掌握休克尔规则和芳香性。
§5 卤代烃
本章重点: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并解释扎依采夫规则,四种反应的竞争。
1.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分类、掌握命名;
2.了解卤代烃的制法;
3.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原子的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与硝酸银—乙醇溶液的反应,与碘化钠一丙酮溶液反应,与金属镁反应一格氏试剂的生成、②消除反应、卤原子与β-H 脱去—札依采夫规则;
§6、醇、酚、醚
本章重点:醇、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醇转化变成其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
1.了解醇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醇的制法;
3.掌握醇分子结构与氢键、醇的物理性质、
4.掌握醇的化学反应:羟基上的氢的反应,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羟基的消除反应(脱水)、醇的氧化或脱氢反应、
5.了解酚的结构、命名;
6.了解酚的物理性质;
7.理解酚的化学反应;
8. 醚的结构和烊盐、分类、命名;
9.理解醚的制法;
10.了解醚的物理性质,
11.掌握醚的化学反应:①未共用电子对的反应—烊盐生成、配位化合物生成、②醚键的断裂(与HI、)、③α-H的过氧化反应、
§7 醛、酮、醌
本章重点:以醛、酮为例讨论羰基的结构和亲核加成,结合各个反应的实际意义,说明在分析、鉴定、合成及生物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了解醛、酮的分子结构、分类;
2.掌握醛、酮的命名;
3.掌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4.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
5.掌握醛和酮的化学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加格氏试剂、加醇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加成+消除),与碳负离子即与具有α-H的醛(酮)的缩合;氧化还原;α-H的活泼性;卤化和碘仿反应等;
6.了解重要的醛、酮;
7.了解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8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的分子结构、性质;比较衍生物的反应活性强调羟基酸、羰基酸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特点。
1.了解羧酸的结构、分类;
2.掌握命名法;
3.了解羧酸物理性质;
4.掌握羧酸的化学反应: 羧羟基的亲核取代—衍生物的生成,羧羰基的还原,α-H的卤化—取代酸的生成,酸性,二元羧酸脱羧、脱水,钝化苯环的间位亲电取代;
5.了解重要的羧酸;
6.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分类、命名;
7.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8.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和应用:酯、酰胺的水解和酯的醇解,酯的还原,克莱森酯缩合。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9.了解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9、含氮有机化合物:
本章重点:胺的结构和性质;各类胺碱性强、弱的原因;重氮盐生成的条件与偶合反应的实际应用。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掌握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芳环上的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致钝作用。
3.了解胺的分类、命名法和结构,
4.了解胺的物理性质
5.掌握胺的化学反应:
①碱性、②氮上的烃基化、③氮上的酰基化,与对甲苯磺酰氯的反应、④与亚硝酸反应与重氮盐、⑤氨基对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致活作用、⑥胺的氧化
6.了解重要的胺、
7.季铵盐和季铵碱、
8.了解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与性质,
9.理解芳香族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生成、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0.了解染料分子结构特征和发色基、助色基。
§10 杂环化合物
本章重点:杂环的结构特点,掌握几种有代表性重要的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芳香性;
3.了解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11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本章重点:油脂 磷脂 甾醇的结构特点
1.了解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油脂的物理性质 3)油脂的化学性质4)肥皂和乳化作用 5)合成表面活性剂
2.了解类脂
1)蜡 2)磷脂
§12 碳水化合物
本章重点:单糖的分子结构(包栝构型和构象)与性质。二糖及其配合物应掌握苷键的形成及水解。
1.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单糖(甘油与单糖的组成、分类、异构现象,(核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开链费歇尔投影式,氧环费歇尔式,哈武斯式,构象式。
3.掌握化学性质;还原性与氧化性,成脎反应、半缩醛羟基的反应与糖苷的形成;
4.了解重要的单糖;
5.了解二糖(形成与分类);
6.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性质)。
§13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本章重点: 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性质; 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蛋白质分子的一级与二级结构。
1.了解天然氨基酸组成、分类、性质;
2.掌握酸碱性与等电点;
3.了解氨基的亚硝酸放氮反应;
4.了解氨基与羧基共同参与的反应;
5.了解络合性能,与茚三酮显色;
6.了解成肽反应;
篇8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校外教学;顶岗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49-02
“2+1”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新兴的一种培养模式,其适合社会需求,注重实践教学,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很多学校都对这种模式下的校外教学——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生产性强,产品种类多,学生从事岗位多,所以对校外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的确立就显得尤为困难。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非常广泛的层面上,并没有深入地针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研究与探索。与传统的培养模式相比,“2+1”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抓好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所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校外教学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1”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
1.“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2+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前两年在学校内完成理论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职业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实际工作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完成毕业设计。“2+1”培养模式,理论教学时间缩短了,实践学习的时间增加到一年,而且必须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毕业后就能上岗,实现“零距离就业”,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关键。“2+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教学,要推行这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就要切实抓好学生们为时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在食品、功能性食品和发酵食品企业的生产线技术人员、工艺员、质量检验员、质量管理员、工程设计人员和产品营销人员等。企业生产性强,产品种类多,从事岗位多,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二、当前校外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自2011级开始实行“2+1”教学模式,校外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半年变为一年。在长达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中,由于关联因素较多,校外教学非常复杂,存在着诸多困难,特别是校外教学“教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就成为我们这种刚开始实行“2+1”教学模式的专业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校外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在人力资源普遍比较匮乏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安排学生到流水线“补缺”,做操作工,而学校迫于学生“难找单位”,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安排,明知学生成年累月做“流水”根本学不到技能,却也奈何不得,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学生。企业在校外教学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很难从企业得到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而学生更倾向于企业员工身份,倾向于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顶岗实习中,学生处于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所需知识有很大的分散性,给教师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校外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困难。3.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进行轮岗,实习岗位不断变化,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实习岗位还不属于本专业领域。因此,顶岗实习的校外教学内容,应该是一个综合教学体系。
三、对“2+l”人才培养模式中校外教学内容组织的几点思考
对“2+1”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外教学体系。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①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选取适合专业领域内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实现校企对接。目前本专业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时,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顶岗实习安排的客体,而学校则需要为每一个学生落实实习单位或岗位,这就必然会产生学生对实习单位或岗位不满意,学校无法找到足够的单位供学生实习等问题。如果能够形成一种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实习机制,让双方在顶岗实习前就达成共识,则可有效化解顶岗实习中许多未知的、不可预料的矛盾。②指导教师的组成。实行“三导师”制,即学校实习指导老师(也是理论知识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岗上的综合技能指导),就业与素质教育指导教师(深入学生实习企业,围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及时分析总结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也能得到全面指导,并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③教学方案的设计。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应该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实习计划,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或毕业设计项目走向企业,有目标、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实习模块学习任务。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知识、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利用企业中现有的条件来制订教学方案;任务书中应包括顶岗实习中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标准,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等内容。这种教学方案的设计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因而更具个性化。但是这也给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实习的企业、岗位、产品生产特点、产品检验、生产设备进行调研,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次,指导教师熟悉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最后,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和心理状态,因材施教。
2.教学环境的改变带来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外顶岗实习中,学生的培养由原来单纯的学校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和承担。这时应该注意的是顶岗实习是正常的“教学”。不少院校认为,学生一旦“进厂实习”,学校就“卸了担子”,不用再去操心,省了许多麻烦,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所以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而不应由任何一方来单独管理。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就需要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改革。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规律、学校教育特点与企业现场充足的实践条件等,将适合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习,而且在企业岗位上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分离出来,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在企业生产现场进行教学。最后经过调研、访谈等形式,积累经验,针对不同企业,不同种类的产品,形成不同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学习。
3.考核评价标准的建立。既然“1”是“2+1”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考核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分散、产品多样,所以要加强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必须从工作纪律(30%)、安全规范(20%)、技能水平(30%)和实习作业文件(20%)等方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只有严格地进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才能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根据其他专业的实践经验,“2+1”人才培养模式的确能够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给校外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环境、时间、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观念、深入探索,寻找新的方式,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建武,周小锋.高职“2+1”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5):33-35.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检验的重要性也就愈加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检验技术,近年来在食品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几种常见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食品检验;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人们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而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与食品检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食品检测的质量,并且提高了食品质量的安全性。目前,生物监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验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在实际的食品检验工作中也获得了验证。但是,时代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如果一项技术不能够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生物检测技术也同样如此。食品工业的发展对于生物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食品检验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就是加强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从而使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在食品检验中常见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
1.1免疫技术生物检测技术有很多种,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免疫技术。目前,在食品检测中,免疫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除此之外,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免疫技术还可用于对于食品进行结构分析,并且操作起来最为简单,功能也最多。
1.2生物酶技术对于微生物污染和残余农药含量的检测,通常可以采用生物酶技术。生物酶技术可以分辨性质和结构差别很小的物质,而较强的特异性更是该项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免疫法和生物酶技术融合而成的新的检测技术,即酶联免疫技术,已经在食品检验领域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这项技术的推广效果较好,我国在这一方面虽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则是该项技术的最大优点。
1.3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又名基因体外扩散法,能够在生物体外快速扩增DNA序列,也可以扩增指定的基因,简称为PCR技术。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应用,最早则是应用于转基因和基因克隆技术上,因其在微量和精度方面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经过研究发现,检验食品是否受到污染的关键,取决于对于遗传背景和基因序列检验的准确程度,而这一点正是PCR技术的优势之一。
1.4生物芯片在食品检验中,还有一项高新技术,即生物芯片技术。该项技术主要通过微量点样或者光导原位合成的方式,使得在载体表面的生物分子产生有序的固化,进而形成二位分子排列,继而同样品分子杂交。杂交分子会产生一定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并利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测定,检测的效率较高而且速度较快。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可以得出检测的结论。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进出口商品监管预警系统和反应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确定食品性疾病的阂值,对于食品的安全状态,人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科学的认识。然而,该项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其应用性能还有待完善,技术成本也相对较高,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但是,这项技术的潜力和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被投入到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相信生物芯片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将成为食品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5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选用酶、抗原、抗体、DNA等活性物质,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作为分子识别元件,并与待测物进行特异性结合,最终产生复合物,如光和热等。信息通过信号转化器来进行传播和放大输出,即可以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2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1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我们日常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食品中,存在着很多的有害微生物,数量十分巨大,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有害微生物的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手段变得尤为重要。生物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其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检测有害微生物。因此,应加强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加强对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以上提到的几种生物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PCR技术都可以很好地进行有害微生物的检测。
2.2食品中残余农药的检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并且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得到更高的利润,在农产品的培育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虽然产量大幅度提升,然而产品质量和安全却下降了,甚至生产出了很多有毒的食品,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于食品中残余农药的检测,也成为食品检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众多的生物技术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和酶技术十分适合对于残余农药的检测,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2.3食品成分和品质的检测食品检测工作中,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即对于食品品质和成分的检测。对于食品成分的检测,在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采取的是生物感应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食品工业领域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和研究出将酶作为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4转基因食品的测试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食品检测技术还可以运用在转基因食品的测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目前,酸检测法、蛋白质检测法是较为有效的两种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对于食品领域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生物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再加之我国食品领域对于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而不利于实际工作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提高。所以,在今后食品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食品检验的多个角度,从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更有效地促进生物检测技术应用提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我国食品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运如.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1(3).
[2]罗梅兰,叶云,梁超香.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6(2).
[3]杨景涛,张凤岭.食品检验中的生物检测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
[4]李岩.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3).
[5]朱昊浩.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食品检测研究动态[J].科技资讯,2011(9).
篇10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实验教学 食品企业 检验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任何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必须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QS认证。这意味着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性检验,合格后方能够进入市场销售。食品制造企业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通常对于生产产品的每一批次都会进行出厂前的指标检验。特别是国标规定的微生物指标,必须达到国标要求方可出厂。食品企业常常采用食品微生物检验这种监测手段,通过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实现对食品企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对成品质量的控制。
而食品微生物课程作为食品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其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从事食品微生物技术领域高级技工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因此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方面应重点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食品企业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质量控制中应用到的微生物检验技术。笔者就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与食品企业检验技术如何衔接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与食品企业微生物检验准备工作的衔接
通常食品制造企业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由专门的QC(质量控制)部门的化验室来完成。为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的工作区域与办公室区域一般界限分明。常规的样品微生物检验在独立的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实验室)进行。尤其是乳品、啤酒等发酵食品的生产企业,还会特别设置菌种保藏的区域。而在高技类学校中微生物实验室中如果没有独立的无菌室,通常会配备有超净工作台。因此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针对“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和消毒处理”设计了第一个实验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同学们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熟悉超净工作台的使用规范、维护保养、清洁标准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无菌操作及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基本理念。
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人员,通常要熟练掌握如接种环(针)、酒精灯、微量移液器、吸管、吸球、试管、平皿、量筒、玻璃棒等用具的使用。检验用品在使用前的清洁,以及灭菌操作更是必须掌握的操作。为了保证灭菌效果,根据不同的检验用品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也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因此,在理论教学设计了各种灭菌方法(湿热法、干热法、化学法等)的工作原理。实验教学中设计了第二个教学环节“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及灭菌”。针对各类食品企业中通用的如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移液管等玻璃器皿,洗涤和包扎的规范操作、干热灭菌法采用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完全融入到实验教学的环节中。
培养基的配制是食品微生物检验准备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国标中对于常规微生物检验培养基的配方以及用量均有统一的要求。为确保配制培养基的质量,通常培养基应有明确标记与配制日期、液体培养基应清澈、固体培养基应保持适当的硬度、接种前无菌落、无菌分装培养基、定期抽样检查PH值等。因此,针对培养基的配制,笔者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了第三个环节“培养基的配制以及高压蒸汽灭菌技术”。采用国标中规定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两种基础的培养基,如用于检验细菌总数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用于检验大肠菌群的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练习。实验内容包括电子天平使用、药品称量、溶液配制、PH调节、培养基分装、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倾注平板、倾注斜面等。
二、与食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检验的衔接
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步骤及环节。为了杜绝食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通常食品企业会在各工序采取相应的杀菌预防措施。比如食品中常用的原料水,会增加过滤水杀菌装置对水进行预处理,对管道过程的水进行灭菌处理;在有很多工艺机器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内壁上容易滋生生物膜、沉淀物及悬浮物等,最终造成菌落总数超标。因此采用高温杀菌或消毒液浸泡清洗等方法,对设备以及管道进行不定期的清洁,能够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但是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确保食品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均应该对可能造成污染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微生物检验就是必须的手段。对于生产用水、各设备管道清洗水、各主要生产车间环境空气等关键要素,定期取样进行菌落检验。
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检验,要求检验人员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菌种的菌落形态、特点、计数方法等有全面的了解,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显微镜作为必备的工具,对于识别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设计了“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涂片制作技术”作为第四和第五个环节。这两个教学环节无疑是以后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基础的两项实验室操作。因此通过采用现有的动物组织、植物组织切片,帮助同学们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如何制作微生物涂片,掌握制作要领,再通过显微镜观察涂片所呈现的微生物形态。
在理论教学中笔者针对原核微生物-细菌、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和霉菌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了第六个环节“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形态结构观察”、第七个环节“革兰氏染色技术”、第八个环节“微生物计数法”。上述三个教学环节,对于食品微生物的污染意义重大。如何通过微生物检验快速分析出可能的污染菌,找到污染源,就要求检验人员具备菌属的形态特点、革兰氏染色法判定所属的种类、微生物数量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
三、与成品常规微生物检验的衔接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则可考虑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是评价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该食品有粪便污染,既可能有肠道致病菌存在,因而也就有可能通过污染的食品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大肠杆菌在外界存活时间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接近,它的出现预示着某些肠道病原菌的存在,该菌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因此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是食品成品常规微生物检验中必检的项目。针对这两项重要的内容,我们设计了“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以及“食品中大肠菌群以及大肠杆菌的测定”作为实验教学的第九和第十个环节。
四、实验技能考核内容优化
根据以上设计的十项实验教学环节,对实验技能考核的内容进行了优化。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而考核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对技能考核的内容细化为以下的六个单元:(1)涂片制作及显微镜的使用;(2)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灭菌;(3)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4)革兰氏染色以及显微镜观察;(5)菌落总数测定(只完成接种部分);(6)大肠菌群测定(只完成接种部分)。在考核时,每2个考生为一组,随即抽取一个项目在2学时内独立完成,学生的操作规范、熟练程度作为教师评定分数的依据。加强实验技能的考核,对于督促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学习以及观察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除应该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外,主要还是掌握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和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充分了解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实状况,并结合学校实验条件设计出与食品企业密切相关的食品微生物课程实验教学的十个环节,能够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胜任食品微生物检验岗位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品品,冯冲.高职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8-70.
[2]王瑞君.论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21-22.
[3]陈今朝,刘达玉.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72-73.
[4]朱乐敏.食品微生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