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动与健康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动与健康关系

篇1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体育运动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杀人案,还有很多学生的厌学逃学比比皆是、甚至于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直接关系。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要条件 。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解除紧张;

(4)有助于形成友谊;

(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2、培养意志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3、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5、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6、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体质,而且对心理健康也益处多多。无论您如何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吧,既促进心理健康,又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

[2]周成林《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1997.5.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身心健康;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31-01

一、引言

亚健康(sub-health)状态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于20世纪90年代被纳入科学领域,是人体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肌体虽无明确病症,却呈现出活力下降、适应能力呈不同成都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它涉及的是人的状态,非局部的病变或可以明确的病因,涉及因素众多。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比较普遍。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可向健康转化,也可以成为患病,因此对亚健康的干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理论上也应该能够改善亚健康状态。本文旨在探讨体育锻炼与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并且探讨体育运动各因素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规律,为健康促进活动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持。

二、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

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被动参与方式两种,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在课余时间里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占被调查人数的92%,积极参与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3.3%,被动参与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9.1%,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占被调查人数的7.6%。由此看来,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是比较好的,但积极参与率不高,所以,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重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培养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完成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阶段的任务。

另外课余体育锻炼频度是反映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结果表明,比例最高的是每周参加1-2次,其次是每周参加3次以上,虽然有92%的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但其中有23.7%的学生是以年或月为循环周期的,也就是说,他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间隔过长,没有达到经常性。所以学校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内和课余体育锻炼手段,加大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但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仍然有不到30分钟的,其中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早晨课前5-7点间或下午3-4点间。因此,锻炼质量较低,这也是课余体育锻炼不能过到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又一原因。

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如下:一,不良的生活习惯。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却呈现下滑的态势。二,紊乱的饮食习惯。现在的大学生活相对轻松和自由,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开始变的散漫。饮食习惯也从中学时期的三餐定时定量到现在的“饿一顿,饱一顿”的。三,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中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引导不足、学业就业的压力的影响。四,缺少锻炼。虽然学校有体育课,但是每周就一两节课,而在其他课余生活,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宅在寝室里、出门逛街或是图书馆自习,很少会自发的参加体育锻炼。五,上网时间过长。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上网,很多课余时间都是在网上消耗完的。六,沉迷游戏。大学生沉迷游戏,会使精神萎靡不振,对事物提不起兴趣。

四、建议

(一)改变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相适应的运动量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指导,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要求大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及个人问题;引导大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加强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管理

提高学校领导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丰富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并提高师资建设,同事改变高校体育教师传统的教育方式,健康教育也要与大学生体质测试相结合,让大学生了解自身体质,为其参与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提高课余体育锻炼水平

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自我锻炼,达到增强体质、体验运动乐趣的目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野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锻炼身体的能力;开设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社团、体育比赛等等;开设社会体育项目为课余体育运动内容,保证大学生每天适当的活动时间。

篇3

论文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129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旨在评定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三组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无论在应激强度还是在发生频度方面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构成较强的应激刺激,我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 前言

竞技能力指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是体能、技术、技能、战术、智能和心理能力的有机综合〔1〕。其中,心理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众多运动员与教练员的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实现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重要使命,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对其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国内外广为应用的症状自评量表与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抽样调查和结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多方面因素,以期为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其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济宁、泰安、临沂、莱芜、日照、烟台、威海等地市部分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6份。年龄分布为12~20岁,平均为15.85±1.86岁。男性928名(71.6%),女性368名(28.4%)。

2.2 测量工具

2.2.1 SCL—90量表〔1〕

由90项包含广泛的内容构成,基于因子分析该量表又可划分为9个因子。每项事件的刺激强度根据经历该事件时的心理感受分“从无(0)、轻度(1)、中度(2)、偏重(3)、严重(4)”进行评定,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为总分,总分除以90为总症状指数,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除以组成这一因子的项目数为因子分。

2.2.2 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量表

由27项可能引起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每项事件的刺激强度根据经历该事件时的心理感受分“未发生(0),发生过,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和极重(5)”,累积各事件分值为总应激强度。

2.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CL—90分析软件、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分析软件与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与分析

3.1.1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因研究对象年龄跨度较大,为避免年龄跨度影响研究结果,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或失真,本文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及运动专项情况,并参照浙江省运会竞技体育部对参赛运动员的年龄分组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组,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三组除上述三因子发生频率较低以外,其余因子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

3.1.2 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3.1.2.1 躯体化症状显著原因探悉

对运动员来说,躯体化是标志身体不适乃至于生理性损伤的因子,而不科学的训练方法则是造成青少年运动员身体不适乃至于生理性损伤的主导原因。有研究指出,由于现有培养机制的影响,地方体校大多采取与青少年运动员实际不相符合的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手段,以拔苗助长的形式追求短期效应与金牌效应〔3〕。青少年运动员经受着超负荷的体能训练,或许会在短期内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忍受着由此带来的身体上、心理上的创伤。生理性的损伤与强烈的身体不适感,都会对尚处于心理发展期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形成极大的障碍,也必然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将来可能达到的高水平的竞技能力。进一步分析,基层教练员的文化水平与执教水平远离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部分教练员职业道德丧失,片面追求切身物质、精神利益则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

3.1.2.2 焦虑分值高的原因探悉

运动心理研究指出,焦虑作为中性物,对运动员可产生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恰当地控制运动员的焦虑。运动员焦虑的来源主要有4点:对成功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社会反应的恐惧〔4〕。我们认为,后3项应是引起青少年运动员焦虑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运动员对伤病的恐惧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对失败的恐惧在其应激性生活事件中也有所反映,需要特别分析的是青少年运动员对社会反应的恐惧。青少年运动员对社会反应的恐惧来自于对别人期望和要求的认知,以及和别人比较的压力,也与基层体校培养体制现状相关。有研究表明,经费紧张、器材落后、训练手段不科学、文化培养水平低是当前基层体校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我国竞技体育“成材率”较低的主要原因〔5〕。运动员只有很少的机会进入高一级的运动队,大多数人离开体校后就直接走向社会,而体校又没有在此方面提供必要的就业教育与指导,这些因素使得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感到前途难以预料,父母的过高期望、朋友和同伴(包括普通学校)已取得的好成绩,又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焦虑水平。当然,如果能够恰当地控制青少年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上面所提到的因素反而会促进他们训练的自觉性,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训练成绩。

实际上,决定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上述主要是基层体校这一主要的客观因素,而运动员本身的个性心理特征则是重要的主观因素。一般认为,较低的焦虑、较强的自信心、意志坚强、自觉、自律、稳定的竞争意识等是优秀运动员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这种因年龄的阶段性差异造成的心理状况使他们很难形成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水平,而每个运动员的性格、气质以及身体素质、运动水平、文化修养等又有不同,故而造成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观因素也是多样的,必须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且,不同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在这种相互影响中最终形成运动员的综合心理特征。对躯体化、焦虑的个别分析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权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存在着较为清晰的关于原因与结果的分析的。

3.2 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关系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身健康的关系自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研究指出,应激性生活事件能否引起心理生理反应进而导致心身健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事件的性质、强度和频度。本研究发现,反应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SCL—90总分与青少年运动员所感受到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总应激强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36,P=0.000)。

3.2.2 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应激强度及其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量表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度最高的分别是“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和“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各占87.7%;发生频度较高的事件依次是“被人误会或错怪(84.9%)”、“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84.6%)”、“当众丢面子(84%)”、“被盗或丢失东西(83.3%)”;“其他”事件发生的频度最低,只有34.9%。通过对各事件发生的频度进行性别间的比较发现:在性别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事件中,除“与人打架”事件男青少年运动员显著高于女青少年运动员外,其余事件包括“被人误会或错怪”、“与队友发生纠纷”、“教练施加训练压力”、“训练负担重”、“与教练关系紧张”、“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本人患急重病”、“亲友患急重病或死亡”、“当众丢面子”、“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内部有矛盾”等事件女青少年运动员皆显著高于男青少年运动员,在部分事件的发生频度方面,男女性别间未见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印证了我们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性别间的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女青少年运动员在SCL—90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男性。就各事件的平均应激强度而言,“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SD:2.47±1.76)位于前列,向下依次是“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2. 03±1. 22)、“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1.91±1.16)、“被人误会或错怪”(1.75±1.09)、“被盗或丢失东西”(1.75±1.18)。上述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事件发生的频度方面,还是在各事件的平均应激强度方面,“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和“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两项事件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应激刺激都相当强。我们认为,这主要与青少年运动员将“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作为谋求更好职业的动机有关。对教育动机的研究表明,谋求职业(要求能够得到与学习所达到的水平相应的地位和利益)与渴望学习两者或者同时起作用,或者交替起作用,而谋求职业所起的作用往往更大。在我国基层体校,接受运动训练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还主要是青少年运动员谋求更好职业的一种谋生手段。青少年运动员在向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如果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运动成绩不理想,则必然会增强其应激反应,加重其失败感,而运动员失败感的加重、对失败的恐惧又是造成青少年运动员较高焦虑水平的一大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 青少年运动员虽然尚未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管理部门、家长、教练员的足够重视,并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训练计划之中。

4.2 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3组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教练员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质,把握运动项目的前沿动态,运用科学方法指导训练,对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应改革竞赛制度,提高基层教练员待遇,避免因追求短期效应、金牌效应等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

4.3 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无论在应激强度还是在发生频度方面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构成较强的应激刺激。

参考文献

1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8-11

4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7-146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 大体育 教学主题

中图分类号:T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47-02

留心高中体育教材变化,必定能感受到高中体育教学方向的变化,并体悟到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和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奠定基本的思想基础,也为体育教学改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之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教材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编排,重在向学生展示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呈现出关注学科知识的特点。现行的体育教材,由过去的《体育》演变为《体育与健康》,从科目名称的变化,我们就能感受到学科关注点的变化,不仅注重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更加关注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体育对人类的精神影响,扩大了体育学习的外延,更加关注体育的社会意义。

教材编排的变化标志着体育教育方向的转变。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准确确立教学总目标和方向,由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向关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转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正确处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让体育运动切实为健康服务。比如,很多人单纯地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有益,但是,当人身体疲劳时继续进行过量的运动,不但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会导致人免疫力下降。如果青少年长期进行透支体能的体育运动,还会影响成长发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体育学习真正成为健康的指南。

新教材还编排了大量体育运动对精神的重要影响、体育文化、健康饮食的内容,教师要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与体育技能同样重要的地位,比如,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体育活动对人精神世界、社会交际的影响,体育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关系,对常见传染病对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对心理健康的维护等。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渗透到体育内容的教学中,比如,当一节课接近结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今天觉得劳累吗?饥饿吗?你早晨(或上午)吃了那些食物,它们能为你提供多少热量?提醒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运动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与精神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利用下雨(雪)、雾霾等不利于室外运动的机会,组织学生上室内课,就某一健康主题进行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结合国内外某一重要的体育盛事,鼓励学生通过观看比赛、参与论坛交流等形式,了解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和精神,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2 树立“大体育”的现代教学理念

所谓“大体育”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指我们的体育教学不再以课本内容为全部,而是尽力增加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和运动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以强身健体为最终目的,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心理、精神、意志等各方面的发展,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大体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第一”,运动为健康服务。这种教学理念,与中央倡导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相契合,符合时代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运动习惯和个人爱好,将这些作为培养学生体育发展的基础。比如,大部分学生习惯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还有部分女生喜欢健美操、瑜伽、毽球等具有一定美感的运动类型。很少有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投掷类运动项目。高中体育教学要和学生的终身运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掌握熟练的运动技巧、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纪要向学生传授普遍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有广泛的运动基础,又要有重点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的终身运动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精神和人际交往的全面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3 确立体育为健康服务的教学主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关注技能、体能重于关注健康,尤其是忽视了运动与心理、精神的关系,忽视了饮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这正是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在组织体育课教学时,要将“健康篇”的内容与“体育篇”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促使“体育”与“健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课堂上进行了某一项体育运动之后,比如,进行一场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或者一次中长跑,教师要利用休息间隙或者比赛完的短暂时间,组织学生谈谈比赛过程的感受,或运动后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促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负面情绪的宣泄、对积极向上心态的形成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运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向的精神风貌。

教师还可以借助体育课的机会,以漫谈的形式调查班级内男生抽烟、饮酒的状况,并组织学生提讨论的形式来认识吸烟、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自觉远离烟酒和,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注意对身体健康的维护。

男生对各种体育竞赛感兴趣,也对各种体育名人感兴趣。教师要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体育大赛中人们为了取得理想成绩妇幼违禁药物的现象,和部分运动员为取得冠军进行超体力的训练导致身体伤残的现象。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运动和竞技性比赛是两个概念,认识到普通体育运动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因追求荣誉而损害健康的体育运动不值得提倡。

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为健康服务,我们要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调节情绪、消除负面情绪,让体育运动成为身心健康的推手。

4 促进学生课内外体育运动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动作技术和运动要领,并通过相应的运动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和毅力。但是,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和训练,想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基本是不可能的。体育的核心精神在于“持之以恒”。学生只有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品质,才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才能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人家关系的和谐,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体质、改善健康状况。因此,坚持“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成果得以巩固和拓展的必要途径。因而,每一节体育课的结束不是体育运动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运动阶段的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学校学习与日常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是课内外的运动形成完美的对接,保证运动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但是,要达到这种目的并未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并根据体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热点、趋向,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为学生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计划,促使体育运动伴随学生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

总之,体育教学改革是展的要求,学习内容也会随着时展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社会现象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切实搞明白体育教学的方向与核心。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向,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促使体育教学与时俱进,切实为学生强身健体、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82-84.

[2] 张三花.回归生活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4(19):33-35.

篇5

关键词: 健身 健心 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到身心健康,必先健心,重在健体,贵在健心。

具备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快乐学习就源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样都不能缺。所以,我们必须“健体必先健心”。怎样才能拥有阳光般的健康心态呢?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成绩不理想不要自卑,成绩理想不要自负,要自信地面对一切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再漫长的道路也有尽头,再绝望的时候也有希望。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我们要学会多原谅别人,多理解别人;用微笑、爱和尊重温暖他人,温暖自己,温暖心灵。

一、良好的心理健康决定健身运动的效果

心理健康有利于健身运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位老年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400毫克氨基甲酸酯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健身活动。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健身活动。结果表明乙组的效果最好,轻松的健身活动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的效果好。这说明:健身活动中心理因素对健身效果和医疗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的运动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表象清晰,动作迅速准确,有利于竞技能力的高水平发挥;反之,则不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健身活动中,学生如何在健身运动中保持健康的心理是关键。但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

1.要有明确的健身目的和强烈的健身欲望,在健身活动前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健身情绪,有积极参加健身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避免那种“身随而心违的被动状态”。

2.在健身活动中要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将思想集中在如何呼吸、如何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等方面。

3.要尽力使健身活动轻松。可以在健身活动前听听音乐,也可以找自己的亲人和知心朋友一齐参加健身活动。在健身活动中相互鼓励,共同创造欢乐的气氛。

4.要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健身活动。特别是注意多参加一些钓鱼、野游、爬山、划船、滑冰、跳舞等健身活动,尽量使健身活动与娱乐相结合。

5.要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不断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心境和意志。如我们要跑步前,在屋里镜子前照一照,整理头发、衣领,看看自己的面容或者伸伸胳膊,摸摸隆起的肌肉块。当看到自己脸色很好,肌肉强健时,马上精神振奋起来。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如果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眼睛有黑圈,精神不振时,就会想:“一到户外,就会有良好的感觉。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于是挺起胸、毅然出门跑步去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

6.良好的心情在健身运动中能消除疲劳。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情绪消极从事健身运动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健身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能减少疲劳。

二、健身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必然会促进入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在通过健身运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健身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已获得了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1.健身运动能促进智力发展。健身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经常参加健身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从而提高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此外,健身运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的紧张,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增强神经系统的学习能力。

2.健身运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健身运动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主动参加健身运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感知。同时,参加健身运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运动项目,这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健身活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

3.健身运动能增进同学友谊。学生有些文化成绩好而体育不好,有些体育好而文化成绩不佳,通过健身运动,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随着学校学业任务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同学之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健身运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学生与学生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运动,生生间产生亲近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忘却学习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健身运动过程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关系。

篇6

[关键词]啦啦队;训练效果分析

啦啦队运动是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它体现了青春活力及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的团队荣誉。今天,这项运动在全世界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啦啦队运动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对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啦啦队运动对学生运动参与的训练效果分析

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学生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运动爱好,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的意识有重要意义。

啦啦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啦啦队欢快的旋律、鲜明的节奏、迥异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啦啦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自我锻炼、自我塑造的目的。啦啦队训练是在生理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对身体整体和局部目标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啦啦队训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正处于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所以塑造健美形体对他们最富吸引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这项运动就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二、啦啦队运动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训练效果分析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运动爱好和专长。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啦啦队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主体是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又由各种不同运动类型构成,如舞蹈、体操、技巧等。啦啦队训练通过特有的练习内容和方法,发展肌肉力量及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有效地提高人体有氧代谢,发展体能。啦啦队训练既富有美感、节奏感,又充满青春活力,可调节情绪、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个性和审美能力。在了解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对难度动作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帮助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改进,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提高个人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团队练习和创编活动,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研讨和挑战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群体意识、交往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

三、啦啦队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训练效果分析

身体健康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身体健康与体能状况紧密相关,而良好的体能是通过持之以恒锻炼获得的。学生通过体育训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啦啦队训练能广泛影响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啦啦队训练基本动作的练习需要巩固练习来提高动作质量,从而让学习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基本动作训练能够提高动作的幅度,延展肢体,纠正学生不良姿态,形成良好的举止和形象。啦啦队训练动作从身体内部强化身体,能使全身舒畅、精力充沛、提高心肺功能。啦啦队多种操化组合又可增强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及柔韧性,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啦啦队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训练效果分析

心理健康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调控情绪和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体育活动既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要求学生将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势必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啦啦队运动对人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啦啦队表演者始终都以感人的微笑感染观众,使气氛异常活跃,这种气氛能调节沮丧、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啦啦队训练内容绝大多数是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一般都能很好地完成,这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啦啦队动作美实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一种感知,也是对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一种认识。啦啦队形式优美感的产生在于队员与啦啦队训练的对应,从而引发主体陶醉和轻松自如的感觉。有规律的啦啦队训练能促使自身各种生命要素的吸收,从而实现身体和心理健康。

五、啦啦队运动对学生社会适应的训练效果分析

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社会适应有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个体在训练中,可发现不同组员的动作特点,并展开复杂的意识与动作交流活动。教师有效安排教学可以促进组员主动参加集体活动,逐步树立起群体意识、合作意识。

啦啦队训练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习压力加大,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际关系日趋冷漠。而啦啦队训练可使同学之间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方式。啦啦队训练可以忘却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在运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最大程度地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社会适应。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参与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要关注个体差异,要落实学习体育技能以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运动员心理咨询手册[K]. 人民体育出

篇7

一、教什么样的运动技能

每项运动技能都有锻炼价值。只有学生喜欢并坚持使用某一或某些运动技能进行锻炼,才能使其锻炼价值得到实现。运动技能有很多,而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生学习所有的运动技能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选择运动技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1.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选择。选择的运动技能越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运动技能也会掌握得越好。短跑、长跑、篮球、排球等的教学,不用过分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选择这些运动技能进行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体育文化,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运动更适合自己,为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城市的学生可能对篮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有一定的感受,农村的学生可能对跑、跳、攀爬等运动技能有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的运动技能进行教学,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高,学习效果也较好。

3.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进行选择。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选择运动技能进行教学,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师资水平等,积极开发符合本校实际条件的运动技能作为教学内容,还可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教材。从促进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的角度考虑,学习哪种或哪些运动技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某种或某些运动技能,并能运用其进行体育锻炼,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

二、如何教运动技能

如何教运动技能的问题不是新课题,但根据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来说,则需要重新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

1.面向全体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成运动员,而是促进所有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进行体育锻炼。为此,在教运动技能时,要侧重教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的运动技术,但不能因此理解成不要运动技术的细节。此外,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学时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要适度,应该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对运动技能较好的学生应该提出高要求,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应提出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并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使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在一步步提高的同时,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2.服务学生健康。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必须改变竞技体育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色彩。完全照搬竞技运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很不利。运动员需要高强度、大密度、超负荷地进行运动技能练习,这有利于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但无助于增进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教学方法,学生在练习运动技能时的运动量应该是适宜的,过大或过小均无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不仅是为了运动,更是为了教育。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的课程都应围绕这一最高目标开展教学,体育课也不例外。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过分地注重运动技术,会使学校体育的技术性、生物性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体育课程应有的人文性、社会性。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要将运动技能的教学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积极情感、道德规范、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运动技能教学才更有意义和价值,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除了选好运动技能的项目和选择正确的教法外,还要注意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运动兴趣培养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运动兴趣培养与运动技能教学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了,会进一步激发运动兴趣。

2.处理好游戏教学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游戏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理应充分运用,尤其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游戏不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而且本身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篇8

【关键词】 精神卫生;处方,非药物;对比研究;全体教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806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8-0747-02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日趋突出。据报道 ,清华大学1985-2004年20 a间,“英年早逝”的教师共计150名,平均死亡年龄55.58岁 [1]。为提高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笔者采用健身运动处方指导高校教师适度、科学 地锻炼,以探求适合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科学健身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3~59岁、具有本科学历和讲师技术职务以上的、且无锻炼 习惯的高校教师335名为研究对象。在单位宣传发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选取男性102 名、女性82名为实验组,其中按年龄分为A组(23~39岁,男性50名、女性42名),B组(40~5 9岁,男性52名、女性40名)。同组的健身内容和要求一致。其余的按照年龄分为男子对照A 组(38名)、对照B组(41名),女子对照A组(38名)、对照B组(36名)。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对照 组不参加体育锻炼。

1.2 方法

1.2.1 心理测量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评定心理健康 状况,该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等10个因子。

1.2.2 实验法 健身运动处方实验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5-7月份,以发展 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为主,着重提高心血管功能;第2阶段为8-10月份,以发展、协调和耐 力素质为主,提高耐力、柔韧、力量与反应素质。

实验组在第1阶段每周二、四下午按健身运动处方模式锻炼1次,每次50~60 min。从第2阶 段实施起,每周六下午增加1次,时间相同。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前训练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比较 实验前经同质性检验,2个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比较 见表1~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3 讨论

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由选择机会的增多,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国高校教师在生活质量 得到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增加了紧张和压力。健身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亦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证实,健身运动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调节 作用,能产生良好的短期和长期情绪效应,对有轻、中度焦虑症和抑郁症者更具有明显的效 应[3]。焦虑、抑郁是以压抑占主导的情绪状态,健身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动为 特点的活动,健身运动参与者的身心处于一定程度的激活状态,通过长期、定量、定时的健 身锻炼,能够显著地降低抑郁情绪。本研究的健身运动处方同时也证明了健身锻炼具有降低 焦虑、抑郁的效应。

此外,健身活动一方面可以为人际交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和宽松舒畅的环境,给个体 带来全新的身心感受;另一方面,在健身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与配合默契的要求更 高,从而在健身运动中培养和改善了参与者人际交往向健康方面发展。男性实验A组和女性 实验B组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理论。

本研究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健身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着重突出健身性,体现科学性,保证实用与实效性、综合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且将健身运 动处方区别于运动康复、医疗保健性质的运动处方。在健身运动处方实验过程中,并不刻意 地追求运动技能和掌握程度,突出以增强高校教师体质和心理健康为重点,强调体现个性, 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发挥高校教师“自我自主”健身的意识与行为。

4 参考文献

[1] 刘静民,刘华轩.清华大学教职工20年死亡跟踪调查.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 27-31.

[2]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34.

篇9

一、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运动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双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学生在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会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运动会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的能力、修养、魅力,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宣泄与调控

人都有七情六欲,学生也一样,目前学生的心理压力都很大,紧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而通过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学生一方面可以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克服比赛中紧张、恐惧的情绪。学会这些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六、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人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一味地逞英雄,不可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必须通过伙伴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在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情感与责任感。正因如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关爱与尊重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现代运动中,智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运动者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战术思维、分析判断、随机应变、迅速反应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有篮球教练员认为,在篮球比赛中,有60%是用脑子,40%是用体力,否则就不能在剧烈、复杂的比赛中跑位得当,反应及时,与同伴配合默契。

七、建议与结论

1.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心理健康是小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参与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假如我们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身体健康,那将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正确认识、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

4.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合理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

5.针对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缺陷的状况,可以适当给他们开开小灶,甚至可以进行个别指导,积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活动兴趣,让他们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特别是对他们身心有帮助的活动,从而改善、调节他们的心理缺陷,使他们逐步提高参与热情,因为成功后带来的喜悦,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

6.积极探索相关体育活动项目对学生心理缺陷的改善调节作用,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与学校教育环境相和谐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善、调节学生的心理缺陷,减少存在心理缺陷的学生人数。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在很多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完成动作的失败、师生交往或学生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集体气氛会发生起伏变化,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绪产生振动和感染,使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可以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练效果得到了最优化。

一、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交流法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沟通,进行疏导。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4.诱导法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感染法

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技术示范,可是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这时候,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去带头练习,当他们成功的完成这些技术动作时,能很快的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技术的自信心。正确看待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

6.自我暗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