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的特征

篇1

关键词:老年人;老龄化;安全;建筑环境;健康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1.简述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老年人口的年龄也随之出现长寿的现象(如图表1)。从而也出现许多老年问题,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

人们步入老龄化阶段,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各种变化(如图表2):

2.老年需求

老年人诸多的变化也随之带来了老年人的需求。据研究表明,老年人需求的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这包括:

(1)健康的需求: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人体生理功能(肌体、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的衰退显著。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安静的需求: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发展,致使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吵闹的环境对老年人来说是痛苦的。但适度的团聚与热闹有益老人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该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祥和安静的休闲空间。

(3)交流的需求:随着老年人的年龄的增大,加剧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代沟,与年轻人的交流逐渐减少,带给老年人的只有孤独和孤僻,他们渴望交流、渴望温暖。

(4)工作的需求: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强烈。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5)亲情的需求:人到老年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6)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二、老年特征对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得影响

老年特征对建筑环境设计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角度的不同对建筑环境产生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

1.从建筑学的角度上讲

设计具有休闲功能的老年人疗养建筑,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起居、日常活动、个人爱好习惯、休闲疗养、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因此设计中要注重无障碍、功能分区、空间环境的营造、空间视觉引导等。在房间、通道走廊、楼梯、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2.从老年人生理学角度上讲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相对而言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活动空问紧凑,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设防火设计以保证最大安全。

3.从环境行为心理学角度上讲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日常生活特征的改变决定了老年人的固执和孤独的性格,造成自己内心心理的封闭,因此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

4.从建筑心理学出发

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向外部看的视线感觉通透且建筑中适当设置老年交流娱乐的安静空间(如图1),从而使建筑的居住与交流空间相融合。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建筑的色彩应该鲜艳明亮而且色彩温暖。

三、老年特征带来的启示

通过研究老年特性,我们分别从建筑和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老年特性对其影响和探索。通过分析我们从老年特点中得出了重要的启示。

1.功用性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注意地面高差的处理,消除移动的障碍。注重各种设施设置的便利性,采用简单的动作就能使用的操作方法。如浴室和厕所等一些活动空间的设置要保证老人活动需要的尺寸和协助老人时所需的空间,方便老年人的各种活动。

2.安全性

建筑和周边的景观环境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地面材料要求防滑,地面的高差和门坎处理,以及卫生间的基本设施设置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针对老年人视力的不足,在设计中要用鲜明的色彩和充足的照明,以提醒老年人注意。同样由于老年人判别力、行动力减退的情况下,安装警铃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以使老人能得到帮助。

3.健康性

由于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比较强烈,在空间的设计别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便于老人作室外的活动。同样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对温度变化和噪音的干扰的抵抗力是脆弱的,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室内应该保持适当的温度,让老人感觉到温暖。同时也必须使老年人处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之中。给老人一个空间开放和环境安静优美的良好环境。

4.私密性

老年人害怕孤单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除不断创造机会加强社会交往之外,还应充分注意老年人生活的隐私。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有他自己的支配权,他们的喜好和隐私应该得到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尽量避免闲杂人员的穿梭和干扰。室外环境应该设计一些私密交流的空间,方便老年人闲暇时间的活动和交流。

四、结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重老人,爱护儿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人总会有衰老的时候,因此,建设适合老年人的环境,研究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其需求,营造适合他们的建筑空间环境,将有助于建筑师、规划师、投资商和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更好地迎接新时期社会人口结构老年化问题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胡仁禄冯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TU241.93 H213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2

篇2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统一

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文化与自然的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来愈快,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生活品质更加看重,更渴望生活在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因此,现代环境的设计更要考虑到人们实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它是一门服务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操作工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忌天马行空的胡乱设计,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天然条件。由于本土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改变,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并进行提炼,做到尊重自然,尊重本土文化,尊重人的审美观,总而做到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2.展现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风貌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其实就是渴望得到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这个生存环境的魅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展现出正面的精神风貌,比如展现出和谐的生活氛围,人们之间的谦让,心灵的纯洁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挖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积极地、正面的宣传效果,坚决抵制低级趣味,劣质低端的生活态度。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植入健康、向上的艺术元素,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沟通,实现环境的和谐与无害。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俗话说,人上千万形形,这就说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在这样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追求满足各种人群不同需求的同时,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如今,设计材料逐渐丰富,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但是,为了防止局部的不断变化而影响最终的设计目的和效果,一定要在事先制定设计理念,使设计风格最终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和传统环境设计相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即生活的便捷性,这就彰显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但是,这仅仅是其整体功能的一个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在现有环境基础上实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融合,从而营造出方便、快捷、舒适、舒心的综合体验。

二 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和谐美

要想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设计之初的每个细节都要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管设计主体有多大,或者多么渺小,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我国古书上有“美”的记载:“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这其实就表明了任何美的东西都有其特定规律,比如注重整体和谐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房间,在设计过程中都要注重整体效果。在这些场所的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花草、垃圾箱、椅子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个体,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将这些个体统一到一个整体当中,并且要考虑到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协调,使这些个体成为一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通过这个整体,人们可以体会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

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用更通俗的话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从这方面讲,它要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同时能够反映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环境艺术是静止的,它无法主动和人产生沟通,但是,人们的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根据相对论的说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审美风格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人在审视同一设计艺术作品时的看法不一,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美

不同的设计师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有区别,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千千万万,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脱颖而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身上都闪耀着设计师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承了古老的文化底蕴。比如北京、南京、开封、洛阳等城市,都是有名的文化古都,和其它城市相比,它们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不但是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舒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经济的增长点。

三 结束语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认同,考虑到本土文化的植入,考虑到民族精神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和规划等问题,从而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文化发展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大卫・瑞兹曼,王栩宁等译:《现代设计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绮曼、郑署:《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2005.

[4]顾卫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文教资料,2006.

[5]韩巍.形态[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王超英.设计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7]郑罡.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灵厚[J].山西建筑,2009.

篇3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文化,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地域特征,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通过一定的组织以及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再结合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以及饰物的布置和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以及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风格,以达到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以及视觉审美上的要求和需要。

地域特征的概述

地域特征主要指的是在某个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组合从而形成的一种特征,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环境和水文等,而人文因素主要是指历史沉淀以及文化内容等,在这其中自然因素的水文对地域特征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地域特征包罗万象,同时又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具有区域性,研究地域特征必须在一定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第二个就是人文性,通过人类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第三个就是具有综合性,也就是说分析地域特征不仅包括经济,人文以及科技等方面,还包含其他方面的事务,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形成地域特征的各种条件,以此造就了地域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环境艺术下的地域自然观。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面很广,主要包括城市,景观,园林,建筑以及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包含人居环境的系统规划和不同场所的设计建造,在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我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最讲究与自然协调和谐,讲究环境艺术,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下来所形成的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汉代的园,圃,囿等字体都是由象形文演变而来的,从外表就可以看出,字体的外框表示范围,形容地域界限,而且以园林文化来比较,我国的就与国外的有所不同,都有各自的民族地域特点,我国的园林建筑多以山水,花木,屏联,题刻以及雕塑等装饰共同组成一种美伦美焕的艺术品,除了具有实用居住性之外,还具有观赏游览性,而且我国的园林建筑讲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性,既要有自然意境,还要有人文特色,以诗情画意为最终追求,而国外的园林建筑就没有这些山水,花草等艺术表现形式,它多是通过人与自然相对的形式来表现,通过人来对自然进行人为加工,比如欧洲皇家园林,多是把树精心修剪成规矩整齐的各种造型,把花草排列成各种看上去整齐的图案花纹,然后再配置相应的雕塑作品,整个园林虽然看上去也具有特色,也给人一种眼眼一亮的感觉,但要说到人与自然的融入感以及园林结构的设计精巧程度,与我国的园林艺术建筑还是要差上一个档次。

另外我国的园林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还讲究自然之感,多是按照山石的脉络走向,以及水源流向来进行风景布局,在讲解自然美的基础上再表现园林的观赏美,同时还利用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让园林建筑充满诗情画意,在寄情山水的过程中,让人获得与众不同的艺术感觉。

从传统环境艺术看待其与地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的文化传承史上占剧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各地民居而论,各地民居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生产工作也有所差异,因此建造出来的民居也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南地区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以及大理丽江的四合五天井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这些都是我国历史韵味浓厚的文化遗传,同时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在建造民居时所用的材料,建筑方法等也有明显的差异,另外一些地方还受到当地宗教的影响,体现出浓浓的宗教文化气息。

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域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不尽相同,无论从历史传统,生活习俗,还是从人文条件与审美观点等方面来看,各地的地域特征也是各具特色,但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这些各地的民居建筑建造得多么有地方特色,功能多么齐全合理,但都是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现出了对当代的生态学观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小,这与我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不谋而合,更体现出我国古人对环境艺术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一致性,因此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关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上文的分析得出,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地域特征的影响,在这个大背景下,地域特征所带来的地域氛围与文化特色势必将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但通过对地域特征的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创新性,使艺术效果更能达到升华,在与地域特征融为一体之后,创造出更为浑然一体的艺术性建筑,总的来说,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增加其不同的地域特色,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改变环境艺术设计时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并且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第三个方面就是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内容,让内容更加饱满,让结构更富有层次化,让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多种多样。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 行动 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 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 ],p. 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 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 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 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 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 Dosi, Techn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篇5

一、光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

光环境是构成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与色环境共属于室内软环境内容,光环境有自然光环境与人工光环境两种形式。其中,自然光环境主要是指太阳光线自然形成的光环境,属于室内空间白天采光的重要方式;人工光环境主要是指通过电力发电产生的光照效果,属于室内空间夜晚采光的重要方式,同时其还能够营造个性化的光环境,以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审美与心理需求。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人们通常比较重视色彩、家具、造型等方面的空间设计,对室内光环境设计容易忽视,造成室内整体空间设计不够全面化与深入化。光环境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室内环境的精神愉悦功能,营造独特的艺术空间与视觉享受的重要意义。光环境设计不但具有提供室内空间照明的重要功能,而且能够强化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受与体会。所以,在设计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必须对光环境设计予以高度重视,科学合理运用自然光环境与人工光环境,实现光环境设计与空间搭配的最优化。同时,在对光环境进行应用与设计的时候,要摆脱传统设计理念与大众设计风格的局限,在坚持光环境设计基本标准与规范的前提下,大胆发散思维、自由想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促进光环境设计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光环境照明作用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结合,提高室内光环境的整体设计水准,最大程度发挥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的功能与价值。

二、光环境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自然光环境设计的运用

室内环境的顶部空间采光通常以自然光环境为主。自然光自上而下的照射方向,使得其光色比较自然,亮度也比较高,产生的视觉效果更佳。在光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采光口的大小、形状与位置等同建筑几何尺寸相一致。同时,由于不同建筑的采光形式要求不一样,所以,对博物馆、美术馆等此类观赏性较强的建筑,可以适度运用顶部采光的光环境设计方式。另外,自然光环境还包括侧面进光的设计方式,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侧面进光设计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途径。侧面进光设计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促使自然光线透过琥珀色的玻璃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比如苏州园林的诸多门窗光环境设计就是采用的侧面进自然光的设计手法。

2.人工光环境设计的运用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造光源的种类愈来愈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极大拓展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形式。然而,在室内光环境设计中运用人造光源时,必须注意人造光源与灯具的选择,即要与室内整体设计风格氛围相一致,促进人造光源与灯具运用满足室内空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例如中式风格的室内环境就不适宜采用欧式风格的吊灯;教室、图书馆以及办公室等室内空间设计则不适合大面积采用暖色光源。与此同时,室内环境设计中对人造光源与灯具的选用,还要充分体现人造光源与灯具的个性和特征,最大程度表现出室内环境设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总之,人工光环境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三、室内设计中光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光环境设计的智能化趋势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推动了照明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智能化开始渗透到现代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的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智能化照明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普及化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其成本较高,所以在我国中小城市中的普及率依然偏低。科技化、舒适化以及人性化的智能照明特征,特别是近年来火热的LED照明灯市场发展,促使智能化的室内光环境设计必然引领未来的发展潮流。

2.光环境设计的新材料应用

新世纪以来,由于灯光设计与高科技的相互融合,促使照明材料处于不断研发创新中,而非停留在传统照明材料的应用层面。现代化科学技术研发出的各种新材料,通过与照明工具造型的充分结合,可以放射出多样化的美丽光线,能够促使灯光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更为自然。所以,新型灯照材料在光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室内设计的现代化审美要求,更是未来室内光环境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

3.光环境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篇6

运用生态理念能够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创新使用各种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并构建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景观格局,促进能源物质获得循环利用与再生,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从整体上强化景观格局生态服务水平及质量。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作用延伸及拓展方式。保留原有场地或场地中具有的部分元素是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有效应用方式。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者首先保留了工厂各种废弃机械设备,包括蒸汽机、压缩塔及煤气裂化塔等,在突出工厂历史基础上创新,将蒸汽机与压缩塔涂刷成红、黄、蓝、紫等颜色,此外,这些废弃设备还可以攀爬游乐,契合了煤气厂公园的设计需求,充分挖掘了固有元素延伸作用。

(2)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方式。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思想应该始终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整个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挖掘各种原材料的再次利用与开发职能,尽最大努力创造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平台。

(3)强化场地原貌维持方式。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又一典型。例如,四川成都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他们将府南河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注入部分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4)有效利用能源方式。现在设计师们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保证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蓄热等,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设计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阳能的热与光为主,通过相应设备来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应用上得以实现。

2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审美特征

环境设计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环境也需要设计。人们的生活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环境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环境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学科的相互结合共同设计完成。所以,环境艺术充满了广泛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环境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经济的目的。不同的设计对象其设计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3)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和空间的统一性。在环境设计中必须要稳扎稳打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综合性。

(4)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展现出设计的美而且必须具有实用性。就像房子内的装修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

(5)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对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由于环境设计的学科专业比较多,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3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环境设计观念受到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希望天遂人愿、但愿风调雨顺以至五谷丰登。达到“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人们的环境观念则是将自我融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反映在环境设计上则是建筑选址注重“背山面水”,营造小气候。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大生产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利润,打破了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恬静悠闲的生活。当人类还自我陶醉在工业文明“人定胜天”信念中的时候。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全球温室效应,洪水、旱灾等异常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工业领先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治理已经从简单的单一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类对自然持消极的态度,高科技的今天,人类步入创造自然的时代。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古中国地处温带地域,温和的气候形成了以长江、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环境理念也紧紧贴合这一“温和”特征,表现出以农业文明为主导,期望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人得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仕途失意,归隐田居、遁迹山林。这些思想都导致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特征——融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理念也成为中国园林遵循的亘古不变的法则。

篇7

一、环境设计及生态理念的概念

(一)环境设计的概念

环境设计,又叫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室内、园林、建筑、城市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美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力学、光学、建筑学等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施工对象环境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行为及其过程。

(二)生态理念的概念

生态理念是指在进行一项设计或开展一各项目时,既要确保设计对象和设施的功能正常,又要积极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降低设计方案实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生态理念具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等特征。

二、环境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指导原则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在科学理论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地利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材料为环境设计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艺术设计与参与原则

生态环境是许多要素和条件构成的综合整体,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要采用艺术性的思想和眼光去进行构思和设计,使得设计出的作品符合环境要求,又符合技术审美标准。

(三)尊重自然原则

环境设计中,要积极把握和尊重大自然自我维护、自我恢复的能力,尊重自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增强设计作品的和谐型、可持续性。

(四)4R原则

也即在环境设计中要遵循再利用原则(reuse)、可再生资源原则(reduce)、新环境创建原则(renewable)和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实现对原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开发,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尽最大可能的实现回收循环利用。

(五)最小干预原则

在进行环境设计中如果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可避免,那么就要努力采取多种积极手段,把外界的干预和影响降至最低,维护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面貌。

三、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引入和应用

(一)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强化生态理念的指导

生态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环境设计中对生态理念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学原理知识的学习,加强生态理论对环境设计的指导,在设计手法、设计方法上下功夫,让生态设计成果更好地体现和促进生态理念的发展。

(二)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在环境设计中应积极尊重原始生态的运行规律和自我净化、自我恢复能力,坚持既保护又利用的原则,尽量使用天然绿色的设计和建筑材料,做到因地制宜和循环使用,积极保护自然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可再生性,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协调和相互促进。

(三)环境设计中应注重对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再利用和在开发的问题。例如:在街道、广场等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设置雨水搜集系统,充分将雨水进行净化后用于灌溉、洗涤等方面。同时,要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利用当地现有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等,在大大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同时,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一城九镇,环境设计,地域性

 

一、前言

现在我们常把“地域性设计”挂在嘴边,它成了一句时髦词儿。现有的地域性设计是怎样做的?先让我们来看看近来极为惹火的上海一城九镇吧!在上海市区周边,一场大型的由政府主导,建筑师合唱或独唱的新城建设舞台剧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出戏:安亭是德国式的,浦江新城是意大利翻版,高桥成了了荷兰小镇,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在上海这一小方土地上顺间冒出万国风情。当我们理性的从建筑与文化历史间的联系审视这种建筑行为时,看到的是失去了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设计,是流于表面形式、漠视形成地域性的文化因素。

那么到底什么是地域性?什么是地域性设计?它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在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地域人群特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依赖于社会存在,但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反作用于社会物质存在及发展,这是地域性存在的条件。要掌握地域性设计应首先关注到各种能给人身历其境感受的因素,其着眼点不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工艺等源于自然产生的乡土特征,还需关注特定地点、文化,关心人们日常生活实际与熟悉的生活轨迹,关心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科技、以及传统特色的文化生活。应该说,地域性设计的提出,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功能(包括使用功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等)上的实际需求,它具有现实性。

二、从实际出发的地域性环境设计

地域性设计不是简单的区分地域。无论是要求与自然环境适应,与社会背景相协调还是切合经济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人们实际生活活动的需要。而这些都要从地域的实际情况着眼,与相关的环境、人相联系。

1、自然环境与地域性环境设计

“一城九镇”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综合考虑城镇的功能定位、历史文脉等因素,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镇建设的经验,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的要求所确定的“风貌特色”是: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安亭镇建成德国式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结合美国城镇风格;高桥镇建成荷兰式现代化城镇,融入法国和澳大利亚风情;朱家角镇既凸现本土水乡古镇风貌,又有现代城镇的格调;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罗店、枫泾、周浦、堡镇建成欧美特色的小城。。于是我们看到,除了朱家角与本土自然环境较协调外,其他城镇完全没有考虑到建筑在自然环境中是否适宜。

原生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不同的光照、降雨、气温等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域的物种。环境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或许不像植物那么明显,但从原生角度看,自然对人造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且不说前期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即便一切不当投入可以满足构建这些异域建筑的需要,在投入使用后各种麻烦也将随之而来,如,大量后期修缮及能源的消耗等都是免不了的,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在所难免。

2、历史文化与地域性环境设计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物质技术还是精神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历史延续性。。任何事物都是同时处于时间与空间这两个范畴中,环境设计也不例外,它受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影响,带着时代的烙印。

但是,不论历史如何发展、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地域特征在整体上都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性,具有渐变的特征。社会也有类似的特征,它的状况会随时间逐步发生改变,但在时间的经度上,它前后的变化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在空间的纬度上,不同地域文化风俗也是随地域的转化产生渐变的,邻近的区域总有些相似之处、关联之处。而在上海,我们看到的新城镇则发生了没有缘由的突变,它们与之前的社会历史文化发生脱离,与周围地理位置接近的城镇间毫无联系,完全是硬生生向皮肤中插入异物。这不仅形成地域建筑特征的断带,也是与在当地生活的大众的历史文化传承、及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认识相悖的。

3、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设计

要求地域性环境设计满足人的生活方式是实现设计功能性的需要。西方建筑固然有其先进之处,但它们的长期发展都是根植于非中国本土的各地域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本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优势域特点,最重要的是它们是适应我们本土各地域生活方式。同时,外国建筑师因长期受本国环境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深入的体会和感受,因此,作为规划者,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找不了解中国人生活的国外设计师来规划我们的生活。而作为设计师,就应发挥自己了解本土生活的长处,发掘适应中国大众的环境设计。

另外,即便是取自本土的地域性设计也应注意其适用性、实用性。以地域性室内设计为例,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可能看到有些人家里布置了很多非常昂贵也非常有地域特色的摆设,但一整合却漏洞百出,家成了一个豪华的舞台布置,真正生活时却很不方便,或者越是精心安排的传统地方家具,生活起来越显得刻板。所以,在追求环境设计地域性的同时,必须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当然,功能并不仅只是使用功能,也涵盖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全球化使得不同地域的特征减弱甚至日益趋同,人们渴望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渴望溯根求源。追求室内设计的地域性的做法,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回答“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一城九镇或有着明显特征上的区分,但它们给人们的回答却是误导——分明是在中国上海,却传达给人:“你是外国人”、“你在法国”、“你在英国”、“你在美国”……这样的错误信息。

4、当代经济、技术与地域性环境设计

新城镇、新环境建设是以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基础的。现在我们有条件通过环境设计考虑使用高技术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有条件通过合理的环境设计满足新时期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活动的需求。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地域性设计中花大量资金是为了高质量,使用的高技术仅仅是解决地域条件下各种问题、完善原有地域人造环境功能的手段,而绝不是装饰或炫耀的卖点。花大价钱使用高技术做门面绝对是不理智的做法。

三、结语

设计应当是有根据的,地域性环境的设计应以着眼生活、解决问题、顺应精神文化需求为依据。区分地域特征,做形式是必要的,但形式应依附于功能,传统的地域艺术、文化的形式也是依附于功能的需求发展起来的,所以真正的地域性环境设计应更多考虑特定地域的现实状况,使用适宜的形式加以表现,力求在对地域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时间、空间、人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做出符合实际的环境设计,绝非是政府毫无要求的导演,建筑师自顾自的演戏,凭空创造出来的。

[参考文献]

张志奇 室内设计现状与地域性室内设计 中国建筑饰装修2004年11期

毛白滔 建筑作品解读 2006年1月第1版

陈 尹地域主义新趋势 金羊网 2005-06-2

李武英 青浦实践:不同寻常的解读 时代建筑2006年4期

刘 勇 导入性地域主义 装饰装修天地 2006年12期

篇9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目前,在国内外,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集中了商务写字楼、时尚休闲购物、城市花园、高尚住宅、主题酒店、娱乐会所等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建筑群体。建筑群体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建筑群体的街区作用,交通系统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城市外部空间得到了有机结合和利用,扩大了城市空间的利用价值。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以及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是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日益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商业综合体具有特殊的区位价值和高度整合的功能,对城市空间造成很大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城市中充满人气与活力的公共空间。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其它类型的建筑外部空间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深刻的城市内涵,所以,在发展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强调和关注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品质,也是实现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既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的一部分,又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具有混合空间的双重身份。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环境设计融合了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优势,强化了参与者的空间感受。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商业设施逐步完善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交通、城市形象以及空间布局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城市的发展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不但是商业空,还是人们生活中沟通、交流的活动场所,是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环境设计在延续城市活力、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景观地标性。因此,在这么功能复杂、多元的人类活动空间中,如何在紧张的用地上满足各功能业态的需要,如何更美化城市空间,这就需要对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规划师、建筑师共同合作,努力创建出优秀的特色的混合型城市空间。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作为密集人流的活动场地,其与人的关系更亲密,人们对此空间的感受也就更清晰。在商业综合体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满足各功能的同时,又要发挥出“大而专”的地标性、艺术性的特色,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应以积极的心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并将其加以提炼整理以一个鲜明的主题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具有体验式的商业综合体外部景观空间。

三、我国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建筑对商业综合经济体的外部空间进行了整合的设计,建筑的室内空间和外部的商业空间都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商业综合体不但是一个商业活动场所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复合型综合体系。然而,现阶段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商业设施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没有很好的呼应,给人带来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下面就现阶段我国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不足作简要分析。

(一)室内设计与室外景观的失调

一方面,一些商业综合体环境设计仅仅重视建筑单体本身,尤其是立面,要么讲究豪华气派,要么讲究新颖奇特,而外部景观空间作为建筑坐落在地面上的载体,反而被忽略了,仅仅以广场砖简单覆之。另一方面,很多的商业建筑为了提升商场的档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将室内进行豪华的装修,但是对于室外的公共环境的装修和设计却没有投入多少心思,以致于建筑空间室内外环境品质差异化增大,而且过于明显,这种室内外环境品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利于商业活动的繁荣发展。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只重视构成景观以及硬件景观环境设计,对于绿地等软质景观设计则缺乏必要的重视,绿色在景观环境中设计的很少,而花岗岩、不锈钢等材料应用的越来越多。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的淡薄

设计师们在对商业综合经济体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先考虑到其规模的大小,然后再考虑设计成公众性或群体性。社交活动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最核心的部分,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在满足人们通行的基础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休息和停留的空间场所。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既要考虑商品本身以及商品的营销,还要顾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休憩空间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使用率是最高的,但是在实际的环境设计中,由于一部分设计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淡薄,缺乏对其的重视,如在休闲座椅的设置方面非常的不合理,把休闲座椅设置在一些商场的死角位置,还有的商场里面只有大量的商品,外面直接是拥挤的城市道路,没有供人停留休息的地方更没有让小孩游戏的场所,人性化环境设计的理念淡薄。

(三)地域性及文化内涵的缺失

为了过于追求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慢慢的失去了其最本质的特色,对于地域文化性特征等因素在城市建筑中体现的并不明显,很多的外部建筑的设计都趋于类似,往往是通过简单的材质拼贴和变化来充成,又没有进行空间的划分;到处可见的垃圾桶、街示牌等设施使得商业空间的特色更加难以展现。

四、提高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对策

为了能够让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体现得更加明显,一定要让人们有强烈的欲望参与进来,这就需要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向性的需要。在对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进行环境设计时,应该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空间条件,以激发和组织更多的城市公共活动。

(一)室内外景观呼应、协调设计

重视城市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缩小室内外景观质量之间的差异,增加城市建筑由内到外的吸引力,提高环境设计中绿色的介入,使室内外景观遥相呼应,相互协调。另外,设计者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理念,一切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促进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创造具有城市文化品格的外部空间

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环境设计上,一定要能够让消费者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因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场所精神,而这些恰恰可以使消费者可以较为清晰的认识到活动空间的地域差异,形成对该活动空间特别的印象和记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行为需求,也不能忽视可能发生的诸多活动。在商业空间中形成场所精神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设计之前就要对周围空间形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分析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人文习俗以及环境等要素。在对商业综合经济体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其所在的地域性因素,和地域的人文景观相结合,并充分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体现出该空间的独特性和文化特征,形成并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基于环境质量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通过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进行改善来影响消费者在参与和使用过程中的积极性,如果其外部空间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环境质量,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只能是人们必要活动的场所。而外部空间进行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质量提高,例如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有很多供人们停留和休息以及娱乐的空间和设施,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会形成自发性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氛围的社会活动场所,更有利于商场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所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是要充分考虑环境质量,把环境设计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要方面,为人们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景观条件,让人们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四)基于消费者行为需求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人们在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的一些活动,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人们的一些需求,如人们在马路边的栏杆上休息,实际上是人们的休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反应,所以,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各种行为。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景观设施中对于动态、灵活多变与一成不变的景观元素,人们更趋向于喜爱前者,例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中可移动的而且比较灵活的座椅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对那些比较大的混泥土雕塑则相对反感。人们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中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外部空间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尊重人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要求,尽可能的通过运用多种景观元素来实现和促进交往活动的发生,在满足人们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进一步促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和谐发展。

五、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这种源自“城市综合体”的新概念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了解,并引导了现代商业地产的升级与变革,形成了以业态多样化、消费享受化为特征的休闲商业聚集。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时,其营造的外部空间也为城市大众活动拓展了新的场所。所以,当代影响商业综合体环境设计的因素以及它未来发展的方向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1]黄神继.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16,(07):24-25.

[2]徐岩.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刘雨涵.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6.

篇10

环境设计是指在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运用建筑美学理论知识与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以环境为衬托,设计创作出既能满足民众物质与文化双重需求的室内外环境。它不仅要有完善的功能设施,还要体现出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等精神文化要素。环境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着民众的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设计创作出具有使用性与美观性兼具的室内外环境。

二、文化建筑的审美特点

文化建筑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对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建筑不仅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交流,还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包括工农业、服务业的文化交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筑也有利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出色的室内外环境也对文化建筑的功能起到深化与延续,使文化建筑的内涵美得到更好的挖掘与显示。纵观优秀的文化建筑可以发现其都具有几个审美特点:

(一)审美的主体呈现大众化特征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建筑不单单只强调使用功能,它的文化传承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建筑应该努力体现大众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公众需求的多样化,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创造出与大众生活接近,大众容易理解的文化建筑设计,为民众的生活学习以及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好的公共交流平台。

(二)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所传达信息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当其传达的信息不确定时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力去修缮。所以面对同一个文化建筑人们往往对它产生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文化建筑的这一特性一方面是由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其所需的复杂的学科知识所决定的,所以人们在面对建筑物时只能掌握其主流思想不能十分准确的描述出具体感受。

(三)审美的直观性

审美的直观性是环境设计十分明显的特征,文化建筑所要传达的信息要通过文字、图案、形状、颜色等符号表现出来,正是依托这样的符号才使得文化建筑具有感觉和视觉上的直观性。

三、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是公共文化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从最初的信息交流站到今天的新型的文化交流中心,逐渐的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民众的学习生活。

(二)文化建筑充当着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友好使者,以实物为载体,把文字结合的图像当作辅工具。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大众的眼界得到开拓,丰富民众的文化知识,使其更加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

(三)文化环境的设计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是承载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建筑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理念与信念是截然不同的。如封建社会的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多体现了统治者炫耀与财富的特点,建筑的环境设计极尽奢华;当今社会,文化建筑着重体现我们新时代的文化理念,表达出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四)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成果。我们中华5000年文明是由许许多多的文化建筑承载的,他们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代表着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结晶,代表着一个地区特色的文化理念,如美国的白宫、英国的大笨钟、埃及的金字塔。文化建筑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展示本国风采的重要场所,成为新时代文化活动的新宠。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