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整合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资源整合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传统媒体教学的“学媒之争”
1. 克拉克的观点。克拉克曾提出
>>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 探究偏远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 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媒体资源整合研究 资源整合信息时代的媒体创新 网络时代中小学媒体素养教育探析 国外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干预资源整合方案的研究 对农村小学在教育资源整合中的探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初探 中小学教育资源调整与学校文化整合策略思考 整合课程资源,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媒体活动与资源整合 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缺失探究 做大:打造资源整合新优势 中小学多媒体教育 媒体融合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应强化资源整合 自媒体时代西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及启示 人力资源整合问题探究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探究 教材资源整合方法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6]覃川.教育应对新媒体的法则.新闻爱好者[J].2011.11(17).
[3]《2010: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249).
[4]郑冬红.对学一媒之争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
[5]何志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1,16:(67-70).
篇2
一、整合原因。中小学的整合,主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成为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反映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然而,中学由于学生人数少,师资过剩,校舍闲置,而小学人数不断回升,地域拥挤,师资短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均衡协调发展不够,强弱不均,每年秋季招生,小学人满为患,中学门庭冷落,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这次教育资源调整的出发点就是根据群众的意见,围绕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围绕关注民生、让群众共享教育事业发展成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整合优势。实行“五统一”的管理体制。即“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行政管理、统一各项考核、统一经费管理、师待遇”;实行“一块牌子、一个班子、一套教师、统一管理”的办学管理模式。做到资源共享,自然过渡,合理进行师资的调配和互动,尽力控制学生流失。
三、整合后领导机构的调整。中小学组建一套领导班子,下设中小学部。校领导班子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设一名总校长、两名副校长等职位,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
四、整合后的三年规划。第一年办一所六年级寄宿制;第二年六年级平移升级也相对独立;第三年形成一所完整的四年制的寄宿学校。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06-02
高中体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推进此教学活动,整合教学资源是关键。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率低,对教学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不够等。加强高中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对于改善高中体育教学条件,提升体育教师素质,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等意义重大。我们应该积极通过资源整合开创高中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一、制订资源整合方案与教学计划
整合高中体育教学资源,首先要加强整体规划,依据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资源整合方案和计划,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指明方向。资源整合方案的制订要着眼于宏观,包括体育资源整合的基本内容、整合的途径与方法、采取的具体措施等,思路要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校内主要针对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的物力、师资、财力等资源情况进行规划,校外则要考虑人脉资源、国家扶持政策、区域资源优势等。计划的制订要着眼于微观,包括高中体育教学内容、达到的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等,要立足于学校实际与体育教研组、师资现状等。通过整体规划,将校内外体育教学资源有机结合,有效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
二、发挥专家对教师成长的引领作用
教育专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专家资源,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摩、参与体育教学管理、指导课题研究、专家点评课等多种途径提升高中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加强组织,要注意专家指导的针对性、导向性、实效性,尤其要通过专家指导,引领高中体育教师走出教育认识与教学实践的误区,促进高中体育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强烈呼唤教师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从而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教育科研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1],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课题研究载体作用
体育教师及教研组、备课组要加强多层次教学理论研究,尤其要对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展开专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掘与课题相关的一切资源,提升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发挥教师资源的作用,更好地组织与实施体育教学,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体育素质与运动能力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练习惯。课题研究要立足于校本研究,同时向区域研究拓展,在深度与广度上开发一切有效的体育教学资源。在研究实践中,我们要认识到课题只是一种载体,实际的教学问题才是主要目标,校本研究是中心,体育教学资源整合是主线,充分发挥课题资源对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区域优势资源互补与共享
各个区域内的高中体育教学与研究各有特色与优势,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区域优势资源互补与共享有助于扩大优势教育资源效用,弥补不足,是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将高中划分成相应的教学片,组织说课竞赛、上课竞赛、听评课、讲座培训、教学成果与特色展示、成果经验交流等活动,促使教师们相互借鉴、资源共享。教研活动要深入,比如备课活动,我们可以进行同课建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把教学研究推向深入;建立区域体育教学资源库,“教育资源库是指按照统一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2],实现教学资源运用价值最大化;在体育硬件设施上,通过区域优势资源互补与共享,实现体育器材、场地等互补,保证一切体育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开展,推进区域教学资源整合。
五、积极争取多种社会资源助学
学校及体育教师要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以良好的学校形象与优质的体育教学成绩形成影响力,以精神感染人,以事业激励人,这样才能争取一切积极的社会资源助学,在财力与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资助。比如,我们可以打造一支富有影响力的体育竞技团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等),参加大型体育比赛,通过冠名权来争取优质企业的赞助;我们也可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如在服装购买、体育用品配备、体育杂志征订等方面争取支持;要积极争取政府帮学政策,特别是财力方面的支持,有效弥补学校体育硬件资源的不足,提升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水平,保障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六、发挥激励评价的促进作用
积极的评价对高中体育教学效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重视评价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学工作;“激励性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3]。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要将体育教学评价纳入学校教学评价体系中,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力求科学化,评价标准要有可操作性,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包括学生互评与学生自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评价。评价要综合体育知识、学生体能与体育技能等,同时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行为等。我们要认识到评价只是一种手段,激发师生潜能、挖掘体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体育素质与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是目的。
高中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直接影响到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研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在日常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出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有效运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开创高中体育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晓勋.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途径[J].教育探索.2010(07):111-112.
[2]郭 斌.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1(01):83-84.
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艺术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55-02
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向大众型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各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对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这一现实需要尤为迫切,艺术素质教育便成为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选择。通过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高尚的审美情趣、敏捷的思维和开放的创新意识。而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将加大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择业就业筹码。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年来以“艺术兴学”为办学理念,通过对校内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的科学整合,把艺术教育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的适合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公共艺术部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艺术兴学”办学特色而特别设立的一个部门,专门针对全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也担负着在全校组织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任。作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独立部门,公共艺术教学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如何充分体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如何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整合、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以及公共艺术教育如何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高职高专院校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有机整合
(一)构建网络艺术教育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构建有专门的艺术教育平台,但在普及艺术知识、提升学生艺术素质方面的能力还有限,而技术支持方面,专业的艺术教育平台又势单力薄。如何能很好地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普及艺术教育,是“艺术兴学”办学特色得以体现的关键。建立新型的艺术教育网络,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高职高专院校把计算机网络的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可以面向全校师生普及艺术知识的平台。这是“艺术兴学”办学理念与新技术、新媒介结合的最好方式。有了这个有效途径,学校就可以在校园网上宣传艺术教育,面向全校学生播放经典音乐,将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大学生艺术团演出录像和专家的艺术讲座录像放到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开放网络课堂,把艺术教师授课的影像上传到校园网,此举不仅可以满足全校学生艺术学习的需求,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也宣传了艺术团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加入到大学生艺术团。
(二)师资的资源整合
1.音乐师资资源整合。各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教育师资构成为音乐、舞蹈、美学等领域的专业艺术教师。这些教师都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在课外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艺术指导的能力。但要真正建立起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现有的各高校普遍常见的合唱团、舞蹈团、表演团等已不能满足学生艺术发展的需求,许多擅长乐器表演的同学没有进入艺术团,而公共艺术教学部往往缺乏乐器指导教师。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将这个非常好的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利用,成立大学生民乐团或鼓乐团等类似组织,到音乐系或校外聘请专家或老师作为乐团常任艺术指导,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把学校有关合唱、舞蹈、表演等优秀师资全部整合起来加以利用,争取合唱团、舞蹈团、表演团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使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公共艺术教育社会资源的整合。一直以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桂林市歌舞团、采调团、桂剧团等大型表演团体以及桂林市各个区的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都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如何整合利用这些优秀的社会资源,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进一步探索。
(三)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为实现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综合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应采取授课教师组合化的方式,由几名或多名教师组合成教学团队,开展协同教学。不仅可以面向校内相关艺术专业选聘一批知名度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可以邀请校外各专业艺术团体的专家,建立一支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根据每学期教学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位授课教师的专长和优势,开展多位教师组合教学的教学方式,形成良好的协作、互补的关系,增强教学的整体功能。
二、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后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的建立
目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有三分之二由公共艺术教学部开设,近年来,公共艺术教学部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程结构。2006年3月,教育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各高校不仅要开设艺术导论等8种艺术限定性选修课,还要求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任意性选修课。其中包括艺术史论类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课程,艺术批评类的现代艺术评论等课程。总而言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艺术基础设置不同档次的艺术课程。公共艺术教学部结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际情况,采取限定性选修课与任意性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艺术导论、音乐舞蹈欣赏等八门限定性选修课,并向全校开设合唱与指挥、舞蹈训练与表演等十二门任意性选修课。根据《方案》的指示精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进行了课程拓展的探索,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为基础、赏析、实践、史论四大类系,在前三大类系体系的建构基本完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第四大类系,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系、音乐系、中文系先开设《当代艺术批评》等史论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逐步趋于完善。
2.第二课堂建设。公共艺术教学部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和老师,面向全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艺术讲座”,旨在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门类。目前已开设《艺术与人生》等五个艺术专题讲座,学生反响热烈。
3.实践平台建设。公共艺术教学部于2009年筹建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大学生艺术协会,旨在发现艺术人才和艺术骨干。大学生艺术协会发挥了艺术骨干的力量,协同公共艺术教学部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大学生艺术团下设的“春之声”合唱团、“春之韵”舞蹈团、“春之缘”表演团在2009至2010年参加了校内外重大演出七次,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教材建设。在自编教材建设方面,公共艺术教学部的陈立红主任出版了自己的专著《艺术导论》,填补了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自编教材的空白。其他课程虽然尚无材,但大都采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写或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等。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可借鉴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的编写经验,编写符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这些教材应符合综合性、艺术性,又不能缺乏趣味性,由浅入深,逐步建立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艺术教材体系。
三、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整合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后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的话剧节,学生的艺术能力得以显现,在服装的配制、道具的制作、音乐的选用等方面都离不开艺术,数学系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又与音乐、美术设计密切相关,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更是学生艺术能力得以充分展现的舞台。因此,艺术教育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是体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兴学”办学理念的有效措施,也是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形式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第一,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演出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媒体、企业等合作的传统节日、单位庆典、开业宣传、主题联谊、职工比赛等演出。可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排演符合各单位的活动主题,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这类合作演出,既可让学生得到锻炼,又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第二,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2009年5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春之声”合唱团应秀峰区团委的邀请参加“‘我青春、我昂扬、我奉献’琴潭园区建设之歌大型文艺晚会”演出活动,从此开辟了一个学生艺术实践的新平台。有了这个基础,学校可以组建大学生艺术团或演出小分队,与当地政府、社区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等慰问演出,把具有大学生特色的文化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积极有效的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2]刘建刚.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学习 资源整合
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资源逐渐从纸本形态为主向数字电子形态为主转变,现代学习者也得以拥有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但如何从中筛选优质资源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探讨筛选和整合网络资源的方法和原则,以期有助于整合优质网络学习资源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的分类
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可根据使用对象分为三类:学习资源、科研资源和备课资源。网络学习资源是指供学习者使用的网上各个学科的课程、讨论组、试题库、教学软件、学科知识等。按资源形式划分,网络学习信息资源主要类别有:教育网站、电子书籍、虚拟软件库、网上数据库等。1按资源内容划分,大学英语网络学习资源主要类别有:语言知识资源、语言技能培养资源、语言应用音视频资源等。
(一)语言知识资源
语言知识网络学习资源展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语音知识资源如动画学音标网页、英语发音十日过关网页等;词汇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按难易程度如开心词场系列网页中四级高频词、六级高频词等,按学习方式如“用听的背单词”系列网页、词汇游戏网页等;句法资源如大耳朵英语学习网中的考研英语长难句突破网页;语法资源如英语语法Flash、旺旺语法辞典、洪恩英语语法网页等。
(二)语言技能培养资源
语言技能培养网络学习资源针对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听的技能培养资源如:BBC听写天天向上中心、优美有声散文、VOA慢速英语等;说的技能培养资源如:出国旅行口语、晨读美文等网页;读的技能培养如:每日头条新闻总汇、每日哲理阅读、双语达人等网页;写的技能培养资源如BBC写作策略网页、英文写作网等;译的技能培养资源如可可英语的英语口译专栏、恒星英语的英文翻译专栏等。
(三)语言应用音视频资源
英语语言应用资源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语言的实录,具有为其他国家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环境的功能。大学英语网络学习音视频资源包括英语新闻、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网页等,如CCTV-9、听歌学英文、、沪江英语的看电影学英文网页等。
(四)其他
以上为数量最多的三种网络学习资源,另外还有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资源、英语考试辅导资源、英语学习策略资源等。网络课程资源主要有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网络课程,以及各院校大学英语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网站;英语考试辅导资源按考试类型可分为四级、六级、雅思、考研辅导资源等,典型网页如英语考试频道;英语学习策略资源如:展示口语提高策略的李阳英语系列的一口气训练法网页、展示备考策略的“考研加油站”网页中考生复习经历贴等。
二、网络学习资源整合的方法
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包含五个基本环节:设计、研发、资源建设、评估、运行管理。
(一)设计
设计环节由课程教师与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共同完成。首先课程教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哪些网络学习资源的需求最大,随后设计资源整合网页中所包含的内容,之后明确网页的分区和每部分的功能,最后与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合作形成网络资源整合的方案。
(二)研发
研发环节由教育技术专业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研发网站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根据方案设计各级界面;第二,根据资源整合网页各部分的功能编写程序代码;第三,搭建网络平台主体框架;第四,完善各项功能。
(三)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环节主要向建成的网络平台上传和添加教学资源,由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协助课程教师完成。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收集文、图、声、像、动画等教学资源;第二,对收集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格式转换;第三,将多媒体学习资源上传;第四,修改和完善学习资源。
(四)测试评估
初步完成的网络课程平台需要检测其各项功能是否达到方案要求,由课程教师和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从内容和技术角度测试网页使用情况,课程试行后不断修改和完善资源整合网页。
(五)运行管理
此环节将已经过检测的网络课程转移到网络课程服务器投入使用,常规管理工作主要由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完成。如:对完成的课程进行版本管理、对完成的课程进行数据备份、对课程进行安全检查并查杀病毒、将网页正式运行。
三、网络学习资源整合的原则
1.网页结构合理设计原则
网络学习资源是海量而无序的,筛选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后构建的网络资源库,应将内容科学地分类。如网页内容首先按网络课程、素材库、题库、课件库等分类清晰地划分;在素材库下拉菜单中,也可按文本素材、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分类。
2.学习内容交互性原则
网络学习方式更需要师生、学生间的同步或异步交互,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白板等方式交流信息。以电子共享白板为例,学生既可以获得教师针对学习者共同存在问题的辅导信息,也可以通过公共窗口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加入小组讨论,了解其他伙伴的学习情况。
3.网页导航清晰原则
为便于学习者快捷地从网页获得信息,可以通过检索表单、目录索引表、帮助页面、导航条、书签、动态导游图等为学习者有效导航。
4.教师答疑及时原则
与传统学习相比,网络学习更需要运行良好、反馈及时的学习帮助系统,应构建由教师或专家组成的支援系统为学生答疑:及时解答学生咨询的问题、就学习进程与方法向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5.重视情境创设原则
学习是在新的知识和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过程,学习者在接触新的学习资源时,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把新知识与已知概念和自身经验相结合,因此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应重视情境的创设。2首先要依据学科特点创设情境,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以便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优化自主学习的效果。其次要依据学习策略的组织方式创设情境,如探究式学习策略应给学习者提供适于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互助学习方式应设置合适的场景和扮演的角色,营造易于学习者交流的情境。
总之,教师可依据设计合理、内容交互、导航清晰、答疑及时、创设情境等原则,科学地设计研发、构建网络资源整合网页,并引导学生利用资源整合网页高效地自主学习,逐步实现向以网络为媒介的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化。
参考文献:
篇6
在各种网络教育平台中,如何让存储在不同地方的海量资源被需求者使用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云计算(CloudComputing)正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它使用了网格计算等成熟的设计思想,涉及到,负载、平衡等多方面概念,是软件的下一个逻辑阶段,它可以被看成“因特网集成软件”———建立使用虚拟化技术支持的软件模型;所有软件都会作为虚拟化的或者对我们隐藏。它提出了SaaS(Softwa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等概念。一朵云就是一种独立的并行分布式系统,可以提供服务层的同步,计算资源也可以实现统一。其运用于Web2.0技术中,使得用户可以与网络交互、主动参与、个性化内容,这也正可以满足自适应学习的需要。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育云平台的出现,将其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可以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教育云平台的服务对象为各区县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市各级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资源开发商或提供商。教育云平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资源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各院校优质资源公开。
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云平台的解决方案
基于云计算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云端服务平台。平台依托云数据中心,包含视频录制、直播与点播等功能模块。其具有资源按需所取和应用与平台解耦等特点。
(一)系统架构
云视频技术是在传统Internet中加入一层新的网络架构,流媒体内容既可以上传到中心节点服务,也能够分享到各“边缘”节点,这样用户就能够在多个节点获取学习内容,视频学习资源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原有的独立流媒体系统相互联通,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云端用户可以按需取用视频学习资源。1.网络及软硬件架构(1)硬件结构根据以上目标,我们建设了以下网络硬件架构。云视频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技术部署,云端服务器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直播服务器和流媒体主服务器组成。各学校(各分资源中心)配备了安装有流媒体功能组件的教室,它们可以完成如下功能:①录播自有资源(教师授课视频、校本课件等)的功能,并将这些资源共享到全局服务器上;②直播功能,流媒体平台管理中心将各分中心实时的教学资源直播到各教室;③点播功能,各分中心利用教室设备点播收看流媒体存储服务器上存储的各分中心资源。(2)软件结构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视频点播、内容搜索、视频直播系统、资源共享和用户服务及可扩展的其它功能。2.系统架构用户于应用层发起请求,通过逻辑接口层向云端服务器发起请求。大量流媒体及基础数据保存于云端服务器,基础数据中保存了系统及用户的基础数据,与流媒体数据或逻辑接口层进行交互,逻辑接口层将处理好的数据信息发往应用层。
(二)系统技术路线和实现
篇7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 高
职 远程教育 资源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64-02
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和物力,而且还要克服技术、组织、思想、观念上的重重困难。怎样因地制宜,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在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使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来提高高职教学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信息化基础内容之一――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教育资源爆炸式的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企业等都非常注重教育资源的软硬件建设,但许多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之后,受各区域经济水平、设计技术规范、共建共享机制的完整度、知识信息产权等因素的制约,普遍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区域性差距表现为地区经济发展度的极不均衡,导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相对丰富,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存在着一些信息化应用的盲区。
其二,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现象较严重。信息化建设因没有完善的建设制度与标准,导致一些区域、高职院校的资源分配较混乱,侧重于数量,资源重复性建设,资金重复化投入,进而导致资源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共享分配,信息仅仅形成局域网建设。
其三,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不达标。没有完整的建设规划,导致大量的资源系统性和交互性较低。如音频、视频、交互学习、题库等都不达标。
其四,维护跟进力度不够。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资源利用率较低且缺乏维护,导致大量资源名存实亡。
其五,资源安全防护性能较低。由于大量的资源缺少特定的知识产权问题,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不愿意共享。
二、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概述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6年由知名网络公司谷歌公司提出一种没有统一定义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网络应用模式,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对于该模式,目前比较被认可的定义和描述如下:它是一种可共享的用户虚拟化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和信息化服务的计算机手段。它实现了互联网并行、分布的兼容模式,可以依据HTTP 协议,按照需要进行信息化服务,具有终端化、客户化的服务优势。为达到客户端的自由化使用,云计算虚拟化资源池为服务提供商实现即时付费模式,为用户负载动态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协议等级,确保了虚拟化资源池资源最优化使用。其资源提供了三个主要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统一透明,达到了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化。基于这种优秀的计算机系统性能,计算机网络应用模式的主要性能包括以下几点:可供应化服务,价格较低;虚拟化资源池的规模较大,可无限扩充,负载较为均衡;安全、操作性较高。
三、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在高职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的优势
鉴于云计算的优越性能,结合现代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资源质量差、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等问题,可以预见,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对高职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从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基础差,底子薄,资金不足。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资源共享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这些缺点。第一,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能够扩大资源范围,提升基础设施中的软硬件利用效率,更好地避免资源重复建设、资金重复投入问题,化解资金不足的矛盾。第二,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实现高等职业学校校内校外优质资源的无缝对接,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结构完整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解决了高职院校技术方面的问题。第三,云计算支持用户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手机,计算机等,选择自由灵活,按需付费完成。
其次,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资源的利用效率。云计算系统主要是利用了网络的分布式技术和兼容技术对教育教学资源运算、储备、解析、索引以及深层次的管理。优化云计算网络虚拟化资源池的利用,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可以使其具有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机制。
再次,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的安全性。基于用户的隐私以及云计算内部的保密程度,云计算教育教学资源都有相对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利用和配发,有各种比较专业的杀毒程序,有较强的防火墙,避免了人为的数据丢失及破坏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教育信息的储存,数据的安全,使教学活动正常运行。
最后,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的即时反馈。随着云计算在各大高职院校范围使用率的增高,基于云计算的用户群反馈性能,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用户的评析。这有利于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可以为多个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协同建设提供依据。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的成功应用,突破了以往在许多领域的不可能,愈来愈多地为教育发展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及经验。
四、基于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的高职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方案
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为当前的高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合适的发展机会,但是就目前的建设现状,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的虚拟化特点,实现逐渐构建一个较大范围的应用协议,以虚拟化资源池为平台,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终端用户相统一的系统。
(一)构建系统的五个层面。第一层为基础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层,整合当前学校、教育机构、教育企业单位的节点性数据,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资源中心,组成基础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资源库。第二层为虚拟资源池的服务应用层,即Iaas,实现对第一层基础建设所需的软硬件的统一管理,其中包含了计算服务、数据储存和网络通信的虚拟化管理。第三层为各终端用户所需的平台服务层,即PAAS。相应的软件开发人员在构建的虚拟网络资源池内,为教育教学应用软件提供开发与测试环境、数据库建设、公用API、Web服务协议API等平台与接口的兼容。第四层为用户所需的软件服务层,即SAAS。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包含网络点播系统、网络办公系统、虚拟实验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库、书籍目录库、图书管理库、论文建设库、教育评估系统,音视频会议系统。第五层为用户的键入层,为各种用户提供软件的root权限及用户的http协议。
(二)采用集中化管理、分散储存模式。资源高效共享是云计算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实现对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科研单位、网络服务企业的整合,采用集中化管理、分散储存的模式。整合当前的教育局域网、教育科研网、校园网、无线有线网络资源,根据以上的构架系统规划,以云计算为平台实现集中各区域各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兼容。同时,在各地区、单位、学校等形成数据节点,根据用户的需要,形成用户所需的相对独立的云资源教育教学平台。
(三)云构建面向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源。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本较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率较低,学习资源相对分散独立。所以,实现高职院校学习资源高效配置利用是当务之急。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化的教学特点,实训部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的比例很大,基于云计算的资源虚拟化设计,让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平台上实现虚拟化操作,使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云构建云计算的数字化图书馆。现代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另一个衡量标准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数字化图书馆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云计算可以为各大高职院校实现虚拟性的云管理模式,旨在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数字化建设图书馆的变革方面提供参考和管理的基础。云计算管理模式不但可以为高职院校省去一大笔购买服务器的费用,而且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数字节点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完成由传统的硬件管理到虚拟性管理的质量飞跃,大大方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
(五)云构建师资培训平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成分复杂,有校内专任的教师,也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技师。教师资源的力量较为分散,教师之间交流较少。而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可以为构建教师资源系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实现了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数量与质量的量化,推动了各大高职院校师资的多元化,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综上所述,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无疑符合当前提出的节能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需求。在这种需求下,应选择最好构架的技术方案,确保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再造、扩充和促进,重视保护教学资源版权政策,加快研究和实施的步伐,保证高职院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应学习国内外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的先进理念和举措,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系统工程上完善教育资源库的结构和体系建设,研究和开发资源库建设的平台,使高新技术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贞.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中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1(23)
[2]乔晓刚.云计算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的影响[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熊聪聪,肖桐.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整合系统方案[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1(3)
[4]刘丽丽,周琳洁.云计算在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1(12)
[5]岳浩,王晓初,许礼捷.基于云计算环境下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1(3)
篇8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性考核;工学矛盾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也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在2012年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保障;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开放共享”。
近年来,国内外高等院校和远程教育机构不断开展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成人学历教育“工学矛盾”难题的一种新方式,并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愈来愈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学方式改革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见解。
二、网络教育理论基础
(一)教育技术理论
早在1993年,顾明远教授就指出,“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的参与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路。”
通常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基础性探索方面,这个方向主要是指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相关的文化研究;其次是应用性探索方面,这个方向主要是指将IT整合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资源整合
谈到教育资源整合,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的含义。曹卫其通过因素分析,认为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具体指学校的人力资源以及教学软、硬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岗、教学管理岗、教学辅助岗的教工,软、硬件资源即指高校进行网络教育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和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等。“整合”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1862年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整合是指由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教育资源整合,是指以整合分布、异构的教育资源为目标的教学管理与教育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把教育资源很好地组织在一起,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其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也对教学评估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把复杂的管理工作变得简洁、高效。
(三)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工程,称之为CEE(Continu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目的是把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再次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生产需要,完成越来越难以掌握的新技术、新产业规定的任务。现在通常认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重大发展。
(四)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是指已工作的学生从事工作与接受学习之间、教育单位教学与生产单位发展生产之间的矛盾。工学矛盾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从实体概念来分析,工学矛盾主要包括主观型和客观型两大类:一是教育实体开展教学与生产经营实体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二是职工从事工作与接受教育培训两个任务之间的矛盾。
工学矛盾,一直是导致继续教育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由于继续教育主要面对的是成人,因此学习的时间都安排在平日的下班时间及周末,下班正值交通高峰期,如遇堵车则会耽误学生的面授课程。同样,对于周末上班的学生,上班时间与面授课程发生冲突,无法保证两全。严峻的就业形势、严格的外企考勤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二者间发生矛盾时,优先选择工作以保住饭碗。其次,面授课上不了,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补救学习,但是如果考试和工作间发生冲突就会让学生束手无策,有时学生即使排除经济损失的影响,也因请不到假无法参加考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教育模式下教与学在诸多方面是相对分离的,如主讲教师与面授辅导教师分离,主讲教师与学习者分离,教学与考试分离等等,这种分离不仅存在于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于教学时空上,这就给网络教育下的教与学的全面沟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定和实施形成性考核,通过合理设计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实现教与学的一定程度的沟通,反馈教与学信息,提高教学针对性,从而缓解教学分离产生的诸多矛盾,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网络教育促进教育创新变革的策略
(一)革新教学形式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远程教育依托教学平台开展,新一代的教学平台如何设计和构建,必须要尊重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跟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改变而改变的,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在应用层面和业务层面,远程教育都将受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学形式得到了较为彻底的革新。
(二)个性化与人性化结合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策略,一方面要求整合中要根据整合人员专业特长,合理地承担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求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面对机器学习,如果资源内容缺少趣味性、结构缺乏逻辑性、呈现方式缺少艺术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制度激励是指学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资源建设立项、成果评奖、开发与应用评估等。任务驱动是指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岗位,提出相应的任务,提出达到的目标与时间等,并在条件上给以满足。在制度激励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
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是要求在整合中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兼顾学校和专业的特点。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既要求资源整合要面向专业、面向课程、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求兼顾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跟踪、记录,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辅导等。
(三)建立“评价——反馈——完善”机制
在继续教育中采用远程教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面授课程,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其教学和使用效果如何,都需要进行系统的量化的评估,得到真实有效的用户数据,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平台,使网络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项目管理中的评价反馈机制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性环节,既可降低项目的运行风险,又可提高投资决策质量。本文借鉴该评价反馈机制建立远程教育的“评价——反馈——完善”机制,由于学生是新的教学平台和模式最直接的体验者,评价结果可以通过评价报告、问卷调查、反馈讨论会、内部培训与研讨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反馈。反馈将促进远程教育的完善,形成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使评价结果与教学平台的改进决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远程教育不断推动继续教育的创新变革。
四、实例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函授教学方式改革评价
(一)实例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2007年起,陆续以深圳、苏州、郑州、邯郸、福州五个函授站作为试点单位,选取《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等课程实行网络教学,以提高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为落实此项教学改革工作,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各试点函授站组织学生就如何进行网上课程、完成学习笔记和作业、参加BBS讨论、考核等事项进行了培训和说明。函授课程网络教学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系统的课程资源
到目前为止,中央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已制作完成数十门网络课程,均是聘请本校优秀的主讲教师讲授。其中《会计实务与案例》课程更是运用flash技术制作,不仅讲授了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而且还能实际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在线上由学生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岗位的实用技能与技巧。
2.全面的知识库系统
在函授网络教学过程中,学院根据网络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库系统。目前题库题量达到数万题,均含习题答案和答案解析,答疑库问题及答案、案例库等,为函授网络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3.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广大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学院还陆续给函授学生开放财经学苑、名家讲坛、财经杂志等学习资源。财经学苑主要以帮助学生拓展学科知识为目的的财经类网站;名家讲坛背依中央财经大学众多优秀讲座平台,能使函授的学员享受到校内的优质资源。
4.实时辅导的交流机制
实时辅导机制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供帮助,包括网络答疑支持服务、媒体教材支持服务(教材、网络)和教学信息支持服务等。通过提供网上学习的多种技术手段,如:课程BBS、在线答疑等辅助教学手段,构建了专门的咨询交流平台;学生提出问题后,辅导教师及教务人员必须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函授课程学生满意度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函授网络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了解学生是否愿意继续通过网络学习模式开展函授学习,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函授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参与2012年函授网络课程的各函授站学生,调查方式通过发放问卷至各函授站收集学生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函授站及郑州、邯郸函授站部分层次的回收率相对较高,跟相关函授站班主任一贯负责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有关,而个别班级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平时不交作业、笔记人数比较多的班级,问卷回收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是函授站学生对函授网络课程形式整体持满意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函授网络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面授课程网络化,通过在线课件、自测练习及在线辅导等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平均95%以上的学生认同函授网络学习这种模式,他们认为该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学习,避免工作和传统面授上课冲突,工作学习两不误,更加掌握学习主动权。
三是超过95%的学生表示,参加网络课程学习比传统面授节省了很多途中的时间,也解决了面授所增加的交通压力和停车难等实际问题,节省了费用,比较适合在职人群的学习。
(三)函授站班主任调查结果
为了对网络课程形式及运作情况进行调查,本文对担任函授网络课程管理工作的函授站各班主任做了问卷调查。
函授站班主任对网络函授课程的总体评价良好,他们都比较认同网络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形式更加便于管理学生,减少工作量,对网络课程教学人员的督学及管理工作很满意。参加调查的班主任一致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班主任群,方便与教学人员交流教学事项,利用平台查询功能,可登陆平台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并自行根据学生未交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醒、督学。在课程作业、笔记截止前,班主任联系提醒学生提交作业和笔记的方式不同:44%的班主任电话提醒到每一个学生,56%的班主任在QQ群中消息,67%的班主任短信通知学生,同时着重提醒个别学生。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网络教学模式极大地节约了教育成本,据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完全统计,2012年两学期网络教学试点为学校节约教育成本高达40万元;同时,学生时间管理自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授课极大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使得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成为一种可以向更广泛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
当然,网络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教学由于没有充分的师生互动,专业课跟不上进度,学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技术的发展与需求间的差距也使得远程教育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五、结语
现代教育大众化、终身化的发展形势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发展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将为推进继续教育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在远程网络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远程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学习平台的开发与维护、资源共享等各方面的内容都要求不断努力和完善。继续教育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整合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的函授教学方式,必将推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使命。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将突破原有个性化学习的局限,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如何在远程教育中结合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推进继续教育中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将是未来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乃林.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袁文霞,朱红,李军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
[4]Curtis J. Bonk.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篇9
[关键词] 德育工作变革 价值提升 重心下移 资源整合 过程互动
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大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社会心理环境、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多元化特点。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换句话说,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工作将面临复杂环境和严峻的挑战。
而学校德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成人”,成“中国现代人”。这些年来,在华师大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积极创新德育工作机制,结合学生实际,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发展性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逐渐走上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变革之路。
一、价值提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现代型学校存在的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知识,而是追求为社会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叶澜教授也讲到:任何人(包括学生)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德育价值的提升,就是要改变为德育而德育的现状,要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要我们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学生需要什么。这样的一次调查,使我们更多了解了学生的成长需要。之后,我们的活动从策划开始,就总带着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进行:请学生说说围绕主题可以设计怎样的活动,喜欢以怎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的过程应该注意什么,活动什么时间开展比较适宜……当活动方案基本形成后,还找来每个班级的学生代表,再次对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内在沟通,学校的活动越来越贴近学生,越来越有针对性,学生也更容易找到做主人的感觉。
二、重心下移,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重心下移,包括德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德育内容的重心下移。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管理重心的下移。除了立足校本,加强德育日常化的校本研究外,我们还把实践与探索的自下移到年级组,要求年级组长带领本年级组的正、副班主任一起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
其次,是德育内容的重心下移。目前,德育更关注的是知识与人类生活诸领域的关系,这是知识社会中人的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国民素质提升的需要。但是德育并不只限于课堂,应该涉及学生能力的创生,特别要注重德育知识与生活、社会、自然的多向交互作用。
重心下移,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有实效,因为我们的课间更丰富、更有序了,我们的学生也更文明、更有创造力了。
三、资源整合,提高德育工作的渗透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就提出了各科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要具有开发教育资源的意识。就目前学生的生活来看,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多了,除了父母会帮孩子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户内外活动外,学校各学科的教师也会组织相应的学科活动,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学科教师往往是从自身的学科出发,形式可能会比较多样,但很少考虑活动的综合效应。我们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融通,借助活动载体收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我们在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的过程中,也充分整合家长、专家、中学优秀班主任等各种资源,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如一年级新生进校前,我们首先开展了“一年级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典礼上,由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唱主角,他们介绍了自己与孩子共同度过一年级的点点滴滴,却又非常有效的教子经验,给了新生家长很多的启示;我们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过后,组织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感受孩子的成长,并就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了家校沟通。我们邀请华师大专家给2~5年级的学生家长作“学习动机和耐挫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给家长出谋划策;我们还邀请初中七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来和六年级的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查漏补缺,为孩子升入初中作好充分的准备。
资源整合,打破了课程之间空间的分割,实现了德育的综合渗透,拥有了学校德育生活的丰富、深邃和博大。
四、过程互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发展性
德育互动过程是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而且呈现多元、多层、多向、多群的状态,德育活动过程因互动而创生,因互动而实现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从德育互动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小公民意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希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升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面对孩子们的一片真诚,我们在反思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采纳了学生有益的建议,并及时进行了整改,比如增添了垃圾桶;在篮球场增设了小篮球架;在学校墙面上设计了同心圆,让学生玩丢沙包的游戏;在体育节开幕式上增添了旱冰表演项目;课间音乐也及时进行了调整……还试点开展了“我的校园我设计”活动,一些高年级的孩子就提出了增设儿童乐园、开辟更大的玩沙区、设计游戏新规则等建议,学校则根据实际情况逐一进行可行性论证。例如,我校四(3)班同学在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过程中,就“翠竹新村乱设摊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使自己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效果,他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主动与司法、物管、城管等部门取得了联系,使得他们的研究在法律的层面开展,研究具有了法律依据;他们给市长写了一封信,通过市长信箱转达自己的心愿,不久也得到了市长的回复,研究的劲头就更足;他们还到龙城论坛发表看法,引起了市民的共鸣,提升了研究的认同价值……现在你再到翠竹新村来走一走,你会发现乱设摊点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互动不是教育活动本身的目的,也不是活动的结果,一切都是为了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我们正走在德育工作变革之路上,我们将继续通过日常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问题,策划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
篇10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SOAWeb Services XML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56-02
1 绪论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教育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要求教育不局限在校园内,教育应该面向各种年龄的人群,应该满足不同职业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日益增多,信息量日益增大,表现形式日益丰富,远程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分散孤立、定位不准、缺乏交互等弊端日益显现。因此,要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必须开发高智能的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基于Internet的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给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 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
2.1 XML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W3C 组织于1998年2月的标准。XML是一种通用数据格式标记语言, 使用者可按需创建新的标记,给基于WEB的应用软件赋予了强大的功能,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了很多好处:(1)可扩展性。XML让使用者创建和使用他们自己的标记, 而不是HTML的有限词汇表,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定义文件格式, 并且以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2) 灵活性。XML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 使得用户界面分离与数据结构化。XML定义的数据允许指定不同的显示方式, 使数据表现更合理;(3)自描述性。XML文档中的数据可以被任何能够对XML数据进行解析的应用提取、分析、处理、并以所需格式显示。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 并且这些数据能重用;(4) 不同来源数据的集成。XML能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很容易地结合在一起,发送到客户或其他服务器集合、处理和分发;(5) 搜索更有意义更准确。数据可以被XML 唯一标识, 从而使搜索变得更方便、更有意义;(6)本地计算和处理。XML 格式的数据被发送给用户后, 用户可用应用软件解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 处理数据不必回到服务器端就能进行。
XML是一个开放标准,容易使用,支持国际化,与平台、工具、数据库、协议、编程无关, 是一种优秀的数据表示格式, 在远程教育中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上网络资源的交互。
2.2 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应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是面向服务的Internet应用。Web服务所使用的XML可以用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任何数据,跨系统交换数据,建立了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只要遵守Web Service的接口即可进行服务的请求与调用,具有完全的平台和语言独立性。Web services是以XML为主的、开放的web规范技术,使用了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来实现相关功能。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Web Services 体系结构
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包括XML ,WSDL ,SOAP 和UDDI。WSDL用来描述服务, WSDL是一个通用的描述Web服务的XML框架,WSD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包括:数据类型定义、服务所支持的操作、输入/输出信息格式、网络地址以及协议绑定等。UDDI用来和查找服务,UDDI标准定义了Web服务的与发现的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商业注册中心的方法,该商业注册中心维护组织和组织提供的Web服务的全部目录,其中的信息描述格式是基于通用的XML格式。SOAP用来执行服务调用,在Web 服务架构中,模块之间及模块内部以XML格式传递消息, 使得分布应用可以动态地集成,高效应用。关系如图2:
图2 Web services技术规范
2.3 SOA
SOA是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主要内容有:(1)所有功能都被定义为服务,包括较高层次的业务功能,交互功能和系统服务功能;(2)所有服务是相互独立的,外部构件根本不用知道,只要能取得所需要的结果就足够了;(3)接口是可调用的,无论服务位于本地还是在远端都不影响调用,服务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用关心;(4)在安全方面,验证请求,在需要时加密和解密数据,确认信息的有效性;(5)在部署方面为了优化性能,允许网络中的服务位置动态变化。
3 构建远程教育共享平台
一个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平台应该要提供以下支撑服务功能:(1)在信息管理方面,建立元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统一数据口径、统一编码体系、统一维护基础信息、统一数据库的技术架构;(2)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开发方法,搭建统一技术平台,统一门户、统一对外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安全管理机制;(3)通过组织结构管理、工作流机制、权限管理等提供相关应用的协同;(4)为远程教育应用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复用性提供技术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基于SOA架构的以XML为基础的Web Services平台无疑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想选择。
3.1 XML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1.1 在教育资源描述方面的应用
网络教育中资源种类众多,格式各不相同,有很强的分布性,造成资源结构水平低下, 为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不便。利用XML结构化数据表示方法, 可以为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一种统一的数据描述机制。一个组织很容易根据应用需要定义一组XML标记, 将资源结构化表示, 并可以在组织内部将XML标准化, 实现局部资源描述的标准化。只要为整个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制订统一资源描述标准, 就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XML的数据描述和数据表现相分离的特点, 使得利用XML构造个性化的远程教育资源描述变得简单。使用可以通过XSL定义转换模板, 将XML文档转换为带样式信息的可浏览文档。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转换为HTML文档、SVG文档PDF文档等。当客户浏览XML文档时, 相关的DTD文件随着文档一起下载到客户端, 客户浏览器就知道通过XSL处理器处理相应的XSL样式表文件, 客户浏览器就能够以正确的格式显示信息。
3.1.2 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XML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管理, 包括存储、查找、修改、删除、更新、交互等。经过包装的XML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独立单元进行传输和交换, 可以在不同的平台被执行、被重用。用XML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信息的描述,利用XML的特性和资源的元数据来开发智能化、综合化的Web 应用和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3.2 结合Web Services 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开办分校、二级学院等分布式结构特征,各校院系拥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自主维护和管理。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我提出了一套基于Web Services 技术的“自底而上、先内后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解决方案,即首先集成学校内部分散的教育资源,封装校内原有教育业务逻辑,建立校内认同web service 注册中心,利用系统集成这些web service ,实现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再建立校际远程教育Web Service 注册中心,集成校际Web Service,实现校际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最终综合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如图3所示,构建这样一个Web services平台,通过XML封装现有校内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形成标准的信息系统接口定义方式;通过WSDL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通过UDDI实现资源的与共享,通过SOAP实现在广域网、异构网络环境中信息与服务的交互。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分层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自上而下分别是数据库层、XML 统一描述层、web service 统一访问层、web Service 注册层、应用逻辑层和设备访问层。
图3 结合Web Services构建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3.3 基于SOA架构的数据整合平台
SOA是新型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在校园Web 上分发并集成应用程序逻辑, 解决了Web 数据集中、冗余、无法共享的缺陷,屏蔽了后台技术的复杂性。该体系结构提出了服务提供方、服务方、服务请求方三个角色, 通过、搜索、绑定三种基本操作完成了Web 应用程序的实时整合,实现了Web 集中计算模式向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转变, 并克服了原有分布式对象模型的紧密耦合的缺点。SOA在传统的校园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增加了一个服务层,这个服务层可以通过一套协议把应用程序从底层调出来,加以封装,再根据应用需求灵活组合,像配餐服务一样推送给用户。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任何平台的服务层在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沟通、组合,信息系统就变成了“松耦合结构”,改动调整非常方便。
4 小结
基于XML/WEB Services/SOA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中实现信息稳定,可靠传输,为用户提供一个标准的信息通道 ,极大地提高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靠性。
这种面向服务、松散耦合的体系结构,使所有开发平台都遵从一个标准,所有应用都可通过Internet使用和集成Web Services,减少了部署和集成费用。不同教育实体所拥有的远程教育资源经过新技术XML的描述和包装, 在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上,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 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高效率, 降低费用。
(基金项目:2009年度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立项课题,“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利用校园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研究”(Fjg-0914))
参考文献:
[1] 沈培华. 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与实践[Z].珠海:《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大会报告,2002.
[2] 朱光宇,李松年.一个基于XML的数据收集与分发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2 ,28(1):257~259.
[3] [美] Thomas Erl. 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柴晓路,Web Services 技术、架构和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上一篇:保护视力技巧
- 下一篇: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