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文化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于现实批判的班级文化育人价值发现
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起始阶段,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班级文化育人价值认识矮化窄化、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个性化、班级活动过于形式化等,难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
(一)班级文化育人价值的偏离与缺失
一是观念陈旧。不少教师缺乏班级文化价值和内涵的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更多聚焦班级管理,导致班级文化营养不良。不少家长只关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素质发展,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家长支持。二是指向不明。一些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看似热闹,实则是落实学校任务,应付检查,缺乏学校文化导向和基于儿童视角的班级走向与目标定位。三是零敲碎打。班级文化一般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构成,它们相互融合、协调共长,才能充分发挥育人价值。现实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往往处于碎片式、点线式状态,缺乏资源统整与系统推进。四是流于形式。例如优美的班级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性,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带来希望和活力,增添无穷的动力和进步的乐趣。然而一些班级评价栏很久都是空白,班级园地长时间不更新,班级清洁用具凌乱,这样滞后的班级环境文化,对学生成长很难发挥积极作用。五是主体忽视。班级民主管理是每个成员都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制订班规、制度、公约等并认真实施,发挥制度的规范、导向和激励作用,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求进步”的良好局面。但是现实中一些班级制度建设忽视民主参与,约束性多,忽视导向性、激励,制约了班级成员积极性发挥与自主成长。六是体验缺失。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达成度低。班级活动应关注真实背景和具体的人,但一些班级活动目标不明、准备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形式缺乏全员参与和实践体验,活动育人成为纸上谈兵。七是特色不明。班级文化个性缺失。由于学校统一硬性要求过多、教师对班级个性文化认识不足和正向影响力不够,导致班级文化缺失个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班级发展动力与活力缺失。
(二)新教育呼唤回归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
深化课程改革,落地核心素养,呼唤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回归。班级文化是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源泉。首先,班级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成分,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个性,赋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时空和精神文化土壤,滋养其健康茁壮成长。其次,班级文化育人是在浸润与体验中育人。让学生浸泡于班级文化之中,通过优美的环境滋养、精神的激扬、岗位的体验、制度的导航等影响学生,唤醒心灵、激发潜能。第三,班级文化育人是守望花开。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循序渐进;需要统整各方面文化元素,积极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因势利导、顺其自然。
二、班级文化育人价值的内容
培育规则意识与良好品格。在班级文化育人中,通过班风、班徽、班名、班歌、班级口号等精神文化建设,唤醒学生的正能量,激发团队凝聚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与精神感召。通过班规、课堂规范、选举机制、评价制度等制度文化建设,让学生明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之内人人自由。通过名人格言、班级评价栏、图书角、植物角等物质文化建设,让学生展示个性、树立理想、自励奋发。通过岗位体验、班队活动、亲子活动、竞赛活动等行为文化建设,培育友好交往、团结协作、主人翁精神与责任感。各种班级文化元素浸染学生灵魂,滋养规则意识与良好品格。丰富积极的思想与情感。班级文化育人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传统美德、环保意识、国际视野等。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通过班级文化载体,让这些价值取向、美好道德与积极情感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于活动中渗透、评价中激励,必将积极影响、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生命个性与综合素养。尊重差异,绽放个性,让“以人为本”落地生根。为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立机制、铺道路、搭平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动路径。确立植根学校文化的班级发展目标,以班级评价引导班级特色与学生个性生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有效牵引、撬动生命个性与综合素养发展。凝聚蓬勃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班级的灵魂,将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文化烙印与生命记忆。班级精神根植于班级成员的共同理想、价值判断与发展目标,在共同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通过适时的舆论导向、价值引导,协调班级内部合作与竞争,打造优良的班级精神,将使班级成员精神振作、身心愉悦、关系和谐;能在班级成员心理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向心力和归宿感,让班集体焕发无穷的生机与力量,形成班级成员共同的心灵栖居地。
三、班级文化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篇2
一、开展孝心文化建设的缘由及其意义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权威报告称,中国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3年底老龄人口已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而大庆油田目前离退休职工人数已经达到9.5万人,并且每年以50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长,油田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化解矛盾,促进油田的和谐稳定,是每个离退休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油田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离退休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全面开展孝心文化建设的决策,并在近几年全面推进深化。通过开展孝心文化建设,可以增强职工的孝亲意识,强化赡养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可以增强职工个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在油田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服务力、执行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为油田整体协调发展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二、构建孝心文化管理体系
从企业管理的历史看,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对于大庆油田离退休系统来讲,当前重点工作就是构建孝心文化管理体系。
第一,正确理解孝心文化的内涵。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是其中绵延最长、包容最广、内涵最深、最具渗透力和融通力的文化系统。在当前,要正确理解孝心文化的内涵:对父母讲孝敬、对邻里讲和睦、对老幼讲慈爱、对弱者讲关怀、对企业讲忠诚、对社会讲诚信等等。孝心文化对油田离退休工作者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升素质,塑造形象,扎实工作,见到成效”,以“责任、亲情、奉献、和谐”为核心理念,用儿女般的孝心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每一位离退休职工在爱与温暖中度过安祥和谐的晚年。
第二,培育孝心文化的理念体系。
孝心文化管理,人是首要因素,并将重点转移到群体行为上,因为,只有职工协调一致,离退休工作才会赢得成功。这种协调一致的思想与行为,依赖的是共同信守的文化理念的培育。在管理过程中,为什么管理者把较大的精力放在培育企业理念上,就是不断地将企业理念转化为职工的共同认识,把一种意志统一为全员的意志,再将大家认同的意志转化为行动。油田离退休系统要培育孝心文化的核心理念,使理念成为离退休工作者内化于心的自觉行为。
第三,注重“孝心文化”与制度的互动。
孝心文化管理是内在的文化引导,要把倡导的孝心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制度是最好的载体之一。规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规范完善的保障体系和有效的考评体制,规范离退休工作者工作行为。在开展孝心文化建设活动中,油田各单位发动职工献计献策,研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各单位重新修订了1094条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服务规范,健全服务监督机制,加大服务考核力度,以“孝心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和共融来提升油田离退休服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全员践行孝心文化理念
孝心文化的宗旨,就是要把孝心理念具体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行为。践行孝心文化理念,应该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要把孝心文化理念宣贯到位。
首先,要努力使理念故事化。孝心理念往往是比较精炼的、抽象的,但落实到职工的行动上,会演绎出许多典型的故事。为了推广普及孝心理念,对每一个方面的孝心理念,都应该用典型案例和代表性的故事表现出来,用形象的故事诠释深刻的道理。其次,要在全油田广泛开展孝心理念宣传教育,选树尊老敬老、孝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形成孝敬父母、尊重离退休职工的良好氛围。第三,可以开展有关践行孝心理念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编印孝心文化建设手册、组织实施理念早课、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积极引导职工尊孝德、践孝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第二,要把理念化为具体行为。
孝心理念只有通过有效渗透,引起全体离退休工作者的共鸣,化为全员的行为,形成文化习惯,理念才能落地生根。作为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一是要加强对离退休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认清离退休工作在实现原油稳产伟大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光荣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服务管理工作之中。二是通过强化职责、严格奖惩、业务培训等多种措施,激发基层服务站队活力,着力提升基层班组长的能力水平。三是要通过不同形式对离退休职工进行走访。要与他们广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或建议,真正给予温暖和关爱。四是要宣传好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教育引导离退休职工增强法制观念以及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支持和拥护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篇3
一 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一)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高雅、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具有无声、潜移默化、慢慢浸入、感化和润泽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相比较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教育形式上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上更加丰富,应该说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资源和育人财富。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青年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习得一定的行为方式,获得社会所倡导和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能够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达到实践体验教育的目的
青年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特点,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成才发展需要。在实践体验中青年大学生被高雅、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打动和吸引,就会表现出自觉参与活动,达到参与活动主动性强、积极性高的良好局面;同样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会不由得自觉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被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氛围熏陶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化和积淀,就会逐步把这种校园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能够锻炼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又有各级团组织、各级学生组织、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活动内容以学生需求和实际为基础,有利于学生把参与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最主要的是校园文化活动启迪青年大学生的智慧,先进的校园文化充溢着智慧的灵性和文化的光芒,睿智的教师和求知欲旺盛、具有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的青年大学生,相互激励,共同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又反过来激发师生无穷的想象力,激发师生的实践创造热情,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特别是促使和增强师生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的能力。
二 我校共青团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高校共青团要努力营造和构建活跃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突显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职责,则要在实际工作与活动中应努力做到:
(一)目标明确
目标是方向,是工作的准则与动力。近几年,在实践探索中,我校共青团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坚持三项制度,突出五项工作”的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两个重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三项制度:全面实施、全员参与、考评认证;五项工作:在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五个方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我们在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每年均组织全校性活动不下30余项,每项活动积极做到主题鲜明突出,教育意义深刻,活动效果良好。同时,我们还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目标:在团的思想建设上力求实现生动化、实效化,在团的文化建设上力求实现品牌化、特色化,在团的组织建设上力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在团的职能建设上力求实现长期化、项目化。
(二)赢得支持
有为才能有位。认真总结并思考高校共青团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共青团工作只有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学主旋律、紧密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根本需要,只有赢得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并达到实效,取得成绩。在实践探索中,我校共青团开展工作就积极本着领导与老师关心、同学们喜爱并欢迎、共青团组织能为这一原则,从工作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都紧紧围绕这一原则。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各位校级领导均亲临指导并题词,各有关部门、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到场观看指导,教授、博士、教师担任评委,有关专家与社会名人(如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现场点评,大大提高了活动的质量与效果,这些支持也大大促进了我们的工作。
(三)注重基层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各高校的学生数大幅度增加,我校也不例外。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及时提出“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思路,制定并实施了《共青团组织建设条例》和《团支部工作档案》,规范团的组织程序,加强团支部日常工作的指导与管理;修改完善并逐步实施《团总支工作职责及其考核细则》,将团费收缴、团关系接转、社团管理、团员发展、素质拓展等一些工作下移至团总支负责管理完成。并注意将工作完成情况与经费使用、团内评优奖惩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切实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团总支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团的工作在基层的顺利开展。
(四)富于创新
我们工作最大的体会是做好团的工作必须要具备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对于共青团组织而言更显重要与必要。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思维活跃,喜好求新求变的青年学生,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成长成才就必须了解他们、掌握他们、贴近他们,用生动活泼、富于创意的工作形式与方式去吸引他们。近几年来我们在活动内容上增加的网页设计、课外制作等,在活动形式上采取短信、网络投票、现场互动等,都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活动之所以广受青年学生欢迎,正是因为每次都有创新、新意和亮点。
(五)重视宣传
“宣传先行”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团组织的作用在于教育、引导、感染和带领,广泛宣传有利于营造教育引导的必要氛围,从而达到环境育人,推动主体教育工作的目的。我们每年均组织全校性活动不下30余项,对每项活动,我们均能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和筹备工作,如校园歌手大赛前我们用50张宣传页在校园内广泛张贴宣传参赛的每一位选手,扶贫济困捐助活动前我们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与重要作用,每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期间,我们大力宣传活动内容及有关规则要求,交响音乐会前我们大力宣传交响音乐知识……宣传为做好工作提供必要的思想保证与舆论准备,使活动在开始之前就已经达到部分目的。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师生深深感受到共青团无处不在,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无处不在。
(六)精品精制
篇4
化;学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9―0023―01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层次与品位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要使校园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彰显学校特色,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就要注重统筹建设,注重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的协调全面推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积极构建“六成”的管理文化
管理层要做到“六成”,形成“六成”文化。“六成”即完成、做成、生成、达成、形成和养成,六成根据内容不同而组合。管理常规上,要求做到“四成”:完成(本周安排、每天事情按时完成)、形成(自己的工作风格、工作模式:有布置必有检查,有安排必有落实)、达成(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养成(正确的、良好的习惯)。按照“六成”的要求,班子成员要初步形成各自工作的风格,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配合默契,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能从行动上诠释我们众志成城的学校精神,做到精诚团结、和谐共进。教学常规管理中,做到“四成”:以完成(教学各环节)为基础,以生成(新的知识、能力)为提升,以形成(教学模式)为突破,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目标,每个环节做到严、恒、实。严:诫勉谈话制。实行分层谈话,教导处、分管领导、校长三层谈话; 恒:紧盯教学常规,走动式管理,每天一趟;实:每月一次作业抽测、备课抽测;期末面测,每天过问家庭作业。学生管理中,要积极探索学生“自治”管理,如,可以设立若干岗位,每学年举行班级、学校两个层面的队干部公开竞选,历时一个月的过程,从知识储备到个人修养,从组织管理能力到才艺特长,面面展示,层层竞选,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也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管理,在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同时,对学生的成长和锻炼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积极构建“五心五精”的教师文化
教师层面,要注重营造“桃李成蹊”的教风,着力形成“五心五精”的教师文化。师德上求五心,即对事业见忠心、对孩子有爱心,对教学求精心,对家长有耐心,对自己有信心。师能上求五精,即精备、精讲、精练、精评、精研,让每个学生都能“玉成其美,达到目标”,让每位教师都能点石成金,成人之美。队伍建设上,要针对教师重能轻德、重教轻研的普遍状况,确定“师德为先、师能为重,一专多能”的发展原则,立足“三个提高”, 坚持“六化”的培训。三个提高:提高师德师风,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师德上,借师德师风建设年、群众路线教育等契机,适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的专项活动,学习国家省市区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精神和要求,了解教育大环境、新要求;签订师德师风十项规定和禁止有偿补课承诺书;开展教师与学困生一帮一活动,聘请省内知名心理健康专家进行心理疏导与解压讲座,将师德师风要求作为家常便饭,时时讲,处处提,天天抓,着力规范师德,转变体罚、变相体罚、校外辅导、有偿补课等不良风气。师能上,做到“六化”:即岗位练兵常态化、师徒结对有效化、教研课题一体化、读书工程日常化、跟踪记载制度化,使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尊严和成就感,都有学习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篇5
认识一:学校文化是让校园有“魂”
学校文化应该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思想。
作为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主要是外在形式上的体现,如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物的风格设计、教学设施设备的功能性和先进性、校区及周边的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的设置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包括师德师风的建设、校风学风的培植、校园环境的整治、行为习惯的陶冶、形式多样的活动、张弛有序的氛围、严禁向上的风气等等,这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杭州萧山银河实验小学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七幢大楼连缀成北斗七星的格局,并分别被冠于“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楼之名,而且每幢楼都有其深刻的寓意。校园的建设格局就像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与勇气。这样的校园,学生置身银河便是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中。它不仅是一座学校,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所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灵魂”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而不是生拉硬扯,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认识二:“软”文化比“硬”文化更重要
近来“学校文化”一词,频繁出现在东胜教育界各种场合与交流中。通过学习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强烈的感受到,学校文化绝不仅仅是校园内人文景观的美化和警句标语、名人画像的外现包装(即“硬”文化,形象文化)。它更应该是学校内在品质与观念在师生行为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传统与风尚在整个校园内的一种自然流露(即“软”文化,行为文化)。比如:在东胜五小,大家都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责任,在校园内产生一种积极的行为导向。虽然学校不签到,但每个人都是自觉的,而不是停留在制度的监督约束之下的;虽然校园简陋设备残缺近似蜗居族,但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是自信与大气,教学质量很高,操作信息技术能力很强;虽然考核等业绩不张榜不排名,在会议上听不到批评声,但每个人的团队意识很强,形成你争我赶又不失和谐的局面……拿我们校长的话说是“硬件不硬,软件也不软”。大家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到充实与快乐,在艰苦付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与幸福。大家的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形成的这种风气和氛围,催人敬业奉献、认真负责,自觉把工作做好;使人勤学好问、不甘落后,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人团结友善、互相理解,真正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感受。这样一种很有个性的氛围与风气,就是学校优良文化的软实力。它是学校人心所向的,师生发自内心认同的,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力行与维护的。它在学校发挥着凝聚人、规范人、激励人的作用,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统帅。正如钱钟书大师所言: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只有积淀了富有内涵的学校软文化才有传承的价值。
反思:文化建设的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文化对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大影响的确重要。担负教育的我们,面对这高尚而又沉重的话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人欢喜有人忧,磨刀霍霍者有之,生搬硬套者有之,按兵不动者有之,随波逐流者有之……在这条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需要且行且思,避免贪功浮躁。无论是草根形成还是顶层设计,都应该是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和熏陶;达到应有的坚持,要发扬一种长期积累和保持的习气。如果大家为了文化而文化,一拥而上,搞疲劳战术,没有条件也要上,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即时功利,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诸如“校园文化”刚提出,“某某文化”就问世,“文化校园”的早产儿一夜之间比比皆是……表现出明显的贪功浮躁习气,走向贪功浮躁,就会成为炮制,成为作秀和炒作,丧失了发展的根本。
其次,需要全员参与、因校制宜。“全员”可以包括学校的全体师生、专家型家长、上层建筑的专家指导团。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广开言路、挖掘取舍,让全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自主参与的时间、空间、机会。例如某中学设有“学校发展金点子”办公室,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点子被学校采纳,还可获得有意义的小礼物。这种高效务实的行为文化是在采纳来自各个层面不同的意见后创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因校制宜则是挖掘学校的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找准切入点。如上虞金近小学充分挖掘童话作家金近的人文资源,竭力营造童话化的教育氛围,构建了“小鲤鱼,跳龙门”这一极富本校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学校每周开设两节童话课,推出了校本教材——《童话红黄蓝》,营造了“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唱童话,画童话,演童话”的学校文化。
在文化日里举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和阅读活动。比如“法兰西文化日”是以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诞生日确定的,在活动期间,全校掀起一场“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国”的校园活动。这样做的初衷,李希贵校长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风光不再,尤其是网络、多媒体的出现,书籍的地位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引领孩子们读书成为校园里的重要使命”。
篇6
本学期学校整体工作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大重点,实现三项任务,贯彻四大理念。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一)师德方面
1、向身边的同志学习
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在这学期里我要加快脚步,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名校教师。
2、规范教育行为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语言上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私自办班,不在本校以外的任何地方授课。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坚决抵制一切歪理邪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
3、详细了解学校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二)日常行为方面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语文。
3、抓住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严密组织课堂,在日常教学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抓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学校正在建设阶段,在这特殊时期,要作好学生的安全工作。我要是自己为学校的主人,时刻都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5、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手法让孩子懂得真、善、美。是他们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工作
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多方参阅各种有关书籍外,积极向备课组其他教师请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我还注意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
A、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B、坚持听课,尤其是组内其她教师的课,学习他人的宝贵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7
在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的今天,给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更多,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三年规划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基本情况
我于20xx年8月踏上教育教学岗位,至今已有9年的教学经验,现职称是小一,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三年来在学校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更多的看到是自己的不足,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
三、自我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四、预期三年发展目标与措施
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发展型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独特风格。
(一)、进一步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付诸实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提高智慧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教师的站位高,才能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考和认识问题的路。切实把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2、提高教育能力。包括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尽管已有近xx年的教龄,但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对象,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底蕴。只有采用适合今天的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增强抵制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提高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提高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增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运用其指导教学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实施目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测试能力、制作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等。
5、通过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并有所突破,即组织单元教学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6、提高教科研能力。在问题教学中和班级管理方面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五、具体实施过程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勤于学习,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更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加强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平时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5、加强自身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
篇8
小学教育科学化人文化素质管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科学化人文化的校园管理势在必行。校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学校教学的基础,其特征在于素质教育的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学校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小学管理过程中,规范管理水平直接表现在校园内部师生的行为举止上。在一所规范化程度高的学校,其行为规范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程度就越高。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进,就必须完善和强化校园的科学人文制度的建设。
一、当前小学管理科学化和人文化的剖析
校园文化要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所谓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原理,构建组织缜密、学习氛围浓厚的管理理念。所谓人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化,对小学而言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实现校园的精神文化极大丰富。
1.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小学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规章制度,制度的建立要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文化知识,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指导。科学知识是校园教育的基础,在构建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管理、评价、指导和监督方法对校园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在营造科学人文的氛围基础上,要学会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类管理。对教师的科学管理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为准则,以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为基础,树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要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小学教学管理的人文化
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对教学领域的精神文化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能力。此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小学教学人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要树立服务于教育,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维和理念。教师要培养和学生的感情,要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彼此相依,互相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专业知识打造学生的能力,还要启蒙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学校人文化的象征。
二、小学校园管理出现的问题
1.落后的管理理念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小学素质教育,学校管理层面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在向管理人文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而有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事务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理念,给师生的视野造成禁锢,也就谈不上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管理。
2.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初级教育基本上都是公立学校承担,因此小学的管理者对管理激励机制并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高。据文献统计,在校园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规范,达到规范的管理目的。我国小学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难以使教学工作保持长期良好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小学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传统的小学管理理念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跟不上时代的管理步伐,特别是用人机制上。我国小学教育的管理对于用人机制的淘汰机制尚需完善,管理主体更新换代较慢。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小学管理者在管理上不能进行创新,管理水平上墨守成规。
三、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策略和途径
1.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师德建设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改进表现在提高小学的专业化素质上,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才能广阔,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质不仅表现在教师知识的能力,还表现在教师的素质教育上。目前很多小学把师德教育纳入了议事日程,但师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这样教条的提高只能单纯的培养教师的师德概念,不能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所以,教师在学习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学会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这样才能达到科学人文的目的。
2.重视学校人文环境的培养
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也表现在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校园环境建设氛围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在人文环境建设上,要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教师能够置身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欲望。校园的外部环境建设,要注意小学生的身心教育与学习环境的结合,如布置教室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3.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促进学校进步的法宝。学校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破除陈旧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创新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很多小学学校管理者面前重要问题。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创新中,要充分融入教师的激励机制,保证教师有饱满的热情进行教育工作,最终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4.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口号上,还要体现在学校素质教育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校是否具备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深化教育改革要做到学理论、转观念的实际工作中。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去,引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小学的科学人文化素质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管理构建的重要保障。只有将小学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化和人文化武装,才能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统筹兼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才能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学校的高效、稳健、快速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两融・四化”;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4-0069-03
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与融合,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对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为例,探索“两融・四化”的文化育人新模式。
一、“对接企业文化的
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实施背景
(一)实现职教培养目标的需要
职业学校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两融对接,营造仿真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多渠道、多层面直观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自己应具备的素质,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从而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距离,是职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需要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1]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与校园文化对接、融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认同文化的多元化,逐步培养学生――未来职业人应具有的竞争求生存、质量谋发展的职业意识,团队协作、科学高效的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德,为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良好基础,这是职业院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需要。
(三)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职业学校由于其培养目标的需要,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或中小学校园文化。只有根据专业设置,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接,形成“植根于企业,养成于校园”[2]的特色校园文化系统,才能树立良好学校形象,才能有助于家长对学校产生信赖感,增强企业对学校的认同感。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又必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创新发展。
二、“对接企业文化的
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的主要内涵
(一)“两融・四化”育人模式的构建
基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学校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丰富载体、创新内涵,充分吸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通过学校文化(精神、环境、制度、专业)与企业文化的两融对接,可构建“两融・四化”的育人新模式(见图1)。如此,逐步形成创新型精神文化、系统型环境文化、规范型制度文化和仿真型专业文化。“四化”一体,其中各种文化既相对独立自成育人系统,又相互关联形成育人体系,有利于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学生的职业生涯启航。
(二)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应突出“四化”共融,形成高度渗透优秀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体系(见图2),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实现精神文化激励人、环境文化熏陶人、制度文化规范人、专业文化充实人的“四化一体”的建设目标。
(三)“两融・四化”育人管理机制建设
根据校企文化对接融合建设的要求,需调整学校育人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考核体系和工作网络,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形成“两融・四化”的育人管理机制(见图3)。
三、工作途径与方式
学校成立“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课题组,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调研,在充分吸取企业文化精髓、知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培养校园文化建设骨干力量,提高建设成效。
(一)创新型精神文化建设
以创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融合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完善校园精神标识系统和校园精神激励系统。
1.校园精神标识系统建设。在“启航”主题的校训、校徽、校歌等学校标识设计上体现时代精神与职教特色的办学理念;在专业名片(包括专业训词与专业标识)制作上体现“一专业一特色”的品牌宣传效应;在班级标识设计上凝聚班级精神,形成“一班级一风格”的班级特色。
2.校园精神激励系统建设。以建设校园明星墙、校园星光大道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培育、评选“创新、创优、创意、创业”校园“四创明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行文明办公室评比;收集学校优秀毕业生创业的典型事例,开发《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校本教材;总结办学传统与成果,整理校史资料,建成校史馆与荣誉室,彰显榜样、示范作用,物化学校精神文化。
(二)系统型环境文化建设
以体现企业特色和时代特征为目标,重点突出校园人文育人环境建设,创设校企文化融合阵地,助力学校培养的人才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
科学规划校园景观布局,完善道路、楼宇标识系统,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位。重点完成主广场、音乐广场、沿河(湖)景观带、主题公园和迎宾大道景观小品建设工程;以传承学校办学历史为主题,命名学校主干道;以体现行业、企业精神为主题,重新命名学校主要楼宇;丰富楼宇环境文化,在各专业教学楼内分专业张贴专业名片和优秀毕业生(成才典型)简介,教室门口悬挂班级标识,冠名班级增加冠名企业介绍标牌。在楼宇周围、沿河(湖)景观带开辟企业长廊,各重点专业均建有对应的优秀企业文化展示阵地。
(三)规范型制度文化建设
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文化精华,以落实三项管理规范为抓手,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明确各院系、部门职责范围及人员岗位职责,推进各环节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1.落实三项规范,强化日常管理。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江苏省职业学校后勤管理规范》的要求,明确师生行为规范,强化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强化日常管理和过程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2.持续改进,建立并有效运行校本特色质量管理体系。学校根据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状况,调整、理顺院系、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基于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理念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四级文件;每年组织两次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督查体系运行情况并持续改进,推动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仿真型专业文化建设
1.建立仿真实训环境。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要求,创设“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仿真实训环境。引企入校,双主体办学,学生参与校办安博机电有限公司和宏远旅行社的经营管理。
2.尝试公司化班级管理。建立公司化班级管理办法、工作流程和考核机制,每个重点建设专业选择1-2个实验班级,按照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实训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3.建立学生技能、创新、实训作品展示中心,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学校在技能竞赛月组织学生参与已建成海洋港口文化、汽车文化、水晶工艺3个展厅的讲解活动,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文化教育的同时,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4.教师企业实践。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实现“无缝”对接;严格执行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见习或“顶岗实习”,感受职场氛围,熟悉生产要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城市文化 高校人文教育 身体观
高校不但汇聚大量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往往位于城市中,故高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高校人文教育。同时,高校人文教育立足于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才能走出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之路。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城市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城市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城市文化具有多维度、多元化的复杂结构”。[1]所以,高校人文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性,但被容纳于校区所在城市的文化体系中。从这个角度而言,若高校是最珍贵的大树之一,作为树的形象它有自己的独特性,那么,它脚下的土壤――城市文化――就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一)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
高校如同所有学校一样,与现实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边界,甚至因此被称为“象牙塔”。在关于如何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理念中,有的学校(以高级中学阶段教育居多)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或军事化管理。虽然这种实际措施在高校中并不流行,但是,不少高校仍然无法自觉地从“封闭式”中挣脱出来。具体而言,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更多的是致力于在校园范围里建构一个适合学生生活的“小社会”,而忽略了学生生活与现实城市生活的接轨。也就是说,学生只是接触了有限的城市文化影像,或社会文化,并不能真正融入有生力的城市文化中。
在高校人文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人格的社会文化建设者。为此,高校人文教育习惯使用某种体系化“理想”标准来衡量教育对象。从教育的初衷和技巧而言,这种思想和途径并无大错,甚至曾培养了无数高层次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今的文化发展背景已不同于往昔,中国文化体系本身亦因此进行着深刻的大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按照特定模式培养的人才只需要服从国家安排就业即可。这种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和强化了“学而优则仕”教育理念。计划经济下的文化体制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个稳定的工作机会,这就像是一扇扇通往幸福美好的光辉之门,让受教育者感到从此终身有了着落。但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文化体制下,原来的光辉之门变得似是而非,变幻莫测。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奋力向那些门奔去的劲头。结果,有的人仿佛中了大奖,一时间工作和生活皆妙不可言;同时,更多的人撞到了无法为自己打开的门,或者尚可重新振作,或者头破血流,或者迷茫疯狂,由此而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安全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力避免突然间把受教育者从温室放置到狂风暴雨中。在学生成为完全的社会人之前,高校应自觉在城市文化和高校人文教育之间搭建耐用的“桥梁”,缩短学生所接受的高校理想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而非“理想化”的人生观。例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深层接触,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切体验到现实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多层次化,乃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此,受教育者可形成更为宽容的人生观,培养自己从容面对就业、情感等多种生活困境的能力,继承高等教育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从这个角度而言,受教育者健全人生观的建立,正是理想化高等教育理念得到彰显的表现。
(二)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
虽然大多数高校皆位于城市,但鲜有自觉把城市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体系的尝试。这是因为,城市文化包容甚广,既有精英文化,又有市民文化(世俗文化)。高等教育的理想化目标决定了它更关注精英文化范畴,而精英文化范畴则更多体现在文本的抽象世界中。所以,身边实际存在的城市世俗文化极易被忽视。而这种忽视,不过是把完整的文化体系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无异于只要花朵,丢掉有泥土的根茎――表面上美得纯粹,实际上却让花儿命不久矣。所以,想要活跃高校人文教育,还应引入完整的城市世俗文化内容。
城市世俗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其中最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育来实现。例如,近年广西师范大学各院系(非文学院)纷纷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多数院系选择了黄伟林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大学版)》。该教材作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建设教材”,其既重视大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强调高层次人才人文素养的养成,还引导大学生多方位多层次体验中国文化,以及所生活的城市文化。例如,教材不但重视“行善者”(王尔德)的形而上思考,而且关注“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许倬云)和广西上林的“三里风物”(徐霞客),更引导在桂林市就读的大学生解读袁枚的“游桂林诸山记”,使受教育者的文学理想境界在现实中活跃起来。为此,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文学美的境界和现实世俗人生之间建立一条可行走的道路,让教学内容变得实在起来,在感悟桂林市历史文化的魅力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当然,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家教、联欢晚会、参观、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城市文化引入高等人文教育体系中,使高等人文教育理想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不断焕发生机。
二、高校生命教育理念应在城市文化体系中建构
近些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理念。所谓“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从而认识、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2]而生与死概念的形成,其立足点就在于生理上的身体。因此,身体在当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众多压力的逼迫使现代人逐渐成为可以任意拆卸、重新整合的无感性意义的“半机器人”,生命的尊严时常被淡化。这种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高校人文教育中。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量化的“指标”制约。为了在这个既定的“指标”体系中建构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多数教育主体(指教师与学生)都尽可能地付出和努力,甚至包括身体健康,以致部分精英人才过于劳累,疾病丛生,甚至英年早逝。客观地说,其罪并不在于这种激励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这个管理体制的理解。他们只是未能看得更远,未能在更宽广的文化体系中(至少在城市文化体系中)为人的身体健康适当留一块绿地。
实际上,管理体制的本质意义在于促使我们明了创造是人生之生的根本,只有不断努力和进步,才能避免再次遭遇落后挨打的惨剧,而且,这也是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最佳方式。但是,更多的人却把手段当作了目标,以为在事业或金钱收入方面立足宝塔尖,就是人生的最终追求。殊不知,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不过是陷入了身体被毁灭的悲剧――假如不能适当把握工作、学习与健康的度。如此一来,既无法真正实现原计划的所谓“人上人”目标,又在客观上使国家失去了学有所成,本可为社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生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所谓的“人才”鼠目寸光,未能审时度势,而是因为他们在自我狭隘的圈子中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高校人文教育应有意识地减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积极引进城市文化元素,使教育主体在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中,拓宽文化视野的外延,对自我的生命价值形成正确认知。与校园文化圈相比,城市文化在更多维度、更多层次上体现社会文化的本质,故只要教育主体学会自觉地在城市文化中建构生命意识,并把所获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便可成为尊重生命的人、人格健全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
三、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入学比例大为提高,教学模式相应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许多高校都往城市的边缘地带迁移,建立新校区。对此,人们意识到,“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多校区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普遍淡薄,对人才培养及高校自身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校区校园文化现状,消解制约因素,传承发扬老校区的文化传统,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3]实际上,这种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社会文化思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全球化。表面上,这种当代文化思潮理念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最大限度尊重人类的生命;实际上,多种价值观被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主体价值意义的消解。为此,处于这种全球化思潮语境中的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在信息高速传播、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人们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而人心浮躁。因此,高校人文教育已经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真正对教育主体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消解文化语境的浮躁因素应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
实际上,城市,尤其是承担多种文化功能的城市,往往有极大的诱惑(例如网吧等),使得这些心性和定力尚未稳定的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以至于悔之晚矣,错过人生中自我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区位变动所造成的“孤岛现象”,确实如前人研究的那样,因为配套设备不健全,给教育主体的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拉开了,学生的生活色彩变得单调了,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少了等。因此,区位变动确实给高校人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从消解浮躁文化语境的角度而言,城市文化与高等教育区域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其实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高校区位变动不但可以有效拓宽城市文化发展的范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且可以给高校人文教育提供了更雅静的教育环境,给教育主体提供重塑校园文化精神的良机。高校区位变动的实质目的并不是在城市文化和高校教育之间建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反而是在探索二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共同繁荣,共同进步。这是因为,郊区显城市文化的边缘地带,是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品位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可是,这些边缘地带,如一些城乡结合部,往往又是社会问题特别集中、复杂的地方,并且,这些地域的社会问题很难彻底根治。城乡结合部的不少问题其实是因为这些区域集中了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这种不同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在此情况下强迫各方人群相互理解是很难的――至少需要找到彼此能共同认可的文化发展领域。当高校人文教育介入这种境况后,原先边缘文化不同元素间的强烈反差往往会得到改善。因为,在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经济等物质因素。当城市郊区的文化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以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彼此之间的文化联系将更紧密。由此,高校人文教育其实可以通过积极应变给自身营造雅静的文化环境,探索更美好的人文精神境界。
其次,高校“孤岛现象”还可以锻炼教育主体面临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因为受西方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以个体为中心建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建构在促使个体积极社会化,适应社会文化语境变化方面,确有实际价值。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潮的内在影响,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建构自我意识的现代人,在遇到单靠个体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时,才会养成彻底否定自我的习惯,从而造成许多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的情况。这种轻易质疑身体本身的心理习惯,如同社会文化体内的恶性癌细胞,不但损害社会文化本身的形象建构,而且逐步把社会文化发展引向虚无的结局,进而毁灭一切。所以,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任务。要有效完成这种任务,必须不断面对挫折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见证自我潜力的实际存在,从而建构正确的蕴涵了城市文化元素的自我意识,成就有强大内在力量的自我。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师范大学教育原先在市区中心地带,因为多种原因,实习工作往往无法在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当高校区位变动到郊区以后,郊区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就可以和师范大学教育直接联系起来的,使相关问题成为师范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且,因为距离相对较近,师范生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在郊区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因为有机会亲身参与身边实际问题的研究,大学生可以建构实际意义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只要适当引导,就会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实质性作用。
总之,从身体观角度审视,城市文化不但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而且能促进高校生命教育理念的建构。甚至,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现实,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刘欣.论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