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水平。它们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整个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道路绿地以其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
1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区域内的道路可以分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居住区内部道路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功能性质、人行车行要求、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关系,并要遵循以下原则。(1)体现道路绿地景观特色。道路绿地的景观是城市道路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主、次干道绿地景观设计要求各有特色、各具风格,许多城市希望做到“一路一树”、“一路一花”、“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等。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还要重视道路两侧用地,如道路红线内位于两侧的绿带,道路红线外建筑退后红线留出的绿地。(2)发挥防护功能作用。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降温遮荫、防尘减噪、防风防火、防灾防震是道路绿地特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是城市其他硬质材料无法替代的。规划设计时可采用遮荫式、遮挡式、阻隔式手法,采用密林式、疏林式、地被式、群落式以及行道树式等栽植形式。(3)道路绿地与交通组织相协调。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可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行车视线。(4)道路绿地树种选择要适合当地条件。首先是适地适树,要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地效果,切忌盲目追新。其次要选择抗污染、耐修剪、树冠完整、树荫浓密的树种。另外,道路绿地植物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提倡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道路绿地景观。(5)道路绿地建设应考虑近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道路树木从栽植到形成较好景观效果,一般需要多年时间,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栽植树木不能经常更换、移植。近期与远期要有计划地周全安排,使其既能尽快发挥功能作用,又能在近期、中期、远期都保持较好的形态效果。
2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2.1 行道树的种植设计
行道树是街道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温带及暖温带北部为了夏季遮荫,冬天街道能有良好的日照,常常选择落叶树作为行道树,在暖温带南部和亚热带则常常种植常绿树以起到较好的遮荫作用。如在我国东北常用的行道树有柳、榆、杨、樟子松等,长江流域常用的有香樟、悬铃木、雪松、广玉兰等。行道树的生长环境不同于一般绿地,它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不但受自然条件如光、温度、空气、风、土壤、水等因素影响,还受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人流、交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人为与自然的条件是互相影响又有联系的,因此在行道树树种选择上就应考虑它的特殊性,应该选择那些抗性强、冠幅大、寿命长的乔木。许多城市都以本市的市树作为行道树栽植的骨干树种,如北京的国槐、重庆的悬铃木等,既发挥了乡土树种的作用,又突出了城市特色。同时每个城市中根据城市主要功能,周围环境、行人行车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行道树,可以将道路区分开来,形成各街道的植物特色,容易给行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2.2 交叉路口绿化种植设计要求
(1)交叉口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道路交叉口时,必须在路转角空出一定的距离。在此特定区域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布置植物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轿车司机的眼睛。视距的大小,随着道路允许的行驶速度、道路坡度、路面质量情况而定,一般采用30~35m的安全视距为宜。(2)安全岛 在较宽的街道上,在道路中央可作短时间的停留,为避开车辆,使人行能安全过街而设的安全岛,其岛上留出人行停留的部分进行铺装,其他部分可种植草花或草坪。(3)交通岛 多呈圆形,起着回车及约束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街道的作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m。中心岛主要功能是组织环形交通,所以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过于华丽的花坛,通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修剪得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的简单图案花坛,切忌采用常绿小乔木或常绿灌木,影响视线。(4)方向岛 是指引行车方向,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绿化布置常以草坪花坛为主,为了强调主要车道,可选用圆锥形或塔形常绿树种在指向主要干道的角端上加以强调,而在次要道路的角端上选用圆形树冠的树种以示区别。
2.3 分车带
设立分车带的目的是将人流与车流分开,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分开,保证不同速度的车辆能等速前进,并能保证安全行驶。现在城市中多采用三块板的布置方式,中间设分车带,分车带的宽度,依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道总宽度而定,高速公路上的分隔带宽度一般要4~5m,以能够设置阻止车辆越界和遮挡对面眩光的设施为准,过宽了没有必要。市区交通干道宽一般不低于1.5m,但有些地区把分车带搞得很宽(8m以上),用大量的草花装饰,对于完善街道功能和改善城市生态并没有多少作用,除非这个地带是为了预留以后拓展车道宽度,否则没有必要这么做。城市街道分车绿带一般每隔75~l00m分段,干道与快速路可以再长些,尽可能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店和人流集散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入口相结合。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应考虑防尘、防噪声种植,但要与视界安全问题同时考虑。分车带绿地种植多以花灌木、常绿绿篱和宿根花卉为主,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在城市慢速路上分车带可以种植常绿乔木或落叶乔木,并配以花灌木、绿篱等;但在快速干道的分车带及机动车分车带上不宜种植乔木,因为由于车速快,中间若有成行的乔木出现,树干就像电线杆一样映入司机视野,产生目眩,容易发生事故。在行人乱穿马路的地方,要注意保护司机的观察视野。
2.4 其他绿化带的设计
关于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自车行道边缘到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地称为人行道绿地,是街道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街道绿地中一般占较大的比例。就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车道侧和街面侧两类。人行道绿地宽2.5m左右时可种植一行乔木或乔、灌木间隔种植,宽度6m时可种植两行乔木,10m以上时可采用多种种植方式建成道路带状花园。
对于停车场和停车港的绿化来说,沿着路边停车,将会影响交通,也会将车道变窄,如想停车可适当放宽,在路边凹入的地方设置停车港,并在周围植树,将汽车停在树荫下不致受暴晒,同时解决了停车对交通的影响,又增加了街道的美化。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逐渐增加,对于停车场的设立及绿化要求是很迫切的。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园林绿地中道路的作用、类型、功能及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它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了解这些能和性质,有助于更好的设计。
一、园林道路的作用
(一)划分园林空间
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二)引导游览
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
(三)丰富园林景观
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二、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一)主要园路
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二)次要园路
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三)游息小路
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四)变态路
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三、功能与特点
(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二)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三)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四、园路布局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二)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洁净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回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三)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园林工程建设只能感的道路应形成一个换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四)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五、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面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二)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三)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四)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五)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结束语
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袁海龙《 园林工程设计》[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
[2]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构建美好城市环境的基础,同时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对城市功能有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把绿化景观和城市功能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城市不同的支干道路上选择合适的道路绿地植被,这样能够活化城市道路空间,创造优美的道路绿地景观。城市道路的绿化规划设计研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与道路绿化概述
城市中的道路在城市环境中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他就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进行了解并对其城市风情与景观特色进行感受的一个窗口。做好道路的绿化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气与环境,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能够净化空气等等,这些都有着现实的意义。而城市的规划与道路的绿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关系。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道路绿地的景观对城市景观产生直接影响。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工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道路不仅仅是一个通道,指人们在进行乘车的时候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道路与建筑物以及路边的风景是融为一体的。当一个人行走在城市中的道路中时,对这个城市所产生的印象不仅仅是看到沥青或者是混凝土的外表,而且也包括了对于在道路两边的风景,比如说一些乔木以及灌木,以及那些一排排的行道树,所以说,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就直接决定着这个城市在环境方面的质量。
第二,城市的规划也会影响道路的景观的绿化风格特点。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时,应该对这个城市中的规划做到准确的了解与掌握,要根据这个城市的规划,来设计道路的绿化工作,要根据这个城市的地形、土质、地貌等一些特点,以及道路相关的设计以及车速等相关情况来做好绿化工作,设计好绿化的形式,城市规划的特色在另外一种意义与角度上对于绿化的风格以及特色都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原则
1.道路绿地的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
(1)道路路侧的绿地需要与道路外侧的绿地充分的结合,当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绿地应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2)在道路的主次干路中间的分车绿带和通岛绿地中不要不设置开放式绿地。
(3)行道树绿带宽和又通岛绿地不得小于1.5米;主千线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
2.道路景观规划应符合以下规定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线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与街景相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应有所变化;在各类绿化带的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注重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四、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1.隔离带绿化
隔离带是指车行道相互之间设置的绿化的分隔带,一般设置于上下机动车道的中间,或者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的宽度主要是根据道路的宽带来设定的,道路越宽,绿化带就设置的相应的宽些。在隔离带上的绿色植物需要考虑到街景的景观,尽量做到与街景景观协调一致。
隔离带的设置上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大多都低于1.5m宽,在隔离带只种植低矮的草坪和灌木以及剪齐的绿篱等,不能影响了司机和行人的视线。随着宽度的增加,隔离带植物配植形式会出现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自然式主要是通过利用植物不同的色彩、线条、形态将各类常绿树、花灌木、花卉、落叶树和草坪配植成层次参差、高低错落的树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2.“以人为本”,保障交通安全
合理的城市道路的绿地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调人流、车流的集散,保障交通的畅通无阻。因此,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中要“以人为本”,首先从人的生理感受出发,由于在道路上长时间的驾驶,枯燥、乏味的硬质景观很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为了缓解和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在道路绿化上利用植物材料的色彩、季相变化、形态、配植变化,更好的来提醒司机驾驶路况,同时缓解司机不良反应。在道路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角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通透性,在弯道外侧,树木沿边缘连续种植,这样预告了道路路线的变化,引导行车视线。隔离带的配置应从“安全性”出发,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0.6~1.5 m的范围内应种植灌木球、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树,株距不大于冠幅的5倍,这样就能有效地阻挡夜间相向行驶的车辆前照灯的眩光。
3.要保护好城市中现有的古木
古木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保护好已经为数不多的古木,同保护濒绝动植物一样重要,不仅是城市里的,只要是古木,都必须严加保护。园林管理部门要对古木挂牌登记并予以保护。
4.交通岛绿化设计
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引导行车方向、交通组织,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设置合理的绿地种植景观,有效的强化了交通岛外缘的线形,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同时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这些都更好的弥补了交通标示提醒功能的不足之处。
5.注重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城市道路的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在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在绿带的植被选择上应设置分车绿带,在绿带上种植的乔木多以落叶树种为主。在行道树种植的植被应多选择深根性、冠大荫浓、生长健壮、分枝点高、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同时又不损害行人出行安全和健康的树种。
道路绿带主要位于人行道到道路红线两者的绿地范围。在进行路侧绿地的规划设计时,应结合附近植物配置的设计进行统一的设计,使设计效果更加具有整体性。在路侧较窄的情况下,主要是以乔木作为主要的树种,并在乔木的基础上植入其他植物,并使其发挥防护的效果。
五、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城市建设包含因素复杂,其中现代交通工具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之一,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关系人们乘车的外部景观环境,它同城市的建筑物和风景融为一体,共同承担着建设城市公共环境的责任。
2、城市整体规划影响着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风格。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要符合一个城市的特有内涵和风格,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城市整体规划,风格一致,融为一体。同时,要考虑城市规划的用地范围,根据相应的地形和地貌,土质和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确定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和形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建设,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的优化,更好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茜茜.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5).
[2]陈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10,(4):55.
篇4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化;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景观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意义重大,这也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城市绿地景观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明确城市绿地景观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达到提升城市外在形象的目的,推动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园林“智慧海绵”设计效果[1]。城市绿地一般包括城市滨水绿地、城市街头绿地、城市生产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及公园等。
一、城市绿地景观概述
1.城市绿地景观的概念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规划中用于绿化的特殊用地。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抓手,存在形态常以绿色植被为主,主要包括花草、树木、其他植被、水体等要素。城市绿地景观种植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的植物并搭配景观装置物,以达到美化城市环境、改进城市生态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城市绿地景观主要包括城市广场和公园绿地景观、城市街头绿地景观、商业步行街绿地景观、庭院绿地景观及湖塘、滨水绿地景观等。
2.城市绿地景观的作用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城市生态遭到破坏、城市绿地缺乏规划、城市人居环境难以得到改善、景观多样性缺失等,影响了现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景观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态质量和城市美誉度。城市绿地景观不但美化了城市绿地的建设空间,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质量和改善城市景观形象,同时有助于提升城市人文环境,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城市绿地景观项目的建设与后期维护也带动了城市周边居民就业。这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绿地景观分布较为零散
部分城市的绿地景观与建筑空间相比,往往处于次要地位,在规划设计初期往往难以得到重视,常随建筑物形状见缝插针地安排,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随意性较强,难以有效合理利用空间,城市绿地景观呈现效果不明显。
2.城市绿地景观配置较为方式简单
由于前期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城市的绿地景观呈现效果不明显,常常体现为绿地景观搭配单一,设计美观性不足,制作不够精美,难以引起游客关注,遑论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难以达到通过城市绿地景观改变城市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3.对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后期维护工作考虑不周
部分城市的绿地景观设计完成后,往往出现后期破坏较严重、维护不力等情况,要修复原有的形态功能就得花费大量财力与人力。如,在部分城市的道路改修建过程中往往存在对道路两边树木、景观作品的损毁现象,等改修建工程完工后再想办法补救与修复,无形中增加了城建的人力与经费负担。
4.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与地方历史文脉结合度不高
内涵丰富、制作精美的城市绿地景观作品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且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但是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绿地景观规划建设盲目,历史性景观作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发展被忽视,当地传统文化难以很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等问题。这导致部分景观设计作品欠缺文化内涵,难以引起人们的文化共鸣。
三、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方法
1.绿地植物景观配置
在植物的配置与选择上,设计者要考虑植物的生活习性与造型,因地制宜,同时要结合景观植物配置和园林布局功能需求选择与配置相关植物,以充分发挥其生态与观赏。如,北方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寒、易生长、观赏性较强的植物互相搭配,拼组成型并辅以平面与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变化,或尽量利用植物的自然姿态,营造园林意境。如,在西北部分地区,各类护坡植物的配置就应该考虑适合当地气候的多年生、绿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或藤本植物(图1)。另外,要考虑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对植物进行分区段配置,可结合场地地形与周边建筑物相互映衬,在视觉上形成疏密合理、高低错落有致、节奏韵律感强的绿地景观植物场景氛围。
2.城市绿地景观设施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配置的各类景观设施,是为了方便市民与游客休憩、观赏,活跃绿地景观氛围而设置的特殊景观,设计者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性、文化性、生态性、实用性、艺术性等原则。笔者建议绿地景观设施设计应尽可能挖掘地域人文历史、地理,宣传地域文化,使地域内民众产生历史自豪感和光荣感[2]。因此,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各类景观设施的形态和布局,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特色,充分向世人彰显该城市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哪怕是城市中的一座代表性雕塑、一座古建遗迹,都可以给当地居民与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景观设施的欣赏价值。如,兰州市滨河路中段有一座表现中华母亲河的《黄河母亲》雕塑,广州市越秀公园内的越秀山木壳岗有代表广州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五羊石像》,等等。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的体现。3.绿地景观植物搭配设计根据前期规划设计的方案,设计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植物搭配与种植形式。如,在城市道路两边安排植物可采用对称式构图,综合使用各类纹样与图案,主道中间的绿地建议采用不规则的种植搭配形式,可结合连续纹样与图案形成高低错落、相互映衬的种植配置形式。绿地植物应尽量选择生长习性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植物,优先选择常绿树种,辅以季节性树种、灌木与乔木相互搭配,以此形成四季常青、月月有花的丰富视觉效果和空间变化。道边树除了按一定规律栽植,还应考虑其遮阴效果,建议选用树干高健、树冠宽大、树形优美、疏密有致的树种。在绿地关键地段,建议种植一组或几棵代表性植物,形成景观视觉中心。四、城市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城市景观道路设计城市景观道路又称园林景观道路,一般指能充分展现城市面貌的主要道路路段,强调道路沿线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道路的设计一般是在满通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着力于对路面及其周边路道环境景观的营造,常以生态景观为主,辅以人文景观,是城市绿色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能够改善道路条件与城市居住环境,对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意义重大。城市景观道路设计的目的是,以城市道路基本功能为基础,结合周边环境,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把基本交通条件、公共交通设施、人行步道等有机结合,为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提供生态、科学、生机勃勃的城市绿地系统。2.城市景观绿化系统设计城市景观绿化的先决条件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最大限度地划拨出城市绿地景观用地面积,尽可能形成连片的城市绿化片区,用绿色打造生态城市,用城市绿地人文景观传承城市文脉。同时,要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生态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在绿植配备上,尽可能呈现四季四景,形成疏密有致、高矮搭配、树种丰富、多层次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城市景观绿化系统设计建议采用树、花、草、景观设施科学搭配,形成互补,提升城市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与生态环保质量,使完整、连续的城市景观绿化系统既有统一性、协调性,又有层次性、节奏感,增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艺术美感与视觉效果。
3.城市绿地景观组织设计
绿地景观首先要有艺术美感,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如绿地景观雕塑设计,设计者不仅要使植物雕塑有艺术感,而且要将绿地植物搭配与绿地景观构筑物融合,科学巧妙地将人、动物、植物有效融合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规划之中,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城市绿地景观优良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美观、环保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将高、中、低层次的景观相互搭配、相互映衬,以改善居住区域的小气候,帮助调节居住区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形成防护隔离带,减少城市噪音和尘土对居民的影响[3],从而为市民提供优质环保、舒心益人的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结语
城市绿地景观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城市生态层面看,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与人之间形成了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不但可以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娱乐和休闲场所,而且能够改变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城市绿地景观构成层面看,城市绿地景观包括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城市绿地景观不仅可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质的休憩、旅游环境,而且可以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形成舒适、环保、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态空间。因此,城市绿地景观设计只有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结合当地地域文化特色,才能构建出体现都市文化和历史文脉的自然、生态、环保的现代城市空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生态环保理念会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发展,生态设计将会与传统规划设计有效融合,高质量生态环保型城市将会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6.
[2]倪太林.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思考[J].花卉,2017(18):42-43.
篇5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民生活又者密切的联系。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近年来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进化、绿化、美化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评价一个居住区的好坏,生态环境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了各界的重视。
一、某小区规划设计情况
神兴小区1-4组团建筑总体规划,按照楼群的布局形式来确定绿地的蹴0设计。由于1、2组团为一区域,3、4组团为另一区域,因此,本规划是按区域进行绿地规划设计的。两个区域既独立成景各具特色,又相互协调融为—体。居住小区绿地主要以楼间绿地为主,它占有绿地面积的最大累计数量。半圆形的中心绿地是小区面积最大最集中的绿地,是居民活动锻炼、休闲娱乐的室外空间,占绿地面积总量的第二位。而道路中心绿带由长短不一的小绿地组成,均为长条形,其绿地面积位居第三。通过绿地环境规划设计,为居民创造一个清静幽雅、明净秀美的人居环境。小区绿地规划
二、楼间绿地规划
根据小区规划,主要道路分别为8米宽、6米宽,楼间道路为3米宽。在主要道路的边缘设置了1.5米宽的便道,或用一定宽度的草坪砖铺装。楼间绿地规划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尽量增加绿化量和绿化覆盖率的原则,在每个楼间绿地边缘和门口增设面积不等的草坪砖铺装场地,设置了造型各异的座凳和健身设备,既方便了人们就近休息活动,又为车辆会车、自行车临时停放提供了场地。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还在楼端规划设置了数量不等的停车位。
另外,小区内一部分楼座楼门口相向对开,楼间绿地只好沿道路环绕成长条状,而且面积窄小。因此,在绿地中设置了树池、花坛。花坛和树池边沿高40厘米,既可保护绿地,又可代替路凳使用。绿地中间再设置—些健身路径,美观实用,简洁大方。为方便穿行和活动,对较宽的绿地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用直线、斜线或曲线将绿地和活动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些U广场上,有的摆放着石桌石凳,可对弈品茶;有的设置座凳可休憩闲谈;有的铺设健身路径可活动锻炼……对于较小的绿地则栽植遮阳大树,树下由草坪砖铺装,树池边沿兼作座凳使用,并可设置一些健身器材。
2.1、2组团中心绿地规划设计
1、2组团中心绿地为—个3/4圆形(扇形),圆中心在两个主要出入口中心线的交点上。中心绿地面积为1490平方米,绿地中心规划成一个圆形地藏式喷(跌)水池,喷水时玉花四溅蔚然壮观,不喷水时便是造型别致清新无尘的雕塑广场,人们漫步其上悠然自得。喷水池中心圆台上竖立—个不锈钢。神兴之光。雕塑,寓意神兴事业兴旺发达。喷水池的,用红、白、黑、灰四色花岗岩组成放射状图案,镶嵌着农历24节气铺装图。广场的西侧花坛中立—石刻,讲述了24节气的来历和传说,使人们在娱乐之中学到了一些科普知识。在广场南侧设计一弧线形罗马柱廊,西侧为环形花坛和座凳。中心广场是人们跳舞、打拳、扭秧歌等娱乐休闲活动的主要场地。其周围还规划设计了3个次广场,由一条1.5米宽的环形甬路与中心广场沟通。次广场上设置一些健身器材和儿童玩具,成为健身运动和儿童嬉戏的场地。
3.道路中心绿带规划设计
1、2组团两排楼间都有—条较宽的绿带,设计为以常绿树为主、月季花卉为辅的植物带状景观,突出表现植物群体的宏观效果。
4.3、4组团中心绿地规划设计
3、4组团中心绿地为半圆形,根据所处位置和空间大小,规划为一个半圆形下沉的小广场。广场南部设计—个弧形表演台,表演台的背景为一堵弧形浮雕艺术墙,表演台下面为一个半圆形花坛。广场周边的台阶和花坛自然结合在一起,是组织露天电影、戏剧、音乐演唱会和其他活动的理想地方,形成了一个功能多样的广场空间。中心绿地和北部的绿地相围刽以断实连,扩大了中心活动广场,使之小中见大,步移景异。
5.小花园设计
根据绿地的大小和位置,在楼端和楼间较大面积的绿地内,规划了一些小花园,设置了一些小的活动场地。在空间布局上又设计了一些小花架、小花坛,山石点缀其间,丰富了小区景观,增加了活动内容。
6.灯光设计
中心广场、下花园照明设计和绿地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在小花园里规划了草坪灯,在中心广场内则根据园林小品设计的内容,配置了各种特色的灯光,突出夜间的景观效果,如柱廊和雕塑设置了射灯,喷泉设置了水下彩灯,广场设置了地灯,绿地设置了草坪灯。同时,草坪灯还结合音响设备合组成音乐灯柱,在妙不可言的轻音乐声中,人们漫步其间,欣赏着广场优美的景色和变化多样的彩色喷泉,令人如醉如痴,踟蹰忘归。绿地种植设计
三、绿地种植设计
1.主干路绿化种植
主干路剧、区组团的纽带,因此在绿地边缘沿主路一侧栽植整齐划一的黄杨绿篱和绿阴如盖的遮阳树法桐。在法桐之间点缀春、夏开花的花木,在绿地较宽的地方,种植潇洒飘逸的雪松和苍翠欲滴的桧柏。主干路绿化,简洁大方,宏观效果突出。主干路间的带状绿地,以雪松和月季组成色彩鲜明的植物景观,同时也体现了雪松等植物的个性美及群体美。
2.楼间绿地种植
楼间绿地面积—般较小,但绿化美化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协调统一。为保证室内采光充足,楼南边种植较低矮的黄杨球,绿地铺栽草坪,草坪上以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和月季组成不同的彩色图案。沿路再栽植季相变化不同的花灌木,体现一楼一个种群、一个形式、一个特色。楼间带状绿地树种配植,以白腊、合欢、栾树为主,花木以紫玉兰、白玉兰、西府海棠、月季等品种组合搭配。对于较小的环岛绿地则种植少量法桐,以遮阳为主要功能。
3.广场绿地种植
①1、2组团主广场绿化
花坛内配植月季和龙爪槐。绿地基调以草坪为主,草坪上用彩色植物组成模纹图案,使之四季有景可观。广场周边为道路绿化用地,种植黄杨篱和法桐遮阳树,再配以春、夏开花的榆叶梅和紫薇。在东部楼角处种植成片雪松作为屏障,与广场绿地相映成景,组成—幕绚丽多彩、优雅秀丽的园林景观。
②3、4组团广场种植规划
广场的表演台后面绿地内栽植常绿树,组成植物障景作为表演台的背景,体现人和大自然的谐调统一。花坛内种植月季,周边配植花灌木、遮阳树和绿篱,红绿相间,成为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优美清新的环境。树种选择选择生长快、病虫害少、管理简便、适宜我市气候特点的树种,如雪松、桧柏、龙柏、黄杨球、大叶女贞、剑麻,以及法桐、栾树、合欢、白腊、红瑞木等;观赏花木有西府海棠、白玉兰、紫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紫荆、丁香、迎春、紫薇、木槿、花石榴、丰花月季等;彩叶植物有红叶李、红叶碧桃、金叶女贞等;观果植物有沙棘、石榴、金银木、山楂等;地被植物有冷季型草、长夏石竹、地被菊、红花酢桨草、马蹄金、白三叶等。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使得小区春季鲜花争艳,夏季绿荫匝地,秋季纽州以火、果挂枝头,冬季松柏苍翠。可谓天然风韵随人意,好景全凭巧安排,坚刊、区犹如坐落在花园之中,使人们生活在温馨、优雅、清新的环境中。
小区1、2组团规划设计图
四、结束语
总之,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要特别注重生态、人文环境创造, 应充分考虑和满足人们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向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景观;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规划设计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1]就对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城市布局等进行了阐述,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及其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城市的开发建设,城市内部的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各级政府都对城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缓解城市矛盾,然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城市景观破碎、空间环境的不协调、规划与设计的脱节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城市建设与管理。一个城市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街道,它是城市的骨架。街道的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
博罗县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县,县城(罗阳镇)1942年始设镇,至今约有七十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以东西向G324、商业街和南北向的北门路、罗阳路构成街道框架,但城市道路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功能分布相对较混乱,城市景观不协调,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同时道路管理也存在重大的制度缺失,还未建立系统化的设计和富有指导性的建设理念。本文选择县城十字形交差的罗阳路及商业街进行空间解读,提出构建条带状区域的城市设计目标,将重点通过对条带形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的认识,提出整体空问布局构思,研究确定本区段城市空间形象。
1 罗阳路和商业街现状的空间解读
罗阳路是城市的南北向主景观轴;商业街是东西向次景观轴(仅次于G324),也是县城商业集聚地,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两路对于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构筑城市结构的重要框架。
图 1 研究区域
1.1景观格局分析
罗阳路由一路、二路、条带水域(排洪渠)构成,树依路而立,地势平坦,南北方向,属城市主景观轴。罗阳路上下行道以水域相隔,然排洪渠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水质恶化,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本该是居民休闲的选择之一,然休闲者寥寥无几。毗邻罗阳路的人民公园,光临公园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是城市中心少有的一片绿地。
商业街由东、中、西街构成,东西方向,商业西街、中街是中高档商品集聚地。商业东街主要为商业、居住为主。两路均有商业、居住、金融、酒店、行政办公等建筑,还有公园、广场,商业西街、中街以低层为商业主,高层以居住为主,酒店相对独立。商业东街有富力现代广场、城市绿洲、永安居等多个楼盘正在开发建设,呈现一崭新城市面貌,毗邻还有省级森林公园,是整个城市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场所。商业中街景观格局相对和谐,在庆生路、建设路段,建筑设计格局完整。商业西街毗邻老城区,建筑年限较长,相对单调,景观相对破碎,文化广场处于商业西街的尽头,此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远离城市中心,其优势难以发挥。
1.2 交通分析
罗阳路与多条横向道路连接,但除G324、商业街外,其他横向道路都为单向车道,同时还缺少纵向道路支撑,不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机动车、非机动车道混合通行,且道路外侧都设为停车位(沿路有经贸局、地税局、办、医院、银行、规划局、行政服务中心、富华酒店等,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车流),停车位不能满足需求,车辆停靠于通行道,且桥东五路、四路、三路、二路都为单向车道,部分车辆逆向行驶,这些严重干扰罗阳路的快速通行。
商业街交通网络相对于罗阳路较完善,北门路、罗阳路、建设路、惠博沿江路等缓解其交通压力,但商业街规划范围内也缺乏公共停车场,仅富华大酒店、信合大厦、万信佳购物广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有其独立的停车场,其余建筑依道路红线建设,停车位设于商业街两侧,停车位受限,很多车辆均纵向停放,进一步阻碍了交通同行。商业街仅设置两处红绿灯,且在红绿灯处,行人和车辆均无视交通规则,这给商业街交通带来严重的干扰。
小汽车给中小城市城市的交通压力逐渐显现,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大量的小汽车使得罗阳路及商业街道路空间拥挤,给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前期的人们把街道生活简单的规定为居民具体的某项活动,确忽略了通行本身也是街道生活的一部分,降低了街道生活的质量,减少了市民在道路空间内的停留和活动[2]。
1.3 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设计除了单体的设计,还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美国城市设计者Jonatanl Barnett 也明确的提出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3]。然罗阳路及商业街的建筑物形态单一,缺乏协调性,仅商业东街开发的一些商住小区具有其独自的特色。虽然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不少开发商均只考虑单体设计,缺乏对城市整体性、协调性的认识,商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并没用体现地方特色,与周边的环境不协调,缺乏城市设计。
从街道两侧建筑层数、结构、风貌特色等方面比较(图1、2),需要规划设计的地块很多,局部地块的改造升值的空间还很大,多处地块未经规划设计,单体与单体之间不协调。行列式、开敞空间、半封闭及封闭空间设计不规则,建筑布局无明显的特征。在商业东街大部分以居住小区进行开发,但还有部门村民自留地并分家到户,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图 2 城市建筑设计分析
罗阳路及商业街高层建筑相对独立分布,多为酒店、行政办公等建筑,如罗阳路的经贸局、地税局、综治办、富华酒店,商业街的信合大厦、大酒店等等,居住用地中仅商业东街的城市绿洲、永安居等新建小区属于高层住宅。两道路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中、低层建筑均无地下建筑,比如地下停车场,导致停车位局限于地上。两道路缺乏竖向设计,空中及地下资源利用率低下,商业金融用地局限于建筑物的第一、二层,且多为单一店面为主,无地下商场、停车场。
1.4 土地利用分析
罗阳路及商业街的土地利用复杂多样(见图3),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商业街用地联系较罗阳路紧密。现状用地中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商业用地在道路两侧分布,行政办公用地相对集中。老城区城中村现象存在,由于村民自留地的存在,为下一个城中村埋下伏笔。
罗阳路以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公共绿地、居住用地为主,商业街以商业金融用地、公共绿地、文化科技用地、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为主,村民留用地主要分布于商业东街。整体上看土地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罗阳路及商业西街、中街的土地利用率较商业东街高,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土地利用朝集约化发展。
图 3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综上分析,罗阳路及商业街现状主要是行政办公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居住用地、村民留用地等布置;多条道路与两条路相交,构成基本的交通网络框架,受道路宽度的影响,无法缓解通行压力;商业、居住等空间整体面貌较差,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 罗阳路和商业街规划设计目标任务
2.1 规划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依据当前博罗县城的发展规模及速度,已有的县城总体规划不能满足其发展,需对现有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实情及城市具有较长跨越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城市定位恰当,同时各个分区功能明确,相互之间协调性强,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使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城市设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
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城市设计包含建筑设计[3]。各个功能分区应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建筑的群体组合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有机体。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需跨越两个层面,即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因此,相对应的城市设计也具有两层功能,即含有城市总体规划的的城市设计内容,又要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4]。所以建筑设计者首先需要考虑是建筑物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其中包括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物对城市交通或城市其他功能的关系等。建筑单体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景观格局上形成连片,突出城市特色,避免景观破碎。
在城市交通方面,设计必须满足各个社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同时还需满足各个社区内部 “汽车化”的需求。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需设置交通隔离带,人、车分行,强化交通管制。在两条道路的设计上,须有机的整合街道的空间,显现出道路独自的特色,各个地块功能明确,交通通畅。
2.3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以集约利用为主;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土地集约高效的利用,在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和合理度体现,商业街和罗阳路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土地更须集约高效的利用。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相对明确,避免混杂的现象,整合现状用地,形成布局紧凑、联系紧密的用地布局。
2.4 社会公平与公共安全
人是城市活动在主体,必须以人的利益为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相对应的对城市发展认识和期望也不同。中心城市街道中,由于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及村民自留地夹杂在居住小区内,造成不同社会阶层的隔离。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冷漠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如垃圾、光、声等的污染加剧,进一步的减少了人们生活的安全度。在城市设计中,要把公众参与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基于城市公共安全考虑建筑自身、公众人身和城市未来发展等安全需要。
3 罗阳路和商业街规划设计策略
3.1 功能分区策略
合理利用土地,整合土地空间,打造集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服务区。居住区在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自然因素、商业布局等)、路网结构、市政实施、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绿地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商业须专业化分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商贸集聚地。行政办公应撤离商业中心,同时还须考虑方便服务人民。
3.2 城市景观优化策略
两道路有人民公园和东山公园,现有绿化景观资源呈散点分布,缺乏有效的连接和整合,沿东山山体周边大多被非公共领域占据,开放性和可达性较差,设施水平不高,景观资源吸引力不足。广东省人均绿地面积11.46平方米,惠州市人均绿地面积11.54平方米,博罗县城人均绿地仅2.2平方米,公园绿地缺乏,需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同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
两道路停车现象严重,人车混行问题突出,道路景观雷同,缺乏特色;沿街建筑、绿化等景观界面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联系性较差,建筑交叉混杂。应对商业街、罗阳路改造,尊重地方特色,在善面貌的同时需公众的广泛参与,展现人文景观,同时周边的自然景观须与历史人文景观进行整合,体现“人文古邑”[5,6]的发展脉络。
3.3 土地利用集约高效策略
鉴于两道路土地利用率不高,建筑应向高层、地下发展。改建人民公园,地上为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地下为商场、停车场,增加人民公园地块的功能,还可改善罗阳路的停车问题。旧城及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城区的土地利用率,限制低层、低质、缺乏特色的建设。在增加土地集约化和整合土地的同时,还须考虑人文景点及绿地的保护。
3.4 以人为本,构筑和谐城市策略
城市设计须考虑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出行、休闲等功能的需求,建设宜居和谐的城市。对罗阳路排洪渠进行美化整治,制定行人优先的道路管制政策,构建集办公、商业、休闲的景观廊道;商业街应建设网络化、立体化的步行系统,打造集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中心区。两道路增设红绿灯等交通标语,同时加强交通规则的宣传,适当进行特殊交通管制,形成人们休闲生活体验的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 郑毅.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3-118.
[2] 顾建波.汽车时代居住区道路空间规划设计的对策研究[J],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380-384.
[3] 赵景伟,崔树兴,李雨德.城市边缘区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230-234.
[4] 薛华培.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J].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4-467.
[5] 博罗县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惠州分院.博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M].2004,3.
[6] 博罗县规划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博罗县城城市美化规划[M].2011,1.
[7]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3-46.
作者简介:袁长飞,男,江西南康人,硕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篇7
关键词:地形地貌、线形、绿化
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将道路与地区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人文景观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最大化。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当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理想的道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当是在道路交通规划师开始布线选型时就同时介入,而不能等到道路线形定位之后,甚至是道路路基施工完成之后,才开始考虑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有鉴于此,十分有必要对城市道路的生态规划设计重点和容易忽视点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市道路与地形地貌
良好的道路布线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地形高低的变化相适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的地形特征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个性,而道路作为城市骨架必须与地形融洽配合,才能符合道路环境生态化的原则,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使道路与地形相结合,使道路与沿线建筑相联系,从而减少道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的说,在城市道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风景资源,有效利用借景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路边富有吸引力的景观,从而给司乘人员较好的视觉效果,克服行车的单调性,丰富旅途生活。
地形也影响道路的平面和纵面线形,不同地形的线路,应根据道路性质采用不同的布线方法,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它对组织城市景观所起的骨架作用,不同地形配有与之适应的景观元素,就能形成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道路环境。所以,在布线时应强调,使所选路线和地形地势相协调和吻合。
为了使城市道路与地形地貌相协调,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线形规划布置阶段:首先要处理好线形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完全的沿溪线、傍山线或越岭线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如果城市道路所处的地形比较复杂,那么路线的选择给人的印象应该富有动感以及强烈的变迁特征,增加司机和乘客的好奇心和兴奋感。其次,要正确处理好线形与沿线风景区、名胜古迹等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破坏已有的旅游设施,同时路线的布设应有利于旅游景点功能的发挥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线形设计阶段:平面线形设计首先要注意线形本身平纵面的空间组合,构筑良好的立体线形,以满足视线诱导要求。其次,应尽量避免线形是孤立存在的或生硬地割断自然景观和视觉景观。纵面设计中就尽可能接近原地面自然坡度,减少人工痕迹,避免过多地破坏环境和景观,不得已时可通过主线绿化的作用来弥补、恢复和改善。只是主线绿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尽量避免因城市道路选线而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城市道路线形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一条线形设计优良的道路,不仅满足安全、舒适的行驶需要,还能使驾乘人员预见前方路况,得到视觉上的满足。
城市道路的连续性可以表现在一条道路的运动感上,道路空间是动态环境,线形上有直线、曲线、上坡、下坡,在高速行驶时都可以产生或加强运动感。城市道路的线形实际上是三维空间曲线,平面上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及圆形曲线组成,纵面上是由上、下直线和竖曲线构成。因此线路的空间曲线要符合实际的空间地理,同时要考虑到道路空间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顺势而为,线性连贯,平滑平顺,使得驾乘人员感到线形流畅、清晰、行驶舒适安全,满足视觉上连续性与通透性,提高他们的警惕性与兴奋性。道路线形还应尽可能要与周边环境相吻合,几何设计时平、纵、横各要求应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缺陷。
路线的直线、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指标运用要灵活,在保证达到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做到线性均衡、连续,使得道路行驶具有可预见性。在路线设计中掌握平、纵指标,重视道路自身的线性设计、道路线形与结构物协调设计和道路线形与环境协调设计,充分优化平、纵组合,使得流畅连续。
在视线的连续和可预见性设计上,除了利用道路平曲线的连续性,还可以利用道路两边的植被高低、临街建筑空间的特征、建筑的形式以及后退的红线等得到体现。一条长街的街名也可以使人们心理上产生连续感。
三、城市道路的绿化
3. 1道路绿化的整体性
城市道路绿化随着道路的走向呈点状、面状、线状分布,它们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要把它们结合起来考虑。同时,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整个城市绿化系统来说,又是一个线状景观,通过这个“线”,把整个城市绿地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起到美化、改善环境的作用。以上问题都涉及到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性,为此,要对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性进行分析。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城市道路绿化中,把“点状”、“线状”、“面状”绿地景观结合起来,形成连贯的、有机的道路绿地序列性,使道路绿“点”具有最佳位置、最佳面积、最佳形状、且均匀分布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能使人与城市生物休息与停留,道路绿“线”能把这些零散的绿点连接起来,能使城市人和生物运动与迁徙,道路绿“面”能使城市人与生物聚集和繁衍,然后以线串点、以线代面,形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有机网络。
(2)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在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中被称之为“线”,它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对市容市貌还起到串联园林绿化系统中的其他各类绿地,展示城市景观面貌的作用。为此,要充分重视沿街公共绿地的建设,把沿街绿地作为道路绿化系统的一部分来综合考虑,要通过这个“线”把城市绿地连成整体,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广阔的生境场所,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改善现状的生存环境。
(3)不仅要注意道路平面上的绿化,还要重视立体绿化,在竖向景观上也以色叶植物加以点缀,增加景观的可观性,形成带状和点状的起伏变化,完成立面竖向绿色和水平带状色彩的交汇,使之不仅能提高城市绿色植物的覆盖率,而且使城市绿化有色彩,有层次,有厚度。
3. 2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a、合理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充分发挥绿化系统改善道路环境质量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文化属性,它甚至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意义上说,道路绿化建设首先应做好合理规划。
对城市现状遥感影像和热岛影像进行抽样量算统计的结果表明:规模大于3km2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有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因此绿化系统的规划还应重视绿地的布局对城市道路环境的改善作用,尽量以适当规模的绿地取代中多分散的小块绿地,从而充分发挥植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同时,从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出发,尽可能地选择叶片小而密、空隙率较高的植物,有利于降低城市道路中的噪声污染。此外,还应该尽量沿顺风向建设带状绿地,对有利的城市风加以引导,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空气的冷却和流动,缓解城市道路的热岛效应,而且也使气态污染物易于稀释扩散。
b、增大绿化量,提高道路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
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是由“绿量”决定的,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植物叶面积的大小,所以乔、灌、草合理配置的集中式绿地的生态“绿量”远大于大草坪的平面“绿量”。如果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栽植乔、灌木复层绿化带,乔木的树冠大可以产生良好的绿廊效果,夏可遮阴,冬季落叶可使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灌木宜靠机动车道种植且高度以不遮挡司机视线为佳,再与时令花卉搭配,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弱噪声并将汽车尾气阻挡在机动车道上,使干道两侧人行空间较清新,给行人带来舒适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篇8
使用班级:城乡规划1902
一、项目简介
该居住区位于某县新城区,规划火炬路以南,明星路以西,公园路以北,中都大街以东。规划建设用地6.12公顷(以提供的现状图为准)。
项目定位为高品质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幼儿园、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绿地、小广场、小游园等户外活动场所。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住宅设计规范等;
(2)济宁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要求
(1)本次设计重点为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单体选型;
(2)规划方案突出特色,建筑布局均衡丰富,建筑单体造型美观大方现代,住宅建筑全部为多层;
(3)推荐户型要求:户型面积为90-130平方米,以100-12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其他户型比例可自行掌握;
(4)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突出水景特色,有集中小游园及公共活动空间;
(5)交通组织尽量采用人车分流,其他建筑按现行规范合理设置,适当考虑地面停车位;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容积率:不低于1.0
绿地率:≥30%
建筑密度:≤28%
(7)建筑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详见CAD图。
四、成果要求
1、规划总平面图
2、鸟瞰图
3、规划分析图(规划结构、景观绿地、道路系统等)
4、户型平面图
5、工程管线规划图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进度要求
七周时间完成全部成果。
时间
内容
第1周
布置题目,熟悉任务书,搜集资料,浏览设计实例,进行功能结构分析、构思方案。
第2-4周
初步方案、绘制草图、方案修改
第5周
绘制定稿图,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第6-7周
篇9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eople's lif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which requires a new personalized,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to adapt to the new changes and new life. Now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can be said to b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whol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in modern city contains dependency relations to a new way of life and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human and nature, of all kinds of natural energy sav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design is ultimately providing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make people realize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can be better. Therefore, to meet people's demand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planning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场地概述
该生活区位于某市新区内,南位于城市主干道中环路,西为新区中心大道,东和北侧均为城市规划道路,交通条件便利。招商大厦位于场地的西南角,西北角规划为商务宾馆,建设基地东西长350米,南北长480米,总用地面积16.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约9.8公顷。现状地势高差较大,基地内西北有一山丘,最高标高128.6m,以其为中心,放坡至场地四周,最低标高98.0m,基地现有植被较好,沿基地内部现有道路的西侧有完整的松林,中部有竹林,环境优美。
二.规划理念
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以山为核”的原则,着重处理好自然环境——住宅建设——人的关系,最大可能的利用自然环境和保持现有地形地貌,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的保护,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把小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自然气息、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文化内涵新型居住小区。主要设计理念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山为核,以水为轴的景观生态体系;强调空间的流动和适宜尺度;注重规划和住宅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三.规划结构
在“以人为本,以山为核”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结合场地用地分析,形成了“一核﹒两轴﹒三区”的整体格局:
(1)一核——以山为核
结合场地地貌特点,尽量保留山体形状,形成整个小区的视觉中心,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整个空间布局结合山体规划,蜿蜒曲折,尽显自然之美。
(2)两轴—以绿色为轴,以水为轴设计中考虑以山体绿化为核心,分别设计了三条放射性的绿色轴线,分别形成了环绕山体的两条绿化走廊和一个中心绿地区,是对山体绿化脉络的延伸和补充,丰富了整个小区的绿化体系,形成了一个与山体共生长的绿色网络。
结合山间坡地,进行雨水收集,在基地的中部,山体的坡底处设计了一条景观水系,丰富了小区的景观体系,突出了山水园林格局的小区印象。
(3)三区—中心绿地区、坡地住宅区、平地住宅区
结合地形,整个小区的功能分区自然划分为三个区域,顺应山势及建筑群落的围合,在基地的中部形成了一个开阔的中心绿地区,沿着中心绿地规划为独立别墅区;基地西部标高介于112~120m,呈坡地特征,规划为坡地住宅区,建筑布局为双拼别墅和联排别墅;基地东侧标高介于108~110m,地势较缓规划为平地住宅区,整个分区顺应了地势的变化,保留了现状地貌的特点。
四.规划布局
规划中结合山体,以中心绿地和水轴为核心,以连续公共空间为主线,自然形成了三个特征明显的功能分区,5 栋独立别墅和社区服务中心环绕中心绿地布置,形成基地的核心区;沿中心绿地和景观水系向南向北展开,基地的西侧规划为坡地住宅区,以双拼别墅和联排别墅为主;基地的东侧规划为平地住宅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功能分区之间通过绿色轴线和景观水系串联,特色的山水绿地系统通过山体放射和水系的纵向延伸,即成为小区主要视觉通廊,产生“步移景异”景观效果,也成为小区主要邻里交流中心,强化了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同时将中心绿地系统与宅间空间融合,更加突出绿地的通透性和易达性。
小区建筑顺着山势和中心景观带自然展开,住宅建筑南北向布置,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和宽阔的视野,引入夏季主导风,有利于小区内部建筑的通风。
建筑布局注意体量的变化,平地住宅区以7层的单元式住宅为主,坡地住宅以双拼别墅和联排别墅为主,层数4层,独立别墅住宅布置在中心绿地的周围,呈扇形的环形布置,层数4层。外高内低的空。间布局,使中心绿地产生了一定的深远感和广阔感,内部幽静宽阔的感觉。建筑布局还注意体量的长短结合、高低错落,角度的转折和视觉的导引,空间有开有合,有收有放,取得了良好的视线走廊。
小区共设出入口三处,北面和南面为车行出入口,东侧为主要的人流入口。
商业及配套公建设施结合场地条件,主要设置了三处,分别沿小区北、南、东侧三个方向设置,东侧结合小区人流主入口和中心绿地规划社区服务中心,环境优美,突出小区形象。北侧结合城市主要道路设置沿街商铺,取得良好的商业价值,南侧结合中环路规划小区的配套公建区含大型超市﹑邮电金融﹑医疗卫生等,方便了住户的使用。小区规划总人口1768人,幼儿数量约为35人,因此规划中未考虑单独的幼儿园设置,远期由社会统筹。
五.道路系统
1.交通体系
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条件与空间布局,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便捷可行的道路系统。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车行系统沿坡底和平地住宅区设置,形成了内部环状道路;步行道路与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山顶绿化有机结合,居民沿内部“绿轴”步行可就近通达居住地,使二者自成体系,互不干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依据居民出行方向及城市道路状况在小区东南北三面设置小区出入口。小区道路分二级:车行道宽6米,内侧设人行道宽1.0 米;宅间路由主干道引入宅前,宽 3 米,满足了交通消防卫生的需求。
2.停车系统
为适应居家小汽车拥有量的日益增长,充分考虑停车场库的安排。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地面停车:主要集中在平地住宅区车行道两侧区域。
(2)半地下停车:结合坡地住宅区和户型,建筑单体设计半地下车库。总计机动车停车位320个,其中半地下停位60个,非机动车800个。
六.绿化景观
1.设计原则
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宅间绿地,使各个宅间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成为统一绿化景观体系。
小区景观规划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纵向“水轴”为骨架,通过小区南北的步行视线通廊形成整个小区景观的点,保证从小区各活动场所对小区内主要景点的视线联系,再由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及景观序列的推进,加上建筑的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形成了一幅有着“果岭山水”景观风韵的风景长廊。
中心绿地区的规划以水系为外环,围合一个小岛,岛中植桃树几株,岸边留栈台,渔舟横卧,有渔歌唱晚之意。景观水系沿中心绿地,分别向南北延伸,汇入组团绿地,整个景观流线贯穿小区的东西南北,近邻居住院落,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使户户见景,水面的处理采用桥与步石环池而筑,驳岸有级,出水留矶,增人浮水之惑,亭台廊榭无不面水,使小区处处有水可依。
宅间绿地的景观设计结合地形主要以绿化为主,不同的乔灌木的搭配,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同时考虑与中心景观之间的互相流汇贯通,弱化建筑刚性,空间上通过开敞流动的设计,达到景与景之间的交融。同时着重处理庭院空间与景观水系的引导关系,在面向山体绿化的院落与景观水系的衔接处均设置了景亭,作为主要的景观节点。
篇10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生态设计;景观设计
一、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功能与形式统一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
(2)设计需经济实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须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而且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物业管理也跟不上,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不良,因此更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
(3)美化环境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5)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二、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思路
(一)居住区的生态设计
1.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植物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2.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如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3.提高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4.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美丽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漂亮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1)利用美丽的姿态。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2)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
(3)利用沁馨的芳香。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幽香;荷花:清香。
2.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3.空间处理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美丽的环境。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开阳县的气候特征可分为:
(1)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樱花、玉兰、桂花、栾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等。
(2)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紫薇、龙爪槐、金银木、垂丝海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红叶小檗、红叶李、金叶黄杨、紫薇、小叶女贞、红花榉木。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叶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
(3)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金银花、草坪草、常春藤。
三、结论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重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 下一篇:对医学检验的认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道路通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