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基本属性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教育的基本属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教育的基本属性

篇1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方式 音乐教材 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当前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和发展而言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者能否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理解欣赏能力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该阶段的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小学教学创新教学的背景

1.音乐的教学不够重视

纵观音乐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先贤们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一定高度,孔子对于其弟子的要求是“六艺”,其中就包含音律这一条,由此可见先贤对于音乐的重视,因此在当前的个人自身素养的培养中,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将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列入小学生的学习范围中。但是随着应试教育在我国逐渐推广,一些地方教学工作者片面地重视学生对主干课程的学习,将音乐课程的教学时间不断地人为缩短,导致学生无法享受基本的音乐学习,甚至在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这门课程。所以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要将音乐教学的有效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否则音乐教学就会很难得到改变。另外,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在一些地方比较缺乏,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也是不利的,音乐创新教学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主动学习共同承担,并不是改善教学环境就能够取得成效的。

2.音乐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小学音乐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对于基本的音乐乐感的感知能力和相关理解力相对于教师而言必然是比较差的,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音乐的教学还是主要围绕音乐教材传授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主要是因为这样的音乐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始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如果只是单一地按照教材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就会限制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空间,这对于部分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而言是不利的。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需要从教学理念及音乐的基本属性出发进行相应调整,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方式

1.音乐教学主要遵照音乐的基本属性

小学音乐的教学范围虽然只是基本的音乐乐理的讲解,但是哪怕是简单的乐理知识都包含了音乐先贤们的智慧和善于发现的精神,因此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善于发展生活、探索自然的基本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音乐的起源和音律的基本规律,还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歌曲谱曲和作词的基本背景,这是小学音乐教学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大要点。另外,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向学生强调主动学习的意识,由于小学生群体自控力在该阶段本来就比较弱,其自身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需要督促学生抵制一些消极因素,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显然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其毕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产物,并且基本了解其基本属性,才能很好地进行相应的创新教学。

2.音乐教学创新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认知能力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整体认知能力,具体来讲,学生对于一首歌曲的词、曲及演唱方式能否快速地记忆并且基本理解是音乐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直接决定了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将课堂音乐课重点传递到学生那边,因此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态度将会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并不可能完全要求学生在每一堂音乐教学中都能够很好地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理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准确地获取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对于其后续的音乐学习的信心而言十分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比如对“1、2、3、4、5、6、7”这七个音符的掌握就是音乐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教学内容。因为这几个音符可是说是所有音乐谱曲的最为基本的要素,显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的奥秘则对于音乐教学的学习将十分有帮助。

总体来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从音乐特性和音乐的发展史出发进行基本的教学思维的转变,而对于学生而言,音乐的学习需要自身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乐感,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自身对于具体的音乐元素的把握和分析是否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伸性,也就是说,学生对于音乐词曲的认识理解能力可以进行利用甚至自身能够灵活运用再加工,这也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希望看到的局面。其实小学音乐的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向应该是塑造学生在音乐上的创造力,特别是对某一种音乐类型的把握在该阶段可以基本实现,这样小学音乐教学才会充满创新,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其实是教学的主客体之间相互合作及各自责任体的再出发和良好的本质循环,而音乐的学习只是这种模式的基本体现。

参考文献:

[1]童琳.从人本主义教育角度探析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措施[J].戏剧之家,2016(04).

篇2

分享课改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问题,如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轻视课堂效益,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误以为合作探究就是新课程的唯一表现形式,片面认为每堂课都要进行情感教育。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收益小。

一、低效教学的表现形式

低效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一是由于对教材编写体系不能很好把握,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浅显,没有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是停留在现在发展区层面;二是教学过程不能实现与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缺乏衔接,仅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教学活动:三是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属性,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点和专有属性,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四是教学过程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有名无实,设计的探究问题缺少深度;五是没有进行明晰的信息反馈,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情和探究效果,从而无法进行调整,影响教学效果。

二、如何解决低效教学难题

1.教师要构建学科教学知识体系。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科教材,整体把握教材脉络。要重视课时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的关系,通过每一个课时去落实单元教学重点,落实学科教学目标。

2.教师要注意学科本身的纵向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诸如语文与思品课之间的联系;数学和物理学科的联系等。拓展运用教材横纵向之间的联系,可以整合各学科知识,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模式上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但这不是唯一模式,而且合作探究必须恰当适时,保证效果,不能盲目进行。

4.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活动目标性和达成度。校本研培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要重视校本研培的整体设计,要统筹考虑,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目标,环环相扣,逐步达成教研目标。

5.要高度重视听课报告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听课报告和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听课报告是对一次教学活动或者一个阶段教学活动的反馈,因此在听课报告和评课中,要明晰哪些教师的哪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这些工作都要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教学案例,真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6.业务讲座要具有梯次性。业务讲座具有传递知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业务讲座要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统筹考虑,设计出具有梯次性的业务讲座,既要让骨干教师“吃好”,更要让新教师“吃饱”。

篇3

一、尽量减少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实施素质教育,还语文教育以自由

在素质教育中考试不再是目的,只是手段之一,这是它与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唯一目标的根本区别。因此,只要不把考试作为唯一选拔人才的标准,素质教育允许考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考试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一切围绕考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这在语文科考试中尤为突出,以至与素质教育及语文科学习规律背道而驰。

语文科一旦获得了“自由”,语文的教学就可以符合语文的教学规律,语文学习可以向课外延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语文的教育观的实施。

二、切实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开放的世界,需要一种开放的教育观。大语文的教育观,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观,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语文的素质教育观。

语文,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它与生活紧密相联系。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九义”初中语文试用修订本第一册新教材《说明》)。生活中时时在学语文,处处在用语文。语文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在学校里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也就在学语文。

三、语文学科更应尊重学生,关注人生与社会,这是时代及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从大语文教育观来看,学语文包括人一生的社会实践,学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知识载体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包含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学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 (吕淑湘)。因此,学习,是为学做人;学语文,也是为了学做人,并且与学做人联系最紧密。

语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学语文与学做人紧密相联,所以语文教育更应该尊重人,关注社会和人生。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学艺术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同时语言美、节律美、哲理美、书法美等学科特点都可以是审美的对象。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知识创新将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那么语文教学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观念,这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起忧国忧民的意识,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愿望。语文教学要要求学生在扎扎实实地学好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愿望和创造潜能。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把创新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的愿望。

第三,要充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课文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中,形象思维的空间非常广泛,所以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为学生创设思想驰骋的原野,特别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正确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微课程;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型;实践意义

问题的提出

今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和山东省昌乐一中分别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开始了微课程教学实验。两个多月过去了,微课程教学仍然开展得热火朝天,个中原因值得品味。

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9月1日开始微课程教学实验。当时要求他们实验一个星期,如果效果好就坚持下去,如果效果不好就立马返回。但我深信,一个星期之后他们不会返回。因为,微课程教学实在有太多的优点,一旦被教师们感悟,他们便会自觉地实践、探索与创新。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培本实小六年级四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依然“翻转”,就是最好的明证。

山东省昌乐一中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方面有很深的造诣。9月开学之后,高一、初一两个新生年级的所有班级和所有学科全部进入翻转课堂实验。他们创造了“作业批改型微课”,注重在课堂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注学生阐释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导学案”学习方式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翻转课堂之路。

10月,苏州工业园区六所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着手准备微课程实验;江苏省徐州市组织名优教师开展“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培训。11月,徐州市教研室与电教馆联手,组织规模达两百多人的教师培训,明显加快了推进微课程实验的力度。江苏省昆山市则在试点的基础上,计划用三年时间,在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完善教育云学习平台和深入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系统推进微课程教学实验。

随着微课程实验的普及与深入,一条探索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之路已经从脚下开始向前延伸。

微课程实验的困惑与问题的破解

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全国传播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做法,点燃了中小学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的热情,也引发了基层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者的关注。

一开始,实验很难启动。这是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了为自己撰写一个讲稿拿到教室去讲课的教学方式,对于翻转课堂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还有人以国外教学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由推脱。

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好方法也没有国界可以阻拦。通过研究,人们发现:源于本世纪的美国翻转课堂范本与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教改实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

美国的翻转课堂范本,无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的实验,还是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科学教师的探索,都是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里通过作业、工作坊(workshop)讨论、展示等内化知识。结果,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都非常肯定。[2]

木渎中学政治学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3]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由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明确的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提问使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并完成教师对预习效果的评估。一般来说,新课长则15分钟、短则5分钟就可以完成,余下的时间是教师引领下的深度拓展。其结果,发展了学生提纲挈领、层层抽象和结构化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今天所说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比较美国翻转课堂与木渎中学教改实验可以发现,两种教学结构惊人地相似:都是在家学知识,在课堂完成内化。教学质量也惊人地相似,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如果说美国“用视频再造教育”被称为翻转课堂的话,木渎中学的教改实验最起码称得上是类翻转课堂。这说明翻转课堂在中国并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翻转课堂不容易开展起来的真正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帮助一线教师找到一个抓手。而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4]

症结找到了,微课程也就应运而生。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两位教师根据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原则设计“任务单”,制作配套教学视频(在学校教育中通常被称为“微课”),指导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结果发现,“新授课俨然像是复习课”,[5]反映出“任务单”指导下的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朝阳小学的实验表明,设计“任务单”成为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突破口,与此协同创新的是与“任务单”相配套的“微课”,双管齐下,就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索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之路

1.从属性出发理解微课程

微课程教学法的产生,基于对微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发现,微课程具有四个基本属性:课程属性、时代属性、技术属性与资源属性(本刊《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一文阐述过课程属性、技术属性和时代属性等三大属性[6])。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7]其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一个被孤零零地拆散的知识点。结构如图1。

从图1可见,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是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从资源角度考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

2.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鲜明特征的微课程教学法

(1)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服从于微课程的研究对象,即两者是重合的,都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两者的结构也惊人地相似(如图2)。

从图2可见,在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中,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通常以“微课”为显著特征,但不绝对)、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因此,微课程教学法可以定义为:“云计算”环境下的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其宗旨是:在一系列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2)微课程教学法关于课时教学活动两大阶段的划分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等)、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三大模块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如图3)。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开展自主学习,呈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但是,进入课内教学活动阶段之后,如果教学方式得不到有效的改变,课内活动会变得十分滑稽和糟糕。因此,课内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这本来是好事,凸显出微课程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但问题在于,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一直是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的软肋,“导学一体”能否继续破解难题?对此,微课程教学法必须作出回答。

3.课前活动中的“导学一体”教学模式

(1)教师视域出发的分析

当我们从教师视域出发分析微课程教学法的时候,不难发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这个时候,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关系表现为如下程序(如图4)。

三大模块中,教师首先要设计“任务单”。“任务单”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因此,“任务单”不仅影响教师决定采用什么样的资源(含“微课”),而且在教师决定采用“微课”的条件下,影响教师关于“微课”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制作方式的理解,具有引领自主学习方向的意义。

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教师需要提供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微课程实验表明,在大多数学科、大多数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微课”都是非常突出的帮助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好资源。

由此可见,教师工作的着眼点是学生,教师用“任务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制作“微课”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又通过“任务单”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的“导学一体”的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2)学生视域出发的分析

当我们从学生主体出发分析微课程教学法的时候,不难发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借助“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或者阅读、分析其他学习材料(资源),然后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之后,他们将按照课表安排进入课内学习。

于是,微课程教学法的结构变化成如下图式(如图5):

我们从中依然能够发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只不过这种指导作用并不显性地存在于学生活动的前台,而是隐性地存在于后台。

(3)发现:一个“微课”可以有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

实验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微课”可以囊括一个课时的课程精讲。即一个“微课”可以有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微课”框架下,数个知识点并不会给学生视觉驻留带来任何消极影响。当然,这并不排斥一个复杂知识点的精讲可能需要数个“微课”的支持。一般来说,只要长度控制在10分钟之内,学生通过观看一个或数个知识点的“微课”不会有视觉驻留方面的问题。因此,制作“微课”时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应该服从于“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一个“微课”可以有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不仅是可行的,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创新的潜能。

南京大学李曙平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研究系统论发现,创新总是发生在混沌的边缘。所谓创新发生在混沌的边缘,其实就是在事物发生联系的重合部分或重合点上,最容易通过多元整合产生新事物、新学科。一个“微课”可以囊括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发对相互联系的事物的深层思考,这样能为他们今后在事物相互联系的现实中实现创新打下基础。

因此,微课程教学法不赞成在微课程(包括“微课”)实践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给一个“微课”只能一个知识点的限制。因为这只能强化传统的资源建设观,强化以死揪知识点为标志的、扼杀创新潜能发展的糟糕的僵化的传统教学。

4.课内活动中的“导学一体”教学模式

(1)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这两大支架,已经基本掌握有关学习内容,当课堂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上课了。他们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把学习继续引向深入。

另一方面,当课前自主学习过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已经通过“任务单”反馈,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和存在的困惑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候,教师也有可能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了。

(2)“导学一体”,破解教学方式创新的难题

在课前教学阶段,微课程教学法成功地把自主学习的突破口选在设计“任务单”,并且全过程贯穿“导学一体”理念。到了课内教学阶段,就不得不把突破口放在教学方式创新这个难点上。而且,微课程教学法要走的路,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走得更远。

微课程教学法创造了贯穿课时教学活动全过程(包括课前、课后两个阶段)的“导学一体”教学模型(如图6):

图6表明:在“任务单”模块,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首先由教师发动——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任务单”,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这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的“第一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隐性存在于后台的指导者。

“配套学习资源”(主要为“微课”)模块,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的“第二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习的主体依然是学生,他们通过观看“微课”获得完成任务的能力与信心。教师则是隐性存在于后台的帮助者。目前,微课程教学法实践已经形成四大类“微课”: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虚拟面批类;一个探索中的大类:游戏学习类。

在“任务单”模块和“微课”模块,教师的职能正在发生静悄悄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到了课堂教学阶段,师生同聚一个空间,教师是课堂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完成内化知识和拓展能力,成为能够自主学习或善于自主学习的一员。

由于微课程教学法釜底抽薪般倡导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所带来的动力和压力,教师的创造力开始释放,他们创意多种形式的预习检测方式和当堂作业方式:

当堂测试自主学习成效。例如,昆山市朝阳小学英语教师徐洁洁采用听一听、讲一讲、练一练、填一填的检测法。

工作坊(workshop)协作破解疑难问题。例如,昆山市朝阳小学、昆山市培本实小和山东省昌乐一中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

进阶式课堂作业。这是翻转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否则就谈不上内化。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把“任务”搞成试卷一般,使学生不堪重负,课堂教学就会演变成作业讲评,翻转课堂就会徒有虚名。

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内化。这是山东省昌乐一中创造的方法。在小组协作完成课堂作业的时候,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解题;另外推荐成员讲解同组学生作业;然后征求全班学生质疑;最后对质疑问题做出新的阐释。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实现内化,而且拓展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诸如比较、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在公开场合从容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能力等,让学生在知识内化与能力拓展方面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教师自己则成为静观者、倾听者,不失时机地运用苏格拉底式诘问法(Socratic method)引导诱发,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建立正确的概念,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阶段,新方法、新策略、新模式源源不断地出现,微课程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升级,日益丰富,日益深化。

微课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微课程教学法引起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的新变革,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1.新资源观:变教师上课资源为学生学习资源[8]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以往的资源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但仍无法满足教学工作需求。原因并不在于资源匮乏,而是资源选择的个性化。因此,依靠开发大量教育资源来满足教师个性化的资源需求简直是天方夜谭。

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昭示我们告别传统资源观,代之以大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用微课程资源的新资源观。微课程教学法倡导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制作“微课”,“微课”的针对性很强。因此,教师本人为自己的学生制作的“微课”在自主学习中大行其道。事实上,只有教师参与资源开发,才能最终破解资源建设难题。

2.新教学观:信息化教学前移[9]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表现为信息化教学前移。在这种“人机一对一”的学习方式中,只要学习材料具有足够的重要性或趣味性,就能达到与补课中“一对一效应”同样的高效率。

信息化教学前移的灵感,来源于萨尔曼·汗创造的“用视频再造教育”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遇到有困惑的地方,可以重复观看教学视频,使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通过“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10]直达学习目标;如果学习仍然有困惑,则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3.新教师发展观:教师职能转型呼之欲出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发展教学新素养,养成“新微格”[11]常态化反思习惯,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教师职能转型升级。

(1)发展教学新素养

信息化教学前移的载体是微课程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精心制作“微课”。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功底之外,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艺术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一定修养。

(2)养成“新微格”常态化反思习惯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教师精通“微课”制作。一般来说,教师制作、审查、修改“微课”的过程,与通过微格教室录课、切片、反思与研讨的过程极为相似,我们称之为“新微格”。“新微格”变“贵族”微格教室为可移动的“平民”微格教室,支持教学反思常态化。

(3)从“演员”到“导演”的教师职能转型呼之欲出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导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微课”,策划好课堂创新学习形式,准备好在课堂上指导学有困惑的学生和拓展学习深度。于是,教师职能的重心从讲课转变为设计、组织、帮助与指导。因此,信息化教学前移成为帮助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提升的绝佳良方。[12]

微课程教学法与学生、家长的态度

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教学方法能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回应,是这种新教学法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研发现,学生普遍欢迎微课程教学法。笔者在昆山培本实小调研时曾征求学生对下学期采用现在的方法(微课程教学法)还是恢复原有方法的意见,不同智力情况的学生都不愿回到从前。问其原因,答案普遍是:借助“任务单”,可以自主学习,自己学到知识。原来,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这就是他们不愿意回归从前的朴素缘由。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职业化?转型

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日渐陷入两难境地,即语文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且被强化,但在实践教学中又缺乏突破口,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较突出。

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都把以语文课程为主的中职文化素养教育摆在更加显著位置。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教育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系统强化基础文化课程,并研制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多个省份的职教体系规划中均提出了构建中职语文课程的思路和办法。另一方面,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沿用传统模式偏多,中职语文重要性停在纸上,留在规划中。

笔者认为,破解两难问题,根本在于中职语文要遵循职教规律,抓住职业性的基本属性,做到与其工具性、人文性“三性合一”,用“职业性”这只中职语文课程的“第三只眼”重新审视语文,以专业为基点构建小而精的“职业化语文”,其落脚点在教材、教师、教法上,加大“三教”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一、编写行业导向清晰,职业化明显的中职语文教材

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成功的教学源于定位准确的教材。现今中职语文教材“职业元素”缺失。如阅读教学带职业化内容的范文少,古文经典以往学过的居多,口语、写作也是重复初、高中内容。因此,编写职业化明显的中职语文教材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的中职毕业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需求各有侧重,如文科类岗位侧重写作能力,而理工类、经贸类、农林类岗位侧重阅读能力。教材就应根据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和使用频率较高的技能,重点突出、比例不一地编写职业化语文教材,使教材内容差异化。以口语技能教学为例:文秘专业应侧重编写上传下达、商务谈判、客户接待等场面上“官话”内容;医药专业应侧重编写与患者坐诊看病交谈等帮助消除病痛、平抑心情的“好话”内容;农林专业应侧重编写符合果农、菜农生产实际等让农民兄弟听得懂接地气的“土话”内容。

二、打造亦“文”亦“职”,职业化程度高的中职语文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当前中职语文教师队伍总量不足,传统教师占主体,职业化教师几乎为零。因此,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职业化程度高的中职语文师资队伍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快现有中职语文教师向职业化教师转型,创新教学理念,强化专业意识。语文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接触专业知识,积极与专业教师联动,关注所教专业的职业特征,重在总结归纳专业的人文精神,成为亦“文”亦“职”的语文教师。如,教计算机专业的语文教师,要主动关注IT领域最新动态,与所教内容有效衔接,总结该行业需要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激发学生投身该领域的激情和热情。另一个是高等技术师范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职教特色,建立和完善培养机制,为培养职业化中职语文教师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使之有“源头活水”。

三、创设适应岗位,职业化比重大的中职语文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多半是在沿袭传统的初高中模式,这种模式不适应中职语文教学,更有甚者大谈职业学校语文“无用论”。这更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语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结合行业岗位特点和需求,突出职业性,模拟岗位环境、职业情景,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语文在解决专业问题“实战”中可见可触的有用性。

笔者2011年任教园林专业语文,恰逢学校选派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农林职业院校园林修剪比赛,评分中有一项是用文字描述作品创意,这下语文有“市场”了。笔者积极和专业老师沟通,指导学生描述创意。获全国二等奖的学生说:“感谢语文老师,能获奖多亏描述得了满分,为作品增色添分。”后来发现该学生上语文课更是学得津津有味。事实证明,有效的教法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给专业学习带来的巨大“实惠”,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双提升”。

中职语文课程要走出两难困境,职业化是一剂“良药”,可良药苦口,向职业化转型也需经历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只要坚持深化教材、教师、教法向职业化改革创新,中职语文课程定将走出困境、走向顺境、走进春天。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蓝海思维;产品设计;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59-02

1 蓝海思维解读

蓝海战略作为产品开发中长期战略的一个分支,核心是强调企业应该试图摆脱红海竞争的市场局势,另辟蹊径,通过新的产品及服务寻求市场新的发展契机,这里面对于产品及服务的重新定位以及功能的整合理念被设计界所熟知。

在这里沿用了“蓝海”一词与“思维”组合,重点在于强化思维的跳跃、思维的转角。字里行间透露的核心与“创造性思维”类似,但又有不同。蓝海思维更多强调的是对于产品的重新认识,抛弃过去人们对于某一对象的认知习惯及固有经验,去寻找一些无意识的组合以及挖掘人们对于特定对象的潜在需求。这些相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明确的多。

蓝海思维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体现主体的思维过程。它是可以通过有步骤的、连贯的思考,打破前人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及认知习惯,弥补当下生活的缺憾。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

设计中蓝海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蓝海思维往往是发现、嫁接活动中的一种载体,是从旧事物中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得人们的思维进一步升华,最终实现成果的创新。

蓝海思维活动是新颖的独特的思维过程,强调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提出问题,探索开拓别人没认识或者没完全认识的新领域,以独到的见解分析问题,用新的途径、方法解决问题,善于提出新的假说,善于想象出新的形象,在思维过程中能独辟蹊径、标新立异、革新首创。

蓝海思维是以寻找新路为己任,不受传统的单一的思想观念限制,思路开阔,从全方位提出问题。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产生适合时宜的新办法。

2 蓝海思维的设计属性

2.1 开放性

谈到思维,更多具备强烈的主观性,针对具体的设计课题,学生往往会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设计方案的价值与设计理念的可行性,习惯于闭关自守、驾轻就熟的设计对象及设计方法,缺乏标新立异、异域走马的勇气。例如,对于家具和灯具的创新,国际比较多见的是从材料、工艺、结构出发探讨一件产品的创新度,但国内由于大家对于材料和工艺知识的缺乏,很多同学只是单一从结构出发进行探讨,导致设计的完成度很低,而且创新性无法与产业接轨,这些都是设计过程中缺乏协作思维以及视野不够开阔的表现。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理解为是思维定势在起着主导作用。思维定势是一个人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印记,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一种紧密的思维联系,等到此后有思维回顾或解决问题时,会如同条件反射一样,即使最微小的任务,人们也会抵制创新。

2.2 求异性

蓝海思维强调对于潜在事物的挖掘,教学中,通常会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作为创意集结方式的基本手段,在这个环节中有个最基本的原则,,参与者不可在“风暴”过程中对于任何人的意见给予评价,这点是最好的对于求异性的保护。设计思维不应该是从‘同’中找‘异’,而是将‘异’趋‘同’,也就是说应该先求异,后趋同。比如教学的课题是手机的设计,有两种不同的出题思路,第一种是让同学们根据当下的流行趋势设计一款苹果公司产品感觉的手机;另外一个是依据当下的时尚趣味构想一种满足人们通信、娱乐等属性的便携式解决方案。这两个题目前者更加类似于市场所提出的设计要求,后者更多具备研究性,而蓝海思维强调的是在设计的初期更多体现研究性,将某种需求带入市场是思维的转折点也是闪光点。

以数码产品为例,如图1所示,三星ST550自今年推出以来是消费类数码相机领域里的佼佼者,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抓住了人们自拍的习惯吸纳了双屏的设计,前置的屏幕可以自由的把握自拍的角度和效果,达到了拍摄与视觉的同步,满足了自拍一族的需求。这款相机上市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年轻女性追逐的对象。纵观产品的创新思路,ST550将数码相机行业进行了新一轮的分析,将人们自拍的习惯做了广泛而细致的调查研究。最终产品的使用上也更多突出了自拍操作的便利性,这便是一个双屏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高额利润及广泛的影响力。如图2中是SONY新退出的内置MP3的防噪耳机,设计精华在于两者利用磁性结合在一起,塑造性独立存在的整体感,使得产品外观更成熟。

2.3 非显性

对于既定的设计目标,往往创新性思维过程与解决方案只有少数人能提出,也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其中的奥秘。也就是说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趋同的,而最有价值的方案往往是少数人的灵感,这也正是设计行业里经常有创意撞车现象的原因。

3 蓝海思维引导创意设计

设计中学生的创意性更多的体现在对于产品功能的认知与形态的把握上,在这里由于国内设计教育发展的相对较晚,目前更多的学生只是在单一探讨设计的形态或者功能的属性,还很难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因而在教学中可以更多的去尝试的结合两者,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将形态与功能统一与形态中来教学,将形态关注点分为概念化形态与功能化形态,这样可以将“产品形态”理解为功能形态与视觉形态两个部分。教学中将两者分开来论述,但同时也抓住两者的结合点进行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形态关注点进行的功能和视觉形态创意是产品创新的核心内容,形态设计中绝大部分的创新价值都由这一阶段的创新思考来决定,其最终目的是获得新颖独特的功能形态。创新设计的过程就是面向形态创新对各种创造性信息资源进行取舍和整合,并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的生产条件将这些资源融入商业化产品之中。这些创新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实际的商业利润,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同类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设计理念将情感诉求的内容也纳入到了创新设计的范畴之中,设计师在产品功能设计之外,更加关注来自用户情感方面的潜在要素,包括用户对产品的期望、体验、甚至包括来自于其背景文化的某些情感要素等。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挖掘产品创新价值,同时降低创新思考的盲目性,应鼓励学生多从形态功能属性的创新和形态视觉属性的创新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3.1 形态的功能属性创新

形态的功能属性是产品形态的基本属性,产品依据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产品在创新过程中往往与一般工艺品外观造型存在很大的不同。现代设计认为,产品形态应该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之下追求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是设计的使命所在,包括产品功能的人性化因素,人机界面的便利性因素,以及通过设计让人远离误操作和危险使用等情况,这就是形态功能属性的本质。在理论界,形态功能属性这一概念虽未被明确定义,却往往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设计理论中,并成为影响产品形态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专家也提出了基于工程设计科学、设计语义学、形态审美及视知觉的创新形态设计方法,认为形态设计包括三个主要的概念元素:形态的功能性、形态的视觉构成和形态的哲学理念。

在电子产品中,形态的功能属性往往体现在产品的基本功能区域、操作界面等。以音箱为例,必须有出音孔,操作按钮;空调必须有进出风口;冰箱必须有门、有内部空间划分等。这些功能的需求往往也需要赋予某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便是形态的功能属性。形态的功能属性在产品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能给用户带来便利、安全的使用体验。

在创造学领域,目前大多数的创新方法及工具是主要针对技术系统的开发设计,这些研究过程普遍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各种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来改进产品技术参数,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目的。产品的功能属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这样使生涩难懂的技术要素更贴近人的认知。这种间接的创新方法将模糊的形态创新问题转化为明确的工程参数改进问题,对于形态功能属性的创意而言是有效的。

3.2 形态的视觉属性创新

探讨视觉往往容易联想到形态的风格与设计之魂。视觉效果是设计人创新的重要层面,形态视觉的创新宗旨是要通过对于人们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透过合理的美学表达,激发使用者心理上的共鸣,使产品在使用功能之外,直达使用者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视觉属性的挖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迎合用户的情感需求而使得产品具有深层的文化或哲学内涵。视觉属性的塑造需要综合审美、风格、流行等要素,研究上需要融合认知心理学、人类文化学、传统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在形态的塑造上,应鼓励学生更多利用横向思维来完成对于形态细节的刻画,横向思维是由英国爱德华・德・波诺博士提出的。横向思维与概念、认知直接相关,其中利用一些具体工具如质疑、替换方案、概念扇、激励等来改变常规的概念和认知。

对于产品形态视觉观感的创新而言,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相关的背景信息和知识大多与情绪、感知、心理等主观要素有关。因此,横向思维是支持视觉创新的重要工具,横向思维中的创造性思考工具提供了多角度、发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充分调动主观想象力发掘潜在创新点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拓展创新思考的方向。

对于形态的认知可以让学生更多借助于头脑风暴,利用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还提供了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集体创新模式,通过不同背景、不同审美观的人对彼此设想的产品相互补充和改进,产生更完善的创新解决方案。最后汇总众人的独立思维成果,力求集结更多、更新的设想,激发出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头脑风暴进行视觉观感的创新思考,能通过集体的讨论获得大众审美的立场参照,可以有效修正设计师的观点和看法,避免了设计师过于主观的审美判断。此外,头脑风暴有一套相对科学的流程,完善的实施步骤,可以非常自由的对产品形态展开创新研究。

蓝海思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设计中的功能形态与视觉形态都可与之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可以站在企业战略决策者的角度“换位思考”,探寻产品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站在设计师本位思考的视角,更多侧重于形态创新对产品设计实现的影响。拥有这双重的视角,设计将会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铁主编.创新思维与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7).

篇7

关键词: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扩张模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而高校的专业设置能否更好服务于企业就成了辨别毕业生就业水准的指南针,现阶段用人单位越来越迫切需要复合型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种状况也加快了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大决策。鉴于此,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构建全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让人才能够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增多,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单位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多元化的形态趋势。而文化形态的不同、语言的先天障碍阻碍了经济交流的进一步连续性和持续性发展,培养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结合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已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近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交流的机遇与需求。高等院校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要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以市场需求方向为导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状况,开发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改革教学模式的新路径。此外,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些年的高效扩张,高等教育在我国已进入实质性大众化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有别的是,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特征。不同办学宗旨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人才培养的层次有着不同的要求,英语专业应尽可能实现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的两条腿走路的多元化发展,下决心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

二、转型发展时期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由于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等方面照搬照用其他重点大学的成熟成功经验,甚至学科建设模式和教学模式也直接拷贝,导致普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没能因材而设,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至于部分院校过于片面追求学科的建设全大广,抛弃了精专的学科原本属性,盲目追求高水平、高规格,没有把握好区域经济社会状态对英语专业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新需求方向,没能根据学校自身具备的特点和特色,来发展面向服务实际以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英语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落地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教育行I和国际社会快速接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过去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根深蒂固,因此,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等院校明确提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即学生掌握一门外国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还应掌握另外一个领域的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这一部署,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改变教学模式,走上了“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道路上。然而,受制了教学时间的有限度,很多院校采用的复合型培养方式是牺牲了专业英语课程或教学学时,适当开设几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来增强复合型培养人才的需求。

3.课程体系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语言的工具性的特殊属性,导致一些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固化,即强调了语言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语言包含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文性,且教材老化、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追求书面成绩的片面化发展,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比例严重失衡,理论教学占据了课堂主导,学生无法让自身所学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理论与实践剥离脱节分开,导致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与理想化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岗位的需求。

4.“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历和行业背景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英语师资队伍教师的年龄结构、教学经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高校普遍以青年教师助教、讲师为教学主力,高职称、高学历者参与教学较少。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大多来自于学术型院校,从一个高校到另一个高校,没有过多的社会实践经历,实践经验严重匮乏,加之某些本科院校科研经费不高,教师待遇上不来,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好,师资流动性较大,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机会不多,导致大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还是来自自身的学习心得,教学观念守旧,师资队伍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因此,这样的师资人群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转型发展时期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当下,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发展目标就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自身特色体系发展、深挖内涵发展、错位发展、产教融合的新思路,突出应用重点,强化实践方向,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力,思维思考思辨评估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多元化与国际化,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初衷定位。通过全新教育理念的应用,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则可以让院校更好地沿着既定方向进行人才的培养,能够让院校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智慧,让其在教学理念方面不断更新。

2.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未被完全释放出来。新教改下,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弱化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即教师演变成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设计者和促进者,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方法正在被摸索中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替代,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新传媒信息技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仿真模拟、实景操作等新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和生活中的的英语应变和应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上也有所突破,传统终结式考核已经被逐渐摒弃,越来越多的开卷、口试、小论文、课程设计等考核方式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中,高校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岗位新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以最终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有的放矢地剖析研究用人单位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知识、素质基本能力要求,将英语专业课程与相关职业标准实现无缝对接。做好调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复合专业和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双重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融人相关的实践性课程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促进学生应用性技能的提升,让其能够了解当前社会、企业单位的需要,让其能够切实结合社会实践进行自我能力的发展。只有让教W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坚持“引、陪、用”相结合办法,提速“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速度,构建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激励奖励机制,努力搭建企业和高校的平台,增加教师参加专业实践、挂职锻炼的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和培养教师行业资格培训的工作能力,遵循“学以致用”的方针,深化高校与各企事业合作、产教融合,进而培养优秀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此外,院校还要注重聘请某行业的专家学者,或者企业家、成功者成为院校的学生导师,让其能够从实践的层面为学生讲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企业、社会、单位所期望学生达到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知识发展,以及能力提升指明方向。

篇8

一、何谓创新型拔尖人才

创新具有不同的层次,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一些旧思想、物质,融合新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也可以叫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们对进步的某些要求,就是创新。创新型拔尖人才也是分级分类的,不仅有高层面也有普通层面;不仅包含科技尖端领域,也可向其他领域普及和延伸。因为从本质上讲,创新具有两个根本属性:首先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其内涵和性质一直在演变。当前的创新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它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内涵也会进一步拓展。创新这一属性,可以说正是对创新这一概念的最佳诠释。其次,创新具有普遍性。创新并非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具有普遍存在性。创新的真谛就是:创新无处不在、无人不能!正是因为创新的普遍性,才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狭义的创新人才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或者是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解决了某种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新价值的人,他们已经完成了这样一种贡献,这样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是少量的;广义上来讲,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人才不仅指已经做出贡献的人,还应包括那些具备创造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以及那些暂时不具备能力但具有创造性潜能的人。

创新型人才与普通人才相比还具有独特性,其独特的素质结构为我们识别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路径。创新型拔尖人才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有可贵的科学精神。勇于追求真理,有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批判精神,敢于挑战前人已有成果,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勇气。2.强烈的好奇心,对环境变化敏感,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3.有坚韧的意志品质。有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目标能够锲而不舍,遇到挫折不退却,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4.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善于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常人之未想,在看似无问题处提出问题。5.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心。

二、普通高中阶段在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中的作用

创新型拔尖人才是针对成人来说的,创新体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在成人期达到高峰,青少年期的创新还不成熟。从心理学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创新的表现,突出表现在思维品质的发展上。结合思维品质的发展过程,人人都有创新,创新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精英学生”。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任务,绝不只是在大学里面,基础教育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责任。这是因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智能开发、人格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基本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因此,应该把小学、中学、大学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地来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同时更需要整个社会为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人才成长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而这些素质又是创新型拔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链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普通高中的追求。

高中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定位仍应该是打基础,既包括学科知识的基础,也包括人格、品德的基础以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在全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等方面,作为教育的重要要目标去实施教育活动。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品质体现,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真正形成了创新意识,一个人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形成创新目标,去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从而实现目标。所以,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崇尚创新、探索研究、求新求变、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放到首要的位置。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且要关注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注意、观察、理解、推理等一般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并不是完全的智力活动过程,独立性、合作性、创新性、抗挫折性,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必备的特质。在每一个教学环境中,都需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通过学生完成有挑战性的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进而发掘他们的潜能。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人格,人文科学、艺术教育、体育担当着重任。

4.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特质,只有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改变传统的重知识重理论,轻实践和轻创新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善于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创造力是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创新型拔尖人才则是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统一体。因此,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人,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创新素质不高的人,也不会是跟得上时展要求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鉴别创新型拔尖人才方面至今或者将来都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量表,因为无论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邮局的职员会成为改变物理学研究面貌的人。每个学生都需要培养创新的素质,要有广泛的普及性才能有脱颖而出的天才或者是创新人才的出现。我们的培养模式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我们乒乓球为什么好呢?是因为全国人民都喜欢打,自然会出世界冠军。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广大学生参加课外小组,而不是举办特殊的班。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在所有学生当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让创新人才自然涌现出来,然后我们加以引导,提供空间时间,让他们发展。

三、普通高中阶段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途径

创新型拔尖人才的产生不完全靠教育,但是良好的教育过程和宽松的教育环境,一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发展。加强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还需要有许多加强、改进的地方,甚至需要彻底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教为创新,学为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校文化。法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主张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中,“教育者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设定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创造性所需要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知识环境”。可见,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鼓动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创新面向所有孩子,创新是所有孩子的权利,创新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营造有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包括认识和内化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学校支持型、创造性校园气氛;开展创造力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构建安全自由的校园人际关系。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是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在民主、平等、和谐、安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常规,从而形成创新人格;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经常得到肯定、赞扬、鼓励、欣赏。学生才能树立自信和自尊,形成自主、独立的人格特点,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第二,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构建富有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学生的智力结构有差异,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形象思维好,有的动手能力强,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在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以外,自主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在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结合具体学科在课堂上创设创造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专门开展新思维能力训练。创造力作为人的一种潜能,可以通过发现、识别、保护、正确引导而被挖掘并得以发展。开设思维技法课、创造技法课、创造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与练习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教给学生创造力训练的特殊技巧,训练学生思维力,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创造,教给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发散式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雏形,奠定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活动的良好基础。

第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以往大量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几方面正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造能力。孩子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育需要满足这种差异,教育就需要让孩子梦想。中学是孩子应该做梦的地方,所以中学就要努力去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社团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平台与途径。

第五,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和教育资源、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有的常规培养模式,建立让学生走进科学家、让科学家走进中学课堂、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由此探索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第六,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缩了学生兴趣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磨灭了学生学习和追求新知的热情,扼杀学生的自我发展时间和创造激情。教育要真正成为焕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激发人探寻真理的教育,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现今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瓶颈。“自由时空”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我们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精神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

第七,引导学生做好科学的人生规划,使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成长少走弯路。人们通过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有下列一些共同点:都对所从事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且都固守在这个领域,没有多少跳槽的;都具有献身科学的精神;都有平静的生活,都有宽松的环境和闲适的心态;都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爱心和责任感。无论在科学还是在艺术上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和成就,都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都需要巨大的付出,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是走不远的。兴趣是未来有创造性的根本前提。人不可能在一个自己没兴趣的领域走得很远。创造性、创造力,都来自于对事物的特别痴迷、特别执著。只有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坚持做下去,才会创造成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付出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巨大的努力,这样才可能有所成就。不要被世俗所左右,不能因为哪个行业赚钱、哪个行业地位高,就去干哪个行业。不是依据外在的一些东西进行选择,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兴趣,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篇9

1 问题的提出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与杜威“儿童中心说”之争引发了“百家争鸣”。教师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向善。于是,教师自然成了主导,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教师拥有主动权。另一方面,近来有些专家提出的学生主体,以致不少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众说纷纭”教师“听其不语”的现象,展现的是学生的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在学校教学中,没有教师的主体就不会有学生的主体性。

2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2.1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学习的收获在于学习的参与过程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是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面是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可以说,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会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和被动的接受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2.2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主体参与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形式上灵活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它不拘泥于课堂,它可以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它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操作策略

3.1 以导入为切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语文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一堂课的导入,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只有当学生情趣盎然,热情高涨的时候,才更有利于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上来。因此,一段充满诱惑力的导入语,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你想成才吗?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稍停)那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是如何看待‘成才’的呢?他的作品《伤仲永》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段导语中,当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几乎说中了每个学生的心事,而且充满了诱惑力,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了。教师马上接着第二问: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教师对此并不下定论,又抛出第三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使学生满怀期待地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3.2 以情感为体验,丰富学生间接感受。虽然新教材的课文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成长观和思维观,但文章本身在内容上、时代背景上与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距离,尤其是学生经历少,感受浅,直接导致理解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教师再三点拨,学生也会“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很难有文中那样的切身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唤起学生曾有过的经验或创设虚拟情境,让他们用熟悉的情感体验,由此及彼体验文本中的情景,

3.3 以问题为触点,激活学生思维。在语文课上,一个有启发性的或是带点叛逆性的问题,很能吸引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激活他们的思维,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木兰诗》,脍炙人口,学生喜欢学,但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以往比较传统的看法是“木兰代父从军,杀敌报国,是一个女英雄。诗歌表现了木兰顽强坚毅的品质和为国分忧、浴血沙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木兰诗》时,讨论完主题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都说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你同意吗?”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同意这个看法。在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看法:“老师认为诗歌中木兰的许多表现,都表明她不配做一个女英雄。”我一说完,学生都一致盯着我,眼中透着疑惑,马上,就有学生重新捧起书本,想从中找出蛛丝马迹验证老师的话。这种带点叛逆性的观点,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书上寻找答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4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性活动”,编设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既将语文的外延延伸到了生活世界,又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实践活动能力、听话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其实老教材也有类似的教学内容,但对考试的评价却注重写作能力。于是,传统的做法就是省去了听、说、做,而只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就成了。试想,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设计这一堂课,脱离了实践活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实践能力如何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如何体现;学生联系社会、感悟生活的真情如何获得?

4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4.1 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前提。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必须确立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体意识,摒弃传统教学中专制主义的师生观和放任主义的自流观,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心理轻松自由,可以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命。

4.2 活动性原则。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活动之中,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活动产生的基础。教师应规范、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按认知结构及教学需要进行重新编排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主体性形成并达到优化。在这种活动性原则下,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情趣盎然。

总而言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观念,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就显露出无限生机来。

参考文献

篇10

一、传统学校管理的特点和缺陷

传统的学校管理以刚性管理模式为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反映了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是以“科学主义”和“经济人”、“理性人”的哲学假设为基础,理论和方法是科学主义分解、精确、逻辑和实验法则的具体运用。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

注重规范。传统管理模式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学校管理者认为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凡事都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来进行处理,通过制度管人达到规范师生行为的目的。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一般学校都对上下班制度、作业批改、科研活动、日常管理、家长反馈、学生成绩等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整齐划一的效果。

注重效率。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以提高教学科研效率为出发点,把学生成绩、升学率、数量、科研成果档次等重要指标作为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度引导和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例如,部分高中学校,还将毕业班学生升入重点大学人数纳入到奖惩范围,甚至每升入一名清华、北大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更是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学校管理原则。

注重权威。传统的学校管理属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类型,制度的制定围绕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管理思路来进行,以此保证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落实管理制度方面,其奖罚措施的轻重也多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态度有关,明确带有“人治”的色彩,更需要通过建立管理者的权威才能实现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目的。

传统的学校管理对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的学校管理还属于“刚性管理”的范畴,其自身也有很多不足:

缺少“人本性”。“刚性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事不对人”,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这是“刚性管理”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带来了“重制度、轻情感”的问题。无论是绩效工资的评定也好,对违反学校规定的处理也好,都明显具有“机械”色彩,没有把教师面临的具体情况考虑进去吗,例如所带班级学生的入学基础、教学设施之间的差异等。一概而论地以学生成绩论英雄,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果,很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缺少“灵活性”。“刚性管理”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服务学校安排、遵守制度要求,不允许有“例外”情况,一旦违反了制度要求,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性后果。按照的观点,任何事情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教师有其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科研思路、工作习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而论,必然引起教师的“反感”或者“软抵触”,从而导致“出工不出力”现象的出现。

缺少“民主性”。“刚性管理”重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必然导致忽视教师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施重大决策的时候重集中、轻民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体现到学校管理过程之中,不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最终也必将削弱管理效果。

二、实施现代学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身心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其精神、能力的发展变化,使其学会做人、做事。教育性,是学校的根本属性,也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目的是保持良好教学秩序、实现良好教育效益和维护等级鲜明的层级关系,很显然并没有把如何实现学校的教育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更不用说作为惟一的教育管理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等新的形势变化,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出来,迫切需要将现代管理方式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概括起来说,实施学校现代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追求升学率和科研成果,这就要求学校现代管理必须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否则就会导致新课程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尽管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进行了普遍的培训,教学方法也进行了调整,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没有调整到位,仍然有意或无意地把升学率,尤其是重点大学、名校的升学人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成果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制度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也成为新课程改革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有助于纠正这种偏差,使学校真正回归到教书育人的社会属性上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仅仅为名牌大学培养精英人才。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学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每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都能够体现以人为本、鼓励创新、保证教学质量等具体要求,才能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如果仅凭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方面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达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想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首要的是要保证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从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来看,过分看重教师的付出,而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则重视不够,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也难以调动教师群体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三、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学校管理很难界定为“刚性管理”或者“柔性管理”,而是这两种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以现代管理目标为核心,通过刚柔相济的管理手段,来保证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的原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的功能是育人,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学校管理,旨在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以教师为本,关心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他们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到实施,都必须体现关注学生、关注教师的原则,只有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当然,以人为本不仅仅指为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也不仅仅指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还需要为教师创造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让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管理意见和建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平的发展机会等。

发展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制度体系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全校师生的精神,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支柱。学校管理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基本要求,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全校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发自内心地按照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把学校管理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以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思维制定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不是就制度论制度,生硬地加以落实,而是通过让大家认识到制度的文化内涵,激发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坚持依法治校。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也必须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活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校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必须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专业法规和《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中有关学校教育之内容,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实施学校管理,绝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搞“独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