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颜晓峰 国防大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激励。没有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就没有先进正确的中国道路,就没有无穷无尽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激励引领。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总称。民族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之维,是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民族灵魂;时代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时代之维,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时代灵魂。精神的继承、延续和光大,依靠熏陶、养成、培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构建。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表现为维护国家利益,尽心尽力为国贡献;表现为共向“中国梦”、共圆“中国梦”、共享“中国梦”。有了这样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精神支撑;这样的民族精神越为深入、有力,实现“中国梦”就越为可能。
时代精神是从历史到当代的延伸与变革,是从民族到世界的扩散与冲击。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进程中,中国精神呈现时代精神,中国发展呼唤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成为中国精神的主旋律,世界潮流反映在中国精神之中。“中国梦”是百年梦,更是时代梦。时代精神催化着“中国梦”,张扬着“中国梦”,也充实着“中国梦”。
杨玉玲 西安政治学院教授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36-02
一、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二)应用性。高职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贴近岗位群,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上重视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制度文化方面注重过程监控;行为文化方面注重服务和效率;在精神文化方面注重塑造职业精神。
(三)开放性。在生源危机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唯有树立开放办学理念才能获得生机,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大多为多层次或多元化办学,在校园文化上表现出开放特质。
(四)创新性。当代民办高职院校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事物,没有可以继承的成熟模式,也无既定办学经验可资借鉴,创新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必须选择。民办高职院校自创建以来在办学体制机制、办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创新。
二、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形成合力
民办高职院校需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有必要的经费投入,营造全校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障校园文明和谐
民办高职院校应立足现实,制定出符合本校客观实际,反映本校管理特色的规章制度。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过程应广泛吸纳全校师生的合理意见,并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维护制度权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培育学校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学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把校史馆建成师生校史、校情学习基地,使师生入校后的校史教育制度化,以深刻领会学院“修德、启智、博学、笃信”的校训内涵。此外,我们加强教风、学风、领导干部作风等为主要内容的校风建设,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四)引优秀企业文化入校园,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学院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通过校企合作办公室统筹,邀请企业家来校座谈,探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如我院与神龙汽车公司合作共建“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郑州交通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引企业文化入校园,为4S店开展项目培训与技能考核,共同培养汽车类高端技能人才;学院还开展企业冠名办学,成立“奇瑞班”、“平安保险班”、“东风标致班”等多个订单培养班,将企业工作过程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此外,学院通过专业实习、大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进入企业,更深切地体会职业精神;以企业实际模式布局或建设学院实训室,宣传行业发展前景、优秀校友就业创业的事迹等,让学生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感悟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五)突出学校专业特色,营造独特文化氛围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有必要对校园文化进行符合专业特色的布置。例如,学院抓住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色,在每幢学生宿舍楼用不同的汽车品牌命名,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楼宇景观文化;在系部走廊建立反映专业和系部文化建设特色的展板,在墙体上布置在本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或知名人士的简介,增加专业认同感;在教室开辟专墙、专栏等,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加强学生公寓文化氛围建设,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评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构建高效团队管理文化,统一学校价值取向
民办高职院校处在惨烈的竞争环境,民办高校特殊的契约关系决定了校方与教职工的价值观必需有机融合,这离不开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团队精神。开展对教职工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是统一全校价值取向的捷径,它向全校直接传递了价值信号。民办高校院校的绩效考核应以尊重教职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强调双向沟通,考核者把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承诺与共识。
(七)塑造民办高职院校创新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创新精神是民办高校办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对创新精神的激发,促进学校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最终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召开改革创新促发展大会,提出了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学生工作、团队建设、职能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的九项任务。努力在思想解放上有新进展,发展模式上有新突破,在体制和机制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途径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
1、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提高大学生适应与发展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校,更应该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途径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接受的只是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后劲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需求的更多的是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积极改革创新,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实习实训等方面坚持创新。除了开展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可以说,哪个学校能提前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商品”,就能在未来学校的发展上赢得主动。
3、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其核心是提升大学生的刨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需要特别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独立于传统大学教育体系之外的教育,而是以崭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为基础并与之紧密结合,进行延伸和深化,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当中的教育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由过去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过度关注就业率的粗放式发展到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更多的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内涵式建校这一思路发展。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导向,建立富有特色的内涵建设体系。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在开展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要分层次实施,既要体现大众化,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也要体现个性化,对部分确有创业愿望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学生,给予充分关注。以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促进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业实践的开展。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树立全面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应树立全面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根据刨新创业教育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段式课程结构,按照宽口径专业目录构建了包括专业平台课群、专业选修课群和人文选修课群等课程模块,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科学构建创新创业课程
高职院校应科学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创业愿望,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划分层次。如在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课程时应以服务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目的。在开设《现代管理方法》或《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时应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在开设《创新性思维》等课程时应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刨新创业观念为主要目的。目的不同方法就不同,让学生明确目标,合理规划。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完善组织保障,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应完善组织保障,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应统一领导,专门院级领导负责并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分工,分管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新教育与实践。并在二级院系成立创新中心。完善科研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制度,为学生实训和成果孵化提供切实帮助。组建学校知名专家学者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队伍,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科研竞赛等全方位的指导。高职院校每年也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专门用于创新刨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真正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学校层面整体推动,分解工作任务,建立起适合本学校的体制和机制。
篇4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化事业;功能定位
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核心功能
作为一个理工科院校,为什么需要传承传统文化呢?首先,“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1]。其次,“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华夏儿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作为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内化为各族人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成为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当中,她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2]
高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无论从社会责任、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都是十分有必要的。(1)从社会角度来说学校具有教育功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教授一定的技术,还需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培养。这样的人在进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道德需求,能与人正常的交往,不扰乱社会秩序。许多人由于缺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与约束,素质低下,扰乱社会治安,最后需要入狱接受改造管教。学校在整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2)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一所学校会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丰富校园生活,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学习优秀的学生。理工科院校由于注重学生在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养,因此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往往缺少一丝人文的暖阳,让人感觉更多的是严谨,甚至是死板。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对校园文化产生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对于理工科学生,优秀的文化传统能让许多学生将一部分注意力跳出繁杂的公式进而转移到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增加人文素养的学习,这不仅利于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同时也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3)对于学生而言,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论语》里有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好学,同时在学习进步的道路上要学会向好的人看齐,对于看到那些有缺点的人要帮助他改正。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在生命中困惑不前,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将会步入犯罪的黑暗深渊。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增加对自己伟大祖国的了解与热爱。正如我们会在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对个人而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会指引你走向幸福生活。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学生自身角度来看,传承文化传统对于理工科院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弘扬时代精神为保障的辅助功能
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技术、科研方面的人才。创新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同小觑的作用,而很多理工科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来说,学校应该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科技创新是国家实现跨越式的必由之路,没有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生产力将很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从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中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现在中国正在努力从世界工厂走向创新工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而不是仅靠人多力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创新人才的地方。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普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之后,能做得最好的仅是在其原来的基础上更熟练地运用他的知识,然而却缺乏在原有基础知识之上进行下一步发明、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单就其个人发展而言,在一定升职之后将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同等条件下相比,一名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其发展空间就不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发展的结晶,而改革创新更是成为时展的不竭动力,普通理工科院校应该把弘扬时代精神作为自身功能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培养具有改革大局意识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新目标。
三、以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功能
高等教育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是指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3]而作为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我们学习的公式、理论都是无数科学家在反复地思考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对于这一些知识的理解,我们有时需要通过实践的帮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知识的内涵。这同时让我们对实践有了高层次的理解,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另外,对于各行业来说,实际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知识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实践,只有在时间的过程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智慧的力量。否则只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现在公司对于员工的岗前培训常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弱,操作经验缺乏。这就是为什么公司在招聘时更青睐于熟练工。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就是要针对社会的人才需要特点来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考评机制改革、教学计划制订等等方面来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高校只有更加注重培养有实际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来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不断增强学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发展前程。
四、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深化功能
高等学校作为承担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原来的教育定位上可能有所偏失,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们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做好就好了,从来没有想过学校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的任务中,然而从国外很多著名院校的发展实践来看,抱有这种理念的人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我看来,服务社会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要实现与社会的接触与合作。比如很多院校的科研资金就是来源于社会上的单位或个人的捐助,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高校科研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的困局,同时,可以不断提高高校师生的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为更早和更快的适应社会、感受社会做好准备。其二就是要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各个高校有自己各自的校园文化和强势学科专业,高校就应该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参与社会服务,比如一所法学院校就应该在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上做得更多,一所医学院校就应该在社会困难群体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有所作为,一所检验、检疫院校就应该为广大群众能吃到放心食品不遗余力。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高校的新使命。
笔者认为,普通理工科院校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但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理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有着充分的了解、拥有奉献社会的崇高理、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文化建设的提升呼唤大学精神的凝练。高校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文化的继承与借鉴、创造与创新、传授与传播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传承民主、科学、自由、创新的精神。高校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体现大学精神,贯彻大学精神于始终,使大学精神承载整个高校文化建设。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新世纪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迫切要求“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的智力支持与全面促进。弘扬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在于把握“四化”。一是固化基垫。即追溯数代学人艰辛求索的创业历程,总结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最为深厚的历史基垫。二是强化认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对大学精神的认识,把对大学精神的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三是转化“内需”。要切实把大学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既是大学精神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对大学精神提出的迫切要求,更是时代和广大师生员工对大学精神的真诚呼唤。四是深化“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精神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意识,要追求卓越,大气开放,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处世,要科学借鉴他人经验。
弘扬大学精神的基本原则在于注重“四度”。一是精度。对大学精神的总结与提炼,必须全面、科学、精练、到位,必须又精又准,必须集中反映此前各个时代学人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精髓,必须揭示出其中的本质、核心、精华。二是高度。大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大发展的“内动力”。提炼大学精神,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将其置于突出地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是维度。从横向上讲,它是对一定时间、地域、人口、部门及人文精神的诸多重要层面的提炼;从纵向上讲,它涵盖学校发展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等方面。四是力度。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并非易事,它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大工程,必须从思想认识、重视程度、监督检查、统一协调等各个重大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弘扬大学精神有“三忌”。一是切忌“两层皮”:弘扬“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为一体。要使二者水融,相辅相成,一举两得。二忌“以虚对虚”:大学精神不是空洞的、玄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其生命力在于科学地指导实践。要将这种极其理性的精神与极其生动的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朴实真切,生动感人。三忌“一阵风”,“走过场”:要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认识统一,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大学精神的弘扬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正确导航。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依赖高校和谐文化的引领,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全面弘扬。当前,高校建设成效显著,在确保校园安全,强化素质教育,发扬创新精神,实现教育公正,营造特色文化,引领社会风气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新时期的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同时,在推进校园建设的进程中,也存在校园安全隐患,学生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待加强,校园创新意识和特色文化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思路,坚持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使校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
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而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评价性活动,包括审美评价和审美的再创造活动。要理解其内涵,必然会涉及到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品格等因素的考察。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审美教育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师在引领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注意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目的的定位。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成才要求,应当提倡让大学生具有精英化的主体定位,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目标。
一、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
在经典美学范畴中,审美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而审美主体基本上是文艺欣赏和研究过程中的欣赏者和研究者,且在对象性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在审美这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审美活动。在引导大学生审美的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审美主体的定位问题,大学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进行审美非常重要。当前社会上主要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不同的文化潮流。大众文化立足于现代社会中的消费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大学生作为存在于大学之中和多种文化之间的群体,是大学的教育对象。大学生是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个群体,但是大学生这个“准精英”阶层毕竟是来源于大众的,而在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无不带有大众文化的烙印。在走进大学后,其遵循的文化和审美模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回避地受到大众文化中消极面的渗透。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坚持精英教育的原则。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精英的主体意识,这是大学精英教育的普遍要求。在审美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大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追求真理,陶冶性灵,摒弃大众文化的享乐原则,追求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比如,在公共艺术课程“影视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精英的立场,以专业化的视角去评价和鉴赏影视作品,去领悟和挖掘影视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及意蕴。
二、引导大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追求经典而高雅的审美客体
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进入审美视野的审美对象。在经典美学中,审美客体主要是文学艺术。“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客体,或者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如崇高、优美;或者具有否定的审美价值,如卑下、丑恶。”当今是一个审美客体泛化的时代。在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中,审美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艺术种类到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所呈现的影像符号世界。而且,日常生活也被纳入审美客体范畴,它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文化现象即消费文化尤其是流行时尚的关注,因此经典美学里从未有过的时装服饰、室内装潢、广告设计甚至度假村布局等正式进入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在引导大学生对审美客体的追求上,一方面基于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另一方面,依据审美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心理实践活动的本质,更要突出审美客体的经典和高雅原则。经典而高雅的文艺作品是人类精神的集中呈现,人类精神乃是在文明发展史上超越时代、地域、民族的界限而形成的世界性共同价值的精神结晶,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作为人文精神培养重要途径之一的审美教育,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艺术表象世界。引导高校的大学生进入这个世界,进而去领悟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选取适当审美客体很关键。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了解、领悟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理想,从而使之在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滋养中,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审美理想,以及符合人类精神的价值观。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回溯人类创造美的光辉历程,将大学生的审美客体定位于经典而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在艺术的长河中巡游,领略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类精神和审美理想。因而,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系列课程中,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选材一定要严谨规范,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要突出经典和高雅的原则。
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大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老师也应该引导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实现审美教育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审美素质是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的体现,是沟通文理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不只是单纯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而是通过审美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公共艺术的课程必须超越狭隘纯粹的艺术本位的课程观念,课程必须体现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掌握知识的综合化的功能,必须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促进“人本”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能把美学、艺术批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内容有机进行相互渗透,在思想内容上,既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把具体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原则相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审美感受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现人格的升华。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公共艺术教育中探索审美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对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目标问题,一定要定位清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减少盲目性,会有的放矢,也会摆脱大众消费时代审美泛化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10).
[2]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3]张建中,黄丽娜.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
[4]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李静.浅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篇7
论文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三、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对教育部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转贴于
(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国家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四、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国家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篇8
一、突出三个坚持,实现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同其他领域的创新一样,关键在于观念的创新。要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特点规律出发,打破旧思想,树立新观念,发挥观念创新的先导作用。在认识上,一是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紧紧围绕“构建和谐”这个中心,履行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二是坚持成本意识,增强效益观念。要增强教育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投入轻效益的倾向,使教育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集约化投入、高收益产出。三是坚持人文关怀,增强人本观念。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的需要,维护人的利益,发展人的个性,吸引人们参与。要自觉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体现群众的利益。在实践中,要克服“只有上政治课才是教育”的思想,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的观念;改变“我讲你听”的定势,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观念;突破“封闭教育”的陈规,树立开放搞活的观念;纠正“教育是党政机关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的认识,树立“抓教育人人有责”、“教育大家做”的“大教育”观念。
二、抓好五项教育,实现内容创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思想互相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的热点、关注的焦点、工作的难点都在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迫切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和发展。
一是紧跟形势,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紧跟形势发展,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命运,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企业愿景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员工把崇高的理想内化为具体行动,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岗位成才,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人生价值,促进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气等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注重实践养成,鼓励人们把践行荣辱观与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要构建长效机制,通过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的激励约束,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是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要积极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引导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体现到企业使命、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等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做强做大。要自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努力实现政治上的稳定和谐、经济上的健康发展、文化上的不断进步、员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积极培育企业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迫切需要形成立足民族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彰显企业个性的企业精神。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企业的优秀品质和思想理念,不断丰富企业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要结合行业特征和企业特点,着重突出“敬业报国、创业强国、兴业富国”的价值导向,教育和引导员工把奉献企业之心和热爱祖国之情结合起来。
篇9
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倡导“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新理念,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依托现代化教育手段,立足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积极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途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适应21世纪的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质量达标,努力创建为人民服务型的教育.
2、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质量达标,软硬件建设并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体育达标率98%以上,优秀率20%以上,其余按局规定。
3、规范教学管理,做到教学工作制度化、教研工作系统化,教务工作规范化,勇于开拓和创新,保证学校全面质量的不断提高。
4、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投身课改实践,探索新课标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加大教研组组管理力度,加深教研组教学研究深度,促使各学科教研活动开展得更丰富,更有效。
6、加强校本课程的探索工作,课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7、进一步进行课改实验的研究,加强对课改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完善教师、家长、学生一体化的“新课标学堂”,初步完成校本配套教材的编制和试用。
8、深化考试制度评价体系,改革教学和评估机制,继续完善“免考制”、“分层次教学”、“测试ABC”、“书法考级”、“计算机考级”等评价方法的改革,并试行“单科跳级制”和“小眼睛看大世界”等活动方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9、继续开展“江东中心教育教学创新奖”活动,在此基础上参加“江东区首届教育、教学创新奖”的评选。
10、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到80%以上;努力打造名师、学科骨干、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群体;100%教师会上网,会制作课件和网页;45周岁以下教师100%达到普通话等级合格标准;100%教师熟练达到英语会话50句,100%教师能用外语回答学生的问候。
11、100%的教师撰写论文,90%的教师在区以上获奖或交流。
三、实施措施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学校根据现代教学实际,继续修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条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切实抓好每一堂课的实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和不足,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实施新课程的年级,尤其要求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面调控,“讲、议、研”互为作用,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教学最优化。
2、加强教科研建设,丰富教学内涵。
完善“免考制”、“分层次教学”、“测试ABC”、“书法考级”等研究课题,并试行“单科跳级制”、“小眼睛看大世界”、“综合性学习实践网络”等活动方案。继续开展“江东中心教育教学创新奖”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参加“江东区首届教育、教学创新奖”的评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等实践研究。同时,进一步规范科研工作的常规管理,对立项课题进行全程管理,作好立项、实施、总结、评比和推广工作,使之真正能够来源于教育、服务于教育。
3、重视体育、卫生、科技、艺术和劳技教育,形成富有张力的学习体系。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竞技和健身两手抓,健全业余训练网络,狠抓业余体校和学校传统项目训练,组队参加各项比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常规器材,落实组织、管理机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整体凝聚力。
进一步推行教学、研究、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学校名师、学科骨干的作用,实施“校内科研导师制”,全面落实“教师指导网络”,特别要抓好新课程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在教学中的实施、调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搭建发展平台,提升自身能力。
积极鼓励教师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使高一层次学历达到80%左右。积极实施“自主培训”工程,在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给教师充分的学习空间。给年青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继续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江东中心小学教学展示活动,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让有才能的教师走出学校,到区、市去一展风采等。
6、规范教务管理,保证正常教学。
做好教务行政工作,做到专课专用,安排好调课、代课等工作并经常检查实际落实情况,做好学籍卡管理工作。做好教师的业务档案的资料积累,继续实施师徒结对计划,物色优秀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教师。
7、结合课改实际,继续做好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重点抓教学的关键环节:备课、上课、批改。
1)备课做到“四有”:即心中有课标、有教材,有教法,有学生。教案中应充分展示教师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教研组、备课组内提倡合作精神。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中国梦;制度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标志和关键支撑,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全面引领、境界提升的作用。”高校要认真研究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以大学精神为指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因民办高校社会化办学的因素,造成民办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建设内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战略规划和制度保障,精力和财力投入也相对不足;重形式轻内涵,内容仅限于组织文体活动,打造建筑风格等方面;缺乏鲜明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大多不超过三十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校园文化建设上普遍存在急切近利色彩,有的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追逐社会流行文化。基于此,分析发现民办高校并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精神内核,缺少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足。
(二)行为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从办学基础和较短的办学历史出发,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上升到“质量立校”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高度,没有建立起以富有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教育、规范和激励全体师生,建立以良好教风和学风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规范体系。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职能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人为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因而,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导致校园行为文化的素质养成功能不足。
(三)统一的校园风貌体系尚未建立,物质文化的情操陶冶功能不足
民办高校虽然起步晚,但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方面还是下了力气的。当然,这与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有关,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转化成各项具体工作,才能体现出功效。所以民办高校认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地盖大楼、公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漂亮美丽,这种理念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从而使得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的功能发挥不足。
(四)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尚存在误区,文化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当前,民办高校从规模和数量上已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院校依然存在着各类歧视和偏见。受传统就业观念和升学观念的影响,孩子就读民办院校仍受到家庭和社会歧视。以上因素造成民办高校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学校内涵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家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政策实施后,民办高校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建设稳定、健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建设特色大学文化,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我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必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水平
一是要提高决策层的认识。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和高度,才能真正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保证大学文化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二是要研究和继承办学的文化和传统。通过编研校史、开展校史教育、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等,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从而使师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三是要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形成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共建机制。
(二)以中国梦为统领,提高精神文化水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个人的梦想的集合。要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合理的梦想,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交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这些交集,逐步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小气候”与“软环境”。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环境资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熏陶着学生。通过思想观念的引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校园生活之中,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三)以教学、科研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品位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大学文化的层次;同时不断加强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以报刊为载体,集聚校园文化底蕴。
(四)继承和发扬民办高校举办人的精神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长(举办人)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能够积淀成可贵的大学精神,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熠熠闪光的精神丰碑。如姜维之先生之于西安培华学院,丁祖诒先生之于西安翻译学院,任万钧先生之于西京学院,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的人格化象征。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事实也表明,民办高校校长(举办人)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这些创校者们顽强的坚守个人信仰,矢志不渝地从事所钟爱的民办教育事业,是艰苦创业的楷模,廉洁自律的良师,卓越的民办教育家。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都整个地化为了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并产生一种有持续性的校园生活、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特质。
(五)发挥民办高校校长的领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校长大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基层实践经验、教学阅历等,都担任其他重要的社会职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资源,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组织领导能力、改革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长期在高校工作,对师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学校在主体方面长期保持相同的教育传统和理念,并得以系统地贯彻实施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干家,是拥有系统办学理念和思路的理论家。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在他们身上有很完美体现。他们都很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并经常撰文探讨办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具有某些共性又各具特色的系统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六)建立校企协同文化创新机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民办高校应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引入、融合企业文化,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做法一是促进学校和企业文化的交流,扩大文化交流的范围和载体;二是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共同育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作用;三是实行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实行学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将校园文化的内容带到企业,同时实现学生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对企业的感观认识,以进一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三、培育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决定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提升大学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培育方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探索。
(一)领导治校思想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点
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培植不能令其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主动培育。要尊重民办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推进教育观念创新,确立与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推进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尊重学校传统与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升华办学理念,要准确定位,明确办学思路;要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积极引领和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心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贯穿学校建设发展全过程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学校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是学校发展观概括性的表述。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例如,西安培华学院确立的办学理念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它主要体现了三个内涵:一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教育;二是教育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教育,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教育;三是教育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升华。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关键
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结晶和缩影,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反映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来筑牢大学精神的塔基。要树立“办学以师为本”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构建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要让学校成为培育名师和大家的土壤。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要努力建设宽松、严谨的校园文化,这种理想的文化氛围给人提供包容的、良性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引导教师自由治学,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
(五)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
民办高校有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善。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容易使教育丧失公益性,依附资本,丧失独立性。因而,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制度意义更大。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一章八制”的建立,保障大学作为“精神殿堂”的地位,保护大学促进与引导社会发展的大学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大学制度的价值理性,通过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用各种规章制度并以此统领教育教学工作,才是体现文化价值和通向深化大学精神的蹊径。总之,将大学精神贯穿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改善校园文化现状,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培育大学精神,全面优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宝生.民办高校培育大学精神刍议[J].民办教育研究,2008,(10).
[2]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3]张伟东,吴华.以校园文化引领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程立峰.对当前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9).
[5]张瑜.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
- 上一篇:小学语文资源整合教学
- 下一篇:检验医师个人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改革开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