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孝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发展孝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发展孝文化

篇1

关键词:社团;校园文化;作用;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的团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等多种特点,以学生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为前提组成。社团建设过程中,同学们体验了制度的形成,规范了社团的活动,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平台,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促进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社团建设是促进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凝聚青年学子思想、强化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学生社团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1.社团活动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趋势,而社团活动作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课堂以外的重要活动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能够通过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社团活动有利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平台,同样也是传承名族文化,体验名族艺术的契机,在校园社团中包括了大量具有名族特色的社团,比如书法协会、名族音乐协会等等,这些协会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在校园宣传名族精神,体味名族艺术,让更多同学了解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名族文化,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3.社团活动是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的着力点

社团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这一特点是对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突破口,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社团并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团活动,在社团建设与活动开展中发挥创新精神,让同学们自发管理学生社团,依靠学生自己展开活动,学生具有很多的新思维、新想法,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得以实践,老师再从社团的整体规划从旁指导,这样的社团才能欣欣向荣,这也正是高职院校社团建设应当不断探索的创新性手段。

二、 以兴趣为基础凝聚社团,使得校园文化生动有活力

兴趣,应该是社团建立的首要基础,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忽略了这一点,普遍定位较低,认为社团活动仅是给同学提供娱乐、打发课余时间,而同学们加入社团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是为了加入社团担任社团干部所带来的荣誉,有的同学是为了期末综合测评加分,而抱有这样的目的加入只会让社团活动形式化,因此现在校园社团活动表现出缺乏活力,社团众多而活动毫无特色等多种不良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兴趣广泛,而有效对同学们的兴趣进行引导,通过社团活动得以体现,能够让校园活动变得更加有活力,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体味社团活动过程中的自主策划与开展,能很好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社团作为推动和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承传统艺术的有效载体,把同学们的兴趣与活动相结合,能让社团活动充满活力。

三、 以大学生自治管理建设社团,促进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与精神建设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团体,以学生自治来管理社团既锻炼学生能力,也能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可以防止由于老师过多指导而产生社团活动形式化,同学不愿参加的局面。在社团成立之初,通过自主竞选产生社团领导集体,从而指导社团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社团工作中,而对于社团安排的工作,同学们也更加积极开展,这样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同学们对社团的自我管理能够让学生们体验校园制度的重要性,从而更好遵守学校各种制度,促进校园制度建设。

大学生自主参与社团建设与管理也是培养大学生认真负责、敢于担当、学会沟通等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团员组织、策划活动、体验参与能够让同学们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还有待提高,对于社团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社团活动创新性的开展,团队的自治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促进校园社团的良好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学生也能够集体的发展与成长,通过这样的平台同学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收获喜悦的同时也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海亮.闻学军.陈建明,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建设[N],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57-59

[2] 赵广高,浅析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9):150

[3]李建玲.卢志米,高职教育理念下的学生社团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84-85

[4] 李忠红;陈莉莉 胡岭何;试论大众化教育与网络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篇2

关键词:孝德意识;道德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断开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纵观华夏文明史,中华儿女始终以孝德为纽带,把家庭、社会、国家维系在一起,历久弥坚,永恒传承。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弘扬孝德文化,对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繁荣民族文化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家庭教育,首当其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怎么做人,取决于孩子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坏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作为父母要从生活细节、言传身教中对孩子施教,让其孝德品质自然养成。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逐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孔子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起点,是未成年人一切道德行为的发端与前提,良好的孝德教育,是未成年人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有了孝德这一伦理底线,其他诸如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二、学校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的主课堂,孝德意识的养成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基石,只有强基固本,德育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学校教育宜把“孝德文化”作为校园德育教育的重点和特色品牌,列入日程,常抓不懈。

1.构造氛围,寓教于乐。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典型事例,以标语、横幅、板报、动漫等形式,张贴、悬挂在校园恰当而醒目的位置,供学生时时观赏,长期领悟。以主题班会、理论讲座、“孝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认知孝德文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体会、感悟、思考,形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小德,何以成大德”的理念,使学生明白“孝”是个人道德品质养成的起点,以此洗涤心灵,升华情操。

2.强化教育,个案渗透。学校应积极寻求孝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握孝德教育的时代脉搏和现实特点。科学选购或自编教材,孝德教育教材的选用,要科学性、指导性、趣味性并举,使学生易学、爱学、有兴趣学。及时总结和调整教育过程中发现的新倾向、新问题,循道而不悖,使孝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同时,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撰写个案文稿,学习剖析,座谈交流,从个案研究中摸索孝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促使学生树立永恒孝心,培育“孝”的坚韧意志。

三、社会熏陶,强力推动

振兴中华,教育为先;振兴教育,德育为首。孝德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孝”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此起彼伏。学校教育中,传统的孝德教育相对薄弱,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性格的塑造遇到新的挑战,要把孝德文化建设当做维护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刚性任务组织实施。

1.加强孝德教育,塑造完善人格。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孝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把孝德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实守信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爱家孝老、爱岗敬业、爱国奉献新风尚,培养青少年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良好品质。

2.加强孝德教育,营造和谐环境。“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他人,是青少年融入社会,走向生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孝德扩展仁心,抵制不正当竞争,减少犯罪,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就能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坏境,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3.加强孝德教育,促进爱国守法。“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开展爱国守法教育,一是挖掘做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典范;二是搜集做人光明磊落、不屈不挠的风骨,以史料事实培养青少年爱国守法的挚情;三是强化媒体宣传、增强感知教育。媒体拟固定栏目,开辟专题,巡回演讲,编撰影视作品,使孝德文化的宣传学习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自我锤炼,不可或缺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孝德教育,也不例外。

篇3

【关键词】孝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一、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历揽古今,无论是孝感动天的禹舜,还是亲尝汤药的刘恒;无论是百里负米的仲由,还是芦衣顺母的子骞,无不体现着敬亲养老的高尚品质,无不流传着感人至深的孝道佳话。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孝文化源远流长。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尔雅》谓“善事父母为孝”。朱熹在《论语集句》中认为孝乃“善事父母”之谓。 许慎在《说文》中谓:“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即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申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简言之,孝文化是涵盖一切关于孝的思想观念、理论制度、行为规范、文艺作品及相关民风民俗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孝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追求个性解放,及我国教育制度的缺失,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开始减弱,家庭养老观念开始淡漠,传统孝德遭到了中断和失落。家庭养老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近年来家庭赡养纠纷增加,有的甚至发展到刑事案件。老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高龄、多病、无收入、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的赡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而对那些自身有经济收入,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感到子辈对自己的冷落,感到的是精神赡养的间断。子女对老人往往是使用多,关心少,缺乏情感交流,使老人倍感孤独、凄凉。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不仅仅表达了儿女的心声,也是寂寞父母的念头,它更包含了子女对父母孝之“缺失”的普泛性存在。

“孝”观念日趋淡化并非仅仅是从道德层面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年轻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年长者越来越多,“4-2-1”家庭结构日趋普遍,同时,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远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逃避责任,据调查显示: 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另一方面,具体的阶层也存在具体的困难。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正面临越来越多生存压力,在生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情况下,孝心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自然被排在了后面。在农村,城乡二元分化对立的社会体制,也增加了农村人养老困难。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孝文化

首先,要讲孝道,树立起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事亲行孝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孝文化对于保持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理念;要真正形成弘扬孝文化,遵守“孝”这一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自觉意识,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让每一位公民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责任,并时时刻刻坚持讲孝道,坚持身体力行,尽心尽力而为。

其次,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和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孝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使遵守孝道, 崇尚孝文化日益深入人心。要通过对孝文化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使孝文化的优良传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践行。

第三,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使之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习惯。弘扬孝文化,广大青少年是关键。要把“孝”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开展孝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唤起广大青少年的“孝心”。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第四,要理直气壮地反对一切不孝行为,对于触犯法律的虐待老人者,要依法坚决给予惩处。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赡养父母、不孝敬老人的行为,甚至时常出现虐待老人的恶行。对这些恶行,社会应该进行强烈的谴责。加大养老社会化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养老社会化进程。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养老方式,加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更加合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鼓励人们把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形成良好的孝文化环境。.

第五,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孝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新精神。时代是不断发展,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孝文化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丰富多彩、生活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所以,必须在保持尊老传统,弘扬中华孝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孝文化以时代的特征。在当代弘扬孝文化,应该注重人格平等性、义务双向性、情感性、精神性和自律性等。

总结

综上所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的充实,形式上不断的创新。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孝文化的弘扬出现了淡化的新问题,人们的孝德观念日趋下降。因而加强弘扬孝文化,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小学;孝文化;必要性;对策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强对中小学阶段儿童孝文化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儿童基本的道德意识,尊敬父母,理解父母,还能使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洁身自爱,珍惜生命,促进孝道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一、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小学生的道德孝道意识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中小学生自杀、犯罪、辱骂老人的现象频频被曝光,从小学阶段加强孝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学界对中小学孝文化教育的关注度不高

论文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取数据。在搜索中以“主题”作为检索项,分别输入“孝文化教育”和“孝道教育”,选择“精确”查找,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除去重复的和不相关的文献,共得到论文374篇。通过逐篇进行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关于中小学生孝文化教育的论文24篇,仅占相关研究总量的6.4%,而对大学生和高职生孝文化教育的研究125篇,占相关研究总量的33.4%。由此看出,专家学者比较关注大学生及高职生孝文化意识的养成,对于中小学生孝文化意识养成的关注度不高。

中小学阶段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充分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在这一阶段培养儿童的孝文化意识和态度,对后期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小学生加强孝文化的教育是培养道德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基础,应该引起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关注。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推动

自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家庭里是四位甚至更多位老人宠着一个孩子,很多年轻人迫于工作压力或者其他的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被溺爱,这就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人口老龄化在各项养老福利制度还不健全的中国势必会增加儿童未来的养老负担。从2011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及老龄化人口的增速大大超出预期。

儿童生活在这样一个老龄化急剧递增的时代,急需从小就培养他们爱老、敬老的意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是一个整体,在这样一个整体里,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协同努力,弥补儿童孝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虽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素来以孝治国,但是近年来,孝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加之媒体的宣传,比如婆婆媳妇一类电视剧的上演,以及很多家庭的儿童受父母一代的影响,耳濡目染地形成了一些扭曲的孝文化的价值观。

(三)未成年人自杀与犯罪率升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在跟随老人居住的同时,与父母的感情淡薄,使得社会“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现象影响了儿童孝文化意识的根基。很多儿童不珍爱自己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孰不知,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最大的不孝。2011年,商丘9岁学生因功课压力大服毒自杀,2012年泌阳县14岁儿童喝农药自杀,2013年,开封市一名小学生上吊……从这些事例中足以看出儿童孝文化意识的淡薄。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9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13个省约1.5万名中学生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有6.5%的学生为自杀做过详细的计划。

未成年人自杀现象严重,其犯罪也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急剧攀升,甚至2004年较之2002年增加了40%。未成年人犯罪率的攀升虽然由很多方面导致,但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基本的孝文化意识非常薄弱,他们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也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吸毒、上网,威胁甚至以暴力方式向父母索要“生活费”,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折磨。

(四)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学校教育的缺陷

通过对不同年级的部分学生和老师的访谈调查发现,中小学孝文化的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的中小学儿童大都是家里的宝贝,在教育功利主义和社会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驱使下,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的开发以及儿童特长的发展,忽视了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有些儿童在帮爸妈干家务或者用其他形式来感恩父母时,往往会得到父母“你把成绩提上去就是最大的孝”这一类的话。长此以往,儿童的孝亲意识就会逐渐淡薄,认为自己有出息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而忽视了与父母在情感上的沟通。还有很多老人对待孩子一口一个小公主、小皇帝,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霸道不听话的习惯,动辄打骂老人。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方面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道德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讲文明讲礼貌、互帮互助和舍小家顾大家,忽视了儿童孝文化意识的培养。调查发现,教师对活动缺少积极的反馈与评价,活动举行得如何,儿童是否从中有所收获,都没有引起教师的关注,儿童对孝文化的意识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

二、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要形成良好的孝文化教育的氛围

让孝文化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校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和加深孝文化的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传统孝文化承载的人文理念,以及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在适应新课改进行课程整合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孝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在人文学科教学中穿插孝文化的教育,从思想上和精神上进行孝文化的传递,使孝文化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中。从小培养孩子的孝亲意识,并形成连续性的教育,使儿童在中小学阶段能够不问断地接受孝文化的熏陶。学校还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和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孝文化资源,借助榜样的力量督促学生了解更多的孝文化知识,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植入孝文化的内容,把孝文化切实有效地贯彻到学生的学习中去。陈侠指出“在教材中重视学习者实践,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学生在理论的支撑下再去结合实践,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将孝文化的弘扬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除了通过直接说教外,还应把孝文化教育融人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巩固所学的孝文化的知识,真正认同和接受孝文化,践行孝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通过开设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办宣传栏等,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营造良好的孝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学生对孝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孝文化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孝文化意识。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资源,开展孝文化的相关活动,把课堂所学与多种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每一个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负责任地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示学生实践活动的所感所获,并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对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借助儿童的同伴影响提升孝文化在儿童群体中的发扬。在中小学中,教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群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或是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而,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作用,加强自身孝文化的学习,在掌握更多的孝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责任心,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家庭要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园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与父母生活时间长,和父母有天生的亲和力,以此为切人点,孝文化教育工作更容易步人正轨。学校孝文化建设要通过“学校主课堂、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广阔的立体教育空间。在孝文化教育方面,学校在充分利用宣传图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载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营造一种“崇尚孝道,感知孝文化”的氛围,充分重视并发挥好“家庭小课堂”的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专题讲解孝文化,明确家长在孝文化教育方面对子女的要求与作用,使家长自觉担负起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责任,努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家风。

家长在与班主任或教师沟通时,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只询问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家长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意见及建议,共同为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基础而努力。学校和家庭在孝文化教育方面一定要形成合力,比如,教师布置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干什么样的家务这样的作业时,父母要积极响应,为儿童设置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三)借助社会的力量进行孝文化教育

篇5

【关键词】 孝道;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回归

一、引言

传统的孝文化里有很多东西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愚孝观念,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已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近几年也慢慢地被人们淡化。在农村,年轻人根本没有孝亲敬老的意识,将辛辛苦苦劳累了一辈子的父母视为累赘,经常指桑骂槐,甚至遗弃不管。在城市,有些对父母漠不关心,事事依赖父母、时时向父母要钱花的啃老一族也不在少数。如果任这种风气一代一代蔓延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养老问题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快速老龄化阶段,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是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策略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一方面需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经济保障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在短期内政府和社会还很难承担起照料老人的全部责任,家庭养老仍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即使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水平越来越高,老年人会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但离开了孝道伦理观念的支撑,老年人就难以享受到来自子女亲情的精神慰藉,这种对家庭子女亲情的渴求却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任何政府都难以解决的。因此,不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传统的孝道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必须高度重视孝文化的重塑工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孝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尽快地回归社会,回归到每个家庭中去,这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传承我国孝文化

1.要高度重视家庭中孝道意识的培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影响之下,每一个人都希望在老年时得到子女爱心的回报,能否得到这种回报并不只取决于对儿女有多么地关心和爱护,更多的时候取决于对待老人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给孩子做好孝亲敬老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孝道意识,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分享,让孩子从小懂得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动去关心、尊重身边的每一位老人。

篇6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著有《导读》,译有《妙趣横生的心理学》《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等。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孝与德之间的关系。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就是道德认知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它有一个出发点,这是一个叫做“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实验。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这个两难的故事往往贴上了“西方化”的标签,现在我们想做的是,如何把这个理论的基础夯实一些。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道德两难故事,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论语》中恰好有一个现成的道德两难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个故事说的是,如果父亲偷羊,儿子应如何做,是向司法部门举报还是为父亲掩饰罪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在“人伦”(谨遵孝道,为父亲掩饰罪行)与“国法”(遵纪守法,向司法部门举报)之间如何选择。它与“海因兹偷药”非常相似。另外,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还面临着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如何让“老树发出新芽”来。我们在这里就通过“孝”这个题目来漫谈一下这些问题。

一、孝的内涵:无违与敬

上文《论语》提到的那个道德两难,本质上涉及到一个“孝”字。在讲孝之前,我想问一问道德的作用。很多哲学家认为,道德的主要作用是把社会粘合在一起。“孝”在我国传统社会所起的整合作用,是由其自身的内涵决定的。因此,要考察孝的社会意义及其在德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分析孝的内涵。《论语》中对孝是这么讲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可以看到,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对孝的含义做了解释,其中主要包括两点:一曰“无违”,具体而言就是对父母要“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应遵“礼”而行,孝在这里成了一种具体的社会规范;第二是“敬”,孔子说,孝就是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如果认为孝仅仅指的是能够养活他们,那么他实质上就是把孝敬父母等同于豢养家畜,和喂狗、喂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要看到孔子言语里面的深层含义,即人不等同于禽兽,所以孝敬父母也就不能像喂养家畜那样来简单地对待他们,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应该把“敬”体现出来。通过对孔子的解释可以看到,孝的含义包括了两个层次:让自己的父母不受冻馁之苦,这只不过是较低的动物性的层次,而孝作为人的五伦之一,关键在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是一种较高的层次,才是孝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国传统社会才会把孝作为德育的最基本内容。

二、孝的功能:事亲与事君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比如责任、爱国等等。有了这些道德品质,人们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进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孝是否还具有这些功能呢?

儒家学者认为,“孝”的作用很多,并贯穿于整个社会。《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勿庸置疑,孝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主要从“事亲”(家庭伦理)和“事君”(公共伦理)两个方面来考察“孝”的功能。

通过“事亲”,孝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在中国传统社会,孝是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的保证。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老年人的生活只能依靠儿女,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毫无保障。如果不依靠父慈子孝,那么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必定会因为衣食问题流向社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进而可能会危及国家统治。但如果有孝作保障,那么这种不稳定因素就会削弱或消失。显然,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社会根源的。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转型期,处于传统社会和新的社会秩序转变过程中,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机制尚在建立健全当中,所以孝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能够有效弥补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执政者强调孝,是因为它能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的关键是要把孝转化为“忠”―爱国,因此“移孝作忠”成了《孝经》的一个核心命题,它就是通过一整套的理论来说明孝和“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目的就是把孝的血缘感情,转移到对国君的“忠”这样的政治情感上,从而维护国家的统治。孝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需要重新解释忠和孝,应该用“旧瓶装新酒”,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时代特征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孝是在地位平等基础上对家长的尊敬,我们不能把忠简单地看作一种情感,而要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来确定它们的具体内容。

三、孝对当代德育的价值

上面,我们讲了孝的含义、社会和政治意义,讨论了进行以孝为基础的德育的必要性。现在,我们还要讲一讲能不能把孝作为基本的德育内容。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说明。

在实践层面上,孝在家校合作、全员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员德育是必要条件之一。所谓“全员德育”,就是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资源,发挥三者的合力,让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参与到德育当中。但是,全员德育是“樱桃好吃树难栽”,如果能够形成全员德育的局面,德育工作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困难是,如何整合德育资源,通过什么途径形成全员德育局面。换句话说,用什么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和形成全员德育的切入点和抓手。我认为,孝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之一。

一方面,孝在家庭教育中地位的凸显,能够有效地把家长吸收到德育工作中。在现代社会,应试教育导致了“重智轻德”,家长对子女的德育越来越不重视,家长和教师之间因为缺少配合而导致德育的效果不好,这是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倡导以孝为基础的德育。在我国,孝一直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孝的家庭教育的资料,如诸多的家训、诫子书等,其中的知识和经验表明,孝在我国古代家庭德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处理亲子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孝的两头是父母和子女,父母既为人父,又为人子的双重身份,使他们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暗示和引导作用。此外,在家庭当中进行孝的教育,不但对子女具有教化作用,而且对家长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另一方面,把孝作为德育途径,能够提高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调查表明,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原因在于德育工作的手段和目的比较抽象,德育效果和工作业绩难以测量。前者导致德育教师的工作很难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后者则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认同,进而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于德育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人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规避它,只能找出相对具体的方面,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相对于其它德育手段而言,孝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实践性和可测性。

孝的层次性随着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增长,其内容也可以随之不断扩展和抽象,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1)是关于孝之内容的层次性,即既有关于孝的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生动案例,也有关于孝的系统理论。(2)孝在德育实践上具有层次性。孝在内容上的层次性与实践上的层次性为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孝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于: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关于孝的具体案例,例如为父母洗脚,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孝的道德体验,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观其行”;中学阶段教师可以把孝的典故贯穿于语文、历史、政治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当中,把德育和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理念,这时候要“察其言”;大学阶段,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典籍中对孝的理论阐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理性地认识和分析孝的内容,这就是“辨其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德育工作的学段衔接问题。

作为教师,如果能依此来实践,则能够部分解决德育中存在的抽象、难以操作和难以取得实效等问题,使德育教师能够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操性。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引用的关于《论语》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能够借助道德认知理论证明,儒家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为根据原始儒家的解释,儿子为父亲进行掩饰罪行才是正理,因为“爱有差等”,亲属尤其是至亲犯罪,应该考虑的首先是亲属而不是外人的利益。

随着儒家伦理发展成熟,这种将人伦置于国法之上的道德理论已经得到了修正,《孝经》就已经克服了《论语》中那种道德情感主义的局限性,《孝经・谏诤章》中有这样的论述: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寝、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可以看得出来,儒家学者已经开始认为,当孝与义发生冲突时,儿子应该守义而劝谏父母,使父母能依义而行。这种看似轻视孝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却恰恰体现了孝行,即儿子劝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声誉,表面上对父亲的“忤逆”,实质上却是一种至孝,而对父亲的错误一味地唯唯诺诺才是真正的不孝。这样,孝与义两种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就得到了解决,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标准是他是否依义行事。这显然表明,中国的道德规范中也具有层次性,高层次的规范才是社会的最终判断依据。

篇7

关键词:孔子;孝;政治教学

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道德感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问题。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世瑰宝,教师应把孔子“孝”的观念渗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

一、孔子“孝”的观念的内涵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代都推崇孝顺,即子女孝顺父母。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有些人因为孝顺父母而被“举孝廉”“出仕”。那么,子女怎样做才算得上孝顺父母呢?孔子对此作过一些论述,但没有作定义式的概括,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作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也就是说: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来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子女唯恐父母生病。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要常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

孔子还有一些关于孝顺的论述,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即说父亲死后,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了孝。这就要分开来看,如果父亲所坚持的原则是符合时宜的,那就应当坚持;如果父亲所坚持的原则不符合时宜,那就应当改进。

对父母不合适的言行,孔子主张规劝。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就是说: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进行劝说。看到他们从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违背;为父母而操劳,也不要怨恨。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孝顺是指子女如何对待父母不适当的言行。即使父母的言行不合适,子女规劝父母是也要注意态度。但是,孔子认为当父母不肯接受意见时也必须照父母的意思办,这就不合适了。子女应当等待时机,帮助父母认识和改正错误。明明知道父母的言行不合适却照着去做,而且无怨无悔,这实际上也是对父母的不孝,因为子女在帮助父母犯错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应当包括帮助父母纠正错误,使父母能够正确行事。

二、“孝”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孔子“孝”的观念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的现实,提出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联系所学的经济生活道理来准备答案。这样学生就能联系到生产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分配问题(要发挥好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国家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同时保持个人收入的增长)、消费问题(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等。

在《政治生活》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民主管理时,教师提出如何发挥居委会的作用来推进养老。这样就让学生明白居委会的性质、作用。目前社会中有一些人没有或者没有很好地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教师提出政府如何引导人们形成尊老爱老的风尚。这时学生就联系起来政府的相关知识,如政府的职能、作用、原则、依法行政等知识。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在讲意识的特点时,教师提出为何目前社会中大多数人孝敬父母,而少部分人不孝敬父母。再引申一步,这少部分人不孝敬父母的人为何会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学生就会联系起意识的特点以及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在讲矛盾时,教师设问: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均问孝,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却不相同,这说明矛盾具有什么性质?孔子孝的观点有无共性?这样学生就会对矛盾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两者关系都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谈孝,学生对孝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师设问:同学们对孝的认识过程又能反映出什么哲学道理?这样学生会联系起认识的发展、理论的作用等知识。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他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几千年来,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孝”的观点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仅一味地顺从父母之志,而没有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考虑事情的真伪。又如按“礼”来对待父母,在今天这个“礼”首先是我国的法律,然后才是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有全面的观点,以免出现“尽信书”的情况。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来教学,不仅能充实课堂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提高育人的效果。

篇8

关键词:孝文化;儒家;合理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3

绪论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文化曾经实现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在儒家的思想学说中,孝也具备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以儒家思想为显学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成为了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它植根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因而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孝文化的内涵

通过许慎《说文解字》中提供孝字的小篆写法,我们可以看出:字的上部结构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儿子的下部是一个年轻人,伸出双手,作出服侍的样子。《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是比较经典的解释,认为“孝”即是要做到善事父母,即对父母的侍奉。《尔雅・释训》中也具备相同的解释:“善父母为孝。”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为畜。”段玉裁的解释是赡养,合乎道义,不违背人伦就称之为养,这是在社会道德的层面的解释。

此外,更为广义的孝文化还将包括“孝丧”、“孝祭”、“守孝”、“孝继”和“孝行”。其中“孝丧”、“孝祭”和“守孝”针对的是祖先崇拜意识。“孝继”要求后代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行”被认为是治国之本,“出则忠,入则孝。” [2]孝的概念由此从推家及国,“忠于君,孝于亲。” [3]从对父母、祖先的善事,进一步延伸到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不忠被认为是不孝的一种表现。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孝的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的发端和原点精神。孟子提出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一级人之幼”[4]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5]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6],认为必须通过维持一种和睦的家庭关系与家族关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孔子曾经也表示过与之类似的观点,认为推行孝德即是所谓“为政”。因为子女孝顺父母会导致臣民对国君的忠诚,即“孝慈即忠”。

纵观中国古代,“孝”并非仅仅在家庭与家族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国家与统治阶级同样重视对“孝”的发扬光大。历朝历代都存在一定的制度对老年人给予物质上的供给与精神上的抚慰。具体措施包括免征租税,颁赐物资,封赐爵位、官衔和垂询存问等。[7]

二、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孝文化产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古代既享有家庭养老,同时还享有国家养老,其社会地位可见一斑。那么,孝文化是如何从中国古代社会内部产生的呢?

1.符合中国古代生产方式的需要。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传统农业社会,农业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的年龄越大,越具备丰富的知识,越能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生活经验,也越能引起后辈对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的崇敬之情。因此,老年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2.符合家庭与家族的情感需要。《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8]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劳动人民生养子女是十分辛苦的。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为人子女所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家庭与家族内部情感的交流与循环。父母抚养子女成人,成年的子女反过来赡养父母,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报本返祖”思想的来源。《荀子》:“先祖者,类之本也。”[9]

3.符合国家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生产率和剩余财富均相对不足,封建社会难以建立起一种由社会主导的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通过倡导孝文化,设立“三纲五常”规则,不断巩固家庭养老保障,有利于维持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0]

(二)孝文化的产生

关于孝道,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周初。

《诗经・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11]认为只有“永言孝思”,才能“受天之祜”。

肖群忠在《孝与中国文化》中指出,孝在初始是从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周人将“孝”这一道德伦理观念寄托在最普遍的宗庙祭祀仪式上,即“孝”这一伦理观念是以祖的宗教祭祀形式存在的。《国语・周语上》:“夫祀,所以昭孝也。”《鲁语上》:“夫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这些文献都是佐证。周人对孝的规定是奉养、恭敬父母和祭祀先祖。[12]

而“孝”真正作为儒家的观念出现是在春秋时期。

为什么会这一时期出现呢?其原因有二:

1.春秋末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制经济逐渐成型的时期。面临大变革的社会必然发生剧烈变动,建立在传统宗教基础上的孝道已经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严重的动摇,不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所以迫切需要重建能够适应新生的社会结构的孝道。

2.从哲学观点来看,孔子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仁”是一个普遍性原则。那么在具体的行为上,必然存在一个特殊性原则去实践“仁”。“孝”这个观念,即是“仁”在道德实践上的表现,是一个特殊原则。

(三)儒家对孝文化的发展

儒家对于孝道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儒家认为“敬”是实现“孝”的基础。《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3]认为只是“善事”父母之人已不足以被称为孝,因为犬马是同样能够被人饲养的。如果在父母跟前不存有敬畏之心,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单纯在物质条件上去满足父母的需求来实践孝道是不可取的。

2.儒家将“孝”与“礼”有机结合。《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4]认为如果父母健在,应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则应按礼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这就是行孝。因为既然“敬”是实现“孝”的基础,那么“敬”就需要“礼”来保障。

3.儒家将“孝”与“悌”逐渐融合。《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5]认为身为后辈理应首先做到“孝”与“悌”。悌即是指“兄友弟恭”式的亲情。孟子将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敬兄即是敬长。

魏晋隋唐时期,随着玄学与佛教的一度盛行,儒家文化受到了冲击,出现了“援道入儒”,即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并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是由于少数民族政权故不十分重视孝道外,元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

然而在近代,特别是中日以后,孝道开始受到人们的非议,出现了激烈的非孝思潮。

三、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孝文化作为儒家伦理道德重要的内容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自然因为其具备符合当时中国现实的积极因素。同时,孝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愚忠愚孝”等思想却成为与时期的重点批判对象,又证明其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所以,只有把孝文化放置于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

(一)孝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从孝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因素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赡养父母。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善事父母是孝之所以为孝的血缘基础。

2.爱亲敬亲。这就不仅仅是传统中国社会对家庭内部关系的要求,而且是任何一种文化所普遍追求的永恒价值。《圣经》中摩西十诫第四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孝”这个字在希伯来文中和“荣耀”是同一个字。换句话说,父母所说的任何话对孩子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这条诫命的前提是父母有对孩子的权柄,所以给他们一个责任,要他们一生供应孩子、引导孩子、责备孩子、也保护、装备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这也是说父母有时候需要强迫孩子去做某些事。

3.谏诤即孝。《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16],《孝经・谏诤章》:“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17]当孔子提出这样的主张后,曾子、子思、孟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和“微谏不倦”(《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出土竹简《鲁穆公问子思》),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18](《荀子・子道篇》)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4.尊老爱老。前面已经提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的年龄越大,越具备丰富的知识,越能提供有效的农业生产生活经验,也越能引起后辈对具有丰富经验的前辈的崇敬之情。因此,老年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5.光宗耀祖。这是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的。为能更好地善事父母,为能给父母提供更多物质上的供给与精神上的抚慰,修身齐家以不丢父母、长辈的颜面,治国平天下以光耀门楣,进而引导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孝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卓越贡献。

(二)孝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从孝文化的封建时代局限性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孝文化已经由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道德伦理力量,转化成维护封建落后思想的意识形态武器,与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民主诉求相违背。康有为在《实理公法全书》中指出:“公法于父母不得责子女以孝,子女不得责父母以慈,人有自主之权焉。”[19]

2.宣扬“以孝感天”、“不孝被雷劈”等封建迷信观念,虽然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孝文化与封建统治者的权威,却与现代社会所珍视的科学精神是相违背的。

篇9

【关键词】孝文化 广告表现 运用方式

儒家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至今仍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社会保障功能。孝文化发展到今天,对家庭对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孝文化可以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和保障。其次,孝文化可以调节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关系和谐,而代际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上的青年人与老年人是存在代沟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存在着差异,对事物的看法、利益的取向各不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利因素。孝文化提倡养老、尊老、敬老,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正可以调节这一不和谐的代际关系,促进青年人与老年人实现代际和谐。①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媒体的报道中,不孝敬父母的例子并不鲜见:自己住“洋楼”,却把年迈的父母“安置”在旁边搭建的小帐篷里;不管、不看甚至打骂父母。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我们,传统的孝道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在淡化。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对孝文化的研究,说明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呼唤它的回归。

一、孝文化与广告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对广告的相关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在中国广告业与外来广告业竞争的手段和途径上,中国学者发出了“现代广告融合传统文化”的声音。一来更接近受众的心理,二来可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这似乎不失为目前最好的应对策略。从业界来看,确实不少运用传统文化的广告都收到了奇效。比如,浙江卫视运用水墨山水很好地对其形象进行了宣传;威力洗衣机因为“献给母亲的爱”而名声大振。不仅如此,外来广告也开始模仿本土广告,纷纷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意欲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打开中国消费者的心扉,走本土化广告策略,所以我们在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中看到了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巧妙地将其融入广告当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孝文化增进广告效果。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外广告业的竞争加剧,在相对弱势的中国广告业,如何寻求突破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课题。不少研究纷纷为中国广告指出本土化的道路,即将广告与传统文化融合,并从多方面阐释论证了传统文化对广告的积极作用。首先是传统文化可以成为广告创作灵感的源泉。正如意大利设计师ROSA所说“不管是意大利还是法国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往往是符合或者融合本国元素的东西,而中国如果丢掉本土的东西的话便没了特色,也缺乏市场竞争力。”③目前我国广告专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广告公司规模和技术都有待发展,大部分广告都是模仿西方,缺乏创新和创意。在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广告必须要有个性和特色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吸引并打动受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是创造中国特色广告的丰富源泉。其次是传统文化拉近了广告与受众的距离,使广告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雕牌洗衣的广告下岗篇,通过小女孩用雕牌洗衣粉帮下岗后找工作的妈妈洗衣服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其立意运用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立刻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与那些一个劲地吹捧洗衣粉去污能力有多强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显得亲切而富有“创意”。传统文化对中国广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并增进广告效果。

2、广告宣扬孝文化。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而不该丢弃,孝文化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和代际关系的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剂。随着对孝文化研究的深入,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大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开展相关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扬孝文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加强孝文化的灌输和教育。这种建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方式也往往流于表面,最终的结果是“学”难以致“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孝依然被抛弃。相比之下,间接的“教育”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广告就是间接的“教育”方式之一。大部分情况下,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广告中的产品,消费者所有的戒备也都集中在广告宣传的产品上,而对广告的创意不会有情绪性的“反抗”,这对于反叛性比较强的80后和90后而言,这种间接的“宣传”和“教育”更容易打动他们,比直接的“教育”要容易接受得多。

二、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方式

广告表现是指广告创意与广告制作形成的,最终与广告受众见面、并说服或影响其购买行为的方式。④广告画面、广告语及广告音乐等都是广告表现的方式,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和融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孝文化与广告画面的融合:总结中国的广告,以孝敬父母为题材的创意并不少见,但大都以给父母送礼的形式出现,脑白金在靠“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赚得盘满钵满之后,重新打出了“孝敬爸妈脑白金”的广告,广告画面依然是一对木偶老年人在跳舞,以脑白金的产品包装亮相结束,广告画面以两个木偶人为主,给人很机械的感觉,而且画面始终是两个木偶人在跳舞,没有任何的情节,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看后给人空洞无物的感觉,也并不能感受到子女对父母的孝心。静心口服液的“礼物篇”,也是以孝敬母亲为创意的,广告画面先是一个小女孩高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随后镜头转换,很快女儿长大了,和母亲相依相偎,广告旁白是女儿大了,妈妈却老了,孝敬妈妈不能等,接着出现广告词“爱妈妈,送静心”。这则广告的画面结构相对脑白金来说,虽有很多进步,但其情节和情感性依然不够强烈,表现的主题是:小时候不能为母亲做什么,只能用“世上只有妈妈好”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女儿长大了,妈妈却老了,赶快送静心来表达对母亲的关爱。这则广告画面贴近受众,勾起了童年记忆中对母亲的回忆和深深的情思,但表达这种情思的方式却是送“静心”,形式过于直接,也有些肤浅。相比之下,雕牌洗衣粉的“下岗篇”创意就要高明许多:年轻的妈妈下岗了,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懂事的小女儿心疼妈妈,帮妈妈洗衣服,天真可爱的童音说出:“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要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可省钱了!”门帘轻动,妈妈无果而回,正想亲吻熟睡中的爱女,看见女儿的留言――“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妈妈的眼泪不禁滚落眼眶。最后画面出现“只选对的,不买贵的”的广告语并配合雕牌洗衣粉包装袋。广告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懂事”传递了孝的精神,传承了孝的文化,引人怜,引人思,更引人爱,广告画面的情节性比较强,传达的思想委婉含蓄,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接受心理。

广告画面是广告的主要构成要素,俗话说“动之以情”,情是人间永恒的话题,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所以,广告在传达思想的时候,应该尽量富有情节和情感,这样的广告才能吸引人。其次是创意的表现相对含蓄委婉更能迎合中国受众的接受心理,间接地通过情节将广告宣传的产品与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将关爱父母与送父母礼物画上等号。

2、孝文化与广告词的融合:广告词是关于某一商品或主题的主张和承诺,一般都是短小精悍的短语或句子,它能刺激需求,同时朗朗上口容易识记。一句好的广告词,不仅能吸引受众对广告的注意,同时能让消费者长期甚至永远记住广告宣传的产品,哇哈哈因为一句“喝了哇哈哈,吃饭就是香”而家喻户晓,“只给最爱的人”使金帝巧克力成为情人间礼物的最佳首选。广告词不仅宣传产品,也传承文化,现有的孝文化在广告词中的表现,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送健康,如“黄金搭档送老人,腰好腿好身体好”;二是送心情,比如静心口服液“送妈妈静心,妈妈不烦不愁心情好”;三是送年轻,例如台湾的伊柔天然离子护肤系列化妆品广告“请给母亲重温年轻的梦”;四是知回报,如威力洗衣机的“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孝的传统意义即对父母的侍奉,包括物质上对父母的赡养和精神上对父母的敬爱。但从目前广告的表现形式来看,广告中对孝的理解和传达似乎过于单一,基本上就是给父母送礼物,买补品,而父母也只因为收到礼物而开心、愉快,看不到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之情,也看不到父母惦记着外面的孩子,只看到父母收礼物时的美好心情。

公益广告孝敬父母帮妈妈洗脚篇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告画面先是累了一天的妈妈帮儿子洗脚,洗完之后又去帮妈妈洗脚,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妈妈,请洗脚”。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广告词响起: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广告用简单的情节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孝,并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关爱父母,将来孩子才会关爱自己。这是一则非常成功的广告,因为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而且抛开了很多广告喜欢用的“说教”的形式,用一个普通家庭生活的一个片段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告诉人们爱心可以传递的道理,引人深思。

广告词的创作需要创意,从上面这则广告我们可以发现,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谚语或普通的一句合适的话更能激起受众的思考和共鸣,尤其是关于孝敬父母的广告,简单的一句送礼或其他的口号并不能从深层折射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相反会给受众庸俗和作秀的感觉。

好的广告要有好的创意,好的创意要有好的表现,广告的表现元素是相辅相成的,孝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更应该抓住中国受众的心理,以情动人,从广告画面、广告词到背景音乐都应该以一种和谐的旋律诠释一个道理,一种美德,一种文化。

【此文为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孝文化在广告表现中的运用》(项目编号:09A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何涛,《弘扬孝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革与开放》,2009(9)

②李彦春,《一份令人心痛的农村孝道缺失调查》,《百姓生活》,2009(12)

③2006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fi-2nance.省略/ro-

ll/,2006-10-27

④苗杰:《现代广告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孝文化;由来;挑战;构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601060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人说“孝”文化的沉沦是因为现代人的道德沦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这些也许是其中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正在把孝文化所赖以支撑的基础掏空。

一、孝文化的由来

人类的精神生活及其精神产品,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为基础和前提的,都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决定的[1]。孝文化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家庭的出现是孝文化诞生的开始,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类只能靠采集和渔猎生存,但是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可能很长时间都得不到食物,如果那时便以个人或家庭为基本生活单位的话,个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就很小,客观条件决定了大家只有在一起共同生活才能规避风险,因此,部落公有制成为当时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在那种条件下是诞生不出来孝文化的。

到了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剩余物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一旦生产力有所突破,追求个人的自由便成了人们的选择,这也是人性的使然。人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公有制的生产形式,各家各户的自主生活成为了可能,家庭便出现了。伴随着家庭的出现,相应的文化也就出现了。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社会,在农耕经济时代,土地是个人生存的保证,生产的经验对生产的产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掌握土地和生产经验的人往往就是那些长辈们,长辈们便成了权威和智慧的化身,社会上敬老的观念就出现了,“孝”的观念就出现了。

其次,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为孝文化的深化提供了经济土壤。人的一生中,天灾人祸、生老病死都是无法避免的,这些因个人、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难以规避的风险事件让人充满忧虑,这就迫使人们寻求规避风险的手段。家庭的经济互助和精神互助功能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了支持“家”的经济互助和精神互助功能,社会就必须有相配的家庭、家族文化,从而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保证,这就是儒家及其他源自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基于儒家文化的血缘亲情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被抽象升华为道德。经济的互助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宗族内部存在各种复杂的隐性经济契约,父母在子女的身上有所投资,子女就有责任和义务赡养父母。同姓家族内部我欠你的,隐性的契约就要求我当你遇到困难时,我应该还给你。关于经济交换问题,在缺乏相关制度保证的前提下,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人们都不愿同陌生人打交道,同样血缘关系,可以增加人们的互信度,能降低交易的风险,减少交易的成本。精神互助功能,因为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宗教体系,所以,人民寻求精神互助的方式往往寄托于家庭内部成员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一整套与之配套的文化体系来支撑,这也是孝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政治社会,伦理和政治高度统一。家国一体化,家是国的前提和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和延伸,由家及国,国的一整套伦理道德包含在家当中,家的伦理也就上升为国的伦理,家庭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所以,把家族血缘关系推而广之,即可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论语.学而篇》指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把建立在家庭内部的“孝”推而广之,把对长辈的“爱”上升到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这种家国一体化的政治,正如许光在《祖荫之下》一书中所说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其他关系都以这主轴为中心,因此这一关系所形成的模式,不仅作用于家庭之内,而且扩及家族和国家。封建统治者正是看到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有助于权威的建立和封建统治的稳定,才大力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再者,中国古代的法律重视刑法,轻视民法和商法,尤其是民事问题,常常由家族内部自己解决,于是在实践的层面上,与宗法传统能配合的“孝”便成了伦理思想的核心。专制形成以后,也正是利用这个核心,才逐步演变出了“三纲”的伦理,正是在这样的独特土壤中,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家天下的政治运作机制才维系了孝文化的存续。正如谢幼伟先生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华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2]。

二、孝文化所面临的新挑战

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孝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孝道之所以在今天难以收效,是因为我们已不仅是一个家族主义的社会,而且正在由伦理社会过渡到法制社会,前者运作的基本依据是儒家的经典、圣贤遗训和宗族制等,后者构成的基础是科学、民权和个人主义等[3]。在当今条件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逐步让位于以竞争和追求利益为主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自然经济时代靠血缘关系维系的物质和情感交换逐步被冷冰冰的市场制度所替代。由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的转变,更是使传统的宗法制孝道失去了约束力,传统孝文化所赖以维系的基础已经动摇。

首先,传统社会的各种特色正在消退,韦政通在《伦理的突破》中将其归结为:首先,传统人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而又孤立的环境中,主要以家庭及村落为中心,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以饲养家禽、手工艺为辅,村落与村落之间除了姻亲和市集交易之外,很少有其他联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其次,传统人生活在一个没有陌生人生活的小世界,由于农民大多安土重迁,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块土地上,因此,村民与村民之间,对对方的脾气、好恶、生活状况,甚至连其祖宗三代,都是一清二楚的,个人的行为,会引起别人怎样的反应,大抵能够预知。在这样的环境里,风俗习惯对每个人的行为都具有自然的约束力,因此犯罪案件很少,有很高的安全感。此外,传统人所生活的社会,大抵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即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4]。在这种变化甚微的社会条件下,文化的同质性很高,长辈们对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了解最深,因此,他们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权威,长辈是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条件下,前喻文化(晚辈向长辈学习)成为了主流,尊敬老人自然成为了最为基本的美德。在这种条件下,谁不孝敬前辈,就会受到社会的冷落,传统的道德体系就会让你无地自容。但在当今社会迅速变化的条件下,人们早已走出了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圈子,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让位于市场经济。长辈们的经验和经历已经不再是权威和智慧的象征,那种传统社会的前喻文化现象正在消退,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那些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后喻文化(长辈向晚辈学习)成为了主流,传统社会的那种建立在土地和生产经验基础上的对长辈的敬畏已经淡化,孝文化失去了文化的依托。

其次,传统社会靠家庭血缘关系维持的经济互助和交换问题,也已经被日益完善的现代市场制度和养老保险体系所取代。像上海、北京等金融保险业发达和人们收入比较高的城市,人们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通过购买保险等把未来的经济风险安排以后,“家”已经祛除了隐含在其中的隐形金融交易,更多的是家庭的爱和情感的交流。原来由家承担的经济功能正逐步由金融保险市场来承担,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孝道的那种“养子防老”隐形金融契约。相比之下,农村因为金融保险的不完善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家庭关系依然以经济交易为主,家庭内部的那种隐形金融契约依然起着主要作用,“养子防老”依然是规避未来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于是,农村更多地保留了传统儒家孝文化的特色,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和完善,家的经济功能将越来越弱。

最后,在传统社会,孝既是家庭伦理,也是社会和政治伦理。为了维护孝的地位,法律对尽孝进行了硬性的规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孝的各种礼仪规范也通过启蒙教育和科举考试渗透到每个人的情感之中。国家的高度重视,整个社会敬老爱老的风气很浓,对那些恪守孝道的人,国家给予了充分的褒奖和重用。而当代社会,这些规定因为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文和法制精神,大多已被废弃。孝在更大程度上被视为道德现象,常常被看作是个人或家庭的私事,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会有公众的参与,大多数人对此采取了漠视的不干预态度。孝的评价机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边缘化,国家的强制干预减弱。孝的刚性约束也在减弱。

总之,今天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在社会结构和人口流动性发生根本性的剧变之后,“家”的经济功能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孝道”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正在逐步瓦解,原来由家庭、家族承担的经济互助互保功能逐渐由金融证券和保险市场取代[5],孝的文化基础和政治支撑功能也在逐渐减弱,其各种传统特色正在社会的急速变革面前隐退。

三、新时代孝文化的构建

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还存在,只要人的天性和亲情还存在,孝在代际沟通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就会依然发挥作用。尤其是今天,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孝的各种传统特色正在隐去,孝存在的基础弱化以后,如何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新时期孝文化的构建应该以社会主义新时期伦理和道德为支撑,以自由、民主、法制为前提,以爱和情感交流为核心,以互进义务为要求,建立高度自律的新孝道。传统孝文化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更多提倡的是父母的权威至上,子女更多的只是服从。新时期,一旦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不再存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摆出一副威严不可冒犯的面孔,而更多的是与子女进行情感的交流。 这种情感关系一方面是长辈情感的寄托和生命延续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晚辈对长辈的情感回报,这种情感源自对生命赐予与抚养成人的感激和报答。《诗经・小雅・蓼莪》中的:“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生动地表现了父母对我们生命的赐予、抚养成人的艰辛。因此,赡养父母、敬爱父母既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又是子女的情感表达,更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体现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

其次,发达养老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必然出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几十年计划生育的调控,传统的那种“养子防老”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养子防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和个人解放的束缚。因为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增强,子女有时并不在身边,尤其是那些在外地上班的人,如果要他们都回到父母的身边尽孝,既是对子女的限制,也是社会的倒退。因此,发达的养老体系的构建是未来中国的出路。由于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是国外传进来的,与保险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很不完善,无论是在保险的品种还是在保险的信誉度方面保险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保险的品种已经五花八门,不管是可以想象到的未来风险还是偶发事件的保险种类都有,让你不再为未来的经济需求而担忧。比如,1990年,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出现,使民众不再为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动弹而担忧。因此,对我们来说,增加金融保险的品种,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是我们未来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出路。这既是对父母的解脱,父母在年老时不再看子女的眼色,活得有自己的尊严和自由,也是对子女的一种解脱,子女可以安心工作,传统的那种“养子防老”不再是社会的大趋势。

再次,法制和德治并行推进。当代社会,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价值定位的转变,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下降,崇老观念淡化。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啃老”之风也开始盛行,不少老年人不仅没有得到子女应有的照顾和关爱,相反,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常常受到子女的干涉。因此,在当代很有必要把一些带有普遍共识的孝道精华规范上升为法律法规,对那些不尽孝道的人进行惩处。同时,通过舆论媒体等现代传媒对那些不尽孝道的人进行谴责,使孝道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认同,增强其硬性的约束力,从而达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互补。年轻人要树立独立的意识和自力更生的观念,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给父母留下一些足够的个人自由和空间。“啃老”既是对父母的苛求,也是个人逃避责任的表现。

最后,完善的心理护理机制的出现。精神生活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传统社会的宗族和家庭关系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家庭经验式的农业经济和父传子继式的生产习惯,使得老人在几世同堂式的家庭中,受到了应有的尊敬和享有较高的地位。今天,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伦理秩序受到了挑战。人在进入老年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开始下降,行动出现不便。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子女的依赖性都逐渐增强。作为子女,不仅要充分考虑父母的物质需求,而且更要充分考虑父母的精神需求,应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与他们充分交流沟通,为老人创造一个愉悦祥和的晚年生活。

因此,解决中国社会“孝”的问题的根本出路,不仅要求我们回归传统,而且要求我们必须在基础上,看到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6]。如果我们忽视社会的变革,依旧拿传统的一套东西照搬照用,企图依赖传统的方式来解决工业社会的难题,无异于想用“牛车制度”来控制“航空时代”,当然会出现格格不入、问题丛生的现象,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推动,而是阻碍。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来审视这一问题,使我们的传统美德既得以传承,又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岚.论传统孝道的文化生态根源[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99.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

[3]裘忠武.学而集――从君主到民主的中国社会[M].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24.

[4]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