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07 13: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法制教育方法单一化。陈旧单一的法律教育方法也会使得使得学生对法律知识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其氛围中,这对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展也造成了阻碍作用。教师往往采用自己的习惯与方式传授,许多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方式也一并用上,出现许多老师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固定的框架知识点,很少融入学生的智慧和思维。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制教育工作体系。大力培养职校生的法制意识,将法制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根据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地开展法制教育。针对其升学压力小,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的特点,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情况,中职学校应当高度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法制教育教师的重要性。
一是应积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法律专业教师,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应大力鼓励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改革法制教育内容。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既要从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考虑,又要针对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安排。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法和守法,要把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及与日常生活的有关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针对其年龄特点,着重对他们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法制教育内容。这样使法制教育适应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参与其中,讲求实效,丰富课堂教学。还可结合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建立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践基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庭审观摩,参观少管所,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篇2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图片1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图片2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图片3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图片4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图片5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的内容: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意义
1、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2、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有助于营造全社会浓厚的法制氛围,让“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成为全体公民熟悉法律、认知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节日,成为展示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节日,成为树立我国良好法治形象的节日,使现代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实践依法治国方略打下牢固的社会思想基础。
3、确立“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通过这一形式来引起广大公民对社会法律环境的关注,提高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力,增强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感,从而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
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的资料:法律在我心中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学习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法律知识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今天在收听学校红领巾广播的节目时,我再一次认识到做一名小学生不但要遵守知法守法,还要学会保护自己。
记得有一次,我从《今日说法》节目中看到,在某个小村庄里,有两个七八岁小女孩在路边玩耍,正好被一个喝醉的老头看到了。那个老头用糖果把她们哄骗到他家,然后就伤害她们,因怕小孩出去乱说,最后老头残忍地把两个小姑娘杀害了……尽管最后老头接受法律的制裁,被判死刑。但是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再也回不来了原本刚刚开放的两朵小花,就这样凋谢了!两个家庭也不知何时从悲痛中走出来!看了这件事,我心里既害怕又震惊,心想:我们一定要从小学习并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学,一起来学法知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和朋友。
这段时间,我们学校开展了“宣传法制,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了解了许多法律知识,深刻地认识到学会保护自己,就一定要做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有陌生人搭讪,一定随机应变,尽早离开;不能随便接受陌生人任何东西。学会保护自己,学好法制知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2.法治手抄报素材
3.关于法制的主题教育手抄报内容
篇3
家庭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影响,可以理解为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管理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无论哪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主,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摆脱幼稚、分清是非。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甚至诱发青少年犯罪。父母如果能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便能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相反,父母自己沾染各种恶习,家庭环境便会受到各种污染,并且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其次,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法制观和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再次,家庭教育中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应当包括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家庭管理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培养和形成,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而在父母对青少年家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溺爱。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宠爱无度。无止境的满足和娇宠,只能使子女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坏习气和偏离社会正常规范的人格,致使违法犯罪青少年日趋增多。
二是体罚。不少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教名言,一旦子女有错误,便恶骂相加、讽刺挖苦、下跪、棍棒加身,不仅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又造成他们胆小、孤僻、怯懦、冷漠、没有信心或者倔强、执拗、反抗、逃避的性格和虚伪,说谎、欺骗的恶习,疏远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关系。
三是控制。父母对子女教育条件化,要求多、规矩多,从言行举止、衣着爱好到学业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严加控制,久受禁锢的孩子,一旦有机会便会毫无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四是放任。一些父母对子女的行为不管不问,只养不教,对子女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交际往来及有无越轨、举动一概不知,对子女完全失去了监督和管理,使子女容易形成自暴自弃、放荡不羁的性格,很容易走上歧路。
五是庇护。对子女的不良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姑息迁就、纵容护短、包庇袒护,使得错误的子女不仅没有羞耻感和悔恨之心,反而使本来已经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得以延续、强化,最终形成一种错误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家庭管理方法和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效果。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基石,家庭是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积极作用,才能将青少年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积极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积极改善家庭环境 和睦的家庭氛围以及家长自身的品行端正是孩子成长的好环境。父母要为配偶、子女尽责、履行家庭义务。作子女的表率,做到自尊、自律、自爱,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不做有违人伦道德的行为。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言谈举止要文明。
篇4
关键词:幼师生 法制教育 方法和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在经济领域、思想文化领域、以及对外开放和经济科技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三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法制教学方案的实施,将使幼儿师范学校步上一个新台阶,培养出合格的新一代幼儿教师。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因此如何对幼师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幼师生的法律意识,是幼师政治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我校以贯彻新方案为契机,采取立体交叉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了法制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了幼师生的法律意识。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里
1.1 从2009年来,我校一直把法制课作为必修课,放在一年级开设,每期开学初要求任课教师制定完备细致的教学计划,并结合幼师生的思想、知识状况、年龄、心理发展特点,着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幼师生系统地掌握了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
1.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师生对法制课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法制课本身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何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爱憎分明的情感和辩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1.3 以提高幼师生学法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把考试成绩列入学绩,与其它必修课相当,成绩不合格者,影响升级,同时对这方面的优秀生、特长生予以奖励。
2 注重地方法规的知识补充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幼师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服务当她经济建设,我校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编写了法律知识补充学习材料、农村实用法律常识等乡土教材, 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法制选修课,作为对必修课有益的补充。同时我们对选修课要求十分严格,从制定计划、备课、写教案、上课、到复习、考试,学校都进行规范管理。
3 参加社会教育实践,走出校门多维施教
法制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根据幼师学生的特几 点和学佼附近的具体情况,我们经常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教育实践,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人才,我们主要采取了少下两种方式:
3.1 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法制课的教学内容,以个人或小组为主,利用假期或其它教学时间,进行了下列方面的调查研究:各行各业学法、护法的优秀典型;城市、工厂、矿区环境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一些个体工商户偷税、漏税的状况与治理对策;农村、城市改革以来建设用地状况;教师被伤害事件及工资兑现状况;计划生育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等等;调查结束后政治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同时学校也 采取措施,组成考核领导小组,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估,把此项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3.2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旁听,参加政法部门的宣判大会及法制宣传一条街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在耳闻目睹的活动中接受了法制教育。
4 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4.1 开辟法制宣传园地。法制宣传园地对增强幼师生的法制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设置了2个阅报栏、4块黑板报、6个橱窗,办法制专栏,摘抄、撰写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文章、案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启迪、陶冶。
4.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我们经常把法制教育融进演讲会、竟赛、咨询、答辩、自编普法手抄报,文艺晚会、校园之声,法律知识培训班等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立体教育。
4.3 定期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法制宣传。我们学校充分发挥了电教室的作用,经常为学生放映法制性较强的录相和电影;每晚坚持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并开展新闻分析活动,让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法制教育的宏观形势,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篇5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优势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普法工作的重点,历来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相对于社会层面上对成人的普法教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效果更加明显,往往事半功倍。主要表现在:
(一)易接受,有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非常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对于他们法律意识培养十分有利。一是“三观”尚未定性,有的还是一张白纸,正需要我们去绘最新最美的图画。通过适当的法治意识培养,能促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依法行事的强烈法制意识。二是年纪轻,正是好学的年龄,容易学的进去,学法的效率高。
(二)好组织,有广泛性
青少年大多数是在校生,有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条件,得天独厚,学校的法制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能做到有计划、有地点、有师资、有教材,工作既系统又规范,履盖面100%。而对于校外的青少年,针对他们好学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也是相对容易组织的。
(三)效益高,有普遍性
青少年法制教育,一般来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相对于成人的社会化教育,往往是事半功倍。青少年时期法制意识的初步形成,不仅一生受益无穷,更是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极大推进,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1、从小教育,普法成本效益最大化。我们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从小知法、懂法、守法,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而一定的普法成本也因此将使他们终生受益,社会效益也因他们走上社会就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而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2、以点带面,青少年普法教育社会效益最大化。青少年一般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积极性高;二是执着、认真。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普法学习和宣传中将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普法的小宣传员、小督查员。将起到一个学员一个点带动全家一个面,进而达到推动周围一片的良好普法宣传效果,有效地促进普法工作。
(四)全面发展,有积极性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新人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少了法律那将是不完整的或是不完全的不懂法的“人才”,在如何应对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将是不可以想象的。不懂法的“人才”不仅不能称其为人才,而且都根本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懂法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对我国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普法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现阶段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司法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关协和综治等主要职能部门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齐抓共管,大力开展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离建立高素质的法制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出现这样差距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各层面缺乏较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没有真正认识到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需要、有要求,但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体表现在:
1、重文化教育,轻素质教育。
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小升初、中考、高考无不唯分是论。考分、升学率是“硬件”,其他都是“软件”,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教育部门的考核就是以分为准、以分为据、以分为俊的,只要有分,有升学率,自然一俊遮百丑。分数上去了,学校有名,主管部门有誉,教师有利,学生有奖,“好处”都有了。因此也就不太在乎素质教育的成效了。素质教育也说没有数理化那么重要,那么全力以赴了。追根溯源,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弊端就是官员的偏面的政绩观和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的突出体现。最终将导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有才不懂法的不法人才或温室人才,如此低素质的人才是难以承担起二十一世纪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的,在未来的法治社会将举步维艰。
2、教育的切入点跑偏。
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件中,学校的出发点多数是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和学校校园治安环境服务的,而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这个层面上来考虑的较少。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一是重遵纪守法规范,提要求多。纯灌输式的教育,效果差;二是轻权利教育,讲义务多。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制观;三是淡意识培养,讲知识多。知识多,只能说明知法,不能说明其他问题。知法并不等同于守法、依法。意识的培养是最重要的,要培养青少年的自觉守法、依法意识。
3、小学生的教育不应忽视。
学法也要从小抓起,要从小培养他们法制思想、法治观念。忽略了小学生意识形态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可惜的。千万不要认为小学生不懂事、好管理,人单纯不会出漏子,少上点法制课没关系。培养意识越早越好,意识的培养胜过单纯的知识培训,法制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千万不能放松。
4、社会上的青少年法制教育。
这部分青少年正值青春期,正在成长的阶段,正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失学后,流入社会,没有了学校的约束,没有了老师的管束,也脱离了家长的视线,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坏习惯,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教育,人难找、难组织,是社区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政府部门要抓紧抓好,更要进一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要在教育的形式上、内容上和组织的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和创新。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
1、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入全日制教育机制。
引入全日制教育机制可以做到自上而下的工作有布置,实绩有考核,能做到教育中“四落实”、“四到位”。“四落实”:有计划、有地点、有材料、有师资。“四到位”即课时到位、内容到位、责任到位、实效到位。确保教育的相对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确保法制教育的全面落实。
2、抓住重点,切实抓好青少年在校生的法制教育。
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应是我们当前普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校生法制教育在教育的投入上、教育的效果上相对于社会层面上的成人法制教育,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校生的法制教育成本低、效果好,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3、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以社区为平台,解决好社会青年的法制教育这个难题。
流入社会的青少年有相当多数部分是因家庭有问题或是学业差、在校表现差、缺乏上进心、升不了学的那一部分流失生和落榜生。这部分流入社会的青少年尚未成年,无技能、无专长,没有职业,终日在社会上游荡,缺少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管束,他们极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应该是法制教育重点的帮教对象。我们要以社区教育为依托,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办好。家长和社区要共同努力,法律援助重点倾斜,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确实做好这群法律上的弱势群体的帮教工作,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4、观念和意识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版权所有
法律常识好教好学,也容易考核、容易操作,但常识学习能让大家知法、懂法、用法,但不能保证他们以后能守法、依法。而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不是单靠法律知识来就能保证的,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增强和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我们知道观念和意识的形成是需要经过长期有效针对性的培养,潜移默化和熏陶,是从思想上、观念上、意识上给予不断的渐进的强化和固定。因此我认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应在教育的内容上适当调整,把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努力方向。
5、寓教于乐,强化效果。
篇6
一直以来,在高校法制教育中主要采用“注重课堂教育、辅以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过于急功急利,虽然可指导大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但是,因法制进程一直处在动态状态,此种教育模式愈发不适应,导致法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使其面临较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理念教学
法制教育的本质为理念教育,旨在通过法制教育活动来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精神,形成法律信仰,为此,法制教育在灌输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强化理念教学。然而,在具体的法制教育中,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理念教学,主要以制度内容为主,在制度价值与法律理念方面的讲解较少,将制度看作教育的重点。
(二)忽略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深度不足
现阶段,政工干部是高校法制教育中的主要师资力量,从体制层面上来说为两课教师,同时兼任思政课教师与法制教师,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是与思政有关,系统化学习法学的较少,对法学理论的认知较少。另外,因公共基础课具有沉重的教学任务,这制约了教师的进修学习,大部分均是以自学形式来强化专业能力。因专业水平与素质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片面讲解法律条文,缺少对价值理念的剖析与引导,无法促进法制教育的发展。
(三)注重课堂教学,忽略实践活动
若想强化法律意识,则应在讲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法律情感,强调法律信念。尽量在法制教育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深入体会法律,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法律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切身体验较少,主要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缺少对心理体验的考虑。
(四)课时有限,教学效果不高
法律意识的强化、法制观念的形成均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分析各所高校的法制教育计划可知,课时有限,外加教学改革的推进,法制教育课时被严重缩减,在教育课时有限的条件下,其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另外,一些高校将法制教育安排在第一学年,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其心理正处在调试期,理性思考欠缺,且法律理念教育相对抽象,这在无形之中制约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选择
(一)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目标
在具体的法制教育活动中,应牢牢树立一种理念性教育,尽可能规避或者降低法律工具主义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将其看作一种信仰教育。高校法制教育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贯彻法律制度,达到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法制教育中,绝大多数学校均由思政教师任课,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高校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毕业于法学专业的人担任法制教师,以此来解决当前法制教育中专业性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另外,如若条件允许,还可邀请专业、资深法学专家进入学校开展主题讲座,进而提高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三)重新审视法制教育内容
在法制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法制教育内容。高校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存在差别,它并不强调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也不突显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可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法律信仰的知识与制度开展教育活动,例如,人民思想。只要可强化法学生法律意识,并能促进法制观念形成的法律制度均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高校法制教育还应有效对接中小学法制教育,确保法制教育层次鲜明,且具有一定的延伸性。
(四)依据法制教育规律,编制科学的教育计划
法制教育的本质为理念性教育,为此,应合理延长教育周期,适当调整教育计划。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分离法制与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不要将法制教育周期局限在某个学期或者某节课堂上。在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应合理安排法制教育,在教育初期主要采用课堂教育的形式,并通过笔试来考查学习成绩。在中后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并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进行学习成绩的考查。
三、结语
篇7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背景
1、传统的法律文化背景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致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单纯盲目追求社会秩序的和谐,认为“讼”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讼才能和谐,以诉讼为耻,无讼为德,无讼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礼之用,和为贵”,对破坏和谐的诉讼极力予以反对,主张“讼不可长”、“讼不可妄兴”,无讼是求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受到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现在,民众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厌讼心态,把诉讼仍然称之为“打官司”,遇到问题和麻烦,往往“不信法”,这恰恰违背制度的立法原意和目的,也与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相悖离,与依法治国方略和理念相悖离。法治要求在一定层面上讲缺乏传统文化土壤。
2、现在的社会环境背景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阶段中国社会内部已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轴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继续向前推进,在各行各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同时,平等利益主体多元化进一步生成和发展,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体现出复繁多样。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要求建立健全健康和谐的法治环境,利益主体之间的交往交易、摩擦纠纷需要法律来保护保障,需要用法律途径来解决。
3、法育的课标设置背景
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仅仅存在于小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标中,而且是极少量存在。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标中的总体目标中规定树立法律意识,在分类目标中规定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平;知道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标 分类目标中规定:遵纪纪法,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在内容标准中规定学法知法,目标为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法律意识。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标内容基本与初中相同。在这里,法制教育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作为思品德育内容的少量存在。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教研教改滞后,法制教育与新形势不合拍,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法制教育不够重视。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
1、教育现状
一是中小学法治教学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 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治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普通大学的法治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效果极其欠缺。二是法制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不规范,缺乏生动活泼的法育教学与宣传活动,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三是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在法律已经影响规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2、学生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青少年身体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现象,而其心理成熟相对生理发育明显滞后,因缺乏独立自理、自我约束、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目前,青少年犯罪正是当今世界各国不愿面对而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向家庭、学校、社会敲响警钟,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数量多、蔓延快、危害大,青少年犯罪已逐渐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3、社会现状
一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认识不到位,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受制于社会、家长及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升学率上去了,可“一好遮百丑”,学校就是“先进学校”,不愁生源,雨后春笋般 的“特色学校”,“改制学校”,“名校”,都来自升学率。二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厅一吧”(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往往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作为“六五”普法工作重点对象,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事关国家民族事业前进、发展和未来
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强弱对比竞争,我们必须深入贯切人才强国战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论》提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法律已经影响规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青少年法制教育十分重要,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法律素养、提高青少年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四、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学生、社会现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1、将青少年法制教育设置成独立的课程体系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也因此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迫在眉睫。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去,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师范院校增加开设青少年法律教育专业,为青少年法律教育配备专业师资力量。
2、编写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
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规范已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提高法律素质法律素养的落脚点在于养成和提高人的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及习惯,为切实培养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素养,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该组织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法制教学教材。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特点,编写小学、中学、大学的法制教育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在小学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法制连环画、法制小故事等形式编写教材,让他们初步树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以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等方式编写教材,开展开办法制板墙报、开展模拟法庭、创建校园法治文化等实践活动,让中学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3、将法制教育纳入毕业升学考试考核考评
篇8
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不仅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走入歧途,更要教育少年儿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在中国,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限制,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法制教育的脱节,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解读,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希望对解决少年儿童法制教育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
法制教育;少年儿童;对策
1986年,国家教育部就率先指出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其对培养少年儿童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培养法制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就是指为了培养其作为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的基本观念,建设法制社会,由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通过将传统的纸质传播媒体和新媒体等途径相结合,以宪法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向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
1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1.1知法教育:
知法是守法用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首先将知法、懂法教育,纳入到少年儿童教育的体系当中,贯彻于基础教育的整个阶段。少年儿童知法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的法律宣传、教育,使少年儿童了解与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和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现阶段,少年儿童知法、懂法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举行的相关的法律法制教育课程以及相关主题的法制讲座,例如进行关于少年儿童的相关法律课程教育,或者邀请相关法律从部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题讲座,等等。
1.2守法教育:
守法遵纪是知法、懂法的最终目的,守法也必须以知法为前提和基础。对少年儿童进行守法教育,强调少年儿童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对其进行相关教育。在权利教育方面,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并且容易受到各种侵害,所以我国相关法律都给予了少年儿童特殊的保护,比如关于少年儿童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刑法和婚姻家庭法中对少年儿童权利的相关条款,帮助少年儿童理解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并且依据规定维护自己的权利。在义务的教育过程中,不应该生搬硬套强制的要求少年儿童必须做或者不做哪些行为。对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要结合权利教育共同进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相关法律的出台与支持,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努力,使得法制教育去的一定的成果。但是,具体的特殊对象—少年儿童身上,他们的法制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少年儿童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对法制教育都没有足够重视。学校很多情况下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法制教育,较多只是为了应付,并且配备的法制教育的教师,基本都是兼职教师,其自身的法律修养也需要完善;家庭则把重心放在孩子的身体成长;对于少年儿童自身,由于年龄的限制,往往不能做到自我法律教育。基于这些原因,法制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少年儿童得不到应有足够的法制教育,导致缺乏法律相关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2.2学校未对少年儿童法制教育足够重视:
学校是少年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充分重视法制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注重主课,忽视一些“非考试课程”,课程计划对各门课程的学时、课时安排等等都做了规划,其中作为非考试的课程,很难得到学校的重视,法制教育课程当属这一类。其次,各学校对少年儿童法制教育也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没有领导组织机构。另外,在现有的法制教育课程当中,大多也是为了应付,教师教学也强调单向灌输和说教,总是试图以外部的思想灌输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最后,安排非专业的教师进行兼职的法制教育,敷衍了事,结果令人失望。
2.3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
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少年儿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重要场所。现在有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父母对孩子一味地溺爱,一些孩子变得自我、叛逆,特别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另外一些家庭,父母或者在外挣钱、或者离异,这些孩子缺乏关心和教育,容易出现厌学、暴力等,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最终会使少年儿童走向犯罪的道路,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2.4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少年儿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少年儿童的各种教育都是为了使其更好的社会化,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少年儿童,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尤其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极大地阻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赌博、迷信,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无一不在侵蚀着少年儿童。在社会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应接不暇,少年儿童对各种信息很难做到正确判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诱发少年儿童犯罪。
3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出现多种问题,孤掌难鸣,是很多原因综合导致。笔者主要对影响较大的原因做以简单分析。
3.1素质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和谐发展,不仅要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更要促进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则是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教育要将法制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当中。实际情况则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中小学教育,大部分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对高考有关的考试课程相当看重,那些所谓的副课包括法制教育,就成了完成任务的面子工程,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受到极大的阻碍。
3.2我国普法教育的不足:
普法教育也就是普及法律的教育。自从国家的普法教育政策实施以来,成果显著,人们的法律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普遍得到了提升。但是少年儿童普法的宣传还是不够彻底,普法教育不仅表现为形式主义,而且缺乏长效机制,学校是少年儿童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试教育阻碍了素质教育,学校的普法教育也成为形式主义活动,只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临时成立相关工作小组,根本没有从促进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出发。
4加强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实施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受到多重影响,小到个人大到社会。为了更好的实现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和谐处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在法制教育过程中的关系,趋利避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在法律上保障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贯彻实施:
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保障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实施。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涉及少年儿童法制教育,但是内容不多,而且针对性不强,没有明确将少年儿童作为规定的保护对象。教育部门应该联合检察院、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共同编写适合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教材,将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纳入国家的课程标准当中,并且对实施结果进行合理适当的考核,保障实施。
4.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法制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应该将法制教育打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设置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要结合少年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实施个别辅导的方法,也就是指在进行法制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少年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合理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任法制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在法制教育教学过程中,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少年儿童的教学参与度,提高教学成效。
4.3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奠基性、弥散性和生活化的。在少年儿童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首要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指导。学校可以由专人负责家庭法制教育工作,向家长宣传法制教育方针、政策,传递正确的教育方法,普及科学的法制教育知识。
4.4净化社会风气,改善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
经济全球化使少年儿童受到多元文化、多样价值观、多变精神信仰的影响,社会环境也受到很多不良风气的影响;新媒体的大力发展,也使少年儿童的信息来源丰富多彩,有关部门必须发挥社会教育的支撑作用,对少年儿童的密接社会环境进行整治和净化。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完善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其次,要对少年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进行净化和改善。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生动形象、充满趣味以及开放的教育优势,传播正能量,同时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侵害,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申佩 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谭华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D].2012.5
[2]杨芸.中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D].2014.5[3]任淼.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2.2
篇9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5.渗透法制教育(①抓住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而进行安全方面教育;②硬币引出圆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管理条例》四十四条,怎样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2.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3.渗透法制教育的穿插。
三、教学准备
圆规一把、直尺一把及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1.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导入课题。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出示PPT课件(月亮……)
3.师再次用课件出示收集的图(包括车轮及人民币),请学生观察课件中有哪些图。
圆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请学生回答我们的生活中见过的圆有哪些,同时穿插认识车轮方面,还有注意哪些安全(未成年人不允许驾驶车辆,工厂生产车轮必须检验合格才能进入市场,同时穿插《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认识“硬币是圆的”的同时,提出怎样保护人民币(人民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人民币受到法律的保护,人民币的图样不能印制、破坏等。如果违反了将受到《人民币的管理条例》四十四条规定的警告或者处罚1倍、3倍以下的罚款)。
4.学生用自己的学习用具创作圆。如:硬币、瓶盖、圆规等。
5.在创作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与你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以前学过的用直线围成的)。同时教师出示PPT课件进行比较。
6.在创作圆的过程中使用哪种工具更适用(圆规)。
请学生都用圆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圆。
你们画的圆都是一样大吗?从而导入学习圆的各部分认识。并且板书在黑板上。
7.学生自学课本第56页,并且汇报。
通过自学课本,你学到了什么,并且是怎样学到的?接着教师用PPT课件出示直径和半径的图。
8.出示课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
9.用字母表示圆心、直径、半径。
10.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有哪些?同时是用PPT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再次用圆规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的各部分。你们画圆以后,还想知道什么?
(1)有多少条直径和半径?
(2)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请学生用自己画好的圆写写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师板书:
半径r
同圆或等圆半径r直径d无数条 d=r+r d=2rr=
11.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2.课外作业:课本第58页第二题。
13.总结。
(1)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篇10
现行的教学模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和书本教育,即使加上了多媒体播放案例也仍然偏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而在课程内容上只重知识的传授,照本宣科地就法条额教材内容进行灌输,缺乏对学生权利思想和法制理念的教育和培养,造成了学生们纯粹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局面。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担任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师在体制上差不多都属于“两课”教师,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故授课重点只能放在道德修养教学,对于法律基础教学大多泛泛而谈,致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法制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状况的因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院校本身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一是传统思想影响。中国自古缺少法治文化的土壤,人治思想和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地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许多学生把普通违法行为等同是犯罪,认为就要判刑、关押,这实际上是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重刑轻民”、“严刑峻法”的传统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包青天”、“海青天”思想,实际也就是寄希望于人治。二是政法领域不良风气的侵害。当前社会,以权代法、以权压法、藐视法律的现象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进而打击了人们对法制效用的信心,认为“法律无用、权力最大”。三是教育理念的偏差。具体表现在法制教育观念陈旧,教育重心偏离。大部分高职院校目前是把法制教育纳入到思想品德教育范畴,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为目的的观念教育,注重的仅仅是是法律知识的了解和灌输,缺失了对公民法律理念的培养。
改善法制教育的对策
从理想角度来说,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时时处处进行的,然而,造成当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现状不理想的成因有很多,而且有些是比较深层次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扭转的,鉴于此,我们改进法制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有资源,循序渐进地加以进行。
一是转变观念,切实对法制教育加以重视。首先要改变“法制教育可有可无”的思想和“任何人都可以讲授”的思想,改进师资队伍,配备合格的老师,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在目前师资队伍接近饱和,不可能大幅度引进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应着重对目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法律业务知识的培训。
二是强化课程实效性,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生活。首先鉴于高职院校教学周期较短,重点肯定要放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法制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对教学内容妥善调整,善于取舍,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宗旨进行教学,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偏向不同的授课内容,对重点问题讲深讲透;其次,从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就业创业过程中多发的法律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育,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可能会发生的纠纷。
三是将教学、管理、服务多方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首先,在学校层面,要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管理部门要严明校风校纪,有法必依,令行禁止,让学生明确法律法规具有严格的约束力,违法必究,违规必罚,培养学生的敬法心里;再次,大力开展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法制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法制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