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赛事的理解和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体育赛事的理解和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体验营销的内涵
施密特在他的代表性作品《体验营销》中指出“体验就是个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这里的刺激是针对营销活动而言。随着体验营销的推广与普及,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企业营销决策的前提,体验经济的核心特征有: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体验价值主要是指营销过程中顾客精神价值发生改变但是对体验所支付的成本并不敏感。当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体验营销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体验营销相对具体,只包括对体验本身的营销,即此时的企业的经济提供物是体验,企业营销的过程即是产生体验的过程,消费者通过消费这一独特的感受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并据此对产品价值提出自己的判断。此时,企业向消费者销售的“产品”不论其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属于一种体验。而广义的体验营销包括了通过体验的方式来最终销售产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企业产品的认可程度的提升。此时,体验成了企业的价值突破点。广义的体验营销正如一个方向舵一样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不会误入歧途,而狭义的体验营销则是实现品牌建设的落地工作。
2体育赛事对于运动品牌的意义
体育赛事是一种为竞赛提供竞技产品和相关配套服务的系事件,体育赛事的规模和表现形式受具体竞赛规则、赛程安排的约束,还受到目标受众消费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对于体育赛事的管理具有项目管理特征。一个完善的体育赛事能够满足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能够达到多种目标的和谐统一。体育赛事作为彰显运动品牌实力的舞台,能够为其带来品牌认知、品牌塑造、品牌忠诚的契机。运动员与观众是是体育赛事的重要构成要素。这里消费者并不局限于现场的观众,参赛运动员、裁判员以及随同人员都可以无形中成为品牌代言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的概念也进一步扩展,出现场观众以外,还包括电视观众、网络观众等间接受众。从营销过程的视角分析,体育赛事过程中的体验营销应注重各个环节的专业性问题。例如,转播过程中现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问题,赛后新闻会对品牌的影响等问题。马修•D•尚克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分析了体育营销学,他指出,观众出席现场并观看比赛的主要动机包括获得自尊,远离日常喧嚣、娱乐放松、缓解压力、美学欣赏、团队归属感以及维系家庭情感等;影响观看比赛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赛本身的因素,如比赛的吸引力,比赛环境安排,也包括外部因素,如人口统计因素、整体社会对于体育的价值观念等。体育赛事不同于民间的健身爱好,能够聚焦大范围的体育视觉,最能够展现体育运动的活力和魅力,并最能够高度浓缩体育精神。运动品牌管理者的核心是通过精彩的体育竞赛推动运动品牌的塑造,但由于现在体育运动项目和竞赛种类日益增多,这就需要运动品牌管理者不断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选择精品赛事、个性化赛事塑造独特鲜明的运动品牌,在众多的品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李宁品牌的塑造既选择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体育赛事作为其实施体验营销的主阵地,同时也不会放弃国内大学生联赛这样的契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独特营销使得李宁品牌以低成本获得了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品牌相当的体验效应。当然,体验营销如果作为一种能力的话,运动品牌的技术支撑则是其品牌发展的基础,李宁正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先进技术使得其后续的品牌建设有了保障。比较而言,其他国内的运动品牌则要么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要么有技术实力但没有将其完美地通过体验营销予以展示。例如,国内的双星运动品牌从八九十年代优势品牌的巅峰状态回落到目前的低端品牌。体育赛事通过提供专业的运动品牌考验着运动品牌的技术实力,也通过提供嵌入式的营销互动模式达到传播运动品牌的目的。
3运用体验营销建设运动品牌的策略
要将体育赛事完美地与运动品牌形成无缝对接,有效的途径是深入分析体育赛事本身的独特价值并将其与品牌进行融合。例如滑雪风筝的体育赛事将滑雪的激情与风筝的自由融为一体,为传统的风筝制造商提出了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挑战,更是体育消费观念上的挑战,因此能够准确切入这一细分市场的企业获利颇丰。体育赛事与传统的单一传媒相比,能够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于运动品牌完整的系统化认知,有助于充实品牌建设内容。当然,与传统体验营销相比,体育赛事中的体验营销也有侧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3.1慎重赛事选择,传递最佳体验品牌价值首先需要品牌形象的树立作为前提条件,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往往其形象符合消费者的普世价值观念,基于此才能够形成品牌的正面价值。与此相反,单纯考虑刺激的体验则往往缘木求鱼,即使短期内吸引了众多眼球,但对于品牌价值的长期积累并无益处。因此,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品牌映像不仅会与政策法规、审美标准相抵触还会带来品牌负效应,品牌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品牌个性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的美誉度。根据体验营销概念界定,体育赛事中的竞赛过程除了体现出竞争还体现出合作,除了体现出失败的容忍,也能体现出胜利的喜悦,每场体育赛事都蕴含着生活中的很多哲理,如胜不骄、败不馁的处世态度,一鼓作气、迂回曲折的战术构想等。基于此运动品牌能够被赋予更多神秘的色彩,并伴随着赛事过程中消费者心理的起伏。运动品牌通过细节渗透形成视觉冲击,使得体育赛事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潜意识引导,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后续的实体消费获得美好回忆。
3.2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品牌个性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总能鼓舞着现实中忙碌的人们,借助体育赛事人们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很多安慰。而运动品牌如果能够将体育精神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则更能体现出体验营销的最高境界。例如,耐克运动品牌会根据不同出生年代童年的体育娱乐项目作为主题,通过质朴而又细腻的画面,勾起人们童年时的回忆,从情感上拉近了各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但纵观其宣传的理念总是积极向上,给人以力量。李宁品牌建设中选择大学生联赛这种亲和的营销模式为未来的消费群体奠定了基础。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专业化也越来越成为运动品牌追求卓越的有效模式。其中的卓越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准的不断自我超越,还包括体验营销中充分吸取积极向上、公平合作、忍耐坚毅等体育精神,通过与赛事中体育精神的相辅相成,使得有形的物质商品赋予了无形的人性化品牌。
3.3增强赛事互动,领悟消费观念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需要以互动的方式完成企业的营销策略。体验营销中的互动模式主要包含三种,一种是强制信息输出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形成消费者的消极抵制心理,很难形成信息反馈。第二种是迎合信息输出,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主动为其提供应时应地的信息输出,例如巧妙地通过入场、座次引导传递品牌标示使消费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进而轻松感受到品牌的存在。对参赛运动员来说,提供专业化的运动品牌,消除他们比赛时的一切后顾之忧,感受到周到的服务,无形中形成了体育明星代言无法比拟的效果。当然,互动模式的最高级形式的体验信息的循环往复,这往往需要较为深入的消费心理分析,以及小规模互动环节,往往发生在正式实施营销策略之前。
3.4设计新颖流程,加深体验印象充分利用好体验营销过程消费的特点,设计新颖的消费流程,使得运动品牌能够完整地与体育赛事融为一体。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美好回忆成为消费的一种独特形式。通过回忆,消费者能够将体育赛事情景再现。因此,抓住赛事的唯一性,实施纪念营销是运动品牌借助体育赛事实现品牌飞跃的关键。在整个体育赛事的流程设计上,应该从输入环节入手,例如通过选择展馆的方式以视觉形式完成运动品牌标示的宣传,通过赛前的游戏互动以及有奖竞猜完成赛前品牌的植入,通过比赛期间周到服务完成赛中品牌形象的建立,通过赛后纪念品的发放形成赛后品牌的凝固作用。这种将流程应用到体验营销的模式会形成完整的目标受众品牌普及。
篇2
一、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不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受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课主要是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没有把体育理论课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备课时不去认真钻研教材,不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忽视教会学生如何提高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放手让学生盲目锻炼,尽管学生练了,但并不知道为何这样练,更不懂得怎样科学评价自己的锻炼效果,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2.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缺乏兴趣。由于体育理论知识层次分明,专业性强,知识点难以理解,学生普遍缺乏兴趣,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学校领导应更新体育观念,在重视体育技能传授和竞技体育的同时,更应当传授自我锻炼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并监督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锻炼。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期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以及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采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要在上课时间教授学生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形成自我锻炼能力。为此,必需通过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运动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体育意识。
3.正确处理和预防运动损伤。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如何避免损伤,保持健康。当损伤产生时,帮助学生及时正确地处置,以便减少伤害。同时,要让预防运动损伤成为学生平时参加体育活动时的自觉行为,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意识。
4.提高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能力。随着国家不断举办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人们观看和参与体育赛事的机会逐渐增多。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授比赛项目的历史、规律、规则、特性等知识,解析体育比赛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看懂、欣赏体育赛事,并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比赛项目规则和特性的基础上,适度参与体育比赛。
三、如何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1.教师要改变思想,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忽视、学生轻视体育理论知识的现象,课堂上要加强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应支持和鼓励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或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结合学生实际,教授基本体育常识。以我校为例,没有标准的体育场地,每年的秋季运动会在市体育中心举行。这样,一换运动场地,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找不到各项目的起点在哪里,以致于比赛检录时,裁判找不到学生,学生找不到裁判,时常延误比赛时间。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适时地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喜欢比赛,感受比赛的乐趣。
篇3
1电视体育解说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具备真实性和新鲜性两个基本特点。新闻真实性是指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2]。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最基本的要素。新闻应“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无论任何媒体和个人,都应尽其一切努力确保的消息绝对可靠,应尽量查证所有消息的来源,不能任意地删改、歪曲重要事实。除了真实准确地介绍体育赛事情况之外,电视体育解说员还担负着赛事评论的重任。体育赛事评论必定反映出解说员的个人观点和看法,而这些观点和看法又往往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引导性。所以,在进行赛事解说中,体育解说员应该与其他新闻工作者一样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既准确地描述赛场上的真实情况,不隐瞒重要情节,又要在评论中持公正和中立态度,绝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添枝加叶,夸大其词。在以前的体育解说中,一些解说员在谈论球员转会等敏感信息时,存在主观臆断、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现象,这肯定会对电视观众产生误导。
2电视体育解说的公正性原则
早在20世纪50年代,体育解说员的倾向性问题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时任国家广播事业局局长的梅益同志曾指出,解说员的适度倾向性要与客观、公正相结合[3]。半个多世纪中的体育解说事例表明,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不存在的,解说员在赛事直播解说过程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看法或多或少地带有个人倾向性。如今,几乎所有的体育迷在收看赛事转播时,尽管对赛事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希望自己所在国家、地区或自己支持的运动队(员)获胜,当解说员的评论客观公正且与自己的观点相近时,就会在获得美好精神享受的同时在情感上与解说员更加亲近。例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随着刘翔闪耀雅典,央视体育频道解说员杨健也在短短的13秒时间内成名。“刘翔赢了!刘翔获得了奥运会冠军!”,这眼含热泪、高声呐喊的激情释放,不但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体育解说界的一段经典。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项目的金牌,当时,现场的比赛特写镜头和解说员的激昂情绪,使所有收看比赛的中国电视观众受到了极大感染,他们与解说员一样为刘翔感到自豪,为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解说员只有与受众产生共鸣,才能使体育解说更加完美,而这种共鸣多产生在有本国选手参加的体育比赛的解说中。在有本国选手参加的体育比赛的解说中,解说员表现出适当的倾向性,观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对于没有本国选手参加的国际体育比赛而言,解说员保持中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感情过多地偏向某一方,很有可能使观众产生厌烦情绪,例如黄健翔在解说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时高喊“意大利万岁”,使很多中国球迷至今仍感到别扭。
3电视体育解说的生动性原则
体育解说的功能大致可归纳为4个,分别是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4]。电视体育解说员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使观众在欣赏电视画面的同时也得到听觉上的享受,这是体育解说审美功能的要求。严格地讲,声音是有形象的,宋世雄、孙正平、于嘉、黄健翔等著名体育解说员,都在观众心目中留有良好的声音形象。在电视体育直播过程中,解说员的声音形象与受众的感觉印象互相渗透。音质纯正,吐字清晰、流畅,声音圆润且节奏轻快,是一个体育解说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体育解说员要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感染电视观众,为观众带来美好的听觉享受。观看体育比赛是一种健康高雅的休闲娱乐活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舒缓人的心理,而这离不开体育解说员轻松畅快、生动形象的讲解。语言传播发生学认为,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关键是处理好情、声、气的关系,以达到因情用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的目的[5]。与无线广播体育实况转播相比,电视体育实况转播中解说员的荧屏形象也十分重要。训练有素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体育解说员一般都能做到仪态端庄,举止大方,精神焕发,积极向上,都能在准确传达新闻信息的同时富有创造性地用身体语言表达新闻的意境。目前,我国的电视体育解说员在解说席上一般都是身着正装,较为庄重。在国外,一些体育解说员的穿着虽然较为简单、随意,但也不失庄重,且多符合体育比赛的特点和大众审美的要求。
4电视体育解说的独特性原则
电视体育解说员是体育新闻的报道者和电视观众观赏比赛的引导者,无论是否出现在比赛现场,或多或少都要受到赛场气氛的感染,体育解说员正是通过自己充满感彩的语言吸引电视观众的注意力,与电视观众一起观赏比赛并感受赛场气氛。电视体育解说员需要用充分的激情去感染电视观众,一个性格内向保守、言谈举止四平八稳的人是很难做好解说工作的。著名电视体育解说员黄健翔曾经说过:“我首先是一个狂热的球迷。我的思想感情和每一个球迷都是一样的。当球场上出现险球或进球时,我的喊叫实际上是大家最想表达的情绪的一种恰如其分的表现,此时我应该是广大球迷的代言人。”电视体育激情解说需要解说员极深的情感投入,来自于解说员真实情感的流露,来自于解说员对比赛项目和体育赛事解说工作的挚爱,解说有本国运动员(队)参加的国际赛事时,更来自于强烈的爱国激情。没有个性的电视体育解说往往是失败的,并且会有损电视台的品牌形象。对于一个体育解说员来说,个性化首先体现在他本身就是一个体育迷。解说员只有通过言语凸显自己是一个体育迷,才能与电视观众产生共鸣并得到观众的认可。
5电视体育解说的灵活性原则
电视体育解说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是一门即兴发挥的艺术,如果生搬硬套,就失去了现场解说的意义,就会成为体育新闻播报。因此,电视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要能够根据体育比赛形势的变化和电视转播画面镜头的切换,及时、准确、生动地将赛场上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这要求解说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包括观察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等。体育现场直播的魅力在于体育比赛悬念重重,有很大的偶然性,这要求电视体育解说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的判断反应能力,以便及时、准确地解说和评论比赛,而比赛直播中解说员的口误,大都与其观察能力或判断反应能力直接相关。赛场上瞬息万变,体育解说员必须全神贯注,不放过赛场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同时,解说员要提前准备好与比赛项目和参赛各方相关的详实资料,做到有备无患。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顶级赛事,在比赛时间上首先考虑的是照顾当地观众,这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转播以及观众收看比赛带来不便。目前,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引起了国外和国际各大联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运营者的关注,他们为了兼顾中国球迷,有时将比赛安排在北京时间晚间而不是凌晨来进行,即使这样,时差问题仍然是困扰很多中国球迷和电视体育解说员的一大问题。比如,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的比赛多安排在北京时间晚上9时到次日凌晨,赛程长达一个多月。因此,在体育直播中,倒时差是电视观众和体育解说员不可避免的问题,电视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倒时差等环境适应能力,要能根据电视体育直播的需要及时调整生物钟,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为电视观众服务。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体育直播的收视率,体育直播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最明显的变化是普遍邀请体育解说嘉宾与解说员一起解说比赛。在有解说嘉宾参加的电视体育直播中,体育解说员的合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解说的成败。体育解说员应全面了解解说嘉宾的知识结构、擅长项目、语言风格和习惯等情况,进而商定合适的配合方式(如商榷、谈论等),这是合作解说成功的基础。如果采取探究商榷的解说方式,解说员就应当放低姿态,谦虚礼貌地向嘉宾请教。如果采取谈论的解说方式,解说员就应当以朋友的口吻与嘉宾交流,可以畅所欲言,但所聊内容要与比赛相关,应是电视观众乐于了解的,决不可不顾观众的感受随心所欲地闲聊。如是初次合作,体育解说员应事先与嘉宾进行交流沟通,初步掌握嘉宾的特点,这样在解说中才能发挥嘉宾的专业优势,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合作解说过程中,解说员应谦虚、礼貌地邀请嘉宾进行现场评论和分析,并适时加以引导。毋容置疑,解说员与解说嘉宾间的良性互动以及解说嘉宾主动性的充分体现,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解说变得更加精彩,如在直播2008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赛时,解说嘉宾张卫平曾反串记者在解说席上采访了姚明,这种“反常”的举动反而更受观众的欢迎。
篇4
1.1教与学良性互动
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一堂体育课的形成。师生互动是言语的有效沟通、情感的交流、互相的理解和支持。良性的互动可以做如下的分析:首先,师生互相欣赏,教师的欣赏尤其重要。在课堂的开展中,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什么的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更多的运用欣赏的态度发现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的发展锦上添花。其次,更多地运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教师在一些教学内容相对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或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上,需要更多地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和勇气参与其中,使学习的成效最大化。
1.2教学创新即时启发与生成
教学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如教案一样完全一成不变的。相反,教学是即时性的,尤其是学生的学习会随着当时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而改变。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适时地把握体育课堂,及时地做出应对和改变,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当时学习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学习反应,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或者采纳学生建议和要求,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索,或者适时地做出妥善的引导,有效地应对学生的需要,使大学体育课堂焕发生命力。
2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2.1师生精神共鸣
体育运动由来已久,能够强健人的体魄是其发展最基本的功能。体育之所以能够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几千年来备受人们推崇,关键性的还是其包含的体育精神。至今风靡全球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体育精神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以此,大学体育课堂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灌输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中去,使学生在体育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促使人格的完善。首先,坚强性共鸣。大学体育不仅仅需要理论的学习,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会有很多高强度的动作,需要学生有充分的理论做支撑,同时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也必不可少。其次,审美性共鸣。体育包含的力量美、速度美、造型美,会促使学生更加青睐体育,迷恋体育带给自己美的享受和。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从体育中感受美、体验没、创造美,使师生产生美的精神共鸣。
2.2师生文化共享
各种体育赛事、体育运动都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探讨体育文化,实现师生文化的共享,是师生共同形成崇高的体育意识。第一,体育文化创新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体育赛事层出不穷,信息化也能及时地将各种体育赛事的创新记录传播开来。世界记录的更新、新的体育项目的发展,让大家兴奋不已,并在课堂中达成信息文化的共享,激励大家对体育的向往。第二,体育文化魅力共享。体育运动中物质文化也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和学生的共享有能够引起师生的共鸣。如体育服装的享受,篮球球服,跆拳道的服装,各种体育器材带给大家的美和无限的魅力,融合在体育实践中,促进本身提高的增强。
2.3师生魅力共创
师生在课堂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更需要亲身体验体育带给大家的魅力。体育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努力克服这其中遇到的困难,敢于挑战自己,乐于挑战自己。在教师的协同下,不断地超越自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结语
篇5
本节课开设的背景是因为当天下雪,无法在室外上体育实践课,刚好当时又是索契冬奥会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些关于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影像和文字资料,为高二的学生呈现了一堂《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简介》室内课。
以冬奥会和冰雪运动作为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内容是根据《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关于“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的理念提出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冰雪运动的项目分类;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感受冰雪运动之美,增强对冰雪运动的兴趣。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展示,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教法与学法我采用讲解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通过欣赏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精美图片,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冬奥会的知识简介
介绍冬奥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历届举办时间、城市、奖牌、比赛项目。
2.冰雪运动项目简介
冬季奥运会,共计有15个大项。其中又分为冰上项目(5个大项)和雪上项目(10个大项)。冰上项目5个大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雪上项目10个大项: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有舵雪橇、俯式冰橇、无舵雪橇。在本部分我为学生设置了“冬奥连连看”的小游戏,让学生将冰雪运动项目和图片一一对应连线,让其主动参与,营造能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
3.分别讲解每一个项目的特点和详细分类
本部分讲解的重点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短道速滑。介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讲大杨扬、小杨扬、王、李坚柔等优秀运动员的故事,通过优秀运
动员自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本部分还设置了学生的讨论题目: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以
及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的区别。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和归纳其中的区别,选出代表来展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视频展示
本部分精选了花样滑冰、高山滑雪、极限滑雪三段视频的展示,三段视频各具特色,通过三段视频中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音乐风格为学生展示了三种不同的美。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师的设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简介》的教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所得”
本校地处北方,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过正规或不正规的场地滑冰体验,对冰和雪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学生真正感受过竞技比赛中冰雪运动的魅力。《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简介》室内课的教学为学生填补了关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冰雪运动的知识空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还发现体育教师要积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可以利用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对体育教学有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体育课教学。大型体育赛事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节课我为学生展示了索契冬奥会上花样滑冰项目的视频剪辑,运动员们高超的技艺和极富感染力的运动之美,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高中体育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关于运动技能内容的第一点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我将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知识做成了精彩的PPT,让学生在欣赏一张张美轮美奂图片的同时,掌握了关于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知识。
3.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本节课,我为学生展示了我国在冬奥会上获得奖牌的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图片,还为他们讲述了优秀运动员获得成绩背后的一些小故事。看着五星红旗升起在冬奥赛场的时候,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二)本节课的“缺失”
本节课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衔接不够紧密,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通过PPT和视频来为学生呈现的。在PPT展示和视频展示交替进行时衔接得不够好,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再上的时候,我一定要精选PPT,提前剪辑好视频内容,让教学过程更加的紧凑。
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重点还不够突出,或者说我还没有真正地把握好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有点泛泛而谈的感觉。以后再教的时候,我一定要确定好重点,把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的内容精讲,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学生学习的效度为正相关。很多教师虽然在课前做了很认真的准备,但在课堂上还是有一些无关教学内容的话讲出来,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修炼语言功底,言语一定要做到准确扼要,生动形象。
(三)本节课的“特色”和“精彩”之处
本节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简介,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关于冰雪运动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在索契冬奥会进行的同时,学习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知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本节课的精彩主要体现在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上。本节课我通过PPT展示和视频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激情澎湃、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尤其是花样滑冰、高山滑雪、极限滑雪三段视频的展示,三段视频各具特色,通过三段视频中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音乐风格为学生展示了三种不同的美。在学生的参与度上,我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以及雪上项目中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的区别。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积极而热烈,我选了两个组的代表为学生做了展讲。可以说,本节课学生不仅仅欣赏了冰雪运动,而且通过积极参与,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篇6
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一个另一个场景,天桥茶馆,只有一个观众,而郭德则却在舞台上卖力的为这一个观众表演着相声,想办法让这唯一的观众开怀。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懂得并实践着这样一个简单,但却是金科玉律的道理――观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在一个大型线下比赛中,现场观众对于比赛和赛事品牌来讲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其实就是赛事的衣食父母。
对于比赛来讲,现场观众是刺激比赛队员发挥的动力,没有现场观众,线下比赛的意义将大打折扣。此外,现场观众还是比赛转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体育赛事其实是人的赛事,赛事的转播除了比赛内外,还必须利用现场观众的情绪来感染电视机前观众的情绪,只有这样的赛事才能称之为一个好看的赛事。
现场观众对于赛事来讲,首先他们是赛事品牌最佳的宣传者。因为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比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后者受到感染是某一场比赛,他会说,某某打某某真好看;但前者的觉是对整个赛事的,他会说,ESWC真好看!其次,现场观众也是赛事主要的消费者,他们会购买门票,购买纪念品,购买赞助商的产品等等。而这种消费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能比的,因为他们只是潜在的消者。
其实这样的道理我一直不否认我们的赛事了解,甚至理解的更深刻,但正像其它的相声演员知道观众的重要性但不能成为郭德则一样,所谓的郭德刚精神的实质并不是懂得,而是实践!
为什么实践这么难?
因为实践是需要细节的,而细节需要积累。比如比赛开始必须准时,每场比赛的间隔时间也应当合适:如果比赛场馆比较偏僻,能不能租几辆大巴到各个固定的地点接观众;现场的座位安排是否能让观众感觉能较为舒适的观看比赛。总之这一切都是能留住观众的基本功。
因为实践是需要思考的,而思考需要精力。比如观众愿意去现场看比赛是为了什么?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感受现场的气氛,但在我们的赛场能感受这样的气氛吗?不能。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赛场解说只能在电视机前听到,在赛场却是无声的。如果没有解说,现场的气氛是根本不可能被调动的。而现在没有解说是因为害怕解说会影响选手的比赛,这时,我们就会想到韩国国际比赛中的包厢,如果有了包厢,那就能解放解说,解放了解说也就解放了观众,最终就是解放了赛场。
归根到底,实践其实是需要成本的。所有的实践,比如隔音的包厢,比赛时间准时的现实间算就是成本。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能忍受一段时间的痛苦,那沉默的赛场依旧是沉默的。
如果给我们沉默的赛场找一个理由的话,那我们只能说这是电子竞技发展初期的阵痛。就是在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的现实下,现在我们必须去面对一个选择,是把握电脑前的观众还是把握现场的观众,而我们只能选择前者。
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前言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课程一直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涉及每个大学生,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来更好地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体育运动精神,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2]。体育课程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主要以认知为主,而体育教学主要以头脑、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合作锻炼为主,这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体育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的枯燥教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合理,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3]。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健康意识,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和比赛,可以加强公平竞争的意识,同时把这种公平竞争的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4]。传统的体育课更多地是以学分为目的,学生被动地接受,通过体育教学改革改变学生热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被动上课转化为主动上课,促使学生有足够的动力来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并不只是以修满学分为目的,把体育带进生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高校体育彻底摒弃原来枯燥乏味的状况,深化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未来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改革时代[5]。
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分析
2.1体育课程设置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大部分院校采取行政班和混合班各占一定比重的混合方式,行政班按学校特色项目授课,混合班按选项制授课。第二,全部选课制授课。第三,选课制和体育俱乐部制混合方式。选项制单单是在课程形式上进行改革,并未突破传统的高等体育教学课堂设置,也无法由“第二学堂”转变为“第一学堂”。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通过将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课程化的方式,采取相应的评价手段,很好地将“第二课堂”转变为“第一课堂”,形成灵活多样的大课程的体育教学格局。体育课程的俱乐部模式打破了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学校每学期都将举行各种具有校园特色的体育运动活动,大力开展大众操、校园马拉松、三人制篮球赛、羽毛球赛、排球联赛、网球赛等活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运动,在参与中感受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魅力。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运动设施,举办各项体育赛事活动,俱乐部的各级会员可以一周多次选修体育课程,根据运动技能水平,对水平较高的中高级会员进行开拓式的教学,体育教师加强体育运动的临场指导。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点。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改革发展,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的进程,同时在深挖体育专项人才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全方位渗透式的浸入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建立起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养成长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进了一步。
2.2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特点
大学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寓教于乐,打破传统体育教学课程固有模式,教学形式多样。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根据校园条件,开展具有校园特色的大众和特色体育活动,传播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同时按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体育技能的运动水平为核心进行划分。体育俱乐部建立起准、初、中、高级会员制度,根据各级会员的身体状况和竞技水平开展课程教学,同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确定课程考核体系。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充分满足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同时使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多样化、丰富化、灵活化。这种模式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整体运动竞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除了体育教师的严格组织管理外,又加入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系统化。体育俱乐部开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的特点,促进了高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培养,同时有利于高校发掘体育专项人才和技术人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全方位发展,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未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3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数据库的建立
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体能测试的各项指标建立科学的体质监测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每年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追踪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状况,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特点,对俱乐部课程进行改革。比如:很多体质健康数据研究表明,个体肺活量与个体的身高、体重有相关性,身材高大、体重较大者,肺脏体积更大,肺泡面积更大,身体需氧量更大,需要更大的肺活量才能够满足。但是在身高、体重一定的情况下,肺活量与日常运动强度有极大的相关[6-8]。因此,根据学生的体质监测结果,适当调节体育运动课程,例如:体育教学之后增加学生的跑步训练,平时多要求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提高个体肺活量[9]。促进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在满足学生基本体育课程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竞技体育技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追踪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正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体育课程来讲,一味地追求实践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也不能解决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教育之外,还设置了专项的运动理论课程的学习。比如对各项运动规则和技能的理论培训,经过体育教师的专业课理论培训,很多学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在各项俱乐部活动中担当裁判,辅助教师完成各项赛事,推动了学校运动赛事的举办,为后续学校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专业教育服务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通过各种体育运动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体育运动赛事的举办,俱乐部各级会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以往的传统体育课程相比,避免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枯燥乏味,通过灵活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改革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专业体育为主题,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这门学科[10]。未来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会更多考虑各级体育运动俱乐部成员的身体素质和爱好等方面的因素,细化体育运动课程,满足各类学生和人群的需求,使学生在轻松、良好愉快的氛围内学习体育课程,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体育俱乐部的体育课程活动以教学、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存在。在大学学习期间,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发展状况和个人兴趣,选择参加各类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完成体育学分的学习。同时,体育艺体俱乐部模式也充分挖掘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潜力,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体质发展状况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相结合,是体育教育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部门,通过体育俱乐部的严格组织管理结构,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能力,形成系统的体育竞赛制度,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起良好的体育赛事秩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高校体育运动。大学的体育俱乐部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特点为基础,增强学生体育竞赛的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会员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校园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篇8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中国网球公开赛;价值创造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39-04
Study on value creation of China Tennis Open Based on CES Model
WANG Xin-ping,HAN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CES model of value creation of professional tennis tournament, analyzed the value claim, the value evaluation, the value sustenance of China Open, considered that the China Open must achieve the Government's value claim with city market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and create value of experience; integrated promotion brand and create value of China Open; focus on consistency of brand personality and achieve the value of sponsors; innovate on operating way and to achieve business value claim of China Open’s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Key words: sports econmics;China Tennis Open;CES value creation model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除世界4大网球公开赛外,项目设置最为齐全、囊括WTA(女子)、ATP(男子)、ITF(青少年)的比赛,其目标就是要与4大公开赛比肩,成为国际上具有体育品牌效应的“第五大满贯”赛事。职业网球赛事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将资源要素,投入到职业网球赛事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而创造价值。价值创造是职业网球赛事兴起、持续乃至兴旺的最根本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价值创造的CES模型剖析和研究中网,为中网的发展提供具体、崭新的思考。
1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的CES模型
职业网球赛事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前提下,为将资源要素投入到职业网球赛事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创造价值,即职业网球赛事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Chesbrough和Rosenbloom[1]认为,价值创造活动由价值主张、内部价值链结构、价值网络等6个要素构成。翁君奕[2]提出了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3个维度组成的价值创造分析体系。原磊[3]则把价值创造分析体系演化为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4个维度。项国鹏[4]把价值创造归纳为CESS价值创造模型:价值主张、价值评定、价值支撑、价值维护。为了更好分析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活动,进而对价值创造活动所涉及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获得赛事超额利润的目的。通过汲取上述研究的有益思想,特别是项国鹏的CESS价值创造模型,结合职业网球赛事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把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归纳为CES模型,包括价值主张、价值评定、价值维护3个维度。
价值主张是职业网球赛事相关利益主体,因对职业网球赛事进行资源要素投入而产生的价值回报要求的总和,职业网球赛事各个利益主体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赛事所存在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从而提出自身的价值主张,并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一种全新的要素组合和应用方式来实现价值主张。价值评定是指职业网球赛事基于各个利益主体的资源要素,投入大小对主体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确立职业网球赛事的价值导向及价值领域定位。通过价值评定,职业网球赛事能减少因各个利益主体价值主张的冲突而导致的价值损失,按最优价值主张确定价值导向,使各主体价值主张协同一致,从而达到价值主张总和最大化。价值维护是指对职业网球赛事的价值创造中的各变量进行实时监控测评,发现消长变化进行改进与提高,保障价值创造的可持续发展。
2中网价值创造的CES模型分析
2.1价值主张
目前,北京市政府、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中国网协作为举办中网的政府组织其价值主张,主要是将中网作为实现北京市政府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宏伟计划的动力之一。赛事转播商作为购买赛事转播权的赢利性组织,其价值主张必然是通过转播赛事吸引企业进行广告投入从而获得盈利。赛事的收视率以及转播权的经营是价值实现的根基。赛事运营者的价值主张主要是实现赛事的盈利,打造第5大满贯赛事,促进赛事的可持续发展。赛事赞助商对于中网的价值主张是通过赞助比赛来获得其品牌的传播收益,其主要的基础是赞助商和中网能够分享消费群体和相近的价值取向。赛事观众对于中网的价值主张无疑是高品质的赛事享受,观众通过购买门票、付费点播观赏比赛,以及参与赛事嘉年华等互动活动、购买赛事相关产品,通过“以脚投票”选优汰劣实现价值主张。
2.2价值评定
当前中网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利益主体按重要性可以排序为政府、赛事观众、赛事赞助商、赛事转播商。因而中网的价值导向应倾向于政府的价值主张,即将中网打造成推动北京构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动力之一,价值领域定位为奥运会后“北京市体育产业的支柱”。中网赛事运营商应据此协调各主体的价值主张,减少因价值主张的冲突而导致的价值损失从而达到价值主张总和最大化。当中网发展步入到成熟阶段,作为一项商业性的赛事,其价值主体将发生变化。目前4大网球公开赛等国外体育赛事的主要盈利来源是电视机构、观众、企业,辅助盈利来源是政府、传媒,潜在来源是欲进入企业和意向观众[5]。有鉴于此,可以认为在中网的成熟阶段其相关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可以排序为赛事转播商、赛事观众、赛事赞助商、政府。中网的价值导向及价值领域定位应倾向于满足赛事转播商、赛事观众、赛事赞助商的需求,打造国际知名的第5大网球赛事。中网赛事运营商应据此进行协调工作,实现价值主张总和最大化。
2.3价值维护
在中网各利益主体伙伴关系的建立方面,由于中网产权关系尚未明确,赛事转播商、赞助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契约关系,在实际运行中并未落到实处,导致中网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资源交换、信息交流、利益分配等出现诸多问题。同时由于赛事实际水平与赛事定位存在差异,造成观众的赛事满意程度较低,因而较难扩充赛事的活动规模和空间,降低交易成本。在赛事利益隔绝机制方面也有较多问题:一是赛事融资渠道单一,中网主要由政府投入,因而不具有良好生产投入来源;二是文化沉淀尚浅,由于中网发展历史短暂,融入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需要漫长的时间;三是中网名不符实,不能形成规模经济,问世之初便宣称要办成“第五大满贯”赛事的中网,目前奖金、积分、规模与4大网球公开赛差距甚远;四是赛事运营商的战略适配存在能力缺陷,导致不能满足赛事赞助商的价值主张,造成赞助商的流失与更迭频繁。
3基于CES价值创造模型的中网价值创造
3.1以城市营销实现政府对中网的价值主张
作为中网最重要的利益主体,满足其价值主张,必须以城市营销为手段。当前全球化塑造了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促使城市领导者们必须实施城市营销,以成功地提升城市形象、推销城市和稳固既有位置。所谓城市营销,就是以城市在区域中的合理定位为前提,运用一系列市场营销的意识、机制和手段,对城市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在充分发挥城市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以及城市有形、无形资产的增值,满足目标市场(投资者、游客和居民等)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或过程的总称[6]。北京市政府将中网作为实现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动力之一的价值主张,显然也是出于这种城市营销的考虑。通过城市营销实现政府对中网的价值主张,实践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要达到宣传城市的目的,城市领导者必须提高营销城市意识和中网在提升北京城市品牌方面的独特作用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与赛事运营商开展有效合作,将北京城市品牌要素融入到赛事的宣传,并获得媒体的曝光;为了借助赛事实现城市营销的目的,政府应将行政和公共财政作为有效的推进手段;政府在采取措施实现对中网的价值主张时应遵循“政府管理、顺应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原则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实施对策,“有所为、有所不为”注意社会公平、城市和赛事可持续发展,通过健全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在制度上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其他中网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
3.2满足赛事观众需求,创造体验价值
4大网球公开赛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中网必须满足观众对高品质赛事享受的需求,创造体验价值,从而在观众心目中与其它运动项目和赛事区别开来,并对观众形成特别的吸引力,从而使观众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渐稳定自身的选择,从此忠诚于中网及其赞助商。中网应以满足观众需求为出发点追求顾客满意:首先,积极升级赛事,提高赛事质量。由于职业网球赛事运行机制的基础是奖金与积分体系,所以应抓住这两点对中网进行赛事升级。从2009年起中网将全面升级。男子赛事总奖金达到200万美金,仅次于4大公开赛、9站“1 000分赛事”和10站“500分赛事”。其次,吸引明星参赛。职业赛事的发展必须依托明星,因此中网的发展必须也依赖于明星,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明星发挥,放大明星效应。其三,培养本土参赛选手。如果没有本土球员的出色表演,会很影响上座率和赛事的发展。四大满贯赛都有本土的世界顶极选手做支柱,如果中网要想深入人心,本土精英绝对不可缺少。所以,需要让专业队向职业队转变,走职业化的道路,借鉴职业选手培养模式,积极与国际职业网球接轨,使我国选手真正步入职业轨道,走中国特色的职业选手培养道路[7]。最后,突出体验特色。体验价值的知觉主要来自于观众与赛事,在直接或远距状态下的互动。中网应针对观众的个性需求提供基于“一对一服务”甚至“多对一服务”基础上的“个性化服务”。通过赛事本身、嘉年华等赛事推广活动以及赞助商赛事品牌推广活动的有机整合,让观众获取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使其在经历娱乐、感官诉求、情感抒发和互动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总和不断扩大,从而创造并扩大体验价值,感受中网及赛事赞助商的品牌个性和价值。
3.3整合推广中网品牌,建立赛事利益隔绝机制
按照市场驱动的原则,任何涉足于体育市场的运动项目和运动产品都需要在体育市场中创立、保持和发展自身品牌。整合推广中网品牌,树立中网独特的赛事形象和文化品味,可以有几种方法。一是文娱结合,提升赛事价值。NBA等知名体育赛事经常采用战略联盟的思维模式,与文化娱乐进行联姻,来增强其产品的卖点。中网的发展也可以走这条道路。二是实施整合营销传播。中网整合营销传播中所有的营销沟通方式均应围绕着赛事展开,重复持续地向广大消费者传递中网“第五大满贯赛事”的赛事形象定位,实现与其他网球赛事的区隔。三是突出亚洲特色。亚洲网球整体水平较低,国际知名的网球赛事也较少。因此中网应发挥地处亚洲的地缘优势,通过协助亚洲球员迅速进入世界网坛的舞台,推广和壮大自己。
中网赛事价值的最大化来源于有效赛事价值维护,其中就包括建立赛事利益隔绝机制,需要从以下几处着手:一是重视央视在中网推广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以及中网9大白金赞助商之一的央视,具有无可匹敌的传播影响力和覆盖面,是最佳顾客接触管道,对于中网相关利益主体价值主张的实现具有“杠杆效应”。二是设置利润屏障,保障价值回报。体育赛事利润屏障是指赛事运营组织为防止竞争者(如同类赛事、其他娱乐品牌等)掠夺自身赛事的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5]。具体而言,中网应利用WTA、ATP针对中网而设置的赛制、积分规则进行壁垒设置,阻碍竞争对手进入;发挥拥有中网未来10年赛事推广权的赛事运营商TOM集团的赛事推广能力;对于国内以及亚洲精英选手进行激励,吸引其参赛并能积极发挥,巩固亚洲最高规格综合性国际网球赛事地位。三是响应政府价值主张。出于城市营销的考虑,政府将会为中网的运营机构带来各种资源,为吸纳这些资源乃至获取更多的资源推动中网的发展,中网运营商必须要理解政府在中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洞悉中网与北京城市形象推广的紧密关系,通过调整自身战略,借势发展。
3.4积极推进战略适配,实现赞助商价值主张
伴随中网发展,赛事赞助商这一赛事利益主体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将成为赛事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因而对中网赞助商需要积极推进战略适配,实现赞助商价值主张。首先要追求赛事和赞助商在品牌个性上的一致性。国内学者某些研究已表明:体育赛事和赞助商在品牌个性上的相似或一致有利于提升赞助商的品牌形象,增强赞助营销的效果[8]。中网创立之初就力求打造时尚、年轻、活力、主流的赛事品牌个性,经过几年的发展这种品牌个性逐渐被人接受。赞助商追求与中网在品牌个性上的一致性,将成为自身品牌价值提升最有力的一条杠杆。其次是赞助商赞助中网应立足长远,积极规划,科学实施,可以通过专业的策划制定出包含广告、公关、促销、社交和营销在内的全面的品牌推广杠杆策略,同时以中网为中心,实施多种配套营销措施。再次是赞助商应该善于利用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抓住中网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事件,扮演关键角色进行多角度的品牌推广活动。最后是赞助商投入资源赞助中网必须注意价值回报的衡量。虽然通过数理模型和财务手段对赞助的价值回报进行具体的量化衡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亚洲网球赛事专家、TOM集团成员公司Media Serve董事总经理林肯认为企业一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衡量:是否通过赞助推广了企业和产品;是否防止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捷足先登抢占了赞助商资格;是否利用赞助商的便利条件答谢了长期客户、建立了更紧密的商业关系[9]。
3.5创新运营方式,实现赛事转播商价值主张
中网赛事转播商作为转播赛事、扩大赛事受众覆盖面,实现赛事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以及作为中网赛事运营商与赛事赞助商的赛事价值与赞助价值交换的有效实施平台,其重要性必须加以重视,因此需要创新运营方式,实现赛事转播商价值主张。首先要注重新媒体赛事转播开发,增加赛事转播价值。所谓新媒体是指网络、手机、公交移动、IPTV等媒体。中网赛事观众属于年轻时尚、优雅动感、富有、注重品味、接受过较高教育的消费群体,对于新媒体具有广泛认同度和接受度。因此为了增加赛事转播的价值,赛事转播商应重视新媒体的赛事转播开发。其次是通过多元化经营,增加价值。随着体育产业发展,赛事转播与赛事推广逐渐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格局,促进了赛事转播商的发展,中网的赛事转播商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战略思维与举措。最后要创新运作手段,提高赛事转播价值。主要有以下策略:改进图像质量:通过提高画面质量,提高赛事的欣赏指数,赢得更多的观众;扩大消费群体:通过发掘明星效应和开放娱乐功能,以此吸引非体育迷、女性消费者;策划相关活动:围绕赛事策划相关活动,充分延伸赛事资源的价值;开发广告资源: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对赛事转播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开发赛事广告;二次销售版权:获得体育组织特许的转播商,可以将版权在自己覆盖的区域内,向其它电视台再授权,进行二次销售[10]。
职业网球赛事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基于CES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模型,在价值主张、价值评定、价值维护3个维度对职业网球赛事进行综合审视,能够使我们明晰职业网球赛事从价值来源到价值实现的价值创造全过程,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价值创造活动所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进行优化整合,从而促进价值创造活动的有效进行。中网可以运用CES职业网球赛事价值创造模型,发现和改进自身价值创造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指出,其他相关职业网球赛事也可结合自身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与能力运用CES模型,并可有针对性地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 Chesbrough H,Rosenbloom R S.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3):5-34.
[2] 翁君奕. 商务模式创新[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19.
[3] 原磊. 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 中国工业经济,2007(6):70-79.
[4] 项国鹏,韩思源. 资源环境约束下“浙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6):3-8.
[5] 邢尊明,孙民治. 体育赛事盈利模式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14-18.
[6] 于涛,张京祥. 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J]. 城市问题,2007(9):97.
[7] 刘青,田园. 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57-1559,1583.
[8] 李亮. 基于品牌个性匹配理论的赞助营销评估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06.
篇9
我是5月19号进入三秦都市报体育部实习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体育新闻很少,甚至在19号到22号,体育,娱乐版全部停刊,在那几天里,我一直埋怨自己选错了部门,要是在社会部那该多好,现在在肯定会很忙碌的,这时带我的刘志强老师就跟我说:“其实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现在体育新闻不多,但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一些体育方面的书,充实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在过一段时间就是欧洲杯了,但你对欧洲杯却不了解,也刚好可以借此机会恶补一下,到时采写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些。”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让人感觉既漫长又短暂,而这次实习的经历也是既难忘又充实。回顾走过的点点滴滴,让我亲身体会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也让我对新闻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实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社会实践面,也提高我的新闻采编和采写能力。在此,我想谈谈我对此次实习的一些体会和自身的一些不足的地方。
我的体会:
第一,勤劳+勤学。
要到的最早走的最晚。赶在老师之前先去领当天的报纸,然后可以打扫一下办公室的卫生,之后再看看当天的报纸,看看和老师昨天一起采写,当天见报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笔记本上作记录,然后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并找出其它报社的同源新闻,仔细对比一下,看哪个写的比较好,到底是好在那里的。这样也可以了解自己在这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对比才有发现。还有就是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对于不懂的问题和知识及时的问老师,或者查资料。这样才便于自己更快的进步。“腿勤、嘴勤、耳朵长,是当记者的基本素质”。因为我是实习生,我是来学习的。所以我就必须要勤快和勤学。
第二,做好采访计划和采访笔记。
访前准备和采访计划是一个采访进行前不能不重视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我们和采访对象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独家和更深层次的报道。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举个例子来说,那次,王军霞来西安领跑2008安利健康跑,因为我是临时接到的通知,很匆忙的赶了过去,也没有准备,所以就失掉了依次很好的提问机会,直到现在对我而言着还是一个遗憾。
对于刚刚才开始实习的我们来说,采访中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或许老师在采访中不会记太多的笔记,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笔记对于后来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第三,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认真的态度。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真的很对。就体育新闻而言,首先要懂得一定的专业术语,其次,对于各种的体育活动也得有所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刚好是欧洲杯,所以在此之前,我就做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准备:关于足球的比赛规则,以前欧洲杯的一些资料……(因为在这之前我对足球是一无所知),在比赛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凌晨起来观看比赛,仔细听解说员的解说,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就做记录,第二天再问老师,就这样,慢慢的就感觉进入正轨了。让我感觉兴奋的是,6月21号德国和葡萄牙那场球赛的稿子,老师只改动了几个关联词和几处用词不太恰当的地方,就刊发了,还有荷兰和俄罗斯的前瞻也如此。虽然和老师的稿件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明显要比刚开始看比赛写稿子要好的多了,这也让我更加有了信心!
第四,写作时要先思考再下笔。
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采访技巧和老师们对新闻的理解和对体育赛事的见解,得向老师多提问题,也要多听听他们那些比赛的看法,看看他们是从哪个方面和角度报道的,在下笔之前,要想清楚自己这篇报道的主题是什么,只有确定了主题,理顺了思路,写稿子时自然会很快很流畅。
不足之处:
知识上的缺乏,尤其是体育赛事方面的知识。因为这次是在体育部,以前对体育赛事不是特别的关注,导致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无从下手,后来一端时间,通过看比赛,翻阅书籍和老师的指导,才慢慢的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知识。我觉得在以后应该对于各个方面都要关注,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知识是要在平时生活中慢慢积累的。
一,采访技巧和提问技巧的不成熟,在采访中,常会感觉自己的问题很直白,好象不会转弯一样,有时甚至感觉很生硬,所以,在提问的技巧上面,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多下功夫。
二,文章的深度不够,尤其是评论性的文章。
三,理论和实践出现脱节。感觉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时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采写中去。同时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学校里面学的新闻理论还是很有用处的。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自己大学期间学习到的新闻理念和新闻业务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三秦都市报体育部短短一个月的实习,让我更清晰认识到记者的工作和媒体工作概况。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也对自己有了进一步了解,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回校后现实的计划和打算: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业外大量扩充知识面,提高自己作为一个准媒体人的素质和涵养。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和采访对象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平时多看些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学校的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知识资源,所以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扩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3、树立信心,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平时感觉自己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在采访中,我感觉很多时候自己还是有点放不开,不敢大胆主动的提问,也不敢将自己不同的见解说出来。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要抓住机会,好好锻炼自己!
篇10
打开美网的iPad客户端,小威廉姆斯与李娜个人的Twitter讨论热度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点开李娜的个人页面,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她在美网开赛以来个人在Twitter上的被讨论频率,以及相关的评论。
北京时间9月7日4:30,李娜对阵小威廉姆斯的2013年美网女单半决赛正式打响。
数据推动的网球运动
“网球运动中,比赛的精彩与紧张程度往往由统计数据和数值所推动,而且网球运动始终也已数据作为基础。”IBM温网项目执行官艾伦·弗莱克说,“分析和观察对于完善网球运动的意义会越来越突出。”事实上,所有的体育赛事中都在使用数据,只是我们在网球比赛中感受到的更多。如果说其他体育赛事中的数据是在提供某种噱头或者谈资,或者一种历史的参照,比如奥尼尔的罚球命中率,2013年NBA总决赛中马刺队的无名小将刚刚破掉了雷阿伦在总决赛中的三分球数,那么网球比赛中的数据为观众提供了的看点。如果没有那些扣人心弦的数据——一发成功率、非受迫性失误、发球速度,网球似乎就少了很多扣人心弦的内容,只是在地上打的乒乓球而已。
随着李娜的比赛打响,笔者登录了美网的官方网站,在这里,由IBM为美网提供的SlamTracker数据分析也开始了更新。“我们在球场都安排一组统计人员,比赛期间他们的工作就是收集每场比赛每一分数据。这些统计人员都是青年网球选手,因此他们对网球比赛内容和技术特点驾轻就熟,他们坐在球场最高一层看台的包厢里,一边观看现场一边把需要采集的数据录入系统当中 。我们搜集比赛中每次击球的多个数据点,包括发球方式、方向、落点,对手的回球方式,一个回合中正手击球的次数和反手击球的次数,以及击球的制胜方式,是吊球、截击、抽杀、对手失误还是制胜球。”IBM客户技术顾问比尔·金肯斯说。
进入到SlamTracker的界面,除了看到球员双方的图片和比分,在左侧出现的就是Keys to the match。它收集和分析了过去8年的大满贯网球赛事数据,来确定球员获胜的模式和风格。在每场比赛开始前,Keys to the match都会分析球员双方的历史交锋数据,这些分析为球员制定了比赛制胜的关键指标。在比赛过程中,球员双方的指标将会被量化并同之前制定的关键指标对照,并在SlamTracker中实时更新。Keys to the match的精准分析得益于其对长达8年的大满贯网球赛事数据的分析。这些数据包含近万场比赛,被分析的数据点将超过4100万个,其中包括比分、回合数、制胜分、发球速度、发球成功率、击球类型、击球数量等。
“SlamTracker为用户提供了多项关键功能,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实时得分分析,只要你有相应的设备,电脑或者移动终端,我们可以在得分后几秒钟时间内,实时发送现场得分情况,即时更新得分信息。” IBM IT专家大卫·普罗文说,根据李娜与小威廉姆斯的历史交锋数据,SlamTracker为李娜提供了这样的制胜关键指标:一发得分率高于69%;在4到9拍的回合中胜率超过48%;在一个发球局中出现30平的情况下,最终胜率超过67%。而相反的,小威廉姆斯要想取得胜利,其制胜指标分别为:在4到9拍的回合中胜率超过52%;一发得分率超过32%;一发得分率超过65%。
前温网少年组选手、IBM业务分析顾问詹姆斯·劳埃德说:“SlamTracker是一块交互式的记分牌,它以一种全新方式向观众呈现网球数据。过去我们在查看网球数据的时候,通常会关注选手的完成情况,也就是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如何跟统计数据挂钩,从来也没有机会了解他们应该怎样应对下场比赛中某个特定的选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获胜的几率,而SlamTracker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类信息。”而事实上,李娜与小威廉姆斯比赛的第一盘所呈现的一边倒局面也验证了SlamTracker的正确性。
在第一盘比赛中,李娜以0:6落败,从SlamTracker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娜丢掉第一分的原因。
对照赛前给出的制胜关键指标,无论是在一发得分率,还是在僵持情况下,李娜的表现都低于SlamTracker给出的标准,而小威廉姆斯则完美地达到了制胜指标。对于两个选手在比赛中的关键表现指标,IBM增加了逐分的分析总结,这样观众就明白李娜是如何得到了这一分、如何在场上出现失误,让观众知道当场上出现40比15的比分时候,背后包含了哪些额外的信息。比如SlamTracker中的Momentum就可以实时地反映出选手在每一分上的表现。在第一盘进行到5 :0的情况下,用曲线图就反映出了李娜与小威廉姆斯在非受迫性失误上的差别,李娜为8次,小威廉姆斯为6次,而这一曲线图也可以分别展现Ace球、双误、制胜分等表现。
这些实时数据不仅服务于观赛球迷,让他们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来欣赏球赛,同时也提供给赛事的转播方。马克·克罗利曾是 IBM温网首席IT架构设计师,他介绍说,“我们的大本营在球场外边的一个地下室里,数据就从这个房间开始,也从这个房间结束,我们把这个房间称之为‘地堡’。这里就是IBM在温网的数据收集运营中心,我们在这里实时收集温网19个场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IBM为每个转播赛事的电视台和电台解说员提供一套IBM温网信息系统控制台,让他们能在比赛进行中实时获得最新的数据。”
曾有过三年职业网球经历的IBM客户技术顾问西沃恩·尼克尔森说,“在我打球的那个年代,所有的分析基本上都是靠记忆。”而现在,参赛选手可以从这些经过分析的数据中获得经验和指导。比如说从2012年开始,温网中央球场安装了SecondSight,它会跟踪选手的移动,记录他们奔跑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球场内共安装了四部摄像机,这些摄像机与计算机相连,所拍摄的视频会被逐帧分析,最终形成选手的运动轨迹数据。从这些数据中,观众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比赛,从而改善观赛体验。”IBM技术顾问比尔·金肯斯说。这些数据对于选手同样有意义,能帮助教练更好地分析选手的表现。比如说根据数据绘制出的选手在每一个发球局的跑动轨迹热点图,这样就可以了解选手是否应该针对让他一直跑个不停的对手而调整应对战术,同时也可以了解选手应该如何在下一个发球局中改变攻防位置。在温网的比赛之后,像安迪·穆雷这样的选手总会拿起统计表,查看自己哪些部分表现不错,哪些环节还有待改进,这些统计数据帮助选手更好地投入下一场比赛。
移动数字平台改善球迷体验
“数据是球迷体验的核心,从中央球场第一次击球的速度,到我们利用所有系统从每一个球场收集的得分和统计数据,都是为球迷所提供体验的一部分。”IBM客户服务主管山姆·塞登说。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是网球运动中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赛事,早在2009年,IBM就和全英俱乐部在iPhone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包含直播体育数据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从那时起,移动技术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突飞猛进。2012年,IBM为温布尔登开发的针对iPhone和安卓平台的应用程序下载量达到约150万次。在温网网站的浏览者中,有40%通过移动设备。这些应用程序包含球迷所需的一切功能,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够直观的感受赛事。
2013年,球迷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关注自己喜欢的球员并设置相应提示,这些新的功能通过各种移动设备让这项传统赛得更加精彩。在更新手机应用程序同时,全英俱乐部和IBM还推出了首个专门为iPad设计的温网应用。这个应用将帮助全英俱乐部以一个整合的方式跨平台提供高质量内容,以进一步扩大赛事的影响范围。
在iPad触摸屏上,借助互动和形象化视图,球迷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通过点击每一个热点,大量信息将呈现在球迷眼前,其中包括:温网直播视频和广播程序、360度视频、360度全景图像、图片库、中心球场和1号球场直播广播评论、每个场地的直播比分和赛果、每个场地的比赛比分和统计数据、直播博客、包含赛事集锦、采访和特别报道在内的视频资料、现场高质量图片等。这个应用程序还包含了球员信息、球迷关注球员成绩提醒、温网未来发展预览以及官方在线商店信息。
现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让每届大满贯赛事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交现象,数以百万计的球迷在Twitter、Facebook、新闻网站、博客和视频网上分享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各种信息。2013年的温网,IBM通过内容分析和其他工具来帮助主办者建立一个大的视图,来了解人们都在Twitter上谈论哪些和温网相关的信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的看球方式和看球体验,IBM对社会意见进行了调查。通过语义研究,区分负面和正面意见,确定某位观众是持正面意见还是负面意见。” IBM解决方案架构设计师克里斯·托马斯说。
通过借助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每秒能分析超过40条tweet,并形成一个社交对话统一视图。这有助于主办者了解:全球那个地方的对话最多,并且在谈论什么话题?哪位球员在全球的影响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