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篇1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古语云:“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代先哲所强调的生态观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时至今日仍是设计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西方设计界最先兴起了绿色生态设计的潮流,其包含的生态观、和谐观和美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这对于近些年人们所追求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家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态”一词已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不可忽略的主题词,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突出生态特征,还要注重艺术的表达,最终将艺术美和生态美创新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特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或者人们的环境。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生态理念的本质在于满足人们空间活动基本需求和预期要求的同时,以生态和谐理念为先导,在最优利用资源和配置空间的同时,促进空间生态机制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无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室外环境,除了要突出生态理念,还需要把握其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是循环性。在生态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是将人类空间系统中消耗的能量进行再循环处理并重新利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资源消耗的最小化。例如,将破旧塑料瓶改制成某一艺术景观,这就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循环性的特征。第二,是舒适性。从生态价值观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观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舒适性则是要把这一价值取向有机体现出来。比如在色彩、采光、通风、换气和设备等设计方面,要符合人性化特点,以满足人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需求。第三,是持续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构思角度、布局结构类型以及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对卫生间的改造,要兼顾儿童、中年人和老年人三代人不同的需求,使其效用功能持续凸显。第四,是效率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杜绝浪费并以获得最高的资源效益为目标。例如,苏州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房屋瓦舍还是假山怪石都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融景于自然,将生态理念有机融入其中。第五,是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入必然要体现出生态性这一基本特征。生态性在当下的环境设计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了设计作品中,这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体现,主要是强调内外部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和谐与有机融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秉承以下四个原则,通过原则的规范,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

(一)艺术设计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的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能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体现出一定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氛围。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仅要从艺术设计角度考虑,也要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生态理念,既要符合设计美学原理也要表现艺术审美价值。例如,大型商场或酒店中的绿色植物景观设计,在符合空间环境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品味。

(二)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自然本身又有着极强的自我维护和恢复能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把握好这种特性。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中后期,有些环境艺术设计师采用了在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加以保留的方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这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也保护了资源,这实际上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比如威尼斯水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建造并不是野蛮的填水造陆而是依水而造,对环境空间设计进行特别布局,“顺水发展”而不是“逆水而兴”造就了今日的威尼斯。因此,在对环境空间进行设计时,生态理念的注入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这样才能使设计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

所谓小干预和大促进即是把外界的干预降低到最小,同时使环境艺术设计取得最大效果。人是事物创造的主体,环境艺术设计同样是以人为中心。改造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些许影响,而生态理念的运用则是以弱化这些影响为目的,并以技术为依托手段削弱存在的不利因素。坚持这一原则,要以“4R”理念为指导。所谓“4R”理念是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四种方式:第一是Reduce,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在对原有自然景观合理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再利用;第二是Reuse,即在材料的选取和利用方面,要以长远的目光加以选择和利用,既保证能够用到,也要减少材料损耗,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更加审慎;第三是Renewable,即设计师要尽量减少对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利用,利用设计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可回收有价值材料进行可持续建造;第四是Recycle,即对一切废旧或弃用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设计师应以“4R”理念为指导,坚持小干预与大促进的原则,把握设计方向,将生态与设计有机结合。

(四)生态美学原则

传统的艺术设计只是流于表层设计,过于追求奢华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态观念的加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更多是强调回归自然。生态美学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以达到精神上的和谐。设计师在对室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环境艺术空间设计时,以这三方面为出发点,对陈设、植物以及材料的选用方面都要突出生态美学理念,使受众在体味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美感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体验。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客观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是自然的人化。”可见生态美学观的本质不是奢华而是自然。同时,生态美学原则也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考验。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要具备扎实的生态美学基础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能力。环境艺术设计坚持生态美学原则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空间审美质量。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环境空间设计更能够建立良好的空间生态景观格局。合理科学的生态空间措施,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能够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增加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运用天然材料

生态理念的特征和原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需要在具体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生态理念有机植入,从而将这一理念真正体现出来,而天然材料的运用是体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天然材料选用的前提之一,就是设计师对各种天然材料的用途和形状了如指掌,在把握原材料造型及其特征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特点。比如,在城市公园利用鹅卵石铺路,一方面体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美学特点,另一方面,对游人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凸显与加强。

(二)秉持环保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许多生态理念往往是以环保设计为载体表现出来的。近年来,设计中的环保主题已是一大趋势。因此,生态理念的融入需要充分考虑到低消耗和低排放的问题,这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也是一项新的考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如陈设、雕塑、植物、阳光等,以及文化习俗、时代风尚等意识形态要素,在对这些要素进行环保设计时要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生态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对空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别墅区的环境设计,通常是依托地形地势,在减少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同时,营造出舒适、怡人的空间环境。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在注重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过程中多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对儿童房环境设计时,家具结构应采用边角弱化的方式,以避免儿童受伤。而老人房植物景观的选择,要在不影响环境整体艺术效果的同时,从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喜好出发加以考虑。

综上所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深入把握生态理念的本质和特征,尊重自然及艺术设计原则。在创造生活空间环境的同时,展现艺术魅力和生态环保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进行判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房芳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孙鸣春.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美术教育研究,2015(1).

[2]董俊超.生态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传统文化;意境探讨;艺术设计;审美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对环境艺术的意境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同时就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以期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提供一些借鉴,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内涵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是设计师创意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其设计理念和设计品质的重要内容,环境艺术中的意境主要在于把握空间的神韵,应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凸显空间的个性和价值。在开展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以及都市时尚等方面的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人和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已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产生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设计思路,但强调自然脱俗、饱含意蕴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围绕着时展的要求进行设计意境的创新和突破,不断的应用先进的理念进行空间意境的表达,不断地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使之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进行服务,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显示出了独特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综合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艺术设计素材,也产生了非常做的已设设计风格,这给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在开展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的一些设计材料和设计理念,满足空间功能的设计需求,这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以下主要就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设计结合的几种思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

(1)嫁接或者移植。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给了环境设计师很多灵感,环境艺术设计师通过对于这些文化素材的理解与应用就可以转化为优秀的环境艺术作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魅力。在目前环境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传承和运用是设计师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也能够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作为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要积极的应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在推进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自身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2)应用符号拼贴。符号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图案或者一些物品,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很好应用这些符号能够更好的表达设计师的理念,增强设计的美感,能够对空间更好的布局,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抽象或变形,使之能够成为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象征意义的符号,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拼贴应用,能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3)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简约抽象的表达手法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局部所进行的一种抽象与提炼。而抽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特有神韵,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和现代环境艺术很好的结合,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拓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要对环境艺术的设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大众的审美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同时还不能够破坏整个作品的整体风格,最终是为来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效果。

3 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特征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能够充分的体现和表达中国艺术精神所追求的独特美学范畴,这对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研究审美的特征,对于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意境与欣赏意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1)审美中的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是最为自然、最为淳朴的,对现代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中国古代也有大量的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追求自然之美,并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传承艺术之美是需要广大的设计师所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美有两种不同的追求方向,一种是追求返璞归真的平淡美,一种则是追求清新脱俗的自然美。作为环境艺术的设计师要很好的利用自然之美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将自然的一些元素利用到设计的作品之中,可以提升设计的美感,促进环境艺术效果的提升。

(2)审美中的虚实相生。情境交融的设计理念是环境艺术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虚实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之美的规律和本质。虚则主要是指设计过程中虚景,是指环境艺术设计形象之外的一些审美境界,而实则主要是指实景,就是说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体形象,实和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精神。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虚实结合,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所采用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往往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营造出很好的意境,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提升。

(3)审美中的情景交融。环境艺术设计中非常注重情和景之间的交融,因此意境中最为基本的审美特征就是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主要是指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所产生的一定的审美关系。情景交融理念的产程有着一定的哲学背景,在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将人看作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对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文人雅士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要对意境的意义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开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形成意境的重要基础。

4 小结

伴随着近年来环境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创造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时代性的特征。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创造的追求不断的提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的新要求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只有分析和研究环境艺术中的意境及其相关因素才能够更好的做好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本文主要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意境作为研究的对象,从现代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理解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万巨额来寻找能够融入传统文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思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好的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锡锋.从诗歌的鉴赏浅谈美学范畴中的意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3).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对于建筑等事物的要求不再单纯停留在实用性层次上,而希望能实现舒适、实用、个性、新颖等元素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对于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概念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增大,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环境艺术与大众艺术相结合,实现实用与审美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但是实际过程中也存在问题,设计者需要从环境技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其他一些院校纷纷仿效。当时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室内装饰装修、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装潢等,在本质上属于围绕建筑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包括对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进行美化装饰的所有设计领域。文章讨论的环境艺术的概念是指围绕室内外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包括园林、景观、城市设计、道路桥梁。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层次提高,从原有的实用扩展至精神的享受,建筑设计人员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建筑在风格、颜色上不拘一格,满足了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连,对自然实现保护性开发,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的多样性,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环境艺术设计符合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五位一体”,促进社会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并非单纯停留在建筑的层次上,它最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人造环境、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人造环境主要是指园林、城市设计、道路桥梁等,这些建筑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加深人与自然的联系,供人们休闲、放松,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景观,人们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天然存在的景观的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挖掘其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自然景观实行科学开放,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如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房屋,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人们的个性更加突出,人们希望自己房屋的建筑风格能够充分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室内外的装修设计更加独树一帜。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将环境与建筑紧密结合,使房屋具有整体的美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建筑的风格设计与室内外的装修设计对于居住者的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居住者的精神生活。环境艺术设计努力表现生活的美好,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紧密相连,有利于舒缓居住者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有利于居住者陶冶情操、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环境艺术设计下的建筑成为居住者与自然联系的平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环境艺术设计下的建筑提倡使用无害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有害的建筑材料对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环境艺术设计有利于促使建筑实现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2.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建筑的服务对象是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层次的需求是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坚持以人为本,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协调。纵观人类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在实用性不断增强的同时,本身的美感也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将建筑区域内的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实现建筑的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高的服务性,不是盲目地为了个性而个性,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多层次的需求。坚持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有利于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3.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以往的建筑属于模式化生产,根据固有的设计范式进行建设,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环境艺术设计十分注意室内外设计和装饰的细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善于通过细节表现独特的风格,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需求,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需要坚持设计的多样化;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使环境与作品表现出整体的美感,需要坚持整体与部分协调统一的关系,发挥整体对于部分的统率作用。在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坚持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1.环境艺术

设计的总体目标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在满足居住者各项需求的同时,追求环境设计的美感。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文与自然的统一。建筑本身是为了提供给居住者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某些建筑破坏了环境。为了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标,需要坚持多学科综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植物生态学的发展,设计者应努力将植物生态学与其他设计元素相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2.风格

风格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有不同的需求,要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为居住者所接受、所满意,就需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兴趣爱好、、民族文化、知识水平等因素,充分发挥设计者独特的创造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具有多样性,需要根据不同居住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居住者,风格的选择应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3.颜色

颜色是体现个性化的最好媒介,为了更好地凸显建筑风格,需要采取合适的颜色组合。不同的颜色组合有不同的寓意,设计者需要尊重居住者的兴趣爱好、、民族文化;不同的颜色组合也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选取恰当的颜色组合,有利于居住者调节情绪、舒缓压力、陶冶情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坚持颜色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应根据环境的基调和主题选取合适的颜色组合。

4.科学技术

人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将科学技术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气息浓厚,选用恰当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凸显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和格调;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房屋设计,有利于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适性,提升建筑的现代化层次,满足居住者的多层次需求;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整体目标的实现。

四、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发展的障碍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们希望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建筑能够满足自身的多层次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期许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迅速发展,但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高校教育、设计模式等方面。

1.高校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们希望建筑能满足自身多层次的需求,但是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相对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高校教育快速发展。但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迅速,高校教育与实际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存在脱节现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定位不同,导致部分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实际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环境艺术设计知识更新速度较快,本身系统性较强,但是一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足,无法适用实际的建筑设计需求。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市场需求较大,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教育滞后于社会实践需求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2.盲目追求个性而忽视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房屋设计中,某些建筑师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忽视了房屋建筑的实用性,某些房屋设计没有必要性,甚至直接影响房屋整体的建筑风格。单纯追求个性的局部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成本,还影响了房屋的舒适性。

3.过于模式化的设计,压抑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感

房屋建筑作为系统化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背负较大的压力,不敢进行设计创新,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一些建筑设计人员采取较为保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陷于模式化设计,设计灵感被压抑。为了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度,施工单位有必要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保证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和居住的舒适性。设计人员也应增强设计自信,相信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得到认同。

五、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问题逐渐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切实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才能处理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为切实解决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需要多方面人员共同努力。首先,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能力,要积极学习和接纳社会、网络上的先进设计理念,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升华自己的艺术设计概念,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其次,高校要改革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最后,环境艺术设计公司的主管人员要加强管理,为其设计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创造更有利于工作的硬件设施,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六、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何礼.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艺术科技,2013(1).

[2]胡议丹,胡佳.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现代情报,2004(3).

[3]王玉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的探析.科技风,2014(4).

[4]王智超.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

篇4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前景

1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审美特性与主体功能难以契合

现阶段,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缺少对重点因素的综合考量,使得艺术审美方向与建筑功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衔接性较差,这也是导致我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存在滞后性问题的关键因素。这种不良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师往往会将侧重点放在空间结构布局及凸显建筑设计的审美优势等主体方向上,而建筑本身用途及功能通常会被忽略,这就使得建筑功能被弱化,而表面设计效果则不断凸显,一旦二者难以契合,就会导致后续建筑使用阶段用户满意度逐渐下降,而设计缺少整体协调性、资源大量损耗等问题也会频繁发生[1]。

1.2不够重视室外环境设计

通常情况下,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侧重点都在空间设计及优化布局上,如果设计师过于注重对该因素的把控,就会在设计缓解促使重点方向发生偏移,而我国大部分设计师在这一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进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难以实现将室外环境设计与其相呼应。从本质上来看,这也是导致我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难以快速发展的弊端性因素。在城市中建筑物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要凸显城市特色,而室内及室外设计本身就应当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设计师在对建筑室内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当将其与室外设计有机结合,促使二者相互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二者的贯通性设计,更应当将二者特色有效凸显,确保建筑内外功能都能充分发挥,这样建筑物设计的层次性就会更加明显,在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基础上,赋予建筑物更加细腻的艺术色彩[2]。

1.3设计理念的发展存在滞后性问题

时代在发展进程中各项理论都处于发展态势,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但是如果设计理念的更新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下,其发展指标也将受其直接影响,呈现消极形态,因此理念的革新对于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效能来说至关重要。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但是其关注点存在偏失性问题。尤其是对审美的过分关注,对其他项目关注点的弱化表现,将导致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更新及发展受到阻碍性作用,与时展趋势相脱离等不良现象也会长期存在[3]。

2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

2.1丰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层次与风格

从当前形势来看,虽然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风格塑造及艺术创作中逐渐展示出了一定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及实践后,环境艺术设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在设计主体中所体现出的相似性却会导致其艺术指标有所下降,这将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更快更好的发展,在竞争环境下不断提升艺术性及风格优势,就需要从层次及风格塑造入手,实现对其发展方向的合理规划,促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具有多元优势。

2.2推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代化革新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发展型工程,也应当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转变运营理念,实现智能化的高效渗透,将建筑行业逐步转变为生态型绿色产业。因此,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也应当融入智能化及生态化设计理念,创建更为立体化的设计应用框架。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应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及生态建设等理念与环境艺术设计关联在同一范畴中,尽可能多的应用新型绿色材料,促使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向着更加生态的方向发展。

2.3优化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与工艺

继续提高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与工艺水平,也是目前促进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不仅体现在设计图纸上,还体现在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的施工材料、设备、技术与工艺等,以期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并加以解决。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设计师更应时刻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准,将建筑环境设计的智能化与生态化、艺术化与功能化相结合,努力实现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畅.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59+61.

[2]虞甜甜.人性化理念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5):192.

篇5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统一

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文化与自然的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来愈快,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生活品质更加看重,更渴望生活在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因此,现代环境的设计更要考虑到人们实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它是一门服务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操作工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忌天马行空的胡乱设计,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天然条件。由于本土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改变,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并进行提炼,做到尊重自然,尊重本土文化,尊重人的审美观,总而做到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2.展现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风貌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其实就是渴望得到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这个生存环境的魅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展现出正面的精神风貌,比如展现出和谐的生活氛围,人们之间的谦让,心灵的纯洁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挖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积极地、正面的宣传效果,坚决抵制低级趣味,劣质低端的生活态度。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植入健康、向上的艺术元素,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沟通,实现环境的和谐与无害。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俗话说,人上千万形形,这就说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在这样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追求满足各种人群不同需求的同时,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如今,设计材料逐渐丰富,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但是,为了防止局部的不断变化而影响最终的设计目的和效果,一定要在事先制定设计理念,使设计风格最终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和传统环境设计相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即生活的便捷性,这就彰显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但是,这仅仅是其整体功能的一个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在现有环境基础上实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融合,从而营造出方便、快捷、舒适、舒心的综合体验。

二 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和谐美

要想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设计之初的每个细节都要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管设计主体有多大,或者多么渺小,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我国古书上有“美”的记载:“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这其实就表明了任何美的东西都有其特定规律,比如注重整体和谐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房间,在设计过程中都要注重整体效果。在这些场所的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花草、垃圾箱、椅子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个体,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将这些个体统一到一个整体当中,并且要考虑到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协调,使这些个体成为一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通过这个整体,人们可以体会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

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用更通俗的话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从这方面讲,它要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同时能够反映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环境艺术是静止的,它无法主动和人产生沟通,但是,人们的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根据相对论的说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审美风格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人在审视同一设计艺术作品时的看法不一,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美

不同的设计师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有区别,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千千万万,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脱颖而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身上都闪耀着设计师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承了古老的文化底蕴。比如北京、南京、开封、洛阳等城市,都是有名的文化古都,和其它城市相比,它们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不但是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舒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经济的增长点。

三 结束语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认同,考虑到本土文化的植入,考虑到民族精神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和规划等问题,从而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文化发展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大卫・瑞兹曼,王栩宁等译:《现代设计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绮曼、郑署:《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2005.

[4]顾卫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文教资料,2006.

[5]韩巍.形态[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王超英.设计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7]郑罡.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灵厚[J].山西建筑,2009.

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 010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48

[本刊网址]http://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人类的居住环境,主要以破坏环境过多的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现代装饰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和大理石等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过于庞大,这种设计对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盲目追求“新颖”“时尚”等风气,当看到新的或者喜欢的设计风格,人们毫不犹豫的替换掉已有的装饰,使得装饰产品的使用周期大大被缩短,装饰产品从一种中长期消费品变成了一种快速消费品,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被淘汰的装饰材料大多不能可循环利用,只好变成建筑垃圾,污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目前我们使用的装饰材料中添加了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而且其中很多化学材料对人体有害,影响居住者的身体健康。盲目的开发自然环境,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使得我们周边环境的可居住性越来越低。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对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下设计者提出了生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正是设计人员在这种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不和谐的形式下,对设计工作的一种新的认识和调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化设计这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新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会变成主流趋势。只有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发展生态设计才能改善我们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内涵

生态设计,也可以称作绿色设计或者生命周期设计或者环境设计。生态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遵从本地化、节约化、自然化等原则,尽最大可能考虑到环境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实现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再循环。生态设计的实现,要遵从以下方面。首先考虑到人本性,环境艺术的设计核心是为人类服务,也就是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时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找到设计和自然的融合点,做到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在设计中要考虑到整体性,环境艺术的设计不能为设计而设计,应该将整个设计放在环境这个大背景中来考量。

二、生态性环艺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情感趋势

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生活的工作人员,他们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压力需要得到适当的派遣,负责会给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损害。大多数人希望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时候能够有个释放压力的环境,希望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调节紧张的心情。生态型的环境技术设计,就是在人们的这种希望下生成的。由于生态型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性化的,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这种环境中不良情绪得到释放,所以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遵循社会潮流的。

(二)艺术趋势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是指最原始和最本质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活。生态性艺术设计可以最大的还原生活本质,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

(三)社会趋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是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追求,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现在的城市俨然就是一副钢筋水凝的世界,我们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这种生活方式,人类对自然也从改造发展到了保护。生态型环境艺术满足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发展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3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即外部环境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在外部环境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将外部环境与人们生活能够相互融合,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要保证人们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必备的生活设施可以正常使用,资源能够合理的利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和可循环性。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对于非再生资源做到使用率最大化,减少浪费,并且实现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收益;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布局以及使用的材料能够满足人们的长期使用;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多样化上,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主要体现在对使用的材料的循环利用上,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策略

(一)社会性设计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性设计策略,是指设计人员在作品设计中,要遵从社会性和生态性,不要盲目地追求艺术化。目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考虑到当前的环境情况,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使更多的应该从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这个层面出发,创造符合环境情况的能够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艺术拿环境作为牺牲品。现代社会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对环境状况置之不顾,虽然作品的艺术效果让人们钦佩,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弥补的。设计者追求艺术性无可厚非,但是不顾环境的盲目追求艺术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社会人们更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艺术形式,而且从长远来看,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平衡的艺术不仅能够实现设计者的设计目标,而且对环境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如果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将设计融人于环境当中,那么这种设计比起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设计,将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一些企业或电台在举办活动时为了追求活动效果,使用大量彩灯作秀,漂亮的灯光效果是得到了人们的赞叹,但是对电力资源的浪费是不能忽视的。

(二)安全性设计策略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安全性设计策略,需要设计者考虑到人的安全和自然安全这两方面的内容。人的安全这方面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在设计时,人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如果设计中有安全漏洞,那么这种作品不能成为一件合格的作品。例如,在对喷泉等水景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安全,在喷泉的旁边应该设置有护栏和警示牌,防止孩子由于贪玩而落水。同时喷泉等水景的深度不易过深,以防有人不幸落水被淹。自然安全这方面来说,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适当造型,而且还应该考虑到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周围环境的建筑材料。造型方面在融人环境的前提下,适当造型以牢固为主;在材料选择时应该使用方便回收和拆卸的材料。例如,在小区环境设计中,由于空间限制,一些景观设计与车辆停靠场所有所重叠,这样很容易对在景观处玩耍的小朋友的安全造成威胁。还有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情况遗留下安全隐患。设计者不仅肩负设计的责任还肩负观赏者的安全的这份责任,所以在设计作品之处就应该考虑到作品的安全性。

(三)舒适性设计策略

篇7

近年来,境外建筑逐渐参与到国内建筑设计之中,境外建筑的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国际水准,不仅能拓宽国内设计师的思路,还能激发国内设计师的自尊心。当今时代,我国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些国内设计师精心钻研中国现代建筑史,期望从十大建筑到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寻觅到典型的中国特色建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必须反映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揭示了由境外建筑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回归的必然性。

二、现代环境艺术呈现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人们以往对“现代”标志的各类事物具有空前的热情,并且以此为骄傲。转瞬间,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大的冲击,西方的技能、知识、审美方式、处世之道风靡全球,占据着重要的统治地位,这种不可或缺性致使政治、经济、文化的趋同性越来越严重。全球化使民族不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弱小国家的文化淹没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最终消失殆尽。这是一种异变的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不应该被新事物所取代,而应完美融合于新事物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本土特色文化发扬光大。现代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自我发现和认证的新途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民族面临着无限的压力,觉醒似乎成为重塑民族特色的一条捷径。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特色携手本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宗教席卷而来,在世界之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地域文化,执着追求区域特征、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越具有本土文化气息,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才能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地,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较为混乱,非常有必要重新提出本土化和地域化设计方案。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中国本土化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自信心中国设计师经过时间的洗礼,积累环境艺术设计经验,在成长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期望能够经过凤凰涅磐获得新生。设计师领悟到“现代化”并非是以“拿来主义”对西方所有模式的全盘接收,而应该自主选择后工业社会,为本国挑选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自我发现和认证的新道路。正如柯里亚所说,如果现代主义建筑在印度传统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那么它就不会是今天的模样,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因此,国内设计师必须正视本国实情,深入挖掘特色本土文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避免盲目地崇拜、模仿西方环境艺术设计模式。

(二)分析比较世界各地文化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内设计师只有对本国文化特色和外国文化特色都了如指掌、成竹在胸,才能真正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实现本土特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使本国经典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

(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设计师应该坚守本国传统文化,广泛吸纳外来先进文化精髓,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立足国内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大胆追求创新型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广泛吸收各国文化精华。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师胸无点墨,未能体会到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缺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入研究,因而在设计时困难重重,不会产生通透之感,进而导致设计时出现倾向。

(四)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环境艺术设计也应与时俱进。设计师应该创造性地继承发扬本国特色文化事业,挖掘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才能走在时代前沿,设计出既符合本国国情、满足人们需求,又能与世界接轨、发扬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设计师肩负着为环境艺术空间创造文化价值的重任,需要考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展示风俗习惯和地方特征。在现代社会中,环境艺术设计师可以通过直接实践或间接学习来获取国内外设计经验,避免了许多弯路,能够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作方法,尽早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扬光大。

三、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地位

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人们审美习惯的直接反映,时代、地域、民族、年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等诸多因素都能反映出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在迥异的审美习惯背后,蕴含着对传统文化始终如一的青睐和追求。遗憾的是,现代化思潮的疯狂冲击动摇了人们对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坚守,发酵出一些似是而非、浅薄空泛、不求甚解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一部分作品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一部分作品严格遵循古法,还有一部分作品采用形式主义把本土“符号”强加于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总体看来,这些艺术创作可以概括为矫揉造作、简陋粗糙、空间混乱、附庸风雅、理念不清,完全背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挥之不去,时代的更迭和风雨的的冲刷无法抹平传统文化的印记,地域风俗反而会随着历史的沉积而历久弥新。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革新,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展现出多样化的形象,但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民族特色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是新兴事物的灵魂和本质。

四、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要探讨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用,首先需要了解现代建筑精神。现代建筑思潮形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战的残酷现实和灾难毁灭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幻想,正视现实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艺术的指导思想,而环境艺术设计也别无选择,只能尊重现实。现代主义建筑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束缚,勇于探索满足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全新建筑风格和样式,具有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这些现代建筑以几何形体作为构图元素,整体形象简洁大方,基本上没有装饰性的雕刻。现代建筑的最显著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建筑的实用功效,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但这并不代表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的遗失,只不过现代人们的美学观念有所转变罢了。现代主义既是对当下、新颖、现代和普遍性的强调,又是与古典、古代、传统的决裂。正如林内斯库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主要指的是“新”,更重要的是,它是指“求新意志”——基于对传统的彻底批判来进行革新和提高的计划,以及一种比过去更严格更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审美需求的雄心。虽然后现代建筑风格各异,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反对以结构和功能主宰建筑形式,认为建筑形式应该显露出历史文化的情感因素和传统的形象,纠正了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理念。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具有非理性特征,现代主义强调实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功能性。现代主义利用力量、生命和意志等非理性实体取代传统理性实体,本质特征在于“居”。后现代主义的理性不仅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理性实体,还包括消弭的非理性实体,所以是功能性的。后现代主义无中心、无终结,其本质特征在于“流”。西方建筑将抽象的几何关系和数的规律绝对化,其建筑理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纯粹与完美,建筑形体简洁明晰、因果逻辑分明,体现了西方建筑的优势。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形式更为抽象,不能用几何体进行归纳。

五、总结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对其生存环境的艺术品味提出更高的追求,希望自己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在这样的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随之产生,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艺术学科,它主要融合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它面向的对象是整个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艺术手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整合性设计的创造过程。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产生的问题

在我国,有将近600所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且其发展的态势很好。但是在快速发展表面的背后,我们还应客观的看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的束缚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十分陈旧。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是采取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要教授的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是单纯的接受者,教师是传授者,原本可以使师生交往互动的学习过程却被教师无形的变成自己的“演讲课”。这样的教学模式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它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基本切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同学对材料的规格、尺寸及施工条件等知道的甚少,不利于他们最后设计作品的执行。另外,许多高校开设了设计课,让学生做一些假设性的课题。但是这样脱离实际情况的设计,只能是学生凭空想象,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只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没有考虑到其功能的实现。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缺乏。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起步较晚,发展的速度很快,所以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教师是由别的专业改行来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虽然他们的学历很高,职称也很高,但是对于一门全新学科的教学难免力不从心。还有不少是本专业的教师,他们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缺乏市场、工程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这些因素在很到程度上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创造。设计的过程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过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教育。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改革,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要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深刻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有如下几点建议:

1.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变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多思考,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先拟定一个课题,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并通过收集基本信息的过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锻炼。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更注重实践教学过程,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不能完全封闭在课堂中,只有打破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学校应与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样可以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融入到工程实例中,教师可在现场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在参观的同时感受到书本上的设计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效果。教师还应尽量根据大纲的要求,到社会上去接一些真实的设计项目,让学生“实题实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和运用创新性思维去解决问题。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质量。环境艺术设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所以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应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让教师去参与国内外的设计竞赛,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保证能将最新、最快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以促进学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篇9

1.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文化的推陈出新,以及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明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品位,也在无形中帮助人们了解了设计。但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需要艺术风格的主导和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结合设计材料的应用以及设备的配合,才能高质高效地设计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此,设计者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关注,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

2.人性化原则

时代在不断变迁,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却永恒不变。一直以来,设计师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力争为人们营造一个满足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的家园,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

3.适度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其出发点,也是其归宿。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对当地环境过于保护,保护过度了,不仅会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美观,还会阻碍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当然,如果出现过度设计或改造,生态环境就会失衡,当地的生态资源就会面临被侵蚀的危险。所以,必须寻找设计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走“保护—设计—发展—保护”的良性发展路线。

二、生态视野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战略构想

1.融入生态保护设计理念

以建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建筑设计项目涉及地域环境、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等层面的内容,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层面的内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达到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到:第一,科学规划建筑的朝向和建筑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利用工业建筑所在地的太阳能和风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就是日照强度和室内空气流通是否顺畅,只有通过科学控制建筑所在环境的日照强度和空气,才能有效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才能达到降低能源损耗的目的。第二,科学规划建筑体型系数。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建筑外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优先采用平面规则的设计外形,以降低建筑物的体型系数,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2.采用低碳环保设计

材料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用到的材料各不相同,不同的设计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也不尽相同。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时,应优先从材料的选用入手,选择一些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对再生材料所具有属性的认识,避免出现频繁设计对资源造成大量浪费的现象,尽量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简化设计,从而提高材料资源利用率,使设计更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

3.引进科学的设计技术

一方面,相关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创新开发技术,关注国外相关科技的发展趋势,并引入国内用于实践,以提高环境艺术创新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必须以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前提与基础,综合考虑设计所包含的要素,找到设计与资源投入的最优衔接点,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核心。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除了要关注设计项目的应用价值外,还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对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各项调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实现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最大的价值产出,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结语

篇10

环境艺术设计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价值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根本价值取向。(2)生态伦理观。积极构建生态伦理观,在坚持人类平等观的同时积极树立人与自然平等观,以尊重生态环境为根本宗旨,从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出发,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生态美学观。应用生态学与美学原理,培养人们的生态审美观,进而完善生态价值观。就环境艺术设计基本原则而言,必须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内容:(1)人本性原则。人属于环境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进而创造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品质,增强生活环境质量;(2)整体性原则。将人类生活空间内的技术圈与生物圈纳入人类生态系统中,从环境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环境设计各要素,促使人类生态系统能源、时空结构、物流均处于最佳状态;(3)地方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从地方特征着手,了解各个地方的水文、地质、日照、气候等地理环境,掌握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彰显地方特色;(4)生态原则。设计中要把握生态原则,坚持再利用、循环、可再生等原则,提升资源利用率;(5)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协调。环境质量依靠于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契合,在设计时,不可将二者割裂或对立。

二、环境艺术设计要素。

环境艺术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以空间为基础。从本质上来讲,积极利用空间,可制造城市内空。构建亲绿空间,赋予绿化文化品位;构建亲地空间,室外场地可促使高楼居民与地面亲密接触;构建亲水空间,营造休闲近水空间,形成不同功能区,可提高居民活动的多样化。而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可节约土地,降低能源消耗;(2)绿化。在生态城市中,绿化属于关键点缀,对二氧化碳与氧气具有平衡作用,可改善局部小气候,促使居民游憩空间获取更多生物能。(3)水体。水对城市温湿度、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可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景观质量,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4)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声、自然声、生活声、人工声、交通声等,可营造一个优美的声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材料、技术与能源。

以往环境艺术设计追求机械美学,强调功能与形式的协调统一,以形式美为设计原则。现阶段,一些设计作品以彰显高科技成果为指导原则,综合各种设计手段,从多种角度诠释环境自身生命周期变化。而中间技术作为一种介于传统技术与先进技术间的技术,在设计中得到了不断应用,其主张应用小型技术,采用风力、地热等非再生性资源,借助封闭式再循环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材料角度出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多采用生态环境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与环境协调性,能改善环境。具体而言,材料从制造至再生利用都与环境相协调。从能耗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尽可能应用自然能源,在建筑构件节能上,可择取建筑朝向最优化方案,促使采光与遮阳平衡,依靠自然通风与传热等措施,增强建筑舒适度。

四、案例分析。

以东方之珠居住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以“城”为理念来展开,按照当地实际状况,沿街布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形商业外城,与以居住为根本目的的内城进行了明确划分。建筑立面重视细部构造处理,小高层、多层、低层住宅立面造型极富生动性,基于整体协调前提下彰显了个体间的变化特征。另外,居住区主要应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物业、公共设备等管理的自动化,同时提高了小区安防的自动化水平。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