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景观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市、县(区)环保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水平,结合建设地域环境和项目污染特征等因素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
第二条投资建设需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管理的项目中,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演讲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演讲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第三条列入本方案附录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保部门审批。
第四条县(区)辖区内由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管理的项目中除国家、省、市环保部门审批以外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县(区)环保部门审批。
第五条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由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
㈠化学制浆造纸、废纸脱墨制浆造纸、染料、印染、电镀、农药(原药,不含复配)制革、有色金属采选冶、电石、铁合金、氧化铝、水泥(不含粉磨站)钢铁、焦炭、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置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建设项目;
㈡可能对周围环境发生电磁辐射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的项目;
㈢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涉及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的自然维护区、生态功能维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历史文化维护地等需要特殊维护区域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国家和省产业、技术和环保政策中,属于限制类的项目,上收一级管理。分级审批方案中属于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上收省环保部门审批,属于县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上收市环保部门审批。
第七条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应当协助有审批管理权的上级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国家环境维护法律法规和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行政许可文件要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后,主动、及时演讲上级环保部门,使环境监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第八条市环保部门对县(区)环保部门违反国家有关方案作出的建设项目的不当行政许可和逾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顺序作出的行政许可,应当予以撤销和责令改正,并按有关方案追究责任。
第九条对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市、县(区)环保部门一律不得受理和审批。
第十条市、县(区)环保部门应依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备案制度的通知》环发〔〕18号)方案,及时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结果报上一级环保部门备案。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设计;意义;有效方法
一、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运用造型手法,将山水引入到住宅中,确保住宅和园林景观有机整合成统一的整体,为人们打造新鲜、怡人的住宅空间。同时,融入了居民建造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进行再创造[1]。充分运用本土的材料,将现代手工工艺运用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对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进行科学的设计,通过灯光设计烘托氛围。总之,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所以有利于提升住宅居住品质,因而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二、提高住宅居住品质科学管理景观设计的对策
(一)设计命题和住宅销售相结合
在住宅建筑期间,为了有助于提升住宅居住品质,需要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进而确保住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为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住宅居住品质,并优化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管理,在设计过程中,使得设计命题和住宅销售有机整合在一起,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命题设定时,需要考虑到将设计命题和住宅定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进行定位包装时,不仅包含了园林景观设计,而且涉及到设计风格选择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内容。在相同的命题条件下,对建筑进行设计期间,需要健全住宅的园林景观,使得建筑物的美观能够呈现出来。同时,创建和住宅以及园林景观相匹配的空间,从而完成完整的设计。由于建筑物和景观是有机的整体,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展开设计过程中,应当从环境和消费者等诸多角度出发,所构建的建筑环境应当保证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建筑场地有机相互整合,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必须对水文、地质和地形等诸多方面予以全面考虑,当然,所制定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当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总之,需要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够统一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对于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突出园林景观的意境,进而充分表达设计师的想法。
(二)对设计手法和风格的管理
由于设计风格能够突出设计内容的风貌,而设计手法则是勾画容貌的手段,为了促使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特色,应当充分表现设计手法和设计风格,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新鲜感与冲击力。当然,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管是采用何种设计手法和设计风格展开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师要确保所设计的内容深受人们的喜爱,尽管园林景观设计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设计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对设计思路予以深化,通过明晰设计思路,从而有利于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符合销售市场的基本要求。在住宅建筑建设期间需要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而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尽管设计公司设计出了不同种类的设计方案,但为了确保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合理性,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期间,应当从住宅建筑整体情况出发,对诸多设计方案予以优化设计,对一些设计方案加以整合,进而构成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从而找到正确的设计方向,为提升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科学性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为提高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从住宅建筑和人们的需求等角度出发,园林景观设计师设计时,要最大程度的满足住宅建筑的基本要求,明晰正确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将园林景观设置和成景等向房地产开发商予以明确告知,使得房地产开发公司对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有深刻的理解。由于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园林景观设计单位为了赢得开发商的信任,应当对住宅项目园林景观进行精心设计,聘请具有先进经验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展开设计,对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进行合理开展。同时,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要和园林景观设计单位予以密切配合,从而保障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符合标准,因而向消费者呈现优美、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6]。在园林景观设计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协调工作,对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协调和管理,为园林景观设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创造有利条件,那么,管理人员要对园林景观设计时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予以解决,从而实现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当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将设计方案设计完成后,要将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详细的向房地产开发单位介绍,从而促进房地产开发商能够认可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三)保证环境景观的良好性
在优化商品住宅特征期间,保证环境景观的良好性是主要的途径,目前,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在住宅建筑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功能和景观等的需求,应当确保住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那么,在实现环境景观良好性时,要使得住宅环境资源共享和良好,确保住宅内具有优美的山景和树景,还有清澈的水景。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住宅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将这些优美的自然资源环境合理的进行设计,促使人们能够观赏到良好的景色。此外,如果自然资源环境未能得到共享,对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起到了限制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当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通过构建人工园林景观环境,从而保证住宅园林景观的良好性。同时,要保障住宅园林景观归属领域的良好性。
对于归属领域良好性而言,指的是在住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分配到比较合理的领域空间,尽管领域空间不能归属于每个家庭,然而,却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利于人们使用和享受,继而被人们认可。当然,为了确保住宅园林景观归属领域的良好性,要对院落空间、环境等诸多要素予以综合考虑,进而为人们打造宜人的景色环境。另外,保证住宅居住物理环境的良好性。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确保通风、采光和隔声等方面的正确性,在设计时,必须保证日照间距的合理性,而且在夏季通风流畅,在冬季能够抵抗寒风,从而有助于住宅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力度,进而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途径。当前,消费者的经济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对住宅的居住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阶段,应当从消费者和构建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对住宅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建筑住宅户型向健康和生态环境等方向发展,进而确保住宅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符合规范。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住宅居住品质,必须对园林设计予以科学管理,从而为提高住宅品质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颖轩.提高住宅居住品质科学管理景观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1(15):188-189.
[2]欧阳路.居住小区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探析[D].南昌大学,2014.
[3]郭君洁,常春雷.浅谈独立式住宅基地景观设计[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4(9):94-95.
[4]曹艳,唐茜,张文等.生态理念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探讨——以黄石市某小区景观设计方案为例[J].现代园艺,2014(14):88.
[5]贾娜.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盛世豪庭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6]文丽.现代密集型别墅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
篇3
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长期以来,桥梁设计总是优先考虑功能性,以满足设计条件的工程构造设计为主,常常由于工期紧、经费少的困扰、行政命令的干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很少考虑立交桥景观问题。即使考虑,也只是附带一下或者只考虑附属结构部分或表面的装饰。对景观设计本质理解不够,难以作出全面的综合性考虑,更不要说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景观设计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对这类公共建筑的适用性、文化性、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景观设计愈来愈受到重视。事实上,在规划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要同时对功能和视觉方面的造型进行考虑了。而且,景观设计应贯穿于构造设计的全过程,也就是说,跨高速分离式立交桥的设计是构造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综合,两者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技术、经济、美观的完美体现。还需要指出的是,一座重要的跨高速立交桥的设计要在结构技术和美学方面取得成功,要走社会化竞争的道路,通过公开的方案投标与比选,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景观设计实施
如前所述,桥梁这类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将形成永久性的人文景观,影响甚远,利害关系复杂,因而在桥梁景观设计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可行性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根据桥梁美学设计的原则,周密而科学地进行景观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立交桥建设的突飞猛进,这一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而贯彻景观设计始终的关键问题是,景观设计方针的确定。所谓景观设计方针是指,在对建桥要求与目的、桥位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原有的环境景观等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建桥指导方针与目标,即建一座什么规模、什么形态、什么风格的桥梁?它与周围环境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而建成后的新景观是否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桥梁景观建设是一个新兴建设项目,过去一直附属于桥梁结构设计,目前还没有可供遵循的建设法规和设计程序。近年来,桥梁景观建设项目增多,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桥梁景观设计流程。该程序与现行基本建设工程采用的三阶段设计程序相似,但由于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事实上,跨高速分离式立交的景观设计可以与之呼应,区别是建设单位在景观设计中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明确景观建设方针、目标、原则以及具体范围和项目。从根本上说,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满通功能,因此工程建设必须遵照国家制定的法规和程序来进行。相对而言,桥梁景观建设只能依托工程建设开展的桥梁艺术创造,而艺术创造的深度、范围、项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比选性,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建设要求和财力,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适当增减。在此前提下,景观设计单位只能在建设单位提出的方针、目标、原则下进行审美创造,否则,所完成的设计方案将无法实现。所以,景观设计单位在接受任务之后,应先制定景观设计大纲,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开始方案设计。
(2)对立交桥的景观设计应对桥型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论证,阐述景观设计艺术风格及表现方法、景观设计项目和预期达到的审美效果。大纲报送建设单位批准,得到结构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在桥位周边环境调查中,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桥位周边气候、地形地物特点、珍稀动植物及地矿资源、建设规划等。这是涂装色彩设计、灯饰设计,特别是周边景观设计所必需的前期工作。
(3)建设单位掌握景观设计方案的最终审定权。景观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建设单位投入巨资进行景观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建设单位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建筑专家、美学家、桥梁专家、环保专家、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方案审查。重大决策,如桥型方案、涂装色彩方案、夜景方案等还须报请政府机构审定。协调桥梁结构设计单位与桥梁景观设计单位的关系。在选择桥型方案时,建设单位应把景观设计单位提出的艺术造型方案送达结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分析,并把共同审定的桥型方案纳入施工图设计。
(4)景观设计预想方案是实施设计大纲的结果,也是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景观设计单位至少应提出两个艺术造型方案、色彩设计方案、灯饰夜景方案、周边景观设计方案,并把这些方案及相关的景观效果说明,一并提交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景观评审专家组进行审查。
结语
篇4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开发商也认识到这一点,环境质量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市场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住宅小区的景观质量也有了
很大程度的提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共同的理念。但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1 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不少国内的设计不考虑中国的国情 过分讲究几何性、追求对景,对于原有地形地貌尊重不够,造成开挖量无谓增加。而且由于没有考虑到自然起坡、植被遮挡等诸多原因,许多图纸上景观设计的重点,其实不能得到真实反映。
1.2 风格简单模仿,效果不突出更有甚者,无论规划规模大小、场地性质、用途都用同一手法,造成园林景观风格上的迷失,主要表现为对概念的炒作上。无论是德国的简洁风格,还是法国的浪漫情调等,都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而没有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出概念应该表达的内涵和文化。[1]
1.3 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缺乏事前控制意识。设计人员认为园林设计追求的是景观效果,而忽视“既经济适用又美观大方”的原则。认为工程造价控制,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认为,按通常做法,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预算就行了。
1.4 细节上的疏忽虽然图面漂亮,而实际感受中,尺度却不宜人。主要表现为花坛和水池的边角过于锐利;广场的大理石地面光滑;步行道高低错落;水池周围没有护栏;还有对气候、土壤、水文、地下基础设施等环境基础资料掌握不充分,对历史人文景观与现实环境调查不够深入,致使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去较大。
1.5 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有困难,出现问题设计者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
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求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论布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万事大吉,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设计出来的东西负不了责,问题不能解决,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1.6 城市园林建设缺乏个性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个性,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设计中,道路无作用,而未规划路的草地根本不可能控制行人踩出了路,规划配置当地未试种的杜英、木筒、深山含笑等不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植物,造成极大损失。木筒作行道树被骄阳晒裂皮而死,杜英因干旱多年枝稀叶疏,深山含笑也因无遮光物及不易排水生长不良或死亡。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1.7 城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气派,不从广场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绿地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暂时利益,把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2]
2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要把握住景观设计的要点。(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2)多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3)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2.1 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原则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而是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我们公司在2011年设计的德清保利原乡,体现了原乡的特色。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2.2 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3]
2.3 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共享性与均好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
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3 结语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小区的文化品质,因此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但如何才能使小区景现设计作品拥有一个既鲜明又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呢? 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而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现才能营造一个有品味的现代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刘 武.住宅小区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
篇5
【关键词】层次分析;方法;居住区;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之一,是城市居民居住活动的载体,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居住区作为一种物质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从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上可见一斑。居住区景观逐渐成为居住区楼盘销售和居民选购住房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进行居住区景观研究已经成为业内人士重要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基层分析法的角度入手,对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与景观研究进行思考。
层次分析法方法原理和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简洁性等特点,基于此建立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是提高居住区景观规划质量和完善居住环境、践行“以人为本”居住理念的有效途径。
2.1层次分析法方法原理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萨提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中心问题是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子目标,并按照目标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按照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简单化,特别适用于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1]。
2.2层次分析法的结构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通常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或措施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对评价对象或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和理想结果;准则层是达成预定目标、实现理想效果所需要考虑的中间环节,包括一系列分目标、子目标等;措施层是为了实现目标可以采取的各种措施、制定的各种决策方案等[2]。
2.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实际上是把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层次化、数量化的模型表示出来,并运用数学方法为人们分析、预防、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的的过程,具体步骤有:第一,分析目标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建立上述的三层次结构模型;第二,对各个层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或优先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给予定量的描述,构造两两分析的判断矩阵;第三,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个因素对上一层或某一准则的影响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第四,计算各层因素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得出不同方案的综合权重,从而为最佳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3]。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居住区景观进行研究的内容
居住区景观的评价经历了从对植物观赏性的简单描述性、对植物的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到运用各种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植物综合绿化效益和园林植物的配置景观的评价的过程。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恶化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从生态学、美学和人性化设计3个角度进行居住区景观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住区景观的定量评价也成大势所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居住区景观进行研究是符合居住区景观研究趋势的一种方法[4]。
3.1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的选取
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有利于设计人员更好的把握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居住区景观的改造和完善。根据笔者的调研,城市居住区景观多体现出“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居住区整体环境设计、绿化设计、道路设计、广场铺地的设计、小品设计、水景设计等各类场地和设施的设计[5]。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包括景观的构成要素,绿化、道路铺装、小品、水景、空间设计等,一般将上述指标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
3.2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分配
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矩阵的赋值一般通过参考相关资料、讯问专业人士,特别是走访居民后综合确定。各个一级指标都有相对应的二级指标[6]。比如,绿化的二级指标包括面积、分布、种类、色彩等;道路铺装的二级指标包括材料、质感、色彩等;小品的二级指标包括材料、质感、色彩、形式等;水景的二级指标包括面积、形式、水生生物等;空间设计的二级指标包括标志、尺度、围合物等。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后的权重分配应当满足矩阵一致性的要求。3.3利用各指标权重分配结果对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和大量城市建筑物的存在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在身边见到自然美景[7]。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电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低头族”,而忽视了同家庭成员和居住区居民的交流、沟通,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为这种沟通和交流提供一种舒适、优美、安全、方便的平台成为楼盘开发企业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通过笔者调查、走访和权重分析计算得出,在影响居住区景观的一级指标中,权重顺序为:绿化>空间场所>道路铺装>水景>小品,在对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时,要重视绿化和室外空间设计在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将其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并在整体设计上根据权重程度对各项指标有所侧重[8]。
结束语
近几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加剧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的雾霾更是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居住区景观的研究,逐渐从单纯地美化设计项目发展成为满足人们心理、情感、文化需求的综合性项目。层次分析法也逐渐普及开来,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量化了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消除了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纯主观性和随意性评价,使设计方案的选择更加的合理和科学。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居住区景观评价体系综合考量了各项一级指标以及细化的二级指标,可以有效避免设计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节约设计成本,更能够在居民的广泛参与下,发挥居住区景观最大的价值,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环境及建筑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孙蕴路,贾建强,柴明良.杭州居住区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体系[J].华中建筑. 2012,21(01):258-259.
[2]赵绪刚,岳修良.层次分析法在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4(06):214-215.
[3]乔丽芳,张毅川,冯磊,齐安国.城市住区环境景观吸引力定量化评价模型—以新乡市住区为例(英文)[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01):147-148.
[4]何疏悦,唐晓岚,季建乐,赵晨洋.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改善[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9(06):267-268.
[5]钱 俭,冯雨峰. 对老龄化背景下居住区活动场所的调查研究—以杭州市若干居住小区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14(05):198-200.
[6]萧一赫. 现代合肥市居住区环境景观现状及其整治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1,19(05):126-128.
篇6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道路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和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最初的以最小工程量获得最大通行能力的原则,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道路建设的要求。与此同时,道路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公路的建设应综合考虑其功能性要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司乘人员的心理,通过合理的环境景观设计,把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综合环保、美化、历史人文等因素,使公路成为自然景观的新亮点,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路建设与景观
公路作为一种带状的工程构造物,它的区域跨度大,沿线的景观也不断变化,总的来说,公路景观包括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天然形成的环境的总体外观,如高山、平原、河海、沼泽等;人文景观,是指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出来的景物,如城市、村落、雕塑、水利电力设施等等,而公路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景观。
公路建设,必然会对原有的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公路工程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风景破坏、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水质、涝渍等。据调查,即便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在公路路域环境条件下,被破坏的环境经自然恢复演替到草、灌丛植物群落至少需要20年,而公路建设对自然风景的破坏则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但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我们可以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同时在公路建成后,形成新的外观优美,行车安全舒适的公路景观。
三、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等级公路是功能性很强的基础设施,但具体的公路项目,又有其偏重的性质,如可分为国道主干线、地方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乡连接线、旅游景区公路等等。公路景观设计必须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结合道路沿线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尽量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割断生态环境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
2.考虑司乘人员的交通心理要求和视觉效果要求。
安全舒适是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觉的多样性、视觉导向和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另外,司乘人员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感觉公路景观的,尤其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因此要求沿途的景观必须大尺度、大色调、流线型,同时比例协调。
3、风格鲜明,统一中变化。
公路一般穿越不同区域,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另外,在设计上应将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公路设施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确定统一的主题。同时,又根据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在设景的风格、造型、色彩规模等方面有所变化,使沿途景观富有节奏韵律,有基调有,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使司机和乘客处于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中,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消除疲劳,保证安全。
四、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公路景观设计是在公路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也和公路的各项设施紧密关联,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
1.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公路线型美是公路景观的基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通过仔细的踏勘,调查每个路线方案的沿线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一些风景控制目标(如名胜古迹、险峰奇石、优美的海边风景、百转千徊的溪流等),同时确定一些须回避的特征目标,如森林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然后反复比较线位,充分利用这些风景资源,使沿线视野景观多样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风景中。
公路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另外,长直线路段也容易导致司机注意力分散而引发交通事故,纵面线形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而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确定的立体线形应尽量适应地形,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总体线形应是连续、顺畅、可以预知的。
在完成线形设计后,利用CAD系统、地理信息等手段,采用图形叠置法将公路环境景观逐段显示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以获得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2.结构物景观造型
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莞虎门大桥等,以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雄伟的气势、优美的造型,其自身已成为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
3.路基路面的景观设计
通过合理地采用路基立面和断面造型,在必要的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在良好的线形设计基础上,使公路结构更好地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貌相适应,与绿化相适应。
路面对于司乘人员来说,是占据视野的重要景观要素,除了要保证路面主车道与路肩的合理比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路面材料来分别修筑路肩、行车道和分隔带,既加强了公路的修饰性,又提供了良好的视觉诱导。
4.中央分隔带的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重要目的是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对防眩树种的选择是:
低矮(1.5m左右)、缓生、抗逆性强。间距总的原则是以车灯的扩散角、人的动视觉和行车速度三者的函数关系计算而得,单行间距一般以2—3m为宜。
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可通过选择不同叶色、花期的地被植物,并分段设置,使中央分隔带的色彩有所变化,增强美化效果。
5.两侧绿化带的绿化
通过设置公路两侧绿化带、使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是景观环境再造、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如绿化带占地较宽,可以设置多行、多树种、乔灌结合、色彩多样的花木,形成壮观绚丽的绿化带。但一般在绿化带用地有限的情况下,以单行栽植,落叶和常青(乔木)间隔(5~lOm)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这样既不会因间隔太密造成视觉屏障而影响观光,又可四季见绿,同时还能防止因树种单一而易受病虫侵染。
设置两侧绿化带时,应注意在弯道内侧及路口附近保证通视条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6.边坡及垂直绿化
边坡绿化具有很好的护坡功能,对稳定路基、防止冲刷、保持水土具有直接作用。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但由于边坡坡面土质为路基填筑用土,或路堑开挖后暴露的土体,土质不宜于种植,且备灌溉条件差,养护难度高,因此要求做好草种选择、种植方式、前期养护等工作。根据公路边坡绿化的实践情况,在草种选择方面,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既容易成活又成本低廉,根系深的草种优于根系浅的草种。在种植方式上,条播优于撒播,种草优于栽草,秋播优于春播。另外,近年来了引进的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活率,且能适宜公路边坡土质贫瘠的特点,还能完成高陡边坡的施工作业。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凌宵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7、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的景观设计。
从景观构在的角度来看,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都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占地最大,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之作为公路全线景观设计的部分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景观设计应综合建筑形式、地形特点、当地人文特点及园林布局等方面总体规划,全线各立交、服务区之间的风格应互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很多公路在这些部分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风格鲜明、构思各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园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类型。
篇7
〔关键词〕感性认识 理性分析 景观设计 课程教学
景观设计属于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在设计中,学生首先需要对事物进行初步的认识,分析事物的表象,然后再通过理性思维的能力将这些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上升到揭示本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景观设计的理念得到全面的理解。在理性思维的帮助下,能有效弥补感性思维的不足,本文正是分析了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二者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
一、景观设计中理性和感性的认识
随着人们的审美标准不断提高,景观设计行业需要设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而对于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就离不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指导。景观设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既能充分发挥感性认识的能力[1],又能通过理性分析重构感性认知的结果,从而使设计作品既能够体现出人文内涵,又符合对功能与审美的要求。
(一)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表面化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心情、情绪以及经历等都会对认知结果带来较大影响。感性认知具有十分明显的个性化差异,此外,人们只是对事物表面特点的认知,例如形状、颜色、大小以及长短等,难以有效探究到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能在构思阶段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理性分析
人们的理性分析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分析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尽可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2]。因此,理性分析是人们对事物较全面、科学以及客性的认识,这一般是不根据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转移的。理性分析作为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与升华,把它运用在景观设计实践中,促使人们在理性思维的模式下遵循客观规律,在条件因素的多重制约下解决问题。
二、分析理性和感性在景观设计中的关系
在景观设计中,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之间各自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又共同帮助设计完成景观的设立内容[3],因此,教师在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中,需要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发挥感性认识的作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开始之初,都难以做到准确以及完整地认识景观事物,更难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准确揭示出设计项目的本质问题。因此,在设计的初级阶段中,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或者感觉尽可能的体验具体的景观[4]。这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或者是主观的想法。同时,还可以把一些令人印象深刻以及有价值的元素应用于景观设计中,这就较好地发挥了感性认知的作用,可以为学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认识――理性认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理性分析升华感性认识
理性分析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它可以处理在感性阶段中各种杂乱无章的想法,进而使得景观设计能够在结构、范围以及审美等角度中得到更好的优化,从而使得设计方案体现出更好的完整性。因此,理性分析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更加科学地组合许多感性认知所得到的元素,然后在设计者对景观形式以及内容的规划中,最终使设计方案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状态,这就是景观设计中理性分析对感性认识的升华。
(三)界定和反界定
在景观设计中,感性认知是初始阶段,是一个把设计者的情感注入景观中的过程,而理性分析则是一种“约束”[5],它把情感中的因素加以“修剪”,把感性认知中所得到的结构加以规范化,使景观设计可以更多体现出理性化的一面,这是景观设计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理性的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提出了多样化的界定,也正是这些界定使得设计方案能够保证质量,提升了设计作品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在景观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一些理性分析的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设计构思中感性的认知因素,然后提升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设计出兼具功能与形式的景观艺术作品。
三、实践教学中对景观设计的理性分析和感性把握
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因素之后,教师在景观设计教学的实践中需要把握二者各自的作用,然后不断地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得景观设计教学中可以更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一)重视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景观设计中基本的特点、知识以及原则等教授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具备理性分析能力的基础。首先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尽量结合设计实践,做到理实一体;其次是学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设计思维的练习,进行有效理解与消化,这是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不断提升理性分析能力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基础,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设计过程中的调查、分析与设计实操环节[6],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一方面是学生能够较好地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实践操作进一步的消化书本中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使得学生可以提前感受企业化设计实践的真实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理性分析能力,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天马行空形式表达和不切实际的设计理念。
(二)发挥感性认知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感性认知在设计构思的初始阶段可以较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灵性,鼓励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博采众长,可以为理性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景观设计的感性认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消解景观设计中一些固定性理论知识的限制,把学生从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律中解放出来;第二,学生由于思想的开放性以及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可以鼓励他们在此阶段大胆发挥想象力,并将设计构想进行充分的表现和深化;第三,在感性认知阶段中,教师需要接受并且认同学生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因为在此阶段中,学生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推导,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是较大的误差,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理性和感性需要统一
理性分析能力是在把握理论知识与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感性认知的结果进行深化。通过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认知能力的练习,从而使得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初始阶段可以较好地分析和推演其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问题,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从实际的功能与审美角度出发,创造出更多的、适合人们真实需要的景观艺术作品,同时也是推进景观设计达到质的飞跃的目标。因此,在目前的景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感性认识的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切实有效提升学生做设计的深度,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进入职业角色。
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经验可知,景观设计教学中总是交织着理性和感性因素,学生在设计之初,感性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设计灵感。而当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深化时,就需要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理性的综合分析与把握,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协调和解决诸多的客观条件与限制因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理性分析也弥补了感性认识的缺陷。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并从中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和平衡点,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创造出高水平景观艺术作品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悦来、董楠楠、王敏、戴代新.传承与渗透――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实践教学剖析――以景观环境测绘实习为例[J].中国园林,2013,12(15):71-75
[2]杨晓娟.景观专业实践项目教学法与设计思维程序培养的教学思考[J].艺术教育,2014,04(01):170-171
[3]曹志明.景观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2014,10(15):82-84
篇8
关键词:高校环艺专业;工程实习;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48-01
一、明确教学目的
高校环艺专业景观工程的实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实习目的,才能保证接下来实习教学的有效进行。当前高校环艺专业的实习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接下来的实践进行有益的结合,对之前的课程学习有一个明确而又清晰的定位,并且根据明确的实习目的制定一个详细、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与任务,即首先让学生明确工程实习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的任务”,以使接下来的实习教学过程能够得到有序展开。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环艺专业景观工程的实习教学并不像课堂理论教学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和一套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实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说,如果是在工地的施工现场进行教学的话,就可以通过对实景的观摩来对景观的设计效果进行感受,而实习的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景观来进行现场的讲解;如果是在景观的基地,则可以向学生直接进行现场绘图的演示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计算机绘图的相关技巧;如果是在植物园的话,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鼻闻、眼观以及亲手触摸的方法来提高对相关植物景观的深入认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亲手栽种来学习景观工程的相关知识,体验景观栽种的乐趣。最后,高校环艺专业景观工程实习应该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计算机现场绘图的方法、教师理论讲解的方法以及学生实际操作方法的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达到环艺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图纸绘制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相应的图纸绘制任务,再配合上相关的图纸绘制专业人员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图纸绘制能力,通过对图纸绘制的实际操作,不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图纸的绘制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诸如花坛平面图的设计、景观剖面图的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图的修改等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思维设计的能力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加强市场调研
在实际的景观工程实习中,市场调研是景观设计的灵感和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要积极带领学生去进行景观设计需求方面的调查,对环艺景观设计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气候情况以及常见的景观种类等进行实地的调查,引导学生对调查的过程做好相关的记录、总结与评价,最终引导学生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及实际的设计条件,并与自身原有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最终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景观建设方案。
(三)设计方案的实行
在提高了学生的图纸绘制技术以及通过学生市场调研之后,接下来教师就应该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景观设计方案的修改、实施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具体来说,在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景观设计的色彩搭配、景观材料采购以及植物选种等方面的认识,最终让学生对植物的属性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在景观设计的投入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教师通过有意识地让学生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实施自己的景观方案时,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而通过对自身方案问题的发现,往往会对自身知识的漏洞和错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也是高校环艺专业景观工程实习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体现。
四、对实习成果进行科学布置
高校环艺专业景观工程的实习教学以最终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其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工程实习实践的结束并不代表整个实习教学的结束。教师在学生参加相关的实习之后还应该要指导学生对实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存在的问题、自己擅长的方面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都进行整理,提高学生对高校环艺专业景观工程实习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进行不但能进一步认识环艺专业的景观工程,同时还能加强对自身所擅长和所不足方面的认识,最终达到工程实习的多重功效。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理念;讨论;发展
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场所,在外型上不仅要优美、整洁,同时还要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它应该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场所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建筑如果依然局限于原始建筑设计,最后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将会很少有人追捧,因此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景观设计的思想。
一、关于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所处周围的环境以及景观的相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设计与景观相融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之上。他们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只是认为景观设计在与建筑物本身相比从重要性上来看,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着的情况。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将景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条件和前提,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就会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在建造设计过程当中应该充分树立景观意识,在景观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建筑的本体设计。
二、景观设计概念性在建筑设计中的植入
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场所,要求外观整洁、优美的同时,与周围的环境景观协调一致是建筑艺术的自然追求。在为人类提供宽敞舒适的活动场所的同时给人美的感受,建筑师和景观环境师给出了良好的答案——将景观环境设计融入建筑设计中,按照景观设计的原则,将建筑融入到周围环境中,也就是将建筑的外在美与周围环境实现相互协调,提高建筑的文化和美学价值。随着人们对建筑概念的认识的不断改变,要求建筑设计在完成自身主体设计的同时,也要对环境、景观的把握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程度,在我国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景观设计概念的植入,始终贯穿着对景观的理解、协调与统一。我国的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是伴随着建筑样式和艺术的多样性发展起来的,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和关注,使得景观设计概念的必要性融入到建筑中,真正的景观环境设计是基于原始自然景观形态的基础上,以自然、安全、经济性为主。建筑的风格、造型应该与周边环境遥相呼应,把建筑和景观环境充分体现到“意与境”的完美融合,建筑充分融入景观环境,让景观环境影响建筑,在自然、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充分融为一体,造出完美和谐的的建筑,体现现代建筑的发展水平和高度。
三、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共性
1.在设计基础方面具有共通性
所有的建筑工程设计学科,学习的都是相同的设计基础课,包括平面构成学立面构成学、色彩构成学、形态构成学。
2.在表达方式方面具有共通性
在设计方案思考过程中,都需要掌握速写、素描、水彩等必要的绘画技能,在后期方案的绘制上都采用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大样图、节点图,个别地方采用轴测图等表达方式,在软件上虽然有少许差别,但使用的绘图软件大体上就那么几种。
3.在空间规划上具有共通性
说到空间,就不能不说总图,好的总图正是标志着一个真正的景观设计的开始,一个建筑的学习者甚至是一个建筑师都应该在总图上保持着清醒的景观意识,并能谦逊地与农学家、植物学家、以及其他相关的地质、水利、能源专家协作,这样才能引导出一个相对健康的景观设计的雏形。有了一个健康的雏形,有了一个系统的构筑思维,资源才能得到保护,地形才能得到尊重,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优化,景观之美也就赋韵其中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总图规划阶段,建筑师已经根据建筑的功能、私密性、朝向等规划出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以及各类空间之间的必要过渡。景观设计师在承担本专业的设计内容时应充分理解建筑在整个规划中的作用和定位,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建筑。
四、做好建筑设计中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1.将“以人为本”作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是对自然规律的顺从,是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是两者的相互一致,现今的建筑设计大师们都有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在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善待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理念,就是更加重视设计的服务对象—-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同时另一方面还要节约自然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理念,就要在设计方案中,注重生态平衡,顺从人文在自然中的发展,维护自然和人文系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好人与自然的利益。将“以人为本” 作为设计理念,就是反对人类对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发与占有,反对片面的设计观,支持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在具体设计时,能够将对人类多方面的和全方位的关怀体现地更加深入,“以人为本”就是善待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强调这以人为本的设计观,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正处于发展之中,此时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人与自然能够长期和谐相处,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是付诸于建筑规划中的实际行动,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2.以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作为设计的核心原则和设计目标
尊重景观的地域性,尊重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及格局,最大程度的顺应自然,尽量依照生态原则进行设计;最大程度的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元素和材料,尽量发挥其实用及审美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当地自然及文化遗产,尽量避免破坏;最大程度的领用当地自然水,尽量避免依靠人工水;最大程度的让自然做工,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最大程度的延长可持续运转周期,尽量实现可持续生长。最大程度的体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生态之美,亦即自然的野趣之美,避免一味地最求表面富丽堂皇的效果,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作为至高的追求之一,并将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必须将结合自然,尊重自然,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作为设计的原则和目标,设计方向应该向节约用水用地、新的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迈进,迎合科学先进的设计趋势。
3. 注重建筑景观化与环境协调
建筑设计与景观环境设计的融合不仅体现在策略上,还应在协调方法上下功夫,我国建筑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内容,景观设计的方法、工艺充分融入设计过程中,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捏合,从而实现建筑的景观化。欧美国家的建筑设计已经从外观融合扥表征现象深入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联、渗透中,相互协调要求景观设计符合建筑整体风格和意向,各个细部环节有机结合,完善景观和建筑的统一协调。
五、总结
景观的设计是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出现和迅速发展起来的,而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日趋重要,人们在物质条件良好的基础上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与建筑设计相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景观环境的设计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时展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Summary: A good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al design, highlight user-friendly design thinking. Domestic landscape design does not conside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style of simple imitation, ignoring the projec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negligence, design details irresponsible lack of personal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urban gardens awareness generally not high analysis proposed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开发商也认识到这一点,环境质量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市场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住宅小区的景观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共同的理念。但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一、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1不少国内的设计不考虑中国的国情过分讲究几何性、追求对景,对于原有地形地貌尊重不够,造成开挖量无谓增加。而且由于没有考虑到自然起坡、植被遮挡等诸多原因,许多图纸上景观设计的重点,其实不能得到真实反映。
1.2风格简单模仿,效果不突出
更有甚者,无论规划规模大小、场地性质、用途都用同一手法,造成园林景观风格上的迷失,主要表现为对概念的炒作上。无论是德国的简洁风格,还是法国的浪漫情调等,都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而没有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出概念应该表达的内涵和文化。
1.3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
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缺乏事前控制意识。设计人员认为园林设计追求的是景观效果,而忽视“既经济适用又美观大方”的原则。认为工程造价控制,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认为,按通常做法,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预算就行了。
1.4细节上的疏忽
虽然图面漂亮,而实际感受中,尺度却不宜人。主要表现为花坛和水池的边角过于锐利;广场的大理石地面光滑;步行道高低错落;水池周围没有护栏;还有对气候、土壤、水文、地下基础设施等环境基础资料掌握不充分,对历史人文景观与现实环境调查不够深入,致使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去较大。
1.5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
在园林设计中,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有困难,出现问题设计者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或改变设计方案或半途而废。这是设计人员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求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论布置是否真正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万事大吉,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实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设计出来的东西负不了责,问题不能解决,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见,为园林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1.6城市园林建设缺乏个性
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个性,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设计中,道路无作用,而未规划路的草根本不可能控制行人踩出了路,规划配置未试种的杜英、木筒、深山含笑等主要生长于长江以南的植物,造成极大损失。木筒作行道树被骄阳晒裂皮而死,杜英因干旱多年枝稀叶疏,深山含笑也因无遮光物及不易排水生长不良或死亡。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1.7城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
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气派,不从广场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绿地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暂时利益,把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二、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要把握住景观设计的要点。(1)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2)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3)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2.1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而是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2.2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2.3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共享性与均好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三、结语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小区的文化品质,因此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但如何才能使小区景现设计作品拥有一个既鲜明又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呢。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而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现才能营造一个有品味的现代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宁卫华. 浅析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今日科苑, 2007,(2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