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竞赛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竞赛;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20-0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凝聚与洗礼,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展现出交融汇通的独特生命活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根源于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赛事中,维系着每个程序的衔接,支撑着体育赛事的整体秩序,被代代相传继承和延续下来,载负着许多独特的文化理念,是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加之缺乏本土化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宏扬,使中国的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出现断裂。通过对其内涵、特征、作用等进行系统研究,将为建构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及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内涵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受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且被人们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代代相传,不断整合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神韵和风采让世界人民喜闻乐见并广为推崇。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人类在最初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就已植入礼仪文化的基因,形成古老的传统文明。“礼”者即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仪”者是表现形式,礼仪就是一个人内在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受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且被人们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主要指人们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交流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尊重、亲善友好的文化形态,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站在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层面,如参赛运动员所穿的民族服装、竞赛所使用的器材等;制度文化层面处于中间,是以参赛选手的行为规范为表现形式,如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限定着运动员比赛时的各种行为;精神文化层面是最内一层,是以参赛运动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对参与比赛的价值观为主要体现,如武术套路比赛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物质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其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连接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集对抗性、技巧性、竞技性、表演性于一体,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广受人民的喜爱。人们常常在观赏激烈竞赛中,会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矫健、优雅、剽悍、婉柔、神秘、惊险及交融等美的享受,同时会深刻感悟到竞赛中折射出中华民族“和合”的礼仪魅力。
2.1 竞赛礼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总体而言,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建立在民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节庆习俗等文化基础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存环境的改变、文化背景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不同阶段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从武术竞赛礼仪来说,在古代,徒弟拜师学艺时要向师父行跪拜礼,同门师兄弟之间以及与其他武林同道之间见面时大多都是拱手或作揖来表示问候,武林中人切磋技艺前或切磋技艺后要互相行礼,传达一种“以武会友”的武学精神。现代社会抱拳礼是武术规则中国内外一致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这一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和统一得来的[1]。
2.2 竞赛礼仪与民族精神相融合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等,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竞赛礼仪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彰显民族性格。如舞狮比赛,各参赛队应遵循竞赛礼仪,举首、提足、敬礼、叩拜等动作必须先左后右,参神、迎宾、巡游也要求按一定的程序,这些礼仪规范,使参赛队员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友好、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的氛围,共同传承礼仪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彰显了民族精神。
2.3 竞赛礼仪与“贵和谐”相一致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核心是以仁释礼,表现出“中庸为本,温良恭险让”的民族体育精神及“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理念,反映出中华民族相互尊重、恪守信用、公平竞争的价值观。作为习武之人,特别强调“文以德彰,武以德显”。如在擂台比武中,每个人所处的民族、信仰、习俗、个性的不同,就可能出现各自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门各派都认定:“功夫有限,仁者无敌。”所以在比赛中,要做到“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习武者首先要以德服人,以德慑人,在比赛中才可以施展武功,制服对方,而不应单凭武艺,无视礼仪,使对方致残致死。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中,需要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宽容他人,不过分计较比赛得失,才能增进感情、融洽人际关系、多方面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和谐发展。
2.4 竞赛礼仪因时展而变异
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亦指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是对传统习俗的不完整复制,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内部新旧因素在矛盾中不断分化整合,通过变异、淘汰、更新,由旧的平衡转化为新的平衡,或者通过对外来体育文化因素的吸纳、交汇,使原有的体育文化传统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如“女真射柳”承契丹之俗,是宗教与民俗结合的产物,女真人笃信萨满教,在巫祭的仪式上,把箭放在最显赫的位置,并对着神箭诵诗求福,以保平安,无论在官方或民间的祭天或其他祭祀仪式上都要进行骑射活动。其官方的规制为:凡重五日拜天礼毕,在毬场插柳两行,参射者以尊卑为序,各以帕系一柳枝上,于离地数寸,削去青皮为的;每射,擂鼓助兴[2]。射柳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时至今日,射柳活动中的礼仪活动已发生重大变异,射最早是儒家的六艺之一,有丰富的礼仪内含,作为礼,它是庄重的,作为战争手段它又是残酷的。随着近代西方坚船利炮的侵入,弓箭作为一种武器,渐渐退出了军旅战事,作为一种礼仪的文化,射礼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3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已逐渐脱离了远古时代“事神致福”的作用,而慢慢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及健全自身人格的道德修养。它在民族体育赛事的发展过程中维护着整个活动的秩序,美化运动员的形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3.1 竞赛礼仪是竞赛价值的准绳
从社会价值判断方面,确定人的体育竞赛礼仪行为是否符合“礼”的规范、“仁”的精神,在儒家礼学看来,言行举止一定要与“礼”——既成的社会等级名份、成文及不成文的传统观念相吻合[3]。在竞赛礼仪中的“仁、义、礼、信、勇”是参赛者实现自我的“价值”准绳,是让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夏时就有关于在相扑竞赛个别法律责任的立法保障,同时,也作为一种竞赛礼仪保存在比赛之中。《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载:诸人相扑而致死者,以相扑不死人之法而大意无理之,徒三年。若曰他人相扑,有故意指使者,使相扑者致死,则令相扑者徒年,相扑者以从犯法判断[4]。这条律令是目前发现仅有的有关相扑竞赛规则的文献。从记载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代这些少数民族所进行的竞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难能可贵的是政府对运动员参加比赛提供人身安全的法律保障,有“相扑不死人”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强化了比赛礼仪的教育。
在竞赛礼仪中,“公平公正”、“重信守义”是裁判员实现自我的价值准绳,是让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抢花炮比赛中,裁判员出示黄牌,是一种劝阻、劝告运动员不能再有非体育道德行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的出现,否则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裁判员的公正执裁,理礼兼备,对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都是极好的礼仪示范。
3.2 竞赛礼仪是道德知行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注重对人的教化和规范日常的行为道德。“知行”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本途径,在传统体育竞赛礼仪规范学习和演示的同时,要引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赛事,其传播过程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而且也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在进行健身教育、道德教育、娱乐教育的同时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我国历来祟礼敬德,习武之人也是如此。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5]。《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武德礼仪对于习武者的重要性在习武前就有体现,所谓“未学武前先学礼,未习武前先习德”。否则,“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少林即严正宣告:“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并谆谆告诫武僧:“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这充分表明习武之人从来不从纯武艺的角度去看待武术,而总是将武术技艺与礼仪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比赛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3 竞赛礼仪是民族形象的体现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称,衣冠、礼仪是中国的君子们所追求的个人形象。它包括表象与内在两个方面:表象形象是通过语言、行为、服饰等显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内在形象则是修养、气质、人品、素质等组成的品格形象。其中表象形象即视觉形象是品格形象的外在体现,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融于一身才能树立良好个人形象。运动员在赛场上塑造的体育形象,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形象,往往也被等同于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形象。通过运动员文明的语言、优雅的行为、得体的服饰,美化的不仅是运动员个人形象,同时也美化了其代表的群体、民族的形象。
3.4 竞赛礼仪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市场化运作,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参与到国际性、职业性的体育赛事中,而礼仪在此时此刻尤为重要,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不仅仅是技能的比赛,而且是中国人的代表,他们的言谈举止,更多是体现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文化状况和社会风尚。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增进我国与世界的友谊和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这种做法在汉朝时就已经得到充分运用,汉朝不但按期举行角抵比赛,而且还将角抵作为礼仪接待当时的匈奴、乌孙等客人。《汉书·张骞传》载:“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锦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氐(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氐奇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这里大概描述了汉武帝时为了在匈奴、乌孙等国面前夸耀,大陈角抵戏的情况。
4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传承与推广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礼仪文化形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人民生活节奏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更好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推广的步伐,使其更生活化、普遍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1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传承
1)注重竞赛礼仪内涵的挖掘与整理。
自从西方体育文化进入中国以来,迅速在华夏大地传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出现断层,但是西方体育竞赛礼仪却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这也使得我们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时,应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崇尚礼让、与人为善、以德服人、平和的精神内涵传承下来,不仅应用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要拓展到现代体育比赛中,使其真正本土化,成为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科学融合。
“礼尚时宜”很好诠释了礼仪文化的时代性,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继承指明了方向,不是返璞归真原汁原味的“乡土”继承,而是以世界文化多元化为视角,以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为价值取向,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礼仪文化,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理念中,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形式打破禁锢,重新建构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使其既能体现民族文化内涵,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完善竞赛礼仪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如果把法律看成是一个国家的硬性规定的话,那礼仪则是一个国家的软性约束。因此在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时候要从规范化入手,切实考虑其可操作性,制定出易理解、易接纳、易推行、易操作的民族体育竞赛礼仪规范,充分体现出传统的仁爱、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的文化理念。
4.2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推广策略
1)扩大媒体和网络的宣传。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生存的大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在宣传方式上不能因循守旧,要充分利用媒体,如电视、网络及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采用容量大、费用低、时效快的多渠道宣传方式,加快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其影响、促进其交流。
2)增强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
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主动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民路线,切实担负起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合作,动员、鼓励、吸纳社会成员广泛参与,与各科研所、学校等相互合作,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支持,进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礼仪素养。
裁判员的公正执法,理礼兼备,是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教练员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礼仪素养。因此,要求裁判员、教练员必须认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时刻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使运动员真正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精髓。运动员也要积极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深化对竞赛礼仪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自身礼仪文化的素养。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物质技术层面、组织制度层面以及思想价值层面,在比赛过程中呈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彰显“道德教化”、“齐之以礼”的文化精髓。体现出传承性与时代性、易变性与相对稳定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操作性与规范性、独特性与人文性等特征。同时具有规范行为、相互尊重、美化形象、促进关系和谐等作用。在传承与保护竞赛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对其宣传。同时,加大对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礼仪素养的培训力度,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华桦. 礼仪在现代武术中的运用[J]. 湖北体育科技,2011(5):14-17.
[2] 元脱脱. 金史[M]. 上海:中华书局,1975:826-827.
篇2
去年,我们班和五(4)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
“嘟——”口哨声一响,比赛开始了。四班一开球,就向我方球门跑去,我们几个队员连忙进行拦截,四班的队员快速绕过我方几名队员,再一脚高传给四班的尖刀前锋,只见那前锋找到了一个好的地方,一个凌空抽射,眼看球就要飞进我们的球门里了,但我们的守门员眼珠一转,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个飞扑,把球紧紧抱在怀里。
我们开始反攻了,观众目不转睛的盯者我们,我们的拉拉队大声喊着:“一班加油,一班加油……”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赢得这场比赛。守门员把球传给了我,我把球向左一拨,球就到了韩宁脚下。这时,对方的一个队员迅猛地跑过来,进行堵截。可韩宁不慌不忙,忽地把球往右一推,再往左一带,轻松地晃了过去。晃过了第一个,对方的第二个、第三个接踵而来。韩宁见他们来势凶猛,不敢恋战,急忙来了个长传。球像一只敏捷的燕子飞向右前方,正好落在任鸿泽的脚下。小任不愧是我校的“足球名将”,他用细腻的脚法灵巧的盘带,连过两关。他见我已从中路了对方的,果断的一脚直传,把球踢给了我。对方一名后卫扑了上来,我见势头不妙,急忙把球往上一挑,球翻滚着从对方头上飞了过去。我又迅速闪过对方,向上一纵身,来了个头球攻门。由于我用力很猛,打的角度又刁,再加上对方守门员的判断失误,球擦着门标飞了进去。
比赛继续进行着,我们班的队员和四班的队员你来我往,比赛进行到最后几分钟,韩宁找到一个好的机会,一脚射向球门,球进了!
不久,比赛结束了,我们班以7:3的优势战胜了对方,这场比赛真激烈啊!
篇3
一、引领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篮球主题文化节是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校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举办篮球主题文化节,可以检查和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篮球训练的质量,总结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和课余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篮球主题文化节的所有项目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参加,为了集体的荣誉,获得优异成绩,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自觉地进行篮球训练,充分的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种竞争性对于普及篮球活动,促进整个学校体育工作起着杠杆和引领作用。
篮球主题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团结、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特征,具有潜在的、隐性的教育作用,并能形成篮球文化传统。例如,学校以篮球主题文化节为契机,发动全校师生出谋划策打造校园篮球文化。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墙壁的功能将本校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拍摄的照片及获得的奖牌、锦旗放大喷绘成展板,张贴、悬挂在校园的外墙上,供经过学校的群众观看,以此宣传学校体育特色,展示学生风采,提高学校知名度。教师在教室内的墙壁上开辟体育角版块,将近期国际、国内的体育新闻、本学期学习的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术的相关动作方法、要领和图片张贴在体育角内,供学生课余时间自由观看、学习,且每周更新一次,以此营造润物无声的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习得。另外,教师在教室外的墙壁上开辟一个“运动秀”版块,供本班学生张贴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比赛的照片和获得的奖状,以此来展示班级学生运动天赋和个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通过举行篮球主题文化节,使全校师生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促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净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
二、丰富校园生活,全面育人
篮球主题文化节在组织方式、竞赛内容等方面,比正规的竞技运动竞赛更加趋向于轻松、活泼,是学生课外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在比赛中篮球运动员所表现的高超技巧,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学生运动员坚持到底、奋勇拼搏的精神满足了学生观众的情感追求,陶冶了性情,体验到了比赛的乐趣,感受到了学校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1.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品质
学校体育竞赛不仅是比技术比体能的场所,还是比智慧、比思想的竞技阵地。我校篮球主题文化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篮球主题文化节各项目虽然以个人名义参与比赛,但是也都代表各自的班级,个人的努力代表集体的荣誉,集体的胜利又是全体参赛学生和协助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依靠的就是集体智慧、团结协作和个体优化组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裁判员的监督、教练员的指挥安排、观众的注视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文明礼貌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社会公德、尊重观众,提高文明修养的良好品德。
2.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团队合作精神
竞争性是学校体育竞赛的内核,体育竞赛的灵魂就是鼓励公平竞争,而竞争的表现形式是双方的全力以赴、拼搏争胜。篮球主题文化节有明确的获胜者,竞争性贯穿、蕴含其中。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之间的运动技术、技能、战术、体能、智力、心理等多方面的竞争,而各方教练员竞争的激烈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与场上运动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啦啦队的摇旗呐喊、助威加油,其浓厚、鲜明的竞争和合作也在比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耐挫能力
篮球文化节的举办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成败观,胜利面前不骄傲,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失败和挫折中磨炼,时刻保持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和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三、有利于快速传播篮球基础知识
篮球文化是百年来体育人传递下来的优秀文化,本身就是知识源泉。学生参与篮球小报制作、黑板报评比和篮球主题绘画比赛,就必须收集、整理与篮球相关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进一步的了解篮球运动的来源、技术、战术、原理、锻炼方法、比赛规则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延续了体育精神,熏陶了体育意识,丰富了体育情感。
四、培养骨干,发现人才
篮球主题文化节宣传扩大了我校篮球活动的影响,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活动中来,无论是为追求成绩还是娱乐健康,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运动才能。校队带训教师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学生,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吸收进入校队,对校队补充新鲜血液提供了便利,为真正发现篮球人才,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了保障。
五、以点带面,促进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竞赛可调动大量学生参加,是有组织进行的体育活动,影响力广泛、深入,效果明显。笔者经常给孩子布置体育作业,尤其是在体育节活动开展前,每次我都将比赛的项目设置,具体要求及时与家长沟通,积极发挥家长的特长和作用,争取家长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支持。同时,要求家长帮助、督促,甚至和孩子一起进行活动、比赛。通过课外作业的组织实施,推动了我校普及性篮球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起到劳逸结合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校外场地的利用,开发了课外体育资源,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及终身体育意识,带动了整个家庭参与健身和锻炼。
参考文献:
[1]刘善言.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220-221.
[2]全国体育学院成人教育协作组,《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竞赛;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体育比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风险。安全措施极其严密的奥运会也不能保证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在体育竞赛中的伤害事故是人们不希望发生但又是在所难免的。近年来随着校园内外体育竞赛活动日益增多,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1],如何处理这些伤害事故关系到在校大学生、学校、比赛组织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对相关法律的适用与认定也是一个现实性强、且敏感的问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给参与学生带来痛苦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向我们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伤害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发生伤害事故后的法律责任界定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等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去研究。
1 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发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与典型个案
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各类体育比赛时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1],可以被认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2004年10月,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如期举行,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2003级一名学生跑到17公里处时突然倒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医务人员证实是由于剧烈运动导致运动性猝死,此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男、女两名学生和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男生共三名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缺水、虚脱症状而被送进医院抢救,上述由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引发的极其严重的安全事件最终把学生家长、大赛主办者、学校三方引入了一场持久的法律纠纷中。关于运动猝死,李之俊的研究发现:在40例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中,大中学生已经占到一半,有20例,其次是教师,有7例;运动员或曾是运动员的有5例[2]。2003年1月,北大登山队突击希夏邦玛西峰途中遇难。2006年 9 月,登上海拔 8201 米山峰女大学生,曾被雪围困 8 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发生极端伤害事故如运动性猝死占整个运动性猝死病例的比例较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发生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只是极其严重伤害事故的个案,实际上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不利于学生、家长、也不利于学校和比赛组织者。是一个影响面较宽也比较复杂的问题。
2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种类和原因
体育活动量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运动安全事故的增加。另一方面,肥胖率增高,身体机能、素质下降逐渐成为当前青少年体质变化的主要特征,青少年的不良体质状况和饮食习惯影响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运动安全事故随之增多。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生伤害事故的种类较多,如一般性擦伤、碰伤、较严重的扭伤、撞伤、骨折、甚至死亡。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也难免受伤,我们经常能在电视画面上看见拳击、足球、篮球等对抗激烈的一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受伤被抬出场外的镜头,究其原因,有些属于项目特点造成,一些高强度、大运动量、对抗激烈的项目,如中长跑、足球、篮球等;还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如各种极限运动;有些属于学生自身原因,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对自己身体控制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有不小差距,这都是导致受伤的潜在因素;此外比赛组织者体检不严、缺乏必要合理的医务监督等都可能造成参赛者在比赛中发生伤害事故。
3 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法律适用
安全问题是每个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体育竞赛又是大学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体育竞赛引起的伤害事故远高于其他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肌肉拉伤、皮肤擦破,甚至骨折的现象。在比赛中受轻伤,不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一般进行简单处理就可,因此也就不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受重伤,如严重挫伤、骨折、撕裂伤等需要住院做手术才能痊愈的伤害,明显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会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些经医院治疗也无法恢复的伤害如截肢、瘫痪等,还有最严重的事故,即导致参赛者死亡,这些大多要涉及到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生伤害事故主要涉及到的是学生身体的伤害,即学生人身权的侵害,是一种侵权行为[3]。2010年教育部最新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对《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第8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发生学生安全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按照《中华人们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4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4.1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
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发生伤害事故,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均适用[4];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发上伤害事故只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因为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为无过错责任缺乏法律依据。所谓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无过错行为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按照《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在现行的法律规定中,没有规定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为无过错责任,因而不得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也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4.2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由于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上伤害事发生的原因多样、情况复杂,实践中确定学校、体育比赛主办者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上比较有争议。因此,根据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就几种争议较大的情形作类型化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竞赛组织者是否为避免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其次,用于比赛的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排除。第三,竞赛组织者是否制定了合理、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对 参赛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第四,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竞赛组织者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以上几方面对最终确定相关民事责任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此外,如果学生代表学校外出比赛或参加其他竞赛而致受到伤害,虽然学校本身没有过错,但由于该学生是学校派出的,是代表学校履行竞赛职责,因此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5]。在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中学校与学生都没有过错,例如学生进行越野长跑时突遇山洪、雷击等一些意外原因而致的伤害,则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按照公平原则共同承担责任。当然,如果学生未经学校安排私自外出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由于以上原因受到伤害,学校由于没有过错,则不能由于他是在校学生而要求学校承担民事则任。而且即便是要负民事责任也应区分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就应该负主要的民事法律责任,反之则应该负次要的民事法律责任。
5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伤害事的故预防措施
实践证明,体育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决定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安全意识不强,场地器材条件存在隐患,缺乏必要的义务监督等问题都可能造成参赛者的健康状况受到伤害伤。因此学校、竟赛组织者应加强对参赛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场地设施的安全性、加强体检和医务监督。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应坚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竞赛组织者应切实加强对整个比赛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对一些高强度、大运动量对抗激烈的项目实施重点监控,提高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大学生独自参加校外竞技体育比赛的管理力度和审核,对未经学校批准私自参加校外竞技体育比赛的严加处理,起到教育他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志俊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之法律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 :99-101.
[2]教育部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2 年8月21日.
[3]邓国良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26( 1):71-73.
篇5
关键词 能力发展;三位一体;引导平台;闭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9-04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其中,高校的高等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今,高校培养学生有“三驾马车”――教学、实践和竞赛。三者各自都有培养的目标和重点,但要想有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驾马车”必须朝着同一方向并驾齐驱,也就是三者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教学和实践早已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而竞赛则在近年来受到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已被有关教育部门和社会评价机构作为评价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竞赛的成绩也和各种评奖评优优惠政策直接挂钩,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提高。
竞赛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目前竞赛的开展情况与培养能力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学生多平台的合理引导和帮助。所以,要切实缩小这种差距,必须积极地探索更多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构建教学、实践和竞赛的一体化体系,提出行之有效的各项融合措施,让三者同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本科教育而言,其实就是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力的良好发展才是各项教育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
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各种能力的发展也并非某一种培养途径就能实现,教学、实践和竞赛培养的能力既有交集,也各有不同,因此必须构建教学、实践和竞赛三位一体的协调体系,让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能相得益彰,发挥出“1+1+1>3”的放大效果,更加显著地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3 教学、实践和竞赛的相互作用
教学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1)教学为实践奠定理论知识基础。广义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狭义的教学即理论教学。本文所谈的教学是狭义的理论教学,而将实践教学作为实践的一部分。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实践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加直接地认识学习事物的过程。科学理论知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实践必然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否则实践会变得盲目或无措。因此,必须首先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帮助其明确实践的方向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保障实践的合理开展,最终有效地培养实践能力。
2)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理论知识一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的理解存在困难。如果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则可以避免空谈专业理论,弥补理论教学过程中感性认识的不足,促进学生对理论教学环节所学知识的二次理解[1]。同时,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实践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善。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展,学生可能会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会对理论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理论教学内容的改善。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甚至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为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开拓新的专业理论领域提供实践依据[1]。
实践与竞赛的相互作用
1)实践为竞赛奠定操作能力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竞赛可以作为高校实践环节的一种类型,但竞赛本身又是一个特殊的培养能力的途径,与高校的实践环节有着很多的不同。高校的实践环节开展的一般是与理论教学知识对应的认知型或基础操作型的实践活动,而竞赛是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问题或探索创新的过程,因此,实践的作用之一就是为竞赛的解难创新奠定能力基础,具备扎实的基础实践能力,才能在竞赛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2)竞赛提升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实践具有理论教学缺乏的直观性和操作性,但单纯的实践也可能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即使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实践能力,却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学生也会逐渐失去积极性。而竞赛往往需要较高的实践能力,并给予更广阔的能力发挥空间,既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也提供了高平台,会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另外,竞赛的高要求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竞赛促进实践软硬条件的改善。通过学生参与竞赛、教师指导竞赛,可以发现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发现学校实践环节的不足。同时,竞赛的开展为各院校提供了教学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在与其他院校的竞争比较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这些不足包括软、硬两方面,既可能是实践内容、实践师资队伍等软方面有待调整和完善,也可能是实验室、实验设施等硬方面需要加强建设。同时,由于竞赛需求,学校应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开放的场所和必要的条件支持[2]。
总之,竞赛可以促进实践环节的改善。
竞赛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1)教学为竞赛奠定理论知识基础。如同教学对实践的作用一样,教学也为竞赛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对于学科知识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高校的教学内容构成众多竞赛的知识要求的一部分,学生需掌握这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2)竞赛促进学生的延伸学习。竞赛一般要求学生具备更加全面深厚的理论知识,即使一些专业课程会涉及相关知识点,基本上也都是基础知识,不能满足竞赛的要求。而课堂的教学课时也有限,学生要想加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自主进行延伸学习。
3)竞赛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丰富。竞赛的命题会根据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热点等制定,这对教师是一种引导作用,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适应学生对知识的更多要求。另外,竞赛也可以促进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4 教学、实践和竞赛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教学、实践和竞赛两两之间都有着相互的正作用,如果三个环节独立开展,就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各自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则难以有效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因此,应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协调体系,并且构建过程不是三者直接融合,而是根据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次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整体的融合,达到三位一体的目标。
教学实践一体化
1)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院,实践教学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所占的分量也会有所不同[1]。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专业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不能过多地空谈理论,也不能一味实践,要使两者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让学生既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2)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衔接。让教学和实践良好配合的另一个关键是加强两者在实践上的衔接。一方面,当理论知识教学完,应趁热打铁,紧接着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而不是彼此分隔很久。对于刚学完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会有一些疑问,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真正实现教学实践相互配合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避免实践环节开展在先而理论知识学习在后,否则会导致两者的脱节,实践的效果会大大减弱。
实践竞赛一体化
1)竞赛与基础实践的融合。将竞赛的主题融入学科基础实践中,为基础实践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让基础实践更准确地服务于竞赛。比如工程训练是很多工科院校的必修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该实践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于2009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旨在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为了在平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为竞赛做准备,可以将竞赛的选题和要求融入工程训练计划中。
除了主题之外,还可以将竞赛的成果向基础实践转化,竞赛的结束不是研究和创新的终点,通过基础实践加以延伸。比如毕业设计是大学实践中的浓重一笔,但其选题往往会成为学生的一个难题,因为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限,仅研究理论则难度较大,也不易得到教师的认可,而将竞赛的成果向毕业设计转化,就是一个巧妙的选择。竞赛的结束也往往不是研究的终点,学生可以在原来参加竞赛的成果下继续深入研究,深化完善研究成果。
2)竞赛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志愿活动、公益活动、“三下乡”等互动,看似与竞赛没有任何的联系,其实不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观察到社会上的现象,开拓视野。同时,学生也可能发现人们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这些现象或问题很好地拓宽了学生竞赛的选题和角度,而不是只局限于校园内。将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思考向竞赛转化,既有利于分析解决问题,也能增强竞赛的实际操作性和现实社会意义。
3)竞赛与企业需求的融合。高校培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最终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即使学生顺利就业,进入企业后也可能面临能力不够或不能为企业所用的问题,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要想让学生迅速满足企业的需求,应提前进行培养。企业合作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途径,而将其和竞赛融合,则会产生更理想的效果。
首先,企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或亟待解决的难题,与学校合作举办相关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校企可以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竞赛的研究。
最后,对于优秀的竞赛成果,借助研发中心,校企共同帮助学生实现成果向技术的转化。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完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实现校企双赢[3]。
竞赛教学一体化
1)竞赛课程设计。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等,其中部分课程知识虽然会和多项竞赛有关,但都没有高度匹配竞赛的要求,难以在理论上有效地指导学生。因此,可以分别对竞赛类型和学校课程进行整合,根据竞赛要求设计出专门的竞赛课程,建设系统的竞赛知识体系,针对每门课程,开发和建设教学资源以及案例库等教学辅助资源[4],更好地指导学生。
2)竞赛模拟实训。目前,在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越来越多样化,不只是局限于课程结束后的考试,还考查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在平时开展相关的竞赛模拟实训,既可以丰富考核形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提前培养学生的竞赛能力,为正式的竞赛打下基础。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学生会学到电子商务以及商业计划书的相关知识,教师则可以借鉴“三创赛”的形式和内容要求,让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商业计划书的写作,并在完成后给予评审以及汇报评比,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这种训练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发现竞赛方面的不足,找到更明确的完善方向。
5 构建效益分析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和竞赛两两之间的一体化的构思,在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传递的一个闭环,如图1所示。这个闭环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会推动每个环节的不断完善,并且教学、实践和竞赛彼此之间的衔接融合,可以发挥出“1+1+1>3”的放大作用,这种作用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多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竞赛 通过教学竞赛一体化,课堂将成为引导学生参与竞赛的一个天然平台;通过竞赛与企业需求的融合,企业和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将成为引导学生的创新平台。另外,校内的科技社团承担着竞赛培训和举办的部分责任,是引导学生的大众平台。如果充分发挥每个平台的特色作用,则可以解决学生参与竞赛的众多问题,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
全方位协调培养学生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和竞赛一体化的体系构建,三者将形成紧密配合的良性闭环,最终服务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其中某一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将在其他环节得到补充和改善;另一方面,对于三者皆可培养的能力,培养力度将得到显著加强。因此,能力培养的效率将极大提升,学生的能力也将更加全面。
丰富和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实践和竞赛一体化的体系构建,对教学和实践内容、教学和实践方式、教学和实践条件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出更高或更新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和实践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以能力发展和三位一体的理念为导向,也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2]付兴峰,张常年,肖秀玲,等.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00-101.
篇6
关键词:体育;竞赛规则;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81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078-04
Abstract:The rules of sports competition is that people in sports competitions in the decision to sport particip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acts of a normative cultural phenomenon, it contains a response to the proc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values required.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examine the rules of sports competition, thus revealing its rich cultural purport, to establish "fair competi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to generate a harmoni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sports; competition rules; culture value
1 前 言
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是衡量社会理性化、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人类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不是一开始就突变到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尽管现代文明也还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版本。我们经常会看到隐退在人类文明化行为背后的动物性“野火”还时不时地迸发,在人类文明的原野上疯狂蔓延。人们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像动物一样展开没有规则的原始竞赛,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无序和混乱。因此,有必要制定共同遵守的活动规则来约束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以求获得社会活动的稳定秩序。奥地利法学家尤根•埃利希认为,规则可以分为法律规则与社会规则。法律规则是指“法院对人们的争执做出裁决的依据”;社会规则是指“法律规范以外的其他规范,如道德、宗教、伦理等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所有这些法律、道德、伦理等制度规范都是日常生活中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
在竞技场上,要判定运动员的运动技术与竞技行为是否合理,也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标准。从广义的或更原始的范畴看,这个标准就是“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游戏无法进行、也就玩不下去。随着游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了规则的文明化,并催生了现代体育运动。体育竞赛规则是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体育竞赛规则的出现是符合竞技运动发展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体育竞赛以激烈对抗的游戏方式,承载着人们在体育中的竞争冲动和需求,集中展示和生动演绎人类的竞争文化。这种竞争文化极大地激发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创造的聪明才智,并使竞争者为“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竞赛规则就是体育竞争文化的逻辑规则,是体育竞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竞赛规则的运行机制是不允许被忽视的,作为一种通约性的社会示范,无疑是人类其他行为的活动典范。体育竞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文化价值得以显现的基础就是其竞赛规则――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竞赛规则作为体育文化的内在要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正是从文化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体育竞赛规则,从而揭示其内在的人文旨趣。
2 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解读
规则是由一定的行为主体制定的要求或者准许某一类人或者社会团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指令性原则[1]。更简单一点,规则就是用来评价行为主体的行动是否正当的规范性命题。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普遍的社会规范,那么他/她才能获得社会或其他成员的认可。同理,体育竞赛规则是评价运动竞赛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是一种针对参与者而制定的行为规范。这些参与者主要是指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比赛的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无疑,竞赛规则的完善是衡量体育竞赛发展程度与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认为,体育竞赛规则包括构成性规则和规范性规则两大类。构成性规则,规定着比赛的具体目标及达成目标时所允许使用的手段,是比赛顺利进行的保证。例如,篮球比赛中的如何通过突破、运球、传球等方式将篮球投入对方篮筐的方式。而规范性规则规定着器械、场地的轻重、大小等方面,它可被看成是构成性规则的延伸,与构成性规则相辅相成,保证着比赛的顺利实施[2]。例如,足球场地的大小、球的物理形状、运动员触球使用的动作等。构成性规则规范着主体的行为,规范性规则规范着运动技术的标准。简而言之,竞赛规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规范,是一种设计的游戏规则,它以技术规则为基础,以道德规则为指引,共同维持着运动竞赛中的秩序,保证着运动竞赛的顺利进行[3]。总而言之,竞赛规则是对体育竞赛规律的应用。竞赛规则应是体育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的逻辑规则,反映了体育竞赛的本身特征,因而,竞赛规则运行机制是不容忽视的。
体育竞赛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人类学对普遍文化系统的划分通常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李亦园教授根据这三层关系把文化界定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体育竞赛背后存在着的那种人文理念和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体的支配和约束来看,体育竞赛是一种制度文明。竞赛规则是体育竞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知道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的产生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后社会制度文明化而产生的。所以,西方的一些制度文明与社会价值观也无不反映在这种竞争性的游戏活动之中。竞赛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产生的特定的文化活动方式。作为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约束参与主体行为的竞赛规则必然要产生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念。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竞赛规则,是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大支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制度文明,必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支撑体系[4]。因此,竞赛规则文化的内容,应该包括竞赛理念、竞赛价值规则、竞赛的伦理道德观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具体表现为规范性、概括性和可预测性等等。
竞赛规则素来被称为竞赛场上的“法律”。它通过指引运动参与者的行为来维持竞赛秩序。在竞赛活动中,什么样的技术方法和行为方式是符合运动项目规律的应都以竞赛规则来判断。它为运动参与者提供了一定的模式、标准或方向,使运动员或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有法可依”,并按照规范性法规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一点在难美性的运动项目中尤为突出,这些项目都注重发展难度动作和连接动作,并重视动作的艺术性,提倡创新。以竞技健美操为例,每四年进行修改的竞赛规则使得评分判断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化,评分也就日益客观、准确,运动员的技术和整个比赛的发展都会随之发生质的飞跃,更符合现代体育文明的要求。一方面,项目的发展促使竞赛规则随之进行修改,技术发展又会促进规则的更新;另一方面,规则的发展对技术的发展有指导作用,规则的修改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发展。竞赛规则总是和体育竞赛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任何体育竞赛的背后,总是存在着竞赛规则的制约。竞赛规则是体育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的社会制度文明。
3 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意蕴
体育竞赛是人们理想中公平竞争的典范,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开、公正”等社会诚信基准。这些原则体现在有一套完善的、不同于法律规则和社会规则的竞赛制度与规则。在体育竞赛相关的制度安排中,最为基础的是由各种竞赛规程和规则构成的规则制度系统,在基本的自然与技术活动层面维系着体育竞赛活动的运行[5]。普遍认为,体育竞赛中的竞争行为是各相关主体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过程中遵守规则和执行规则的行为。完善的竞赛规则是体育竞赛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很显然,对体育竞赛规则的理解大都是发生在对各相关主体行为规范的约束之上,并不能体现体育竞赛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要求。因为,体育竞赛本身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运动竞技活动。而作为保证体育竞赛正常运行并展示体育文化与伦理思想的竞赛规则,是与体育竞赛的本性相一致的,它从制度层面更具体地反映了体育文化本身固有的、极其重要的文化旨趣。
3.1 竞赛规则映射着理性的社会价值理念
在体育文化发展的文明化过程中,体育竞赛规则的精细化、明晰化,对不同的比赛更有针对性,对比赛规则执行遵守的监控更为有效。并且,在这同一过程中,随着在比赛中高度的激烈对抗性与理性保护以避免两者之间平衡的建立,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仅体现了一种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而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价值理念的展现,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必然规律的价值认识,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自觉意识。事实上,竞赛规则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认识的延伸。依照人的天性,任何人都想无拘无束地行事,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约束和限制。而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其社会性,现实的社会生活使人们不能按照一己之私为所欲为而不顾其后果,否则势必导致人类社会变成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人类历史发展中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战争以血的教训向我们揭示人性野蛮的魔咒是如何纠缠人类的理性精神。体育人类学家所认定的体育起源于战争的观点,也是从很多项目与军事斗争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只有通过理性协商,制定一些必要的规则和章程,人人遵守按之办事,最终才能保障社会的有序化和文明化,实现每个人的利益和目的。从古希腊竞技比赛中,男性之间的赤身的竞争形式就可以看出一种裸的“平等、公开的元规则”。近代体育竞赛规则的完善已经内化在各个竞赛项目中,成为运动员自觉的自我约束,使他们的行为和感情都变得文明化了。竞赛规则的确立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社会发展的途径、方向和结果的理性追求,是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意义的理解,包含了对人的社会存在意义和发展的价值认识。
3.2 竞赛规则内蕴人的现代化
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即“西方化”。它形成于18世纪启蒙运动,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现代化”是文明一元论或中心论,工业革命以后演变成西欧中心论。在社会学家看来,“现代化即理性化”。 马克斯•韦伯把现代化定义为理性化,其意思是:现代社会,是合乎科学地、合乎进化规律地、合乎逻辑地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即在没有更好的理论出现前,‘现代化即理性化’这个看法是可以接受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现代化也即是人的理性化。在终极意义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与完善。竞赛规则作为人类文明创造的一种理性选择,在本质上内蕴人的现代化。
体育竞赛的竞技性自然包括了对身体暴力的容忍,这尤其表现在那些直接的身体对抗性项目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体育竞赛对身体暴力使用和允许的习惯程度是不同的。以今天和古代的摔跤比赛为例。根据国际摔跤联合会规则的规定,在自由式摔跤中,勒颈、半勒、用力向双肩下握颈、动腿等都是犯规动作,另外还禁止拳打、脚踢或用头顶撞等动作。一场比赛不超过9分钟,分三个阶段,每阶段3分钟,中间分别有两次1分钟的休息时间,比赛有一个主裁判、三个裁判和一个计时员。即使有这些很严格的规则,许多人仍然认为自由式摔跤是不很文明、比较粗野的体育项目。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也有这项在场地内进行的摔跤项目(角力),当时十分普及。这种比赛有一个裁判,但是没有计时员和时间的限制,比赛直到一方放弃才告结束。竞技者可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进行角斗,他们手、脚、肘、膝、颈、头并用,斯巴达人甚至用脚进行角斗。摔跤选手可以允许彼此挖出对方的眼珠。不用说,在这种残忍的竞赛中,竞技者经常会受到骇人的伤害,丢掉性命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古代竞技运动的身体暴力程度较高,这绝非孤证,在拳击和其他同场对抗运动中还有遗留。现代体育竞赛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制定相关竞赛规则来形成对暴力冲动和手段的控制,我们自动地根据这些标准来衡量犯禁行为。这些标准在内化以后能够以多种方式形成抵御功能并强化我们抵御偏离理性的能力。当今世界体育竞赛中出现的兴奋剂、运动员资格、球场暴力、假球黑哨以及科技异化等困难和矛盾最终导致了双重的道德和良知的分裂[6]。在现代体育竞赛规则的调控、约束下,比赛既充满着激烈的对抗但又极力避免出现过激、伤害行为。对竞赛规则不断地进行部分修改和增加补充说明,目的就是鼓励进攻,激励进球,坚决制止暴力行为和非体育道德行为,使体育比赛更富有创造性并更加精彩、激烈。比赛规则的强制逐渐变成内在自觉的自我约束,他们自己、他们的行为和感情都慢慢变得更理性。这种由外在监控逐步走向内心自觉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心理的理性净化[7]。
3.3 竞赛规则蕴含人的现实超越本性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它目的直指人类能力的终极极限。2009年8月博尔特在德国柏林田径世锦赛中打破了100米(9秒58)和200米(19秒19)世界记录,也就在同一个月的国际田联黄金联赛苏黎世站上,俄罗斯跳高女皇伊辛巴耶娃又一次把自己的记录提高了1厘米(5米06),这不禁使我们再一次地思考人类的极限在哪里?作为地球上唯一的实践主体,人在自己的主体性活动中不断改造自己所面临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身,从而使自己的本质不断地超越。体育竞赛是人类挑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的一种感性的文化活动。随着参与主体的自主性逐渐增大,以及其适应的社会文明化程度的要求,就迫切需要一种与现实竞赛运动相适应的精神力量以使其能够自律。体育竞赛的实现就是要求有一套客观公正的、制度性的行为准则来作为评判标准。因为竞赛规则往往禁止参与主体使用一些高效的手段达到预定的目的。因此竞赛规则在制度上保证了人们对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超越,并对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的一种积极追求。这样,竞赛规则意味着通过实践活动对现实存在的否定与批判,是对社会改造和人类自身发展与完善的深刻实践,它将把生活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与人类本质的实现与完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竞赛规则是在促进体育竞赛发展的主体性活动中所确立的一个明确的选择,而不是毫无目的的纯粹自然或抽象的逻辑概念。体育竞赛允许兴奋和冲动,但同时又必须克制和收敛这种冲动,对这种冲动的克制和收敛就需要体育规则有张有弛、有利有节地进行调节。竞赛规则展现了现代体育竞赛对自身文明程度的不断超越,对比古希腊竞技运动和现代体育比赛中的体现的暴力程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非常具体的文明进程。
事实上,竞赛规则的制定和修改都始终“以人为本”的,它要尽可能地满足作为主体的人对体育竞赛的需求,参照运动竞赛中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定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竞赛规范。人是不断追求进步和全面自由发展的能动性的行为主体。人对自身的需求也反映在对竞赛的需求上面,在不断挑战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满足是在不断地从低级的需要向高级需要实现的,首先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再次是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其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竞赛规则的产生和修改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和满足着人们的不同需求。可见,从人的需要层次来说,制定和修改出相对合理性和目的性的竞赛规则就是行为主体对竞赛需求的满足,其实质就是人超越梦想、不满足现实的价值追求。
4 竞赛规则的文化拓展
4.1 公平竞争与创造的共生
现实的社会交往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基础是参与主体的共同实践理性。首先这种理性具有社会性,它是为各相关主体所认同,符合大多数主体利益、需要的理性;其次就是实践性,它以主体的需要为基础,以主体间性为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共同实践理性体现在一个具体的共同标准,也即是建立在特定社会价值观、文化观社会观为基础的规则文明。规则文明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创造及成果结晶,其公共性的具体内容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建构、改善。现代竞赛规则就是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规则来规范体育竞赛活动正常运行的文明形态[8]。确定性的竞赛规则,保障参与主体及其所属团体的行为活动有确定性的预期,最大程度地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竞赛规则的主体性原则、利益原则、竞争原则等规则体现了丰富的以人为本的内涵,这与体育竞赛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也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建构竞赛规则过程中,应注重竞赛规则与文化内涵的互相契合,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鼓励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文化。
体育的最终价值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把人的需要置之不理,一味地追求商业价值,为了胜利而不惜一切,滥用和兴奋剂,最终将是对人性的抹杀[9]。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不断实现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合理化、组织化、有序化。在古希腊甚至是中世纪以来的西方竞技体育的竞赛规则的产生、发展带有更多的自发性,但随着时间推移,自觉建构、完善各个项目的竞赛规则,成为体育竞赛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的重要内容。体育竞赛与社会发展一样是以规则建构、规则转换为核心的利益交往、意义交往与规则交往的良性互动。社会越发展,规则的重要性越突出,是否具有规则意识,能否自觉推动社会规则的完善与转换是衡量社会发展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准;自觉推动规则转换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社会发展自觉性的重要体现。
4.2 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
体育竞赛规则促进和提高了竞技运动的发展水平,“公平竞争、公正竞赛”已成为当今世界竞技比赛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古老的拳击、转瞬间决出胜负的“飞人大战”,还是优雅的艺术体操,规则程序都非常完备和精细;从竞赛参与者来看,无论是运动员、裁判员,还是官员、志愿者,都有严格明确的规范要求,甚至现场观众也有必须遵守的“观众规则”;竞赛规则的有它明确的约束力,竞赛场上,没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要说有,那就是竞赛规则,裁判只是竞赛规则的化身,受托临场执行规则,而裁判员的执法也绝非随心所欲,更不允许亵渎规则,违背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同时,他们既要接受来自组委会、现场观众、新闻媒体等诸多方面的监督,也要接受裁判委员会本身的制约,一旦出现偏袒或不公,还要被追究责任,甚至受到处罚。而对运动员来说,不管你是无名小卒,还是耀眼的明星,都必须严守规则,如果违反则要毫无例外地受到处罚。以上种种,都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规则的无上权威和力量。
运动竞赛规则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规范。竞赛规则是现代体育的有机部分,是体育文明的制度化产物。它与其他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相比,其特殊之处在于,它适合的人群主要是指文明所说的参与者,竞赛规则是针对这些参与运动比赛的特殊人群而制定的规范标准。从竞赛规则的适用性来看,竞赛规则往往对运动竞赛的参与者行为进行规范性约束,在执行过程中,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具体性。那就是,它们一经制订出来,在类似的运动竞赛中,就有类似的竞赛规则。然而,根据比赛情况和参与者水平层次的差异,执行的标准也有可能会有所不同。
事实上,体育竞赛活动的参与主体是人,不管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裁判员或者管理者都各有其权利和义务。他们参与竞赛活动的前提是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参与竞赛活动必然有其身心的需要和对一定利益的追求,参与主体也希望通过竞赛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在主体与主体之间在交往、竞争与合作中发生的。竞赛规则在起源上是主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产物,同时竞赛规则又是主体间相互竞争、合作的交往前提。当行为主体参与现实的体育竞赛时,首要的行动就是适应已有的竞赛规则,或者不参与竞赛,想参与必须遵守规则。从价值论上来看,竞赛规则为社会群体规范树立了典范的作用。社会良性、有效地运作必须要社会成员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标准。
4.3 和谐文化环境的生成
体育竞赛源于人类对和谐的追求。古希腊时代在“圣神休战月”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最好的例证,它通过和平来实现城邦之间的和谐。现代竞技运动,尤其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的是希望借助古希腊的文明来教育和培养青年,传播真诚、友谊、和平,建立理性和谐的社会。《奥林匹克》明确地将公平竞争列为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立的“以弘扬体育道德价值与功能,捍卫体育精神――公平竞争原则”为宗旨的公平竞争国际委员会,旨在抵制体育竞赛中泛滥的混乱和保留、强化公平竞争意识。现代奥林匹克会通过费厄泼赖(Fair Play)来教育青年,运动场上,人人平等,自由竞争,公平获胜。不允许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不允许投机取巧,只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比赛结果,努力在新的竞赛中赶超。体育带来的竞争不是破坏性的竞争,而是友好的、和平的、团结的竞争。国际体育赛场成为一个国家升起国旗而不会招致其他国家反感的场所,也成为倡导人类心灵健康的精神祭坛。倡导公平竞争、遵纪守法,这是体育竞赛对促进社会和谐所做的贡献。
竞赛规则是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规则成为公平竞争精神的体现,规则也为裁判员进行裁决提供依据。规则的合理性、科学性、恒常性使规则具有了权威性,同时也使竞赛规则成为体育竞赛中“公平、公开、公正”的标志。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比赛始终离不开“公开、公平、公正”这一刚性的游戏原则。“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所倡导的正是建立和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体育竞赛规则。竞赛规则如同法律一样调整着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人们的规则意识。“公平竞争”作为体育竞赛的理想追求,只有通过规则的权威才能使所有参与主体达到本质意义上的公正,从而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体育在实现培养人的规则、规范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10]。体育竞赛所倡导的广泛参与、交流、积极合作的大众精神和集体归宿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一致。通过交流洽作,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发展,弥补由于差异等原因造成的失衡,逐步达到共同参与、均衡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目标。
5 结 论
竞赛规则是体育竞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平竞争的基础。规则成为公平竞争精神的体现,竞赛规则是体育竞赛中“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标志。竞赛规则建构所应生成的以人为本文化环境,只有通过规则的权威才能使所有参与主体达到本质意义上的公正,从而维护参与主体间关系的和谐。这不仅是文化本质的必然追求与具体体现,而且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德.规则及其哲学意义[J].江海学刊,2006(5):18-22.
[2] 刘淑英,王建平.哲学视野中的体育规则[J].体育文化导刊,2005(4):21.
[3] 张厚福.体育法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 于善旭,李先燕.中国体育竞赛赛风赛纪的法律规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3):258.
[6] 程静静,钟明宝,张春燕.体育竞赛不公平竞争行为透视[J].东岳论丛,2009.30(6):165-169.
[7] 沙红兵.文明化、体育化、净化[J].读书,2008(8):114-123.
[8] 贾文彤.体育的规则之治:一个法律社会学视角[J].体育学刊,2007.14(1):20-22.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研究
目前部分高校校内体育竞赛模式所存在的陈旧单一,新的竞赛管理理念与现状构成的矛盾都要求体育工作者在遵循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原则基础上,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新模式,既填补该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高等学校的体育竞赛是大学体育工作和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最为热闹和亮丽的风景,对推动高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有重大意义。三位一体的教学――训练――科研都可以在体育竞赛上充分表现。它凝聚运动员、教练员和许多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场上妙趣横生的较量,场上队员与场下观众的互动场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管理模式的定义
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校内体育竞赛管理理念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环境。而构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新模式必须对现存在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扬弃发展。纵观体育校内竞赛管理模式发展大多经历了俱乐部管理模式,体育协会管理模式,各赛季单项比赛管理模式和混合型管理模式。分析各模式的利与弊,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校内体育竞赛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形势下,一些围绕学校体育竞赛的具体办法与措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各种体育竞赛反映出几种管理模式。
1.俱乐部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和确定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项目的一种组织。它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学校体育俱乐部由学校主管校长、体育教学院系和学生会共同负责,组成俱乐部领导核心,下分设若干专项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中所有职位全部由学生骨干担任,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运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俱乐部会员交纳的会费,俱乐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大学里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主要依靠学生体育会和俱乐部这些民间组织来进行,学生几乎都参加这些民间组织,比如足球、排球、棒球等俱乐部,各类俱乐部每学期都制定有详细的活动和训练计划,并在实际中付诸实施。每周至少有4至5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教练由体育会负责聘请。绝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俱乐部,定期训练和比赛。这一组织的存在,对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促进体育社会化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业余体育俱乐部并不只存在于大学,而是贯穿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整个体育教育过程。学校运动员的培养独具特色,学校未设专门的校运动队。学校成立俱乐部,俱乐部中最优秀的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和各级比赛,学生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刻苦训练。
2.体育协会管理模式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FUSC)成立于1975年,现总部设于北京市。该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辖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是中国大学生运动的唯一全国性群众组织。197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加入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宗旨是: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中,宣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支持和关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审核、批准和单项协会的成立及有关事宜,审定各单项协会的活动计划,定期检查其工作情况;协助国家教委及各单项协会举办各类全国性大学生体育比赛和其他体育活动;促进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组织的交流;参加国际大学生的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活动。体育协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学校体育经费、会员费和社会赞助。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组织能力特点,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应采取大学自治的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管理的基本形式应以各单项俱乐部为基本管理单位,进行体育竞赛和余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是独立的、自治形式的,由体育骨干、体育专业学生或体育特长生组织建立的课外体育辅导站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健康、和谐的平台。
3.课外体育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体系模式都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构建的,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来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以课程为中心的高校体育体系模式,强调课程的“中心环节”、“基本途径”的作用,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投入很大,并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课外体育的发展水平与体育课差距较大,“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难于落实。当然体育课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最好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对大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应在更为丰富的、交互性的、真实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获得体育运动的直接经验并感悟体育运动的真谛。
课外比赛集中体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乐趣,以组织好学校的各类竞赛作为龙头和杠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活跃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搞活大学课外体育的核心和关键。大学课外体育的比赛组织有别于普通的竞技体育比赛,应采取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每月举办2~3项比赛。这样既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围绕比赛进行准备性训练,以赛促练,调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有利于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在比赛级别方面应考虑到使不同层次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均有参赛的机会,都有在赛场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比赛的组织管理方面应充分发挥单项体育俱乐部的作用,不同级别比赛由不同的部门(人)组织。
二、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完善的竞赛场地,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的竞赛组织管理人才,缺乏安全防范制度,参赛学生对裁判争执很大,政策性支持不够,参赛范围大,组织管理难度大,竞赛时间难以协调确定,管理条例不够全面合理。部分研究学者调查表明,表现在课外体育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外体育疏于组织与管理,严重落后于体育课程;二是体育俱乐部管理职责不清,体系混乱;三是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自由的无序状态;四是课余比赛、课外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三、对策研究
1.要将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使竞赛为教育服务,教育促进竞赛的发展
大学校际体育竞赛活动之所以得以发展与完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已被纳人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看作是向学生以及教职工提供参与和观赏体育竞赛的一种文化娱乐途径。同时,学校也把校际体育竞赛当作提高学校声誉,吸引学生与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美国各大学均设置了综合性的校际体育竞赛项目,为保证运动员在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学校对运动训练的组织、控制与管理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对训练与竞赛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研究,也自然促进了有关体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可见,校际体育竞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校际体育竞赛的发展。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明确分工是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管理的必要组织措施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权,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现的,所以,管理机构是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精干,对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重要的闹。大学校际体育竞赛的管理组织机构,从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到地区联合会,乃至学校,级机构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高层次机构的成员直接由各级学校的行政长官以及学者、专家组成,作为低层次的基础管理机构的各学校体育运动部或办公室则由专职人员组成,专门对校际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
3.加强与社会联系,多方面筹措体育经费,建立体育运动后备人才
高校竞技体育体系应是一个开放系统,注重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使其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我国高等院校的运动训练和竞赛应与地方、体委、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争取更多的体育经费,也可走联合办队的路子,提高社会化的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具体的校际竞技体育管理中退出,而只从宏观上进行监督。加强对招收活动的过程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招收活动管理条例,使招收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自身体育人才库的建立。吸收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吸取美国成功的商业运作经验,建立健全的资助奖励制度和法规。
随着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的发展,让更多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应是学校体育竞赛改革前进的指导理念。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组织不同条件和特长的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参与到学校体育竞赛及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学生群体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华凤岩,范鹏,张庆春.对普通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工作现状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93-95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2
[3]钟天朗,于洁.上海社区公共运动场运作管理模式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14-19
[4]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2-71
[5]骆积强,方熙嫦.台湾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1-134
[6]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103-104
篇8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虽然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它从开始就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一开始就利用发行邮票、举办博览会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国际奥委会章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终使奥运会走出困境,成为各国竞争的“香饽饽”。在主办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中,转让电视转播权是一种代表潮流而又逐渐起主导地位的运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奥运会以5万美元出售了电视转播权,以66万美元出售了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以来,电视转播权给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带来了巨额利润,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电视转播权收入达到7.98亿美元,而且这一收入还在攀升。其他比赛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特纳有限电视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延长了4年期的电视转播协议,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转让价格为3.988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认为,将来体育运动会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前者发展,后者衰亡。总之,当电视与体育竞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体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发展。
体育竞赛进行产业化运营时,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经济的特点。以奥运会为例,组委会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电视转播权收入;TOP赞助计划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收入;组委会赞助收入等,其中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入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70%以上。而组委会收入之外的其他经济收入,也多与信息产业相关。这些收入的基础则是体育竞赛本身,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
然而,对体育竞赛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各国各有差异,在我国则更有争议,而且在实践中受到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及现实法律本身的制约。中央电视台大约到1997年才开始在转播国内体育赛事时向举办者交纳转播费,而目前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转播权谈判,足协与央视尚未达成协议。此外,体育竞赛的某些项目,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以及如何在转播权的权原及权属上进行明晰的界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从电视转播权这一典型的、颇受争议的问题出发,探讨体育竞赛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分析我国立法及现实法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权原及解决途径
体育赛事由于其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和专业性,一般强调行业自律,并得到各国法律的认可。根据国际惯例,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权属于赛事主办者,包括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和赛事转播权。我国的体育竞赛转播一般由主办者和当地电视手进行,由当地电视台制作竞赛的节目,转让给其他购买电视转播权的电视台。在转让过程中,全国性的比赛,例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是由中国足协牵头签约,然后将出售转播权所得利润分成给各个俱乐部和比赛地的有关单位。在外国,例如美国,由于其发达的电视网络,一般是由几大电视网来集中买断节目,再出售给各个电视台,实现制播分离,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尽管这两种方式由于体育运动及电视业发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体育竞赛的节目制作者、竞赛运动队以及队员、赛事主办者,谁才是转播权的真正享有者?转播权的性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转播权的性质,才能深入的探讨其他问题。在许多著作中,基于我国以前的著作权法,将转播权与播放权作为邻接权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其实是不正确的。《保护邻接权罗马公约》专门规定了广播组织权,即广播组织有权:(1)授权或禁止转播他们的广播节目;(2)授权或禁止录制他们的节目;(3)授权或禁止复制未经其同意而制作的他们的广播节目的录音录像;(4)授权或禁止向公民传播其电视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由被要求保护的缔约国的国内法确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权利禁止未经其许可而为的下列行为:将其广播以无线方式重播,将其广播固定,将已固定的内容复制,以及通过同样方法将其电视广播向公众传播。如果某些成员不授予广播组织上述权利,则应依照伯尔尼公约1971年文本,使对有关广播之内容享有版权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为。有人认为我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了广播组织权,是不确切的。而真正明确地规定了广播组织权的则是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该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就明确将广播组织的版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区分开来。事实上,如果电视台自己制作节目进行播放,它首先享有节目(作品)的版权,其次才是广播组织权(邻接权)。体育竞赛的现场直播属广播组织权,而赛事画面集锦及专题节目,如果是电视台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独创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权而非广播组织权。因为邻接权无论是从权原、保护期限及保护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权要小。因此,广播组织权是广播电台对非其制作的节目所享有的一种邻接权。转播权正属于这种邻接权,当然,它属于授权转播的权利人,而非转播者。
其次,在将电视转播权界定为邻接权的前提下,需要探讨的是其原始版权何在的问题,因为没有版权就没有邻接权。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体育竞赛主办者授权电视节目制作者将竞赛场面制作成电视节目,若在剪辑等方面制作者进行了独创性劳动,则作者无疑应属节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关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办者成为版权主体,以获得法律保护。《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可见,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权外,主办者与节目的具体制作者可通过合同解决版权归属问题。
如果说通过合同的约定即可将赛事制作成的节目版权问题明确的话,那么仅仅其直播(发送信号而没有独创性)就可获得版权,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参赛运动员能否享有著作权?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众所周知,著作权(版权)是作者、其他主体及其合法继受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关键之处是其权利基础——作品。显然,运动员的竞赛不属文学与科学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将作品的范围概括为:文学、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举中并未提及体育竞赛活动。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类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项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体育竞赛表演的性质及权属问题。《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2条规定:表演者指演员、音乐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学作品的人。笔者认为,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所能受版权保护的应是其表演,即他们享有表演者权(当然若是独创的作品则享有表演权)。《保护邻接权公约》限定表演者权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但在该公约第9条中,又采用许可主义,间接地承认那些不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过要由各国国内法予以确定:任何缔约国均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扩大到不是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要求。据此,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将杂技艺术作品明确列举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将伯尔尼公约的作品范围扩大了。在此情况下,讨论运动员(包括体育竞赛节目的其他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些典型的运动竞赛表演项目,如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都与杂技表演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难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是体育群体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极强观赏性;它同舞蹈一样可以有形再现。更何况,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将可固定性作为作品受保护的条件。因而,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权法保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编排出来的融音乐、艺术动作于一体的艺术体操,实际上就是可独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举重、击剑、足球等程式性的竞赛,并没有特定的独特表演特征,而且风险性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可以不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表演。国际上之所以不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表演列入知识产权法中表演者权的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体育运动的自成一体性、专业性、竞技性,使运动员的表演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等形式得到补偿,而通过电视转播权等形式可将投资一并收回;第2,体育竞赛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业性的,报酬权仅是其考虑的一项因素;第3,传统的体育道德观念并未认可体育竞赛的表演可以获得商业利益;第4,体育运动重视普及,这在现实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牺牲一些私益的情况。例如,虽然欧洲联合广播公司出价甚低,但国际奥委会还是基于普及体育的宗旨拒绝分拆转让电视转播权而获取高额转播费,以便使广大观众能够支出少量费用即可观赏奥运会实况。最后,传统知识产权法的范畴也在发生变革,在体育竞赛与知识产权法之间除了经营性标记外,尚未有很强的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法体系的相对封闭性,可以设想用单行法的形式将一些竞赛表演者的权利明确规定出来,以切实保护运动员及其他创作协助者的利益。这一构想还基于以下两点理由:第1,是否保护竞赛者的无形财产权是由各国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与之紧密相连。第2,日益发展的“阳光产业”——体育产业也需要以物质利益(更独立的物质利益而非劳务性的债权利益)来调动竞赛者的积极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规定了对运动员比赛的产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现实体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国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般权利框架。这种权利框架,以职业性体育竞赛(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一般性体育竞赛(如奥运会)的划分为基础。首先谈职业性体育竞赛。运动员(包括其他协助者)享有表演者权,在将其表演让渡给俱乐部(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对其可独立使用的表演节目享有著作权。运动员与俱乐部(或其他组织)之间除了合同约定的雇用关系外,其独立的财产权受到保护。体育比赛的主办者享有竞赛电视转播权,然后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参赛主体约定转播权转让费用的分成,并通过合同关系与电视节目制作者约定委托作品的版权事宜,而电视台则在转播时支付转播费。电视机构在转播时以独占许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约定。由此,就在合同的体系内划清了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会妨碍体育竞赛的转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律性,还可对运动员及其他相关者约定其权利义务,以免妨碍运动的普及。这样,就在自治性与法律性之间将体育竞赛转播权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就一般性体育竞赛而言,虽然参赛队或参赛个人不采用职业俱乐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职业联赛来规范各方权利义务。
2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以内容划分,主要有三类: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使用权和赛事转播权。从播出范围来看,可分为全国性转播权和地方性转播权。从转播方式来分,可分为无线频道转播权、有线频道转播权、卫视频道转播权以及互联网电视转播权。一般而言,在新闻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不得超过3min,且播出间隔不得少于6h,在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权超过3min就需购买赛事画面集锦权,要转播整场比赛则需购买赛事转播权。只有购买了相应范围和内容的转播权的电视机构,才能获得赛事采访权和公用信号使用权。转让可以单独转让,也可一揽子转让,可采用独占许可转播,也可采用一般许可转播,这需要通过合同明晰,并报有关部门批准。这些并没有什么争议,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转让?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现实操作中,主办单位享有转播权的财产权利,在具体转让中多采取集中转让方式进行。以全国足球甲A联赛为例,它由中国足协统一与各电视台进行转播权转让的谈判,收益与各俱乐部分成。集中转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2:第1,节省成本,提高谈判地位与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可以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第2,尽量缩小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分化”,减少由于财产的差距而影响竞赛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协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实际是一种行业自律组织又是管理机构,这种双重身份使其难以在进行电视转播权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乐部的利益。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各足球俱乐部的投资者每年大约要在球队上投入2000~3000万元,而收入远未能补偿投资。因此,甲A球队冠名权频频易主。另一方面,中国足协帐面上渐渐积聚起几千万元的赢利,而在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分配上,并没有与各俱乐部进行平等的协商。因此,尽管体育产业是阳光产业,但在缺乏产业的成熟运营机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电视转播权难以按其市场价值来转让,同时,甲A联赛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这种漠视真正的投资者与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各俱乐部也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试图组建NBA那样的联合公司,以实现商业运营与体育竞技的良性循环,在电视转播、广告、相关产业的带动方面形成产业链,以便进行企业化的转播权运营机制。这种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时下人们对足协两块牌了一班人马进行质疑的大环境下,实现以参赛者为主体的产权运营机制,将是中国未来体育竞赛运营的当然选择。这种情况下,若足协集中签约,则是一种信托关系,即各俱乐部通过信托合同委托足协集中与各电视机构签约,足协根据与俱乐部之间的协议来分配收益,并不得违背信托合同。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治性和独特性,各俱乐部必须委托足协集中签约,而不能私自签约。这样,就将足协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业自律职能区分开来,足协就可在职权明晰的基础上正确地履行职责。同理,其他各类活动也可比照这种法律关系进行操作,而这种做法,又有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作为依据,显然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选择。
体育竞赛首先是一项公益事业,但也包含着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动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我国目前体育电视转播权价格普遍较低,而且央视在与各竞赛主办者的谈判中压价现象严重。这除了竞赛本身的水平外,还与整个体育及媒体运作与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一两家电视台形成了强势媒体,占据垄断地位,势必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变相压价。例如,中央电视台转播甲A联赛的各种广告收入及赞助收入上亿元,而受让转播权支出费用仅几百万元,还在2002年甲A联赛转播权上不肯让步,要求压价,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赋予央视在国际体育比赛、奥运会、城运会及全国性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购买与谈判上独断地位,更增强了央视在转播权问题上的主动地位,不利于其他电视机构的竞争和体育赛事转播与体育运动的推广。在广播电视机构不准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的今天,这势必成为制约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制度。因此,在电视业引入商业竞争、制播分离的形势下,引入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的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实现。在确保央视在新闻及时事宣传中“喉舌”作用的同时,必须将文娱节目引入公平竞争,才能正确协调各个电视机构的关系,更好地普及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在体育竞赛产业运营中,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将转播权、门票收入、赞助、广告收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广告与赞助及转播权结合起来,打造规模效应,引入外资和民间投资,才能将竞赛的运营做活、做好,也使体育在带动相关产业和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导性作用。
3结论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生的价值每年已超过4500亿美元,体育产业成为了“阳光产业”,体育竞赛在保持其非商业目的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商业的推动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发展,而电视则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背景下,推进体育竞赛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从知识产权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些基本问题,限于篇幅,对行政管理体制、国际交往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则很少涉及。总结全文,笔者的结论是: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是一种广播组织权,属于著作权(广义)中的邻接权,它属于赛事主办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项目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即一种著作邻接权;
(2)体育竞赛(特别是俱乐部形式的竞赛)在专业体育组织与参赛主体之间分配电视转播权时是一种信托关系,参赛主体才是委托人,它们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信托合同约定,但受体育竞技纪律的规制;
(3)发展电视业的竞争与体育产业的多极化参与是普及体育运动的根本大计,行政机关与自治团体分开,创造自由宽松的竞技环境和商业环境是现代体育与传媒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王银桩.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18.
[2]温源.奥运大商机——2008奥运会全接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4~46.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4]张杰.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体育学刊,2001(4):14.
篇9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资料显示,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是自愿而是在考试的压力之下参与的。考试完继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逐渐减少,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少。同时由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锻炼时间和项目很难统一和固定,场地分散等原因,管理难度比较大,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有良好的管理系统,从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质量。本文旨在探索符合学校体育目标,具有学校特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湘江中学、淇滨中学、福源中学、镇一中等七所学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改革、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等方面的论文及有关文献。对目前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学校体育的要求进行了解。
1.2.2 访谈法: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学校的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进行访谈。
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1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
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它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时间长,活动内容多,易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巩固与提高在体育课中学到的技术和技能,在锻炼中不断强化和巩固训练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这是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有利于那些不擅在课堂上表现的同学自己发挥。通过体育竞赛、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发展个性及终身体育能力。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而锻炼习惯的养成对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 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首先是对体育课所学内容的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学生可以利用多的闲暇时间去参加多的项目。由以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人数多。而这些球类是集体对抗性项目,单凭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平常的练习和比赛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与团结,同时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练习者需要较强的体力与毅力。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改善人际关系和增强学生之间的相应交流,同时通过一些集体的竞赛项目还激发中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培养积极进取、顽强拚搏等优良品质。
3.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误区。
中学生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而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足以适应当前的学习与生活,对健康没有危机感。因此,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并不是很明确,对健康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了解,自我锻炼的能力和意识薄弱,是凭兴趣和爱好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和作用,没有认识到进行系统化的科学体育锻炼对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强化体质,增进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3.2 缺乏自我锻炼的能力和意识。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学生已经习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练习的模式。而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都是自发兴起,缺少老师的指导,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及适合于个体的锻炼手段和方法。锻炼习惯没有养成。课外体育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与竞赛无关,各级领导普遍都不重视,这也是学生缺乏课外体育运动的因素之一。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价值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随意性大,尤其是女学生把相当一部分课外活动时间也用在了学习上。
3.3 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也是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选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虽有较大的改观,但课外体育活动经费来源还存在着严重不足,每年学校投入的经费屈指可数,使很多有益的课外活动难以开展。近几年学校都在不断的增容,学生的人数增多选择的项目也不同,需要的器材也比较多器材经长期使用损坏较严重。但很多学校场馆设施还十分落后、跟不上学生的需求,或只能满足部分学生需求。因此,一旦场地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锻炼欲望随之消失。
3.4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形式及活动内容单一。
虽然现在学校都比较重视课外活动,但从目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形式及课外活动内容来看,依然走着传统模式的老路,工作内容单一,层次不够分明,不能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得课外体育活动效果和质量不高,既不能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参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少。
3.5 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
学校的领导和体育老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课外的“玩耍”,所以没有予以重视。造成了这项活动缺乏组织与指导,由于受传统体育课的影响学生还不能独立进行体育活动,缺乏独立锻炼的意识,活动起到的效果甚微。学校有关部门协调不当,分工不明,组织实施不力,使该项活动得不到落实。体育教师忽略了体育骨干在课外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不了他们的积极性。
4. 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措施
4.1 培养学生骨干。
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体育骨干。体育教师从各年级或各班里抽取有一定特长和威望、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学生骨干,使其组织和指挥课外活动。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给他们机会去发挥自己的特长使他们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从而有利于后面课外活动的开展。召集他们商讨活动计划,征求他们的作用,让他们担任学生当中的“小老师”,使他们感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更积极的工作。在体育骨干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使学生可以把自己平常的练习内容发挥出来,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会更积极的投入课外活动中。
4.2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自愿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自愿性和选择性,学校开设的活动内容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学生对活动内容是否感兴趣决定了学生是否积极主动、认真的去进行活动。学生对运动项目感兴趣,就能愉快、自觉地参加活动。如果项目单一枯燥又强迫学生去运动,会使学生更加反感,学生只会去“出工不出力的练习”,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因此,要注意从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使课外体育活动多姿多彩,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多变,内容具有吸引力,把学生吸引来自觉地参加锻炼。
4.3 健全和完善体育场地、器材。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必须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学生的锻炼是建立在这些物质条件之上的。良好的运动场地设施和充足的运动器材将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决定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不断的对体育场地进行修补、增添新的器材。场地设施要标准和规范,合理布局,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器材的外借和归还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专人保管,使物帐平衡,借还登记,定期清点,并定期做好器材的维修和保养,物尽其用。适当的增加场地和器材的开放设施,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课余时间。并在早上、晚上和周末进行开放,这一举措可以缓解场地、器材不足与时间的冲突。给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训练带来极大的方便。
4.4 开展竞赛活动。
体育竞赛是检验课外体育活动效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学生的锻炼效果和运动能力可以在比赛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体现出锻炼的价值。首先,参加体育竞赛的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检验自己平时锻炼的效果,同时可以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在同学当中的威信和知名度,对广大课外体育活动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通过体育比赛的组织和激励,能极大地促进赛前体育活动的开展。所以,竞赛活动是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手段。
为了搞好体育比赛,必须做好相应的规划并制定必要的措施。强管理,以达到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否则只会流于形式或成为散乱随机的盲目活动。开展竞赛应注意:
4.4.1 竞赛活动开展的内容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争取把平常的锻炼项目都加入比赛中。把比赛的时间分配在每年的各个时期,定期的举行体育竞赛。
4.4.2 竞赛过程规范化 竞赛过程中的每一项项目必须按照正规比赛的要求,不仅为了促进学生的锻炼效果还要按照严格的规则来分出胜负,要做到公平、公正。比赛过程也是学习比赛组织的过程,要使竞赛过程规范化、科学化,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到竞赛的组织方法。让学生参加竞赛的管理工作,通过参与增长体育知识、提高体育素质以及欣赏品位。
4.5 建立课外活动的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健全评价的评价体系指标。评价指标应有各班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次数、校运会成绩等,以此来促进各班课外体育活动的竞争。
5. 小结
以上的分析表明,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和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就必须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互相补充。 在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中必须制定完善的体系。一系列有效的管理不但能有效地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而且能不断地提高其锻炼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红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整体改革基本思路[M]江西教育科研, 1998增刊
[2] 钱耀庭.学校体育学[J]1998.6
[3] 徐定国,等.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管理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2,(2):70
[4] 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138-140
篇10
从调查状况来看,中学生既有迫切请求开展个性的现代认识,又有国度认识淡化,集体主义肉体削弱的现象;既有讲务实效的务实肉体,又短少人生远大目的和理想的问题;在出路和职业的选择上,具有希望“能读上名牌大学”、“未来能出国留学”、“工作要轻松、经济效益好”等想法的学生不是少数。因而,在这阶段,对学生停止安康情感的培育,对学生在人生价值、道德质量、探究肉体、人际交往、意志性格等方面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从在体育的教学中对学生安康情感的培育,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和领会。
一、经过分组体育竞赛,培育学生集体荣誉感
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包含着竞争要素,体育课中的教学竞赛和对立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方式的对立赛、约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时机。体育竞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与体育活动最喜闻乐见、较容易承受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体育竞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赛为媒介,不只可以进步学生参与体育的兴味,丰厚学生的课余生活,推进大众性体育活动的普遍展开,而且必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起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同时也让他们肩负着崇高的任务感。
二、经过共同参与活动,培育学生间的友谊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或是课外体育活动,其自身特性决议了很多采用集体活动的方式和竞赛的办法,这就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为了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完成参与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必然请求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互相协作,共同参与。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