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的教育性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资源的教育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资源的教育性

篇1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网络资源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只是近十年的事情, 但它的发展速度之迅猛, 应用之广泛, 影响之深远, 是历史上任何应用技术望尘莫及的。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今天的网络已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 展速度之迅猛 应用之广泛 影响之深远

【本页关键词】写 中国写作网 中国论文写作网 应用文写作

【正文】

一、网络资源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只是近十年的事情, 但它的发展速度之迅猛, 应用之广泛, 影响之深远, 是历史上任何应用技术望尘莫及的。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今天的网络已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就教育而言, 网络与其他传媒有许多相似之处, 都是传与授的平台。互联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正在给教育带来重大变革。网络是一种开放的, 欣欣向荣的媒体, 它给现代教育以新的观念、新的样式, 它所提供的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课程和多媒体教材, 提高了教育的适应性。另外,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也是一个教育资源紧缺的国家, 而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构架, 享用新的科技成就的便利。

二、网络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的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教育, 因此, 如何充分和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网络资源教育环境中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也即是实现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 自己有主见地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主动的反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做到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判断, 获得基本知识, 学得基本技能。这种学习方法, 从根本上克服了保姆式、灌输式等传统教育思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种种弊端, 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从“学会”到“会学”,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根本转变。下文针对于此, 谈谈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三、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和对策( 1) 问题: 过分依赖网络技术, 网络交流替代了师生的传统交流方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有三种交互形式: 即师生与计算机交互, 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互, 学生与学生面对面交互。教师在实施时往往比较重视第一种交互而忽视了后两种交互, 使师生、生生之间原本可直接进行的交互人为地变成间接进行了。对策: 教师要一分为二看待网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轻易放弃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 要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慎用和善用网络交流。( 2) 问题: 学生对网上信息照单收进, 缺乏深度思维。由于计算机传递信息节奏快、容量大, 所以执教老师往往利用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网络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 第一步理解并分解课堂总任务, 第二步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分任务, 第三步上网搜索资料自主学习, 最后安排学生集体汇报讨论共同完成总任务。学生的大量时间都花在看屏幕和操作鼠标上。多媒体画面频频变换, 学生目不暇接, 但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或仅仅是浅表性的, 这种教学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注入式教学而已。对策: 教师在上课前, 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 恰当取舍材料, 并且使所保留的材料本身具有启发性,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另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利用网络信息创设问题情景, 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活跃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自身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让网络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服务。

【文章来源】/article/66/321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2

一、开放教育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网络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能力不同的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它可以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大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创造条件。根据我国开放教育学生、导学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几个因素的分析,课程资源建设的策略应是以系统化、分类式、适用性为原则, 建设好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复习考试、课程拓展四大类资源,充分体现导教、导学、助学、助考等功能。

2、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能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个别化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和传统远程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既可实施非实时教育、也可实施实时教育,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享受教育的平等和机会。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仅要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具备丰富充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情况来看,远程教育课程的教育资源建设基本上都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涵盖了印刷媒体、音像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等基本结构。加快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完善从建设、管理到评价、维护的教学资源管理机制对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意义重大。

二、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

1、建设既导教、又导学的教学指导资源

导教就是指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特点,领会教学设计意图, 用好课程教学资源,开展系统性、阶段性、针对性的导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质量标准相对统一的学习指导。导学就是指导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个人实际, 制订学习计划, 从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数资源一般应包括课程说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指导、课程考核说明、复习考试大纲、教学进度建议等,内容要充分表达教学目标,质量要求和实施意见,突出导教与导学的双重功能。在这类资源中只需建设一个资源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即根据以上指导性资源和教学点学生的实际,提出学期的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可以以周为单位进行学习内容、进度、方式等的安排,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基本学习方案,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上级电大的指导性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设计。

2、 建设系统化、模块式的课程学习资源

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应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能提供完整课程学习资源的体系,而不能成为某种教学方式的补充;同时,也要注意与教材、光盘等资源的配合,进行一体化建设, 既要使教学属性通过不同的教学媒体有效而充分地显现出来,也要防止各类资源各搞一套,自由堆砌, 加重学生学习与选择的负担,甚至使学生不知所措。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要系统化,学生认知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 课程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现代远程教育要把过程作为实现有效学习的途径, 根据循序渐进的规律, 将课程的系统性和学习的渐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模块化教学资源, 即根据知识点组成一个个学习单元, 并前后有机连接起来,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下去。力戒笼而统之地把所有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没有清晰的阶段性学习过程, 造成学生不知如何选择与学习, 眉毛胡子一把抓,量多不消化,甚至产生学习厌倦情绪,造成过程缺失。学习资源要实行标准化建设, 明确要求和职责。建设课程辅导资源,应以周为单位提供辅导性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 练习题、测试题)、列出学习与参考资源清单,组织专题讨论等。资源建设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以适用为原则, 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 建设广泛性好、丰富度高的课程拓展资源

为方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点,避免过多的资源使学生无所适从,课程拓展资源, 即正式课程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技术,特别是前沿性信息, 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课程相关内容, 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网络的开放性使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方便。课程拓展资源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课程知识点出发,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文献链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提供鲜活的实际应用案,提高学生应用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应用其它网络院校的同课程资源,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当然,即使拓展资源也要相关与适量, 避免无限制地将资料搬到拓展资源上去,成为文本垃圾。

4、 建设知识点全、针对性强的复习考试资源,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52―01

一、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二语习得领域历来是语言学者研究讨论的焦点,各种各样的理论阐释应运而生,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著名的语言教育家Krashen (1985)提出的“输入假说”。他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纵观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虽然近些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有较大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鉴于英语阅读教材的滞后性、内容的局限性,本文拟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实效性资源,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网络实效性资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开设网络课程,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网络实效性资源,有助于语言的有效输入,符合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实效性资源的难度和广度要高于课本,如果学生能克服困难,坚持每天阅读,保证阅读量,无疑会提升英语阅读的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网络时效性资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学习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手段使得学习者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加工者、甚至是创造者。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倾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另外,教师要创新阅读课评价手段,要培养他们每天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日积月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精心筛选实效性资源,遴选精读和泛读文章。英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进程和单元主题选择实效性阅读材料,丰富教学内容。“网上的素材下载后,教师应进行初步的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数张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高晓芬,2004)教师要衡量教学内容难易的程度,筛选出精读和泛读文章,设计问题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控制好所选资源的篇幅和词汇量,要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原则。

3. 借力网络学习平台,参与在线互动讨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英语学习应用软件应运而生,既有妙趣横生的英语单词记背小游戏,例如,百词斩等,也有内容丰富的在线阅读应用软件,学生除了获取相关信息,还可以做阅读标记。有些App内置的查词功能也非常方便,能大大减少因为生词而带来的阅读障碍。学生还可以和网友交流阅读心得,教师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微信讨论群,固定时间段发起英语讨论,主题围绕近期阅读的网络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 融入英美文化元素,增强跨文化语篇理解能力。中西文化差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文化内容和语言资料结合在一起,把介绍英美文化内容的文章作为语言教学材料,内容包括英美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关于英美文化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折射出英美文化的各个层面,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既了解了英美文化,又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学生除了读懂语言表层的信息,还要解读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篇章结构、段落组织、衔接手段等篇章特征,增强跨文化语篇理解能力。

篇4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学习对象;数字版权管理;内容打包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99-05

一 引言

版权问题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它涉及法律机制、技术保护措施、标准化等相关问题,引起了法律学、信息科学、图书情报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和广泛关注。版权控制的核心在于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如何平衡版权人和公众利益,支持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合理使用,是当前版权保护的难点问题。

教育资源的构建缺乏统一的协议和规范,使得资源问的交换缺乏一定的版权保护及权利管理机制。众多的资源库拥有者不愿意进行无偿地数据共享和交换,造成资源整合和共享严重受阻。目前,国内有关资源的权利描述和数字版权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正在大力开展权利描述语言和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澳大利亚的CLOIS项目。数字版权管理在教育资源的权利描述、内容模型建立、权利执行机制和安全的访问控制协议和算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甚少,而这又是推动网络教育沿着纵深方向应用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教育资源的数字版权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教育资源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架构的研究。安全体系架构主要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访问控制协议和使用控制协议的研究。但是,我国目前在标准化的学习资源数字版权管理体系方面开展的研究不够深入。

(2)没有教育资源权利描述以及对应的应用策略。在一定教育意义上的可重用学习对象技术及教育资源内容权利描述策略很少,缺乏相关学习对象元数据和内容包装等规范的研究。

(3)缺少教育资源可信任执行环境及执行策略。我们对权利可执行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重要方面:教育资源的许可证模型、控制接口和权利执行策略。

(4)缺少对标准化教育资源的权利保护实际应用案例和方案方面的研究。

目前关于教育资源有两类保护方法:一类是基于开放共享许可的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如: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C)倡导灵活的“部分权利保留”的著作权利用模式。这种模式在保护资源版权的同时,让开放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用。另一类是基于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以下简称DRM)技术的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该模式主要依靠加解密和数字水印等技术来控制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授权范围的合理使用,从而保护教育资源的版权。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学习对象的教育资源的版权管理模型。首先分析学习对象的相关技术,并提出以学习对象为基础的版权管理模型:然后对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一个案例来验证该模型的可用性,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 相关研究

1 国外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研究现状

教育资源的DRM主要涉及资源、权利描述和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目前,DRM系统的使用依然处于早期阶段。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DRM解决方案。例如:微软的WMRM(Windows Media Management System)、IBM的EMMS(Electronix Media Management System)、InterTrust的Rights System以及Real Networks的RMCS(RealSystems Media Commerce Suite)等。但是,这些解决方案总是与一定的商业模式结合,并主要针对某类媒体资源和具体应用环境。

ARIADNE(Alliance of Remote Instructional Author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Europe)是欧盟资助的远程教育编辑和分发网络协会。在共享和重用的ARIADNE情景中,提供了大量的数字版权存储信息。学习对象及其元数据被存储在分布式的知识库系统中。当需要资源时,可以通过本地服务器或者个人管理获取资源。

加拿大的EduSource项目设计并执行了分布式数字权利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权利描述语言与学习资源标准相结合,不仅设计了一套软件应用产品,而且还为其国家学习基础框架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系统、实践内容和相关协议。

2 学习对象技术&版权保护

学习对象是一种可重用的教学资源构件,它是指可以在技术支持的学习中使用、重用或引用的数字化或非数字化的实体(LOM,2000)。学习对象不仅包括教学资源,还包括教学资源必要的描述信息、组织信息,它是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IEEE采用学习对象元数据(Learning Object Metadata,LOM)来表示学习对象信息的规范,其目的是提供比查看学习资源本身更多的有用信息。LOM标准采用可扩展的树形结构定义学习对象属性的通用概念数据模型,并提供了一种描述学习对象属性的语义模型,用于支持信息的交换。其基本框架主要有9个类别组成,分别是:通用(General)、生存期(Lifecycle)、元-元数据(Meta-MataData)、技术(Technical)、教育(Educational)、权利(Rights)、关系(Relation)、评注(Annotation)和分类(Classification),这9个类别相互独立,各自有明确的语义。

数字版权管理是对数字内容在生产、传播、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权益进行保护的一系列软硬件技术。DRM技术融合了数字签名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技术。Open DRM根据超级分发模式将一个典型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分成三个部分:内容服务器、许可证服务器以及客户端控制组件。

三 网络教育资源的数字版权管理模型

1 教育资源DRM系统模型

教育资源版权保护系统功能包括三个方面:权利创建、权利和学习对象的管理、学习对象的使用。其中,信息创建模块负责管理权利信息,创建数字内容的使用权利,并指定权利的相关使用规则。信息管理模块分为内容存储和权利交易,包括将数字内容和内容的元数据信息存入管理系统,处理数字内容的使用权利交易等等。信息使用模块的功能是对许可证进行管理并控制数字内容的使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针对教育资源的版权管理模型,如图1。它由内容服务器、许可证服务器和客户端三个部分组成。

内容服务器包括存储学习对象库、学习对象的标识信息库以及对学习对象进行安全处理的打包工具。该组件主要实现对学习对象的存储、加密等功能。我们首先将内容处理结果以及生成的学习对象标识元数据等信息进行打包处理,从而形成可分发的受保护内容,在传输中保证了这部分信息的安全性。除了保障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打包过程还负责为学习对象创建默认使用权限。最后,将加密密钥信息和权限信息一起发送给许可证服务器组件。

许可证服务器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密钥库、权限库、用户身份标识库以及DRM许可证产生器。该组件主要对客户端身份可靠性进行认证,并可以根据客户端请求生成并发放内容许可证,在有必要时会产生相关的电子交易过程。

客户端主要由DRM控制器以及内容浏览器等工具组成。该部分不仅能够收集用户身份标识等信息,组件中的DRM控制器还负责申请许可证并对内容的使用进行控制。它能够严格按照许可证中的权限和条件来控制执行相应的操作,是DRM系统实现授权使用控制的关键。

图1中,学习对象保护和执行的基本流程如下:

(1)使用DRM打包工具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密,并封装成安全的文件包。

(2)将打包封装好的学习对象通过超级分发或其他方式传给客户端。

(3)客户端对收到的加密包进行完整性验证。

(4)用户向许可证服务器申请学习对象的使用许可证。

(5)播放程序依据许可证中的信息执行权力,并记录相关使用信息。

2 DRMS信息架构模型

(1)内容加密和包装

内容(CP)包装不限定资源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而把重点放在内容结构上,并提出实现这种结构的系统方法。它为不同的学习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之间交换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了一个规范,在把学习内容包装成统一的数据格式的基础上绑定足够的支持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内容包装是数字版权保护执行的前提,其核心功能是对内容进行加密。采用学习对象技术描述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的层次上被整合继承并重复使用,实现不同学习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目前在教育领域比较统一的内容包装标准是基于LOM和CP的相关规范,本文结合这两个标准构造出内容包装模型,如图2。

(2)权利描述

在DRM系统中,数字内容的使用权利用权力描述语言进行描述。权利描述语言框架模型由资源、主体、权利、义务、约束组成其中,主体指权利的者和权利获得者;资源指受保护的学习对象;权利指主体对资源所拥有的操作;义务指主体在行使一定权利时需要承担的责任;约束指主体对资源使用相应权利时应满足的条件。

目前,发展最完善的是Content Guard公司的XrML和ODRL组织提交的ODRL。这两种权利描述语言已经被有关标准组织采纳使用。本文考虑到ODRL的简单、开放和易用性,以及它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的特性,推荐采用ODRL对学习对象的权利进行描述。研究中,具体的权利描述通过许可证的形式来实现。

(3)许可证结构

许可证结构模型由主体(Principal)、权利(Rights)、资源(Resource)和条件(Condition)四个基本元素和它们的关系构成,如图3。

许可证文件,即许可证集,由主体(Principal)、权利(Rights)、资源(Resource)和条件(Condition)四个基本元素以及它们的关系构成。四个基本元素的关系定义在“授权”中,它们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以下过程:权利给特定的主体;权利与资源相关联,为主体使用相关资源的权限;主体对特定资源执行权利时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Issure模块包含了者信息和签名信息。

本文中的许可证模型是由N(N大于等于1)个许可证组成,在许可证集中,每个许可证都是唯一标识LicenseID。为了保证DRM系统的可靠性,许可证在发放和传输过程中必须进行数字签名以识别身份,必须加密处理以防止数据窃取。同时,客户端需要建立安全容器来存储和管理许可证。

(4)客户端使用控件模型

客户端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收集用户身份标识和用户机器信息,向许可证服务器申请授权,以及存储和管理许可证,控制学习资源的使用。客户端组件是执行版权保护的核心模块,也是实现教育资源数字版权管理功能的关键。

3 DRMS与e-Learning系统的结合

网络教育资源的数字版权管理应该是e-Learning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将其与系统的其他现有模块整合在一起。如图4展示的是以学习内容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包含数字版权管理功能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多层体系结构模型。

DRM系统与LCMS系统整合的体系结构被划分为三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数据层主要是标准化的学习对象库,它用来对可重用学习对象进行标识和存储。参照LOM模型和CP模型,将网络上现有的和正在建设中的数字资源对象(Digital Assets)以及可共享内容对象(SCO),通过内容制作工具转化成标准的学习对象。

应用层包括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S)、学习管理系统(LMS)、内容管理系统(CMS)。LCMS负责建设和管理学习对象,通过内容制作工具将各类教育资源组织成学习对象,储存到内容对象库。由于学习对象受DRM系统保护,用户通过LMS访问学习对象时,需要向DRM系统申请授权,当获得相应的许可之后才能使用。

LCMS负责建设和管理学习对象,它通过内容制作工具将网上的各类教育资源组织成学习对象,并储存到内容对象库。学习对象库中的内容受到DRM系统的保护,通过资源管理系统的学习对象受到DRM系统的保护。这些可重用的学习对象还可以在不同的LMS之间共享和检索。由于这些学习对象是受DRM系统保护的,当用户通过LMS访问某个学习对象时,需要向DRM系统申请授权,当获得相应的许可之后才能使用。

用户层包括浏览器以及播放器在内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与DRM系统交互,并将学习对象呈现给用户。

四 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应用案例研究

教育资源版权管理模型及其系统已应用到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的相关项目中。下面以一个视频教学资源为例,探讨教育资源的版权保护的具体执行方法。

1 视频教学资源内容安全包装

打开已安装好的客户端打包工具,如图5所示。

将已创建好的视频教学资源,通过内容打包工具对资源进行打包封装。打包工具首先创建关于这个资源的LOM描述信息,手动填写:资源名称,关键字,资源描述,资源的授权地址,版权属性以及默认使用权限。然后,选择开始打包,系统将根据资源打包者填写的相关信息,生成XML格式的文件头。然后一起封装成.drm格式的文件,并将加密信息自动上传到服务器。打包后的视频文件不能直接打开,选择以记事本格式打开,可看到以XML格式描述的文件头,其他信息是不可读的密文,如图6所示。在文件头中只能看到刚才手动输入的资源名称,关键字,资源描述,资源的授权地址,版权属性等信息,其他信息为不能识别的密文。

2 版权保护下资源播放许可及使用

用户从学习内容管理系统下载到该视频资源后,不能直接打开播放。在第一次使用时需要连接登录到DRM服务器请求许可证。图7为播放器中嵌入的请求许可证界面。

成功获取许可证之后,才能在指定的机器上观看该视频资源。同时,客户端播放器组件会自动读取本地许可证,提取出视频文件的加密密钥,然后解密并在播放器中呈现给用户。此时,播放器组件会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许可证信息。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从当前教学现状上看,其在资源地开发与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上述我们已经阐述过了思想政治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其中有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也有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然而在实际利用过程中,能够行之有效地被利用起来的资源却少之又少。比如在众多高校中,都存有许许多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等。就以人力资源来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其在教学操作中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深入挖掘与开发,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为了教学而教学。同样地,对校外资源以及一些有些资源与无形的文化资源等的开发与挖掘,也不不尽如人意,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失调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应当是综合性、多层次的,但从当前教学现状上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失调:一是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两者的开发失调,教师对校内资源过于倚重导致对校外资源的忽视与协调开发;二是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两者的开发失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讲授,而忽视了其他学科以及非文字资源的教育,造成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与道德层面的教育失衡。

(三)缺乏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计算机信息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法完全避开信息网络的影响与渗透。目前,在众多高校的教育资源体系中,网络资源俨然已成为其中的资源主力,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网络资源信息量大,提取困难以及内容复杂等方面的因素,在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构中,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且缺乏前瞻性,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道德影响较为有限。

二、解决的思路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网络资源;选择;注意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打破教师作为唯一知识传授源的格局,提供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今,网络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日趋普遍,其为教学提供的方便、高效已成大家共识,许多教师也从中尝到不少甜头。但在实际教学中,网络信息,内容丰富斑斓,精心筛选网络信息,才是确保教学内容有效的前提。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要掌握一个度、一个量,而不是多多益善,所以,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内容的“真”性选择

网络信息资源在上个世纪末才逐步出现,但其数量增长迅猛,数量巨大而庞杂,具有不规范性。由于信息具有很大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大量冗余、粗制滥造乃至伪劣信息迅速膨胀,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混为一体,精加工的高质量信息与未经任何过滤的低质量信息混为一网,最终造成信息质量泥沙俱下,成为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庞杂信息源,给用户利用信息带来很大不便。在选用这些信息时一定要根语文教学内容的需要突出一个“真”字,真就是真实的而非虚假的,真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以确保学生获得真知。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一是信息的文字和语言表述正确。二是信息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有的网络信息受到者偏见、成见、个人价值观点和政治观点的影响,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因此要获取真的信息一要浏览权威网站,二是多浏览几个网站,对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二、要注意内容“美”性选择

再次需要精选“美”信息。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审美体验,没有审美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无效的教学。阅读鉴赏和写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能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也能通过感受美的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借助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网络信息资源中有关语文的美的信息是目不暇接的,语文教师需要具有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敏锐的眼光从纷繁芜杂的信息源中精心筛选,以确保语文教学内容不仅是真的,也是善的,更是美的,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三、要注意内容的“善”性选择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主体 阵地建设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德育阵地开发活动中,将极大地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利用地区资源,开发德育阵地

利用地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把本地的德育教育基地等德育素材进行筛选、编辑、检索和加工,制成课件――《德育基地》,再利用authorware的交互性和flash的动画性构建生动、形象的教育环境。“知我东安”介绍东安的经济发展情况;“爱我东安”介绍东安的山水风景、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建我东安”使同学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探索创新出成效”。同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打开查阅,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责任感。

二、利用媒体手段,开展德育基地活动

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有效载体。为此,我们号召教师在各种德育阵地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部分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如“重走路”,“我为自然添绿色”,“劳动艰辛知多少”活动等。将这些活动的场景,用主题知识网站做主线,把同学课下搜集的活动图片、活动内容、活动心得等做成知识网站,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网站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认知作用和情感激励作用,使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在校园网上让学生自己制作班级主页。在“德育论坛”上学生可以敞开思想与老师沟通,通过平等的交流缓解矛盾、消除心理障碍。学校可设计教研组网页,任课教师可利用网络工具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改革,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德育。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通过构建高中德育阵地新模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弘扬,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学校因此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国庆主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法及实践应用手册》.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2.黄荣怀著.《信息技术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8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 家校互动 高职院校 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11-02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新的内容及要求,如何有效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的专业的培训基地,基于现代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对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好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现代教育内涵、结合实际,积极拓展网络教育渠道及紧跟时代,努力提升育人效率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高职院校的网络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型教育内涵

学校与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对一个人知识水平、个性观念、习惯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与教育作用。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人的思想停留在传统教育层面上,看不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不了解学校与家庭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看不到现代信息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观念造成的冲击力,对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能用新的举措来对待,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提升。要从多方面转变思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转变管理者层面的思想意识

教育管理者的意识及水平直接决定者学校管理整体状况,是学校管理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领导层面要充分认识到新的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变化,尤其是网络信息发展对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管理所带来的新挑战,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环境下家校联手教育重要意义,积极采用新的教育管理手段,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际加强分析研究,多方论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促进自身提升的管理措施,如加强现代网络环境的基础建设,制订基于网络环境中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加强落实,为促进学生新型教育管理保驾护航。

(二)转变教师层面的思想意识

学生的思想教育随着社会、科技水平提升等影响发生变化,作为教育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一方面,要充分到现代教育对高职学生管理产生新的变化,通过培训学习或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提升教师管理水平,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随之发生相应转变,要有针对性加强多向教育管理,如家校联手等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现代网络环境对教育的有利因素,积极结合网络强大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家长、学校有机结合,积极开拓新的教育渠道,注重双向教育,真正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效落到实处。

(三)转变家长层面的思想观念

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校教育的唯一性观念,认识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的有力要素,积极与学校做好配合,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现代网络环境中学生教育的方法,主动与学校加强联系沟通,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结合实际,积极开拓网络教育渠道

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也让现代网络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一方面较好加强信息的沟通交流,提升了学习、工作及生活的效率,w现了现代网络资源的高效、快捷、丰富等优势。在看到网络资源带来新的便利同时,也要看到网络资源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因素,如涉黄、涉暴等不良内容严重威胁着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不当极易让学生发生思想滑坡,甚至走向歧途。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结合学生实际积极进行多向有效管理。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在学校、教师、家长思想观念充分发生转变后,积极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协同管理措施,首先通过网络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利用学校网站、教育管理平台、家庭网页设置等,创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文化氛围,让学生无论在教室、宿舍、校园还是假期家庭中,都能置身于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及下一步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分层辅导,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及个性特长,通过设置兴趣小组将学生进行分组教育,如网络阅读、网络绘画、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小组等,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积极进行相关活动,定期将学生活动情况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给以评价。同时也能对个别出现不良倾向学生及时发现与处理。还可以利用网络让家长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简单问学生学习,通过加强家长培训,提升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水平,让学生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交流中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及学习的快乐,增强内心愉悦感。

(二)采用多种网络沟通形式

现代网络资源以其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及多样的形式,为家校联手教育提供了保障,要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加大协同教育管理力度。

1.利用微信网络通信技术。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与学生微信群,及时将一些相关的教育活动信息传送到家长或学生手中,无需用再多付费,非常方便实用。

2.利用QQ通信。QQ通信软件大家一定比较熟悉,它具有强大的文本、图像及视频传输功能,还具有免费的语音、视频交流功能,在生活中人们使用率比较高,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加强资源优势运用。如进行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视频通话,通过视频效果增强教育的力度,还可以将相关的学生视频、家长视频等等进行多向传递,促进教育力量的整体提升。

三、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综合性教育平台

现代网络教育资源中,除了用上述独立交流软件进行家校合作,还有一些综合性教育平台,它不仅具有独立软件的功能,还集成了它不具备的其他综合教育性优势,如互动板块、空间功能及综合等,教育平台作为一种功能大、任务多大及兼容性强的集体化网络,在家校联手方面具有较强的整体优势,为综合性教育水平提升奠定的基础。如教育一体化平台、家校互动平台、现代教育平台、橙果果教育平台等,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要结合具体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方式,努力提升教育管理的育人效率。下面以橙果果家校教育平台为例作简要说明。橙果果教育平台不仅具有以上的信息传输功能,还具的强大的资源保存、展示等优势,要结合平台中的家长互动、学习展台、特色资源、综合活动等板块功能,积极开展家校网络育人功用。通过家长互动功能,将学校的相关教育活动及时向家长汇报,并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共同进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展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将学生的作业放置于板块空间中,学生可不定时进行查阅,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巩固训练,将学习成果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将学生作业进行网络批阅并及时,让学生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与提升。还可以利用其中的特色资源,让学生从中结合优秀课堂视频、优秀试题、案例、学习指导及作业展示等,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学习,克服传统课堂学习的固定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更好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练与提升。

现代网络技术为新型教育提供技术保障,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采取家校协同教育等多向教育方式,共同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子贵.“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5(5)

[2]黄国华.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初探[J].师道・教研,2013(6)

[3]徐文转.教育新常态下推进家校协同教育发展研究[J].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2015(11)

篇9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1 前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阶段,“90后”大学生群体逐步壮大,而市场化的社会环境、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必然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成长。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90后”大学生教育要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冲击着“90后”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思维乃至话语系统。影响着“90后”大学生对现实与虚拟关系的分析判断选择能力。“90后”大学生群体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分散化,这种个性化学习环境,影响着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90后”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是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需要,能弥补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能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的有序发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助力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以及团队凝聚力的塑造。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所谓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具有隐藏性,延后性、“非正规”性等特点,以各种文化的形式渗透在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具有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径的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结合"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更好的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它渗透在日常非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也渗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其潜移默化的特点,注定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需要我们更要要关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课堂中教师的一句话,校园里的一块先锋展板,身边同学或老师的言行举止,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种类,社会实践的践行过程,点滴都可能贯穿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而“90后”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需要我们进一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从而探讨更有效和针对性的路径。

4 结合“90后”大学生身心特点探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4.1 从“90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以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现形式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体活动、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以及其他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总和。根据“90后”大学生喜欢自主展示思想,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更善于独立思考的特点,在开展“90后”大学生心目中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追求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90后”大学生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理想信念、法纪道德、校风考风等基础文明工程的塑造以及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形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以班团集体、公寓社区、学生组织等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学术科研能力等,用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呈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4.2 从“90后”学生关注社会流行文化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90后”大学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利用新媒体丰富课余生活,主动关注主流社会观及流行文化。网络时代是“90后”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因特网的便捷和低成本,使得“90后”大学生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多元化的信息量获取,使部分“90后”大学生把握不住方向,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90后”大学生关注社会流行文化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寻找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和自我满足感。网络具有个人终端自由的特点,相比显性教育,学生更易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的见解和看法,使教育者易于找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达到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性和教育者的有意识性在隐性教育中的有机结合。因此教育者应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占领网络阵地,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网上对话、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能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形式,来吸引和凝聚大学生,使网络成为沟通校方和师生关系的桥梁与平台。利用校园网、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建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如复旦大学校园文化网页建设、各高校或二级学院团委工作网页建设、世博期间各高校专设的网页、世游赛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微博互动等,充分利用了“90后”大学生关注网络平台的心理特点,切会“90后”大学生的兴趣点,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3 从“90后”学生自我约束力教育出发,重视学校制度建设,量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地区差异仍然明显,高中时代的高压,进入大学的自由度,使大部分“90后”学生对大学教育环境的适应期较长。“90后”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意志力和自制力的缺乏,学习方法的使用不当,随着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部门没有及时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恶性循环。

据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社会和学校倡导的思想道德理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去并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使学生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的约束和自我约束中养

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90后”大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学习,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且需要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资队伍共同配合来管理、核对、修订以及实施相关制度,而不是让制度停留在表面。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学习与实施,让“90后”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规章制度,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力来加强“90后”大学生的自制力培养。

4.4 从“90后”学生挫折教育出发,发挥教育者和先进的模范作用,显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90后”大学生充满激情,追求时尚,追求另类,强调个性的发展,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干,富于挑战性、冒险性。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经历简顺,对面临的问题认识不够,缺乏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吃苦精神,就容易在麻烦到来时陷于被动,造成心理失衡乃至崩溃。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中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和行为方式,发挥教育者示范的魅力教育作用,注重开发和利用教育者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和专业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经验丰富的名师指点,能够引起“90后”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而成功的朋辈经验分享,更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实际而有效的切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起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表彰先进的成果展现,以活动成果的形式来巩固教育成果;以教育者的身先示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则需要高效拥有一支道德素质高、个人魅力强、专业素质硬、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5 小结

要充分发挥“90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者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掌握“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路径,在追求学生心理需求或者学生接受度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能为切合“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迷失初衷。另一方面,教育者应该注重开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网络资源载体、学校规范制度载体和行为示范载体,以多元化的载体来展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莉,刘金如.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19(3):102―106

[2]贾克水等.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篇10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参与意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基本性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壮观的烟花片段。“”盛放,制造时,一般期望它达到最高点时爆炸。那么,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就为h(t)=-4.9t2+14.7t+18。烟花冲出,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高考中,数学的价值是无处不在的。情境教学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拓展教与学的资源

信息时代,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新的课程资源除课本外,还有网络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是对课本的重要补充。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目前,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无疑是网络。

例如,在学完《导数》一章后,有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微积分”,让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上网查找下列资料:①我国古代有哪些微积分思想的例子;②微积分产生的时代背景;③牛顿、莱布尼茨的生平;④微积分对人类科学和社会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了这个课题,对微积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这些学习,除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加各种培训外,最适合教师的,也是最方便、快捷的,就是网络学习。高中数学是抽象性和灵活性较强的学科。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看到教学素材的合理选取,教学方式的变化,更需要体现的是老师与学生的思维、语言以及情感的交流。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

不少教师对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津津乐道。教学中不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学完的内容,“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失去了学生的思考,看似充实的内容,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不应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有些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不加选择地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或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至于这些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具有针对性,则无暇顾及。忽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就无从谈起,数学的教育性就大打折扣。

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

虽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智能形态,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何况,目前很多课件的设计,也来源于一些教师在传统环境下的教学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整合需要好的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其他的史、地、政、生等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的思考是,数学有它自身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利用得好,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它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状态;它是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