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篇1

一、财务风险防范原则

财务风险防范本身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未雨绸缪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心在防范层面,因此这一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注意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如果等到的风险发生再进行干预,很多时候一些损失以及负面影响很难进行消除。未雨绸缪要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面需要注意分析风险发生的征兆,建立起来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将财务风险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或者即使不能避免,也可以分散风险、减缓风险发生时间,减少风险危害。

2.全员参与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不是仅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层的配合,而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财务风险防范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需要企业将财务风险防范目标需要进行层层分解,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财务风险防范中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从而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参与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去,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动态调整原则

财务风险防范需要做到动态调整,对于企业来说,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目标不同,财务管理环境不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不同,这客观上也要求财务风险防范也需要做到动态调整,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到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的适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反之如果财务风险防范做不到动态调整,忽视其与财务管理要求变化、财务管理环境变化之间的匹配性,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必然会走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就是风险防范理念落后、预警缺失以及方法落后,具体阐述如下。

1.风险防范理念落后

财务风险防范理念落后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落后的理念往往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走入歧途,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理念的落后往往就中在缺失风险理念、预防理念、创新理念,在这些理念缺失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被边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更多的是被动应对风险,做不到对于财务风险的主动预防,同时财务风险防范过于僵化保守,防范工作难以做到不断创新,从而影响到了财务风险防范效果。

2.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财务风险防范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在风险发生之后疲于应对,当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失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各种潜在财务风险做不到及时把握,从而贻误了财务风险防范的最佳时机,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财务风险因为没有及时察觉而被放大,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3.风险防范方法落后

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法来看,很多企业存在财务风险防范方法落后的问题,依靠经营管理者定性分析估算财务风险的方法比较主流以及普遍,财务风险大小估计基本上就是依赖于管理者主观经验,缺少定量方面的分析。在财务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也更多就是事后止损、分类估算,很难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方面,需要企业紧紧围绕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不足,遵循财务风险防范的一般原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

1.更新风险防范理念

财务风险防范理念方面需要企业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防范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具体开展,从而确保这一工作效果的持续提升。在具体的财务风险防范理念方面关键就是要树立风险理念、预防理念、创新理念,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需要企业客观看待,保持对于财务风险的警惕,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同时要对于财务风险做到主动预防,未雨绸缪,通过事先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来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还有就是在风险防范方面不断创新,破除固有落后理念的桎梏,鼓励员工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去创新,推动这一工作更好的发展。

2.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需要注意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借助于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为企业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提供准备时间。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关键是要建立起来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确保预警指标体系的敏感性、相关性,从而通过指标变化来的及时的财务风险。同时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预案的设计以及演练,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可以根据预案及时的进行应对,减少财务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

3.创新风险防范方法

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简述

1.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主要是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利润和预期利润之间出现差距,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比较大,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忽略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遭受经济损失,不能达到本单位预期收益。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缺失与漏洞[1]。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它是非营利性的,没有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财务风险的管理工作更容易、更便捷。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特点

任何单位或组织在运营过程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本文总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特点,其一,可变性,即单位的财务风险根据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变迁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单位财务风险是视财务活动而定的,是瞬息万变的,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财务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幻和更新,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很强。其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发生时间等等,这些是行政事业单位预料不到的,在没有发生之前是很难预料到的,财务人员很难掌控和把握、其三,客观性。财务风险的发生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独立在主观意识之外的,难以预测和改变,财务人员将财务风险降到最小化,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

财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必要途径。财务人员的基础工作是决定会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也是考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试验石。由此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最新人士调查结果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的人员大都年纪偏高,基础的专业知识匮乏,而且相对其他部门,人员变动和波动情况较小,严重阻碍财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负责人要重视这一现象,并不断的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进行在职培训,或给予高校进修的名额,从本质上增加整体的财会队伍素养。同时还要转变财会人员处理财务风险的方式方法,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率,选择精明能干、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胜任工作,将工作简单化、专业化。

2.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的直接措施就是行政单位依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体系。财务活动的运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仔细研究自身财务运营的规律以及财务风险的规律,应依此规律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量化。例如预测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时间段或者影响程度。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通过这套体系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的预估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单个方面进行建议:其一,确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最好能够将其量化,采用相应的模型来确定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其二,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和预警值要保持高度一致性,若与实际情况有出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更正,保持虚拟值和实际观测值的高度统一性。其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要充分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因为财务数据往往以海量形式存在,依据信息技术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就能有效处理海量的财务数据[3]。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会计工作中的一项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会计预算,它在整个财务运营中充当者掌舵手的角色,控制的财务运营的方向。会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做好会计预算能够直接性降低财务运营中的各类风险。在财务运营的开始前做一个良好的会计预算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也能够在财务运营一开始就对运营中的风险有所把控,当财务运营中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如要要更有效的去规避财务运营的风险就要不断的去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要着重于人才的选用,通过多渠道,多方向的招聘更多财务人才。并且在事业单位内部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工作考核,提选优秀人才。全面促进财务管理水平。

4.加大财务风险监督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督包含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所以在加强财务风险监督时不仅要从单位内部出发,还需要相关监督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强化内部监督具体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里的内部制度,增设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做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将监督工作落实到各个财务人员身上,以此强化内部财务风险监督。而强化外部监督主要是针对相关监督部门,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向目进行跟踪,并增加风险管理处理评估标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滥用违用的惩罚力度。简化相关的监督流程,对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监管、审查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1]。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实现内外监督结合的叠加效用,才能够最大化降低财务风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益的行使其公共职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单位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实践公益性目标,健全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单位形象的损害。作为财会人员,要树立时刻警惕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熟知财务管理的各个步骤和单位的经常往来业务,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协助下,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以便更好的处理风险,应对紧急、危机状况。

参考文献:

[1]潘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4):13-14.

[2]豆芳菲.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10):133-134.

[3]钱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127-128.

篇3

【关键词】 新时期 民办高校 财务风险 防范策略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民办高校也加大了对于自身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的力度。这些高校不断地对其自身规模、教师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都进行了完善与更新,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虽然各高校确实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其财务方面的一些风险。如果这些高校的财务遭遇到风险,那么高校的发展甚至是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对于新时期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新时期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近些年以来,我国学生的升学压力不断增大,毕业后的就业率以及我国的国民素质都需要得到提高。而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越来越多民办高校的出现使得这一情况得到了缓解。而且民办高校在我国全部高校当中占据着很主要的一部分,它占我国普通高校的大概1/3。所以如果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处理不当的话,必然将会对我国整体的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因为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为维护我国国情稳定的需要,政府也会和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挂钩。除此之外,建校需要的Y金数量庞大,所以创建民办高校的基础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是贷款。所以对于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同样也有利于我国金融风险的降低,从而使金融系统更加稳定。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

1、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且不够稳定。我国民办高校的收入来源范围比较窄,主要途径有学生们缴纳的学费、社会力量对学校的投资、政府财政部门对学校的投资以及高校自身所属的产业收入等几个方面。就现有的情况来说,由于财产的安全以及每年的收益不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导致社会力量对于向高校投资的积极性并不太高,而政府财政部门的投资以及社会捐助这一方面投入的资金都不算多,高校自身所属产业的收入也是比较少的。所以,学生们缴纳的学费就成为了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最为主要的一部分,占民办高校全部收入的八成左右。而且由于受到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各高校的生源总量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还有其他的公办高校以及社会上许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和民办高校争夺生源,这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民办高校的招生压力。

2、民办高校资金的挪用不受限制。一般我国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都为社会上的企业或者是个人。就拿民办高校中占主要部分的独立学院来说,大部分都掌握在房地产等企业集团手中。而且现在教育部门对于民办高校的监管还不够到位,甚至在这些民办高校的内部也都没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民办高校的资金绝大部分也都是由创建者所决定的,资金流向不受限制、学费被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创建者能够通过一些关系很轻松的将资金进行转移,用来经营企业的其他资产。另外,民办高校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没有办法对高校财务上遇到的风险进行预防。所以一旦民办高校的创建者对于资金运转不当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经营危机。

3、民办高校负担的债务比较重。近几年以来,我国各大高校不断快速的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这就迫使各高校不得不改善办学设施条件,就会大量的向银行贷款,用于学校各种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通过了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的办学条件评估,各大高校才能够扩大它们的招生规模。所以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当学校的各种设施条件尚未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时,这些民办高校不得不举借外债,进行投资扩建。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新时期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对外,需要有国家政府部门推行相关政策来进行支持、寻找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投资还有就是需要银行方面的配合,才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对内,各大高校也应当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这样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很好的避免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才能够使得各大民办高校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研究新时期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民办高校应不断提高自身办学品质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生源对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之前已经分析过了,这些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都是集中于学生的学杂费用上面,学生越多,这些高校的周转资金就越多。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来化解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就要保证稳定的生源数量。因此,这些民办高校就应当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加大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在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时,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对专业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时,要依据市场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动手能力也比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2、民办高校应健全自身办学经费管理机制

首先是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董事会制度的建设。要不断地对民办高校的董事会的成员组成进一步规范化,对于高校创建者各大代表的比例进行合理的限定;还要对于民办高校的董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运行程序不断地进行完善;要严格的对于民办高校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以及学校的年度建设规划进行审核。其次是应当对于民办高校董事长和学校校长的财务审批的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民办高校日常经费和发展经费的合理划分要依据学生的学费收入情况来确定。日常经费主要是包含平时学校正常的教职工工资、水电以及物业费、还有教学管理和办公费用等,这些日常经费的预算方案都是由董事会讨论通过以后交由校长来掌握以及审批;发展经费主要是包含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设备的采购等,经由董事会讨论通过以后交由董事长来进行审批。

3、民办高校应当加大自身的财务监管力度

我国政府部门应当肩负起民办高校监管主体的责任,要求这些民办高校都设立一个学校专款专用的银行账户,然后将招生得来的学费收入还有政府部门对其资助的这些公共性质的资金存入到这一专用账户当中,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学校创办者随意的挪用办学经费;同时还要求每年民办高校都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年度的审计,然后将审批结果报送到相关的审计机关进行备案处理,并且要在社会上进行公布。那些被委派到各民办高校的党委书记也要充分的发挥其监督作用。贷款银行也要加强对民办高校资金流向的监督与监控,对于学校质押账户的资金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同时能够保障还款来源的稳定。此外,民办高校还要加强内部审计,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审计报告和改进的意见建议,而且还要公开透明,接受学校教职工的监督。

4、民办高校应积极化解自身的债务风险。

在各大民办高校当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债务风险。当现金流量不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缺乏足够的现金会使学校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所以民办高校要对办学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除此之外,学校的贷款结构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学校应当将短期贷款转化为长期贷款,才能够有限的缓解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

5、民办高校应当加强财务部门的建设。这是一项针对财务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对于民办高校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学校的财务部门要严格的遵守纪律法规,增强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一系列风险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及时作出风险评估。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些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各民办高校要加大对其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对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使得这些民办高校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对学校的财务风险加大关注力度,尽可能的避免学校的财务状况受到破坏。这就要求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其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完整性认真的进行监管,要从根源上将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四、小结

综上,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来自于多方面,为了降低这些财务风险,政府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应该相互配合,保证民办高校的正常、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静,崔玉卫,张海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

篇4

陆红霞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财务风险防范是评价现代市场经济参与者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参与者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A公司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讨论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强化投资风险预警,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优化筹资体系,降低筹资风险;构建起完善的营运资本风险预警系统,增加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02-03

引言

近年来,公司破产、重组以及并购等现象越来越明显[1]。这不仅与资本与生俱来的“逐利性”有关,还与部分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不可分[2]。在公司经营能力中,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十分关键,诸多公司正是由于财务风险过大、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破产重组[3]。接下来,本文将以A公司(主营业务为物流业)为例,对如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进行讨论,并对如何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对改善A公司(及该行业其他类似公司)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有积极意义。

一、A公司概述

1992年,A公司在深圳正式成立,主营业务集中在物流运输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积累,A公司在物流领域取得较高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在2015年达到了17%。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A公司积极对物流系统进行电子商务化改造。2012年,为获得突破性的创新发展,A公司投入近亿元对其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一体化改造。与此同时,为了分散公司经营及财务风险,A公司积极向物联网及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发展。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及业务方向的扩大,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压力也与日俱增。能否有效地识别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战略能否得以实现。

二、A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投资风险分析

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A公司已经拥有比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因而近年来多次尝试各个方向的投资。然而,从A公司投资实践来看,在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以及新投资业务前景规划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从投资理念的角度来看,A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投资预检系统,投资风U管理理念较为滞后。从2012年开始,A公司尝试建立一套自身的投资风险系统,然而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系统本身的完善程度也十分有限,使得公司有关投资决策仍然处于经验主导的阶段。其次,从新投资业务规划角度来看,A公司的投资论证能力较为缺乏。A公司本身的主营业务是物流业,然而从2013年开始却大力投入资本进行无人机研发。由于新的投资业务缺乏足够的资本、人才以及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发展,仍然没有显著的起色。

(二)筹资风险分析

企业的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经营危机[4]。对A公司而言,尽管已经进行多年的资本积累,仍然存在筹资风险。首先,筹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还债的压力较大。对A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以及偿债指标进行了分析,由下页表1可知,2011―2015年,A公司的流动比率呈下滑的趋势,这表明A公司的现金流动性存在逐渐弱化的特征,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对A公司的现金流动造成负面影响。从现金比率指标来看,A公司2011―2015年的现金比率逐渐增大,这表明A公司在进行筹资时对现金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短期偿债能力是评价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一旦公司遭遇现金流短缺,若缺乏足够的现金准备,要对公司的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冲击。从下页表1的数据可知,A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都偏低,公司高层应该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在进行筹资活动时,务必加大现金的储备,确保公司能够应对短期的资本市场冲击。

(三)营运资金风险分析

营运资金是确保公司正常经营行为得以持续的基础资本,其规模及结构都十分重要。本研究对A公司2011―2015年的现金流进行统计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A公司的现金债务总额比总体偏高,这可能对其短期及长期偿债构成较大压力。从短期现金流量比的指标来看,A公司的现金流量储备十分不足。2014年,A公司的短期现金流量出现负值,表明该年度公司的偿债行为较为突出,对公司正常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影响。从利润实现率等指标来看,A公司在2012―2015年均为负值,这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创造能力十分低下,其营运资金储存严重不足。对公司领导层而言,为有效控制其财务风险,需要对其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检视,提升其现金获取能力,从而降低营运资金风险。

三、A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A公司财务风险预测、防范及控制中存在的漏洞或缺陷,公司财务部门以及高层领导需要构建起系统性的控制策略,从而确保公司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能否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一)强化投资风险预警,提升资本利用效率

对A公司而言,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市场经验。因此,在资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多元化投资是可行的。然而,投资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的市场风险,如果不能够对有关投资行为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不仅可能降低企业资本的再创造能力,而且还可能增加企业的资本压力,并可能进一步恶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首先,A公司应该构建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系统。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A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投资项目安全度、项目盈利能力以及项目增长潜力等关键指标。在这些指标系统中,项目安全度是最为关键的指标。在对该指标进行评估时,需要对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考核,避免项目资本被套牢;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合理预测,若投资回收期长度超过了公司资本可接受能力,需要进行慎重考量。

其次,需要对项目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和细化。在项目正式推进之后,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构建起逐渐细化的项目风险预警系统。在对项目财务风险系统进行细化时,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及时报送领导层,以便尽早地研究对策。当前,财务管理领域已经对如何进行投资风险系统细化形成了较多实用的模型,比如波特五力模型,它能够对项目潜在的危机、机会、优势以及短板等进行全面的归纳。A公司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可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运用相关的模型工具。

最后,需要明确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要点。对于投资项目而言,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或加剧财务风险。对于公司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层而言,在有关信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与项目有关的财务信息进行了解,因而需要抓住重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市场调研阶段,需要对原始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控制,避免原始数据造假;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原始记录保存系统,从而确保有关的财务指标可以真实地反映;在投资项目结束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该项目的持续获利能力。

(二)优化筹资体系,降低筹资风险

筹资行为是公司短期及长期债务压力的主要来源,因而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需要特别关注筹资体系的完善性。对A公司而言,由于其正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因而需要大量的资本。然而,为有效防范财务危机,需要尽量提高长期债务的占比。相比较于短期债务,长期财富能够为项目或者公司提供更长的资本利用时间。当长期债务即将到期时,公司能够有更加充足的准备时间。

值得指出的是,仅仅依靠调整筹资结构来控制筹资风险是不足的,还需要建起相应的“开源节流”制度。一方面,强化预算执行能力,确保所筹措的资本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资本低效率的使用而带来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应收账款的收回效率,尽量将账面资本转化为可利用资本。比如,进行有效的债权转让,提升资金的回笼速度。

(三)构建完善的营运资本风险预警系统,增加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参与主体而言,提升其经营活动的安全性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对A公司而言,其主营业务在物流系统。因此,如果要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就需要对其物流系统的经营行为进行优化和改造。一方面,需要对其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尤其需要关注资本的流动方向,加强资本流动细节的记录,从而做到有账可查。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经营活动的市场反应速度,从而有效地将经营活动转化为现金获取途径。另外,需要对公司的信息流进行改造,提升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程度,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对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干扰。

营运资本是由公司经营活动的多个环节所影响和决定的,因此可能在销售、采购等多个环节产生风险。因此在控制营运资本风险时,财务部门需要在销售,采购以及生产等各个部门派遣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有关的财务行为进行核实。为减少营运资本在不同环节之间的滞留时间,还需要财务部门与公司高层对企业的营运流程进行改造,尤其需要增加不同部门的协调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对A公司而言,在进行多元化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如影随形,并会随着公司筹资、投资以及经营活动复杂性增加而上升。其经营行为能否持续进行、能否达到预定目标,与其财务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公司领导层需要对公司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住公司财务控制重点。同时,还需要对公司的经营流程进行优化,提升资本内部创造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团现.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0-112.

[2] 周杰.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商业经济,2013,(8):106-108.

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 资金

一、财务风险的特点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只有全面了解了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财务风险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是一种发生的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进行的投资以及经营项目的扩大都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但如果企业维持稳定不扩大经营的话,也就不存在投资的风险了。

(二)客观性

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企业进行正常的经营生产,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就会有财务风险。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很多都是依靠筹资进行生产经营的,就会存在因还不起债务导致的财务风险,因此风险是普遍的,是时刻都会存在的。

(三)资产流动性

财务风险对应的企业负债是需要现金来偿还的,而现金与财务报表中的流动资产紧密相连,企业现金是由销售、应收账款、存货等产生的,这些都体现在财务资产负债表中,是财务风险对应的账目。

(四)收益性

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当承担的风险高的时候,往往所带来的收益越高,反之,收益越低。财务风险能够促进企业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利润率。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及根源

财务风险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既有与企业相关的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原因,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

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使在一定的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中经营的,财务管理也受到这一环境的制约。

(二)资金管理的水平

财务管理的资金利用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大原因,债务人将企业资产无偿占用,应收账款长期得不到兑现,就会制约企业资金流动。在企业的正常经营中,难免会有赊销行为,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低,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就会造成财务的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各部门进行审计,同时还应该在财务管理部门专门建立较系统的财务管理监控制度,只有这样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高效的开展,监控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探讨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根据上述财务风险的四种主要成因,结合当前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为了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外,企业还可以采取下面几种防范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的机制

面对财务管理环境的多变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聘用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工作的流程,使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构建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

降低财务风险最有效的就在于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应该既考虑到收益,又要考虑其中产生的风险,在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就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或者降低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相关流程,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直接监控财务风险,采取留有余地的策略,控制偏差。当财务风险发生后,需要对风险进行总结,以此指导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强化资金管控,提高资金利用率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该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设立统一的银行账户,集中管理企业各部门的现金收入,拨付相关的成本和经费,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财务结算中心,以协助企业解决大额款项问题,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企业应该处理好应收账款问题,对其及时回收,并在赊销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等级,控制因资金不能回收产生的风险。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监督

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的职能,充分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将审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分开,明确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严格控制财务活动和资金流动。内部审计能够对财务管理实施全面的监督和控制,检查和评价管理风险,及时了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的存在,从而实施有效的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企业面临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过程的风险在所难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需面对的现实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加强财务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将财务控制活动日常化、制度化,就能够较好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秋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

[2]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规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

篇6

一、企业网络财务安全现状

影响网络财务安全的因素来源于信息技术的一般风险和财务数据的特定风险,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存储等多个方面:

1.硬件系统风险。硬件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基础,任何软件都要建立在硬件之上。如果存在操作人员不正确的操作、人为的有意破坏以及不可预测的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时,将会导致网络系统瘫痪,软件无法运行,业务处理停滞,给网络财务使用者造成很大损失。

2.软件系统风险。网络财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相关软件的支撑,如果软件系统存在漏洞,财务信息的安全程度通常会受到威胁,财务政策的不及时更新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财务软件的运行效率。

3.数据存储风险。数据安全对企业尤其重要,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以电子格式存储于服务器端,财务数据容易产生信息丢失、人为的被盗和破坏。同时,财务信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时,也容易被截取、泄露或篡改。

4.病毒及黑客的破坏风险。财务网络化的运用,使得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几率和病毒的防范难度加大,来历不明的媒体介质、网络信息的下载,错误的上网操作都会增加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客户端在理论上是可以被访问到的。一些人可能出于各种目的,利用黑客程序,进行黑客攻击,从而破坏网络系统,给财务信息造成极大威胁。

5.人员责任风险。计算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责任心不强或者管理人员技术不精;防范措施不严格,都会增加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二、网络财务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网络财务的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财务和信息部门密切配合,从各角度着手,采取防范措施,增强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得网络财务的信息安全得到确保。

1.完善必要的管理制度。抓网络财务系统安全,必须建立安全的制约机制。要建立严格的硬件操作流程,软件的使用守则,完善必要的上机操作、系统运行记录控制制度,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网络财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从技术角度来看,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采取安全防范策略,要综合运用防火墙、数据机密性、虚拟专网、数字证书与认证等专业技术,建立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体系,进而实现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

3.加强财务数据管理。建立信息加密系统,加密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企业要综合采用软件加密技术和硬件加密技术,全面建立网络财务信息加密系统。同时,为了防止数据被非法拷贝或毁坏,要加强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和管理。财务数据共享范围和权限也要做到严格限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确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操作权限。其他系统在限定的范围内只允许对财务数据库进行只读操作,不赋予改写权限。未经批准,为确保财务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安全,不相关人员不得接触财务软硬件系统。

4.加强对计算机病毒和非法入侵的防范。企业首先要建立集中管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由于网络财务系统运行于单位内网之中,可以实行内外网严格分离制度,内外网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同时要做好所有计算机杀毒软件的安装,及时查杀和定期更新病毒库的工作。其次要建立网络漏洞监测与攻击防范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异常情况,果断进行处理。

5.加强身份认证。建立更为科学的CA数字认证体系,登录时采用数字证书方式,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行为的不可否认性。在数据进行传递和交易时,使用认证体系能够杜绝可能出现的非法访问、非法篡改、假冒伪造等安全问题。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其财务管理活动往往会受到各种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则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财务危机。企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外部环境,同时也依赖于内部环境。尤其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很难预测,具有复杂性和多边性。

(二)企业财务控制能力薄弱。首先,现金流量管理失控。源于中小企业筹资能力差、资信不足的情况,再加上会计核算能力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等情况,对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大。其次,企业库存管理混乱。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企业必须有计划的购入和销售库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顺利推进。

(三)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资金结构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较大。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在发展中,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表现为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负债率过高影响了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容易造成财务危机。同时,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也影响了偿还能力,阻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创新策略

(一)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思路。要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思路,必须明确财务管理需要做好哪些工作,需要完善哪些环节等等。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本运动所形成的财务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积极搞好投资、筹资、运营和分配工作等,为了搞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应该以资本运动最优为信息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为资金运转流动的最优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同时照顾了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在企业确定了全部资本报酬率最大化的基础上,企业应该设置几个辅的财务管理目标,全面提高资本运动的效果和质量。从资本最优的目标来看,它通过先进净流量最大化来体现,因为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现金,及时预见风险,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财务管理的总体成效。为了更好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取科学化的决策策略。首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出相应策略。在决策中要考虑影响财务决策的多种因素,采用科学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财务的运营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以此做出判断,选择最用的决策方案;其次,注重财务绩效考评。要积极完善绩效考评,认真落实财务风险责任,及时把企业风险机制引入到企业发展的内部,把业绩考核与薪酬制度融合起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去防范风险;再次,认真做好财务风险的过程控制。根据企业财务的发展状况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积极制定应对策略,总结风险教训,尽量降低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危害。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预警机制。首先,强化风险预警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其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为财务预警提供一手的资料,让企业财务部门及时掌握财务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再次,注重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融合,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企业财务人员在对量化的模型和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结合诸如客户满意度、员工士气等非量化因素,甚至是靠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作定性的分析评价,准确预报财务风险,及时遏制风险的扩大。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财务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风险的综合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随着近年来行政单位的改革,财务管理也被列为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行政单位预算核算管理的加强越加重要。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体的工作情况发展。因此,要想加强行政单位的稳定运行,就应当对财务管理工作保持重视,并对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预算风险进行深入研究。

一、行政单位财务风险的内容

财务风险的实际含义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对与财务活动的未来发生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二是财务活动在未来结果的预算上可能会有一些损失;三是未来的结果会偏离预期的发展预算和收益结果。而在行政单位中的财务管理风险,则是在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财务资源不能及时、有效的取得并进行利用,这样就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进而失去了为公共服务提供帮助的主要支撑。

二、影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控制因素

(一)财务控制预算不规范

现在许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依然是以手工预算的方式为基础,在财务处理、内部控制、会计档案保存的方面并没有相关变化,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同时,财务管理上并没有统一的条例规定,对会计核算缺乏合理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间容易出现脱节[1]。在预算编制中的时间也过短,内容不够全面,分析不够科学,就造成预算不准确,资金效益难以评估,不能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等情况发生。

(二)内部财务关系紊乱,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浅薄

许多地方的行政单位存在政企不分现象,使得财务的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尤其在对财务资源进行管理利用时,会存在各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再加上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认为依照工作编制过程进行就不会有财务风险,即使造成风险也是由国家承担损失。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会使得工作中的财务资源使用率下降,甚至造成财务资金的大规模流失,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三)行政单位的投资、筹资风险较大

行政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的财政拨款,但由于行政单位并不属于盈利机构,所以受各种因素影响,他的日常支出已经大大超过了财政资金的范畴。并且在经营投资的活动中还会受到相关的规定制约,一般都只是进行基础的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等一些长期的项目投资活动。[2]由于项目的投入资本大,回收周期较长,所以当前我国的行政单位大都处于负债70%-90%的状态,这也增加了行政单位的投资风险。

三、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

(一)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依据行政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如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条例,使得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明确行政单位的财务控制方法和流程,不同人员的责任安排应落实到位。形成制单、审核和二次审核的管理模式,进而确保行政单位的财务数据准确。

(二)加强财务控制的核算

作为财务控制重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在财务控制上应该以收支平衡为第一原则,依据之前的发展规划进行财务收支预算的科学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和内部控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并进行统筹兼顾,将各方因素综合考虑。以勤俭节约为原则,多将经费投入到新的技术开发上,并对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3]。利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及时了解各部门的预算使用情况,在保障本部门预算不超支的情况下,在对企业部门进行适当调整,严格维持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平衡。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对预算进行灵活的调整控制,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改进财务控制系统

保证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及时性,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网络体系。保障行政单位财务系统的准确运行,建立专门的更新分析部门,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并对费用的去向信息如员工工资、管理成本等进行公开。加强监督体制的完善工作,财务控制系统更加完善实用。对行政单位的工作目标进行明确,使财务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让过程更为有序合理,明确人员的工作管理职责,强化财务控制,使得行政单位的资金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

(四)培养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为适应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需要,对专业人才展开知识技能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够将计算机的相关工作软件以及新技术熟练运用,从而提升行政单位的工作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的培养,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的更为严密完整。防患于未然,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

四、总结

在社会经济日益进步的今天,完善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通过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和风险防范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从而对事业单位展开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继续进行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静. 关于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分析[J]. 中国经贸, 2014(22):196-196.

篇9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般情况下,各种各样不受控制的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得现实的企业财务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增加了企业经济收益损失的可能性,这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财务风险较为全面,它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都会出现。第二,财务管理具有共存性,也就是说收益和风险同时存在。按照一般规律来看,风险和收益呈正比例?P系。收益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也就高。第三,财务风险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预期收益目标得到实现或预期收益目标没有实现就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两种必然结果,也就是说,风险在预期目标中是客观实现存在的。第四,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多种多样的因素在持续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对财务活动造成各种影响,所以财务风险的大小无法及时并准确地进行确定。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风险都会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举例来说,同行的竞争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国际金融危机会限制产品的出口,市场的需求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情况。降低的市场占有率、资金运转效率、资金使用率和产品销量都增加了企业的积存的情况,影响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当市场环境出现恶化,企业的资金就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收回,产品的优化、改进和换代工作就会无法进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扩大规模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得财务风险持续增加。

(二)不科学的企业经营决策

从投资部分来看,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投资风险,没有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相应的资本收入回报也没有进行预测,使得投资非常的盲目,不但没有取得经济效益,还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损失。举例来说,一些企业没有详细的调查投资项目就进行投资,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还不能够确定,错误的投资使得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从产品销售部分来看,一些企业急切地想让自身的产品销量提高,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却没有细致考察和分析相关客户的真实情况,在销售的过程当中使用了赊销的形式,造成了企业缺少流动资金,持续生产和规模扩大受到了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得不到保障,甚至一些款项无法收回,对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三)不恰当的企业负债融资方式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有着多样化的企业负债融资方式,并且每一种方式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假如企业选择了不恰当的负债融资方式,就会造成各种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一些企业都会选择有着较多限制的银行借款方式,但是获得的资金较少,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未来持续的发展。举例来说,一些企业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实力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发行了大量的企业债券以达到融资目的,当一些实际问题出现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时,这些债券就不能够按照期限进行偿还,由于债券方式有着较大的限制,债务重组就无法使用银行贷款方式来参考,企业的信誉会因此受到负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不够合理的资本结构

不够合理的负债股权融资方式,造成了企业不够合理的资本结构。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商业价值,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将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确定的基础是在筹资的过程当中就要将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构建,这样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才会得到促进,收益情况也较为可观。一部分企业还没有预测未来业务的资金需求,就去进行筹集资金的活动,造成了不够合理的筹资规模。部分企业没有有效运用负债和股权融资方式和财务杠杆,造成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负债融资方式有着畏惧心理,没有足够的抽集资金,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还有一部分企业过度依赖筹集资金,造成了高负债的情况,造成了企业较大的资金压力。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采用风险分担手段

企业要使用一些方式方法来降低市场对其带来的各种风险,积极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举例来说,对市场的不稳定性进行提前预测并解决,采用风险分担手段,从多个方向分散风险,将财务风险进行解决。使用信用保险等方法,及时应对外部市场的压力,企业的风险也得到了防范。同时使用非保险手段,举例来说,对销售机构采用打折的形式出售商品,企业的业绩得到提高。预防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在企业当中必须进行构建,相应的财务风险预报和控制机构应该及时的建立,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使用常规的方式方法预测、分析、解决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通过企业自身将财务风险进行预防和消除。

(二)优化完善企业经营决策

企业中资金监管制度要及时的构建,企业的管理力度要积极增强,在资金周转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时,避免了资金异常的情况发生。及时分析投资项目的可执行性,再进行投资。决策过程当中,要将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全面调查投资的对象,确保参考信息的可靠准确性,避免投资失误的情况出现。一方面,资金监控工作持续增强,避免资金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投资项目的分析要依靠相关专业人员。在监管资金方面,要全面及时地掌握其使用资金的情况,对相关客户的信用要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避免盲目销售导致企业的损失。除此之外,还要对存货加强管理,购买存货的过程当中要选择最佳的方法,及时按照价值程度进行分类,使得资金利用率获得提升。

(三)选择最为合适的负债融资方式

要根据企业当前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在此过程当中,首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利益,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得到促进。在融资之前,既要对企业资金需求进行考虑,也要将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列入考虑范围当中。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和避免同样重要,要预测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最为合适的负债融资方式。发行企业债券的前提是企业的发展规模在稳定的增长,这样才能使得贷款周期和融资成本得到降低。如果企业的发展还不够稳定,就要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将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要想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得到促进,企业效率得到提高,就要求我国企业要将股权、负债融资方式和财务杠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在筹措资金的过程当中,要对其未来的经营目标和生产规模进行充分且可靠的预?y,使得其资金的需求尽可能的得到确定和满足。企业财务杠杆的平衡是影响资金筹集方式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大比例的负债筹资方式就可以被考虑使用。企业筹措资金的规模要进行提高,企业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也要被及时的进行考虑,合理安排负债取得和确定归还时间。长短期负债和资金要进行融合,使得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得到确定。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和相关投资计划,预测企业将来的收益情况,减少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

篇10

关键词:建筑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财务风险是指因不当的融资方式、不合理的财务机构等造成企业丧失了偿债的能力以及预期收益下降等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由于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均离不开其的参与,其也面临着十分复杂的财务风险,诸如工程款拖欠等造成经营资金缺乏等。因此探究建筑公司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极为必要。

一、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

1.总体环境不容乐观

从总体环境来看,建筑行业面临的形式不容乐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和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从而致使管理上存在诸多空白地带。例如建筑工程款拖欠现象频频出现,且形势愈演愈烈,业主、分包商、施工单位、劳务队伍间的债务链越积越大。正是由于工程款无法及时得到结算,致使很多建筑公司资金极度紧张,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可能诱发倒闭的风险。

2.内部环境有待优化

从内部环境角度来看,下述因素也会引起建筑公司的财务风险。第一,短期偿债风险。若能将资产利润率提高,则能够显著避免长期偿债风险的发生;第二,投资风险也十分显著。只有在现金流十分充足的前提条件下,建筑公司才会考虑进行再次投资;第三,成本费用居高不下。无论是总资产利润率,还是净资产利润率,抑或是现金周转率都较低,这直接加大了短期的运营风险。

二、建筑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财务风险的回避

众所周知,建筑公司往往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流动资金也较大,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建筑公司的财务风险回避措施主要为合理的融资途径。当然了,针对不同的建筑公司而言,其所能够采取的融资措施也应该有所区别。若建筑公司属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由于长期偿债风险的影响,其在进行融资时,应有意回避那些会导致债务增加的融资项目。例如降低和避免发行债券、贷款等,而募集资本金、发行股票则是其最佳的融资办法。对于资产负债率并不高的建筑公司,若其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也不高,由于其也会存在一定的长期偿债风险。此时就应该尽可能优先选择那些利润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从而有效增加总资产利润率。而相对普通一点的建筑公司,则可以通过和银行合作、和企业合作等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通过上市等途径从社会募集资金。若条件具备,BT、BTO等途径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以便于通过“滚雪球”的办法来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

2.财务风险的控制

(1)加强对总体环境的控制第一,对于国家各种政策的具体动向进行密切的关注,以便于能够始终对整个政治环境的大致走向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应对政治环境的各种变化。第二,对社会经济的结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把握,以便于更好的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各种财务风险。第三,深入建筑市场中,落实好市场调查工作,以便于结合企业实际特点,采取适宜的市场策略。(2)基于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开始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前,采取多种途径来了解招标项目信息和招标方资信状况,以便于总体把控项目的风险状况。投标时,积极组织企业相关部门成员成立投标小组,综合分析探讨拟投标项目成本、收益、管理方面的难度,以便于确定科学合理的投标策略。第二,工程项目合同签订阶段风险控制措施中标后,及时和招标方取得联系,就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沟通,待双方意见一致后拟定书面合同。签订合同前,安排企业技术部门和法律顾问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签订。第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基于工程项目质量达标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管控力度。具体来说,质检员和安全员应做好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重点对各种隐患进行排除。采购部门全权负责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成本目标,且在采购物资前,需要按照相关审批流程报批后执行采购计划。人力资源部门落实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引进工作,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尽可能的降低人工成本。项目部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力度,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做好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对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差距,以便于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指派财务人员定期复核相关财务数据,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第四,工程项目结算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工程项目完工之后,应落实好剩余物资的处理、施工人员的遣散安置、债权债务的结算等各项工作。①采购部应和供应商进行协商沟通剩余物资的退货问题。可以再次使用的大型设备落实好维护保养工作,不具备使用价值的则交由项目部申报处理办法;②人力资源部落实好施工人员的遣散安置工作。项目部解散后,相关人员回到原有部门,引进人员依据合同要求及时结清费用并予以遣散。③财务部门需牵头做好债权债务的结算工作,指派专人进行款项的催收,并及时结清相关债务。

3.财务风险的转移

财务风险的转移实质上企业回避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因企业自身能力所限,而采取的保险和分散风险等措施。保险措施是转移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针对各种不可预知因素造成的损失的重要处置办法,例如火灾和工伤风险等。这样一来,风险损失则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的承担。分散风险则是指建筑公司利用多方投资、多方筹资、联合经营、收益和风险共享等途径来实现对风险的分担。总之,建筑公司面临着十分复杂的财务风险,对其进行有效防范意义深远。文章针对建筑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风险回避、控制和转移的措施,以便于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公司财务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美青.试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6,(17):80,84.

[2]刘永麟.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5,(11):109,111.

[3]潘伟强.探讨建筑施工的财务风险及对其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