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报告

篇1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高等教育也步入了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新常态”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主体的特征,从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的要求出发,探讨构建由政府统筹、高校主导、行业监督的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多元主体。

关键词:

“新常态”;高等职业教育;诊断与改进;多元主体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等职业教育要准确了解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服务新常态,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的能工巧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也应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评价机制,因此在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把传统高职教育评价升级为更为科学性、联动性和协同性的“诊断与改进”。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机制的构建,也应从创新评价主体为出发点,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多元且突出高职特色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主体。

二、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主体现状分析

第一,传统高职教育评价主体具有单一性。改革开放以后,依托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与其形成对比的是,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具有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体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从招生、人才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都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过程即监控,教育评价似乎不再需要其他主体的参与。使得高职教育从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实施都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独导的局面,缺乏多元评价主体,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往往只能“一评定音”。[1]第二,传统高职教育评价主体趋向于同质化。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并不是倚靠单一化的模式与标准,其评价体系也应具有多样性。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不同于本科院校,不应该拿具有普适性的规范来衡量不同办学定位的教育。同时,高职院校之间也应设定“个性化”评价主体。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因此在高职教育评价主体的构建中,要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多元主体。[2]

三、“教育新常态”对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提出新要求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相应的“新常态”特征: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的增幅越来越趋向于理性。二是高等职业院校要突出特色、适应市场需求,巧妙避开与研究型院校的竞争;三是要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思路。第一,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由政府主导的“一揽子”式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不能与更加开放、多元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办学自进一步扩大,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因而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也因顺应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建立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好指导高职教育与市场的衔接。第二,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必须体现教育改革内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新常态”的重要特征。纵观中国高等教育“深综改”的历程,就是把“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置于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首位,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标志是政府简政放权,扩大高校的办学自。只有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化,大学发展才可能真正实现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过程管理走向质量监控、从传统管理走向法规治理。

四、高等教育“新常态”下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机制多元主体的构建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是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的统筹主体。教育“新常态”下,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变“管理教育”为“服务教育”。一方面要减政放权,把具体的、微观的事务向学校放权;另一方面要监权,善于运用如法律、规划、经费等综合政策工具对学校发展进行引导,发挥高校自身的组织能力,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保障各个环节的有序推进,进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教育行政部门在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中的统筹作用应体现在:一是引导制定宏观的质量诊断与改进标准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整合高职院校的共性和个性,畅通社会参与渠道,起草普适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标准和机制。二是协调过程。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团队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诊断与改进评价工作。三是统筹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结果。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对诊断与改进结果进行干预,只是统筹、分析、下达教育诊断与改进结果,并对整改过程进行监督。第二,院校是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组织主体。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方案的主要研制者杨应崧教授强调,“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初衷正是为了让职业院校能够在不依靠外部评估的情况下,把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将社会赋予院校的质量保证责任落到实处。”从源头来讲,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其组织实行也必然应该由高校自身来执行。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的组织主体作用,一方面体现在高职教育质量的自我诊断与改进上。现代化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应该以高职院校的自我诊断与改进为基础。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应该发挥教育主体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高职教育过程实行自我监控,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分析,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评价过程中“自下而上”的质量诊断与改进。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过程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标准——院校按照标准实施教育行为——院校自查——专家组进驻听取报告——专家组核实佐证材料——出具评估结果和意见。“自下而上”的诊断与改进过程则是:首先由高职院校自身对办学条件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差异,形成本区域内各专业的教育诊断与改进标准,接着根据标准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创新性的“自下而上”的诊断与改进体系保证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自,同时参与了高职教育质量诊断与改进标准的制定,并且倒逼诊断与改进标准的科学化和差异化设定。第四,行业企业是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的监督主体。社会组织在教育诊断与改进中的监督作用,一是可以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为社会和学校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激发社会参与教育事务的积极性。二是更进一步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初衷。把行业企业纳入高职教育过程中来,使得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师生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使得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用人单位的对高职教育的自信心。也使得高职院校能够获知社会需求,更精准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3]五、结束语当前中国处在优化升级、转型调整的“新常态”阶段,高等教育也相应地进入了稳定发展、深化改革的“新常态”。高职教育评价也需要顺应教育改革潮流,突破固有思维,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高职院校组织、行业企业监督的诊断与改进多元主体,从而形成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高效科学的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模式,在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形成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常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段晓聪 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张彦通.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J],2008(1).

篇2

在2016年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ELI)的年会上,新媒体联盟和ELI联合了2016高等教育版的《地平线报告》。第13版报告描述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的年度发现,旨在识别和描述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学习、教学和创造性探究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报告提出了未来1到5年教育技术的6个关键趋势、6项重要挑战和6项重要的技术发展,欲为学校领导、教育技术人员和教师未来的战略和技术规划提供有益指导。报告为高等教育领导深入剖析了加速和阻碍教育技术应用的趋势和挑战,以及对政策、领导和实践的影响。

NMC的首席执行官Larry Johnson 说:“报告的开启了地平线项目的第15个年头,该项目在全世界各机构引发了至关重要的对话和渐进性的战略。”ELI的主管说:“今年的报告扎根高等教育并提出一系列积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机构在开发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创新和创造的项目,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他们也重新构建了刺激这种创造力的空间和资源。”

2016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和“反思机构工作”是长期影响趋势,对高等教育决策和教育技术的加速应用影响将超过5年;“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和“转向深度学习方法”是中期趋势,将影响未来3到5年的技术应用;“日益聚焦测量学习”和“增加混合学习的应用”作为短期影响趋势,预期将在未来1到2年未普及时对机构产生影响。挑战被认为是阻碍学校技术应用的壁垒。“混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以及“提升数字素养”被视为可以解决的挑战,也就是说它们易于理解且解决方案已确定。“教育的竞争模型”和“个性化学习”被认为是困难的挑战,它们已经被定义和理解,但很难解决。最诡异的挑战是“平衡已连接和未连接的生活”和“不忘教育初心”,这类挑战难定义,更难解决。

此外,报告认为个性化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作为数字策略和技术在近1年或更短时间内将进入主流应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创客空间将在2到3年内投入应用,情感计算和机器人将在未来的4到5年内兴起。

http://

篇3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可以从过程质量、产出质量以及投入质量三个方面入手。在完整的高等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才能形成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三个阶段:输入、过程以及输出,不能仅仅只是从人才培养量上进行衡量。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就需要从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三方面入手,能够满足社会生活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这三方面也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从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就需要从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教学质量三方面入手,来审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水平,以明确了解高等教育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要求

2.1.1高等教育要实现的教学质量目标

在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方案,以满足二者的要求,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和社会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我国高等教育要根据所在区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性。

2.1.2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

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少不了资金成本的支持,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中的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划拨财政资金,为教育质量提供物质保障。高等学校也可以对自己学校所持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解决学校在财政支出上遇到的难题。

2.1.3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要想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备很高的效率和作用,就需要制定与之配套的奖惩措施和机制。高等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强的奖惩机制,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2.1.4监督和评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为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以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监督,而且还需要学校的自我监督。

2.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2.1明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实现的目标

我国所实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为了保障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教学资源的闲置率。高等学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2.2强化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实现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

参照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如全面质量管理最根本的“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思想,以及质量管理原则等,强化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使教育结果最大程度地与一定的质量标准相适应。

2.2.3全方位教学,明确体系内容

制定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贯穿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始终,全方位贯彻,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借助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从教学活动的细节上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2.2.4动力系统的建立

在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作用。高等学校中的管理人员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定期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提高老师保障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并制定与教学质量挂钩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2.5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是最主要的工作,需要与其它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都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例如图书资料、实验室、运动场、电教室以及后勤等。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必会增加教学经费的支出,高校要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尽最大努力创造好的办学条件,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6教学信息收集网的建立

高校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收集,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教学信息收集的难度极高,增加了教学质量评级的难度。因此,老师要建立广泛的教学信息收集网,以保证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教学信息,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便利,是进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

2.2.7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制度,以提高老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明确本科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在提高高校师资力量的基础之上,积极努力在高校课程中打造精品课程,以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时的注意事项

篇4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外部保障体系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一直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为主,属于行政性评估。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2003年,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2001年,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004年2月,教育部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立法滞后,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一部行政法规外,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

(二)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有很强的封闭性,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乃至决策的失误。

3.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市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不强。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设置分散。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其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强。

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立法,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评估信息网,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树立权威形象。

(四)构建彼此协作、上下贯通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实行分级设置、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高教探索,2003.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

篇5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走的是通过传统高校的大幅度扩招的道路。中国成为世界大学生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先后超过了印度、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2003年达17%。

2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问题

2.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师生比在1:14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扩招,我国高校师生比达到1:18.18,这远远超过了最佳比例,也影响了我国教学质量的提高。2.2教学资源紧缺大幅度的扩招必然会导致教学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学资源本身不足,现在扩招之后,更是雪上加霜。2.3办学思想存在偏差从大学神圣的使命和存在的根本原因来说,教学是大学存在的第一使命。如果从认识理念到制度建设,如教师的职称制度、学科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学校都不向教学偏移的话,教育质量是无法保证的。

3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可以从过程质量、产出质量以及投入质量三个方面入手。在完整的高等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才能形成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三个阶段:输入、过程以及输出,不能仅仅只是从人才培养量上进行衡量。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就需要从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三方面入手,能够满足社会生活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这三方面也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从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就需要从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教学质量三方面入手,来审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水平,以明确了解高等教育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4.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要求4.1.1高等教育要实现的教学质量目标在开展高等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方案,以满足二者的要求,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和社会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我国高等教育要根据所在区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性。4.1.2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少不了资金成本的支持,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中的财政部门给予支持,划拨财政资金,为教育质量提供物质保障。高等学校也可以对自己学校所持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解决学校在财政支出上遇到的难题。4.1.3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要想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备很高的效率和作用,就需要制定与之配套的奖惩措施和机制。高等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强的奖惩机制,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4.1.4监督和评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为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需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以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监督,而且还需要学校的自我监督。4.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4.2.1明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实现的目标我国所实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为了保障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教学资源的闲置率。高等学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4.2.2强化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实现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参照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如全面质量管理最根本的“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思想,以及质量管理原则等,强化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使教育结果最大程度地与一定的质量标准相适应。4.2.3全方位教学,明确体系内容制定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贯穿在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始终,全方位贯彻,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借助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从教学活动的细节上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4.2.4动力系统的建立在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作用。高等学校中的管理人员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定期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提高老师保障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并制定与教学质量挂钩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4.2.5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是最主要的工作,需要与其它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都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例如图书资料、实验室、运动场、电教室以及后勤等。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必会增加教学经费的支出,高校要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尽最大努力创造好的办学条件,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2.6教学信息收集网的建立高校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收集,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教学信息收集的难度极高,增加了教学质量评级的难度。因此,老师要建立广泛的教学信息收集网,以保证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教学信息,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便利,是进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4.2.7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制度,以提高老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明确本科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在提高高校师资力量的基础之上,积极努力在高校课程中打造精品课程,以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5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时的注意事项

篇6

 

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并且这项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使欧洲高等教育更有竞争性、透明性和多样性,通过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推动本区和世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欧洲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导地位。

 

一、质量和质量保障的概念

 

质量和质量保障的概念在世界上正日渐流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产品与服务领域。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质量现象产生于工业时期特别是二战后,“质量”这一学术术语首先被用来描述产品的优劣以及这些产品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特征并且达到了某一级别。对质量下一个准确和通用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它有若干种不同的含义,并且用途和含义因环境、领域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人们用它来表达某件拥有良好品质或标准的事物,并倾向于用它来表达一种积极的意义和态度。

 

从学术角度上讲,质量可以定义为某件事物,如产品或服务的等级和价值,它致力于寻求对产品或服务能否符合需要和期望的满意程度的最佳的、可持续的评估办法。质量保障可定义为通过整体决断和系统操作和实施,为产品、服务和制度等的高质量供应提供信任和信心。[1]质量保障包括提供高品质的步骤,它确保对产品、制度和服务的预期质量有必要的要求和标准。质量保障是确保拥有和执行高质量方面相互信心和信任的工具。高等教育是世界市场上应用质量保障以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和信心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

 

质量保障问题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正迅速上升。在1998年的索邦联合宣言中还没有关于质量保障的任何计划和决定,在1999年6月博洛尼亚进程开始时及2001年布拉格会议期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成员国之间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行动计划、决定或合作。但是在2003年的柏林会议期间,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便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出现在了议程中。毋庸讳言,质量保障现已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

 

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对欧洲实现成为全球知识经济领导者的雄心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实现欧洲高等教育体制的进一步现代化,并使作为人力资本发展和创新驱动器的高等教育机构潜力得到充分迸发。为了回应现代化知识经济的需求,欧洲需要技艺更加精湛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这些学生不仅需要拥有某一具体学科的技能,还应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技能——例如交际能力、灵活性和创业精神——这些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获得成功。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所谓的“知识三角”,即教育、研究和创新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欧洲高等教育区被认为是针对全球化作出的一种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化催生出来的一件产品。具有经济全球化特征的跨国产品的增长加强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在教育方面打上了自身的印记。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化导致了地域性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人员、思想和资本流动的加强,这在在富裕国家尤其明显。高等教育区已经成为欧洲在竞争性市场中谋求自身品牌和地位的一项关键的制度性战略,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45个成员国一致认为有必要统一对质量保障的理解、政策和文化,因为成员国认为只是结构改变对欧洲高等教育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质量及质量保障。因此质量保障成为博洛尼亚进程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处、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开始思考和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需的行动、计划、政策和结构,从而对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

 

现在这个富有前瞻性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有45名成员,在2003柏林会议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成为了一项顶级议题,并且它的重要性在成员间还在增加,因为质量保障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相互间信任是必须的已经成为共同理念。所以成员国开始致力于质量保障,当然每个国家的速度和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些国家立刻采取了行动,另外一些国家则晚一些。

 

此外,所有国家都没有必要的背景,因为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定这样的术语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很新的。举例来说,这些问题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是新的,另一方面,英国和荷兰则更有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发展。然而,质量保障和认定的主要来源是美国。可以说美国质量保障体系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一个榜样和向导。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博洛尼亚进程的一个重要元素,目前成员国正在进行建立必要的质量保障的结构、政策和体系方面的研究。这些国家努力使质量保障标准,特别是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标准能够相互兼容。

 

为了帮助和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ENQA(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向导,包括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高等教育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的主要原则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应该考虑学生、资方和社会的利益。另一条原则是机构自治。

 

最后是符合机构目标的正确的外部质量保障。一些国家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和情况制定了质量保障政策,另一些国家尚在筹划之中。经济和政治在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明显,目前几乎所有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国家层面上的。[2]由此可以看出,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建设还需要高等教育区成员国之间的协调,而不应仅限定在国家层面。许多欧洲国家采用多阶段评估作为它们质量保障的方法,即先进行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自我评估,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这只是国家层面的。

 

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的政策、结构、标准和其他相关问题都应该放在国际层面来解决。因为欧洲高等教育区是一个覆盖了许多国家、文化、结构,数千家高等教育机构和数百万学生的大的国际性区域。然而,欧盟不提供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方面的高等教育政策,因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性问题,欧盟没有权利干涉一个国家的国家性高等教育。因此国际性政策、结构、标准和和其他相关问题的目标达成取决于成员国之间的共识和合作。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强制另一个国家做或者不做关于国家性高等教育的某件事情。[3]但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并进行有效地合作,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就能够获得国际性地成功和兼容。

 

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可能存在的缺陷涉及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行政和管理,因为没有这方面明确的、强有力的计划、研究或政策。并且对研究和管理的评估不够广泛和发达,尽管它们是高等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很明显,资格认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成员国中间流行开来。可以说资格认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之一,并且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资格认定是证明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或一个项目符合规定要求的一份正式的书面声明,它是一个对高等教育及其必要责任的评估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之中应特别加强对资格认定的制定和评估。

 

三、如何构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

 

很明显,欧洲高等教育区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的和持续的高等教育保证体系。欧洲2020战略设定了到2020年40%的30—34岁的青年取得高等教育资格的总体目标。与之密切相关的是欧洲应该把GDP的3%用于研究的总体目标。其他欧洲层面的高等教育目标包括到2010年数学、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要比2000年增加至少15%;到2020年,20%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教育期间经历过流动性学习;在资金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将GDP的2%用于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一个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

 

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步是使高等教育机构强大、高效,并向质量保障程序自我负责。提出自己的质量保障应该成为这个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主要目标,因为高等教育问题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和管理的,所以每一个政府成员应该保证自己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高质量,特别是在教学与学习、管理、评估和研究等方面。在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几乎所有成员中高等教育都是一项公共服务,所以有必要在每个成员国先建立国家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然后建立在欧洲高等教育区建立国际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第一步必须由国家/政府来实施。所有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弄清它们在国家层面、欧洲层面和国际层面所处的位置,比如通过与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对比去建立一套好的质量保证体系。闭门造车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步骤是实施和提升质量保障的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以及同行评议。很明显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制定被所有成员国批准的标准和指导方针是必要的,国家或国际性的质量保障机构间不应该相互对立。在内部的质量保障框架中,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一套明确的政策、书面规则和质量标准。

 

[4]当然,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高等教育区之间的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各方秉持的原则,在坚持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协调和让步,共同把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得更加适用和高效。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相应的质量文化,成员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付诸努力。当然,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要一套质量策略和一套运行良好的官方机制来控制和批准它们的项目。学生评估应该有一份正式的书面声明以解释评估或等级等问题的标准。教职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资质,易于接受创新,适应新变化和新进展和接受批评与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还应该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良好的环境。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透明的,他们应该提供学习、变化、机会等方面的信息。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在执行和安排一个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

 

[5]显然,内部的质量保障评估、外部的质量保障评估以及同行评议都致力于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为了建立一套好的体系,所有的评估都应该是专业的。评估报告不应仅包括对不足的负面评论,因为评估的目的不是消极的批评现状,这些评估和评估报告在提供建议和达成目标的正确方法时会很有用。如果只显示不足就不能帮助机构提升他们自身的质量和标准,评估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所有的评估都应该是专业性的,旨在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位置和条件提升其现行的质量和标准。此外,所有这些评估都应该有清晰、合理和有意义的书面标准,从而为高等教育机构质量和标准的提升做出贡献。

篇7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等教育  收益保障  就业

    和前些年相比,我国近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尽人意。同时,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仍呈扩大之势,这对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亦构成潜在的压力。冷静地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分析

    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难以接受与自己预期目标相差甚远的工作岗位。倘若换一个角度,考虑其中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不难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投入巨大,收益却不如预期所想甚至差距很大,投资者自然很难接受。

    1.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人力资本的涵义主要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投资,通俗地讲就是指通过对人的投资,增加人的生产与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交学费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由于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和个体所承担的成本相对于其收入而言,日益呈上升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趋势似乎又表明,这种投资的收益呈下降趋势。

    2.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与大学生就业。首先,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张,直接威胁了相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保障。作为一项投资较大,花费人力、物力、持续时间较长的人力资本投资项目,在高中后大学毕业前这段时间里的投资行为中,个体和家庭的成本分担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们花费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个人投资成本越来越高,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费的上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投资,作为成本分担者,必然会关心其投资结果的收益。而投资的潜在收益一时难以清楚地确定,于是当前的经济效益就成为衡量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工作待遇。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有相当部分是不满意就业岗位的待遇。简单地把就业观念落后作为理由是无法令人信服的,毕竟有投资就会存在收益期望。如何调整投资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应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益不如以往。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本供给近年来呈快速增长之势,需求方处于有利条件,能够对人力资本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客观上为用人单位在选择人力资本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也比以往更容易招聘到学历更高的毕业生。而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受教育年限更长者,往往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存量。日常所谓的人才高消费由此可以得到部分解释。用人单位在吸收大学生就业时,要对新进的员工工资、福利等承担责任,还有岗位培训费用等,必然考虑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高校毕业生刚刚进人工作岗位,要带来收益尚需时日。这种见效慢、短期收益较低的状况不是用人单位所期望的,而那些见效快、易于上岗发挥价值的毕业生更受欢迎,表现在招聘要求上,越来越多的单位优先考虑应聘者的经验。

    再次,投资者、生产者和用人单位三方对人才标准认识的不统一,反映了大众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的认识存在差别,也增加了相应投资行为的收益保障的不确定性。这种期望值的差别表现为不同的人才标准。有关资料显示,用人单位人才标准主要为以能力为主导,包含知识要素、能力要素、业绩要素三个方面。而高校受自身环境限制,难以为众多学子提供锻炼能力的条件,更不用说让学生做出业绩来。况且,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规格也是逐步演变而成的,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完全依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定制”。而作为投资者的家庭与个体在前两者之间选择的余地较小,他们只能从学校的社会声誉、专业就业状况并结合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即便如此,他们的选择度仍然非常有限,他们自己的人才标准也难以有合理的途径付诸实施。由此看来,尊重各方人才标准和需要,彼此保持信息的流畅,也许是缩小各方差距的关键。

    还有,制度上的束缚与障碍影响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尽管我国政府确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目标——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也取消了一些特殊规定,但是要真正开通毕业生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企业等领域内的渠道,尚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清除。在就业渠道上,不少中小型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毕业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现实难题。高职和专科生的跨省流动受限制,去西部地区和基层的毕业生再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关系对人才流动的束缚,致使人力资本在不同区域无法按需要进行正常流动。这种障碍,直接的影响是压缩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而间接的影响则是毕业生就业普遍趋向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因为那里的体制和机制也往往比中西部地区合理一些,利于自身的进一步流动。

    最后,人力资本积累增速较快,相对而言,社会经济相应的吸纳能力不足。这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总之,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投入与收益的反差、边际效益下降、收益保障的制度欠缺与实现的现实条件不充分,都使高等教育领域内相应投资行为的收益保障变得越来越缺乏确定性。

    二、就业形势不理想对高等教育领域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高等教育领域内投资的收益缺乏保障,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教育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市场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总体上要比其它教育层次的人占有优势。在高等教育机会增多的今天,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往往也意味着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当高校毕业生发现两者之间的正相关越来越低时,就有理由对高等教育领域内花费巨大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可能对后来的投资者形成消极影响。

    1.人力资本投资减少。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下降,从而减少受教育年限,降低受教育程度。从我国高校在校贫困生接近五分之一的事实,可以发现家庭和个体在承担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投资时,其负担是何等沉重。如果他们在经历巨大投入和重大压力后的回报(投资收益)远低于预期设想,部分人甚至必要的经济回报也没有,那么这种投资行为的价值就会受到怀疑和否定,也必然进一步打击其它投资者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作为高校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结果会波及社会的多方面。

    2.人力资本投资盲目性增加,浪费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人力资本的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投资渠道未见拓宽。在前期投资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投资者寄希望于追加投资,以便把包括前期投资在内的收益都提高到一种理想的水平。为此,社会、家庭和学生投资大大脱离现实需要,结构性浪费现象严重。在教学模式、培养规格诸多方面雷同的情形下,学生和家庭别无选择地接受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在无法招聘到需要的毕业生时,只好把学历标准推向更高的层次。鉴于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众多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增多,有理由相信,出现此种情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3.高等教育机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将承担更多责任。政府和社会及家庭等投资者把巨大的投入交给高校负责处置,高等教育机构事实上已成为投资行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如果他们的投资收益越来越缺乏保障,投资者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负起相应的责任。在精英教育阶段,毕业生就业几乎不存在问题;到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显现出来,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保障。为此,众多投资者必然高度关注高校的活动,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活动之外,还应当把自己的教学等活动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保障联系起来。可以设想,对于部分高校,保障学生的就业将成为其办学成功的重要法码。此外,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团结合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应成为部分高校谋求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提高收益保障的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本上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也和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紧密相关。要理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就必须严肃对待与这三个方面相关的问题,才能有助于形成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力资本投资良性运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理想的良好局面。这里,着重从投资主体方面加以分析:

    1.政府。第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保障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根本。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就业机会,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收益才有保障。仔细分析收益的形成过程,实际存在两个阶段。一个是人力资本投资者的巨大投入,经过高校三至四年的处理,形成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还算不上收益;另一个是人力资本的流通,通过流通人力资本能够获取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等。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使人力资本在流通中获取收益的根本。当然,实现收益也离不开制度方面的保障。

    第二,开拓人力资本流通渠道,降低人力资本流动成本。在就业渠道方面,中小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仍存在政策性障碍。2002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国企为31.5%,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它为10.7%,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看,个体私营和股份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总数的60%。2003年9月24日《中国青年报》的“民营私企用人需求最多”,报道民营私企用人需求占市场需求的40.63%,中外合营(合资合作等)占21.61%。但是,它们吸纳人才都受到政策方面诸如派遣、户口、档案等障碍约束。2003年国家五部委选拔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 (60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服务时间为一年)招聘9000多名高校毕业生,实际报名人数至六、七月份就已经达到43763名。这表明,如果能够消除制度方面的障碍,保持人力资本流通的通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可以大大拓宽的。

    第三,开拓人力资本投资的新渠道。2000年我国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及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仅为1.5%,高级技工为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2003年第2期《中国人才》所载《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一文指出:预计到 2005年,广东省需要技工502.4万人,目前只有 365万人,缺口近140万,尤其是高级技工缺乏。一方面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倘若能够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那么必定能够大大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有必要。政府和企业、高校要通力合作,紧密联系着力引导和支持人们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欧盟早在1991年就专门成立了“欧洲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协会 (EFVET),其主要工作就是保证并加强全欧职业机构与企业的联络与交流。我国当前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刚起步的职业教育也存在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的倾向。纠正这些偏差,使职业教育名副其实,提高职业与技能资格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使职业教育、技能资格、学历教育、学历文凭享有同等价值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人们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

    第四,政府要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参照标准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全社会在教育领域内理性投资。从个体角度而言,很难说每个家庭在对子女进行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但是,当大多数的个体行为理性化带来的却是社会集体的不合乎理性时,表明政府和社会缺乏科学的参照标准,没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参考,表现为人才评价和教育政策上等存在不科学的方面。例如,唯学历论导致不少学生盲目追求高层次学历,脱离个人具体实际和社会需要。

    2.高等学校。高等学校首先要对自己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所担当的角色重新定位。高等院校不再仅仅是接受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巨大投入,在经过相应的教学周期后,把这种教学过程后的结果作为自身工作与任务完成的终点,而是要进一步延伸至人力资本的流通与分布领域内,帮助毕业生获取合适的工作岗位。换句话说,高校要不断强化自身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与地位,在生产人力资本的同时,努力帮助投资者实现收益。

    其次,高校在推进学生就业工作方面要加大力度。据《新华文摘》文中资料:有关部门对7所高校百余家事业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68%的被访者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从我国高校对学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分析,高校就业指导的发展很大部分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且多数停留于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缺乏系统性,适应不了毕业生就业形势。高校要在就业信息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就业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突破,使学习、就业、职业发展有机联系,相得益彰。

    再次,加强创业教育。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宜言》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退一步说,期望创业教育使大学毕业生一开始就创业也许过高,但是创业教育可以帮助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职业发展 (包含创业过程)中尽快成长,从而为社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3.家庭和个体投资者。最主要是要强化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观念。当人们交学费时就应当思考将来的回报问题,为此,在选择教育的形式、层次、专业时,关注它的就业率,关注职业变化趋势,考虑将来包括经济收益、就业和职业发展等问题,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教育领域内的盲目性消费行为,有助于增加未来的收益保障。可以设想,假如职业教育的收益保障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不大甚至超过后者,那么整个教育领域内的人力资本投资理性化程度要改善很多。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有关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一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存在波动。人力资本的收益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受现实经济、教育等因素影响,会产生一定波动,但是,应该有一个基本保障。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投资的收益,综合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在保障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高教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得到最大限度回报。

    二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是实现其收益保障的必要条件,投资行为的收益保障还有赖于现实条件中诸多因素发挥作用。从就业竞争力看,大学毕业生作为群体还是比其他人群占明显优势。从社会发展方向看,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多方面渗透、参与,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发挥才干。

    三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化是实现其收益、获取保障的前提。政府和社会加强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勇于承担责任,家庭和个体投资者增强理性,履行好各自职责,结合市场需求信息、就业变化状况、职业发展走向等因素综合考虑,提高投资决策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减少浪费和盲目性。此外,着力开辟新的投资渠道,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篇8

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安排,我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于10月19日至20日进行。现就此次报名和报考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和报考条件

1.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及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报考本科考试的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层次毕业证书。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的有效性,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chsi.com.cn/)进行查询。

二、报名和报考时间、网址及确认地点

1.报名和报考时间为2019年8月30日9时至9月12日下午16时截止。新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应尽量提前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然后才能在网上报考自学考试相关考试科目。

2.报名、报考网址:jleea.com.cn/。

3.新生报名现场摄像、身份审核确认地点(简称确认点):各市(州)、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自考办),各县(市、区)招生(自考)办公室和相关高校报名点。每天现场确认时间9:00—16:00。

4.报名、报考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于9月13日至17日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编排考场,并上报教育部考试中心。

三、报名和报考办法

我省自学考试考务费实行网上缴费,考生可通过各大银行网银和微信等支付手段实现网上缴费。报名工作分为新生报名和考生报考两个环节。

1.新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新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网址进行网上报名申请,并在网上打印信息确认卡。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需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港澳台身份证件),携带打印好的信息确认卡到相关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负责采集考生自然信息和摄像工作,同时对外省籍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现场确认环节完成后,考生方能取得自考考籍。考生建立考籍信息后,应尽快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网上报考和缴费工作。如考生本次参加网上报名并已通过现场确认、建立考籍,但未完成网上报考环节,则该考籍信息无效。

2.网上报考。已经在吉林省建立自考考籍,并建立《吉林省自学考试考生信息确认卡》(以下简称信息确认卡,关于信息确认卡的说明详见附件),通过审核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限内登陆报考网址进行报考。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本次考试所要报考的科目并完成网上缴费。考生完成网上报考和缴费后,报考信息将不能在网上进行更改;如需更改报考信息,考生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已缴费的《吉林省自学考试网上报考申请表》到所属的现场确认点申请撤销原报考信息后,方能重新在网上进行报考和缴费,原报考费用由系统自动退回原账户。

3.对已经建立考籍但未建立有效信息确认卡的考生,网上报考申请时会为考生提供信息确认卡的打印。考生本人须持第二代身份证并携带打印好的信息确认卡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确认点审核后方可进行网上报考。

四、具体要求

1.已经建立信息确认卡的考生必须在建立信息确认卡的考区参加考试。新考生或没有建立信息确认卡的本省自学考试考生必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教育考试院、招生办(自考办)申请报名建立信息确认卡后再进行报考。若户籍所在地没有设置自学考试考点,可以到其所在的地级市(州)政府驻地的考试机构报名参加考试。

2.外省籍新考生资格审查。我省原则上不接待非本省籍新考生报名。因在我省长期工作、学习的外省籍人员需要在我省参加考试的,必须提供以下证件:

(1)吉林省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外省籍考生,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在网上进行报名,报名时系统会自动对考生本人的学信网学籍信息进行比对校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报名。报考高职高专和二学历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选择和学籍信息一致的报名点进行报考。

(2)在我省长期工作的外省籍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需持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我省社保管理部门出具的“个人参保证明”等有效证件在工作所在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应对考生相关证件严格审核、确认,重点做好以下审核工作:

一是各确认点需对外省籍考生本人的二代身份证进行校验;

二是各确认点需对外省籍考生提供的“个人参保证明”的二维码逐一扫描确认,核实无误后由各确认点将考生提供的“个人参保证明”通过报名系统上传,上传照片所附信息和二维码须保证清晰、准确,考生提供的证明原件要留存备查。未及时通过系统上传的“个人参保证明”考生,无法通过现场确认,将被取消报名资格。

三是各地区考试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外省籍考生报名的最终审核,要重点对所辖县(区)外省籍考生的报名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对于未及时通过系统上传相关证明的考生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要取消报名资格并及时告知考生。

(3)军人须在网上报名后,持身份证、军官证(或士兵证)在部队驻地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各确认点现场确认时需在系统中上传“军官证”或“士兵证”原件照片。

3.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报名点只允许接待本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按规定进行报名,否则考生将无法通过网上报名和毕业审核;开设的专业必须为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或原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批复的专业,未经批复的专业,不允许接收考生报名考试。各中职院校报名点要认真做好原有考生的报考工作,不再接受新生报名。

4.涉及15位身份证号升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错误的考生,由确认点于当日15时汇总后提交电子文件到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更改。确认点在报名结束后统一将纸质材料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查。

5.考生在报名时提交的相关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清晰,符合规定,否则不予以通过报名审核。

五、收费标准

考务费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自学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批复》(吉省价综号[2012]8号)文件规定收取,收费标准为45元/生•科次。

六、动画(本科)专业相关课程考试安排

自2019年下半年起“动画(本科)”专业中的“动画运动规律(04504)”、“原画设计(04505)”、“角色设计(04506)”、“动画场景设计(04507)”、“动画设计稿(04508)”等五门课程,统一由长春市自考办按照国家考试时间(上半年4月份,下半年10月份)安排在长春市朝阳区社会标准化考点考试。自2019年下半年起,动画(本科)专业新报名考生网上报名后,统一在长春市朝阳区招生办进行现场确认。老考生可直接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报考,选择考试科目后直接网上缴费即可。根据主考院校意见,2019年下半年安排“动画运动规律(04504)”、“原画设计(04505)”、“角色设计(04506)”、“动画场景设计(04507)”等四门课程在朝阳区社会标准化考点考试。

七、其他事项

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从2016年开始考生外省转考将统一从网上办理,具体程序按照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相关通知要求办理。2016年以前转入我省的考生档案需要考生本人持身份证和转考介绍信到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接待大厅办理落籍手续。

2.考生如需办理省内合档、信息更正等业务,应在报名期间到确认点统一办理,逾期不予受理。

篇9

报考条件

(一)凡户口在我省的公民或因工作需要长期在我省工作的人员,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和职业的限制,均可报名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病残人员应选择适宜自身条件的专业报考。

(二)因违犯考试纪律被处理,在一定时期内不准报考者,各地招考办不得接受其报名,否则其考试成绩不予承认。

(三)在押劳改人员须经司法劳改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报考,且服刑期满后才能办理毕业手续。

篇10

挑战·社会发展改变高等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由组织者转向学习伙伴。

今天,教育正面临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知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过去是上课念书,甚至买本新书都很困难,现在互联网、计算机、平板电脑、甚至连手机都具有学习功能了。

这使得大学的知识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大学教育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受到冲击,大学的实际效能也受到置疑。那么,大学该怎么办,各类教育怎么提高质量?这些都是涉及教育改革的问题。

过去常说教学相长,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方式已经转向互动,教师的角色已由组织者转向学习伙伴。这在大学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已有大学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式进行改造。比如,美国有网络视频公开课。同样讲公正,哈佛教授桑德尔公开视频课讲得非常好。学生就会以桑德尔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老师,如果老师还像原来那样教,学生肯定看不上。而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都在进行教室空间结构的改造,很多学校变成民主式的,比如围坐成几个圈,老师在这几个圈里游走,四面墙上都有黑板或电子屏幕,谁都可以演示。学习空间发生改变,变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种网上空间。

此外,许多大学在策划建设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以知识转移为特征的社会参与、自主学习方式整合进高等教育。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大学必须通过知识转移来提供服务,并由此实现自身价值。

高质量教育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要求之间的矛盾改造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给高校带来了新的压力。过去是少数人上大学,现在多数家庭都有子女在大学读书。过去大学生稀缺,到哪里都能找到好工作。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着工作。大学教育是否物有所值就成为公众话题,学生的增多也带来就业的压力。当人们的教育程度都提高了,那种台阶式的敬仰、敬畏就没了。

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增强了对公平的呼声,而教育公平理念和追求卓越之间仍存在一定冲突。比如,大家对招生性别的规定比较敏感。北外75%是女生,但有些专业如阿拉伯国家不接受女翻译,学校就想办法多招几个男生,设定招生性别比例等,就会受到批评,说是性别歧视。公平和实际需要之间要找到平衡,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是选拔教育,得选拔最合适的人去做这个事。

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使大学功能发生了变化。有国外大学提出,大学的第三个功能叫“知识转移”。大学必须通过知识转移来提供服务,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个案·一个人的网络教学

一个叫萨尔曼·可汗的孟加拉裔美国人创办了可汗学院。萨尔曼·可汗是个数学天才,为了帮助住在远方的亲人学习,他把自己的教学影片放上网络,后来就办了个可汗学院。可汗学院从给亲戚的孩子讲授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

现在,美国一些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辅导其他同学这样的教学模式。

破题·依法办学破解后4%问题

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要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象牙塔式的纯学院派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国家层面已经优先考虑教育,教育本身又该如何应对教育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呢?

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要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一个萝卜一个坑,机械式的管理已经没法适应时代的发展。现在高水平教师会像候鸟一样流动,并在流动中提高学术水平,把更新的东西来回传递。

比如在悉尼大学,工资单上有上万名老师,但实际在校的老师没那么多,他们聘请了很多外国学者来学校工作一段时间,还聘请了很多银行等方面的专家给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讲课。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原来那种“为我所有才是我的人”的概念不合时宜了。

此外,还有机制问题。比如,北外有140多名外籍教师,但他们不是正式编制,评估时不算他们。社会已经变化了,我们的管理却还是陈旧的。我们现在都是背包袱式的,背上了就甩不掉。

大学越来越多受到公众和公共领域的评判和监督,就要思考如何进行大学的内部组织建设,思考大学与社会如何互动。之所以现在发生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大学与社会还没有相互适应。

我们现在没什么规范,一般出了事就是闹,看谁脸皮厚,脸皮薄的就失败了。

依法办学将是高等教育有序、平稳发展的保障。中国教育界将面临“后4%”的问题,即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之后,教育将面临更大的监督、更严峻的质问、质疑。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将更加密切,依法办学是必然趋势。

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一样,当不一样的诉求都朝向高等教育时,高等教育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必须用法律规范各方面的互动关系。许多国家大学的建立,包括政府的拨款、大学的组织架构都依照一定的法案实施的。出了事根据法律解决,大家也知道按照什么规范进行互动。我们现在没什么规范,一般出了事就是闹,看谁脸皮厚,脸皮薄的就失败了。

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无论如何变化,都要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我们现在常说去行政化,其实去行政化主要是减少行政干预,而不是不要管理。可现在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不是法律规定下的干预,经常是直接干预。去行政化还有学校的问题,学校的管理层是服务于教学科研还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上级呢?按照行政化就是上级,按照法律界定,管理层和教职工只是不同的角色而已。

大学评价从内部评价变成越来越关注用人机构、雇主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评估。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为教师、学生、社会各行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学习空间将大大改变和拓宽。

大学将赋予学生越来越多的研究动力和机会,这方面目前是中国的一个弱点。中国原先不参加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试),因为害怕考太好在国际上引起过分关注,考太差又丢人。2010年上海第一次参加测试,分别在数学、阅读、科学方面位列世界第一。中国人学知识能力特别强,但创造力不强,研究问题、提出问题不是我们的长项,今后要加以改造。

从发挥功能角度看,大学将更加直接介入或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社会在发生变化,越来越需要大学的参与。而大学要教出有用的人,必须在这些实际事务中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因此,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参与社会服务、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大学评价方式也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现在,从大学内部评价变成越来越关注用人机构、雇主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评估。评价也不再致力于打分、评优,而是详细描述大学成功与欠缺之处,以促进大学发展。

未来·高校发展重在提高质量

提高教师水平就得有淘汰,但现在没有淘汰的办法。

大学的内涵式发展是有质量的发展。内涵需要一些外延的支撑,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就是规模与效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近几年,量的扩张突飞猛进,现在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是质,但质的提高更困难,因为我们面临很多制度性约束。比如提高教师水平就得有淘汰,但现在没有淘汰的办法。我国现在只能互相挖人,我把你那更好的人挖来,现有的人先养着。如何增强高等教育的活力,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严峻问题。

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铺摊子铺出来的,靠的是教育质量。

大学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特色的发展。都想变成北大、清华根本不可能。我到美国发现,中国人对哈佛大学的崇拜超过美国人。在美国人看来,哈佛是美国好学校中的一个,而中国人认为哈佛是美国最好的大学。这是两个概念。学校要基于自己的传统、环境和条件,发挥独特优势。大学必须自主性、创新性、个性化地发展,既不能片面求全,也不能片面求大。威廉玛丽学院在一个小镇上,小镇只有1万多人,其中7000多人是在校师生,是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小型大学。可见,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铺摊子铺出来的,靠的是教育质量。

要有合理竞争、自由探索、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长效机制的发展。长效机制就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稳定而又不断完善的开放传统。不稳定就没有性格,不开放就会停滞不前。要追求卓越的发展,就要有积极进取、合理竞争、自由探索、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长效发展也是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有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