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21 18:1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

篇1

1.1思维模式差异

首先,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种族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使得公民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就比如,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倾向于具有抽象思维;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倾向于具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根本差别就是思考的基本因素,抽象思维的基本因素是概念,而形象思维的基本因素是感性形象。可以说,对一种商标进行翻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从抽象思维转换到形象思维的过程。因此,译者需要对他国语言文化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否则不恰当的商标翻译会被认为是冒犯他国文化从而影响到产品在该国的销售以推广。请看以下实例:(1)有一种产自上海的电池名字叫做“白象”,译成英语为“WhtieEle-phnat’’。在中国,白象给人的印象是“干净的、强壮的”。但是在美国,白象给人的印象是“负担、大的且没有用处的东西”,这种印象无疑会起到消极的影响,人们又怎么会选择购买它呢;(2)一个外国品牌叫做“GoldLino”,如果直译的话叫做“金狮”,但是在译成中文时翻译成了“金利来”,字面上给人一种利益财富不断到来的感觉,给人积极的影响,人们自然会选择它了。在(1)(2)两个例子中,显然后者的翻译更好不论在认知难易度和大众接受度都符合一个好的品牌商标的要求,也会给该企业在中国市场带来巨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利益。

1.2社会价值观差异。

众所周知,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会形成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作为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和感知,是人们在社会行为的推力和前进方向。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社会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的人们都是积极提倡个体主义,他们更愿意凭自己的努力去拼搏、进步和创新,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人常常会选择相关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品牌。然而,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例如:著名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GOME”就被译成了“国美”,意为“美丽的国家”。还有世界知名啤酒品牌“Bu而eiser”被译为“百威”,意为“百年的力量”。

1.3民族心理差异。

民族心理从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态环境、历史和宗教的进步等。不同国家民族心理的差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在中国,祈求幸运和幸福降临的心理千百年来根深蒂固,做什么事情都要图个吉利。因此,在中国人们在命名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吉利的话语或者发音、意义能与美好的事物有关联的名字,因而与“魔鬼”、“危险”等词语相比,中国人更喜欢“幸福”、“快乐”等词。由于民族心理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商标翻译的过程也可以被看做是重新命名的过程。比如,有一种名为“Poisno,’(英文意思为“毒药”)的香水,用了很夸张的名字来显示它非凡的特征,但是在中国人们把“Poiosn”音译成了“百爱神”,意为“拥有很多爱伟大的神”。还有一个著名的自行车品牌“Ginat’’,意为“巨大的、强壮的”,在汉语里被译作“捷安特”,意为“能够带来便利和安全的独特产品”。

1.4词汇文化内涵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征和特有的意义,商标语也不例外。商标语在一种文化中也许具有极好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意义却恰恰相反。所以当我们把商标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译者应该把民族心理的因素考虑进去也要注意措词是否符合这种文化。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和“凤凰”被看做是“高雅”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帝王”,都是正面积极的意义。中国的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有意美好的未来时有这样的说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许多中国的品牌都会在商标语中加人“龙”、“凤凰”的意象。例如:著名的自行车品牌“凤凰”,虽然“凤凰牌”自行车在样式和质量上都很出色,但是在西方的市场上却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在西方“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凤凰”则代表了重生,因为中西方对“龙”、“凤凰”这两个意象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喜好,这种理解和喜好会影响到消费观念。

二、结语

篇2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进而体现出价值,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因此“,人,生而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这一点与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5结语

篇3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

1、学校不能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工资高低。中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不择手段的提高自己的上线人数。一旦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学校的竞争十分不利。当其他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而只有几所学校在那里大搞素质教育时,其结果在短时期内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学校比不上应试教育的学校。

2、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

从上学的那天起,学生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没有的老师的安排,真的给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反倒不适应了。就这一点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既然推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3、从高等教育差异论学生素质教育。有人自然地想到的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上的不如人家。其实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体制。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中国的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可是一到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很少有人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个文凭的人不在少数,结果四年过去了,真正的东西没学到多少。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大学的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中西方大学的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完全不同。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张代表你学历高低的文凭,而是真正的能力。

二、中西方学校社会的教育

1.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西方国家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家长并没有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一般也不替孩子做选择,家长是要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思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

2.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

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被西方社会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重视对孩子的尊重。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3.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方面的差异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

三、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教育,千百年来,俨然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们总结出来的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批判了的“中西方德育在哲学、理念和方法上有何差异”纯粹有名无实。西方讲究让孩子有个性空间自我发展,中国讲礼义廉耻、无规矩。

1、中国的教育理念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它包括了许多传统的教育成分。如:德教为先,尊老爱幼,修身为本,以身作则,立志自强,博学慎思等等。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在内容上反映了儒家文化精神,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社会重于个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特征之二是形式简明、语言通俗,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把握;特征之三是以血亲伦常为基础,既有家规强制,也有亲情感化,强调忠君孝父,子女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

2、 西方的教育理念

西方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并且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父母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强调“个人奋斗”,同时西方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美国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自由独立的人,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的社会氛围,对孩子所做的事经常给予肯定,鼓励孩子去尝试、冒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看重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参考书目: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0 引言

在语言的交流当中,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仅是对于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其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英汉的翻译当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对译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的影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另一个群体了解相关的知识,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也要根据所要翻译的资料来定,文学作品尽量要采用意译,科技文献要采用直译,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作者的意思的前提下。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讲资料原汁原昧的翻译。

1 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近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构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也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og.(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the blue―eye boy(红人)、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等。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谢谢”,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义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my pleasure.”(我很乐意。)或“Don’t mention it.”(没什么。)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2 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的作用。

2.1 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喜欢谦虚内敛。所以,在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得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同样,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浅析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自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应译成“your na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讥讽或挖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o翻译“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英美人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 employees 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英语里除总统、教授、医生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相称。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 is section chief Chen”,而译成“This is Mr Chen,our section chief”。

3 地理环境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4 结语

中西方国家因各自受其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化特色。虽然中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形成的。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找出两种语言共同的精神本质,才能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首先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语翻译、谚语、习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才能为英汉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达到英汉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1.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的鬼文化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很多,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见儒家是信奉鬼神的,态度是“敬”的。中国人在鬼节的习俗,如扫墓、烧纸钱、供灵牌等代代相传,虽然现代人崇尚科学,已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但对于这些文化习俗的传承仍然很难改变。我们在鬼节的祭祀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迷信,它是中华民族对于“孝”文化的反映和传承,与我们千秋万代的宗族血缘观念息息相关,是血脉的召唤和亲情的延伸。这种深厚的道德内涵赋予了中国鬼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已成为一种文化深入到我们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和追忆,体现了孝道的传承和道德的涵养,也体现了中国人家族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思本思源的精神。而在西方的基督教里面,对于先祖的祭祀是不允许的。在基督教的文化里,每个人在上帝的眼里都是平等的,相对于中国人对于祖先的信仰,西方人更愿意信奉上帝,他们希望人死后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升入天堂。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对于“鬼”的敬畏和避忌并没有多么严重。

2.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鬼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是祭祀文化,古人的祭祀主要是对自然万物之神的祭祀和对已逝先祖的祭祀,所以对祖先之鬼的祭祀和对自然之神的祭祀一样都是敬重肃穆的,他们相信已逝的祖先能够在冥冥之中保佑着自己生活的安宁,有着消病除灾的无形力量。这种对于无形神秘力量的敬畏,使得人们对于鬼节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文化巨人唐君毅先生曾经说过:“吾人之祭父母、圣贤、天地,皆非因自觉自己有罪,以之为赎罪之仪式。亦非因自觉有苦痛,求其废除。吾人之祭,唯在使吾人之精神,超越吾人之自我,以伸展通达于祖宗、圣贤、天地,而别无所求者。”[3]所以中国人对于“敬鬼”的思想观念是和对祖先的信仰和孝道的道德源头分不开的。人们对于“鬼”是有所忌讳的,更不习惯和“鬼”开玩笑、“扮鬼”、“闹鬼”。而在西方万圣节的来历里头,“鬼”的出现是要来找活人当替身以求再生的,人们对于鬼的态度是要“驱鬼”、“吓鬼”,据说万圣夜是一年当中最“闹鬼”的时候,中世纪时人们就穿上可怕怪物造型的服饰,带上鬼怪的面具来驱赶黑暗当中的妖魔鬼怪。后来现代的人们更加上了喜剧和狂欢的元素,想着在万圣夜的舞会上要扮演什么样的可怕鬼怪,有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成“鬼屋”的样子,墙壁和窗户上贴着纸糊的巫婆、怪物、精灵等,屋里播放着“鬼音乐”,即使是念过六旬的老太太,可能也会恶搞一把,变成“幽灵”什么的。在现在的西方人眼里这个节日已经被演化成借鬼神使得人们轻松搞笑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让孩子们开心,邻里之间也通过这种方式互相走动,热闹一下。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祭祖文化里是不能相容的。

3.教育理念的差异。中西方在大人们对待孩子在鬼节的活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国外孩子在过万圣节时,会进行一些装扮,有些装扮成吸血鬼之类比较恐怖的形象,但是家长似乎也不会阻止,甚至还出谋划策地帮助孩子们设计和装饰。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赛谁的奇装异服更古灵精怪,谁设计的万圣节的图画更有创意等等。但在中国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接触过于恐怖的玩具,在鬼节这段时间,有些家长告诫孩子不准乱跑,小心遇上不该遇到的东西,晚上更是早早地关门闭户,谈论“鬼”都是很忌讳的,更不要说扮成他们的样子走在大街上了。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中西方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宗族观念思想和权势地位等级理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子女不能对父母有大不敬,对待宗族先辈的态度自然也是尊重肃穆的,开不得半点玩笑。这种等级和孝道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延续和渲染着世代子嗣,使他们不能“离经叛道”,挑衅长辈的尊严,更不许有任何“忤逆”和“背叛”。现代社会虽然使旧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长幼有序,长辈在上的思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孩子还是要礼让、尊重长辈,即使长辈有错,也要讲求方法和话语的委婉,不能毫无顾忌地争辩,更不可斥责。另外中国人高度地重视宗族和家庭,很多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在鬼节的祭祖、扫墓、烧纸钱等都是多以各家各户的方式进行,本族和本家的观念比较重,祭祀自己家族已故的亲人,希望庇佑自己家族的后代安宁福康,也希望自己的先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总体来看,中国人的家文化相对比较重一些。比起中国,西方的孩子接受到的家族地位等级理念相对较轻,西方人讲求人人平等,尤其在现代社会,孩子和父母在地位上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对孩子的教育讲求自由、平等、民主,孩子可以有跟父母不同的主见和看法,也可以提出问题和父母辩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总体来说,西方人对家庭的观念也没有中国人那么浓烈,现代西方的文明基础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文化,几千年前就是街头辩论,选举,很多事物都是围绕社会化展开的,[4]他们更多地把孩子看成是社会的人,希望孩子多参加社会的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如何看待“洋节日”

中国人随着与世界的接轨,很多“洋节日”已经进入了国门,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管是“圣诞节”、“感念节”还是“情人节”、“万圣节”等很多商家、机构、年轻人都搞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不但体验到了洋节的乐趣,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节日没有孰好孰坏,中西方的节日都是人类文明悠远文化底蕴的体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文化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下来的关于这个国家人们文化背景、思维理念、多方面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的体现,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文化体系相对应的,因此不能盲目崇拜、盲目利用,比如把万圣节强行移植到中国人以祭祀为主题的文化体系中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来生和往世都是两个比较严肃谨忌的话题,谈到“鬼”也太容易用玩笑、嘻哈的情感去接受。一些商家制作过于恐怖、血腥的销售活动也仅能限于对于成年人、年轻人的刺激,而不太适合使儿童、老人参与。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把“洋节日”好的方面应用到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之中去,比如使用活泼可爱的方式举办万圣节派对,告诉孩子们万圣节的来历和发展,营造快乐的气氛,使孩子们不怕鬼,不怕精怪,鼓励他们习惯并亲近未知的神秘事物,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派对举办成社会化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给彼此的交流和互动创造条件。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

(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

[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

[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

[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

[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3-34.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异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总结,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经验,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故事,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2002.Karl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杨冰.细节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中国;西方;丧葬仪式;哭泣仪式;文化差异

中西方丧葬习俗流传至今,程序有所改变,但主要内容和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中西方丧葬习俗的不同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异。

一. 中国葬礼仪式

丧葬习俗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它是中国人的四大礼仪之一,亦是最为中国人重视的礼仪。中国自周代以来,丧事越来越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形成一套繁而严谨的礼仪。典礼仪式是葬礼的核心部分,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结晶。

1.1 中国丧葬仪式步骤

中国的丧葬仪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①停尸仪式:死者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一般来说,死者一咽气后就会被停在长子的正房堂屋里。

②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一旦确定人已死亡,死者的儿子,儿媳等同姓家族的后代,都沿着路哭喊。报庙仪式有两种作用:一是正式对外宣布某人已死;二是“叫魂”,就是子女们真诚的呼唤,希望能把父母的灵魂唤回来而使其复活。

③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④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在停尸的几天里,各地的亲友纷至沓来。

⑤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入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⑥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⑦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⑧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点。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⑨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出殡当天,死者已经装殓入棺,并在户外搭起灵棚,棺材前面摆放着各种贡品,两边还有彩绘的面人。这一天,会有耍狮子,唱大戏或锣鼓唢呐的演奏。越热闹越风光,花钱越多的葬礼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也是评判子女是否孝顺的一个标准。

⑩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1.2 中国哭丧仪式

葬礼中的哭泣不仅是悲哀之情的一种表现和宣泄,亦作为一种介于语言和生理现象之间的符号,承载了诸多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深层心理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葬礼中,哭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环节和文化现象,其功能和形式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葬礼上嚎啕大哭的场景被视作人之常情,请专门的哭丧队或歌师专事葬礼哭丧的习俗也并不鲜见。这就是中国传统观念中重宗族、重社群的思想。宗族是古代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血缘为联系方式的人们的共同体,作为社会的有机结构单位而存在。对血缘联系和族群联系的重视使人们形成了更倾向于群体表达而非个人表达的文化心理。同时,同样是出于血缘集团的观念,家中成员、尤其是长者的去世被看做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一件大事,且意味着原有的家族结构、人际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的变动和重构,因此,共同的参与和群体的表达在葬礼上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方葬礼仪式

2.1西方丧葬仪式步骤

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葬礼提倡克己苦身,守斋禁欲而灵魂得救升入天堂[2],这种形式应经超越了死亡的浅层含义,让死亡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影子。西方的葬礼仪式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家里或在教堂里举行,后半部分在墓地举行。教堂里的葬礼仪式由牧师来主持,通常包括祷告,唱赞美诗和牧师致辞;教堂外有黑色灵车,灵车应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后面跟着死者的家属。一般的西方丧礼只要最近的亲属和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就可以了。葬礼的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的,有一个简单的入葬仪式,有牧师做下葬祷告,在英国,死者的头朝东方,表复活之意。之后送葬的亲朋好友依次为墓穴掩土。可以看出在西方仍以土葬为主,但是最近几年在允许的可能下,火葬也成为趋势,不管是那种葬法,葬礼的仪式是如出一辙的。

2.2 西方哭丧仪式的缺失

西方葬礼中是不提倡嚎啕大哭的行为的,至于群体性的嚎哭不已的现象对于西方人而言更是匪夷所思。这首先与西方基督教的文化传统有关——死亡被看做是灵魂与上帝之间的事项,葬礼则是灵魂逐渐接近上帝的过程,为了体认上帝的神圣、不过多的打搅抛去肉身并升华为精神的灵魂,必须要保持葬礼的肃穆与神圣。

三.中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

篇9

论文摘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中西方文化各自发展了悠久的岁月,都保有自己的特性,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等特征。

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共同构建的,这些多元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各个民族都有其特征,东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对中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了避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使人不至于因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行为。中国地处于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相互影响、制约,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在维持善良人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三达德,《中庸》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川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华传统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即带着父系血缘关系残余跨人奴隶社会,血缘关系通过家族组织影响很大,家庭成员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而且特别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亲属关系转换为宗法性的伦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规范人们社会心理和行为。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百行孝为先,孝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尊君、敬长、尊上,用孝道规范人生行为,理性地践行忠孝观,《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惹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荀子的“三不从”强调孝子应慎重思考,从维护家庭利益出发,理性地分清对错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过孝亲忠君传输下去,从社会心理层面、行为规范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塑造了独特的伦理传统,即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注重的是个人的德行修为,而不是要靠强制性法律约束,这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称为“德性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说它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即德智双修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张德(道德)、智(知识)双修,通过知识积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指不断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指对知识的学习,从此处可看出“德性”为尊,“道问”为次。后世朱熹、陆九渊虽就尊德性、道问学孰轻孰重有过争辩,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传统,仍以“德性”为尊,“道问”为次。明朝归有光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尊德性者,非以专于内而不兼乎外;而道问学者,非以徒鹜乎外而忘其内也。德性不离于事物,则尊之者不离于问学矣。”讲以道问学、尊德性为一,智性与德性不可分开,主体可借助求知途径达到自身道德的升华。西方的智(知识)性文化,只是单纯地探讨宇宙的终极实在,以及宇宙的客观构造,关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则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将此转为对内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励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体悟以人为中心的宇宙真原,这是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董仲舒认为:“何本?日: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地人三者共同构成万物之根本。张载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瘾残疾,载独鳄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此篇把人与万物合为一体,把人伦贯穿到天地万物之中,把天道及天命道德内化为人的本性,从个体之德发展到家庭,再推及天下,形成互助互爱的一家人,达到天人合一。

篇10

1. 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1.1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普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1.2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1.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2.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2.1中西文化背景的异同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地区,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追根溯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架构的核心。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富于冒险,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在社会组织中,以“爱”为其架构的内核。

2.2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3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相对于个人权益,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认为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家那有个人,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但也容易忽视个体利益,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经常委曲求全,牺牲自我,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2.4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

2.5科学观的异同

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所以,尽管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四大发现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所有的现代工业文明,包括现代教育、民主政治都是西方人的成果。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造船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几千人的船队七下西洋,不过为了宣示明王朝的“富有与强大”,当麦哲伦的船队环游世界时, 当西方人使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入侵我们时,我们想到的竟然是在大海边再造一处万里长城,思维的保守与守旧,缺乏创新和探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尽管中国一度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有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但终究未能形成科学的风气和氛围,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所有的发明创造带有很大的个人性和随意性。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6道德观的异同

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而西方强调个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2.7法制观念的异同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礼,已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可见,在中国人心中,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所以,中国人提倡自我的完善,不提倡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对法律的重视不是很够。在对欲望的约束方面,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2.8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虽然整个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基本都是封建制度集中制的不断加强,是民主政治的彻底丧失,但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就把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 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等等,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所以,西方人对不能为民服务的政府,通过选票的方式可以给予否决或者改选。当然这中间可能也有许多问题,但无论认识水平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无疑都比我们要先进的多。但由此产生的弊端是:过度的自由主义和人权旗帜,造就了今天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不尊重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国,把入侵别国当成了文明的推进,与中国人讲究和平共处,尊重别人选择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2.9待人接物的异同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西方人可能相对想的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的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