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1 17:5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法的概念及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概念 发展特点 教育建议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技巧、能力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形成的稳定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概念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心理健康及职业规划、事业成就等都有重要影响,大学时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研究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这一领域就显得很必要。本文先明确了自我概念的本质,在了解了本质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然后针对大学时期容易出现关于自我概念的各种误区提出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的措施和教育建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自我概念的本质
自我概念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自我问题研究的核心课题。研究者在自我概念结构方面的提法不尽一致,但各种观点的相容与共通性很高。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他认为自我概念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对于环境的知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简而言之,自我概念就是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自我意识直接引导、控制着人的行为,是个体对自己形成的稳定的认识和评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积极的,相信自己在某种挑战面前能够取得胜利,他就会采取行动迎接挑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消极的,认为自己在某种情境中不能取胜,那么他只能采取退缩的行动,回避这个情境。总之,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与体验,个体主要是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多层次、多维度的认知结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于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和观点等组织起来。①
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对自我概念的认识逐渐从笼统的、描述性的向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多结构的方向发展。我国学者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和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成分。因此自我概念是基于自我意识的知、情、意的统一,是个性心理面貌的重要成分。
总之,自我概念的本质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过程是个体在与他人、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觉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将会影响个体对自己有关的事件的解释。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并逐渐趋向成熟,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比较关注自我及其发展,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二是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然会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于是便对自己的素质和天赋等开始关心;三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行动的原因、结果及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但是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为削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相反,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建立在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意识的形成、过度与发展
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成熟,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程度,在心理上开始要求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希望自己可以摆脱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主张和能力。
2.自我意识的分化和自我认识的迫切与片面性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区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大学阶段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因而大学生在认识和评价自我时还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对自我的理解和判断也流于浅表。
3.自我体验的强烈性与波动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的强度大,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班中的地位与威信,对他人的言行与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会随情绪的变化表现出波动性。
4.自我控制的自觉和提高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善于自我控制。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善于及时、迅速地调整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行为,也不善于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频出的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
三、培养积极自我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事业的有所成就。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现实自我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意味着个体对自我的一种客观的认同和积极的悦纳,以及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直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自我,促使学生自动、自发地调适自己。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大学时期正处于青少年的后期也就是亲密对孤独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群具有强烈的关注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印象的特点,非常想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会对他人的言行态度和评价非常敏感,所以在大学时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分关注和在乎他人的评价势必会影响对自身的客观认识,要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就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并分析他人的评价,从而形成对自己正确的积极的认识。
2.树立起客观对待自我的信念
要让大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对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首先要客观地看待,不因缺陷而低落,亦不因优势而窃喜。
3.指导学生积极改造自我
对待自己的优势当然要发扬,对待自己的缺陷也不要灰心,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己的短处。短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改造的,如一些不好的毛病和习惯等。另一种是不可以改造的,如身材矮小,长相不好等一些天生的缺陷。对于可以改造的,我们要努力改造自我,对于不可改造的,我们也要面对现实,有勇气承认,同时在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工夫,以“内秀”来补偿“外丑”。
4.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人生追求
完善自我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事情,更不仅仅是大学阶段的事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向我们阐释了认识自己是终其一生的过程,大学生要树立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念,正确地不断地更好地认识自我,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
注释:
①心理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42-44.
[2]陈庆良,丁昭福,刘明龋.大学生心理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篇2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数学分层教学 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要对每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重视和关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育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简单来说,分层教学就是按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组别的划分,进而对他们使用差异性教学的方式,实现学生共同成长发展的目标。所以怎样对低年级数学实施分层教育法,就成为现阶段学校及教师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对小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使其潜能被挖掘出来,进而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及求知欲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这种教学方法是按照学生本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学习情况进行划分的,因此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完善及更新,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加以重视,帮助学生对学习中的难点进行解决。最后,这种教育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促进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到教学中,而不是使用被动式的教学方法,进而突显学生主体地位[1]。
二、低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学生组别层面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分层教学将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划分成了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效且快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较,成绩优秀的。第二层次学生是在各方面都比第一层学生相对差一些,且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最后一层就是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积极、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分层教学法自身的特点,因此需要按照学生学习数学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由于分层是一个动态管理法过程,因此教师一定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本身,而是要通过对学生现阶段不同的表现情况进行层次划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被激发出热情和兴趣,进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30名,按照数学学习水平将其分为三个层次,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第二层次中的A、B、C三名同学表现良好,教师则将他们划分到了第一层次,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组别的动态管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层面
这一层面是按照学生层次的不同执行相应教学,第一层面的学生就要在教学期间少讲多练习,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并要求他们使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来说,就要选取重点内容对其进行讲解,注重对课后习题及相应的例子进行讲解,加大对他们训练强度。对于最后一个层次的学生来说,不能对他们有过多强制性的要求,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进行训练。
例如,在讲解面积一课时,要对第一层次的学生适当加入更深层次的内容;中间层次的学生要注重课后练习的讲解;要让最后一个层次的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及相应的基础知识。进而保证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为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三)训练层面
通常情况下,这一层面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纠正问题,保证教学方式的有效更新。在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将训练题目分成两部分,即必选题和选做题两种,通过调整训练题目的难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训练,进而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数学能力,拓展自身思维,进而开阔学生眼界,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对百分数知识进行不同的掌握,第一组别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这一知识,还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分析有关计算;第二组别的学生要学会百分数及小数之间的有效转化,学会计算百分数。最后一个组别的学生要掌握其相关概念。
(四)考评层面分析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就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进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也是考评层面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学生目前所具有的能力及基础层次划分,在不同层面上设定与之相符合的考评标准,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还能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从而达到预定目标。例如:考评分层时,教师可以设置A卷和B卷,附加题和探讨题等,应用这些考评方法,必将获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分层教学方法,应用此种方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而为小数数学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范琳琳.论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0(12):12-13.
篇3
一、对初中数学老师的建议
1.就初、高中教材内容表述的差异性,对初中数学老师提出的建议。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具有通俗易懂、运算较简单等特点。而高中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因此高中数学教材在选编时,更注重数学知识的严谨简练、概括抽象、理论逻辑等特性。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中的某些概念尝试用比较严谨而抽象的文字或符号进行定义,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而又不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平时上新课的过程中,当讲到一些与高中数学相关的概念时,也可以试着提出高中课本中对这个概念的叙述。例如:当讲到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老师可以试着提一下,它在高中的说法是定义域,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减少对知识的陌生感,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2.就初、高中教材内容结构的跨越性,对初中数学老师提出的建议。
有些数学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已经被删除,在高中学习阶段却经常性地被反复使用,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与整式运算相关的“立方和及立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二次根式中的“分母有理化”;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函数图像的“平移与旋转”;函数、方程及不等式中的“含有字母系数的式”;三角形的四心,即“重心、垂心、内心及外心”的概念及性质,以及几个重要的几何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等。以上七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在中考试卷中绝对不会出现,但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初中可多上几节兴趣课,学生负担也不致过重。
二、对想上高中的学生的建议
1.理性对待兴趣班、竞赛培训等,让学生因兴趣有所选择地参与。
初中的数学知识是高中的基础。对于想要继续进行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知识点都必须好好掌握,在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兴趣班、竞赛培训班,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性对待暑假初高中衔接班,让学生因需要而有所选择地参与。
刚刚忙完中考,完全有必要让疲惫的心稍作休息。在修整的同时,我建议学生做以下两件事。第一件事:向学长学姐借阅高一数学教材,好好地浏览一遍,使自己对高一数学知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带着疑惑走进高中课堂,聆听高中老师传授新知识。第二件事:有选择地参加社会上举办的“暑期初、高中衔接班”的培训学习,做好过渡性知识的积累,为尽快融入高中数学学习,跨越“门槛”做好准备。
三、对中考命题者的建议
1.命制“合适”的中考试卷,以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漳州区地的中考属于毕业考与升学考两考合一,因此难度不可能很大。再者,因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它必须在初中新课程标准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中考试卷的命题范围必须在省、市制定的考试说明内,所命制的中考试卷又必须符合市教育局所规定的“四个有利”,这使中考命题受到一定的限制,也让命题者倍感使命与压力的双重考验。所命制的试卷应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对优秀学生的选拨,但又不能把高中课本中的内容生拉硬扯到试卷中,只能在知识的交汇处出题,如:生成于初中提升于高一的二次函数等就是中考命题者经常考虑的题型。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以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
初中阶段有六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分别是:数形结合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一般与特殊思想及分类与整合思想等。加大这六个思想方法的考查力度,有利于引领初中数学老师对这些思想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
四、对高一数学老师的建议
1.给初上高中的学生一个缓冲期,引领学生顺利跨越。
高一开学时,不要急于上新课,先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让他们认清初、高中整体知识体系的异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以应对挑战。
2.少埋怨、多理解,引导学生华丽转型。
篇4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泛研究,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10年来,一些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战略”,跟踪国际发展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研究基础根基不稳,原始创新不足受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深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高校内部,传统教育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强调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存在于教学中,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导致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形式[1]。
(二)创新能力培养经费不足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存在这片面单一的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在逐年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但对基础研究的经费的投入以及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应试教育模式,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紧跟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系统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还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式,都进行改革。然而,我国还固步自封,重视应试教育模式,以及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最为一切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贯彻《教育法》的要求
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提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而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各地方高校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必须立足本土、服务本土,在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创新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校办学中心。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崛起,各高校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为了促进本校的发展,从内部开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升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品牌,这就亟需打破常规,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本校的生存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3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对科技人员的需求量是传统产业的5倍。显而易见,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创新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增加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需要各高校积极应对,通过寻求支持、稳定招生规模、多方位筹集资金等措施来逐渐改变。同时,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回归本位,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
地方高校在授课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要有机整合和优化校内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课)、校外实践环节(教学实习)、校企合作实训环节(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基于课程体系建构的这一基础平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平台。这一平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适用于整个学程,内容最具系统化,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做到了重视理论知识也结合了实践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育观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自觉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调动课程气氛的活跃,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改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首先,压缩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其次,缩短课内学时,鼓励学生自学;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数。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特别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开设实践类专题研究型课程,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进而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带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四)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拓,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提供科技平台和实践场所,学校不仅要在校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场地,更需要在社会中通过与企业、工厂等建立合作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实习场地。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创新竞赛活动的举办,加大对创新型教研以及实践课程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型科研项目。在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方面,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学校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训、出国交流等机会;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的发展,鼓励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为学生创新性活动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五)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世界学术之门
篇5
关键词:证券投资;高职教学;反思;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前言
在这十数年里,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发展到如今这样,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都要感激那些默默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所以,归根到底,最要感谢的就是高职院校课程中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如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主旨在于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如今证券投资又作为人们理财投资主导工具,要如何更好地教育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就要不断改善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理财水平十分重要。
二、证券投资实务相关概念及主要学习内容
(一)投资的主要概念
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而对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进行资金投入,以购买形式达到增值的行为和过程就是投资。为保持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断增长,投资者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行为,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地,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获取预期的经济收益,从而实现价值的增值。整个投资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投资者投入资金,资产增值以及投资者收回本金。
(二)证券投资的主要概念
根据投资的对象类型可以把投资的类型分为两种:证券投资和实物投资。
其中证券投资是发达国家现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也是让投资者致富时间最短的一种投资方法,但风险也是最高的。证券投资是指金融投资或间接投资的一种,也属于信用活动的一种,具体是指通过买卖或投资有价证券获得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尽管表面上证券投资是对有价证券进行资金的投资,但实际上是对实物资产进行投资。投资者通过对有价证券的投资间接地参加了资本的积累。
(三)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
证券投资中的证券只是各种类的经济权益凭证的总称,是证明证券的持有人有权获得相应权益的一种法律凭证。根据投资证券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无价证券和有价证券。日常人们所提及到的证券一般是指有价证券。
无价证券别称凭证证券,是单纯证明事实的凭证,一般并不具备市场流通性,例如:票证、借据或收据等。
有价凭证是指标有一定金额,代表财产权或债权的整数,具有交易价格,刻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或流通,如股票或债券等。其中有价证券可按证券的用途和持有者的权益不同而分为三大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其中,有价证券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证券,而人们所讲的证券就是指资本证券。
(四)主要学习内容
证券投资实务是投资理财有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教育学生投资证券市场的基础理论技能。其中,教学内容涉及到股票、债券、基金以及“涉证”金融衍生品等证券市场投资领域。教学目的以教育学生对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作为教学主线,通过实训导向令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证券投资的的基础知识,了解和熟悉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和证券投资理财的操作方法,并且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且详尽地分析和解决所面临的的证券投资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或个人理财投资活动奠定一个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三、高职证券投资实务教学概况
自2007年以来,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一直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主干课程。根据证券投资实务的课程要求,要求学院的课程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累计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尽管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开设目标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到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理念,但课程开设后,并不能真正正确且全面地体现出课程应有的实训价值,反而开始回到课堂理论教育模式。这些都说明现时我国的高职证券投资实务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作者将简单地分析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相符合的教材
现时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所采用的是中央电大统一编写的教材。尽管中央电大所编写的教材能够根据实际证券市场情况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但其中一些较为专业的事务性教材编写还是不够科学,实用性较弱。高职院校中的学生要求实际操作能力强,技巧熟练,再者,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工作,假如不能够结合实际和市场的特点岁问题进行分析,那只会让全局变得更不堪。证券投资分析的相关教材中大多引用国外的理论、数据或例子。尽管教材中的理论较为先进,但是和我国的国内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相比起来,就会发现其实两者之间严重脱节。教材中的理论和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不相符,极容易误导学生分析思考方向,导致解决问题的办法脱离实际。如今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变化多端,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脚步,不能及时提现出市场的特点,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也会变得艰苦,学生也会因此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没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
上文提到,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条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一般来说,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操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模拟投资操作,这需要学生在学校里的金融实验室中进行。第二个就是学校和证券公司合作,建立一个专门的证券实验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把实际投资操作还原。这些都需要学校和当地的证券公司大力支持,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很多学校的课程教学都只是泛泛而谈,纸上谈兵,不能够进行实践操作,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或模拟交易都形同虚设。即使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多么生动有趣,也无法把证券市场的真实情况告知同学。学生不能进行亲身体验交易中的乐趣,很同意会失去学习证券投资实务的兴趣。
(三)教学资源落后
在授课证券投资分析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图表,教师通过图表把交易中任意两个因素的关系简明易懂地表达出来。这些图表是不可能单单依靠授课老师单独完成的。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简单的幻灯片已经不能满足证券投资分析的专业需求,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积累的知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足以可见,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成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项目式教育法
根据证券投资实务的专业要求和相关的特点,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选择项目式教育法教授学生。项目式教育法是指通过进行完整的“项目”工作达到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培训方法,十分适合专业性职业技术的教育工作。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前,授课老师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期间还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员从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项目式教学法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老师把项目布置下去以后,由学生自己亲手实施这个项目。学生期间遇到问题时需要自己查找有关的书籍或资料解决,从而达到让学生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而且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不高。因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最根本的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关键。项目式教育方法的中心是学生自身。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就无形地有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施项目所需要的收集信息、制定计划或选择方案,每个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心理满足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都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和书记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终身有益。
尽管项目式教学法符合了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的专业要求,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教师注意的地方:
(一)把好项目设机关
教师在设计项目式要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握好项目的难度,力求做到既能包含教材中基本的知识点之余,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
在布置项目时,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考思路,项目的相关资料也要准备详细。在学生实施项目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否则难题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给予适当的评价
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定,并给予适当的建议,让学生从中得益,在下一次的实施中做得更好。也可以把三级评定的平均分作为总分,所谓的三级评定是指首先是老师对项目小组的王城项目情况进行总体评定,再而就是小组成员根据各同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和态度进行互评,最后就是由学生自己对本人进行自评。这三个评定的平均值将会是每一位学生的最终学习评价。
五、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优化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的高职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优劣并存,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进行反思,优化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得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应有的实训价值。针对上文提出的不足及优势,以下是作者总结得出的几点优化建议:
(一)更改教材内容
证券投资分析教育应该把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者要平衡,结合实际。因此,对于教材内容应该同时收录与证券投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经典的案例简要说明现时我国的交易制度及要求。另外,还要及时因应证券交易市场的改变而更新教材中对于证券投资、宏观经济、公司财务以及证券价值的分析。其次,校方要加大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让学生可以多进行证券模拟交易训练或模拟交易竞赛等相关的比赛和训练,闲时还可以接受投资风险教育和投资监督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双重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实务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法
除了运用项目式教育法之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重要知识点利用图标和文字相结合,化繁为简,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和理解。但由于证券投资实务的专业性,相关的课件基层办学单位很难完成的。因此,建议可由当地有关专业单位统一完成开发。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各地方高职学院的教学成本,还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三)课程设置改革
如今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学也开始发展为较为独立的金融类专业。因此,课程的类型必须进行优化。证券投资学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教学:基础课程、实务课程以及相关的辅修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教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进行投资分析打好理论的基础。实务课程则包括证券投资的分析、公司财务分析、证券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综合教授,作为专业知识的扩展,和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相互结合,与时俱进。最后,与证券投资实务相关的辅修课程则包括法学、财会、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等多种专业的基础知识,以便学生日后工作时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四)增加学生实际操作时间
通过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弥补之前课堂式教育不足和缺陷。因此,校方要加大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投入,让学生可以有优质的设备进行训练,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以便学生日后在工作时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投资者的经济收益。还可以间接地训练学生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五)考试评价优化
一旦专业的课程发生改变,那么期末考试的评价也要相应地更改。过去的考试评价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却轻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考试的评价标准应减轻理论知识的比重,增加实际操作的比例,这样可以无意地激发了学生钻研理论的学习热情。
不管是证券投资还是投机,都一定要遵循证券市场运行的规律,对学生们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正确地选择证券投资工具,科学地对证券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成功地运用证券投资的技巧和策略。这些不仅对学生或以后的投资者有好处,还可以让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科学规范的不断发展,让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
六、结言
证券投资不仅仅关系着理财者的业绩,更关乎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证券投资行业来说,更需要一些有着职业道德、责任心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加入。碰巧的是,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标和宗旨,因此,高职院校的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必须要不改优化,这不仅仅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更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利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重构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时代教育,2009.
[2]蒲涛,刘先锋.证券投资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 纽曼模型 洪堡模型
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985工程”由此诞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有特色的国际知名高水平院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是当前学术界议论较多的热门话题。本文从西方大学的概念出发,介绍英美大学的结构、理念等,并分析中国大学的现状、特点和问题,从而为当前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大学的历史演变
在英语中,大学“University” 这个单词,是由拉丁文 “universus”派生而来的。其中,“universus”在拉丁文中是由表示数量“一”的“unus”和表示“沿着特定的方向”的“versus”组成,因此“univers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因此就是“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伴随着拉丁文在政府、宗教和教育等领域的使用,“Universe”这个单词被用来表示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联合体,这就是今天大学的最初形式。目前广泛使用的“university”最早在大约公元1300年被记录,当时就是用来指这种新联合体。
西方最早的大学都是在中世纪时期由天主教会建立的,是从教会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大学的主要任务,除了研究神学,还要学习数学、哲学、语言、修辞、音乐、天文等等。今天十分著名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都是中世纪时代建立起来的教会大学。所以,早期西方大学的历史就是教会的历史、神学的历史,同时也是教育的历史和学术的历史。建于公元969年的埃及开罗爱资哈尔(Al—Azhar) 大学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大学。与当时世界上其他宗教文化中心一样,爱资哈尔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盛名的清真寺。后期,它才从纯粹的宗教殿堂逐渐演变成为包含工程和医学等其他专业的大学。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三种形式:(1)教会大学,像巴黎、牛津和剑桥等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建立于13世纪,是欧洲最著名也是历史最长的大学。作为中世纪的大学,它们的教育理念、施教大纲、管理体制以及礼仪规范,都源于基督教。一直到15世纪末,这些教会大学才逐步摆脱教会的控制和影响,走向相对独立。(2)公立大学,学生选举校长,然后由校长总揽校务,如意大利帕多瓦和波伦亚等大学。(3)国立大学,在教皇认可前提下由国王建立,例如由腓特烈二世成立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
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一直很难给出关于大学的统一定义。一直到19世纪,牛津大学的纽曼最早提出关于大学的理论模型,大学特别是大学本科的概念才逐渐被学术界和教育界接受。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公民,大学仅仅用于传播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创造哲理和发现知识。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应该分开,因为两者的根本目标决和任务截然不同,一个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可能都非常出色。德国学者洪堡强调大学教育不应是对职业的专门训练,目的也绝不是为了谋求就业机会。他认为大学教育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让他们能够“做什么”,而是能够“成为什么”。洪堡还认为,大学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完全独立的,其他部门以及机构,例如政府,不应该干涉其学术自由。洪堡在1810年基于这种教育思想创建了柏林大学。这所大学主要基于三项原则:教学自由、学术独立、教学与研究的统一。今天欧美的很多大学仍然基于洪堡教育模型,但是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2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
我们必须承认普通大学和一流大学之间存在差别,那么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究竟是什么?目前,世界一流大学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教育界、学术机构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显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排名则以客观的学术评价指标来界定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专家根据认知距离理论认为大学的管理者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最有发言权。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教授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指出,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员必须来自五湖四海,教员的近亲繁殖必然导致衰败;二是学生整体必须广泛化和多样化,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筛选学生,更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塑造学生;三是教学体系、课程和研究项目也必须是普遍主义的、世界标准的。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科研工作的知名教授;二是有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通过综合比较目前国内外各界关于一流大学的观点和认识,我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以下六大共同特征:
(1)教育理念明确。绝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2)学术声誉一流。绝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它们代表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拥有大量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
(3)教师素质一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素质普遍都很高,他们大多是经过严格筛选,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其中还不乏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4)学生素质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非常重视吸引本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它们培养毕业的学生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起着领先带头作用。
(5)教育资源一流。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都非常充裕,它们通过全国甚至国际性的公开竞争获得大量研究基金,并因此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
(6)管理科学规范。绝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章程”, 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类规范,这些大学章程及规范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为整个大学营造出依法治校和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
3 对于中国当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启示
中国要想成为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强国,就必须培养出色的人才,而若想有一批出色的人才,中国就一定要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中国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以“985工程”和“211工程”为标志的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已经进入攻坚的关键阶段。根据国际比较研究结果借鉴欧美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结合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并以领先于时代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引领社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流大学要始终坚持追寻真理、崇尚学术、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为人类社会守望精神的家园。
(2)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持续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赋予大学更大的学术自,保证大学真正的独立地位。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大学、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确立政府对大学的指导作用,促进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发挥社会对大学的评估与监督作用。
(3)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加快现代大学法规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应该加快建立与《高等教育法》相匹配的法规或细则,例如“高等教育资金筹措细则”、“大学章程制定规定”等。要实现责任、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制定出符合国情和实际操作性的政策与制度。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飞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1]它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上存在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比如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学习目的不明确;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自理能力差。在走出校门后,部分学生又往往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团结协作意识不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缺乏等毛病。
这些都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够重视人文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所带来的弊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及人文教育的目的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和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教育,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它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
职业教育应该站在教育的前沿,顺应时展,以实际行动促进学校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以此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它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职业教育中抓好人文教育,培养人才的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2.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一、二岁左右,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学习上的后进生、品德上的后进生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成为现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保证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3.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
三、怎样处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对二者任何一方的偏颇,均会导致不良后果。
四、怎样加强人文教育
(一)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培养,纠正错误认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以此来影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纠正一些自己存在的错误认识。有部分老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殊不知,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中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美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力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的。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身处其中接受教育的地方,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们的成长也起着莫大的作用。学校教育不能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而是将知识化为修养,这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严谨的科学观和精神的体现。学校教育是对人性的全面陶冶和发掘,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因此学校教育需要与人文精神结合,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加强校园文化的创建,让学生时刻置身于校园文化的沐浴之中,不留人文教育的死角。
(三)通过课堂教育,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2]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可以通过活动和团体的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1.可以借语文教学这一手段定期举办活动,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达到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目的。
2.组建各种社团和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人文教育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总之,新世纪是经济阔步发展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更为激烈的开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未雨绸缪。只有不断地给职业技术教育注入活力,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日新月异更上一层楼,我们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才能独放异彩,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
篇8
在过去的25年里,英国的全纳教育迅速发展,而令人担忧的是全纳教育的实施目前面临许多的困难。Mary Warnock说:“全纳已经走的太远,而且全纳原则已经伤害了一些儿童。全纳正在被大肆宣扬,与此相应的是对全纳思想的无条件接受,这在实践中或许会对一些孩子造成伤害。我认为教育家应该暂停一下去思考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全纳是否正在为所有个体提供服务。”
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用批评的眼光从英国全纳教育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出现开始来检测英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次,这篇文章将对那些可能会拖延全纳教育发展的障碍加以说明。
一、全纳教育的出现以及全纳教育的定义
(一)全纳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即全纳教育,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理念—即“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等五大原则,自这次大会之后,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课题。
英国是较早展开全纳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英国,全纳的思想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事实上,全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英国的特殊儿童接受的是隔离式的特殊教育,理由是那些儿童不能适应主流学校的学习,但是那些福利事业的先驱相信将会有一个非隔离的学校教育系统出现来取代隔离的教育系统。目前英国全纳教育的形式,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当时正值公民权力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隔离教育的政策遭到了反对。对隔离教育政策的质疑,预示着一个新的、整合的教育系统的诞生。1978年的《沃诺克报告》指出:“绝大多数残疾儿童可以而且应该在普通学校就读”。1981年教育法取消了曾受法律保护的给特殊学校以一定照顾的旧规定,引入了对特殊教育的评估与鉴定。评估得出的结果是,无论特殊儿童进入什么学校,他们都可以得到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全纳在这些法案及政策中被合法化了。这些事件为全纳的发展开了头,也促进了“一体化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把“一体化”教育作为一项政策对它进行了批评,因为这项政策没有考虑个人的需要。毫无疑问,“一体化”教育的不确定性已经遭到了质疑,而随后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做出的声明导致了英国全纳教育的出现。
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问世,随后英国也颁布了《特殊教育需要的鉴定与评估行为守则》,《行为守则》有五项原则:(1)特殊需要和规定都具有持续性;(2)尽可能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教育,包括对国家课程的学习;(3)在适宜的情况下,根据家长的希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可以选择去主流学校与同龄学生一起接受教育;(4)即使儿童尚未达到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也可能存在特殊教育需要,这需要个别教育计划以及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干预;(5)当家长及其子女与学校,地方教育当局和其他机构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时,有效评估与规定就会得到保证。这项政策的制定为之后英国全纳教育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7年新工党当选,英国全纳教育也随之全面展开。新的政府上任之后,迅速采取行动并且通过了绿皮书《为所有的孩子追求卓越:面向特殊教育》 ,以及随后的《行动计划》,它们为20世纪最后十年间中央进行的教育改革定下了基调。
(二)全纳教育的定义
UNESCO对全纳下的定义是:“全纳是一个过程,该过程旨在通过所有学习者对学习、文化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来关注并满足其需要的多样性,以便减少教育体系内外的排斥。全纳意味着内容、方式、结构和策略的改革与变更,要有一个涵盖相关年龄段所有儿童的整体观念,要坚信普通教育体系的责任是教育所有儿童。”[1]
全纳教育与之前实施的一体化教育相比,它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让普通学校接纳每一个人,但是全纳教育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关闭特殊学校并将学生“插入”普通学校中进行学习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做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全纳”,也就是说这样的全纳教育并没有考虑到特殊学生多样的需要与期望。换句话说,孩子们被简单的放在一起接受教育远没有课程以及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重要。因此,这样的全纳概念是狭隘的。而从融合的广义视角出发,全纳教育蕴含着这样的理念:运用各种学习策略,以准确回应学习者的多样性。一个全纳学校就是一个关心每个人“教育,学习,成就,态度和的幸福感”的地方。在这一意义上,教育体系有责任满足儿童和青年的期望与需要。
综上所述,要对全纳教育进行清晰的定义,首先必须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全纳的核心价值。教育的对象是人,全纳教育也不例外,它也应当被定位在个人以及个人需求之内进行定义。
二、当前英国全纳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英国全纳教育的出现开始,英国政府就制定了积极的全纳教育的政策。但是在当今英国全纳教育的实施仍然遇到了一些困难。许多人认为这些困难主要来源于学校而且克服困难主要在于教师。然而,这些困难实际上也同样出现在政府和地方当局。接下来就从政府、地方当局和学校这三个方面来对当前英国全纳教育面临的困难进行阐述。
(一)政府
英国教育系统中的全纳实质上是一个政治进程,而且很明显,在某些层面上,全纳已经成为了政府规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2]。最近,政府自上而下的实施全纳教育,并且采取了强有力的全纳立场。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政府已经精通于全纳的语言,但是,这个自上而下的实施途径实际上可能是产生许多阻碍全纳教育实施进程的障碍的原因,这些障碍把一些儿童从主流学校中排斥出来。
前工党政府想让英国民众相信全纳是为了确保教育拨款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理由。但是,在实践中,这是否是前政府把所有儿童纳入主流教育系统的唯一动机?为了支持这一假说我们只需要看看前教育部关于《课程2000》所说的一些话:
“……特殊教育对全纳社会的建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责任让所有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做出经济上的贡献,并且应当让所有的儿童都成为积极的公民。” (David Blunkett, 2000, cited in Judge, 2003, p. 163)
布伦基特的说法很有趣,因为在说到全纳的作用的时候他用到了经济学的警告。这里所说的全纳,在推进“所有人机会平等”进程的同时,也为“富有成效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政策基础上实施的全纳与个人潜能无关,而是出于实用主义的动机。
来自于政府的第二个障碍,正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系统内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活动。从《个人化教育》这样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促进全纳。然而,全纳教育却似乎和其他的政策并不一致,无论是最近的《白皮书》中提倡的“更具选择性的教育”,还是这个把重点放在整个课堂读写和计算能力的教学上的《国家课程和策略》。《国家课程和战略》正在变成束缚,虽然改变课程和教学可能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但是这仍然在阻碍学校中的全纳教育的发展。
一位前教育大臣曾这样声明:
“……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去帮助那些特殊儿童,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达到学业成就,尤其是如果我们要满足那些学校里期盼的挑战目标”。(Charles Clarke, cited in DfES, 2004, p. 16)。
这个声明更加清晰地表明“全纳政策在一个责任制里运作”[3]。应当正视这一套责任系统,因为它是目前全纳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把全纳教育和学业成就问责制学校联系起来可能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学业成就问责制学校的声誉和财务活力取决于一些“表面上的成功”,这些“表面上的成功”正是由考试排名和测试结果所主导的,这将会导致学校接受一些儿童的时候变得小心翼翼,因为这些儿童的低成就和低素质会拉低测试成绩和SAT成绩。
在一些学者看来,当前的全纳政策走的还不够远。尽管政府可能会“决心实施全纳原则并且增加进入主流学校学习的特殊儿童的比例” ,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完全全纳的要求。
(二)地方政府
如上述所说,政府是阻碍全纳的一方面。然而,地方当局把法律和行动方案变成更可行的形式,这一点是肯定的。在这方面,地方当局有两个功能:他们不仅制定地方政策,而且他们决定当地全纳计划的拨款水平。这两个功能对有效地实施全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令人遗憾的是,地方的全纳教育正在经受着“一体化”教育曾经经历过的同样的困难。地方当局当前的全纳政策已经导致了一些地方建立新的更加全纳的特殊学校,其他一些地方从他们的特殊教育基金里转移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全纳教育,他们也不再为特定形式的特殊教育提供特殊学校。[4]各种各样的政策实施意味着在可利用的资金支持方面,家庭将再次面临不可接受的变化。也意味着对一些儿童来说,与之前的“一体化”教育相似,全纳已经没有充足的拨款了。尽管教育政策应该提倡“选择的全纳教育”,但实际上一些家庭除了选择全纳教育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摆在地方当局面前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障碍是他们复杂的资金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一个研究观察到76%的SENCos感觉到他们的角色因为资金短缺而被破坏,40%认为没有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支持择的全纳”,因此地方当局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联邦政府不给地方当局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那么他们将别无选择,只能被迫去施加那些障碍,这些障碍将会阻碍全纳教育的成功实施。
(三)学校
前面说过阻碍全纳教育发展的许多障碍被置于个别学校控制的范围里,尽管对这一说法之前已经提出了质疑,但是全纳进程的最后一步在于学校以及支持学校的员工和地方社区,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有人认为全纳停滞不前是因为教育机构不适合接纳所有儿童。
成功全纳的最后一步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实施全纳教育的态度,其次取决于他们执行全纳教育的能力。研究表明尽管大多数的教师支持全纳教育,但实际上他们是有所保留的。如果全纳教育只涉及到那些有轻微行动困难或者感官困难的儿童,那么教师可能会支持全纳教育。然而,当涉及到那些有严重行为困难的儿童的时候,教师就不再有同样的全纳观点。研究表明,教师认为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儿童进行隔离是必要的。这样看来,如果要学校变的全纳,那么不仅要取得所有的学生的支持,而且也要满足教师的需要,这是很关键的。
一些文献表明针对有多种需求的学生的教育的教师培训是过去阻碍成功实施特殊教育策略的障碍。早在《沃诺克报告》中,教师缺乏专业训练已经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该报告指出这个问题曾经阻碍了特殊教育策略的成功实施。20年后《行动纲领》再次指出对教师进行特殊培训的必要性,最近,人们已经再次意识到相同的问题仍然阻碍着全纳教育的实施。由此看来,虽然在不断地要求对所有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学的培训,但是这方面的培训迄今为止仍然严重不足。
三、英国全纳教育带来的启示
首先,聆听儿童,家长,以及教育专家的声音。近年来,一些立法明确表示儿童有在主流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权利,例如《儿童法(1989)》,《实践守则》和《英国儿童权力公约》中所说的那样。另外,立法还指出了成人有责任确保儿童的意见被考虑,同时还应该确保儿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儿童的声音正在被那些由成人控制的全纳政策所淹没。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主流的孩子对什么是全纳教育完全没有概念,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对残疾人有着极其负面的看法[6]。要克服这一困难,有几点很关键,首先,理解什么是全纳教育,其次,确保所有参与者都对全纳的实施持有积极的态度。再次,对所有的儿童,家长,教师以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全纳理念及原则的教育,另外,重视和听取所有参与者的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时间和资源应该花费在活动和协作学习项目上,这将让儿童和成人都积极地形成和表达他们关于全纳的观点,这比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进一步的立法措施上要好。
其次,应该实施“选择的全纳”,中央政府应当为地方政府和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让儿童和家长自主地选择是否进入主流学校学习,而地方政府因为缺乏资金,无法展开实施“选择的全纳”,因此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再次,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保证这方面的培训不仅仅指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当包括对教师思想的培训,让他们对全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全纳的实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最后,远离维多利亚时代的问责制系统,允许地方当局,学校,家庭和学生以伙伴关系合作以促进全纳教育的实施,在这种伙伴关系中各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考试成绩成为主导。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2005.Guidelines for inclusion:ensuring access to Education for All.Paris:UNESCO.
[2]Allan, J. (2003) ‘Productive pedagogies and the challenge of inclu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0 (4), 175–179.
[3]Norwich, B. & Kelly, N. (2004) ‘Pupils’ views on inclusion: moderat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bullying in mainstream and special schools’,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 (1), 43–64.
[4]Coles, C. & Hancock, R. (2002) The Inclusion Quality Mark. Croydon: Creative Education.
[5]NUT (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 (2004)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tudy. London: NUT.
篇9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篇10
关键词:教员教学发展;教员培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员培训的需求与改革――基于N大学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N大学为案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资料,结合该校的新任教员培训实施方案,客观分析军校教员从教能力和教学培训需求状况。问卷调查的对象为2012年、2013年学校新任教员培训班参训教员。2012年共发放问卷133份,回收132份,回收率为99.3%;2013年共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96.2%。需说明的是,2013年的调查问卷是根据“新方案”的特点,对2012年问卷进行部分修订而成。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一)教员培训需求
1.普遍认可新任教员培训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岗前“很有必要”、“有必要”的分别占43.2%、48.5%;认为岗前“没有必要”、“完全没必要”分别占0.8%。可见,绝大部分新任教员(93%)充分肯定岗前培训的意义和作用。
2.培训前的教育学知识储备不足
了解培训对象的知识储备时,当问及培训前是否学习过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有31.8%回答“从未学习过”,44.7%接触过有关知识,而只有3.8%回答“系统学习过”、19.7%回答“初步学习过”。这说明,大部分教员入职前的教育教学知识领储备比较缺乏,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教员培训的意义。
3.参训动力主要是提升教学能力
当问及“参加岗前培训的最主要动力”时,调查显示,“提升教学能力”排在第一,高达68.9%;后面依次是“学校的硬性要求”,18.2%;“开阔视野”,6.8%;“学习兴趣驱使”,3.8%;“加强同行交流”,1.5%;“其他”,0.8%。可见,大部分教员认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是其主要动力。但也有18.2%的教员认为是学校的硬性要求,说明也存在一部分教员是被动参与的。
4.应拓展多样化的培训项目
学校现行教师培训以新任教员培训为主,其它培训类型还未得到常态开展。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如何完善教员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时,选项从高到低依次为“举办教学研讨沙龙”、“组织教员校际交流”、“实施青年教员名师培养工程”、“开设名师教学工作坊”、“提供教学咨询服务”、“设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举办教员教学比赛”,分别为39%、13%、45%、17%、50%、37%、60%。可见,就如何完善教员教学发展体系,一方面希望培训和发展体系更加多元,能为教员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在可能的项目类型中,偏向于加强研讨、交流、实践等针对性的项目。
(二)有待改革之处
1.培训内容设计的系统性不够
传统的培训内容更多的是专题讲座形式,而且主要基于现有可以获得的专家、教师的情况来决定授课内容。这使得培训内容缺乏系统设计,难以达到培训方案预定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最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专题培训”,排名前三位的是“教学方法和技能”、“课程建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分别达到了87.1%、47%、40.9%;居中的是“教育教学研究”,为30.3%;后三位的是“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法规政策”、“师德修养”,分别为18.9%、12.1%、9.8%。这表明新入职教员在教学方法与技能方面的需求最高。
2.培训实践性落实偏虚
培训中实践性落实得不够,表现为:学校的集中培训,实践性技能的讲授和研讨还不够;二是依托学院开展的教学实践训练,日常的实施缺乏监督,落实情况不得而知。当问及“教员岗前培训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学观摩”(71.2%)、“专题讲座”(56.1%)、“跟班实习”(50.8%),后三位的是“在线理论学习”(7.6%)、“课题研究”(7.6%)、“系统教授”(22%)。这表明,调查对象倾向于教学观摩、专题讲座、跟班实习等实践教学和专题培训方法,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太认可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
3.培训师资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最合适担任培训的授课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教学管理干部”、“其他”分别为53.8%、90%、45.4%、38.5%、25.4%、2.3%。这说明,教学名师、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学科带头人这三类群体最受新任教员欢迎,这是因为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教学经验,而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则可以为他们带来一些关于教育学的理论知识。
4.培训安排的“工”“学”矛盾
培训安排在秋季学期的连续8个周未的周六进行,课时约50课时。在此期间,教员培训与正常工作交替进行。问卷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培训时间安排在“双休日”、“夏季学期”、“春/秋季学期”、“暑假” 、“其它”,分别占43.2%、26.5%、21.2%、4.5%、4.5%。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双休日与夏季学期是比较合适的培训时间。而认为课时数是“80学时以上”、“61~80学时”、“60~41学时”、“21~40学时”、“20学时以下”分别为2.3%、5.3%、8.3%、53.0%、31.1%,这说明,超过了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21~40学时”比较适宜。
5.考核方式单一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闭卷笔试有易于操作、形式公平等特点,基于集中培训的闭卷考试已变成培训考核的主导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合适考核方式是“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出勤率”、“提交教学研究论文”、“试讲”、“理论测试”、“其他”的分别为4.5%、45.5%、42.4%、37.1%、34.8%、19.7%。可见,调查对象最认同综合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出勤率、提交教学研究论文、试讲认可度更高。
由以上问题可以得出:应突出教学方法、技能等实践性知识的培训,强化教学观摩、专题讲座、跟班实习等培训方式,聘请实践兼顾理论的高水平师资,集中安排和调整培训课时,运用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
(三)培训模式改革及其实施效益
1.培训模式改革特点
针对教员培训需求和查找出的问题,2013年学校系统设计了“新方案”并组织实施,特点如下:
第一,明晰培训目标。教员岗前培训对新任教员尽快适应环境、熟悉角色、站稳讲台,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作为过渡性的入职培训、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实务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因此,应准确定位好岗前培训目标,紧紧围绕帮助新任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培养初步教学能力、打好执教基础。
第二,优化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强调技能性、适用性,以帮助教员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习规律,尽快适应学校环境、文化和制度,完成角色转换,掌握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方法、教材教案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确立自身发展、学校目标与个人发展兴趣的统一。因此,将培训内容设计为教育政策、校情校史、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观摩等5个模块,新增了介绍学校办学传统和发展规划、高校教师发展等教学内容,加强了围绕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学比重。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包括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示范教学、大会交流等。共讲32学时,突出教学技能学时比例,占8学时。
第三,调整培训时间。针对以往运行中培训周期较长(利用长学期的周末)、实践锻炼环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我们拟将培训集中安排在每年的夏季学期,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参训教员的工学矛盾,也利于培训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集中安排。同时,增加示范教学、研讨教学、分组讨论和大作业等环节,原40学时的实践锻炼环节通过建立《新任课教员试讲验收制度》进行保证。
第四,提高师资水平。师资是培训质量的根本保障。为了组织此次培训,我们聘请校内外高水平师资,45%的授课专家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学专家学者。既有教育理论专家,又有国家教学名师;既有理论专家,又有实践能手。
第五,注重互动交流。把参训教员分成若干小班,每班安排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指导理论学习和课后研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员和指导教师建立起双向交流和积极互动机制。
第六,强调过程评价。针对原先形成性评价运用不够,将教员小班研讨情况纳入考核成绩,改变了以往单纯理论考试定成绩的作法。同时,理论考试突出理论解读、实践归纳、运用分析等考试内容。
2.初步实施效益
通过对比分析2012年、2013年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发现培训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益。
第一,进一步肯定了培训的必要性。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总共有91.7%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而2013年共有94.1%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比较2012年,2013年受训教员的比例有所增加(2.4%),且“很有必要”的比例增强明显(24.4%)。这表明,参训教员对培训意义的认识有所提升,且进一步肯定了培训的重要性。
第二,总体上认为更有收获。数据分析显示,2012年总共有89.3%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很有收获”和“比较有收获”,而2013年共有90.1%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很有收获”和“比较有收获”。相对于2012年,2013年受训教员“很有收获”的比例增加了(13.9%)。这一方面说明参训教员总体上肯定了教师培训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培训方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关于具体获得哪方面收获,不同的个体感受并不一样。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此次培训给您最明显的帮助”时,排名前三的选项是“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方法手段的指导”、“教学设计的指导”,分别为26.3%、22.2%、20.2%。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供了与同行的交流机会”分别为18.2% 、12.1%。这一方面表明,多数参训教员肯定培训对自身的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教员个体对培训帮助的认识呈现多元,培训兼顾了参训教员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小班研讨方式受到普遍欢迎。培训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集中授课和分组研讨相结合。把全体参训教员按学院为单位进行编班,每班13人左右,并安排一名教育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学校督导专家小班指导,组织2个学时的研讨。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配备导师组织研讨“很有必要”、“有必要”的分别为59.8%、34.3%,只有1.0%的调查对象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可见,配备导师组织研讨的形式受到参训教员的普遍欢迎。调查也显示,小班研讨还有进一步完善之处:一是可考虑打乱学院、学科混合编班;二是多聘请教学名师担任小班研讨导师;三是研讨课时还可以适当增加。
二、从“教员培训”走向“教员教学发展”
院校教员教学发展(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of Faculty),与一般所说的教员培训(Faculty Training),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在国内,起初的用语是“高校师资培训”或“师资队伍建设”,2000年以后,大学教师发展理论从西方国家引入我国。军队院校虽然普通建立了针对新任教员的任职培训,也初步建立了其它形式的教学能力提升项目,但相对国内外轰轰隆隆的教师教学发展实践,军队教员教学发展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强调教员的主体地位,让培训重心的下移,使培训转向发展,从管理转向服务。
(一)转变培训观念,引入“教员教学发展”理念
院校教员教学水平的提高,传统上主要依靠进修和培训来实现。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统一管理,但并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修和培训的内容往往缺乏实践针对性,常常难以解决教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随着院校教员群体的分化、学员群体的变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使院校以往的教员进修和培训已经难于满足当前教员继续提高的需要。要提高教员教学水平,保障院校教育质量,有必要在院校中引入“教师教学发展”这一概念及其新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教员教学发展制度。
(二)突出教学能力,从理论导向转向实践导向
关于教员教学发展的培训模式,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师徒制”观点,认为培养教员的有效途径应以“问题”为中心,直接面向教育实践,关注“教员”的“现实”和经验;另一种观点则倡导“知而后行的教员教育模式”,认为“师徒制”只可教授,不能教育,教员应该首先获取大量的理论知识,成为丰厚知识的载体,然后才能有资格胜任教师这一特殊的角色。当前,军队院校包括地方院校的普遍现象还是培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不足,因此,应该加强实践导向的教师发展方案,突破理论为主的模式,转而以教学技能的训练为主,基于教员“工作职场”,关注教员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实践智慧的提升,培养有胜任能力的教师。
(三)加强组织建设,建立校内专门运行机构
高校教师发展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建立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是推动教师发展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欧美以及日本等国的高校中,大都设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负责组织教师发展工作。专门运行机构应明确以下两方面内容。
1.功能与定位
作为一个学术服务性机构,教员发展中心的功能与定位可以表述为:教员培训的组织者、教学培训的专家库、教学研究的推动者、研究交流的组织者、质量评估的执行者、咨询服务的提供者。旨在通过教员培训、质量评估、教育研究、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教员教学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组织机构
结合我军院校实际,可通过整合院校训练部、政治部的相关业务部门,设立教员教学发展的专司机构,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两部分构成。一是院校教员发展专职人员。专职人员负责教师发展中心日常的运行管理,并负责通过调研确定教师需求、设计和开展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开展关于高校教员发展活动的各种研究。二是院校教员发展专家委员会。聘请校内外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知名学者等组成培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又分为指导委员会和培训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内各学院有声望的、拥有丰富的学术和教学工作经验的专家教授,负责教师发展工作的指导与决策;培训委员会:聘请国内外教育专家、教学名师,负责教员发展的督导咨询、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工作。
(四)丰富内容形式,加快形成院校教员教学发展体系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应先在办好新任教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教师的职后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工作力度,拓展教学服务项目和范围,加快从教员岗前培训向教员发展体系的转变。
1.进一步优化新任教员培训方案
新任教员初到岗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冲击”,如角色冲突、人际关系、工作任务、现实落差等现实困境 ,并且是否能顺利过好新教员这一关,会深刻地影响该教员后期的发展品质。因此,新任教员培训仍是当前院校教员教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例如,要增加小班研讨时间,加强参训教员与指导老师、参训教员间的互动交流;加强过程评价,平时成绩由小班研讨和大会交流成绩两部分构成,小班研讨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小班研讨情况评定,大会交流成绩由专家组综合评定;聘请校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担任授课教师,既要有教育理论专家,又要有国家教学名师,既要有理论专家,又有实践能手。帮助新任教员在短期内掌握必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熟悉教师师德规范和教学工作规范,适应教学工作环境。
2.拓展教员教学发展服务范围
盖夫・杰瑞研究发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计划有研讨班、教学工作坊、假期进修、教学和课程专业会议、教学观摩、示范教学、督导帮带等14种方式。 在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正在着力推动教学工作坊、教学研讨、教学咨询、教学评估等项目 。结合军校实际,可开展:
第一,开设教学工作坊(workshop)。教学工作坊作为国外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师培训形式之一,在促进教师相互借鉴与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心得,增加培训的主动性和参与感,帮助教师隐性知识的获取与个人实践知识的习得,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教学工作坊通过互动、参与式研讨的方式,为主讲教师与培训教师之间搭建宽松的交流教学经验、商讨问题对策平台。每次活动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活动过程中,除主讲教师之外,每位在座教师都可以自由发表与主题相关的观点、看法,在分享智慧、经验的同时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第二,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发动和组织教员通过立项方式开展教改研究,推动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这可以以教学工作坊和研讨会的形式实施,并给予一定的课题经费资助。
第三,组织研讨交流。除了开展有关教学技能的工作坊,还可以开展针对教学改革的专题研讨会、教学论坛等,组织教员对共同感兴趣的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交流与探讨,促进教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帮助教员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教学卓越。
第四,教学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包括面向教师个人的和面向学术部门、专业学院的。可以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做法,前者主要为教师提供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学生学业评估、教学观摩、教学录像等;后者主要指提供课程、学生指导、培养教育规划评估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罗丹.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唐亚厉.中美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4).
[3]Jerry G. Gaff. New Life for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ssessing achievements and furthering progress in the re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1991.104-110.
- 上一篇: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下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